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学反思论文

时间:2023-03-16 15:39:33

导语:在教学反思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学反思论文

第1篇

1.1什么是反思

Dewey在1933年第一次提出“反思”的概念,他认为,反思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特殊形式,也是一个动态的、仔细的高级认知处理过程。Schon(1983)首次提出了“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与“行动后反思”(Reflection-on-action)两个概念,“行动后反思”在教育领域运用较广泛,主要是集体或小组行为,指教师在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在Dewey和Schon反思定义的基础上,Fendler(2003)认为反思具有笛卡尔基“Cartesianbasis”的特征,即自我认知是知识生成的有效途径。目前,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反思途径都是间接采用了笛卡儿的反思理论,当教师写反思日志或者叙事时,是将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作为解决课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的知识来源[5-7]。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不难发现,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全面、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和分析,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过程,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是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理念与趋势。

1.2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在我国,反思性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受西方“反思性教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专家和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们,开始积极推进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熊川武(2002)在《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结合“学会教”和“学会学”的方法,不断地找到解决自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问题的途径,并进行理性的教学,最终成为学者型教师[8]。反思性教学是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研究,要求教师提高自我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将反思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反思性教学通常由团队领导者主导,由一线教师参与,共同分析教学中的亮点,课堂教学的独特方法以及教学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最后互相交流的研究活动。

2对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的建议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和大学英语教师目前的职后教育现状,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变得非常紧迫。许多研究表明,反思性教学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反思性教学可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高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意识,也可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因此,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积极反思。

2.1丰富反思内容,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提高自我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青年英语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性思考。一方面,反思所授课程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和个人特质。另一方面,反思与教学有关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定位角色,专业发展规划和职业满足感等。此外,教师应该意识到培养反思的自我意识。

2.2采用多样化的反思性教学方法

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反思方法。许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都提出过不少有效的反思方法和策略。RichardsandLockhart(1996)在《反思性教学在第二语言课堂》一书中介绍了一系列有助于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教学日志、课堂报告,调查问卷、音频或视频、课堂观察和行动研究[9]。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特定的情境和目的将这些方法结合。

2.2.1教学日记教学日记是教师对教学事件的记录或描述,写教学日记有两个目的:

(1)对教学事件和想法进行记录,为事后的反思做准备。

(2)写作本身的过程有助于触发教师的教学心得。记录每节课的不同事件后,教师可以很容易从教学经验找到大量不同的主题。3.2.2课堂报告课堂报告是回顾和描述课堂教学点的结构化的清单或列表。撰写课堂报告的目的是为教师定期监测教学事件提供快速和简单程序,比如课堂的不同环节分别花了多少时间,课堂的有效率如何等等。

2.2.3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教师在短时间内收集关于教学信息的便利手段,如学生的态度、信仰、偏好和动机等。

2.2.4音频或视频记录音频或视频记录可以反映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全过程,能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最生动、最直接、最有用的信息。音频或视频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重播,可以反复检查,让我们捕获到很多课堂上通过其他方式不容易观察到的细节。

2.2.5课堂观摩课堂观摩是教师通过参与课堂或者听课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同行的教学活动。教师进行课堂观摩后,可以和授课教师交换关于教学过程的问题和行为的观点,课堂观摩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的循环过程。

2.2.6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最后改进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通过收集和分析教学材料和信息,采用自我反省的方式来做出决策并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常作为研究者和参与者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2.3注意反思和实践相结合

教学反思贯穿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理论素养,特别是要掌握教学反思理论,掌握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形式及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等知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掌握扎实的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的前提,教学实践是检验教学理论的唯一标准。教学反思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教学反思是否科学、有效,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进行检验。要成为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经过理论加工后,再将这些经验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因此,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把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力工具。

3结语

第2篇

1.1研究对象以评价反思性学习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为研究对象,以山西师范大学2010级排球选修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就“评价反思”学习模式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文献,通过教学实践的观摩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2.2问卷调查法

在教学过程中向山西师范大学2010级排球选修课学生(共100人)发放关于评价反思性教学的调查问卷,征求对于评价反思的看法及其对本人教学能力的影响。问卷共发放100份,实际回收100份,回收率100%。

1.2.3实验法

在2013年,对该校2010级排球选修班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实验前后测,分析“思与评”模式融入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作用。

(1)实验的设计。在16周的排球选修课中,对实验对象进行观察、考查,其中15名男生,5名女生。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选取“学习活动,学习环境,知识传递,师生互动”几项指标,根据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教学能力按优秀、合格、不合格给予打分。

(2)实验的实施。实验前1周,让20名学生都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每位学生都独立完成一次课堂教学,并鼓励学生进行语言性评价。督促学生进行文字性反思与评价,收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统计实验前学生的教学能力情况。课前: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专研课本知识;在认真专研课本知识时,增加课本外的新知识;多次尝试独立完成教案设计,思索其不足之处。课中:通过让学生自己代课的方式,学习组织课堂教学;多让学生自己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让学生自身组织教学及课堂评价,学习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课后:学生结合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得失将其记录下来;让学生独立设计教案,研究自身教案操作起来是否可行;8周后,让学生进行总结,研究学生教学能力的变化。实验进入尾声时,同样让20名学生都独立完成一次课堂教学,并进行语言性评价。收集16周学生所有的反思与评价,统计实验后学生的教学能力情况。

1.2.4数理统计法收集2010级排球选修班学生的评价和反思及学生教学能力的得分,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后教学评价能力的对比分析据统计,实验前教学评价能力达优秀的学生有5人,合格的学生10人,不合格的学生5人。学生并不太清楚评价的形式以及怎么样正确合理地评价课堂教学。实验后,学生教学评价能力达优秀的学生有16人,合格的学生有4人,不合格的学生0人。通过反思评价性模式的教学,学生懂得了正确的评价方式,并通过反思,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促进了学生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4.03.028实验与调查体育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2.1.1注重教学评价中自身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大多数人不能够清楚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就很难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评价反思性教学中,同学、老师等评价可以促进和深化学生个人的自身评价和自我发展,更有效地达到教学要求,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1.2注重教学评价中语言评价和文字评价相结合在课堂活动中,进行语言评价,更直观地找到问题,了解自身的不足。从另一个方面,通过语言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以此让学生不断积累,提高今后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时,可能会想不全面优缺点,这时候就需要文字性评价。学生通过课后回忆课堂教学时所产生的各种情况及教师、学生的心理变化,用文字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看到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

2.2实验前后教学组织能力的对比分析据统计,实验前,学生教学组织能力达优秀的学生有3人,达合格的学生有10人,不合格的学生有7人。以往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课堂教学的机会不多,所以很多教学环节学生从未仔细考虑过。实验后,学生教学组织能力达优秀的有17人,合格的有3人,不合格的0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运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断进步,为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打下很好的基础。

2.3实验前后教案设计能力的对比分析据统计,实验前,学生教案设计能力达优秀的有9人,达合格的有10人,不合格的1人。学生之前都独立完成过教案,但很少自己思索其可行性,大部分只是模仿教师以往的教案设计。实验后,学生教案设计能力达优秀的有18人,合格的有2人,不合格的0人。学生不再是一味模仿,学会了自己发现问题以及对教案设计进行创新。

2.4实验前后语言表达能力的对比分析据统计,实验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优秀的有5人,达合格的11人,不合格4人。以往学生很少自己独立完成课堂教学,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必然有所欠缺。实验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优秀的学生有16人,合格的学生有4人,不合格的学生0人。经过16周的反思评价性学习,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断学习,慢慢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讲解示范正确的技术动作有很大的帮助。

2.5学生阶段性教学反思能力的对比分析通过评价反思性教学,将本学期课程分为4个阶段,每阶段的评价各有自己的特点:A:自身评价,B:对同学的评价,C:积极性评价,D:反思性评价,E:共性评价,F:教学能力的评价,G:对教师教学评价从收集数据可以看出(表1),第1阶段,更注重的是对教师的评价,并且在该阶段学生都对自己比较满意。第2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开始发现问题,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反思。第3阶段,学生在反思自身不足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应该通过怎样的手段方法,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第4阶段,学生自身不能很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所以需要学生互评,进而提高自身的能力。通过反思评价性学习,让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进步。在长期的积累中,老师和学生相互学习,一起进步。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教师也直观地看到了教学效果。

2.5.1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学会教”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基本上都把“学生成绩”作为唯一准则。而这种评价方式与当代教育对教师能力、素质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是不适应的。通过评价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成长,并让教师从中积累经验,为完善自身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反思评价性学习的重点是探究和解决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5.2在教学反思中,学生“学会学”评价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它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手段及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自身、同学、老师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其次,反思评价性教学注重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评价只是单纯的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在反思中进步、在评价中提高的良好习惯。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通过反思评价性学习,提升了学生的教学评价能力。实验研究表明,多进行反思和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第3篇

关键词:反思反思性教学教学能力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又称反思性实践(reflec-fivepractice),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师范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它是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反思性教学

1.1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思潮或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倡导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图从不同方面对其概念进行诊释,但多将界定重点放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现在较能得到认同的是我国学者熊川武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他将反思性教学界定为:反思性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一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一界定说明了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同时又突显了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1.2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一种可重复的反思。它旨在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它是一个螺旋式的提高过程。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一种对教学产生新的理解的过程。

(3)反思性教学是既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又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的实践活动,是把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它让教师感到自己有责任让每位学生成功,而且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学生成功的关键。

2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途径—反思

2.1教学反思的方式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的途径。Schon指出,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是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师的教学反思包括以下步骤。

2.1.1课后小结养成每节课都要进行小结的习惯。小结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反思过程,首先要反思学生,如学生的反应如何、接受程度怎样等,然后要反思教学,如与学生互动如何,教法运用是否得当,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等,以便为下次课积累经验,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2.1.2听课与集体备课观察和分析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课堂管理措施、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师生关系、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等。通过听课,取长补短,学习长处、反思不足。并在课后彼此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讨论不同讲授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反思上一年在教授本节内容时出现的问题,积极改正。

2.1.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比听课更全面的一种评价方式,要求评价者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要对被评价者的教学文件作出评判,即教学文件准备的各个环节是否得当等。这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循环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2.1.4学生评教在某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3反思性教学的实践

反思性教学以科学反思为基础,是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相结合的教学,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是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实施反思性教学。

3.1调查研究,了解学生需要

反思性教学的主体还是学生,如果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而凭主观臆断实施教学,则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进人临床实习的学生,带教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人科实习计划,再根据学生希望获取什么知识来制订相应的实习教学计划。

3.2区分个体,结合集体讲课与个别指导

我们知道,虽是同类事物,但也有其共性和个性之分。比如由于《护理技能操作教程》相对规范、细化,护生进科实习后,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医学生则不能。因此,在给医学生讲授技能辅导课时,应备齐所需用物,认真备课、示教,先以大班形式教学,再以小组形式教学,必要时一对一进行个别答疑。

3.3勤实践、多提问,返学为敬

学生牢固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不等于具备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比如,要求护生学会初步分诊、询问病史,将跟随医生诊病、跟随教师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指定某护生边操作边讲解,其他护生找出不足之处,最后带教教师给予指导,使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转换成技能、技巧,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4定期祖织麦流活动,进行反思性总结

要求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将自己的想法、体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分析问题重点,进行自我反思。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以培养学生不断反思、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第4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观察是师生之间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其属于一种师生关系的动态反映。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的,即教师的“教”影响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影响教师的“教”。教学后的反思是属于教师能力和意识的一种理性智慧表现。课后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教育设计、活动以及观念进行理性的、客观的判断、认识与评价,以此来对自己教学进行有效地调节,从而形成教师独特的、具有个性化的新型教育观念。

一、以课堂观察为载体,开展教学反思

课堂观察是通过查看对课堂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这一基础上寻找学生课堂学习完善、推动教师发展专业活动。教师借助在课堂观察的效果,来探究、应对具体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展现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同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全面的综合发展。

有效的课堂观察:首先需要确定观察的目的与目标。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我们教师全面了解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个体差异以及爱好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只有掌握了这些因素,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时就能够将其灵活的融合到教学设计上;其次是落实观察内容。我们一般把课堂观察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准备、课中观察、课后分析。教师的课堂引导除教学前要精心准备好教学情境、教学材料外,最主要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行为与反应,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对话与交流,同时课后要有意识地对活动各个环节进行质疑,以激活自身的逆向思维能力。

在课堂观察之后的分析中,需要以课堂教学环节为主线,根据观察者的观察点为基础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教学情景再现或者视频回放等形式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然后任课教师根据观测者的观察记录对教学设计进行全面的反思和修改。

二、以教学反思为契机,优化课堂教学

对于教学反思,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任课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出教学疑问、探讨研究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进行课后反思来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正不断深入,对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当我们在为进行新课改而不懈努力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反思自身在新课改中的不足之处,总结分析在教学的设计、管理以及实践等环节上的出现问题,并积极研究解决方法。通过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实践的磨练,以此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探究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重复、缺乏启发性。

例如:“走进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猜想文中产生这种问题原因是什么?”学生们则思维活跃,各抒己见,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但稍作观察分析,就会发现不少教师把“你读懂了什么”、“你想说什么”等当成了“万能钥匙”,不论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基础如何而一味使用,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探讨性问题。[2]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要注意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且要有目的性,要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知识点的落实,还要避免因问题过于简淡而使学生感觉缺乏挑战性,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素材,使学生产生探究愿望,而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

(二)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但上课时不能解决好“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

一方面,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必须开展非指导性教学,要“放”,但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忌将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得太死;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老师将学生、教学内容、课堂的际遇等诸多因素纳入教学过程,进行课堂的适当调控,使课堂放而不乱,学习环境和谐。

(三)教师应该精心的去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积极的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讲”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尤其是对开放性的讨论题目,许多教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支持学生在现成答案之外寻找新的尝试,无所顾虑的“迁移”和“延伸”等等,似乎成了新课改的“特点”。

新课改主导的是将传统教学的讲授式转化为启发式和讨论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教师不再是传统教材的“克隆者”,而是新教材的研究和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提高“讲”的艺术,这样才能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5篇

【论文摘要】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研究者都提倡教师应成为“反思实践者”,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应始终保持动态、开放、持续的状态。但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尚存在非持续性的特征。基于此,本文通过交叉学科研讨,导入管理学相关原理与模型,实现教师教学反思的持续性,提速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推进能力。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一 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二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该项工作与 "PDCA循环”中的‘`P阶段”相契合,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

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P阶段”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3.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止步于此,即制定教学目标,继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中往往就是按部就班地记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及细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实效。鉴于此,在以上两阶段之基础上,丰富“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过程,即‘`PDCA循环”中的"C阶段”和“A阶段”。

第6篇

面对文学理论教学中的诸多尴尬境遇,人们不禁会问,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文学理论》课到底有啥作用?文学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到底是什么?文学理论教学中这样的目的到底实现了没有?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大概先得看看《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者们是怎么说的。关于文学理论课程设置的目的,或者说文学理论的作用不同的教材编写者有不同的表述。陈文忠主编的《文学理论》指出,“文学理论是一种‘有用之学’。它具有双重意义和三种功能”。即“理论认识论的意义”与“实践方法的意义”及“由此,生发出文学理论指导实践的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引导创作、指导欣赏、规范批评。”[2]刘安海、孙文宪的《文学理论》则认为,“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在于:(1)准确而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命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逐步形成和树立以为指导的、切合文学实际的科学的正确的文学理论观点。(2)为学习文学史、文学批评以及其他文学课程打下理论基础。(3)为文学接受以及将来可能要从事的文学创作作好初步的准备。”[3]欧阳友权主编的《文学理论》明确指出:“文学理论就是一种理论思维的成果,学习它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文学理论能指导人们系统地掌握文学的基本命题和原理,形成健康的进步的文学观,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其次,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有指导作用。再次,文学理论对文学批评有观念支撑作用。此外,文学理论还给文学史研究提供思想基础,指导文学史更透彻地描绘一定时代文学的实际状况,揭示文学继承发展的历史动因和基本规律,正确地评价历代作家和作品的风格特征等。”[4]鲁枢元等人主编的《文学理论》认为,“一部文学理论的教科书,大致就是一幅文学领域的导游图。无论你将要涉及的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作品与作家分析或是文学演变史的研究,还是中外比较文学的研究、文学批评实践的开展,甚或文学创作的尝试,从整体上对文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性的把握都是必要的。”[5]王一川的《文学理论》指出“文学理论,对大学中文系学生来说,可谓进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殿堂的必经之路。如果不了解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是无法进而了解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知识的,更难以从事实际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研究。”[6]有的文论教材虽然没有指出专门的教学目的,但在教材编著后记中或隐或显有所流露。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在初版后记中写道,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文学的一般原理和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样式、类型、形态、结构、层次、叙事和抒情的技巧和风格特征等,并进而具有较强的分析作品的能力。”[7]南帆等人的《文学理论》后记中指出“文学理论可以初步理解为关于文学的种种知识,例如文学的种种特征、构造、功能、文化位置,如此等等。”[8]成远镜,佘向军主编的《文学理论》后记中认为文学理论是“担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能力的重要任务,对于培养学生‘成人’和‘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可见,几乎每一种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者都将掌握文学原理和相关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指导文学创作等作为文学理论的教学目的。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但恰恰是注重文学知识传授的教学目的使得原本鲜活的文学理论变成了生冷僵硬的文学知识。事实上,文学理论并不仅仅是关于文学知识的堆砌,它不仅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学现象、文学事实与文学经验,而且还具有浓厚的理论思辨色彩。当我们把包含着大量的文学事实、文学现象、文学经验,极具思辨色彩的理论肢解为堆砌的文学知识时,理论鲜活的生命消失了,成为了僵死的知识,教学中,知识传授的目的实现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没有了,当然也谈不上心灵的启迪了。那么,文论教材中关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批评的目的是否实现了呢?事实表明,文学理论的教学对于学生文学欣赏、文学创作能力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众所周知,在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是通过学习文学理论培养出来的,没有一位文学家是通过学习文学创造基本规律而获得创作灵感的。文学创作其实是一种极富个性色彩的个体创造性活动,很难说有固定的规律可循。可以说,文学作品的创作完全是文学家独特的艺术才能与想象、幻想能力所致,某种意义上讲,天赋占据很大成分。一个作家的成就高低与是否学习过文学理论似乎毫无关系。恰恰相反,反倒是文学史上的很多作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独到的创作理论,而文学理论家们似乎很少有文学作品的创作。同样,文学欣赏能力的提升也并不见得就是在学习文学理论中得到提升,一个人很可能不懂什么文学理论,但因为他有大量的文学作品阅读经验,因此,可能会有很高的文学鉴赏水平,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是也。可见,文论教材中关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批评的教学目的似乎也只是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者的一厢情愿而已。那么,文论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以为,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与反思探究能力,培养理论思维,使文论教学成为一种诗性智慧的启迪。这恐怕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识到的,以至于王一川教授在其后来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中明确指出:“文学理论的目的是要让文学阅读体验上升到理性自觉高度,服务于特定的文化价值的传承。相应地,文学理论的功能也就体现出来,它诚然可以引导作家去创作、批评家去评论、教育家去育人、社会工作者去感化人等,但毕竟主要在于帮助读者理性地升华自身的文学阅读体验,使之凝聚成为自身的国民文化素体验基础上,通过文学理论思考,把文学阅读体验升华为自身的国民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国民人格的濡染或涵养。”

应该说王一川教授前后编写的两本文学理论教材教学目的的变化折射出的是多年来有识之士关于文学理论教学目的的反思。的确,文学作品的阅读,虽然可以让人从作家独特的文学语言中领略到丰富多彩的生命体验,但它仅仅是感性体验而已,只有当我们通过文学作品的个别性进而去思考其普遍性时,我们从文学作品中领略到的生命体验才可能成为一种理性自觉。因此,文论教学要摆脱困境,焕发活力,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清晰透彻的认识,否则,我们的文论教学大概只能教会学生抽象的名词、概念术语,而无法让其获得理性领悟文学艺术的魅力。

二、文学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前所述,文学理论因其自身内容的繁杂广博,理论自身的抽象晦涩,让教师绞尽脑汁,让学生望而却步。尽管如此,作为高校文论教师似乎应该以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去面对当前的文论教学,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改变当前高校的文论教学现状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通过在学生中的调研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我们以为,走出当前文学理论教学困境,探究有效教学方法,以下几方面似乎是要考虑的。

第一,走出知识传授误区,注重心灵启迪。文学理论原本就是启人心智、发人深思的。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文学现象,层出不穷的文学作品,重要的不是把握这些文学现象、文学作品的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学作品的理性体验,培养一种人文关怀的心灵,一种不断思索、探究的意识。因此,教学中不妨改变以往传统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尝试一下研究性学习模式,通过课堂有效互动、小组讨论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笔者在教学中曾经尝试研究性学习模式,效果很好,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譬如对于任何一种文学理论所无法回避的问题———什么是文学进行教学时,笔者完全扬弃了传统机械的知识传授模式,而是通过文学文本实例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究,以鲁迅先生的散文《秋夜》那个著名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江南民歌《江南可采莲》等一系列文学文本片段为例,让学生自己品读,咀嚼文学的味道,与只陈述事实的“我的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这种陈述事实的话语进行比照,经过一番比照玩味,学生恍然大悟,指出,两者在传递信息方面没有差异,差异在于语言表达的不同,前者字里行间的满是情感,而后者似乎只有事实信息,缺少了情感。通过一系列文本实例的引导及学生的主动探究,得出了文学的特性:语言更具表现力,字里行间蕴涵着无限丰富的言外之意,耐人寻味;呈现审美形象世界,给人一种审美愉悦;蕴含着心灵情感、情绪,生命体验,是一种虚构的描述。这种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其领悟自然深刻,如此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因此,文论教学不能一味注重传授知识,而应注重学生理论思维与问题意识的锤炼,引导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中养成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行为习惯。

第二,引入文学文本,摆脱教学困境。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如何让理论不再灰色,让理论之树也变得长青,引入文学文本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因为理论的真谛往往是要通过文本的细读才能获取。其实,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就已经明确指出“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这就是说,文学理论原本应是自我在大量文学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获得的,不应该是由教师归纳提炼出来而后告知学生。譬如,关于什么是诗,我们似乎只需要拿一首诗让学生去读,并告诉他,这就是诗,换一首,再告诉他,这也是诗。学生读诗多了,不仅自然会知道什么是诗,而且能够凭自己的直觉判断出什么是好诗,什么是歪诗。倘若我们不让学生接触诗歌,而是按照文学理论教材中关于诗的界说告诉学生:“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11]恐怕学生一时半会儿是难以明白诗到底是什么。因此,在文学理论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文学文本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可以说,文学理论课,既是一门理论课,又是一门文学课,既要保持理论的逻辑性、概括性、思辨性,又应当保留文学的感性的魅力。可以说,理论是骨骼,文学是血肉,只有二者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文学理论才会是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第三,密切关注当下文学现象,使文学理论教学能接地气。文学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因为,文学理论来自对各种文学现象、文学作品的理性体验,其研究对象为现实中充满生命体验的活生生的文学文本,其作用在于使读者的感性生命体验上升为理性思辨。因此,不能因为文学理论教材落后于现实,教师就束手束脚,照本宣科。毕竟,教材仅仅是个纲,对教材内容的取舍还主要取决于从事文论教学的老师。倘若把教材比作一幅文学领域的地图,那么,它大概只是会标记地方的名称与方位,而这些地方具体的山形地貌、风土人情、气候条件、景点名胜当然还得老师在课堂中渲染描述,像一位煽情的导游一样领着学生畅游文学的王国,每介绍一种文学现象、阐明一个文学论题,就能引领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心灵境界,领略其中独特的人文景观。因此,对于文学理论教材中尚未涉及到的网络文学、手机短信文学、微博创作、微信创作等当下电子媒介时代的新生事物,教师不妨大胆引入课堂,让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文学现象指点江山,他们自然会产生兴趣,自然也会思考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文学现象,进而去主动探究,形成自己的思考。当然,老师对于学生的见解,哪怕是浅薄偏激的见解不妨多些包容。因为任何一种关于文学现象、文学作品的阐释,并不就是关于文学艺术的绝对真理。文学理论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很难说是精确的科学,原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我们没有理由去追求文学理论的科学化。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模式;新课改;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92—01

初中语文新课改着重教学的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一、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之我见

传统的阅读教学究其根本原因,颠倒了主次,把课堂当“讲堂”。

(一)颠倒教学主次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教学往往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索然寡味。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束缚了学生的能力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及应有的创造力。后来,稍有所改变,也只是照葫芦画瓢,没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二)教学情境过多

有的老师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安排过多的教学形式,把课堂搞成杂乱的“集市”,让学生眼花缭乱。教学情境多和教学方法杂,一方面会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把握;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不能一味盲目的为了改革而改革,必须在深刻理解新课标的前提下,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变革,这才是上策。

(一)善用课堂技巧

1激兴导入,创设意境

导入是教师在开课之前的一段幕启,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主要手段,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第一步。为此,语文教师的导入也就成了一门艺术,一门适合舞台演出的艺术,与此同时,教师也就成了学生们节目的主持人,自然学生也就成了自己真实的观众。创设意境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灵丹妙药。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意境中才能挖掘出他们潜在的情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般来说,意境的创设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开头的激兴导入就让学生置身于课文内容的氛围之中。

2适当的留白有时恰是一副最美的图卷

我们习惯了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篇篇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考点详讲详练,不厌其烦,其中不少东西肯定是繁琐累赘、重复罗嗦的,教出的学生也是高分低能。因此,我们的语文课不妨试试老师少讲、精讲,对于一些基本的东西,可以大胆地放放,给学生一点空间与时间去实践、感悟,不要怕出错或不周到,适当的留白恰恰就给了学生一个思维自由舒展的空间。

(二)加强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针对新课标中自主的学习观念,笔者认为应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对有些问题产生分歧,我们不要简单地充当裁判的角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而要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自己悟出结论。我们提倡阅读过程中的多元化理解,但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而置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于不顾,这样不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必然会削弱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三)学会恰当的引导学生

教育学家夸美缪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就是注意力,有为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理不跑马,才能了解眼前的一切事物。”由此可见学生的注意力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本前提。 而这都依赖于教师有趣且震撼的引导方式。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多才多艺去影响学生,勇敢地摈弃满堂灌和填鸭式,帮助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不至于迷航。

三、结语

在新课改中,还有很多教学问题需要研究和思考的,如:接受式学习还能不能提倡?新旧课程观念怎么衔接?如何检测德育的效果等等。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学会提高自身。话说有教无类,教无定法,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育人”而非“驭人”。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式反思

新课程改革以来,充足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探究方面热情十足,积极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此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类教学方法,解决切实问题。

一、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探究活动浅显

现阶段,小组活动探究的开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随处可见,但是如若深究,教师在教学时更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因而不能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空间,导致学生不能将课文读通,读熟等,由此学生就不能在教学中产生更好的想法以及感受,导致小组讨论流于形式,不能深究,多数情况虽然能够充分开展小组探究讨论,但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探究学生的成功,并且给学生充分的展示,受困于教学时间,教师不得匆匆结束课堂教学内容。

(二)探究问题缺乏精深性

现在,课堂上的问题探究偏于浅显,甚至很多时候更趋向于课文边缘化,所以很多内容探究价值意义不大,虽然部分探究内容有深度和价值,但由于学生能够掌握的资料有限,因而探究活动最终效果不佳,不能完成预定的目标,由此这些探究只能是浪费时间,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同时也会影响课堂知识容量,导致练习时间偏短,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不能达到预定要求。

(三)探究形式僵硬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用于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合作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优点在于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的语言和想法,并且无论学生发言的正确与否,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都敢于说话,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但是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会忽略对学生进行改方向能力培养,教师感觉只要把讨论结果公布给学生就可以,但是教师忽略一点,小组讨论不是让学生获悉结论,是要让学生了解整个探究过程,因而该教学方法被教师的总结陈词所替代,使最终原本灵活的探究方式被单一的探究方法所代替,让学生学习起来有诸多不便。

二、初中语文探究活动的反思

(一)引导学生联系语文与实际生活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呈现开发的态势,因而语文活动中社会化语文是语文活动的关键内容,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环境语文、街道标语等内容,学生也可以通过收集民间故事,或者街头演绎等形式,让学生真正体会语文的用途来源。由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教学情境,进而学生在深究中能对语文活动有深入了解。例如学习《死海不死》这课内容的时候,需要结合课文的科学、趣味性特点,给学生创设“我是导游”这样的一个特色活动,让学生从导游的视角其他同学介绍死海,且学生会主动上午查阅有关死海的内容,并且将这些内容牢记于心,然后把收集到的内容变成导游宣传词,借以学生能灵活的转化课本知识,不让知识按部就班的死板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被激发出来,而且主动学习能力也会提升。通过实践了解到,运用该类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诱导学生将知识内容渗透到语文学习中,更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以使学生的分析和理论能力在此也有突破,由此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较之前有较大提升。

(二)小组活动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并争强好胜,由此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入探究和漓江,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时将学生分成四个探究小组,把课堂教学内容分解成探究题目,例如基础朗读、知识累计、阅读理解等内容,并设计发言、抢答和辩论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多种讨论方式,同时给每个小组设置一个记分牌,学生自己能够翻牌记分,该方法的实质就是将学习转化为竞赛,这样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也更为浓厚,学生也就不是被动的听众,反而成为主动的参与者,那么要想在竞赛中获得名次,就要在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就《岳阳楼记》为例,通过观察,每个小组成员为了应对竞赛需求都主动获悉各类资料,甚至很多学生为让自己“胜券在握”,将内容延伸到课外,同时学生之间也相互交流,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沟通,学生其实在上课之前,就对基本的字词有了初步了解,学生为了更好的解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广泛的收集历代仁人志士的先进事迹,将其做成小卡片,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同时小组竞赛的课堂效应也体现出更多的教学新模式,因而在创设教学方法的同时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且以此为基础精心的设计教学方法,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由此了解到主动探究的学习不是学习的负担,反而是学习的享受,更是学习中乐趣的体现。

(三)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学习模式

探究性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教师亦或是学生是否能够提出更加挑战性的问题,关键点在于是否掌握要点,为此教师要注意两方面要点,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需发挥自己的作用,即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提问,并做好教学准备,通过研究学科特性,提升教学水准;第二教学时通过探究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诱导性,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了解知识,进而学习知识,语文教学中很多内容需要仔细阅读,才能有所体会,因而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学生敢于疑问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三、结束语

教学是教师需要立足教学本质,不要跟风开展教学活动,更不要流于表面,在学习实践完成后,实践要更具反思,因而要在教学中做到潜心研究,深入完成教学任务以后,让教学活动积极适应改革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树静. 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与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10.

第9篇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史;文本解读示范;思考训练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74-03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讨论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文学的看法,其特点有两个:一是与文学史不同,《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古代文学理论课程,关注的是文学理论。又由于古代文论几乎都缘于批评家对当下文学现象的不满而发,故而又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结合相当紧密。二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体系与西方文学理论是两个独立的发展体系。相对而言,中国古代文论的逻辑严密性较差。把握这两个特点,我们才能明确《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教学目标,:既要强调知识传承,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强调知识传承,这是大家都公认而且也在实践着的,毋庸多言。但作为理论课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不能停留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上,对有一定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基础的高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对他们的思维进行训练,让他们逐渐掌握对古代文学文化知识进行思考研究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观察有些学生很努力,但从考核来看,他们只是停留在对知识的强大记忆上,运用知识、联系整个文学史和批评史进行思考的能力较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习惯,学生之所以没有能很好的体现其思考能力,一是对自身的思考习惯熟视无睹,且无触类旁通之功夫;二是教师没有给予有效的引导。如何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思考习惯,或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思考方式,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从容悠游而不迷失,且能奋力驶向彼岸,这给授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给予学生信心,告诉他们,只要向前迈进一步,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比想象的聪明得多。思考能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的因素,虽然有一些普遍适用的基本研究理论,但具体运用起来也会因人而异,所以教师无法像灌输知识一样,规定学生的思考方法和步骤。《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针对的都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基础和人生阅历上都有一定的积累,有足够的能力配合教师的引导,通过自己融会贯通,在实践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考方法。关于对思考方法的示范,主要可以从对原始文本的解读入手。我们应该告诉学生,面对中国文学批评原始文本时,应该怎样阅读和介入,并在解读过程中,怎样以学习到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的知识为基础,进行通盘考虑。

我们的高校教学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各种直接以原始文学和理论文本为教学内容的课程较少,通识课较多。而在通识课中,由于内容庞大,教师所讲授的一般都是宏观的线索,并附加一些例子,即使是实例,也因为时间关系,多以讲授为主,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少。学生还没有进行必要的思考,就已经被教师的分析结果填满了,在下次碰到同类文本时,学生会惯性地期待老师给出总结。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清楚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即使教师的讲授和教材完全一致,也要启发学生的心智,主动的学生就会触类旁通,去研读其他的原始文本,甚至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阅读文本的示范,就是教师选择一两篇(部)文本进行仔细阅读,并从中总结出观点,同时让学生观察到整个过程。我们所示范的整个分析过程要“细”,并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开启并打通学生的思维。

我们以李清照的《论词》为例。关于宋代词学,教材一般是从宋代词论发展的角度谈,是文本解读的示范工作。为说明方便,现将李清照《论词》全文引于下: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通读全文,并给出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该篇古文并不深,学生理解是没有问题的。通过学生的思考后,教师可以提问,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馈,特别要肯定积极动脑的学生。实践证明,教师的这些肯定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然后在学生的回答中再追问,让学生“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同时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样他们会逐渐产生强烈的追根问底的冲动,这就是学习的热情。然后教师进入示范阶段,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怎样阅读和分析文本的。作为阅读示范,我们要做的就是细读文本。在这之前,我们要强调,大家必须摒弃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教材对李清照词论的总结,重新从本文出发:第一段说的是一个故事,似乎与本题无关。由于中国古代文论的形式多是随笔式或书信体,很多文字可能信息量并不大,但是我们的初衷不是“无用”,而是“有用”。就是说,我们假设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用的,那么就要对所有的阅读心得做出仔细记录,深入现象背后,找出文字的意义。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问,并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运作状态,这样就会避免懈怠。当然,张弛有度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且整个过程中,教师最好用黑板板书所读到的每一个心得,即模拟平时读书做笔记的状态,这也是示范作用,最后再进行总结。

教师提问:这一段写的内容,与词有什么关系?因为文本阅读刚开始,所以我们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应该相对长些,再针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评价。这些工作完成后,我们就告诉学生自己的读书心得,第一段所写的,是说词发源于“乐府声诗”。而乐府声诗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可以入乐歌唱。也就是说,可以“入乐歌唱”,是李清照强调的词的特点。如果说这一段还不明确,那我们继续往下看。第二段,我们首先来看李清照的评语:“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说明下面提到的这些词牌,虽然是词的发展历程的一段,但是李清照并不是很赞同这些词牌所体现的词风,于是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的好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一一举例,让学生分析这些词牌代表作的特点,这又可以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词牌有什么特点呢?是否和李清照所说的一致呢?如果我们没有与李清照达成共识,那么李清照这么说是什么原因?或者可能是什么原因?(包括作品流传等基本因素的考虑)第三段,同样在谈词的历史。用“亡国之音哀以思”来评价后唐词作。这个评语其实出于《礼记·乐记》,是对音乐的评价。那么,这就有两点意义,一是说明李清照将词看作“乐”,可演奏,可演唱,这一点学生一般能想到。然后再引导学生向深处思考:联系前面讲到的词的地位,是艳科小道而已。而李清照此处用《诗大序》评价《诗经》的话,来评价乱世之词,可见她是十分重视词的地位的。

最后两段终于说到宋朝了。我们可以一一总结李清照的词论思想。因为到这里,学生已经渐渐熟悉了李清照的思路,这些工作大可让学生自己完成:李清照对“词”体特点的总结是:协律、浑成、典雅、铺叙、故实。到这里,学生已经明白,所谓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原来是包含这许多内容的。这还没有结束,我们让学生再通观全文,学会进一步地思考。第一,李清照对“以诗入词”的反对,是从什么方面说的?词律比诗律要精细得多,李清照最强调的就是协律,包括首段的入乐,也是协律的要求。李清照认为这是词的传统,不可打破。故“以诗为词”是不可行的。也就是说,李清照对“以诗为词”的反对,是从协律的角度来说的。第二,李清照在文章中提升了词的地位。由于她反对“以诗为词”,那么,她真的完全将词与诗划清界限,保持词的独立性吗?我们要注意的是:铺叙、浑成、故实等都是诗文的写作手法。所谓“有秀句无整体”,是诗歌所不赞成的。就是说,李清照并不注重划清诗和词的界限,只是在协律上要求词保持自身的特点,而用诗的一些方式和评价标准来谈词,这是为了提升词的地位,甚至与诗并列。我们对文本细读并总结完成以后,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论词》是以词的发展历史为线索的,我们已经把这个过程整理了一遍,那么,我们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就是李清照竟然没有提到作为第一部词集的《花间集》。这是什么原因呢?联系我们总结的李清照的词论来看。

首先,《花间集序》提出“词为艳科”,“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乃浮艳之作,而与李清照强调的“典雅”相悖。其次,《花间集序》体现出来的词体观,让词甘居于“艳科小道”,而李清照的目的是要将词的地位提升,二者又不合。所以《论词》没有提到《花间集》是有原因的。于是我们就完成了对李清照《论词》的解读,并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思考训练。这样进行思考训练,是要让学生知道,对原始文本,应该怎样提出问题。我们不是一味地接受作者所说的话,而是要去分析她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对不对。然后,我们应该怎样来分析问题。在对学生的思考方式的示范和思维训练中,我们要把握难易程度。但有些地方可以稍微偏难,所谓“取乎其上而得其中”。当然,这不是要学生得出深刻新颖的结论,而只是要训练学生的能力和主动性,最主要的是要告诉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下次碰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试着自己动手找答案。当然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文本进行阅读示范。文本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意义:一是篇幅不宜过长;二是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最好是可以从中找出与一般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讲授有出入的地方,或者是可以找出能有效提示学生思考的地方,如此处与《花间集》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