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0:51
导语:在校园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创业教育需要良好的课程设计,中职院校现有的知识框架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期望发展,因此要积极地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中,要做好本院校专业特色教育的功课,依托专业强项制定相关的创业教育,从而增强创业教育的实力。课程应该包括必须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是创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法。选修课可以开设多种特色的创业园区,让学生依据自己喜欢的方面进行选择,从而提高专业的水平。中职院校的一线教学职工应该积极地投入到创业教育中,联合社会上的知名创业人士,一起打造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教育的水平。
2整合师资力量,提高创业教学实效
2.1构建高素质的师资团队
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创业教育水平。中职院校要积极的进行师资力量的构建,尽量打造一支多元化、专兼职结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要加强教师水平的培训工作,将创业教育作为教师的考核指标之一,让教师主动的进行创业教育的培训工作。可以让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或者是聘请创业教育的其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师资力量。其次要建立骨干教师创业教育探索班,让中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骨干教师汇合起来,组成专业的师资团队。同时,还要和其他中职院校的骨干教师联合起来,组成展业的创业教育讲师团,在各个中职院校之间进行巡回的演讲,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最后,学校要有一定的鼓励政策,给予创业教育的老师一定的荣誉、职称方面的支持,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积极性。
2.2积极创新校园文化
中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对学生的创业意识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进行校园文化的营造,从师资力量开始做起,营造创业教育的氛围。中职院校要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精神文化等多种文化入手,做好校园创业教育建设。可以在学校的走廊、墙壁上进行创业知识的宣传,在学校的宣传栏中展出先进的创业人物志,尤其是本校的创业先锋带头人物更是宣传的对象。教室中还可以建设创业思想园区,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展示出来,从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还可以组织校园文化创新艺术节,将学生的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加强思考。
3加强引导指导,开展创业竞赛活动
3.1教师加强指导
中职院校的教师要不断进行创新教育指导,建立学校创业教育数据库,让先进的创新理念汇总起来,给学生进行展示。学校定期邀请优秀的毕业生和行业的精英进行创新教育的讲座,给学生分享创业的经验和艰辛,让学生能够理性的认识创业。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创业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对于创业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从而减少弯路。开展各种创业体会活动,让学生在中职院校中体会到创业的方法,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不断进行虚拟结合和实体结合的创业平台探索。
3.2学生积极参与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对于学生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人文思想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协调校园人际关系。
高校校园是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最后一站,也是他们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场所。有效的校园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师生要共同努力,共同构建相互尊重、信任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形成这种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与基础。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宣传校园文化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形式、组织内容等,能够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增加学生们的学术思想与文化内涵。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改变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质量不高的局面,就要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与知识层面入手,从而可以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有效地提升与优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在给我们带来更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腐化败坏的思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对当代大学生尤是如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内在涵养,能够使学生在接受健康思想与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从纪律、理想、道德等各个方面来武装自己,抵制各种腐化败坏的思想,保证自身的健康成长。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影响与作用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1、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当前,大学生正处于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朝气蓬勃、充满力量,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要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扩展他们的兴趣爱好,高校就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其建立一个可以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而校园文化建设的加强恰恰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与前提。
2、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内涵的增强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现今,我国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承担着家庭与社会等各方的压力,对其思想与身体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所以,高校要切实增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念,有效地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与作用
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的内容来说,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文化的有效建设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教育效果等都要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其主导者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2、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制约作用。
在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不能否认其中必然存在着的具有一定负面影响的文化产物,这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思想文化培养等都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限制与制约下,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文化产物将很难出现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从而为当代高校校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分属不同部门,无法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组合
从高校的实际工作来看,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仍分属不同的教育部门。一般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属于学校团委以及宣传部的工作范围,其大都是通过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学生社团等来开展活动。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分属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研中心等机构,其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教授来进行的。这两者之间的影响与渗透较少,不能进行有效的融合与统一,从而降低了学校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性,限制了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性能发挥。
(二)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发展失衡
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来看,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都注重物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却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建设。而物质文化建设仅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精神文化的发展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但是,当前许多高校都陷入了这一误区:仅是对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方面进行探索与挖掘,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这种缺乏精神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思想方面的引领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五、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主要途径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高校想要切实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就需要要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样才能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并将其纳入学校人文精神教育的总体规划纲要之中。就校园文化建设来说,良好育人环境的营造,对于学生社团的活动组织等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育人环境的营造,能够督促教师在专业课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内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自身发展。
(二)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
为了使当代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行为规范,就要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从而对其各种不良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切实督促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发展。但是,我们仍需要注意,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不是让大学生被动性地被这些制度、规范所管制、所约束,而是要使得其将自身的行为与制度要求结合起来,从而逐步地引导自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者,相关制度的建立对于校园文化的良好建设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制度的建立对于具有负面影响的不良文化产物的产生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切实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三)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
1.研究对象
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
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逻辑归纳法等。
二、结果分析
1.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招生情况
对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的调查得知,该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几乎全是本科生,因此,XX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时的起点是一样的。通过调查发现,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情况有增有减,但基本保持平衡的状态。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高校就业问题一直是受到人们热议的问题,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并不很好,从我们开展的调查的情况也能看出来。据调查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12年的就业率平均54.8%,13年平均就业率45.1%,平均下降了9.7%。造成这一现象的发生,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不断增加,基本上平均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一方面,政府已采取很多的措施进行了调整,但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来看,跟发达国家比较,国内的服务业在GDP中比重还相对较小,而这一行业是最能容纳就业率的地方。这一矛盾,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减少。大学生的工作选择就只能是基层、中小企业、农村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渠道相对较少。同时,由于毕业生的大量积累,很多人在就业岗位上感觉比自己的期望值要低,于是转头走进别的行业。另外,受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就业压力也慢慢增大。第二,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毕业生希望选择去类似政府、学校等事业单位或是国有企业,这些单位相对稳定,有固定收入,也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和空间,因此,对于体育专业毕业生来说,可以选择的渠道就更加狭窄。第三,对于一些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就业单位,一般都是对整个专业知识要求比较低的。如一些社会的体育培训机构,根本不需要相应的本科文凭,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
三、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的建议和措施
1.调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积极适应当前国家对体育人才的各种需求,对体育专业教育相关要求进行调整,按照国家总体规模控制好体育专业人才的招生规模,大力发展社会体育专业等,加强体育院校层次的控制,对不同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不同的定位,避免造成学生资源的浪费。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的灵活性,重视体育专业大学生全面素质和各种综合能力培养,积极培养为社会各个层次所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
2.不断提高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注重提高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同时也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宽口径的培养模式,进行学科交叉环境下的综合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积极适应社会各种岗位需求,全面提升各种社会能力,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未来的就业面和就业选择。
3.努力培养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业意识
培养创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精神就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实施创业教育,通过完善课程培养体系,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船业意识,拓展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加强对体育创业指导课的认识,培养创新精神。
4.调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心态、树立正确就业观
在就业的引导和教育过程中,高校应该组织好对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和引导,多方面、多渠道、多领域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要教育学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进入到公务员或是视野的队伍中。同时,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也不是铁饭碗,国家也在逐步尝试建立能进能出的制度。要积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保持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
四、结论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对区域经济主导性产业有利的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以培养能力型、应用型的英语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关注学生能力的锻炼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输入,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加大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我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在教学体系中贯穿了英语专业技能训练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由简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充分吸收所学技能。设置了合适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安排了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全方位的实践方法和手段,使地方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调整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和技能培养
传统的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方面的教学课程是非重点课程,其明显反映在实践类课程所占比率较少,知识性课程所占比率较多。为了加强英语教育人才的教学能力和应用能力,我校根据中小学教学岗位和教学科目来确定学生的学习课程,对不同能力进行分层分类,使之贯穿于每个学期的阶段性课程之中。经过反复实践,我校按阶段设置了主要的实践课程:
(1)必要教育:即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等。
(2)知识技能:即英语听力技能、英语口语技能、英语阅读技能、英语写作技能、英语语法技能、跨文化交流技能等。
(3)教学技能:即英语教学法、教学技能课程、教案设计与模拟教学技能、英语演讲等。
(4)职业能力:即毕业论文写作、毕业实习与相关报告、见习等。另外开设了一些与职业相关的选修课,比如多媒体课件制作、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课、舞蹈课、音乐课等有助于教师职业发展的课程。而且学校经常举办一些突出能力锻炼的活动,比如英语演讲大赛、英语口语大赛、英语口译大赛、英语诗歌朗诵比赛、英语教学技能大赛、英语背诵比赛等。毕业实习采取了集中实习和顶岗实习两种方式。学习结果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来检验,颇具有效性。课程环节安排紧凑、内容完整、结果可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
2.注重课堂活动,调动学习兴趣
完成实践教学目标的决定性要素是课堂效果。在进行教学准备工作时,要认真修订教学大纲、合理安排组织教学内容,使知识理论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进行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教学、小组讨论和任务型教学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避免直接讲授。让学生勤于练习,在各门学科中都积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授课教师应做到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抓住一切机会来提高自身各项能力。在进行讲授的同时可以开展多种课堂活动,比如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展示、课下学习、撰写论文、课件辅助讲解、网上答疑、学生的微课程等。在讲授《英美文学史》的时候,可锻炼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让学生根据年代、人物、作品、特点等不同的主线对文本进行归类;在学习《综合英语》课程时,可按照语篇教学法,进行主题式教学。在同一主题范围内,记忆相关单词、句型和表达。在分析课文时,可以不断改变教学法、比如小组讨论、根据问题找答案、启发式教学、角色扮演。在讲授完一课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提问、或游戏的方式分阶段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英语演讲》的课程,在学习时让学生模仿名人的语音语调、鼓励他们用英语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是用英语表演节目、展示才艺。
3.营造学习氛围,鼓励自主学习外语系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课上课下学习,使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持续性学习。
(1)以教师为主导的自主性学习
为了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本系编写了《外语系学生学习指导手册》,内容涉及了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求,实践实训环节,实践活动、网络听力等。通过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进度。我系还制作了《综合英语》和《英语语言学》精品课程网上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在线阅读、在线讨论、在线反馈和相关的学习资料。我们通过反复实践、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最后确定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讲授《英语教学法》时,教师运用了微课堂,让每个学生准备一节10分钟的课程,运用所学教学法进行实践,并组织了一个评审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对于《英语技能训练》课程,本系安排了教学活动,让大学生承担了本市第三中学的教学辅导任务,对中学学生进行集体教授和个别辅导。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深受好评。
(2)集体活动式的自主学习
本系每学年都会安排英语文化月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让学生在学校广播中多读英语文章和名人演讲,播放英文歌曲、宣传英语文化等。每周都有英语角活动,外教在现场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本系还举办了多种比赛,比如英语演讲大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英语单词记忆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但促进了英语的学习,还让学生增长了知识,了解了英语文化,提高了学习兴趣,加强了英语应用能力,认识了自身学习的缺点和不足。
(3)校外的实践锻炼
学校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校外见习。不少学生在校外做英语家教、在英语培训班任教、去农村支教、做外贸翻译、给外教做助教、做英语导游等,这些都是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绝佳方式,也颇受学生喜欢。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1.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为了构建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确保其有效性,我校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即形成性评估和结果性评估相结合。学生的最终成绩包含三部分:课堂表现、课外实践和考核成绩,这三部分所占比例为3∶3∶4。形成性评价指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其内容包含了英语口试、课堂辩论、小组呈现、课堂讨论、学生作业、见习报告、阶段总结、课下读书报告。这三个部分紧密结合、相互联系,获得了良好的校内校外评价。它不但使学生重视了学习的过程,也提高了实践技能,课上主动学习,课下积极反思,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优化实践教学制度保障
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真正落实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学生实践锻炼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系制定了“外语系教育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其中涉及到学生的英语语言要求、教学实践要求、情感沟通要求、班主任工作要求、教学能力要求、相关才艺要求等,并提出了实践教学的培训方法,规范了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出台了管理办法,完善了一些实践教学资料如毕业论文设计、英语竞赛活动、英语活动月、见习、顶岗实习等,保障了资料的完整保存,相关程序的有条不紊,实现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和科学化。
四、结语
(一)语文基础薄弱
由于特殊的招生体制,宗教院校的生源素质与普通高校学生不同。虽然有一部分是高中或中专毕业,但多数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贫乏,知识结构单一。语文基础薄弱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宗教实践和社会实践,这使其在理解掌握宗教教义精髓、教导信教群众进行宗教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有些学生对宗教经典的理解肤浅,对宗教教义的分析不深,完全靠机械背诵,无法深入领悟其中之真谛、准确阐述其中正确的蕴意,无法把握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内容,自然谈不上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二)语文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宗教院校主要开设宗教、文化和政治三大类课程,其比例为7:2:1,这样的课程设置客观上产生了“重信仰、轻文化”的导向,让大部分学生觉得文化课程不重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宗教学识的培养和宗教戒律的修持上,使得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文化课程教学很难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许多学生在学期间,努力学习宗教知识,但那些与宗教知识密不可分的传统文化、宗教政策法规、科学、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常识知之甚少。如果仅凭掌握的一些宗教知识,就去从事宗教教务活动,就必然影响其对宗教知识的理解,并使其对宗教活动的实践和发展受到限制,自身素质难以提升,宗教学识也难有造诣,业务能力难以精深,更谈不上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语言文字能力偏低
宗教教职人员承担着教育感化信教群众的责任。教育感化人的手段是通过宣讲宗教教义和开展宗教活动来实现的。对传道人来说,较强的文字能力和语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会表达,犹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现实中,有的学生文字能力偏弱,写的讲章错字连篇、文理不通、词不达意;有的学生语言贫乏,讲道思路狭窄,内容呆板、单调、枯燥,语言不生动,甚至迷信色彩过浓;有的在讲道时将宗教语言和政治语言掺杂在一起,生搬硬套,照本宣科,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讲道“没有吸引力”,信徒“不愿听道”,难以满足广大信教群众日益提升的方面的需求,导致私设、私建聚会点的现象增多。这给各种异端邪说以可乘之机。
(四)优秀传统文化缺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和谐思想、道德观念、爱国精神,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历来为宗教界人士所崇尚。由于多样文化的冲击以及宗教院校课程体系的限制,部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当匮乏,对其价值的内涵认识模糊,认同感淡化。传统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对传统美德的不以为然,也影响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认同和践行。特别是受一些别有用心的中外敌对势力极力推销所谓的民主、平等、自由以及“普世价值”论的影响,有的学生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有所抬头;有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淡化,爱国主义意识淡薄,被认为是过时的;有的对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冷漠无兴趣,而对西方的介入却狂热追捧,甚至崇尚西方某些思潮和行为方式。这给境外宗教势力介入提供了可乘之机。语文基础薄弱、语文意识淡薄、语言文字能力偏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宗教院校学生政治素养和宗教造诣的提高,削弱了宗教人才自身应有的威信和形象,限制了宗教“正能量”的发挥。
二、宗教院校学生大学语文教育需求
一名合格的宗教人才,不仅要在宗教活动场所主持宗教仪式、开展宗教活动、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的阐释,还要承担教务管理、宗教学术研究、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乃至参政议政等工作。承担这些工作和任务,不但需要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宗教学识、很好的管理协调能力,还要扎实的文化功底。而宗教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又普遍偏低,因此,要把大学语文教学作为宗教院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
(一)立足语文知识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国民素质和信教群众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宗教教职人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科学素质、增强文化素养、提升思想境界。大学语文立足文化知识的培养,大学语文教材中作品涉及的时间,上至先秦文学,下至中国现代文学,上下跨越5000年;作品涉及的范围,上至天文地理、星际宇宙,下至凡人小事、心灵轨道,古今中外,上下纵横,几乎无所不包;作品涉及的题材,诗、词、赋曲、小说、散文样样齐全[1]。可以说,大学语文集文学、思想、历史、艺术于一体。学学语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思想发展史,通过文学作品形象勾勒中国历史;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生,开阔视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宗教院校学生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大学语文教育是基础当中的基础,不容忽视。宗教经典浩繁,宗教教义精深,宗教教规严密,要想对教义作出符合时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必须具备深厚的语文功底。试想一个语文功底很差的人如何来理解宗教经典?又如何对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因此,宗教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要立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和我国宗教发展进步的新要求,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学生[2],使他们开阔眼界和胸怀,提升精神境界,成为一名基础知识扎实、文化素养深厚、精神视野开拓的新型宗教教职人员,才能对教义作出符合时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才能对当前的社会发展用宗教的语言向信徒传经布道,才能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推进宗教思想建设的重任,在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进
(二)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传授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宗教教职人员属于宗教领域的启蒙人、引领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言行品德,对信教群众有着潜移默化的、不可替代的表率作用和重要影响。宗教院校学生由于人生经历的局限,缺少深入社会生活的机会,缺乏对人性的深刻体察与理解。较之其他学科,大学语文具有更广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深的生活实感。文学即人学。名家名作中蕴含着不同内容、不同表达方式的人文精神与高尚品德,对宗教教职人员都是极好的营养,值得学习、体味。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担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知行合一”、“君子慎独”、“三省吾身”的修身之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凛然正气“,仁义礼智信”的基本价值,“百善孝为先”“、孝悌忠顺”、“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等等[3]。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学生,通过对名家名作的具体分析,让学生有感悟,受熏陶;对人生感悟的短篇、小说、诗歌,教师应更多地侧重于对作品人文的阐释,引领学生探讨文中蕴含的真善美或假丑恶,挖掘文章的艺术美和思想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摈弃,从而培养宗教院校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在审美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引导宗教院校学生正确处理信仰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发扬我国宗教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宗教院校学生成为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美学品位、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和责任感的人。
(三)抓好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1.运用系统思维结构性的观点可以看出,高职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结构点。素质教育最早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中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后逐渐推广到高等教育领域。因此,一方面从人的成长具有延续性特点考虑,高职素质教育是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相互衔接、相互影响,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另一方面,高职素质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要将持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贯穿其中。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将高职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放在一个更大的结构体系中去看待,周全地考虑高职素质教育与其他阶段素质教育的关系。
2.高职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思维主要考察的是事物的整体性特征,从中可以看出高职素质教育,作为一个高等教育的类型,始终发挥着自己的社会功用。在高等学历教育中,高职教育被包含在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中,区别于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但它在全国近80%的高考录取率中完成了40%以上的任务。“2014年招生计划165032人,理论录取率达到84.75%。本科计划所占百分比为51.78%,比专科计划所占百分比48.22%高出3.5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以高职教育为代表的普通专科在高考录取中已与普通本科教育二分天下,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3.高职素质教育应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要主动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从而表现出动态性的特征。从高职教育的培养过程来看,“2+1”模式已经得到普通认同,即2年的校内学习+1年的企业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高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时,与培养过程实现无缝对接,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在学生在校的4个学期中,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动态地调整培养方案。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特点来看,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素质教育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服务,需要依据不同专业确定不同的培养内容,动态地调整培养目标。
二、自治区高职院校改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转变观念,由过去的“重技能轻素质”逐渐转变为“技能与素质并重”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可见,对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言,“素质”二字在2014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首次出现。并不是说我们之前的职业教育不注重素质培养,而是没有将培养学生素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自治区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内涵,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事实上,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是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方面,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要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既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又能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科学思维,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共处、有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以适应本地区、本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以及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而这恰恰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然结果。因此,需要我们逐渐转变观念,逐步提升高职素质教育的地位,使其与高职专业技能教育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二)调整内容,由过去的“多而繁”逐步做到“少而精”
自治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一直以来始终处于数量高位,但并没有对这些课程进行系统整合的思考,犹如一块块不规则地分布在房间各个角落的积木,不仅没有将它们聚拢在一起的意识,更没有将它们搭建成实用而美观的建筑物的想法。因此,应该将传统的课程多、任务重的局面逐渐扭转过来,将提升学生素质的课程进行系统整合,有计划地将其分成素质核心课程、素质能力课程和素质特色课程三大部分。其中素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应掌握的基础性、知识性的素养,包括“两课”、人文素质课程、语言素质课程、心理素质课程和艺术素质课程等;素质能力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为人处事方面的能力,如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文书写作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等;素质特色课程则立足学生学习的专业,开设侧重于学生专业知识背景的公共选修课程,如会计电算化专业可开设理财规划方面的课程,动漫设计专业可开设构图设计、美术设计等方面的课程,以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从而将高职素质教育课程由过去的“多而繁”逐渐地转变为“少而精”。
(三)重视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使考核方式多元化
(一)公安院校教育特性要求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公安院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不同普通的国民教育。一方面公安院校教育的对象是警察。纵观世界各国警察教育模式,其教育管理体制都是相对独立的,实行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公安机关拥有对公安院校的独立领导权;教师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警察又是教师);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院校与公安实战部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实行全员的和终身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公安院校教育的内容,特别是专业内容与普通国民教育区别较大,保密性强,许多信息不能与互联网共享。因此,建设具有公安教育特色公安教育网(互联网与专网),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就成为了公安院校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公安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需要分享最优秀的公安教育资源将全国公安院校的优秀专业和学科进行了有机集成。把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一起,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充分共享,使民警培训教育最优化,从而促进民警队伍素质在全国范围内的整体提高。避免了公安院校教育各自为战,重复、低层次、粗放的教育。为国家节约教育成本。
(三)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公安教师和教官水平提高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对促进公安院校教师和从事公安教育的教官队伍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公安教育网络化实现了公安院校教育与公安实战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使公安教育更具有现实性、针对性,促使公安院校教师提高实战能力。另一方面,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对教师和教官都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客观地促进了他们对公安教育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双网成果: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经验借鉴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使网络伸延到各个角落,对传统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院校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内外环境方面,院校教育变成了全球网络中的一个结点;在教育教学功能方面,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并形成了一个由普通高校与其他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各行各业、家庭、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的全国性的远程开放性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管理的新体系。这就为建立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实现公安教育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性。另外,从公安机关来说,公安部建立了中国警察网,各地公安机关也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共享平台,这也为建立中国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借鉴。
(二)“金盾工程”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专网建设提供了保障为落实“科教强警”战略决策,1998年公安部提出在全国实施公安工作信息化工程建设计划,即“金盾工程”,1999年正式启动。“金盾工程”建设,全国公安机关实现了“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信息应用种类比较齐全,部分公安业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信息化工程流”的目标。公安信息化初步呈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的整体格局。目前,公安信息网已覆盖32个省厅、478个市局、3361个分县局和平力7万多个基层所队。“金盾工程”建设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专网建设,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保障。
(三)公安校园网建设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各公安院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及院校发展的需要,在校园网建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特别是在互联网络方面,不但加入国家级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而且自发建立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事体系。如:各种图书馆联盟的建立等。有些院校还在公安网中专门建设了自己的网站,供本地区公安民警共享。这都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对策建议: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保障
(一)双网建设,理念领先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首要问题是建立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我们可以仿照公安部的模式实行双网并进,在互联网和公安网上分别建立公安教育资源网,以实现公安教育信息不同方位的共享。它应是涵盖全国公安教育系统,具有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接网功能。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在理念上应明确:一是要考虑公安院校师生和在职民警的需求。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是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服务的,因而无论内容还是功能上都应充分考虑公安院校师生和在职民警的需求,具有可利用性,使民警、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反复需求分析,即结合实际情况,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用户提供的需求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表述。二是要体现公安院校教育和公安工作的性质。一方面必须紧密结合全国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在公安院校和全国公安机关之间用网络架起一座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通过网络让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国公安工作的动态和发展;通过网络了解全国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另一方面充分重视公安教育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保证网络的安全和公安内部信息特别是违法犯罪信息不泄露。三是体现资源与信息的互联互通。现有的公安院校拥有各自的核心优秀资源,且在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上都有各自的优势,如果能够通达网络方式,使各级各类公安教育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节约资源建设成本,降低教育费用,使各教育资源形成聚合效益。
(二)分别接入,专门管理从一般意义上说信息共享是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信息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被共享的信息在被共享时。一般需要相关的环境。根据公安教育的职责和工作机制,公安教育信息数据大部分来自各公安院校、公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基层,既有服务公安工作的内部环境,还有服务社会的外部环境。因此,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必须是能够覆盖全国各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科所队等基层部门并能服务社会的双网环境。在具体措施上:一要使互联网和公安网分别接入,搭接无限的学习资源,实施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三级管理。要把全国各公安院校所建的网络信息资源,按照不同内容和要求分别都搭接到互联网和公安专网上,建设互联网的公安教育资源网和公安专网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在学校教育和公安部门之间用专网架起了一座理论联系群众的桥梁。公安专网与校园网衔接后即可形成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的两级管理模式:一级中心,即公安部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二级中心,即公安院校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二是完善校园网建设,实现院校教育数字化。校园网是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主干,是基于公安院校内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其核心功能是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教学资源的共享;教育知识教育技术的共享;管理信息的共享以及加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
(三)设立规则,改革体制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应按照业务关联的原则来构建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协同,使各类信息资源能够统筹管理、关联应用,解决相互制掣封闭的突出问题。按照公安部“金盾工程总体方案设计”的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开发平台,通过多个系统的整合和联通,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信息共享,最终实现公安大教育格局。在平台建设上:一要制定标准。这是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如果不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没有共同遵守的准则,各地建立的教育资料不统一,所使用的管理系统不统一,工作环境不统一,相互间不能交流,就不能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因此,制定并执行统一的标准,在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中大力推行标准化,是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工作。二要改革体制。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是一个全局性的建设任务,它的实施将深入地影响到公安机关各类用户、各个管理机构和部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部门能够超越各职能管理部门的权威,对学校信息化有决策能力,起到协调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的作用。从实际工作出发,应当建立一个能够协调各个部门,负责全局信息化建设、信息管理以及具备技术研发支持服务能力的应用服务提供部门。
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服务于法制教育的理念和法制教育课的本质。法制教育的理念要求将法制教育课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化教育中解放出来,设置成独立的法律基础和法律技能的教育课。职业院校法制教育的本质是以广大在校学生为对象,以法治和法律为内容,以培养其法律素质、传授法律技能为目的,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为主旨,展开的教学活动,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三者的合一。法制教育的内容设置要从注重学法转变为注重用法。职业院校的法制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信仰)和法律知识(法律技能),主要应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通过一定量的法学理论教育,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观点,在思想上树立起法律权威;通过讲解和介绍宪法,了解宪法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结合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部门法,培养学生守法、护法、用法的知识技能和自觉意识。目前,不同类别的职业院校整齐划一地以开设一门法律基础课,由于课时少,内容庞杂繁多,教授者,犹如蜻蜓点水,匆忙赶进度,只能是简单地进行一系列知识罗列和堆积;学习者往往疲于应付,死记硬背,应付过关考试,师生都苦不堪言。这显然有悖于法制教育的真实目的。在法制教育的内容选择上,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不同类别的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根据学生所在的学校类别、所学的专业及各校的侧重点需要,除进行宪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还开设一些与各校专业(行业)相关、与各类学生受体相通的法律课程,使法制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内在性需要。
二、法制教育教材的改革
除了《法律基础》主教材外,各职业院校还可以根据本系统、本校的专业和对应的职业的特点,结合与之相关的部门法的内容,简明扼要地编著对主课程具有辅助、补充作用的选修课教材。配合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可加以《劳动法》、《合同法》或有关工商、金融、会计等部门规章的重要内容,作为《法律基础》课的深化和延伸,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步入社会的用法能力,这才算是达到《法律基础》的教学目的。为了不使必修和选择课的教材陷入抽象无趣的地步,也可以在辅助教材的下半部分收编一些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具有以下特征:
(1)能充分体现法律或部门法的基本原理;
(2)结合学生的专业和未来就业的职业特点,以相应的部门法的基本规范和运用规则为内容;
(3)配合当前的时势特点,增加反映当前青年人的普遍诉求,或者代表了与专业相关的该部门法发展变化的新趋势的内容。现行教材中的一些常见的法律名词,完全可以放在案例中加以注释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在理解中实际运用它,而不必死记硬背大量的名词;这一来,教材的编排体例就搞活了。这样编排的教材,不可能不受到学生的欢迎,且完全可以作为其职业和专业化法律素质培训的选择课。经对职业院校的特点就是职业性较强,学生实习和实际工作的机会较多,在法制教育中,应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这一特点,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的特征以及职业预期,在开展普及型法律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法制教育层面,创新教育模式,应当开办部分与各专业职业发展相关、高职学生普遍关心的课程,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加学生对专业相关法律的关注,使法制教育贴近学生的需求,融入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例如,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够开设《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国际商法》等课程,将对学生法律知识积累、法律素养提高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对于轮船航海等专业的学生,开设《交通法》、《海商法》、《国际法》等课程,对于财政金融专业的学生开设《金融法》《税法》等课程,这些将有助于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只有让高职学生切身体会到法律对他们学习、就业甚至一生的影响,他们才能够保持对学习法律的高度热情,进一步促进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自身实际职业能力。
三、法制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
(一)组织模拟法庭。这个做法以往就有,但调查显示学生们仍热衷这个方式,因为其参与性和综合功能比较强的缘故,在采用这个方式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案例,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而言,选择理论难度不大、受人们关注的典型案例或与现时代年轻人关系密切的案件会比较容易发挥。同时,应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对案件程序和理论要点作剧本式的安排,以增强其表现力和表演功能,显现出模拟法庭的参与性和观赏性。
(二)讨论式教学。这个关键要有好的、大家关注并容易产生不同见解的题目。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变,老师事先作一些必要的提示,也可以要求分组讨论中选派代表做总结发言。
(三)开辟第二课堂。这是最灵活、最多样化的尝试,比如组织大家到相关的法庭旁听一些大案、要案,参观监狱,组织下乡普法,在重大节日在校园内外宣传展开法律咨询活动,组织法律社团和校园法律援助机构,开辟法制园地宣传栏等,师生共同携手丰富校园的法律与文化活动,都能令人感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的氛围。
(四)组织法官、检察官和法学专家开设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如果配合适当的主题,比如宣传新法的诞生、重大的法律制度的变革,这样做法效果会更佳。其频次以每学期二至三次为适宜。以上方式可以齐头并进、多管齐下,也可以着重采用其中的二三种方式展开,教师们可以根据本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群体的不同爱好选择性地适用。五、建设优良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在当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教育课合并的情形下,法制教育课的师资队伍得不到保障,非法律专业学位的老师任课的比例居高不下,还有大量的以政治教员和辅导员兼任的情况,情形不容乐观。这些非专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得到再提高的机会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素质提升的速度偏缓,远远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深化和创新的需求,这是现状。建设优良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一方面应从法律专业人士和法律学位应届毕业生中招聘适用人才,确保法制教育课教师的学历和专业水平,这是居于第一位的。其次就是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的机遇问题;当然,在全面实现法制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之前,这是必要的权宜之计。第三,也应注意教师队伍年龄与教学经验、法学专业学位与法律实践经验的搭配,利于教师群体共同提高。第四,在有条件的院校,可组建法学课教研组,共同研讨开拓高职院校的法制课教学,发挥教师队伍的集体力量。
四、结语
艺术教育的本质取决于艺术的价值和功能。有人认为,艺术是人对世界的精神掌握方式,就是人们通过创造美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审美对象、表现审美意识。艺术必须具备美的魅力,给人以艺术享受,使人们通过感官对美的对象的体念和感受,以从中获取精神享受与启迪。显然,将发挥审美价值和功能看作艺术的职责与使命。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来教育学生,即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艺术的审美功能影响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和谐校园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和谐校园文化就是各种校园文化和谐并存,体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华与大学精神的凝聚和积淀。非主流文化是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校园文化中出现了日益盛行的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新的校园文化形式。)的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发展。但必须坚持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合理引导非主流文化的发展,两种文化和谐并存,相互促进。(2)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和谐发展,即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共同发展。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精神文化是导向,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不可忽视其中任何一方。(3)归根结底是人的和谐发展,包括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志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艺术教育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联系
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审美来教育人,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而这正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为根本的目的。由此,我们可得出艺术教育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两者之间最重要的联系是艺术教育主要通过对人的培养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那么,艺术教育会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影响?又是如何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呢?
1.艺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主要方式对人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是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艺术教育也不只是能培养审美能力,因为审美功能还具有辅德、益智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阿•布罗夫认为,“艺术不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是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作的最集中、最高度的表现。”艺术中描写的客体可能是丑的,但内容不可能是丑的,因为内容本身还包含评判。艺术家在他对丑的评判中从美的观念、肯定的观念出发,这样就会贯彻自己的审美理想,即应当如此的人的生活观念。真正的艺术内容本身包含着对美的理解,因此,富有高度艺术性作品的内容,始终不以客体为转移它本身包含的美。因此,艺术教育能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使人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增强高品位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第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艺术教育对人思想道德的影响主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使其审美情感得到培养和发展,审美情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上,又能使学生的审美趣味变得纯洁、审美能力获得提高。而健康的审美趣味又为高尚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提供动力和条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尔》中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阿•布罗夫认为,“艺术提供关于人的生活,人的灵魂的特殊认识”,这使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从中体会到人的关于生活的正确观念,学会辨别生活中的善与恶,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是一个多维结构,它不仅包括逻辑思维,也包含想象、直觉等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艺术教育善于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而艺术教育的这种形象思维也是通过审美教育得来的。艺术审美可以使人的情感、意志、兴趣等非逻辑因素得到培养,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挥,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全面发展。科学和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如音乐和数学就有着内在联系。音乐具有强烈的数学秩序、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是相互统一的,是人的思维的两个不同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科学思维侧重于左脑的活动,而艺术思维侧重于右脑的活动。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早在1995年就提出:“科学家应该学点艺术,艺术家也应该学点科学。”
2.艺术教育影响人的主要途径
第一,课堂教育。课堂艺术教育是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采取师生双向互动的传授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艺术知识,开展艺术交流与创作,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各种素质。课堂艺术教育可采取直观的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如舞蹈、音乐;或对艺术作品的实物展示或运用电子实物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等现代教学设备对艺术作品展示如书画,让学生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艺术教育中形象资料展示将比单纯口头讲授的效果要好得多。课堂教育能方便师生进行交流,将他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相互交流,或发表自己对艺术的某些感想,或将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拿来展示等。这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可开发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第二,艺术活动。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高校艺术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现实活动和虚拟网络艺术,两者是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现实艺术活动包括对内各类艺术展演、竞赛活动、艺术论坛以及艺术类社团的存在方式等校内艺术资源开发;也包括对外拓展式的艺术社会实践活动等校外艺术教育资源开发。网络课堂则是包括特色鲜明的艺术教育校园网的开辟和利用网络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以及对网上艺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各种艺术活动开阔了学生们的艺术天地,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最佳舞台,使学生们敢于想象、富于创造、追求新知的创新思维。第三,校园环境。这里所讲的校园环境是指高校的物理环境即硬件设施,艺术化校园环境将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校园环境的建设以环境艺术理论为指导,实现校园环境“绿化、美化、艺术化”,既反映学校的精神、校风与学校的特点、特色相一致,又要体现出很高的艺术品位。通过建设艺术化的校园环境,以营造校园文化中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让师生生活在优美的校园中,时时刻刻感受到校园环境的自然美、艺术美,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学习工作有激情,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