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0:14
导语:在中国建筑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我们必须承认,绘画是二次元的东西,建筑是三次元的东西。而且因为绘画的意图有各种各样,会影响建筑形象描绘的精细度和写实性。但同时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古代绘画对中国古建研宄的可行性。
二、研宄方法
中国绘画与中国建筑同可在视觉感知上为人所认识理解,只要掌握相关的研宄方法,研宄者可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提取较大信息量,再结合其他研宄方法,例如实务研宂以及研宄方式主要侧重研究阶段对资料的整理及罗列以及建立绘画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其可通过分类研宄以及比较研宄再将建筑活动场景模拟重现,为其研宄的对象进行手法性基础。再通过对研宄对象分析,得以在不同方面,中国绘画体现出的中国古代建筑研宄中的资料性意义。
1.1相关其他文献研究,深入了解中国建筑的文化及历史及区别等
通过中国绘画研宄中国建筑,在具备基本的建筑素养与中国绘画艺术研究素养的同时,我们需要把握一般的研宄方式,再确定研宄对象,在图纸与空间的转化过程中,逐个深入,全面研宄了解需要研究的客体。
1.研宄方式
1.1分类研宄
分类研宄是中国古代建筑研宄重要的方法。在通过中国绘画研究建筑时,可以对绘画作品进行相应时间或者类型的分类,也可对研宄建筑进行时间或者类型的分类。之后通过对其进行下文探讨的研宄方向的共性总结或差异性总结,而整体服务于中国古建研宄。品,对建筑比较。而横向比较则是通过罗列整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绘画作品展等方面的知识资料。最后配合其他文献以及实物调查深入探讨。又比如探讨宋朝建筑形式。以清明上河图为例,研究者可片段性整理图中不同建筑,进行分类,分类可按功能分或形式分类。按功能分类即分为:城镇,城防,宫殿,衙署,宗教,祭祀,文教,会馆,园林,村落,塔,桥,枋等。而按形式则可以分为:殿堂,楼阁,亭,台,轩,榭,塔,坊等。分类后整理,根据下文谈及的研宄方向,整理其相关内容,深入了解其共性及差异性,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对宋朝建筑形式做综合性了解深入。
1.2比较研究
与分类研宄不同,比较研究主要注重通过研究建筑与其余建筑的差异性,来综合分析其建筑形式,建筑文化的特点,以及建筑转变缘由。比较分析的条理性主要有建筑纵向比体现的同种建筑类型,来比较分析,以得出研宄到碉楼,毡包等建筑类型。这些信息皆为简单对比分析得出的初步信息,如果进行深入探讨,其绘画作品为古建筑研宄提供的资料性肯定更为充实。
1.3建筑活动场景模拟重现
同时,对于写实性较强的建筑绘画作品,比如界画,其记载的史料是相当充实的。对于这类绘画,在研究时我们因此描绘连续的城市建筑也成为可能。画家把想描绘的地区沿着主要街路,不同地区视点有所变化,但各个地区的景观都能正确描绘,以此来正确地描绘连续的城市景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彩虹方向的特点差异等信息。以横向比较分析为例,分析建筑形式特点。先将所收集的绘画作品进行整理分类,从绘画作品的色彩,主题,及其中涉及的建筑类型等进行比较。从上图简单分析则可以看出,相较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藏族更带神秘宗教色彩,其对多,防卫性较强。这类从写实性绘画中得出的信息,可以为建筑提供资料性较强。包括虽然《清明上河图》的绘画不能全面的全方位的表达建筑,但是其轴侧的表达方式,可以清晰的展现建筑的两面,再通过中国古代建筑一般所具有的对称性,以及一般所具备的建筑学常识,及尺度感受。我们可以模拟出当时建筑的基本形态。再通过绘画作品中所展现的细节花样图腾等,则可以近乎完美地复制出当时的建筑,以服务于建筑研宄。2研宄方向通过上文所提供的研宄方式,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绘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相联系。之后将研究方向确定,分析可以从怎样的角度来研宄建筑,即为研宄方向。从中国绘画的二元视角到中国建筑的三元体验,我们可以从绘画作品中展现的建筑本身的形式与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宄,以完整并补充人们对古代建筑的知识。
2.1建筑本身的形式
从绘画中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本身的形式,即是注重建筑部分。其主要包括从古代绘画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研究建筑符号象征等。而再进一步探宄,则会发现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人们同样在空间形式上追求美好的个人世界,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兴起。如左图对文人私家园林的图解,外面纷纷扰扰,主人以园林的形式将自己的世界与外面的世界隔开。同样这类从绘画艺术到历史及地方文化背景,再到建筑类型研究可以与“为何宋朝楼阁建筑会兴起”“商周时期建筑的简陋古朴原因”等等研究相联系。研究需引用前文的研宄方式通过绘画主题的不同,来对绘画进行分类或比较等,再通过绘画主题与建筑类型的联系进行研宄分析。研究不同绘画主题对应的建筑类型(如下表),过程为建立绘画作品题材与建筑类型之间的联系,即因果关系探究。绘画作品作为一种二元的物质体,其在史料中最大的作用可能在于其对于符号及图腾等文化的记载。绘画作为文化的传播方式,从古到今一直与人们的思想生活相关。而其对于不同时期对于不同地域,其信仰与崇拜不同则形成的图腾文化不同。这些也会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得到剖析,无论是人物绘画,风景绘画,图腾绘画,还是建筑绘画,其中均会有体现。而该图腾文化转化为建筑语汇,则在建筑细部上体现,例如,鸱吻,脊兽,雀替,辅首,抱鼓石大样,悬鱼,各种雕刻彩绘等。所以在研宄复原中国古代建筑时,参考中国古代绘画会对建筑研宄的细节完整性产生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做研宄,其图腾绘画文化研宄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近期进行的老司城遗址复原图设计中,除参考考古报告,文献资料,实物测绘以外,对当地花瑶族居民的信仰及图腾绘画或刺绣作品的研宄也是必不可少。而这些图腾也可能会在其鸱吻等部分细节构建得以体现。按此理由复原遗址建筑也能使这类建筑文化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及资料客观性。
2.2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从“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的角度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是指,通过前文提及的
2.2.1从绘画研究建筑城市规划政策
通3D成及较及节点放大模拟现场的方《宋史?舆服志》也记载了宋代一般宅第制度”私居执政亲王日府,余官日宅.庶民日家.诸道府公门得施赣,若私门则爵位穷显经赐思者许用之.口口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用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由此可见.宋代宅第建设同其他朝代一样要遵守封建社会的整体秩序的原因了,因其非”官舍”。从《清明上河图》上反映的市井繁华可以看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并不强烈抑制工商的时代。《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东京的奢侈消费行为做了极其细致的描绘。其中对街巷的介绍一笔带过,详细描绘了酒店、饮食店和瓦子勾栏.即餐饮和娱乐场所。《清明上河图》中也有类似的反映,在所有店铺中酒店和餐饮占有绝对优势,以彩楼欢门装饰门面者除城内十字路口处刘家香铺外,其余皆为酒店。证明北宋东京的消费观念中,虽然“器物服玩”皆为奢侈消费的对象,但餐饮娱乐却是引领奢侈消费的最重要载体,超出其他消费。
2.2.2从绘画研宄城市界面
从绘画研宄城市界面以宋朝绘画作品为例。
三、结语
关键词:文化 建筑
中图分类号:K928.71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了的诗,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建筑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还渗透着由历史积淀而来的人文情怀。任何建筑,反映的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建筑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情趣,立体的反映出时代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古代帝王与宫殿的恢宏精致凸显了皇权的威严与伦理的咄咄逼人;陵墓与坛庙的庄严肃穆昭示着古人对“慎终追远”的重视;叠山理水的山庄、园林,把山、水、石、树融汇一体,又是中国文化追求适意自然与诗意自然的表;中国古代建筑不张扬的个性,而以建筑群体的和谐为至境,也是中国文化追求有序、和谐的绝佳体现。
人类的文明是以人们学会使用工具为起点的,从此之后,人们学会发明使用各种工具,各种技术,并且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随着人们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不能忍受风餐露宿的生活,所以使用工具制造供人们进食,休息,并且能够遮风挡雨的场所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所以建筑也就随之产生了。
在世界不同的地域,由于不同气候,地理条件,以及各种偶然或必然的事件的发生,形成了几乎全然不相同的技术,文化。归结起来,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国。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中国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三大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之一。
中国古建筑在其千年的发展史中,以中华文化为脉络,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特色的建筑体系。可以说,中国古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徜徉,你又不仅流连在精美的楼台殿阁、亭榭廊阙中,还在与古人进行着无言的交流,他不动声色地告诉你:几千年来,帝王权贵是如何展示自己的无上权威,富商大贾是如何追求自己的逸乐奢侈,布衣隐士又是怎样装饰自己的精深家园,平民百姓又是怎样营造自己的斗室蜗居……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民族,又使得中国建筑异彩纷呈,别具特色。藏族建筑粗狂豪放,傣族建筑玲珑纤巧,侗族建筑古拙质朴,苗家的吊脚楼别具风情,等等,都各有千秋,而又不同程度的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即使是汉族建筑,南北东西又风韵独具。北京四合院像中规中矩的士子,温文尔雅;山西的晋商大院,敦厚拘谨;江南水乡宛如处子,清新秀丽;天井式民居白墙青瓦,明朗而素雅;聚族而居的各家圆楼,亲切祥和。多元一体的文化,造就了和而不同的建筑,如繁星点点,共同组成了中国建筑的灿烂银河,使中国建筑以独特的风姿独立于世界之林。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又被称为世界奇观的万里长城,有造福后世的京杭大运河,有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有巍峨壮丽、气魄非凡的古都西安,有富丽堂皇的紫禁城,有代表天受神权的天坛,有千军万马之势的秦始皇兵马俑,有秀丽婉约的江南园林,有亲切祥和的四合院…….他们不但代表了中国的古老建筑文化,同时也记录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科学,是古代社会的全面载体。
大楼让人抬头看着很是压抑,我问学建筑的同学,为什么要把建筑设计成这样。他回答道为了更大的节省成本和创造效益,我默然。现代城市中的建筑大抵都是如此,在有限的土地上高高的树起钢筋水泥铸就的摩天大楼,生活其间忙碌的人们也许已经习惯这样的建筑,并且更多的人把建筑的高大宏伟作为财富的象征。
在一个文化系统里面,建筑无疑是最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比如中国南北建筑最大的区别就是北方多为砖石结构,南方多为木结构;北方多为平屋顶,南方多为斜屋顶。这是中学教科书上内容,笼统而概括,并不见得详实。而这段时间,通过对《中国建筑史》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瑰丽华美的建筑有着深深地文化内涵,让我感受了一次不同建筑和文化的冲击。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那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文化的建筑呢?中国的建筑文化的精髓又是什么呢?怎样用现代的材料去表现中国的建筑文化呢?
现在建筑界的大师们对中国建筑文化有很多的看法。一些人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国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我个人认为在现代的一些西方建筑上面强加一些中国的建筑元素上去很可笑。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济南洪楼周围的一些建筑群,都是在现代的一些建筑的边上加一些中国建筑的屋檐之类的。也许建筑的设计者是想要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但是那样一做后不是协调了,而是别扭了。所谓和谐,就是和而不同,和而同了就没有协调可言了。一些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感觉不够时尚气派。他们承认中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认为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其实,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
作为一个建筑师,不但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要求,而且给人类精神提供丰富的空间感受。文化,也就是要“人化”,每一种文化都是靠人的活动和思想来支撑的。
中国的建筑不仅有外观的瑰丽华美,更具深深地文化内涵。无论是小桥流水的庭院,还是巍巍高耸的殿堂,无论是斑驳陆离的雕饰,还是长河落日的雄关,都能于其中品味到历史的沧桑,与古人进行精神的沟通。
中国建筑往往把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本论文化解之中,农耕文化内向型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正因为如此,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中国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是中国历史文化,艺术与技术的映射。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史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很好途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学好中国古建筑史的必要条件。建筑与文化相辅相成,共同谱写了中华历史的伟大篇章!
参考文献
[1] 罗哲文.再读梁思成《中国建筑史》[J].中国书画.2005(01)
[2] 刘大平,李晓霁.中国建筑史与文化地理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06)
论文的撰写是对我们学习的一个总结,每篇论文都要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正确的标准格式大家都知道吗?跟着学术参考网的小编一起来学习吧。以下整理的关于建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在写作当中阅读借鉴。
建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孙巍巍,刘松茯.建筑技术属性的拓展——从原生态技术到艺术技术[J].华中建筑,2007,25(1):148-150.
[2]张蔚."无为顺道"与中国古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发展[J].华中建筑,2010,28(12):134-136.
[3]周耀,王鹤,张建奎等.论建筑技术和艺术对早期玻璃幕墙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385-389.
[4]熊星.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矛盾统一——关于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教学及学科设置问题初探[C].//第十届全国建筑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6卷.2004:112-113.
[5]高静,刘加平,户拥军等.地域建筑文化的三种技术表现[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2):200-203.
建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法]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2][法]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陆楼法、陆忆征:《惊涛骇浪中的浪漫诗章:雨果传》,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上海分公司,1994年版。
[4]张永和:《作文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英]罗宾·米德尔顿、戴维·沃特金:《新古典主义与世纪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建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8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柳肃《古建筑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
[5]田永复《中国仿古建筑构造》,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
[6]杰弗里余丁《向艺术致敬--中美视觉艺术管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3
[7]诸葛凯《裂变中的传承》,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
关 键 词 : 香山饭店 文献综述
一、香山饭店的设计者及落成年代
香山饭店的设计建造者贝聿铭先生以及香山饭店的落成年代,对于1980年以来针对香山饭店的研究方向及研究侧重点的选择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对于1980年以来香山饭店所作相关研究的理解与评价必须基于对香山饭店设计者及落成年代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1、香山饭店的设计者贝聿铭先生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1935年,贝聿铭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布鲁尔,继承了第一代现代建筑大师们的基本建筑原则。
20世界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贝聿铭开始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出自己的建筑风格,设计建成了一批影响很大的建筑,包括美国大气研究中心、肯尼迪纪念图书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卢浮宫的扩建等。
自幼生长于苏州庭院的长廊曲径、江山水榭中的童年印象,使得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建筑与周围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贝聿铭数十年的设计生涯中都有迹可循。而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1984年,贝聿铭先生就因为香山饭店的设计而夺得当年度的美国建筑师学会颁发的荣誉奖。
2、香山饭店的落成年代及背景
1982年10月,香山饭店落成(图1),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当时中国的建筑艺术正处在一个徘徊期,主要有三支建筑潮流:时隐时现的西洋古典建筑形式、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和徘徊不定的民族传统建筑形式。
贝聿铭先生在1980年就开始呼吁人们警惕新建筑可能对北京城市和建筑艺术所造成的破坏,但这种担忧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太多重视。贝先生的担忧不幸渐渐成为北京建筑的事实:新建筑与北京的文化底蕴之间的矛盾变得非常的突出和尖锐。
从建筑体系的发展来看,近代以来中国建筑已经从数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木结构体系转变成了与西方建筑相同的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其功能也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大大丰富和完善,体现在按照使用性质的不同而区别出不同的特定的建筑类型。
而当今我们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建筑结构、材料、功能方面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在建筑艺术层次方面应该如何协调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要素与新的建筑艺术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现出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
中国民族传统建筑艺术形式起起落落,但始终是建筑潮流中的一支主要力量。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的使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时特定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但同时设计师的修养也决定了其建筑创作艺术水准和品味的高低。
二、围绕香山饭店的争论
香山饭店的设计概念一出台便引起了国内各方的热烈讨论,饭店建成后更是不断经受着众人的检视。贝聿铭先生将江南传统园林的形式融合到了香山饭店中,却并不是北方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而香山饭店建造过程中的得失也被人们一遍遍的评判着。
1、造价问题
香山饭店竣工之初,国内学界就较为统一口径地认为香山饭店是“在不适合的地点建造了一座很好的建筑”,认为香山饭店的建成对于香山景区的自然风景是一种破坏。很多人认为在改革开放之初需要积累外汇之时动用5000万美元,不惜一切人力物力建造一座饭店是不合时宜的,而饭店所使用的青砖都是使用人工进行磨砖对缝等行为,被他们认为是非常奢侈的。
香山饭店的造价在国内比起中国当时的生活水平,每间客房4、5万美元是高的,但与汉城等地所建造的现代化旅馆相比,造价也仅仅是其三分之一。贝聿铭先生在香山饭店中用的最多的材料其实是非常大众化的抹灰墙与砖头,之所以加用了青砖,采取了青砖和抹灰结合的这种在江南使用非常普遍成功的形式,是因为考虑到了酒店的特殊性,需要增加其装饰性,避免装饰过于单调(图2)。
2、环境问题
贝聿铭先生是一个在设计上追求尽善尽美的建筑师。香山饭店庭院中的石林是兴师动众从云南石林挖来的,从那以后云南石林的多出了一个60英尺深的大洞,当地的古迹“流水引”从此被破坏了。在现在看来,这样的举动也是不顾经济与环境后果的。贝聿铭先生为了补偿云南“流水引”被破坏的过失,在香山饭店的院子中做了一个云南“流水引”的复制品(图3),但无论如何,云南“流觞曲水”的古迹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当今的设计师们更应当引以为戒,设计建造中为完美主义所付出的代价不应当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3、设计风格问题
香山饭店的设计风格在当时并不为北方人民所喜闻乐见。特别是贝聿铭先生在设计中大胆“留白”的大师手笔不为很多人所理解(图4)。有人甚至专门立文批判,认为饭店的环境“太素,并且太空旷”,建议拆除牌楼,换掉灯柱,在庭院中心大量布置山石或植物,已达到“增加园林气氛”的目的。所幸在现在看来,这样浅薄的见解已经毫无立足之地了。
三、香山饭店对于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指导意义
现今回首,我认为对于贝聿铭先生香山饭店设计建造的评判太过于拘泥于建筑功能性以及实用性的角度,是明显失当的,世上不存在什么完美的设计,而建筑更是随着人们的居住和使用不断暴露出新的问题。如今再看香山饭店,我们应该从当时的大政策大环境下去理解。
贝聿铭先生之所以选址香山设计建造这间饭店,是因为“想借香山这个题目看看丰富的中国建筑传统是否有值得保留的地方”。城市盲目的学习西方是坚决不可取的,而传统“大屋顶”形式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贝聿铭先生坚持着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这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索,积极地为我国建筑发展提出颇有助益的方案。人们更应该去关注的,是怎么样去将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建筑融合在一起。香山饭店中将中国的庭院与建筑融合在了一起,这就是属于我们东方的、中国的东西。
我在新年之初探访香山饭店时,仍为各个建筑细节中不时流露出的大师手笔所折服。而在建筑界流传的一种说法是,贝聿铭先生本人对于妥协后的香山饭店并不喜爱,所以在香山饭店落成至今,贝聿铭先生都再也没有去过。香山饭店在创作过程中是得到了很大的尊重的,相比之下,我们国内建筑师在建筑方面所受到的尊重是不够的,若是连贝聿铭先生这样的现代建筑大师回到国内贡献作品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干涉,那么可想而知现今国内建筑师正经受着多大的外界干扰和压力,这在我们国内建筑创作的大环境下,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
四、小结
贝聿铭先生本人在香山饭店设计建造之初就明确表明过,香山饭店只是他对于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一个探索性的提案。也许在今天看来,香山饭店中的一些设计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但香山饭店所指出的一个大方向是正确的,那就是要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建筑。
从香山饭店落成以来,研究香山饭店艺术价值的文献的确不在少数。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感觉到,除了批判性的研究文献之外,其他赞扬学习型的文献大都止步于香山饭店的艺术表现手法上。虽然也有比较多的文献讨论的是建筑的民族化道路的问题,但由于分析客体是整个香山饭店,使得最后得出的结论过于宽泛,过于理论化,与应用到实践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若能通过更为具体和有针对性的分析,则研究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具有实践意义与现实指导性。最后我认为,香山饭店对于我们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探索是具有长期深远的指导与启示意义的,但国内建筑变革的关键还是在于教育,在于国内政策大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袖珍本)·坛庙建筑[M]. 台湾锦绣文化出版,2004
[3] 梁思成. 中国建筑艺术图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4] 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 茹竸華,彭華亮.中國古建築之美 宮殿建築[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光復書局.
[6] 孫大章.中國古建築之美 禮制建築[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光復書局.
[7] 林徽因.林徽因文集 建筑卷[M].百花文艺出版社.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建筑;启示;发展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019-02
一、城市建筑离不开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一)未来城市的初步分析
未来到底是怎样的?
我想这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话题。也是我们对于现世的一切,坚持下去、努力下去的一种动力,是对于美好的一种预期和希冀。未来的城市到底是怎么样的,也是我们更为关注的话题。
城市,首先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硕果,这也便意味着城市是历史和文明的产物。纵观世界城市发展的近一百年历史,总共出现过三种大型的城市模式,分别是:浪漫主义的城市模式,现代主义的城市模式和后现代主义的城市模式。然而这三种城市模式,均可以用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①来阐释。为了针对19世纪工业发展带来的快速城市化,试图建立未来城市的新模式。在霍华德的眼中,田园乡村是一切美好事物乃至智慧、财富的起源,工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满足了我们对于未来科技的好奇和期盼,也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垃圾,导致了严峻的生态环境,于是乎创立一个新的城市模式就必须考虑到工业文明的因素。它不能是虚拟的,而必须是现实可行的,不能像电影《大都会》②中那种一切细微末节都是经过设计,几何学与电气设备配合默契的预想化的虚拟的城市模式。城市是历史和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因此,城市必须是充满历史韵味与文化沉淀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你都能在城市中感受到文明的气息和现实的内涵,就像历史上那些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文化名城,不论新城市如何的摩登、时尚、日新月异,最终让我们感悟的总是那些历史和传统。
(二)城市的生命力依然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传统上
说到都市的生活品质问题,那必然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个话题。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扩充,带来的不但是经济方面的变革,同时政治、文化、艺术等多方面都遭到了侵袭。全球化带来的正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带给了我们全新的大都市和高品质的生活。但是其负面效应也是层出不穷的。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已经造成了许多城市粗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个模式,毫无特色可言,失去了其本身所固有的地域性和文脉的延续性③。现在许多人都喜欢谈到的一个词叫做“未来大都市”。未来都市,顾名思义,就是不久的将来的大城市。我们都生活在现实的城市之中,而不是一直处于想象中的虚拟状态下,尽管现今的社会发展之快速令我们始料未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依然居住在现实的城市之中,所以我们在建造都市建筑时必须维持着现实的头脑,而不是保持一种对未来的幻想去建造那些闻所未闻、奇特思维的虚拟化的建筑。任何新兴的事物都需要一个支撑的基点,未来大都市也不例外,那便是一切都要建立在原有的城市基础之上,既要具有历史和现实,又要充满预期与希望。
传统意味着代代相传,不仅从过去延伸至当代,也将延展至未来。也可以说,传统分看得见的传统和看不见的传统。未来再怎么变幻莫测,都市的建筑都离不开传统的文化底蕴。要实现中国建筑的现代化,然而又必须完整保留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那就必须完美地融合中西文化。中国近代建筑是在独特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传统建筑复兴,是由一大批学贯中西的近代第一代建筑师们所倡导的,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先生的贡献功不可没,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们奠定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基础④。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不同,历史时期也不同,不能像第一代建筑们那样去追寻中国古典主义建筑,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只有努力探寻出一条适合的道路,追寻现代化,以我们的传统建筑文化为根基。
二、近代日本建筑师对传统建筑的探索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的现代建筑一直处于亚洲领先水平,日本的许多建筑师也同样蜚声国际。这不仅仅得益于日本领先的经济水平,而且得益于他们与其他发达国家相互交流所获得的先进思想。但透过他们的作品,我们还可以感觉到一种更深层次的、更理性的、融合了日本民族特点与日本传统建筑文化息息相关的东西。
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了全盘西化的道路。那之后日本的建筑师开始摒弃东方传统建筑,把西方的建筑理念奉为神明,彻底抛弃了自己的传统,完全进入西方轨道。但是他们渐渐发觉到只有坚持自己本民族所特有的东西,即民族传统,才能在世界建筑领域获得尊重并占有一席之地,全盘西化并不能为他们带来任何的关注与侧目;任何形式的建筑都不可能凌驾于民族和历史之上,只有热爱自己本国的文化,通过对异文化的交流反过来认识到自身传统的价值,并能将民族传统风格继承发扬,才能得到世界的尊重。
水玻璃这座建筑位于日本静冈县,热海市面向太平洋的一块用地上,主要用途是宾馆。她是一座由纯玻璃打造而成的透明建筑,尽管在材料方面采用的都是玻璃、不锈钢等现代工业产品,但空间设计原理却是借鉴了日本的传统建筑空间。在日本的传统建筑中,非常注重地面的设计,把墙体的存在尽量抹去是一贯的主题。而在室内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分割也尽可能的不使用墙体,采用拉门、拉窗等可动轻便的隔扇替代之。在水玻璃当中,同样重视地面的设计。隈研吾在对地面的处理中做了一个水的缘侧(注:日式房屋中缘侧即房屋中介于室内外的外廊),铺了水的地面是房子的主角,墙壁全部采用玻璃,这一切都是为了把建筑与其眼前广阔的太平洋结合起来,水缘侧的边缘采用整齐切断的处理方式让建筑与周围环境看起来更加协调融合。水玻璃的设计理念,正是建立在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异文化的交流反过来认识到自身传统的价值,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作为一个建筑师,必须学会尊重每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才是建筑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有效方法,才是现代建筑师所应当侧重的目标和方向。并不需要如何过多的使用传统建筑材料,建筑作品也需要讲究一种“意境”,“物”虽不同,但“形神”俱在,使用现代工业材料一样能够把传统建筑所特有的东方神韵――“禅”表现出来,这种手法比一般的仿古手法要高明并且适合的多。
时代在发展,现在的我们,缺乏的是对异文化的交流并反过来意识到自身民族传统的价值,而且深刻领悟我国历史文化渊源并具有深厚文学功底的中国建筑师。通过隈研吾对于水玻璃的建筑理念和设计手法,感悟到“形”与“神”,我们的症结在于如何把看得见的传统和看不见的传统通过形神表现出来,着眼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有的东方神韵在空间与细节的表达,致力于看不见的传统,而不是通常的仿古。
注释:
①详见《未来大都市与生活品质》,郑时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住宅科技》2004年第6期,第5页。
②电影《大都会》,德国导演弗里茨・朗格(Friz Lang)执导,表现主义科幻默片,故事设定在2026年,电影完成的100年后,人类被分为二个阶层,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二个世界――权贵和富人都住在梦幻般的大厦里,每天过着享乐的生活;而贫穷的工薪阶层则长期被困在幽暗的地下城市,与冰冷的机器为伴。
③详见《未来大都市与生活品质》,郑时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住宅科技》2004年第6期,第8页。
④同上。
参考文献:
[1]郑时龄.未来大都市与生活品质.住宅科技,2004年第6期.
[2]郑时龄,章明,张姿.延续城市空间,汇入城市历史.建筑学报,2005年第6期.
关键字:建筑地域文化地方特色
Abstract:Culture is the history of human society building process of creating architectural practice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building.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has become a modernarchitectural theory since the 20th century an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 andarchitectural uniqueness of local culture, so that people study more meaningful, and Ibelieve in the future, the integration with the local culture will inevitably meet architecturalera building , territorial, and cultural, and we present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focus 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his area, long way to go, as part of our architectural staffneeds to be done, the following emphasis on Mr. Wang Guoyu YunGu designed as astudy case。
Keywords: Building areaCultureLocal 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从本质上讲,建筑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全球化的建筑有其合理的内涵。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建筑各有特色,有其特殊规律,一部建筑史本来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从大的方面说,欧洲与美洲就有相当大的差别;即使在欧洲,西欧与东欧又有所不同;西欧中,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荷兰亦各有特色。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中,城市也各有地方特色,如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旧金山等风采各异。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找到自己的道路,杰出建筑大师的作品也带有强烈的地域印痕。像东南亚一带的建筑师,近年所创作的符合南亚地域特征的建筑,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的重视。
从历史长河看,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先是在欧洲,后来扩展到美国,建筑也是如此。历史上中国有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遗产,但近100多年来,科技技术发展滞后,建筑学也不例外,在国际竞争中目前仍处于弱势地位。要加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我们的先辈梁思成、刘敦桢老师是中国建筑研究的先驱者,我们要吸取、消化他们的贡献,但绝不是说中国建筑就仅限于此了,我们还要将理论的研究、扬弃与再创造的过程,融汇在今天的设计创作中。我们不但要“拿来主义”,还应当把我们土壤上新的创造“送出去”,为世界建筑文化的繁荣作出贡献。
一、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及其表现
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受到各种地域文化的限制与制约,为适应不同的地域气候,必须针对气候进行建筑设计,于是产生了热带雨林建筑及其建筑文化,温带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高寒、荒漠、极地等不同气候环境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性和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两方面:
1、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文化上,为适应不同区域的物理环境,需应用不同的建筑物 理学 。高纬度地区需保暖,光辐射强烈的地方需遮阳,温湿地区要防潮通风,雪压大的地区要防积雪,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多沙的地区要防沙暴,多地震地区特别要注意防震等。
2、在建筑材料的地域文化性方面,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设材料地域性的影响。建筑用材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所占造价比重甚大,因此必须就地取材,就近采集和生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力学的、美学的特长。产石地区多石构,生土地区有土筑窑洞,产木的地区用木构,产竹地区有竹楼,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非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建筑文化的地域差异性,除了表现在物质层面外,还表现在各种地域性的意识形态、地域性的人文习俗等非物质层面。首先,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类机体的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也表现出某些差别,这是建筑文化地域性的民族性或国家性之缘。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文化的非物质基因表现为人们通过不同仪式化行为和标志边界等各种方法将文化意义赋予场所和行为。建筑中不同的符号、材料、色彩、形式、空间组织和景观方面都可能包含某种文化意义。当意义、空间与活动系统相互一致时,彼此之间就加强;当建筑变得与社群文化和生活方式一致时,就有归属感。
二、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是根,在建筑设计领域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意识地从文化入手,寻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从如下方面做起:1、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质文化对建设设计的影响与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来,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2、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3、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最终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 发展 。
黄山云谷山庄位于黄山脚下云谷寺景区内,是一组带有徽州古民居特点的建筑群.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是由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组成的徽派建筑群,为20世纪末我国建筑界"新乡土运动"的代表作之一,设计师为我国的第二代建筑师汪国瑜. 设计师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方向的布局,把山庄建筑群分割成若干几何方块,赋予整个建筑群落以无形的生命.松环竹抱,跨溪临泉,溪曲九回,层层叠瀑,小桥流水,石刻碑群与千年古木共处一隅.以徽州古文化为主调的富丽堂皇的装饰,独树一帜的仿古建筑与巧夺天工的园林有机完美的结合,成为黄山四绝之外的人文一绝.
云谷山庄采用围合空间院落式处理,依山而建,分散布局,傍水跨溪整个山庄以中心服务区的大天井展开,东面是"停云馆",从这里往外看,云海起伏跌宕,雾中山影如画;西面是"枕石轩",凭栏北望,清溪顺顽石湍湍流下,水雾飘浮,碧透空灵;南面是"竹溪楼",大片竹林俏立,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北面为"松韵堂",松林交相掩映,松韵如涛.人在建筑中的生活感受和视觉效应的核心, 实质上是对建筑环境空间的经营问题。经营环境空间, 舒适方便之外,还须寻幽、涉趣、寄情求意。它在风景或园林建筑中的含义就更为广泛, 并更具视觉上的把自然环境引进生活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特殊爱好和兴趣。对室内外空间绮合点的开拓又是风景区建筑环境布局的一重要课题。结合点就是室内外过渡空间。用这过渡空间把内与外、暗与明、闭与敞、静与动以及行为心理中的藏与露、私密与公开贯通结合起来, 在内外空间的界面上形成不内不外, 亦内亦外的复合空间通过其空间的相互穿插渗透、动静交融、渐次过渡、里外承接, 不仅为人的生活活动加添了安全感和方便条件, 它形成的虚实、分合、隔透、凹凸等掩映对比和视感变易, 也给建筑室内外环境空间的丰富增强了视觉中的美学效果。在中国传统建筑群体中,用廊、榭、轩、台、敞楼、抱厦洞窗、透墙等处理手段来获得上述境界是屡见不鲜的。意之所由, 全在寄情。尽管山势与建筑在绝对尺度上相去甚远、而究其相对关系, 体量大而高的建筑会夺山之势, 体量小而低的建筑能显山之践布局上建筑若聚而实, 体量必显大; 散而虚, 体量必显小。就黄山峰峦而论, 形势巍峨而实并不太高。其最高一峰, 海拔也不过18 73 米, 比华山、恒山、峨嵋金顶都低之所以貌显高峻, 全在, 沟壑俩诚崖壁挺拔, 小峰逼近大峰, 本身也是对比手法的结果。为此, 风景区建筑应强调采用体量形象上的对比手法。突出山势之雄也反显建筑之秀。其体量要求应把握宜小、宜低、宜靓小则量感亲切,低则量感灵巧, 散则量感婉约。
参考文献:
[1] 汪国瑜. 营体态求随山势,寄神采以合皖风---黄山云谷山庄设计构思[J].建筑学报.1988年11期
[2] 邹德依,刘丛红,赵建波. 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J]. 建筑学报. 2002(05)黄山建筑风格设想_汪国瑜
【关键词】窑洞;民居;陕北;开发利用
“穴”作为人类最早的一种居住形式,在史书中具有详细的记载。我们的祖先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发掘和开凿洞以此来躲避野兽的袭击、挡风遮雨、储存食物。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居住的建筑格局和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居住形式和建筑类型。但由“穴”而逐步形成的窑洞建筑却一直延用至今,不仅没有从中国建筑的发展史中消失,而且建筑形式和材料也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陕北地区的窑洞建筑更具有代表性。
陕北处于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由于地理环境多以山地为主,土质坚硬,平原面积上,因此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多以穴居为主。窑洞这一特殊的民居形式也就应运而生,并成为了陕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是陕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居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窑洞这一传统建筑,不仅在建筑格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装饰形式也更加的丰富多彩,在兼顾使用功能的同时,更体现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窑洞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装饰特点和建筑形式,得到了国际建筑专家们的普遍认可,并认定为中国五大传统建筑之一。然而,近年来伴随着陕北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陕北地区的窑洞建筑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批具有文化研究价值的窑洞建筑遭到了破坏,陕北窑洞这一传统的民居建筑正逐步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针对这一现状,如何让窑洞建筑继续焕发活力,进一步的合理性开发,使之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过去陕北的窑洞建筑主要是作为人们居住的场所,但现如今随着陕北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使得陕北地区失去了原本的地域特色,也模糊了革命圣地的身份。为了使窑洞建筑继续的换发活力,继续适应当地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在保护传统窑洞建筑的同时,要进一步扩展窑洞建筑的使用功能,使其成为延安本土特色的重要标志。首先要对保存至今的窑洞建筑进行勘察保护,深度发展传统窑洞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以其作为我国革命史料收集的重要依据。其次,为适应陕北地区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依托当地的条件,发展地区红色旅游,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是窑洞建筑成为陕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最后,在开发其红色旅游的过程中,要发挥本土特色,在保留改变窑洞建筑特色的同时,并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设计,增加科技含量,使窑洞的建筑形式更加的合理,功能更加的多元化。
近年来,生态绿色环保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环保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窑洞建筑这一传统的建筑形式更多的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建筑思想。由于窑洞建筑的主要材料为生土,而生土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不仅不会产生固体垃圾,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可以循环利用。近年来 ,国内一些学者专家也针对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理论,其中占主流的观点就是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节约型建筑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 这一研究成果成功的应用到了枣园绿色住区建设规划中。这一成功的案例对建设新型窑洞建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除此之外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拥有丰富的光照资源和风力资源,这些丰厚的自然资源也应该成为未来窑洞建筑设计的重点考虑因素,使其具有现实的可使用性,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陕北窑洞建筑的保护和发展,不仅要引起社会的关注,更需要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保护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加大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和治理工作,使其作为保护和合理开发窑洞建筑的前提。同时,在建设选址上应进行综合的勘察,合理的规划,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把原来的一些分散的窑洞建筑进行整合、集中,使之在节约土地的同时形成集约型居住区。这对城市的综合供暖、水电建设、通讯照明、文化娱乐等其它方面的建设都有积极的影响。使居住区的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完整体系之一,进行综合规划及合理建设。在保留窑洞这一传统居住形式的同时,不断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窑洞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珍贵遗产,一直以来它解决人们居住需求的同时,也很好的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求,窑洞建筑需要进行一番综合的治理和合理的开发,在不影响传统窑洞建筑保护的同时,还需积极探索新型窑洞的建筑形态。使其这一独特的建筑文化在未来能够继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房海峰.陕北窑洞:黄土地上的家园[J].中华民居,2009 (2).
[2] 房海峰,常俊玲.陕北窑洞的变迁及其发展趋势[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3] 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4] 王育从.民房规划中要保护传统民居[J].城市民房的规划与管理,2000,16(6).
[5] 张磊.原始生态建筑之陕北窑洞[J].山西建筑,2008,10.
[6] 吴昊.陕北窑洞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1,1.
[7] 房海峰.陕北窑洞:黄土地上的家园[J].中华民居,2009, 02.
参加这次大会的有陕西省及西安市政府、人大、政协、建设厅的负责人,陕西省及西安市的建筑院校、设计院、文化单位的领导、有关专家学者和《建筑创作》杂志社。
会议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熊中原主持。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院长樊宏康在致辞中说:张锦秋院士是享誉国内、国际的设计大师,她从事建筑创作的40年间,为古城西安、为祖国大地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经典的建筑设计作品。她和她的作品受专业人士所赞誉,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这次座谈会,既是对张锦秋院士从事建筑创作40年的回顾和总结,又是一次学术、技术的交流,中青年建筑师向张锦秋院士学习的绝好机会。
李子青(陕西省建设厅厅长):
很高兴能在久负盛名的曲江池畔,在张锦秋院士主持设计的这座以盛唐文化为内涵、以古典皇家园林为核心的大型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中,与各位来宾、专家共同庆祝张锦秋院士在陕从事建筑创作40年及《长安意匠》丛书――大唐芙蓉园的出版。由张锦秋院士主持设计的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唐风建筑也已成为古都西安的特色,为西安保持盛唐文化的延续、为陕西重振汉唐雄风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她不仅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了一批具有浓郁风格的现代建筑,而且在建筑理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和追求,她的论文集《从传统走向未来》在海内外建筑界产生较大影响。我们期待着张锦秋院士的新作《长安意匠》丛书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向世界范围更广泛地传播。
乔征(西安市副市长):
在建筑设计多样化的今天,张锦秋院士一直秉承中华民族的建筑传统,并不断传播,这一切不光在陕西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得到了很高赞誉。她的每一项作品都带有一定的震撼力,就像大唐芙蓉园的设计,被外界评价为国人震撼、世界惊奇。对于建筑设计的精致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也确是她成为一代宗师的精神根源。西安这几年的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有了一定的成果,这一切都和在座的以大师为核心的一批老专家,老学者和正在不断崛起的中青年专家学者的努力分不开。近几年西安还将会有几个大动作,如大明宫周边改造、行政中心的搬迁和地铁的开工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尤其要向张大师那样尽善尽美地把我们的项目做得更精彩,把西安建设得更美好。
和红星(西安市规划局局长):
记得1 992年,我跟张老师一起在新疆乌鲁木齐参加西部建筑学会年会。当时中国西部建筑学会成立,为了这个学会的成立,我们筹办了五六年,这期间张老师积极献计献策。从那个时候我就深深感到了张锦秋大师对建筑本土化、城市特色的关注和对西安这座古城的热爱,也就是从那时拜张锦秋大师为师,因此我现在一直称她
张老师。如今,1 5年过去了,张老师厚积薄发,一系列富有西安特色的建筑相继问世,实现了走自己的路的创作理念,形成了一又个一个的创作高峰,这也是中国建筑师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之路的高峰。张老师的作品,我感觉最深的是它的现代感,她的作品不再仅仅是一个个中国式的建筑,更蕴含了一种时代感,能做到这一步非常不易。可以这样说张老师的建筑创作已从“仿”走向“创”,从“形”走向“神”,从“有法”走向“无法”,从对传统的自信走向对传统的自觉。
2002年,西安的城市建设走到了十字路口,千年古都的风采如何再现,现代化建设如何传承历史,城市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色?为此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安市规划局成功举办了“三会三展”活动,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为西安的城市规划建设出谋划策,把握方向。其中“西安市城市特色与建筑风格专家研讨会”就是在张老师的积极推荐下,借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会召开之即,特别为西安开的一个专题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界顶尖人物为西安的城市特色和建筑风格畅所欲言,共绘美景。这次会议为今天的“唐皇城复兴规划”奠定了扎实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规划的龙头抬起来了,西安模式已在全国叫响。
刘兵(大唐芙蓉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我看到名为《长安意匠》的这套丛书时,不禁思索着为何叫长安意匠?于是我翻开了张锦秋大师的老师梁思成先生的文集,突然一段话映入眼帘,使我顿有所悟。原文是这样的“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无论哪一个古城楼,无论哪一个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重郑重的声明,那里面还有超
出这‘诗’,‘画’以外的‘意’的存在。”所以我个人的理解,张锦秋大师所说的意就是一种境界、一种高度、一种胸怀、一种态度。同时大师又很谦虚称自己为“匠”。
我非常有幸在大唐芙蓉园建设的2年过程中在张大师的主持下具体负责大唐芙蓉园的组织建设工作,我对张大师宽广的胸怀、敬业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而由衷敬佩。可以说没有张大师辛勤的汗水.没有张大师两年如一日抱着近70岁的带病之躯、日以继夜的在芙蓉园工作,就不会给我们留下这样一个美仑美奂的仿唐建筑,就不能向世人传播我们盛唐的文化。
顾宝和(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我作为张大师的同代人,从这40年来对张大师的了解,从其影响国内外的作品中间我感受到张大师不是简简单单地就自己的职业而着眼,而是从深入挖掘整个文化和对世界的影响来探讨我们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从1 980年代开始有大规模的建设以来,几乎困扰了我们这代建筑师的一些主要问题,张大师都是经过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解决一些困惑我们的矛盾。记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刚建成不久,我们曾开过一个张大师作品和成就的座谈会。如今许多年过去了。从当时情况看,张大师处理这些问题已经有了些初步考虑,而今天我们已看到张大师在当时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使其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我想到的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我们这个行业注定我们一定要面对的第一个困扰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第二个困扰是在如今这样一个辉煌的建设阶段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是怎样处理商业和文化的关系?第三个则是我们必须注意自己的职业和理论体系与规划的关系。
赵元超(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为了探索中国建筑的现代化道路,颐和园西山脚下留下张总探索的足迹,唐代佛光寺大殿洒下她辛勤的汗水。正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近半个世纪张总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厚积薄发地探索和积极实践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之路,如果说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构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论之树,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张总在陕西用自己的作品探索了一条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之路,从1 980年代的三唐工程,1 990年代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和钟鼓楼广场,到21世纪的黄帝陵祭祀大殿和大唐芙蓉园,一个个感动城市、震撼心灵的作品提升着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品味,用现代的视野诠释着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张总用她的作品在这片曾经诞生过伟大唐诗的热土上用白话文继续书写着混凝土的诗作。
张总在陕西工作的40多年,也是中国建筑界风起云涌、变化万千的年代。各种主义、流派,思潮汹涌而来。张总谦虚地把自己半个世纪的创作之路概括为探索之旅,作为后辈,我深知这不仅仅是探索之旅,在全盘西化的时代大潮中,更可能是独孤的探索之旅。我在1 985年做研究生调研时曾向张总请教过,10年后的1 995年之初我来到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夏所工作,在张总指导下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工程的创作,正是这种工作体验,提升了我对建筑,对城市、对设计、对创作认识的飞跃。我清楚地记得在参加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设计时,她带着我们一起踏堪地形,面对着高低不平的坡地,询问我们设计小组的成员,是否保留这片坡地。由于我们对西安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不约而同地回答可以不必考虑,张总却意味深长地说:这可是唐长安城保留的唯一的一处高地。正是张总对西安城市文化如数家珍般的熟悉和热爱,这一历史地貌才得以完整的保留,使新图书馆座落在历史的高地上,成为一个知识的殿堂和西安又一个新地标。也同样,张总在图书馆、美术馆工地上,为了保护现场的植被,在大雪纷飞的现场一个一个圈定要保留的树木。我已数不清为了图书馆、美术馆设计,张总到过多少次工地。而这仅仅是张总众多创作中的一个工程。正是这种对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这种对城市对历史的负责态度和社会责任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精品。
王军(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夏所所长):
张锦秋先生,是一位能“感染城市、诠释公众心灵”的建筑师。张先生通过在清华大学近1 2载的学习和研究,秉承梁思成、莫宗江两位泰斗的教诲,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建筑的无限热爱,搭建了一条以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精髓诠释和发展现代建筑创作的道路,并在陕西从事建筑创作的40年中始终朝着这个方向做着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春花秋实,40年的努力已结出累累硕果,芬芳天下。
张先生在建筑创作中始终坚持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之路:于建筑的环境、意境、尺度中体现传统文化及传统建筑的精髓,于功能、材料、技术上体现现代建筑的需求。40年来,张先生在“现代建筑的多元探索”、“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或有特殊要求的新建筑创作”、“在古迹的复建与历史名胜的重建”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她同时也在关注一个建筑师在城市发展和城市设计中的作用,参与了大量城市设计的规划和风格定位。
金磊(《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
首先我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朱小地院长、张宇副院长、马国馨院士及其传媒机构《建筑创作》杂志社对张锦秋院士在陕从事建筑创作40周年暨《长安意匠》丛书第二部《大唐芙蓉园》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金秋时节置身干大唐芙蓉园的美景之中,令人联想颇多。
一个建筑师的最高理想,就是当人们谈起她的名字的时候就会想到一座城市。或者,当人们谈起一座城市的时候,怎么也不能忘记她的名字。
作为晚辈及一代中青年建筑师,我认为要学习张锦秋院士着眼高处、学养独具的创作观,尤其要从张院士的作品及学术思想中省悟过来,发现亮点、启迪智慧、畅言义理,在品读她经典作品中,尤其要品味到一种民族情感交融的渴望及中国建筑应有的文化自信。
作为建筑传媒人,我们倍感张锦秋院士的作品及学术思想是一种文化寻根的硕果,走进大师的作品,有一种净化心境,焕发本真的冲动,这里不仅有文心铸魂,更显现着一种可贵的“文化征服”。我曾记得在2002年杭州西子湖畔“第二届建筑与文学研讨会”上,张院士对我讲.中国要开展系统的建筑文化教育,这种普及不仅仅要面向公众,也要面向建筑师。英国大思想家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但他更有一句话“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能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2008年在意大利都灵市将举行的第23次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主题就是“传播建筑”。细细品味,我们感受到了专业媒体的一种责任。建筑凝聚实践和思想,我们有责任把他们记载下来,使其更广泛更深入地流传。
从对张锦秋院士《长安意匠》丛书的策划及编辑中,我们不断感到成为一个有力度的建筑专业传媒的意义及价值。要知道,迄今口耳相传的时代已告结束,我们要在利用大众传媒扩大社会影响的同时,找准行业传播即分众传播的位置。大师承载着先哲精神,“口述”历史应着力做大做强。我相信,《长安意匠》――大唐芙蓉园的出版,不仅仅是良好的开端,它更凝聚起为中国建筑大师著书立说承担责任的团队精神。
张锦秋(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此时此地举办这样一个座谈会,我很激动。回想起来,准确地说我是1 962年2月28日到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报到的,从此离开学校,走上了设计的工作岗位。记得当时人事处长找我谈话,问:“你是研究生,那你看你是到情报室搞科研呢,还是在工程室搞设计呢?”她很尊重我的意见,但由于的理想一直就是当一个建筑师,因此选择了设计所。
当时西安是“三线”建设的前沿阵地,我也就是从参加“三线”建设开始进入了我的设计生涯。现在想来就像是昨天一样,很近很近。
陕西省的历史积淀使我走上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探索之路。使我走近唐代建筑的是两个小项目:一是位于临潼骊山之麓的华清池大门。当时处于后期,还没有改革开放,由于对外旅游的需要,华
清池要盖个大门。以前有关华清池的设计都是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的洪青老总做的,但由于他被打成“牛鬼蛇神”,还未解放,不能正式作项目,所以就让我接手做。从设计开始,我就在思索着华清池是个唐代文化遗址,那么这个大门是否应有些唐代的印迹呢?于是我翻阅了许多有关建筑历史的书籍,还有敦煌壁画,文物考古杂志等资料。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设计应该有一点唐代的文化,因为题目跟唐代有关联。二是位于唐兴庆公园内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阿倍仲麻吕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遗唐留学生,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建立了不朽功勋。因此在这个纪念碑的设计上不仅要体现唐时代的风格,更要体现中日友好关系。
就从这两个很小的建筑,我开始感觉到,在陕西这片土地上,随处都能映射出唐代的文化。以后,又陆陆续续地做了许多设计,都和唐代有关系。这时候我开始认识到,如果说头两个项目是偶然的设计,而后设计的一些较大的现代公共建筑,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就并非偶然了。
还有一个项目就是青龙寺规划及空海纪念碑院。空海是日本香川县人,唐德宗贞元20年随遣唐使入唐,研究密教,先后得惠果嫡传密宗两部大法及传法。为纪念他为中日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西安市政府应日本的请求作青龙寺规划及空海纪念碑院。碑体由日本建筑师山本忠司先生设计,我方承担选址和碑院的设计,考虑到选址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筑形式上着意仿唐,力求法式严谨、风格纯正。从此开始做第一个真正的“仿唐建筑”。以后就源源不断地做与陕西历史文化有关的项目。
我来到了西安,来到了长安所在的地方,它不是一般的地方,而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历史积淀的一片沃土。我在此安身立命,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这片土壤,汲取它的养分。
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是项目成功的有力保障
一个城市的建设,真正拍板定案的是领导。陕西省的党政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我不想说太多的道理只讲个具体事情:那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个项目。
1 970年代,总理就曾建议,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可以在大雁塔附近建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当时这个任务交给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我被委任为项目负责人。到底要把博物馆建成什么样子,任务书上只说明了一句话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怎么来象征?一个时代的统治意识就是这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意识,这个时代最高的建筑艺术也是这个时代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建筑艺术。今天的陕西博物馆就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唐代宫殿建筑。
整个陕西历史博物馆风格已经是唐风。在做色调选择时,我们决定以素雅为主,这样可能更接近现代的审美意识,更有一种永恒感。那么唐代的时候实际上屋顶都是灰瓦,那个时候还没有大量用琉璃瓦。
既然唐代是灰瓦,我们也就设计成灰瓦了。这时省上的领导说:“哎呀,灰瓦是不是太穷气了?我们这是国家级博物馆。”他提出来既然要有一点宫殿建筑的气势那就选用黄琉璃瓦,以期能辉煌灿烂些。但当时我追求的是一种黑白灰的基调,这是很高雅的现代的色彩。因为与省领导的意见产生分歧,所以我心里很矛盾。怎么办?我在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提出一个折中方案,用铁灰色的琉璃,而不是黄琉璃。这样至少在色彩上既符合唐代的灰瓦屋顶,又符合我想追求的淡雅的色彩。领导最后采纳了我的建议。这样的例子很多,省市领导充分地让每一位建筑师发挥自己的才能,给予我们极大的尊重。
再一个例子就是当时西安市要是把曲江这片地区按历史风貌恢复其盛唐的神韵。自从毕业之后40年来,我一直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设计一座大型园林,但却渺茫得如同做梦。万万没有想到在21世纪初,曲江新区管委会委我以重任,规划并设计大唐芙蓉园,使我多年的向往居然梦想成真。
记得有一次在西安召开“黄帝陵祭祀大殿建筑创作海峡两岸座谈会”期间,我陪台湾地区建筑师公会原理事长吴夏雄参观兵马俑。在入口处看到有刻图章的,我一看吴夏雄很喜欢,就准备自己掏钱刻个图章作为礼物送给他。章子刻好后,我叫刻图章的师傅将我这个赠予人的名子刻在图章侧面。当我一说出自己的名字,刻图章的老师傅很是惊讶:“你是张锦秋?”我回答:“是呀!”老师傅紧接着说“那这个图章你不用付钱了,我来送。”台湾建筑师吴夏雄看到此情此景,感动得不得了。他说:“没想到,大陆一个建筑师在普通百姓当中竟有这样的影响。在台湾,谁认识我们呢?包括李祖原,人家也不知道哪栋大楼是他设计的。没想到大陆建筑师的地位这样高。”
建筑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当时我做陕西历史博物馆时还是一个年轻的建筑师,各个专业与我配合的非常融洽。这些专业的工程师经验丰富,他们就像我的老师一样给我指出一些问题,提醒我们建筑师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非常到位。我们这个设计队伍确实是一代一代传承着。建筑设计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团队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同样也离不开开发商的支持与配合。设计群贤庄时,为了建筑造型的美观我们要做退台,但一退就退掉了许多面积,这对于开发商来说,损失是很大的。但老板尊重了建筑师的意愿。正是这种明智的决策赋予了群贤庄的主干道以空间的变化。
能在陕西、在西安工作,是我的运气、是我的幸福。不然的话我不会做出这么多符合这个城市发展、符合当地百姓要求的建筑作品。
座谈会虽然结束了,但张锦秋大师为西安留下一幢幢作品的同时,她的理念、她的创作观、她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将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位到会的人。我想她和许许多多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中国建筑师们还将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上继续上下而求索。他们将用自己的建筑作品向世界诠释中国,而我们则要用我们的声音向世界诠释中国。
作者:崔卯听,《建筑创作》杂志社
论文内容摘要: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一是表现在结构合理,容易加工制作的木框架结构上;二是表现在由单纯的大屋顶中表现出千变万化建筑形式,三是表现在“四合院”精彩的平面布局所传达出的空间意识中。以最概括的文字将中国几千年的建筑文化作一个总结,我们提出:“木结构”、“大屋顶”、“四合院”九个字。
一、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它建筑形态最基本的区别是木结构,是世界上惟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
中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木结构建筑遗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已有七千年。据考古发现,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最少有三栋以上的干阑式建筑遗迹,其中一座长约23米,进深约8米。木构件建筑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有榫卯,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已发现的最早的遗存。如果我们把河姆渡文化出土的榫卯木结构建筑遗迹当作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真正”起点,那么,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已经有七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建筑主要分为抬(叠)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另外还有井干式,但它不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只在一些林木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出现,如云南。
抬梁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的主要形式,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这些地区有的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采取将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 :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
木结构的建筑几乎都是有一定的制作规范。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一书中包含各种“作”(大木作、瓦作等)的制度、工限、料例三个主要内容以及有关附图,系统地说明了当时建筑的分级、结构方法规范要领。书中提出“以材为祖”的材份制,即以与建筑规模等级相应的某一尺度作为建筑的空间尺度及构件尺度的模数。这是建筑体系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这种模数制度或比例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变化。清工部《工程做法》记载了这一体系的最后形态——斗口制。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它的基本艺术造型特点来自结构本身。中国建筑的起点是以间为代表的房屋,宫殿是房屋的扩大,它本质上并没有变化,只不过柱子更高、梁坊更长、间数更多而已。
二、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
将中国古代社会和世界上其它古代社会作比较,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大一统”。而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来
说,则是它的“大屋顶”,这几乎是一个历史奇迹——“大屋顶下的大一统社会”。因为,在所有的中国的古代建筑中都可以找到一个最基本的形式特征——人字形的“大屋顶”。
中国任何类型的建筑都是由民居住宅演变过来,它是以增加重复单位来解决人所要求的尺度和规模。其基本外形都如一个篆书“人”字形,即双面坡的屋顶。通用性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成的基本法则。大屋顶,这个人字形的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明显的特征。
不管是殿、堂、厅、轩、馆、楼、阁、榭、亭等称呼的建筑,还是方的、长方的、圆的、角形、扇形、一字、凹字、工字、田字等组成的平面;或是三合院、四合院或像故宫一样的建筑群体 ;无论是住宅,还是宫殿,或是庙宇、寺观 ;无论是悬山、歇山、硬山或庑殿、卷棚,还是单檐、重檐、丁字脊、十字脊,大屋顶可谓万变不离其宗。站在景山顶向南望去,紫禁城一片金色的屋顶,它虽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高有低,但总体上形式统一、规整,这就是“大屋顶”。
三、四合院——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
中国人对内向型封闭空间的习惯要远大于对外开放式空间的习惯。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以“合院”为单位的封闭性的组合体,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的群体组合,构成了独特的空间形式。
四合院的布局方式早在殷商的建筑遗址中就可以看到。而到了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相当完整的四合院布局。到了汉代,这种四合式院落的发展就更为普遍了。我们从隋唐时期绘画、明器中可以看到这种前堂后寝的四合院式宅第。宋代对这种四合院布局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厅堂和卧室之间形成了“丁”字形(或“工”、“王”字形)的平面,堂寝两侧有了耳房或偏院。元代四合院目前虽无实物,但在元大都旧址上发掘出来的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座遗址所反映的院落布局,它与近现代北京的四合院十分近似。到了明清时期,四合院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而北京的故宫就是由许多大小不等的四合院组成的。
由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从空间组合来讲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四合院是个统称,也可以称为“合院”。这种围绕一个中心空间(院子)组织建筑的形式的形成,是人类在从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过渡中所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需要。这种用高墙封闭的空间(院子)是一种外界环境与室内环境之间的过渡,这种布局原则不但适应了人们在生活上的实际需要,也符合人们思想上既要安全又想亲近自然的要求,并满足了我国封建礼制的精神需求与生活的功能要求,因此合院的建筑形式成为中国建筑中最典型的布局方式。
在生活空间上,民居建筑“有宅必有院”的“院”是其精华所在,建筑内部的内庭院空间,使整体建筑形成多进式格局。在中国式庭院中,院门关起来,就是自己的,门外始终是别人的。讲究的是私密性、安全性,而不是对外开放的格局,这就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特色,南方北方都是这样的。四合院虽小,但却内外有别、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大门一般在南向,其形式分为屋宇式。大门有门屋;或为墙垣式,就是直接在墙上开门。其中以屋宇式的大门为贵,依房主地位分3、5、7间,间数越多,则房主地位越高。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