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金融发展史论文

时间:2023-03-16 15:41:23

导语:在金融发展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金融发展史论文

第1篇

1.发展成效一是构建科技金融工作体系。201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适应创新型省份建设要求的新型科技金融体系。江苏省科技厅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已与20多家省内金融机构、10多家境内外金融投资机构建立工作联系。二是推动科技信贷持续增长。江苏发挥省科技信贷增长风险补偿奖励专项资金、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带动作用,引导市、县建立相应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和奖励资金。2011年,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为科技企业发放贷款近7亿元,比2011年增长35%。全省科技企业贷款超过4500亿元。三是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江苏省辖市和省级以上高新园区全部建有创业投资机构。全省创投机构超过300家,管理资金规模达650亿元。加快科技企业上市步伐,2011年全省新上市43家企业,60%是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创业板新增上市的18家企业全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四是积极探索新型科技金融组织建设。2011年江苏新批准筹建26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全省累计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达32家,注册资金近100亿元,累计为820多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超过70亿元,实现省辖市和省级以上高新区两个“全覆盖”。五是推进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江苏省60%以上高新园区发行了科技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额度显著增加,苏南5个省辖市全部开展了相关业务。科技保险稳步推进,无锡市、苏州高新区科技保险试点累计实现保费收入超1.6亿元,为科技企业提供700多亿元风险保障。六是广泛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江苏省鼓励支持各地开展科技金融专题对接活动,全省13个省辖市及苏南80%县(市)每年都举办各类创业投资、银企对接活动。省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已开通试运行,已入库科技型企业1.7万余家、金融及创投机构400多家。

2.存在的问题一是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不够明显。许多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创业企业很难获取相应的支持。大部分投资项目和资金被投入处于扩张期和成熟期的企业,以获取高额利润,无法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领域,从而弱化了政府科技引导资金在推动成果产业化方面的杠杆效应。二是科技金融专业人才缺乏。科技金融的特殊性使得从业人员必须既要懂创新又要深谙金融之道,而江苏具有创新敏锐嗅觉的专业化资本运作人才非常缺乏,当前各地开展的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资本化运营、科技投融资等业务面临最大的瓶颈就是缺乏拥有金融和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是科技金融渠道单一。江苏金融机构、投融资机构当前在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不完备、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下,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热情不够,政府在科技金融活动中大多扮演“拉郎配”的角色,科技金融市场化体系尚未完全构建,导致科技对金融的需求与供给难以形成无缝对接。

二、江苏省科技金融发展对策建议

第2篇

摘要: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刺激了经济金融类图书杂志的销售,但从出版行业的总体情况来看,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其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版业包括了传统的纸质图书出版和以互联网、手机为基础的数字化出版,是传播科技文化知识、普及大众教育的重要工具,具有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笔者力图通过理性总结历史经验和预测未来趋势,深入探索可行措施,希望帮助中国出版业坚持改革决心,把危机转化成体制破冰和产业格局调整重组的时机,以此推动行业发展,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

一金融危机对国际出版行业产生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美国出版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源起于美国,所波及到的经济领域范围广程度深,在影响呈现方面也比其他国家迅速。因此,美国出版行业在金融危机下的波动先于其他地区发生,加上传统出版领域普遍受到来自数字出版的冲击,美国书业萧条的状况体现得更加全面深刻。

(1)出版物的发行印刷受到冲击

据美国在线媒体组织WhatTheyThink2008年11月4日推出的题为“美国印刷每月出货量”的最新报告显示,9月份美国商业印刷的出货量为84亿美元,与2007年8月相比下降了3.35亿美元,下降幅度为3.8%,该报告的组织者表示,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纸媒向其他媒体转移,是市场印刷需求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另据PIA/GATF(美国印刷协会/印刷技术基金会)10月份的统计报告显示,2007-2008年度美国印刷业的盈利出现下滑,美国印刷企业的平均税前利润率为3.1%,较前一年度的3.4%下降了0.3个百分点,盈利能力降低。杂志出版方面,受到金融危机对广告的拖动与网络的双重冲击,部分杂志出现停刊减刊的现象。其中奢侈品时尚杂志12月广告页码较去年同期下降22%,趣味杂志《Radar》倒闭,少女时尚杂志《CosmoGirl》停刊仅保留网站,《Men"sVogue》合并到《Vogue》,形同停刊。

(2)图书销售下滑,报纸广告与发行骤减

美国图书销售三大实体连锁店巴诺书店、鲍德斯书店、百万书店第三季度销售下滑明显。其中,巴诺书店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去年下滑4.4%;鲍德斯总销售额同比去年下降10%,净损失1.722亿美元;百万书店平价店总销售额则同比去年下滑9.9%。业界认为美国书业目前的表现比初期的预测更加萧条。美国报业在金融海啸下广告收入大减,发行减少,全美507份报纸08年前两季度发行量减少了4.64%。继美国最大报业集团甘尼特公司(Gannett)和《时代周刊》的发行商时代公司10月底宣布裁员,《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2009年4月开始停止发行印刷版而专注网络版之后,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业12月8日宣布已向特拉华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是金融危机下公司无力偿还巨额债务的被迫之举。

(3)出版集团应对危机

企鹅出版集团旗下的哈泼•考林斯和皮尔森两家出版公司宣布冻结员工薪金增长计划并考虑裁员;西蒙-舒斯特和托马斯•尼尔森两家出版公司在美国已经分别裁员35人和54人;时代华纳旗下出版公司TimeInc第三季度业务收入下挫7%,计划裁员250人;

在总体市场萧条的局面下,唯有电子出版物和相关产品销售却表现出繁荣之势。各商家加大对数字化出版的投入,希望以此摆脱危机困扰,占领新媒体市场:企鹅集团宣布进军手机阅读市场,手机版图书供iPhone用户购买阅读;兰登书屋免费向iPhone提供部分畅销书的手机版本;亚马逊推出的电子阅读设备Kindle更是被称作出版业的“特洛伊木马”,业内人士认为它具有改变出版行业整体格局的潜力,巴克莱资本的分析师道格•安缪斯(DougAnmuth)12月5日宣布将亚马逊的股票评级调升至“超配”,相当于买进的评级,肯定亚马逊凭借其现有商业模式在经济低迷环境中的竞争优势,并预估经济情况稳定以后亚马逊的业绩将恢复两位数的成长率。

(二)金融危机下欧洲、日韩、澳大利亚等国出版行业概况

英国:金融危机对银行资本的直接冲击对英国的大型出版集团和图书批发公司造成了负面影响。鲍德斯集团08年年初曾以资产抵押的方式向Landsbanki银行申请了2300万英镑的贷款并得到批准,金融危机对冰岛Landsbanki的冲击使鲍德斯集团的资金链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凭借英国政府对Landsbanki英国支行提供的短期担保贷款得以暂时维持运转。英国第二大图书批发商贝特拉姆因其母公司伍尔沃斯集团失去信用担保而陷入信用危机,许多出版社因此要求贝特拉姆提前回款,甚至停止向贝特拉姆供货。

图书的销售市场略显疲态,据尼尔森图书公司的数据,如果排除“哈利•波特”的因素,截止08年10月,英国图书销售额比上年同期下滑1%。新闻集团旗下《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广告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尤其是分类广告和单一广告,默多克表示可能对旗下几家英国报纸进行裁员。

法国:2008法国出版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保持了稳定的发展速度,销售额持续走高。上半年出版物销售额比2007年同期上涨15%,中小书店销售额增长达到8%。

德国:2008年的德国图书市场和2007年比相对低迷,其中商业街书店的销售额在今年的前9个月同比减少3%。法兰克福书展作为世界最大的图书博览会,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状况并不明显,大多德语出版商相信,他们的商业环境仍然十分稳定。

日本:日本最大日报之一《读卖新闻》下属的《读卖周刊》由于发行量大幅下降,在12月1日之后暂停出版。日本出版物研究所预测,从目前的数据来看,预计2008年日本书业全年的销售额和2007年相比将下降3%。

二中国出版业在金融危机下的挑战与潜在机遇

1.金融危机刺激下经济类图书出版销售大幅增长

全球范围的经济波动,大众了解经济现状的渴望和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关注空前高涨,原本只有专业人士关注的经济金融类图书成为了人们寻找解答的重要工具。在图书销售市场上,《伟大的博弈》《次贷危机》《货币战争》等大众财经读物成为畅销书;中信出版社5月推出的《美元大崩溃》销量超过17万册,6月推出的《看不懂的中国经济》销售20万册,《黑天鹅》超过14万册,10月推出的《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上市不到一个月已经加印四次,对市场需求的快速感知和反应令他们收到丰厚回报;其他出版社也看到这难得的商机,加快推出更多的相关内容图书,开始一轮新的市场争夺,轻工业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出版集团等也纷纷准备从美国、欧洲等地购进相关畅销书的图书版权,加快制作推向市场。不过,这种热点书籍的销售成绩能够延续多久,也因经济的快速变动充满了不确定性。

2.中国图书在国际书展上版权输出成绩显著

法兰克福国际书展10月15日在德国开幕,这是国际版权交易最重要的平台,交易额高达世界版权交易高达额70%—80%。虽然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国际图书市场也进入一个版权交易趋于谨慎的观望期,中国展团仍有108家出版社参与了本次书展,品数量达到5300多种,交易成绩突出。据中国展团组织方不完全统计,此次中国展团输出版权1092项,总金额约3767万美元。其中签署版权输出合同的有408项,金额约1204万美元;达成版权输出意向的684项,金额约2563万美元。虽然数量上比2007年的1928项版权输出有所减少,但贸易额大幅攀升,成绩斐然。并且09年中国将作为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参加,全年将有机会举办大约150场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是中国出版业走向世界的一次重要机会,全面推广中国的优秀出版产品,提升国中国出版业在国际文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国内杂志出版市场目前尚未出现明显波动

当美国的时尚生活类杂志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举步维艰的时候,国内的杂志行业受到的冲击相对有限,中国的时尚杂志仍有相当大的市场拓展空间,未来生存与发展环境相对稳定。据桦榭出版集团中国区总经理艾弥尔预测:“有实力的出版公司依然不会放缓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不会取消在华新项目的开展。”《摩登绅士》,《GQ》内地版,《芭莎男士版》等并未改变原有出版或改版计划,杂志出版商对中国市场仍有信心。

4.传统报业因广告收益下滑受到严重影响,数字化探索步伐加快

金融危机背景下房地产,汽车以及相关消费领域市场需求下滑,广告投放速度减缓或规模紧缩,报纸依赖广告实现赢利的能力降低,加上纸张成本的上涨导致的运营成本增加,报业的“寒冬”也许正在逼近。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指出,报纸行业2008年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可能。如果经济情况没有明显好转,中国报业在2009年可能更会面对雪上加霜的境况。另一方面,中国报纸的数字化由于技术弱、资金少、机制不灵活、新闻门户网站过于强大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方向不明确,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赢利模式,金融危机下整体经济环境的低迷,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快报业数字化探索的步伐,寻求有效的网络出版赢利方式,协调传统发行与网络出版之间的关系,通过资源整合提高价值。

5.数字出版产业在危机中受到制约也面临机遇

数字出版的迅速发展是世界出版产业的趋势。中国的数字出版市场起步晚,在硬件开发、产业链建构、消费者阅读习惯的培养上处于初级阶段,数字出版行业标准、管理规则等相对滞后。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可能限制对电子出版物阅读终端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与市场推广,但从目前国际出版市场上,部分出版社关注数字出版以应对传统出版萧条的走势来看,金融危机会加快出版数字化转化的趋势,在传统图书销售下降的现实条件下中,推进版权的数字化开发,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建构新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加快出版产业整体格局的转化。

三、我国出版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

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出版行业而言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新闻出版业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技术升级与转型的关键阶段,外部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为行业发展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投资市场的谨慎可能减缓部分出版集团上市融资的步伐,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探索可能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种经济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大众娱乐消费减少学习需求增加等客观因素为出版行业发展创造的有利外部环境,中国市场的相对稳定性和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为出版业发展所带来的机会。这是一场蕴涵机遇的挑战,也许会加速我国出版产业已有的增长缓慢、产业链不和谐等问题集中爆发,但同时也会产生外在压力让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和出版企业大刀阔斧坚持改革推进出版创新。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推行,让中国出版业能够在金融危机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扩大国内市场,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不断自我完善,真正推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国家管理层面

1.发挥舆论引导的职能,在金融危机中担负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

金融危机的冲击令国民收入消费状况出现一定的改变,不但需要一个物质选择上的调整期,社会心理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缺乏安全感,对未来失去信心等,出版主管部门要通过自己的职能,引导提供大众需要的出版产品,疏导社会情绪,使人们通过学习增加对社会状况的理性认识,提高生产创收能力,积极面对危机,保持社会稳定。比如大力推进“农村书屋”计划,加快建设进程充实文化产品,切实考虑因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相当数量的农民的知识需求,增加涉及农业生产技术、自主创业等相关内容的图书比例,配送大批使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出版产品,满足基层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2.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出版产业的市场转化

出版业担负着民族文化推广传承的重任,我国文化积淀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却因长期的体制限制,创新乏力,鲜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诞生,在国际话语领域处于弱势地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家出版管理部门应加强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加快推进出版单位的“转企,脱钩,改制,重组”,鼓励出版企业上市融资,适度放宽行业外资金参与的条件限制,加快以质量衡量为标准的书号审批改革,拓展民营出版机构的发展空间,释放产业的内在创新活力,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生产出一批能体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出版作品,让中国出版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领域,通过市场规律的优胜劣汰实现出版业的资源整合、结构优化。

3.鼓励出版集团公司跨地域跨行业整合,培养一流的出版传媒集团

纵观维亚康姆,贝塔斯曼等世界十大传媒集团,它们都没有局限于某一单一传媒类型的产业结构,它们不仅仅是出版业的领跑者,还通过深度挖掘资源优势拓展相关传媒领域,相互补充提升,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全球化扩张。金融危机中单一出版行业抵御风险的实力较为单薄,与其他传媒行业的资源整合率不高。政府部门应鼓励出版企业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以实现资本资源人才的最优化为原则重新整合,壮大实力加强对相关传媒领域的探索,扶持建立产业链完备的真正跨区域、跨行业的出版传媒集团,针对国际市场,打造中国的强势出版传媒品牌,让中国出版业真正走向世界。

4、扶持版权产业基地建设,推进版权产业的规模发展

总结其他国家版权产业园区建设的经验,结合版权产业对智慧创意互动融合的内在需求,与金融危机下国家拉动内需的市场导向,大力支持版权产业基地的建设。依靠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几个中心城市,借助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的学术研究优势,建设“国家版权产业发展战略基地”与“国家版权产业研究中心”,推进版权产业官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5、加强对数字化出版业的支持与管理,拓展新兴出版领域市场

当英美书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遭遇寒流之时,人们开始采用电子出版物的发行来转“危”为“机”。虽然2006年我国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逼近200亿,但中国的数字出版业基础薄弱,特别是对阅读器终端的开发推广不够,单位产品赢利能力不强,收益结构不合理。但中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出版管理部门应放宽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投入,加强与国际一流出版商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建立合理长效的盈利模式,引领大众建立对数字出版物的阅读习惯,紧跟世界出版的发展趋势,深挖国内市场,消化金融危机对传统出版业的负面冲击,带动出版产业的整体成长。

6.培养引进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满足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变化

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印刷相关专业本专科层次专业学校多达250余所,人才培养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另一方面由于专业教育与实务需求的脱节,缺乏高水平的出版人才。金融危机压力下要求出版人才了解现代传媒特性、具备选题策划能力,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政府应推动编辑出版专业方面的教育改革,注重培养的科学性、实用性,认可学科的独立性、权威性,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出版人才队伍,满足出版业跨越式发展的需求。

(二)出版机构层面

1.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推出金融危机下满足消费口味的优秀作品,抢占市场先机。不仅仅要抓住现在经济金融内图书热销的机遇,还要对市场未来走向有预见和判断。比如在经济危机中读者可能普遍感觉苦闷,也许更需要更有趣味性的书来慰藉自己,休闲娱乐类图书在未来可能畅销。企业可以提前策划,指定选题,发掘相关优秀作品,尽量避免因对市场信息的滞后反应而丧失机遇。

2.有一定基础的出版企业要通过上市融资壮大自身实力,以此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下。自2007年12月21日辽宁出版集团首创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合并打包上市,迈出了我国出版企业上市的重要一步以来,我国已有出版行业上市公司11家。上市企业要充分借助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增强自身实力,坚持创新,积极拓展。

3.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激发创造活力,为出版产业的发展寻求智慧支持。金融危机的冲击增加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国际优秀出版人才到中国的可能性增加。国内出版企业要充分发挥他们智力资源,了解国际市场和国外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找准选题,提高品质,减少因翻译、结构、设计造成的质量问题,多出精品,打造自己的国际品牌。

4.加快数字出版物的研发推广,培养消费习惯,探索一种稳定的抗风险能力较高的赢利模式。数字出版的推进工作需要政府与企业双方面的合作。经济的持续低迷使人们更希望通过书本增加知识,提高素质。出版企业对数字出版产品的推广开发要讲究战略步骤。平衡数字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的结构,新旧互动,拓展整体的市场需求。

结语

金融危机的强劲破坏力正在逐步显现,未来的一年,中国的出版产业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对未来保持足够的理性,但同时也要充满信心,通过政府与企业多方面的沟通合作,促进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能够走向世界的强势出版集团,为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注释]

[1]《2008年9月美国商业印刷出货量下跌近4%》,科印网,2008年11月11日

[2]《PIA/GATF数据显示:美国印刷业盈利下滑》,科印网,2008年10月10日

[3]《金融危机来袭,杂志的好日子过去了?》,东方早报,2008年12月10日

第3篇

关键词:金融;银行业;区域金融中心;省城副中心;金融生态环境

2004年,襄樊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襄樊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抢抓金融危机和东部经济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充分应用好国家振兴中西部政策以及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政策,认真研究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金融需求,找准金融支持襄樊经济发展的支点和突破口,确立建设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金融支撑体系的基本思路。即: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发挥其他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积极引进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樊设立分支机构;做大做强地方性商业银行,加快推进村镇银行试点工作,积极发展互小额贷款公司和合作型担保机构,创新担保、抵押、质押形式;发展多种层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市场,鼓励本地企业上市到资本市场融资,力争用一两年时间,初步构建市场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体系。

按照这一思路,襄樊在加快构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金融支撑体系,为襄樊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金融血液进程中,应着重要解决好襄樊金融发展的五个问题。

一、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是襄樊金融发展的现实选择

是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还是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建立与省域副中心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功能?一个地区能否成为金融中心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和发达的金融市场;有健全的金融法规和管理制度,实现较宽松的金融管制;良好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的通讯设备;有足够以至较高的金融专业知识水平和经验较丰富并通晓国际通用语言的从业人才。其中,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和金融发展是金融中心形成所需要的三大最基本的要素。

襄樊属鄂豫川陕毗邻地区重要城市,历来为“南船北马,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具备了能够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地理优势,但是,从目前看.囊樊市的经济综合实力、金融发展水平,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还不相称,更与金融中心形成条件相去甚远。2008年,全省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3万亿,武汉市接近4,000亿,我市尽管突破了1,000亿.但还占不到全省的10%。只相当于武汉市的1/4强一点。从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应该拥有的经济实力看,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一般要占到全省和省会城市的15%(=1,695亿元)和60%(=2,400亿元)以上,而我市目前只占到9%和25%多一点。从这点看,襄樊必须快速扩张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湖北“两圈一带”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为全省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2008年末,全市各项存款本外币合计余额为834.4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79.55亿元,存、贷款余额仅分别占全省存贷款余额总量的6.15%、4.17%(2008年全省存、贷款余额1.35万亿元、9,100亿元),而全市各类金融机构仅35家,其中银行类12家、保险类28家(财险15家、寿险13家)、证券类5家(证券交易营业部),金融从业人员2.2万余人,没有一家总部在襄樊的全国性金融机构,还没有一家外资金融机构人驻襄樊,唯一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一襄樊市商业银行规模还十分弱小,这样的金融发展状况仅仅能够满足目前襄樊经济发展需求,而与能够带动、辐射一定区域的金融服务需求相去甚远。

结论:以目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看,襄樊显然不具备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条件,那么,襄樊应当定位为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为支持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建设为努力方向。

二、明确发展目标.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2009年,襄樊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国全省战略部署,确定了襄樊市未来4年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即未来4年襄樊发展的234目标:就是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达到750亿元;用三年的时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用四年的时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实现襄樊经济跨越式发展。

襄樊市经济发展新目标的提出和实施.为全市金融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发展挪出了新的空间,准备了充足的信贷载体。企业数量与规模的大增。必然导致支付结算、融资担保、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需求增加;而全国、省、外地资本和项目向褒樊转移和投入更需要承载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企业要做大做强,不仅需要间接融资,还需要到资本市场上市直接融资等等,这些都为完善襄樊金融服务功能提出了现实的需求,我们必须为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搭建整合资源、吸纳聚集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平台,使襄樊成为吸纳和聚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的“洼地”,从而满足企业扩张需要,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增强企业创新活力。

因此。对应于襄樊经济发展的目标,襄樊金融未来4年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各类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翻一番达到800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翻一番达到1,600亿元、各类金融机构数量达80家;建立区域性地方金融机构一城市商业银行,形成区域银行网络并争取上市;加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提升产业转移的金融服务水平。成立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机构,增加对转移企业的有效资金供给;构建有针对性的贷款担保机制,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完善有针对性的信贷管理制度,妥善解决承接产业转移中的融资体制问题;创新有针对性的业务品种,创新中间业务。满足转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优化融资结构,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无论从全国、全省还是我市企业融资来源看,均表现为“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格局。这造成金融风险的压力过分压在银行身上,使银行不堪重负;优秀的企业不能以低成本获得资金支持迅速做大做强,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也不能借助于资本市场建立健全起来。

从我市2008年年底的银行数据看,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379.55亿元;而我市在沪深股票市场上市的企业仅有5家.即:东风汽车、中航精机、新华光、襄阳轴承、湖北金环。5家上市公司总股本为27.462771亿股,截止2008-12-31股东权益为78.08985396亿元,并且未有发行企业债券。其它未上市企业更没有发债的资格,企业通过发债融资的渠道几乎没有启用。

假定以股市融资代表直接融资,股东权益算做企业的直接融资,那么这个直接融资(78.08985396/(379.55+78.08985396))仅占17.06%。即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为:17.06:82.94。

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和改革以来历史上最高的20%(最高近30%)的水平相比相差甚远。如果仅以股本算直接融资占比仅为(27.462771/(27.462771+379.55))6.75%,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直接融资占比在30%-50%的比例相差甚远,说明绝大多数企业资金来源于银行,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系统导致金融市场结构失衡。

因此,未来襄樊经济要实现翻番,必须注重调整融资结构状况,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尤其是扩大在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推动全市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优质本地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发展。未来4年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多途道融资体系与金融体系,重视和加强政府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银企对接;重视和加强银行创新机制建设,提高融资水平;重视和加强资本要素市场建设,培植多元融资格局。进一步培育资本要素市场,多采取风险投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创新资本等手段,来增强投融资能力;进一步做好企业上市服务工作,力争到2012年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0家以上。

四、加强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是繁荣市场主体的迫切要求

襄樊市金融组织体系分为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类别,其中银行类体系最为完善,既有业务经营机构,又有宏观管理部门,其业务运行和管理行为对襄樊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巨大;证券、保险业务则全部是业务经营机构。在经济杜会生活的作用也逐渐在加大。全市现有各类金融组织机构35家(以市级为统计口径),其中银行类12家,保险类28家(财险15家,寿险13家),证券类5家(证券交易营业部),金融从业人员2.2万余人。

目前来看,主要是银行类市场主体与襄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差距较大,目前除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以外,银行类市级机构仅有11家,这显然不能满足辖内多样化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

(一)大量的产业转移企业和项目更喜欢与自己熟习的银行打交道,而辖内没有其钟情的银行分支机构;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个性化的银行服务。而目前传统的银行类分支机构,要么没有相关的金融产品,要么市场的定位达不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本地地方性金融机构块头小,资本金与信贷规模不足以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

因此,襄樊未来4年内要实现234的经济发展目标,银行类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银行业市场主体建设,做大做强金融市场主体规模。

(一)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鼓励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来樊设立分支机构,以满足产业转移与资金流动的需要。

(二)鼓励外资银行机构来樊设立分支机构。据了解。全市登记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达200户左右。随着更多的外商来樊设立企业.为了更好地为这些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引进外资银行来樊设立分支机构势所必然。

(三)随着襄樊本地企业不断壮大,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将会诞生.为了做好企业内部的资金调度和管理,应当积极设立企业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四)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樊市商业银行,强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当务之急,一是通过增资扩股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近期股本扩大到10亿元,远期目标可以扩大到50亿元,并争取在证券市场公开上市;二是加强内部治理,扩大信贷产品线,全方位满足城乡个人、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三是扩大机构网络,向县域和区域延伸,广泛延揽各类机构、个人客户,逐步形成区域性商业银行规模。目前仅在市区开设分支机构6个,应逐步向辖内各县市区增设分支机构,形成遍布城乡的机构网络,并适时在周边地市开设跨区域分支机构,实现襄樊经济对周边毗邻地市的辐射带动;四是找准市场定位。要以服务襄樊市城乡中小企业与本地居民为市场定位,争取用1-2年时间建立一大批商行优质忠诚客户,办成真正的“精品银行”,“老百姓自己的银行”。

五、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襄樊经济发展新的目标的提出,为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生态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

(一)信贷载体不足。目前,襄樊规模以上A级信用企业数量不足600户,仅排全省第6位,导致信贷资源运用与企业数量不匹配;

(二)信用担保不足。襄樊市信用担保机构少,资本金低、合作面窄。全市比较规范的信用担保机构仅8家.担保基金总额只有1亿多元,担保规模明显不足;

(三)发展环境尚需优化。抵押贷款评估、收费、登记不规范,制约了对中小企业、县域经济的贷款。

(四)政府金融服务保障尚需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在企业资金需求信息共享上还缺乏有效的沟通,在推动银行放贷上缺乏坚实的政策和措施保障,银行存在信贷风险的顾虑。

今后努力方向与目标:重视和加强市场经济主体建设,扩大信贷载体;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信用襄樊。

(一)加大企业成长工程建设。必须通过大力开展企业成长工程,使企业提档升级,消除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更多的企业进人银行信贷领域,信用优良的企业贷款需求能得到更好地满足。

(二)加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担保体系,为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规模提供平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担保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担保领域、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的同时。打造按市场化模式运作、担保基金过亿元、符合与国有商业银行合作条件的较大规模的担保机构,组织金融部门与担保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确定适当的担保放大系数,做好担保贷款发放工作.合理进行担保风险补偿,降低担保基金运转风险。

第4篇

一、关干单体城市与文化研究

学术界在这个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据张利民编辑的《近代中国城市史论著索引》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关于单体城市研究的专著、资料集、论文集等共计518部。

张仲礼主编的《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以城市的现代化转型历程为主线,透视城市内部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总结城市转型的特点,揭示城市转型的规律,富有创新性。隗瀛涛主编的《近代重庆城市史》,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古代重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近代重庆城市商业中心、工业中心、金融中心的发展等一系列城市转型问题进行全方位考察,对繁杂的城市转型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论述,对重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条件、动力、特点和存在问题加以剖析,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罗澍伟主编的《近代天津城市史》,皮明庥主编的《近代武汉城市史》,以近代文化特点,城市人口和职业,城市阶级结构,城市秘密社会,社会风俗,以及城市的总体特点等,列出专章加以阐述。

除上述四部带有开创意义的专著之外,还有史明正著《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此书重点研究了清末民初30年间,北京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作者十分强调西方科学技术在资本密集的公共工程和公用事业中的作用及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不仅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探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对20世纪初北京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活的影响。谢本书、李江主编的《近代昆明城市史》,为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近代昆明城市发展演变史的著作,主要探讨1840―1949年百余年间昆明城市社会、经济的变迁及其近代化的历程。这些著作的贡献,不仅表现为对各城市历史发展的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分析,保存了重要的地方史料,而且对于这些城市当前的规划布局和市政建设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关子区域城市与文化研究

近年来对东南沿海、华北、长江流域等区域城市系统、城市群体研究的积极探索和不断尝试,代表着近代城市转型研究的发展趋势。由张仲礼主持的“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的课题,第一次“将东南沿海城市作为一个城市群来研究”。研究者紧扣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这一主题,就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这五个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逐一进行个案研究,既勾勒出每个城市的个性,又归纳出五口通商城市的共性特征。他们首次把东南沿海五个通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的城市群体,采用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相结合的立体交叉式研究方法,考察其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较好地把握了东南沿海地区以五口通商城市为主体的城市群体在带动区域近代化和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天津地区的学者进行了“近代华北区域的城市系统”研究。该课题研究以区域内城市系统的演变和城市化进程为主线,对华北城市进行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研究。近代华北是中国传统社会由封闭被迫走向开放过程中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之一,表现在区域城市系统方面,就是传统区域城市系统走向瓦解,初步形成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近代华北区域城市系统。他们紧扣近代华北区域城市系统变迁这一主线,既研究城市系统中各级、各个城市的个性及其在城市系统中的地位,也研究整个华北城市系统的共性、概貌及其在近代中国城市系统中的地位和特色。

区域城市群体和区域城市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城市联系。胡光明《清末民初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根源与启示》一文,在宏观整体把握京津冀地区区域城市系统的基础上,对区域内部具有特色的次等城市系统的联系也有考察。胡光明通过对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网络发展演变状况及其内外因素的剖析,认为这段京津冀城市化和城市的近代化大大加快的历程充分说明京津冀共生于一个生存空间,是密切联系、协调发展的关系。三方应更进一步地密切携手,彼此发挥各自优势。

东北地区是20世纪以来兴起的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近年来关于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研究已经成为区域城市研究的一个热点,所发表的文章较多,西南、西北地区缄市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少。何一民《抗战时期“人口西进”运动与西南城市的发展》一文,主要从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角度论述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城市发展的原因。该文尝试采用甄别人口类型的新方法,着重指出人口迁移对于西南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在于迁入人口的数量,更重要的在于迁入人口的质量。因此,尽管当时西南地区迁入和迁出人口的数量大体持平,但素质高、具有年龄优势的外省城市居民的迁入改变了西南城市的人口结构,对西南城市特别是重庆、成都、昆明等中心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将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城市史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

在近代城市整体转型研究方面,有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宁越敏等《中国城市发展史》、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与展望》、曹洪涛等《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前三部著作均是中国城市通史性著作,比较全面、系统地从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研究了中国城市的起源、古代到近现代的发展,这三部著作各具特色,均为中国城市史的开创性著作。这些著作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即注意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理论的力度,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归纳,颇有新知新意。

隗瀛涛主编的《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以现代化为主线对近代中国的城市类型进行了划分,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的兴衰、发展原因、发展动力、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书的学术成就主要是:(1)该书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地对近代中国城市进行分类综合研究的学术著作,具有开创意义。(2)在对城市进行分类综合研究方面,理论上有所突破。(3)作者在研究中能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辩证地、历史地分析城市史和近代化过程中的复杂现象,提出了不少新见解。《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近代城市研究从单体城市研究、区域城市研究进入整体性、综合性的宏观研究,对于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学术界引起反响。

除上述专著外,近年来还发表了不少从整体上对近代中国城市转型进行研究的论文,如:隗瀛涛《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谢本书《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和近代化历程》、凌耀伦《浅谈中国近代城市史》、罗澍伟《关于开展近代中国城市研究的一些管见》等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做了不同程度的概述,对近代大城市兴起发展原因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提出了近代中国大城市从政治中心优先发展到经济中心优先发展的机制转变。宫玉松《中国近代城市关系简论》、刘应杰《中国城市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等文,从整体上探讨近代城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