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当代学生论文

时间:2023-03-16 15:39:05

导语:在当代学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当代学生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韩流当代学生价值观启示

韩流,是指韩国音乐、电视剧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一种形象说法。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我国。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使得“韩流”一词应运而生,并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中频频出现。正如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说的:“凡是社会制度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概念、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新的东西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语言中的新词语是新事物、新现象和新概念最直接的反映和记录。“韩”是指韩国,“流”是水,是韩国特色的水,韩国的服饰,文化,饮食,就是通过韩流来流入中国,流入我们的大学生之间。事实上韩国国土面积只有9.93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700万。其文化传统不如中国深厚,经济也没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发达。但是在近10年来,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影视产业异军突起,其电影数次赢得世界关注,电视剧渗透到了亚洲每一个国家,韩流的出现不只在中国大陆,在日本、菲律宾甚至俄罗斯及中东国家也受到广泛拥趸。

曾经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大多都是通过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接触韩国影视剧、韩国流行音乐的。可见,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对于韩国文化的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韩流的出现究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那些启示意义呢?

韩剧中的很多故事在向我们大学生传达一种强烈的现代意识,即强调的是个体的最大程度的自由发展,是对个体的充分的尊重,是一种独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意识

韩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白,如“我的人生”、“自己的人生”、“父亲有父亲的人生,我有我的人生”等等。“自己的人生”强调的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权,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由自己负责,为自己负责,由自己来选择要走的路。这便是一种主体意识。这种思想意识才是韩剧在极力肯定的。《看了又看》中银珠这个人物便表现出了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她自己选择自己的爱人,当爱情受阻的时候她也是经过自己的考虑做出选择,她甚至从不向家人求助,不管生活中有多少艰辛与困难,她都能够不放弃,不抱怨,永远相信自己可以,而对比较为明显的就是跟她同龄的李圣美了,虽然家境比她好,工作比她好,却生活得比她痛苦,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除了盲目的骄傲以外再无别的,失去了一种坚定的人生信念,当挫折出现时,她才表现得毫无招架之力。后来,当她经过痛苦的反思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时,才开始乐观、坚强起来。当她的爱情遭到父母的反对时,她才表现得无比坚定,当她为了母亲而打算放弃自己的爱情时才显得那般伟大和美丽。

二、自强精神

这是韩剧中表现的非常明显的一种价值取向。自从《大长今》开始风靡以后便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励志剧”。励志精神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去抱怨客观条件的恶劣和社会环境的不公,而是认定自己的方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大长今》就不必说,在韩剧中具有长今精神的又岂止这一个。《屋塔房小猫》中的智恩,《嫂嫂十九岁》中的郁美,《加油,金顺!》中的金顺,《我的女孩》中的周裕玲,《巴黎恋人》中泰英,每一个都是在逆境中坚持,在困境中努力。有谁能说,她们的美丽,她们的幸运跟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无关呢。或许吸引我们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并执着不懈地为了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这种精神几乎贯穿了韩国的每一部电视剧。《看了又看》里的银珠、《人鱼小姐》里的雅丽莹、《汉城奇缘》里的汉妮、《黄手帕》里的紫英、英俊……无不为了自己的爱情、婚姻、事业、家庭进行着执着而认真的努力。“fighting!”、“加油!”成为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台词和主人公鼓舞自己的口号。这一点,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总是能让我们看到希望,领会到一种积极的、振奋人心的力量,这是韩国电视剧吸引众多大学生的魅力之一。三、乐观态度

第2篇

关键词:韩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启示

韩流,是指韩国音乐、电视剧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一种形象说法。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我国。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使得“韩流”一词应运而生,并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中频频出现。论文百事通正如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说的:“凡是社会制度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概念、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新的东西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语言中的新词语是新事物、新现象和新概念最直接的反映和记录。“韩”是指韩国,“流”是水,是韩国特色的水,韩国的服饰,文化,饮食,就是通过韩流来流入中国,流入我们的大学生之间。事实上韩国国土面积只有9.93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700万。其文化传统不如中国深厚,经济也没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发达。但是在近10年来,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影视产业异军突起,其电影数次赢得世界关注,电视剧渗透到了亚洲每一个国家,韩流的出现不只在中国大陆,在日本、菲律宾甚至俄罗斯及中东国家也受到广泛拥趸。

曾经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大多都是通过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接触韩国影视剧、韩国流行音乐的。可见,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对于韩国文化的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韩流的出现究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那些启示意义呢?

韩剧中的很多故事在向我们大学生传达一种强烈的现代意识,即强调的是个体的最大程度的自由发展,是对个体的充分的尊重,是一种独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意识

韩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白,如“我的人生”、“自己的人生”、“父亲有父亲的人生,我有我的人生”等等。“自己的人生”强调的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权,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由自己负责,为自己负责,由自己来选择要走的路。这便是一种主体意识。这种思想意识才是韩剧在极力肯定的。《看了又看》中银珠这个人物便表现出了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她自己选择自己的爱人,当爱情受阻的时候她也是经过自己的考虑做出选择,她甚至从不向家人求助,不管生活中有多少艰辛与困难,她都能够不放弃,不抱怨,永远相信自己可以,而对比较为明显的就是跟她同龄的李圣美了,虽然家境比她好,工作比她好,却生活得比她痛苦,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除了盲目的骄傲以外再无别的,失去了一种坚定的人生信念,当挫折出现时,她才表现得毫无招架之力。后来,当她经过痛苦的反思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时,才开始乐观、坚强起来。当她的爱情遭到父母的反对时,她才表现得无比坚定,当她为了母亲而打算放弃自己的爱情时才显得那般伟大和美丽。

二、自强精神

这是韩剧中表现的非常明显的一种价值取向。自从《大长今》开始风靡以后便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励志剧”。励志精神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去抱怨客观条件的恶劣和社会环境的不公,而是认定自己的方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大长今》就不必说,在韩剧中具有长今精神的又岂止这一个。《屋塔房小猫》中的智恩,《嫂嫂十九岁》中的郁美,《加油,金顺!》中的金顺,《我的女孩》中的周裕玲,《巴黎恋人》中泰英,每一个都是在逆境中坚持,在困境中努力。有谁能说,她们的美丽,她们的幸运跟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无关呢。或许吸引我们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并执着不懈地为了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这种精神几乎贯穿了韩国的每一部电视剧。《看了又看》里的银珠、《人鱼小姐》里的雅丽莹、《汉城奇缘》里的汉妮、《黄手帕》里的紫英、英俊……无不为了自己的爱情、婚姻、事业、家庭进行着执着而认真的努力。“fighting!”、“加油!”成为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台词和主人公鼓舞自己的口号。这一点,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总是能让我们看到希望,领会到一种积极的、振奋人心的力量,这是韩国电视剧吸引众多大学生的魅力之一。

三、乐观态度

第3篇

所谓的人文教育,其本质就是弘扬人性,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1]。它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目标是最大化的发展学生个人潜能,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自我、他人和物质三者关系的能力,指导学生的行为朝着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发展。当前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情感和责任感教育的缺失。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产生的独生子女现象导致人文精神的缺乏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广泛实施,产生了一大批的独生子女。这些家庭的结构是以独生子女为中心来构建的,当时一度被冠上“小皇帝”“小太阳”等等称号,一个孩子往往被几个大人围绕着百般呵护,导致独生子女普遍存在比如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孝敬长辈、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等现象。而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其影响深远。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因此,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现象成为我国高校人文教育效果不彰的重要原因。

(二)教育产业化产生的严重后果

教育产业化带给高等教育浓厚的功利色彩和实用主义倾向,使学生普遍认为是在花钱买教育,从而把市场经济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如盈利行为、等价交换等也带入教育领域。因此学生会在潜意识里认为人文教育是一种教育投入的浪费,从而在观念上轻视人文教育,导致高校现有的人文教育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

(三)高校以提高就业率为教育目标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中国大学生普遍注重专业技能学习,却往往忽视技能背后存在的人文底蕴。很多高校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以迎合市场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的需求。诚然,专业技能的教育是培养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适合客观需要的,但是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人文教育的缺失。诚如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所说,如果学校的教育只是重视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行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大学则沦为“职业的培训所”,无精神的传承,无文化的坚守,大学精神沦丧。

(四)高校自身课程设置不尽完善

现在高校开设的一些公共课程着力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而对于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心灵关怀等由于其效果不是非常直接和显性而往往被忽视了。重理轻文,文理分离,重术轻道,从而导致人文教育的缺乏。因此,高校自身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客观原因。

二、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人文精神缺失导致诸多不良后果

一是信仰危机。信仰是前进方向,信仰是精神支柱,信仰是行动指南。现今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理想和信仰,比较物质化和现实化。对西方文明赞赏有加,而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则有所不知,或者根本就不想去知。从而在言行上毫无大学生的风采,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是非不明。这些现正体现出其人文精神的缺失。二是责任危机。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在家里受到百般呵护,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到了大学之后往往不懂得谦让,更是缺少责任意识,遇到困难容易互相推诿,缺少团队合作意识。踏上社会后当发现世界并不是围绕自己来运转的时候,往往会陷入迷茫和恐慌,甚至可能走上自暴自弃、愤世弃俗的道路。三是诚信危机。不少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对单位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与他人交往中缺乏诚信,这种诚信的缺失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缺失所导致。可笑的是,这些人在缺乏诚信的同时,却理所当然地要求他人保持诚信。当其想法和现实发生偏差的时候,往往会变得偏激,对社会和他人都表现出怀疑的态度,总觉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二)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学”,它的实质是精神性的而不是物质性的,人文教育要解决的是“心灵”的问题而不是“身体”的问题。大多数的教育者把培育人性、陶冶情操、塑造品格作为人文教育的目标和共识。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和艺术品性的复合型人才,为他们成为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夯实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文化底蕴。因此,只有把人文教育放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设置的重要位置,放在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并以此来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思想境界,才能让大学生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诱发的诸如理想信仰缺失、价值取向扭曲或因理想和现实差距而产生厌世、灰心思想能有真正的解决途径。

(三)人文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大学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3]。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是全国人民为共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继往开来的时代。在这一重要时代,要求大学生必须是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重任。缺乏人文精神的关照和培育,是不可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举措的思考

(一)构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堂是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主渠道,因此,改革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是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课程制定者必须全面审视人文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意义,在考虑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必须顾及人文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与时俱进地安排合理的人文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人文课程比重的同时,注重显性课程和潜在因素的结合:如校园布局、文化体育等硬件设施与学校管理制度、学术风气、人际关系、文化生活等软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教师人格与教学行为、领导方式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等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文课程起着支撑作用。要加快开发和研究更符合时展和人才培养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彰显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使大学教育课程体系本身充满人文精神的关照和视野。

(二)创造交叉互融的教育空间

让大学生既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所应追求的双重目标。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必须实现专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叉相融。作为高校教育者,应该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认真反思,改变现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专业学科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在掌握该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和领略到该学科的真正核心精神,学习渗透其中的人文知识。只有打破现有严格的专业壁垒,将知识传授和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合理进行文理兼容的课程设计,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要把人文教育融入其他教育之中,如必修课程,学分认定等,把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体验、社团活动等有机衔接起来,构建起一个文理交融、课内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互补的教育空间。

(三)培养开拓进取的师资队伍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良好文化素质;文理渗透;情理交融;身心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7-0007-02

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大学生通过接受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体现出的能力和方法,内化和外显出来的品格、气质修养,是人的精神的总和。而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文理渗透。所谓文理渗透,是指打破文理的界限,改变学生单一、不健全的知识系统,使之建立起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知识结构,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转换能力、社会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英国剑大学生具有文理渗透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文化素质。文理渗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政治理论知识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阶级社会里,自然科学受到阶级的制约和影响。就人本身而言,存在着如何看待科学、为什么研究自然科学和为谁服务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世界观和对科学职能的认识,因此,受教育者必须具有熟知科学的技能和符合道德原则的修养,需要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科技人才的指导,使之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第二是人文社科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结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文明程度,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工程实践,抑或是社会活动,都必须首先回答这样四个问题:一是会不会做(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二是值不值做(是否经济合理有价值);三是可不可做(是否合情合法);四是该不该做(是否威胁人类生存和符合伦理道德准则)。仅仅靠自然科学知识是不可能做出回答的,还必须依靠人文社科知识和人们自身的文化素质。

人文社科知识包括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思想史、统计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等,对人的文化素质影响的较深的一般是指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等。通过对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树立互助协作精神,是自己有毅力和勇气战胜学习、工作中碰到的困难,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自然科学知识,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这些知识还可以促进大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其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开拓、进取、求异、创新。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文理渗透造就出许多杰出的人才。像20世纪的最优秀的数学家之一冯・诺依曼同时又是语言学家,具有划时代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同时又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小提琴家。

当然啦,文理渗透并不是文、理简单的相加,其根本在于渗透,宗旨是打通文、理、工相互隔离的屏障,强调知识的融合,方法的贯通,能力的互补和运用的相映。只有这样,文理渗透才能真正体现文化素质的精髓。当代大学生也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其次是情理交融。所谓情理交融,是指人的感情与理智在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中能够相互统一,并用于指导行动。它是一种成熟的心理状态和理想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在:

(一)责任感。什么是责任感呢?责任感就是自觉地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去努力做好的心理态度,也就是正确认识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的信念和意志。责任感能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进取心,责任感强的人,会千方百计地动脑筋完成其责任范围内的任务;责任感又能促进人们自觉规范自己的行动,一些消极的情绪,诸如嫉妒、怨恨、意气用事等等,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往往比较容易消除,从而使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

(二)良心感。所谓良心,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时,对所服道德责任的内心感情和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也就是人们对其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良心感是个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感,它使履行道德责任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良心感还具有对人们道德行为的监督作用。凡是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信你、意志、行为,良心感就可以给予激励和强化。同时,良心感的作用还表现在对履行道德责任的行为的评价上,道德责任履行的好与坏,除了接受社会伦理的评价外也受到自己良心的评价。有良心的人,只有当他对社会作出贡献时,他才会感到良心的满足;否则,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会感到内疚,也会促使他自醒,从而加倍地努力去弥补过去的不足。

(三)正义感。大家知道,所谓正义是对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言行的一种肯定的价值判断。而正义感则是一种精神力量。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他一定会具有疾恶如仇,大义凛然的义愤;对那些违背社会利益和人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敢于仗义执言;对那些破坏法纪、以势压人的行为敢于见义勇为。富有正义感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有的高尚品德的表现和完善人格的体现。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具有高度的正义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说真话,为社会正能量的发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对知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以及追求真理的渴望相联系。人学习时的求知欲,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对真理和科学的热爱,对谬误和偏见的蔑视等等,都是理智感的表现。理智与热情,是人类精神健全的两大支柱。由理智引导的热情和充满热情的理智,就像是催化剂一样,成为人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理智与个人的信念、行为准则、科学的世界观相联系。理智感的培养,就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只有科学的世界观知道实践,才能不断地深入认识客观世界,人的理智感也就会随之而得到发展,这就又促进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另外,还要坚持正确的判断信念。人们一旦对真理产生了百折不挠、坚定不移的信念,就会体验各种强烈的情感。还要保持行为准则的连贯性,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会一事无成,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荣誉感。荣誉是人们履行义务和对社会做出贡献后受到的赞扬、奖励和尊敬。社会给个人的荣誉,是对个人的社会价值的承认。当个人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由衷地感到愉快时,这种情感机会成为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一种精神力量。他能调整人们的道德行为,以保持尊严、荣誉和个性完美。荣誉感和义务是密切相联系的,它是个人出色的对社会尽了义务的结果,也是促进自己为社会尽更大义务的动力。对社会义务不感兴趣,而对个人荣誉孜孜以求,绝不是对待荣誉的正确态度。个人荣誉与国家、集体荣誉密切相关,个人荣誉之外,我们还要维护国家的荣誉,通过道德情感的修养,树立起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相统一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是身心统一。身心统一就是人的身体、心理等方面能够健康协调、和谐一致,全面发展。身心统一是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具体地体现在:

(一)行为的适应性。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应该能够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为他人理解和接受。大学生接受的是高等教育,是社会高智能群体的一部分,行为的适应性应该是身心统一的基本特征。

(二)人格的健全性。它表现为人格的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保持心理、生理平衡,自尊、自爱、自知、自明,并能够接受别人的情绪,善于和人和谐处事。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是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定位。一般而言,大学时期青年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自我情感和情绪、自我意识和控制、自我计划与协调等等心理结构已经形成,保持人格的健全性也是对他们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生活的进取性。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对未来总是充满希望,没有恐惧感,同时生活目标明确,切合实际,对事业富有责任感和进取精神。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如此,对生活方向明确,目标明确,对自己充满自信,意志坚强,同时善于抓住机遇,顺应时代要求,富于开拓创新精神。

(四)人际关系的和谐性。人际关系和谐既是身心统一的特征,又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它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在集体中受人尊敬,人们信任他、欢迎他。当代大学生要保持人际关系和谐,既要善于尊重别人的价值,容忍他人的不足,满足别人的需要,又要能不失时机的展示自己的魅力,博学多识,乐观自信,举止得体,文明礼貌。

(五)价值取向的社会性。在实现人生价值时,当代大学生要把自我的实现与祖国的命运、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充分地结合起来为社会贡献个人的力量。

总之,当代大学生具有了良好的文化素质才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良好文化素质的体现,可以使国家,社会拥有更多的正能量,我们的社会发展也才能更加迅速。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拓展;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45-02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我国传统的民乐凝聚着祖祖辈辈民族文化传人的心血和智慧。在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当中,民乐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之瑰宝,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但目前民乐的发展不景气,我国的民乐濒临后继无人的状态。可喜可叹的是,在不少高校还活跃着这样一批充满朝气、热情高涨并愿为振兴和传承民族文化而贡献自己力量的大学生,他们通过加入各类民乐社团,参加校民乐团的排练和演出活动来默默的实现这一崇高而神圣的理想。

一、引言

1.我国民乐的发展状况。我国民族器乐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欣赏和学习掌握民乐的状况来看,缺乏全社会广泛的普及性、推广性。民乐的教学和创作主要局限于专业院校。从事民乐作品创作的作曲家大多来自音乐学院,他们新创作的作品也仅在专业团体和专业学习者中传播,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作品比较少。虽然近年来有许多专业演出团体在国外演出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但民乐在国内由于受流行音乐强大的冲击,大众对民乐及其作品相当陌生。因而在市场效应的作用下,演出场次少,缺乏应有的影响力。现在学习民乐的人较之以往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同学习西洋乐器的人数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作为具有强大引导和推广作用的广播、电视、影视等媒体对于民乐作品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同流行音乐相比,明显偏小。[1]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前辈民族音乐家给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民族器乐作品,但许多传统的民乐作品还有待开发,有待适应时代的需要及审美标准进行整理加工,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2.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状况。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即重知识轻文化。知识是指一个人的专业知识,而文化是指人的综合人文素质。多数大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拿到四六级证书,考试能过关拿到毕业证书就行了,认为人生的主要奋斗目标就是找份好的工作。对于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的意识相当淡漠,反映在音乐艺术领域则主要表现在对于古典的、严肃的、传统的艺术作品知之甚少,如古今中外经典的歌曲、器乐曲、歌剧、交响乐等。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崇尚时尚,紧随潮流,对于流行音乐趋之若鹜,对于传统音乐则敬而远之,对待艺术作品缺乏兼容并包的审美标准和情趣。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加之我们周围具有太多的信息、太多的诱惑和欲望以及面对滚滚红尘中的物欲横流和喧嚣繁杂,许多人在思想行为上表现为浮躁肤浅、偏于功利,只看到眼前利益,对人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对生活缺乏深层次、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思考。对待专业知识的研究浅尝即止,缺乏深入细致的钻研精神。在人际关系上又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宽容和合作,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准则呈下滑趋势。

二、掌握民乐——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手段

1.有利于自身修养的培养和良好道德观的建立。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它是我们的祖先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一份沉甸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民族乐器及其作品的产生是我国各民族和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创造积累并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遗产。当代大学生学习民族乐器,其意义不仅仅是掌握民族乐器的演奏,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演奏的过程中,领悟民乐所蕴含的传统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修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进而萌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继承和创新的信念。伴随阵阵悠扬的民乐,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也如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融入大学生的心田,油然而生的是激情涌动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的情怀。民乐蕴含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许多民乐如《春江花月夜》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同时也是诗、词、境的综合体现。琴棋书画、梅兰竹菊、松荷酒茶、剑玉扇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古人研究艺术、品味生活的标志,更是古人从容潇洒、含蓄有礼精神品格的表现。感受民乐的那份淡然、优雅、恬静,让浮躁的心渐渐静下来,远避尘世的喧嚣,感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领悟人生之真谛。唯有宁静的心灵,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因为摆脱了虚浮、繁杂的困扰后,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就能自由地翱翔。世界上真正的大师都是与寂寞为伴,与孤独共舞,心无旁骛,潜心专研的智者。即使他们取得了成功也会选择避开浮躁喧嚣的尘世,静心治学,甘于淡泊。在这一方面,居里夫人就是一位成功的典范。居里和居里夫人成功发现了镭,当面临是否将镭申请为专利,可获得巨大的财富来改善寒酸的生活时,夫妻二人却一致决定,放弃把镭申请为专利。居里夫人说:“如果我们申请专利,那我们会获得巨大财富。但那会改变我们宁静的生活。难道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是我们所要的吗?上帝已经赋予我们很多了,我们不需要更多。更多的金钱不仅不会给我们所需要的任何财富,反而会打破我们简单而饱满的生活。”始终保持宁静淡定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过程中的得与失。找到自己最喜爱的事业为之奋斗。安心做事,体验生活的从容,实现人生的理想。只有静下心来多看书,多一些独立深刻的思考,多一些心灵的对话,才能真正体会读书的乐趣,感悟人生的真谛,让灵魂得到升华,才能使陶冶性情这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充分、完美的体现。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精神的发源地,两千多年来一直贯穿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儒家思想最核心的内容是道德观。“不学礼,无以立”是孔子认为作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培育人才的基本内容,其中“礼”字放在第一位。在现代社会里,“礼”是有关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的关键。只有具有良好道德行为的人才能更好的领悟传统民族文化中提倡的优秀品质和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才能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笔者认为孔子在音乐审美标准及对社会产生的功能上曾经提倡的“乐而不,哀而不伤”这一古代审美标准及对社会的影响在当今的灯红酒绿、充满太多的迷茫和彷徨的社会环境下仍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推广。

2.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俗话说“看一看,听一听,不如做一做”、“看一看,听一听”都有可能忘记,只有“做一做”才能真正理解记住。这就如同大学开设的音乐欣赏课一样,许多民乐听过后,很容易忘记。只有亲自动手、动脑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对作品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2]《十面埋伏》这首琵琶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而谱写成的。《十面埋伏》集中了传统琵琶曲最多的指法、手法技巧,达到技巧运用和音乐表现的高度统一,具有极大的音乐感染力,成为琵琶曲的主要代表作之一。练习此曲既能熟悉琵琶各种演奏指法的灵活运用,继承民族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又领略了此曲以叙事曲的体裁来表现楚汉之战完整严谨的结构形式,同时对历史典故又做了一番深刻的了解和回顾,文化底蕴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和拓展。作品由不会到会再到熟练,进一步熟能生巧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最终达到对作品准确完美的演绎。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的演奏及艺术表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有效地加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3.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组建大学生民乐团,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民乐作品进行定期的排练和演出,对大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民乐团的合奏不同于各乐器的独奏,不同乐器间的组合,乐器与乐器之间的过渡衔接,旋律的起伏强弱变化等直接影响着对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民乐团大规模、有组织的训练中,随着学生对民乐合奏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国民乐的创作特点和艺术表现方式的了解,对民族传统文化中深层次的意义领会得更加全面深刻,这对于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的审美需求在艺术实践当中加以合理运用有着深远的意义。民乐团定期的训练和演出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社会交往的能力,强化记忆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民乐合奏中强调的统一协调,配合默契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大学生的素质拓展是推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1.人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同志强调“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段话里面“文化的发展”就包括民族文化的发展。[3]人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成了无比绚丽的民族文化,这份弥足珍贵的财富需要后人去继承并发扬其精华,创造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文化对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国乐的一代宗师刘天华就是一位敢于在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中西合璧,对民乐进行大胆革新的先驱者。在中学教音乐时,他组织了军乐、丝竹两支乐队,并不断向民间音乐家学习丰富自己的民乐知识,后来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等高校任教期间,还向俄国音乐家学习小提琴和西洋音乐理论。由于他同时通晓民乐和西洋乐的作曲理论及演奏技巧,因此,他大胆把二胡作为民乐创新的突破口,不仅将西洋器乐的创作理论与演奏技法运用于二胡的演奏,还借鉴了琵琶、古琴的演奏技巧,极大地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使二胡在古代这种并不受人重视的伴奏乐器成了现代的独奏乐器,并成为大型民乐演奏的主力军。刘天华对民乐做出的卓越贡献源于他不断地完善自我,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勇于探索,因此被后人誉为“中西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4]

2.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影响深远。如何在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特征和审美需求,对民乐进行创新,创作出更受大众欢迎的民乐作品,这不仅是专业民乐工作者肩负的重担,也是我们大学生在各类民乐活动中,应该积极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开展的民乐艺术实践活动,从目前意义来看,对在校大学生会起到宣传民乐及民族文化,拓展人文素质的作用。从长远意义来看,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前不久听了一部分高校的民乐演出,喜忧参半,感触颇深。有的高校演出的作品不仅有传统民乐或将传统民乐经过综合技术加工处理的民乐,还有把流行音乐作品改编成的民乐等,虽然整场演出大多数由非民乐专业的大学生(有的仅仅只学过一年)来表演,但演出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令人感到振奋的是,不仅代表中华民族重要文化传承标志之一的——民乐后继有人,而且从乐曲的表现形式、对作品的艺术处理及表演等各个方面都能深切的感受到演奏者丰富的文化素养。但遗憾的是有个别高校的演出状况却令人对民乐发展的前景而感到担忧。整场所谓的民乐演出几乎全是用民族乐器演奏的流行音乐,表演形式单一,有强烈的一味迎合大学生盲目崇拜流行音乐的倾向。同时舞台旁的LED屏不停的出现庸俗无聊与现场的表演毫无关联的字幕,引起在场观众的阵阵笑声、嘘声,演出场景喧哗,躁动不安。据笔者打听得知,举办方怕民乐太过传统,不时尚,没人来观赏,因此用这种方式吸引年轻人前来观看演出。今天的大学生明天即将走向社会,奔赴不同的工作岗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这类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公民,他们专业知识强,见识广博、精通各种高科技的运用,他们的个人文化素质、行为道德包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观等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甚至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各高校开展的各类民乐活动,目的并不仅仅限于帮助大学生精通民族乐器的演奏,传承祖国的民族文化,同时还要注意通过参加民乐活动引导他们领悟祖国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及民族精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成为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通过民乐活动健康蓬勃的开展,影响并带动周围人乃至全社会对民乐及其民族文化的关注之情。大学生素质的拓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丁艳.中国民族器乐生存现状调查与分析[J].艺术评论,2010,(7):77-80.

[2]徐虹.看一看?摇听一听?摇不如做一做[J].辽宁教育,2010,(10):41-42.

第6篇

【关键词】文学评论 意义 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07-01

文学评论是作者对所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文学感悟,是一种美学感知行为。文学评论既可以是对作品的积极的赞许,也可以是对作品的质疑,又可以仅仅只是对作品的欣赏表达。如何表达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完全体现在文学评论的写作水平上,文学写作要求有创造性的审美思维。

1.文学评论的意义

文学评论是一种对美、对艺术的欣赏,对文学读者有着很高的影响力,不仅可以吸引读者品读备受评论的文学,而且可以通过评论进行文学交流,各抒己见,就相拼一瓶好酒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品出文学作品中不一样的味道。例如,现当代文学作品评论中比较有影响力当属“红学”。红学以《红楼梦》和作者曹雪芹为研究和考证对象,红学分为旧红学和新红学,新红学当属现当代的文学评论。新红学以为代表的考证派,考证出作者曹雪芹是曹寅之孙,红楼梦是其自传。但最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证派的这种观点由原来的被大众普遍接受,到慢慢受人质疑,这种质疑一方面来自红学内部其他派别的指正,一方面则是现当代文学评论的力量。

2.现当代文学评论的忧愁

2.1现当代文学评论出现空洞

文学是一种语言文字艺术,是社会文化的表达方式,文学评论则是监督这种表达方式的有利武器。然而现当代的文学评论则呈现出“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的尴尬局面。这种空洞现象的出现有两方面原因。原因之一文学评论的队伍声势浩大,然而所能评论的文学要么过于集中,要么就是缺乏评论,整体展现出供过于求的现象。原因之二则是文学评论家内部有一部分语言表达力显现出懒散、浮乏的效果,使得文学创作者和作家为主体文学创作团队对文学评论的效果有所质疑。

2.2现当代文学评论缺乏考证

现当代文学评论圈中是一种混论的现象,有一般读者和非文学评论的作家,也有文学评论的专业人士。两大派别对文学的评论有着不一样的遭遇。专业人士热衷于文学评论,但是却并没有受到重视,他们遭受到无人喝彩、乏人问津的凄凉景象。一般读者和非文学评论的作家又对现在文学评论圈中所出现的言不及义、缺乏责任的评论产生厌烦之心。如此而言,现当代文学评论缺乏真实性的考证,考证文学评论的真实性,可靠性,考证文学评论者的责任感。

2.3现当代文学评论存在不对称的现象

不同的文学评论家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对文学所产生的情感则不同,所给与的文学评论也不同。有了不同的文学评论结果,就使得大众对这些不同的文学评论结果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着不同的选择。这就导致现当代文学评论出现分化现象,出现不同的派别,有着不同的竞争,这是文学评论圈中的不对称。同时,文学评论也存在着写作和接受、生产和消费的不对称、不均等现象。就写作和生产而言,文学评论的对象越来越纷繁嘈杂起来。随着历史的积累,可利用的评论理论资源越来越丰富。评论中所针对的问题的方向越来越多向性,有着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解方向。总之在现当代文学评论写作正在全面的提高和加强中。但是文学评论的生产环节,由于跟不上写作进步的步伐,往往达不到文学评论写作所要求的技术含量,当将文学评论写作作品传播,希望得到大众的认可,希望得到好的回应时, 往往出现横遭冷眼无人买账的尴尬局面。因此,现当代文学评论存在着写作和接受、生产和消费的不对称、不均等现象。

3.提升现当代文学评论的方法

3.1端正文学评论态度,严格按照评论标准进行

现当代文学评论作品中出现的种种陋习,严重影响了现当代文学评论的质量。文学评论是一种严谨的工作,其社会效应不容小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端正的文学评论态度是文学评论者进行评论时首应具备的素质。要保证文学评论不能虚头巴脑,追寻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弄虚作假、言不及义。要确保文学评论作品对文学负责,对大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其次,文学评论者要求掌握评论的标准。文学评论的标准有政治标准、思想标准、历史标准、社会标准、艺术标准、美学标准等。只有熟悉这些标准,评论者才能够在限制的范围内更好的评论文学作品,才能够对大众、对社会负责。

3.2增强文学评论写作能力,改善文学评论的陋习

文学讲究一种底蕴,越是丰富的底蕴,越能够写出好的好的文字艺术。文学评论也是一种文字艺术,也需要丰厚的文化底蕴。要将强文学评论的能力,首先应该通过阅读来增强评论者的文化底蕴。阅读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既要点面结合,又要深浅结合。同时,通过阅读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本身的含义,避免品论着不假思索、不找边际、胡乱评论的现象发生。好的文学评论需要有明确的视角,清晰的思路。文学作品歌给与读者不同的感触、不同的疑问。选择哪一方面作为评论的视角是评论者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选定文学评论视角后,就需要明确评论思路、评论范围。这一过程中需要深思熟虑,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评论者细细定夺,需要花大力气、下深功夫,需要读者拥有发散性、创造性思维。

3.3注意文学评论中的细节

文学评论的是一种客观特色,必须客观实在。文学评论应当实事求是,要对作品中所给与的内容进行评论,不得凭空想象添加评论内容,缺乏客观存在性,缺乏考证性。在文学评论写作过程中,要防止述而不议的现象。在确保评论的内容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还要保证对所评论的内容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有自己想要标的内容。要避免冗长和枯燥,要适当引述和介绍评论对象。

4.结语

现当代文学评论有着独特的形势,存在着相应的需要解决的陋习,作为具有社会话语责任、社会效益的文学评论应当得到不断的提升。文学评论既要符合实事求是,又要不断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够打破现当代文学评论所出现的不对称现象,加上文学评论者不断的自我提升,才能够使文学评论跟好的发展,发挥文学评论推广文学的作用,发挥文学的社会效益,给与大众文学作品的向导性,使社会整体文学水平不断进步,走向更加繁荣的高层。

参考文献:

[1]李林荣. 文学评论的惶惑和担当[J].粤海风.2009(6):56~58

第7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学生素质,体育竞技

 

一、传统小学体育课的弊端简析

(一)课程设计的不合理

传统的体育课程设计仍是沿用传统的课程设计方法,其内容仅仅为不断锻炼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忽略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男生与女生在体育爱好方面是有较大差异的,男生通常偏向一些剧烈运动,例如足球、篮球之类;而对于女生而言则更喜欢温和的体育运动,如羽毛球、跳绳等。因此,在体育课程设计方面不能将全班同学等同视之,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而制定合理的体育课程。

(二)体育目标的不合理定位

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来看,时至今日,不乏大型体育盛会的举办,但仍存在不少人对体育活动存在误解。他们总把体育归为一种单纯的竞技项目,而忽略的体育活动的本质,即身体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活动中,我们不仅应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个人成就,而是更加关注它给我们带来的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亦是如此,体育教师不应单纯地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应该变传统以分数衡量体育成果的观念,而是应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课地位的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这尤其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中。论文格式,体育竞技。当代的学生为了升学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挤压其课余活动时间,小学生亦难逃与此。更有甚者,一些小学教师为了小学生小升初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占用学生的体育课时间,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对学生的今后发展也将产生不良影响。

二、小学体育课对学生素质培养若干建议

(一)重视体育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1、对小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随着世界上各重大体育盛会的连连举办,各小学的体育活动也开展的如火如荼,这就为小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不难发现,由于我国对体育的认知并不成熟,大多数人在观看这些竞技活动时总是忽略运动给选手带来的快乐而关注各选手的运动成绩。论文格式,体育竞技。这种错误的观念很容易影响小学生对体育的看法,造成他们在体育中一位求胜的心态,从而忽略了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进取心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教导小学生不应一味看中比赛成绩,当然,成绩可以反映竞赛的一方面,但不是竞赛的全部,我们应通过竞赛的成绩激励自身奋发向上。2、加强对小学生顽强意志的锻炼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锻炼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见的,而是要通过长时期的锻炼才可达到的。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顽强的意志品质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素质,因此,对于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在体育锻炼或是竞技中,小学生必然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同时必然也要面对承受失败的压力。论文格式,体育竞技。由此可知,在校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难、勇敢面对失败后,其意志品质必然会得到巨大的提升。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注意对小学生意志的锻炼,鼓励其在失败中仍能享受体育的乐趣。(二)在追求身体满足的同时关注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1、帮助小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体育并不仅仅是通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就能达成其效果的,而是要求小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应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教小学生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鼓励他们在学习之余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2、在体育活动中注重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体育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锻炼小学生身体素质之余多加关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生长的萌芽期,其对外界的认知能力仍要依靠外界的正确引导,同时,由于其年龄小的特点,造成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团队精神。针对这些,体育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体育竞技活动,如拔河、球类比赛等,让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团队精神的力量并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3、指导小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活动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继续营养的补充以及强悍的身体。论文格式,体育竞技。由于上面提到的,体育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多参加课余的体育活动,但仍应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应指引小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以免造成身体损伤等不良后果。论文格式,体育竞技。

三、小结

综上所述,注重体育课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论文格式,体育竞技。因此,各小学、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小学生积极开展他们所爱好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让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放松身心,劳逸结合,从而促进文化课成绩的提高以及心理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智;;当前兰州市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竺航;;对奉化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3]周坤;论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第8篇

首先,摆正研究生教学管理的位置。明确好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对学校的有关规定与通知,做到上传下达,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其次,对研究生教学和管理文件进行系统整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在执行工作、任务时,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可建立的教学管理文件体系包括:教学类如课程教学安排(含教学大纲、教师授课计划书、听课记录、课程试卷等)、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开题报告、科研情况等;管理类文件包括研究生推免工作章程、中期考核办法、导师守则等。最后,制定教学工作安排。条理安排学期各阶段事务,有条不紊开展工作,切实为师生服务,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二、加强学风管理

要严肃学风纪律,做好教学情况检查,完善考勤管理制度。可成立学院研究生教学情况检查小组,由教学院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有:学科带头人、各导师、教学秘书、辅导员等。其中,教学院长重点负责对教师上课进行听课检查和评价;学科带头人重点负责对本专业的教师授课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导师重点负责对学生专业学习、科研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辅导员重点负责对学生报到情况、学风等方面进行检查;教学秘书重点负责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协调和总结。任课教师加强上课点名制度,缺勤学生履行请假手续,限制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的出现。

三、加强研究生专业兴趣培养、学术实践及交流

在研究生入学动机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培养其对专业的兴趣。研究生扩招后,在绝大部分学生追求学术理想的趋势下,不乏存在学生为逃避社会压力、获取高学历文凭等而读书的现象。因此,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兴趣,将其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学术实践和交流则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锻炼和检验其学习效果的最好机会。可采取措施有:(1)鼓励学生加强学术实践,定期参加各种读书会、学术交流,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撰写各类学术论文,以此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2)加强学术交流。鼓励导师带领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拓宽其研究视野和领域;在本学科和跨学科领域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给研究生讲学,通过与名师面对面的交流,帮助研究生了解治学途径,掌握研究方法,熟悉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等。

四、改革课程设置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分为课程学习阶段和学位论文阶段。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打好学术基础,可以使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论文写作。因此,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对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科课程设置一般在一年内上完所有课程,论文写作、答辩在余下两年完成。第一年大量课程的设置使研究生缺少时间主动学习研究,后两年的空闲又容易滋生惰性,不利研究生的健康成长。这种情况下,以一级学科下课程设置实践为例,我院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院情况及培养合格研究生的需要,对课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专业类课程进行整合、精简,修订后每生需修公共基础课2门,专业基础课2门,专业课2门,选修课6门(要求学生跨专业选修一门,跨学科选修一门),总学分达到34学分,符合学校要求。此外,专业类课程授课方式调整为讲授与实践两方面,基础理论课程讲授课时精简了三分之一,选修课程课时精简了二分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理论实践部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五、加强研究生培养环节管理

加强对毕业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的管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在进行培养环节的过程中组织学科进行自查。制定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工作的时间表及工作步骤,定期召开学科带头人会议,通报各学科毕业生论文撰写基本情况,及时布置学科进行自查工作。毕业论文的开题确定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进度计划等,是研究生学习生涯的立足之本。开题环节要求学生与导师反复调查和论证,确定选题,做好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研究生论文撰写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加强论文工作的过程控制,保证论文的质量。论文预答辩、答辩的组织管理主要做到按时提交学位论文,评审人员认真做好论文评阅工作,答辩过程严格公正。抓好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同时,还可在学生、导师、学科各个群体层面分别开展工作。针对不同年级研究生的培养进度对其进行教育。对处于课程阶段的一年级学生,鼓励其对自身严格要求,定好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对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的二、三年级学生,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强调论文抽检不合格的后果,要求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端正态度、尽心尽力,严格遵照论文规范,严禁剽窃、抄袭等。此外,可聘请相关博士,对硕士生开题、答辩、修改等环节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学科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我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7个二级学科。其中,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3个学科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在按照学校统一步调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从招生、订立培养方案、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到毕业答辩等,都能根据专业特色及时进行培养措施的调整和加强,做到切实可行。在历届毕业论文抽检中,被检论文均顺利通过检验。新增学科尚缺乏研究生培养经验,学习老学科的经验,努力提升带教导师的个人水平,是顺利完成研究生培养任务的良好途径。

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第9篇

本文根据作者于2008年6月在中央美术学院所做的学术报告整理而成。

作者简介:奚传绩(1936- ),男,汉,江苏江阴人,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第八届政协常委、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美术学科审查委员,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专家讲学团成员,南京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

摘 要:艺术学学科是我国的一个新兴学科。随着艺术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的不断增加,艺术学科研究生的数量也日益增多。标志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学位论文的质量日渐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深深地感觉到,提高艺术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关键是要从强化选题的问题意识、重视学术训练、坚持认真读书三方面着手,端正学术研究态度,把学术研究作为一种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的修行。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发展;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J024

文献标识码:A

Academic Research is Cultivation

-On Writing Graduate Theses of Art Majors

XI Chuan-ji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和艺术研究机构艺术学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的不断增加,艺术学学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日益增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笔者从近十多年来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和评阅校内外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切身感受中,深深地感觉到,艺术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以及艺术学科建设。而近几年来学位论文的质量明显地呈下降趋势,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其中突出地表现在论文选题大多缺乏问题意识,学术训练普遍不足,读书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要想提高艺术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关键是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强化选题的问题意识

从事任何学术研究,尤其是学位论文,首先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术发展的生长点。而现在一些学位论文,研究者花的精力不少,仅从写作的角度讲,写得也不差。但是,由于论文研究的课题大而笼统,缺乏明确而集中的问题,往往泛泛而论,最后得出的结论,很难说得上有什么学术价值,更谈不上创新,有的甚至还不如已有的研究成果,形成现在学位论文中常见的低水平重复。有的论文研究的课题,如笔者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对契斯恰可夫素描体系的再认识》,从整体上看论文写得不差。从课题上看,研究者要论证的问题似乎比较明确,有问题意识。研究者研究这一课题又具有相当好的有利条件、即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留学期间,搜集了不少有关契斯恰可夫素描体系的第一手资料,研究者本人又有比较丰富的素描教学实践。但是,由于研究者在思想上对问题意识的重视不够,加上客观条件的一些困难,关于过去国内美术界对契斯恰可夫素描体系的认识(包括正确的或片面的、以至不正确的认识),未能作出全面、深入的分析,对原来认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明确,所以,论证起来缺乏明确的针对性。论文得出的“再认识”,总显得不是那么有说服力,更难说有什么创新。由此可见,论文选题有无明确的问题意识,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有否创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当然,有问题固然不一定就有创造,但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所创造。所以,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础。不少研究生对于学位论文研究课题中的这个“题”字,往往只是把它理解成论文的题目,实际上应当把它理解成学位论文所要研究论证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论文选题缺乏问题意识或问题意识不强,不仅仅发生在艺术学科的学位论文中,而是我国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的问题。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笔者认为,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与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观念中的偏差有关。研究教育学的学者正确地指出:“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的确,小孩子从开始学会说话以后,对大人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等等,有时可能问得大人很不耐烦,生气地回答:“那有那么多为什么?”当孩子上小学后,他们仍会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或者对问题的回答,很可能是不正确甚至浅薄可笑的。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正是由于求知才上学。然而,我们一些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时,不但不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这种可贵的渴望求知的积极性,而是采取不适当的批评以至嘲讽。久而久之,孩子们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挫伤。以至越往高年级,学生提问题的主动性越来越差。现在不少研究生在听学术报告时,报告人要大家提问题,往往很少有人提问,即使有人提问,所提问题往往很肤浅。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缺乏问题意识,应当说就是我们教育观念中的偏差所种下的恶果。

其次,我国高中阶段过早地文理分科、以及普通高校过早地分专业,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学术视野十分狭窄。单一的知识结构和狭窄的学术视野,是很难激发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还有,研究生对本学科领域学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缺乏必要的了解,也是造成问题意识缺乏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对于本学科学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都开设有相应的课程或编写相关的学术著作。例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凡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一入学都要求他们上一门被称为“研究之研究”的入门课程,名称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该门课程的目的,是从学科评论的高度,回顾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实际是一个学科),其发生发展的历史、现状、热点、难点以及一些前沿性的课题。从而让研究生寻找自己可能适合的位置,明白自己可以从事那些研究,什么样的问题的研究可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同时领略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以及多种多样的治学风格,由此找到自己进入学术研究的门径,学会触发研究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2005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一书,便是上述课程的教材。稍稍浏览一下这一教材的内容,就可以感觉到它对研究生选择研究课题、触发问题意识,将会起到重要的引路作用。因为,所谓问题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自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以及一些学科前沿问题的深入思考,包括对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充分把握。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今学位论文中比较普遍的,选题缺乏问题意识、从而造成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相比,我国的艺术学学科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这一学科的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点,虽然不断增加,但学科建设严重滞后。不少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缺乏像北大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的课程和教材,研究生对本学科学术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一些前沿问题,缺乏应有的了解。而这单凭研究生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做到的。应当从加强学科自身建设、即尽快开设和编写像北大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那样的“中国艺术学学科概要”课程和教材。

二、重视学术训练

学术研究,是需要不断训练、不断培养的。学术训练的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这种训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阅读和写作以及学术规范的养成。关于阅读的问题,下面专门再谈,这里只谈写作训练和学术规范的养成。

1、写作训练

有学者正确地指出:“大学,特别是文科大学,主要教同学们三样东西:读书、思考、写作。”参见郑也夫著《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美国名牌大学对文科学生也主要是强调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要求文科本科生具有很强的独立学习能力,每一门课,都要求学生读大量的书籍。文科类博士生课程主要使文选精读和讨论,精读则要求写大量的读后分析和体会。

我国高等院校文科类本科生,一般都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不同类型的写作课,或是通过写作学年论文等方式,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即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本科生,他们本来就以文科类成绩高分进入大学的,但他们仍要上“专业写作”课,可见写作能力是要不断训练的。有机会读读由北京大学出版的《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一书,便可以看到他们对写作训练之重视。然而,同样属于文科类的我国高等艺术院样,在本科生阶段,除了不数艺术史论专业开设有专业写作课外,其他很少有开设写作课程的,即使有一点写作训练的课程,教师与学生大都不予重视。这样一来,来自于艺术类本科毕业生的研究生,在写作能力上就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如果,在硕士生阶段再不重视写作能力的训练,那就是“后天失调”,而写作能力的低下,必然影响到论文的质量。现在,艺术类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在学位论文中暴露出来的写作方面的问题是很多的。诸如论文结构不尽合理以至混乱、缺乏逻辑学的基本常识,基本概念不清,论述主次不分,论点与论据脱节,论证简单,文字表述不清,以至语法不通,标点符号错乱,错别字时有出现。至于论文完成后,还应当有一个修改阶段,研究生对此普遍不予重视,不懂得好文章是通过反复修改而产生的。而所有这些有关写作能力训练方面的问题,目前尚未受到艺术学学科研究生、包括一部分研究生导师应有的重视。

2、学术规范的养成

学术规范,对于一个学术训练有素的研究者来讲,是个初级的问题。但对于我国高等院校和学术研究机构长期缺乏学术规范教育,学术失范严重,以至屡屡出现的严重的学术腐败事件的现实而言,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98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t望》杂志发表《关于“学术语法”》一文,文章一开头明确提出:“做买卖得讲‘商业道德’,做游戏得讲‘游戏规则’,做学问当然也得讲‘学术语法’”《t望》,1988年第38期。。所谓学术语法,就是学术规范。上世纪90年代初,学术规范成为中国学术界最为关注的中心话题之一。这一场学术讨论的一些重要文章收录在杨玉圣、张保生主编的《学术规范读本》杨玉圣、张保生主编《艺术规范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06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学术规范》)正式下发,学术规范问题开始成为我国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这一文件包括:总则、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附则等七个部分。这一文件应当引起高校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的重视。

所谓规范,是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学术规范,就是学术研究应当遵守的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按照笔者的理解,学术规范包括道德、精神、技术三个层面。

从道德层面来讲,学术研究者应当遵守学术道德,主要包括“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学术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署名者应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学术规范》)这些要求归根结蒂是要求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反对和杜绝学术造假。

一旦违反上述学术道德、一些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可以加以法律制裁,但主要的还是靠研究者自律。我国老一辈学者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良好的榜样。例如,我国著名红楼梦研究专家冯其庸先生,他近年发表的论文《项羽不死于乌江考》,文章一开头便说明他的这篇论文是受他人的启迪而作、即安徽省一位中学教师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项羽究竟死于何地?》,突出地体现了老一辈学者良好的学术品格。

从精神层面上讲,学术规范就是要求学术研究者“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敢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认真弘扬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学术规范》)。

从技术层面上讲,学术规范要求我们遵守国家的有关学术研究在技术层面上的一些法规,如国家标准局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艺术学科的研究生导师包括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不了解或者根本不重视这些法规。因而在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学位论文格式的各部分如摘要、关键词、绪论、结语、致谢、参考文献等部分,明明有明确要求,但大多不按要求去做,从而出现了许多不应该有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绪论”(或称“引言”)中的文献综述、论文的“结语”和“参考文献”三方面。

论文主体部分开头的“绪论”中,一般应包括对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即对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回顾,前人有什么成果?解决了什么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本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说清楚了,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明确了,论文的学术价值也由此来判断。所以,有学术素养的学者审阅论文往往首先是看这一部分。而现在不少论文恰恰在这一部分的写作上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有的是不懂得这部分对论文的重要性,也不懂得怎么写。有的则是虽懂得这部分的重要性,但要对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史作一回顾和评价,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需要一定的学术眼光,就采取避重就轻的办法,开列一些已有研究成果的书目或论文的篇目,不痛不痒的评价几句,最后用一句“已有的研究成果不全面、不系统”来结束,至于“不全面”、“不系统”究竟表现在那里,根本说不出来。像这样的文献综述,对于学位论文写作是毫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