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

时间:2023-03-16 15:41:22

导语:在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

第1篇

旅游是一种天然的体验经济,它作为人们求新、求奇、求异、求美、求知的一种重要途径,本身就是一种体验经济。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需求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结果,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经历和感受。民俗旅游是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为资源,通过动(活动项目)、静(实物景点)相结合,展示异域风情的旅游活动。由于民俗旅游具有地域性、鲜明的民族性、文化性、参与性等区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鲜明特征,因此游客参观、游览为主的旅游形式已经不再能满足游客需求。游客更希望的是通过参与体验感受民俗旅游文化的真谛。凉山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灿烂悠久,民族风情浓郁,异彩纷呈,拥有开展彝族民俗风情旅游的最佳条件。

一、体验经济与民俗旅游

(一)体验经济的内涵

体验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性化的方式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记忆事件,由于一项服务被赋予个性化之后,变得值得记忆,所以一项服务的顾客定制化,就使它成为一种体验。如果顾客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那么体验本身也就可以看成某种经济上的给予。

(二)参与体验型民俗旅游发展的必然性

民俗风情旅游,从性质上说,属于文化旅游的一种,文化旅游的基本含义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民俗风情旅游,从类型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参观观赏型、了解领略型、参与体验型。以往的民俗风情旅游往往是走马观花,更多的是参观观赏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形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游客更希望进行体验式旅游,从中得到不同寻常的那份经历和感受。体验式旅游即“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游客从中感悟快乐”的一种旅游模式,那些具有浓郁民俗风情和地方特点同时又与娱乐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倍受旅游者喜爱。

二、凉山彝族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幅员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在境内川流不息。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被誉为“长江上游的金三角”。由于凉山州的广大民族地区在解放前还处于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社会,黑暗的社会制度,封闭的地域和原始落后的生产力,虽说阻碍了凉山的发展进步,但同时也让凉山古老彝族民俗得以传承保留下来,因此,凉山彝族文化才能作为国际精品旅游资源,以丰厚、久远、古老、完整而闻名于世。

(一)节令民俗

1、火把节

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每年农历6月24日举办的火把节被誉为“眼睛的节日”,彝族火把节也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把节的活动持续三天三夜,分为迎火、赞火、送火,彝族人民举起燃烧的火把,借助火的神灵,祛除病害,驱除邪恶,主要活动有:火把狂欢夜、“朵洛河”选美、斗牛、斗鸡、赛马、摔跤等等。

2、彝族年

彝族年是凉山彝族又一大节庆盛典,被誉为“嘴巴的节日”,彝族年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农历10月至11月之间,根据彝族“十月历”来定,彝族年持续时间长达半月之久,和汉族过新年类似。彝族年期间彝族同胞相互串门喝酒,走亲访友,开展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

(二)婚俗

凉山彝族自治州很多地方都还保留着彝族完整的结婚习俗,彝族婚俗被誉为“持续时间最长的婚礼”,因为讲究多。虽说繁琐,但却带有许多欢乐,充满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些步骤已经删减,但大多数依然被筵席下来。婚俗步骤主要有:占卜合婚、订亲行聘、确定婚期、婚前禁水、抢婚、不落夫家等。

(三)服饰与漆器民俗

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服饰制作工艺”、“漆器制作工艺”是凉山彝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又一大亮点。

1、服饰民俗

凉山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特。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加上凉山交通不便,各地方之间交流甚少,因此,彝族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并且,彝族服饰制作工艺分为铸造、打制、压制、镶嵌、雕刻、部分为手工工匠制作,其颜色、花纹都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2、漆器民俗

漆器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也是极富特色的工艺品。颜色一般由红、黄、黑三色构成,漆器是手工制品,工序繁杂,产品包括传统的餐具、酒具及新开发的茶具、旅游纪念品、现代室内装饰器具等,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及实用性。

(四)饮食民俗

彝族饮食主食主要是玉米粉、荞面、麦面等做成的粑粑,菜肴方面种类很多,极具代表性的有坨坨肉、酸菜仔鸡汤等,坨坨肉做法是将猪牛羊鸡肉砍成拳头大小下锅炖煮,因肉块状像坨,因此称之为“坨坨肉”,并且,会根据宾客的尊贵程度来选择牛羊猪鸡,坨坨肉是非常具有彝族特色的一道菜肴,也是彝族同胞接待宾客时不可缺少的。就餐时还必须遵守许多的礼仪,比如就餐时席地而坐,按长幼顺序安排座次,宾客先用餐,主人后用餐等等。

(五)毕摩文化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被称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凉山地处高原,交通不便,人们求学、求医都十分困难,这也就促使毕摩在凉山非常活跃,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姑,美姑也是毕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三、凉山彝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第2篇

    关键词:民间歌舞、旅游业、地位和作用

    民俗旅游为经济贸易、商业发展开辟了市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有的传统节日游艺活动。民间歌舞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每个地域的特色不同,所以发展的旅游特色和方向也是不一样的。而民间歌舞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民间歌舞支持了旅游业的发展。

    所以有些地域的旅游业发展一部分是靠当地的民俗特色发展起来的,敢问,一个没有没有知名的建筑、风味食品、文物遗迹等旅游特色,他需要靠什么来发展旅游业,唯一的方法就是开发民间的歌舞,和风俗。民俗旅游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经济现象。它的开发,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如民间工艺品,它既是包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象征物,又是民俗旅游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和较强的竞争能力。作为一种新兴的产品大批量的生产,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可是这些民间的工艺品需要一种推销的方式和代言,所以,一个地域的民间特色成了一个纽带,销售工艺品的中介和代言。而引起民俗文化的兴起一部分原因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激发了民众的经济动机和功利思想,加上部分地区缺少发展其它长夜的优势,由此促进了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这样也有利于人们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由此而来,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促进了经济均衡发展,弘扬某些民俗文化,有利于各民族间的发展与借鉴融合。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民间歌舞起到了很重要的角色,有些民族也是靠这一方式慢慢在旅游业行业中崛起,像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哈尼族的生活娱乐性舞蹈除了乐作舞外,还有扇子舞、三弦舞、罗鼓舞等。哈尼族是西双版纳州主体民族中的重要成员,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文化艺术,底蕴深厚的民间歌舞,透出了浓郁古朴的民俗民风,凝重深沉的民族气质,外柔内刚的坚强意志,优美动听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来到西双版欣赏歌舞如同观赏繁花似锦,走近哈尼族山寨,体验多种节日的喜庆,观看各种节日的歌舞表演,感受各类多彩独特的民间歌舞犹如嗅到一朵朵鲜花吐露着奇异的芳香。勐海县格朗和,南糯山一带的旅游比较活跃。这里是哈尼族民间歌舞的海洋,民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树立了地位,它唤起了村寨旅游经商的浪潮,用歌舞名称“冬巴叉”起名的“冬巴叉”歌厅、“冬巴叉”娱乐场、“冬巴叉”舞厅、“冬巴叉”风味餐厅效应而立,欣赏着优美动听的哈尼族民间歌舞,品尝着哈尼族风味。已经是人们的一种消费意识。歌舞搭台,旅游经商、经济实惠。哈尼族民间歌舞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是给更多的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财富。他们的舞蹈一古朴庄重的芒鼓声为伴奏,动作大同小异,男女老少,三代同堂,一脚前半屈膝,随着节奏而弹动,另一脚半蹲,双手上下交替,外柔内刚,沉稳中而又见灵活,展现了原始古老生产生活和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在那里,可以亲身体验多种节日的喜庆,观看各种歌舞表演,感受各类原生态的民间歌舞,正是这些独特的民间歌舞位民族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诸如了新的活力、

    哈尼族民间歌舞在旅游业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民间歌舞就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歌舞,哈尼族的旅游业发展的很快,受到了国内外有课的高度重视,因而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可见民间歌舞在发展旅游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这一成功的发展也促进各个民族的了才有发展趋势,大部分拥有着民间歌舞特色的民族继而发展这一特色,以此来至此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

第3篇

接受度较高的旅游定义最早由瑞士的教授沃特尔•汉兹科(WalterHunziker)和科特•克拉普夫(KurtKraft)在1942年提出,后来被国际旅游专家协会(AIEST)所接受——旅游是由非本地居民的旅行和短暂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其前提是这些旅行和短暂停留不会导致他们长期的居住或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显示出这种外出旅行本身也就意味着“跨文化”旅程的开始.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旅游是一种基于愉悦的、跨越地理空间的人类行为,旅游者的旅游过程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过程,所谓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流、交往,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旅游活动中跨文化交流中交往的双方往往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地区,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因此跨文化交流包含着对一种相异文化的体验.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而不是那种通过媒介来间接、外在地获得真实世界映像式的交流和传播.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体现了文化的丰富内涵,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借助一定的旅游产品,完成特定的旅游经历,使得各种不同的文化从此得到储存、吸收、反馈、创新,进而使得各种特色文化得以相互融合.因此,旅游活动是人类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现代方式,是实现人类社会整体文明的渐进方式.

2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现状

2.1旅游文化魅力凸显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旅游业也逐渐转向以文化与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文化旅游.国际旅游界在分析这种趋势时,认为“人们再也不会简单地把旅游和度假看作是一种消费时间的娱乐形式了,而是把它当作锻炼身体、丰富精神生活和增加知识的途径”.参加文化旅游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仅是为了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而是更多地追求知识,获得信息,受到文化熏陶,提高精神享受的质量.文化旅游的兴起对旅游企事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激烈竞争使旅游市场由过去的价格、服务和旅游产品多样化逐步转向特色文化竞争——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特色,增加文化“含金量”,提高文化品位,寻求比较优势.

2.2旅游文化研究受重视旅游学术界长期以来偏重旅游的经济研究,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者们就从旅游文化的概念开始探讨旅游文化学.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大体上是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入手的.从外延上研究旅游文化是早期研究的基本视角,已形成了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种观点:于光远先生最早提出广义的旅游文化概念:“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事业.”狭义的解释以1984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旅游文化即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所传播的本国文化和所接受的异国文化的总和”.中义的理解主要以对“生活方式”的描述来概括旅游文化的内涵,如魏小安认为:“旅游文化可以初步界定为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从内涵上研究旅游文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多数研究者都从旅游者的角度探索旅游文化的内涵,与此不同的是苏恒抓住了旅游文化互动过程的特点,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最通俗的、最愉快的、最多样的手段.它的活动舞台最大,它的活动方式最灵便,它的价值最多方面.”1990举办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较全面地阐述了旅游文化中的主体、客体、媒体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2.3旅游文化类课程受关注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界对旅游文化的普遍重视,作为旅游教育和研究主力的高校,也普遍重视起旅游文化类的课程.尽管不同的学校对于旅游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定位不太一致,但不外乎三种情况:专业基础课、专业科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总体看,旅游文化学还不是旅游本科院校主干课程或基础性课程,但已经是高职院校的主干课程.不过旅游文化学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不断将旅游文化学纳入到旅游本科教育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先开设选修课似乎是在检验其重要性,有的已经将其纳入到主干课程中来.而与此不同的是,各类高职院校普遍将旅游文化课程置于主干课程的重要位置,更是作为培养导游人员不可或缺的核心教学内容.这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关,并因此影响其讲授的具体内容.

2.4旅游文化的分类基本固定旅游文化的分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套用文化的结构模式,将旅游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三层.旅游物质文化,即旅游过程中可识别的物质文化实体,如建筑、园林、旅游商品、旅游服务设施等;旅游制度行为文化,即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社会规范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旅游观念文化,是指引导、影响人们旅游观念的直接或间接地在旅游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另一种是按照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三部分.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历史、建筑、园林、宗教、民俗、文学艺术文化等;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者的思想和信仰、文化素养、心理、性格、爱好和生活方式等;旅游介体文化,包括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商品、服务、文化等.

2.5旅游文化类教材众多教材出版的数量和质量表明了某一学科研究的热度、市场的需求度和业界的关注度.近10年来,旅游文化著作层出不穷,这些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大致可分为三类:纯粹旅游文化资源的介绍;旅游文化学教材;旅游文化学专著.以“旅游文化学”为主题的教材就达数十部之多,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和著作有:马波的《现代旅游文化学》(1998);沈祖祥的《旅游文化概论》(1999);谢贵安、华国梁的《旅游文化学》(1999);章海荣的《旅游文化学》(2004);尹华光的《旅游文化》(2005);王玉成的《旅游文化概论》(2005);喻学才的《旅游文化学》(2010)等.

3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忽视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比较旅游活动具有极强的跨文化性.西方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比较注重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把旅游者放置在旅游文化结构框架研究之中心位置,以交际(或跨文化交际)为媒介,研究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突出这个概念的动态特征.但是我国的旅游文化类课堂教学基本上停留在对我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讲授和传播上,较少涉及跨文化比较.在教学内容上,以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主要介绍中国的地理知识、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管理文化与服务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应用性倾向,呈现出一种静态、孤立的就事论事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型课堂教学导向,忽视跨文化交际和旅游文化“碰撞”方面的比较研究.

3.2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旅游活动是一种跨文化性很强的活动,旅游工作要求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从业者导游员,在20世纪80年代时被亲切地称为“民间外交家”.导游面对的是形形的旅游者,必然要求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旅游文化类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跨文化交际者们实现有效交际的关键取决于交际者自身的交际能力与技巧,作为从事跨文化的旅游者需要掌握13种关键性的能力,如自我展示、自知之明、社交关怀、实施弹、获得讯息技巧、交往介入、社交技巧、语用移情等能力.

3.3教学内容体系不健全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构成体系还很不完善,基本是由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综合发展而来的,以旅游主休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讲授重点大多落在旅游客体文化的介绍上,旅游主体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价值观等以及旅游介体的经营文化、服务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不够,很少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在向全球最大的旅游地国和重要的出境旅游客源国的方向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常态化,旅游文化的教学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诸如外国文化、中外比较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3.4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合度高目前旅游高校普遍开设的旅游文化类课程有“旅游文化学”、“宗教旅游”、“民俗旅游”、“园林艺术”、“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历史文化”等,这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有许多交叉部分.目前的两个误区是:一是将旅游课程内容等同于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教材内容仅对诸如建筑、园林、宗教、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对旅游文化的本质和规律探讨力度不够,内容肤浅,缺乏深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导游文化基础:照搬别的课程内容系统,虽然应用性强,却只适用于初中级导游服务人员的培养,部分学校甚至以导游文化基础课程替代旅游文化课程.

3.5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长期以来,旅游高等教育沿袭由教学管理人员制定教学计划,教师按照多年一成不变的模式实施教学的模式.课堂授课多采用“四个一”模式——“一本书(教材)+一支笔(粉笔或多媒体)+一堂课(课堂讲解)+一张纸(考试试卷)”,这种模式以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主体及其能动作用,必然导致旅游文化课堂教学中“三重三轻”现象——“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严重制约高校教学质量.

4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4.1加强跨文化比较研究,彰显魅力旅游者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借助旅游企业的媒介作用,在异文化空间中流动实现的.这种流动是不受社会层次和文化层次限制的跨地区、跨国界、跨文化的流动,在这种广泛的流动中,旅游者实现了与目的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频繁交往.一方面,旅游者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模式随着旅游者到来自觉或不自觉地流入旅游目的地,进行着有限或无限的文化示范和散播,让旅游目的地的人们观照、采择与吸引;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所展示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以及现实文化生存状态也让旅游者获得直接的观照.旅游活动中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客观存在要求旅游服务人员要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在旅游开发和接待中有的放矢,更好的适应国际化旅游发展的需要,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2丰富旅游文化教学方法,突出特色教学方法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笔者以为,旅游文化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方法:课堂讨论法(在课堂上提出某一重点问题,即兴讨论;或提前布置,学生课后准备材料,下次上课时展开讨论;最后针对讨论情况,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专题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针对当前热点问题结合书本知识进行研讨)、视听教学法(运用声、像等电化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课件等,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学生进行教学)、试讲评议法(提前一个月左右,精选题目,自愿分组,以组为单位准备资料,制作PPT,由学生登台讲授,再由听课学生和教师对讲课学生所讲的课进行全面评议).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其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选择教学方法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4.3细分旅游文化教学内容,形成体系旅游文化现象包罗万象,是一个庞大的大组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透过现象提炼出本质和精华,既要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用性.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和研究应该以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为主线,以跨文化交际为线索,以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突出旅游文化的动态特征.旅游文化教学应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中西文化比较为手段,以胜任国际旅游事务为最终归属,具体内容安排上可以采用旅游文化专题模式,将旅游文化类课程分成5大专题:旅游文化基础理论专题(专题介绍文化学、地理学、传播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中指导旅游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旅游主体文化专题(如旅游者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旅游客体文化专题(如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介体文化专题(如导游服务文化、餐饮服务文化、住宿文化、企业管理文化等)和地域旅游文化专题(如学校所在的市或省的地域旅游文化介绍等).

4.4组建旅游文化教学团队,加强师资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如是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可见师资对于一所大学办学成败的重要影响.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和任课老师的文化积淀和专业素养有很大关系,鉴于旅游文化包罗万象的特征,该课程益采取团队教学法——面向全院、全校整合师资和教育资源,组建旅游文化教学团队,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学科背景多元的旅游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团队中每个任课老师选择1~2个专题作为长期研究的方向,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统一,使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开创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三赢的局面.

4.5完善旅游文化考核体系,注重能力2007年2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提出,要求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上.旅游文化类课程应确立以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目的,改变传统的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定优劣的教学评价体系,要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表现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模式.如考试内容丰富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课程不同侧重点掌握的程度选择性答题;考核采用“平时+期末”、“笔试+口试+实际操作”、“实际操作+课程论文”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和知识面拓展.此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教学很好的指挥棒,社会评价构成了大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体系和指标只有围着能力和素质转,跟着社会需求走,才能促进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的确切落实和体现,最终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第4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民间音乐;作用分析;紧密联系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66-02

我国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在开发和应用中,一直秉承着“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继承与发展原则。特别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和民俗习惯,其中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核心的应用发展尤为重要。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宜春地区民间禅宗音乐逐渐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宜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宜春地区民间禅宗音乐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既能够保护民族传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还可以拓宽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力度,从而推动宜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收入的增长。从最早的月亮文化节上演“月下观禅舞――赏心”到后面几届的“月下听禅乐――静心”以及到一整套完整的“禅乐”表演晚会,都把宜春民间禅宗音乐文化推向了更广更大的旅游市场。

旅游产业在我国各式各样的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会谈的跳板,还能够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拓展旅游产业是实现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尤其是民族旅游资源,对民族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中之重,民间音乐的合理应用与开发不仅能够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民间音乐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一、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一)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史

民族民间音乐的萌芽时期是在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当时的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奴隶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号子。随着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的变更,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初现雏形。经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秦汉,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断被发展被传承,摒弃了以往的分散形态,在吸收民间音乐的优势和精华的基础上转变为宫廷音乐,奠定了民俗音乐的基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逐渐达到了鼎盛时期。

魏晋南北朝后,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开始进入全新全面的变迁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艺术,开始尝试融入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拓宽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和种类,丰富了音乐艺术的内涵。这也为后来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在发展本民族的民间音乐时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尽管如此,当时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仍是以宫廷音乐为主。辽、宋、金后,由于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让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有了一个可靠的保障和相对稳定的环境。正是如此,这一时期的民族民间音乐逐渐呈现出显著的亲和力和突出的个人特色,强大的群众基础的支撑也让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性和民俗性等特征展露无遗。

(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一直以不容小觑的姿态构建在我国的民族文化艺术体系中。如今,民族民间音乐不仅仅是人民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更是走上了电视荧屏成为百姓的娱乐大餐。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使得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更上一层楼,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更是走出了国门,在国际文化艺术的舞台上发光发亮,绽放中华民族的光芒。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国际文化艺术舞台上显现的迅猛之势,也进一步推动了以民族民间音乐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其不断壮大。

二、宜春地区民间禅宗音乐对旅游开发的影响作用

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也让我国与世界各国加强了交流,尤其是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方面。不但能够让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和了解,同时还使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开发和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空间。作为一个拥有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的东方古国,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旅游胜地接纳的游客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我国的自然景观及秀丽河山更是获得了外国友人的一致称赞和好评。随着外国游客的增多,显然传统自然景观已经无法满足外国友人的旅游需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对我国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对民族民间音乐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引起足够的关注,同时能够从民族民间音乐为出发点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势必能够为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深一层的拓展力度,丰富我国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的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体现我国五千年历史的重要载体。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借助民族民间音乐的力量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高度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无论是对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是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是毋庸置疑的必然选择。

三、旅游开发对宜春地区民间禅宗音乐的影响作用

(一)提升人们对民间禅宗音乐的关注

随着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大,民族民间音乐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展现也越来越游刃有余。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个人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魅力逐渐显现,凭借自身的优势不断地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喜爱。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本身带有十分浓郁的地区和民族特色,其在长久的历史发展沿承中已经成为我国文明艺术发展的奇葩,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的青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宜春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转变,特别是近几年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的思想观念开始盛行,越来越多的宜春地区文化产业工作者也开始加入到对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探索中来。毫无疑问,宜春民间禅宗音乐是宜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宜春地区的文化产业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对其历史发展探寻研究的源头和媒介,也是宜春地区对外展示旅游文化的名片。所以,宜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既能够为宜春地区的民间禅宗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还可以让宜春民间禅宗音乐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宜春民间禅宗音乐的重视程度。

(二)有效保护宜春民间禅宗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在对宜春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对传统宜春民间禅宗音乐的开发能够对传统的宜春民间艺术文化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从音乐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宜春地区拥有具有本地区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但在一些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一些传承下来的民间音乐艺术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因此,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能够充分挖掘其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文化底蕴,以便能够有效保护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四、结语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民族民间文化的历史发展情况和如今的现状及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现状为切入点,针对民族民间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论述。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融入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既能够带动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能够保护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使之有效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鹤,龚毅.湖北黄梅禅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商业研究,2012,(03):171-175.

第5篇

关键词: 梧州瑶歌 现状 传承 思考

瑶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据江华旧县志记载:自明嘉靖以来,“梧州流民”多起多批进入这一地域与当地“抚瑶”结盟而居,相互通婚,形成了“半瑶僮、半梧州流民”的平地瑶村。聚居于这些村落的平地瑶人,因在日常生活中通用当地独特的一种汉语方言“梧州话”,同时他们又都自称是“梧州人”,故这部分瑶人即被称为“梧州瑶”,此“梧州瑶”与目前居住在广西梧州地区的瑶族人有所区别。用“梧州话”歌唱的瑶歌被当地人通称为“梧州瑶歌”,梧州瑶歌以声部的多少分为“单声歌”和“双声歌”两大类,梧州瑶独具特色的二声部民歌“蝴蝶歌”和“嘞嘞咳”是梧州瑶歌的基本调。

1. 民间传承

江华瑶族自治县梧州瑶歌在民间的传承主要有“自然习得”和“口传心授”两种习得方式。“自然习得”在上世纪70年代前是主要的习得方式。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为表达情感而随口吟唱,其受众面广,在不经意中客观上起到了传承的作用。而由于70年代后,梧州瑶歌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发生了变化,唱歌已经不再是当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自然习得”的习得方式在70年代后已不多见。“口传心授”是通过口而来传其形,以内心领悟传其神韵,以师徒的模式有意识地将梧州瑶歌传播继承,是江华瑶族自治县梧州瑶歌在70年代后的另一个主要的习得方式,由于“口传心授”大多是一对一的师傅带徒弟的传授模式,受众面较小。

江华瑶族自治县梧州瑶村落青壮年人群中本民族语言被弃用,一些传统的民俗民间节日日益淡化,生活社交习俗有所改变,以歌为媒、以歌代言、以歌择偶的习俗也已随之消失。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可供人们选择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年轻人更喜欢丰富多彩的现代音乐生活,而对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则是逐渐忘却甚至变得异常陌生。观众的流失、文化的市场化和商品化都在深深地影响并改变着江华梧州瑶歌的发展。

2. 媒体传承

江华瑶族自治县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记载反映梧州瑶歌的书籍光碟等,增加了民间音乐的传播手段,给民间音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传播途径。

永州各级政府先后组织力量,搜集、挖掘、整理了瑶族的历史资料、传说、故事、诗歌、习俗等多个专集100多万字,使瑶族文化重放异彩。江华县有关部门组织收集的5600首瑶歌和30余种瑶歌曲调,以及民间流传的25种舞蹈,目前也全部用文字、图解等形式录入到了《平地瑶歌选》、《民族民间舞蹈》等丛书中保存,成为瑶族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有关部门结合当代旅游文化产业,将民族民间歌舞表演形式搬上舞台并录制成音像制品,有《江华瑶歌》、《盘王之女》等,给古老的瑶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3. 学校传承

(1)艺术学校中的传承

江华县政府出于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意愿,采取社会办学方式,于2002年8月开办了江华民族艺术职业学校。这是湖南省唯一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职业学校,也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基地。2006年11月笔者采访江华民族艺术职业学校负责人时了解到:该校由于生源较少、学生交费困难等原因,当前部分教学任务难以开展。此现象引起了省、市有关领导的重视,经过综合调研,有关领导表示扶持解决江华民族艺校在办学过程中资金、设备、设施缺乏等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2)中小学校中梧州瑶歌的传承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梧州瑶歌在青少年人群中传承的现状,笔者对江华瑶族自治县梧州瑶学生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们对梧州瑶歌的认知情况,学生们对音乐的价值判断,对梧州瑶歌的态度,接触梧州瑶歌的方式,以及对梧州瑶歌走进课堂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学生对梧州瑶歌了解不多,梧州瑶歌在中小学习音乐教育中处于边缘位置。导致此结果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一是因为学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中极少采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二是因为流行音乐、西方音乐等音乐文化的冲击,学生们对自已的家乡音乐感到越来越陌生。

以上现状引发了笔者对民间音乐传承的思考:中国社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地处南岭地区的江华瑶山也被纳入华南经济圈,随着梧州瑶歌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的改变,梧州瑶歌的传承也将难以为继。针对江华涛圩镇梧州瑶歌的传承现状,要想使其能很好地保护、传播、继承下去,首先应该将梧州瑶歌的价值和意义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抱着尊重传统音乐文化的态度,在保证传承发展的前提下,将本民族传统音乐资源向实现经济价值方面转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对一些传统节日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经济支持,以保证正常的民俗文化活动的进行,从而为梧州瑶歌的传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作出贡献的民间艺术家,政府部门应该定期给予一定数额的经济补贴,使民间艺人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政府有关部门需要采取具体的措施搜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为瑶族民间音乐保存丰富的研究和传承资料。对于梧州瑶歌面临的窘境,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跟踪调查和存立档案,加大对梧州瑶歌博物馆式的原生态保存力度。

政府文化部门应联合各单位工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活动,将中老年人纳入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体系,可以引导中老人在满足于自己需求的基础上,主动向年轻人传播。

2. 文化优势与旅游资源相结合。

一方面需要挖掘江华梧州瑶歌的民族文化内涵。自宋元年间瑶族辗转迁徙至南岭山地以来,江华就是瑶族历史上重要的中转站、风光秀丽的自然环境和浓郁淳厚的民俗民风,积淀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为瑶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可以民俗旅游促进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开创民族文化艺术的新途径。江华瑶族自治县可凭借瑶族传统文化的人文景观为特色开展旅游业,将文化优势与旅游资源结合发展。

3. 发挥学校传承的优势,确保民间音乐的传承。

首先,在民间原有的传承方式受到冲击,无法维系运作下去时,我们应该把民间传承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找到适合当地瑶民的生活状况、乡土背景的新的传承方式,使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及家庭音乐教育有机结合。

其次,各高校的音乐院系可与少数民族地区合作,在民族艺术重镇建立文化保护基地。一方面可以为高校的民族音乐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另一方面也从客观上促成了高校对少数民族地区重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我们坚信通过多种可行手段,政府文化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经济扶持,梧州瑶歌将永远散发着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江华县志(卷十二).同治庚年本.

[2]瑶族志.零陵地区志.

[3]永州府志.清同治.

[4]零陵地区民族志[M].永州市凤凰园彩印厂,2001:63.

[5]何芸伍国栋乔建中.瑶族民歌[J].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6.

[6]乔健,谢剑,胡起望.瑶族研究论文集[X].民族出版社,1988,7.

[7][美]弗里乔夫・卡普拉著.冯禹译.转折点――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8]黄枉样.评皇券碟集编[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5.

[9]黄钰,黄方平.瑶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10]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J].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