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文化融合论文

时间:2022-06-21 16:28:11

导语:在文化融合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文化融合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

1相关概念辨析

体育文化一词最早直译为身体文化。我国学者把体育文化概括为“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体育文化本身是一种社会体育现象,从物质层面讲,体育文化主要包括体育生活方式、民族体育风俗、体育活动内容、体育审美等;从精神层主要包括,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意识、心理、道德等。

社区体育文化是社区的一部分,也是社区发展的一部分,其对于社区居民在体育锻炼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中,社区体育的发展,既有其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也包括其自身发展的过程。学校体育的主要发展环境是学校,其发展的基础也是建立在教育上的,通过体育教学和运动等,对学生等形成身体和心理的体育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加强。

2社会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的意义

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利用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对广大参与群体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激发参与者健身锻炼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而且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素质、促进和谐校园。同时,还可以通过健身、健心,提高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想道德品质和体育观念,培养审美观,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

2.1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以“和谐”为理念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的精神乐园,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价值。高校体育文化通过体育的手段和内容教育、引导和感化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行为意识和习惯,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提升学生体育文化修养,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的内涵,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同时,推进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和普及。

2.2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

社区体育文化属于较为新颖的概念,其主要范围是在社区,然而,由于社区居民参差不齐,在具体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上,就很难达到统一。将学校体育文化融合在社区体育文化中,可以将学校体育中的一些关键有效运用在社区体育中,对社区体育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时,将社区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起来,还可以进行资源共享,提高体育设施的实用性,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体育锻炼场所及设施,促进社区居民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3学校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文化融合路径

3.1以社区为主体的融合方式

首先,确定管理内容。在对于学校体育场馆、场地进行经营管理时要注意,明确工作责任范围。学校根据自身所拥有的健身活动器材,场地,场馆划分公共活动区域。在公共活动区域内学校与俱乐部共同拥有管理权限,根据学校场地的经营性质确定主要管理权限。经营俱乐部根据学校给定的区域以及公共开放时间选择并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

其次,确定经费来源。在明确管理内容之后要注意区分两种形式的经营方式。一种是针对于广大周边居民以及本校学生公益性免费开放的公共类体育文化活动,这种形式主要是俱乐部开发体育服务产业,响应国家政策法规所进行的服务,这一情况需要国家或地方给予补贴,或者按照国家购买俱乐部的体育服务的方式。另一种是俱乐部承接的盈利性的商业服务,服务除在公休日时间承担的各类银行、公司特定的年度运动会或者趣味性活动外,还可包括场馆的租用等方面,此类服务有较为成熟的市场机制进行调控,因此俱乐部可以自给自足完成经营。

另外,完善管理监督机制。针对现阶段提出的俱乐部经营模式,由于其包含了不同的职能部门,因此社会资本对于学校场地运营管理就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能部门来对俱乐部的运营状态,场馆使用进行合理监督,并要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的实施。学校由于接受着教育职能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因此在场馆运营上也需要满足各地区教育体育局的要求,各地区教育体育局要对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场馆的运营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及时对学校与俱乐部产生的体育活动公共区域运营发生的问题进行调和。

3.2以学校为主体的融合方式

以中小学学校体育为主的强化融合模式。以中小学学校体育建设为主的强化融合应当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活动在体育领域的作用,在满足学生完成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之上,应当充分的组织与安排各类体育竞赛形式。还可以通过多种类多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来调动社区范围的体育活动开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的体育赛事可以向社区开放,通过学校的赛事活动带动社区赛事的组织,同时也增加了学校体育教师与社区体育指导员或社区体育活动骨干的交流作用。

第2篇

1.提升产业融合的责任意识以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发展经济是各地政府的职责之所在系,也是本区域之中所有人应负的责任,因此,政府和本区域之中所有人均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全力积极维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文化上的传承。这样一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实现本地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这是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对于诸多农村地区来说,其区域之内特色文化产业往往积淀相当深厚,文化产业传承的任务极为艰巨。要相积极传承特色化文化,不仅要注重于保护,而且还应当对特色文化产业资源实施更为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依赖于市场化的运作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积极做大与做强我国的农村文化产业。如此才能为文化产业之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有鉴于此,各地方政府均应在保护与传承文化产业经济责任意识的带动下,全力支持与引导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取得新的发展。

2.出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农村文化产业所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就在于特色化。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当致力于发挥特色,展现出优势,这就无法离开政府的积极指导与规划。政府所提供的政策性支持能创设出一流的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情境,从而营造出肥沃土壤,落实文化产业经济今后发展的趋向,提升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凝聚力。各级地方政府在当地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中应当着力体现出规划、引导以及管理等各项职能。要在实施充分调查与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依据我国目前的产业政策,依据本区域的特点以及优势,健全完善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农村文化产发展规划,积极推动特色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规划中要做到以绿色文化产业观为主导,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

3.推动产品和经营模式创新以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的活力

持续创新是我国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当然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经济所提供的各类农业产品具备了质量不高、服务层次较低等问题,由此而导致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的发展欠缺活力。文化产业经济能够为现代人直接提供的主要是精神上的消费品,所以,要求文化产品以及服务应当扎扎实实地立足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的创新性开掘,以目前已有的农村文化资源为前提,积极开展文化再造,满足持续变化的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要按照消费需求所出现的新变化,运用产品创新以实现产品与服务具有适应性、超前性以及高质性。适应性主要是指应当观察市场的变化,让产品能符合广大客户的切身需求。超前性主要是指具备战略的眼光,所生产的产品不仅要具有区域文化的特色,而且还能引领当前的时代潮流。高质化主要是指要合理地融入现代新元素以及新技术手段,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做到以质取胜。在农业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之中,还应当适时从政府主导往市场运作进行转换,从而真正落实文化产业经济所具有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农业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全面鼓励各种不同的经济成分共同来经营我国的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并且积极鼓励广大农民群众进入到文化产业经济市场之中。

二、结语

第3篇

(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企业制度文化

1、树立制度规范意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针,只有思想意识正确,行为结果才不会走偏,对于企业来说也如此,工作方向明确,企业内部工作才会有“抓手”,思想政治工作是宣传企业制度的最佳路径,通过宣传使员工明白执行公司制度的重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2、构架企业制度文化在企业内部营造企业制度文化氛围,从思想政治工作层面制定奖励政策,当员工在工作中遵守规章制度并取得一定成绩时就要及时给予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反之要给予批评教育甚至经济处罚,要让企业文化深入员工之心,员工能够自觉转化为行动,付诸实施于企业管理和制度落实中。

(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企业行为文化

1、构建和谐的企业行为文化以人为本是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即尊重员工人格、维护员工利益、保障员工人身安全。针对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多方面需求,企业要随时予以关注,并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尽量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构建和谐文明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构建民族的企业行为文化从公平正义角度出发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协调好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关系,将各种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企业制定决策时应坚持集思广益的原则,广泛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群策群力,真正体现出公平民主的原则。

3、构架有爱的企业行为文化只要有爱一切都不是问题,员工之间的团结友爱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先决条件。引导员工互敬互爱、融洽相处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使企业人际关系逐渐扁平化、简单化。另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做事情要学会换位思考、率先垂范,团结员工,关爱他人,用沟通式方法取代说教式方法。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企业思想文化

1、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创建一种轻松愉悦的企业文化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自觉自愿的原则,而不是强制性要求,让员工自主自愿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同时采用寓教于文化的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创新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通常情况下,在建设企业文化时要特别重视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像,包括心理方面和思想方面,同时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精髓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空虚感。

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轻松愉悦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从内心深处热爱企业,关心企业,信任领导,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作为一种管理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结论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就业文化;融合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社会用人需求不适应而引起的。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并不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深受校园文化中的理想主义的影响,就业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这必然要求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繁荣和发展校园就业文化,培养大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责任感、事业心、道德修养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高校校园文化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的延伸与拓展,在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职业发展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会受到就业文化发展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可能。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就业文化的内涵与联系

(一)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生长发展在高校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高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创造的,并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核心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高校校园文化既在提高大学生知识内涵、完善大学生人格修养、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起推动作用,又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就业文化

就业文化,指的是高校内部形成的一种激发学生求职欲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氛围和环境,利用整体的优势对在校大学生就业意识、能力和技巧等产生影响的一系列价值取向和行为观念,属于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它不同于校园文化,就业文化有别于一般文化形态,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二者属于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其次校园就业文化区别于一般的就业意识,并不是说一所院校的在校学生都有求职意识就可以称作就业文化,它是一种理念的组合,涵盖了就业意识、技能、判断力等多种因素,就业文化包含就业意识。

(三)高校校园文化与就业文化的密切联系

尽管高校校园文化与就业文化建设有着各自的内涵、特点,但两者客观地存在于高等院校共同体中,相互间的联系密不可分。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的一致性:一是作用对象的一致性。二者的作用对象中有着同一主体即大学生。二是目的和宗旨的一致性。二者的目标任务都旨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其全面发展。三是引导效果的一致性。都是在帮助青年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事物,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校园文化与就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构建和谐高校的现实需要

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的繁荣则与就业文化的健康发展密不可分,构建高校和谐的就业文化对于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至关重要。在新形势下高校需要积极出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在的教育作用,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特别是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更亟需探索实践校园文化与就业文化融合的途径,从而促进以就业为主题的就业文化建设,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并内化为自觉行动,积极地迎接就业挑战。

(二)繁荣校园文化与发展就业文化的重要形式

个别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盲目追求“就业率”的现象,真正涉及职业意识、理念、价值观的引导与培养的就业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建设与发展。高校就业文化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引导大学生发现有意义、有远见的需求,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然而,职业观作为世界观、人生观的一部分,只有在文化的传递和渗透中才能实现,这也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所在。

(三)良好育人环境与文化氛围的有力保障

高校就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受到推动和感染,而积极上进、和谐有序的就业文化必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因此,二者的相互融合,有利于营造高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文化氛围。

三、校园文化与就业文化建设融合途径的探索

(一)规划校园文化发展,系统开展就业文化建设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个高校应当顺应时代要求,科学规划校园文化发展,在高校中系统开展就业文化建设,把促进就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要明确认识就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就业文化建设纳人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提出考核标准,明确学校相关部门在高校就业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使之逐步走向日常化、正规化、制度化。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使校园文化与就业文化互融互通,共同繁荣发展。

(二)发挥校园文化主导作用,推动就业文化繁荣发展

高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就业主题。一是建设宣传阵地,营造氛围。通过学校的各种媒介,如校报、广播、电台、网站等开辟就业指导专题,针对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学生设立有针对性的专题、专版,大力宣传务实就业理念,使学生潜移默化接受教育。二是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并使之形成常态。学校及各二级学院可以在日常就业指导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就业指导宣传月”活动,集中举办各类就业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三是完善职业测评,增强实效。高校及各二级学院的相应就业指导机构要全方位、多形式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约谈服务,培训专门人员为学生开展职业测评,使每个学生都能客观地认识自我,解决自身择业的盲目性,并充分发挥和拓展自身的素质,真正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三)重视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为就业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学生社团、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拓展、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与就业文化的融合交流不能忽视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可以通过学生社团举办各种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在社团文化中融入就业文化,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文化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培育就业成才意识,使校园内充溢高尚的就业导向氛围,为校园文化与就业文化的融合创造良好环境。

(四)实现融合

学校在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同时离不开对外的沟通与交流,要充分采取 “走出去、引进来、再走出去”的形式,广泛开展与地方用人单位和其他院校的校园文化、就业文化交流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往届毕业生信息反馈调查、优秀校友访谈等,创造机会让他们走出校园,主动联系社会,借鉴成功校友的择业经验,锻炼胆识和交际能力,拓展视野,增强就业适应性和竞争力。另外,还可以聘请外校或者企业的相关人员来校进行就业指导和学术交流,在校校联合、校企合作中实现融合。

四、结语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与就业文化建设的融合,不仅扩展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强化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就业目标,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就业文化的底蕴,使其内涵更具有渗透力。实现高校校园文化与就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不仅需要具体操作部门的通力合作,而且要求学校以制度的形式进行统筹和规划。高校校园文化与就业文化融合是一项综合工程,一个健康和谐的高校文化体系,必将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必将对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蒋毅.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就业[J].理论月刊,2005,(12):181.

第5篇

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还有实验条件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一些实验的可视性差,实验现象不明显,进而无法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或是运用远程教育技术来让学生观察实验视频就可丰富物理实验,使人们在短时间观察到现象进而得到结论。例如,在学习声音的频率教学中,讲到声波时学生对超声波、次声波的理解只局限于书中介绍的范畴,对于不同分贝对人类的听觉影响也只是概念上的理解,而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程序制定一个声波发生装置,并通过调节可以改变发生频率,使其发出不同频率下的声波,让学生实际感受到不同频率的声波带给人们的听觉感受。将一个原本只是讲述式的知识用实验的教学方法将它更加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充实了物理教学。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化相融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物理这项紧密联系生活的自然科学更是使同学们对其有强烈的兴趣。利用信息化展现一些动态的、直观的画面就可以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他们因为喜欢物理实验,而喜欢上物理课。例如,在进行温度计使用的实验过程中,教师用DV记录下小组间实验操作的过程,其中主要是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的方法,然后在屏幕中,播放给同学们看,让他们找出其他小组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说出正确的实验方法。当同学们看到大屏幕里熟悉的同学身影时,就感觉是上了电视一样十分新奇有趣。在同学们相互回答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本次学习的兴趣,在欢乐中学习到物理知识。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化相融合可以达到教学高效性

一个高效率的物理实验课堂上,学生在仅有的课堂45分钟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且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能轻松地应对,把握教学重难点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就需要将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化相融合。

1.信息化的教学能使课堂容量增大,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前做一个教师演示实验需要很长时间,加上需要得到普遍结论还需要进行多次试验,等把各种情况都演示完恐怕也就要下课了,而将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化融合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并能完成多组实验。例如,在做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经过同学们的猜测可能与液体密度、物体进入液体体积等多个因素有关,通过Flash制成的课件,将以上因素一一进行验证,不但时间会缩短,而且还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分析出具体的关系,从而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奠定基础,提高了课堂效率。

2.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重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要得到当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是教学的重点,从而能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是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处理这一节的重难点时无法通过实验得出当物体不受阻力时的现象,使学生不能深切地领悟到其中的道理。而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程序设计,我们可以设定当阻力发生变化时物体运动情况不同,从而就可以演示出当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情况。清晰的实验现象,不仅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重难点,也为接下来的力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6篇

关键词:高校;景观;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32-1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大卫・乔丹曾说:“那些长廊和庄重校园的柱子,那一排排棕榈树将对学生起着它们的一份教育作用,实实在在的和化学实验室一样。这庭院中的每块石头都在进行着教育。”

一、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俞孔坚曾说过,景观设计是科学的,亦是艺术的。校园景观,就是在规划中通过廊架、小品、水石等相关素材元素进行设计展示,运用借景、组景、隔景等手法进行表现,形成富有美感又极具多元变化的一个空间环境效果。校园景观主要涵盖了校园自然景观与校园文化景观两大部分。校园自然景观一般是指校园的自然风光和地形条件;而校园文化景观则是指形成于人类有意识的重叠活动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它是同时具有精神性和服务性的双重功效。校园景观不同与其他的景观就是在于它是传授知识,解决疑惑的地方,它的目的性就要求校园中的景观必须具备深刻且影响深远的教育意义。

高校不仅是一个有机物质存在的综合体空间,同时也是历史积淀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校园整体环境、特色内涵、生命力的有效表达手段。校园景观文化除了包涵校园内的建筑设计、景观绿化等具象物质形态的内容,同时也包括校训、学风、学习氛围以及规章制度与行为准则这种抽象形态的内容。在整体建设规划中需要加入校园历史、精神文化、办学特色等因素,从而使高校具有观赏性和精神性双重感受的作用。如今,高校大都设于城市中心或其边缘地带,因此校园人文景观的形成与所处城市的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校园的文化和人文关怀需要通过营造景观空间环境来体现,使师生在严谨治学的同时,可以体验到具有文化气息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生活环境。

二、 校园文化氛围和其景观环境的融合

校园里师者的言行是教育,同样一个健康向上、和谐稳定、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良好的校园景观文化对师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而,营造出富有自身特色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尤为重要。

(一) 校园文化是校园景观的内核

当今高校环境要求其校园景观融美观和教育意义为一体,不同的高校拥有其自身特色的高校文化理念,从而建多样性的校园体系是必要的。高校校园文化可称作是大学校园景观的内核,景观借助于各类基本辅助元素来阐述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譬如,多数高校环境里都包涵了水体这一空间元素,在中国风水学中,水代表着一种灵动与自然的感觉,以水为主体的区域景观往往给人一种充满灵气的感觉。众所周知,大学是文化集聚的传承之地,交汇的节点,创新的生长点,在校园景观规划中应将文化性、教育性与美学集于一体进行展现,校园文化灵魂是校园景观设计的精髓内核。因此,如何将高校校园文化与其景观设计相协调融合显得至关重要。

(二) 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

校园景观是学校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景观文化设计须以在校师生群体为设计中心,以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的行为习惯作为参考准则,从而形成一套完整、安全、和谐的供全体在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公共空间系统。校园内部空间应合理布局,主要中心区域轮廓特征鲜明,标识导向牌醒目、主通道宽畅便捷,总体色彩对比明显。在设计学生户外学习环境时,采用半封闭式植物围合,并设置可休憩的坐凳、廊架等景观设施,以营造一种宁静、进取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楼靠南北方位的植物配置低矮灌木,使得楼内教室拥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校园室外景观设施必须以在校师生的情况进行考量设计。比如在湖泊水池边建设生态驳岸,设缓坡草地深入湖泊,而在水深处的桥梁、平台一定要设具有一定高度的防护栏,创造出“人景共生”的人文生态情境。因此,建立出有地域文化特色、富有温馨亲切的校园环境标识导向系统的任务迫在眉睫。

(三) 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的发展意义

景观小品可以称为高校环境的“点睛”之笔,凸显出学校的历史和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校园内的景观小品从雕塑到亭榭、圆桌、坐椅应有尽有,植物景观作为校园内的独特之处,主要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为主,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充分形成山水―建筑―道路―植物等综合景观空间,让人产生一种美的视觉感知;尽可能的扩大绿化地带,在铺装方面应尽量选用渗水性较强的材料,这样既有助于排水,又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在道路两侧,应多种植可以遮阴的树身高大的树木――乔木,落叶与常绿乔木相互搭配,随四季而变化,应少做模纹花坛和模纹树篱。因而,植物种植的运用能够充分展示校园的人文风貌和自身文化特色,以这种可被感知的文化景观环境让师生们放松身心,释放情绪,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学习。

三、 结语

相比城市规划而言,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载体。面对未来,高校景观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在传统文化底蕴中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力求为广大师生创造出人性与个性相结合的高校景观文化,这也必然是未来高校景观设计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毛振海.现代大学校园人文内涵的解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3.

[2]宋瑾娜.高校校园人文环境的塑造[D].湖南大学,2002.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产业;融资渠道;融资政策

文化产业可谓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朝阳产业”,相较于传统产业模式,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拉动性与溢出效应。文化产业以其独有的存在形式与发展模式和其他产业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它的兴盛发展是当代经济、科技、文化和谐发展在产业层面上的体现。国家因而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如党的十提出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实施文化强国战略;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4月,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同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其中。这标志着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融资难这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瓶颈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发展明显受到资金制约。

一、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内部因素

(一)文化产业的高风险性

文化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特性,其产品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独特的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与灵感的集合在特定行业的物化呈现。文化产业的高风险主要在于文化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因文化产业产品的创造主要源于创作者的灵感,而作者本身只是一种个体,呈现出的是一种自身喜好,无法代表社会大众,更无法预计其文化产品是否会被社会大众所青睐,其产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创作者对社会倾向的一种预估能力。此外,文化产业有着天然的“政策性风险”,其产品属于意识形态的物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下的思想意识、道德倾向、经济形势、政治问题等多种价值体现,因而,国家必然对其进行必要管制,有选择地加以支持或限制,以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确的方向性。同时,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文化产业的市场风险,如广电总局对各类影片的限制及严格审批,直接导致近30%的影视作品因没有通过政审而与市场绝缘无法收回成本,即使顺利通过了审核,其市场前景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影片类型、题材是否符合大众的口味,市场宣传及销售渠道,影片本身的质量等等。正是由于文化产业的这种种不确定性,使诸多商业银行望而生畏,不敢轻易放贷。

(二)文化产业的轻资产性

与传统企业相比较,文化产业呈现出以无形资产为主,固定资产较少的特征。其核心资产主要是相关的版权、知识产权、著作权等,极为缺乏机器设备、土地、房产一类的可做抵押的固定资产。然而,银行为了规避风险,通常以有形资产做抵押为贷款前提。同时在实际操作中,文化企业的轻资产性无法在财务报表上得到直观体现,资产负债表承认硬件不承认软件的特性直接导致文化企业无法提供充足的担保。因此,文化产业的固有特点及轻资产结构性致使难以从银行贷款。

(三)文化企业普遍规模小、管理机制不健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提出知识经济概念。因此,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大多数文化企业经营历史不长、规模较小,管理机制、发展模式都处于不断完善的进程中。[2]然而,其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成为其健康发展的又一障碍。文化产业中,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其重大决定均由所有人一人定夺,不会聘请专业的机构进行财务审核,缺乏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致使银行难以对其进行客观的资信评级,银行出于合理规避风险的考虑也很难对其放贷。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许多大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势必会成为带动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坚实力量。

二、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外因影响

(一)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缺乏了解,融资渠道单一

长期以来,银行信贷融资是文化产业融资的主导模式。然而,各大银行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和信用评级体系,往往将轻资产性的文化企业拒之门外,使其无法如期获得融资。银行向来将国有企业、500强企业及财力雄厚的名企作为争相追逐的目标客户,贷款向其大力倾斜,从而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迅猛增长;而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大好,但文化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有形资产甚少,“创意”是其主要财富,且银行从业人员对文化产业业务普遍陌生,加之银行严格的信贷决策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使其不愿将贷款发放予如此高风险的企业。尤其,我国缺乏对无形资产评估的权威机构,一旦贷款不能按期偿还,抵押的无形资产难以及时变现,其市场价值也很难得到准确的评价。因此,我国银行即便开发专门针对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也难以执行,大多仍处于传统的信贷模式,即要求有形资产的实物抵押以最大程度降低其坏账风险。除了银行信贷融资,文化产业也可进行直接融资,但是通过上市、发行债券来融资,其门槛甚高,直至目前,只有少数财力敦实的文化企业可通过此种渠道获得融资,大多数文化企业不具备上市条件,望尘莫及。

(二)缺乏权威的第三方无形资产评估机构,金融工具欠缺针对性创新

一般而言,由银行系统内组织评估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基于其产品本身高风险高收益的属性,为了严格控制风险,其评估价值可能较低;而由企业委托的评估机构进行的价值鉴定,通常又为了顺利获得贷款审批而使其评估价值偏高。由此一来,新兴的版权质押贷款,又因为质押资产信用程度低、市场收益风险大而难以落到实处。银行为了合理规避风险,最大程度减少坏账,继而又回归到要求实物抵押和资信评级的传统贷款模式。因此,为了推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使银企合作互利互信,现阶段可由政府出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及融资担保机构,政府的介入和扶持可以有效解决抵押信用程度低、变现难的问题。如今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但极少有专门针对文化产业特性开发的,仍旧以银行借贷为主,几乎没有利用银行其他金融产品及形式为其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三)文化产业融资政策地区差异大,法律规范滞后

我国现着力推行文化强国的方针,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鼓励中小文化企业并购重组形成规模效益。由此,加快了东部地区文化企业的发展步伐,其体系结构、专业人才、政策倾斜、财政扶持及各种资金的流入都极大的促使其蒸蒸日上,形成良性发展,文化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也日益提高,从而也加大了我国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出口额,实施“走出去”战略。而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则相对落后,政府对文化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政策倾斜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西部地区却恰恰拥有各少数名族悠久的文化,丰厚的文化资源尚待挖掘和推广,使之转换成经济效益。同时,在现有法律体制下缺乏一部完善的法律来规制文化产业融资的具体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无疑更加深了文化产业的高风险性,且因针对文化产业的特性适当放宽文化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融资的法律限制,使得其能够通过多渠道进行融资。

三、破解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舆论宣传和政策支持

通过舆论媒介的正面宣传,让社会更充分地了解文化产业是当今首屈一指的朝阳产业,具有极大的投资价值及发展潜力,为文化产业的融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消除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运作模式的陌生感,引起投资者关注这一新兴产业利润回报的兴趣,为社会资本的注入开辟路径。与此同时,也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忌盲目夸大其高额回报率亦或片面强调其高风险性,应客观评价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逐步规范的引导社会资本的流入以保障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重视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文化产业一向被投资者视为有天然的政治风险,也因而往往迈不开投资的脚步。因此,政府应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的流入,充实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减轻社会投资者对文化产业政治风险的担忧。政府的政策可谓影响社会投资的风向标,文化产业有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加上正确的舆论导向将会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二)成立由政府主导的评估机构及融资担保机构,开发多元化的金融产品

现阶段,既然银行信贷仍是文化企业赖以生存的主要融资渠道,由政府介入筹建无形资产的评估机构即可有效解决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的缺失问题,使得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由政府成立的融资担保机构也可消除银行对于放贷给文化企业高风险性的顾虑,促使其顺利放贷。与此同时,银行自身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应针对文化企业轻资产的特性开发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产品,比如对于资质雄厚的上市文化企业,可以优先发放贷款,适当考虑信用担保模式,对于稳定的物流和现金流的企业可以采用应收账款质押、票据贴现等方式,对于影视、出版等行业可以运用版权质押,广大的中小文化企业也可以联合起来形成联保联贷的模式,从而增强银企合作。[5]

第8篇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员工培训 有机融合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企业员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是一种意识、信仰,渗透到企业运转的各个环节,覆盖企业内外的一切角落。企业文化能指引员工的价值观,摒弃消极因素,促使员工紧密围绕企业目标而奋斗。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员工也能升华自我、提升自我。企业培训员工,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企业文化为指导思想,让企业、员工之间利益联系更加紧密,从而焕发出员工培训的动力。

一、过渡性培训阶段

过渡性培训阶段,是对企业员工的开始性培训,其目的是让员工快速了解企业,转变为企业“局内人”。新员工有两大来源途径,一是毕业学生,一是转业人员。对于毕业学生而言,他们来到工作岗位,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新鲜、不同的环境。许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环境、氛围的改变,并由此产生焦虑情绪。因此,企业需要以一种“润物无声”式的文化氛围,消除其不安情绪,让其尽快融入到企业内部之中。而对于专业而来的员工,他们大多具备明显的“文化烙印”。这些员工在之前的工作岗位,接受并沉淀下的“文化因素”,会与企业文化产生碰撞。因此,企业不能简单的根据他们具备工作经验,从而忽略了过渡性阶段的培训。如何开展过渡性培训?首先,制度范。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制度上积累、升华而来,缺乏完善制度规范,难以建立优良的企业文化。培训的第一步,即是要宣传教育企业的规章制度,明确企业、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制度为准绳,标出员工的薪资待遇。其次,企业历史。员工要真正进入企业,与企业有机的融合,必然需要了解企业的历史脉络。只有知道过去,才能抓住现在,才能放眼未来。为此,企业要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在接触工作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的历史,并从中感知企业的文化内涵。

二、知识性培训阶段

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企业对员工的知识培训模式自然也不例外。现行企业的知识培训,一言以蔽之,即是知识培训周期不断缩短。员工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学习、掌握并适应企业的经营节奏,了解企业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员工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作为企业领导,要注重观察,明确员工的个人所长,继而将其准确安置到合理的工作岗位。当然,在这一培训阶段中,并非所有员工都能实现“各得其所”,部分员工难免不适合自身所处的岗位。对于这种状况,企业不应当简单或者是粗暴的辞退员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全面、细致、深入了解员工状况之后,再适当调整(更换)员工的工作岗位,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这些更换岗位的员工,没有必要在完全重新开始培训,因为其在前一阶段已经接触到基础的企业文化,此时只需要学习其他技能即可。成熟的企业,在技能、知识培训结束之后,还要通过企业文化(学习型文化),渗透到所有员工心中。久而久之,让员工自觉形成不断学习,不断改进的学习意识。如此,才能及时、有效的调整自我的知识结构,发现缺陷并随时改进。企业与员工都在不断发展,信息社会大背景下,也只有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才能与时俱进,不被市场经济体制所淘汰。

三、专业性培训阶段

众所周知,企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企业的专业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离开了专业人才,即使具备了科学的经营理念,先进的技术设备,合理的生产结构,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功效。因此,无论是满足企业员工个人发展的需求;还是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都必然也应当开展持久性、计划性的专业人才培训。企业的专业人才培训,大致可以分为技术型专业人才、管理型专业人才两大类型。培训实践发现,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业务素养、工作能力确实取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也正是员工深度培训之后,往往会伴随出现离职小高峰现象。从企业角度出发,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结果却“人财两空”。究其原因,主要是员工缺乏“企业主人翁”意识,而之所以没有主人翁意识,正是企业文化建设不佳的直接体现。因此,企业要格外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团结、和谐、互助、信任的文化氛围,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关切员工的切身利益。从物质及精神两个方面,提高员工的个人归属感、自豪感。企业文化建设,理念需要落实“以人为本”,实践必须彰显人文精神。也只有形成一种积极、融洽、愉悦的文化氛围,才能切实的吸引、凝聚员工,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促进企业的向前进步。

四、结语

总之,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过程应当充分结合企业文化。通过有机融入企业文化,能快速的消除新员工的不安定心理;高效有序的开展岗位培训;稳定顺利的进行技能提升。企业文化会影响员工的培训效果,员工培训也会重塑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培训为平台,让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多,学习任务重,在一节课中要掌握多个知识点,学生在无形中对化学学习望而却步.在这种学习心态的影响下,如果教师不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就会让学生产生怕学、厌学的情绪.在这种形势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素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让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方法与手段

高中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但前提都是找到合适的生活素材,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运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和研究.

1.利用生动的生活知识

点缀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素材,主要体现在情境和探究.选用形象而合理的生活素材作为情境引入,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牢牢抓住学生,从而展开教学活动.例如,在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时,我采用了在汽车中经常用作装饰的“苹果花”作为情境引入:随着汽车的越来越盛行,苹果花作为汽车中的时尚装饰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使用.两片绿色的叶片和中心花朵会不停地欢快摆动,趣味十足,你们知道是谁为苹果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吗?然后带领学生探究“苹果花”中的动力来源,发现原来是硅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从而进行硅的知识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对硅的印象很深,甚至有的学生在学习这节内容后跃跃欲试,自己做了一个类似“苹果花”的用硅来发电的汽车装饰品.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生活中的知识形成主线进行科学探究,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氯气”时,我摒弃了实验室制氯气的方法,用生活中的84消毒液和洁厕灵在课堂中制取氯气,让学生根据它们的成分猜测生成的气体.在讲解到氯水的漂白性时,我又播放了一段液氯泄露事故的视频,发现在视频中氯气泄露过的地方麦地一片枯黄,油菜变白.先让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说明氯气的性质可能有哪些?然后进行实验讲解氯水的漂白性.始终将生活中的素材贯穿在氯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中,让课堂变得生动丰富,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丰富的生活知识

充实化学练习学生学习后进行练习的目的是巩固知识,能将知识学以致用.在练习中选用生活素材,既让学生的知识得以加强,又让学生通过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对“铝的性质”这个知识点进行练习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每逢节假日,有些小商贩在街头卖氢气球,他们充气球的氢气是在一个铁桶里反应得到的,请问:小贩制氢气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这些铁桶不会被腐蚀掉?学生就会从金属和酸溶液制取氢气转换到用铝和氢氧化钠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迎刃而解.学生再看到氢气球时就会想到铝和氢氧化钠产生氢气的原理.又如,在对“钢铁腐蚀条件”这个知识点进行练习时,我变换机械记忆题目,转换为生活情境题:小李晚上在家经常帮妈妈洗铁锅,但有时在第二天早上发现锅底有红色物质出现,其可能的原因是().A.未洗干净,剩菜和铁反应B.残留洗洁精和铁反应C.铁锅未擦干而被空气腐蚀生锈D.铁锅与空气接触肯定会生锈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很快可以得到答案,同时巩固了铁锈蚀条件的知识点.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