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2:10
导语:在心理学习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要:学习心理倦怠对英语专业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心理倦怠的产生原因和对课堂学习的影响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论文关键词:英语专业学习倦怠原因对策
心理学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长期持续强制性的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以及由此引发的逃避学习的行为,它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学习心理倦怠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低下;感到学习困难;认为学习、生活乏味无趣;厌倦学习和学校生活等等。这类学生觉得学习动力丧失、学习理想破灭,有的甚至视学习为畏途,严重者会引起心理疾病。总之,学习心理倦怠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心理倦怠的产生原因、对课堂学习的影响及对策加以分析研究。
一、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心理倦怠的产生原因
1.学校方面的原因
(1)对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同是语言类学科,汉语专业作为我们的本国语言文化学科,在很多高校都是重点建设学科,受到校方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英语专业的待遇就差了很多,在师资、课程安排、科研经费投入、就业单位联系等方面都有所体现。研究表明,个体对所属群体重要性的评价及他人对群体重要性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程设置有不合理的地方。英语专业的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英语专业课以基础英语为主,在配以听、说、读、写相关课程,且多以考查课形式出现,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觉得只需要学基础英语,其他课都不重要,忽略了英语学习是一个全面提升的过程。其次,可选课程的自由度太小。专业课基本没选择余地,而公选课成呈“拼盘化”趋势发展,比例低,重理论、轻实践,且大部分选修课与本专业没什么联系,很多同学根据老师最后如何评分来选课,对专业学习没有促进作用。另一个问题就是,选修课最后只是以学分判定结果,无论学生认不认真,只要每次都去签到,考前临时抱佛脚,都会拿到相应学分,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陛。
(3)学校英语氛围单薄。一定的语言环境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环境。学生们一般只能通过课堂上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来练习口语,离开课堂后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虽然高校会举办各类学生活动,但跟英语相关的却寥寥无几,造成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形式单一、缺乏趣味、不能学以致用的后果。.
(4)学校管理体制死板,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基础学习,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大学生都具备了_一定的自律能力,也渴望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可现实却是,大部分高校对学生实行中学般的管理模式,从早自修到晚自修实施全盘管理。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过于严格的时间规定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学习安排,使他们不能够充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以致影响到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很强,很多人初次挣脱家人的管制,独立生活,特别渴望自由和创新,学校的管理体系一旦与学生的这种意愿相冲突,必然导致矛盾扩大化,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抑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教师素质有待全面提高。学生喜欢某门课程很可能是喜欢任课老师的德与教师往往通过外在风度与内在修养感染学生。外在风度包括教师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内在修养包括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专业造诣等。如果教师衣着整洁、落落大方、精神饱满、举止得体,课堂上很容易出现活泼、欢快、积极的氛围,学生也会更加聚精会神地听课,反之,如果教师衣着邋遢、不修边幅、言谈粗鲁,可能课堂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教师的专业素质高低对课堂教学影响也很大。有些外语学院的师资十分有限,上课时|总是根据参考书讲授一般的语法点、词汇、句型,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旁征博引,所以不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无法活跃课堂氛围,久而久之学生便容易产生倦怠心理。
2.学生自身的原因
(1)学习动力不强、方法不当。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入学前对所学专业不甚了解,报考专业时,不清楚所选专业的特色和社会价值,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听从家长、老师的意见盲目地选择,结果入学后发现对所选专业根本不感兴趣,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法转学,于是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倦怠心理与日俱增。学习方法不当也是导致学习倦怠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英语学习需要时间的投入,但更需要得当的学习方法。英语专业由于有各种等级考试,学业压力比其他学科更重,学生们的学习任务很多,学习方法不当无疑是雪上加霜,给原本已经负担沉重的学生带来更多困难。
(2)学生心理素质太低。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人期转变的特殊阶段,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够,加上环境变换的难以适应,在处理学习、工作、社交爱情、个人与集体等复杂问题时,容易形成内心矛盾冲突,造成心理发展不平衡,最终严重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
二,学习心理倦怠对课堂学习的影响
1.课堂氛围冷淡
很多时候,学生会对学习过程感到反感。这类学生在课堂上不做笔记,看课外书刊或睡觉;对老师的提问、讲解采取很被动的心态。在他们看来,课堂是老师的,自己只是单纯的听众当老师提问时,觉得不关自己的事,反正会有其他人回答,忽视了课堂需要集体力量的参与,而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学生如此被动,课堂氛围自然会很冷淡。
2.课堂学习效率下降
就学习效果而言,课内认真学习远比课后花更多时间自学有效。学生如果对课堂学习不认可,个人成就感降低,上课就无法及时迅速地吸收相关信息。此外,心理因素对人的身体健康又很大影响。内心疲惫导致情绪耗竭,久而久之,学生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就更加不能专心学习,课堂学习效率必然下降。
三,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心理倦怠的主要对策
针对学生学习心理倦怠的不同影响因素,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要想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有效克服这类心理障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加强学校建设
(1)调整课程设计,拓展选修空间。基础英语教学是英语专业学生的重头戏,课文内容涉及面充分锻炼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但由于对其他专业课的重视度及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满足英语需求中的高层次需求。笔者认为大部分普通高校应增加专业课种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此外,公共选修课的设置也存在很大弊端。大部分高校的公共选修课与英语学习联系不强,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切实为他们提高英语水平。针对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可适当增加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如英美电影赏析,英国文学点评、英国习俗介绍等,使英语专业学生从更多角度了解外国文化,加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更好地促进课堂学习。
(2)丰富校园英语文化。学校可以围绕了解外语文化这一主题,举办相关的校园活动,不仅能使五彩校园更加缤纷,也能使广大师生更好地感受到英语气息,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外文歌曲大赛、英语经典剧目演出、英语沙龙、校园英语角、英语文化讲座等校园活动都是很好的选择,使学生在纸上学习之余,还能切实感受到英语的多重魅力,点燃英语学习的激情。
(3)引进和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多是围绕书本上的重要语法点、句型展开教学,通过语法知识的学习完成知识的传输,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觉得上课内容难以理解,没有新意,学习效果便大打折扣。因此,专业英语教学必须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模式等。情境教学就是以培养兴趣为前提,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在情境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接下来又在连续的情境中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其模式将理论与实际接轨,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和行为的训练;开拓了英语有限的时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实际容量,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是高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然而,很多学校没有将这一环节重视起来,只是形式化地执行上级命令,并不能深入帮助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价值观上有所不同,更容易产生矛盾理。我认为,教学楼和寝室都应常设心理辅导员,及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一般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课堂学习的各种疑惑,学校还可邀请英语学习有独到方法的人开展讲座,通过真实例子鼓舞学生,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使他们更好地迎接挑战与机遇。
[论文摘要]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中职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心态不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而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习惯的培养,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中职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上不了高中才读中职的,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弱势群体,他们当中学习差、品德差、行为差的不在少数。将这一群体成功转变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笔者在对某中等职业学校的72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及观察了解基础上,分析了他们的学习心理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职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
(一)缺乏学习动机,不愿学
学习动机是唤起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对此种学习活动加以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一种内在历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以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调查表明,有63.41%的学生感到学习目标不明确,而且有54.74%的学生忽略老师授课过程中所提出的具体教学要求或教学目标,学习没有目标,就会失去动力。此外,不少中职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认为学了没有用,结果学习缺乏动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愿意学习。
(二)缺乏学习兴趣,不好学
调查显示,65%的学生不喜欢本专业二门以上不想学的课程,90%左右的学生有讨厌理论课程的倾向,不管是专业理论课还是公共理论课。中职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因学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失去学习兴趣。进入中职后,各专业都有系列的专业课,专业课中抽象的理论多,能力要求高,部分学生由于原来基础差,开始时没有足够的重视,学习跟不上进度了,学习中的问题也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也越来越少,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其次,因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差,不适应课程难度失去兴趣。一些专业理论课的课程难度比较大,不容易理解,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学生缺乏,加之在学习中见效慢,时间长,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再次,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导致学习兴趣降低。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在报读时不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该专业,结果不喜欢所学专业,从而失去兴趣。
(三)缺乏积极学习情感,不乐学
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种种情感称为学习情感。不少中职生对学习不热情,缺乏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调查表明,64.37%的学生常有学习焦虑紧张,怕测试考核,情绪惶恐多思、抑郁沉闷等不良学习情绪体验;52.65%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情绪紧张,常担心被教师喊到回答问题。此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如有的教师上课习惯于“注入式”、“满堂灌”,使许多学生雾里看花,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影响学习效果。长时间消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不乐意学习。
(四)缺乏学习意志,不勤学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表现在学习活动中的种种意志就是学习意志。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近70%的学生缺乏恒心,学习没有顽强拼搏的毅力,坚持性差,遇到困难就退缩,屈服于面临的困难,以致学习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总体来说,由于意志力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是失败多于成功,造成恶性循环,越学不好越没毅力去学,对某些知识的学习不能坚持到底,结果学习效果不佳。
(五)缺乏良好的学习性格,不善学
性格是人对现实性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并对之发生影响的性格称为学习性格。在这方面,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据调查,当问到“你是否善于质疑或多发问”时,有54.57%作了否定回答,遇见问题不问,不懂装懂,不求甚解,无学习责任,把学习当成休闲;62.08没有良好的自学习惯,表现为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结;65.34%的学生不善于安排和调整学习时间,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无措施;68.83%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74.71的学生不关注老师平时授课时强化的内容与例释,课内不做笔记,或根木不知如何听课;有62.23%的学生不会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等等。这些说明他们学不得法,不善于学习。
二、中职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中职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严重阻碍了其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影响其就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如何帮助他们超越学习心理障碍,促进健康学习心理形成呢?
(一)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一是帮助学生确立个人目标,并将他们的个人目标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目标的重要性,确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就可以避免无目的、无方向的生活,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比如: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时可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目标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确定个人目标的意义,然后以班集体或小组活动的形式确定学生的个人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达到个人目标的途径,将个人目标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二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激发学生动机中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但教师应担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掘学生潜能的责任。教师首先应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需要与目标,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设置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教育目标和活动,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掌握自己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注重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创设,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个人的成绩、个人的独特方法和能力上,而不要强调与别人进行比较,应突出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的价值,而不要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再次,教师要树立有进步就是成功的新理念。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即使有点滴进步也要自我奖励,这样有助于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最后,帮助中职生实现角色转换。初中阶段,在有些师生的眼里,他们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的角色,影响着他们的自尊、自信,对课堂学习反感、敌对。进入中职学校后,让他们改变过去的处于不利地位的角色,如担任班团干,学生会干部等,让他们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等实现积极改变。
(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在传授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时,教师要用新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把枯燥无味的学习变为津津有味的学习。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注意深浅得当。要求学校在抓理论教学的同时,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三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要尽量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产生学习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就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此外,培养学习兴趣,要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学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项活动,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才能与爱好的机会,激活他们的成功欲望。
(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不少中职生当中,有的学生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教师、同学寻求答案。教师要帮助他们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学校里的学习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还要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此外,教师要教会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使之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四)帮助他们排除消极情绪影响
中职生对学习有某些情绪或情感问题,这些情绪、情感问题往往是由于学习而产生,再反过来又严重地影响、阻碍学习,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手段设法克服学生的焦虑与恐惧情绪,还要有效帮助他们减少逃避或回避心理,尽量防止和消除对抗或抑郁情绪的产生。
(五)塑造他们的良好个性
在塑造良好个性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长辈要特别注意关心、鼓励他们,要善于发现中职生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们有成就感。二是增强意志品质。要鼓励他们积极地迎接困难,鼓起克服障碍的勇气,懂得怎样去排除障碍,征服挫折。要经常为他们创造问题情境,不断克服困难,以培养其意志品质。三是提高适应能力。不少中职生在个性及性格上有问题,如内向、孤僻,行为幼稚、不成熟,不愿意与同伴和教师接触、交往,在学校活动中退缩等,难以适应学校的生活与学习,学习效果差。教师要帮助他们积极、主动、愉快地适应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鼓励他们与同学交往,为他们提供独立办事的机会,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集体温暖等。四是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服务精神。“中职生就业难”是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要消除这种悲观消极的心理,就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工作,及时向学生公布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导向,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鼓励学生树立敢于竞争、勇于拼搏的雄心。
当然,中职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并非只有上述的表现,其解决对策也有其多样性,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他们正确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坚信,只要立足实际,齐抓共管,就一定能够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摘要:幼儿双语教育应该服务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验研究表明,双语学习与儿童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以及规则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双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找到依据。应从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元认知能力、创造性人格、兴趣以及环境创设等方面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当前幼儿外语学习中存在不少误区,有些老师和家长把幼儿外语学习简单地会同于学会几个外语单词,或者几句外语句子。这种错误观念导致实际教学的偏差,有时甚至会出现双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研究表明,一味追求外语知识学习会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儿童创造力,不仅不会增加教师的负担,还可以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一、基本概念
(一)双语教育及幼儿园双语教育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描述的是在各种不同程度上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教育计划,在某一时期,同时或者连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这两种语言是教学媒介,而不是一门学科。研究者还对“外语教育”和“双语教育”做了区分,指出:双语教育课程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获得与其心理水平相适应的外语能力;而外语教育则主要追求的是外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虽然可能会对幼儿其他领域的发展间接地产生好的影响,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会加重幼儿学习上的负担,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这说明,对儿童的双语教育不仅包括第二语言的学习,更要兼顾他们的全面发展,包括他们第一语言的发展。因此,所谓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习得初步的外语口语交际能力,有效促进幼儿在认知、记忆、创造、想象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有个性、情感丰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对创造力的界定。对创造力的界定充满争议,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解释。如,吉尔福特在考察创造力时侧重创造性思维,从因素分析的角度,把创造性思维分解为思维的发散性、独创性、流畅性、灵活性和精细性等几个方面。而托伦斯则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把创造性思维看做是感知困难、问题和信息间的缝隙(GapofInformation),并做出猜测,形成假设,随后评价、检验前面的猜测和假设,最后把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德国学者邬尔班(K.K.Urban)则把创造力定义为:“在解决某个指定的问题时能创造出新的、不同寻常和令人吃惊的产品的能力”。斯滕伯格等人提出:创造力是一种提出或生产出有新颖性(即独创性和新异性)和适切性(即有用的、适合特定需要的)工作成果的能力。(我国学者施建农(1997)提出:人的创造力是指通过一定的智力活动,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重新组合和独特加工,在头脑中形成新产品的能力。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创造力应该与新颖性和适应性有关,是产生独创的、新颖的、并且对社会有一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二、双语学习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影响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思维能力的培养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语言对思维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创造力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过程,那么学习第二种语言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有没有什么影响呢?Torrance等人(1970)使用发散性思维测验对母语为汉语、马来语,第二语言为英语的双语儿童和母语为英语的单语儿童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发现双语儿童在思维的灵活性、精致性、流畅性等方面占有优势。Doyle,C.和Segalowitz,N(1978)对4岁3个月大的英一法双语和英语单语两组孩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双语儿童在故事叙述中产生的新想法更多,思维表现出更高程度的流畅性、灵活性。在处理和解决科学问题方面,Kessler与Quinn(1987)对西一英双语儿童和英语单语儿童进行了考察,他们在实验研究中设置了关于物理科学的问题情景,要求参加实验的孩子在有限的时问内写出尽可能多的对处理问题的假设,结果发现双语儿童提出的解决方法结构更复杂,质量更高。RicciardeBi(1992)对5岁和7岁的双语、单语儿童进行的对比研究发现,双语儿童在思维流畅性、想象力等方面具有优势效应。Ricciardelli(1992)对24项创造力与双语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大多数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双语学习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其他研究则表明双语与创造力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还有的研究表明:学习两种语言的儿童比只学习一种语言的儿童更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东西,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他们具有更好的元语言意识(Meta—lin.guisficAwareness);比起单语儿童,他们能更早意识到语言符号与所指内容之间“任意性”的关系;在认知活动中,他们更能忽略掉无关信息,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信息上。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可见,学习两种语言对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双语学习与创造力培养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双语学习效果越好,儿童的创造力就越高。这说明双语学习与儿童创造能力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不仅不会给实际教学产生更大的负担,而且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三、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建议
以往对创造力的研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和托兰斯等人提出了发散思维的重要性,他们提出,发散思维即创造力,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Fluency)、灵活性(Flexib~ity)、独创性(Originality)、精致性(Elaboration)四个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高创造力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在:判断的独立性、自信心、被复杂问题所吸引(AttractiontoComplexity)、美学定向(AestheticOrientation)和冒险,以及克服障碍的意愿、对模糊的容忍性、自信力的能力。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个体在从事某一种活动时所产生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是产生创造的主要原因,人们由于关注任务本身而产生的内在动机对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影响,人们在某一领域是否具有创造性主要看他们是否喜爱自己从事的工作,而不是因为奖赏或薪金等外在因素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创造力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斯滕伯格(1991,1996)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指出,人的创造力受六个截然不同又相互关联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他进一步指出这六个因素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有效组合的有机体。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对指导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将理论结合实际,对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提出一些建议。
(一)培养儿童的发散思维能力
对创造力的研究表明,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力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双语儿童的研究表明:双语儿童在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流畅性上都优于学习单语的儿童。发散性思维要求对于某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不同方向进行,追求多样性问题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双语学习通过大量的信息输入,给儿童提供了很多新知识、新情境,为儿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维提供了素材。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说,双语儿童有更多的信息输入,他们要进行更多的信息加工,会得到更多的信息输出,这在无形当中锻炼了双语儿童的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更具流畅性和灵活性。另外,发散思维要求改变已有的思维习惯——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双语学习中,儿童经常会遇到第二语言在言语习惯、词汇、词语的排列上与自己的母语有不一样的地方,有时甚至相反,儿童要正确领会某个词汇的意义,学会使用某语法结构就必须展开联想,利用反向思维,才能掌握与母语不同的语言知识。这也在无形当中锻炼了儿童的思维能力,为他们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创造了条件。
(二)在双语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元认知能力
当前,对创造力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元认知的研究。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思维活动的计划、监控以及调节的行为。而创造力行为中问题的重新编码、分析、选择以及执行过程都离不开元成分的控制和调节。Pesut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自我监控的元认知过程,通过自我监控(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个体发展出元认知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更好地监控创造过程中自我的行为。弗尔登豪森更将元认知技能作为与知识基础、人格因素相并列的创造力的三个方面。双语儿童的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双语的儿童与单语儿童相比具有更好的元语言意识,元语言意识也是一种元认知能力。在双语学习中,儿童通过模仿得到两种语言知识,他需要通过加工、解码、内化等一系列的过程,输出与母语语法不同、结构不同的第二语言。这么复杂的认知过程没有元认知的监控是不行的。为了掌握新的语言体系,儿童要通过类比推理,以及语言的迁移、扩展、删节等思维过程创造出自己的语言体系,这个语言体系不同于他们的母语,也不同于第二语言,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对语言知识的内化能力、他们的规则意识,以及对整个思维过程起到控制调节作用的元认知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也就是为什么双语儿童在语言和思维能力上都优于单语儿童的原因。根据以往的研究,较高水平的元认知能力在像创造性思维这样的高级思维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双语教育活动可以很好地锻炼儿童的元认知能力,锻炼他们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调节和控制,为他们以后的创造性思维打下很好的基础。
(三)激发儿童外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
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对创造具有十分的重要性,创造往往产生于人们从事自己喜欢、感兴趣的工作中。强烈的内部动机是人们行为倾向性的心理动因,对人们注意力的维持、对活动的投入程度,以及完成工作的效率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双语教育实践也表明,只有儿童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了,他们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一些令家长和老师都预想不到的创造。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儿童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因材施教,把幼儿的兴趣点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比如,有的幼儿对音乐和歌唱感兴趣,教师就把外语的儿歌引入教学,让孩子在感受音乐节奏、欣赏音乐旋律的同时,自然地学习英语知识;有的幼儿对听故事感兴趣,教师就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双语教学。总之,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四)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敢于冒险的人格品质
创造性人格特征主要包括独立、自主、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怕失败、敢于冒险等。双语学习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两种语言,这对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的儿童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在双语教育中,教师更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信心和冒险精神,对儿童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反馈,帮助他们积累成功经验,尽量鼓励孩子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对待错误,教师务必要表现出无限耐心,避免因粗暴的态度与呵斥挫伤儿童的积极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培养出儿童自信、独立、勇于冒险、不怕失败的品质,为他们未来的创造、探索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研究表明,创造力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除了注重儿童的思维、人格这些内在的品质以外,还要注意外部的环境因素。在双语教育中,教师的态度以及师生互动模式是影响童创造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教师态度包括:不给孩子强加太多的任务和规范,接受儿童现状,提高儿童的自信,让儿童自由进行选择,并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自由发展的机会。而不利于创造力培养的因素主要包括:忽视个体想法,教师控制强,以及教学中固定的形式和内容太多等等。_1叫在物理环境创设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绘画、卡通形象、手工艺品、柔和的色彩、可爱的玩教具等,创造一个温馨的氛围,让儿童置身其中,在心理上产生舒适感、安全感、自由感,从而在这个环境里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自由的创造。
参考文献:
[1]余珍有.关于幼儿园双语教育几个问题的讨论[J].幼儿教育,2007,(3).
我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心血管病患者1033例,其中男680例,女353例;32—50岁328例,50~60岁421例,60岁以上284例;病情好转出院者984例,转院28例,死亡21例,其中夜间死亡者6例,可见夜间是心血管病患者的高危时段。
2夜间护患情况分析
2.1病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心血管病人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易引起心肌细胞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等,甚至会引起病人在夜间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所以夜间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发病的高发期。
2.2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护士均为女性,体力较弱,再加上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夜间生物钟紊乱,身体极度困乏,且夜间值班人员少,无人监督,如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对病人的观察而导致不良后果。
2.3陪护方面的原因夜间陪住人员,往往适应不了生物钟的紊乱而困乏入睡,加上住院时间长,陪床人员身心疲惫难以提供变化的信息。
3夜间临床观察与护理
夜间护士应详细做好床头交接班,了解病人日间病情变化,主要治疗、心理、睡眠及饮食情况,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情况,并知道急救仪器的放置位置,以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顺利采取急救措施。同时根据心血管患者病情变化特点,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制定夜间工作流程护士接班时要详细交接,并将交班内容整理在交接本上,以便夜间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防止遗漏治疗和护理。
3.2按护理等级要求定时巡视病区,包括病区安全设施、专科设施及急救仪器设备情况、仪器使用情况、巡视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值班医护人员的动态。保证夜间全病区的护理安全。
3.3夜间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对夜间治疗的患者,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慎独精神。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障治疗及时、准确无误地进行。
(1)对病区患者的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状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并进一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
(2)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要定时巡查液体滴速。
(3)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对睡眠不良的患者要及时反馈给值班医生,排除外周环境的干扰,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协助患者安静入睡,保证患者睡眠。
(4)对不能自理的危重患者要定时翻身、扣背,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护理。
(5)密切观察心电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
3.4氧疗的护理观察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夜间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吸氧管容易脱落、阻塞,应经常检查,保持其通畅,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说明低流量吸氧的治疗意义,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以保证氧疗的正常进行。氧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绀等情况变化,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以便更好地调节氧浓度或流量。3.5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如准备好除颤仪、吸痰管、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等,以便及时抢救病人。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是建立在传统主流心理学发展危机的基础之上的。20世纪20年代兴起并风行心理学界的行为主义将实证研究范式在心理学领域内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水平。他们主张研究外在可见的行为,采用严格的条件控制,使用精确的数据来解释研究结果。60年代兴起的信息加工认知主义,虽然把研究对象从外部行为转到了内部加工机制,但是在方法上却一如既往地传承了实证研究取向,认为需要严格控制条件以得到更准确的解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心理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为代表)的这种科学主义研究理念受到了众多心理学家的追捧,甚至将实证研究方法奉为经典标准。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一味地追求实证研究造成了现代主流心理学忽视了文化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以方法为中心以及脱离生活实际的研究,等等如此的做法使得西方主流心理学不断遭到外界的质疑,同时也面临着包括来自自身领域的多方面诘难,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西方科学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困境和危机。
遭受着来自心理学学科内部与外部多方面质疑与批判的西方心理学也意识到需要改变思维、超越自身发展瓶颈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心理学对以往的研究视界、理论建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思考。“在困境面前,许多心理学家另辟蹊径,开始寻找一条不同于主流心理学的道路,因而导致了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势。”[1]西方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相互融合,加之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思想的不断涌入,新理论的相互借鉴,从而使得当代西方心理学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其一,当代心理学的多样化研究取向,主要以进化论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为代表。其二,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取向,主要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等为代表。
二、多元与批判——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主题
多元和批判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突出主题,多元化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概念、新课题、新思路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之处,成为传统心理学的重要补充内容。批判化的发展则是指后现代心理思潮的出现与盛行,为整个西方心理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
1、进化论心理学——研究思路的创新
进化心理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心理学界的一个名词,是包括相关的理论主张、课题研究等相对统一的心理学思潮。通常认为,进化心理学是试图通过普遍的行为机制来解释人类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行事的科学。进化心理学是在广义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来揭示人类心灵的起源,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把人类的心理属性看作是进化的结果。“进化论的基本假设有两条,即:有机体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而历史地形成的;而历史地形成的有机体的一切方面,都对维持有机体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这两条假设逻辑密切不可分离,二者的统一构成了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及其与有机体、环境之间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同一性的说明”。[2]进化心理学家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人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如此的心理机能和机制而不是其它?为什么有些心理机制和行为本能是所有人类都共同拥有的?为什么人类和动物在某些心理表现上会出现如此的类似?为什么我们总是确信文化对人类心智的重要作用,而较少考虑到生物进化作用对人类心理发展的贡献?带着诸多疑问,进化心理学的假设指出,人类所拥有的许多心理属性都可以看作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选择出来的,而最早形成的一些心理行为机制至今仍在人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进化论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进化研究”风暴。研究者开始更多地考虑到生物进化因素在心理变迁和心理解释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社会、认知、发展、人格、文化等各种各样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渐进入到进化论心理学的研究议题之中。进化心理学确实从进化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某些深层的结构与本质。“进化心理学的目标是揭示并进而理解心灵的构造和实质。它并非像知觉、学习、思维研究那样,是一个具体研究领域,而是心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到心理学的一切领域”。[3]进化心理学对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自我保护与发展、人格特质、地位追求、配偶选择、后代抚养、关系维持等主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新颖的解释路径。进化论心理学试图在人类发展的时间纵轴上展开对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解释,说明进化在心理结构中的作用,在心理内容横轴上扩展和丰富自己的研究领域。
2、积极心理学——研究主题的变化
2000年,塞利格曼与西卡森特米哈伊刊登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关于积极的整体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一门科学。[4]它们的研究活动将主题聚焦于诸如希望、智慧、创造性、勇气以及其他积极的精神等方面,让整个心理学界为之耳目一新。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传统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积极心理学正如它的名称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关注的是积极向上的东西,比如人类的勇气、幸福、乐观、希望等心理品质,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幸福,还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全体人类的福祉。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丁·塞利格曼指出,在过去的50年中,心理学家忽视了去践行心理学早先的任务和承诺,那就是保护和促进正常人的心理健康。虽然人们一直都在谈论一个关注了几千年的问题,即人性善的问题,只是从未在心理学领域内被重视并加以研究。
20世纪末期,积极心理学深刻影响到了世界其它各国的心理学研究,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主动参与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中来。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社会机制和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方面主观幸福感是研究重点,主要探讨诸如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性质、文化境遇、人格特征、性格类型、期望水平、生活事件、认知方式等因素与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体验的相互关系。在积极个性特征研究方面主要关注积极人格的构成、培养和实现途径。在积极的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则致力于分析管理、教育、社区、媒体等方面如何促进组织本身以及人类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流行带来的是心理学研究主题的转换。积极心理学更为关注人性的积极层面,更致力于促进人类的幸福,提高心理质量。它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通过对咨询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旨意做了系统性的阐述,我们发现,积极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建构,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咨询心理学的哲学根源与基础,要分清自己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和不同。最后,我们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融入到咨询心理学中来,并促使我们创建新的评价标准,也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运用到更多的跨学科领域中去”。[5]
3、后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后现代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领域内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综合称谓,是后现代思想影响下心理学领域内各种变化的总体趋势,通过强调后现代思潮中解构前提、悬置本体、主张建构等理念,对传统心理学的众多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再审视。后现代心理学批判传统心理学的同时也在积极借鉴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成果。话语分析和叙事方法的引入给当代心理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空间,并为深入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指出了更新的解释视角和途径。后现代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心理机器隐喻、实体性假设提出了质疑,主张人的心理是与社会互动建构的产物;对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认知主义提出了否定,重视语言在心理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一场革命。
后现代心理学是一个很大的阵营,并非是一个统一的理论学派,它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理论建构。各种新近的后现代心理学分支比如社会建构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当代文化心理学、当代女性主义心理学等成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代表。这些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致力于去研究的主题也多种多样。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以建构为主线,力求剖析以往主流心理学所建立的各种理论内容。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尤其重视理论或思想产生的时空场域和话语背景,以社会建构论的立场反观其自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发展历程,由此展现了一个容社会、文化、个人等众多因素共同参与其中的复杂的社会心理建构过程。[6]叙事心理学研究将叙事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却又超越了哲学和方法论的形式化藩篱。叙事心理学需要探索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意义系统与结构,强调叙事活动的时间与顺序维度,侧重研究在时间与顺序的关系中得到建构和解释的意义,从而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结构性地联系起来。当代文化心理学深入研究了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建构关系,它认为文化和人类的心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不存在统一的、普遍的、标准的原则和定律来解释人类心智的发展与工作机制,一种根植于某种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其理解和应用必将局限在产生它的此种文化中。女性主义心理学重新解读和审视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与方法论,批判父权制社会体系下主流心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及其研究行为对女性经验的排斥与歪曲理解,试图重新建构包括女性在内的心理科学。
总体来看,虽然后现代心理学的各种思潮的发展各有侧重点,但它们也具有一致性,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赞同后现代心理学所崇尚的“建构”理念。这种建构不是个体的建构,而是社会的建构,不是封闭的静态过程,而是开放的协同合作的动态过程。所有的建构都是在关系情景中产生、发展和变化,而建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带有文化和价值制约性。虽然后现代心理学阵营内部还存在诸多分歧,理论研究各异其趣,但后现代心理学家们开辟出了一些独特的新领域和新主题,并始终尝试着从新视点出发去创造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模式。后现代心理学对西方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与认识论的批判与重构,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促进了对人类心灵奥秘的深入探索。
三、讨论与结语
对于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的整体发展趋势做出全面的描述和准确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知道,西方心理学的多元与批判的发展趋势是源于学科领域内外多方面的原因。而国内也是在积极地对这些新进发展的范式和理论尽量做到更为详尽的描述和介绍,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国外心理学发展状况的广角镜。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中所出现的新趋势、新理念以及新研究方法,借鉴并融合了社会学、哲学、文学等领域的精华,这让心理学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探索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奥秘。不管是作为现代心理学体系多元化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研究,还是作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重要突破的后现代心理学思潮,都为我们继续研究和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提供了更加独特的视角、更加新颖的思路、更加深厚的理念以及更加灵活的方法。它们是现代心理学的一股新势力,是活跃在现代心理学的舞台上的独特风景。
但也有批评指出,当代西方心理学多元化和批判性发展的后果是造成了一片繁华的背后缺少了宏大理论的梳理和建构,尤其后现代心理学更是如此。不能否认,后现代心理学那种直入现代心理学要害的批判方式所带来的新思维已经让整个心理学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但后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批判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时间较短,相对于较为成熟的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宏大流派来讲,它们在理论建构方面稍显稚嫩,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
【参考文献】
[1]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前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4页.
[2]高申春.进化论与心理学理论思维方式的变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叶浩生.进化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
[4]SeligmanME,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y,55(1):5-14,2000.
[5]DebraMollen,LanayaL.Ethington&CharlesR.Ridley,PositivePsychology:ConsiderationsandImplicationsforCounselingPsychology[J].TheCounselingPsychologist,34:304,2006.
[6]Gergen,K.J.,Socialconstructionistmovementinmodernpsychology.AmericanPsychologist,[J].18(3),1985.
关键词:声乐学习;心理调控
一、心理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在整个歌唱艺术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声乐学习的重点在于逐步调整、协调人体各发声器官,使发声技能和习惯趋于科学和合理,进而提高人声的艺术表现力。然而,声乐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声乐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心理活动调控过程的训练。不管是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演唱形式,都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思想感情来表达。如果没有演唱者充分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因素,再好的演唱技能也难以发挥。所以,歌唱的学习不能仅仅重视练习人体发声器官的机理作用,还必须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重视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
二、声乐初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声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从心理学上讲,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声乐学习中,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先天条件不错、歌唱技巧也还可以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训练之后,不仅声乐技巧上进步不大,反而丢失了本来的声音特点,变得好像不会唱歌了。其实这是因为声乐学习中需要“感觉”的方面没把握好,比如:气息、腔体打开、声音位置、歌曲的意境等等,学习者好像抓住了这样就丢了那样,面对老师的指导、提示也无所适从。从心理方面来分析,声乐学生一般会有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几个问题。
1、对声乐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和研究这个事物的先决条件,学习声乐也是这样。许多学生对声乐的认识有这样的误区,比如:声乐就是简单的唱唱歌、就是唱几个高音、就是把声音唱大、颤音就是颤抖的声音等。这样一些对学习声乐不够重视或者存在严重误区的认识会对声乐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唱高音,只要练声就尽量往高里拔,以牺牲嗓子的代价换来几个没有质量的高音还以为自己在进步。在没有良好气息基础的前提下,盲目喊唱高音是非常危险的,轻则导致声带充血、水肿,重则造成小结、息肉甚至丧失唱歌的能力。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模仿一些歌唱家的声音,以为声音唱得越大越好,不顾自己的嗓音条件压着喉头把声音撑得很大,结果造成嗓子疼痛,上高音困难。
2、自信心不足
建立声乐学习的自信心,是声乐学习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对声乐学生而言,自信的歌唱尤其重要。一般说来,人的嗓音都比较正常,特别差的只是极个别。在正式学习声乐之前,一般人都不会感到发声的困难,而一旦开始接受正规的歌唱发声训练,就有了声乐老师的种种发声规范,于是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以前很好的嗓子仿佛一下子消失了,甚至以前能唱的高音现在唱不上去了,从而丧失了学习声乐的信心。
3、学习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声乐的人应该说或多或少地对声乐有些兴趣。但是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效果也时有反复,本来上一次已经掌握的东西下一次却怎么也找不回感觉是常有的事。有的学生一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就觉得学起来没什么意思,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目的和方向不明确,片面追求发声技巧,学了几年还是没有在歌唱修养上有多大提高,只是学成了一名“歌匠”,最后终于渐渐失去了兴趣。
4、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声乐学生往往急于求成,一开始学习就想注意到这里又注意到那里,既要注意气息又要注意声音位置,既要注意口腔打开又要注意下巴放松,结果却事与愿违,一点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方面都没有做好。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声乐学习是一个生理机能不断训练和强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个生理部位去训练,生理机能的增强就得不到巩固,即是声乐学习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5、意志力不强
意志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歌唱学习过程的意志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克服歌唱困难,力争取得较好声乐学习效果的心理过程。声乐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高音总是唱不上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步甚至感觉到退步,或者声乐老师提出的要求总是体会不到或者做不到等等。倘若没有较好的意志力,声乐学习极有可能半道而终。
三、声乐学习中心理问题的调控方法
1、加强对声乐学习理论的认识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歌唱的最终目的决不是对歌唱技巧的片面追求,而是通过一定的歌唱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而艺术是注重形式的,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所以说学习歌唱应该注意感情的表达和技巧的学习并重,但最重要的是还是表达感情的能力,提高歌唱的修养。诚然,高超的技巧也可以为感情的表达带来一定程度的方便,但是永远不要成为一个只懂得一点歌唱技巧的“歌匠”。
2、因人而异,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心
虽然大部分人都有较好的歌唱条件,但并不是说每个人的嗓子都完全一样,相反有很大的差别。从生理上讲,每个人的声带长短、厚薄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声音的听觉敏感性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尽管人人都有一副好嗓子(所有婴儿都会大声地啼哭),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别,在后天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声习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声音特点。比如:生长在大山的人习惯了大自然的广阔无垠、无拘无束,通常都有着高亢明亮的自然音色;相反地,在城市长大的人往往具有纤细、柔和的特点。所以学习声乐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着别人学习,别人唱什么自己就要唱什么,在选择练声曲和歌唱曲时要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和喜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声乐学习者要充分相信和开发自己的嗓音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特点的歌曲进行练唱,即使是我们所说的“小歌”(技巧难度较小的歌曲)也要一丝不苟地唱好,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发声习惯上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要改正发不好的发声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多把自己演唱得好的作品演唱给别人听,多上正式舞台演唱,以建立自己的演唱自信心。
3、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注意有指向性、集中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能指向和集中于少数对象,这些少数对象就能够被清楚地意识到,而其它同时作用的事物,则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得比较模糊。因此,声乐学生不必也不能把声乐学习所要求的各个方面都做好,要在一定时间内加强对某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并加以巩固。比如气息训练,初学时就要训练较长一段时间,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事倍功半。
学习声乐中的注意也要保持一个合适的度。教学实践中发现,当老师提出学生的某个发声器官不正确时,一些声乐学习者过分地注意这一器官,反而使用该器官因紧张而不能正常工作,影响歌唱的发声。
4、坚定信念,增强意志力
歌唱是肌肉、意志、生理与心理的协调运动,人的意志正是使口、唇、舌、齿、咽、腭、肺以及全身各个部位协调运动,于是产生美妙的声音。歌唱意志行动自始自终表现在歌唱与发声的全过程,只要有歌唱或发声,就会有意志伴随。意志是声乐学习者的心理动力,即是意识的能动性、积极性的表现。人的意志力是他不同于其它人的个性特征。
一个声乐学习者即使有多么好的声音条件,也会在成长的过程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没有较强的意志力,那么一定会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声乐学习者必须要坚定信念,克服学习过程的种种困难,才能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情感,感动听众,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美]JohnBohn.认知心理学[M].黄希庭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物理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物理的教与学,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本质是教学方法的变革.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建构工具.在两者整合中,信息技术不仅是物理教学的辅助工具,它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突出人的地位,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其本质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将会对物理这门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性影响和作用.
2信息技术与物理学整合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的有机整合,会给现在的物理教学带来根本性的变革:使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教学过程智能化、学习资源系列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突破现有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1易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想象力
许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这是造成物理难学的一个原因.例如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到的洛伦兹力和电场的双重作用时,它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交流发电机是怎样工作的?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只能描述,而且很难说清楚,学生也很难想象出那种情景来.但在新技术下,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演示出来,学生一看,马上记住了它的运动情景和工作情景,建立起感性认识,难点随即被突破.类似的问题还有好多,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飞机投弹),机械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光学(双缝干涉)等,这些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不易被突破,但在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中,利用虚拟实验室,可以非常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在信息技术下,学生感受到的不再只是语音和静止的图像.由于多媒体技术把电视机的视、听功能和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画面,进行多方位地刺激,这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还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人类获取信息途径的实验.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其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可见,视听功能在学生的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另外,网络的应用,使学生做物理实验的机会更多,学生得到的信息会更多,更方便,能够弥补由于教师或地域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模式的教学设计研究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聆听名师的授课.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不但比较容易地理解知识,而且还有利于培养想象力.通过动画模拟物理动态图景,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能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态物理情景,特别是对培养时空和微观动态方面的想象力,作用十分明显.
2.2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性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信息技术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和自己喜欢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学习,甚至可以选择个别化教学策略;学生选择的空间会更大,更有利于教师个别指导.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到作业,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写、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但在整合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这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教学更是动态的.在教学中,通过人-机,人-人交互,通过亲自做实验,让学生更主动地思考、探索、发现,感受获得知识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指导性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活动增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作为学习主体的感受.
2.3有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由于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所以许多知识都源于实验.但在传统情况下,学生很难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这是因为很难做到每人都能亲自做每一个实验,没有有利于体验的环境,交流主要发生在师生之间.但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情况下,却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利用网络提供的虚拟实验室及所提供的器材,学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实验,而且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建新的实验.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完成合作的小组作业,学生合作的频率也增大,另外,计算机还可以扮演同伴角色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培养合作的精神.
2.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能力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是信息社会的人所必备的能力.在整合的情况下,教学方式、方法是新的,再加上网络所提供的丰富材料和方案,学生会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达到目的.在这种方式下训练,这对学生创新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模式的教学设计研究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在整合的情况下,教与学是开放的.教师提出问题后要靠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应用信息来完成.信息技术和网络为这些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这些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组织起来的,适合学生基于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由此发展和带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2.5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交流主要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而且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交流居多.但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情况下,现代媒体能同时提供多方位的、双向的及时地交流.在交流中,教学内容是纽带,学生交流的对象和渠道都增多了.通过这种多向的互动,很容易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当教师和学生利用媒体教学时,教师的一些重复性体力劳动就会减轻.例如在物理复习课中利用CAI制作的课件能浓缩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效率;另外如备课、板书、作业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减轻,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设计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的提高等方面.
2.6有利于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系统具有超文本特性.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技术.它可以管理文字、图形、动画、图象、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体的信息.利用多媒体的这种性质可以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地组织与管理,例如: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教学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在《超导及其应用》中,把教学目标用文字、电流流过导体发热的机理用fls演示,超导研究用图片和声音给以呈现,这样就实现了图、文、音、像并茂,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再如,按教学内容的不同,把包含教学信息的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以呈现,如把练习题、习题、测验题、答案及解答的过程、相应的演示或实验等组合在一起,而且这种组合条理清楚,可以大大节省课堂的时间,提高效率.
2.7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可以按照学生不同的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和开阔眼界的资料组成有机的整体,实施因材施教.这种做法在传统教学中很难做到,但有了多媒体的帮助,这一点很容易做到.
3信息技术与物理学整合下的教学模式
研究和实践信息与物理课程的目的在于构建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整合的教学模式.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践过程,初步形成了整合下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3.1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尊重学习的主体,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主体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不是在外部刺激作用下形成反映的过程.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学生在思维和操作遇到困难或阻碍时,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合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2)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核心,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基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确定多元的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并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差异将教学目标分层.为学生设计能帮助有效理解新知识的“先行组织者”.(3)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集体演示工具、信息加工工具和协作组织工具,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物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强化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形成过程和实际运用过程,在强调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重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2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过程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确定教育教学解决方案检验和评价解决方案的过程.物理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流程为: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或教学主题)协作学习环境设计评价方式设计强化练习设计分析学习者特征确定教学起点,设计组织者情景创设信息资源设计与提供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结束.一般来说,教学要经过“感知—理解—概括”三个过程,这种模式就是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现象的物理过程,从而强化学生的表象,促进学生识别实验现象发生及变化的条件,然后再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规律或找出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此模式以此流程为基础可以有多种变式.例如,可以有多次演示实验和模拟实验,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呈现问题情景、物理模型等作为补充.该模式的基本课程流程如图所示.
4教学案例
下面以《波的形成和传播》一节的教学为例,对这种模式进行探讨.
4.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波是怎样形成的②能分析波上各质点的运动③知道波是能量的一种传播形式(2)过程与方法①能优化和完善认知结构.②能掌握应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②培养学生正确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③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信心
4.2学生分析
学习者是我校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很扎实,所以本节教学的起点为质点的振动和波的形成.
4.3教学方法情境导入式
4.4器材水波发生器、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4.5教学过程
1.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
体会“要我学”与“我要学”的区别,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是“要我学”。升入高中后,高一年级的学生面临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习惯依赖的套用“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这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单元小结和及时改错,把有优秀学习习惯的同学树为榜样,让同学借鉴。
2.重视基础发展健全的人格
改变“一听就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学习误区。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如二次函数、参变量问题、三角分式的运用、空间与平面、实际运用问题等都是初中教材都不用的脱节内容,需要高中补救,查缺补漏,否则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训练,不去认真演算书写,重量轻质,到正规作业时或考试时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教学,帮助学生体会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的区别。多用“问”、“想”、“做”、“评”的教学模式,鼓励思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发展健全的人格。
3.抓好学习中的各个重要环节
①预习——高中知识的抽象性、复杂性、综合性较强,这就给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这些知识带来了困难。预习对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预习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每次预习应该有计划和明确的进度;其次预习要仔细认真,并结合课本例题和习题反思,加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最后对预习的内容整理出条理性的框架,明确知识结构。
②课堂学习——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数学。所以要在课堂上学好数学知识,数学教学观念的更新才是使之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而听课是学习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广度与深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会听课。会听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带着预习时未懂的问题听课,全神贯注,尽可能把疑点在听课的过程中解决:其次,对于在预习中认为弄懂了的问题,主要听老师的讲解是否和自己的理解一致,纠正自己在预习中对一些知识的片面理解或错误理解。在预习中没有弄懂的问题,通过老师讲懂了或还有疑问,要在课堂上把关键的地方记下来。凡是在听课时发现预习中自己理解片面或错误的地方,或是理解深度不够的地方,都应作出简单的标记,课后要及时进行清理,完善对这些问题的新的理解。第三,注意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设问、提问,或自己在预习中、作业中、课外阅读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都应积极思考,并记住,然后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发现与之相关的问题或更深入一层的问题,再思考。一个个问题的提出、捕捉与解决的过程,正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
③练习——要学好数学,必须要做适当的练习。只顾看书,而不做适当的练习,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练习之前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弄懂。如果课本知识还存在困惑,应先复习课文,直至把有困惑的知识理解之后再认真独立的完成。在做题的时候要认真思考,注意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并注意解题的步骤规范性和表述条理性。如果在做题的时候出现“马大哈”的现象,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心情,进而影响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有助于更新传统教育观念,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通过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能够动态的突出教学知识重点,实现对感官的延伸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消化吸收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可以在内容的知识性与发展性上下功夫,能够增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信心。整合研究将使教学内容摆脱封闭,实现开放,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上与课下的统一,在社会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教育,鼓励大学生更多更好地接触社会现实。将古老的历史成果,辅助以网络及信息技术,来增强历史的厚重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大学生了解国情、党情和民情,以此树立他们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
(二)有助于大学生向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激发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创造性
使大学生实现角色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和协作式学习氛围相结合,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开阔的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思路,实现教师教和大学生学的实际效果。这不仅可以适当缓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繁重强度,还能够确保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业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也有助于教师的自身能力素质的普遍提高。
(三)发挥情境教学的可设计性,延伸情景教学的空间与时间,使课程更生动有趣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材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丰富,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要求明显增加,但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有些探究验证活动无法实施,这就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信息素材,将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变他人要我学为我要自己学的实践的能力。教学环境也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而是实现与课下的网络学习实践的相结合,完成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教学过程,增强了大学生学习以及同教师交流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丰富多样的信息素材,再配备以图文并茂,音频和视频的有机结合,规避传统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的不足,有利于激发学额生的学习兴趣。
二、思想政治课程与网络“信息素养”整合的主要途径
(一)制定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权威标准
2003年,教育部就曾指出,信息素养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社会成员信息技术人文修养的表现;各种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基础掌握程度;社会成员能否自行利用信息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否持有客观公正的信息技术价值观;社会成员广泛拥有良好规范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特别是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我国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标准可以借鉴国外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标准,例如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就曾经在《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提出的学生信息素养九大标准。我们将其概括为获取信息的快捷性、有效性、个体性,信息处理的批判性、及时性、道德性,信息使用的精确性、创造性、效益性。
(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主要是指在高等学校开展
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讲授和社会调查等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依托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实现信息技术的电子化应用,丰富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渠道,为提高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开拓新的思路。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中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课堂网络信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和普遍认同感。因此高等学校应围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这一目标,形成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计划,首先,从授课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入手,使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考虑学生学习的阶段,合理地把课程安排在合适的时段,开设的方式应服从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并把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教学规划。
(四)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信息素养辩证批判性思维教育
网络信息素养需要通过哲学思辨性为依托,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重视等发散思维。使大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选择、利用,自觉整理和加工网络信息,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正确评价、消化网络信息,同时通过调查分析,独立思考,最终吸收有效的网络信息。
(五)开展高等学校网络制度建设成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需要有成熟的制度
建设为保障,以规范和强化文明的网络行为管理机制,促使大学生自觉形成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预防和减少网络犯罪以及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如制定有关上网行为规章和制度、成立网络教育管理领导小组、成立网络信息教育宣传联络队伍、网络文明协会等大学生社团组织,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充分发挥大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
(六)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咨询选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