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0:03
导语:在职业素质培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营业员规范态度形象
在现代消费观念中,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牛排”,也购买炸牛排的“吱吱”声。所以在现代商场中,服务这种无形的因素可能比有形的因素更重要,可能影响顾客的忠诚度与长期的满意度。在“终端为王”的年代,零售商场的营业员的作用,类似足球场上的前锋,其“临门一脚”决定着自己团队的所有前期努力是否有效,决定着团队最终是否“得分”。
一、零售服务过程中顾客的“感知性”
“存在决定意识”。要想让人接受某一事物,前提是必须让人对该事物有好的“感知”。商品的功能是满足人们某种需求,“有用性”是其存在并具有竞争力的前提;但有用的商品要顺利售出,就必须让其潜在顾客“有感知”。商品虽有用却无知无觉,或虽有用有知却感觉冷漠,或虽有用却感觉不好,都不可能使顾客产生购买欲望,导致商品价值难以顺利实现。当顾客消费经验还不成熟,当商品的可选择性超强,当人们仍然担心遭遇购买风险,当人们仍然对“眼见为实”的现场购物观念抱有偏爱时,商品能否顺利售出主要决定于顾客进入商场后的购物过程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来自于三个方面:顾客对商场服务规范的信任,对营业员服务态度的认可,以及对营业员所体现的商业服务形象的评价。本文着重探讨的购物现场服务,集中探讨营业员的服务行为对顾客“知觉”的影响。
1.营业员是零售服务的主要承担者
美国学者AlanDutka对服务一词的含义界定,支持了营业员是零售服务的最主要承担者这种观点。他认为,服务包括以下内容:为顾客提供真诚、有礼貌的服务;以适合顾客的角色或方式为顾客提供服务,成功实现角色转换;掌握服务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并以诚恳的态度为顾客服务,以保证这种服务具有可靠性;提供顾客期望得到的服务,增加顾客最终得到的价值;具备优秀的沟通技能并及时给予顾客回应,实现营业员与顾客的良好互动;竭尽全力为顾客提供所能做到的最好的服务。为了让营业员能够主动为顾客提供服务,承担主要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他主张零售商店应给予服务人员一定的权限以确保在一定时间内解决顾客的各类问题。
美国安利以直销员为商业主体的模式的成就令人刮目。我们不否认从报酬激励制度上看,安利的业务员是从追求自己的业务绩效出发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的。但因绝大部分顾客受到了充分的尊重,简单方便地学到了商品知识,享受到了近乎完美的售前售中服务,产生购买行为顺理成章。业务员随叫随到解决疑难的售后服务,及其商品不错的“有用性”,虽然价格昂贵,替代品众多,也心知肚明业务员的利益动力,但不少顾客对其仍是偏爱有加,成为安利产品的忠实顾客,尽管他们并不想加入安利的业务员队伍,获得通过这一渠道销售能得到的利益。观念上人们可以把安利的营销看作是一种传销模式,但如果不去探究这一问题的是与非,我们可以看出业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顾客的购买行为。顾客并不都是从商品的性价比,或者从假定的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决定是否购买安利产品的。
2.营业员服务态度可以提升其服务形象
有人说,中国移动在前厅的优势是其营业员风姿绰约,颇具亲和力。这实际上是称赞中国移动服务大厅的营业员外表挑选得好,对顾客有吸引力。刺激顾客感觉的营业员形象“存在”,包括顾客感观能感觉到的长相(高、矮、胖、廋、美、丑、黑、白等)、形体语言(肢体动作、脸部表情等)、语言态度(语音、语速、语调等)、业务熟练程度和敬业精神。除长相为先天因素外,其他诸因素均可后天改造。先天长相会影响顾客的购买情绪,但不是决定因素。一个甜美的微笑给人心的温暖远胜过面无表情的冷美女。从上述“感觉”例子中我们发现,有很多顾客进入商场的开始时根本没有购买动机,只是随意看看。但在现场与营业员交互的过程中,最终接受营业员建议而作出购买的行为,或者本原想购买的是一种商品,因为营业员的建议而购买别的商品,这种现象还非常普遍。女性顾客受营业员态度、专业素质影响程度高。男性顾客更乐意接受美女的销售,但若该美女营业员具有亲和的服务态度和内行的商品知识,成交率一定会提高很多。
3.营业员的服务行为的规范
商店营业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是诚信、公平。不诚信使人望而却步,不公平更使人无法接受,而产生更激烈的冲突,正如我们平时的体会,受到不公平的评价,会引起冒死的抗争。但在商场里,诚信和公平经常是隐性的,不易被顾客感觉到,甚至不诚信不公平的内容还会包裹在“情义”、“服务”的华丽包装中被顾客接受。欺骗最终会露馅,但由此产生的代价是:顾客被欺骗了感情、损失了金钱;商店失去了顾客信任,丢失了市场。若不诚信,不公平行为成为提高销售业绩常态,对于全社会来说,是诚信被放逐,公平被践踏,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文化倒退。
另外,在商场里经常会产生的一种不诚信、不公平的现象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也会通过营业员的行为反映出来。在大量竞争性商品存在的时代,商品广告的“星球大战”最终要靠落地上柜才能得到效果。这就为营业员提供了可以有效影响顾客行为的机会。一些希望通过不当竞争占有市场的企业,会通过一定的利益驱动,使营业员在向顾客介绍产品时,卖力推销自己的产品,拦截顾客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以营业员这个终端环节,实施不正当竞争的手段。营业员的行为就背离了正常的商业规范,成为不正当竞争的工具。但是这种行为最终导致顾客对商场不诚信、不公平行为的反感,最终伤害的也是不正当竞争者。
二、扭曲终端营业员行为的商业动机
我们认为,扭曲终端营业员行为的原因,不都是经营者的主观故意因素,也存在一些经营者对经营认识的误区。
1.不适当的成本领先策略安排
零售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其成本中劳动成本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许多零售商在成本领先的策略安排下,往往从见效最快的人工成本入手。当前我国劳动市场上大量的低文化素质劳动者的存在也支持这种成本策略。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低文化素质的营业员学习能力差,企业对其的培训也只停留在商品上架、盘点、核价、开票等保证企业经营安全的基础问题方面。营业员对所负责销售的产品缺乏必要的知识,难以在销售过程中正确地为顾客提供服务。还由于这些低价劳工绝大部分来自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农村,基本不了解城市人的生活习性、和有效沟通的文化,不具备对顾客指导的专业能力;其次,对应企业低成本策略,低素质人员报酬也低。又因营业员的工作入门门槛低,导致其被替代的几率也很高,营业员缺乏就业安全感,必然产生员工难以忠于职守,服务粗糙的短期行为。
2.不当的激励
不少零售企业(包括生产企业的专卖店)为激励营业员多销售商品,对营业员的激励手段主要为两种:一是给定一个较低的固定工资标准,再视营业员每个月的销售业绩给予奖金提成;另外一种是给定一个最低限价,在企业希望的一个较高的指导性售价范围内允许营业员在此区间灵活处理,也即营业员在不突破最低限价条件下具有自由定价权,售价高出最低限价的部分作为营业员的提成。这种激励政策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将商店变成了议价市场或信托商店,可以讨价还价。甚至有些个体商店的营业员在营业中会采取强行销售,虚假宣传商品等手段,裸地追求营业额。
3.营业员自身对优质服务的误读
长期以来,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一直被商家奉为最重要的服务因素。不少营业员极力地贯彻这一要求,但贯彻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零售商场既是购物场所,也是休闲去处。而有些营业员并没有理解这一点,没搞清所有来店顾客都只是潜在顾客。许多营业员在潜在顾客离柜台尚远时,一句“请问你要买什么?”结果是顾客即刻避而远之。即使带着购物目的而来的顾客,是否在走过相应的柜台的第一时间便产生购买也是不确定的。不审时度势的热情会打扰顾客的自在,将其推离柜台和商店,也损失了可能的销售机会。
三、零售商店的营业员管理——提升顾客“好感觉”
1.重视营业员资源
营业员的服务在顾客可感知因素中起着“临门一脚”的关键作用,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质量起着赢得顾客和失去顾客的阀门作用。这一环节任何企业都输不起。成本领先竞争战略的实质是在保证质量不低于竞争对手前提下,所有工作最有效率而产生的最优“性价比”。有经验高素质的营业员可以以一当十,提高成交效率,提升顾客可感受到的优良服务品质。人力成本控制不是由低素质劳动力和低工资的来实现的。
2.正确认识营业员行不当行为的后果
在零售过程中,要使顾客在接受服务中产生好的感受,就要很好研究营业员的行为规范、服务态度和服务形象。营业员的规范行为使顾客产生信任感,营业员的服务态度会影响顾客沟通的意愿与感情,而营业员自身的形象会影响顾客购物的感受。这三者不能或缺,若缺了任一方面均会在顾客心中产生不良感觉而影响成交。如下表所示:
3.获得顾客“好感觉”的营业员行为培养
(1)零售健全服务规范和其他规章制度,特别是严防有关厂商贿赂方面的规章制度;
(2)强化营业员的岗前培训,保证有效培训时间;对营业员培训内容不仅应包括规章制度学习、服务操作程序和规范,商品专业知识学习等,还应结合行业特征进行语言、语调、形体、着装、对顾客察言观色以充分尊重顾客等方面的沟通训练;
谈到自己好的行为时,学生气势昂扬、坚定自信;谈到不好的行为时,他们满脸羞涩、充满愧疚。在这样的反思中,学生内心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使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细节,都是道德品质养成的平台。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抓住语文教学的细小环节,让学生时刻反省自己,做一个精神和心灵完善的人。
二、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综合能力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拓展思维,提高综合能力,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例如,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我组织学生举办了诗歌朗诵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朗诵会筹备阶段,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方案:第一,自由组队,自由选择诗歌;第二,表演内容和形式力求创新;第三,给自己的组合取名,确定宣言;第四,挑选主持人,拟好台词;第五,布置现场,营造氛围。学生们都很感兴趣,积极准备。在朗诵会上,学生们的表演别出新意,比如“非常6+1”组合的7名男生在演绎戴望舒的《雨巷》时,用花伞作为道具,融入了自己的想像,很好地再现了诗中的情境。“彧”组合的4名女生在演绎《雨巷》时,极尽变化,很好地表现了诗歌的韵味。“听雪楼”组合的4名女生自行创作诗歌《千年》,演绎了千年的文化,抒发了青春奔放的情怀。此次诗歌朗诵会的成功举办说明,通过活动实践去感受语文美和生活美,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朗诵能力、合作能力及组织能力。
三、在语文教学中设置职业情境
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素质 职业技能 校园文化
1.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大学生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而现有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常常缺乏清晰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苦于找不到中意的单位和岗位;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频繁奔走于各类招聘市场,苦于找不到中意的所需人才。人才供需双方不对接的现状已经成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之一。
能力是就业的基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导向教育,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强弱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考核指标,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
职业能力大体上可以分为通用能力和特殊能力两个层面。通用能力是指一个人的职业态度、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能力(自行安排吃穿住行)以及正确处理与周围的人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能力,它是一个大学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具备的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个职业、某个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如会计必须能够做账、用账,记者应该知道如何采写新闻,秘书应该能够从事办公室事务管理,具有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等等。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和进行的技能训练,大都针对的是特殊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通用能力也许更为重要。当前大学生频繁跳槽或失去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技能,而是缺乏通用能力:或者不能与同事、上司友好相处,或者经常迟到,工作散漫,得过且过,等等。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路径上的最大不同。因此,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2.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内涵分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然是一种就业导向教育,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企业管理者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如何,怎样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是需要作为人才培养方的高职院校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2008年第4期公布了一个针对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分析的调查报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新员工——企业管理者对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分析的调查研究》。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管理者认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按照“非常重要”选择比例排序(%)为: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倾向(77.4)、勤恳踏实、敬业奉献精神(70.8)、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61.9)、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61.7)、心理素质(60.1)、创新意识和能力(55.3)、团队合作能力(52.0)、积极追求进步的热情(47.6)、动手操作能力(46.0)、文明礼貌,亲和力强(39.9)、人际交往能力(37.3)、身体素质(36.7)、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35.3)、组织管理能力(27.1)。[1]
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因素而外化的适应和满足社会的质量。企业管理者看重的员工素质包括:文明礼貌、尊敬师长、谦虚自省、勤恳踏实,能够经受挫折和压力,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积极追求进步的热情。企业希望并要求大学毕业生把选择的“职业”当作长期追求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工作”和临时落脚点;要求大学毕业生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反对随意毁约、违背诚信,反对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反对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一个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不能一味只关注企业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而要考虑自己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能力是一个人依靠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心身能量。企业管理者所看重的员工能力,依次是:获取知识的持续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和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麦可思公司的《高等职业院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分析报告》中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分析表明:在35项基本工作能力中,积极聆听和有效的口头沟通这两项能力对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有帮助;而毕业生认为教学中最应该改进的地方为“实习或实践环节不够”(41%),其次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15%)和“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14%)。[2]
肖云等人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7.9%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沟通协调能力,而大学生对自身的实践能力评价不高,学生认为最欠缺的是组织管理能力,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另外,61.5%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而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他们建议学校应组织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充实践内容,增强实效性。[3]
上述调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合格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内涵。
3.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的基本路径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活动的主体(师生员工)在校园内所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以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教育导向功能,它对于大学生价值取向、思想品德、情感信仰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
为深入了解当代高职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参与度与满意度,我们于2008年11月至12月对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开展了一次有关“对校园文化活动满意度”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75.35%的学生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很有必要”,61.51%的同学表示对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很感兴趣”。在“最感兴趣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排位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训,显示出当代高职学生对实践性、创新性、主动体验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所偏好。对于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收获,67.42%的同学认为最大收获是“提高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能力”,24.03%的同学认为是“认识了新朋友”,“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开阔了眼界”。
校园文化是高校实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功能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是维系全体师生员工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精神力量,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加强人际沟通、完善人格塑造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而言的具有素质教育内涵、学生自愿参加的学习实践活动。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的展示与锻炼。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区分,是社会分工条件下学科专业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因此,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的专业教育始终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但第二课堂在内容的丰富性、时空的自由性、参与的主动性、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第一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学生非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科技创新、文艺体育、技能竞赛、志愿服务以及社会实践等等,都是第一课堂无法完全涵盖的。这些活动所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很多与课堂中的专业学习没有必然或直接的联系,但是有助于学生促进个性发展、丰富个人阅历、增强组织能力、加强人际沟通、改善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塑造,这些综合素质是学生就业和日后发展所必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既需要第一课堂的教育,也需要第二课堂的锻炼。因此,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第二课堂也是课堂的思想观念,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
3.1把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
大学作为社会的人才库,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其三大功能。长期以来,以教学为中心,始终是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学工作被认为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始终处于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课堂或实验室被当作人才培养的唯一教学场所,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被当作人才培养的唯一途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被当作学生能力考核的最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教师只把教学和科研作为自己的本分,而把参加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看作是份外之事。作为第二课堂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仅仅被当作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缺乏科学规划,缺乏专业指导。学生是否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参加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全凭自己的兴趣,对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收效甚微。
当前,各高校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传统教学计划的翻版。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分解、主干课程介绍、教学实践安排、教学计划进度,成为人才培养方案必选内容。而作为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观念的必然产物。
我们认为,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必须把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轨道上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就是要彰显“第二课堂”教育功能,把第二课堂作为与第一课堂并行的教学资源,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存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必须将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至少参加哪些校园文化活动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在何时进行、怎样进行、由谁组织,如何评价,以保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合理衔接。
3.2建立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热情的激励机制
在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很少或者从不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在中国古代书院,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业导师,也是学生的精神导师和行为导师,这个优良传统随着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日益复杂化和精细化而早已被抛弃,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的科技文化活动被严格地区分开来,教师对参与学生文化活动完全失去兴趣与热情。加之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相当繁重,而第二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又存在难以确认和量化问题,使得教师很难把指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职业技术院校更应该把第二课堂看作是第一课堂的自然延伸,因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而应该在实践活动包括校园文化活动中得到锻炼,而这一切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高校必须建立一种激励机制,从制度层面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文化活动的热情,使教师把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教学科研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此,必须保证教师对专业性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能够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必须保证教师对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等同于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计算。
3.3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第二课堂,在人格塑造和技能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我们所进行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令人担忧。11.41%的学生在业余时间“无所事事,经常在寝室睡觉或上网,觉得生活很无聊”,21.59%的学生的业余时间是在“谈恋爱、娱乐、逛街”中度过的。对于参加校园文化活动,36.25%的同学表示“兴趣一般”,2.23%的同学“没有兴趣”。在“你认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必要性”问题上,22.20%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可有可无”,甚至还有2.4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即使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还有少数人是为了交朋友或纯粹跟风。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各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始终以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成绩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所取得的成绩不能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导致第二课堂缺乏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因此,改革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体系,使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所取得的成绩能够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必由之路。
为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以及奖学金的评定提供依据,有必要建立一套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把德育、智育和综合素质发展作为考核项,对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以及道德修养、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活动等方面获得的成绩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
3.4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2002年3月25日,、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发文(中青联发[2002]14号文件),提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其主要内容就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证工作,以用于记载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课堂教学成绩之外的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产生积极作用的重要经历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具体包括六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主要反映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加强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的表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要反映学生组织和参加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主要反映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主要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艺术活动和取得的成绩;“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主要反映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技能培训及其它”主要反映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
素质拓展计划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心,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感受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让大学生在参加活动中营造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梳理,明确每一项活动的目标与类别,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同需求,确定每届学生在不同学期的工作重点,科学规划并合理安排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期有所侧重地参与不同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提升综合素质,稳固职业能力。
3.5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开发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高级形式,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拓展与深化。其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青年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技能,使其最终走上创业之路。
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应该由相互关联的四个层次构成:开设“创业论坛”以激发创业意识,培育创业精神;开展“创业培训”以培养创业技能,分享创业经验;参加“创业竞赛”以鼓励创业实践,展示创业成果;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完善学生创业孵化园,积极帮助学生吸引风险投资,适时推出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完成学生创业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
4.结语
基于我们对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延伸培育过程中的意义、途径和方法的认识与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第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把应用型高技术人才作为培育目标,因此,相较于普通高等学校,更应强调人才的“实用价值”,更应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不可能完全依靠第一课堂来解决,它既需要第一课堂的教育,也需要第二课堂的培养。
第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第二课堂。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第二课堂也是课堂的思想观念,把第二课堂作为与第一课堂并行的教学资源,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第三,实现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延伸培育的基本路径,一是把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二是建立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热情的激励机制,三是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四是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五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性。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无缝衔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更好就业、更快成才的必由之路。
附注:
[1]http:///article/200804/200804290226.shtml。
[2]《麦可思研究》2010年9月下旬刊(第55期)
[3]《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高教探索》,2007年第6期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
一、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重专业,轻文化,人文基础薄弱。高考时,艺考对于专业的要求比较严格,文化课的成绩相对于非艺考生分数低得多,这也就造成了大部分艺术类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弱。进入大学学习后,由于专业的原因,再加上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文化课很难引起艺术类大学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不少学生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浅薄,有的艺术类大学生连最基础的文学常识都不了解;有的艺术类大学生写文章时文理不通、有时还会有错别字,甚至连请假条都不知道怎么写。
(二)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模糊。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特点,使得他们思想活跃,对生活充满热情,个性鲜明,善于创新;但思考问题时往往过于感性,相信直觉,缺乏对问题深层次的理解与探讨;思想紧跟社会潮流,但很少关心国家大事,政治理论观念不强,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为了追求艺术,标新立异,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了部分学生价值取向不明确,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三)缺乏对民族文化的基本了解。由于过度专注于专业,不注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有部分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知之甚少,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读过四大古典名著,不了解中国古代伟大的四大发明。
(四)人格心理不健全。艺术类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要有独创性,所以他们追求个性自由,造成了他们纪律观念淡薄;意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对人生意义认识肤浅,对事物的美丑、善恶缺乏分辨力。
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策略
(一)精选教材,选择合适于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扩大学生的视野,开阔胸襟,提高人文修养,陶冶性情,但是 现在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再加上艺术类专业学生具有的特殊性,并且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大量的教学内容与课时较少之间的矛盾,所以选择合适于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并且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这是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艺术类学生的人文基础薄弱,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按照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进行精讲,使学生领略到作品的思想性、时代性与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经典的同时,也能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相关情况以及作品作者相关情况,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大学生语文教师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大学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要不断地学习进取,钻研和获取中国文化的精髓,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其次,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渗入中国人文精髓,并利用自己的言行和素养去影响和感召学生的道德取向、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当然这些影响和感召是潜移默化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要创造意境,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创造意境,引导和启发艺术类学生从多角度对作品进行体会和了解,使学生能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并让学生感受到作品当中的情趣和情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体验。如我们在讲授陆游的《钗头凤》这篇词时,为了让学生对这篇文章内容和情感理解得更透彻,我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和学生共同回顾陆游的生平和所学过的陆游的作品,再配合视频讲解陆游和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接着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这篇的文章的主题了,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真爱的力量以及爱情的意义。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四)以语文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提高应用文字的能力。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可以以语文课为载体,组织和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朗诵经典、演讲、书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等。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还可以营造积极的人文气氛,有利于学生学学语文。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除了能提高自身在应用文字的能力。也可以增加自己在人文方面知识面,弥补自己在民族文化的欠缺。
(五)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充分激发学生学学语文兴趣,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对那些用传统教学手段不能够表现或者表现效果较差的内容,适时、适量的引出图片、声音或者视频,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教学的相关知识。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多媒体计算机这种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提高了大学语文教学效率。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着人文基础薄弱、理想信念模糊、人格心理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加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而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沈小泉.试论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及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8(15).
[2] 陈时芳.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J].新课程研究,2008(8).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旅游专业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礼仪之邦,旅游业是好客的行业,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应该懂礼仪、擅沟通。旅游服务业是高尚的行业,只有具备一定品味修养、审美情趣的从业人员才能满足追求愉悦、刺激、享受、猎奇的旅游者们的需要。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景区众多,旅游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只有知晓景区文化的深邃内涵,才能将这一文化传播弘扬。随着旅游现象大众化普及,出游人数的激增,旅游资源频遭破坏,如何进行生态旅游、环保旅游成为热议话题,而旅游从业人员提高人文素养,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保护旅游资源。
1 人文素养在中职旅游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人文素养是指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品质和修养,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人文素养的内涵大致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层次。人文素养最重要的成分是历史感和责任感。
旅游业是具有丰富人文属性的文化产业,旅游服务工作中所包含的人文内涵是旅游服务业的核心价值。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优良的人文素养。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文明礼仪、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审美修养等。中职学校在培养高素质旅游应用型人才中,人文素养培育具有基础和优先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2 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与举措
2.1 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素养培育氛围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人文素养教育的良好平台,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起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力争把人文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用积极向上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教育对象,使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环境和传统的熏陶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创造良好条件。除了网络,还要多利用图书、报纸、杂志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举办人文社科讲座等。扶植和鼓励学生建立与专业相关的社团,如地理、历史、文学、音乐等学生社团,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培养。此外,整个校园应该设置一些反映历史、人物等的人文景观,展现人文精神,与优美的校园风景和别具一格的建筑融为一体,这样更能体现学校层次与格调。
2.2 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实施全方位的人文教育
课程的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最有效途径,也是加强人文素养培育的重点。因此,中职旅游专业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养成,结合旅游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必须整合课程门类,优化课程结构,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扩大选修课比例,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在突出主干课程教学前提下设置自然、人文、社科诸如旅游文化、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跨文化交际等人文素养选修课,扩大学生选课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对充实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要注重人文课与专业课的结合,在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因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本身承载着丰厚的人文价值,以人文精神传递专业技术,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3 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素质。
中职旅游专业应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有品位、懂专业,敢创新的新型人才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旅游业的发展。为提升学生的专业品位和人文素养,开设诸如《国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及《旅游史学》等研究旅游文化内涵的课程,并举办有关建筑、茶艺、园林、戏剧及诗词等文化专题教学以丰富学生的内心,提高学生审美鉴赏水平。当然人文素养的提升并非开设几门文化课程那么简单。专业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在各类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从而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专业教师作为引路人也应不断深造,拓宽思路,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教法,经常参与一线工作,避免纸上谈兵,理论联系实践,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2.4 多举办灵活多样课外活动。
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专业竞赛、文化讲堂、礼仪表演等形式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品位,磨练学生的意志。学生也应不断地走进一线企业,接受挑战,提升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金融人才;应用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66-05
通过十余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我们逐步探索了适用于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1234模式: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即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教学主线;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两大教学体系, 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安排上,重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人才培养的三个教育阶段,即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专业强化教育阶段、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四项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 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实践证明,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有效模式。
一、一条教学主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
为了把学校办成让学生、 家长、 社会满意的学校,我们把“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并将其贯穿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因此,金融学专业从招生伊始,就开始探索如何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金融职业素质的养成。
金融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银行、保险、证券这三个方向的专业知识是其三大支柱 [1] 。因此,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都是不分方向的,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内容多而杂, 最终培养出的是一批批“样样通、样样松”的人才。虽有个别学校作了一定的改革,如将金融学专业改为保险专业、国际金融等若干专业, 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使学生对某一个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了深入了解, 但又导致专业口径太窄,使学生就业时面临困难。针对这种状况,我校金融系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动手能力强, 基础扎实的金融领域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就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案:在大金融的平台上,将符合市场需要的银行、保险、证券行业某些岗位作为专业方向,构建出“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金融学专业,最终把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市场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经过多年的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 我们认为在大金融学的平台上开设投资理财方向、证券期货方向、保险营销方向是比较适时的,可作为目前首选的三个方向。
在这一大背景下, 我们进一步提炼了金融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认为金融学专业学生通过4年大学生活, 应该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应用能力和思想道德、专业业务、文化素质、身体心理四大综合素质方面有较大提高。详见表1、表2。当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业务的养成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中之重,而且,应该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方向,有所侧重。
二、两大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程体系安排上, 我们重点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体系来看,要把握好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时比例,可以各占三分之一,也可以有所侧重。同时,必须加大选修课比重,这既包括公共基础课, 也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如前所述,金融领域宽泛,涵盖知识较多,因此,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从实践教学体系来看,要改变“重课堂、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 [3] ,所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 保证实践学时至少占到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具体说来,除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外,还采取了课外学时和专用周的形式。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这类课程需要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可以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而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营销学、金融英语这类课程安排一定的课外学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效果更佳。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采取专业周的形式加大实践学时,如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课程可以通过开设证券投资模拟实训、 外汇模拟交易实训等实践课程。部分实践课程安排如表3所示。
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方向实践技能, 我们增加了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周, 如根据前面提到的专业方向,我们让学生在理财规划综合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保险营销综合实训中选择一个。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增设了创新实践周。创新实践包括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学术讲座、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专业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创新能力培训等,该项学分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 学校可集中开设社会实践与调查、 学年论文、创业专用周等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获得部分创新实践学分。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自己参加其他创新实践, 并根据上报的材料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如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公开发表专业性论文;参加证券协会、信贷协会、保险协会等表现突出; 在各个层次的点钞技能比赛、 证券模拟交易大赛、外汇模拟交易大赛等专业性比赛中获奖;取得理财规划师、证券、银行、保险从业资格证,等等,都可以获得创新学分,并且,规定学生大学期间至少要取得创新实践学分10个, 多出部分可以抵扣其他实践环节学分。见表4。
三、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专业强化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分为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教育阶段、 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可以这样说:没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这8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支撑,金融学专业就如同“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所以,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是后续强化、提高专业技能的关键。在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证券投资学等专业课程是学习的重点。在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方向的理论课程、专业方向的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等。
如理财规划方向理论课程我们设置了财务分析、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理财规划原理、理财规划实务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投资经理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课程等; 信贷管理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银行会计学、个人理财、风险管理、银行信贷管理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银行前台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等; 保险营销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学、保险营销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保单设计与销售、 保险营销综合实训课程等。最后,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实现金融学专业人才素质的综合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学专业还应该加强毕业实习前的职业入门指导,所以,我们还增设了学科前沿专题讲座、创业指导、应用文写作、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成效的一个综合考核, 所以最好将其贯穿于整个大学三个教育阶段中。建议采取课题驱动项目教学模式,即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形式来驱使学生分阶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4] 。张五常教授认为,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带着明确的要解决的问题去学。所以,如果让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 带着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课题)去学,分阶段地解决各个阶段性小问题,并分阶段检验其学习效果,要比单纯地靠毕业设计(论文) 检验更具有现实意义。 课题驱动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提出的。它也可以分三步实施:第一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论证阶段,可设在大二第二学期期末实施, 因为这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能够较好地完成课题的论证,同时, 也有利于下一步带着问题开始专业课的学习。 第二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中期检查阶段,可设在大三第二学期末完成。经过大三的学习,学生的专业理论课基本学完(有些院校在大四也安排专业课),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 且经过长达一年的资料收集和思考,可以掌握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这同时也是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综合检验。 但由于这一年学生还没有经过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不强,所以还不适宜让所有的学生在大三期间直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大三第二学期,必须开展课题中期检查,我们主要采取学年论文的形式。学年论文的撰写内容为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综述, 这对于提升学生毕业时的竞争力很重要。 第三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结题阶段。经过大三的充分准备,学生应该在大四一年时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结题报告。通过结题的学生除可以得到毕业设计(论文)学分外,还可以得到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课题结项证书,证明其本人(或所在团队)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成功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四项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四项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1. 理论与实践结合。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律》一诗中告诫自己的孩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学中干”、“干中学”,是实现金融学专业素质提升的必要路径。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强调实践教学体系要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主要原因。 除设置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外, 为了保证学生关注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我们还创办了《金融快讯》刊物。该期刊每周发行一期,由指定教师负责指导、终审,由学生证券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证券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信贷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银行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保险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保险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这样,既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也使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得到了提升。
2.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从目前来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都有较强的与高校合作的意愿。高校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起与金融企业深度合作的双赢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我校除了经常与金融企业合作开展各种活动之外, 还成立了一个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己管理为主的金融服务公司。该公司按行业(也可以是按专业方向)设置服务中心,如设证券服务中心、银行服务中心、保险服务中心等。其中,证券服务中心可以帮助证券公司进行股票开户等服务,银行服务中心可以帮助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第三方存管等,保险服务中心可以进行保单推销、讲师培训等。
3. 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金融行业既要与钱打交道,也要与人打交道。金融从业人员如果没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就很难发展起来;如果没有很强的自律性,就很容易步入歧途。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金融企业的从业要求,我们特别开设了礼仪实训、演讲与口才、团队拓展训练、职业教育等课程。此外,每个学期还安排专业性的辩论比赛、点钞技能大赛、证券交易模拟大赛、外汇交易模拟大赛。这些比赛,由学生负责筹划、组织、主持,老师负责指导、评判,较好地促进了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结合。
第四,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金融学专业方向的设置与就业岗位相关性很强, 且在入职时往往要求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强调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指导使学生适时拿到职业资格证。如理财规划师、银行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证券职业资格证等。以证券职业资格证为例,该证有效期为两年,所以,可以在三年级时组织学生考证,相应地,证券投资学等相关课程就应该在此之前开设。在考证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发挥学生团体的传、帮、带作用,并专门组织辅导。
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的实践证明,“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建立两大教学体系、 强调三个教育阶段、 加强四项结合”的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都红雯,金月华,高国庆.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4):12-14.
[2]吴云勇,陈凌白. 金融学专业投资理财方向建设方案[J]. 浙江金融,2008(1):41-64.
关键词: 高职本科毕业论文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职本科院校本科生在校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撰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高职教学水平,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归根到底,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另外,毕业论文水平也是展示高职院校毕业生素质水平、教学部门教学水平及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窗口,因此要特别重视高职毕业论文教学,但是高职本科毕业论文教育方面,目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1.高职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校方面
1.1.1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限制了高职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进行和质量提高。职教高校开展科研物质基础薄弱,教学条件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课题经费、场地设施设备等方面捉襟见肘,严重制约职业院校大学生科研的开展和毕业实习的进行。学生做毕业论文时一些实验室设施明显不到位,限制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1.1.2投入经费相对不足导致高职毕业论文质量降低。在资金投入上,国家把资金主要投入到普通高等教育,而投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很少,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根本得不到任何资金投入。由于经费时间紧张,学生对所选论文主题的调查研究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上。只有极少数学生是通过实地调查、实验取得第一手资料,再经整理分析研究后用于论文的推理和说明。
1.1.3论文选题缺少挑战性和创新性。创新性不足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表现为观点陈旧简单重复,没有自己的见解。
1.2指导教师方面
1.2.1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指导高职毕业论文师资力量薄弱。对现有职校教师进行知识更新对他们进行终身教育极为重要。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1.2.2教师对指导毕业论文投入精力和时间不够。近年来,由于职业院校毕业生数量每年都有大幅增长,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随之增加。由于毕业论文时间过于集中,大多数指导教师同时兼顾教学任务,以至于在毕业论文指导上不够认真,投入不足,影响到毕业论文质量。
1.3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
1.3.1高职本科生在毕业论文教学中投入时间和精力不够。就业部门在毕业生找工作方面限定了确定工作单位的时间,学生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好工作把毕业论文放到从属地位;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由于认为毕业论文已不太重要,对毕业论文明显重视不足;用人单位要求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这些都给毕业设计的考核与管理带来很大冲击。
1.3.2在高职本科院校的毕业论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现象。主要抄袭网上的多,刊物和教材较少,也有直接抄袭任课教师的论文。由于个别学生的论文是东抄西拼完成,因而没有观点论据,不知道论文该如何写,缺乏创新。
2.提高高职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2.1在学校方面
2.1.1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高职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改革。充分认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不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而且是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培养阶段,更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高职毕业论文开展面向社会需求和以经济建设为主战场是职业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2.1.2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将科研融入实践教学环节,注重“产学”结合,激活职教活力。首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主动与企业、社会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在毕业论文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为国家和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密切横向协作关系,本着互惠互利原则以不同形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其次,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增加硬件投入。高校要拨出部分专项基金用于校内基地建设,为各学科专业师生开展教学、科研、科技示范、毕业实习等提供丰富的活动场所。
2.1.3优化选题设计,改革指导方法,强化创新能力培养。首先要重视选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选题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注重选题结合科研项目,包括纵向、横向科研项目课题,这些课题大多理论联系实际、层次高、有实际应用前景,让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造潜能,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
2.1.4优化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一是建立规范和灵活的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和操作程序、答辩细则、成绩评定和考核标准等,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建立以评估和评优为动力的质量监控机制,对毕业论文进程进行阶段性检查,研究制定质量标准,实施质量控制。三是建立科学的毕业论文考核办法,从论文质量、平时表现、答辩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2.1.5灵活的毕业论文安排时间。为了确保学生有充足时间搜集资料并对其所选题目进行充分的思考,避免教师指导工作过于集中和影响毕业生就业,可将毕业论文时间分为非统一时间和统一时间,前者为准备阶段,后者为完成阶段。非统一时间从二年级上半学期开始,一直到完成阶段;统一时间仍安排在毕业学期进行。
2.1.6保障解决好经费问题。毕业论文经费问题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质量,经费不足在需要实践的专业中最为突出,学校应该考虑对这些专业进行经费倾斜。
2.2指导老师方面
2.2.1培养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学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这对高职本科院校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整体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既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比较熟悉生产实际,要培养青年教师多走向社会接触生产实践,提高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素质和能力。首先,加强实践性环节锻炼。组织指导教师深入生产和工程实际,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为指导毕业论文奠定基础。其次,加强科研能力培养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有效保障。最后,加强师德教育和人格修养。指导毕业论文环节要特别注意加强指导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
2.2.2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建立指导小组,实行联合指导。这种做法增强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和其他正常教学、科研工作统筹协调的灵活性,提高教师资源的利用率。实行指导小组制度后学生人数大大增加,为组内学术交流提供了便利,学生不仅对自己的课题比较熟悉,对别人的课题也有所了解,这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大有帮助。在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上,高职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可以选聘校外企业、科研单位学术水平高、科研成绩突出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担任,这样在减轻由于指导教师短缺造成的压力同时,也可促进指导教师队伍多层次格局和多元化模式发展。
参考文献: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背景
重庆文理学院教学部2009年组织的一次重庆市高校文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题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从高校文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方面来看,涉及到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评价标准方面的研究较多,毕业论文写作模式创新改革研究的较少。即便是有,也仅是个别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作了一些尝试,如广告学、文秘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方面强调学生以作品、实作代替毕业论文写作,但缺乏深入的、整体性的研究。”[2]2009年10月,学校《重庆文理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要求各学院根据方案结合本院实际和专业特点制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实施方案,由教学部审定后执行。学校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精神,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质量。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后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师范教育专业,长期以来,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单一,过分强调毕业论文(设计)的科研创新,忽略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我们从2009年9月份开始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现状调查,主要涉及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毕业论文(设计)监控制度、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改革等方面。一共发出问卷122份,收回有效问卷119份。单从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改革的态度,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占89.4%)支持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的改革。同时学生也对采用何种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提出了很好的看法。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后的传统师范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我校经过毕业论文(设计)初步的改革,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时间已经得到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规章制度已经比较健全,从指导教师到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改革意识已经基本到位。但是对于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后的传统师范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到底该如何改革却仍然处于摸索状态。总体而言,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度研究多,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研究少;学术性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多,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制度研究多,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研究少。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式探索
作为转型后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存在种种弊端,很明显地不适应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应突出大学与社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出发点,将各专业主要教学内容和素质要求,集中整合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和组织活动中。引导学生系统整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组装”和提升,实现大学与社会的“无缝接轨”。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应该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手,确定受学生和教师欢迎并对学生专业能力有提升价值的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式。本文将就如何进一步细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方式改革阐述初步的看法。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以往的毕业论文(设计)过分强调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并非学术科研能力,而是动手应用能力。这种能力培养目标的转变,也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向的转变。因此,我们应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出发,“往回找”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着重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精神,能在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能够从事秘书、记者、编辑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参考丁晓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看法[1],笔者认为,从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如下图所示: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式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科研创新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实践教学能力。我们认为,从这四种能力出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应为培养这四种能力提供多种方式任学生选择,构建以科研创新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实践教学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的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贯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检验科研创新能力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并不是学生从此不用写学术论文了,对部分有意于考研或者学术研究的学生,我们仍然需要检验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针对以往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选题范围越来越窄、优秀论文越来越少、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思路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首先,将学术论文写作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大一入学开始,专业课教师在授课、作业、考试中都可结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如何选题、如何找资料、如何确定框架等的训练[2]。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从大学入学起就可以在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逐步提高对科研的兴趣。其次,专业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近当代文坛,注意当代文学创作的新动向,参与文学评论,对文学创作现实作直接发言”[3];同时要关注新的语言现象,对生动活泼的语言世界作出解释。这样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然能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毕业创作检验文学创作能力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我们应该对部分有意于文学创作的学生提供以文学创作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的毕业创作形式代替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不专门培养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文学创作可能是一种兴趣爱好,因此在毕业论文(设计)改革过程中,应给予这一部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将4000字以上的文学原创作品,已经发表的可以直接参加答辩,没有发表的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鉴定,通过后参加答辩。学院应组织专家尽快制定以文学创作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的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同时讨论确定文学原创作品发表的级别以及学院鉴定的标准。学生入学时即向学生公布,引导部分文学爱好者从大一开始就规划自己的文学创作,四年磨一剑,在导师的指导下打磨自己的作品,或许在毕业时真能出几篇佳作。
3.毕业展演检验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诸如讲故事、诗文朗诵、话剧表演、相声表演、小品表演、口语辩论等。有共同兴趣的学生可以在第六学期组成毕业展演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如表演一个话剧或话剧片段,表演一个相声或小品,朗诵诗文或讲故事,也可以组成攻辩双方开展辩论,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在毕业前夕,学院集中组织全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展演,指导教师或者专家根据学院建立的毕业展演评价标准现场组织答辩。以毕业展演代替毕业论文可以检验该专业学生在口语表达上的能力,体现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院也可以此打造专业人才培养品牌。
4.毕业设计检验实践教学能力毕业设计主要面向部分有意于从事语文教学的学生,以实践教学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核心实践能力即语文教学实践能力,可以此建立毕业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毕业设计要求撰写文案策划参加开题,通过后开始实做。在答辩环节,要求现场展示,学院组织答辩委员会观摩提问。此模式目前已经在我院20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试行,有36名同学选择语文教学实践为毕业设计选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选择小学语文教学的占10%,绝对多数人选择中学语文教学为毕业设计的选题,很明显地显示出对未来的职业定位,多数同学表示,选择毕业设计对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特色
教高 16号文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一大批毕业就能上岗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定位,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2+1”模式,就是一种有益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培养职业素质,最后一年到企业去,在真实环境中“顶岗”,接受实在的职业培训,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来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通过“顶岗”,使学生在师傅的指导下学到具体的操作技能,逐步由大学生向职业劳动者过渡。
二、教学计划模式
高职院校制定教学计划,应认真贯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精神,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构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按照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1.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群)
专业负责人应深入了解相关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熟悉与专业相关的生产技术发展状况,认真研究本专业与相关专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确定专业的主要岗位(群)。
2.构建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内课程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块。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训练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限选课和公共选修课。课程开设必须建立在岗位群基础上,从而形成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3.确定合理的总课时量及总学分
(1)三年制专业的课内总学时(含课内实践)一般以1600~1800学时为宜;三年制专业的文史、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不得低于总学时的40%,工科类专业不得低于总学时的50%(含课内实习、实践)。
(2)各专业总学分:三年制应控制在125学分以内。
(3)学分计算:理论教学(含课内实验)原则上按18学时1学分计;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按每周1学分计;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按每学分30学时计。
三、课程设置模式
1.课程设置原则
根据课程理论,课程设置应依照以下原则:
(1)实现素质教育目的原则。加强科学文化素质、业务能力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教育,注重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
(2)适应社会生活发展需要原则。社会需要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基。高职教育与经济、行业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课程设置模式必须随着经济、行业需求的发展而发展。
(3)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国家统一课程标准,更要适应地方特色。
(4)职业性原则。高职教育具有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的就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课程设置模式必须具有职业性。
2.理论课、实践课比例
实践课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定要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工科实践教学总时数≥50%,文科不少于40%。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职业道德
学生基本综合素质的完善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4.重视开设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地位和份量
选修课是高职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的设置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与爱好,广选课题,精选内容,通过选修课来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要适应信息经济时代岗位易变的特点,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本领,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
5.实验、实训、实习教学模式
实验、实训、实习教学,是实践课的几种不同形式。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因此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可以说,没有实践教学,就没有高职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方面出发: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实践教学模式。教学人员应根据阶段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选择实践教学模式。如为了加深基础理论的教学,可在实验室里进行实践教学;如进行技能性训练,则到实训室去;进行实际操作,或到第一线去顶岗。
(2)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选择实践教学模式和场所。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或相同学科的不同内容,根据习得的技能不同,要做出不同的选择。如模具制造专业去工厂车间实践;工商管理专业到工商企业去实践,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应用外语专业则应到外经贸公司实习等。
(3)依据教学的物质条件选择实践教学模式。要根据学校实习的具体的硬件设施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如我院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就可以选择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理论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校企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院创业孵化中心以“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开辟就业途径”为宗旨,也创建了一批模拟公司培养实用型人才。
四、师资模式
1.“双师型”师资队伍
没有相当比例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就没有合格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定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客观上也要求教师既具备雄厚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执业能力,又具备职业技术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2.基础理论课教师的配备
高职教育毕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培养的是大学生。因此,高职院校除了配备足够的专业技能教师外,也应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师的配备。
五、毕业设计(论文)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是检验大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高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构建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应遵循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原则,其具体做法为:1.现场操作
学生在实习教师或师傅直接指导下,在定时检查的环境中,完成常规任务和熟练操作。
2.重视图纸设计与虚拟市场运作
对于工程设计、数控系统设计等专业,需要学生能独立完成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任务,能计算相关参数,调试相关实验;而商贸、营销等专业,则创设虚拟市场,以检验学生的市场运作能力。
3.重视毕业论文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
毕业论文是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体现。论文评审,既要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毕业论文中提出的方案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对于以大量例子实证的论文,应作为上品。
六、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模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内涵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大要素。我院的校训“重知识、更重能力、尤重品德”就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1.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评价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相应的技能就越熟练,就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
2.注重应用技能的评价
高职质量考查的重点应放在考查实验水平、实训水平和实践能力,全面评价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3.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评价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国家要求通过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高职教育质量评价要遵循全面发展的目标,坚持专业技术水平、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审美素养、身体素质等全面发展的质量评价标准。
七、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模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具有特殊性。
1.教务处设必修课、选修课两个科
为了适应今后就业竞争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应同时重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因此,在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上,需要在教务处内设置“必修科”和“选修科”两个教学行政管理机构。
2.设置实践教学处
为了组织指挥实验、实训、实践教学和校企结合的具体工作,学校可以设实践教学处,其工作人员可从本校实训中心和实验室选拔一部分,还可到企业聘请一部分。这两部分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会使实验、实训、实践的教学落到实处。
3.建立和发展学校各种协会、社团组织
实践证明,一些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一定在本专业上搞出名堂,而是在其它方面“露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学校期间,除了专业课结业外,他们还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机会和平台,发挥了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4.党、团、工会、政治辅导员、政治教师等思想政治工作“一条龙”模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宜由党委牵头,共青团、工会配合,政治辅导员具体落实。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上按课程的要求,从理论上发挥深化和扩展作用。“一条龙”的队伍,以塑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八、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