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职称改革论文

时间:2023-03-16 15:39:18

导语:在职称改革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职称改革论文

第1篇

1.1机械制造系列课程体系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偏重于一门或者几门学科的现象,这往往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而机械制造是一门系统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的选定等方面都存在可塑造性。所以首先应该对教学计划有个宏观上的把握,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扩展和更新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2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内容改革

在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中,机械制造系列课程的体系改革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体系建设关系到实践工作中每个环节的完整衔接,同时也影响到各个因素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的有效性。因此,做好机械制造系列课程体系改革应该被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和实践高度。首先应该对机械制造工艺中的重要的加工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机械的装配和机械精度的概念上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其次是通过机械制造系列的学习之后,能够从理论上加深对机械制造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对机械制造的工艺系统、工艺方法、工艺过程以及工艺质量都有充分的认识。[2]

2.实习基地建设

2.1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实习基地建设有利于学员更好地把握对制造实践认知的客观规律的把握,实习基地建设同时也是模块结构在分层次教学中的一项有力教学方法,它能够使实习内容由传统的单一型向综合性转变,真正实现实习方法由示范型和验证型向设计性和开发型的有效转变。实践教学是提高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得以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世界各大企业越来越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选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因为这一环节能够加强学员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2.2实习基地建设方法

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在体系建设上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探索实习基地建设的道路上应该加大力度。在分析了我国实习基地建设上存在的不足之后,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解决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应从以下几点指导措施入手,以便更好地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3]。首先是在政策导向与政府部门的推动机制方面,应该鼓励企业为学院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政策和舆论上予以积极的引导。其次是在合作形式方面,学校应该与相关企业建立机构健全、管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组织成员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合作组织机构。最后是在诚信机制的建设上,应该发挥情感联络的巨大潜在作用,督促企业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兼顾教学与生产的平衡性。

3.结语

第2篇

1、根据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围绕核心目标,讨论初步提出数学

课程改革的方案按照“重实用、轻理论”的原则,结合多年的数学实际教学经验。首先,明确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然后,根据教学新思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目标,初步提出数学课程改革新方案。

2、对各专业进行调研,明确各专业所需要的数学具体需要

通过调研,了解我校各专业的基本情况及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要。围绕实用性,够用性对教学改革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补充。

3、确定各专业公共需要的模块

根据我校各专业对数学教学的需要,先将各专业公共需要的模块制定下来。通过调研,数学教学中函数模块、三角函数模块、解析几何模块是各专业都需要运用的知识。先由个人负责选材编写模块内容,然后再汇总研究,进行补充和删减内容。

4、根据专业需要,制定针对不同专业的数学教学

由于这部分内容与专业知识相关,需要与各专业教师协作。首先有各专业选取本专业的数学知识模块,然手结合专业实际问题,设计编排,尽可能的科学合理地把专业相关的知识融入数学教学中去。这样既确保为专业服务性,又合理有效的增强数学教学的实用性。而且进一步促进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

二、数学课程改革的效果和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1、中职生生源的复杂性,出现了知识面断层

中职生生源复杂,学生数学知识基础也参差不齐,存在知识断层问题,决定先从集合的概念开始学起,集合这章内容较为简单易学,从而弥补学生知识断层问题。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对接下来的函数模块、不等式模块等数学知识做好铺垫。

2、数学课程改革教材的汇编

数学课程改革教材的汇编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为公共数学,将各专业共同涉及的数学知识汇编成第一年数学的教学内容。我校公共数学知识包括函数、三角函数和解析几何这三大模块。第二部分称为专业篇数学,根据各专业的需要,补充和提高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更好的服务于专业课的学习。

3、数学课程改革教材的教学

第3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建筑工程课程改革

一、工学结合下的课程改革背景及意义

建筑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建设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能为社会所接纳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徘徊在一个怪圈中,一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每年大量的高职毕业生融入人才市场,但是就业率并不是很高。

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企业对于高职教育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并不满意。这就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必须具备鲜明的特色,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首先,工学结合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折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包括高技能人才的在内的知识型劳动者就业岗位和需求不断增加。总书记曾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指示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其次,工学结合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也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有关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理论已经被教育理论界所接受,并且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而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由注重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工学结合理论与各个教育环节的渗透、结合,真正实现市场化条件下学校与企业的全方位融合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文章基于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五种具体工学结合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二、基于工学结合下的课程改革探讨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建筑专业的认证实际。在各门主干专业课程相互独立的教材中有许多重复内容。针对目前多内容、少学时,又要给学生扩展一定的信息量和留有必要的思考空间,开阔学生视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工程训练的实际情况,必须优化重组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1)把专业课程中内容混合的课程中的基本原理部分从原课程中剥离出来,整合为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将专业课程内容整合为少学时的专业选修课。

(2)对专业课程中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在合适的课程中讲授。例如,关于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在基础工程和钢筋混凝土设计课程出现重复,此内容应在基础工程课程中与其它常用基础类型统一讲授,使学习更系统。

在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的同时,也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的实际,也就是以社会上各种建筑工程专业的注册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为导向,如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将专业课程内容最大限度的和社会要求相衔接。

2.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是和“学科本位”的课程观相对应的。传统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都是按照国家对学科教学的要求设置的,并没有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倾向,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建筑工程专业的通才,工程方面的知识都学,但是没有侧重点。工学结合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要彻底改变“学科本位”课程观,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改革等各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同时,教学要以就业为指导,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参照,从培养目标出发,改革和优化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专业职业岗位技术必需够用为度的理论教学体系,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不要求完整性与系统性;对一些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创建一批新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等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可以针对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如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工程监理等,设置课程专门化方向,教学计划、教材内容、教学方式都有所侧重,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业务规格定位相一致。

3.强化实践教学,以实践促进教学。工学结合的精髓是实践训练。建筑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一门学科,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必须强化学生的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例如,对于“钢结构”课程,从毕业生的岗位技能要求出发,应加强学生钢结构深化设计能力的训练,根据课时安排情况,设置为期一周或两周的钢结构深化设计训练。课题的选取可以是虚拟工程,也可以是实际工程,但要注意工作量适中。将课题下达给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际图纸分解过程进行钢结构设计,并最终能初步达到建筑工程施工的目的。通过这一实践教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图纸深化技能,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常见建筑钢结构的构造,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与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对接。

4.校企联合教学,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其核心是校企联合。具体到建筑工程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应尤其要加强施工技术的技能训练,而这部分的职业技能训练必须借助学校和企业的联合来共同完成。比如,对于建筑施工技术一门课程,可以重点选择规模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施工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借助施工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具体的施工项目,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训。同时,高职院校要深入建筑企业进行调研,对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信息进行充分研究调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用人岗位的能力要求为内容,以培养高技能、高实践性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联合,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以期实现零磨合顶岗的毕业生。

5.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师资水平是实现工学结合职教模式的关键,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从总体上看,一些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专业的师资状况难以满足完善工学结合模式的需要。一方面,从事建筑工程专业的师资对职业教育本身缺乏应有的认识,职业教育观念淡薄,常常用普通高等教育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职业技能状况也不太理想,有的教师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不能有效地指导高职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实际教学也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普教化倾向。改变这种现状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任职;二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鼓励教师通过职业技能评定获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这样,建筑工程专业教师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与“学”结合的“双师”素质人才,在相关的课程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地传授取自于工、用之于学的力学知识。

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是高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新形势下的基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知识点涉及面广,与部分专业和实践课程联系密切,课程改革更需要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

第4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定位;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技术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和期望也越来越高,借此机会,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进行了深刻的教学改革,更加重视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中职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视度逐渐下降,甚至很多学校、老师认为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就行了,语文学得好坏无所谓,开始减少语文学时以增加专业教学时间。作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职语文课程的定位不明确,学校对其认识不足。

一、中职语文课程的定位

以往语文课程教学的发展基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重视中职语文课程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把中职语文课上成高中语文课。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一般较差,教师教学一般按划分段落、讲解内容、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的流程组织课堂教学,而这种肢解课文、繁琐分析、刻板操练的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忽视了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很小。第二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文的工具性,重视应用文的教学,甚至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就是应用文教学,而忽略了其人文性。中职教育是系统教育,不同于社会上的技能培训机构,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种矫枉过正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了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大纲,作者认为中职语文课程是一门融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以培养中职学生包含语文基本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公共基础课程。

二、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策略

1.改变教学目标,凸显人文素质教育

中职学生大部分都还处于未成年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易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造成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偏差。因此,我们要注重人文关怀,同时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情境。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课文的人文内涵,教材都经过精心编排,包含各个时期不同文体类型的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其人文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教材的文章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还应合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图书资源,推荐学生阅读国内外名著,例如泰戈尔的《飞鸟集》,让学生在如美妙乐章的诗句中自我体会作者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从中感悟人生哲理,学会热爱生活。

2.改进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点

中职语文教学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优势。应用文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实用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物、交流感情的文字工具,应用文写作是中职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语文实践能力,掌握好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应用文写作技能训练课程的建设。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应用文模式固定,普通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质量变差。教师应注重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利用情境教学法重点讲解专业中使用较多的文体。例如,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可让学生模拟经理、导游、游客等角色,从模拟工作场景中掌握策划案、广告、合同等相关文体;学习求职信的教学,可以通过模拟招聘会,让学生扮演考官和求职人员,从中学习劳动合同、求职简历的写作。这种融教学于工作生活实践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提升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也在变化,除了专业技能,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写和说的机会,课堂和课外相结合,达到“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效果。例如,以时事热点和热门话题组织辩论赛,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展演讲比赛、主持人比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个人形象气质和普通话水平;利用学校报社组织征文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利用学校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晚会,组织学生创作节目,提升学生的创新、表达等综合能力。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商法教学创新;实训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是,高职法律专业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据(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年高职高专法律类毕业生就业率为75%,在所有高职专业中排名倒数第一,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为29%,排名倒数第一。法学专业就业难,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但是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难以适应社会对高职法律人才的要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职法律教育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找准专业定位,切实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提升其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商法是法律专业的主干课程,商法教学改革是法律专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己的商法教学实践,谈一谈商法的职业化教学问题。

一、高职商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法律专业以培养具有法律实际运用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商法教学与本科商法教学应当体现出差异性,如果说法学本科应偏重学术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尚存争议,对于高职法律专业是职业教育应当没有异议。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教科书选择等方面的差异。但实践中,高职商法教学成了本科商法教学的缩编版,除内容简单点,课时少了点外,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多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以讲解法律条文、法学理论为主,缺乏与实践的衔接。学生只重视法学理论的掌握,却不知在实践中如何利用这些理论知识,面对个案不知如何着手。而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法庭、法律实训侧成了形式主义走过场,不是在课时上保障不了,就是资金保障不到位,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其次,商法是一门与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密切相关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商法的实践化教学操作起来并非易事,它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元化的知识背景。而现在高职法学教师队伍基本是理论型的而且从发展趋势看,越来越朝清一色的理论型、研究型发展,这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师因为所学专业的局限缺乏对法律之外的经济专业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没有律师、法官、公司业务等实务经验,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难以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再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扎实的民商法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在法律人才中的需求比例将越来越大,民商法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因此在高职院校应当确立民商法学在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大课程比重。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高职院校,往往重视理论课的开设而轻视应用部门法课程的开设,在部门法课程中,民商法课程所占比重并不大。以我院为例,商法课程为64学时,内容包括商法总论、公司法、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内容多,时间紧。教师在教学中讲述原理和条文后,往往没有时间进行实际操作技巧的训练。

最后,是关于商法教材建设的问题。虽然一些学院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编写了一些教材,但是这些教材或多或少有一些摘抄本科教材的痕迹,教材的内容根本不能突出高职的特点,适应不了市场的需求,跟不上法制发展的步伐。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商法的重心也发生转变,从贸易法转到企业法再转到金融法。公司融资、并购、金融衍生工具的膨胀、电子商务等都成为商法的新课题。与此同时,传统的票据制度已随着交易电子化的发展而萎缩,在商法体系中的地位在逐步下降,为适应这种变化,高职商法课程在教材上应体现出来。目前的情况是,教材老化,授课重点不突出,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高职商法教学改革的建议

商法教学改革应体现出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其实际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并且应当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期间形成对未来工作至关重要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改善商法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

调整教师队伍知识结构。高职法律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培养这样的学生需要有既懂理论又会实务的法学教师队伍。因此,要使法学职业教育适应这样的教育目标,就必须改造现行的法学教师队伍。因此,要加强教师培训,与其他院校进行交流、合作、学习。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的商法课程是全国唯一的商法国家级精品课,江西财经大学的商业法律网络模拟课程十分新颖,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我们要与其他高职法律院校合作,共同探索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允许教师适度兼职,从目前我国的国情看,主要是兼职律师,从发展趋势看也可兼职法官、检察官。笔者主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培训一批专职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类似理工科的实验教师,专门带领、指导学生从事法律实务模拟训练。除此而外,还可聘请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担任兼职教师。

(二)大力加强教材建设

促进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与更新,教学内容要涉及学术前沿,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引起的法律问题,电子商务,法律全球化等问题。要鼓励教材不断更新,强化教材对实践法律运用技巧的讲解。推出更多、更适用的商法案例教材。关于教材编撰的问题,虽然目前统编和自编的商法教材数量很大,但是,深入反映商法实践中的问题、信息量大、视野开阔、适合高职教学的教材却为数很少。笔者主张高职院校商法教师应当与司法实践部门合作编撰适合高职教学的经典化教材。推出符合职业化教育需求的特色教材,除传统的基本概念说明、主要学说梳理外,特别需要突出判解研究的说理、示范功能,以及重大实务问题的指引和动态研究。

(三)改进教学方法

变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学生交互式教学方法,应提倡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进而改善学习态度,学会自主发展,提高实际能力。课堂讲授要从纯理论的讲授方法向理论结合实际的讲授方法转变。商法教学中应当吸收实践性的内容,商法教师应当注意收集分析司法实践中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可议性的商法案例的裁判规则,把这些典型案例运用到商法教学中去。案例教学法的目标,不仅是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所得结论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获得这些法律知识的过程,体验法律职业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具体运用,从而获得职业技能方面的发展。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仅是解决学时少课时紧的方式之一,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法学的内容包罗万象,要加强高职法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计算机教学软件等,这将会大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进行商法课程设置改革,提高商法地位

目前看来,商法课程所占课时仍然偏少,急需加强。笔者认为应当把商法分为三门课,商法一(总论、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商法二(证口法、票据法),商法三(破产法、保险法)。每门课48学时,都是必修课,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商法一,第二学期开设商法二和商法三,这样可以把商法各部分讲透,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案例教学。除此以外,还应当在三年级开设金融法选修课,内容包括信托法、期货法、电子商务法、银行法等内容,以适应商法发展和创新的实际需求。还应当鼓励开设实践性、技术性强的法律运用课程,如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非讼处理、谈判技巧等课程。超级秘书网

(五)开展商法实训

第6篇

【关 键 词】新课程改革;课程文化;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45-03

新课程改革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变革与创新,在这条路上我们愈发地意识到当下的课程变革中存在着一种自主、自为的文化缺失,其结果势必导致课程文化的逻辑混乱,使课程改革失去文化根基。

众所周知,课程与文化本身就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一方面,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内涵、品格以及特质,并为课程的基本逻辑设定了其逻辑范围及来源范畴,离开了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另一方面,课程本造就文化,并且作为文化的传承工具为文化增殖提供了媒介,离开了课程,文化的生命之源终将枯竭,绵延的文化长河也不可能流传至今。在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这一命题下,它只是以文化的一种工具品性存在,而不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本文旨在对课程变革中的文化自主、自律以及自为性的文化回归进行探讨,以期重塑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主体性地位。

一、概念的界定

1. 文化。“文化”几乎是使用最广但界定起来又相当混乱和模糊不清的一个概念。尽管如此,文化这一术语似乎又并不缺乏界定或者解释。对于什么是文化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文化这一概念界定之所以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文化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广泛性、差异性造成的;另一方面,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历史观、价值观、方法论及其视野、旨趣的差异也使他们对文化的界定与解释大相径庭。不过,尽管关于文化的界定已达数百种,但这并不等于文化真的具有那么多的本质属性。分析有关文化的种种界定,我们发现关于文化的界定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面来进行的,有一些共同认同的观点,如人们都认为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科学文化、大众文化等等,从而使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1]

文化学有一个基本观点,文化的实质性涵义是“人化”或“人类化”;即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也有研究者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名词,而且还应作为动词来理解。它不仅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静态结果,而且还是一个生生不息的人化自然、人化世界的动态过程。文化本身既表现为外在的文化现象,也表现为人内在的文化心理。文化的进步,就是人的本质内涵的充实与延伸,它与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是统一的。因而,只有用‘人化’这个左右逢源,兼动静于一身,溶内外于一体,寓人的本质及其实践活动于其中的词来界定文化,才较为确切。[2]在斯佩曼(R.Spemann)看来:“正确生活的幸福生活的理论,无论任何形式的文化都摆脱不了它的属人本质。文化的这种属人本质是由各门具体学科的终极关怀来表达的,而各门具体文化学科诸如哲学、艺术、历史等的终极关怀或指向人的自觉,或指向人的自由等等,概言之,文化必须表征和确证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本质。[3]基于此,笔者认为对于文化的定义,首先文化是活的,是一种动态的创生,我们应该站在人的基点这一角度来认识文化,并与人的价值观、生活观融为一体,树立起对文化的一种自觉态度,即以一种理性的角度来理解文化。

2. 课程。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意指“跑道”。据这一词源,最为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课程是“一个用得最普遍但却定义最差的术语”。根据美国学者鲁尔统计,课程这一术语至少有119种定义。从总体上看,对课程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维度:第一,将课程视为学科;第二,将课程视为目标;第三,将课程视为经验;第四,将课程视为活动。现今,课程的内涵已大大的扩展。课程是涵盖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对于课程的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家都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对课程概念进行解析。因此,“对课程的解释与界定,必须立足于教育范畴,在教育的意义上来进行,并以此赋予课程独特的自在与自律性文化内涵与品质。否则,依旧只就方法、技术层面或学科、经验、活动、目标等维度界定课程,那么,课程的根本性的、内在性的品质与内涵就永远得不到揭示。”[4]

基于上述对于课程的分析,笔者认为课程应是在师生交互活动中,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人的发展,充实文化、实践及经验所进行的一种教学轨迹。

3. 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由课程和文化两个术语组成。有学者认为:“课程文化不是体现在学校中的某个社会群体上,即不是以学校中的某个群体为载体,而是以群体间的关系和活动为载体。教师和学生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活动及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无不在课程文化上有所体现,课程文化是他们双方面互动的产物。狭义的课程文化主要是指教材文化。宽泛定义的课程文化即为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一切经验的过程。课程文化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主要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而言的,后者主要是就课程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的。应该说,课程文化是包含着这两个方面内容在内的。”[5]课程,其自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它不应当仅充当社会文化传承工具这一职责,更应当将自身视为一种自主的文化。如若仅把课程视为文化传承之工具,那么课程在文化意义上是无“自主”品质,也无主体地位的。因此,课程所内含的文化,是从本体意义上对课程进行界定的,而非表面上的描述。“将课程视作文化,使课程从文化“虚无”状态还原为文化实体状态,并非将课程混同于实然的社会文化现象,更不是回归了文化便取消了课程。”[6]课程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学生以及校长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可以视作课程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课程与文化的地位,应当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课程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它应该有自主的品格,自律的规范,自为的范围。课程文化品质的价值、内涵不能是移植外来既定的东西,也不能把“他律”的内容填充于课程文化中,同时正是课程文化其特有的文化品性才更为突显了它在整体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文化的现状

20世纪,科学—实证主义文化范式无论在社会制度、规范及习俗各方面都居于主流地位,在其影响下的课程、教育变成了一种只注重物质利益、唯功利至上,人类被异化及物化的霸权主义文化。这样的文化及精神下的社会气氛,人们只注重物质的繁荣和享乐,以一种利益至上的态度生活,全然无暇去顾及内在的精神与灵魂。现代文化是以一种按照机器的观点来塑造人类的经验,它越来越严重地摧残着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生命,所以我们面对着庞大的政治官僚体系时,只能表现为相当无力。于是,一种“无人的教育”悄然地蔓延在我们当下的教育系统中,而在这样的教育理论下,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课程文化。这样的课程中所体现的文化无不是一种物道主义、唯科学主义下的见物不见人的不健全思想,与此同时,课程的工具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情形下,课程在文化的意义上,只是一个无作为的虚空概念没有自己的灵魂和方向,它所做的就有如火车货车厢一般,装载着货物,却不能选择所装的是什么。尽管在课程的研制过程中对所传承下来的文化也会进行筛选加工,但这种加工仅是技术性的,它丝毫不能改变课程的文化承载工具的角色、性质与功能,更不会使文化经过选择、加工后而质变为具有自主性的课程文化。[7]让课程回归文化,其实质即让课程中有“人”,让生命作为课程文化的灵魂,也让文化充盈着课程自身的生命。因此,课程文化要力戒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不要让青年成为:有智商但没有智慧;有知识但没有文化;有欲望但没有理想;有目的但没有信仰;有愿望但没有行动的人。[8]

诚然,今天的课程改革、教育创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仅国家重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家长也重视——教育成为消费品、投资品。满满的铜臭味浸渍着当下的课程文化,以迎合经济增长社会就业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商业化、市场化的发展与走势已经使课程最后一块“净土”被侵占。我们可见教育地位的提升,课程的改革,实则是其“工具”地位的提升,被看好的只是工具性背后的效率和利益。课程的一切标准、指导精神早已被市场化的经济所设定。“……要不是教育意味着更多金钱,或更大的支配人的权力或更高的社会地位,或至少一份稳当而体面的工作,那么费心获得教育的人便会寥寥无几。”[9]实际上课程这种表面的繁荣难掩内在的浮躁,在工具性逻辑势力下的课程,虽被捧在看似很高的地位,其实早已走在了文化的边缘。教育异化不仅让课程失去了自主品格,也使得“教育是培养人的”这一神圣庄严的命题被扭曲。“培养人”变成了异化人、工具人,教育的内在逻辑被外在的社会化标准所取代。我们不得不长呼当下的课程需要回归文化,它的终极价值应是关注生命的文化,回归到一个真正有人的本真的课程文化。

三、新课程改革的文化旨趣: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让每一个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去健康地接受社会的选拔和其他的挑战。”[10]因此,课程文化就要建构一种“生成人”的自主文化。

1. 课程文化凸显“文化化”路径传承。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维系一个国家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各自有不同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形态,也就必然构成了不同特色、不同类型的课程。文化的开放性和流通性就决定了课程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应具有选择、批判、创新、建构和生成的品质。我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不能割裂对亘古不变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使我们的课程文化失去了根基和支撑。同时,课程传递着不同文化,同时也对这些文化进行追求和学习,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建构起对其所学课程的文化品格。课程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在接纳传递吸收的过程中,应该保持相对独立性,形成一种“文化化”的路径。“文化化”的课程不是对于给定的“他文化”进行传递,而是一种自为的课程文化形态,它是课程文化作为主体对于整个文化系统进行的选择与加工。因而,这同时要求我们的学校课程原来的“复制器”、“传音筒”的角色彻底转变,由工具化转变为自主的“文化化”。

2. 课程文化高扬以人为本。课程文化其本质就是让学生进行一场生命交流,而最能表达学生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他们的体验性,体验为课程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在美籍犹太教哲学家和神学家赫舍尔看来,人作为生成性的、创造性的存在,这就决定了人的品性和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同时也要求教育对于人的培养要以解放人、提升人为根本的旨趣和依据。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体验与参与,特别是精神的体验,一种对于真善美的体悟。它包含着体验者对于生命的思考、道德的追问,以及对心灵的唤醒。而缺乏内在精神价值导向的课程,不仅不能培养人,且会使人变得残忍。正如人要成为其所是一样,我们的课程也要成为其所是。我们的课程中所蕴含的不仅是对“自主”文化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关注到个体的价值和一切生命的追问。这也是课程文化对于“人”回归的旨趣之一。

课程文化高扬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人在生活中的任务不仅仅是认识自然现象,还包括理解和体验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艺术。同时,还应通过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交往来达到人格的自我建构。教育作为使人成为人的活动,比任何社会活动领域更关注人的生成过程。课程文化使人在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成就个性的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回到生活世界,更应指出的是一种具有生命深度和理想高度的理性生活世界,这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回归人本身,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指出的,“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11]课程的任务不仅在于客观知识的传递,更是营造其自身的课程文化,以此来唤醒、提升人的精神与灵魂的个体意识。

3. 课程文化关注文化的社会化。课程文化离不开整个社会文化的总系统,所以我们应在民族性的价值取向与时代性的价值取向保持适当的张力,这即是课程文化社会化的一面。在世界多元文化大环境下,如果我们抱着只认同而不批判、只定格而不改变、只知不死的逻辑机制只会使文化凝固,对于我们的课程文化抑是一种误化。社会文化无时无刻不对课程文化发生重要影响,课程文化的社会化是指课程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制约。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文化心理、人际关系、道德规范等等,无不影响着课程文化。因此,课程文化应选择性地创新吸收新的知识和文化,变迁、超越才是课程文化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课程文化也要使学生社会化”,它不是要使学生消极被动地、他律服从社会化,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自律地社会化;它也不是复制、照相性的社会化,而是生成、建构性的社会化;它不是成规守旧的社会化,而是多姿多彩的、个性化的社会化。工具化课程的社会化在于使学生服从与一致,它给社会输送的是工具与客体。而课程文化的社会化在于使学生自主、自由、自律,它给社会培养的是主体、主人。”[12]课程文化的社会化,不仅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为整个社会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精神的人,也是回归到“人”的文化。

四、课程文化回归的启示

当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也就要求以往课程的逻辑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建构起内在的自主性的动态文化,同时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中提出的,“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的课程文化要回到我们受教育者的身上,而回归的本质就关注人的生成,关注到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课程回归文化,其不仅是塑造课程的自主、自为、自由的文化品性,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的课程回归到“人”,唤醒作为人之为人的理性追求和理想。

参考文献:

[1][4][6][7][12]郝德勇.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51、374、376、3、398.

[2]丁恒杰.文化与人[M].时事出版社,1994,58.

[3]韩秋红,胡长全.文化与文化哲学的形而上追思—文化哲学的一种理论语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5]郑金洲.教育文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8.

[8]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9]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25.

第7篇

学习专业知识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都是中职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内外的结合,从而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办学途径,这也是产学结合教学的体现。实践教学体系需以实践教学的目标为依据,把知识技能与素质结合成整体。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的时候,既有基础实验,也有专业实验;既有基本的技能训练,也有创新能力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既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实训,也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应该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由简单到复杂,由认识到应用,贯穿在学生培养的全部过程。使得学生从一入学就自始至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下面就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建立和完善谈一些我的看法以及经验。在校内建立了一系列的实践课设施。完善了校内实训基地。我校校内的室内设计现有的专业教学设备基本情况如下:制图教室一间可以满足一个班学生的教学,设施完善;专业计算机教室三间,计算机上安装了“CAD”“3DMAX”“PHOTOSHOPE”“工程预算”等本专业软件,并且通互联网可供三个班的计算机操作实训;装饰材料陈列室一间,分类别的展示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可以让教师上课时进行直观讲解……

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室内设计学生最终是要面对市场的。而许多学生在做设计时往往习惯于闭门造车,与市场脱轨。在这个方面,教师要带领着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和社会接轨的实践性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用人单位对中职人才的选择是要看其是否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中职学校室内设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环境艺术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应用式人才,因此,室内设计的教学就必须从室内设计的实际出发来进行改革,切实的加强实践性教学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社会,成为这方面的专门型人才。让实践教学进入课堂,开拓实践教学与装饰装潢企业开展定向的合作,让学生面对业主,解决从实地分析到方案设计、再到材料的选择、直到施工等一系列现实的问题,经历了实践的全部过程,才能够系统地掌握每个环节的技能;以设计工作室为依托,采取教学与工作室并行的方式,在社会上把设计任务承接下来,合理地安排在教学中,使得工作室成为学生们的实战平台,真正做到产教结合;对实践性强的课程,诸如建筑装饰材料以及装饰构造等,通过实际视频,再运用多媒体展示,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里,还要善于利用个别案例,举例说明,以提高学生的理解以及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感性知识。让学生走出抽象的课堂,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及提升能力,灵活地安排一些课时让学生走出课堂,参观设计公司和施工工地,比较好的设计场所等,与社会多接触。对于与实践联系很密切的课程,诸如装饰材料课等。可采取先进行实践,获得感性知识之后,再回到课堂学习理论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结语

第8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商法教学创新;实训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是,高职法律专业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据(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年高职高专法律类毕业生就业率为75%,在所有高职专业中排名倒数第一,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为29%,排名倒数第一。法学专业就业难,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但是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难以适应社会对高职法律人才的要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职法律教育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找准专业定位,切实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提升其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商法是法律专业的主干课程,商法教学改革是法律专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己的商法教学实践,谈一谈商法的职业化教学问题。

一、高职商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法律专业以培养具有法律实际运用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商法教学与本科商法教学应当体现出差异性,如果说法学本科应偏重学术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尚存争议,对于高职法律专业是职业教育应当没有异议。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教科书选择等方面的差异。但实践中,高职商法教学成了本科商法教学的缩编版,除内容简单点,课时少了点外,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多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以讲解法律条文、法学理论为主,缺乏与实践的衔接。学生只重视法学理论的掌握,却不知在实践中如何利用这些理论知识,面对个案不知如何着手。而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法庭、法律实训侧成了形式主义走过场,不是在课时上保障不了,就是资金保障不到位,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其次,商法是一门与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密切相关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商法的实践化教学操作起来并非易事,它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元化的知识背景。而现在高职法学教师队伍基本是理论型的而且从发展趋势看,越来越朝清一色的理论型、研究型发展,这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师因为所学专业的局限缺乏对法律之外的经济专业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没有律师、法官、公司业务等实务经验,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难以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再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扎实的民商法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在法律人才中的需求比例将越来越大,民商法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因此在高职院校应当确立民商法学在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大课程比重。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高职院校,往往重视理论课的开设而轻视应用部门法课程的开设,在部门法课程中,民商法课程所占比重并不大。以我院为例,商法课程为64学时,内容包括商法总论、公司法、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内容多,时间紧。教师在教学中讲述原理和条文后,往往没有时间进行实际操作技巧的训练。

最后,是关于商法教材建设的问题。虽然一些学院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编写了一些教材,但是这些教材或多或少有一些摘抄本科教材的痕迹,教材的内容根本不能突出高职的特点,适应不了市场的需求,跟不上法制发展的步伐。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商法的重心也发生转变,从贸易法转到企业法再转到金融法。公司融资、并购、金融衍生工具的膨胀、电子商务等都成为商法的新课题。与此同时,传统的票据制度已随着交易电子化的发展而萎缩,在商法体系中的地位在逐步下降,为适应这种变化,高职商法课程在教材上应体现出来。目前的情况是,教材老化,授课重点不突出,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高职商法教学改革的建议

商法教学改革应体现出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其实际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并且应当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期间形成对未来工作至关重要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改善商法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

调整教师队伍知识结构。高职法律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培养这样的学生需要有既懂理论又会实务的法学教师队伍。因此,要使法学职业教育适应这样的教育目标,就必须改造现行的法学教师队伍。因此,要加强教师培训,与其他院校进行交流、合作、学习。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的商法课程是全国唯一的商法国家级精品课,江西财经大学的商业法律网络模拟课程十分新颖,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我们要与其他高职法律院校合作,共同探索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允许教师适度兼职,从目前我国的国情看,主要是兼职律师,从发展趋势看也可兼职法官、检察官。笔者主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培训一批专职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类似理工科的实验教师,专门带领、指导学生从事法律实务模拟训练。除此而外,还可聘请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担任兼职教师。

(二)大力加强教材建设

促进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与更新,教学内容要涉及学术前沿,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引起的法律问题,电子商务,法律全球化等问题。要鼓励教材不断更新,强化教材对实践法律运用技巧的讲解。推出更多、更适用的商法案例教材。关于教材编撰的问题,虽然目前统编和自编的商法教材数量很大,但是,深入反映商法实践中的问题、信息量大、视野开阔、适合高职教学的教材却为数很少。笔者主张高职院校商法教师应当与司法实践部门合作编撰适合高职教学的经典化教材。推出符合职业化教育需求的特色教材,除传统的基本概念说明、主要学说梳理外,特别需要突出判解研究的说理、示范功能,以及重大实务问题的指引和动态研究。

(三)改进教学方法

变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学生交互式教学方法,应提倡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进而改善学习态度,学会自主发展,提高实际能力。课堂讲授要从纯理论的讲授方法向理论结合实际的讲授方法转变。商法教学中应当吸收实践性的内容,商法教师应当注意收集分析司法实践中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可议性的商法案例的裁判规则,把这些典型案例运用到商法教学中去。案例教学法的目标,不仅是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所得结论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获得这些法律知识的过程,体验法律职业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具体运用,从而获得职业技能方面的发展。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仅是解决学时少课时紧的方式之一,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法学的内容包罗万象,要加强高职法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计算机教学软件等,这将会大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超级秘书网

(四)进行商法课程设置改革,提高商法地位

目前看来,商法课程所占课时仍然偏少,急需加强。笔者认为应当把商法分为三门课,商法一(总论、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商法二(证口法、票据法),商法三(破产法、保险法)。每门课48学时,都是必修课,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商法一,第二学期开设商法二和商法三,这样可以把商法各部分讲透,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案例教学。除此以外,还应当在三年级开设金融法选修课,内容包括信托法、期货法、电子商务法、银行法等内容,以适应商法发展和创新的实际需求。还应当鼓励开设实践性、技术性强的法律运用课程,如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非讼处理、谈判技巧等课程。

(五)开展商法实训

第9篇

反观高职学生的现有沟通能力却是令人堪忧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日常自己熟悉的小圈子里能做到侃侃而谈,但一旦面对大庭广众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就会糟糕得出人意料。笔者曾要求学生在讲台上面对同学作1-2分钟的自我介绍,结果语无伦次、表述不清晰、声音语调失常、表情动作僵硬、全身或局部颤抖等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个别学生还出现了说了一两句话后就不知所措地哑然枯立的情况。此外,缺乏主动沟通意识、不懂倾听、错别字病句满纸跑都是极为常见的问题。以至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2007年末的《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上指出:“现在不少新毕业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比较欠缺在表达能力上,不是很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比较清楚地表达出来。”一边是沟通能力越来越被企业和社会所重视,一边是高职学生令人担忧的沟通能力现状,因此,高职教学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及训练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然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相关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却遭遇“不招人待见”的尴尬局面。讲台上教师讲得声嘶力竭,课桌前学生听得无精打采,这是《应用文写作》、《口才实训》、《沟通技巧》等沟通能力培养课程在课堂上的常见景象。久而久之,这类课程就成了学生不想上、教师不愿上的“弃儿”。于是,有些高职院校不再开设这类课程,有些虽然还开设但也仅限于极少数班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微乎其微;其二,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这些课程的内容,认为很多内容跟他们的需要不符;其三,几乎所有学生都不认同这些课程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认为教师总是从概念、特点讲到技巧、方法,然后就是“依样画葫芦”环节,这样的课堂让人觉得“无趣”又“无意义”。

2高职沟通能力培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上述现状,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相关课程中有机融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讲授课”改革成生动实用的“能力训练课”。

2.1以项目为载体,设计强化职业能力的课程内容

沟通能力培养课程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因此我们首先将《应用文写作》、《口才实训》、《沟通技巧》等性质相同或内容相似的课程进行整合。在整合课程的基础上,编写偏重能力训练的教材《大学生实用口才与应用文训练教程》。这本教材在编写模式上,汲取了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的理念与模式,突破强调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传统体例,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并借鉴劳动部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系列教材的做法,以职业活动要素中的能力点作为教学重点,按照“OTPAE五步训练法”(即“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进行编排,力求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趣味性与实用性结合。在课程设计上,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以提高职业技能为本位,以仿真或真实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师生互动和综合实训为平台,贴近现实地选择与学生今后工作及目前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笔者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的常用沟通能力设计了“竞聘与组建团队”、“团队沟通与风采展示”、“公益宣传活动策划与方案推介”及“公益宣传活动实施与总结汇报”四个项目任务,这四个真实的项目环环相扣,贯穿整个课程内容。在“竞聘与组建团队”项目中,学生先自学并摹写自荐书、个人简历,经教师指导修改完善后,再通过竞聘演说来组建或加入某个团队。团队组建完毕后,就进入下一个项目“团队沟通与风采展示”。在这个项目中,学生要着重学习和训练倾听能力、团队沟通能力,不仅要充分地介绍自己、了解他人,还要给自己的团队取名、设计标志、提炼口号、确定目标和愿景,以及进行合理的团队分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准备,最后以PPT配合演说的形式向观众展示自己团队的独特风采。接下来的“公益宣传活动策划与方案推介”项目,是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去策划一次紧贴实际、有意义、有创意的公益活动,并向大家推介,以赢取嘉宾(教师邀请)的活动经费支持。在此项目中,除了团队沟通,学生还会学习到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报告和活动策划书的写作,以及再一次训练公众演说能力。最后一个项目“公益宣传活动实施与总结汇报”是建立在前几个项目基础上的一个重头戏。如果说前三个项目的情境还只是仿真模拟的话,那么这个项目就是完全在真实情境中的一次实训。它首先需要学生自己联系相关部门与人员进行沟通,做好活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这个过程可能会让学生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与困难,但这也正是训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最好的实战演练;接下来的宣传活动现场,需要学生采取散发宣传单、宣讲与演说、沟通与说服等多种方式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完成公益宣传活动的预期成果;最后则需要学生对这次公益宣传活动做一个总结,其中包括总结的写作与汇报演说。以项目为载体、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安排,不再是传统课堂中简单被动的师教生学、师讲生听、师考生答,而是主动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它将带来异常活跃的课堂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2.2以任务为驱动,探索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应用文写作》、《口才实训》、《沟通技巧》等沟通能力培养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都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的角色主要是作为听者、记录者、问题回答者,而不是交流者和表达者。以任务为驱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改变以往这种讲座式的教学方式,以完成职业能力任务为核心,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使教师从“主演”变成“导演”,学生由“观众”变成“主角”,将呆板的课堂变成仿真乃至真实的职场。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的要求为教学内容,依靠任务驱动和行为表现来引导基本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法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团队合作完成项目、案例或课题等既定的任务,并将成果展示出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能力训练的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方案陈述、成果汇报等形式成为课堂常态。学生经常被要求走上讲台,面对公众进行演说。演说的内容基本上是上一堂课的作业,学生们将自己的作业或活动成果配以PPT进行展示,有时也可以是多人演说,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一份演讲任务。展示完毕以后,若有老师、特邀嘉宾或同学提出问题或质疑,就必须再作答辩。这类似于美国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说作业”。以“公益宣传活动策划与方案推介”项目为例,在学生完成活动方案策划后,笔者模仿《职来职往》、《非你莫属》、《赢在中国》等各大电视台的求职创业等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做法邀请了三位嘉宾,并给予每位嘉宾一定数额的活动经费。在听完所有团队的方案推介后,嘉宾们用经费投资的方式来表示对策划案的认可和支持程度。因此,每个团队要想赢得嘉宾及老师手中尽可能多的活动经费,除了活动策划方案本身以外,如何准确清晰地陈述策划案、如何合情合理地打动说服评委以及如何富有逻辑地答辩就显得至关重要。这种“说作业”的方式相比以往单纯的“写作业”更考验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更有助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对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倾听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行动导向教学法重新构建了教师与学生的“施”与“受”关系。它使学生从传统教学的“受教”个体转变为“行动着的主体”,教师从“施教”主体转变为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咨询者、协调者,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强调能力本位、实训性极强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而言富有成效。

2.3以能力为本位,实施注重过程的多元评价体系

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相对注重学习结果,往往缺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学习态度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也无法体现学生沟通能力的发展情况。因此,这种过于笼统的评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教学需求,也不利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业评价体系是一种全新的评价形式,它坚持多元化评价原则,注重过程性评价、开放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差异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改革后的学业评价方案在内容上包含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三大块。其中过程性评价占80%,主要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学习态度等六大方面,且不再以最终的考试考查结果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性,包括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的过程;终结性评价占10%,以项目完成情况为依据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性评价占10%,主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过程,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时表现、每一点进步和需要努力的地方,并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开放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和差异性评价上。在开放性评价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者,学生也不再是单一的评价客体,它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在课堂及团队活动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进行全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综合性评价,则主张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能力与知识、态度相结合,个人成就与团队成就相结合。差异性评价,主要基于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实践证明,只有这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注重过程的多元评价体系,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职业核心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及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