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2:13
导语:在畜牧养殖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生猪养殖生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S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21-01
生猪养殖历来是国计民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几年以来,有一部分养殖户依靠规模化生态型的养殖方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率。笔者以为,这样的养殖方式,一方面,能够降低养殖的生成成本,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保证了猪肉的品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有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大力推广规模化生态养猪产业,是当前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规模化生态养猪的概述
规模化生态养猪就是在尊重生猪的生理发展、生活品性和生长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养殖,以此来节约生产的养殖成本,从而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实现产量增加,经济效率提高的生产目的。
该种养殖方式具有如下的特点:(1)资源利用合理化,即就是按照现有资源的特征要求,最大限度地予以合理利用,做到物尽其才;(2)生猪生长效率化,即按照生猪生长发展规律,让生猪能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氛围下生长,提高肉类品质;(3)养殖环境清洁化,即依据养殖的规律进行科学化管理,做到“发挥资源优势,降低环境污染,循环使用”;(4)成本的低廉化,即在不采用含有激素饲料要务的前提下,按照生猪的生活规律进行规模化养殖,减少了饲料成本的投入量,增强生猪的免疫功能,节约了生产成本。
二、规模化生态养猪的发展前景
1.规模化生态养猪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功效优势。规模化生态养猪其实就是利用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来为生猪的生产寻找更有价值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将资源利用后的废料进行二次利用。2.规模化生态养猪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的生猪养殖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正是这样的要求特点,使得规模化生态养猪产业能够从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绿色健康无污染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3.规模化生态养猪是养殖户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规模化生态养殖解决了传统生猪养殖的设备要求高、饲料成本投入大、疾病预防管理繁琐和成本投入高的特点,让生猪在生态化的环境下能够不断生长,降低了上述的投入,节娱乐生产成本。
三、规模化生态养猪解决的问题
1.资源的采集应该避免受到污染。生态化养殖注重资源的清洁,各项卫生指标应该达到标准要求。2.生态化养猪的资源在再利用过程中应注意有机连接,防止二次污染,使得资源得到循环利用。3.生态化养猪的标准执行应该更为严格。生态化养猪是一种彼此配合的动态生成过程,执行的标准更为严格。
四、规模化生态养猪的管理要求
(一)按照生态标准,合理布局养殖场地。根据《农业部畜牧业“九五”及2010年发展规划》的要求,生态化养猪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畜牧生产标准,做到:绿色环保,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这些标准主要体现在猪场环境质量标准、猪排泄物排放标准、饲料原料质量标准和饲料添加剂应用标准等。同时,在限制饲养规模、场地选择、产业布局和污染物处理等作出严格规定,使养猪业污染防治走向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最大限度发挥生态养猪的效能。
笔者通过当地几家具有规模的生态养猪调查中发现:在养猪场的规划和建设中,要科学规划生产模式、饲养规模,合理设计生产设施,合理布局养猪场的地理位置、分布、数量等。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是猪场及猪舍的选址的科学合理性,实行生产、治理、利用的协调有效要求,力求达到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满足发展要求。
(二)注意饲料调配,提高生猪营养利用率。生态化养猪的关键在于按照生猪生长要求和现有资源的转化情况,合理调配饲料,增强生猪的营养摄入量,更能够加速生猪的生长。准确估测猪在不同生理阶段、环境、原料类型等条件下的营养需要量和对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是决定因素。生态养猪的饲料在利用上,能够做到“营消相抵”,即所需营养量和消耗量应该大致相同。笔者以为,在实际测定需要量时,所选猪要有代表性,基础日粮、营养水平及环境条件尽量与生产性能相符合,做到“物尽其才”。
在选择优质饲料时,应该注意:1.消化率高、营养变异小的原料。据测定,选择高消化率的饲料可至少减少10%左右的粪氮排出。2.注意选择有毒有害成分低、安全性高的原料。3.饲料的营养成分配比应该达到要求。
(三)利用生物降解技术,将猪排泄物废物利用。生态养猪应用生物降解技术处理猪排泄物,将使粪尿排泄物不再是污染源,而是宝贵的能源。笔者在几家规模化生态养猪场调研时发现:猪的这些排泄物是优良沼气的原料。15头猪粪产生的沼气相当于1吨汽油的能量。在养猪场内,建立一个生物发酵罐(沼气池),以猪粪及其污水和其它植物性原料为基质,利用微生厌氧发酵原料生产沼气和有机肥,可以处理大量污染物,并能使其BOD值减少80%左右。
猪排泄物废物应该是有机肥的主要原料。通过将猪粪便配以辅料,经过堆置发酵等工艺流程,加工成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是今后值得推广的生态农业发展项目。猪场粪便要做到资源化利用,还应该进行固液分离,以便发挥各自的利用价值。笔者以为,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对分离后的固体物和污水再次加以处理,进行综合利用,对固体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利用。
(四)利用循环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运用。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律,养殖业与种植业必须有机地整合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存在的污染问题。对此,必须建立综合式生态农业生产体系,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组织农、林、牧、渔各业生产,以便对营养物质进行多层次地分级利用,实现“综合利用、清洁卫生”,并通过走农、林、菜与猪、禽、鱼立体养殖之路,实现产品、土壤和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及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这样的生猪养殖业才更具有活力。
综上所言,在规模生态化养猪中,我们应该在遵循生猪生长规律和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资源,发挥其优势特长,为生猪的生长提供一种高效、热量的饲料和环境支持,从而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元军,关于发展我国生态畜牧业的探讨,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4年第1期.
[2]周元军,规模化猪场猪粪尿的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06年第2期.
[3]周道雷、李保明、施正香,我国养猪产业生产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农业工程学报,2003第2期.
在我看来,这个‘纳’更是一种高超的人生智慧与思想境界。我所结识的张建华就拥有这样的智慧。
平和背后的巨大荣誉
张建华说话不徐不疾,甚至有些惜字如金,但是却让听者在毫无压力下兴趣盎然,这一点非常难得。他可以聊专业、聊工作,却不愿意谈自己。他认为并没有什么值得宣扬,他所有的个人资料都是记者自己收集而来的。
张建华现为天津市兽药饲料监察所所长兼天津口岸兽药饲料监察所所长、天津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中国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人民政府农业顾问团顾问,天津市动物保健品协会理事长。1994年晋升为高级兽医师,2000年晋升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004年荣获国务院政府津贴;1999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天津市科教兴农先进工作者”,几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天津市及农业部重大科技推广项目6项,其中获农业部丰收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项目累计效益达7000多万元。曾主编及出版多篇著作,其学术论文在中国(天津)国际动物检疫学术研讨会发表。他领导的天津市兽药饲料监察所,不仅在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团队建设上成绩突出,更与时俱进、积极进取,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项工作指标都达到了国内同行前列。
这样一位外表温和平静的人,骨子里却有着过人的坚韧与张力。我有了探究的兴趣。
当之无愧的科技带头人
为了保证让市民吃上放心肉,张建华主持了地方检疫标准和注水鲜猪肉鉴别标准的攻关课题,经反复科研制定出了地方检疫标准和注水鲜猪肉鉴别标准,经专家认定,天津市技术监督局认同颁布为地方强制性标准,荣获市技术成果奖,并受到农业部领导的表彰。他还先后组织完成天津市肉品卫生检疫系统工程,农业部在津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行此经验。他主持及承担的“肉品卫生质量快速检测新技术推广项目”取代了50年代常规肉品检验方法’逐步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此项综合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大大改变了天津市上市肉品失控现象,也减少变质肉、注水肉流通,累计效益4000余万元;他主持的“猪旋毛虫病、猪囊虫病快速检验技术推广项目”为90年代单克隆抗体诊断的新技术,可同时诊断两种寄生虫病.具有快速并较强的特异性,不与其他寄生虫病发生血清学交叉反应,却灵敏度高。创经济效益3l50万元。同时,张建华组织指导各级兽医人员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使畜禽传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天津市畜牧兽医事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无公害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畜产品无公害残留检测工作越来越被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张建华领导的天津市兽药饲料监察所在这方面着重做了大量工作。于2004年4月开展了科技攻关项目《雌酚类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另外还进行了《牛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制与开发应用项目,现在这两个项目已获得阶段性成果,进展良好。
这样的领导,大家信得过
天津市兽药饲料监察所是一支响当当的团队。张建华先后在全所推行了一系列工作举措,从而使各项工作始终充满活力。2006年4月该所被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增设为天津市饲料免税检验单位,有力地支持了天津市畜牧养殖业的发展。2006年5月、10月分别通过了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和农业部的省级兽药监察所资格认证,今年又完成了新增项目的评审,有效地保证了食品安全。2007年,该所获得了国家动保协会颁发的《促进行业发展贡献奖》,提高了天津市兽药、饲料行业在全国的知名度。
在与天津市兽药饲料监察所工作人员的接触中,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同事们对张所长的认同与信赖。大家眼中的所长工作经验丰富,思路清晰,决策稳健果断;善于抓重点、解难题,有大局意识,善于协调、平衡和处理各方面关系;为人谦虚真诚,处事公道正派,心胸宽容大度。有位工作人员高兴地对我们说:“我来所里这两年胖了不少,生活水平提高那还是其次,主要是心情舒畅,所长千方百计为我们创造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开阔了眼界,大家伙儿自然干劲十足。在生活上,更是为我们设想周到,但凡谁家有点事,不用开口,所里一定会有人帮忙,所里好得就像一家人似的。嘛叫和谐,这不就是么。”
燕赵儿女志在四方
张建华是河北人,祖籍唐山丰润。虽因工作关系生活在天津,但却有深厚的燕赵情结。张建华说天津本身就在河北的地图之中,所以感觉自己从来都没有离开家乡。当到河北作业务交流时,他就感觉和在家一样;而当河北同行需要技术支持与帮助时,他一定毫不迟疑、全力以赴去支援,从来都不计回报。
张建华的成功之道,让我知道平和淡然亦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他潜心科技攻关并且创造巨大经济效益,但甘居幕后功臣;他关心群众细致入微,但从不把热情挂在嘴边;他带出了一支响当当的队伍,但坚持把荣誉归于集体。
他说,如果你可以满心欢喜地欣赏旅途的风景,那么一定会到达梦想中的目的地。
关键词:隆阳区西山片 少数民族 经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93-02
位于云南隆阳区西山片区的杨柳白族彝族乡、瓦房彝族苗族乡、瓦马彝族白族乡是一个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少数民族集聚区,国土面积1099平方公里,有人口97070人,其中少数民族51148人,占总人口的52.7%。这3个乡被人们称为“西山片(西山梁子)”,是隆阳区乃至整个保山市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一个特殊片区,也是隆阳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近几年来,地方政府加大了对西山片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受地域、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西山片区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群众的生活也始终在温饱线徘徊;加之由于隆阳区不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区,国家扶贫投入有限。笔者站在关注民生、服务“三农”的战略高度,结合实际,找出西山片区贫穷落后的问题和原因,认真分析优势因素,提出制定经济发展对策和措施,希冀帮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隆阳西山片区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一)隆阳西山片区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丰富,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地处东径98°50'—99°21',北纬25°02'—25°38'之间,东临保山坝,南接蒲缥镇、道街乡,西至怒江边,北交泸水、云龙县。最高海拔3655.9m,最低海拔680m。西山片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山区气候,呈现北亚热带和南温带两个气候类型,垂直变化大,季节变化小,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区内大部分以石灰岩和砂页岩风化的黄壤、棕红壤为主,适宜种植水稻、包谷、小麦、甘蔗、烤烟、香料烟、咖啡、山葵、亚麻、蚕桑、木薯、经济林果和热带水果等。片区内主要河流60多条,水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为139593千瓦。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十分丰富,中草药资源有潞党参、白术、石斛、虫蝼、龙胆草、黄连等;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有20余种矿产,其中铁矿储量133万吨、钛矿储量529万吨、铜矿储量1.5万吨、铅锌矿储量178万吨;杨柳盛产的南红玛瑙享誉中外。
2.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西山片属隆阳区西北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区内集聚有彝族、白族、傣族、傈僳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51148人,占总人口的52.7%。占全区少数民族区少数民族人口的57.5%。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傈僳族的“刀杆节”“嘟哒哒”“瓜庆”;彝族的“火把节”“打歌”“唢呐”;苗族的“花山节”“唱山歌”等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不仅是当地少数民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传统文艺形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此外,西山片还有悠久的南方丝绸古道文化、抗战文化、自然文化等。经过深入挖掘整理后,必将成为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劳动力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较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剩余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加之当地人民勤劳朴实,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只要加以培训和引导,就能有效实现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
(二)隆阳西山片区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1.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第一产业,二、三产业滞后。隆阳区是一个农业大区,85%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农村,农业和农村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培育困难,农民增收主要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育不足。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西山片区,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广大群众衣、食、住、行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包谷、泡核桃等产业,农产品结构极其单一,加之市场发育程度低,农民增收空间十分有限。
2.社会发育程度低,人口综合素质差。群众整体素质不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教育、科技、文化、广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边远山区与外界沟通较为困难,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导致群众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
3.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杨柳乡的罗明坝地处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优势明显,土地肥沃,是一个天然温室,良好的气候、资源条件适宜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其他民族乡多是典型的山区乡,高山峡谷相间,森林茂密,野生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发展泡核桃、甜柿等优质经济林果;草山、草场资源丰富,是发展草食畜类生态养殖的理想场所。但是这些优势资源都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4.贫困问题严重,脱贫难度大。贫困问题是西山片区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不仅贫困面大,贫困人口数量多,而且贫困深度也极深。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远离政治、经济中心等环境因素和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边缘状态的社会原因,以及人们的历史传统、思想意识、素质技能的主观原因,致使多数群众处于自然环境险恶、社会环境封闭、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科学文化贫乏、思想观念陈旧、行为方式保守、生活状况困苦的状态。因此,脱贫难度很大,需要各方努力多种措施共同发挥作用。
二、西山片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对策
(一)优化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是保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结合《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意见》,科学分析西山片区的区位优势,努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实现西山片民族集聚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1.利用气候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化第一产业。西山片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应努力打造三大高原特色产业品牌:一是在高海拔地区(2000m以上)打造潞党参、虫蝼、石斛、龙胆草、杜仲、红花、秦艽等名贵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二是在海拔(1200—2000m)的温凉地区打造以红花油茶、山葵、泡核桃、板栗、优质梨、花椒等高附加值的温带特色经济作物产业;三是低海拔(680m—1200m)干热河谷区,因终年积温高、雨量少、无霜期长、日照时数长,应努力打造甘蔗、香料烟和热带水果等多种高附加值特色热带作物产业。
另外,西山片有牧场3.4万亩,结合林间套种营养牧草(紫花苜蓿、黑麦草),加上当地丰富的玉米秆资源,可用以发展野猪、黄山羊、梅花鹿等附加值较高的特色畜牧养殖业。
上述特色产业进行产业化,品牌化运作,将使西山片搭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快车,实现西山片区经济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是:(1)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走“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贸工农一体化等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民族经济发展活力。(2)延伸产业链,做好深加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大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力度,为民族地区群众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农民从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能人牵头、农民自愿参加的各种农产品专业协会、技术研究会和流通组织,开展自我服务,增加经济收入。
2.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二产业科技化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第二产业大多高能耗、高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西山片区矿产资源丰富,盲目地开发必将造成对地方生态极大的破坏,打造循环工业园,提高矿物资源使用率是西山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
3.发展旅游业,第三产业主导化是深化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从经济发达区域看来,第三产业具有主导地位,其发展程度是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参考。因此,西山片民族集聚区经济发展应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在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毋庸置疑,而旅游业的发展少不了文化内涵做支撑。西山片是少数民族集聚区,自身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只有不断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才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西山片傈僳族的“刀杆节”“嘟哒哒”“瓜庆”;彝族的“火把节”“打歌”“唢呐”;苗族的“花山节”“唱山歌”等民族文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风情园、民族村落等民族生态旅游项目,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可有效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与此同时,生态旅游的发展也为第一产业中的特色畜牧业带来了新的创收增长点,加上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循环工业园也可作为一个特色旅游项目,使得西山片三大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智力扶贫力度,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
1.校政企三位一体,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发挥劳动力优势。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必然依赖于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如果单纯依赖外部的支持和扶助永远无法获得内在的动力,如果没有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外来的支持和扶助就无法与民族的发展相结合。地方政府牵头,招商引资,依托当地高校资源,校政企三位一体,依照产业需求合作提升劳动者素质技能,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劳动者素质技能之间差距,实现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彻底解决隆阳区西山片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
2.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继续加大对散杂居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上学难的问题;加快发展散杂居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少数民族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能力。
3.发展民族集聚区文化。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挖掘,以各种形式帮助少数民族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双语教学;加大文化扶贫工作力度,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对现代先进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抓住“桥头堡”机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灵活投融资模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西山片基础设施薄弱,交通状况差,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缺乏。依目前情况来看,单纯靠农村自身的资金积累,远远不能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还必须有相当数量的其他资金来源。引入“BOT”“TOT”融资模式,政府以使用收益作抵押融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少数民族集聚区基础设施落后这一瓶颈。
2.鼓励民营经济,盘活区域经济。西山片少数民族集聚区经济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发展民营经济是有效选择。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承包、租赁、参股等方式和途径来发展壮大,使民营经济发展成为少数民族集聚区经济的主体,成为乡镇财政的支柱。
3.吸引投资,充实民营经济。实施招商引资的强区战略,发展区域经济,建设财源项目。政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运用市场化手段,走“一争取、二引进、三盘活”的路子,千方百计盘活自有资金,争取上级补助,吸引民间投资,引进外来投资,调动银行资金,逐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一是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二是争取金融部门的资金投入;三是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四是盘活资产存量,拓展资金渠道,建立多种资本金注入机制。
4.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服务咨询和技术知识、人才培训等服务体系。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企业,加大融资和财政的支持力度,还可以通过设立扶持基金、互助基金、搭建融资交流平台等形式来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
具体措施是:(1)实施政策倾斜。完善和落实土地、财税支持政策,依法把民营企业所需生产经营用地纳入年度土地使用计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力保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地需要,并根据投资额大小,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支持新办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2)优化经营环境。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政府职能部门成立优化经营发展环境领导小组,从解放思想和转变作风入手,以行政管理、执法部门和行业窗口为突破口,集中排查和处理各职能部门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加大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通过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为民营企业创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3)建立奖惩机制。为调动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并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前来投资,应建立和完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奖励激励机制,并定期召开民营经济发展表彰大会,对在发展民营经济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参考文献:
1.胡刚.民族地区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研究——以恩施州为例[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魏丽.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研究[D].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张军扩.中国的区域政策和区域发展:回顾与前瞻[J].理论前沿,2008(14)
4.王晔立等.甘肃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甘肃农业,2008(7)
【论文摘要】阐述了我国大豆贸易的历史和产业现状,分析了我国大豆贸易失衡原因。揭示了当前大豆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缓解我国大豆贸易弊端的对策。
大豆作为人们营养膳食结构中植物蛋白以及食物油的重要来源,在中国食物生产和消费系统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大豆的国际贸易中,中国历史上曾是一个净出口国,最高年份大豆的出口量曾经超过百万吨。进入zo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豆的用途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直接食用为主转变为榨油为主。从1995/96年度开始中国大豆的国际贸易出现逆向发展,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中国大豆供求平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中国大豆贸易的历史和产业现状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如今,中国每年自产大豆量约1500万吨,其中60%用于食用,40%用于压榨,折合自产豆油约390万吨,豆粕500万吨。中国一年豆油食用的需求量平均在800万吨以上,豆粕饲料需求量平均在3000万吨。庞大的缺口只有通过进口大豆或油脂弥补。从1996年开始,中国对大豆进口仅征收3%的关税和13%的增值税,虽然有配额限制,但基本上未实施。2007年,大豆进口关税又降至1%。在国内供给不足、市场需求扩大及有力的贸易政策推动下,中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从1995年的29. 4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4255万吨,增加了145倍。中国从传统的大豆出口国转变成为世界头号大豆进口国。
在1996-2000年间中国大豆进口增长并不剧烈。当时中国国内油脂加工企业多为内资企业,约有1000多家,主要原料是国产大豆,进口大豆并非首选。1999年,国际资本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在沿海布局投资压榨行业。国际资本设立的企业远离我国的大豆主产区,意味着要弃我国国产大豆而采购自己掌握的国外转基因大豆。2004年中国大豆加工企业组团前往美国,在大豆价格高位与国际垄断粮商签订期货订单。之后大豆期货价格大跌,由折合人民币4300元人民币/吨回落至3100元人民币/吨。中国大豆压榨企业亏损总额保守估计有40多亿元。国际资本借机在2004-2005年大规模进入中国压榨行业,控制了70%以上的压榨能力。外商独资或外资参股的企业有64家,这64家企业控制了中国大豆进口能力的85%。国际资本注入的附加条件是必须采购其控制的进口大豆,从而完成了对中国油脂加工企业兼并参股,控制了采购权和定价权,使中国企业成为跨国公司转化利润的一个链条,通过中国市场来实现国际贸易环节上所赚取的利润。国际资本利用向南美农民提供种子、贷款以及垄断南美大豆贸易的方式,实际控制了南美大豆的资源;再利用中国的大豆加工能力,向中国低价倾销大豆,通过全球运作以寻求利润的最大化。国际资本从上游的生产地南北美洲,到贸易环节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再到我国国内的大豆加工环节都已稳操控制权,实现了对中国大豆产业链条的垄断。形成了一种“巴西种大豆、中国用大豆、美国决定大豆价格”的格局。中国大豆贸易自此完全受制于人。
二、中国大豆贸易失衡原因分析
许多学者对中国大豆进出口失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就大豆的大量进口问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1.国内需求方面
(1)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大豆、豆制品及豆油的消费不断增长。(2)大豆的压榨能力迅速扩张,导致对油用大豆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3)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拉动了饲料用豆粕的需求。
2.国内供给方面
(1)大豆种植面积增幅小甚至滑坡造成大豆生产规模不大。 (2)大豆单产增加缓慢。由于对大豆作物的科研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相对于其他作物,大豆单产的增加较为缓慢。(3)国内政策对大豆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造成大豆发展缓慢。
3.大豆进出口政策
关税配额等贸易政策影响。1996年中国开始对大豆实行关税配额管理,配额内关税为3%,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配额限制,进口关税几乎全部按3%的税率执行。1999年中国取消了大豆的配额限制,实行3%的单一关税政策,加入WTO后继续沿用3%的关税税率,远远低于加入WTO时农产品平均关税率 (17%)。低关税政策反而刺激了加工企业的大量进口。另外,我国大豆进口征收13%的增值税。此项政策的实施实际上完全放开了我国大豆市场,致使大豆进口急剧增加。
4.国内市场价格影响
随着我国大豆国际贸易格局特别是进口格局的变化,国内大豆价格受到很大影响。
5.中国大豆的生产成本较高
生产成本是决定产品价格竞争力的首要因素。中国大豆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大豆生产国。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种植经营规模小,无法获得规模效益。目前,中国大豆的生产还是以农民的小规模种植为主,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对大豆产业补贴政策的缺失。
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中国争取到的农业补贴的上限为每年农业总值的8. 5%。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数额远远没有达到这一上限,另外,中国农业补贴的种类还非常有限,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等在中国还是空白。又由于中国医疗体制、社会保险体制还不健全,农民的生活负担也较重,这必然造成中国大豆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远低于其他国家。
6.国际资本对大豆进口的控制
国际资本在中国加入WTO后迅速进入中国大豆产业,目前四大国际粮商就已控制了中国80%以上的大豆进口货源,通过超额进口国外低价大豆再高价卖给中国企业,实现超额利润,而把低利甚至亏损留给中国压榨业。另外,美国大豆协会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通过为中国企业和农民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服务代替直接推销,为美国大豆获得了大量直接和潜在的客户。
7国产大豆销售困难
大豆市场控制和企业利益驱动,导致国产大豆销售困难。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有170元/吨的收购成本差距,国产大豆根本无力与之竞争。此外,国产大豆的品质也处于劣势。另外,由于农药使用不透明和采购不便,国产大豆非转基因优势也被削弱,出口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以上种种原因,深刻揭示了中国大豆产业自身的弱点和不足之处,促使人们认真思考,实施改进的良策。但过去几年至今大豆产业失守于国际资本的现实说明,仅仅围绕大豆产业自身而采取措施,处理矛盾时站在矛盾之中,是远远不够的。针对中国大豆产业的问题,应该站在矛盾之上,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侧面,即应该跳出大豆产业自身的范畴,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审视大豆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国际资本利用资金优势,通过资本运作消灭对手,垄断市场,从而操控价格,牟取巨额利润。国际资本使用转基因大豆战胜了国产大豆,控制了我们日常食用油的价格,初步具备了影响中国CP工的能力,对中国未来的通货膨胀将有更大的主导权。中国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面临着威胁。这就是大豆贸易失衡的深层次原因。
三、中国大豆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
1.国产大豆种植量缩水影响我国大豆产量
2进口依存度过高,下游产业发展面临风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没有大豆定价话语权,大豆进口受制于人。一旦国际大豆市场出现波动,国内企业将处于被动局面承受巨大风险,也将对国产大豆下游产业的发展造成伤害,削弱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危及国家食用油及粮食安全。
3.国际资本垄断大豆压榨行业,本土企业处于困难境地
国际资本大量涌入造成中国的大豆压榨行业产能过剩,给本土压榨企业及国产大豆带来冲击。国外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不仅扩大了在中国的加工能力,挤压了国内大豆压榨企业,而且掌控了压榨业的进货权,大量进口国外大豆,对国产大豆形成冲击,给中国农产品安全带来隐患。
4.大豆种子供给变化带来风险
中国每年的种用大豆在54万吨左右。由于国产大豆的劣势地位,大豆种植会发生面积萎缩和改种国外转基因大豆两种倾向,无论是哪种倾向,都会给大豆种子企业以致命的打击,而从事大豆种子经营的跨国公司己对国内市场虎视耽耽。中国已加入WTO,大豆种子市场迟早会放开,若是失去了国内种子企业的抵抗,连大豆产业的源头市场也被外国控制,就会产生更严重的局面。
5.大豆期货交易经验不足
期货市场是一个很好的平衡产、供、销,规避风险的工具。中国大豆加工业缺乏期货交易经验,缺乏准确及时的国际期货市场供求信息,过于依赖美国农业部的产需报告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市场价格,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另外,由于中国参与CBOT不足,没有自己的直接采购网点而依赖跨国公司采购,在国际大豆定价上却没有发言权。
6.美国政府的大豆补贴政策对中国大豆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受进口美国大豆低廉价格的影响,中国的大豆行业市场、工人的就业机会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开始受到严重影响。
四、缓解中国大豆贸易失衡的对策
大豆贸易弊端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行业弊端,它己经通过数量方面的极高进口依存度、质量方面的转基因隐患和产业结构的外资高度垄断三管齐下严重威胁中国粮食安全,进而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大豆种植面积继续萎缩,提高国产大豆竞争力,阻止外资全面垄断,保障农民利益,保护大豆产业。这就需要发挥政府、市场及各相关利益方的共同作用。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加大补贴力度,鼓励豆农种豆。
(2)建立基础设施,减少农民种植成本,缩小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收购成本差距,与国际大豆市场接轨。
(3)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协作,消除进口管理上的障碍。发挥整体优势。
(4)加大科研投入,培育高油品种,提高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竞争力,培育高产品种提高大豆单产,保障自给。发挥中国大豆非转基因优势,提高大豆蛋白含量和质量,绕开压榨业竞争,开拓出亚洲乃至世界市场。
(5)完善政策法规,扶持民族企业,健全市场体系。控制大豆进口速度;削弱转基因大豆的竞争优势;限制跨国公司对中国进口大豆价格的垄断;阻止外资的掠夺式并购;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组织力量统计并及时大豆产业的相关信息;鼓励企业进入;加强经济立法和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有序、健全的市场环境。
2.依靠市场调节机制
大豆加工企业需要发展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包括管理创新、生产技术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及供销体系创新。要加强行业协作,组建油脂企业集团与外资油脂企业相抗衡。种子企业需要抓住机遇,提升实力。大豆物流体系需要建立和完善,降低国产大豆收购成本,提高其竞争力。大豆期货交易市场需要建立健全,掌控国际大豆贸易定价权。
3.各相关利益方的协作
美国大豆产业从生产到出口每一环节都受到呵护。美国种业巨头为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和高质量种子,大豆协会致力于大豆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及大豆行业信息数据的,大豆基金会进行市场调控,大豆出口协会协调大豆出口,CBOT降低美国大豆交易风险,ABCD四大贸易商为美国大豆开拓市场,政府对大豆种植、生产、出口各环节进行巨额农业补贴,并依靠农业部的世界大豆市场数据左右国际大豆价格,保护美国农民利益。中国大豆产业急需产业链上各相关利益方密切协作,建立组织体系,使产业链条环环相扣,处于全方位保护之中。
4.从产业链安全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