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园林规划

时间:2022-09-15 18:30:20

导语:在园林规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园林规划

第1篇

【关键词】园林规划 再生资源 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园林规划渐渐成为人们眼中的重头戏,为满足时代背景的需要,园林规划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园林规划的再生利用资源与设计水平都是比较低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而最突出的影响因素则是环境污染。当前我国的园林规划行业中的园林废弃资源的浪费以及再生利用建筑资源的问题比较突兀,此外我们也应该去深思如何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创造更新颖的设计空间,怎样才能让人耳目一新。

一 、园林规划中的再生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园林废材及建筑垃圾处理不周

园林废材以及建筑垃圾处理不周主要表现在废材丢弃浪费严重、建筑垃圾处理不当。首先园林废材丢弃浪费严重主要因为绝大部分的园林建设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导致材料浪费严重,忽略废弃物循环利用这一环节。另外整个规划过程中缺乏科学技术含量,与环境效益脱节,缺乏生态保护意识,绿化资金负荷重。而建筑垃圾处理不周主要表现在拆迁很多旧建筑时只是一味的铲平堆埋,不考虑原基地的形状,忽略旧的构造肌理,导致产生许多建筑垃圾。同时对建筑垃圾也不进行合理的分类或者分类粗糙,有的建筑垃圾还与生活垃圾混合,增大垃圾处理负担。

(二)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

园林规划设计迫于客观需要而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却没有系统的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都考虑的不够周全,比如规划进程的选择很难与该地基周围的人口密度,城镇分布格局等系统的结合起来;或者与绿化环保工作脱节;或者园林规划工作与城市主管部门管理工作不协调。

(三)缺乏地方特色,设计结构单一

大部分园林规划仿造性比较突出,没有结合当地特色,脱离实际情况而去进行规划。该地的人文景观以及风景特色完全没有在园林建设中得到完整的体现,设计结构单一,盲目追求一步到位式的园林建筑,有些格局虽繁琐,但是内置树种配置不合理,一味追求视觉效果,反令人头晕目眩。

(四)忽略生态效益,重建设轻维护

近年仿古式的园林规划极其盛行,造价也高,亭台楼阁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园林规划的大好前景,泛滥且质量差的园林建筑成本高,环境效益差。与此同时对竣工后园林建筑缺乏管理与维护,园内的植被通常因缺乏照顾而枯死,大量地浪费投资资源。

二、 园林规划的再生与设计效益

园林规划重视再生资源与创新设计,将会有巨大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园林的经济效益往往来自于把附近土地和周围建筑的价值提高了,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及饭店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园林还可提供药材、种苗、花卉、蔬菜、果品等园林产品以此促进销售、服务业的发展。

(二)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主要是园林促进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城镇园林景观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气象因素的变化明显有助于人体健康发展。比如园林内的树木可以净化空气、植被的生理作用可以降低附近的气温,增加空气的湿度;植被还可以降低风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预防酸雨的发生等等生态功效。

(三)社会效益

园林建筑除了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还有社会效益。该社会效益表现在于园林可以作为普及人们文化、科学的知识场所;还可作为植物、动物考察基地;改善附近居民区和其他其他建筑的绿化环境,调节人们的愉快心情;园林还可作为避自然灾难的场所,比如地震、火灾。

三、 园林垃圾再生措施

对于园林“垃圾”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分类,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收集再生处理,下面简单的介绍几种园林垃圾再生措施。

(一)绿地再生材料

绿地再生材料主要是指对园林内的植被进行修剪的枝叶和废草、砍伐树木、树根、树木落叶等。

(二)利用园林“垃圾”制作堆肥

利用园林“垃圾”制作堆肥主要过程是地区分片就地完成、制成堆肥备用。分区就地完成主要是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制成堆肥备用的主要过程是利用专业剪草机对草坪警醒修剪,将产生的“垃圾弃物”运至堆肥场地;粉碎机粉碎这些弃物(根据弃物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粉碎机);2次粉碎之后对“初产品”进行加温加水处理后发酵;发酵过程中可添加合适的辅助剂,最后加水处理。

(三)再次绿化

将园林粉碎物铺设到栽植地后,可以起到维持土壤湿润、缓和践踏、避免杂草丛生等作用,铺设3年后粉碎物可以降解,形成具有丰富腐殖作用的表层土壤;或者将粉碎物铺设到运动场或者其他游乐场所周围的地面上,提高该地面的安全性,防滑;将粉碎物铺设后,可以提高园林的景观性、步行性的效果;将粉碎物堆肥化处理,化作春泥来滋润园林里的植被。

四、 园林规划设计的建议

当前我国园林规划的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缺乏地方特色;设计结构单一忽略生态效益,重建设轻维护。围绕这三大方面问题,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进行再创,提高设计水平,符合“园林规划和环境科学和谐”的新理念,促进生态平衡和质量得到改善。

(一)突出设计的系统性

园林规划的设计没有系统地结合城市规划建设,设计元素也不够系统化。那么如何在设计中突出园林规划的系统性?首先园林规划进程的选择最大限度地与该地基周围的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分布格局特点紧密的结合起来;另外保持绿化环保工作,保持园林的清洁与干净,使得园林与当地格局整体和谐,表现出自然和谐的美;同时园林规划工作与城市主管部门工作要相协调,避免两者规划工作进程相冲突。

(二)结合地方特色,把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

社会在前进,园林发展也紧跟其步伐,人们的情趣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保持原有的古典园林特色,在规划新的园林时,结合地方特色,把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融入园林设计中,大胆创新,形成新的设计风格过程中,吸纳传统特色和当地特色以及国内外经典园林特色,在设计手法创造中国式的现代新园林。比如自然山水风光园林,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景中借景的模式,寓意和意境结合,山水相环的形式等。

(三)低碳化、生态型、节约型发展

园林规划设计的核心体现在于低碳化、生态型、节约型发展。园林未来的发展核心趋势是向生态型园林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如何让园林规划走上低碳化、生态型、节约型的设计之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节水型设计、节土型设计、最大空间配置多种食用或者其他生态型植物。节水型建议采用集水设计,减少铺装面积,加强雨水回收,另外利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或者土工布减少水分渗透,或者采用耐干旱植物。节土型主要从有利于植被生长、土方就地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水平提高的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规划设计。配置多种生态型的植物,或者添加其他经济植物,如水果树、能源植物等,这一举措还可带来经济效益,节约园林开销。

参考文献

[1]王祥林,犹太云. 再生水灌溉对园林植物元素含量和生长的影响[J].园林科技,2010,6(32):74-76.

第2篇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规划

abstract:at present, in the middle of the garden plants, selection of plant species will eventually produced by directly affects its efficiency. For ascending garden benefit only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to achieve the desired purpose. Nex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key words: ecological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园林设计是一门历史非常悠久的学科,同样又具备新颖的特点。说其悠久是由于我们在园林建造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历经了几千年,有一批在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园林范例和理论;说其新颖是因为园林设计学科在现实的工程施工及历史变化当中逐渐与当代化先进技术相融合,又是近几十年的事,20世纪80年代之前,园林规划设计业内人士很少,加上国力有限,除了出现过个别优秀作品外,总体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一般地讲,轴线、景区、山水绿地加上传统的或革新式的园林符号,成为园林设计的普遍模式。人们心目中的公园形象,基本上是绿荫下的亭台。90年代以来,发展了,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追求的必然途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设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结合国情,在继续从传统文脉中吸取营养的基础上,吸纳国外的一些新思潮、新理念,顺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一批较好的作品,风景园林师不仅主导着园林规划设计,还参与城市总体规划,介入城市设计,从更大更宽的层面上发挥着作用。

一 建设生态园林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二 园林规划设计

2.1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

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

2.2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品味

高品味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2.3应有内涵

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情操及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2.4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

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2.5树种选择的论证

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见过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吃掉,小叶女贞绿化草甲壳虫大暴发难以根除,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2.6科学估算园林绿化的建设及费用

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绿化带太多难以很好修剪,蛀茎害虫易危害难以防治等,很多中小城市的运动场也按高标准建植草坪,不管是建坪费用还是将来维护费用都跟不上,最后仍达不到高水平运动场地的要求。我们近几年的经验是既发展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三 园林设计的可更改性

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十全十美,或无可辩驳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同时尽管原理相同,不同人的风格也不同,形式也有差异,都有可行之处。自己的设计尽管经过论证,亦难免有忽视或不当之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论证拿出来供建设单位及同行研究,对其进行修改、补充、删除,吸收别人合理的意见,最后尽可能地完善设计方案,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这既给别人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用单位能一目了然各项指标要求,也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得到提高。

总之,对园林设计论证应加强其管理,规范其内容,使其制度化,与设计一同受到重视,相互结合,有效地对设计形成补充,完善设计工作,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结束语:

总的来讲,园林设计跟其他的非生物性建设设计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园林道路、土方、休息除外的很多东西都是带有生命体的植物,植物会在自然环境中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下而得以生存。为此,园林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需要兼顾到来自外界很多方面的因素,这是需要我们的园林设计师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方案,思路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直接影响了城市人们的生存条件,为此,要运用生态学等多学科的观点和途径进行园林规划布局,使园林在生态上合理,构图上符合要求。中国的园林文化博大精深。园林景观设计对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塑造城市景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氛围,都起着重要作用。它要求园林设计师不断提高水平,对园林景观要素的细节进行反复推敲,创造出温馨的环境。对园林规划设计的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园林规划设计应主题明确

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设计不同特色的园林景观。论文大全。在园林规划设计前,设计者必须巧运匠心,仔细推敲,确定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这就要求设计者有一个明确的创作意图和动机,也就是先立意。意是通过主题思想来表现的,意在笔先的道理就在于此。另外,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必须同园林绿地的功能相统一。如某一公园以松竹梅为主题,设计为老年宫小院。在配置植物时,院外环绕草坪,草坪上种植常绿松树,并设鹤舞雕塑象征常乐、长寿。而另一公园以春花烂漫为主题,则在广场中央设置喷泉、花坛及迎新春的雕塑。两个主题,两种景色。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规划设计框架,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定位,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题办法和手段,找到一条综合性的创作路径。

园林规划设计应主题明确,要做到:第一,要有足够的绿量、讲究的构图、精良的施工和适度的文化品位,利用独特的创新视角和与时俱进的新思维,体现出人文关怀。方案确定之后,要透过细部进行传达,要经得住推敲。第二,要善待、慎待园林建筑。由于建筑构筑物、雕塑等硬件往往是公园绿地的要素,这些建筑在公园绿地中有时处于主景、点景和主题地位,因此在园林建筑设计中,要十分重视园林建筑构筑物的形象、体量和尺度,以及由此传达的思想文化,利用有深度、有品位、独特的形象来加强文化与生活的积累与沟通。第三,要重视原有绿地的减法设计,突出园林中的大树景观,尤其是对植物和过繁建筑物的删减,保证植被景观和植株的形态美、个体美,在提高绿地艺术质量的同时做到植物群落科学合理。

二、园林规划设计应体现人性化

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师从关注园林景观转移到关注到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上来,以设计出更人性化、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悦的园林景观为重要目标的设计思想。使人愉悦是人性化设计的审美原则,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精巧而产生愉悦感,同时,将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从而真正体现出设计为人、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园林规划设计其主题是人本身,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本身,人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和尺度。因此,把心理学、行为艺术等学科引入到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研究设计的目的与人的行为在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扩展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分析现代成功的园林规划设计实例,不管无心还是有意,所有的设计人都取自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印象,取自历史上由于完全不同的社会原因创造出来的园林景观。

三、园林规划设计应注重艺术性

园林规划设计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实用功能为目的再创造。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纯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自然景观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其他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论文大全。而对园林规划设计中影响最大而且稳定不变的主观因素是人类的感官对园林景观的感觉。论文大全。因此,自然景观也好,文学绘画也罢,对于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三维空间为主的园林景观视觉毕竞是其核心基础。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因此,园林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我国园林规划设计艺术正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综合。

四、园林规划设计应体现生态性

由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劣,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人本身来自于大自然、属于大自然,只不过是由于生活和工作将其强行分开。人是需要回归自然来放飞心情、张扬个性的,户外园林景观是居住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只有可参与性的景观才能让环境与居住最大限度地融为一体。因此,充分考虑到园林景观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力,注重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具体地来说,园林绿地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在生态原则和植物群落原则的指导下,注意选择色彩、形态、风韵、季相变化等方而有特色的树种进行绿化,景观与生态环境融于一体,或以园林景观反映生态主题,使城市园林既发挥了生态效益,又表现出城市园林的景观作用。

五、园林规划设计应体现经济性

现代园林设计应该汲取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通过色彩、材料、质感、造型等种种因素,结合相应的场所、环境、文化等要素,与植物、山水、建筑等统起来进行综合设计,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环境景观感受,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要求和愿望,适应人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充分利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优势,创造出具有时代印痕的建筑艺术。在景观材料的选用上盲目跟风,包括大树、热带景观树种和其他一些新材料,有许多中看不中用,或根本不能“入乡随俗”的舶来品,导致保养负担过重。

独特的中国园林是把中国的文学、哲学、艺术和建筑融汇成一体。中国传统园林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把山水、树木花卉、建筑,揉合在一起,并以大自然的山川地貌为蓝本,运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把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古朴、典雅、自然、清幽,意境深邃的中国式写意山水园林。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园林有其历史局限性。而国内现代园林的发展,也正在进行着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这既需要秉承传统,又要适应现代。

参考文献

[1]任梦非.园林规划设计步骤(一)[J].园林,2000(1):14.

[2]陈满.论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风景园林网,2009, 9(16)

[3]孙华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规划简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8):150,154

第4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前言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降噪、保持水土等功能,此外,还能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给城市注入生命力、丰富文化生活。园林绿化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对城市的道路园林规划与设计、小区的园林规划与设计以及城市园林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1、城市的道路园林规划与设计

道路的绿化是一个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直接体现。通常我们探讨的道路绿化也即是与我们联系密切的街道绿化,道路交通性干道机动车辆行驶多,考虑到这个主要功能,分车绿带和人行绿带的宽度要稍窄一些,树种选择和设计上要注意行车视线的要求,缓解眼睛疲劳,最好具有减少噪声、吸附尘埃的作用,整体效果上以简洁有序为主,不必过于繁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土壤;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化空气要求;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绿化;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此外,街路景观的规划要追求整体和谐,既要体现总体风格,又要突出局部特色,为城市的园林绿化增加亮点。

2、小区的园林规划与设计

居住小区的园林规划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区的水环境设计中,要利用人的亲水性来让人们在工作之余,释放压力,在优美的小区环境中得到放松。近几年来,在小区园林绿化工程中,小区的水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住宅小区的水环境设计中较多的水体形式是:水池和喷泉。水池是小区水环境设计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形式,水池的优点是节省能源,不需要太多的运作费用;人工喷泉在小区环境设计中起到点景的作用,它能在小区的中心或入口地段很容易引人注意,在需要视觉中心的地方,设置喷泉是很好的方式。小区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是:分级设计,使小区绿地系统化,以宅间绿地为分散点,公共绿地为面,道路绿化为面,来覆盖整个小区;绿地采用开放式的形式,在有限的空间内,为居民提供一个实用、自然、温馨的休息空间;绿化主要以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造景为原则,树木搭配原则以乔灌结合,针阔混交,适当点缀花卉及爬藤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功用;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兼顾草坪;绿化布局的集中与分散,在绿化设计中还应考虑设计一些分散的团块绿地,形成一些相对安静的空间,利于小区住户休息和生活;绿化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在规划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居民要求,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品茶、下棋以及居民体育锻炼、健身等。实施立体绿化,把庭院绿化纳入城市绿化体系,要求所有单位和小区在绿化上必须达标,达到了把庭院绿化引向街道,把街道绿化引入庭院,互为环境,互为补充的绿化效果,努力扩大绿化面积。

3、城市园林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城市园林的规划与整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市民对园林绿化的实际需求。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环境气氛;停车场绿化设计: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网络体系,注重道路绿化与小区绿化的规划和整体布局,建设完善的防护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系统,在满足生态功能需要的同时,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绿化成果;抓好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管理环节,实现园林绿化的全面发展;强化园林绿化的生态化导向和建设成果保护,实现园林绿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加强对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的保护。坚持发挥园林绿化工作的生态导向,实现园林绿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园林绿化管理实现精细化。在绿化养护管理方面,要对所辖街路、游园、广场的乔木、亚乔木都进行了高标准的春、秋两季涂白,保护新植树木;加大了树木的施肥、浇水、打药等养护管理工作力度,提高了绿化质量。加强绿化施工资质管理,强化重点绿化工程管理及其善后工作,规范占用绿地、树木修剪、砍伐、移植等行为,使得绿化执法工作有力推进,绿化成果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总之,在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利用城市大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此外,要扩大精细化管理的覆盖面,提升园林行业的整体工作水平和管理效能,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操作,严格执行建设部《城市绿化建设指标的规定》严格管理树木伐移和绿地占用审批,最大限度地保护绿化建设成果。有计划有安排地做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切实做好道路与小区绿化规划与设计工作,真正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合理布局,为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生态园林 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在我国应该说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我们的造园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有一批在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园林范例和理论,说它年轻,是由于这门学科在实践中发展、演变和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接轨,又是近几十年的事,20世纪80年代之前,园林规划设计业内人士很少,加上国力有限,除了出现过个别优秀作品外,总体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一般地讲,轴线、景区、山水绿地加上传统的或革新式的园林建筑符号,成为园林设计的普遍模式。人们心目中的公园形象,基本上是绿荫下的亭台。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了,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途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设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结合国情,在继续从传统文脉中吸取营养的基础上,吸纳国外的一些新思潮、新理念,顺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一批较好的作品,风景园林师不仅主导着园林规划设计,还参与城市总体规划,介入城市设计,从更大更宽的层面上发挥着作用。 

 

一、建设生态园林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二、园林规划设计 

 

(一)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 

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 

(二)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品味 

高品味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三)应有历史文化内涵 

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四)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 

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五)树种选择的论证 

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见过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吃掉,小叶女贞绿化草甲壳虫大暴发难以根除,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六)科学估算园林绿化的建设成本及管理费用 

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绿化带太多难以很好修剪,蛀茎害虫易危害难以防治等,很多中小城市的运动场也按高标准建植草坪,不管是建坪费用还是将来维护费用都跟不上,最后仍达不到高水平运动场地的要求。我们近几年的经验是既发展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三、园林设计的可更改性 

 

第6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

1.1、地区地域文化性原则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与风上人情,因此,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上,应该结合所处地区、地域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特点,并且还需要对地区、地域的地貌特征进行充分利用,进而设计出规范、合理且科学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

1.2、整体性和多样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作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想要充分体现出来便需要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者从整体人手。不但需要对居住区的整体环境进行考虑,还需要在设计上达到和谐统一的标准,以此让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体现出实效性与科学性。多样性原则指的是在植物选取上、风格设计的变化上,都需要展示出多样性,以此呈现出设计上的创新。所以,想要使植物多样性选择得以实现,便需要做好提前保证工作,即保证植物的生长不会受到影响,也要保证植物变化与整体环境特点相符合。

1.3、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以因地制宜为基础,对工程的自然条件与地质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在植物选择上,尽量选择经济且适用的,并且让当地的生态结构得到有效保障。其二,对于具有观赏性的外来植物,必须经过利与弊2方面的严格考虑,进而做好把关工作,以此防止有害物种侵人。其三,工程园林景观在设计上,需要贴近自然,并让居民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

2、城市园林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发展片面化

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只重视城市内部园林景点建设,忽视城郊结合部和城市郊区的园林规划的共同发展,特别是老城区中的中心城区,绿地率低下。同时在规划上有时为了建设人造景观,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不可恢复的破坏。

2.2、在规划上注重各种指标的完成

在城市园林规划中片面重视的人均园林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的完成,各地大量建设大面积的绿地草坪,忽视了草本、灌木或乔木的相互结合,导致了城市园林的生态作用不明显,同时大面积的绿地建设植物品种单一,造成园林的脆弱性突出。

2.3、园林风格单一

我国由于园林规划发展与欧美相比较晚,现在的园林规划大量的模仿或者是抄袭西方园林规划的式样,在规划上忽视传统园林艺术风格和当地的人文环境。千城一面的规划比比皆是。

2.4、园林规划管理没有形成管理体系

在目前的园林规划上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规划上由市政设计,园林建设集中在建设部门,日常维护又由绿化部门执行,这样规划、建设、维护部门相互脱节,形成园林管理上的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甚至出现了“一年建、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这样就造成园林在城市建设管理上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3、改善城市园林规划管理的措施探讨

3.1、加强对城市园林管理认识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重要性,不能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去破坏生态环境,尤其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所以相关部门要重视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积极调动与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形成管理意识,提高园林管理技术水平、提升管理效能,以做好园林维护工作。

3.2、科学规划城市园林管理工作

城市园林规划统筹工作要以大量的调研分析为基础,以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为保障,从大局出发,用科学理论、技术来统筹规划园林管理工作,因地制宜,尊重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确保管理工作的长远性、科学性,使园林规划满足生态城市建设需求,与城市长远发展相适宜。对城市绿化格局的规划要按照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认真分析当地的水文、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脉、审美情趣等因素,对园林布局、植物配置、景观视线等进行长远而科规划。

3.3、构建互相联系的区域绿地系统大框架

城市发展势必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上地,特别是在近几年城市面积迅速扩张,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城市根本谈不上城内生态环境,完全是依靠城市周边自然环境来尽量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需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固然重要,但未来城市发展应该充分利用城市间大面积绿地,以尽可能地构建严密、有效、使用的区域生态环境。城市规划要尽可能地保护城郊自然环境,提高城郊自然环境与城市景观的结合度。同时把城郊绿地视为城市绿地的延伸,最大限度地将大自然引人城市,构建城市绿色大网。

3.4、建立与完善园林管理机制

传统的城市园林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园林,从业者要及时转变观念,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去治理它,探索现代城市园林管理的新模式。与此同时,健全与之相配套的长效工作机制,如监督机制、养护机制、奖惩机制等,还要利用网络协助园林管理,以提升管理效率。

3.5、充分调动发挥政府职能

在城市园林管理中,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作用,坚持科学规划原则,为其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以规范园林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园林管理法制建设,使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严格惩处破坏园林景观行为,维护景观完好性。另外,还要制定园林景观养护标准,并按照标准定期监督、检查园林景观环境质量。

3.6、提高工作者从业能力

很多城市园林管理者缺乏科学、先进的理论知识,直接影响到了园林管理质量。为此,要加大这部分人员的职业培训,使其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巧,学会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一定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管理效能。

3.7、严格落实施工质量监督

园林绿化工程在开始之初,应当提前向工程所在地的绿化主管部门或者机构申报工程的大致情况,不得在绿化部门同意之前擅自动工,只有在获得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始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意识,切实将施工中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施工单位在了解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与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相符的管理体系,从而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另外又能给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实施更为高效的管理提供可能。

总言之,城市园林建设作为城市中的主要绿化方案之一,在日益规模化的城市化进程中,对园林绿化工程工作的有效性需要不断加强,进一步促进园林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地位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园林工程施工中,相关人员必须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科学发展观,总结经验,吸收先进规划管理方法,切实提高各方面的管理水平,以此全面改善现在的园林工程施工现状。

参考文献

[1]苏琳,王炳乾.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不足与对策[J]. 黑龙江科学,2013,12:283.

[2]曾尚文,吴结明. 浅谈城市园林规划与管理[J]. 安徽农学通报,2014,16:112+124.

[3]武明煜,魏静. 浅议中国城市园林规划的发展趋势[J]. 教育教学论坛,2011,06:132-133+226.

第7篇

关键词:社会需要功能要求经济条件六大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新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一方面,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的需求;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境。所以,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

1、创新设计理念

园林规划设计师所进行的工作大部分内容是和“水、山、植物”打交道。由于自然界是具有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的生态稳定系统,在做园林规划设计时,不但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原生态表土,防止流失,又要做好微地形地貌,营造出人类向往的亲近自然界的表象起伏地形。因此,在所需规划设计的宗地,需全面熟悉其自然属性,尊重自然规律,多做生态恢复,少做破坏改造,使建筑、人、生物和谐共存,并达到三者互动共赢。植物是园林运用的主要材料,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进行的植物配置好比中国传统中医的药材配伍,不但要将各种植物搭配得相得益彰,还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适宜季节植树的原则,充分考虑植物在所立地环境的各种因素,如阳光、水、温度、土壤、微生物环境,以及植物之间的互生排斥关系,这样才能让规划的园林景观能够和谐共存、长久保持,而且通过植物后期的生长能够形成一个更加和谐完美的园林景观效果。

2、园林规划设计依据

2.1科学依据在任何园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依据有关工程项目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在园林中,要依据设计要求结合原地形进行园林的地形和水体规划。必须对该地段的水文、地质、地貌、地下水位,北方的冰冻线深度,土壤状况等进行详细了解。可靠的科学依据,为地形改造,水体设计等提供物质基础,避免发生水体漏水,土方坍塌等工程事故。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也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生物学特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要求进行配置。一旦违反植物生长的科学规律,必将导致种植设计的失败。园林建筑,园林工程设施,更需严格的规范要求。园林设计关系到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很多,有水利、土方工程技术方面的,有建筑科学技术方面的。有园林植物,甚至还有动物方面的生物科学知识。

2.2要根据广大群众的审美要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创造出景色优美、环境卫生、情趣健康、舒适方便的园林空间,满足游人是游览、休息和开展健康娱乐活动的功能要求。园林空间应当富于诗情画意,处处茂林修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令游客流连忘返。不同的功能分区,选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如儿童活动区,要求交通便捷,一般要靠近主要出入口,并要结合儿童心理特点。该去的园林建筑造型要新颖,色泽要鲜艳,尺度要小,符合儿童身高,植物无毒无刺,空间要开朗。形成一派生动活泼的景观气氛。

2.3经济条件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据。经济是基础。同样一处园林绿地,甚至同样一个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规格的苗木,不同是施工标准,将需要不同的建园投资。

3、园林规划设计必须遵循适用、经济、生态、以人为本的原则

适用是指园林的功能要求要满足人的活动需要;经济是指园林绿化的投资、造价、养护管理等方面的费用问题,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美观是指园林的布局、造景是艺术要求;生态是指园林绿化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特色是指园林的个性,要营造有特色的园林。以人为本是指园林的使用主体是人,园林设计要处处以人为中心的宗旨。

园林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是否实用的问题,其次考虑是否经济,然后考虑是否美观和生态问题。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但必须建立在生态的基础上。这四个方面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既不能片面强调,也不能相互孤立。这是园林绿化认定的总方针,一般均需按照这个方针来设计。在不同情况下,根据园林绿地类型的差异,适用、经济、美观这三者的关系可以有不同的侧重。

3.1适用原则

以公园为例,首先要为游人创造出良好的休闲环境。有进行科学普及和体育活动的文体设施,有方便的交通联系,完善的生活设施和卫生设施,有儿童游戏的场地等,使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游人都能各得其乐。夏天可以少晒些太阳,雨天有地方避避雨,累了可以坐在椅子上休息休息,饿了渴了有饭吃有水喝等。这就是公园的适用问题,而且是首要的问题。

3.2经济原则

自古以来,造园活动就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挂钩。园林是否能建成以及其规模与内容,包括建成后的维护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经济条件。总的来说,园林建设应尽量降低造价,节约投资,使园林建设发展水平与国家,地区或单位的经济实力相适应,否则再好的设计也是难于实现的。

3.3美观原则

园林中美观,是指园林除了满足功能要求以外,还要考虑游人的审美情趣,满足游人赏景的要求。主要是指园林中地形、地貌、水体的起伏开合;建筑物的布置;游览路线的安排;树木及花草的搭配;园林空间的组织;色彩的运用等方面,要遵循一定的艺术原理,达到风景优美,使游人喜闻乐见,心情舒畅而流连忘返。

3.4生态原则

园林如果仅仅解决了适用,经济和美观还不行,还必须考虑将园林建设成为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环境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将生态环境引入城市科学,从宏观上改变人类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最大和谐。于是景观生态、环境美学的理论应运而生。国家公园的出现和城市生态系统工程的提出,即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

3.5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事物特殊的内部组织关系的表现。特色产生差异,每一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因此都应该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性景观对人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园林景观设计的追求目标。城市特殊性景观的创造一方面要清理历史文脉,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地域特征。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越是有差异,特色越容易显现,这种个性和特征源于历史和传统,源于久远和遥远。城市的景观特色主要由文物古迹的特色、自然环境的特色、城市格局的特色、城市景观和绿化空间的特色、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特色以及城市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等构成,一个城市的景观特色是它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符号特征,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武汉的黄鹤楼、杭州的西湖、安徽西递古城等都是其城市仅有的特色景观。当代城市景观的设计应避免格式化的统一局面,应努力探寻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将各个城市精神纳入景观设计的风格之中,将城市看作一个整体,城市历史、城市精神与城市景观共同打造出城市富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内涵。

3.6以人为本的原则

景观空间,如果不与人的行为发生关系,则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因为它只是一种功能的载体。人的行为如果没有空间环境作为背景,没有一定的氛围条件也不可能产生。空间与行为的结合构成了为人使用的场所,以适应人们各种不同的行为,只有这样的空间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以人为本”这个概念逐步走向大众生活,成为大家熟悉的名词。它的内涵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即人性化景观设计,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上,在景观设计工程中要始终把人的各种需求作为中心和尺度,分析人的心理和活动规律,依次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交往需求、安全需求和自我实现价值的需求,按照人的活动规律统筹安排交通、用地和设施,充分考虑城市人口密集、流动量大、活动方式一致性高和方向性、时间性强的特点,依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去设计、建设各种内外环境以及选择各种所需材料,对场地的规划设计致力于建设一个高度舒适的区域,杜绝非人性化的空间要素。合理安排无障碍设施,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类群体的需要,使不同层次的人享受设计的使用趣味和,进而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达到人和物的和谐。

第8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问题

0 引言

就我国当前风景园林规划工作来看,人们对风景园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种花种草、美化绿化层面,设计师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过重的追求形式,不注重风景园林的功能,以至于风景园林难以真正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风景园林规划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就必须做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确保风景园林规划符合城市化建设需要。

1 当前L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1.1 专业的设计师不足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项技术性且复杂的工程,对设计人员要求非常高,但是就目前来看,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员能力还不足,难以满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的需要。同时,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抱着敷衍的态度去工作,忽略实际,盲目的追求效果,从而造成设计出来的结果在执行时困难重重。

1.2 抄袭现象严重

就目前来看,抄袭是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时候大多是按照以往的设计经验和方法来进行设计,缺乏长信,忽略不同地区的地质、人文等情况,只知道一味地模仿他人的风景园林,以至于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大致相同,没有特色。

1.3 园林规划与城市建设不相符

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风景园林规划必须符合城市建设要求,只有科学、合理的园林规划设计,才能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好的效应。然而就目前来看,园林景观设计严重背离了城市建设的需要,没有结合城市规划来进行设计,许多风景园林设计只重视外观,忽略了风景园林的实际价值,以至于城市风景园林不合理,

1.4 设计理念落后

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好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来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念还比较落后,依然停留在园林绿化上,没有结合现代城市发展以及区域特点来进行设计。同时,风景园林规划属于一项经济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造成环境的不协调,而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环境的保护,从而造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不合理。

2 当前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问题的对策

2.1 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人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1]。为此,针对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强化设计人员能力的培训意义重大,只有不断能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做好风景园林规划工作[2]。针对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强化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从而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人才队伍。

2.2 加大传统文化的利用

就我国当前风景园林规划工作来看,抄袭现象盛行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素材的缺失, 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往往苦于素材的限制,从而大量的借用他人的设计模式。针对此类问题,设计人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3]。针对素材的限制,我国传统文化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设计人员可以借鉴我国传统文化,深层次挖掘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是一个独特的景观区,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最能体现该地区的特色,丰富的传统文化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合理的利用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丰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抄袭现象的存在,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4]。

2.3 注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知识产权的保护

作为现代城市化建设的一部分,风景园林规划也需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风景园林特色,这些风景园林是一个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人们一想到一个城市就会想到该城市的风景园林,一想到一个有特色的风景园林,就会想到这些风景园林属于哪个城市。因此,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问题,应当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关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用实际行动保护作品的知识产权,从而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5]。

2.4 设计理念的转变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实现生态城市的发展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其目的就是为城市营造一个好的园林环境[6]。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形势,那种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不符合现代城市规划要求,为了推动现代城市的发展,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就必须转变其设计理念,要树立全新的生态理念,既要保证风景园林的功能性,同时也要保证风景园林的生态效益,实现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风景园林规划要求也越来越高,风景园林规划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城市化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因此,引起高度重视。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结合实际要求来进行设计,要转变设计理念,要善于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同时,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实事求是,加大创新,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吴小琼,秦华,杨棚淅. 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值得思考的问题[J]. 山西建筑,2009,13:346-348.

[2]张晓瑞. 传统与现代――浅析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J]. 安徽建筑,2004,05:9-10.

[3]韦泰红. 浅谈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思考的问题[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39-40.

[4]王霞. 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值得思考的问题[J]. 现代园艺,2013,10:89-91.

[5]周进. 科学的艺术的风景园林 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学科发展的思考[J]. 风景园林,2011,04:83-85.

[6]董细. 当前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知音励志,2016,19:223-225.

第9篇

(巴彦淖尔市国营林场管理站,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摘 要】为了让园林规划设计水平能够更高,一般会引入3S技术协助。而3S技术其实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设计进行分析、检测以及管理。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设计水平;园林规划

1 3S技术

3S技术是将调查、设计、检测以及虚拟等结为一体的计算机技术。包括gp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都属于3S技术。

RS是指从外高空层借用电磁波探测器,再利用传送、整理、摄影、扫描一系列的技术,来对地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地球上的物体进行辨别以及检测的技术。当今,遥感技术作为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早已应用到许多的行业中了。

GPS系统也叫全球定位系统。GPS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范。

地理信息系统,也叫GIS系统。它是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其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现实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以及其他内容。[1]

2 园林规划设计

2.1 设计内容

园林规划设计实际上就是对园林绿地进行设计布置,一般需要对园林绿地的规划以及绿地的设计进行设计。由园林绿地规划来确定园林的规模以及未来的方向。园林设计就是对园林所在的地形进行改变,对花草树木进行布置从而形成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园林在规划确定后再进行园林设计。

2.2 技术特点

园林规划技术在我国一般是应用在对各地风景区的规划以及对休闲地的设计上。圆林规划设计其实就是将生物工程和建筑工程结合的一门学科。

园林规划技术除了要结合生物、园林、美学技术,还需要使用计算机技术,例如3S技术。

一般利用AutoCAD、CorelDraw等软件来绘画平面设计图,而使用Photoshop等软件来绘出平面的效果图,三维效果则使用Photoshop或者3DMAX等来进行绘制。有了现今的各种高科技技术的支持,园林设计的信息交流查询变得更加的方便了。例如现在的园林规划里具备着对规划区域的自然、经济等信息的检索以及,同时还加强了设计效果的模拟、监测和动态分析能力。同时园林设计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类型,例如主题公园、野生动物园、综合性园林博览园等等。以上这些规划的范围大,样式繁杂,建成要求高,以往的那些测试手段是难以满足现今的检测要求的。也正是由于3S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些新园林设计能够顺利建成及应用,并满足了园林设计的大量数据、动态、虚拟等多项使用要求,所以说3S技术和园林规划设计结合是必然的。[2]

3 园林规划中运用3S技术

3.1 对园林信息管理

要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首先要确定规划范围的大部分信息,例如地形如何、植被现状以及土地的被利用情况。而遥感技术以及GPS技术是可以获得这些信息的,它们通过获取相应的园林图形以及图像信息后,再对信息进行处理便能够获得对应的信息,并且利用它们还能够准确的判定园林中的绿地分布特点以及结构指数,并建成数据库作为设计时的依据。

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存储以及更新等操作,并且还能够借助GIS系统来处理以及制作图像。各种不同的数据格式以及结构都能够被转换,并且能够被分析以及存储,由此建成园林数据库,并借助数据库的管理方法来实现对数据的管理、查询以及分析功能,让园林设计管理变得更为科学化。

3.2 园林设计分析

3.2.1 植被以及绿地分析

在选择植被的时候,需要将园林中植被、土地等结构先进行调查再结合分析,确定种植的植被类型。一旦植被出现问题,就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对绿地系统结构详细分析,制定最好的绿化结构。另外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系统的认识绿地系统结构,同时还需要透彻地认识对绿地结构的规律以及特点。借助GIS系统,可以对绿地系统结构、绿地景观结构以及生态结构合理的进行分析,由此,绿地系统结构的等级以及结构指数等都能够得到科学的方案。

3.2.2 地形分析及其他因素的规划分析

借助GIS系统把园林范围的地形进行分级,地形坡度和植被覆盖率等也需要包含在内。

同时还可以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园林的功能区合理的划分,再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园林地址和生态的选择,进而实行园林多点布局。同时还可以分析规划土地利用率以及发展趋势,帮助促进GIS系统的分析功能的使用。通过对园林地形的规划制造出三维地形模型,再加上把地形断面图加入计算,从而提升规划图的制作水平。另外就是利用模拟技术,形成水质评价模型,再对方案分析选择以提供可靠的数据。[3]

3.2.3 对园林进行监测以及管理

在监测园林系统的时候,可对其的水平结构以及演化进行分析。通过对园林系统的控制,来分析园林的发展,并对园林自身是否符合完整判定进行确定。通过确定能够对园林绿地进行修改,从而保障园林系统的合理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园林的长远发展。同时利用细节控制,让园林系统尽可能的规避植被病虫害影响。在实行种植和管理的时候,可通过利用3S技术提供数据,并对施工进度加以监测,确保项目确实是按照设计方案的规划进行下去的。

3.2.4 对信息系统的处理

(1)现今的园林规划设计中加入计算机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利于园林的开发以及管理维护的。利用计算机实时的对需求进行了解控制再加以开发,同时还能够对园林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到工作人员运行信息系统的时候,还能够进行系统测试以及系统维护。

(2)完善数据库。建立系统存储园林信息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我们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不但要讲园林的环境、植被、地形等等一系列的数据存储在内,还需要将园林的各个设计图都要存储在内。例如制作的效果图、透视图以及园林中的景观照片都需要存储在内。

4 小结

由于现今的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着,园林规划设计已不像曾经那样简单,通过加入高科技技术并结合园林本身的技术应用到具体的规划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让园林艺术的发展领域变得更为广阔。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控制园林设计的基本信息,同时进行存储、修改等一系列的管理。让园林规划设计变得更具全面性,利用模拟技术对园林的设计效果进行模拟,并对园林系统进行监控,这些都是有利于园林设计的发展。有了系统的建立就需要对它进行维护,通过这些维护实时的对园林的状况进行控制以及了解,这也是非常有利于园林环境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徐微.园林规划设计中3S技术的运用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4.

[2]丁栎达,刘秀梅.3S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硅谷,2012,06:159.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