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英语翻译论文

时间:2023-03-16 15:39:15

导语:在英语翻译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语翻译论文

第1篇

忠实性是所有英语翻译中最基本的指导原则,特别是对于商务英语来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商务英语词句的语用意义,对不同文化的商务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解决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一些障碍,特别是文化方面的障碍时,必须考虑语用因素,用适当的语用原则服务于商务英语翻译。

二、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和语用的相互关系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运用。关于语用学的定义有多种,索振羽编著的《语用学教程》中指出的定义表达得较为明确。“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寻找并确定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的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简言之,语用指的是超越于语言本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它不仅包括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涉及不同商业文化之间的沟通。著名语用学家Sperber&Wilson(1995:2)认为“交际方式甚至比交际内容更重要”,为了不同文化的商业交际的成功,译者务必首先做到让译文读者能够与原文读者一样在推理原作者的信息意图时具有同等的推理距离,而后考虑“再现原作者对其意向读者所做出的假设集”。其中可能要涉及到每个具体假设的可及度的调整。这条原则被称之为翻译的语用推理距离等距原则之补充原则。在识别作者信息意图时的推理线索可分为句法线索、语义线索、字形线索和语音线索,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整个翻译过程始于原语交际,原语交际又始于交际者角度上的明示过程而后是听话人角度上的推理过程,因而为了保证译文读者能正确识别说话人的信息意图,译者有义务根据双方的认知环境再现必要的推理线索,提供这些线索也是译文再现原文连贯的必要保证。商务英语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因此,在从事商务英语翻译工作时,不仅应精通语言本身,更应熟知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在跨文化商务交流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文化冲突,而恰当地运用语言,化解文化矛盾,正是语用学的任务之一。语用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准则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要想成功地运用语言必须通晓其背景文化。跨文化的语用实际上就是在不同文化之间掌握灵活变通的手段,完成语意的恰当表达。商务英语翻译是一门综合的学问。译者在通晓语言、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的同时,也应掌握一些语用知识。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的工作者都知道,语言中有许多词汇和表达蕴含语用涵义,这其中就包括不同民族的文化涵义。文化的渊源不同使词语所承载的文化也必然有很大差异。当词语的指称意义与深层的言内意义表达不一致时,译者就应善于进行文化的移植和融合,以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由此可见,语用、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之间关系紧密,文化是基石,商务英语翻译是转换生成器,而语用是商务英语翻译这部机器的一个必备的应用程序。三、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语言文化语用与社交语用因素的相互关系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的一门语言学科,它研究说话人如何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同时也研究听话人对说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折射出其特有的文化内涵。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一种三元关系,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者之间进行的思想、文化的传递活动。译者在其中起着关键的连接作用:他首先是听话人,他需要利用自己的原语语言知识、文化背景,并在翻译过程中揣摩原语作者的翻译意图,通过自己的智力参与,运用语用学原则进行推理,对原语文本进行解码;继而,译者又转换其角色,变成说话人,他通过自己的目的语语言知识,结合目的语的文化背景,把握目的语读者的理解程度,按照原作者的意图、风格,将对原文解码的结果呈现给目的语读者,让他们达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各自对原作的理解把握也不尽相同。这其中涉及到理解问题、重构问题,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以及原作的语用用意的传达等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理解语用学内涵,立足于原文语境,充分挖掘原作作者的语用用意,利用文章中的各种语意关联,深刻理解文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要结合读者的理解程度,呈现给读者通顺流畅、接受程度高的译文。这样同时也就达到了文化翻译的标准与意义。例如不同的语言有自己的表达习惯和各自的词汇体系,相互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如汉语中的“三角债”,若商务英语翻译成“Triangledebt”,外方会不知所云,因为英语中经常用“chaindebt”来表达此意。再如商务英语翻译“文物保护单位”这个词组,如把它译成“aculturalunit”,英语国家的人会把其理解成“一个文化单位”,这就是由于把汉、英词语一一对应造成的语用失误,正确译法应当是“ahistoricrelic”。再如,“宣传”一词,如果不看语言环境直接把它译为“propaganda”往往会造成语用失误。因为汉语中,“宣传”并无贬义,而英语中的“propaganda”却带有“欺骗性”的含义。这种把汉、英一一对应的语用失误还有:当你帮某人做了一件事情,对方向你表示了谢意,你用汉语的回答自然就是“没关系”、“不用谢”之类,而用英语却不能说“Nevermind”、“Don’tthankme”之类,因为英语中Nevermind常用来表示道歉,而Don’tthankme根本不符合英语的社交场景与表达习惯。另外一种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发生的语言使用方面的失误是由于套用母语的表达结构或误用英语的其他表达结构,结果表意不清,令人不知所云。如下面这句话“世纪之交,中国外交空前活跃。”试看译文“Attheturnofthecentury,China’sdiplomacyismostactive”本句在汉语中很常见,但如把它照译成英文,则显得有些Chinglish的味道,因为英语中active的主语应是有生命的,把diplomacy和active搭配在一起并不恰当,如果译为“TheturnofthecenturyfindsChinamostactiveonthediplomaticarena”则既传达了原意,又符合语用规则。

第2篇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给译者翻译带来文化障碍,进而影响翻译的效果,这一问题已被国内翻译界普遍认同。在翻译教学中,进行文化差异比较,这是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途径。然而,国内高校英语教师大多缺乏对外交流,因而对文化差异缺少直观切身的体会,在课堂授课上,很难从文化层面进行深度讲解。

(二)就英语翻译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来看,总体上还比较单一,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翻译能力个体差异的关注,而且多数院校以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过级率作为教学评价手段或教学评估要求,这一点很难评价出高校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实际应用水平。

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新路径

(一)强化对学生翻译理论的指导,辅以适量的翻译实践。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我们对教学翻译理论的选择,既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又要照顾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英语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对翻译理论的学习,掌握前沿的翻译理论,然后在翻译教学中讲授一些翻译理论,这种理论的讲授应结合教学实践,如对国外翻译理论和翻译名家的介绍时要有选择,有时各流派有抵触,这时不必做出结论性的判断,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辨,以增强识别能力。

(二)针对课时偏紧的问题,教师可采取融翻译于精读与阅读之中的翻译方法。由于英语教学中课时较紧,且在大多数的非专业英语教学中不设有专门的翻译课程,学生所掌握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及翻译实践极为有限。在短时间内解决课程设置问题存在一定难度情况下,作为精读教师或泛读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渗透翻译理论和技能,融翻译于精读和阅读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可以在所教授的课文中选出一些句段作为翻译材料,指导学生翻译实践,选择时当然不是信手拈来,无的放矢,应注意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能体现一定翻译技巧的句段来练习。

(三)注重学生表达能力与创造思维的培养。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理解正确并不意味着必然能表达得准确。表达阶段就是要求译者把自己从原文所理解的内容用本族语重新表达出来。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一定量的阅读与翻译练习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下广泛阅读,多做翻译练习;课上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在讲授某一问题的翻译时,教师应向学生推荐译语中不同风格的范文,让他们感受范文的遣词造句及谋篇技巧。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本中,有许多上乘佳作,可供学生品味赏析,领悟其中高妙之处,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鉴赏的能力。翻译教学决不是单纯的理论技巧的死记硬背,而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翻译理论家奈达曾说过“优秀的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它既是再现,又是转变,因为它的目的是要在本意和联想意义两个方面达到表象和结论上的真实。”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求学生除了运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外,还必须发挥形象思维、创造思维,透过语义概念这一层次,进而想象出原文所描绘的形象,最终用目的语言把形象重新描绘出来。

(四)注重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认知能力。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正如翻译家尤金•奈达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奈达,1993)。因此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符表层指标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英美文化与翻译是水融的关系。如果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只讲知识,训练语言应用能力,不讲英美文化,要教好英语翻译是不可能的。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充分发挥英语教材中的文化素材,进行文化比较,在讲解语言难点与重点的同时,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下更好的理解原文,然后进行翻译。

(五)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练习。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多数情况下是被动接受知识,机械地跟随老师的思维,缺少独立思辨能力的锻炼。翻译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活动。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该把握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尽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模式,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翻译素材,让学生实践练习。选取的素材应尽可能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热点,符合就业需求导向。

三、结语

第3篇

商务英语课程通常是在第5或第6学期针对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目前来讲,当今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商务英语背景积累不足。商务英语翻译植根于商务背景,离开商务知识谈翻译犹如纸上谈兵。而很多开设此门课程的院校,并未在开课前学习相关商务英语课程,即便开设相关课程,商务背景专业性较强,学生学习理解起来较为吃力,相关的背景知识积累不到位。例如,学生对国际贸易知之甚少,在进行信用证翻译时感到非常困难。

(1)学生翻译策略缺乏。传统的翻译课堂教授方法诸如直译、意译、拆译、分译等,而商务题材语言形式有新的变化,常常需要调整翻译技巧。而课堂上沿袭的老方法,却难以在新题材上施展,方法和文章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

(2)教材陈旧。商务翻译是立足于新经济潮流下的学科,应当不断保持变化。然而目前所用教材无较大变化,章节设置僵化不合理。若不推陈出新,一味地照搬教材,势必脱离实际。商务英语翻译有别于普通英语翻译,其严谨性、规范性、专业性都要求译者具备相当强的实践水平。在有限的学期内,只有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演练场景,模拟任务完成过程,方可促进学生掌握技能,培养出合格的商务翻译人才。

2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笔者近年来在课堂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参与热情高、学习效果良好。有别于传统的讲授教学,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认知的能力,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做”中学,“用”中学,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准备阶段、任务实施阶段、任务强化阶段。其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强调目的语的输入来完成任务;

2)创设真实任务场景,注重任务完成过程;

3)注重学生的合作、讨论等探究性学习形式。在这样的商务英语翻译课堂上,学生主动去分析文章,推敲字句,总结翻译技巧。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发现、分析、最后解决问题的环节,学生建立了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热情。笔者现通过具体步骤来说明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以下是产品说明书汉译为例谈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任务准备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分配小组任务,小组拿到任务后开始搜索资料,初步探究。笔者将选取的材料“欧莱雅纷莹专业染发组英文说明书”(约450英文)发给小组(开学时学生自行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5~6人)因此,在课前的3~4天,班上每个同学都已经拿到产品说明书,并且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任务:搜索相关资料,完成本篇翻译,下节课之前进行课堂讨论。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需要调动一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借鉴平行文本,得出译文。这一过程中,得出的译文不一定理想,但学生对于此类文本特点、所用方法已经有了探究,若在下一阶段加以点播、归纳,便可以进一步完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提前发给学生的任务,难度应稍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选取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增强趣味性。同时,介绍给学生一些资料检索方法如Google通配符搜索,以及一些电子资源诸如Answer(shttp://)、联译网以及巴比伦、灵格斯字典等。

(2)任务实施阶段。在这一环节,笔者要求学生通过答疑的方式来检验小组任务完成成果。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概括背景知识、累计词汇、掌握翻译策略。比如笔者提出问题1):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产品说明书?学生会结合实际回答诸如化妆品、电器等。这时候给出问题2):根据平时经验以及本篇任务可以总结一些产品说明书的特点吗?对于产品说书的特点规范性(formality)、专业性(technicality)、简洁性(conciseness)、说服性(persuasiveness)。学生在任务初探中对于说明书已经进行了大量搜索或翻译工作,对此已有所了解,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特点并给出相应的原文句子。问题3):各小组有哪些疑难句子或词汇短语等,哪个小组又能解答?这时一个小组抛出的问题是短句1applicatorbottlecontainingthedeveloper中的developer的含义如何确定。其他小组给出的解答包括发展瓶、开发商瓶、敷用瓶等。这时候,笔者将先前介绍过的信息搜索法演示给学生,跟学生一起找到最好的译法为敷用瓶。此时,笔者引导学生找出本文中其他的专业词汇如operatingmanual、instruction、directionforuse一并积累。学生找出的疑难句子包括shakevigorouslytoobtainanevenmixture(.用力摇晃使其充分混合),此处将名词mixture翻译成混合,用到“词性转换法”这一翻译策略,此时补充更多句子如Therewasasuddenfallinthetemperature.Thisisanovelofplotandstructureandcommitment。当小组之间讨论完毕,一位同学自愿做最后的总结,总结该篇文章的难点以及所用到的翻译策略。笔者做补充并且点评小组表现。

(3)任务强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选取同一类型、所用策略相似的平行文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规定时间内交至教师邮箱,并且在译文后附上翻译总结。比如本次染发说明书任务后笔者布置了简易衣橱的说明书翻译,内容安排主要侧重训练学生专业词义检索、词性转换翻译策略。任务后笔者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篇译文在课前作简短总结。

3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在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计划、组织、监督、评审的重要作用。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在于教师计划是否科学、组织是否有效、评判是否公平。合理地选择资料,提前布置好任务,周密地组织讨论,整个活动才能保证有序开展。事实上相较于传统课堂,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平时要广泛涉猎寻找任务素材,多研究班级讨论案例,寻求更好的方案。

(2)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是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参与、体验,获得经历,提高应用能力是任务型教学的意义所在。通过分小组讨论、小组互评、个人总结等方式,学生能积极投入到任务型课堂的建设中来,主动而非被动地、探究式而非填鸭式地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学生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巡视,对于羞涩、不愿开口的学生积极鼓励,引导启发学生投身任务写作。在这里,笔者发现适当地开展小组竞赛,根据小组表现,给予个体一定的奖励,是进一步巩固激发成果有效办法。

(3)任务的合理性。任务型教学的实质在于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而任务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既定目标能否达成。任务最好立足于当下,关乎学生实际生活。如果能关注当下资讯,细心观察,能得到不少启示。比如笔者本文中所选的“纷莹专业染发组”,源于对班上女生染发的观察;又比如说,在合同翻译时,选取雇佣合同范本来作为任务,契合学生当下实习找工作所需。课后,有学生笑称翻译文章后自己成了染发小能手。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任务便有了生命力,学生便有了动力,事半功倍。

4结语

第4篇

(一)商务英语翻译的宏观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的宏观研究涉及到商务英语的翻译理论、原则、策略等方面。进入21世纪,人们对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不断发展。自2000年以来,涉及商务英语翻译的量逐年增长,人们对商务英语翻译的认识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成了和而不同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体系。张新红(2001)讨论了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应用。根据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提出翻译的本质是个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阐述了动态的三元翻译观,使得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在翻译领域里也可以得到检验。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微观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的微观研究主要集中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语言特征、词句翻译以及翻译误区等方面。通过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微观研究,译者可以更好的把握原著的主旨信息。商务英语翻译的语言特征、词句翻译以及翻译误区等有其显著特征。刘新红(2000)以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实地收集的商务英语英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商务英语英译中存在的各类语用失误,即语言错误、语用语言失误和商务英语语用失误,分析了语用失误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说明了这类译文可能造成的负面交际效果,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二、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商务往来的日益频繁,我国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有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我国的翻译从业人员已经突破60万人,单纯从规模来看,我国已然成为商务英语“翻译大国”,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却只有7万人左右。我国每年都有很大一批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毕业生,但是由于这些毕业生专业技术素质参差不齐,真正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的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同巨大的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况且随着商务英语翻译领域的进一步细分,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与研究成果严重脱节,愈加突显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教学模式、翻译教材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

(一)教学模式从小学到高中,再到职业教育,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个通病:教师主要依据教材,通过板书加讲解,对理论和案例进行分析,然后安排大量的习题进行练习,并运用考试或者论文等手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这种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这种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与课堂兴趣降低,致使学生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很难消化。其次,商务英语翻译是一门应用的学科,过分强调书本的知识外加应试考试的手段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商务英语的毕业生一旦进入真实的社会环境,就会发现教师课堂上所讲解的理论、技巧等似乎一条也用不上。原因就在于商务英语翻译具有“实务性”的特点,理论、技巧等如果脱离了实际情景,单纯的作为讲学内容,很难对从业人员的翻译能力的提升提供强而有效的帮助。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如何授之以渔,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成为当下从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翻译教材市场上各种教材品目众多、鱼龙混杂,高质量的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匮乏是商务英语翻译教材的一大现状。有些教材编写时间较早,虽不失经典,但与当下经济环境脱节,特别是近十年来,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个大环境下,教材内容已经严重老化,很多翻译理论、原则、策略已经不能很好地运用于现阶段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还有些教材虽然某种程度上表现的与时俱进,但由于编写人员自身专业技能素质所限,往往东拼西凑,内容杂乱无章,缺乏体系性,涉及知识面狭窄,没有根据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路合理安排内容,存在诸多问题。更有甚者,有些教材粗制滥造,滥竽充数,一味追求所谓的市场效益,致使很多教材本身漏洞百出、错误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最终效果不言而喻。

(三)师资队伍当下,商务英语翻译已经成为一大热门专业,随着专业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师资队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根据调查显示,当前从事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多数教师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教师相对较少,教学队伍日渐年轻化。商务英语翻译教育工作者本身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学相关知识和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精通翻译的理论、原则、策略并具有较强的施教能力。但现实中很多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缺乏实践经验,只能进行理论教学工作;有些从业者单纯是利益所驱,缺乏必需的社会道德与责任感。以上种种,造成商务英语翻译教师专业技能素质良莠不齐,商务英语翻译的实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优化与改善

由于现阶段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众多问题,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相应的优化与改善方案也必须针对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建构主义模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该过程无法被取代。如何让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翻译能力是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改善的重要一环。首先,教师角色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教学的控制者和信息的提供者,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师应该尝试放弃主导地位,转而以学生为中心,成为一名合格的引导者、指路人。其次,教学内容应该多样化、现实化。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不拘泥于一本教程、一套理论,集百家之所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不同的教学方案。

(二)加大商务英语翻译教材编制力度针对目前市场上商务英语翻译教材鱼龙混杂的特点和商务英语翻译人才需求的多样化,新的教材编制工作刻不容缓。新的教材应该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既尊重经典又与时俱进,根据翻译人才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各个学校如有能力,可以根据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反馈编写本校教材,以实现相关的培养目标。另外,每个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编制相应的商务英语翻译电子教材。电子教材可以轻松地实现专业名词、术语的及时更新,方便学生下载使用,以解决商务英语翻译教材跟现实脱节的问题。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商务英语翻译是一门翻译与贸易相结合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对教育工作者业务素质和实践经验有着很高的要求。任课老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学校应该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采取必要手段提升任课老师的实践能力。例如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鼓励教师到翻译企业学习、锻炼,让任课老师进入商务英语翻译一线,使其更好的了解市场需求以反馈到日常的教学中来。学校还应当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开展专家讲座、研讨会等一系列交流活动,使教师在学习评价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5篇

论文摘要翻译英语影片需要译者对原文进行提炼和再加工,即要保持原片的风格,又要力图简明易读,从而使观众更好地欣赏英语影片。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量入境影片的欣赏水平也日益增高。大量国外影片的引进。市场对外语片字幕翻译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当前英语影片字幕翻译的标准很不统一。这无疑会影响影片的质量,本文旨在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就如何翻译英文字幕进行探讨。

一、保持原片风格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应达到的境界应该是尽可能地保持原片的风格,从而让国内观众领略到英文原片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底蕴。近些年来,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日益高涨,国人的英文水平也普遍提高,所以在影片的中文字幕当中保持原汁原味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达到保持原片风格的这种要求呢?

1准确理解原文,正确传达语意。中文字幕翻译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做到准确理解英文原文。译者若遇到翻译不通或不确定的地方应仔细查阅工具书,不应望文生义,否则会影响原文的真正含义。例如,sweetmeat是英文中很常见的一个表达方式,意义为“密饯”,但在某部影片当中却有人翻译成了“甜肉”。英文中还有一些相似表达方式,诸如红肉“redmeat”,译为牛羊肉:白肉“whitemeat”译为鸡肉。在电影《公主日记2》中,主人公在讨论昆虫时提到的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大卫·艾登堡”竟被翻译成“福尔摩斯”。影片《钢木兰》有这样一幕:谢尔比对妈妈不满,她认为妈妈为自己的婚礼请了九个女傧相过于虚荣,就引用了爸爸引用过的一位诗人的话来讽刺她:Anounceofpretensionisworthapound0fmanure,然而译者却将其译成“一份自命不凡能够换得一份收获”,不仅原来的讽刺意味完全消失,而且含义也与原文相距甚远。它的原文意思是“一盎司虚荣能换得一磅大粪”,虽然粗俗,却把诗人痛恨虚荣的心情表达得非常到位,直接翻译更能体现原作的本意。

2学习原语所在的文化,做出恰当的翻译。翻译人员还会经常遇到涉及文化背景的词语,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让观众感到不知其所云。某部影片曾出现了这样的字幕:“他犯了第七诫”这样涉及西方文化背景的语句,中国观众恐怕很难读懂其中的涵义,因为大多数人可能不了解西方基督教《圣经》里“摩西十诫”中的第七诫为杀人,所以对白“Hecommittedtheseventhcommendament”可以翻译成“他犯了杀人罪”,这样的字幕翻译便一目了然了。类似这样的情况有很多,有些译者将“pullingmyleg”翻译成了“拖我的后腿”(应译成“同我开玩笑”),还有,影片《木乃伊归来》中有句台词:“Hewentoutwest”,看似简单,如把这句译为“他去了美国的大西部”。好象很准确,但如果看了影片之后,我们就会意识到片中被提及的人物已经死了,很显然自相矛盾,但如果我们了解了这种表达方式正是英文中“某人去世”的委婉语之一的话,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可见,影片对白可能会出现大量涉及原语所在的历史背景的内容,若不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正确、合理地翻译。

3了解专有名词,符合统一翻译。译名翻译要统一,按照惯例,人名、地名都是需要翻译的,WTO,CIA,FBI等大家都知道的缩写,可以翻译或是直接引用。译名要按照约定俗成的标准,比如美国总统Kennedy,翻译成“肯尼迪”,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总统的名字。你非要翻成“克妮帝”,别人就不明白了。这些名称的译法可以参照辞典的标准,词典上没有的,可以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找,通常网页上会有相关译名。实在找不到的,可以自己按照音标翻译,但要注意男女性别差异。所以,电影和电视剧的多人翻译,需要一个完善的翻译校对机制来进行规范。

二、译文应以简明易读为基础

电影是一种声画艺术,观看一部带有字幕的外国影片对于目的观众意味着进行一场剧烈的脑力活动,因为他们在解读密集的画面信息的同时还要分散注意去阅读银幕下面的文字。为使字幕达到简洁易读之目的,下面以影片《断背山》为例,依据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各种版本的字幕翻译,探讨影片翻译中译者应注意的几点因素:

1避免译文出现“英语式的汉语”。由于中西方表达习惯的差异,翻译时应尽量使译文符合日常汉语的说话习惯。如埃尼斯的妻子让他给小阿尔玛擦鼻子。埃尼斯回答到:“ifihadthreehands,lcould,”译文:要是我有三只手。我就可以。显然这种翻译虽能达意。但书面味太浓。不如翻译成“我简直腾不开手。”再比如埃尼斯害怕妻子说出杰克和他的关系,因而举起拳头威胁道:"Youdoitandi''''llmakeyoueatthefuckingfloor''''’。译文:你敢喊。我就让你啃地板。此种翻译让人觉得埃尼斯是在讲笑话。降低了威胁,警示的语气。如果改成:你敢喊,我就把你打翻在地。这样的译文读起来既简单明了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译文应避免“罗嗦”。字幕翻译不同于一般的书面翻译。它是通过画面。剧情和声音等多重信息渠道的共同配合来传情达意。有时翻译得太“全”反而使字幕的作用喧宾夺主。比如杰克说自己的妻子:“Lureen’sgoodatmakingharddealsjnthemachinerybusiness,”根据剧情翻译成:萝琳很会谈生意。但如果翻译成:“萝琳十分擅长做农业机械方面的生意,而且任何难题都难不了她。”则使译文变得冗长拖沓。

3译文应降低“文化干扰”。字幕翻译应该削减文化隔阂对观众产生的理解障碍。例如影片中阿尔玛对丈夫埃尼斯所说到:“…itcomegeneraldelivery,”中的"generaldelivery"不能按字面理解为:普通邮寄。因为generaldelivery是以前美国邮局在不清楚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邮寄信件的一种方法。只要信件上写明受件人大概住在哪一带,便可将信件邮出。为了降低文化干扰可以把整句翻译为:不确定住址邮寄过来的。

第6篇

关键词:英文否定句?主语否定式?谓语否定式?句子其它成份的否定式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从句子的意义正、反上考虑,都可将其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如何准确翻译好英文,尤其是英文否定句,并非一件简单的事。他们必须对英文否定句的否定结构有一个详细、充分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否定词构成的词组,能熟练地掌握它们的技巧。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说明。

英文否定句按否定的成份可分三种形式,它们是:主语否定式、谓语否定式及其它成份的否定式。这三种形式都与常见否定词的造句形式密不可分。

一、主语否定式

主语前有否定词或主语本身就是由否定代词构成的否定式叫作主语否定式。

(一)主语前有否定词的情况:否定十主语

Nomancanbeapoet.

无人可作诗人。

Notyoubuthedidit.

不是你而是他做了这件事。

(二)主语本身就是否定代词

Nothingismorepreciousthantime.

没有什么比光阴更可贵了。

Nothingissopreciousastime.

像光阴那样可贵的东西再没有了。

注:Nothingismore…than和Nothingisso…as两种表现法,都具有最高级比较的意思。句中nothing一词,可换用其它的否定词,如:no,nobody,little,few,hardly,scarcely等等。

二、谓语否定式

否定词是用来否定谓语动词的否定式叫做谓语否定式,这是否定式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谓语否定式一般存在两种情况:

(一)助动词、be动词及情态动词后跟not的情况

Hedoesnotgetupearlyeverymotning.

他每天早上起床起得不早。

Shewasnotateacher.

她不是一位老师

Icannotswimwell

我游泳游得不好

对于以上三种情形的否定句主要是要把握好对谓语动词的翻译,以及助动词、be动词、情态动词所标志的时间状态的翻译。

(二)谓语部分由特殊否定词组构成

1、由nomore…than构成的情况。

YoucannomoreswimthanIcanfly.

你不能游泳和我不能飞行一样

Hehasnomoremoneythanyouhave.

他和你一样都没钱。

注:这种表现法是为加强than前的否定而用的。在than以后的句子,表面上看虽有肯定的形式,然其含义仍属否定。这一点在翻译时应特别注意,以免译错。句中的nomore…than意思是“和…一样不”。

2、由noless…than构成的情况

Awhaleisnolessamammalthanahorseis.

鲸是哺乳动物和马是哺乳动物一样。

Sheisnolessbeautifulthanhersister.

她的美不逊于她的姐姐。(她们一样美)。

注:这是和第一种情况正相反的一个表现法。在nomore…than场合,连词than前后都是否定,而在noless…than的场合,连词than前后都是肯定。用减少的否定词以加强肯定的意思,可译作“不逊于”,“和…一样…’’,即‘‘quiteas…as.’’

3、由notsomuch…as或notsomuchas构成的情况。

Hissuccessisnotsomuchbytalentasbyenergy.

他的成功与其说是由于才能,不如说是由于精力。

Hedidnotsomuchasturnhisface.

他连头也没有回一下。

注:英文说的notsomuch…as=ratherthan…,其中和as有时也可换用butrather,可译为“与其说是…不如说是。”而notsomuchas=withouteven,意为:甚至…..都没有.

4、由cannot…too构成情况

Wecannotthankhimtoomuch

我们无论怎样感谢他也不为过。

注:英文说的cannot…too意为?Itisimpossibletooverdo…或nomatterhowmuchmoreyoudo,youwillneveroverdoit,即“无论怎样…也不为过”,其中的can表可能性,too有over之意,可换用enough或sufficient等词。不用not而用其它的否定词,如:hardly,scarcely等也是可以的。

5、由“否定+without构成的情况

Youcannotspeakwithoutmovingyourlips.

你不动嘴唇便不能说话。

注:通常的情形是由个否定构成肯定,但是翻译时最好还是保留否定的语气,这样比肯定更强有力,可译为“每…必”,“无…不”。

6、由“否定+but”构成的情况

Thereisnorulebutha

sexceptions.

条条规则都有例外。

注:在否定词或准否词的后面,所有的but都是具有whichnot,whonot,thatnot等否定意义的关系代名词或连词,因而构成前后的双重否定,可译为“没有…不是”。

7、由“否定+until/till”构成的情况。

Thevalueofhealthisnotesteemeduntilitislost.

人要到失去健康,才知道健康的可贵。

注:在否定词如:no,not,never,little,few,seldom等的后面所跟的until或till,与其照字面译为“直到…为止,…都不”,不如译为“直到…才”,把否定译成肯定,在此更合乎中文的语法。

8、由notso…but或notsucha…but构成的情况。

Heisnotsuchafoolbutheknowsit.

他并没有病到不能上学

Heisnotsosickthathecancometoschool.

他并不是连那个都不知道的傻子。

注:notso…but和notsucha…but译为“再…也没到…的地步”,相当于英文中?“notso…that”和“notsucha…that的含义。

9、由“否定+because构成的情况。

IdidnotgobecauseIwasafraid.

译:(1)因为我害怕所以我没有去。

毕业大/

????(2)我不是因为怕才去的。(而是因为别的原因)

注:连词because在肯定句中是对主句原因的阐述。如:IwasfatiguedbecauseIhadsatupallnight.(我因通宵未眠而感到疲惫)。但是because与否定词连用时,常会发生两种不同的含义,因为它不只是针对主句全体,还可以是针对句中的一个词,如例句中的“difficult”.

10、由notbecause…butbecause构成的情况

Amountainisnotfamousbecauseitishigh,butbecauseithassomespiritdwellinginit.(?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注:英文的“notbecause…butbecause可译为“不是因为…而是因为。”这个because可用为连词,后接句子,也可用为副词,后接片语。上例中的because是连词,而下例中的because便是副词了。

Theshipwasdelayednotbecauseofthewar,butbecauseofthesnowstorm.船的延误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因为暴风雪。

三.句子其它成份的否定式

句子的主语或谓语部份不存在否定式,而是其它成份,如状语、表语等存在着否定式,统称为句子其它成份的否定式。

HeexcelsnotinEnglish,butinmathematics.

他擅长的不是英文,而是数学。——否定部分在状语。

NotthatIlovedCaesarcess,butthatIlovedRomemore.

我并非因爱岂撒浅,而是因爱罗马深。——否定的是一个句子。

以上对英文否定句三种形式的否定结构及常见的否定词、词组作了一个简单的解释和类比,这对我们的翻译工作是很大益处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种情况,那就是:一些句子形式上是否定的,可是意义上是肯定的。例子很多,这里仅举两例:

1.Shewasnotalittletired.????她非常累。

2.Shecouldnothelpcryingwhensheheardthatpieceofbadnews.

第7篇

【关键词】交际翻译 新闻英语 翻译方法

引言

在全球化的时代下,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中国也应更多地像其他国家学习。另外,好多新闻媒体都在传递更广泛的新闻信息,如电视、互联网、报纸等新闻媒体,他们报道采用的英语被称为新闻英语。因此,译者应该让读者体验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翻译者要做到分析其源语的语言特征,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及步骤,试图做到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有形同的理解。

一、新闻英语的翻译特点

1.词汇上运用大量的新词。作为一种有效的、方便的新闻媒体,许多事件和新思路将首先会登在在报纸上,通过报纸网络传播会出现大量的新词。许多因素会导致新单词的出现,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新的发明,新的想法出现,新的事件不断涌现。例如:bachelor mother就是单身妈妈的意思;yuppies相当于young urban mobile professionals被译为雅皮士的意思。

2.短词或首字母缩写词。另一个特点是使用词汇时拼写短单词,或使用第一个字母的缩写。特别是在标题中,运用这样的话会使新闻更加有说服力和表达更准确。简写词是指英语新闻中速记拼写短单词的使用形式,例如:(1)World Eyes Mid一East peace Talks翻译为:世界关注中东和平谈判;(2)Australia Makes Bid To Lure Asian Tourists翻译为:澳大利亚力图吸引亚洲游客。将短语中所有词的首字母大写就是缩写,特别是一些组织或职位等都会将首字母大写来表示全称。

3.多采用长句和复合句。由于字数的限制,记者需要在短时间内提供更多的信息,才能让报道显得更加简短。因此新闻英语的句子里所要表达的信息会很多,句子的造非常灵活复杂。英语是形合语言,通过各种从句及关键词的相互搭配才能使句子流畅或完整。因此,英语新闻中的语法结构及句子结构就变得极其复杂,而且多采用长句和复合句。例如:An out-of-control dump truck crashed into a five story motel under construction today, causing the building to collapse into a pile of rubble with 30 construction workers inside.

二、新闻英语的交际翻译方法

语义翻译沿用了传统的翻译方法和翻译观,要求翻译后要与原文密切对应,并强调翻译要传达原文的意义。要注重目标语读者,而且还要十分重视效果,尽量把目标读者在阅读或交际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进行排除,顺利完成交际,因此本文总结了以下翻译方法。

1.选用直译或意译进行翻译。直译和意译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但直译和意译翻译方法的使用,需根据文体来选择。新闻英语翻译过程中,当汉语和英语中有对等的表达时,一般采用直译的方法,例如: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翻译为: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是不过几年就被彻底打败了。其中的“武装到牙齿”翻译的恰到好处,不仅易懂还很具体。如果是译成“全副武装”,则表达的太过抽象。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当译语中无法用直译表达时,则需要采用意译的方法,例如:French President loses his lady.这是一则新闻的标题。如直译为“法国总统失去了他的女人”,虽然看上去符合原文,但是显得并不是很恰当。如果翻译为“萨科奇,总统情关难过”,不仅表明了事件及人物,又含蓄地表达出总统失去妻子的原因,让读者对全文更加有兴趣。

2.对专业术语要采用释译。使用释译是因为在新闻标题中专业术语或缩写词的频繁出现,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它的意思,翻译时经常会用释译法。例如:Growing Sino-Rok relations。

Sino代表中国,Rok代表韩国。这则新闻报道的说的是韩国总统访问中国,韩国访问中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加强两国的经济往来,所以应该翻译为为“中韩合作,互利共赢”。

3.采用归化法翻译俗语。俗语的使用可以使新闻标题更吸引读者,但因为中英之间的差异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归化方法。例如:Cracks in the glass ceiling.

按照字面的意思可译为:“冲破玻璃天花板。”其实这是英语中的固定俗语,被译为“女权运动”,就是女性要争取和男性同样的平等权利。希拉里在参加2008年总统竞选时证明了改俗语的使用方法,因此这句俗语用的恰到好处。标题就翻译为:“希拉里突围参选。”如果她能当选美国总统,她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这便是她在选举中的意思,同时也说明了此次竞选的意图。

结语:新闻英语的翻译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新闻英语的翻译可以得到许多新的信息,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世界的信息。新闻英语翻译很关键也很重要,但这项工作是艰苦的。新闻英语翻译需要广泛的知识,深厚的积累,而且要掌握新闻风格独特的翻译手法。因此,新闻英语翻译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还需我们进一步的改进新闻英语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汉英语言 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无论从语言的符号观还是社会观来看,其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给予语言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影响并制约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2)决定语言的指称内容与形式;(3)作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与表达形式。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993:109)文化对语际交流的影响可见一斑。汉英民族在价值观念、、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给各自的载体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且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笔者拟从汉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着手,以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寻求其间的语义文化对等翻译。

一、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make water,all at sea等就囊括在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了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极其丰富。如:talk horse(吹牛),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二、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异域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的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地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三、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曾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钟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使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被读者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各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地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05-115.

第9篇

[摘 要] 电影是大众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英文电影如何翻译字幕对它的传播起着关键的作用。把极富西方文化特色内蕴的语言进行恰当有效地翻译,会增强英文电影的感染力。特别是影片呈现的文化信息,只有通过准确翻译才能赢得观众的厚爱。为此,需要探讨具体有效的翻译方法,才能让英文电影更具有文化的内涵。本文在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以英文影片《阿凡达》(Avatar)为个案探讨了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策以及具体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字幕翻译 ;英文电影 ;策略

电影是承载大众文化的重要方式,是浓缩了的现实生活,起着沟通文化的作用,从影片中,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丰富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习俗惯例、人文地理等种种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字幕的翻译中,如何把影片中极富西方文化特色内蕴的语言进行恰当的翻译,需要探讨具体有效的翻译方法。在影片中呈现的文化信息,如何准确翻译是决定影片能否赢得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字幕翻译

字幕翻译就是指在影片中,把源语的口头对话以共时的方式译为目的语,通常位于屏幕下方。如何理解表达翻译出影片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重要,因为,在欧洲电影字幕翻译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语言的风格要和口语一致等。(Carroll,2006)由于中英文化之间有着太多的差异,在字幕翻译中,需要选择恰当的翻译对策来处理字幕中出现的负载文化内蕴的言语,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实现源语效果的最大化。通过实践翻译总结了以下四种翻译中文字幕的翻译对策。

1异化:直接把源语中的文化意象转移过来或者用音译法处理。这种策略可以保持源语文化中的原汁原味。

2归化:原文中有些文化词移植过来难以理解或者会有歧义,就可以采用归化处理法。当源语的文化内涵用目的语的表达方式表达时,源语传递的信息内涵不发生改变,也就实现了功能意义上的对等。

3解释:源语的富含文化背景的词语,需要对其进行阐释说明才能为目的语观众理解。

4省略:源语中有些信息过于冗长拖沓,影响观众欣赏影片的声像,干脆省略掉。采取这一策略,前提是不能影响观众对影片理解的连贯性。

二、翻译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具体方法

《阿凡达》(Avatar)是一部关于环保的英文影片,影片背景是美国本土的政治环境;此外,为了服务环保的主题,导演卡梅隆在这部影片中加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导演自己创造了纳美人专用的语言和文化;加上大量的俗语俚语的使用。这三方面使得影片中文字幕的翻译难上加难。下面就以此影片为个案,在翻译策略的指导下,笔者探讨了几种具体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

直译就是只把源语中的文化负载词完整不动移植到目的语中,不改变源语的意象,以便使目的语观众充分领略异国的风味。

例1:在主控室,奥古斯汀教授第一次见到杰克萨利,一番对话后了解到他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科学实验,现在居然要成为阿凡达,非常气愤,立马去找帕克算账,边走边说:

Grace:Im gonna kick his corporal butt.

译文:要去踢烂他的屁股!

直译的这句话,气急败坏的语气突出了奥古斯汀教授作为科学家的原则性,使她的急脾气性格跃然眼前。

作为影片的注解,用这种方法翻译字幕,具有最佳的效果。电影是一种文化交流的媒介,异化的处理方式能起到更好的交流目的。

(二)意译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对于目的语和源语来说,有些时候,同一个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矛盾。比如中国人对狗不是很有好感,经常含有贬斥鄙视的含义,所以把那些跟着领导点头哈腰、鞍前马后跑的人叫做“狗腿子”,厌恶两个人或者两个帮派之间互相争斗逞强,就叫他们“狗咬狗”;相反,在西方,人们对狗喜爱有加,视狗为自己的朋友。如果有人对你说“You are my dog!”不要误会他骂你,他是表达对你的友好; 如果你遇到好事,他会对你说:“You are lucky dog!”

在影片中大量的成语、俚语、习语独具意味,可以采用功能对等的词来翻译解读,不仅使目的语观众理解,而且也有同样的联想效果。

例2:One man: Check this out the man.Meals-on-wheels.

原译文:老兄,看,还有人坐轮椅哟!

meals-on-wheels指“送饭到户服务,通常指妇女自愿组织为老弱病残提供的服务的一种方式”。这句话本意是指那位长官认为杰克萨利是后勤供给人员,是对杰克萨利身份的误解表达,而不是陈述“他是坐轮椅的队员”这个事实。所以,不能照字面翻译成“有人坐轮椅”。汉语没有这种“由妇女自愿组织为老弱病残提供的送饭到户服务”,如此意译,会让目的语观众不知所云。因此最好采取意译翻译成:“看,后勤人员都来了!”显然,这样翻译缺少了原文幽默的味道。

(三)替换

替换的使用是因为有过大的文化差异存在于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如果直译的话会给目的语观众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影响观看效果,所以就采取相似的表达来代替源语。

比如在影片中,Easy boy.! You are lucky swine! Blue monkey! 这些用来称呼杰克的俚语充满幽默生动性,但是却无法在汉语里找到同样的一致的表达方式,就只能用替代成另外一种称呼,可以分别翻译成:好小子,你这幸运的东西,忧郁的小顽童。

这样翻译效果一样,基本传达了源语的调侃的风趣。在电影中,大量的这些口头俚语通过替换的方法也能产生幽默效果或者更符合口语表达习惯。

(四)诠释

对于英汉语文化的差异来说,有些时候会出现词汇空缺,对于这一类负载的文化词汇,找不到可以替换的对应词,又因为所负载的复杂内含,若非进行解释不能被目的语观众明白。所以,只能结合语境,通过说明,阐释出文化内涵以便清除理解的绊脚石。

例3:We call this tree “Utral Aymokriy”.我们叫这棵树愿望树。这种树名字是导演卡梅隆自己创造的,专属于纳美人语言文化。如果用直译就只能用音译或者用英文表达,这些方式会让观众花更多的时间对字幕进行解码,从而分散对影片的注意力。转贴于

例4:奈蒂莉让杰克选择自己的飞龙时,杰克萨利(Jake Sully) 问奈蒂莉他如何知道飞龙选择了他,奈蒂莉的回答是

Neytiri: He will try to kill you.

原译文:它会拼命挣扎。

这句话奈蒂莉的意思是他会想杀死你。注意,这儿奈蒂莉用的是“他”而不是“它”,这个细节也强调了纳美人对自然生物的尊重。奈蒂莉这么说是在表达驯服飞龙的危险和纳美人的生存状态。然后杰克说“outstanding”很好。这里表现的是杰克的勇敢和无奈交加的复杂情绪。如果译成了“它会拼命挣扎”,可以说完全偏离了原来的意思和导演要传达的文化主题。建议译成“他会想杀死你”。

例5:在杰克和他的队员准备去“潘多拉”星上去收集情报之前,夸奇上校给他的队员介绍纳美人时说:

Quaritch:They are very hard to kill.

原译文:他们是冷血杀手。

前面说这些土著人的骨骼是碳化纤维加强过的,后面说They are very hard to kill,意思是说很难杀死他们。翻译成“他们是冷血杀手”,感觉跟原文不搭边。观众会感到莫名其妙,甚至会误解影片要传达的信息,会认为这些土著人很残忍,不可理喻,而实际上,“土著人”在影片中是“在地球遭到环境破坏之前人类社会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下生活着的人类祖先”的“化身”。这样翻译完全背离了主题,脱离了语境。所以建议翻译成“很难杀死他们”。

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的是,字幕翻译不能影响观众观赏影像的乐趣,解释说明的篇幅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字幕翻译的译者要把握好尺寸。

(五)省略

对于源语中难以理解的专有名词、特殊用语,选择省略是最好的方法。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卡梅隆不仅仅把“一个武士身处外星世界,战胜环境带来的身体上的挑战,面对种种的恐惧去征服、开发、融合”的主题表达出来,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对政府大公司的警惕和反感,《阿凡达》里的RDA(资源发展管理)公司对“潘多拉”星进行了掠夺式的开采,并派出保安部队“Troopers of Sector”来镇压原住民的反抗……为了准确表达这一文化主题,卡梅隆甚至为影片中的纳美人研究发展了整套文化和语言:“我把潘多拉星上的土著民族设定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水准,他们用箭狩猎,他们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

例6:Our guys call it a Great Leonopteryx.我们的族人称它是伟大的巨灵鸟。

例7:the richest Unobtanism deposit within 200 clicks in any direction.方圆200里外,最富足的矿藏上。

例8:its thEir most sacred place,Aybetraya Ramnnam,这是他们最神圣的地方。

在这四句中出现的Leonopteryx ,Unobtanism ,Aybetraya Ramnnam以及Omaticaya都是导演创造出来的专有名词,分别指的是一种巨型鸟、一座非常富足的矿藏的名字、一个绝对神圣地方的名字以及纳美人的族名,这些专业专有名词翻译起来非常困难,又与影片的观看主题关系不大,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省略。

三、结 语

不同文化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翻译者对于文本,要考虑文化的差异,在英文电影中,有生态文化方面、物质文化方面、社会文化方面和宗教、语言文化方面的不同,对于译者来说,要确定合适的翻译对策,诸如归化、异化、解释和省略,在这种翻译对策的指导下,可以针对不同的文化用语,使用语境,选择相应的翻译方法。在翻译字幕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字幕的特点。目前,市面上发行的影片字幕翻译的质量不高,笔者希望文中提出关于字幕翻译的建议能给译者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Dries J.Dubbing and Subtitling: Guidelines for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M].Manchester: The European Institute for the Media,1995: 28.

[2]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