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39:53
导语:在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校园文化;教学效果
应用文是一种实用文体,是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交际工具,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文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应用写作能力是高职学生必备的基本文化素质能力,是面对就业竞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技能,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提高应用写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不理想
如今,应用文写作也成为大学生步入职场的重要工具。人力资源的相对过剩,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而求职信或个人简历则是求职竞争中首当其冲的“敲门砖”。一个高素质的现代人,其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是展示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也认识到应用写作能力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但往往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要求。究其原因,除了有文体上单调枯燥的因素外,也有教师教学方法的程式化因素,最关键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对应用文写作学习欲望,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目的是学习专业,应用文写作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无太大帮助,无足轻重,学无所用,对学习应用文体的目的和作用并不明确,由于重视不够,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另有一些学生,尽管认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性和使用价值,但又认为它简单易懂,单调呆板,不花力气也可以学好,自然引起投入不足。这就直接影响应用写作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习兴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写作实践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教好学生写应用文,就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由于应用写作所学的文种,它不同于文学创作,是不允许虚构、想象,必须联系社会实践,直接取材于现实,应用于实际。写好应用文需要有必要的写作经验和生活阅历,绝大多数高职生都从初中、高中学校直接进入大学学校,他们经历单纯、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都不丰富,缺乏必要的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应用文的使用程序和写作技巧还很陌生,因而增加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难度,也就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既要有理论性又要有趣味性,既要注重理论更要加强实践。
三、依托校园文化,提升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缺少实践环节,只能是“纸上谈兵”,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变封闭式的模仿为开放式的实际操作,以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写作经验的不足。
校园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熟悉并赖以生存的环境。校园文化是指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学校全体或部分成员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育人环境中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物质和精神共同体,它包括物质形态、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制度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应用文写作的教师,应依托校园文化,巧妙利用校园文化这种资源,寻找校园文化与应用文写作教学结合的途径,增加学生写作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本文重点选择了依托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例,来增强应用写作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校园行为文化增强应用文写作实践性
校园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及其一切工作都是要通过学校师生一定的实际行为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的,全体师生就是校园行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因此,要利用校园行为文化增强写作实践性,方式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高职院校里面开展的一些校园活动,如学院运动会、篮排球比赛、健美操比赛、知识讲座、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只要注意观察、善于利用,以开展的各项活动为契机,随时随处都能够找到让学生练笔的机会。如笔者所在高职院校班级里面的不少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参加学院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这些社团开展活动又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文书,如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成果展等活动时,需要写作海报、倡议书、活动方案、经费申请、工作计划、总结等,便可让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他们便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例如,学校运动会的前两周,教师开始策划讲授相关文种,如开幕词、闭幕词、班级运动员入场词、新闻采写、运动会广播稿、板报宣传,再比如篮排球比赛、健美操比赛、知识讲座、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要求学生在将要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写作。这样应用写作教学配合校园行为文化活动来开展,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外,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开展的活动中,运用课内的理论知识自行解决现实问题,应用写作能力得到检验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也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的乐趣。
(二)充分利用校园制度文化增强应用文写作实践性
高职院校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它立足于高职院校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它作为办学经验的结晶,时刻规范着教育教学秩序,保障着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优秀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够产生巨大的规范约束功能。而将校园制度文化与应用文写作教学结合途径的形式也较为灵活,例如,首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对校纪校规的讨论中,这些讨论既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推动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又做到了应用文写作与生活的结合;其次,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规章制度,共同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科学规范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管理制度;还可以利用学校各科室公文、信函、制度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作文仿写、评阅等练笔机会,如办公室的行政公文规章制度等,学生宿舍、食堂里生活专栏上张贴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规定、遗失声明、招领启事等;学校团委、学生会公布的各种活动通知、海报、征文启事等;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公告栏上的招生简章、就业信息、用人单位简介等,只要稍微留心,这些鲜活的应用文写作范文在校园内随处可见;要充分利用好校园制度文化这个阵地,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文与我们的生活如此贴近,如此实用,让应用文写作教学更加鲜活。
Abstract: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way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odel is a good attempt. This paper discussed and researched from teaching research content, conditions of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and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sults etc.
关键词: 教学做一体化;光纤通信;教学模式;专业技能
Key words: integrated teaching learning;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teaching;professional skills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28-02
0引言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进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以便起主导作用,但更多时是帮助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的学习状态,但更多时候是进行主动思考、探索、建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采取观察、记录、讨论、作业、考试、技能测试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真正将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成就感,激励其不断探索进步。教师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素材,用不用、用多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做的过程中需要而定。设备、仪器不再是专供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工具,而是进行创设情景、进行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工具。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也可提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1光纤通信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内容
光纤通信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内容是为了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技能而提出的。《光纤通信技术》是通信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专业课,光纤通信技术理论知识系统已趋完善。光纤通信技术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光纤到户已走进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光纤与光缆随处可见,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实习现场;精密的光纤仪器可快速熔接光纤和测试光纤,为学生展现了高科技新产品的无穷魅力;光纤的广泛应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信专业就业的基本工种主要有:光纤敷设、光纤测试、光纤维护,是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主题市场,因此学习光纤通信知识,掌握光纤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高职高专学生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信技术专业光纤通信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多年来一直尝试这一教学模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手段是《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同时成为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院级示范课程。2009年获得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探讨主要内容是如下表:使用21世纪高职教材由田国栋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如表1。
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光纤通信技术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总结出我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在通信专业乃至电子信息系起到示范作用。
2研究的条件与环境
光纤通信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探讨,在我院进行研究与探索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首先,我们拥有高质量的教学团队;三位研究者有丰富的光纤理论知识和很高的实践技能。作为教学团队,先后开发了省级精品课;2009年,获得学院组织的光纤说课比赛团体一等奖。团队意识好,协作能力强,齐心协力共闯难关。
我们拥有两个校外光纤实习和实训基地,一个校内光纤演练教室,两个电化教学教室,拥有OTDR、光纤熔接机、台式光源、光功率计、光纤多用表等十几台光纤通信仪表;光纤切割刀、光纤切割机、光缆接头盒、光纤连接器等上百种光纤工具;还拥有十几盘光纤与光缆,总长度超过100km。学院的政策引导与支持,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高职高专学生获取专业技能证书也对科研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根据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认真组织教学工作。在课题研究期间,课程组老师对通信技术三年制高职学生371505班、371506班和381301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光纤通信技术教学工作;对五年制高职学生051519班、051520班和051521班三个班进行为期一年的课程教学工作。我们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训教学。通过互联网、电化教室、实训教室和普通教室等各种场所;通过启发式、讲授式、提问式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光纤知识的传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三年制高职学生371505班、371506班和381301班考试成绩超过85分,五年制高职学生051519班、051520班和051521班考试成绩超过80分。《光纤通信技术》课程起到了骨干与示范作用。
3光纤通信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探讨取得的成果
3.1 为学生获得高职毕业证在研究期间,高职高专三年制06、07和08级四个教学班;高职高专五年制04、05级五个教学班。培养学生400余人,全部通过课程考试,优良率超过80%。
3.2 为学生获得高、中级技能证2009年度参加西安市职业技能考核;2010年209人参加西安市职业技能考核,188人获得四级证书,获证率89.8%。
3.3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2008/200年第一学期,学院组织教师技能大赛,通信专业举办了首届教师 “光纤接续技能比赛”14名教师报名参加比赛,7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
3.4 借助网络平台在全国各地通过网络可以学习陕西省省级精品课《光纤通信技术》,在院内完成了全套教材三十九个PPT课件(涵盖了研究任务中的十二个教学场景),采用多媒体全程教学。
3.5 开展科技活动,普及光纤知识2010年4月,电子信息系在全院开展科技活动月,光纤通信技术课程组率先参加,取得了优异成绩。
3.6 组织光纤技能竞赛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组织学生技能大赛,通信专业举办了首届高职学生“光纤接续技能比赛”320名学生报名参加预赛,32名学生参加复赛,10名学生参加决赛并获奖,受到学院教务处领导的好评。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组织第二届学生技能大赛,通信专业再次举办了高职学生“光纤接续技能竞赛”。22名学生参加决赛并获一、二、三等奖。
3.7 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探索方法田国栋副教授、王超讲师、张华实验师于2008年9月和10月两次到神华集团神朔公司参加通信职工光纤接续技能培训和第八届神华集团职工技能比武电务类裁判工作,取得圆满成功。2009年6月,中国铁通陕西省分公司崔振山高级工程师、中铁电气化工程局西安通号公司穆林选工程师先后两次来学院为学生讲学,向学生传授光纤网络知识施工技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学院与企业双赢。
3.8 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在研究期间,我们按照研究进度正常进行,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外实习以及指导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中,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四篇,发表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代电子技术》和《铁路计算机应用》上。
4继续研究的思路
4.1 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光纤通信》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始终致力于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其中实训设备力求与企业发展同步(均有入网许可证);多媒体课件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全覆盖,实验、实训、专题讲座、技能大赛、定岗实习的图像、视频资料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日常练习、考察测试、技能鉴定题库已成系统,整体教学资源犹如知识的海洋,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遨游,各取所需。
4.2 采用立体化教学方式在教学实现过程中,以多媒体讲授为基础,以实验、实训教学为支撑,以网络资源、教学资源库依托的自学课堂来辅助,以职业技能竞赛和专题讲座方式的进阶课堂来提高;以现场教学和顶岗实习方式的企业课堂来升华。
4.3 光纤设备与企业共享光纤设备仪表科技含量高、价格昂贵、更新换代很快。学院的光纤设备与企业共享,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4.4 学院教师到现场,企业专家进课堂高职学院专任教师只有走下讲台、走出学校、走进现场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光纤通信》课题组三名教师走出学校,走进企业,收获颇多。现场技术能手的高超技艺令人叹服。我们将定期邀请现场技术能手进行光缆接续,还要长期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任兼课教师。
4.5 充分利用互连网网上新资源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层出不穷。因此,经常探索光纤新技术,光纤新知识,光纤新设备,光纤新线路,光纤新规划。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材,更新设备,更新观念。
5结束语
《光纤通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研究与探讨在我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在我院、在电子信息系、在通信技术专业都起到了骨干和示范作用。对于通信专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其它课程的建设起到了引导作用。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光纤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我院良好的实验设备也会落伍和过期,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利用社会资源;进一步利用企业资源,使光纤通信处在高职高专学院的前沿。我们相信,有学院领导的支持;有电子信息系的关心与帮助;有科研处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我们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峰.浅谈光纤通信的优越性[J].山西建筑,2004,(22).
[2]田国栋.光纤通信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增基等.光纤通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徐宝强等.光纤通信及网络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5]时书丽,张良.单模光纤偏振稳定的方法[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05).
[6]粟小玲,朱春祥.光纤色散对光纤通信系统中继距离主要影响分析[J].信息通信,2008,(02).
[7]杨岳涛.通信接入网的光纤化技术研究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8.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项目课程;管理机制
当前,各高职院校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特别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不断成熟,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目标培养的项目课程开发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了“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在仿真职场氛围中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2007年,我院顺应时代要求,启动了项目课程改革,并在改革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管理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传统学科教育体系下的教学管理
课程内容设置偏重知识 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职升格或从大学分离、合并而成,课程内容设置只是简单地压缩本科内容,限于对概念、原理等系统知识的传授,注重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少;加之教师对课程的认识缺乏源头性的研究和探讨,对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很少有深入的研究,很难对课程进行系统设计。课堂教学以“填鸭式”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吸收理解的情况,更谈不上师生互动。
课程实施两点式教学 传统学科体系下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重理论、轻实践,排课采用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方式,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理论课程大多安排在普通教室或多媒体教室里,学生先学习理论,然后在实验室对教师的推理进行验证,所以排课管理也相对简单,习惯性地以两节为时间单位完成一个学习单元,课程内容安排以章节区分,或以某一个概念的学习为单元。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单一 多年来,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采用期末一卷定成绩的方式,或者平时成绩占有一定比例,但平时成绩只是根据考勤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而定,而且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虽然掌握了高深的理论,却毕业后到工作单位以后,面对工作却不知从何下手。
项目课程改革对教学管理机制的要求
高职项目课程是以通过对工作体系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为单位设置课程,并组织课程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强调课程内容要结合具体的实际项目进行,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组织形式、考核方式、对任课教师的资格要求及教学设备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课程内容组织要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培养适应社会、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课程内容的取舍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场所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会计行业面临的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这对会计从业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新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高高职会计学生就业率,就必须建立市场需求决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及时搜集市场对会计毕业生的需求信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适销对路”的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改革会计实践课程设置,形成以职业能力(即具体职业岗位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和适用于所有职业的一般性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会计职业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尽量缩短学校与职场的距离,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因此,高等学校如何在当前教育新形势中找准定位,培养真正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了当务之急。
一、目前我国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目前从我国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整体状况来看,涌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如教学中交替实践教学模式、案例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模块化等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概念上还属于泛化层次,真正经过系统理论研究的极少;从教学模式研究的着眼点来看,还局限于教学模式的一般研究,缺乏结合具体实践课程教学特点、教学规律的研究;会计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元研究领域更是空白。目前对会计实践教学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宏观层面,至于在微观层面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策略方面研究力度仍不足,因此,构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一体化多层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一体化多层次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模式的形成
(一)构建一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一体化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并非独立于理论教学以外,而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三元一体。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在各阶段学习中的相互渗透、前后贯通,最终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会计专科人才的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构建:
第一层次:对低年级学生首先通过理论教学建立学科的系统概念,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以过程认知教学为主,通过大量的基础实验(以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使学生对会计学科有初步的感知、掌握基本会计要素识别及使用,训练其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会计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另外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案例分析等)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和整合,同时为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专业课程的学习,逐步减少实验教学体系中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同时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一方面学校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逐步接触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的教学基地去见习,让学生熟悉专业学科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及整个会计核算流程。
第三层次:主要针对大二年级学生,这类学生对专业知识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主要教学目标为在基本实验技能、方法的基础上,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强调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当中可以适当穿插跨课程甚至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大实验,促使不同课程间的知识融合;同时进一步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四层次:此时学生进入实习阶段,通过校内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多层次的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综合实践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此阶段,学校各级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充分利用教学基地的资源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将是工作的重点。通过该层次的训练,学生不但能体会自身知识、能力如何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与发挥,而且完成了学以致用的过渡,也了解了学科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动向、科研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方法等。
以上四个层次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树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带教意识;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必须坚持启发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实践。
(二)推进一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各组成模块的逐步完善,保证各层次实践教学的质量
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涉及有六个重要的模块: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论文、课外实践教学、现场实践。六大模块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有机地构成整个实践教学体系。①课堂教学:应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②实验教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评价系统,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注重过程管理,多种实验考核方式并行,逐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试点开设跨课程综合性大实验,逐步增加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增开实验项目,建立实验教学的综合平台,逐步推出精品实验项目、课程。③实习教学:多种实习模式结合,增强实习教学效果,多种实习方式灵活结合,规范分散实习的管理,提倡校内与实习基地双导师合作培养的模式,试点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④毕业论文: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适当应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积极推进毕业论文(设计)改革,试点实施自选题目,配备基础导师。⑤课外实践教学:规范课外实践教学管理,健全相关制度以及评价机制,创建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创业基地,为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平台;课外实践教学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课外实践教学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实践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⑥现场实践:试点建立“模拟车间、模拟商场”等实践教学现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实践中学习锻炼。
论文关键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插花花艺;职业学校
问题提出
插花花艺不仅仅是一种动手艺术,更是一种思维艺术。花卉市场的普通插花员,具备一定设计水平的花艺技师,还有更高层次的插花大师,他们的差距更多地存在于艺术理论素质方面。为了更好地提升职校学生的插花艺术能力,职校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职校学生动手能力强、有较强表现欲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素质培养。
但职业学校的教学现状是,学生对理论知识没兴趣,学校对理论教学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多年来,职业教育强调能力为本、技能为本,很少有人重视学生的理论水平。面对基础差距极大的学生,职校教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升学生的理论素质呢?在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理念是必然的选择。教学做合一,强调的是在教学中教师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避免单纯地讲解理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什么是“教学做合一”呢?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同时,“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含有三种特征:行动、思想和新价值之产生。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
陶行知是第一个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改革实践家。陶行知把“做中学”改造成“教学做合一”。其中,“做”已非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而是以显示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实践;其“教学做合一”,即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教学准备
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要把受教育者的学习过程掌控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就要在环境、设备和内容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采取好的方式方法、加强教与学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就要将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更好地衔接起来,打破理论课和技能课的界限,使二者融于一体。为此,在教学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准备
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根据岗位工作需求来设定的,而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定。教学方法则是运用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纽带和桥梁。教学内容包含着理论与技能两个方面,所以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就要做好相关的准备。
确定好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确定是人才培养的依据。首先确定好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作好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如插花花艺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中级插花员,使学生具备规范操作各种插花工具的能力;具备会议、婚礼、餐桌、丧礼用花的设计和制作能力;具备艺术插花的设计和制作能力;具备与买花顾客良好沟通的能力;具备资料查阅和相关信息资料处理的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插花服务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安全意识及成本意识。
教学内容准备教学内容要依据行业和专业特点,在充分调研就业岗位基础上,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要依据,结合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来确定。如插花花艺针对的主要工作有婚礼、会议、庆典、宾馆、丧礼用花设计和制作等工作任务,主要初始岗位有宾馆饭店插花员、花卉市场摊位雇员、花店店员等,发展岗位有承包饭店花卉装饰的经理、花店老板、花卉市场摊主等,还有可能成为花艺设计师。针对以上情况,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设计了婚礼、会议、丧礼、宾馆等的用花设计与制作。
教学方法准备良好的课程设计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这就要求做好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主要采取“四步教学法”,例如插花花艺单项技能的教学。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引导文教学法主要是在比较复杂的任务和综合项目中应用比较多。如在婚礼用花设计与制作教学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引导文教学法。
(二)设施准备
我们建立了一个插花花艺实训室,配备了一个准备室,便于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一体化实施,做好了设施上的准备。学生可以在实训室内学习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实际技能操作来理解理论知识。如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进行理论讲解。在实训室内配备多媒体设备,可以进行课件辅助教学,有利于理论的讲解,再配上制作好的课件,可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在学生进行技能操作时,配上柔缓的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开展创作。为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三)教师准备
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师透彻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够融会贯通,专业技能要达到技师以上水平。所以,教师须不断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把新技术、新知识引入教学内容中。教师还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能够根据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融合。教师还要具备较好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够把握教学节奏,调控学生活动,从而顺利地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四)学生准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做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工作,就需要学生积极配合。职校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弱,在教学中,教师须帮助学生做好以下学习准备工作。
学生学习兴趣的准备职校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围绕教学内容和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
学生学习方法准备职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畏惧,在教学设计中,要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师应注重学生方法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方法的引导,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插花综合项目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引导文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实训项目。
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准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调动学生本身对知识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地汲取知识。如在插花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组成团队,学生团队成员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的团队目标,学生为了实现目标,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学生准备方面,教师应发挥好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处处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会激发出学习兴趣,才会积极做好学习准备。
实践方法
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理念,充分体现理论的指导性和实践操作的关键性,提高学生独立完成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各项任务的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从事初始的岗位工作,也可以胜任发展性岗位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做中学
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杜威还把他提出的思维的五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展开。要求在“做”中思维,通过思维提出和解决问题,在“做”中验证所获经验的有效性。这使学生能动地活动,积极地思维。
在做中学,学生在实践操作的同时,也能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体会到理论知识,学生会终生享受,不易忘记。在插花花艺的教学内容中,对称式插花造型——“半球型、三角型、水平型”;不对称式造型——“L型、S型、心月型”,以及花束制作“单面观花束、四面观花束”等单项技能的学习,都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做中学,可以采取行动导向理念下的四步教学法:第一步,基础理论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第二步,教师做示范操作,一边示范一边再次讲解,强化理论知识;第三步,学生模拟操作,在操作中体验理论的指导;第四步,进行作品点评,在点评中把理论结合进去,这也是学生的再学习过程。经过上述步骤,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到了理论知识,同时也用理论指导了自己的实践操作,制作出了好的作品,教学效果很好。
(二)在学中做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所以,学也应该以做为中心开始,学生才能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理论教学是对技能的指导,是提升实践质量的关键。在插花花艺作品制作过程中,如果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到位,运用到位,对作品创作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也会为作品艺术效果的提升打好基础。
插花技法和插花构图原理等内容是提高作品制作效率和提高作品艺术性的基础。然而,这些理论的教学往往非常空洞,如果教师泛泛地讲解,学生既不理解,也无法真正用这些理论去指导实践操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有效性,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理论,既在学中做。如在讲解插花技法时,有“仰俯呼应”这个技法,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结合示范操作,演示通过花材的位置角度实现花材之间的“对话”,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怎样做到“仰俯呼应”,这是一个“学”的过程。然后,学生结合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创作作品,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体会“仰俯呼应”,这是一个“做”的过程。最后,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讲解如何应用理论知识创作出作品。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中做”过程。
实践过程具体案例
“婚礼”这个项目的教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教这一“教学做合一”理念。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制作婚礼用花,并进行合理的资金使用。教学准备有:(1)内容准备:婚礼用花设计和制作的工作任务;(2)教学方法准备:引导文教学法;(3)设备准备:要准备好婚礼用的花门、路引架、花泉、花泥、纱、汽车或模拟汽车的支架;(4)教师准备:教师具备设计和制作婚礼用花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进行婚礼用花的预算,掌握婚礼用花的花材种类和花语,了解当前市场流行的作品造型和花材类型及装饰类型,为学生准备好引导文、评价标准和学习资料;(5)学生准备:学生兴趣浓厚,具备了设计和制作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具体过程是:首先,为学生营造一个模拟情境,让学生了解要完美地进行婚礼用花设计和制作,仅会操作是不够的,要学会设计。而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各种用于婚礼的花材及花语;针对不同款型的车要设计出不同的花车装饰造型;根据新娘的不同体型、体态和脸型设计不同的新娘手捧花;根据婚礼的不同场合设计好花门和路引;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选择好婚礼用花并进行构思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翻阅书籍等各种学习资料,确定选用的花材、造型等。这样学生就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其次,教师利用引导文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如何去思考以上问题,并给予大量相关的学习资料,包括婚礼常用花材、花语、不同车型设计的花车、新娘手捧花的不同造型,不同花门类型等等资料让学生去学习。还要要求学生作好资金预算、后期展示设计,并把整个制作过程的评价标准在引导文中教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这些理论知识指导制作。再次,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依据评价标准,查阅教师提供的相关信息(学生也可以自己去寻找一些信息),按小组进行婚礼用花的设计,然后根据模拟情境要求的资金情况,定购花材并进行制作。最后,每个小组进行自己婚礼用花的展示,依据评价标准每个组对展示的组进行评价,教师也对每个组进行评价。但是要求各组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用插花构图原理和插花技法相关知识以及婚礼用花制作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进行点评,如色彩搭配,如何与新娘脸型进行搭配造型,怎样体现高低错落和层次感等等。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既学习到了理论知识,也用理论知识指导了自己的实践活动,真正体会到了知行合一。又因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分组进行的,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质量很在意,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从设计到制作认真关注,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实践效果
首先,学生在“做”中学到了理论知识,又能够用理论知识指导“做”。由于要求学生完成模拟真实任务,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能够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积极提升自己制作作品的质量。
其次,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稳步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技能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可以组成小组进行综合项目的制作,承接婚礼用花、会议用花、宾馆用花的制作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接到真实订单后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如在学习完婚礼用花的设计与制作后,学生就能独立接受真实订单,为客户提供服务,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实际任务。学生时代的成功,为他们日后走向工作岗位铺垫了好的基石。
再次,学生的理论水平也有很大提高。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在学中做”,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自身的特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结合不同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分解,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做中学习,降低了理论教学的难度。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利用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让学生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检验理论学习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完两年课程以后,能够初步达到高级插花员的理论水平,能够轻松考取中级插花员证书。可以从事婚礼、会议、丧礼、宾馆等用花的设计与制作,可以初步设计出艺术插花作品和花艺作品,并能够参与一般的插花比赛。2010年,我校2008届的一个学生取得了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经济数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4-9324(2012)10-0067-02
经济数学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不仅为后继专业课程提供必备的数学工具,而且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职经济数学的教学实践中由于长期沿用老师讲、学生记、课后练的灌输式教学,许多学生感到这门课程枯燥难懂,看不到其对今后的学习和就业的价值,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影响了教学质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这实际上是指明了“教学做”一体化将是今后高职教学改革的方向。
“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边教边做、边做边学,从而实现学生的学习与就业零距离连接。经济数学是运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但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又具有思维抽象、逻辑严谨、结果精确等特点,因此,在高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的情况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难度很大。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深入思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态度和基本信念。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传授知识,因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活动自然是满堂灌。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培养出的学生多为高分低能,难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念转向以传授知识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主导的教学观念,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活动也应由满堂灌教学模式向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转变,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应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应用教学的关系。通过课程体系调整,突出经济应用特色,使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结合得更加紧密。二是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不仅教会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理论、方法和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通过教师的引导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将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定理和繁琐的公式计算中解放出来,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凝结了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或方法,是教学观念的具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目前我国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存在重数学理论轻经济应用、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训练等问题,现有教材中经典的理论和方法多,与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内容少,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应进行调整。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融专业知识于数学教学之中,使其更贴近所学专业的需要。如:金融、会计等专业应强化数理统计内容,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增加线性代数内容等。在教学过程中,例题应尽量采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在加深对数学理论理解的同时,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如在单利、复利、年金等概念教学中可加入投资、贷款、租赁等案例,在教授导数时引入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等案例,在矩阵的教学中增加财务报表分析等案例等。还有其他的一些案例,如原材料进销存的均衡与优化问题、市场竞争模型及投资风险估计等应用问题也都可以引用到经济数学的教学中来。为此,经济数学教师应深入社会进行调研,根据相关专业的实际,编写“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教材或教案,使教学活动与专业结合得更加紧密,应用特色更加鲜明。
2.适当降低理论难度。根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不损害数学逻辑性的前提下,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中抽象难懂的内容进行取舍或简化,使课堂教学通俗易懂。如在极限、导数、积分等概念的教学中,可多介绍其产生的背景,而将其严格的数学定义改为用学生容易理解的通俗语言进行描述,使学生在加深对概念理解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对于复杂的函数运算和那些在经济生活中不常见的函数可以略去。
3.加强与专业课的衔接。高职经济数学在教学内容和时间进度上与专业课如何衔接是课程体系设计中往往被忽视的问题。经济数学是学习现代经济和管理理论的基础,在低年级开设经济数学课程时,学生还不清楚哪些知识会在后继的专业课中具体用到,造成学生看不到其实用价值而影响学习动力。因此,应加强与专业课教学的合作,做好数学知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问题教学的相互衔接。如在微积分等数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可以多介绍一些与后继专业课有关的经济应用。对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内容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专业课程之后再开设,如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4.引入数学建模训练。数学建模作为联系数学与实际应用的桥梁,是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在经济数学课程中引入数学建模,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教学案例或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搜集相关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数学建模将蕴含于经济管理生活中的题材与经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学习数学,边教边做,边做边学,使学生亲身体验经济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动手做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理论推导和定理证明,忽略实际运用以及与所学专业的联系,难以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应进行改革。
1.优化课堂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案例教学法,通过精选与专业或生活相联系的经济应用案例,让学生参与其中,师生共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现场观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经济数学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在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尽量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以实际背景作铺垫引入数学概念,用案例教学法引入数学理论,用问题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用讨论法进行习题课的教学,等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变单一的“黑板+粉笔”模式,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容量、拓宽教学空间,提高课堂效率。把课堂搬到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的特点,制作动态演示课件,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3.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或专业人士开设学术讲座,定期举办数学建模论坛,引导学生成立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赴生产一线参观学习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应用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充实师资队伍
目前,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教师大多是数学专业出身,对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知之不多,在教学中总是从纯数学的角度进行授课,造成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相脱节,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只有教师既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又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知识,才能真正实现数学与经济管理知识相结合,才能有效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因此,数学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除了进一步提高数学专业素质外,还要加强经济、管理、金融、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成为“双师型”人才。二是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开展教学研讨,了解经济管理类专业哪些方面的问题需要用到经济数学知识以及怎样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从而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三是聘请统计部门、金融保险以及企业等行业一线的经济管理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授或开设讲座,使师资队伍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
五、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检测教师教学情况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这是因为考试成绩体现的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能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起到学习的导向标作用,并且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繁琐的数学计算还使得本来数学功底就薄弱的高职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影响了其学习的热情。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应建立能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更加合理的考核方式。应摒弃单一的笔试考核,将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经济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书面考试成绩占60%,实践环节考核占40%。实践环节为学生完成的调查研究、数学建模等课外项目,可通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数学建模、研究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中时.面向未来?摇适应时代转变教学思想?摇更新教学观念[J].工科数学,1999,(8).
[2]吴亚伟.浅议能力本位理论体系下的高职经济数学教学[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03).
[3]张伟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J].科技信息,2009,(29).
内 涵
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具有的职业素质的外化,是一种综合的、职业的能力,它既包括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应具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还需要对应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能力以及创新和开拓能力。
高职财经类专业本身的特点和岗位特征决定了财经类高职学生毕业后通过专业服务,与各种类型的消费者直接打交道,直接以人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 工作更具灵活性。除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技能点外,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承受挫折和应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更是服务行业所必须具备的。此外, 学生实际就业岗位多是基础管理岗位, 日常事务处理和基本管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更强调综合职业能力。
前 提
根据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与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决定了专业知识模块的搭建、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的构建、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教学工作。财经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需要邀请社会、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深入细致的社会调研,分析和研究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产业结构的布局及发展情况;分析和研究专业所服务的经济领域或行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与发展趋势,分析和论证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经济发展对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及期望等。虽然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差异,但根据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都应把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术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架构
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分析岗位职责,确定各岗位从业人员应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再以能力为主线,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将整个教学内容具体划分为基本素质模块、专业能力与素质模块和个性化发展模块,依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既考虑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又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由于综合职业能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因此评价和考核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现阶段,高职院校常采用的学生能力考核方法有:闭卷笔试,主要用于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掌握及运用情况进行考核,这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考核方式。开卷笔试,主要用于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考核,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现场操作,主要考核实际动手能力,工科类高职院校运用的最多。撰写调查报告,主要考核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沟通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财经类高职院校采用较多。毕业设计、论文,主要考核学生的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试或答辩,主要考核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根据综合职业能力考核的目标, 高职院校应对学生采用多种考核方法,形成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体系。要强调的是重视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结合企业人员的评价意见,将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活动纳入考核范畴。
实 践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职人才培养环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占据核心地位。学校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面向市场需求,以职业分析为基础设计专业课程,把握好课程与工作的匹配;选好专业理论基础,本着“够用”“实用”为度,把握好课程的理论深度;增加实践课程,创设真实的职业环境,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比如学校会计专业,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实践课程形成了相对独立体系,并在教学计划中占 50%以上。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原来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限选修课四个部分逐渐演变为三个递进式模块构成,即基本素质模块、专业能力与素质模块和个性化发展模块。
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双向互动
学校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产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为主要依据,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会计专业分会,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多家企业深入合作,在“引企入校”的基础上,设立会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委员会,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搭建应用型会计职业人才培养平台,共同制订和修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做”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学校自筹资金投入200余万元用于改造和新建校内实训基地,改建、新建12个实训室,同时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空间,分别与20家单位签订协议,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创造更为优越的实践教学条件;将企业办公地点引进校园,建立“校中企”,为学生提供真实防伪税控开票、企业报税、工商注册年检、银行票据结算等综合业务实训,并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在“企中校”芜湖本源财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芜湖市端木财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由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每天指导学生,安排实训任务,纠正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加实习的学生每周完成周记,并由校内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和会计系共同评定实训成绩,学生的实训实习不再是校外的“无人照管”,实训实习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施行五步教学方法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研究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和要求,反思传统教学方法,探讨适合“教学做”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五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是指通过任务下达、知识导学、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点评归纳五个实施步骤,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现“五层能力递进”,将人才培养实施过程划分为五个学段,即理实一体化课堂学习阶段、课程模拟实训阶段、会计综合模拟实训阶段、顶岗实习阶段和就业实习阶段。在五个学段中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不同,从基本知识和技能到应用能力,从单项的业务操作技能到全面的职业能力,逐层上升,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达到逐步提高,有效避免了技能根底不扎实的现象。
“岗证赛”,“教学做”一体化
学校教学团队集思广益,形成了新的“岗证赛”、“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教学团队并不囿于微观层面即教学模式研究,而是对“岗证赛”、“教学做”进行历史探源、理论探源及现实探源,在教学实施中把“岗证赛”、“教学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基于“岗证赛”、“教学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设计学生学业考试、建设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改革中,通过不断总结和提高,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体系及实施途径,开发了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与教材,创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创建了教学做合一的考核方法。
成 效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包括语言表达、沟通协调、人际交往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在学校开展的优秀学生干部及优秀学生标兵的评选活动、红歌大合唱比赛、励志教育演讲等活动中,很多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专业技能显著提高
自 2011 年以来,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连续几年获得安徽省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一等奖;连续三年获得“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特等奖或一等奖。计算机操作能力合格率达 97.57%,英语应用能力合格率为 98.48%,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 90%以上,六成以上的学生在毕业时取得全国会计专业资格(初级)证书,“双证书”获取率达 100%。
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近几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毕业生成为众多企业青睐的“香饽饽”,毕业生就业率年均在98%以上,学生就业岗位稳定,收入水平稳中有升,就业满意度较高,企业用人单位整体评价良好。
关键词:中职;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模具制造技术
目前,中职教学模式依然是以学科为主,理论与实践之间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考虑,他们更喜欢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习方式;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他们急需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开展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有利于中职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的实施
1. 改革思路。
将一个行政班级分为两个一体化模块教学班,保证适量的人数;将教学内容放在车间完成,一体化教室同时满足上课与实践的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整合成模块教学内容,以完成项目作为学习结果的体现;教师在上岗前进行系统培训,假期即着手准备教材、教案。
2. 操作方法。
首先,将每周学习时间分成两部分,一半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另一半时间进行文化修养学习。第二,学生上课时,主要通过项目的方式来进行;第三,模块教师有自主的权利实施教学内容;第四,按照学生的兴趣与专业发展方向确定模块专业;第五,共完成“车工工艺、铣工工艺、电火花线切割工工艺、CAD、CAM基础”四个模块学习任务;第六,教学组织管理采用小组教学结合档案袋管理,在项目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二、一体化模块教学的优势
一体化模块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学生一边学、一边实践是学习方式的最大变化,教师灵活地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教学方式的最大变化。
1. 理实一体,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层次,“学练结合”。由于模块教学班学生人数较少,模块教师边操作边讲解之后,立即组织学生练习,缩短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距离。
第二层次,“学做结合”。技能练习达到一定要求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趣味性项目,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第三层次,“学长结合”。培养高年级部分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指导环节,由高年级学生辅助教师帮带低年级的学生,创造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条件。高年级学生既做了榜样,又提高了综合能力,同时也减轻教师的辅导压力;低年级学生不仅学习的心理压力降低,又可以得到快速的辅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项目引导,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亲身体验,从做中学,这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经过不断探索,各个模块都形成了“项目任务”,比如普通车工模块以“哑铃”为工作任务,线切割模块以“小汽车”作为工作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后,教师先讲明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由学生以自行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当学生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再由教师集体讲解或个别辅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效果会更好。以项目引导学生,可以方便地让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实践证明,一体化模块教学过程非常适合以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进行。
3. 多元评价,提高学习兴趣。
在理论学习、技能实践和团队合作完成项目等学习活动中,教师有机会充分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从而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并且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提出诊断性意见。评价的具体方法一般有开卷考试、小论文、实验报告、谈话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和社会(企业)评等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激励学生。
4. 实际情境,提高职业素养。
知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显性知识,一部分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比较容易考察,比如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技能水平等。但隐性的部分难于考察,比如说学生的职业道德、对工作的热爱程度等。在一体化模块教学中,学生处于课堂、实训车间之间,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理论学习、技能实践、组织任务和团队合作等学习活动中,教师有机会充分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对学生的问题可以立即纠正,对职业道德、工作表现及操守等隐形知识也可以由一些细节进行考察。
三、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的反思
1. 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因素,其思想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过程。教师在经过若干年的教学后,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改变已形成的教学风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努力。在一体化模块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真正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多实践。
2.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是一体化模块教学的显著特征。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 教学资源分配的转变。
教学资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现实世界中原有的可利用的资源,二是专门为了学习的目的而增加的资源。在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中,学校将一个大的行政班分成若干个小的教学班,这必然会增加课时。而且一体化模块课程的属性是理论课与实训课二者的有机结合,这会影响到教师工作的分配。另外,建设一个标准的“一体化”课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回报需要认真考虑,如何投入也都需要谨慎地论证。
4. 实习指导教师的转变。
在一体化模块教学中,实习指导教师参与到教学中,如何为这些教师定好位,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的素质等,是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科学安排上述知识点,打破传统的按照课本的章节从前到后的讲解,将知识点的学习安排在六个项目之中,每项内容设有如下板块:第一,正能量分享。以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态和行为,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展现出更自信、更有活力的自我。第二,教学做目标。通过目标的制订和工作任务的布置,先师生教学做,再学生独立做,并且加入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主动地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并进行自我监控和调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第三,典型案例。运用典型案例,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第四,课外拓展。在每个项目完成的最后,提供有关高职类的实际材料,对所传授知识做有力的补充,拓宽学生的视野。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培养的是学生,是有思想的人,不是产品。六个项目具体设计如下。项目一:走进高职校园。要让学生从走进校园就接受就业指导,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本院的概况和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看清目前的就业形势;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及能从事的相关职业。项目二:规划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要从走进校园开始,具体内容包括:认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做好自己的大学学业规划;撰写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项目三:培养职业素质。职业素质的培养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具体内容包括:认清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素观;学会先做人、再做事、最后学好职业技能。项目四:做好就业准备。充分的就业准备是成功就业的重要一环,就业前的准备包括以下内容:认知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了解职业素质要求与工作职责;认识求职服务与求职安全。项目五:勇于推销自我。善于推销自我、勇于推销自我,是找到合适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条件,推销自我的具体内容包括:掌握如何在面试中成功推销自己的方法;了解面试前应准备的必备材料;通过模拟面试熟悉面试过程,掌握面试技巧。项目六:模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所追求的,因此,学校对学生进行模拟自主创业的训练十分必要,其具体内容包括:了解《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申请流程和优惠政策;认清创业的风险,使得创业不盲目;了解创业之前需要做好哪些计划。
2.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设计说明。本课程以“走进高职校园、规划职业生涯、培养职业素质、做好就业准备、勇于推销自我、模拟自主创业”为主线,分为六个项目,每个项目由正能量分享、教学做目标、师生教学做、学生独立做、相关知识、典型案例和课外拓展组成。按照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知识点,依据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需求设置技能要求,做到知识够用,保持知识的先进性,并适当照顾其系统性与逻辑性。在体例设计上,采用引导文的形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项目。这种体例形式不仅新颖,而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教学做合一。加入这些环节,旨在加深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拓展知识面,调动学习兴趣,增强该课程的可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重点是让学生主动做,教师引导教。
(2)教学过程举例。以规划职业生涯为例,其教学过程如下:第一,分享正能量,讲述《改变人生的两小时》,通过小故事告诉学生:平庸与卓越,往往只在人的一念之间,或消极与积极的生活方式。成功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如果想干一番事业,那就从现在做起利用零散的时间,每天坚持做一件事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像故事中所提到的人物那样成为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第二,任务布置:完成教材项目二中的任务2(职业生涯规划)和任务3(学业规划)。第三,各公司进行任务展示和抽查各小组的任务:各小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以PPT形式讲述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第四,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对每组进行评讲,并且让各组选派学生代表结合会计专业的就业特点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小组讨论。第五,各小组通过评讲和自评后进行检查修订,写出本专业正确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第六,组织学生参与“你的压力到底有多大”仿真模拟的趣味小测试,测试学生自我对抗压力的能力。
(3)教学方法和效果。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为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人人参与,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争取达到本门课程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运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情景教学、仿真模拟、小组讨论、活动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在教中学,在做中学,把乏味的知识融入到活动和游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