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1:54
导语:在心理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职务犯罪;心理分析;医疗系统;经济犯罪
中图分类号 DF7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116-05
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人多发生在30岁至60岁之间,按照心理学之原理,“这一时期多已成家立业,自我意识成熟,身心已趋稳定,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获得创造力,避免‘自我专注’的重要时期,所以一般较难形成犯罪心理,其犯罪行为也大大减少。”然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案件近年来却有增无减,本文拟探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个体以及群体的心理生成机制。寻求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深层次的犯罪心理,从而为职务犯罪防控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医疗系统心理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属于白领犯罪,犯罪行为人多是知识分子,从事社会体面行业,行为人实施犯罪,一经发现则会使其生存依据遭受严重之威胁,实属得不偿失,所以职务犯罪应该为有理智之人所不愿从事的行为。然而,近年来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却呈现出增长态势,笔者认为有必要探究其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轨迹,真正找寻到此类犯罪的心理防控策略。
(一)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的必要性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种,其犯罪原因与犯罪之个人差异有关,所以,对医务人员个人心理差异之检讨,有助于犯罪原因之了解。
1 中国现状使得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成为必要。当代中国,医疗系统职务犯罪防治呈现出二律背反的现象,刑法规定及刑罚惩罚越来越严厉,但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整体趋势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已经知道,单纯依靠刑罚惩罚并不能完全减少乃至消灭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只有从多方面查找犯罪原因,寻求各种犯罪防范对策,才有可能对职务犯罪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2 从犯罪学的角度讲,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就是医护人员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的行为,研究医疗系统职务犯罪,首先要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关注人格障碍引发的犯罪问题。了解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形成要素,有助于提供正确的职务犯罪预防和控制对策,使职务犯罪预防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了解职务犯罪的心理要素。就可以针对每个心理要素,制定具体的措施,从社会,家庭等方面落实预防工作。而且。还可以通过对犯罪行为人心理要素的分析,警示其他医护人员,以免陷入心理的沼泽,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而误入歧途。
3 功利主义观点决定了心理分析的重要性。按照英国学者边沁观点,快乐或痛苦是实践中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快乐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快乐的真正意义在于满足某种心理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消灭某种心理痛苦。人的行为是在思考利弊得失的情况下做出选择的,犯罪人之所以选择犯罪行为,关键是对其心理来说,是有乐可图。当犯罪所受之苦大于犯罪带来的收益时,他心理上就会抑制犯罪的冲动。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中进行心理分析。
(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的可能性
1 维护社会秩序,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和制裁,这当然是司法机关和有关国家机关的有关部分任务,但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领域,对罪犯的再教育领域等是心理学能够参与解决的问题。职务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是由于主体受到内外因素综合的影响,并在其意识(心理)支配下实施的,如果存在无心理支配下实施的行为,则该行为无异于自然界之物,不属于刑事法学考虑之范围。同时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多是直接故意犯罪,基本上不存在过失犯以及激情犯,所以有心理分析之可能。
2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犯罪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都是可以找到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心理原因,因为行为和心理是互为表里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发生的。而行为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违法犯罪的心理和动机,所以我们可以在犯罪行为人的行为过程中寻找到蛛丝马迹,从而探求行为人的犯罪心理成因。
黑格尔认为: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就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是确定之存在,飘忽即逝的(如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是不合理性的,其最终是要的,但我们认为仍有分析之必要,它虽然不符合历史发展进程,最终走向衰亡,但自然过程会很漫长,我们就是在寻找心理原因同时积极寻找心理对策,从而为加速其灭亡——即减少和消灭职务犯罪作出贡献。
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的心理形成及原因分析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主要是从心理角度审视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首先必须要研究犯罪人的人格,即罪犯人格,指已实施职务犯罪者的人格,其心理一般包括犯罪心理因素和和正常心理因素。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中犯罪人的心理结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医务人员职务犯罪之个体心理形成过程
1 医务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之形成是内外因相结合之产物。犯罪原因多种多样,但总体就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个体犯罪而言,主要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表现为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个性心理倾向中具有的心理障碍因素。所谓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行为人心理的、社会的、生理的或药物的原因所造成的无法有效适应生活的失常现象。有的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子女在国外读名牌大学,仅生活费每月就需要一万多元,而凭其工资是远远不能满足的。这就使部分医护人员心理产生障碍,于是便将眼光盯上自己手中的职权。所以,错误的需要偏离是职务犯罪心理产生的源泉,而动机偏离则是职务犯罪的直接动力。医疗行业领域内存在一些制度漏洞,譬如某些医疗单位的招投标程序都是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制定的。这就给予了犯罪人以犯罪机会,所以。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在犯罪动机驱使下实施犯罪预备,进而实施犯罪行为。
2 医务人员的个人犯罪心理结构以需要为基础不断发生蜕变。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和他的利益相关。申言之,人的需要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需要是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最深层次,它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个人的需要由多种,而且需要之间不仅是纵向的,也有横向的。即使在同样的横向里,对于不同的对象。对于不同地位之人其重要性也显不同,当然,人的某一种需要层次也可能会无限膨胀,如职务犯罪人从贫苦出生,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然后又树立新的岗位奋斗目标,这些都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低层需要获得一定程度满足后,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譬如地位、名誉、财产等,当得不到有效满足便会产生挫折感,感觉权势欲等无法得到实现,就会导致内在矛盾激化,部分职务犯罪行为人不是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如智力、能力不足,等等,反而认为是自己没有足够的关系,从而怨天忧人,自暴自弃,导致对周围环境的持敌视态度,最后就会贪图享乐私欲膨胀,导致医疗系统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职务犯罪人的挫折感的形成有很多种原因,譬如医护人员是一个高劳动强度、高风险的职业,但医护人员的收入与其工作的强度和风险并不相称,于是部分医护人员心理失衡。医护人员总体上收入虽有所进步,但相对于其他行业和阶层感觉收入总体上在减少,购买力相对不高,导致医护人员相对剥夺感明显,便会寻求其他方式增加创收,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形成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自觉的过程。当行为人的正常心理因素在心理结构中占据大部分时,此时行为人心理是健康心理;当犯罪心理结构中畸变因素大于正常心理因素,而行为人心理抵抗力又不足时,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当犯罪畸变因素和正常心理因素处于相等,即临界状态时,主要是行为人的心理与外因相抗争的结果。当行为人防御时,本能的克制(内在的原因)出于外在的强迫原因时只能是不快乐的。如果出于内部原因则服从于行为人的超我功能的发挥,因此,它具有不同的经济效果。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在犯罪前也大多具有正常心理,但当其升任到领导阶层时,就产生相应的高层次需要,当其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甚至是消极心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种经验如果在很短的时期内,使心灵受到一种高度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的方法去谋求适应,就会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这种经验称为创伤,从而导致心理障碍。他们大多“执着于过去的某点,不知道自己如何去求得摆脱,以致与现在和将来都脱离了关系。”用过当的代偿行为来满足其权势欲,从而使自己不知不觉陷入犯罪。
(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团体之心理形成过程
1 团体内聚力的形成。我们一般把对个人、团体、社会问题或个人环境事件予以有组织与固定的反应,称为态度。个人所形成多数的态度,大多数来自其所属的团体。如果个人态度与其他成员不同,则团体其他成员便会通过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劝告其放弃原来的态度,以便形成另一种态度。所以团体经验对于个人态度之形成很有影响。个人形成的多数团体也是具有感情基础的人际关系的一种系统。交往的需要是基于在恐惧和情况不明的情势中保卫自己的需要。如由于分赃和保护自己之需要。情感接触的发展,从而形成“价值——定向”的统一,这时,团体进一步团结,在共同过程中形成基本价值的吻合,最后,全体团员开始分担团体活动的共同目的以及与这一目的有关的价值。
2 既成团体形成后,会形成共同的团体规范,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迫使个人顺从或服从团体的共同规范。团体规范就是绝大多数团体成员共同认为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具有明显的团体压力特点。个体在面对团体压力时在意志因素中呈现出双趋冲突,即个别医护人员不想加入职务犯罪团体当中去,但又怕遭到团体领导以及成员的报复,甚至职位的丢失,从而选择参加职务犯罪团体。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之风日趋严重,不少医务工作者内心也曾多有担心害怕,并给予积极抵制,但在团体压力下。腐败有随波逐流到越陷越深,最终不能自拔。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起初迫于压力,违心的去做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情,但部分行为人感觉能够捞到一定好处,渐渐态度发生转变,由起初的违心从众演变成内心真正的从众,在自觉的基础上接受医疗团体等共有的价值观,并主动承担医疗团体所设定的违法犯罪义务。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团体心理之形成后,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其犯罪心理又不断得到强化。
三、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预防对策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的防控对象不仅包括已经实施职务犯罪的医护人员,还包括产生腐败犯罪心理尚未付诸行动的潜在犯罪者。但是要想更好地防控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关键还是对医务工作者的职务犯罪心理各种诱因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干预,杜绝其职务犯罪心理的生成。
(一)注重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
在医务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中,外在环境诱因因素不容忽视。健全、合理的制度有助于抑制医疗行业职务犯罪的发生,因为在健全的制度下犯罪人很难寻找到实施犯罪的机会;在制度设计上有较多的缺陷就会为职务犯罪提供滋生蔓延的条件。“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将“医疗机构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采购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以及“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销售方财物,为医药产品销售方谋取利益”都可以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定罪处罚。这一方面加大了医疗系统中职务犯罪行为上游犯罪的打击力度,而医药代表心理也面临权衡,当犯罪成本增大时,会选择不去犯罪,这样就使得医务人员心理再怎么不平衡,如果没有医药代表等的犯罪供给,就会大大减少职务犯罪的几率。同时,完善医院内部的采购、分配制度,提高医疗系统的自治能力,从而降低医疗系统的职务犯罪产生的漏洞。对于违反医疗规范的医务人员,单位可以制定一些严格的规章制度(如资格罚),对违纪违反人员进行惩戒,这样就可以建立医院内部的提前干预机制,真正对医务人员之心理形成威慑力。最后,为了从心理上威慑潜在的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我们要加大犯罪侦查力度,力争严惩职务犯罪,绝不手软。当然,严惩职务犯罪制裁的必然性不是指每一个职务犯罪行为都在事实上得到惩处,而是要在人们的观念中形成制裁的必然性。制裁的及时性是指对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现和处理应当及时,及时地查处案件,其威慑效应会大大增强。因此,要及时采用轻重不同的处罚措施,增强法纪的现实适用性,努力使每一个职务犯罪行为都能得到应有惩罚,才能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
(二)增加超我监控职能,提高廉洁自律能力
针对医务人员在受贿中普遍存在的侥幸心理、从众心理以及失衡心理等,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增强他们对心理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廉洁自律能力以及防腐拒变的能力。一方面,引导医务人员通过自我观察、评价,不断调控和强化自我控制,完善个人品格,形成正确、清晰、明智、成熟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内控机制,有效地对抗非法欲望的诱惑,抵御犯罪动机的生成。另一方面,针对医务人员家属在职务犯罪中的特殊作用,各医疗部门可通过适当方式,让医务人员家属了解行业道德和规范,建立经常联系制度,使他们成为医务工作者廉洁自律的一支重要外在力量。康德认为,人作为理性的自然,可以被看作当他在行使他的意志时,具有选择自由,这种选择也许是外加于他的。所以康德认为,人首先要为自己立法,成为自己的主人。当医务人员个体受到成功的挫折和失落感时。应该注意加强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的监督,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增强自身的心理“免疫力”,从而能有效的防御不良因素的侵蚀。
法国心理学家皮埃尔·让内认为个体适应的失败来自个体的基本有机构成。他把个人看成要么是结构很严密要么是结构很松散的,“生命就象一张资产负债表,患者应变的能力有时同施加于他的要求或压力相等,有时则不等。”所以从心里分析角度要采取有效的办法评估和利用每一位患者的弱点和力量。从根本上说,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心理中起制约因素的主要是良好的自我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所以要积极培养国家工作人员的良好的心理调节结构,更少地产生不正当的需要,或者可以及时地抑制不正当的需要。从职务犯罪的主体而言,要抑制犯罪需要和动机的产生,行为人就必须要有健全的自我调控机制和良好的自控能力,不断的调节与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平衡心态,从而更加自觉有效地抵抗不法欲望的诱惑。医护人员要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要适当进行自我及借助外力进行心理疏导。
(三)重视医务人员合理需要解决,加强挫折感教育
关键词:声乐演唱 紧张心理 情感心理 个性心理
心理状态是指人们在一段时间内体现的心理活动水平。这些心理活动是人对内外环境因素作用的反映。心理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例如:触景生情就充分体现了心理活动的客观性。另外,心理活动还具有其主观的一面。人与人之间由于生长环境、社会阅历、受教育程度、性格特征的不同,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和领悟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演唱者来说,他们在演唱时除了要发挥出其科学美妙的声音,还必须通过他们的耳朵对自己的声音进行检验,再通过大脑来判断是否正确,以便及时进行调整。演唱时自身的反应和外界的反应是同时存在的。如果演唱者在演唱时没有外界的刺激,那么演唱者心理反应的强度就会明显减弱。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心理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常态反应、偏离常态反应和变态反应。常态反应就是指人们能够适应的环境,人们在这个环境中能够保持正常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演唱者演唱时会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所谓偏离常态反应是指能够完成相应的活动,对于演唱者而言,可能没有完全发挥出其正常的水平,会表现出紧张,在音准、音色等方面可能出现问题。当人们出现消极情绪时,首先会影响到人的心脏和血管,这对于人体高级神经控制的歌唱艺术来说是十分有害的。所谓变态反应就是指人们完全不能适应此环境,完全丧失了对外界反应的能力。
一、紧张心理
(一)在声乐演唱中引起紧张心理的因素
1.演唱者对演唱技巧掌握不好导致心理紧张。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演唱者演唱时靠的是激情和天赋,而经过正规训练的演唱者的演唱与前者是完全不同的,在歌唱心理方面有着微妙的变化。对初学者而言,登台演唱较为依赖演唱技巧的熟练程度,此时初学者的技巧往往不是很成熟,这样就给演唱者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随着演唱技巧的成熟,其紧张心理也会慢慢减少。
2.学习方法不当同样会导致心理紧张。学生在学习声乐演唱时,都比较重视发声练习,忽略了将演唱技巧与歌唱相结合,这种现象往往出现于初学阶段。学生对演唱技巧的练习往往将重点放在练声或者某些句子的练习上,没有完整地训练整首歌曲,导致心理较虚,因此,在演唱时表现得很紧张。
3.演唱并不仅仅是一项练声运动,它也是一项全身性的协调运动。唱歌技能、技巧的发挥和心理的变化往往受到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例如,声带疲劳、感冒、嗓子发炎等都会导致演唱者的水平不能够正常发挥出来,从而引起演唱者的心理紧张。
综上所述,演唱者在演唱时出现紧张情绪,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想克服这种过于紧张的心理,必须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对症下药。
(二)消除声乐演唱中紧张心理的相应措施
1.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演唱技巧和轻松自如的演唱,是表现作品的基本要求,也是防止过分紧张心理的保证。实践证明,只有掌握了熟练的技巧,演唱者才能信心百倍、轻松自如地进行声情并茂的演唱。然而,这种熟练的技巧必须来自于长期的基本功练习,包括情、气、声、字、腔、润、味、形等,这是声乐演唱的要素,缺一不可。而其中任何一项技能的练习都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只有日积月累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才是获得成功演唱的根本途径。
2.做好充分的准备。演唱者在演唱前要对歌曲做一番认真细致的研究,全面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做到胸有成竹。(1)对歌曲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要认真地、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音符,熟悉旋律,注意音准、节奏、速度,并反复加以练习,以确保准确无误。(2)要背熟歌词,将它牢记在心,争取达到不假思索便能脱口而出的程度,再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内涵以及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以便对歌曲情绪进行准确的演绎。(3)要合好伴奏,伴奏不仅能丰富和声效果,烘托音乐气氛,而且能激发演唱者的演唱情绪。另外,在确定演唱曲目时,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大曲目、高难度,而要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演唱风格及演唱能力选择易于把握和演唱的歌曲。
3.丰富的演出经验。人们对于自己从未从事过的实践活动都会有一种本能的生疏感,容易产生紧张情绪,而对于自己熟知的活动则能轻松自如地对待和完成。舞台演唱同样如此。因而,演唱者要积极参与各种演出活动和比赛,认真对待。不管演唱成功与否,只要认真参与,都能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或教训,给以后的演出带来帮助。另外,在练习过程中,演唱者也可以有针对性、有意识地为自己创造一些模拟环境。比如,在亲朋好友面前进行非正式的演唱、常去正规舞台走台等。通过这些经历,演唱者逐渐习惯舞台,习惯面对观众,慢慢积累演唱的经验,从而消除正式演出时的紧张心理。
二、情感心理
(一)情感心理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1.情感心理对声乐演唱起着调节行动的作用。情感心理主要对音乐感觉、音色、视觉感觉进行调节。(1)对音乐感觉的调节。演唱者要演唱时,要用激动、兴奋的感觉,或者是用愉悦的、悲伤的感觉去演唱。在演唱中融入这些情感有助于打动听众,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此演唱是失败的。例如,《Tears For Children》这首歌曲,它是一首公益歌曲,这首歌曲象征着灾难过后,爱和温暖无处不在,演唱的目的就是要用歌曲来感动自己、感动他人。(2)对恰当音色的调节。无论是在演唱,还是在朗诵时,都会遇到音色控制问题。音色控制受情感的影响,音色是随着情感变化而变化的。例如,在演唱《黄河怨》中的“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时,演唱者应用哭诉的、暗淡的音色表达特定的情感,而不能用明亮的音色来进行演唱。(3)对视觉感觉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演唱者在表达感情之前,都是先进入想象界面,将情感转化为画面,这些画面应与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密切关系。正因为如此,听众也能产生同样的情感。例如,要演唱《我的祖国》时,首先在头脑中绘制一幅画,将“一条大河”“两岸稻花”“家”等的具置定位好,然后再把“姑娘”“小伙”对祖国的情感描绘清楚,最后用歌声将此歌曲的意义表现出来。
2.信号功能。情感的各种表现都有一定的信号意义,通过表情将其表现出来。声乐演唱不仅是听觉艺术,还是视觉艺术,要求演唱者通过肢体语言传情达意,将其身体曲线的艺术造型表现出来。本文主要从面部表情动作、体态动作、手势动作进行分析。(1)面部表情动作。面部表情主要通过眼、眉、面部肌肉、嘴的变化来反映。例如,《忐忑》这首歌曲,演唱者主要是运用了面部表情来充实歌曲,龚琳娜就是运用眼神、眉毛、脸部肌肉来将这首歌演唱出来,这也是这首歌曲很难翻唱的原因所在。(2)体态动作。演唱者在演唱时所表现的体态动作都是演唱者真实情感的再现。例如,骄傲、自豪等情感可以通过挺拔体态来表现。(3)手势动作。手势动作也是演唱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由双手的高低、对称与不对称、屈伸等各种形式来表现。一般情况下,在一首歌曲的最后,演唱者都会摆出一种动作来表现出其风度和气质。
(二)情感心理如何从声乐演唱中表现出来
1.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对作品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每个音乐、每首歌曲都有其创作背景,都凝聚着创作者特殊的情感。影响演唱者表现作品情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生活阅历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作品有着固定的艺术形式、能够预先提供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演唱者掌握了这种艺术形式的技巧,但是由于演唱者的生活阅历有限,也不能将作品原始的情感完全表现出来。
2.深入理解歌词,从而将作品的情感表现出来。歌词是歌曲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歌词与旋律有机结合,能够体现出歌曲的情感。演唱者演唱时要深入理解歌词,领悟其中的内在情感,这样才能在演唱时将此情感表现出来。例如,《玫瑰三愿》的开头一段“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歌词所塑造的形象是一丛开放在碧栏杆下的小小的玫瑰花,美丽、娇弱、纤柔,有美好的愿望,但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演唱时的速度稍慢、力度中弱,要用比较缠绵、清晰的声音和同情的、怜惜的语调来表现它。一首独唱曲还经常在几个乐段中陆续表现出不同的意境,演唱者要抓住这些不同的环境特征来进行不同的情感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出作品所想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内心的情感状态。
3.曲调。每个音符都是一个个体,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声乐演唱如果在多种模式的作用下达到结构一致――异质同构,就能够激发其作品的情感。例如,《我爱你,塞北的雪》,这首歌曲通过欣赏旋律,仿佛看到了洁白的雪花飘飘洒洒落到了北国大地,一片银装素裹。演唱时优美的歌声,饱含深情的发声,仿佛演唱者能把自己和听者置于白雪的世界中,这样的音乐作品,净化了彼此的心灵,培养了高尚的情操,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异质同构。
在声乐演唱中,在注重演唱技巧的同时,也要注重情感的作用。也就是说,演唱者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投入真实情感,使听众产生共鸣,这样的演唱才能够打动人。
三、个性心理
(一)声乐演唱个性心理特征
1.声乐演唱个性的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们对周围世界认识、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对于演唱者而言,对音乐的理想和信念的选择,使得他对作品的理解有着自己的倾向性,这决定了演唱者的演唱追求。
2.演唱个性的稳定性。一位演唱者偶尔唱几首歌曲,并不能说明其演唱个性,只有经常对唱歌感兴趣,对此问题积极关注,才能说明其对此类作品的个性稳定性。演唱个性的稳定和演唱个性的可变性是对立统一的,因此,演唱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
3.演唱个性的独特性。每一位演唱者的演唱心理状态总带有其个性的色彩。由于演唱者的阅历不同,其在拥有共同的特征的同时,还具有其个体不同的心理特征。演唱个性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相同的情景状况下,不同个性的演唱者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面对演唱时出现的问题会采取不同的行动。(2)同样的心理状态,在不同个性的演唱者身上会表现不同。
(二)演唱者自身因素促使演唱个性心理发展
演唱者自身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和信念,这三个因素能够促使演唱个性心理的完美发展。
1.演唱动机。动机就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对于演唱者而言,演唱动机就是指在作品和听众的激励下,引发的一种心理活动倾向。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歌唱,用歌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同时也激发听众的情感,带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当然这是演唱者演唱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所有的演唱者演唱歌曲时都能够达到此目的,这需要演唱者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和共鸣,需要他能够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全部表达出来,而这与演唱者的动机有着密切关系。一名演唱者若想成为一名造诣很深的歌唱家,必须具有持之以恒的动机。动机是在需要的环境下产生的。对于演唱者而言,演唱动机是在演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另外,歌唱的刺激也是产生歌唱动机的另一因素。事实上,演唱者在培养良好的演唱动机之前,必须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2.演唱兴趣。兴趣是做好一切的源泉。就演唱者而言,演唱兴趣就是演唱者在积极探究演唱时,对歌唱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演唱及与之相关的事物优先注意,并有了强烈、明显的指向性和探究性。演唱者对于声乐表演深入地了解,对此演唱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去研究它、领会它、掌握它,使歌唱兴趣这一心理因素对歌唱行为产生积极的能动作用。兴趣的持久性主要指兴趣的稳定程度。兴趣的稳定性,对一个演唱者的学习、实践都很重要,只有稳定的兴趣,才能促使演唱者长期、系统地学习声乐基础知识,坚持到底,并取得最后成功。兴趣的这些品质使得演唱者在演唱行为发生时反作用于其本身,对演唱者演唱个性的完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歌唱兴趣的存在与否、其强烈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歌唱者的演唱状态、积极兴奋程度。这确实是值得演唱者重视的一个问题。
3.演唱信念。信念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只有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取得胜利。作为一个演唱者,演唱信念的存在对其一生的演唱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在声乐的学习中有一项独特的学习内容――建造乐器,而这个建造乐器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声乐学习者来说是枯燥的。有些人为了实现唱好歌的愿望奋斗一生,最终成为了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演唱者。演唱信念促进了演唱个性朝着积极性、吃苦耐劳精神、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结语
声乐演唱者的心理因素会随着阅历的不断增多而不断加强。声乐学习和演唱的全过程离不开心理各方面的控制。在声乐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不应只注重技巧的练习,还要注重其演唱时出现的心理因素。演唱者在具有成熟的演唱技巧的同时,再加上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那么其演唱就会成功。
参考文献:
[1]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2]汪雁. 声乐教学及实践中的心理调适[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8) .
[3]王容. 声乐演唱中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3) .
[4]于丽文. 心理因素对演唱的影响[J]. 音乐生活, 2009(6) .
[5]胡海. 声乐演唱中必须注重情感的表达[J]. 作家, 2009(4) .
[6]李源. 声乐演唱的心理素质及培养[J]. 宿州学院学报, 2005(3)
[7]殷占锋. 歌唱心理在演唱和教学中的作用[J]. 教育革新, 2009(6) .
[8]赵丽娟. 浅析声乐演唱者的心理素质[J]. 艺术教育, 2009 (9) .
关键词:ICU患者;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的患者病情均非常严重,需要进行及时抢救治疗,患者需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和一整套详细的检查和治疗程序,患者很容易产生紧张和不适应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治疗效果[1]。传统的护理模式中,ICU护理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观察患者各种监护指标及抢救上,忽略了对患者情绪及心理的护理,不利于患者康复,更不利于提升护理质量[2]。2013开始我们提出并开展ICU患者心理关爱护理,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提高他们心理应激的技巧和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身心恢复,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关爱自己。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全部来自2014年1月~5月在我科患者58例,平均年龄43岁,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临床表现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分组 将58例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
1.3方法
1.3.1分析心理特点
1.3.1.1焦虑、恐惧 这类患者因为环境的改变、知识的缺乏往往顾虑重重,精神高度紧张,情绪不安,有的表现为急躁易怒、心慌、难以入睡,有的表现为沉默、拒绝交流。
1.3.1.2孤独无助感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内心渴望亲人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但又顾虑别人的想法,这种内心的冲突在加上入院后,接触的都是陌生人,而产生孤独无助感。
1.3.1.3猜疑心加重 活动受限带来的烦躁,特殊治疗带来的痛苦,联想到自身疾病的状况,对检查、治疗均要追根问底,害怕被抛弃。
1.3.2心理护理措施
1.3.2.1营造温馨舒适呢人文环境 病房尽可能保持安静、温湿度适宜、光线合适。优美的环境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使患者心情舒畅。同时促进患者间良好的情感交流也是增强患者信心的途径。患者之间的情绪可以相互影响,能带来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患者对跟自己有相似处境,却处理得比自己好的人的故事尤其感兴趣.。我们对良好的情绪交流加以鼓励,使患者的心理问题从同病房的病友处得到帮助和关心。
1.3.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首先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的姓名、职务,并记住患者的名字,选择适当的称呼,介绍病区的环境、设施、制度、饮食安排等,因患者比较敏感,故护士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其次,护士经常巡视,主动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及时开导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做好各项治疗,协助生活护理,使患者有安全感。
1.3.2.3心理疏导与劝慰 护士先耐心倾听患者自己谈对目前处境想法,鼓励患者诉说内心的感受,让患者有机会将内心压抑的感受发泄出来,自由畅谈,然后用通俗易懂地语言对其躯体症状进行清晰和令人信服地解释,纠正患者错误地认识,鼓励患者勇敢地面对现实,采取积极地生活态度。同时设身处地地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比如饮食安排、家属陪护安排等。
1.3.2.4争取社会偶联系统的配合 良好的家庭,亲友关系能给患者以安慰和支持。在护理过程中,也应以其家庭和亲友进行教育,使之懂得自己的情绪可以影响患者的情绪。懂得自己在解决患者心理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温柔的关怀,深切的爱护能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使患者感到轻松和宽慰,同时嘱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流露愤怒、悲伤的情绪,给患者以绝望的暗示。对患者来说,对生活充满希望是增强其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促进希望的一个重要因素[3]。
1.3.2.5 做好知识宣教工作 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手术的方法、用药、目的,告诉患者如何配合以及自我护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健教工作不是填鸭式,也不是一次式,应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时期、因人而行、满足患者的需要,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1.3.2.6严密细心观察病情的进展 在进行检查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态度认真,手法准确、轻柔、熟练,观察细致,记录及时,必要时将检查结果主动告诉患者,使他们感到自己受尊重,受重视,以增加他们的信心,把顾虑、恐惧的心情转移到积极的行动中,以最佳的心理配合。
1.4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值,SAS是一个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用于评出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高。于患者入院24h内及出院前各评1次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 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上表说明:两组患者入院后24h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两组患者焦虑患者水平有可比性。两组出院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SAS表测量患者的焦虑值进行评定,具有客观、量化、全面和简便的优点,能为临床正确的护理干预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由于这类患者的特殊性,调查人员先于患者及监护人个别交谈,交代调查目的和方法,以自愿为原则,取得有效沟通和配合。由管床护士发放问卷,由患者自己或监护人填写。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疾病护理的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确保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社会状态[4]。疾病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威胁,患者因心理应激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手术本身也成为一个压力源,被视为重大生活事件,这种反应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紧张、焦虑、恐惧,处理不当,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会造成身心健康。
针对这些不良心理问题,护理工作者应运用心理护理手段,对护理对象的精神方面给与调试,并结合具体情况给与指导,激发患者正视现实,配合治疗。从调查结果来看,患者将亲属的关爱放在第1位,将医生护士的关爱放在第2位,仅次于亲属,患者的这种强烈的心理需求必须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并全力以赴。
参考文献:
[1]邝焕明.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409-410.
[2]杨渝.持续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4):318.
【关键词】慢性病患者 高龄 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63-01
慢性病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其病程较长,病情反复,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并且疗效并不显著。老年人由于机体的各系统功能均下降,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疾病,例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等,患者经过了长期的治疗,被病情纠缠,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情况。我院为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现对5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了心理问题的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0例患者为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其中男性280例,女性220例,患者年龄在63~92岁之间,平均(76.72±4.22)岁,其中63~70岁之间89例,71~80岁之间238例,80~90岁之间140例,90岁以上33例。患者的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10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1例,糖尿病73例,哮喘41例,脑血栓68例,高血压106例,肺心病58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生采用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医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心理表现,从患者的表情、言谈、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态度等,判断患者的心理情况,并详细地进行记录。
同时,与患者和患者家属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其心理活动,分析患者的各种需求,注意分析患者的性格、家庭条件、爱好等,做好记录。
2 结果
500例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烦躁、悲观。以患者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为主要心理问题,计算得出各心理问题的比例,得出:焦虑心理154例,占30.8%;抑郁113例,占22.6%;恐惧107例,占21.4%;躁狂86例,占17.2%;悲观40例,占8.00%
3 心理分析
由于患者长期被疾病困扰,多数患者已经接受了长期治疗,患者疾病反复发作,浪费了较多的金钱,却没能得到较好的疗效,因此,一旦疾病复发入院治疗,则会产生较严重的焦虑心理。导致患者不能安心进行治疗。这些心理往往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患者的家庭环境、生活兴趣等有关[1]。尤其是患者在进入医院后,由于对周围的医院环境不够了解,无法对角色进行转换,对病房感到陌生,出现食欲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加重了其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此外,还有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会出现对医护人员的过度依赖,对周围的其他患者则过于排斥。部分患者对疾病不够信任,会出现多疑等情况。
4 临床心理干预
4.1 尊重患者
医生在工作中,不论对何种患者,都要给予足够的尊重。由于老年人反应较慢,很多患者文化程度低,对各种治疗均不了解,且由于机体的各系统功能均下降,患者会有视力下降、听力减退等情况。医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能歧视患者,要对患者有足够的尊重,需要检查时,提前告知患者,取得患者的配合,要向患者充分地讲解,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使老年人能够足够地了解检查的必要性。同时,还要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心理。
由于老年患者往往会伴有脾气暴躁、固执等情况,且由于长期的疾病困扰,因此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一定的怀疑猜忌,甚至脾气暴躁[2],此时,医生应该运用耐心细心的态度,尊重患者的想法,并结合科学的实例,消除患者的疑惑和不满。避免使用生硬的语言,一味地反驳患者[3]。
4.2 促进患者早日完成角色转换
老年患者由于多有较强的恋家情绪,对死亡十分畏惧,因此不愿意在医院中治疗。还有患者由于以往住院治疗效果差,因此对住院有抵触情绪。此外,经济消耗也让很多老年人认为住院是一种“浪费”[4]。综上,医生在工作中,要从患者入院开始,热情地接待患者,向其讲解科室的环境,使其能够尽快适应环境。让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对其的重视,进而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4.3 为患者树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慢性病是临床难治的疾病,甚至有些疾病需要终身治疗。因此,医生要树立患者的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使其自强不息,逐渐从疾病的不良影响中走出,使自己的注意力和生活重点转移到其他方面。医护人员可将一些有相同兴趣的老年患者组织到一起,使其能够彼此交流沟通【5】。此外,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适合的活动和乐趣,使其从悲悯的生活中逐渐走出,重新树立其生活的乐趣,建立乐观向上的自信心。也可在病房中提供老年患者书籍、报刊、象棋等娱乐的工具,为其选择有益健康的节目。
4.4 教会患者自我调节方法
由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多体质较弱,情绪浮动较大,其悲观焦虑的心情,往往会加重疾病的危害。医生可教会患者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在生活中多与医护人员沟通,从多角度了解疾病的知识,积极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保持开朗和乐观的心态。心情烦闷的时候,可外出旅游,到环境幽静的地方散心。或者进行一次家庭聚会,让子女多陪伴在老年人的身边。此外,医护人员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运动,通过适当的运动形式,增加其机体的体抗力,例如太极拳等。有组织的活动,不但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还能在活动中结交到其他老年人,使生活更有乐趣[6]。
4.5 治疗期间的心理干预
对慢性病的患者,由于需要长期的服药,其用药时间较长,老年人往往出现抵触情绪。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治疗期的心理干预措施。避免老年人的悲观抵触情绪、防止其急于治愈疾病而大量用药。医生要详细地向患者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和用药方法,为其建立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同时,还要向患者家属讲解药物服用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为患者建立病情档案,随身携带,以防止意外。
5 小结
老年慢性病患者,占据我国疾病患者的很大一部分,其年龄的特殊,疾病的长期折磨,会引发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各种心理干预措施,以树立患者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 王登秀,王秀兰.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 [J]. 山东医药, 2009, 49 (5):1139-1140.
[2] 姜静. 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探讨及护理对策 [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0):531-532.
[3] 王传霞,常仁翠,刘维等. 保健门诊老年慢性病就诊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干预措施 [J]. 中国康复, 2010, 25 (5):491-492.
[4] 胡艳芝. 老年慢性病人心理分析与护理方法的探讨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08 (22).
【关键词】钢琴演奏 紧张心理 原因 特点 克服
一、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的原因
要对钢琴演奏紧张心理进行科学地分析,首先就必须对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这就好比是医生治病,首先要找准发病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进而药到病除。
紧张是“心理紧张”的简称,在心理学中,指的是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时的兴奋不安,是一种心理状态。
产生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激情原因
激情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其指的是“迅猛暴发、激动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暴怒、恐惧、狂喜、绝望等。通常由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矛盾愿望的冲突、过度的压抑和兴奋所引起。往往伴随着某些内部器官的激烈活动和明显的、爆发性的外部表现”①。例如,“激情犯罪”。而紧张也属于激情中的一种,但其又属于情绪范畴。而所谓“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也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把人的情绪划分为三个方面:愉快――不愉快、紧张――放松、激动――平静。“处在激情下的人,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激情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生理原因,如人的体质、病态因素等。二是意识因素,如目的的达到、意外情况的发生等。大多数情况下,激情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②
(二)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也是产生心理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对演奏期望值过高、私心太重,对作品缺乏准确的把握,对自己演奏水平缺乏足够的自信等,都容易产生紧张情绪。
(三)不良刺激
钢琴演奏时外界的不良刺激也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例如,观众很少、场地不理想、突然停电等,都会引起演奏者产生心理紧张。
二、钢琴演奏紧张的心理特点
要对钢琴演奏紧张心理进行科学的分析,还必须对钢琴演奏紧张的心理特点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
(一)生理特点
表现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手足无措等。
(二)心理特点
心理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不安。表现为担忧、恐惧等;二是烦躁,即烦闷急躁;三是注意力不集中,胡思乱想、精神恍惚。“注意”是心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③指向性就是一种选择性,即把需要感知的事物从众多事物中挑选出来。集中性则是把主体的全部心理要素集中到所选择的事物之上。注意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和稳定。而注意力不集中,恰恰与此相反。
三、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的克服
要对钢琴演奏紧张心理进行科学的分析,目的与重点是对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的克服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以达到克服这种紧张心理的目的。
具体来说,克服钢琴演奏的紧张心理有以下几种路径和方法。
(一)心理放松训练
心理放松与心理紧张相对应,所以克服心理紧张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心理放松训练。加拿大心理学家彼尔西瓦利提出一项放松训练法――呼吸中的肌肉收缩与放松,是通过生理放松达到心理放松的好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又以“自我暗示法”为基础,即通过想象、回忆等手段,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情绪。
(二)注意力集中训练
“从生理机制来说,一个人在注意力集中、大脑皮层一定区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的时候,皮层其余区域就会或深或浅地处于抑制状态。诱导性强,注意就越集中。人的注意越集中,就越能摆脱周围环境的干扰。”④
从生理训练入手,最终完成心理训练的目的,是注意力集中训练的基本方法。而注意力集中的根本性还在于,对所演奏的钢琴作品的真心喜爱、全神贯注、倾情投入方面。
(三)意志力训练
在心理学中,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阻力,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体现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具有顽强的意志力,才能克服紧张心理。意志力训练通常用来训练学生的勇敢、果断等品质。
(四)自信力训练
自信力是克服紧张心理的一剂良药。要相信自己,多注意自己的优势和优长。当然,这种自信力来源于过硬的钢琴演奏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会胸有成竹,就会“艺高人胆大”,紧张心理也就必然消失了。
总之,在钢琴演奏中克服紧张心理,必须做到准备充分。要对演奏曲目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练到十分熟练的程度,做到心里有底,要舒展、轻松、自然、沉着、冷静,并以精神放松带动身体各部位的全方位放松,建立足够的自信心,排除杂念。达到手指动作的连贯与声音的高度统一。
注释: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185.
②④吕利著.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实用教学新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66,76.
【关键词】 老年;脑卒中;心理分析;护理
脑卒中是老年人最主要和常见的疾病死亡原因之一。在当代卫生工作中,脑卒中被立为重点防治的一种疾病。而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故心理护理在协助治疗及促进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2008年1—12月收治的219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19例,男126例,女93例;年龄45~95岁,平均72岁,主要为老年人患病,且大部分是已婚有子女者,职业以退休工人及干部为多,具体见表1。表1 219例患者一般情况
2 心理分析
本组219例患者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理障碍。
2.1 悲伤 脑血管意外起病突然,症状明显(多有不完全偏瘫或偏身感觉减退)[1],思想准备,产生悲痛欲绝的心理。
2.2 焦虑 患者面对着不熟悉的医生、护士及其他病友,以及各种检查,知之甚少的医学知识,都可使患者产生不安和焦虑。
2.3 恐惧 脑血管意外治疗显效慢,病程长,可能遗留有后遗症,甚至永远只能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深恐“久病床前无孝子”,而陷入深深的恐惧中,影响了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2.4 失落感 脑血管意外大部分发生在老年人,他们在社会或家庭扮演支配者的角色[2],入院后往往不 能理解和信任医务人员,如果又缺乏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则更益滋生莫名其妙的失落感,难以配合治疗。
3 心理护理
3.1 满足病人的感情寄托及心理需求 对患者热情关怀,细心护理,使他们感到被尊重,被理解,从而心理上得到慰藉,感情上得到满足。我们还经常与患者交谈,针对患者不同的个性和心理需求施以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对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进行对症处理,从而取得患者合作,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3.2 满足病人了解自身疾病及有关知识的需要 患者最关心的是疾病的转归,他们对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极为敏感,对同种疾病患者的转归也极为关注,愿意与相同疾病的病友接触,以预测自己的病情。针对这一点,我们深入浅出地给患者讲解有关医学知识,使他们对所患疾病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消除其不必要的悲伤、焦虑,积极配合治疗。
3.3 注意环境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陌生环境对患者的影响。我们主动热情接待新入院患者,介绍病房环境、生活设施、作息制度,满足基本需要,使患者尽快熟悉新环境,摆脱陌生感。如在病床安排上,尽量让患同一种病的患者共居一室,减少他们心理上不必要地干扰。对老年丧偶及无子女的患者给予特殊的照顾,创造家庭式的温馨,消除患者的孤独感。 总之,在护理老年脑中风患者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的知识,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施以相应的心理护理,从而激发、鼓励和支持患者,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提高疗效,促进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眼球摘除 心理分析 护理
眼球摘除适用于眼外伤、眼球恶性肿瘤、绝对期青光眼及眼球萎缩伴有炎症,有明显刺激症状而无法用药物治疗的一种手术。眼球已无医治希望,采取此手术为患者解除疼痛和保护健眼。眼球摘除患者由于器官的丧失心理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和痛苦,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外观。我们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反应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我科27例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27例,眼球破裂伤8例,眼球萎缩9例,角膜溃疡穿孔2例,视网膜母细胞瘤3例,眼内炎5例,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3~72岁。方法:通过护士与患者的交流,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言语表达,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显效18例:患者能消除思想顾虑,对治疗采取积极态度,能正确对待人生;有效7例:患者能情绪稳定、愿意配合治疗及护理,但对今后生活有顾虑;无效2例:患者意志消沉、顾虑重重,对治疗或前途缺乏信心。
3 讨论
3.1 心理因素分析
3.1.1 自我形象紊乱。患者眼球摘除后必然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影响形象,术后恢复期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尤其是女性,她们最难适应失去眼球所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3.1.2 自尊心下降。眼球摘除后日常工作受到影响,女性患者较注重家庭对自己的态度;担心周围人对自己的歧视,会影响自己将来的生活,从而感到自己未来的工作、学习甚至担心自己将来的婚姻以及家庭状况出现变化。男性患者则更注重病后的社会角色,如社会地位下降、工作能力、劳动力下降,与别人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3.2 不确定感
3.2.1 焦虑、恐瞑心理。患者往往因眼球摘除,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几乎所有患者都担心失去眼球对今后的生活影响和眼球摘除后造成容貌改变,认为面目丑陋,易产生悲观心理;把生活看得灰暗,对未来失去信心,心理不平衡,难以接受现实,使病人处于焦虑不安、恐瞑、忧郁。
3.2.2 情绪不稳。出现了烦躁易怒、食欲不振、夜间失眠等情况。
3.2.3 孤独感。往往感觉自我价值丧失,感到孤独无助。因此,对医护人员的言行及周围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多疑,期望得到医护人员及家人的关爱。
3.3 社会适应力改变
3.3.1 性格改变。由于失去眼球造成心理适应发生障碍,表现为沉默寡言、忧郁寡欢,受不了亲戚朋友们那种怜悯而怪异的眼光,不愿与人交往。
3.3.2 无助感。眼球摘除后往往感到前途一片漆黑,整天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拒绝治疗和护理,破坏物品甚至想自杀。内心感到无助,这种无助来自于个人、家庭和社会。
4 护理分析
眼球摘除患者术后要承受心理上的痛苦,还将承受家庭、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心理压力,现将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4.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眼球摘除尤以青、中年男性居多,他们是社会和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手术将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家庭,使他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发生转变;他们既承受伤痛的折磨,又承受心理的打击,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加上环境、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处于痛苦和矛盾之中。此时,我们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主动、耐心地与病人沟通,解除病人精神上的各种压力,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经常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接受现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认识到虽然失去了眼球,但同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患者方面,他们对自己的身体需要重新认识,对别人的反应也要重新评价,而且必须适应与接受这些改变,以符合其形象,才能重新适应自我概念。护理人员不仅使病人改变想法,让其感到亲切、温暖,感到有依靠;还要启发病人接受事实、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4.2 创造良好的环境
术后患者的不确定感可影响机体康复和今后生活,降低应对能力,从而影响机体康复和术后生活质量。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向他们讲明病情的危重、手术的必要性,只有眼球摘除手术才能减轻疼痛和保护健眼,确保生命安全的道理。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和合作,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为病人提供舒适的环境,让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医护人员不但要处处关心体贴病人,满足病人的需求,还要做好其家属的思想工作。鼓励病人家属、亲人、同事、朋友多来探视,带来温馨和亲情,让病人时时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及尊重,从而消除孤独、被遗忘感,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
案例一
2002年8月3日,深圳14名网友自发组织“穿越海岸线”活动,徒步跋涉穿过南澳岛鹅公岭村至大鹿湾海边的悬崖绝壁。穿越过程中遭遇台风,网友“小白”在南澳岛海边不幸坠崖,几名同行者发现“小白”后,怕其有重伤,没敢移动他,仅在海边寻求救援。但因地势偏僻,又赶上涨潮,手机也没有信号,过了许久才有一艘渔船靠岸,把“小白”载往医院,后证实“小白”已经死亡。
此案例中,队友之间是通过自发约伴的方式组成这支“穿越海岸线”队伍,他们之间的信任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这里队友结伴的信任是一种人际信任,归根结底是对共同结伴者的信任,它的特点主要是:首先彼此之间可能并不熟识,也就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这种信任存在着众多风险;其次这种信任建立起来比较容易,而且一旦建立因为环境的特殊性比较能保持;再次,这种信任是短暂的,即是某次单一活动的信任。在户外活动中,这样的信任其实并不是以一种显性的方式存在,而是队友对自我和他人的一种考量,或者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一种策略,但信任却是这支穿越海岸线活动团队组建的基础。
参与这种约伴探险活动的队员一般善于与人交往,具有合作精神,虽小心谨慎但戒备心没有那么强。他们同时也比较自信,自认为对环境和事物的控制力比较强,更强调自由、独立和平等。他们深信在探险活动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即使在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和领队共同商量,一起克服 。
对领队的信任主要是来自对他的考察,比如以往组织活动的经验与表现,旅游技能,应对旅途中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对队友的信任则要简单得多,一般参与这种带有探险性质的户外活动,或多或少都有背包旅游的经历,以往的背包旅游经验是比较愉悦的,则他会比较倾向于信任这种约伴探险户外活动的优越性,继而表现出信任的行为。另外,很多时候,参与户外探险都是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来的,是一种自主的选择,这样一来,相同的兴趣爱好较易于产生信任感。
此案例中,当队员发现“小白”坠崖受伤后,随即开始进行救援,他们害怕“小白”重伤没敢移动,采取在海边寻求救援的方式,但是户外环境往往比较偏僻,这就给救援带来了各种困难。信任在约伴和活动组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一旦发生意外,这种信任的作用就会变小,只有在外来救援参与的情况之下解决各种问题。
案例二
2004年四姑娘山骆驼峰山难,这起山难在登山界影响巨大,因为是一场灭顶之灾和一个生命奇迹。2004年12月29日,一支三人登山队在攀登骆驼峰时,上升至海拔5484米处遇上雪崩,来自北京的王茁和当地向导卢三哥不幸身亡,王茁的新婚妻子、搜狐户外频道的编辑鲜文敏,凌晨2时30分左右被成功营救出沟,在3天3夜没有进食的情况下奇迹生还。这起山难被称为四川50年最大的民间登山山难。当时,走在前面的王茁与卢三哥所处的冰层突然垮塌,鲜文敏亲眼看到冰层将他们瞬间掩埋在底下。当时她恰好处在冰层断裂后的一半冰壁上,但冰壁陡峭,无法下撤和进行营救工作。直至大风吹动浮雪将断裂带填平后,她才有机会和救援队伍相遇并获救。
本案例中,获救人员亲历了整个雪崩的过程,并眼看着亲人遇难,对她而言,这是一个创伤性事件,一般经历了创伤后的生还者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正常生活,但有一些人会因应激反应而无法恢复为平常的自己,甚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更加糟糕,进而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指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之后遗症。这些经验包括生命遭到威胁、严重物理性伤害、身体或心灵上的胁迫。它是经历创伤后所产生的心理失衡,而非病患心理状态原本就有问题。简言之,PTSD是心理受到创伤后的失衡状态,一般分为三种,急性PTSD病期在3个月之内,慢性PTSD病期在3个月以上,延迟性PTSD症状在创伤事件后至少6个月才发生。
它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症状,复杂性表现在常与相关的精神失调合并发展,这些症状会损害个人的日常生活,通常在创伤性经历后的3个月内出现,但有时也会在数月后甚至数年后出现。
第一是再体验:即个体会经常重复回想起创伤性事件,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尤其生活中与创伤可能产生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个体对创伤情境的再体验。有些患者还会对经历事件的闪回、幻觉或如同事件再次发生的生动感受。这种体验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产生一些PTSD相关的共病,如焦虑、恐惧、自责、失望、抱怨等。
第二是回避反应:患者会一直回避任何能勾起他们对创伤事件回忆的事物,如避免想到、感受到或谈到该事件,或逃避令他们想起该事件的一切活动、地方和人物。此外,还会显得反应迟钝,如记不起创伤的细节,对以往重要活动不再感兴趣,感觉与他们疏离,情绪单一,对前景心灰意冷。这种回避反应一方面对个体是一种保护机制,但另一方面会延缓个体PTSD相关障碍的复原。
第三是高警觉:就是对许多小的细节件都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应。不少患者则出现难以入睡、易惊醒等睡眠障碍,表现出易激动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这些症状往往会进一步降低PTSD患者对心理创伤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应对能力,加深他们的主观绝望感。谈到PTSD,不能不谈到心理复原力。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是指个体在经历对生命具有威胁的事件或严重的创伤后仍然能回复到良好适应状况的心理发展现象。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每个个体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复原力。
一般来说,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个体,都会感到强烈的害怕、孤立无援与恐慌。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各自的心理复原力也不尽相同。有些人经历了创伤事件后,可以很快走出阴影,开始全新的生活,但是有一些人却长时间沉溺在痛苦泥沼中难以自拔。但是无论怎样,心理干预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现场立即性处理,现场的救援人员即时介入处理,能帮助获救人员宣泄害怕、恐慌、哀恸等情绪,给予情绪支持和情感滋养素。接着是后续心理辅导,创伤性事件后,幸存者常会有罪恶感,即“为什么活下来的是我”,同时对生存意义产生质疑。心理辅导在这时候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式。
行为治疗法:着重创伤者学习放松和应对的技巧。让创伤者多接触其所惧怕的情况,以至他对该情况的敏感度降低,即所谓的“脱敏”。
认知治疗法:让创伤者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学习如何减少负面和无建设性的想法。
小组治疗法:帮助创伤者认识与他们自己有相似病情的人,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恐惧和感受并非罕见。
【关键词】 急诊;中毒洗胃;心理分析;护理体会
急诊中毒属于急诊科室经常遇到的急危症,只有极个别患者不具备洗胃指征,大部分患者都需要进行彻底与及时的洗胃处理,如果拖延洗胃或者洗胃操作不彻底,将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从本质上讲,中毒洗胃的目的是为了清除患者胃内的毒物,避免毒物被人体所吸收。负责急诊抢救工作的医务人员应该精通中毒洗胃的操作流程,并能应付洗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意外情况,保证抢救工作的有效进行。现对我院急诊科室所抢险的中毒患者26例进行分析,并将急诊中毒洗胃的操作以及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从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来我院急诊科室进行治疗的中毒患者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跨度在22岁至65岁之间。其中,就诊时意识清醒的有19例,意识朦胧的有5例,昏迷的有2例。其中6例患者进行的催吐,20例患者进行的洗胃处理。
1.2 洗胃方法 我院急诊科室进行收治后,医务人员及时对患者进行了催吐或者洗胃处理,并进行静脉通路的建立,对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吸氧、镇静以及抗生素等药物使用。经过医务人员的积极抢救,中毒患者在催吐或者洗胃处理后留院观察1至3天后出院,只有一例患者因中毒时间达26小时,抢救无效死亡,其他患者均康复出院。
2 患者的心理分析
首先,中毒患者在进行洗胃处理前,好多都会表现出拒插管等表现,尤其是那些自己服毒的患者。所以中毒患者存在反抗心理,难以快速进入“病人角色”。
其次,有一部分患者对于“洗胃”了解不够,害怕插管带来的痛苦,甚至怀疑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这方面的恐惧心理常与反抗心理交织在一起,更易造成插管难、食管损伤加重。
另外,患者有可能存在生死方面的矛盾,多发于自己服毒患者。患者往往会担心“会不会死”,如果死不了会不会今后无脸再见亲人。这个时候,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家属应该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给予安慰以及抚爱,一般患者就能够平稳情绪,转变想法,激发出求生的欲望。
3 护理体会
3.1 洗胃时机的把握 针对于洗胃的时机,传统观点认为:中毒8个小时以后胃部的黏膜就会吸收,而且胃内的容物也会排空,这时候进行洗胃处理意义并不是太大了。但在临床上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中毒后12小时,仍有残余的毒物存在于胃液中,这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判断。其一,可以在洗胃的过程中观察洗胃液的颜色以及气味等;其二可以直接通过实验室检验进行精确的判断。
笔者根据临床的经历,认为:中毒患者的洗胃时间不应该过分地受限制,只要中毒不超过24小时,就不应该放弃可能存在的机会,也就是进行洗胃清毒处理。当然,洗胃操作的总体原则不能违背,即为“越早越好、越迅速越好、越彻底越好”,力求快速清除毒源。
3.2 胃管深度及灌洗量的确定 进行洗胃的患者,医务人员应该将其姿势调整为:头部稍低,左侧卧位。胃管插入时,需要从患者发际到剑突的距离,大概在即45 至55 cm,当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身材有所增减。洗胃过程中的胃管插入深度至关重要,因为如果管子插得太浅,将不能够将胃内所有的东西吸出;而如果管子插得太深,就会加重对胃黏膜的损伤,也会因为管子在胃内打折而影响胃内东西的吸出。
另个,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完插管后,应抽尽胃内容物再灌入洗胃液,每次灌入量不超过300-400 ml,过量会造成胃内压增高,驱毒入肠。反复灌洗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洗胃结束拔管时,胃管末端反折以免液体反流入气管引起呛咳。
3.3 患者并发症的处理 在进行洗胃处理时,医务人员应该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并及时开放静脉通道。如果发现并发症,应进行相关处理。常见的并发症涉及到:肺水肿、胃扩大或者撕裂、惊厥以及胃穿孔等。此外,还要注意胃管误入情况,因为这容易造成刺激迷走神经而导致心跳骤停。医务人员如果发现出现上述并发症,应该立即停止插管等操作,及时抢救,在洗胃的同时应用解毒以及其他抢救药物。
3.4 洗胃处理后的有效护理 医务人员应该首先从心理方面给患者以积极的鼓励。因为除了一部分患者是误食毒物外,相当一部分患者都是因为工作、生活或者感情方面的原因而一时冲动服毒的,所以医务人员应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除其消极悲观的情绪,绝不能说出影响患者自尊心的言语,尽最大可能让患者能够主动地配合治疗。
其次,是饮食方面的护理。因为洗胃处理过程中涉及到了胃部插管,这会对患者的咽喉部以及食道都会带来损伤,比如出现上腹部痛感、恶心等。医务人员可以先让患者禁食一段时间,等相关症状有所缓解或者消失之后,再给患者一些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再慢慢过渡到半流质以及固质食物,同时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服用一些导泻药物。
另外,医务人员应该观察患者的体温,因为插管式洗胃容易引起吸入性的肺炎,会出现发热、咽喉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防止患者病情的加重。而且因为患者在洗胃过程中会流失大量的胃液以及洗胃液的吸引,容易引起低钾等血症,甚至会诱发心脏等部位病变。医务人员可以酌情在患者补液中补充一些钠、钾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