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39:34
导语:在传媒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所以,电视播音主持人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技巧、内在的知识素养以及对节目整体的驾驭能力。换言之,就是要求电视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上符合节目内容特点,而且也要注意自身的表情、手势、节奏和语气等非语言交际技巧的实际运用,才能更好地完成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传情的功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应该根据电视节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新闻调查类栏目,经常运用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述,不太注意情感的外露和语言的修饰,只是凭借主持人自身的知识结构深入浅出地分析事态的发展和事物的本质,其语言特点呈现出逻辑化和理性化,更能体现出主持人思想的敏锐和睿智。
二、电视传播规律的综合作用
除了上文所介绍的两点之外,在增强播音主持艺术性的过程中,合理地应用电视传媒也是非常必要的。电视是目前影响力非常广泛的传媒方式之一,在大众文化传媒中,电视所占有的比重最大,影响力也最广,那么对其进行综合应用,必然会促进我国播音主持领域工作人员的艺术素养提升。因此,要有效依靠电视传媒的力量,发挥其综合作用,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采用合理的电视语言来进行表述,从而使其艺术感染力有所增加,这样一来,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就要做到以电视节目传播的基本规律为基础开展各项工作。首先,要重视电视节目中,声音、画面以及语言的合理性,电视画面要做到连续美观,要不断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播音主持者的语言要与画面保持一致,主持人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能够对传播规律以及审美特征进行掌控。另外拍摄使用的摄像机位、背景声音等,都是影响电视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做到协调一致,从而满足人们对于电视艺术审美的需求。
1、现代传媒冲击、消解了传统民族文化原有的传播逻辑
(1)现代传播方式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冲击。现代传媒以其跨时空、信息高度密集、传播面广、辐射力强、社会功能显著等优势逐渐得到广大少数民族的接受和认可,成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已有千百年历史的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或群体传播等方式已降至次要地位。②以喜花鼓《黄四姐》为例,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中,只能通过现场演唱这种一次性的文化消费,影响范围相当有限。而如今,电视现场直播、微博微信的现场分享、网络视频分享及链接,可以让不同地方的不同爱好者随时欣赏到这一特色文化,并把这种民族文化传播出去。
(2)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文化传播具有优势扩散的特点,因此,优势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播力。现代传媒传播的是大众文化,这种优势、主流文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完全是单向的信息传输和文化植入。当现代传媒所传播的文化并非当地的本民族文化时,也就在悄然解构着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今,对于现代传媒的接受和习惯慢慢改变了当地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越来越多的人对本民族的传统已经麻木甚至丢弃遗忘,传统民居、服饰和节庆等文化就在这看似喧嚣的现代浪潮冲击下逐步瓦解,甚至消失。
(3)现代传媒可以将民间记忆转化为媒体记忆,完成“文化修补”。民间记忆与媒体记忆,是指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相对于前者,媒体记忆可以利用媒体挖掘并完整的将某地区的民族文化保留下来,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增强传播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也并不是把所有的文化活动都记录下来,而是会经过文化筛选,逐步修补甚至还原民族文化。以建始县的丝弦锣鼓为例,当地分为南乡、北乡丝弦锣鼓,由于地域保守思想,他们在传承上具有不完整性。而媒体记忆就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通过对南乡和北乡两种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分别深入挖掘,并通过媒体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就间接弥补了民间传统传承方式的保守性的弊端。
2、现代传媒在民族文化生态嬗变中的角色——现代化的推动器与加速器
现代传媒正在以一种非强制性的方式改变着湖北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的价值观、生活和娱乐方式,不知不觉中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嬗变构建着话语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文化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认同等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地方性,变得更加开放,并慢慢与整个社会文化的动向达成一致和协调。对于这种文化转换,日本学者主内郁郎把它称为“原有文化的消逝”③。所以,湖北武陵山片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在受到以电视和网络为首的现代传媒的解构,其民族文化正经历着一个嬗变的过程。
(1)部分特有的民风民俗逐渐消失,现代传媒推进了民族文化的商业化。据我们了解,在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活动和节日众多。例如每年农历七月七号举行的女儿会等等。然而随着现代传媒的兴起和渗入,《非诚勿扰》、《百里挑一》等相亲类节目大火,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与推崇,与此同时带来的却是土家族传统女儿节的“变味”。换句话说,随着现代传媒的渗透,湖北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正加速着商业化的发展道路。
(2)网购兴起,少数民族服饰已非主流服饰,现代传媒推进了民族文化的社会化。这点在购物习惯和服饰上尤为明显。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们最早都是通过自给自足来满足生活需要的,后来逐渐通过市场购买。而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网购,并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甚至很多中老年人也都学会网购了;在服饰方面,几乎全面汉化,少数民族服装已非主流服饰。美丽的婚纱、帅气的西装、舒适的休闲服等等,每时每刻都充斥在各种荧屏上,电视和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宣扬着现代服饰的时尚和方便。相反,辗转各个街区,专门卖民族服饰的店铺几乎没有。
(3)传统吊脚楼消失,代之以整齐的楼房,现代传媒加速了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在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土家吊脚楼一直以来以清爽、简洁和不惧山区地形的优点为我们所知。如今,随着现代媒体传递并勾勒着一幅幅现代都市化的生活画面,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希望过上这种城市化的生活了。所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武陵山区,保留完整的土家吊脚楼已经很难见到,即使有也是非残即破。现如今的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无论是市镇还是乡村,已然是在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步伐已不可阻挡,而现代传媒正是这次现代化建构的推动者。
3、结语
作者:赵清
西方国家传媒业中的这种并购行为在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流行起来,这种并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传媒行业的多元化、全球化发展,让世界各国的信息最迅速、真实且完整地展现给观众,这种并购行为推动了西方国家传媒业的发展。我国传媒行业的产业并购行为较晚,导致传媒行业的多元化发展缓慢,是我国传媒行业所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面对传统媒体的竞争力逐渐下降的情况,我国传媒行业并没有作出相应的改变,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媒体行业的发展观念。这种传统的观念阻碍了新兴媒体方式在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导致我国的传媒行业依旧以传统的传媒行业为重心,严重阻滞了我国传媒行业迈向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步伐。行业产出上的对比。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报刊的广告收入为275.6亿美元,同比幅度下降了27个百分点,这种幅度是美国报业的第9次下滑,这说明了西方传统媒体的衰落,但是在报纸广告下降的同时,网络广告收入却快速上升。2009年,美国的四大网络公司(谷歌、雅虎、微软和美国在线)的网络广告收入总额为326.42亿美元,比2008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左右,其远远超过报纸的广告收入。除了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都出现这样的状况,这些状况都证明了传统媒体的衰退和新兴媒体的兴起,这是一种必然趋势。面对这种趋势,很多西方国家都将传媒投入着重放在新媒体发展方式上。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广告市场规模虽然从1981年的1.1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899.56亿元,但是仍然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其中,广告收入所占GDP的比率为0.63%,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广告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率为1.75%,和国外某些发达国家的比例也相差悬殊;2008年人均广告收入为143.04元人民币,而美国在1989年就达到了人均499美元。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媒行业的产出存在一定的差距。行业技术上的对比。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渐离不开信息技术,传媒行业亦是如此。以电影传媒为例,西方很多国家的电影逐渐占领我国电影市场,而他们成功的原因在于电影给了观众很独特的视觉享受,如美国《变形金刚》《钢铁侠》等这类能够让观众叹为观止的电影。这些电影中的特效大多都是用技术制作而成的,能够让人感受到激情,这种激情正是我国电影缺少的。这种来自于媒体技术上的差异使得我国的媒体行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严重阻碍了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另外,据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的统计,1998年中国国内生产了499部电视剧。虽然电视剧数量较多,但是从电视剧质量上看,很多电视剧粗制滥造,题材雷同,大约只有1/4在电视媒体播放,资金的浪费严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我国传媒业技术上的不足。
针对这一现状,传媒行业都应该不断完善体制的改革。通过完善传媒行业的改革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我国传媒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优化传媒行业的产业结构。作为十分有潜力的行业,传媒产业必须摆脱过去留下的传统思想,应该认清当前的传媒发展形势,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增强企业实力,提高竞争能力上。当面对全球各国传媒产业的挑战时,我国传媒企业应该理性地反思,找到自身的不足,并依照自身状况和需要准确地制订发展计划,通过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和交流,来扬长避短。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传媒行业应该在传统产业的发展基础上,努力增强新兴传媒行业的竞争力。就传统的传媒行业而言,其在我国传媒行业中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传媒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更好地规范传统传媒行业的发展,应该健全和完善对传统传媒行业的管理机制。就新兴传媒行业而言,要不断地汲取西方国家的管理经验,将其摆在传媒行业发展的重心地位,让我国的传媒行业能够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另外,我国传媒行业还需要加强与国际传媒行业的并购,实现传媒行业的全球化发展。[4]实现传媒行业的转型。我国传媒行业当前的发展还有待提高,而这种提高必须结合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等因素。
而信息技术观念是指要学会接受和适应信息时代下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前景。其次,结合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想挽救传统传媒业的发展,必须实现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来更新传统媒体,使我国传统的传媒业能够快速地适应数字时代的需要。最后,传媒行业的转型还需要以技术为驱动。百度、网易、腾讯、新浪、微软等传媒都是技术企业,这说明新的媒体形式都是以新技术为前提的。因此,要想成功地实现传媒行业的转型,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提高传媒技术一方面能够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如苹果公司通过实现产品和技术的融合打造了iphone、ipad等产品,有效地激活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用户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技术激发了用户的需求,用户的需求也促进了技术的提高。[5]综上所述,我国和西方国家的传媒行业发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投入和技术上。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和新传媒技术的出现,传媒行业和信息行业之间的联系也会日益紧密,这也是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所在。这一点恰好是我国传媒行业中的最大缺点,国家应该注重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来推动传媒业的发展。另外,还需要加强与国际传媒业的交流,汲取更多宝贵的经验,将传媒和技术有效地结合,共同促进,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国传媒产业的竞争力。
1.1创生功能
电视传媒业在管理上进行创新是建立在自身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其目在于将有限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做出合理的配置,使得媒体的运行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最终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种创新首先便是将广播电视机构从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实行独立的资产、资源以及业务管理,通过专制以及重组的方式进行改革。通过这种方式,政策障碍不再是电视传媒业在资产经营中受阻,为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活化功能
通过对管理进行创新能够更新行业的竞争力,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传媒行业需要积极活跃的生命里,而管理创新恰恰能够满足这一点,将媒体核心能力作为行业的中心。核心能力也是作为电视传媒业的特殊竞争力,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对资源的重新整合和配置,在关键时刻,可以决定企业的生死,也可以帮助企业制胜。另外这种核心竞争力也体现了当代电视传媒行业的竞争力以及技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管理创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特定的外环境中令电视媒体形成各种互补资产以及技能和运行机制的融合,使得行业中各个环节能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最后,通过创新的管理,将经营权以及所有权有效的分离,从而实现了事业和企业的分离,以及行政和企业的分离,并且通过这种模式还能够培养出大批专业管理技术人员。
2方法和手段
管理创新是现代电视传媒能够继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动力,并且我国的电视传媒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以及进步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以及措施令我国的电视传媒行业继续健康发展是现代电视媒体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2.1方法创新
从方法上分析,电视传媒在管理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应当在人才的选拔上实行择优录用原则;其次应当进行全责的明确划分,有效的分责以及有效的放权;最后则是对当前的可用资源予以优化。具体分析如下,第一在选才上,一个媒体在进行任务的分配上往往应当依照人员的特点以及思维进行有效的调用,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才的特点以及优势,择优录用,并分配到适合的岗位上,才能真正的激发员工的主观热情。第二可以在选择人才的过程中采用赛马的模式,在选拔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人员的智力以及表现,并将实绩作为选拔的一项重点内容,重视真正的人才,并将其安置在合理的敢为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强行业中的人事管理质量,调动整体行业队伍的积极性。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应当明确责任,并适当的放权。管理者虽然应当在行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的重视员工的价值以及参与性,对员工的工作予以鼓励,从而完成管理工作。最后则是可以从考核以及管理上入手,实行分类管理,并在考核的过程中依照员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别考核,即可以依照业务性质的不同分别以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及考核标准进行管理。
2.2手段创新
电视传媒管理手段的创新是促进发展的抓手和捷径,它主要包括:一是要建立组织知识库;二是要完善自己的专有信息数据库。一个媒体要进行有效决策,实施最优化的战略,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组织知识库。组织知识代表着内部系统、常规、共享的知识和实践。组织知识无论怎样,代表着比组织文化概念更广泛的独有部分,组织知识库被定义为组织所有成员知识库的集合以及嵌于这些个体互相关系中的社会知识。电视传媒产业应倡导创新,提倡挑战,以产业化为指向,着力于内部运行管理新架构的构建,实现集团化、产业化的总体思路,完善功能定位,淡化行政概念,调整管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市场主体,强化市场运作,积极探索既保证公益性事业的健康发展又推动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壮大的电视运营新模式。电视传媒组织知识库的建立,将使媒体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营销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而极大地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努力完善自己的专有信息数据库,将各种各样的数据和资料经过有效的统计、分类和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竞争资源,加强组织综合建设,整合信息资源系统,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结构。
3电视传媒管理创新的突破路径:理念与制度
3.1管理理念的创新
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是电视传媒的第一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电视传媒管理理念的创新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只按照权力、身份、职位、学历等外在因素来衡量、评价和任用人的思想,真正坚持任人唯贤的选才、用才理念,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理念,构筑以制度文化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系统平台。引入知识管理的用人新思想,即将知识视为电视传媒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电视媒体竞争力的关键,把存在于电视媒体内部的人力资源的不同方面和信息技术、市场分析乃至媒体运营战略协调统一起来,共同为电视传媒发展服务,创造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和优秀的员工团队,充分调动媒体中员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不断地共同学习,努力把人力资源提升为人才资源,形成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有利于促进人才创新,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电视传媒发展相协调的工作新格局,以更快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引进电视与专业、营销与管理、制作与技术等各类优秀人才,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形成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用活人才的动态良性机制。
3.2制度创新
(一)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改变现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了解信息的基本途径便是网页,之后,腾讯所推出的QQ成为最主要的通信工具,并且所延伸出的各种QQ空间、QQ游戏一度成为青年人最为主要的交流形式。近几年,以微博、微信为主的交流工具不仅打破了QQ垄断的局面,并且以独特性、便捷性成为当前人们最受欢迎的工具之一。甚至部分政府将微博作为传媒中的主要工具,形成微博问政的局限,新闻行业也利用微博了解事件发生的近况,便于记者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获取新闻素材。
(二)无线设备成为媒体发展的载体在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各种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的运用,使我国从3G网络跨越到4G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媒体的发展范围得到扩大。近几年,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在智能手机的运行下,无线设备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除此之外,在手机设备中安装客户端,能够浏览网页信息,发表事件看法,与他人聊天、交流等。除此之外,各种生活服务信息、软件运用,都逐渐成为新媒体的发展载体,成为当前传媒发展的前进方向。
(三)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信息的内容结构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信息传播的方式以文字为主,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在线视频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且逐渐朝着直播化、图像化、声音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传播的本质发生变化。其中,从视频技术的角度而言,在线直播成为当前社会最为主要的视频播放模式,在线直播的形式非常多,甚至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下,个人能够利用客户端进行视频直播,比如手机客户端、QQ在线视频等。除此之外,该类模式的发展不仅具备即时性,并且在画面上比较清晰,能够满足用户对画面的需求,并且用户可以将自己所看到的社会现象传播到网站中,这使得网络媒体的信息量得到增加,并远远超出了媒介信息的承载量。除此之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中,校园网络传媒也有所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查找学习资料,比如,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不仅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并且也扩大了校园网络传媒的影响力。另外,学生在娱乐、交往方面,也受到其影响,与过去传统的娱乐、交往方式相比较,新时代中的QQ、微博、微信、互联网成为了学生娱乐交往的主要途径与工具,学生可以在线聊天,也可以视频聊天,可以进行网络活动,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多种方式。另外,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新颖。由此得知,在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中,校园网络传媒也得以快速发展与进步。
二、计算机技术中传媒发展变化分析
在传媒行业的发展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媒的发展模式。1994年,我国接入因特网之后,传媒迈出了第一步;1996年,我国开始使用因特网,部分公众具有上网的实践,随后,部分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其中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在利用因特网中,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直到1997年,我国传媒行业利用因特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并在该阶段,人们利用因特网所带来的及时性、方便性,开始对后期进行改革。其中主要表现在对内容更新、网页设计、制作技巧上。在利用计算机技术中,传媒领域对自身报道的内容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报道模式和内容的局限性。传统传媒报道内容以国内外新闻为主,但是在利用计算机技术之后,各种新闻事件应运而生,各种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不乏引用国外著名节目模式。另外,在网页设计上,传媒领域也得到发展。
三、结语
一、关于话语
话语是目前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出现频率甚高的一个词。传统上,话语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修辞学和诗学,主要研究演讲和文学艺术,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典范性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随着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超越人际交流,话语概念及含义有了很大变化,其表现在,一是超越了对话语的工具性认知;二是研究角度的多元化取向。新修辞学代表人物美国人肯尼斯·博克认为人是象征性地对环境做出反应,语言不仅导致行动而且建构我们的现实。这种话语观,使“新修辞学将视角从传统的政治生活投向一切以言语为主的象征流活动,推动了修辞学向现代传播学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相呼应。”⑵这里所谓西方后现代思潮表现在包括上世纪中叶以来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领域。
在对话语的认识上,西方及其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以意识形态批评为中心),索绪尔、罗兰·巴特的符号学(以语言、文本为中心)以及后现代各种文化理论形成汇流,使话语成为当代文化与传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理论为当代文化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后现代的视角。西方者葛兰西较早从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度涉及话语及话语权的问题,他认为,“社会集团的领导作用表现在两种形式中——在统治的形式中和‘精神和道德领导’的形式中。”⑶前一形式表现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机器,后一种形式则体现为文化领导权或曰话语权。突破了基础——上层建筑二元结构的意识形态奠定了文化研究的基础。罗兰·巴特则认为在符号学的跨语言研究领域,其研究材料将时而是神话、叙事、报刊文章,时而是我们的文明产物,只要它们被言说出来,如新闻报道、说明书、采访谈话,甚至属于幻想类型的内心语言。后现代思想家福柯进一步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⑷葛兰西的“领导权”、福柯的“权力话语”、哈贝马斯的“合法化”、罗兰·巴特的“泛符号化”、鲍德里亚“仿像”等思想极大地丰富了话语理论,为研究媒介话语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传媒话语生产
波林·罗斯诺在《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一书中给“话语”下的定义是“所有被书写、被言说的东西,所有引起对话或交谈的东西。”⑸ RonScollon在《Mediated Discourse As Socioal interaction》一书中谈到媒介话语术语使用的三个层面:一是指大众传媒话语即报纸、杂志、期刊、电视、电影话语;二是指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话语;三是指最为广泛意义上的公共和日常话语,其媒介如信件、笔记、备忘录,以及更多技术媒介如话筒、电话、电脑甚至英语、汉语,或说写和符号语言传播模式。本文将在第一层概念上讨论传媒话语。
传媒作用于受众的一切都是通过话语形式进行的,无论其文本形式是文字或图像,各种新闻、电影、电视剧、广告、脱口秀等话语方式组成了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话语世界。其中存有两重话语关系,即传媒和现实的话语关系,体现为生产、共谋与替代;传媒与受众的话语关系,体现为消费或使用与满足。
1.传媒话语与文化生产
斯图亚特·霍尔指出信息传播应该通过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这一“主导的复杂结构”⑹来考察信息传播过程,其传播实践对象乃是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并以符号载体的形式出现的各种意义和信息,它们像任何形式的传播或语言一样,在一种话语的语义链范围之内通过符码的运作而组织起来,其产品以“话语”形式流通。虽然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电视话语生产,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传媒话语生产的普遍意义。
约翰·费斯克提出的文化经济概念认为,文化经济的流通是意义和的传播而非货币的周转,“在这种文化经济中,原来的商品(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牛仔裤)变成了一个文本,一种具有潜在意义和的话语结构,这一话语结构形成了大众文化的重要资源。”⑺
传媒营造了一个巨大的话语场(布尔迪厄所谓的“新闻场”⑻),或话语生产平台,它容纳并呈现政治、经济、科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各种话语形式,根据自己的意图与模式给予改造,通过转换、移植、膨化、过滤等方式对这些话语进行再组织。在这个话语生产场中,市场与商业需要构成了生产的巨大动力,消费主义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其运行机制则是由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规范结构所决定的。今天,世界上大多数传媒声称自己代表正义、公开、公正、传播真理。然而,这一陈述本身被看作是一套话语也许更为切实。传媒热衷于在一切领域发言并施加影响,只要它认为有这种必要。传媒话语生产建构了一个大众文化疆域,这一文化疆域突破或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国家、政治地理范畴以及社会范畴。汤林森指出,“大众媒介正以平稳而快速的步调扩张其技术能力,在西方社会当中,它们对于公私领域的生活、夹其渗透、报道及再现的能力,已经具备非凡的影响效果”⑼,这里所说的能力就是话语生产能力。
2.话语和话语方式
话语和话语方式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按后现代主义的文本中心论,“一切事物,包括一次生活经历,一场战争,一次革命,一次政党集会选举,人际关系,度假、理发、购车、谋职等等,都是一个文本,甚至演说也具文本地位(一个口头文本)。”⑽因此,某种程度上传媒话语就是对各种文本的解读和阐释,其解读和阐释方式决定了话语方式。以“新式新闻”(the New News)的出现为例,作为一种新的新闻话语方式,它产生于1992年美国总统选举,从形式上看“是一个速配的混合物,它部分是好莱坞电影和电视电影,部分是流行音乐和流行艺术,它将流行文化和名人杂志混和起来,使小报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和家庭录像互相结合”⑾,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当代传媒话语和话语方式表明:(1)传媒话语生产由现代性背景下的“生产性”转向后现代背景下的“消费性”,消费主义成为资本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意识形态,支配着传媒话语生产;(2)传媒话语需要对其他非传媒话语形式进行再组织以符合大众传播的模式和意图;(3)传媒话语生产作为意义生产,隐含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没有绝对的任意性;(4)媒体拥
有话语生产的巨大资源与权力,公众通过顺从或抵制对话语生产的权力关系产生影响。根据约翰·费斯克的观点,大众可“权且利用”(making do)其话语形式,创造性的、有识别力地使用资本主义提供的资源,从而使大众文化成为自己的文化。 3.“话题”与话语开放
在消费主义支配下,传媒乐此不疲地寻找话题,把大众吸引到传媒营造的话语圈里。在电视可能是街头采访,或主持人组织的名人与普通人共同参与谈话节目;在报纸,则是大众被邀请在已设计好的话题下讨论,或者以热线笔录的形式,或者以笔谈等形式进行。这似乎是通过话题策划与公众参与促进话语民主。但是,把政治、司法、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专家人物(布尔迪厄把适应这种话语活动的人称为“fast-thinkers”)邀请入新闻场共同进行话语生产,这种方式更多出自商业目的而非民主目的,换言之就是为了促进公众的话语消费。由此产生的大批媒介人物既是媒介“产品”又是媒介话语的生产者,扮演着双重角色。
针对这一现象,布尔迪厄指出,一个文化生产者越自主,专业资本越雄厚,只投身于除了竞争对手就没有别的顾客的市场,那他就越倾向于抵抗;与之相反,越把自己的产品投向大生产的市场(如随笔作家记者、循规蹈矩的小说家等)就越倾向于与外部权力,如国家、教会,党派和今天的新闻业及电视等合作,屈从于它们的要求或指挥。⑿用他的话说,这些“电视‘快思手’,记者史学家,辞典编纂家或靠录音机对当代思想进行总结的人,都毫无顾忌地利用社会学——或他们理解的社会学——以在知识场四处出击,发动独特意义的‘’”⒀,他们的目的不是生产而是再生产。布尔迪厄揭示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紧张关系,揭示了传媒话语生产的内部矛盾。
话题与话语开放表明:(1)话题与话语开放是传媒话语生产的重要形式,话题与话语开放极大地促进了话语生产;(2)话题与话语开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促进话语消费,增加收视率或发行率;(3)话题与话语开放促进了传媒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渗透,形成以消费主义为语境的话语狂欢。例如,“纳米技术”本是科学场的话语,但一经被传媒话语化后,就制造了令公众神往的幻象。在科学界宣称破解了人类基因密码后,传媒就又借此大做关于人类寿命极限的文章,推论说(或曰想象)人可以活到1200岁。大到世界政治、经济、战争、外交,小至日常生活的健康、时尚、消费等,传媒不停地设计、调整栏目,版面,不停地寻找、发掘话题。面对这一切,人们常常六神无主。比如关于“健康”,传媒给我们许多忠告,但很多是矛盾、混乱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永远关注这个话题。在这种话语世界中,大众接触到的是零散、矛盾的现实。
4.作为一种话语形式的“广告”
加拿大学者加汉姆认为,“应该首先将大众媒体视为实体,它具有两重性:一是通过媒介商品的生产与交换,直接发挥生产剩余经济的作用;二是通过广告,在其他商品生产部门中间接发挥创造剩余价值的作用”⒁。广告使消费主义无所不在,是传媒的又一重要的话语形式。(1)广告话语具有功能和文化意义,所谓功能是指其促进销售的作用,所谓意义是指它是通过态度、情感、心理等方式影响公众;(2)广告话语的文化意义使广告在空间和时间上得以迁延并影响着日常生活方式。(3)广告的功能往往在其话语意义的掩护与隐藏下完成。布尔迪厄指出,新闻场机制是按市场要求,通过记者对司法场、文学场、艺术场、科学场等各种文化生产领域施加影响。这决定了传媒话语可能的泛广告化语境。如电视开辟了“读书时间”,但这个“时间”很可能是由出版商控制的,仅由“排行榜”、“读者最喜欢”等话语就可明白,这个话语场可供出售。其真正目的很可能是广告而非知识。电视或报纸开设汽车、时装、保健、家居生活等栏目、版面,充满诱惑的图像和说服性文本使生活审美化,其真实目的则是消费,新闻、广告、艺术、文化等混合在一起,我们很难通过话语形式把它们分别开,惟一的区别就是看这些文本或图像的刊载、播出是否收费。尽管一般来说,有关法律如广告法,试图限制新闻性话语与广告性话语的混合,但操作上却较困难。广告主也乐意利用记者的权威或新闻性话语的信任,当你阅读了一段很有吸引力的文章,它充满了对于健康的关怀和严肃的科学理论,但最后进入你眼帘的却是药品推销商、医院或健身器材销售商的地址。不管公众是否乐意,他们只得接受这种话语和话语方式,抵制与反抗是十分困难的。传媒自身也需要这种广告性话语形式,比如,它定期向公众收视率、“发行量”等信息,或评选观众、读者最喜欢的节目与栏目,或公布读者来信,表扬或者批评等,是推销自己。国内一家报纸就曾以“一个城市和城市的思想”为自己作广告,声称自己是“深受管理层和收入较高层读者喜爱的报纸”来推销自己。
三、传媒话语生产的控制
在媒介社会,似乎传媒具有空前的话语生产的权力和自主性,但实际上,传媒话语生产中的主体仅具有非完全的自主性。福柯的话语理论认为,话语是受内在控制、外在控制以及主体控制的,其理论也适用于对传媒话语生产的认识。传媒话语生产具有明显的外在控制特征,它也通过“排除原则”中的“禁止”、“区别和拒斥”以及真与假的对立而体现出来,暗合了所谓说什么、怎样说、为什么说。比如极权社会中的政治、保守文化中的性等话语都有严格的禁忌范围,传媒可以用“新闻价值”等标准对话语进行“区别和拒斥”,无新闻价值的话题往往被排出在传媒之外,至于“求真意志”,本是人类文化史或文明史创造的一种信念标准,在传媒话语生产中,这个标准可以理解为“真实”、“事实”,其中自然也包含“追求真理”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或前现代的革命家都十分重视传媒,很多人亲身投入传媒话语生产工作,以此作为启发民智、宣传革命或改良社会的重要手段。
传媒话语与具有严格学科性话语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生产出来,后者是建构出现的(比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话语)。另一个区别在于传媒话语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对各类报道或节目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学科性话语只对部分人开放。
传媒话语生产的外部控制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因素:美国是所谓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十分强调言论自由,但这种言论自由包括传媒的话语生产自由,也得受“明显而即刻危险”的法律原则限制。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关于言论自由包括传媒话语生产自由的法律和规范。
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传媒话语的生产与操纵是明
显甚至直接的,因为传媒本身在现代社会里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有些独立,有些不独立)。在西方国家,传媒号称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各种政治力量都力求通过传媒话语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并施加影响。因此,我们看到,政治人物成为传媒的常客,他们频频在电视上亮相并发表演讲,以求获得公众的好感和支持。传媒的某些“提法”也往往受到政府的密切关注甚至控制。 3.社会因素:存在于一定社会中的各类组织,包括宗教组织、工会组织、女权组织、少数族裔组织以及其他大量的民间社团都试图利用各种方式对传媒话语生产施加影响,有的甚至通过自己主办杂志、电台、报纸、电视台等来维护自己的话语权。
4.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话语控制的一个复杂因素,它包括宗教观念,道德、伦理、审美、及风俗习惯等。譬如在前阿富汗,拒绝电视机、收录机等传播工具,声称《古兰经》是他们惟一的法律,宗教话语占有绝对地位和控制权。道德因素则主要通过公众的态度、情感及舆论起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传媒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又对地方文化和边缘文化进行消解,反应出传媒话语生产的文化矛盾。因此,通过传媒话语场可以发现,各种话语或文化形式间进行着影响、渗透、控制与反控制,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传媒话语生产的危机。
5.专业因素:这里所谓专业因素,是指传媒用自己的一套话语生产标准来进行话语控制,比如新闻传播观念、价值理念等,当然也包括传媒话语吸引力、冲击力等这类打动读者观众的策略要求。一个高水平的学科话语建构者,不一定适合传媒话语的生产,凡不符合专业或职业标准的传媒话语生产者,都要通过实践训练来达到要求。
由于视频网络的概念走进电视台,在制作手段上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从节目前期制作、后期编辑以及最终播出存档一体化,全部工作形式向“交互式”网上作业方向发展。避免了传统作业流程带来的时间、质量、效率上的弊端。实际上视频网络带来的不仅仅是电视媒体全数字化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视频领域的发展模式。
对于视频网络,如何去看待评估,未来的视频传媒网络将是什么样?本文试图进行探讨。
二、网络结构
笔者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视频网络应具备以下特性:
首先有高效的资源共享能力,并能实现快速的数据存取及交换.其次有智能化的监控管理功能。最后也是至为重要的一步,整个网络应具备可扩展性、强容错性、高兼容性以及与其它网络的互换性。
图1是某一视频网络生产厂家提供的解决方案。节目素材通过光纤或数字接口实时传输并存储到后期编辑制作单元中,由后期编辑制作单元来进行原始素材的编辑及后期处理工作,各种特技效果、字幕、配音、片头等在此处都可完成。制作完成的节目一方面无损地(全比特、或低压缩比、或其它无损压缩方式)送入硬盘播出单元,进行多频道播出,提高播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以无损或有损形式送入节目归档单元,实现节目的存储和归档。便于以后的索引和节目调用。监控单元通过与各单元交换信息,实时监测各系统的资源和设备运行状况。在硬件实现上以非线性编辑系统为站点构造数字视频网络。采用大容量的中心硬盘实现素材共享。鉴于光纤传输速度快、通用性强等优点,采用其作为网站连通的物理方式,用于数据的即时存取,设备和业务运营管理等控制信息的传递。在软件上实现以各系统具有统一的标准为基础,达到多格式文件之间调用、传输的互操作、强兼容性和可管理性。
图1由某一视频网络生产厂家提供的解决方案
1、节目制作单元
节目制作单元是节目日常生产的公共部分。为多部门、多栏目共用。因此网络的设计着重于视频素材的存取、存储体速度以及有效的素材共享。并且要求采用高速I/O端口,视音频服务器对信号格式和制作手段具有较强兼容性,整个单元具有可扩展性。以及完善的用户权限和用户资源管理。其对于网络安全及网络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节目制作单元以新闻类节目制作为主,系统构成采用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双网结构(实际上这是一种有待商讨的网络结构),其视频服务器由一组高速FC硬盘组成,并与一台运行在以太网上的数据管理服务器协同工作。在FC上连入实时使用低压缩比(数据量很大)视频数据进行工作的设备,以实现节目制作数字化,并实现在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中高质量视频素材的集中存储和实时共享。在以太网上连入使用高压缩比(数据量教小)视频数据进行工作的设备,完成工作量较大的编辑工作,以实现多点并行工作,大大加快节目制作速度,并为今后编辑站点的扩充留有余地。另外,以太网将系统中所有工作站点连接起来,以实现多个工作站的制作结果共享与相互传递。以上方案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商业操作方案。此种结构突出的特点是满足国内用户的升级要求及价格承受能力。
由于新闻节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网络的设计和前端采集编辑设备应简单易用。前期采集设备可采用先进的硬盘录象机,通过SDI数字接口,将素材以数据文件的形式直接调入服务器中,缩短了上载时间。同时可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将制作的节目直接通过光纤或数字接口实时传输并存储到制作单元中,无须使用放机叠加背景,录机采集的模式。串编工作站与中心存档单元的连接解决了对新闻节目自动归档、检索以及与中心存档系统的节目交换。在用于新闻直播时,一个直播控制主机以主控或被控的方式,将做好的节目或从演播室传来的实时数据转换成统一的实时数据流,送入播出单元。由于此项工作关系到直播安全,此处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可靠性、纠错能力及预留足够冗余措施。由总控制网来智能的监测各单元各设备的物理状态和节目制作流程的运行状态。
设备的可互换性和可选择性,使用户在扩充和构建网络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也意味着当网络中软硬件出现问题或不适应新的要求时,能找到更好的替换产品。当然,这就要求业界制定一系列的软硬件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硬件生产厂商的市场行为,此项内容往往被有意忽视,而使得用户不得不被生产厂商所左右。此种事件屡见不鲜。
2播出单元
由于播出单元承担非常关键的播出任务,所以安全、优质成为播出单元的首要工作目标。系统的设计原则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差错及故障的次数和时间。系统可使用性,各种设备及工艺流程要最大限度地方便操作。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中各类设备标准化要强,便于维护。
依据实际的状况,播出单元的采集可有几种途径:比如,通过录像机,将磁带节目采入核心播出服务器;或者由播出服务器根据需要,自动调取台中心存档单元中的存档节目。或者直接接收节目制作单元的节目,采入播出服务器播出。系统中的频道控制机输入相应的节目播出表,并确定哪些节目可以从播出服务器中直接播出,然后将预备的节目清单提交服务器。播出服务器首先检查本地硬盘是否有相应节目,若有,则等待播出。若无,就需要向台中心存档系统提出申请,待节目传送至本地硬盘待播,则通知频道控制机节目已经准备播出。播出时,每个频道播出机,都随时监测频道的播出状态。
由于播出单元要求的高可靠性,故可采用多个视音频服务器两两相连,构成双向拓扑结构,这样的系统易于扩展,数据完全共享。系统整体采用多级故障自恢复技术。每个视音频服务器内部硬盘阵列均采用RAID5技术,保证任一个服务器内部有一个硬盘损坏,不会丢失数据,也不会影响播出。每个服务器称为一个节点,节点之间再次应用RAID技术,任一个视音频服务器损坏,均可以用其余的视音频服务器把丢失的数据毫无损失的恢复出来。这样也提高了硬盘的利用率。多频道播出系统充分考虑I/O数量,以及存储容量的扩展性。播出单元对节目处理要求不高,因此除了播出服务器与台中心存储系统有高速网络相连外,节目采集、播出单编辑都无需高速视频网的支持。播出单元的设计成功与否,还与单元中相关的控制软件设计紧密相关。核心服务器与台中心存档单元之间智能的更换数据,控制自动归档和播出缓冲,在播出子网设计中也应考虑。
播出单元一般拥有海量的本地硬盘,以缓冲存储数天的播出节目。这里要强调一点,以上所述的所有安全措施是相应于用户的资金投入的。
3、台中心存储单元
数字中心节目存储单元是电视台节目交换、存档的中心,它具有海量的存档设备集。展望未来,电视台应采用基于数据流磁带的数字存储带库来进行存储,这种方案虽然调用速度不如硬盘阵列快,但存储容量大,操作自动化与人工手工兼容。节目存储网是全台节目调用的中心和数据源,应具有快速存档和归档、完善的检索机制、节目分类和高速节目传输能力。
中心节目存档单元主要从三种途径输入数据。一是使用磁带驱动器控制节目源(录象机等)的输入和中心视频服务器的录入通道,以实时数据流的方式存储到中心存储带库。二是通过高速网与节目制作单元相连,可以获取已制作完成的节目,以备日后播出。三是通过与播出单元相连,获取首播磁带上的节目并存档,以备日后检索或播出。
中心存储使用解码驱动,实现跨平台的文档存储/复用。并且具有多台设备同时工作的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存储容量。数据的可靠性应放在数据中心设计的首位,所以记录数据时,采用磁带的RAID技术。记录时采用对称水平和垂直分布数据。当读出数据时,把数据重新装配成原始数据。另外,一个强大、快速的节目检索机制也是比不可少的。由于各省的宽带光纤网正积极的实施省际互联,因此节目交换方式由磁带互送演变为网际互传将是极有可能尽快实现的现实前景。
4全台监控系统及网间数据流的交换
全台网监控系统是节目生产网络的信息管理系统。它通过与各单元交换信息,实时监测各单元的资源和设备运行状况。由于其工作任务仅为处理管理信息,数据流相对较小,所以它构建于以太网。协调各单元的节目、素材的流动,达到优化各子系统内部运作。各单元监控系统与全台监控系统之间需要定义标准接口。这样,由不同厂商提供的全台网和单元监控系统,能自由组合,可满足不同需要,有效的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度。
此处设计笔者建议选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这样可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易于维修,互不干扰。网络操作系统平台可建立在WINDOWSNT或WINDOWS2000之上。由于该监控系统处理数据流较小,系统主控计算机的“设备管理软件”处理数据可作到快捷、准确,使整个系统平稳、安全、高效的工作。另外,还应做到软件智能化,使之具备良好的人机对话功能。
网间数据流的流动以存储单元为中心,向各个单元幅射。特别是它与播出单元之间数据流的交换频繁,并且关系到播出安全。因此在网络设计上应将存储单元和播出单元的中心设备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节目流的传送需要高带宽的骨干网与完善的控制信息系统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高效的传送。此点应是构想更趋理想的视频网络的根本出发点。
当今世界的年轻人与地球村连接的管道可谓丰富多样,年轻人用在与传媒互动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每日与传媒接触的时间达5小时左右(Livingstone&Bovill,1999);美国的研究者也有类似的发现(McBrien,1999)。Livingstone和Bovill在2001年的一项针对十二个国家的研究中发现这些国家年轻人日常生活的意义和实践都受到传媒的深刻影响。加拿大教师联盟的一项名为“孩子们看传媒”的研究对近六千名3至10年级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发现75%的年轻人一项主要的娱乐活动是看电视,60%的3至8年级的男孩几乎每天都玩电子游戏,33%的三年级女孩每日都玩互动游戏,49%的七至十年级学生使用线上通讯软体(Filion,2003)。据一期聚焦于技术对下一代影响的《新闻周刊》报导,一项世界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年轻人大部分的休闲时间都用在与媒体的接触之中。
在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199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电视是一个综合性的媒体,具有娱乐性,资讯性,教育性,可信性,并深受年轻人的喜爱(Leung,1999,p.7)。年轻人平均每个平日有3.9个小时的休闲时间,大多数都用在看电视上。近来,互联网的吸引力也逐渐显现,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利用网路进行交流,娱乐,和资讯获取。
由于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们思考世界的方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传媒教育这门新课程开始受到了推崇。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已成功实施了传媒教育(Bazalgetteetal.,1990),有些国家将其划入普及教育的范围,开设单独的传媒教育课或将其实施于整个课程中。在亚洲,传媒教育的接受度已有所提高,尤其在香港已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以校园广播站和电视台的形式来开展传媒教育的课外活动。
教育改革中的传媒教育
在过去十年间,教育改革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这些改革和资讯和媒体技术在学校中的广泛应用一道,大力推动了香港传媒教育的发展。
教育改革在香港
从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教改的动机是要帮助香港应对当今世界所经历的史无前例的变化(EducationCommission,1999)。除了对伦理,智识,社交技能,美学鉴赏等素质的传统强调,人们还希望香港的学校能培养出新一代的具有自学,独立思考和探索新领域能力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学会作自由民主的社会中的合格公民。笔者认为,传媒教育在这些目标的实现中能起到以下重要的作用:
传媒意识
在1999年出版的名为《21世纪教育蓝图》的谘询文件中,诸如“以学生为中心”,“自学”,“学习动机”等词频繁地出现。该档还质疑传媒是否意识到它们对年轻人价值观的形成和语言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及传媒是否应向公众宣传资讯以帮助年轻人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区分对错并拓宽视野(EducationCommission,1999,p.28)。档为传媒教育设立了基调,使其致力于帮助学生通过对日常媒体讯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从而提高逻辑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传媒教育的本质即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喜欢的内容自然更有兴趣去学。此外,学生还能在日后通过校园报纸,广播和电视等管道参与到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去。
关键学习领域与新高中课程
香港教育改革之后出版了《香港学校课程的整体检视:改革建议》(CurriculumDevelopmentCouncil,1999)(下文中简称“《检视》”)。《检视》一文强调对课程进行有力的改革以帮助学生应对“21世纪变化和互相依赖的世界”。
随着最近教育改革的展开,课程空间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改革引进了新的关键学习领域以代替传统的固定科目,其中一个关键学习领域是“个人,社会和人文教育”。传媒教育作为一个较新颖的,以前从未在教育局官方指引中涉及的概念,在此处被描述为跨学科课程中的一个关键要素。这表明决策者对传媒教育的关注有了显著的提升:传媒教育终于提上官方议程了。
在对高中教育学术结构的检视完成之后(EducationandManpowerBranch,2005),学生将能目睹到新的科目重组,其中通识教育将于2009年正式成为一门核心科目,而“香港大众传媒”也将成为选修课。传媒教育者应可以采用传媒教育的方法来进行这门选修课及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
从理论到实践--改造传媒教育
为了更好地理解香港传媒教育的实施情况,学界进行了多项研究,结果发现多年来传媒教育有着显著的进步。例如,Chau(1998)在一项针对教师对传媒教育的理解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受访者不清楚“传媒教育”的含义,很多人还将其误解为利用大众传媒辅助教学。1999年Lee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尽管很多学校都强调传媒教育的必要性,很少学校能着实将传媒教育作为一项课内或课外活动来实施。如今的情况大不相同了。2001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不少学校都称已通过某种方式开展了传媒教育(HongKongAssociationofMediaEducation,2001)。近期Cheung(2004)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进行了一项研究,致力于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传媒教育在香港学校中的实施方式和作为课程改革关键实施者的教师们的感受。研究结果十分乐观:很多学校都称已在课程中实施了传媒教育,主要的实施途径包括开设传媒课程和开展媒体制作活动两种方式。
传媒教育:免疫或启力
当传媒取代学校成为学生的第一课堂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为传媒教育企图通过鼓励学生批判地审视大众媒体从而使学校能够重获影响力(Lee,1997)。不过传媒教育的方法并不止一种,且每种背后都有着不同的逻辑。许多评论家指责现在的学校无法与大千世界的多样性,感性和戏剧性相竞争。与不断变化的传媒相比,学校确实更具“本质同一性(Henryetal.,1988,p.60)”。学校通常认为现实社会的价值观与正统的学习理念格格不入。很多时候,传媒教育被用作免疫工具,预防学生被传媒讯息过度影响,帮助他们对媒体说不。
在香港,研究者于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间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受访的教师和校长们普遍认为传媒与教育是竞争的关系,并认为自己有义务抵御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在讨论传媒教育时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类受访者认为传媒教育是通过传媒的教育,并认为应该制作更多的媒体节目来实现“好”的教育目的;另一类受访者则将传媒教育视作关于传媒的教育,他们认为这样的教育应该给与学生分辨对错的能力。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对“传媒教育”概念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个相对模糊的阶段。
笔者经常受到不同国家的学校邀请进行教师培训,与工作坊的学生交流,以传媒教育的名义告诉他们媒体的种种邪恶。这些学校往往对传媒教育有着(如果不存偏见,至少也)很局限的理解。通过笔者的讲解,学校们认识到传媒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帮助学生获取改革所建议的通用技能中的促进作用。事实上,传媒教育是启力学生的很好的途径。在资讯爆炸的今天,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应对公众空间内的大量资讯。传媒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建造知识,培养全球视角以应对21世纪不断变化和互相依赖的世界,获得当下教育理念所指定的终身学习技能(享受学习,提升交流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具逻辑,批判和分析能力的头脑)。在香港,传媒教育已成为项目式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学生获得通用技能并更深刻地理解媒体讯息。此外,媒体制作的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的创造力(下文将讨论到这一点)。
学生媒体制作
在21世纪的知识获取过程中,通过实践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学校必须鼓励学生在一个深入,有意义的层面上对学习进行探索。媒体制作为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提供了一个的有利的平台。Frechette(2002)指出媒体制作的重要性:
就像学生必须不光会读还要会写一样,教师必须让学生不仅仅能解构媒介文本,更能从自己的角度和观点出发“制作”媒介文本(当然也要意识到这些观点的部分主观性)(p.114)。
其他传媒教育者认为媒体制作是一种值得向往的传媒教育形式(Buckinghametal.,1995;Eiermann,1997;Hobbs,2004).
媒体制作是与《联合国传媒教育宣言》的精神完全一致的(OCR,2005,p.8):
学校与家庭共同肩负着帮助年轻人学会在充满图像,文字和声音的世界中生存的责任。儿童和成年人必须拥有在所有这三种符号系统中读写的能力。[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观念,从而鼓励学生的批判意识[...]还应包括分析传媒产品,使用传媒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和对现有的媒介管道的有效使用和参与。
在澳大利亚,Quin(2003)指出媒体制作自70年代媒介研究起步以来就一直是一个关键的元素。英国的资格评估与认证联合会(AQA)以及牛津,剑桥以及皇家艺术学会的考试大纲也都包含了对媒体制作的考察:
制作的目的是让应试者在媒体制作过程中展示自己对技术的知识和理解,从而将理论付诸实践;以及使应试者参与到具创造性,培养想象力和美学鉴赏的活动中去。
香港的很多教育者都清楚媒体制作在帮助学生理解媒体文本的建构性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在过去,由于设备昂贵,技术复杂,学生很难参与到媒体制作活动中。今天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了:随着当代大众传播和资讯技术的发展,设备的功能愈加复杂,但越来越容易操作,造价也降低到了学校能够接受的水准。在帮助学生既享受媒介,又同时认识到媒体文本的建造方式和目标受众的过程中,媒体制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在香港,除了将传媒教育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进行教授,一些学校还在传媒教育课中开展了媒体制作活动。这其中的原因有多种:1997年底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技术的进步使香港人越发意识到了创造力的重要性。媒体制作能够给学生带来作品完成时的喜悦和满足感。除此以外,近期的课程改革强调了专案式学习的重要性,新的评判标准部分涉及到对学生创造力的评估,而媒体制作的用处就在此显现出来了。此外,传统的教师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如今的手持数码相机,坐在控制室操纵面板的学生感觉自己能主宰所学的内容。此外,摆脱了教学大纲的局限,学生们可以自行探索学习的机会。突破机构的“传媒与资讯素养教育专案(MILE)”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LeeandMok,2003)。
有些学校在需要更新公众宣布系统(曾经用于校长办公室向各个教室宣布公告)时,选择申请“品质教育基金”而不是用自己的资金。当这些学校获得资助时,媒体制作也就很顺利自然地进入到教学过程中。此外,有些教师将媒体制作视为一种能让学生更直接地接触了解传媒的方式。
传媒教育中的合作关系
传媒教育还吸引了许多教育界之外的团体的兴趣,如本地的青年和社区专案。事实上,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传媒教育的发展和实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合作关系。例如,美国的修女托曼创立的“传媒教育中心()”一直在领导着美国的传媒教育运动。在欧洲,Mediamanual.atzu组织每年举办竞赛,将奖项颁发给欧洲的学校中最好,最具创新性的传媒教育课程。
少数热心人的推动也许能促进传媒教育初始阶段的发展,但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依赖他方的支持。因此,传媒教育在两方面的合作关系都是十分值得关注的。
香港传媒教育的历史相对较短,它并非始于自上而下颁发的课程指引和教材套,而是一直在受到来自不同背景的,关心年轻人教育和成长的人士的推动。下面即是几个例子:
香港传媒教育协会(HKAME)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推动和发展香港的传媒教育,提升年轻人传媒素养水准。协会经常受中小学的邀请在教师培训课程上发言或担任传媒教育专案的顾问。2001年,课程发展处委托香港大学的在职教师教育课程和HKAME一起为中学教师主办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
香港教育城(EDCity)是由“品质教育基金”2000年资助设立的一项大型教育基础设施。在当前教育改革对项目式学习进行强调的背景下,香港教育城发现传媒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展专案式学习的场所。该组织致力于推动资讯与传媒素养,即体验,解读/分析,和制作媒体作品的能力。通过使用数位技术,学生可以增强自身的语言,写作,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可利用数字媒体和互联网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03年教育城专门设立了传媒校园频道,通过网页,论坛等途径教授学生关于传媒的知识。此外,教育城还设立了一个传媒教育资源中心,为教师提供高品质的教学资源。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是一个为香港社区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当90年代末期传媒环境恶化的时候,该组织感到担忧,聘请了一名传媒教育总监来处理传媒教育的事务。该组织2000年获得资助用于开展一个传媒教育的专案,该专案由两部分组成:
1.在35所小学设立了“起立,展示,谈话”项目,用于介绍传媒意识的概念
2.在8所学校开设了“传媒教育工作坊”,给学生提供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通过参与校际戏剧演出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分享各自在传媒及其影响问题上的看法。
2003年,该组织继续在多所小学开展了传媒教育工作坊的活动,并出版了《把传媒带入课室——传媒教育教案及经验分享》一书。
明光社成立于1997年,致力于通过符合基督教信念的研究,教育,传媒观察和服务活动以关爱社会,服务社区。该组织的传媒教育活动非常显著,包括为学校和教堂提供讲座,制作教材套,出版书籍和相关材料,组织传媒教育营,以及为青年工作者提供培训课程等等。该组织设立的传媒教育资源中心也向公众开放。2001年,该组织指派了一名传媒教育总监,负责处理组织在传媒教育方面的事务。该组织成功获得了多方面的资金赞助其传媒教育活动。将来该组织将针对目标家长进行更多的努力。
突破机构也是一个基督教组织,已有三十余年服务香港年轻人的历史。传媒教育一直受到这个组织的关注。2000年,突破机构得到资金,开设了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传媒与资讯素养教育课程(MILE)专案。突破机构在传媒教育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该组织将继续通过开设讨论组,制作教材套,出版书籍和相关材料,组织传媒教育营,以及为青年工作者提供培训课程等方式推动传媒教育的发展。
香港电台(RTHK)是香港的政府电台,致力于通过多媒体节目为公众提供资讯,教育和娱乐内容。该电台曾获得教育局的资助,分别在2000年和2002年制作了两期传媒教育的电视节目。
传媒教育政策进展
当少数热心者当初开始试图推广传媒教育的时候,他们得到了很多中小学的积极回应。不久之后,许多学校都称自己听说过传媒教育,甚至有的学校已通过某些方式开展了传媒教育——有的只是在早晨集会的演讲中,有的在课外活动中(通常是以学生媒体制作的形式),有的则是将传媒教育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进行实施。但是,只要传媒教育还没有正式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彻底实施传媒教育的前景还是非常黯淡。
学校的课程表已经十分拥挤,许多学科争抢课程空间。除了传媒教育以外,个人与社会教育,环境教育,公民教育等都对有限的课程空间有着迫切的需求(Cheung,1999)。在这种情形下,应该有一项政策来明确每个学科在课程中的位置。传媒教育的继续发展不能再只靠少数热心人的推动了。草根运动应上升成为官方议程的一部分,有关部门应通过仔细的审视来决定是否应承认传媒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
教师培训
有些学校希望能够在课程中实施传媒教育,但在寻找合适的教师时遇到了困难。早在80年代,教师培训就被认作是传媒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Hart与Hicks(2002)最近的研究发现经过合格的传媒教育培训的教师能够为教学方法带来改善,并普遍对自己的工作更具自信。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定期开设传媒教育教师培训的课程。但18小时的培训课程所能做的仅仅是给参与者一个泛泛的介绍,让他们接触一些不同的媒体形式,并给他们一些在学校中开展传媒教育的工具而已。2001年香港传媒协会组织开设了另一期教师培训课程。所有这些对于课程革新来说还远远不够。在英国,教师能有机会参与多种传媒教育培训课程,包括传媒教育的职业发展课程(一年的全职班和两年的兼职班)以及媒介研究的夏季会议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传媒教育的教师培训环节还有许多改善的空间。
传媒教育资源
虽然香港的教师对传媒教育的拥护程度很高,他们经常缺乏必要的教学资源,无法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由于传媒教育还不是一门正式意义上的科目,教学资源十分匮乏。前文提到了一些青年组织和受资助的组织制作的教材套,以及香港电台制作的两期传媒教育节目。有些教师能自己制作教学材料,但多数人没有时间。更糟的是,传媒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总是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果你要教授传媒教育这门课,你必须每年修改你在教学中所使用的例子,即使你所教授的主题没有变化。今年流行的内容明年往往就会过时。这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竞赛:资源是有限的,教师们虽然尽职尽责,但很难找到合适的教学材料。
结论
关于传媒教育的讨论近年在国际和香港本地都有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课程中实施传媒教育,各种针对传媒教育不同方面的研究活动也正在展开。
本文概述了香港传媒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众多主题和议题。课程改革为传媒教育的进入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传媒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则得益于多方的合作。虽然如此,如果传媒教育要成为一个更普遍的运动,更多的协作是必须的。传媒教育的继续推广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的支援,教师培训,资源的提供,及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能够确立传媒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的综合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Bazalgette,C.,Bevort,E.,&Savino,J.(1990).Newdirections:mediaeducationworldwide.London,BFI.
Breakthrough(2003).(inChinese)CrisisoftheInternetonyouth.HongKong:BreakthroughPress.
Buckingham,D.,Grahame,J.&Sefton-Green,J.(1995).Makingmedia:practicalproductioninmediaeducation.U.K.,EnglishandMediaCentre.
ChauW.N.(1998).TheinvestigationofthereasonsandlimitationsinimplementingmediaeducationatjuniorsecondarylevelinHongKong.UnpublishedB.ED.dissertation.HongKong:UniversityofHongKong.
Cheung,C.K.(1999).TheintroductionofpersonalandsocialeducationinsecondaryschoolsinHongKong.PastoralCareinEducation,17(2),23-26.
Cheung,C.K.(2004).MediaeducationinHongKongschools:possibilitiesandchallenges.EducationalStudies,30(1),33-52.
Cheung,C.K.(2005).TheRelevanceofMediaEducationinPrimarySchoolsinHongKongintheAgeofNewMedia–acasestudy,EducationalStudies,31(4),pp.361-374.
Chu,S.C.D.(2003).Discipliningmedia:Theencountersbetweentheculturesofmediaandschool.Doctoralthesis.FacultyofEducation,UniversityofHongKong.
CurriculumDevelopmentCouncil.(1999).AholisticreviewofHongKongschoolcurriculum:proposedreforms.HongKong:GovernmentPrinter.
Duncan,Barry.(1988,1986).MassMediaandPopularCulture.HarcourtBraceJancovich.Toronto.
EducationandManpowerBranch(2005).Thenewacademicstructureforseniorsecondaryeducationandhighereducation–actionplanforinvestinginthefutureofHongKong.HongKong:GovernmentPrinter.
EducationCommission(1999).Educationblueprintforthe21stcentury:reviewofacademicsystem.HongKong:Governmentprinter.
Eiermann,P.N.(1997).Ateacher’spostmodernguidetoethicsinthevideoproductionlaboratory.JournalofResearchonComputinginEducation,29(3),215-225.
Filion,F(2003).Kidstakeonmedia.Horizons,Fall,17-21.
Frechette,D.(2002).Developingmedialiteracyincyberspace:pedagogyandcriticallearningforthetwenty-first-centuryclassroom.Westport,Conn:Praeger.
Guterl,F.(2003)Toomuchinformation?Newsweek1stSeptember2003.
Hart,A.&Hicks,A.(2002).TeachingmediaintheEnglishcurriculum.U.K.:TrenthamBooksLimited.
Henry,M.,Knight,J.,Lingard,R.&Taylor,S.(1988).Understandingschooling:anintroductorysociologyofAustralianeducation.London:Routledge.
Hobbs,R.(2004).Areviewofschool-basedinitiativesinmedialiteracyeducation.AmericanBehavioralScientist,48(1),42-59.
HongKongAssociationofMediaEducation(2001).(inChinese)AsurveyonmediaeducationinHongKongschools.Unpublishedreport.HongKong:HKAME.
Lee,A.Y.L.(1997).Legitimatingmediaeducation:Fromsocialmovementtotheformationofanewsocialcurriculum.Doctoralthesis.DepartmentofEducationalStudies: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
Lee,A.Y.L.andMok,E.(2003)Cultivatingcriticalyoungmindsinpost-colonialHongKong:CasestudiesofmediaeducationPaperpresentedatthe53rdannualconferenceofthe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SanDiego,USA,May26.
Lee,W.O.(1999).Controversiesofciviceducationinpoliticaltransition:HongKong,inJ.Torney-Purta,J.Schwille&J.A.Amadeo(Eds.).Civiceducationacrosscountries:twenty-fournationalcasestudiesfromtheIEAciviceducationproject.Amsterdam,TheNetherlands: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valuationofEducationalAchievement,313-340.
Leung,G.L.K.(1999).Studyontheinfluenceofmediaonyouth.HongKong:CommissiononYouth.
Livingstone,S.&Bovill,M.(1999).Youngpeople,newmedia:finalreportoftheproject‘Children,youngpeopleandthechangingmediaenvironment’.London:LondonSchoolof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
Livingstone,S.&Bovill,M.(2001).Childrenandtheirchangingmediaenvironment–aEuropeancomparativestudy.LEACommunicationSeries.USA:NewJersey.p>Masterman,L.(1992).Adistinctivemodeofenquiry:towardscriticalautonomy,inM.Alvardo&O.Boyd-Barrett(Eds.).Mediaeducation:anintroduction.London:BFI,102-103.
McBrien,J.L.(1999).Newtexts,newtools:anargumentformedialiteracy,EducationalLeadership,57(2),76-79.
OCR.(2005).Oxford,CambridgeandRSAexaminationsinmediastudies.RetrievedMay15,2006from.uk
现代传媒说到底就是特定文化的扬声器,它不仅融入了世界文化的气息,还有着本土文化的独特气韵,与本土文化、传统生活习性和理念是不可割分的,而优秀的传媒总是塑造自身特色的文化精神来引导人们,来带领人们向前奔走。因此,当代声乐教育的发展,其实就是一场文化底蕴和资源的成长过程,在目前的传媒变革视角下来看,就是一场文化上的竞争,因此,传媒变革视角下对当代声乐教育文化底蕴的培养也就势在必行。作为传媒艺术的声乐,也在传统文化的侵蚀中不断超越世界的品牌,但同时也保留着传统文化的底蕴,传递着长期以来民族生活的精神和向善的情怀,很大程度上能激发起人们强烈的共鸣。例如,最近播放的国产电视剧《金婚》就比较有代表性,其中融入了人类和东方伦理的很多情感元素,同时也充分的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内涵。因此,当今声乐教育最重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是要重视文化底蕴的培养,重在拓展学生的科学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对文化产生痴迷和认同的目的,能对生命的价值有深刻的思考,能对未来人生充满积极探索的精神,利用丰富的文化积淀能对大自然和生命有更深的肯定和追求。
二、传媒变革视角下当代声乐教育应强化感悟力的培养
当今传媒业都把形形的哲学、宗教及艺术和权力等进行了放大,同时也使人们钝化了的感觉和想象力得到激发,同时对社会的种种现象和价值观的认同也在变革的大潮中被图像化了。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在追求成功与梦想的同时,也不断进行个性化的创意探究,想通过别具一格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来引起人们的关注,想成为传媒变革中永不退却的主角。因此,传媒变革视角下当代声乐教育应强化感悟力的培养,在适应传媒变革发展的战略中,要提高学生的视听知识和以镜像生成为中心的知识结构,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灵感。虽然眼下的传媒节目和声乐剧作水平越来越高,但要想使一个节目或声乐作品大放异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这就意味着要提高创作者的感悟力,能让其在制作过程中脱离平庸,用独到的眼光和不凡的悟性去突出作品的特色。因而学生感悟力的培养不是简单的学习和对声乐知识的储备,而是在博览群书基础上,能够做到一点即通、心领神会的效果,能把对书本和作品的领悟及时转化为对创作的感悟,能为自己的声乐作品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传媒变革视角下当代声乐教育应重视表现力的培养
现代传媒业早已适应了全球化竞争的环境,对观众更高层次的观赏要求也在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去改变、去适应,这就需要对作品观念和题材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和表现。与此同时,对当代声乐教育的对象而言,无论你拥有了丰富的声乐专业知识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还是有超乎常人的感悟力,最后还是要通过实践表现出来,换而言之,你缺乏应有的表现力,就很难把好的作品体现出来。因此,传媒变革视角下当代声乐教育应强化表现力的培养,表现力决定一切,而声乐教育所强调的表现力是一种视听统一的复合型形式,它的前提是二维画面和三维深度幻觉等,这也是声乐作品的特殊性所在,只有从画面思维的角度帮助学生通晓现代视听语言,形成认知和运用能力,才谈得上达到声乐创作的表现力。例如以声乐编导专业为例,其表现力体现在选择和把握题材、构思和创造、语言表述及组织调度能力上,这也是传媒变革视觉下当代声乐教育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声乐作品的好坏也取决于当代声乐教育的发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