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39:23
导语:在农村科技服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新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按两条轴线发展。一条轴线就是政府主建的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即以乡镇“七站八办”为主要依托的组织形式;另一条轴线就是以“公司+农户”为框架的企业主导型组织形式。这两种服务形式曾经都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述组织形式的不适应或者弊端日益凸现出来。前者主要表现为管理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服务体系不健全,功能单一;技术人才匮乏,质量不高,当前基本处于“网破、人散、线断”的尴尬境地。而后者则由于企业与农户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处于强势的企业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不顾及甚至侵害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利益,而政府则束手无策,监管缺位,所谓的“订单”常常是一纸空文。农民呼唤既能满足他们对市场信息、科技服务、产品营销等多方面的需要,又能充分体现并维护他们利益的新型服务组织。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正是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的前身是由王运芳等几个青年农民创办的“锁石青年科技服务所”。湖南省科技厅在开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调研时,发现了这个典型,并加以指导、支持和提升。2004年“锁石青年科技服务所”正式改名为“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成立理事会,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形式上的更名,实质上则脱胎换骨,合作社由原来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蜕变为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网络化建构、全程化服务的民办科技类非企业社团组织。
短短两年时间,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迅速发展、扩张,在科技富民强县、建设新农村中产生了重大作用,显示新事物的勃勃生机。目前,该社建立了16个乡镇科技合作联社,320个科技服务分社,6大产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在850多个村设定科技推广业务员,发展社员8750人,农户参与总户数1·2万多户,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县的“总社、联社、分社、基地”四级农技服务体系。2005年,该合作社的社员年人均收入比当地农民普遍高出300元左右,其中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达600户。在服务农民的同时,科技合作社自身得到良性发展,2006年上半年,科技合作社科技服务收入已突破60万元。
二、新机制
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之所以成为一个全新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备受当地农民欢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是因为它蕴含的新理念、新机制,开创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运行机制上,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初步实现了四个创新:一是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连心、连体、连利益”的理念,创新了农村科技服务体制;二是按照“四级联动,纵横结合”的理念,创新了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三是按照“全方位服务,一体化经营”的理念,创新了农村科技服务经营形式;四是按照“服务灵活,责权明晰,利益捆绑,双赢发展”的理念,创新了农村科技服务管理手段。
在体系建设上,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显现出五个特点:
第一,服务组织网络化。按照产前、产中、产后的要求,总社设立了基地开发部、技术服务部、市场营销部、农资种苗经营部、人力资源部等机构,总社下面以乡镇为单位设立联社,联社下面以三个村为一个区域单位建立分社,分社联接村级员和社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第二,服务功能全程化。合作社集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生产资料、信贷担保、科技服务、市场营销六大功能于一体,将服务延伸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第三,服务管理规范化。通过章程和各项制度,建立契约关系,明确合作社上下机构之间以及与社员农户的责、权、利关系,实现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操作。第四,服务方式市场化。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宗旨,实行自愿参与、自筹资金、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根据市场需求,运用市场机制,达到合作社与农民的“双赢”。第五,服务能力可持续化。合作社建立科技发展风险基金,探索农业技术开发保险机制,降低化解农民经营风险。
三、新启迪
鉴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特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必然呈现多元化趋势。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的实践表明,农村科技服务作为一个准公共产品,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科技、政策的三维效能,实现农民自主、市场导向、科技支撑、政府引导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的多元化需求。
1·农民自主是基础。忽视农民的需求是现行农业科技体制的制度性缺陷。农业推广部门往往关注的是政策绩效;农业高校、科研院所更多地关注科技成果与论文本身的是学术价值;龙头企业则以赢利为目的,关注的投资边际效应最大化。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才真正找到了服务的主体——农民,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才是科技服务组织发展和存续的基石。
2·市场引导是前提。农村科技合作社为广大农民所喜爱,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合作社消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固有的体制与制度,一切从市场出发,一切从农民需要出发,按照价值规律,运用市场机制,来服务农民、开拓市场。市场既是服务的出发点,又是服务的归宿。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不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都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这是长效发展的动力所在。否则,任何一个新的模式最终不能摆脱重蹈“网破、人散、线断”覆辙的厄运。
论文摘要:科技特派员制度由福建省南平首创,是新时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与补充,是解决目前基层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成功实践。本文就我国现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概况及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建立该制度的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面对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全国各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单一的推广者主导变推广者与应用者二元主导,服务模式也呈日益多样化。这些方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1-2],即:机构型主体服务方式、载体型主体服务方式、传媒工具型服务方式和实体活动型服务方式。科技特派员、科技CEO、科技大篷车、科技人员承包套餐等均属科技实体活动型服务方式。
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科技特派员制度于1999年创建于福建省南平,是“南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农村科技服务体制不完善,“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特殊情况下采取的应对措施。科技特派员是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实体活动型服务方式的代表之一,在科技推广实践中,科技特派员以其独特的服务方式活跃在农村经济生产第一线,其产生的效益,衍生的活力,在全国农村、农民、科技人员和地方各级政府中产生了较大反响,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实践。科技特派员制度特点鲜明,成效显著,具有以下特点与作用。
(一)具有一定的行政职能和公益性
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为了满足国内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供给,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将其作为政策和技术延伸的手段,这种推广模式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一项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探索实践。一方面,科技特派员仍然肩负着部分行政职能,包括:执行政府专业科技推广任务;起到向政府提供地区发展战略建议和上传下达的作用;协助政府参与农业生产安全监测、引导基层建立行业组织等;另一方面,开展公益性科技服务,如技术指导、技术推广、农民技术培训、防虫防灾预测预报、信息传播等。
(二)激活了潜在的人力和科技资源
20世纪末,原有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由于缺乏财力支撑和机制不活,已经“线断、网破、人散”,农民缺乏有效的科技指导,科技成果难下去。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农村科技体制不完善、“三农”问题突出的特殊情况下采取的超常之举。最初下派的科技特派员是从南平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科研所挑选出来,并将原有的乡镇“农五站”整合成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此后,该制度得到中央及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到从挖掘各级行政潜能、盘活城市科研院所和机关既有人力和科技资源,把科技特派员制度向上下两头延伸。向上通过借助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机关的人才优势,从中选派—些高级专业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促使各种社会资源向农村倾斜和转移;向下则是从乡土人才中直接选聘村级农民技术员,建立村级服务站。科技特派员原先也都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但因体制机制问题,其人力、技术资源未能有效发挥出来,这一举措超出意料地激活了这些“闲置”的资源,并且在短期内迅速聚集起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爆发力。通过科技特派员的沟通协调,各方面互相借力,互为依托,以直接、便捷的方式将农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大量的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和生产开发性项目引入农村,使科技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低成本的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和有效转化的问题。同样的主体和客体,在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后,释放出的能量反差如此之大,带来效果如此的截然不同,这就是一个机制的问题。
(三)建立起科技人员与农民的长效合作机制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革命,其核心是科技推广者与科技应用者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实践过程中,科技特派员通过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形式,与农民群众和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回报机制。科技特派员制度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它成功地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解决科技成果与生产结合、科技人员与农民结合的动力问题;把传统服务中由推广者主导的简单生产咨询和技术指导行为转为以依托农村科技大户和农村行业协会、转为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和面向市场需求的应用者主导的经济行为,把短期服务行为转为服务加合作的长期行为。据统计,自1999年以来,福建累计下派科技特派员10872人次,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各类经济利益共同体2 483家[3]。科技特派员制度特在通过技术支持参与或创办各类农业经济实体,形成各种不同的合作关系、利益结构和经营模式。利益共同体机制,在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同时,给农民吃了一颗放心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投资发展的定心丸,达到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
(四)找到了农村科技和经济最佳的结合点
农民作为农业技术的最终用户,居于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地位,只有农业技术为广大农民所采用,并取得预期的效益,农业技术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科技特派员制度有别于传统科技支农所采取的“拉郎配”行政干预,采取的是双向选择、供需对接。鼓励技术人员根据自身技术专长,农民、专业户及农业企业等根据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当地资源开发的需要,双方在自愿磋商的基础上达成服务契约关系,实行服务对象与服务主体的有效对接。这种灵活,自主性强的合作方式,采取双向选择,把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放在第1位,找准了供需服务双方,科技和经济的最佳结合点,使现有的城市科技资源服务于农村生产,达到生产要素的最有效配置,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五)推动了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科技特派员制度打破了传统农业科技推广站定点服务的模式,采取既定点又流动的新型科技团队服务模式。团队由科技特派员与当地村级农民技术员共同组成,按照“精干、高效、集成、联合”的原则,进行专业力量整合,建立区域行业科技服务团队,对接各种农民专业经济组织,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来提高农业承接科技的程度。即特派员在做好科技服务责任村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团队作用,在团队工作中除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团队在必要时,能根据自身能力的大小和专业需要,可以通过行业组调度,实行跨区域服务,形成整体合力,成为一支既分散各地,又具有整体优势的科技服务队伍。
二、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考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作用、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工作新机制。但是,由于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非常之举,在实践中,这一制度陆续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开展科技特派员长效工作机制研究,对于确保该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理顺组织管理机构
目前科技特派员的组织管理部门比较混乱。虽然各地均由当地党委或政府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但具体管理部门差异较大,有的归属于科技部门,有的归属于农办,甚至也有的归属于组织部。这种管理体制可能有利于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但从工作统一管理的角度出发,显然不利于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也增加了工作统筹协调的难度。应把处于相对混乱的科技特派员的组织管理体系理顺,做到从中央到地方的科技特派员的管理机构保持一致,并健全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以方便组织管理和工作协调。
(二)建立制度运作保障体系
一是对编制、职务(职称)、工资、福利等给予保障;二是对工作经费和项目资金给予财政和信贷扶持;对优秀科技特派员给予奖励,调动其积极性。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建设,建立融资担保机制和项目风险保障机制,通过立法的形式设立农业科技投资风险金,科技项目开发初期的风险金由政府“埋单”,以降低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的风险,为其提供放开手脚“表演”的机会;三是探索并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的方法和途径,使科技人员的收入与其工作绩效挂钩;四是鼓励下派期满的科技人员兼职科技特派员工作,继续发挥专长,以保持服务的连续性。
(三)加大技术、资金支持力度
科技特派员紧紧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使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等都得到有效提高,推动了地方特色农村经济的发展。如福建南平市2005年科技特派员实施的63个服务项目中,就有38个项目是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如:毛竹(含竹笋)、锥栗、葡萄、桔柚、食用菌、乳业和茶叶等,使当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一跃成为主导产业。因此,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首先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划出政府投入用于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专项资金,鼓励科技特派员开展优势项目开发。其次是调整农业科研经费结构,给予派出单位稳定的科研专项经费支持。三是保证派出单位对派出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这种技术研究因具专指性和实用性,特别容易向农村转化渗透,是一种有效的农科结合的途径。四是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资金投入农村科技项目开发,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五是把科技特派员工作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中,与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扶贫等项目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引起了国际机构和组织的极大关注,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中德合作项目办公室(GTZ)、日本国际办力事业团(JICA)等国际机构和组织进行了有效沟通与合作,为利用国外资源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结合
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科技资源也不例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真正做到“科技下海”[4]。农业作为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高的弱势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尚无能力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来运行的一定时期内,政府应通过适当的行政手段来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将政府行为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当然,随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成熟,过多的政府行为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制度成本,从而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到时,政府应适时、逐渐转变角色,逐步弱化其在科技特派员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志民,欧阳晓光.多模式复合型:我国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构架[J].科技与经济,2005(2):41-44.
[2]刘志民,王树进,倪浩.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06(1):84-86.
论文摘要:科技信息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户户通平台)是以电话网、互联网、广电网、专家网和组织网五网融合为基础,以电话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电视机、收音机、农信机为载体,以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农业科学数据库和专家团队为支撑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系统。它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对涉农政务、实用技术、社科知识、市场信息等科技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主要通过电话等应用终端曲线上网,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传播与咨询服务。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面临着“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农业科技资源分散、条块分割严重,重复建设、封闭运行突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信息瓶颈、梗阻现象相当普遍,涉农企业、合作组织、农民群众急需的科技经济信息无法及时获取和。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整合各类涉农科技资源构建的简便、快捷、经济、实用的户户通平台,其优势体现在: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涉农组织联动解决“三农”问题的协作能力,较好地解决农业科技服务与农村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和其他生产力要素充分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如何提高农村电话电视普及应用率问题;有利于科技信息在农村的适时传播和广泛应用,较好地解决农业科技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1平台构建及科技传播过程
1.1平台系统体系
户户通平台主要以电话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为载体,通过语音、视频和网站提供信息的查询、、技术支持与协作,解决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其总体构架包括科技信息需求终端、科技信息处理平台、科技信息资源系统和科技资源协作网络等。
科技信息需求终端指户户通平台的受众对象或目标人群,主要包括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等终端用户。科技信息处理平台指系统具备的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管理功能,包括数据库、用户、权限、角色管理和信息匹配等。科技信息资源系统指市级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系统,主要结合农村需求统一设计数据标准和人机界面,组织信息搜集、分析和加工。科技资源协作网络指农业与科技管理部门、委托机构、相关单位及专家网络。
1.2技术功能和传播过程
(1)技术路线。为了保证户户通平台低成木、高效率地运行,程序设计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运用智能体技术,通过专用服务器和特定软件实施电话网与互联网的有效连接,如利用系统语音合成软件使动态文字信息转换成电话可以识别的语音信息;利用系统上传下载软件使户户通信息数据库和互联网的相关信息互联互动;利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动态信息静态化、静态信息号码化、复杂信息简单化;利用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用户(电话)拨号进人户户通系统平台,查询互联网上的科技信息或把自己的信息到互联网上(称为电话曲线上网或电话间接上网)。在现有科技信息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建立户户通信息平台(外网)和工作平台(内网),使用统一热线电话号码或借助农村远程教育网,通过人工(或自动)接受与处理,构架用户与互联网之间的桥梁,通过各级专家团队的协作联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2)平台功能。户户通平台主要具有信息、资源共享、快速查询、用户接人、文字语音转换、远程培训、协作互动、服务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信息平台(外网)主要用于公众信息和用户供需信息的。工作平台(内网)作为科技服务资源库和科技系统网络调度平台,存放当地技术、人才、市场信息,以备加工、和应用。
(3)咨询流程。当用户通过电话或机顶盒电视咨询问题时,可根据户户通系统提示按键进人户户通信息数据库获取和科技信息。当咨询者认为信息数据库无法满足自己需求时,可根据系统提示进人户户通人工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将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答复处理。如果用户提出的问题咨询服务中心坐席专家不能实时处理,则提交调度服务中心或市县互动服务平台,由相关专家借助三方通话予以解答,对于技术性比较强或必须现场处理的问题,调度服务中心将根据情况就近指派专家随户户通现场服务直通车实地解决。
(4)管理模式。户户通平台运行的成败取决于管理模式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前期以政府投人为主,逐渐转为市场化运作模式。以市场为主的管理模式需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探讨。当前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依托、农业和科技部门为主体、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管理模式。可以组建户户通调度服务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农业专家团队和科技协作组织。
2户户通平台的运作实践
蹼阳市在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和示范开发“六位一体”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础上,结合多年开通17S(要技术)科技服务热线(160S17S, 1688S17S专家咨询和语音信箱相结合)的成功实践,2004年投资15万元引进神农智能电话查询系统,开发建成了科技信息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2005年蹼阳市科技信息户户通工程建设项目列人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7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具体做法包括:①开发建设了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是一个集信息查询、信息、
信息管理和呼叫联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由“五个一”构成,即一个户户通网管系统、一个户户通网站()、一条户户通热线9600175)、一支强大的专家团队和一组电话应用终端。②开发建设了科技信息专家数据库,作为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和平台建设的核心。③引进开发了虚拟电子邮件系统,可以支持农户利用电话接收、发送“电子邮件”。④开发建设了农业科技短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农业技术、市场预测、市场行情、供求信息、务工信息和农家乐等点对点服务。⑤开发了科技信息供需甄别系统软件,可以把复杂信息简单化,解决农民甄别真假信息能力较弱的问题。⑥组建了一批综合性机动化的专家团队,利用户户通热线、现场服务直通车保证用户咨询问题的及时准确解答。⑦编制了户户通平台应用指南,解决了农民如何利用电话间接访问互联网的问题。⑧签订了符合市场规则的双赢合作协议,保证了户户通平台的持续运行和健康发展。⑨建立了市县乡三级高效协作体制,具备了组织开展联动协作服务能力。⑩建立了多媒体宣传推介机制,实现了农民、专家、媒体和户户通平台的良性互动。
由于户户通网络的科技信息丰富实用,专家服务权威热情,每天都有不少农民拔打户户通热线(9600175)来咨询各类科技信息。近年来,户户通平台咨询人数呈现出急剧增长趋势,有时一天超过50人次。
3户户通平台的成效分析和问题思考3.1应用成果
科学研究和运作实践表明:户户通平台运用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主要可以取得以下三方面成果:①冲破传统农技推广观念和体制束缚,形成大农业、大科技联动工作格局,通过建立上下联动、协调运作机制,可以逐步实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六化”,即服务组织网络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机构市场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利益共赢化和服务能力持续化;②遵循专业化市场化原则,符合现代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规律。平台的维护运行、信息的采集更新、团队的服务活动等都需要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长期的运行必然要走专业化、市场化之路;③实行低成本启动运作,拓展户户通网络发展空间,既不收取信息服务费,也不收取技术服务费,甚至连专家现场技术服务的交通费都不收取,农民获取和科技经济信息的成本非常低、热情非常高,户户通平台在广大农村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3.2优势特点
案例实践、社会调查和数学统计表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既科学实用又快捷节省,主要优势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投资量小、覆盖面大。所有电话普及的乡村用户只要有一部电话,记住户户通热线电话号码,就可以通过平台查询、信息。②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传播内容涵盖涉农政务、市场供求、农业科技、工业科技、卫生科技和大众科技等农村科技信息,农民用普通电话即可间接上网交流。③人机结合,异地同步。系统自动应答、昼夜服务,可以通过专家体系异地同步地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④解决困难,节省花费。用户不用电脑、不用宽带,不付信息费,不付专家费,可以大量节省获取和科技信息的成本。
3.3存在的问题
户户通平台的协作机制不够完善,人机互动效应需要进一步强化,专家信息库的先进性和本地化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系统应用查询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运行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应用终端需要进一步拓展,媒体宣传需要进一步扩大。
3.4户户通平台的发展思考
(1)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过程看,应该运用现代科技传播理论,构建高效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体系,较好地做到以下三方面的结合:①网络平台的规划建设和协作体系的建立完善相结合。例如,在建成市级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规划建设县区乡镇户户通信息服务平台的同时,建立市、县、乡三级科技资源协作系统,做到电话曲线上网和专家实时服务的有机结合。②传统的科技传播经验和市场化运行机制相结合。例如,在吸取现场指导和技物结合等传统农技推广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引进市场经营理念,用电信运营商的电话资费分成弥补户户通平台维护和运行经费的不足,可以避免重建轻管或有建无管现象的发生。③科技信息传播方法的实用性和科技信息传播内容的先进性相结合。例如,户户通平台上网查询科技信息的方法简便易行、快捷节省,具有经过专家团队甄别、符合农村需求的科技经济信息数据库,能够奠定户户通平台的应用基础。
(2)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内容看,应该以农村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先进实用的科技信息数据库。不仅要解决好把科学知识和技术信息传播给一般社会公众的问题,还要解决好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搜索和甄别问题。科技传播的信息量和复杂度急剧增加,科技传播过程的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剧增。户户通平台在选择相关信息时,要忽略不相关或者不先进、不实用、不准确、不科学的信息方面。另外,要充分发挥科技专家团队的作用,尽量减少农民选择应用科技信息时的盲目性,增强科技传播、信息传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使传播内容更加适应传播体制,传播方法更加适应农民需求。
(3)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效果看,应该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科技传播的现实,既要解决或弥补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要解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技术信息棚架,以及农民急需的各种经济信息、技术服务无从获取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信息化指日可待,农民科技经济信息需求与日俱增,农村通讯事业长足发展,户户通平台的应用前景自然会更加广阔。
(4)户户通平台作为现代科学传播理论和农业科技传播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运用农村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范例,对转变中国农村传统生产经营观念、变革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以及推动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风险投资 农业科技中介 对接
风险投资是由专业投资机构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评估和严格筛选,向有潜在发展前景的新创或市值被低估的公司、项目、产品注入资本,并运用科学管理方式增加风险资本的附加值(任天元,2000)。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筹集资金寻找和评估项目投资和项目管理风险投资的退出和再投资。可见,风险投资是以投融资为纽带,将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有机系统。
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体系
风险投资是一项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投资,不仅需要专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还需要科技、财务、法律、企业战略等方面的知识。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就成为风险投资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些中介机构熟悉科技产业,并善于通过设计、创立和运用适合科技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工具和手段,在科技项目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牵线搭桥,使企业能够获得足够、匹配的资金,同时使投资者能够在风险得到最大控制的前提下参与科技项目的发展,实现投资回报。
风险投资的一般性中介机构可分为科技服务类、资金服务类和事务服务类三大类(见图1)。科技服务类中介机构主要包括创业风险投资行业协会、科技评估机构、科技招投标机构、情报信息咨询机构和督导机构等;资金服务类中介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和专业性投融资咨询机构等;事务服务类中介机构主要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和标准认证机构等。
本文所指的农业科技中介属于科技服务类中介机构,是基于农业风险投资的特点以及农业科技和农业科技企业的特征而建立的。农业科技中介是农业科技企业与风险投资对接的一个平台,一方面,提供双方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面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不规范,管理落后的特点对其进行培训,帮助其得到风险投资。
农业科技中介的角色定位
农业科技中介是指在农业技术市场领域,以收取佣金或者获取一定利润为目的的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农业新品种培育以及相关项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肖云等,2010)。农业科技中介应是在农业科技市场上,在科技成果供方、需方和投资方之间穿针引线,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搭建桥梁的中间人。
“十一五”时期 ,国家加大资金投入 ,培养农业科技中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6个县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通过项目直接培训青年骨干农民350万人(孙凤,2011)。参加培训的农民,多数成为科技带头人或科技示范户,成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也标志着农村专业化、规范化的农业科技中介的出现。
(一)农业科技中介产生的必然性
河北省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2000年有1678.12万人,2010年下降到1464.21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也由49.56%下降到37.88%(见表1),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却逐年递增(见图2)。其中,2010年的农业增加值是2000年的3.4倍,林业是2.3倍,牧业是2.4倍,渔业是2.6倍。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农业逐步萎缩,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到现代农业生产当中。这一状况进而影响着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认知、获取和使用的渴望,以及农业科技中介在农村角色的扮演与功能的发挥。尤其是在当前农村经济市场与技术市场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如何调动农业科技中介的积极性,以及培养、扶持与规范新型农业科技中介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科技传播的效果,关系到农民获取、使用农业新技术的行为,以及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科技中介队伍壮大的紧迫性
虽然河北省科研创新成果逐年增加(见图3),但技术成果产业化程度较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了“全球创新指数”,对2011年世界上125个国家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和排名。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在第29位,2010年中国的排名是第43位(杨雁霞,2011)。虽然与以往相比,排名显著上升,这使得我国成为唯一创新指数排名在前30名的发展中国家。但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相差甚远。
由于考核机制问题,农业科技专家普遍没有精力或者不愿意做转化工作,导致很多科研成果只停留在实验室研发试验阶段。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增长的科技贡献率仅有48%,而发达国家高达85%,低的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如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将农业科技成果更多、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关键在于解决“人”的问题。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中介队伍是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化需要资金支持。我国尚未形成由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其他组织或个人共同投资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科技成果往往具有高投入、高竞争和高风险等特点,这些技术能否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具有不确定性,同样也无法识别其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用和经济效用。财政资金介入成果转化的可能性不大;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缺乏科研意识,不具备甄别科研成果的能力,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资金匮乏也进一步限制了农产品科技经纪人的纵深发展。
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中介的有效对接机制
作为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科技中介收集涉农客户的全面信息,经过研究和筛选,建立客户的信息数据库、风险投资机构资源库,提供匹配咨询等服务。农业科技中介沟通了投资者与风险企业(项目)、投资者与风险投资机构的信息渠道,降低了信息成本,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减少了科研开发的滞后性、重复性和投资的风险,促进了风险资本市场的繁荣。
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中介是按照以下流程有效对接的:
第一阶段:信息备案。农业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到中介组织进行备案,并提供基本信息。
第二阶段:项目培育。中介组织利用其自身所拥有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帮助企业不断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及经营管理水平,并对优质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基本知识培训,使其从经营理念、技术要求等各方面最大程度地符合风险投资者的需求。
第三阶段:信息提供。中介组织把信息提供给风险投资机构和农业科技企业,为项目和资金的对接提供帮助。
第四阶段:项目筛选。农业科技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在中介组织的撮合下,各自按照自己的评价筛选标准,找到合作对象,完成资金与项目的最佳组合。
促进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中介有效对接的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推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需要加快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支持:一是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农业科技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重要载体,但由于其基础薄弱和发展困难,通常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加以扶持,并且要建立长效机制。二是鼓励在农业科技领域投资的法律法规。制定这类法律的目的主要是保障投资者利益和吸引投资,同时也有助于引导资金投向,规范政策的执行。三是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运作涉及大量信息及客户的隐私,所以应加快信息立法,解决信息自由流动问题、公共信息共享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确定部门合作及资源共享的范围和原则及保障措施。
(二)破除地方割据并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我国的农村科技中介组织数量众多,目前主要存在四类:一是以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主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二是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发展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三是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主要形式存在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四是以农业园区形式出现的农业服务体系。为改变我国目前中介机构规模过小、设置重叠、竞争力较弱的局面,就必须要破除人为的行政分割,建立全国性的统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康伟,2003)。各地有资金需求的创新项目通过该媒介展现于众,风投资本能有效地选择到合适的风险投资项目。鉴于在提供中介服务的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商业机密,而且现有参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领域的中介组织很少,所以提议先由科技部与农业部联合组建中介机构,在这个市场较完善后,再放开其他形式中介组织的进入。
(三)加强中介机构内部整合使其组织化和规范化
面对竞争激烈的大市场,农业科技中介机构之间必须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使农业科技中介队伍逐步向组织化、规模化发展。这样,与风险投资对接带来的标准化管理理念意味着农业科技中介开始步入规范化、组织化发展的轨道,加速农业科技中介队伍的整合。并且中介机构要注重自律管理,提高其风险责任意识,把“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当作管理目标,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手段,为风险资本市场提供专业化服务。
(四)积极推动农业科技保险业务发展
保险机构根据农业科技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积累农业科技保险风险数据,科学确定保险费率。加快培育和完善农业科技保险市场,在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业、并购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提供保险支持,进一步拓宽科技保险服务领域。
参考文献:
1.任天元.风险投资的运作与评估[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肖云,王静.农业科技经纪人发展的障碍与对策—以重庆农村经纪人的调研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9)
3.孙凤.农村科技经纪人的角色扮演与功能演变:以江苏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11(4)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积累,福建省农业科技取得长足进步,农业科技组织机构得到较快发展,福建省逐步形成了省、市、县、乡各级政府机构相衔接的纵向农业科技体系,以及高等院校、企业、中介组织等参与的横向农业科技体系。农业科研队伍素质持续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明显提高。但从整体看,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还比较严重,离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目标距离甚远。并且,由于农业科技具有“三性”,即公益性(政府主导)、长期性(稳定支持)、区域性(自然规律和农业技术的区域差异性),以及受福建省环境、资源等自然条件和农业科技制度等人文因素影响,致使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1.1农业科技研况
2006年至2010年,福建省在产业带建设中先后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星火计划与科技富民强县项目237项,落实经费5907万元,其中:科技部安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12项、星火重点项目17项,下达科技经费2757万元;省科技厅安排省级星火计划项目208项、下达经费3150万元,加大农业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示范推广,扶持星火龙头企业示范推广农产品保鲜、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选择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对农村重点行业的科技进步具有先导作用的企业组建星火行业技术中心,至2010年底,产业带内新增省级星火行业技术中心34个、市级星火行业技术中心63个。在农业科技机构中,福建农林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省林业科学院、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等是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地市科研所是福建省农业科技开发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农业科技推广的生力军。但是福建省科研机构设置较分散,市级科技组织占一半以上,农业科研机构需要依据市场机制进行必要整合。
1.2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及科技特派员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推广。2010年“,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在45个乡镇开展,新增长乐等16个县(市、区)作为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实效,全年共招聘3万多名农牧业村级农技员,招聘1000名农业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组织推广专家筛选出294个次的主导品种和305项次的主推技术。至2010年,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完成4期培训班,培训科技特派员、县乡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410多人,全省通过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累计建立市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198个、县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82个。福建省基本形成了省级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核心,以县农业人技术推广中心为纽带,以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为基础,以信息服务体系为辐射的政府指导型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随着市场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大批农业科技服务企业、农业科技组织等经济实体和社会团体逐步发展壮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正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教育、科研、技术推广等自成体系,“产、学、研”缺乏内在联系,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
1.3农业科技应用情况
2010年,福建省选派200多名科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带项目、带资金进驻183家农业企业;建立各类企业创新中心和农科院科研工作站28个,建立企业生产示范基地110个。累计推广水稻、茶叶、果树、花卉、牧草等新品种150多个,引进台湾地区及国外良种180多个,良种结合良法累计推广示范53.33多万亩;推广家禽1000多万羽、猪和草食动物超过40万头(只)。全年示范推广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20.44万公顷,推广再生稻面积5.83万公顷,推广甘薯、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马铃薯稻草包芯、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2010年福建省选育或引进通过省级审(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共12类60个品种。全年共举办各种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会659场,培训指导农机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机操作手26674人次,培育示范户741户,新增各类主推机具45035台(套)。2010年福建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农业技术人员占农业劳动率为0.2%。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应用范围还不够大,需要努力加强扩大科技应用。
2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农业科技研发阶段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1)农业科研分工不明确。农业科技公益性研究和商业竞争性研发的分工不明确,两种机构没有合理分工与合作。在福建省甚至国内至今都还未形成产业技术链式的科研体系,仍然沿袭课题组模式,分不清公益性还是商业性,研究效率不高,成果应用面窄,造成成果供需失衡。
2)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缺少来自内部的改革动力和人员的合理流动性,科研系统表现出超稳定的人才结构,不但人才进入机制不顺畅,更缺少合理流动和退出机制。
3)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我国《农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还规定各级财政应优先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等农业活动。福建省的政府农业科研投入总量虽然每年都有增加,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政府财政总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且二者之间差距不小。如2006年福建省农业科研投资的增长速度为16.2%,低于财政总收入的增长速度28.5%,到了2007年,农业科研投资22.8%的增长仍低于财政总收入26.7%的增幅。目前福建省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的力度有所增强,但稳定性较差。
4)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一方面科研机构很大一部分科研项目是脱离现实需求,缺少针对性;另一方面,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家对农业新科技的成果强烈需求却找不到有效途径获得。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平台发展滞后,各级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生产农户不能很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2.2农业科技推广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村科技推广网络不健全。福建省目前农业推广仍以政府相关部门行政干预的方式为主,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并且缺乏有效的推广激励措施。这种通过行政命令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与农民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符合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律。
2)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队伍总数庞大,人员素质不高。全省农技队伍人员配备不足,每万名农业人口中仅有10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农技人员,且分布不均,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乡镇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现象比较严重;基层农技人员普遍存在整体素质低、知识老化等问题;政府对民办服务组织扶持、引导不够,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滞后,农技服务结构上出现断层。
2.3农业科技运用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小规模生产,技术应用推广难度大。传统分散的农业经营体制不利于形成集约化、规模化效应,不利于有效的配置农业生产资料,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严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能力。
2)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目前,福建省农村劳动力中40%左右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占48%左右,高中及高中以上程度占不到12%,其中大专以上更是不足0.5%,显然,福建农民是一个“知识贫困”的群体。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村里都是有能力的出去打工,没有才能的人就留在家里,这样进一步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
3促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要把农业技术创新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必须将各个与农业有关的主体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各个主体的首要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发挥各主体的优势,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改变传统农业科技研发脱离实际的问题,实现研究项目的确定由上面决定转变为由底层农民决定,以农民的现实需求为导向;改变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和推广方式单一的局面,实现将单一的科技受用者的角色向既是使用者又是推广者的局面转变。
1)改革体系体制。先对福建省农业科研机构进行一次普查和分析,测算政府对科技的需求和县市政府的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区分三种性质的改革方向与投资主体,逐渐区分任务和项目来源,并以法律形式规定各类科研机构的性质定位、投资主体和经费渠道。整合资源,将农业科研机构中分为三种类型,保留少数属于公益性的农业教育及科研机构,将研发目标已经进入产业化领域的一些机构转制进入企业,将一些具有咨询与中介性质的研究机构转化为私营研究团体机构,如农业合作组织。
2)分类指导。政府要重点支持公益性科研机构,这类研究往往研究周期长,费用高,见效慢等特点,准入门槛较高,一般企业没有能力承担。同时也要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不断进行农业科技的创新性研究,扶持私营研究机构和组织的发展。
3)省里设立农业研究开发及推广局。将分散到各厅局的农业科研及推广职能加以集中分类管理,重点进行福建省的农业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该机构规划出本省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及产业,国内外农业技术的引进,规划所需要的科研机构的数量和科学家岗位数量以及职责与职能;引导农业科技打破现有的固定家庭、作坊式的研究,形成流动性的研究平台;协调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的各类资源,如政策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土地资源、信息资源等;指导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及引进农业风险投资基金。
4)改革公益科研机构和人才的考评机制。目前的评价机制不适于科技创新,包括人才评价、成果评价、论文评价等。比如:教授、研究员是我国最高等级的人才,而其社会定位被无限外延及赋予行政化,在这种情况下,终身制不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公益科研机构仍要发表学术论文和原始研究报告,但应弱化数量要求,强调论文的质量和对科学发展的贡献,或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力。
5)稳定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严格贯彻《农技推广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切实解决乡镇农业站的体制问题、建设问题,恢复农业站的功能职责。通过与院校,研究院合作,共同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有责任农技骨干到基层工作,服务在乡镇第一线,保证广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扎根基层,把科技、信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直接导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与农业、农村、农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论文摘要]从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战略、我国农业科技与世界科技水平的差距等方面,对我国的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提出对策和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过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面对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急切需要新的突破,今后农业可否通过科技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发展农业科技的十项战略对策
(一)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
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二)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三)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四)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
一是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五)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六)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七)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到20世纪末,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二、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以下六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一)农作物品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但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发掘利用,野生种、边缘种优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保存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新种质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资源鉴定和品种资源工作体系也不够完善。另外,在良种繁育体系与制度方面,不如发达国家规范化、科学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个体、器官或细胞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1.植物生物技术。目前国外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当高,形成产业的产品主要有:细胞和组织培养产业,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试管苗和脱毒苗;微生物农药,如苏芸金杆菌;生物技术农产品;兽医治疗药物和防治疫苗品;农用诊断试剂;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单细胞蛋白;人工种子和胚芽等。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设备和手段,工业化生产还相当落后,生物产品商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还不够。
2.畜牧业科技。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总体上落后10-15年。特别是在畜牧业基础学科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有些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3.农田灌溉技术。瑞典、英国、奥地利、罗马尼亚、法国等国的喷灌面积均已超过80%,美国、俄罗斯约为40%,美国微灌面积到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总灌溉面积的3%,以色列灌溉面积中约2/3为微灌,1/3为喷灌。我国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论在材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自动控制设备方面差距更大。
4.农业机械化技术。从大量生产的现有产品来看,机具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应用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机械化。
5.林业科学技术。我国现有的林业技术水平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科学技术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顷蓄积只有33.3立方米,远远低于我国森林总蓄积每公顷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国有林地面积只占全部林业用地的50%,而美国为95%,瑞典为98%,日本为96%;我国的树木利用率很低,树林出材率只占全树的25%,而林业发达国家已从原来的全树利用发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我国每公顷森林年均净生长量仅为2.7立方米,而德国是6立方米,芬兰是4立方米,美国和日本是3.1立方米。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成为新农村建设中重要一环。本文就荆门市渔业发展的实际,从渔业的结构调整、渔业产业化、渔业服务体系、渔业项目和新渔村建设五个方面,分析了渔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围绕渔业工作的市场规划、特色布局、措施管理等内容进行了阐述,旨在拓宽发展思路,水产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积极推进渔业健康、快速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会议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努力实现渔业增产、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三增”目标,结合荆门市渔业发展实际,我们认真研究,明确发展思路,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渔(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为动力,以科学的发展观总揽全局,充分利用资源,狠抓养殖结构调整,实行水域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走出一条水产强市的新路。东风催帆帆竞发,渔业待起起宏图。我们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加快”步伐:
1、加快渔业结构调整,促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荆门市渔业尽管规模较大,但多数仍然沿袭着粗放经营模式,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任重而道远。一是要完善区域布局,重点建设和发展十一大区域特色,即以河蟹、虾类养殖区;淡水白鲳、罗非鱼、彩红绸等热带鱼养殖区;甲鱼、乌龟等特种养殖区;黄颡鱼、大口鲶养殖区;斑点叉尾鮰养殖区;虹鳟鱼、金鳟鱼、三文鱼等冷水性鱼类养殖区;鲟鱼养殖区;网箱养鳝养殖区;石头鱼、武昌鱼养殖区;银鱼、鮰鱼、鳜鱼养殖区;湘云鲫养殖区。二是要优化产业结构。确立比较优势强的主导产品,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特,一县一业的渔业特色,突出规模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主业与二三产业并重发展,提高渔业综合效益和发展后劲。三是要调整品种结构。按照市场对水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加快品种更新,提高良种覆盖率。四是要优化养殖模式。采用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优化种质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健康的养殖方式,积极开发占地少、具有节地、节水、节能、无污染的现代化新型渔业。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存、渔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加快渔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扩大水产品外向度。“十一五”期间,一是要建设苗种和成鱼大基地,重点建设沙洋、钟祥、掇刀、京山、东宝等地十个名优水产良种生产供应基地。按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生态化、多元化、品牌化的要求,继续推进水产板块建设。二是要促进水产品加工企业大发展,重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群的发展,前景大的龙头产业化企业,如长湖启芸水产品公司、宋河楚龙兹露公司、漳河水产总公司、立光鲟鱼公司、东方实业公司等一批有基础、有发展后劲的水产加工企业和南湖渔场淡水鱼加工、东宝区牌楼镇杨家桥腌熏鱼加工厂一批初具规模的加工企业。使全市水产品加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三是要开发水产大市场。进一步扩大城东水产养殖协会的水产品批发市场规模,使其吞吐和消化能力突破3万吨。同时,积极进军西部,建设好重庆活鱼批发市场,还要组织和引导各类水产运销协会、经纪人、运销大户举办并参与产销对接会、渔业博览会,积极开展网上销售、期货贸易,开拓国内外市场。
3、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夯实渔业基础。全市水产系统要逐步完善和落实六大体系:即苗种繁育体系、科技服务推广体系、质量监测体系、信息网络体系、水产加工及流通体系、渔政执法体系。苗种体系主要抓好市鲸源渔业有限公司的建设,积极争取省级良种场的挂牌,为申报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创造条件。同时争取成为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教学基地和中国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研示范基地;科技服务主要抓好送科技下乡、技术培训、技术信息、病害防治等,大力推广实用技术,重点组织推广生态养殖、网箱养鳝、种青养鱼等先进养殖模式和技术;质量监测体系主要是建立市、县水产品检疫站,筹备质检、病害防治站;信息网络体系主要是完善荆门市水产网,并网络县市区和重点水产乡镇;加工流通主要是培育壮大水产品生产企业,完善各类中介协会,确保出口创汇再创新高;渔政执法体系主要是改善渔政执法车、船装备,坚持汉江禁渔制度,加大对各种渔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抓好渔政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水平,进行渔政机构改革和争取渔政人员能否纳入公务员管理。
一、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
我局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坚持长抓不懈,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科技政策、法规。我局设有领导分管科普工作,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水平,动员和组织科技人员积极撰写科技论文,为我县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二、组织人员积极开展预防甲流科学知识宣传活动
为预防甲流,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逐步提高群众防控甲流的意识,树立预防、抵抗和战胜疫情的信心,进一步给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局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以“防控甲型H1N1流感宣传”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好防控甲流工作的组织规划
加强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防控甲流预警机制,进一步健全防控甲流感组织机构。安排具体责任人,做到了应急及时,处置得当。针对当前甲流防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局工作人员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利用入户走访、定点宣传、网上信息等方式加强防控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及时了解资讯,自觉做好日常个人和环境卫生,把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二)围绕主题,形式多样,开展防控甲流科普宣传活动
随着冬季的来临,进入了流感高发期,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我局认真策划,注重特色,集中精力和时间,多次开展防控甲型H1N1流感宣传活动,上街发放宣传材料,并设点向过往群众讲解甲流防控知识,让广大市民认识疫情特点,了解、掌握防控甲流的科学知识。通过咨询和讲解使群众了解到甲流是可防、可控、可治的,预防甲流要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同时提醒群众应坚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少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卫生,一同构筑健康防线。
防控甲流科普宣传是一项重要内容,是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防控甲流工作还需切实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继续为群众开展各类贴近生活、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在全社会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建设平安和谐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三下乡”活动
2010年我局组织科技人员在帮扶乡镇永丰乡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根据县委关于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了组织,完善了各种制度,配备了人员,认真根据计划开展了“三下乡”活动。在文化活动为了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活动,我们组织文化站、广播站、中小学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由文化站开站送科普读物、资料下村,并进行文化宣传活动,鼓励广大农村青年在闲时多读书,举办各种知识、技能竞赛,教导农村青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赌博等不良习惯上去,同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组织文艺演出,举办扑克牌、象棋、篮球、羽毛球比赛,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科技下乡活动,科技活动由我局与乡农林水站一起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在集市逢集的日子,组织各种科技活动,向来赶集的农民宣传科学知识,农业科技新的技术和各种技术技巧,同时发放资料进行宣传。按照需求进行专门指导。我局组织科技人员到村入户去检查病疫情,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针对当时发生的主要病疫情做宣传,使农户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卫生下乡活动。在集市上开展宣传多种疾病的早期现象,使农民多种疾病有认识,知道在发病时早治疗。送医下村,针对五保户、困难户及两女户在全乡比较分散,开展送医疗下村活动,对五保户、特困户和两女户免费上门送诊。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效,繁荣了我乡的文化市场,遏制了不良风气在乡村的传播,使学科学,用科学之风在全乡普遍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在各村全面开展,为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四、加强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培育人才
在连续遭遇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河南省夏粮生产实现九连增,背后有哪些秘诀?
全省上下齐努力 政策到位粮满仓
河南粮食产量已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近年来,河南省以占全国1/16的土地,生产出了占全国1/10以上的粮食,占全国1/4强的小麦,每年输出原粮及制成品200亿公斤。
在粮食总产已连续5年超千亿斤的情况下,河南省粮食生产如何才能更上一层楼?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认为,河南农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狠抓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不断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的抓粮积极性,才能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去年麦播期间,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年,只有夺取夏粮丰收,才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才能更好地实现起好步、开好局的目标。
为了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河南省认真落实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3月15日前,就已将全省89.2亿元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全部兑现到户,并于2月中旬提前安排2亿元资金对农民购买抗旱机具进行补贴。
同时,河南省还不断加大对89个产粮大县的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产粮大县、种粮售粮大户、农技推广人员、育种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奖励;逐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待遇,稳定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科技奖项评选、技术职称评审等向粮食和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服务人员倾斜。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调动了产粮大县抓粮和有关单位、行业服务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刘满仓介绍说,由于惠农政策到位快、落实好,河南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提高,今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达7975万亩,比上年增加15万亩,良种覆盖率接近100%。麦播以后,虽然先后两次遭遇严重干旱,但全省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使全省夏粮仍然获得较好收成。
面对严重旱情,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了全省抗旱保丰收工作座谈会,对抗旱浇麦保丰收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次召开会商会,安排部署各项抗旱措施。各级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明察暗访,督促抓好落实。
同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省财政整合涉农项目资金77.25亿元,用于抗旱应急工程建设,新打机井86108眼,维修机井20991眼,埋设管道1700万米,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366万亩,进一步提高了农田防灾抗灾能力。
“今年这么旱的天气,小麦还能有这么好的收成,要在过去,真是不敢想象。”夏收时节,在河南省温县祥云镇留尚村,村民范立军这样告诉记者。
范立军说,从去年小麦播种到今年收获,他家的小麦先后浇了五遍水,这要在以前根本不可能,一是水利设施跟不上,地里可能无水可浇;二是会觉得不划算而选择放弃。但现在不一样了,一是近几年政府投资新打了不少机井,灌溉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国家对农业高度重视,不但发放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连抗旱也都给补贴,农民种粮积极性很高,抗旱浇水有动力,所以才会有今年的好收成。
向政策要动力 向科技要潜力
在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向政策要动力的同时,河南省紧紧抓住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向科技要潜力。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河南省不断加大农业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推广力度,鼓励科研人员面向实践找课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努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一是加强良种繁育推广。河南省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所、高等院校的作用,先后启动了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推广等重大科技专项。据有关部门介绍,截至目前,河南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小麦品种经过10次更新换代,平均亩产已由1949年的不足50公斤,增加到目前的近400公斤。小麦良种对小麦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40%,位居全国第一。
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许为钢告诉记者,经验证明,每一次品种更新,都会释放出巨大的增产力量。近几年,河南省十分重视新品种对提高粮食单产的推动作用,除了已大面积推广的品种,河南省还选育了一批产量潜力比较大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据许为钢介绍,截至目前,河南省已有6个小麦新品种经小面积测产,亩产超过700公斤。其中由温县农民育种专家吕平安培育的超级小麦新品种“平安8号”,经河南省科技厅验收,获得亩产730.5公斤的高产纪录。
二是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强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全省农业科技力量,在不同的生态类型区组装简化易行的栽培技术体系,制定技术规程和田间管理意见,分区域实施主推技术。目前,优良品种、包衣种子、普遍中耕、化学除草、秸秆还田、配方施肥等技术的应用,已被广大农民普遍接受。
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活动,把粮食作物管理技术指导责任落实到人、服务到田间。充分利用媒体、科技服务小分队、专家讲座、技术明白卡等方式,着力解决好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切实推进体制创新 走高效农业之路
到2010年年底,河南省粮食总产已连续5年超过千亿斤。有人认为,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河南省的粮食生产能力已基本达到极限。
河南粮食增产的潜力在哪里?河南省有关部门认为,要想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必须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在优质的前提下靠科技驱动、组织创新,充分挖掘单产潜力,让粮农大幅增收,推动粮食生产走上现代高效农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