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国际化教学论文

时间:2023-03-16 15:40:20

导语:在国际化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国际化教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外国语言-文化教学;法国外语教学;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154-03

外国语言一文化教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说它古老,因为西欧早在文艺复兴之后就已经开始了学校型外语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传统的语法一翻译教学法;说它新兴,因为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才真正认识到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开始实践将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去。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著名的外语教学法专家罗贝尔,加利松(Robert Galisson)首先提出将外语教学法更名为“外国语言和文化教学法”,1985年后又创立了“语言一文化教学法学”。同一时期的法国语言教学专著和论文等也对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做了系统阐述。对法国在外国语言一文化教学方面的理论构建和教学实践(教学法)进行考察和解读,以期对我们的外语教学有所启示。

一、外国语言-文化教学从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到教学法的演进

直到20世纪70年代,外语教学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基本上停留在“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教外语”的层面上。无论是直接法、听说法,还是后来的视听法,教师都是通过声音或影像等辅助教学设施来训练学生的听说,使其达到听懂外语并运用外语进行表达的目的。“这种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教学思路发端于19世纪末,并一直在世界外语教学界拥有广泛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法国外语教学,不论是师资培训,还是常规教学,其主要内容就是语音、语法、拼写、词汇、讲解课文等。

外语教学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阔、相互关联的系统工程。其中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只能是“非惟一的、非完美的、特定的和临时的”。这样,人们就把外国语言一文化教学的研究对象从以前的专注于课堂“如何教”扩展到“如何学”,以及“教”和“学”二者的关系问题上。这种思考的结果便产生了外语一文化教学法的雏形(见图1)。

这一图表形象而直观地反映了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语言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教师开始由以教案和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早已准备好的课堂内容(语言文化),他们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作出反应;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个体情况、教材选用、课程进度、讲授方式方法等进行观察和反思。通过师生互动,促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并且,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帮助其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方法,最终要让学生运用适合自身特点和习惯的学习方式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这也正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现代化学习方式。

二、外国语言-文化教学从教学法到教学法学的演进

正如教学法是对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宏观思考那样,教学法学则是对教学法的宏观思考。它同样发端于法国,但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全名为外国语言-文化教学法学。其创始人和积极推动者为罗贝尔・加利松。

罗贝尔・加利松是一位在法国和欧洲外语教学界享有盛誉的外国语言和文化教学法专家,著作丰厚,如:(论思考型外语教师的培养),(论外语教学法上的伦理道德),

“根据罗贝尔,加利松的界定,外国语言一文化教学法学是一门主要面向外语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学科,其宗旨是努力使外国语言一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进程实现最优化”。罗贝尔・加利松的外国语言一文化教学法学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加利松坚持认为,外国语言一文化教学法学必须从观察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找出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教师个人和集体的思考讨论,形成自己的认识理论,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和办法,然后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外国语言一文化教学的丰富多彩和错综复杂性决定了这一领域的所谓理论只能是“非惟一的、非完美的”,而且是“特定的和临时的”,亦即是说,理论必须与动态的实际相结合。仅就认识论和方法论而言,罗贝尔,加利松的外国语言一文化教学法学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它从根本上揭示了理论与实际、理论与实践在外国语言一文化教学领域不应有天然的鸿沟;另一方面,它将激发外语教师重视科研。用罗贝尔,加利松的话说,一个外语教师完全有能力既是教学法专家,又是教学法学专家。

2 在语言和文化,特别是二者的关系上,罗贝尔・加利松的外国语言一文化教学法学有许多独到之见。如果说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上的不可分割性现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普遍共识,罗贝尔・加利松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文化”和“大众共有文化”之分,并积极主张将后者教学法化,引入学校的外语课堂。根据罗贝尔・加利松的定义,“知识文化”是人们描述、表述出来的一种显型抽象文化,属知识范畴,因此属理性思考,理性认识类。讲授“知识文化”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目的语文化中那些能够反映其民族文学、历史、地理、艺术和科技等成就及其发展进程的背景性系统知识。讲授的方式多为独立于语言的专门的文化课程。所谓“大众共有文化”,主要指人们具体实践的日常生活文化,国内有学者称之为“交际文化”,属感性认识,其首要特质是隐含在目的语语言和非语言当中,却常常反映目的语国家的价值观念、道德取向、社会习俗、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等。因为是隐含的,所以目的语国家的人常常只需意会,无须言表。传授“大众共有文化”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目的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目的语中蕴涵在字里行间的为目的语国家的绝大多数人所共有共享的文化,最终实现成功学习和有效交际。“大众共有文化”与语言形式的互为依存性决定了语言和文化教学必须同步进行。罗贝尔,加利松一手开创了“法语词汇文化语用学”,长期致力于“法语形象表达法”、“法语拼接词”、“法语大众共有文化词”、“法语隐迹文化词语”、“境遇词”、“法语成语谚语”和“法语委婉语”等的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卓著。

3 在外语教学法上,以罗贝尔・加利松为代表的当代法国语言一文化教学理论将外语教学视为一个由学员主体、学习对象(目的语及其文化)、教育者(教师)、班级或小组、学

校、社会、人际和物质空间、时间等要素组成的开放性系统,其内又可细分成若干子系统,几乎涵盖了外语教学的所有方面。通过它,既可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找出每个因素的内在联系、发展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也可开展纵向分析,找出各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发展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不言而喻,如此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外语教学工作绝非某一特定的、现成的教学法所能驾驭。

三、外国语言-文化教学理念在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20世纪末期以来,汉语学习的热潮在全世界汹涌而起。法国作为欧盟多元语言文化政策的主导者和积极推动者,在汉语言文化教学方面更是一马当先,独树一帜。由于中西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在汉语教学实践中,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课程被置于特别突出的位置。在这方面,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stitut Nationaledes Langueset Civili,sations Orientales)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非常值得我们探究和借鉴。

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概而论之,“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制造者,又是文化的产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有着二百多年历史、从诞生之初教授三门外语到如今教授93种外语的法国东方语言学院就一直奉行“语言和文化紧密结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开放型外语翻译人才”的办学宗旨。现任校长吉尔,德卢什(Gilles Delouche)先生说:“我校的与众不同就在于除了语言课外,还开设了涉猎广泛的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课程。学生的任务不仅是掌握一门外语。还要学习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并负有传播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使命”。前校长安得烈,布尔热先生(hndr6 Bourgey)也曾强调指出:“多学科性是东方语言学院的古老传统,应该传承下去。如果我们只单一地教授语言,学校便失去了精髓,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的法语名称是“Departement Chine”,并非“Departementdechinois”,直译应为“中国系”。一字之差,内涵相去甚远!恰恰与法国东方语言学院亘古未变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理念一脉相承,这就是立足语言,着眼文化,培养东西方文明交流和传播的使者。这一理念在该学院开设的中国文化课程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学院中文系的哲学、科技、历史、社会、宗教、语言学、经济、政治和文学艺术等具体学科大致分类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中国文化课程构建的是一种中国观念文化知识体系,也就是要让学中文的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宗教情感和思维方式。东方语言学院一向有着语言教学紧密结合文化的历史传统,但如此丰富的中国文化课程从来没有削弱或者取代汉语语言教学的主体地位。语言与文化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才能最大限度地达成现代外语教育的既定目标。

四、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外语教学之目的语的法语或英语等语种都是西方工业化国家流通的语言,承载着新兴的科技文化,外语学习者无不追求这种文化。因此,我们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上都向西方看齐,以西方理论为改革取向和评估准绳。然而。西方理论是立足西方学校、学生、语言、教学环境而研制出来的,决不可能原封不动地为我国外语教学导航。所以,探索与中国的外语教学环境,教学内容与教学主体相适应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活动才是我国外语一文化教学界的当务之急。

2 外语教师不能满足于按照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更要与时俱进,既要学习、吸收外语教学理论,也要总结教学经验,包含师生代代相传的经验和自己探索出来的经验。外语教师既要广泛学习、借鉴中外的教学理念和主张,但又不能生搬硬套,只能借助这些理论通过反思去提炼代代相传的经验和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适合具体教学环境的自己的理念,并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外语教学理念。

3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文化教学应该是在外语教学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语相关文化知识的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开设与语言教学有关的语言文化专业课程(如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设置的中国文化课程)。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方面,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理解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另一方面,丰富的文化知识为语言表达提供了大量潜在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2][3][4][5][7]傅 荣,解读外国语言一一文化教学的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2―7,

[6]张占一,交际文化琐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4),

[8]傅 荣,对法语教学法I,6electisme现象的理性思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22, [9]Robert Galisson,Dc la linguistique appliqu6e。la didac,tologic des langues―cultures:vingt ans dc r6flexion diseiplinaire[j],Etudes dc Linguistique Ap必qu6e,Paris:Didier Erudition,Sept,1990。 [10][11]Delouehe,Deuxsi~clesd,histoiredel,EcoledesLangues orientales[M]。Paris:Hervas,1995:11,

第2篇

关键词: 跨文化 教学能力 对泰汉语教学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颁布的《对外汉语教师标准》对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提出明确规定,不但要求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而且要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语言教学实践技能①。本文从跨文化角度,针对对泰汉语教学,讨论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并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提出建议。

二、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层面

跨文化教学能力是指在跨文化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能力。包括跨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及跨文化反思能力三个方面。

(一)跨文化的适应能力

对外汉语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甚至学生之间各自的文化背景也不同。一些在中国课堂上司空见惯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上不再适用。因此,要在多元的跨文化背景下组织教学,就要求教师在遭遇文化冲突时具备一种容忍力和调试力,但这往往并不容易。汉语教师想要在遭遇文化习惯冲突时正常地开展教学,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在心态上作出一系列调整,包括调整对自身课堂角色的定位,是领导者、参与者或是观察者;通过移情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不以中国文化习惯中的对错标准评判外国学生的行为,不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学生的判断(如老师认为学生上课吃东西就是不尊重老师,并断定学生也抱有相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一种良好的心态下组织教学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跨文化表达和交流能力

除了要在心态上具备良好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之外,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表达和交流能力,这是实现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对外汉语教师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跨文化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语言的转换能力。这里的转换一方面是指各种语言如汉语、学生母语、媒介语之间的转换,在初级阶段,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有时教师需要借助其他语言进行交流。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表达时,能根据学生的水平自由灵活地在各个难度等级的汉语词汇、语法之间进行转换;在解释复杂、高级的词汇时,能用学生已掌握的简单、初级词汇进行可懂输入;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选择适当等级的词汇、语法和语体,并进行调整和熟练转换。二是用非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非语言是指“身势行为、手势行为、目光语行为、交谈时的身体距离、沉默语行为、声音、语调、音量、绘画、图像、衣着打扮和人体姿态实物标志等等。这些非言语行为都可用做交流信息、传递思想、表达感情、态度……”②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有时语言解释不清或解释起来费时费力的词汇或语言点,用非语言却能很轻松地达到交流效果。如在对泰国学生讲解“礼貌”一词时,上课的教师双手合十,向学生做了一个泰国人最常用的合十礼,然后又故意趾高气扬地从学生面前走过(在泰国文化中,从他人面前经过而不弯腰低头被视为是不礼貌的行为)。之后,他对比两种行为说,前一个行为就是“礼貌”的表现,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学生对老师生动的教学大为赞赏。可见,学习一些非语言交际的技能,能帮助汉语教师强化教学效果,也让教学变得活泼生动。

(三)跨文化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对象,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的能力,它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由于教学的跨文化特性,对外汉语教师还应具备跨文化思维的反思能力。对外汉语课堂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状况,比如一个在国内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却没有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取得预期效果等,遇到这些状况,教师不仅要有控制当场局面,灵活改变教学计划的能力,更要有在事后进行积极、理性反思的能力。要时刻考虑文化因素,发现课题后能从跨文化的宏观角度掌握事件过程,发现问题症结,从而防止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三、关于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建议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认为,跨文化教学能力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极为重要,但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尤其是初入职的教师或预备教师却在这方面有很大欠缺。如今,不少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校都把能为学生提供境外实习机会作为一大办学特色,但这些到境外实习的学生,有很多却遇到诸如课堂沟通障碍、教学效率低、教学组织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缺乏跨文化教学的能力。这也就提醒我们,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应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是只靠个别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就能完成的,它应该贯穿汉语国际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而在各培养阶段的模式和重点不尽相同的。在此,我们针对面向泰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各个培养阶段,对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出一种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即:感知式训练―体验式训练―互动式训练―反思式训练。

在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的阶段,还未建立起强烈的专业意识,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任何跨文化教学经验,因此,在这一阶段,主要运用感知的方法,把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文化敏感这方面。大学一年级会开设一些基础性的语言课和文化课,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泰语、中外文化等课程,而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这些课程应有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是英语、泰语专业的相关课程。在这些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应有意识地从跨文化角度加入一些中外语言和文化对比的内容,如在现代汉语或泰语课上,不是单纯教授汉语知识或泰语,而是注意将两种语言结合起来,从语音、构词、语法及语言中所渗透的文化等方面做一些对比分析,如汉语普通话声调调值和泰语声调调值的比较,汉语句式结构和泰语句式结构的异同等,让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培养一种“双文化的意识和自觉”③。

第二阶段的体验式训练通常是在大学二年级,这时学生开始接触更多也更为核心的专业理论课程,诸如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等,这些算是学生真正走进对外汉语教学范畴的课程。在这些课程教学中,除了理论的讲授外,对比研究、案例分析也很重要。在案例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通过案例体会和学习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应从跨文化教学角度启发学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确立对外汉语教学是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的教学这一观念。有时,可以专门针对跨文化交际选择案例进行分析,案例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参考书上提供的,可以是影视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的(如高年级学生的赴泰实习日记),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一些间接的跨文化教学的经验。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如和本校的留学生“结对子”,到本地的对外汉语课堂进行观课,让学生能够体验在汉语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教学。

第三阶段,学生开始进行赴泰实习,也就是说,跨文化教学进入“实战”阶段,他们要在泰语环境下进行汉语教学,也将通过与泰国学生的互动获得更多直接经验。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长期浸在目的语环境中,对于提高目的语语言能力和感受目的语文化很有帮助。同样的,赴泰实习教师处于教学对象的母语环境,则能够更直接地了解泰语和泰国文化,提高对中、泰文化之间差异的认识,对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敏感性也很有效。如果说在之前的体验训练阶段学生学到的是一种带有普遍性和宏观性的间接经验,那么到了这一阶段,学生将获得更多微观的也是带有特殊性的直接经验。同时,在这一阶段,学生不再享有之前那种教师近距离指导的方式,而要独自处于异文化环境,经历跨文化交际的“蜜月期”、“沮丧期”甚至是“困难期”,这就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实时互动指导,若没有教师跟岗实习的条件,则可采用远程(如电子邮件、网络实时通讯等)指导的形式,从教学技巧、交际策略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同学生作互动式的交流和指导,让学生顺利度过“调整期”,最终达到“适应期”。

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理论知识,也对跨文化背景下的汉语教学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教师的成长规律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作为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最后一个阶段,第四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之前获得的经验进行有效反思,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成长。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专题讲座、师生研讨等多种形式,运用案例式教学反思的方法,对学生之前在实践阶段中的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案例,对当时决策时的理念与疑惑及由此所做出的处理方式进行阐述,并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通过这种交互式和开放式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可以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教学反思的方法,在今后的汉语教学中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和独立判断。

四、结语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单位应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结合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阶段特点,制订实施有效的培养方案,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职前就能具备较好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注释:

①聂学慧.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第37卷(5).

②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

③周健.论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教师的双文化意识[J].语言与翻译,2004(1).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12.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

[3]聂学慧.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第37卷(5).

第3篇

 

国际经济法这门学科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应用性,让目前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不符合其发展步伐。本文从教学改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司法考试(下称司法考试)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建议将国际经济法教学结合司法考试进行改革,为我国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牢固掌握课程专业理论和顺利通过司法考试做出有益尝试。

 

国际经济法泛指调整国际经济交往的法律。其范围包括一切关于超越国界并涉及任何经济利益的交易和交往的法律规则和制度,是高等教育院校法律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国家司法考试的必考内容。

 

司法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统一组织的国家级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其意义在于提高法律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挑选优秀的法律人才。司法考试虽然有其庞大的考查范围和固定的考试大纲,但是近年来其发展趋势已更注重灵活性和分析性,更紧密地与实际法律工作结合。这无疑需要有效的法学教育方式和完备的法学教育系统。

 

鉴于国际经济法教学与司法考试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渗透的辩证关系。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司法考试对国际经济法教学的导向作用,推进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是当前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重大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阐述、分析。

 

一、司法考试为国际经济法教学提供动力

 

(一)司法考试发挥对国际经济法教学的促进作用

 

国际经济法教学与司法考试二者相互依存,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司法考试对国际经济法教学培养目标的确立和教育结构模式的选择有指导作用,是可能动摇法学基础理论教育的一种挑战,也是为法学基础教育带来契机的一种机遇。能够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必定也是在课堂学习方面的佼佼者。以司法考试为导向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法的课堂教学。

 

作为高校国际经济法一线教学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司法考试对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影响,抓住司法考试提供的契机,依托司法考试这个平台,将司法考试渗入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改革,推动法学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

 

(二)国际经济法教学不能因司法考试而失去方向

 

目前我国高校法学基础教育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确定的十四门核心课程,着眼于法学知识的普及和法学理论体系的全面构建。而司法考试在于提高国家法律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挑选优秀的法律人才,其考试内容和试题设计远远要比法学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复杂得多。两者在制度设计、性质目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目前,由于各个方面的就业压力,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已经成为我国很多法学院校衡量法学教学活动的标尺。法学课堂教学多以司法考试为导向开张,课堂教学成为司法考试的附庸,仅从法条出发讲解知识点,丧失了课堂教学本应具有的启迪学生思维、构建理论体系等功能,令本应丰富多彩的法学教育却变得空洞化。笔者认为,法学基础教育不应是司法考试辅导班,不应是职业培训,而应着眼于法律人法律思维的培养、法律素养和法律观念的形成。因此,应试教育模式绝不是法学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对法律价值认知的提升才是法学教育的精髓,法学基础教育的独立地位不可动摇,课堂教学不应因司法考试迷失方向。

 

(三)在课堂教学中接入司法考试视角有利于推进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

 

司法考试作为法律人职业生涯必须通过的职业资格考试加之其与法学教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使得司法考试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际经济法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可以依据司法考试的基本要求、考察科目以及命题方向予以调整,渗入司法考试有效地促进了国际经济法教学结构的整改,教学改革也会更加符合实际,更好地融入现实法律问题。

 

法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司法考试与法学基础教育的辩证关系,将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接入司法考试视角,遵循司法考试的本质与规律,以司法考试为着力点,促进国际经济法教学的全面有力改革。

 

二、当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我国目前的法学教学活动侧重于理论传输为重点内容,司法考试不作为其结果的验收标准,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校法学教学活动多采用演绎法,多侧重于讲解基本概念、识记知识等内容。理论教学模式在目前的法学基础教育中显得无可厚非。然而当学生们遇到具体的案例和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其根本无从下手。故,目前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欠缺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法律专业的学生晋升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事务者需要耗费大量的努力和时间。针对这些显著的问题,笔者建议应从实际法律案例融入教学活动入手,配合模拟法庭的课堂外教学,改变仅仅由老师讲课的教学模式,发展成辩论交流的灵活课堂模式。虽然基于国际经济法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讨论式的改革方式仍待完善,但可以借助司法考试的合理渗入,量身打造出属于国际经济法学科自身的教学改革方法,以更好地为广大法学学子服务。

 

(二)国际经济法缺乏实践教学的客观环境,内陆地区高校尤其如此

 

国际经济法作为一门综合性极高的交叉性学科,体系繁多,内容复杂,内容均涉及国际贸易、对外投资、国际金融、国际仲裁等,该内容对于广大学生而言,在其日常生活中极少有机会接触或实地了解,所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和感性认识的方式存在于学生的脑海里。相比较于沿海地区高校法学学生能有机会前往港口、码头、外贸公司等机构学习、实践,内陆高校法学学生基本没有该种“待遇”。作为国际经济法教学教师,也无能力以一己之力解决诸多学生实践教学、实习参观等事宜。而司法考试作为一项侧重考查考生实践能力的职业资格考试,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予以实际运用的能力是其考查的重点,也是考生能否顺理通过该项考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为国际经济法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的客观环境是目前该门课程急期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涉及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的能力培养以及法学学生顺利通过司法考试的关键因素。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渗入司法考试题目的案例化

 

国际经济法是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提高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应为关键点。司法考试的出题模式越来越灵活,学生必须主动地去学习国际经济法的精髓,积极地去探寻问题的实质,用创造性的思维,才能透彻地学习好国际经济法。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每个知识点上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讨论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知识,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愿意自行去探索相关的新问题。个案分析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烙下深刻的印象,相关知识更是信手拈来。历年司法考试的真题案例无疑是值得反复咀嚼的财富,渗入到每章的教学内容中,及时训练并反馈学生的接受情况,让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死板生硬,学生们在思考并分析的过程中就能重视主要知识点,很好地调取了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的重点化

 

国际经济法这门学科所涉及内容的庞杂度很高,课堂教学内容应根据实际中的问题鲜明地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化繁为简,让学生把整个国际经济法看成一个体系,才能在司法考试的战场上临危不惧,才能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抓住关键、对症下药。

 

在国际经济法中,重点内容(如国际货物贸易、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投资担保、国际商事仲裁等)较多且看似零散,但这些重点内容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部分,它们有着自己内在的联系,仅仅了解它们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它们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或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才能透彻地理解整个国际经济法的实质。融会贯通,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所在,当遇到实务问题时才能找到入手点。

 

对于一些零散的其他知识点,如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等内容,其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流程需要借助强大的理论知识才能掌握其核心。学生了解了这些知识的背景资料,就能更好更快的理解这些知识的初衷或意义,这些拓展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案例介绍甚至是课后任务传达给学生。

 

(三)交叉学科间的互利化

 

国际经济法所涉及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法学、国际贸易、国际税务等,此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需要了解上述各学科的知识,虽然看似这些学科门类间相差有几,但是各学科间的知识体系完全可以相互借鉴、互利共赢、由此及彼,综合构成一个牢固的国际经济法知识体系。如票据和信用证这类重要的制度,完全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们对这些很少接触的领域的深入理解。通过具体案例,将各个知识点进行交叉,并借此予以讲解和比较。交叉学科间的互利化,让一门学科的知识不仅为自身服务,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背景资料,从而融会贯通,产生1+1>2的互利局面。

 

(四)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国际化语言开展学习和研究

 

国际经济法作为一门涉外性较高的部门法,语言差异毋庸置疑存在于各个方面。纵然我们的教材已把英语或是其他国家语言翻译成中文,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其他语言视而不见。每个国家语言有其表达特色和特殊意义,有时候中文可能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去准确表达某一法律术语的原意,这样会影响学生们的理解和运用。在国际经济法中大多表现形式为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这些国际化的条文也许使用通用的英语会更能显现出其本意。

 

此外,作为一个法律人,在今后接触法律实务或者学习深造的过程中,查阅文献资料总避免不了外国文献,若基本法律术语都看不懂,无疑为下一步行动增加了阻碍。国际经济法需要指引学生学会运用国际化的语言开展学习和研究,让学生的外语查阅能力和运用外语的能力提升一个高度,为今后开辟国际实务打下夯实的基础。

 

总之,笔者认为从司法考试的视角探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改革,研究符合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综合国际经济法学课程和司法考试命题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关于法律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接受法学基础教育的同时接受法律职业培训,不仅能成功攻下司法考试这一大关,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法律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才,这才是国际经济法课堂教学的目的和责任之所在。

 

作者简介:刘洋,湖北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编辑点评:

第4篇

本文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国际化专业为例,解析针对引入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水土不服”的问题,做出适应中国本土化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一 中国、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征对比 

(一)中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述 

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由职业院校承担,企业参与度非常有限。受师资、实训场所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实施过程中理论过多,而实践性不强。职教教师无法设计企业真实的学习情境,而是依赖教材、录像、网络等,导致他们的知识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部分职业院校已尝试根据教学与工作实践设计职业教育体系。然而,在实践教学的环节还不能实现如同德国双元制的企业培训,或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教学。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述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法律保障。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简称BBiG)明确定义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即必须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地点交替进行,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学生70%的时间在企业实践操作,30%的时间在学校进理论学习。企业和学校相互合作,实践与理论培训交叉进行。 

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是全国统一的,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在结业时均设有统一的考试,采用相同的标准,文凭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效。企业负责实践培训,而且职业院校也会在学习情境中建立相应的实践关联。教师通过参加学校和企业的进修培训,更新知识。相比之下,在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度更高,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标准更高,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的技术培训和文化熏陶,校企双方已实现合作双赢。 

二 开发适合中国“本土化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2011年初,原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Rheinland-Pfalz)教师进修学院院长、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赫尔穆特·贝克教授受聘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专业特聘教授,引入了德国QMVC教学质量评价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在物流专业组织小范围的教师研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大家就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改善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制定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方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 

通过对比教学计划,物流管理专业以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本土化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德国双元制模式 

德国路德维希港第一经济学校物流管理专业采用理论实践交替的方式进行,学生每周一天半在职业学校进行理论学习,三天半在签约企业进行实践。在第三学期结束时参加职业教育中期考试(Zwischenpruefung),第六学期结束时参加由行会组织的结业考试(Abschlusspruefung),考试合格即可取得由州文教部颁发毕业证书和手工业行会(IHK)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授课模式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传统物流管理专业”完全采用授课式教学模式,学生按照科目按部就班上课、考试,最后一个学期学生需要自行找一个校外企业进行实习,完成全部学业即可获得毕业证书。此种模式的问题在于,学习理论和实践的时间间隔得过长,使学生在校期间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学习某一个科目”,而在企业实践时也已忘记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更长的时间适应学习企业实际的工作步骤。 

(三)“本土双元制”授课模式 

2013年,按照教育部和天津市教委《开展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的要求,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引入德国路德维希港第一经济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全套原版教材、试题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引入、调整、推广。赫尔穆特·贝克教授全程指导了中德学院物流专业的教学改革项目,并组织专业教师分别赴德国路德维希港第一经济型、曼海姆双元制大学、戴姆勒职业学校进行实地专业研修。 

教学改革后,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试点物流管理专业”采用分阶段模块化授课方式。第一学年,安排如军训、思政、大学语文等教学大纲里无法删改的内容,完成基础课。第二学年,以模块化授课方式,在校内进行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技能实训课程的讲授,穿插一次为期六周的企业实践,使学生首次实地感受自己未来工作岗位,找准个人定位。完成第二学年全部课程和实践可参加中期考试(Zwischenpruefung)。第三学年依然以模块化授课方式,在校内进行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技能实训课程的讲授,穿插两次为期六周的企业实践。完成全部课程和实践方可参加结业考试(Abschluss-pruefung),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海外德商会颁发的AHK职业资格证书。 

三 中国“本土化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优势 

(一)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国际人才培养标准 

引入德国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原版德国物流专业教材和课程标准,所有授课教师都接受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物流专业教学课程的培训,使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接轨,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块、授课方式、实训内容和测评标准等完全与德国标准相吻合,进而推动了教育教学试点工作。 

德国各州文教部都十分注重OES质量控制体系(Objectiv Eigenstaediges System)、巴伐利亚州(Freistaat Bayern)推行的Q2E体系(Quality by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等。虽然各州推行的学校质量保障体系名称不尽相同,但其宗旨都是希望通过建立和统一质量评估体系标准,保障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质量。 

赫尔穆特·贝克教授借鉴德国莱茵兰普法州、巴登符腾堡州及巴伐利亚州的经验,为物流管理专业引进德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QMVC(Quality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根据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学校发展与质量保证研究所(Institut fuer Schulentwicklung und Qualitaetssicherung)的评估指导意见与评估方法,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特点,研究开发本土化的评价标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予以推广和应用。 

(三)引进国际化师资培养模式,打造国际视野师资队伍 

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项目中,为了使教师切身实地地感受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和的文化精神,中德学院组织教师赴德国进行为期三周的教学法、专业技能进修,通过企业真实案例,行动导向、小组教学,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和课程开发理念等方面的培训,开拓了师资队伍的国际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引进美国GLM国际物流师资格认证,在教师培训中嵌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 

(四)搭建高端校企合作平台,强化服务区域经济能力 

为了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德国商会及数十家京津地区德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德国运输物流企业DHL、德国装备制造物流企业戴姆勒奔驰和西门子公司、德国大型连锁经营企业麦德龙等。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联动效应,探索并形成“双元制”理论在中国本土化后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功实践经验。吸引国内知名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引入企业资源和管理模式、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吸引用友新道投入600万共建“天津中德——用友新道创新学院”。指导在校学生开设创业超市,为学生开辟了良好的就业途径,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良好的校企合作为学校扩大了企业技术培训的规模,强化了服务区域经济能力,进而创造了可观的“隐性”价值。 

四 结语 

构建中国特色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一方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掌握学生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学生真正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过度”,学习期间参加实训、在岗培训、轮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了解岗位需求和企业文化,适应力强。 

无论如何,我们应注意,每一个职业教育的专业都要切合实际,以需求为导向。中国特色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本身也要考虑到学生、企业、社会的需求。学校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的需求办学、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学,才能与企业更好地合作,加强企业投身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Becker,Helmut;Gr?ber,Lisa;Teuffer,Michael,Entwicklung 

und erprobung von kompetenzorientierten Lernsituationen 

sowie deren Implementierung in der Fortbildung - ein 

Beispiel aus dem kaufm?nnischen Bereich[J].Wirtschaft und 

Erziehung,2011(6). 

[2]Ausbilden: Eine Investition fur Betriebe[J].die sich auszahlt 

Pressemitteilung, 2009(12). 

[3]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第5篇

会计准则是对会计信息的加工、披露等具有约束作用的规则,是企业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其经济活动的标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会计的国际化是指会计实务跨越国界,并对其他国家会计实务产生影响(汪祥耀,2001)。会计的国际化经历了从国际协调到国际趋同的过程。2001年,国际会计准委员会(IASC)改组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并正式提出趋同的概念以来,国际趋同进程不断深化。目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FRS)或与之趋同。国外关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准则的制定与完善。国内的研究主要还是模仿国外研究,缺少对我国特殊制度环境、文化传统的考量。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仍具有相当的潜力,也具有紧迫性与重要性,亟待理论界的进一步探索。

本文旨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并提炼出研究框架。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与动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因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三个视角较为系统地梳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成果,进而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视角构建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框架。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未来研究方向,总结我国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归纳出对我国的启示,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回顾

对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定义,理论界存在多种解释。朱星文(2009)通过对各种不同定义的探讨,指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指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贸易国际化日益发达的基础上,逐渐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趋于接近,甚至趋于一致的现象。本文从三个视角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包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与动因、影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因素以及会计准则趋同的经济后果。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与动因

1.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在动态的、不断调整中最终走向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事实上,会计国际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会计准则协调、会计准则趋同两个阶段。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正式提出趋同的概念。然而,国际趋同的概念得到广泛使用是在2006年后。2005年,欧盟27个成员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约7000家上市公司遵循IFRS编制财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2009年改组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了IFRS。即使是曾经并不认同会计准则趋同的美国,在2010年,其GAAP与IFRS之间的主要差异基本消失。

我国于2006年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2010年又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中国会计准则也实现了与IFRS的基本趋同(王松年,2012)。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加快了相关准则项目的进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正经历重大的变革,一些主要经济体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杨敏,2011)。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面临着新的挑战。

2.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外部环境的推动,其二是内部自身存在的差异。朱星文(2009)认为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而吸引外资则是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动力。外资的进入以及兼并收购案例的不断增长,客观上促进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Nobes与Parker(2004)认为会计准则趋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各国间会计准则的差异导致会计实务的差异,进而使得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可比性与透明度降低。Ding等(2007)构建了测量国内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两种类别:缺少和分歧。Nobes(2009)认为这两种测量的差别缺乏有用性,最重要的是会计实务是否在国内公司或国际公司间可比。杨有红与王海滨(2013)认为会计准则自身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不同准则内容的差异、准则差异的分类与度量以及准则差异导致实务差异。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因素

张铁铸与周红(2007)认为会计准则国际化包括形式上国际化与实质上国际化,形式上的国际化指准则本身国际化,实质上的国际化指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实务处理国际化。在两个不同的层面,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因而,本文从会计准则与实务规范两个层面进行综述。

1.会计准则层面。Nobes(1992)研究环境因素对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影响,发现此类因素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Chan和Seow(1996)研究股票收益率与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调整后的盈余以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下的盈余的关系,发现所得结果受到不同社会制度因素驱动。Hail等(2010)则以金融危机为背景,从经济与政治两个视角分别分析与评估美国会计准则趋同的方式。研究发现,阻碍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基于经济的成本效益衡量以及国家间的政治博弈。朱星文(2009)认为在我国利润至上的法律环境中,要在收益确认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或一致,引入全面收益表,目前还存在着障碍。

2.会计实务层面。Hofstede(1980)提出的会计文化观最为经典,他认为文化不仅能够有效弥补正式制度在规制或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漏洞,而且还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Gray(1988)进一步发展会计文化观,指出会计人员的价值观源于社会价值观,而会计价值观又会影响会计制度。Lang 等(2006)研究发现在会计准则相同时,公司所处环境的差异会影响净利润的可比性。Zeff(2007)认为财务报告可比性受到包括商业和金融文化、会计文化、监管文化等在内的因素影响。Ding等(2007)则发现会计准则的趋同与股票市场以及股权集中度有关。国内研究中,张铁铸与周红(2007)认为现有的研究没有很好地将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两个层面结合起来研究。付玉梅和李庆德(2013)认为会计准则的实施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这制约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

(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

会计及其准则具有技术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因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具有经济后 果。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方面:

1.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Barth等(2008)选择了21个国家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更综合的方法,发现使用IFRS后公司盈余管理普遍减少,确认损失更加及时,会计数据也更具价值相关性,这表明使用IFRS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然而,Hung等(2007)研究发现,德国按照IFRS的要求披露的公司与那些没有采用IFRS的公司,会计数据的价值相关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Atwood等(2011)以美国的公司分析,结果表明在IFRS下报告的盈余与未来现金流的紧密程度低于在GAAP下报告的盈余。Ahmed等(2012)则将强制执行IFRS国家与非IFRS国家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对比,但并未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的不同国内研究方面。

国内研究中,薛爽等(2008)研究表明在新准则下会计信息更具价值相关性,而且由新旧准则引起的会计信息差异提供了增量信息;罗婷等(2008)也得出新会计准则实施显著提高会计数据的价值相关性的结论;刘永泽与孙鬻(2011)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发现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未明显受金融危机影响。然而,朱凯等(2009)通过比较分析会计准则改革前后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发现新准则实施后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并未显著提高。可见,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国内外研究均未达成一致的结论。

2.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资本市场的反应一般采用事件研究。Armstrong等(2010)研究在欧盟2002年至2005年间采用IFRS的16个关键事件对市场的反应,发现那些能增加采用可能性的事件,对股市有显著的正向作用。Klimezak (2011)则研究强制使用IFRS对波兰公司的影响,发现在使用IFRS前后,年报的公布并没有使股市出现显著的超额收益。国际趋同对资本市场产生经济后果包括资本市场流动性、资本成本、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等。Daske等(2008)研究表明强制执行IFRS使得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增加,而且资本成本降低,企业价值增加。Wang等(2011)发现采用IFRS减少了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Bissessur等(2012)则研究了澳大利亚强制采用IFRS后股市同步性的变化,结果支持了IFRS更能反映公司特质以及更具可比性信息的假设。

国内魏明海(2006)发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并能降低资本成本。朱凯等(2009)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准则改革而产生的投资者信息准确度调整,直接影响了公司的资本成本。汪祥耀(2011)从资本成本的角度检验了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实施新准则后我国资本市场整体的资本成本有所下降。但该结论在产业与行业检验中并不适用,行业差异与会计信息环境等因素也将影响会计准则。

3.对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等领域。Hail等(2010)研究影响美国公司采用IFRS的政治经济因素,发现公司主要在三方面进行成本收益权衡:一是可比性增加带来的收益;二是节约的报表编制成本;三是由所有公司和美国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而共同承担的一次性转型成本。Ozkan 等(2012)研究了强制采用IFRS对会计信息在高管报酬契约的影响,结果表明IFRS的使用有助于会计盈余质量和可比性的提高,进而促进高管薪酬契约更加合理。国内研究方面,夏冬林与李晓强(2005)认为会计准则的优劣应该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联系。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借鉴国际惯例或国际会计准则不难,但由于法律制度、资本市场等不完善,加上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执行起来并不容易。苏黎新等(2009)以香港会计准则趋同为背景,研究审计费用与会计数据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非IFRS,审计费用对新IFRS下的会计数据更敏感,这表明IFRS提供的会计信息更有利于审计师的审计工作的开展与决策。

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框架

通过文献综述表明:国外的研究已初现体系,国内的研究仍处在模仿阶段,但是潜力巨大,两者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都缺乏较系统的逻辑体系。因而,构建其理论研究框架就显得十分必要,也具有重要意义。张铁铸和周红(2007)认为要完善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必须对研究可能涉及的方面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一)研究框架结构

本文认为,会计准则趋同研究明显的主线是趋同是一个过程,包括一个国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向与路径选择。另一主线则立足会计准则趋同这个过程本身,包括其背景与动因、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因此,本文构建出如图所示的研究框架。

(二)研究框架释义

依据框架的构建思路,图中有横向与纵向两个视角,分别反映两条研究主线。

横向视角反映的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质与目的。反映的是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这既是研究的主要背景,也是研究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各国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方向体现的是该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国内的法制环境以及利益诉求等,并进一步体现在准则趋同的执行方式上,既可以自愿执行也可能迫于某种压力强制执行。因此,在执行的路径上,可以分为“直接使用”“趋同”“认可”与“趋同认可”四种模式。 

纵向视角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为核心,研究国际趋同的背景与动因、影响国际趋同的因素以及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为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两个层面,而在两个不同的层面,国际趋同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影响会计实务的处理,会计实务处理的差异又推动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属性,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也必然具有经济后果。国际趋同经济后果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质量、资本市场与其他社会经济影响三个方面。这表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不仅是制度的变革,也是不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博弈与均衡。

综上所述,横向视角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的实质与目的,纵向视角则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向,两者不是简单机械的组合,而是具有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通过文献综述发现,以往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多从单一[第一论文 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教学论文的服 务,欢迎光临dylw.neT]视角或者某几个视角出发,缺乏综合视角的分析。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正有序地向更深程度发展,对于国内的会计学术界而言,尽管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是“舶来品”,但仅仅模仿国外的研究是不够的。因此,本文构建的研究框架,不仅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提炼,也是未来研究的创新源泉。

四、未来研究展望及对我国的启示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兴起,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现有的文献尽管已有多个角度的进展,但尚未有效构建国际趋同的研究框架。同时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在研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影响因素时,没有对不同国家趋同水平差异进行解释;在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时,没有考虑不同国家机构影响力的差异。在研究对象上,基于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趋同研究成果很少;在研究结论上,由于样本与数据的差异导致结果的多样化,降低了研究的指导意义。因此,未来的研究要逐步克服这些问题,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上寻找创新点。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意义重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个过程也许会很艰难,也会很漫长,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不懈努力。因此,本文结合文献回顾与研究框架构建,总结出如下启示:首先,要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与经济环境。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改革仍是当前的主题,这就决定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而是要结合转型经济的特点,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市场并不完善的现实,坚定立足于制度环境、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经济基础,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径。其次,要拓宽研究视角。既包括在研究框架内的创新,也包括在研究框架之外的突破;既要有横向的国家之间的比较,又要有纵向的时间维度比较。既要懂得中国的基本国情,又要重视国际视野,把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放在世界政治经济背景下考量。最后,要促进研究方法创新。既要注重规范研究,也要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既要参考借鉴国外的研究模型,又要创新发展具有中国背景的模型;既有强调理论对实务的指导作用,也不应忽略实务对理论的促进作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要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提升整体研究水平并为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汪祥耀.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J].财贸研究,2001(4).

[2] 夏冬林,李晓强.国际间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的差异、协调与制度环境 [J].会计研究,2005(1).

[3] 魏明海.我国会计协调测定与政策研究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 张铁铸,周红.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一个综述 [J].财贸研究,2007(3).

[5] 罗婷,薛健.解析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J].中国会计评论,2008(2).

[6] 朱星文.会计国际趋同研究的中国视角 [J].当代财经,2009(2).

[7] 朱凯,赵旭颖,孙红. 会计准则改革、信息准确度与价值相关性——基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的经验证据 [J].管理世界, 2009(4).

[8] 苏黎新,孙咏菁,姚军. 香港会计准则与IFRS全面趋同的影响:基于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和审计师反应的证据 [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9(4).

[9] 刘永泽,孙鬻.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的经验研究 [J].会计研究,2011(2).

[10] 汪祥耀,叶正虹.执行新会计准则是否降低了股权资本成本 [J].中国工业经济,2011(3).

[11] 杨敏.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展与我国的应对举措 [J]. 会计研究,2011(9).

[12] 王华,刘晓华.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的实证研究 [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2).

[13] 王松年.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1).

[14] 伍中信,曾峻.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文献回顾与启示 [J].财经论丛,2013(5).

[15] 杨有红,王海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综述与展望 [J].会计之友,2013(8).

[16] 付玉梅,李庆德.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的困境及对策 [J].中国农业会计,2013(8).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2 (30).

[18] ARMSTRONG, BARTH, JAGOLINZER, RIEDL. Market reaction to the adopdon of IFRS in Europe[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0(85).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11(30).

[20] BARTH, LANDSMAN, LANG.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quality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8(46).

第6篇

关键词:专业特色 双语教学与实践 《昆虫生理生化》 教学改革研究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环境的变幻,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同时对人才、知识的需求呈现出多元性。双语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新举措,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对教学体系的促进作用,体现在素质教育的提高,创新意识的更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加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善,最大限度体现了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对人才知识结构进行了优化,将人才的培养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体系[1];强化了专业教育思想,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教育对象更接近学科发展的前沿,时刻把握住时展的脉搏。

一、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06年《昆虫生理生化》开始实施双语教学,最初主要采用“双段推进式”教学模式,即安排的课程从绪论开始,按章节逐步提高英语授课的比例。前期的“渗透阶段”,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规定,英语授课比例以5~10%递增,逐章减少中文、增加英语的授课内容,直至最后两章全部进入英语授课。这种循序渐进式的双语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2]。在前几章,要求学生主要弄懂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简单的生理生化知识。比如,在绪论部分只要求学生掌握昆虫的基本生活史,egg(卵)larvae(幼虫)pupae(蛹)(nymph,蝻) moth(蛾);弄懂昆虫生理的系统专业术语的表达,如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血液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 of the hemolymph)呼吸系统(Respiration system)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排泄系统(Excretion system)感觉系统(Sensory system)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生殖系统(Reproduction system)。进入“整合阶段”后,主要围绕系统逐章增加英语比例,在各章节精讲体壁、肌肉与运动以及相关的生化进程,如信息化合物、生殖的生化过程,滞育和免疫的生化反应及其分子机制。要点和难点务求融会贯通,需要反复细讲,不遗漏任何疑点,同时结合学科前沿,将正在研究的内容作为课堂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从“双段推进式”教学模式再进一步探讨摸索“互动式”的双语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3]。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授课对象,而是讨论学习的主角。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探究式教学[4]。角色的变换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感觉课堂的上课难度大了,但压力反而小了。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及时修改教学方案,设定双语教学的层次体系。面对的学生还处于一年级二学期,英语水平和听说能力正在逐步的提高之中,将教学重点、精讲的内容通过实验、反复讲解的形式务求弄懂弄通。同时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把以往的泛讲改为精讲,突出教学重点,攻克教学难点。实施过程遵循互动式教学模式,制定好教学目标,设定好双语教学讲授的内容和互动部分的内容,分头并进,相辅相成(图1)。

二、双语教学的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课堂讲授开始前,务必让学生弄懂每次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即每章节的重点。往往重点的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所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出多个相关联的问题,采用启发式引导。这种刨根问底式的方法运用恰当能起到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比如“昆虫的滞育”的讲解,先结合专业特色把教学目标板书出来,即生产实际中家蚕的饲养,实现即时孵化以及蚕种保护等技术措施的理论根据。然后问学生why……,when……,how……,and which……, 具体问题如蚕卵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卵色?蚕卵为什么会滞育(why)?什么时候滞育(when)?生产上用种时要用什么办法解除滞育?解除滞育的机制是什么(how)?牵涉到哪些生理生化进程(which)?整个教学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当这些疑问全部解答完毕,发现教学目标已经达到。“激素与生长发育”一章从来都是家蚕等昆虫生理生化的教学重点,课前准备两支养蚕生产上常用的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在讲解完毕基本的理论之后,询问学生生产上使用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对蚕茧产量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图1 《昆虫生理生化》双语教学的层次体系的设计

理论课的讲授从来都是抽象的,但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之具体化,做到通俗易懂。例如,在讲授“神经生理”这一章时,通过课文插图,仔细讲解神经的传导过程及乙酰胆碱酯酶在化学传导中的作用,并以家蚕为例讲解家蚕中毒的缘由,及昆虫产生抗药性的机制等。比如信息化合物,生殖及其生物化学这两章内容牵涉到家蚕的制种过程,通过家蚕的“逆风搜寻(upwind searching)”行为,让学生明白雌蚕蛾通过尾部的诱惑腺释放出雌性激素,而雄蚕蛾即通过头部触角探测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其灵敏度非常之高;一个嗅觉感受器神经元对一个家蚕醇分子就有一次受体反应(receptor response),雄蚕蛾触角上17,000个嗅觉感受器神经元的50%用于探测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当空气中有200个家蚕醇分子与嗅觉感受器神经元产生受体反应,雄蚕蛾就能“逆风搜寻”雌蛾。这一行为也涉及昆虫的感觉系统,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G耦联蛋白信号传导途径在《昆虫生理生化》双语教材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5],“昆虫激素”一章蜕皮激素合成的级联反应中牵涉到促前胸腺激素(PTTH)与前胸腺表面受体的结合,引发细胞cAMP的增加,调节胞内Ca2+浓度,启动蛋白激酶原b转化成活性蛋白激酶a,促进蜕皮激素的合成。“昆虫感觉系统”中,化学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耦联到G蛋白,促使G蛋白亚基Gα从Gβγ亚基解离,引发下游的效应器蛋白互作,使昆虫产生趋避、咬食等行为;视觉级联同样涉及G蛋白,促使视红紫质向变视紫红质的循环;此外,Na+/K+离子通道,Ca2+通道,昆虫信息化合物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都与G耦联蛋白相关。因此,把握好知识点的讲授非常重要,将G蛋白耦联系统精讲之后,很多昆虫生理生化的基本过程逐步清晰,许多困惑迎刃而解。

三、密切联系实际,与特色专业建设相结合

栽桑养蚕作为一个传统产业,经过了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时期的洗礼,历久不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政清民和还是战乱纷飞,衣食住行无不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古人“男耕女织”,不遗余力发展蚕桑。同时也提出了很多至今仍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如家蚕的血液型脓病(Nuclear polyhedral virus)的防治,微粒子孢子(Nosema bombycis)的感染,在许多昆虫中都能检测得到; 特别是微粒子的交叉传染能在野外昆虫中检测到许多变种,给蚕种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从昆虫生理角度去理解,将一些“古老”的谜题和一些现代的技术措施相结合,作为讨论主题组织学生座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密切联系生产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蚕学专业在发展历程中也经过了波澜壮阔的辉煌。最早在岭南大学开设专业课程,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华南蚕业的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鼎盛时期教职工人数也达到四五十人,广东蚕桑产业也达到了国内领先的地位。然而市场的变幻,地区经济的发展制约了蚕桑的发展势头,近几年广东蚕丝业下滑导致了行业发展的停滞。目前,蚕学也仅仅作为学校的保留专业传承着蚕桑文化。稳定蚕桑师资和技术队伍,推动华南地区特有的热带亚热带特色蚕桑生产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蚕学特色专业的建设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课程的设置应市场而生,亦面向社会的发展需求。当学科的发展需要与课程的设置有所偏差时,无疑应该结合生产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昆虫生理生化》双语课程因此具备了专业特色的特殊要求,即联系生产实际,进一步结合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四、注重教学实效,与国际接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昆虫生理生化》双语课的教学经历了初期多媒体教学的探讨摸索阶段,逐步形成有网络课件、实验同步,到实行双语教学改革、有双语教材支撑的阶段;通过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实践,循序渐进式的引导使学生适应英语教学环境,进行英语双语思维[6],总结出最利于学生掌握的教学法,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相长、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还不断完善昆虫生理生化双语课程教学网站,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使学生在课堂之外对学习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和练习;改善考核方式,以学生获取知识最大量为目标。

积极参加相关昆虫学国际会议,摄取知识精化。课题组人员开展教学科研能力强,多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言或听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昆虫学专家的精彩讲座,并注重凝练学科发展趋势,在课堂上注意结合学科前沿的关键问题进行讲解,与学生一起在课堂课外就相关学科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通过不断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在长期的教学第一线实践中,结合学科前沿讲授新进展,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趋势,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相长,提升双语课的教学水平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手段之一,目前已广为教师采用,需克服过于依赖和认识不足等双极思维模式。正确使用多媒体不仅提高课堂可传授的知识量,更加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实施启发式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精讲,达到教学目的。2005级蚕学实施双语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提高。从期末考试成绩看,分数段在70-90之间较多,并有部分超过90分的优秀等级学生。当然,考试成绩只是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要建立一套双语教学的评估体系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7~8]。

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丰富多彩的双语教学改革内容。强调双语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望;突出课程重点,利用思考题、网络课件实施课外环节的互动;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充分理解并强调教与学、师与生的依赖感、责任感。实施新的教学法,成效突出。学生对双语教学适应性更好,更加能把握好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为学生在毕业论文和毕业后的工作中应用科技英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分三个阶段、三个层次推进,这就是导入阶段的简单渗透层次、发展阶段的整合层次和成熟阶段的双语英语思维层次。教学方案的设计即分阶段推进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与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理论的结合。

十年磨一剑,《昆虫生理生化》双语课程的发展,妥当地结合了本专业的特色需求,得到了学生和同行教师的一致好评,并获得2012年度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第一作者获得2012年度全国教学改革“优秀教师”称号,教学团队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与此同时,双语教材的顺利出版,相信可以推动双语教学水平的更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福裕,王向东,徐强,等,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子教育,2006(1):42-46。

[2] 李文楚,吕建秋,钟仰进,等,双语教学在《昆虫生理生化》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J]。2007,科学研究月刊(香港),31(7):102-104。(年度优秀论文,《中国教育改革论丛》转载,蒋少昀主编,西苑出版社,2012.9.北京)。

[3] 李文楚,吕建秋,钟仰进,等,互动式多媒体教学在《昆虫生理生化》双语教学中的应用”。2010,科技创新导报[J],26:144。

[4] 彭 伟,张露芳,詹 燕。面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双语课程教学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37(3):101-104。

[5] 李文楚主编,昆虫生理生化双语教材[M]。现代教育出版社,北京,2013。

[6] 黄海艳。思维方式的培养:双语教学的关键[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0-32。

第7篇

生命的独特性决定了世界的多元性,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学校教育不仅要关照学生集体的共性发展,更应关照每个孩子独特的生命特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个性发展。宋学家朱熹曾经指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就在于为每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铺路,教育的意义就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秉承“多元育人,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在班级教学中通过多元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科育人特色,打造多彩德育生活,丰盈孩子富有个性的生命成长。本刊将从学校教学理念、学科教学特色、德育实施途径等方面全方位深入解读“多元育人,和谐发展”的育人实践,以期帮助我们反思生命的本质,认识教育的意义,提升育人的价值。

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起源于“凤仪书院”,已有200余年的办学历史,享有“百年书院,巴蜀名校”之美誉。近年来,为弘扬学校历史文化精华,接轨教学改革前沿思想,开发学生潜能、促进素质发展,龙泉实小全力推进“顶层设计”改革实验,提出了“多元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倾力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社会道德责任感和实践力的学子,使师生沐浴着多元和谐的阳光雨露幸福成长。

追求多元和谐,树立美好愿景

高扬学校前行的鲜明旗帜

时光荏苒,磨砺风骨;文脉传承,生生不息。在世纪风雨的洗礼下,龙泉实小积淀了丰厚的以校训“立德为人,博学成才”为核心的教育文化即“凤仪文化”,其核心精神是“大雅、祥和”。学校提出的“多元育人,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正是对学校文化精髓的弘扬与深化。该思想的涵义,是旨在追求一种学校教育生动、丰润的蓬勃状态;强调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的“多元性”与“和谐性”;突出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基本策略是“共同发展、差异开发”。

学校以“多元和谐”办学理念为统摄,提出了“一个目标”、“三项定位”和构建“九大实践体系”的总体构想。“一个目标”指培养博学高雅、尚美人生的教师,培养全面发展、潜力开发的学生,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中华特色名校;“三项定位”即建成现代教育思想与先进教学模式的汇聚地,建成学生自主学习与和谐多元发展的理想地,建成教师舒心工作与实现教育理想的幸福地。“九大实践体系”包括:建设多元队伍;构建多彩德育;打造多元课堂;完备课程体系;改革多元评价;提升科研水平;提升管理效益;改善办学条件;生成特色文化。

为贯彻落实“多元育人,和谐发展”办学思想,龙泉实小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即:构建促进多元育人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打造促进多元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景观和构建适应多元和谐发展的学校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改革是其中重要而关键的一部分,学校通过实施多彩德育、打造多元课堂,使师生获得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优势潜能的充分开发和生命能量的充分激扬。

实施多彩德育,关注个性生成

夯实生命发展的品格之基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但是,要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德育体系,却并非一件易事。在“多元育人,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龙泉实小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达成学生生命灵动、祥和的展翅高飞”为目标,搭建活力充沛、生本化、生活化的德育活动载体,运用启迪、滋润、激扬的德育策略,使德育跳出传统上枯燥乏味的窠臼,彰显了自主性、生成性、适宜性、灵动性和品位性等特色,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良好品行的形成。

一、德育常规:养成习惯,健康成长

学校以习惯培养作为德育的基点,开展了习惯培养系列活动。如开展“习惯培养月”活动,制定了“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及中华传统礼仪”四个方面的培养要求。每月围绕一个方面集中进行教育、训练和检查,开展随堂班会展示交流活动,以此达到不断强化,形成牢固习惯的目的。开展常态班队活动研究,渗透和发掘课堂教学德育元素,开发课堂德育价值,不断拓展德育覆盖面,使习惯培养活动常态化、系列化、持续化。此外,还开展了特色班级创建活动。提炼出了独特先进的班级文化理念,制定了详尽科学的实施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二、多彩活动:开阔视野,丰富阅历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包括举办“做文明有礼成都人”主题活动;开展快乐英语节、体育运动节、艺术科技节、文明礼仪节“四项传统活动”,为师生展示才华搭建舞台;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熊猫基地、动物园、大邑建川博物馆等。与美国堪萨斯州峡谷瀑布学校建立“学生笔友项目”,学校由此在探索国际化发展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三、校本课程:张扬个性,发展特长

学校通过“优化基础课程、放大校本课程、做强特色课程、构建特色课程和开发隐性课程”四项措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协调发展。完善了学生兴趣爱好培养方案和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之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完善了文化、艺体、科技、实践等四大类三十余项校本课程体系,全校设置了83个活动组,力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平衡发展,开发个人兴趣爱好。学校每年都有近2000人次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一些传统项目如射箭始终保持领先水平。

打造多元课堂,强化能力培养

激发个体成长的潜能活力

肖川教授曾指出,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研究学生,才真正有可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师生的交往方式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方式,从而使教育影响的生成、聚合和最大化成为可能。龙泉实小聚焦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师生在多元课堂上生成智慧,激发潜能,提升能力,升华情感。

一、多重保障措施,蓄积改革力量

为适应多元课堂教学模式的运行需要,学校进行了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评价;完善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使评价更客观、更科学、更多元、更有效。两方面评价有机融合,以有效激发教与学的动力和潜能。

为使教师具备足够的教学机智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以更好地适应改革需要,一方面,学校强化培训学习。在成功创建“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校”的基础上,又创建了“凤仪学堂”,并以此为载体建立了以团队发展战略为牵引,以能力模型为基础,涵盖教学领导力、专业力和基础素养等方面的培训课程体系。继续完善“六个板块,十个小组”的校本培训,搭建了校级、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国际级六级培训交流平台,积极参加省共同体等会员活动,为教师提供各级各类外出学习机会,促进教师梯次发展和专业素养提升。另一方面,深化交流研究。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大量的学习、研讨活动,校长亲自上研究课、做讲座。同时召开课改研讨会,开展教学竞赛。连续四届区级说课竞赛,学校参赛教师100%获奖,一等奖人数占全区小学的一半以上。学校还强化日常教研,开展各层级“课例、课题研究”,倡导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和教学论文,并进行总结反思。完善了校本研修及教科研评价制度,强化了集体备课。学校首次独立承担的1个省级课题,参与的1个国家级课题和1个国际合作项目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注重提炼总结,突显改革成效

评价方式的转变,催生了教师投身改革的积极性;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使教师在改革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经过不懈的探索实践,龙泉实小的多元课堂教学模式得以确立。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素质为中心,其基本流程是:自主先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讲解―训练内化―总结反思―拓展提升。多元课堂强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多元性,强调提供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方法多样性,以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展;强调对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开发,让每一次教学活动都能获得多种教育收益。

多元课堂具有动态生成性、开放性、互动性、多维性,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交流,是充满生命活力、灵性流淌、潜能激扬、愉悦和美、共创共享的课堂。它更好地落实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生成了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化,促进了学校文化品位的迅速提升。

第8篇

关键词:英才教育 “五年一贯制” “十年一贯制”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社会的进步。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如何使教育更尊重人性、更贴近生命、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话题。人是生命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心智、个性,有不同的发展倾向和需要。因此,教育不是工业化生产,不能用一种模式造就同一规格的“标准件”。教育要影响人的身心。开发人的潜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因材施教”,从关注、研究人的生命状态开始,给不同类型的儿童更适合他们的教育。

我始终认为:适合儿童需要的教育才是优质教育。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不同类型、天资的孩子分在同一个班里,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但也给教育教学带来许多麻烦,很难达到同一性的教育目标,有许多孩子也因此被抑制,甚至被“扼杀”。中小学教育要求“一个都不能少”,“为每一名孩子的未来奠基”。为此,不少学校都提出“从最后一个孩子抓起,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口号。是的,学校教育放弃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不道德的。但是,从最后一名抓起,让前面的孩子“原地踏步”、等着后面的人上来,这样的学校教育同样也是不道德的。

1、实施“英才教育”的理论基础。根据生理学的研究,小学生的大脑发育已经接近成人。7岁儿童大脑平均重量为1280克,9岁儿童平均为1395克,12岁后就和成人一样平均为1400克。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细胞有这样一种特性:人越使用大脑,愈激活各种感官,脑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愈快,大脑细胞衰亡速度也越慢。人的大脑细胞每天一方面在衰亡,一方面刺激脑的活动而产生新的延伸细胞,20岁以后每天衰亡约1000-1200万个左右,不用大脑思维活动,衰亡更快。两个因素(先天和后天)对制造一个独特的大脑来讲都是必需的。其中,后天因素(即环境)对大脑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而且皮亚杰认为发展具有阶段性。思维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之后)。前后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但可以加速或推迟。儿童发展的先后次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并且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阶段具有普遍性。各阶段前后连续,每个阶段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前面阶段的结构是后面阶段结构的先决条件,并为后者所取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智商分布呈正态。人群智商分布如下:

维果茨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对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他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因此,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是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那么教育过程就不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源泉,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或阻碍,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认识与近年来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超常儿童具有成为杰出人才的可能性,但能否真正成为杰出人才,还要看教育因素和个性品质状况。美国心理学家特曼曾进行一项著名的研究,他选择了1528个超常儿童,其中男性857人,女性671人,平均年龄11岁,平均智商151(80人在170以上)。经过30年的跟踪研究,被研究者的年龄已平均达到40岁。特曼得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超常儿童不仅体质未早衰,而且发展了,与常态儿童比较生病的更少:第二,智商与成就不能划等号,因为在这1528人中只有150人有较大成就,而有成就的主要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好,有高抱负、自信心和坚持性:成就低的恰恰相反。他得出一个总的结论是: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就,除了智商高外,必须非智力因素过硬和个性品质好。这项研究至今仍在进行,计划跟踪100年。被研究对象平均74岁时,去世的只有400人,退出工作岗位的仅37人,其他人仍在坚持全天工作。

2、“五年一贯制”、“十年一贯制”教育实验概述。

2.1 “五年一贯制”实验班。2004年9月,依托邯郸市一中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我们创办了“邯郸市一中‘五年一贯制’英才少年实验班”,简称“少年班”。从全市小学毕业生当中选拔了80名逻辑思维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的11-13岁的少年,组成两个班,把初、高中6年的课程整合为5年,选聘优秀教师任教,在加强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思想品德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学科活动,组织多种学生社团,针对学生年龄小、思想尚未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的特点,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把前两年确定为初中阶段,在开齐相应课程的同时,对思想品德教育做了详细规划:

第一学期:侧重行为习惯养成。

第二学期:意志品质与健康人格的培养。

第三学期:自我完善教育。

第四学期:理想、人生观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发展,我们把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分解,并提出了“'十大”培养目标:

1、自律能力

6、应变能力

2、自学能力

7、实践动手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

8、创新能力

4、交际能力

9、组织和管理能力

5、团队合作能力

10、综合能力

“”兴趣小组:

1、语文兴趣小组。

2、数学兴趣小组。

3、英语兴趣小组。

4、物理OM小组。

5、生物兴趣小组。

6、少年合唱团。

7、小发明、小制作小组。

8、少年话剧团。

“四大”社团活动

1、文学社。

2、记者团。

3、“小红帽”爱心社。

4、调研团。

2.2

“十年一贯制”实验班。“十年一贯制”实验自2005年开始至今,在“以爱育爱,培养共和国的接班人”教育目标的引导下,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本着“观念超前,科研主导,严谨务实,办出精品”的办学主旨和“英才教育”的办学特色.努力实现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训练他们的表

达、分析能力:引导、强化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两大目标,从教学安排、教材使用及课程设置、团队管理上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制。

2.2.1 管理模式:

(1)生活:“十年一贯制”小学阶段实行小班化(30人/班)半寄宿管理。学生每天八点至下午四点半在校学习、生活,并给学生供应午餐及营养配餐。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定期评选自理小标兵,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2)作息:学生每天上午8:00到校,16:50放学。每天安排7节课,每节课20或35分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设一个30分钟的“欢乐大课间”活动,使学生得到充分放松。

(3)个人档案: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包括个人简介、学期总结、活动记录等,将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获得的奖励适时保存。

2.2.2 教育目标:学校为附小学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小学部作了以下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每日早会;

(2)校园文化建设;

(3)健全学生组织:

(4)实现自我管理;

(5)班会专课。

2.2.3教学模式:

(1)教材选择:语文采用上海实验学校研发的校本教材。该教材采用“双脑识字”教学法,引导学生大量识字,提前阅读,迅速掌握电脑拼音输入法。数学学科除常规教学外,每周为学生开设《小学数学思维训练》课。教师在思维训练教学中,注重思维的过程,引领孩子们探究更多的数学奥秘,引发数字的敏感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英语教材选用上海版《牛津英语》。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听、读、表演,小学阶段单词总量将达到2000个。从二年级开始,安排每周一次“外教”授课.进一步加强口语训练。

(2)学科活动:附小每学期都设计多样的学科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常规。各学科都相应开展寓教于乐的多种活动。这些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极大的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3)拓展课程:为了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开设“历史讲堂”、“综合实践”、“体育活动”、“计算机应用”、“软陶制作”、“串珠”课程。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如励志亲子活动、自然体育活动等。除此之外,课余时间为学生开设艺术、实践、学科延展等方面的20多个兴趣班,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兴趣发展上有所选择。

(4)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既是师生、也是朋友。孩子们在学案指导下自主学习,相互合作,相互鼓励,强调共同提高。孩子们把课堂当作了乐园,享受着合作、共享、胜利的喜悦。

2.2.4 教师团队建设:

(1)尊重学生。附小的教师在“爱”的目标指引下,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了尊重学生差异,保护学生自尊,提倡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不允许”:提倡教师“蹲下来和学生讲话”,“睁大眼睛找学生的优点”,爱护、善待、宽容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学校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并制定了“邯郸一中附小教师禁语、禁为”,以此自我鞭策。

(2)创造条件,打造互帮互助的教师团队。学部每周安排两次教研活动,每周组内上一节教研课。从2005年至今,语文组撰写了实验教材的“拼音”、“生字”、“阅读”、“语言表达”教学论文,共同尝试了小学段“读经”(目前四年级已读经近十万字)教学,共同编写了小学阶段“课前两分钟”。每学期,老师们都要撰写身边的教育教学小故事、爱在身边、教育智慧、教学心得等,相互勉励,在合作中体味牵挂,在牵挂中体会责任和幸福。

我们相信:“有了爱心,就有了美丽的春天;有了爱心,就有了万物的造化。”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要让教育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从儿童的天资和需要出发,重新设计学校教育,使学制、课程、管理方式等更切合儿童的实际需要,更有助于儿童的潜能开发,更有效地服务儿童的健康成长。“五年一贯制”、“十年一贯制”教育实践模式,就是针对英才儿童开展的一项教育实验。五年多的实验历程有许多的收获、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