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0:53
导语:在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与其他课程教材相比,语文教材是最适合开展生命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将教材中具有生命价值意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对课本内容进行重新审视,会发现课本中有许多知识内容是丰富学生精神层面的良好素材,然后通过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无疑是启发学生感受生命、认识生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体现生命价值内涵的有效途径。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背影》这一课为例,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生活阅历方面的限制,他们很难切身感受到课文中父亲的浓浓深情,也无法真正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课程的教学时,可以事先通过网络下载一些与父爱相关的视频、小故事、画作或者是图片,在课堂上播放给他们看,在观看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对生命意义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父亲,说出内心的感受,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宝贵的亲情。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以“背影”为主题,画一幅画,或者要求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小事,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等。又如《繁星》这一课文中,作者非常详细地描述了身处绝境的淘金者。教师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情景方面的描写,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生命可贵”的思想,使他们明白在身处绝境时如何面对生死这一问题,从而使他们深刻领会到生命的价值意义。
2.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领会人物的情感生命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角色扮演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引入到实际的情景当中进行不断探索,更加深刻的领会各种人物的情感生命,从而使他们能够真切感受到不同生命个体的生命内涵。角色扮演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角色互换,由学生上台进行讲课。在正式讲课之前,学生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样一来,便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课文。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身份提出各种问题,学生则必须将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起来对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种师生互换角色的方式,不仅能够进一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能够使学生充分领会到不同生命个体的内在涵义。其二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使他们能够深刻了解到人物的动态变化和整个故事情节,更好的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师在进行《威尼斯商人》这一课的内容讲解时,可以将该课文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步教学。在教学开始的前五分钟左右,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和理解该文章的节选部分。并在完成阅读之后,要求学生进行自由分组,选择适合自己或喜欢的角色进行排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过程中必须了解人物当时的语气和心情,并对其进行模仿,将课文中的人物个性充分体现出来,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课文各色人物的情感生命。当然,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措施有很多,诸如在作文训练中渗透生命教育、在文学阅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怀等等。只要我们能够灵活、准确的运用,就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结语
1.预设生成相互对应
预设生成为相互对应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预设所侧重的内容为预想结果,生成所侧重的内容为现实的过程.由此可见,结果与过程所持有的是互为前提、相互依仗的关系.要实现生成的有效性,务必要实现展开全面的预设.预设生成分别作为教育目的发展的追求、指向,预设生成的有机融合积极促进课程有效展开,课堂教学有效性既离不开预设,也离不开生成.
2.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收获物理知识、问题逐步生成,不断在生成新问题,于是在解决过程中收获新知识,这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过去物理教学通常预先对教学步骤、认为进行确定,然后开展按部就班的教学过程.预设所反映教学的计划性、封闭性特性,与生成所反映教学的动态性、开放性特性,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高中物理教学通过以学定教,不仅展开预设同时实行生成,并更加注重生成的重要性,在预设教学的前提上实行生成教学,更有效地实现预设的目标.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生成教学改善对策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准备能引发他们好奇的内容,事先准备课堂授课章节时,要考虑到怎样讲解教材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全班同学都投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课文内容讲解作为物理授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直起着无可替代的用,教师要通过有趣的讲解方式,让学生轻松学习.比如,采取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扩散学生的学习思维,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打破传统教学课堂上的死气沉沉,对学习物理产生厌倦感.通过有目的性地讲解课文,让学生关注细节,同时掌握全文的主旨大意,能充分地理解并接受材料所传递的知识.通过课堂的及时记录,反复对学生进行新概念的练习使用,有效地避免了他们的一学就忘这个特点.
2.教学资源充分应用
现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师必须紧随社会发展潮流,开展信息化教学.通过实现多媒体化,利用多媒体动静结合的优势特征,为课堂营造活跃的气氛,多彩的画面、真切的音效对学生视觉、听觉形成无限冲击,促进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化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能够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里领略化学的魅力,提升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为学生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3.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特别指出,教学任务不单单是教授于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索引学生形成认知火花,在灵活问题提出下,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关键词]教育德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应当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理解生命,丰富心灵,坚定信念。在新的形势下政治课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作为教育者,我们也应努力追求一种充满生命体验、感悟生命意义的教学新境界。
一、生命教育: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
生命教育就是指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然而现实教育却不知不觉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遮蔽了塑造人心灵的真谛:对纯粹知识的追求、对实用技术的向往。其结果是使本来应当促进学生生命完善和人性丰富的教育,变成了压抑学生个性、禁锢学生精神世界的机械训练。教育界在近几年提出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全新的教育理念,针对中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在学校中开展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急需拓宽。生命教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而应该成为全民教育、全社会教育。
请关注几则案例:
《华西都市报》11月12日报道:今年刚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王豪,4个月找不到工作,觉得对不起父母,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于11月6日在四川老家自杀身亡。
“敬爱的父母:您们好!我十分感谢12年来对我的养育,可是学习压力太大了,我只有一死,因为作业太多。”一名年仅12岁的女学生恬恬在留下这样一份遗书后,自缢身亡。
什么让孩子不想活?有专家分析,造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中小学生自杀事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负担重、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及感情问题。
从这些中小学生自杀事件折射出一个问题——独生子女教育真令人担忧。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在家庭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是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太高,制订的目标不切实际。如果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就轻则喝斥,重则打骂,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家长过度娇惯孩子。这是造成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性的主要根源。家庭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情感脆弱,承受能力差,这种孩子特别容易两极分化,或过度以自我为中心,或过度自卑。在生活中遇到一点现实打击,就会以自杀、自残、报复等过激行为进行自我否定。
第三,家长与孩子缺乏交流。一些家长总是居高临下,孩子有心里话从不敢向家长诉说,家长也无从知晓孩子心里想什么,需求什么;
第四,家长对孩子缺乏赏识。看见的只是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话语常带讥讽,使孩子丧失自信心;
第五,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产品,孩子既不敢怒又不敢言,个性压抑心理产生畸变。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以身作则,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一定要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耐心地倾听孩子诉说,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试着化解内心的压力。父母要培养孩子树立自强的意识。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学会赏识孩子,使他们拥有自信,明确自己的责任。
二、学校教育是孩子教育重要的实施者,也应引起反思
一是学校、教师应转变育人观念,因材施教。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法。要正确看待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能把分数看得过重,我们培养孩子的不仅仅是成才,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适应社会、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二是要加快学校心理教师的培养。目前许多学校大都无心理教师,有些学校虽然设有心理咨询室,也只是迫于形势,装点一下门面。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低龄化问题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命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学校不但要配备心理教师,还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系统。构建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的结合。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非专门渠道就是在各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是加强对学生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由于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正确认识,造成一些学生对生命漠视;所以在中小学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应首先致力于人与自己的教育: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找到真我,而且要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实现自我。
四是加强责任心的教育。生命来之不易且只有一次,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让孩子们懂得生命不只属于自己,更属于家庭、社会。培养学生不仅要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成为教育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成长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五是加强挫折教育。教育给了学生认识自己生命的知识、能力,教育营造了尊重生命的氛围,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明确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会经历许多困难和失败。不能一遇到困难和失败就悲观失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教育孩子要“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以自然地心态应对竞争,参与生活。
六是要进行人与自然环境的教育。让学生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及大自然的规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以宏观的视野去认识人类存在的意义,关心人类面临的危机,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预设 ;生成 ;语文教学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更具有生命活力,而相对于“预设”,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体。于是,有人认为应该忽略预设。其实,课堂教学追求动态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重视预设。预设和生成是需要同时努力关注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在教学实践中,生成离不开预设,只有充分预设,才能生成更多的精彩,才能构建一个和谐课堂,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怎样实现生成和预设有机统一,使预设转化为生成,是进入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让预设为生成留空白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充分地预设,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堂驾驭能力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预设,从而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这样的预设,由于过于精细,成为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桎梏,使他们在课堂上既役于教师,也役于教材。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是有弹性、有留白的预设,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白。
1.精心而不精细,为生成留空白。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精心的安排,但精心不等于精细。精细必然丝丝入扣,天衣无缝,生成就无立锥之地。语文是人文学科,有着丰富的内涵、有多义的语词、多样的美感,甚至还有多向的价值追求;语文教材中的一个个文本,有着复杂的结构,有语词和文化的一面,有思维和逻辑的一面,有伦理和道德的一面,有审美和情感的一面,还有非理性和无意识的一面。同样,面对文本的心灵也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变的,当这样的心灵和这样的文本相碰撞时,体验、理解、思维与想象的开放性可想而知。在教学中,考虑整体布局,设计几个板块,不预设细节,就给生成留足了空间。
2.预设并预计,为生成留空白。虽说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但我们在生成面前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教师要充分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有意识地在某些地方或某些环节形成“弹性化”的方案,使课堂创造动态生成的精彩。
二、让课堂给生成腾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这样可能使原先预设的思路或环节被破坏了,但过分追求“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这恰恰使语文学科失去了独特的魅力。语文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逻辑思维的确定性和连续性并不能遮盖“形象思维”的偶然与断裂,断裂之处也可以开放出思维与想象的花朵。因此,当生长点出现时,教师就应适时调整预设,促成生成。
1.以局部性调整,促进精彩生成。局部性调整指腾出较短时段处理好预料之外的情况,实现生成,然后迅速回到预设上去,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2.以整体性调整,促进精彩生成。整体性调整是指在课堂正要开始或中途产生了生成的火花后,教师把整堂课或课堂余下的时间全部不按预设行进而是让给生成。始料未及的生成的生长点出现了,干脆把下半堂课全部腾出来用于生成了,这就是整体性调整中的一种,另一种是刚上课的时候出现了非常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就把整堂课让给生成。
三、让预设和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顾 萍
(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因此,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本文笔者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有话可“说”; 开展口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传授技巧,让学生学会“说”等四个方面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当前大部分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中,将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语文文章的理解以及学生语文的书面表达能力上,而忽略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实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当今世界谁熟练地掌握了语言中介,谁就赢得了主体发展的主动权,所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的技能,也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下面,笔者根据多年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中职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要认同、支持、鼓励学生,在这样的激励下学生才会对语文的口语交际充满自信与激情。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制度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中职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的学生甚至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工作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切不可因为学生声音不够大,表达不够准确而批评学生,这样只会挫伤学生语文口语表达的热情,从而打消学生“说”的积极性。
例如,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对于那些不愿意或者不敢在大众面前表达自己的学生,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不管学生讲的好与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大众面前说话的胆量,在此基础之上,在慢慢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多肯定和鼓励学生,还要求听的学生要认真,不要讥笑同学;一人讲完,我们要用掌声热情的鼓励。这样才能为“说”创造良好的氛围。还可以在班级里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自我介绍等让学生“说”的机会,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训练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最终让学生由“我怕说”转变为“我敢说”,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有话可“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学习”,是“书本”。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好坏与学生知识面的宽窄是有密切关系的。而现在的中职生大部分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他们的知识面非常狭窄。因此,中职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组织一些“读书活动”,“读书小竞赛”等类似的活动,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并鼓励同学之间相互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读书感受。利用这样的方式不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进行读书交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优点、领略别人说话的重点,从而提升了自己的交际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长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肚中有货”,才能使得学生从“我想说”向 “我能说”转变。
三、开展口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我们知道,好玩、好奇、爱动是中职学生的共同特点,因此,在中职语文的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口语教学中那种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而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实践活动,比如一些游戏活动、比赛活动以及表演活动,从而很好的陶冶学生的情趣并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例如,为了丰富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我在语文教学中,举办了绕口令比赛、听力传话比赛、续故事接龙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提升交际能力。我还经常在班上举办“毕业生模拟应聘会”、“文化节新闻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场景中主动的与人沟通、交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不但提升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中职院校的毕业生而言,不仅要具备基本技术应用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些技能与素质的训练都与口语交际息息相关。因此,在中职语文的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能提升学生与人沟通、交流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传授技巧,让学生学会“说”
在中职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说”,还要交给学生一些“说”的技能,是学生从“我能说”转化成“我会说”。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使用普通话,说话音量适中,语速快慢适中,这是进行良好口语交际的前提条件。其次要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思路清晰,语句通顺、流畅,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再次要让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选择说话的内容,并能利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教会学生一些交际必备的技巧,能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口语表达,并提升口语表达的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中职学生专业特色,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样才能为以后中职学生的谋职、就业打好基础,让中职学生成为有素质、有技能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听说训练教学现状与对策[J].考试周刊,2009,(8).
[2]李成群.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口语表达能力培养[J].管理学家,2011,(1).
传统语文课教学以“老师照书本教、学生照老师学”为基本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其日后的成长将会产生了不利影响。现代语文课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初中学生的特殊阶段性特征和心智成长历程,在教学中积极塑造学生的主体性。
一、 学生主体性的概念与功能分析
学生主体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遵从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从而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这一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受教育者的正确认知和态度,即必须将受教育者视为能动主体而非被动客体,这就决定了教育是一种交互式的双边乃至多边活动;第二,一切方式、方法的着眼点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而非局限于知识的传授;第三,教育的落脚点在于使受教育者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成长。 这就要求教师要实现一系列的角色转换: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老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老师;由命令主导型老师到指导帮助型老师;由被动阐释、执行型老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性老师。
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不仅顺应了我国目前提倡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
最为重要的是,将会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学习本来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通过参与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必然会随着上来。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的积极参与、与良好的课堂互动,将会使学生加深记忆、深刻理会课文内容以及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
其次,将会提升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许多研究和调查也表明,加强兴趣培养是提高学生成绩最为快速的方法。兴趣这种特殊的心理倾向,在人们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并可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用意志去克服困难而不感到疲倦。语文课更是如此,培养起学生对阅读和抒发感情的兴趣,更会持之以恒的学习下去。正如陶行之所说:“学习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二、目前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现状
在目前的语文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现象极为严重。无论在教师教学理念上还是在课堂的互动交流上都存在很大欠缺:
一方面,教学价值观的主体性缺失。
在目前的教育理论研究上,认为教学价值主要存在两个维度:一是在归属上表现为关注社会价值还是关注个人价值;二是在内涵方面表现为关注知识价值、智力价值、情感价值还是关注整体素质价值。因此,教学价值观的主体性缺失,是指由于学校教育缺乏相对独立性,片面强调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强调受教育者知识、技能的获得,从而忽视个人主体性与独立人格的培养,造成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课教学中,教育价值主体性缺失集中表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上。教案是教师教学目标的集中体现,据调查,在初中语文教师的教案中,85%的教案都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仅有很少的老师教案涵盖传授技巧能力、思维方法训练。而教育目标是教学的灵魂,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统帅、制约、影响教学的其他因素,是教师选择教材、确定教学方法、决定教案教具和教学计划的根据。教学目标的主体性缺失,必然会在基础上影响到学生主体性的确立。
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在片面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也是必然。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的内容与方式上。
社会学家通过对课堂语言的分析,总结出了教室言语的会话构造特征,即教室言语由提问―回答―反馈(缩写“I-R-F”)三要素构成。而提问由谁来主导,反馈由谁来进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主体活动情况。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这三个环节都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首先,提问的主导者是教师,学生几乎没有提问的机会。有人对我国中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课堂中回答教师提问行为次数占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总次数的93.8%,而学生提问、异议比重分别为1.7%和2.7% 。而学生积极提问既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而且在发问的基础上让学生探讨有关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培养其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可惜的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缺乏帮助学生形成提问的学习习惯。
三、提升语文教师能力,塑造学生主体性地位
导致这一现状的出现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教育外部的原因;既有教育思想的问题,也有制度政策问题。我国目前的教育和测评模式在整体上是传统型的,其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最近不断的在试点、改革,期望以素质教育来代替应试教育。但实践证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还有一段长期而艰难的路,是一个不断创造条件、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我国要解决学生主体性地位缺失的问题,必须先从改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能力着手:
第一,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改进教育观念是改进教学方法的根本和前提,要想树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首先要必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强调教育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的价值,更要关注教育的个人价值与意义;在强调受教育者知识、技能的获得的同时,更要关注个人主体性与独立人格的培养。
第二、采用差异化对待、兴趣点寻找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其有生具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激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差异化对待、兴趣点寻找的具体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校教育
中学生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学校,教师应适时适宜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宣传与教育,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认清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主要有如下三点:
1.1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
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和得意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
1.2情绪和情感不平衡
中学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常常动荡不定,为一点小事可显得非常激动,热情,却有时又会转向反面陷入极端的苦恼悲观的情感状态而泄气、绝望。故有人把青少年这个阶段说成是“疾风怒涛”时期。
1.3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能力的差异
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尤其处在信息,大量的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中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但由于中学生认识能力跟不上,对各种信息不能过滤,就可能成为一种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有害的。如果注意加以引导培养,就能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2.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正如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学校就成了中学生的第二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的活动。例如: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活动。校园里书画长廊、名人警句、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园里鲜花绿叶的点缀,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不会给学生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2创设育人情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中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口头上的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情境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环保型的果皮箱,花坛内竖起木板并且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这样学生看了,就不再忍心乱扔果皮纸屑、随意践踏草坪了。
2.3将心理健康教育课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将心理健康的内容融如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中受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及易受到伤害的、及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教师应和谐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另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
三、总结语
总之,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让我们教师共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这把科学的钥匙去开启青少年的天赋之门,教给他们修身养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时代,面对社会人才不断更新的需求,如何在小学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代教师肩负的神圣职责。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性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现将我的一些做法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注意力
1.1在进行新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朗读课文,发现问题,启发讨论,创造性地理解课文的含义。在教学《科利亚的木匣》一课时,学生通过读最后一段,弄清了课文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此刻我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下一个问题:“妈妈又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箱子的?这能说明什么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妈妈还是数了三十步,就找到了自己的箱子。说明什么呢?学生发现了,原来生活中也有不变的事物。“你能再找到这些不变的东西吗?”学生特别兴奋,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
1.2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始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用自己愉悦的情绪感染学生,并运用抑扬顿挫、富于情感的语言,以快慢相宜的速度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不断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勇敢地回答问题。同时要把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回答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握课堂节奏,使整个课堂节奏明快和谐、动静结合、富有音乐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1学生思维能力要靠多方位多渠道培养。
实践证明,学生对于模型、投影、幻灯、录像、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兴趣要比老师不断地讲、学生机械地听的“填鸭式”教学高得多,效果更明显。我在给学生讲授《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先结合挂图讲大榕树的组成,演示它的根粗、枝壮、叶茂,再呈现大榕树的“大”,使抽象化的内容直观化,为讲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埋下伏笔;在讲授鸟的多时,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借助动态的画面,使学生在鸟飞、鸟鸣、鸟动中感受鸟的“多”。并通过鸟的天堂不见一只鸟到大榕树周围全是各种各样的鸟的对比,真正认识到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由于在教学中利用直观激趣法使用了挂图、多媒体课件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用具,积极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中想、想中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2.2兴趣是求知的前提。
在一节课的开始首先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一堂好课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在讲授《向往奥运》一课时,在导语部分发问:“你还记得北京争得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吗?”配合播放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中国北京取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时激动人心场面的录像,学生听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目光聚焦,思维指定预设的目标,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祖国的强盛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心愿,爱国的情感火花随之大放光芒,结合课文使学生充分调动积极性,充分利用思维空间,这样一来,一节课的效果达到了令人十分满意的程度。
3.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3.1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来说,最好的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小学生活泼向上、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会思考、会质疑,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教师在课堂中常用:“谁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是怎样想这件事的?”等话来提示学生,打破学生盲目听讲、被动听讲、迷信教师的传统局面。我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学生对于赵州桥的设计提出了许多看法,有的学生设计的桥像一道彩虹,有的学生设计的桥如南京长江大桥,我结合课文给学生讲了古代人们造桥时的技术和材料,学生立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桥是拱形的?”我拿小竹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分析力学原理,学生愉快地接受了课文中古人造桥的设计思想,自己也在实验过程中发挥了创造能力。
如,在教学《称象》一文时,有个学生提出:“曹冲虽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要搬运那么多的大石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又要把大石头的重量称出来,这样也不会太准确。因此,我觉得曹冲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这时,我拍手称赞这位同学敢于大胆质疑的同时,也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比曹冲更好的称象办法。孩子们的情绪异常活跃,纷纷建言献策。有的说:“用两条大小一样的船在水中,一条船装象,一条船装人,两条船都沉到一样的位置。(说明象、人重量相等。)”但有的同学反驳说:“如果装满人的那条船,还没有和装象的船沉到一样的位置怎么办?”同学们经过一番争论,就进一步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曹冲能用船代替称,用大石头代替象,称出大象的重量,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从而让学生们更加体会了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3.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课文内容,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在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我启发学生:“黄河为什么会给人们带来灾害?”有的学生回答:“是由于人们破坏了植被。”有的学生回答:“破坏了大自然的规律,人们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这种对话式的练习,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说话的欲望异常强烈,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摘 要]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培植言语生命,顺其自然的过程。课堂教学要唤醒学生内在的生命本能中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并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积极主动的发挥,言语生命得到尽情的绽放。因此,要还原言语生活,敏感言语感受,丰富言语体验,让学生言语生命鲜活自由地成长。
[关键词]精致语文 言语生命 培植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11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言语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在文本的撮合下,实现学生、教师、作者以及教材编写者融合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对言语的切身体验和认识,产生言语依赖和崇拜,形成审美意识、生发精神创造和文化传承,从而逐渐具备言语生命意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培植生命,顺其自然的过程。精致语文教学旨在唤醒学生内在的生命本能中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并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挥和张扬,言语生命得到尽情地绽放。那该如何给学生一方沃土,使他们的言语生命萌动、生根、生长,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呢?
一、还原言语生活,这是学生言语生命扎根的土壤
语文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走进语文,有效的方法便是还原言语生活,培植言语生命本真,这是精致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一)识字教学追根溯源,播下兴趣的种子
汉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它不仅音美、形美,而且意蕴丰富。它从生活中来,又拓展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汉字的这些特点,搭建一条汉字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学得既轻松有趣又扎实有效。比如,《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文出现了两个生字“领”和“邻”。这两个形近字学生特别容易混淆。在教学时,如果能够通过追根溯源理解造字本义,同时联系实际还原生活情境,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区分了。在指导学生正确朗读“领”后,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令’是声旁;右边的‘页’表示指挥首脑。所以‘领’字本来的意思是指发号施令的头脑,就是指挥首脑,现在一般都用在和头或者首领有关的词语中。”此时,教师问学生:“你能给‘领’找找朋友吗?”学生结合刚才教师的解释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组出“红领巾”“首领”“领带”等词语。此时,教师再问:“‘领’字的‘页’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领’这个字,那么动动你们的脑子,‘邻’的什么偏旁也能帮助我们正确使用这个字呢?”有了前面的经验,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学生说:“‘邻’指的是住在附近的人。人当然是有耳朵的,因此有耳朵旁的都是跟住在附近的人有关。”
可见,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掌握了辨别形近字的方法;同时,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语言学习离不开生活的种子,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二)词语教学丰富想象,激发表达的欲望
词语教学是低、中年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教师往往仅仅把词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读写和理解上,而忽略了通过词语教学来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这一重要的教学任务。殊不知,后者是提高学生言语能力,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请看有位教师对《黄河的主人》中“艄公”一词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读准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艄公”这个词语的。如果仅此而已,那教学目标也仅仅停留在读写和理解的层次上。接着,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请想象一个长年累月在黄河上撑船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教师的提问触发了学生想象的开关,唤醒了学生脑海中“艄公”这个抽象的符号,丰富了学生想象的同时激发学生言语表达的欲望。通过想象,学生将一个原本抽象而陌生的“艄公”活生生地呈现到眼前,并给这个人物注入了灵魂,还原了生活中“艄公”这个人物形象。或许这个形象里有小说中人物的影子,有生活中人物的眉眼,甚至是众多人物的综合体,但这恰恰是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展开想象所完成的言语述说。这样的词语教学就是培植学生言语生命的有效教学。
(三)阅读教学情境再现,唤醒言语的潜能
只有学生与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融为一体,感受到语言的温度,品味到文字的味道,才能让他们在情境中润泽心灵,激越情感,唤醒言语表达的潜能。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时,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虽然能理解,但没有产生共鸣,也就没有言语表达的触发点。此时,教师该抓住这个学生容易疏漏的地方提问:“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哪些巨大的痛苦?”通过课文内容的提示和自己的想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痛苦。这样不仅丰富了课文的内容,激发了想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锻炼。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境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唤醒学生的言语潜能。
二、敏锐言语感受,这是学生言语生命彰显的标志
精致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对学生言语感受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敏锐学生的言语感受。
(一)朗读为语感培养奠基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道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语文学习真谛——只有经过反复的朗读,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体会其中的含义。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语气、节奏,形式多样的句式、格调,内涵丰富的情感、意蕴等有自己亲身的感受与体验,获得语感的训练。因此,朗读是语感培养的起点,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
朗读应根据教学进程采用不同的方式,初读文章应该大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再读文章就要轻声读,疏通理解障碍,了解文章大意;最后可以默读,品味文章语言,触摸作者情感。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取让学生齐读、小组读、个人读,轮流读、指名读等不同方式来提升语感。无论哪种朗读,都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培养言语感受的重要方式。
(二)想象为语感培养引路
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塑造形象,传递情感的抽象艺术。它不同于绘画、电影等能将有声有色的艺术形象直接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要让学生具有敏锐、丰富的语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境地,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学生不会想象,我们可以把文中描绘的内容借助图片、幻灯片、电视等手段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铺设一条由语言文字到具象世界的路。由文字到形象的转化过程,也是学生语感习得的过程。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中的“埋伏圈”,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如果能够适时出示埋伏圈的图片,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说一说什么是“埋伏圈”,他们就能具体地理解了。此时,学生就能借助教师提供的图片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调动已有的言语积累,用语言描述出来。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埋伏圈”,更获得了语感的训练。
当学生的理解感知能力到达一定的水平后,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直接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去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中的“他想起了师傅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这段话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和课文的内容提示说说阿炳想起师傅说过的哪些话,想到自己怎样的生活经历。阅读时,学生如果能随时随地凭借想象进入文字描述的情景中,必定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的共鸣;同时,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此时,学生的言语才能就会得到展示。
(三)品味为语感培养升华
品味是语感教学的重要步骤,是深入言语内部,感受言语神韵的必由之路。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抓住学生言语感知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范例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找、揣摩、研讨,培养学生的言语感知能力。比如,《黄山奇松》一文中形容迎客松时用了“郁郁苍苍”这个词语。在朗读的时候,学生将其读成了“郁郁葱葱”。此时,教师就抓住这一契机进行言语感知能力的训练:“在这里‘郁郁苍苍’和‘郁郁葱葱’哪个更合适呢?”表面看起来这是词语比较的训练,其实这里既进行了词语理解、辨析的训练,同时也结合迎客松虽饱经沧桑却充满生机进行理解。在比较、揣摩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借助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语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当然,培养语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语感的形成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语言实践。但是,只要我们重视语感的培养,并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必将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言语感知能力。
三、丰富言语体验,这是学生言语生命激活的动力
精致语文认为:语文学习不但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言语体验活动,是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独特的情感在与文本、教师、同伴等对话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具有亲历性、个人性和内在性等特征。实践证明,精致语文课堂中引入体验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发展,更是对学生言语生命的培植与激活。
(一)联系经历习得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常常会遇到“熟悉的陌生”和“陌生的熟悉”之处,这种“熟悉”源于自身已有的经历,又是未曾深入学习掌握的“陌生”点。这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走进文字,领会意义,通过再现生活情景,回味生活中的经历来促进理解。
(二)角色替换习得
角色替换,能让学生因为进入角色而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角色替换的方式有很多,如角色表演、角色朗读、角色对话等。在这个程中,学生由于处于自己与角色之间,于是已有知识、经验、情感会和文本角色进行融合、比照,从而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他们的言语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得螺旋式的提升。
(三)造境还原习得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也能让学生在还原文本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中习得言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作品中亲身经历对课文的阅读与理解,这比脱离作品对人物的情感作抽象的概括更能激活学生的言语生命。因此,通过创设情境还原,学生通过直觉的方式,直接把这些语言材料积淀在主体内部,成为随时随地可以取用的材料,他们的言语能力就会在自然而然的运用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