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2:17
导语:在过渡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老师重视程度不够
一本好书对人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但现实中许多语文老师往往过分关注教材中课文的内容,对文章进行分段和中心思想的总结,然后提出一些文章中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这样的方式的确也在引导学生去阅读,但却显得枯燥乏味。同时,因为许多学生都会去买参考书,在参与阅读教学时,自主学习、思考的意识也不强烈。
1.2学生对于课堂阅读教学的兴趣不浓
大部分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不是很高,而有些学生的阅读兴趣则更多地来自课外,虽然有些老师也有意维持学生们的好奇心,但由于不少老师缺少一些阅读教学的策略,当然也就无从谈起激发学生们兴趣了。
1.3学生基本语文素养欠缺,老师指导成效不高
阅读文章的过程难免会遇到生僻字,或者历史背景、常识等等,这些都会对阅读的理解、中心思想的把握造成困扰,这就体现了预习的重要性。但由于许多学生预习的意识不强,而老师这方面的指导也容易不到位,即使要求了学生预习,但由于检查不及时,也很难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2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2.1让学生带着兴趣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热爱和兴趣更是带领小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指示灯。所以在阅读教学上,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老师可以针对这一特性,运用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更活泼的教学方式、传道授业。例如,对于人物角色比较鲜明的文章,可以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还可以让不同学生挑战同一角色朗读,看看谁更能领会角色的感情。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有努力做到最好的竞争意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激励机制在课堂教学的有效利用也会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在学生们心中的意义有时甚至超过了家长,老师的鼓励会让学生对阅读更有信心也更有热情,并不断在被激励的方面努力。
2.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教学里,让学生掌握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此老师应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老师可以通过情感的牵动促进学生阅读。例如在讲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前,老师可以先问问学生们“为何而读书”,从而引出文中少年时期的是如何回答的,营造出情感上的氛围。同年龄段的少年抱负和胸怀,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唤起了感情上的共鸣,这种情感认识有利于阅读的理解,并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学生愿意主动阅读,除了兴趣还需要相应的阅读能力。我国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语文素养有限,在阅读时候碰到不懂、不明的地方在所难免,这就需要主动预习。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帮助学生顺畅地阅读、更好地体会文中情感,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3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能让学生受益终身,不但对现阶段的阅读教学有重要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3.1善用工具书的习惯
在阅读的基础阶段,学生受到年龄、学识的限制,在阅读过程中难免遇到生僻字和难以理解的词,如果没有及时解惑,很可能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后续阅读造成影响。因此,用好工具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老师也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
2.3.2读写思并重的习惯
阅读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学生可以在不懂的地方或者认为很重要的地方进行标记,思考并写下所想的,也可以对文章中的好句子进行摘抄收集。这样在阅读过程中既锻炼了写作,也积累了素材,能很好地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2.3.3专心默读的习惯
作为我国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默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默读的环境和机会,培养其专心默读的习惯。
2.3.4有目的性阅读的习惯
做事有目的性,能帮助我们更有条理性地处理事情。阅读也是一样,当我们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将更能提高阅读的效率。例如,以理解积累为目的,可以精读;以欣赏为目的,则可以朗读。
3结束语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复合型专业人才;战略调整
大学英语教学已经进入了“后大学英语时代”。为了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学生实用性英语的使用能力,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正面临巨大挑战。本研究将在分析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及其战略调整方向,探讨解决由语言教学向双语教学过渡的接口问题,并就战略调整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的或任务比较单一。通常只将工作重点放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并且往往以是否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标准,目前虽然有些院校已宣布学位授予和四、六级考试脱钩,但许多学校还是以此成绩决定是否符合大学英语的学位要求。这样,便造成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好地将英语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不能很好地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相对滞后。目前,大学英语教材及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学生掌握语言共核而设置的。语言共核是语言学家在对语言功能意念的研究中形成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讲某种语言的人群中大多数人都使用那部分语言。这部分语言不受地域、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职业以及话题等的制约,在词汇、语法和意念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不大。一味地强调以语言共核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和课程设置,使目前的外语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围绕着为语言而学习语言,从而造成了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知识学习的严重脱节。其结果导致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必要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不高。这样便极大地阻碍了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目标进程。
为了满足转型期对大学英语提出的新要求,必须从根本上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具有战略意义的调整,即压缩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学期数和学时数,将纯语言学习和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实现大学阶段从语言教学、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到双语教学的一条龙教学。
二、发展趋势
将语言技能培养与专业知识学习融合起来是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今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应该是培养具有较强外语能力,能够熟练地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各自专业领域内信息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结合起来。这里所指的专业英语并不是狭义上的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等纯语言课程,而是指与学生学习专业相关的英语,比如气象科技英语、电子信息英语、环境科学英语、法律英语及商务英语等。如果只对学生进行纯语言教学,就很难满足他们应对各种学术任务,难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在大学英语中加大用英语来学习专业学科知识教学的比重,以此来带动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完全值得探索和实践的。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的战略性调整提出了要求。简单地讲,双语教学是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来讲授专业课程。在双语教学的环境下,外语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也是吸收其它知识的工具。
目前,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已经尝试或成功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通过用外语学习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来提高其语言能力,而且还可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这样,避免了传统上把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与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人为割裂开来的弊端,实现了既注重“持续性的学科知识”又强调语言学习的双赢。
当然,提倡语言技能培养和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的融合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基础英语的学习或者否认甚至取消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课地位的教学。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必须建筑在基础英语教学的根基上,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其语言技能的培养,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战略调整
压缩大学英语基础教学时间,增加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教学的比重,进一步凸显英语的工具性特征,把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与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结合起来,以顺利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战略调整。要通过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积极推进大学英语的战略调整,就必须要坚持避免将大学英语仅仅作为一门独立的纯语言学习的基础课程来教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也必须要同时满足两个方向:满足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要求以及课程必须在内容上与学生特定的学科有关。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应该只占整个教学过程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则应该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学习和研究。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仅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而且还会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避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后果。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类教材的编写方面,内容上要力求把握专业性、趣味性、新颖性和基础性的原则。专业英语的教材不同于普通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因在于知识的更新远比语言的发展变化要快得多。考虑到大学英语教师今后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永远无法取代专业课的教学以及短期内很难改变大学英语的基础教学地位,编写具有导论性质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教程则。
师资的匮乏和培训也是顺利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战略调整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今后,各大学的外语院系应该尽快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出一批复合型的专业英语教师,既能够胜任普通英语又能用英语教授某一专业基础知识课程的师资队伍;或者从现有的师资队伍中对一些教师进行某些专业学科知识及科学素养的教育,以合理建构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人伦文化;传统;现代解读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4-0040-03
“人伦”即人与人关系中的次序与道理,也就是通俗意义上所指的调节人际关系应该遵循的道理或规则。中国文化通过数千年的加工制作使人伦之道发展成为历史悠久、思想自觉、制度习俗普及深厚的极为系统和高度发展的文化形态,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人伦文化成为中国文化最根本特征的原因进行探究,力图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转化与重构中提出有益的思考。
一
1、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血缘关系与自然经济的长久存在为社会基础
在古代,人际关系协调与合作的好坏成为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正如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划分为三阶段时所指出的那样,人的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对人的依赖”阶段,调节人际关系的人伦之道也就应运而生,而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自然形成的人际调节方式便成为人伦之道的最初和最基本的内容,并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最根本手段。人伦之道的长期存在与继续发展,与一个社会是否出现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血缘关系到身份关系的历史变化休戚相关,如果一个社会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变革,就意味着人伦之道的必然衰落,反之,则意味着人伦之道有条件得以继续存在和不断发展。
无疑,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意味若对原有社会样态的打破,它需要诸多能够引起变化的条件,包括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民族精神中不断打破原有方式的思维趋向与其他文化的交往或融合产生新质的思想等。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一个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之地,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一方面使我们祖先养成了对土地的感激与热爱之情,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中的乐感意识与静态思维的趋向不易破旧立新。中国的农业社会从物理空间而言,人们大多受制于土地,社会流动匮乏;从交往空间而言,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熟人化,血缘宗族邻里往来;从思维空间而言,人们的思维是以经验为主,就像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所说的是一个“前喻社会”,因为农业生产是一种依赖经验和较固定模式化的生产,农作物的种植随四季的变化而形成一定规律后就代代相袭,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生活样态趋向经验化、固定化,沿袭经验、秉承传统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使得整个社会具有超常的同质性和稳定性。
由于白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血缘关系一售没有被契约关系所取代成为主导,因此,以自然性的血缘关系为土壤、以人“亲亲”的自然天性为基础的天然的人伦之道一直是维持中国社会的主要方式,它不仅没有像西方社会的人伦之道那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相反通过制度化、道德化、教育化而越来越自觉的加强与发展,成为维持中国社会的基本之道。
2、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宗法制度为强大社会支撑
人伦之道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它根植于远古时代人类氏族生活的结构和需要,因此,它的产生是原生态的、自然的,符合人类社会生存的需要和人的天性。中国社会在西周之后,通过西周宗法制度的建立,一方而使人伦之道在制度化建设的过程越来越重要,另一方而,由于人伦与宗法的结合,使人伦由天然形成的调节人际关系的方式变为统治阶级有意识的维持政权的政治工具。西周的人伦之道就是建立和维系在宗法制度的主轴中。周宗法制度建立的前提是宗族的存在,而宗族依托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周土室分封的主要旨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土室的屏障。同时,周天子与分封的诸侯有着一系列权力与义务的对应关系,以维持天子的绝对权力地位。宗法制度的根本特征在于把人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等级隶属关系建立在宗族等级隶属关系之上,其实质在于把人与人的关系确立为统治服从的君臣关系,但这种君臣关系却主要借宗族的血亲、世袭、长幼等关系来形成、建立、维系和巩固。这样,就形成了宗法等级与人伦相混合、把自然人伦关系变成为君臣统治等级关系的中国社会独具的宗法社会与宗法制度。
宗法等级同人伦,原来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支配和服从的关系,其中有压迫与剥削;而人伦是人与人之间自然亲密关系,如夫妇亲子结合共同生活,彼此养育互助关怀,是建立在亲情血缘的天然联系和实际生活中的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实存关系之上,本身并没有压迫剥削之本义,如尊老敬贤。可是到了西周宗法制度的建立,就改变了人伦的自然性,形成了宗法与人伦的特殊的对立统一结构。一方而,宗法制度本身就包含着人伦,并且始终离不开人伦,因为宗法制本身就是借人伦关系来建立和划分的。另一方面,人伦就不再是原本自然的人伦,而是经统治者人为加工过后的特定的宗法人伦,成为维护权力和财富不平等的分配、维护统治者刘其他人的剥削压迫并要求他们顺从的形式。所以宗法人伦自身就带有二重性:既是自然的又是人为的;既是等级森严的又是讲团结和睦的;既把人按尊卑上下名分分离刘立起来又要按亲爱感情联系结合起来。宗法人伦的这种双重性和对立又统一性是宗法血缘关系建立家天下的文明路径,形成了中国社会统治的政治与道德合一模式。
3、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道德教育的自觉为社会传载方式
由于人伦之道是人类最早的调节社会关系的规则,所以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起端就产生了关于人伦之道的思想。据《史记》记述: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予孝,内平外成。“这段古文记述是说,舜委任契作司徒,让他针列氏族家族不亲、五品不和的情况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造成各族人民亲密和睦相安的局面。我们可以看出上古时期由于处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起端,人际关系拥对简单,这里只涉及到亲子(父母和孩子)和兄弟两种家庭的核心人伦关系,是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调节的方法是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了孝”,以维系和谐的关系,由此反映出中国人从远古时期已经注意人伦之道的重要与教化。西周之后,由于宗法制度的建立,使原本自然火性的人伦之道打上了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为制度化的烙印,这种自觉为之的制度必然反映和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
孔孟的人性论就是在西周宗法人伦的制度化下产生,也是中国人伦文化的必然产物和逻辑演绎。因为人性是恶,就很难推行人伦之道,反之人性为善,人伦之道的推行就是顺乎人性于必然的了。孟了首先明确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人有人伦,”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予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其次,他把远占时期的人伦之五教发展为五伦:“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了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予・滕文公上》)。最后,强调人伦“虽凡人皆有,但关键在于能否列他有自觉,”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要人自觉其人伦之道。孟子相当系统地从理论上发展了中国的人伦文化的传统。由于儒家传统把德育的同标与教育的日标等同,因此,人伦之道占据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地位,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修己以安人”的君子,其施教的纲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沦语・述而》)。西汉董仲舒则把道德与政治密切结合起来,强调“三纲五常“等伦理规范的重要。宋明理学家注重“心性之学”,朱熹在教导其弟子所言”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答陈齐仲》,《朱文公文集》卷39),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由此可窥见一斑。由于儒家把“明人伦”作为“兴国以致”王灭下“的大法,这种教育的意义和信念一直给中国人提供相当稳定的价值认同和道德认知,再加上国家儒学体制与威权主义思想的结合,使得人伦之道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不容置疑的。
二
中国的人伦文化在中固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刘社会秩序的维持、列人的德性的教化,对中国思想传统的传载起过重大的作用,但在当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的人伦文化无容讳言,也存在着与现时念不太相符的部分,它自身需要通过不断的现代化,才能具有与时俱进的持久生命力。
1、克服人伦文化过于强调群体的价值而易于培植依附性人格的局限
中国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与原生经济形态相适应电就十分注重个体与群体和谐的人伦文化,反映在个体与群体的价值定位上就是强调群体在于个体之上的一种整体主义价值观。由于人伦文化强调群体高于个体,个体的人在本质上是群体的、社会的,因此,在这样的文化中,个体是没有独立的存在方式,不能发育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相反,他只有在各种关系中才能确认自身。因此,中国传统社会既没有内生出一种像西方文艺复兴运动那样影响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性解放运动,也始终无法形成在主客二分的意义上所体现的人的主体性,因而在人格方面,大多数国民或多或少地表现为依附性人格。而一个无法拥有独立主体意识的个体,既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匹配,也与人的自由发展不相适应的。
2、克服人伦文化中注重关系本位而限于熟人道德的局限
中国儒家把人伦之道作为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根本大法,瓶人伦之道本质上就是协调社会关系,所以,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是从关系本位的角度,对“什么是善”和“何以能善”、“何以为善”做出的价值判断和阐释。在对“什么是善”的价值判断上,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需要协调的基本关系便是“五伦”,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和朋友关系,故“善”便是对这些基本关系的价值判断,即能够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便是符合道德,便是善,由此儒家道德学说从关系本位人手,围绕着五伦而建立了一系列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孝”、“悌”、“礼”、“义”等。在刘“何以能善”的理解上,强调“明人伦”,儒家从我与人的关系中加以阐释,认为只有教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备种伦常关系及掌握由此衍生的社会生活的规范原则,才能使人“守礼”成为“善人”。客观而言,关系本位的特征无疑在一定程度洞彻了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性的特点,看到个体人生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存在,任何个体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作为存在的前提,有其值得肯定之处,但由于中国社会是农业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血缘关系与宗法制度相密合,社会流动匮乏,社会交往熟人化,因此中国人的道德往往局限在熟人道德,而且道德的水准呈现出随亲缘度和熟悉度的递减而弱化的态势。
在信任的达成方而,人们主要是依据相互之间心理情感亲密认同的差序来和互决定相互之间的交往关系和信任关系的。在中国社会中,不同关系类型是与不同信任程度相关联的,信任度的强弱与对方同自己的关系远近几乎呈现同一走势,以当事人这一“个己”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关系建构的核心是血缘家族关系,然后通过拟亲化的方式将血缘关系进一步泛化、扩展和延伸到与没有血缘联系的其他人的关系之中;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后天归属如同学、同事等关系,在相互了解和熟悉中培育交往关系中的情感成分,达成感情及认知上的认同,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增加彼此问的信任程度。显然,道德如果仅仅局限在熟人道德的范围,这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公共道德是不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正如社会学家吉登斯所概括的具有时空分离基础之上的脱域特质,正是这种特质,使得社会成员相互交往方式发生了由“在场”对“缺场”的重大改变。在传统社会,空间与地点总是一致的,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常社会生活的纬度总是“在场”,受地域性活动的支配。而现代社会则通过对“缺场”各种要素的培养,日益将空间从地点中分离出来,从而将社会关系从地方性场景中提离出来,并在一种无限可能的广泛空间中再联结或嵌入。这样,人们的交往关系开始超越传统的熟人的社会交往方式,趟越交往活动具体场所限制及渐次扩散的局限性,进入普遍交往的境地,“自我和社会在人类历史中首次在全球性背景下交互联结了”。从主体的“在场”与否角度看,承诺可分当而在场承诺与非当面在场承诺,前者所表达的是熟人社会的普遍交往关系,后者所表达的则是超越熟人社会的普遍交往关系。前现代社会的承诺是熟人社会中的当面在场承诺,这种承诺不仅仅有某种“家”血缘纽带为依托,亦有当而、在场熟悉了解为依据,更有熟人社会所共有的群体、风俗、习惯为有效监督制约,因而对这种承诺的可预期性与可信性,在实质上是对传统熟人社会那种交往类型的相信信赖。而现代社会时空分离的非当而在场交往,则使得传统的那种承诺及其监督制约机制失去有效性,而必须寻求一种瓤的具有可公度性的交往媒介及对承诺拥有权威性的监督制约机制,以确保承诺的可倍性与可合理预期性,这就需要公共道德与社会法律制度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调节方式。
3、克服人伦文化中注重道德本位而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局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引言:新课改以后,教育界的各个方面都发生变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对学生来讲更是必不可少,让学生接触大量的阅读资源,对于提升学生的词汇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重点。
教师要明确阅读的意义
对于语文教师来讲,首先应明确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在学生进行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多的对学生进行干扰,应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而教师的真正教学方式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1]。新课标明确要求,要加强对学生兴趣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充分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要求教师对其进行合理定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结构进行科学建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阅读能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帮助人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的发现自我,使人更加了解自己,更加全方面的对自己进行评判与自我引导。而对于小学生来讲,应该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大量的阅读,从而积累更大的词汇量,对以后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升都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和进行大量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进而进行自主阅读。并且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对知识的积累,可以专门记录下来学生的阅读精华,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应用到作文中。由此,我们知道,带领小学生进行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举措。
制定具体的阅读指导方法
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而针对小学阅读,掌握重要的方法同样重要。如何带领学生进行高效的阅读是每个教师应该考虑的重点教学内容。俗话讲“磨刀不误砍柴工”,制定有效的阅读方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并能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致[2]。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对其进行简单探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阅读效率。即读五遍。第一遍,对文章进行通读。读的是文章中出现的生字,对于小学生来讲,在阅读中学习生字是一个十分便捷的途径,结合当时的语境,使其更加能加深对生字的认识。第二遍,了解文章的大意,即本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让学生在度过这一遍后能用自己的话对文章大意进行阐述。第三遍,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进行解析和探索,这一遍是进行最精细的阅读,即细细的品位其中的美言美句。第四遍,让学生有带着对文章的感情的领悟目的去进行阅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真正情感。第五遍,积累,让学生从文章中积累更多的词汇,以便于在作文中有更好的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记录自己在平时的阅读中觉得有必要记下来的内容,不能够定期对其进行回顾,将在阅读中学到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为更好的进行写作打下一定基础。另外,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注意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以免使学生的阅读思路受限,从而进入了教师的阅读思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不能很好的被带动起来,更不能灵活地进行自主阅读和学习。因此,教师应在带领学生阅读方面掌握好分寸,成为一个好的引导者并非成为一个干涉者。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对《落花生》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按照以上“五遍读法”进行阅读,让学生在自发的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并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到了真正的知识,对本篇课文内容重点也有了一定的掌握,从而使学生爱上阅读。
利用多媒体开展语文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而在教育领域。计算机同样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教学模式更加多样、更加新颖。并且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于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效用,将文字语言所描绘的内容进行更加具现化的展现,并且形成丰富多彩的且生动的画面,让学生沉浸其中,学生在一个更加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能够更加增加其学习的兴趣,从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当前的阅读当中。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桂花雨的动态图或影视动画,搭配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沉浸在桂花雨的美感中,从而开启接下来的对课文的阅读中。再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对《落花生》一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在土里结果实的食物的图片或视频,像红薯、马铃薯、萝卜等,让学生学到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开始能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本篇课文中,从而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阅读。这样的课堂开始,让学生对于课文的阅读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才能更加投入阅读当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变得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案,并实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而学生在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的前提下所实施的教学模式中进行语文阅读,能够充分发挥其语文阅读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学习语文知识,并积累写作素材,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参考文献
[1]朱佳佳.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28:82-83.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对医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可以使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懂得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提高自我生命的价值,对医学生树立拯救生命的崇高理想有重要的作用。
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将要承担为人类生命健康服务的工作,如何加强医学生生命观教育,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素质是当前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所谓生命观是人们对生命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对医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就是教会医学生接受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使医学生树立为医学事业奉献终生的崇高理想。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医学生从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接受了大量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品德的养成上和学业的精进上,不自觉的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维度下解读医学生生命观教育,对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贵生”的思想。教育医学生树立敬畏生命,珍惜自我生命的意识
1.1医务工作者拯救生命的事业是建立在对生命敬畏的基础上,医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基础是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什么是生命?生命“是以人类为核心的一切生命存在物的综合” “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生命的本源是“生”,“天地之大德日生”,“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1.2珍惜自我生命是医学生未来从事拯救生命事业的基础和前提。首先,生命的存在是一切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基础,生命在人的价值体系中有着最高的地位,没有生命一切就无从谈起。生命的最大特点是他的不可逆性“呼吸一过,万古无轮回之时;形神一离,千年无再生之我”(吕坤
其次,医学生将来要承担的是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医学生就要学会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使自己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以应对未来艰苦的工作。最后,做为医学生将来工作的对象是病人,病人心理脆弱、无助、处于死亡恐惧中,外界任何一点触动都可能激起其生的希望或者受到死的威胁。医务工作者对待自我生命的态度以及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病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医务工作者珍惜自我生命的情感必然能激发病人珍爱生命的欲望,所以,培养医学生珍惜自我的生命就是对病人生命的极大负责,也体现了医学拯救生命的终极意义。
2培养医学生崇尚“仁爱”的思想,学会善待生命
2.1培养医学生仁爱的思想情怀,善待珍重病人的生命
仁爱思想是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仁的本义是“心中想着人的身体”,孔子讲“仁者,爱人”,“唯仁人,为能爱人”《大学》。我国古代著名医者扁鹊指出“人之所依者,形也;乱于和气者,病也;理于烦毒者,药也;济命扶危者,医也”(《要方·食治》),“医乃仁术”,医家应为“仁人之士”。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推崇的仁爱思想与医学的最高宗旨仁爱救人,赤诚济世是相通的。
仁爱的思想对于医学生生命观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医学生未来工作的对象是病人,病人的身心处于痛苦甚至危机之中,既不能以自己的形象给医务人员以美的感受,也不能以提供某种利益来唤起医务人员的情感,作为“仁人之士”的医者,能做到“仁者,无不爱也”(《孟子.尽心》下)就是大仁。病人把对自身生命与健康的希望都寄托在医务工作者身上,如果医务工作者无视病人的祈求和痛苦,那就是最大的不仁。因此,医学教育中培养医学生大仁大爱的思想情感,“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行》,要用诚善的感情给予病人无限的关爱,把患者看做自己的亲人,把自己对亲人一样的爱给予病人,做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以一颗仁爱之“大慈侧隐之心”(孙思邈《大医精诚》)善待病人。医学生有了珍惜和善待病人生命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医乃生死所寄,治病人者首先应该爱人,不仅爱护、救治病人,还必须通过治病,将仁爱之心播散到普天下的黎民百姓”…,将来在医疗工作中,才能对患者一视同仁,普同一等,极端负责,才能真正做“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龚廷贤《医家十要》)。
2.2培养医学生博爱的思想情感,善待珍爱实验动物的生命
仁爱思想更高的要求是博爱,医学生不仅要善待病人的生命,而且要珍爱所有的生命特别是实验动物的生命。“我的生命对于我来说充满了意义,我身边的这些生命一定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想要其他生命尊重我的生命,那么我也必须尊重其他的生命……把其他动物也包括敬畏生命是智慧的开端在内。”医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医学实验。在医学实验中,有些学生对动物表现出冷漠甚至冷酷如:麻药还没打,兔子已经被辅助按压的助手按死,上课不听讲,做起实验全凭感觉,做完实验不管动物的死活随便抛弃的等。这就给我们医学教育提出了一个问题:珍爱动物的生命对于医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为了科学,我们不得不牺牲他们,所以,在医学院生理及药理实验教材的开始都写着:我们必须感谢那些为了人类文明,作出牺牲的动物。实验结束后,我们要以最快的方式,结束它们的生命,结束它们的痛苦。对于实验动物,人类最朴实仁爱之情远比那些深奥复杂的理论更加有力,医学生要用德性的光芒庇护生命,以尊敬之心对待动物的生命。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珍爱动物生命的论述,《孔子家语·论政》中有“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孟子讲“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苟子也指出“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苟子·强国》)。古代名医孙思邈日“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朱熹亦日“目前事事物物,皆有至理。如一草一木,一禽一兽,皆有理。自家知得万物均气同体。见生不忍见死,闻声不忍食肉,非其时不伐一木,不杀一兽,不杀胎,不天,不覆巢,”(《朱子语类》卷十五);明代高攀龙曾告诫家人:“少杀生命,最可养心。一般皮肉,一般痛苦,物但不能言耳。不知其刀俎之间,何等苦恼我却以日用口腹”(《药言》)等等这些思想告诫我们,医学教育要培养的医学生要对生命、痛苦和死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深切的同情。尊重和善待动物生命,关系到医学生的内心情感,触及人性深处的悲悯之心。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爱之情,面对动物的“不忍之心”,可以保存和涵养医学生的仁人善心,面对动物的不忍之心,正是他们将来做医生最可宝贵的道德情操。 另外,尊重遗体,尊重器官捐献的家属的意见,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对待每一个遗体,认真做好尸体的保护和善后处理,做到情理兼顾,使死者家属感到关爱和慰藉,也是医学生生命观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3教育医学生“君子学道以爱人”。博学多识,提高生命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不仅要珍惜生命,还要让生命绽放异彩,让生命具有更高的价值,在孔子看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阳货》是对生命的最大亵渎,“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仁而且智“君子学道则爱人”《阳货》才能提高医学生生命的价值,实现“赤诚救世”,“仁爱救人”的抱负。《素问·著至教论>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论>中告诫:“学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明代徐春甫在说:“医本活人,学之不精,反为夭折”,他要求医生应该博览群书,刻苦好学,做到即之在心,慧之于目,否则便会贻误病人,明确指出医术高超的重要性。为了施行仁术,医生不但要刻苦学习,而且要有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中说:“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是故前人立教,必使之先读儒书,病有六大失:失于不审,失于不信,失于过时,失于不择医,失于不知病,失于不知药”等,这些论述都说明从医者掌握丰富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医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精勤不倦,博学多识为将来从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自己生命的价值。
4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舍生取义”的高境界。教育医学生树立为医学事业奉献终生的崇高理想
医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最终目的使医学生树立为医学事业奉献终生的崇高理想。作为医学生,除了具有敬畏生命的意识,珍惜生命的理念,博学的知识外还必须有崇高的理想。首先,要教育医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的生命固然重要,但是人的生命的价值更为重要,“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于祸难之事……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的价值比万物有突出的优势,人之生命在世界万物中具有最高价值,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与其他生命相比人有人伦道德“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人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人的生命价值的高贵之处就是能够追求崇高的理想,“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而已矣。至难得者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矣。”()。其次,医学生树立济命扶危、保卫人类生命和维护人类健康的理想是崇高的。中国传统文化佛教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礼记·中庸>日“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拯救生命的事业因其是“赞天地之化育”的伟业,才彰显出其崇高的价值。最后,“志不坚者,智不达”(《墨子>),医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充满艰辛,具有很大风险性,疾病的侵袭,灾难的发生都要求医务工作者冲在最前面,只有树立为医学事业奉献终生的理想,才会在生存、利欲与理想信念发生冲突以生死来做抉择时“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做到舍生取义,为医学事业奉献终生。
论文关键词:非智力因素,物理,素质教育
为什么一些智力水平差不多的学生中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应该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方面的因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应成为我们物理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这里,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谈一谈这方面的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非智力因素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表明,他们的学习活动很容易从兴趣出发,被兴趣所左右。比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思维也很灵活,记忆也更快、更牢。物理大师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在物理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l、利用“需要和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需要是由于人的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动机是驱使人去活动的内部动力。人有了某种需要往往就会产生相应的动机,因此教师可利用学生以下的需要和动机来激发其学习兴趣。
(1)、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动机。教师多向学生介绍一些成名人物、物理学家的故事来诱发其“羡慕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与动机,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远景性动机”。
(2)、利用“交往动机”。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常常都会在班级中同别人交往,或与一些教师交往。因此,我们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交往,让后进生多与优生交往,以便得到鼓励和帮助。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多与学生交往,尤其是与后进生的交往。物理后进生通常都怕被人看不起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自卑感强,虽然需要交往,但又不愿跟优生或老师交往,如果优生或老师又都不愿与其交往.他们就会感到孤独。就会导致后进生之间互相交往来满足“自尊和受人尊重”,以此来得到“归属感”和“群体感”。因此.教师要重视与后进生交往,多关心和鼓励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使其觉得老师看得起他们。学生得到了真诚的友谊,帮助和鼓励,就会对老师产生友好的信任感。感情融洽了距离就缩短了,交谈起来内容的真实性就提高了,老师的话他们就乐意听,布置的任务就乐意去完成,这样,就可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对转化物理后进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了这点。
(3)、利用”成就动机”。由于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都希望获得更大、更好的成就,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些条件,比如“平时测验”的难度适当减小一些,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多的成功,适当满足其“成就动机”可以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
2、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标和知识的具体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解时使学生清楚地明确学习的目标要求,以及所学知识的应用意义.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怎样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这个内容时,向学生讲明,这是在电器生产和维修中“根据电路图纸生产电器或维修电器”的基础,学生对此内容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在讲万有引力定律时,让学生明确航天、航空工程、人造卫星等就是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就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师上好每一堂物理课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师认真备课,既备好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又备好学生的具体实际,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引入新课又自然,讲解正确条理清楚、语言简炼、逻辑性强、重点突出、语气自然而又抑扬顿挫、板书工整、教法新颖、教态自然、信息反馈及时、完成教学目标好,那么这样的课就不愧为受学生欢迎的课,如果教师随心所欲地“应付式”讲课,那么即使学生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也不会持续多久。可见,在教与学这双边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很关键。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学型式的更换和教学方法的变换与优选。教学型式较多,比如;直观型、实践型、探索型等。教学方法也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常见的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实验法、比较法、练习法等。新型教学法常见的有发现法、启发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图解分析法、自学讨论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教师不能只是单一地、重复地使用某种教学方法.否则,学生会感到厌烦。应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任务以及学生的实际,恰当地选用某种教学型式、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力求创设问题的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4、正确利用检查评定,重视表扬和奖励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范文论文的格式。
在考试检查方面实行“因材施考”。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做了这样的尝试,效果较好:首先根据学生物理成绩将其分为甲(优生、中等生)和乙(后进生)两组,考试时使用同一套试卷,但内容分“必做题”、“选做题甲”、“选做题乙”,甲组学生做“必作题”和“选做题甲”;乙组学生做“必作题”和”、“选做题乙”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但选做题不计入总分,用以作为测试优生智力情况和观察后进生进步的情况。这样“分层次”地“因材施考”,让学生“对号入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口味”,使多数学生都能有得高分的机会,为后进生的转化和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对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公开表扬、鼓励或奖励,通过带积极意义的评定,能很好地稳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学习下降的学生的,不宜一味地批评或责备,应帮助其查找原因,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争取以后取得好的成绩,通过安慰、鼓励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实验是提高兴趣的有效方式。
中学生的兴趣常常表现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而物理实验的直观性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充分发挥物理这门实验学科优势,多做一些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做好演示实验,能做的分组实验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对一些抽象的知识可以用形象直观的实验来帮助理解,有利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比如.在讲“局部短路”的概念时。有的学生不易理解“电流不流经被短路的用电器而直接从短路线上流过”,有的甚至不相信会有这样的现象。因此,老师可以用如下的演示实验来验证一下。如图所示。将K闭合、K1断开,灯L1和L2都发光,再将K1闭合,LA熄灭、LB更亮。这样说明了“电流是从断路开关上流过而几乎不通过灯LA”。物理中有许多抽象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实验来帮助理解和分
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还可以采用竞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或开辟第二课堂,组织物理课外活动小组,搞一些小实验、
小制作、小发明、出墙报、办黑板报、举行物理学史讲座、
举行物理游艺会等,都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重视情感教学,培养非智力因素
物理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的知识信息交流过程,还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过程。知识信息交流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交流的情况。要建立良好的情感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教学,以和蔼可亲动态的对待学生生,给学生一种愉快、轻松的心理感觉,学生有了良好的心境.有利于教学。相反。如果教师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淡漠,或板着面孔、暗藏怒气地上课,就会使学生“感染”上不良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情感因素的重要方法。
3、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心理健康的学生,愉快的情绪能提高学习效率;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情绪不良,学习效果就不佳。因此,教师要善于识别学生的情绪,若学生对某人或某事反映出的情绪不正常,则教师要主动关心,帮助分析原因。如果是因老师而引起的,就要和学生在平等基础上交换意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避免学生因对老师的不满而造成“逆反心理”。若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教师就要教学生“转移注意”、“交换情境”,从多角度考虑,用理智来战胜感情,使消极情感转变为积极情感。还要让学生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克服“情绪的易动性”,培养稳定的良好情感。
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锻炼坚强的学习意志,培养的非智力因素
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意志坚强的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自信心,能坚韧不拔,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成功。然而有的学生,尤其是一部分物理差生,一般学习意志较薄弱,自信心不够强,一遇到困难往往就退缩。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教师可以利用物理课本上的“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或者补讲一些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家在科学道路上成长的故事,比如牛顿、爱因斯坦、李政道、杨振宁、高锟等,让学生学习科学家们那种坚韧不拔、艰苦拼搏的科研精神。还可以请班上品学皆优的学生给大家介绍他自己是如何对待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的,为意志薄弱的学生树立榜样。另外,可多创造一些使学生通过努力就能取得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也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影响学生物理成绩好坏的因素固然是复杂的,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希望能引起物理同仁们的足够重视,并把它贯穿到物理教学过程中去,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
【关键词】提高初中生;体育卫生;教育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卫生教育,使初中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掌握一些卫生保健知识,对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初中学生日常的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十分重要的,目的在于使人体从安静状态逐步过渡到运动状态,使参加活动的组织、器官充分做好准备,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增强肌肉韧带弹性,加大关节的活动幅度,克服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减少运动损伤等。科研人员曾对44 名身体健康者测试发现:不做准备活动就参加激烈活动的有70%的人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准备活动的良好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体温升高开始的,它能使细胞内代谢加快,体温每上升1度,细胞代谢率均增加13%。运动前,往往有些学生不重视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就迅速投入到运动中,以致造成各种伤害事故的发生,出现损伤等现象。所以加强准备活动的教育,让初中学生认识到准备活动的作用、目的,运动前要充分的热身。
2.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的目的在于人体更好地由紧张的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一些剧烈运动有时是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的,消耗了体内大量的能量,产生乳酸等物,出现“氧债”。做一些放松动作和调整呼吸的放松练习,就能帮助体内补偿所欠的氧债,使身体更快地恢复。
另一方面剧烈运动时,流向肢体的大量血液要借助肌肉节律性收缩所形成的挤压作用把血液送回心脏,使得心脏射出的血相对减少,造成暂时性脑贫血而产生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甚至会发生晕倒(休克)现象。因此,家长要教育初中学生提高初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大强度运动以后要积极地做好放松整理活动,按照一定的要求做好放松运动。
3.自我监督
身体锻炼要做到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才能收到增强体质的实效。但人体有时由于某些原因会发生不良反应或潜伏着某种疾病(教育学/学科教育论文 省略/)。如能及时发现或引起注意,调整身体锻炼内容、方法以及运动负荷,这对初中学生健康是有利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必须让初中学生注意身体的变化。包括:
①自我感觉,运动前后、放学后疲劳恢复情况、食欲、睡眠等;
②清晨起床前自行测脉搏;
③已经有了月经的初中女学生,让她们注意月经情况,包括来潮前、持续天数、量的多少、经期自我感觉等;
④定期进行体重、胸围、血压的测试,作为日常的一些安排的参数指标;
⑤自我检查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包括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脉搏次数。
4.饮食卫生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高体重迅速增加,肌肉增长,加上他们的活泼好动,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能量供应来源于初中学生日常的饮食,只有合理的饮食,才能保证能量的供应。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安排好初中学生的饮食,做到平衡膳食,同时对初中学生进行饮食卫生的教育,使他们懂得如何经过饮食达到身体的平衡营养,使得身体平衡发展。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多种类的,维护身体健康,就要从多种食物中吸取多种营养素。平衡营养,就是要教育初中学生科学地摄取、搭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各种成份。教育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多样化,防止偏食、厌食现象。同时,必须给初中学生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不能暴饮暴食。
5.作息制度
作息制度就是在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基础上,有意识地使初中学生的生活按照严格的活动规律进行。严格的作息制度就能使神经中枢形成一系列条件反射。这样前一个生理活动成为下一个生理活动的条件,一个接一个,一环套一环,形成“动力定型”,从而使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系统都高度规律化、自动化,使身体以最节约的方式,取得最佳的生理效益。
列宁说得好,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会休息的人,也就是善于安排学习和工作的人。有的家长过分地强调初中学生的文化学习,不重视初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没有形成合理的作息制度,最终会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感冒发烧等小病时常发生。因此,教育初中学生多到室外参加体育活动,合理安排学习、生活、锻炼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到下次学习和运动中去。
【关键词】初任教师 教育机智 专家指导 同伴互助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137-01
教育机智是指在教育情境中,教师对突发性的教育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能力。教育机智本身被赋予了实时性、灵活性与独特性的特质。对于初任教师,面对课堂突发事件、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和自身的失误性操作,往往是由于实践知识的欠缺,常常缺乏灵活有效的处理技巧,从而影响预定的教学效果。所以,关注初任教师教育机智的培养,对初任教师迅速适应教师角色意义重大。
一 培养教育机智的前提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培养高尚师德
对于踏上工作岗位伊始的初任教师,首先应注重培养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所说的“天国引路人”。
2.从“教”中学,提升教育素养
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渊博的知识。为此,初任教师除了要对自己所教专业融会贯通、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还要有专门的教育理论素养。所谓从“教”中学,就是把日常教学工作作为学习的一部分,理论联系实际,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使之升华。
3.激流勇进,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教师的角色日益多样化,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职业压力。尤其对于初任教师,如果不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出适时、适当的调整,不适应感与压力感就会加剧。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任教师必须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驾驭情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应对调整。
二 培养教育机智的途径——“专家”指导,“同伴”互助
1.确定“专家”与“同伴”
本文提到的专家,特指那些与初任教师相、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和课堂有着娴熟驾驭能力的教师。同伴互助是与专家指导相对而提出来的一种教师发展途径。本文把二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本文所指的同伴互助可以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初任教师组成的一个团队。
2.指导与互助模式
第一,经验交流。经验的积累既可以通过直接经验,即初任教师通过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积累的经验,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如通过书本、从他人的经历中汲取。在这一过程中,专家型教师负责采用座谈、对话等的形式定期地向初任教师传授经验。初任教师主要听取记录,并与其他同伴教师交流心得体会。
第二,实地观摩。教育机智从实践中来的特性决定了观摩的重要性。正如波兰尼所说,“这种缄默的技巧只有通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无批判的模仿才能被获得”。初任教师的观摩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专家型教师的观摩;另一种是对同伴教师的观摩。通过观摩有经验的教师组织课堂、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通过反思专家型教师与初任教师处理问题的不同方式及其课堂效果,提高培养教育机智所需要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第三,反思领悟。美国心理学家G.J.Posner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初任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是不争的事实,在交流、观摩、研讨一系列的同伴活动的过程中,初任教师听取了专家教师、同伴教师的经历与经验,化他人经验为己所用,在此程度上,初任教师可以说迅速积累了教育经验。反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既可以采用教师之间对话、辩论、研习等口头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反思札记、教育叙事、教育论文等书面形式。
三 结束语
就模式本身而言,专家型教师经验指导、初任教师同伴互助有机结合的初任教师教育机智培养模式,整合了两种对立途径的优势,必将对初任教师教育机智的培养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的高度发达与体育健身的相对匮乏已形成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锻炼的不连续性造成的。高校体育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学校体育阶段,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依然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目标。本文探讨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建立终生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并列为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有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却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取得,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老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全球范围内,终身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体育教育,其作用及用途也已被各方大众认知了解。终身体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目标,它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主要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高校教育是一个人由接受知识再培养到进行社会实践工作的最后一个知识培养存储的基地。高等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之一,是我国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级人才、发展体育事业、丰富高校课余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它对于学生的体能和智能发展、在校的学习和终身生活、增强国民体质等有着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保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最早的终身体育理论。70年代他又在《终身教育论》中提到“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
1 更新观念
高等教育是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够走在世界科技经济强国之列的百年大计,高校体育教育则是为人体生理、心理健康提供基本保证。体育教育的好与否成为制约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弃“体育运动训练只是在一生中一个短暂时期内进行的”错误观点,确定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入门期,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的观点;必须抛弃那种认为学校体育就是跑的快、跳的高、投的远的单纯印象,确立健康与生命是整个个性有机体组成部分和支柱的观点,将学校体育与智育、道德、艺术教育、社交和公民活动密切联系起来。
2 成立各类体育项目俱乐部
高校教育的环境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较为充裕。有人形象的描述高校为“小社会”或进入社会前的“实践基地”。学生对于自身各项能力培养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较强。此时成立各类体育项目俱乐部,不仅填补了课余时间,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爱好的体育项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俱乐部定期的组织活动为他们的终身体育打下伏笔。
3 创造体育文化氛围
常年组织较大型的体育健身知识讲座及体育文化周或月等活动,带动学校体育文化的氛围,使得体育健身成为一种时尚。讲座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寓教育乐,对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锻炼的方法及体育保健卫生等知识都应涉及。在此类一系列的体育文化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一些身体力行、因地适宜、形式多样的健身锻炼方法,而且还能使一部分想锻炼但无勇气迈出第一步的学生很坚定的加入进来。
4 课程设置
高等体育教育是在中高级体育教育基础之上对学生的身体及锻炼形式方法进行的更深层次的再教育。大学一年级应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健身、娱乐、传统等体育项目为辅助教学内容,以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二年级开始,实行“三自主”教学,即学生自己选内容、自己选时间、自己选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个性培养,教学内容以健身、娱乐、体育休闲为主要教学内容,向体育锻炼终身化过渡。现行的大三、大四的课程之中体育的继续再教育较少,被广大师生忽视,这一阶段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加充裕,而学生安排日常作息时间的能力越来越强,此时我们应加强注重学生体育兴趣、能力的培养。以体育俱乐部的的形式,多增加一些当前较为流行的体育项目,例如:瑜伽、健美、体育舞蹈及攀岩等运动,主要以选修为主。并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预测社会集团未来体育运动场所、器材设施及对人才的需要等情况。参考本校的体育师资力量、结构,设置此阶段体育课程,使学生掌握一门或多门能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方法,走向社会后产生“终身体育社会效应”。
5 学校体育与社会衔接
开设社会实践基地,使受教育者成为指导者,学校体育与社会衔接,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先期所成立的以各个专业教师指导下的各类体育项目俱乐部作为此社会实践的基地。学校体育从封闭隔离状态中解放出采,使学校体育真正成为终身体育的一个环节;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向公众开放;此时的生力军便成为这些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指导组织及管理者。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提高自身的锻炼机会,还能增加额外的经济收入等。同时学校体育不仅要成为为学生服务的基地,还要成为辐射区域终身体育的开展提供咨询指导的基地。“授人以鱼,只供一顿之炊;教人捕鱼,则终身受益”。终身教育是智力资本的孵化器,终身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生产力,构建终身体育型高校体育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需求、一个基础,一项任务。
6 结论
构建终身体育型高校体育模式,作为终身体育教育基地的教育者首先要更新观念,使学校体育与智育、道德、艺术教育、社交和公民活动密切联系起采。高校的环境相对于其他教育阶段来说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较为充裕,常年组织较大型的体育健身知识讲座及体育文化周或月等活动,带动学校体育文化的氛围,使得体育锻炼健身成为一种时尚。课程设置应加强注重学生体育兴趣、能力的培养。增加一些当前较为流行的体育项目,开设社会实践基地,使受教育者成为指导者,学校体育与社会衔接,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亚龙等.试论终身体育与终身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51-52.
[2]蒋桂凤.体育与可持续发展[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6:68.
[3]杨智伟.中职学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研究[J].2010,23(2):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