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航空机电工程论文

时间:2023-03-16 15:39:27

导语:在航空机电工程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航空机电工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焊接专业;工程实践;国际焊接工程师;职业培训

作者简介:李美艳(1982-),女,山东龙口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讲师;韩彬(1973-),男,山东东营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 青岛 26658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01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QN2013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51-01

一、焊接专业的发展

焊接是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使同性或异性两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加工工艺和联接方式。焊接应用广泛,既可用于金属也可用于非金属。石油石化行业中,管道连接、压力容器以及钻采装备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焊接技术。并且,随着石油钻采向海洋以及深海领域的发展,对焊接质量要求更为苛刻,迫切需要开发更加先进的焊接技术和设备。

高校传统的焊接专业培养模式源于苏联,以培养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为主,我国最早于195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焊接专业,随后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也纷纷建立了焊接专业。为适应通才教育的需要,1998年全国近百所高校把焊接专业与铸造、锻压合并为材料成型及控制(以下简称“材控”)专业。自专业合并改革后,部分焊接课程内容的压缩和实践教学学时的缩短,对国内焊接技术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1]以石油院校为例,材控专业的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后,很难短时间内适应实际生产中的技术要求。因此,将专业基础教育与工程培训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训能力是现阶段高校培养焊接技术人员的主流方向。

我国石油院校材控专业主要是突出焊接工程领域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使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石油、石化以及航空、航天、船舶、汽车、机械等相关行业从事焊接工艺设计及评定、焊接质量检测、生产技术管理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2013版材控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更加强调焊接基础理论、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结构以及焊接生产等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石油院校焊接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焊接专业特别强调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作为一名焊接技术人员,不仅应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意识和扎实的基础理论,还应该掌握焊接冶金原理、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焊接应力与变形控制以及质量检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应具有一定的焊接工程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在该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目前,各高校在本科教学中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每位教师讲授风格不一,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体现教师的主观创造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当前高校以“90后”学生为主体,课堂“猛灌式”教学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探索欲望,以及实际生产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工程实践教学进度。

对于国内多数高校的焊接方向(专业)或材控专业,虽然综合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已经被设置在本科培养方案中,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部分学校或教师对实践教学的主观认识不足,且重视程度不够。其次,开展校外实习实践难度较大,目前很多企业单位不愿意接收高校学生开展参观实习,高校联系实习单位和实习基地途径受限。最后,校外实习成本较高也是阻碍实践教学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此外,工程技术背景是高校焊接方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顺利开展的保障,而目前部分高校尚缺乏这一条件,致使学生实践环节不足、实际应用能力差,与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偏差,缺乏竞争力。[2]因此,高校在培养焊接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还应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国际焊接工程师(International Welding Engineer,简称IWE)是ISO14731国际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对焊接企业的产品认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起到重要作用,对焊接技术人员资格在世界范围内相互认可的趋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昌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校先后在本科生教学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3]推动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基于IWE培训认证的工程实践教学在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工程实践教学与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相结合的优势

石油石化行业装置和设备多属于高温、高压、强腐蚀介质范畴,尤其是压力容器,要求具有较高的焊接质量要求,这就对我国石油院校材控专业学生的焊接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采用德国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焊接行业的现行国际标准(ISO)、德国标准(DIN)、欧洲标准(EN)、部分国家标准(GB)以及有关焊接材料、工艺、结构和生产四部分内容;实践部分主要关于气焊、气割、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的实际操作。[4-6]将工程实践教学与在校本科生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相结合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去探讨材控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构建“学历学位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理论教育与就业前培训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工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这是石油院校焊接人才培养中最基本、最直接和最核心的问题。

第二,通过实践教学与IWE培训教学体系相结合,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且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优秀大学生。同时,有助于促进材控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第三,积极探索符合石油院校材控专业的IWE培训体系,结合本专业课程设置,调整和改进IWE课程培训内容及进度安排,使课堂与实践中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

第四,以此为契机,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材控专业教师的工程训练和实践水平,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工程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第五,在原有焊接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工程训练中心的有机结合,切实有效的促进焊接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第六,通过IWE认证体系引入到石油院校材控专业在校学生的本科培养过程中,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材控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既能取得毕业证、学位证,毕业时又可取得IWE证书。不仅提高了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而且拓宽了就业渠道,在二次就业中拥有了更多的机会。[3,7]但同时,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作为与国际接轨的前沿职业培训,时刻面临着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学校和教师都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为契机,做好材控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初雅杰,王章忠,李晓泉,等.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同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结合[J].中国冶金教育,2011,(6):44-47.

[2]赵洪运.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思考与探讨[J].成人教育,2011,(9):49-50.

[3]常凤华,张岩.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与高校工程化人才的培养[J].电焊机,2009,39(3):14-16.

[4]钱强.国际资质焊接人员培训规程及实施[J].焊接,2004,(9):33-36.

[5]韩佳泉,常凤华.从焊接人员的国际认证解读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意义[J].黑龙江电力,2006,(12):401-403.

第2篇

【关键词】碳纤维 FDM 3D打印

碳纤维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材料,被称为“新材料之王”,作为一种物理性能优异,能够耐受高温而不失强度,对一般的酸、碱有良好的耐腐蚀作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体育器材等多领域。但传统碳纤维产品的制造方式相当复杂,首先要把碳纤维织成碳纤维布,以此作为制造物品的原料。然后再在模具表面涂胶,层层附上碳纤维布,进行压制、烘烤,才能成型。

本文针对现有非金属材料3D打印在工业领域应用的不足,以3D打印技术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为结合点,充分发挥二者在材料性能和成型方式的优势,为3D打印的产品从简单的展示性应用过渡到复杂的功能性应用提供新的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 3D打印技术选用

FDM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3D打印类型,具有打印设备成本低、打印设备和材料成本低、打印过程少污染等有点,故选用FDM3D打印技术进行碳纤维成型打印系统的研究。

2 产品技术

根据材料特性,整合三维模型切片处理系统、3D打印控制系统、传感检测系统等,研发工业级高效高精3D打印系统。采用3D打印方式代替传统碳纤维长丝成型制造中编织、涂胶、铺布、压制、 成型等系列繁杂、低效的工艺流程。

2.1 硬件产品

2.1.1 碳纤维短纤材料制备装置

用于碳纤维短纤材料与其他材料(PLA、ABS、环氧树脂)的混合与制备,生产适合3D打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并方便对材料性能进行测试。为研发碳纤维长纤复合材料的制定奠定基础。如图1所示。

2.1.2 碳纤维短纤3D打印机

打印机采用金属框架结构及改进的喷头,用来打印碳纤维短纤材料。机器安全文档,打印精度高。具有以太网、Wi-Fi、触摸屏等多种控制方式及摄像头功能,能够远程监控。既利于3D打印网络集群管理,又适合离线单机操作。为碳纤维长纤3D打印智能装备提供基础。

2.1.3 桌面型打印机

打印机整体机器结构简洁紧凑,桌面面积占用小节省空间,打印机的紧固件由自身打印件组成,可实现机器部分自我复制。运动机构原理一目了然,具有易拆卸及组装的特点,方便操作和学习,且价格低廉。

2.1.4 特色型打印机

巧克力3D打印机为多喷头多材料的碳纤S3D打印装备提供了基础。通过摄像头以及多传感器对打印机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增加了优化的三维模型处理功能,为碳纤维3D打印路径规划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同时,设备特色鲜明,利于走进生活。如图2所示。

2.1.5 三维扫描仪

三维扫描仪的研发为智能3D打印装备而定在线监测提供基础。扫描仪由2个激光头和一个摄像头组成,具有结构简单,扫描速度快,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采用自主研发的三维点云采集软件导出ply格式文件,可与当今最主流的点云处理软件Geomagic、MeshLAB等软件兼容,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处理点云模型。

2.2 软件产品

2.2.1 控制系统

通过对核心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多个分系统的集成,形成核心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3D打印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的研发,为3D打印设备的研发提供基础。

2.2.2 三维模型路径规划系统

模型切片处理是3D打印的前提。对不同打印对象规划不同的合理的打印路径,同时提供针对混合材料的数字化表达模型,是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的三维模型处理的基础。

2.2.3 模型预处理与模型检测系统

能够为3D打印对象提供有效的3D打印合理性分析与模型修复机制,是提高工业用3D打印稳定性与智能型的基础。

2.3 碳纤维短纤3D打印材料

如图3所示。

2.4 衍生服务

主要包括3D打印产品打样加工等。(如图4所示)

3 总结

碳纤维材料由于其高强度、低密度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端制造领域。本项目以智能碳纤维3D打印机、碳纤维3D打印材料为产品,与行业应用紧密结合,形成集“新型碳纤维3D打印材料--碳纤维3D打印设备--3D打印服务“为一体的应用。

主要优点为:

(1)用新型碳纤维材料代替传统材料,提升3D打印产品的性能。

(2)研发碳纤维材料智能3D打印装备,解决碳纤维长纤打印一体成型问题。

(3)提升3D打印的精度、质量,满足零部件对材料性能、精度、质量的要求。

(4)集智能物联、传感监测、智能诊断、动态工艺为一体,提升系统智能性。

(5)3D打印新型制造模式,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汉生.复合材料在飞机和汽车上的应用动向(一)[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4,29(05):16-23.

[2]卢秉恒,李涤尘.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发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06):1-4.

[3]何新英.融丝沉积成型控制系统及工艺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作者简介

章桥新,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

李飞鸿,湖北省人。武汉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

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学科交叉

1推行导师团队模式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的职责从研究生的招收与录取中就开始体现,直到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研究生部分课程的讲授、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的指导。由于导师负责制的责、权、利明确、清晰,在研究生培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自2000年起,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每年都以20%~30%的速度增加[1]。而作为研究生培养者的导师资源却没有快速增长,指导教师数量无法满足研究生的培养需求,导师与研究生比例失调,阻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突出。计算机学科是一个新兴学科,发展速度快,应用领域广,学科交叉和渗透就更加突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计算机学科教师掌握和积累知识的广度是有限的,往往限于个别研究方向,即使是最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导师。这样一来,教师个人知识的专门化和计算机学科发展的快速化、综合化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给传统导师负责制带来了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导师团队模式成为新时期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客观需求。研究生导师团队,是由少数知识互补而又相互关联、为实现特定目的而承担相应责任的研究生导师组成的小组[2]。研究生导师团队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成员互补。导师团队不是高学历、高职务教师的简单叠加,它由不同年龄、性别、职务的导师组成,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成长经历、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因而有利于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发挥团队的互补优势。二是分工协作。研究生的培养不是单个导师所能完成的,而是基于团队成员,具有互补性,通过团队成员间的力量整合、通力协作实现的[2]。

2导师团队模式的优势

2.1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源泉

导师团队模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源泉。不同知识背景与学术专长的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改变了过去单一导师指导下带来的知识面不宽、专业领域过窄的缺陷。导师团队由不同学术背景、成长经历、学术风格、思维模式的导师组成,每位导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笔者所在的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突出研究方向:有的成员专门研究本体和语义技术,有的成员研究煤矿大型设备的故障诊断,有的成员则研究数据挖掘。研究生可以从每位导师那里接触到相关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向,甚至跨学科的有关知识,拓展知识面;研究生还能从学习内容、科研方法等方面吸收每位导师的精华,摆脱导师负责制下的思维定式,开阔学术视野,拓展研究思路,促进学术创新[2]。

导师团队模式还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在导师团队的共同指导下,研究生在一个群体性研究队伍中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每一个学生不再局限于狭隘的“师徒”关系中,其努力都是在为提高整个团队的学术影响力作贡献。久而久之,学生将在潜意识中积聚团队意识,透彻理解合作的力量,产生集体荣誉感。

2.2进行导师学术交流的纽带

导师团队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且是导师间学术交流的纽带,导师能通过学术交流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有了导师团队作交流平台,有了实力雄厚、知名度较高的学术带头人,便可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每一位成员都将成为受益者。年轻导师有激情和活力,思维敏捷;中老年导师思想成熟、基础扎实,两者相互补充和促进,共同进步。导师团队可以充分发挥老专家“传、帮、带、导”的作用,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学生”与“导师”双重角色的快速、反复转换过程中,其综合素质将得到快速提升。笔者所在团队来了一个新成员,博士期间专门研究本体和语义技术,我们通过和其交流,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收益匪浅。我们将本体和语义技术引入到各自的研究方向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3实现学科交叉的有效途径

导师团队模式是实现学科交叉的有效途径。以计算机学科为例,要想使计算机技术在煤矿生产自动化方面发挥作用,我们还必须熟悉机电工程、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等,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当代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问题往往具有跨学科性质,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难以解决相关问题,需要组织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方式,集成不同的研究手段来解决。导师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采用导师团队模式指导研究生,将研究生置身于多学科环境中进行培养,有助于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的交叉和综合集成。鼓励和引导研究生从事多学科交叉研究,加深研究生对不同领域的了解,而合理、适度、持续的学科互动有助于形成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吸收各学科精华,集各学科特长,可以发现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3实施导师团队模式的保障性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梯队结构

要完善导师团队的组成结构,导师团队应由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专业特长的教师组成[3]。在学科和专业构成上,强调以本学科专业的教师为主、以相近和相关专业的教师为辅;在学历层次上强调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相结合;在职称层次上应以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相结合,组成一支在知识结构上相互补充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在年龄问题上,应该考虑老中青的结合,充分考虑年长者的经验优势,年轻者接受新知识快的优势。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导师团队成员应来自尽可能多的学校,以将其他高等学校的先进思维方法融入到团队中[4]。笔者所在的导师团队由2名教授,5名副教授和多名讲师构成,团队成员来自中国矿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学科专业涵盖了计算机、通信、控制和自动化等。

3.2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

耶鲁大学每个实验室内部都有每周一次的实验室会议和读书报告,所有从事研究的人员轮流报告;每学期每位研究生都必须在全系汇报一次自己的研究进展。笔者所在的团队参照耶鲁大学的做法,并根据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做了相应的改动。首先,研究室每个研究小组内部每周进行一次小组会议,由小组内研究生轮流汇报自己最近的研究进展与读论文情况,并展开讨论。然后,每个月开一次实验室会议,每个研究小组汇报最新的研究进展、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另外,团队成员还要在新学期初开展过去一个学期研究课题的总结、汇报和交流活动。上述活动为团队成员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开阔了团队成员的视野,拓展了知识面。为了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每年每位研究生可以外出参加一次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另外,研究室还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做学术报告。

3.3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机制是团队有效运行的保证。团队成员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聚集在一起,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一方面要明确导师的岗位职责、权利与义务。团队负责人负责整个团队工作的协调。每位导师应积极参与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履行学术义务,起模范带头作用,避免出现导师团队虚化和流于形式的情况。导师团队成员要相对稳定,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研究室为每位导师提供一定的办公场地和设施,以及必要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还要明确研究生的权利与义务。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并按学校要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研究生还应参与一定数量的横向项目,提高实践能力,积累项目经验。笔者所在的团队要求导师在内的所有成员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论文审核程序,由导师团队对论文进行审核,无修改意见后方能投稿,绝对不允许私自投稿。每学期课题组都会从学术研究成果和参与横向科研项目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按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不同数量的生活补助。

3.4科学处理学术分歧

每位导师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知识分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术思想。不同成员对某一学术问题产生见解分歧是难免的。一方面可以通过充分讨论,寻找科学解决学术分歧的方法。更重要的,成员之间对学术观点应采取包容、容忍的态度,容许别人有判断的自由,科学地处理学术分歧。宽容是做学问的一种风范、一种修养、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境界。学术思想、学术成就总是在宽容的学术氛围与尊重不同意见的自由争鸣中诞生、形成和发展的。学术需要宽容,宽容造就学术[2]。

4结语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科联系日益紧密,学科交叉渗透日益突出,推行导师团队模式成为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客观需求。笔者总结了在计算机学科推行导师团队模式的优势。导师团队模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源泉,是进行导师学术交流的纽带,还是实现学科交叉的有效途径。本文还给出了实施导师团队模式所需的保障性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梯队结构,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机制和科学处理学术分歧。

参考文献:

[1] 张静. 优化师生关系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3):61-65.

[2] 张意忠. 论导师团队建设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1):130-134.

[3] 孙政荣.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制的探讨[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23(1):87-89.

[4] 王世杰,郑鹏,王洁. 以规范的导师组架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73-376.

A Tutor Team Model for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XIA Shixiong, WANG Zhixiao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第4篇

【关键词】 中职院校;教学改革;教学水平;教学模式;实验教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现代社会的任何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和教育。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培养部分现代化社会所需技术人才的伟大使命,其发展程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程度。为了更进一步做好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全面落实中职教育改革,切实发挥其重要作用,笔者结合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提高中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如何建立专业教师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使专业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教育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对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一支适合中职教育特点的优秀教师队伍是保证。中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按照现实需要招聘德才兼备的新教师,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精品课程活动。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形成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同时,创新用人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按照“充实数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稳定骨干、造就名师”的思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战略”。一是招聘引进,优化结构。每年从应届毕业大学生中为中职院校招聘专业课教师,逐步形成专业教师招聘渠道。积极从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兼任实训指导老师。二是鼓励进修,提高素质。列支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学历进修、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水平。制定教师师资和考核制度,通过进修到企业顶岗锻炼,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培养合格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确立教师培养近、中、远期目标。

二、注重采取案例讨论教学法

案例讨论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积极采用。案例讨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在案例讨论中,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学习”,而不是被“教”。案例教学的价值在于在多大程度上使学生运用自己的头脑“学习”了,而不是教师教了多少时间、讲了多少内容。既然案例教学是一个过程,其价值在“学”而不是在“教”,作为中职院校的教师应把案例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条件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交流,通过提问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帮助学生从“知道了”转化为“会了”和“能用了”。同时,还要指出被学生忽略的质疑点,及时控制和调整讨论中出现偏离主题的倾向。另外,在特色办学中发现好的案例,如和企业联合办学,既通过案例讨论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又得到企业的实训指导,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

三、拓宽就业渠道,改革教学模式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了中职教育能否快速发展,以及发展方向。如果我们中职教育所培养的毕业生难以就业,或者说毕业生所学到的技能难以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匹配,势必会造成毕业生难以就业的现状产生。为此,作为我们中职教育而言,要全面提高中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尝试:一方面,加大力度拓宽就业渠道,要利用各种资源,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加大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了解企业需求,为学生和企业之间建立就业渠道。另外一方面,要改革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全面提高,可以与企业建立联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企业实践工作中,让我们更多的学生能够在一毕业就掌握了相应的技能,方便他们更快的走上工作岗位。

四、研究处理好“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课,还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课知识。并且二者都不能有所侧重,要齐头并进。就职教本身而言,需要开发的专业应具有适应性和挑战性,既要有热门的“ 短线 ”专业,又要有围绕人才培养的“ 长线 ”专业,是积极探索以大职教和大文化学科的范畴去包容或统筹相关专业的要求。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一,针对核心能力哪些知识是“ 必须 ” 的,哪些课程能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来培养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其二,结合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既要保证教学计划有足够的文化理论含量,又怎样避免脱离具体的职业岗位要求去空谈理论知识。其三,如何体现基础文化知识为专业理论和技能服务,为职业能力培养开路,为今后在本职业岗位的进一步提高拓展足够的知识空间。

中职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构建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课程体系使其在具有职业定向性的同时,还应把握能力的综合性,重视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在大职教的环境中培养大批新经济时代合格的产业技术人才。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学生生源差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因此,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我们要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

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新形式

充分结合中等职业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对象特点,建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新形式。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开展者、组织者和主导者,不能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现代技术的运用,推动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丰富中职院校的实验教学内容,扩大信息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正确认识实验教学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充分肯定实验实训教学在整个中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将对职业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保证基本设想的实现,必须改变实验室的现有模式,并能稳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使实验课程成为学生掌握科学技术与研究科学理论、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将现代技术引入实验室,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扩大信息量,推动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较为完整的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训练,为毕业后尽快适应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余祖光.职业教育改革与探索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杨用成.当前中职实践教学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7.46-48.

[3] 简祖平,李振陆.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中职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2.21.

[4] 侯玉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导向[J].教育与职业,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