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2:18
导语:在课堂教学评价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二,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尊重和承认教师的差异性。教师差异是一个客观事实。对此,只能承认、引导,在承认和引导中,不要干预教师差异及其实现中的具体细微脉络。事实证明,教师差异及其实现,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丰富、完善。只有教师发展的丰富多彩,才有学校的无限生机和活力。
第三,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既要审视、评价学校发展,也要审视、评价教师发展。通过审视、评价教师的发展以丰富、完善学校的发展;通过学校发展的讨论和评价使教师了解学校的需要和发展,以及学校对教师的期望,从而规划、修正教师的需要和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运行程序,遵循这一运行模式,通过沟通、评价,学校和教师相互磨合,相互协商,消除分歧,相互促成,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逐步融合,最终走向统一。
第四,作为学校中的成员,教师离不开学校,他既要为学校作贡献,又要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对此学校要借助于评价,为其教师成员的需要和发展的实现,尽可能提供让教师满意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促进教师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谋求克服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之间分歧的有效策略,它扬弃了奖惩性,教师评价基于“经济人”理论,而采用金钱和奖励来刺激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做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五,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已有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背景,特别关注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高扬人的精神,重视人的价值。但实际中的课程与教学压抑教师与学生创造力和活力这一现实,让有识之士扼腕叹息,而这种压抑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现有评价制度。因此,如何变革原有的评价体系,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同时,本次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教师工作因此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课堂评价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评价对学生的情趣和情感影响很大。可是,自从实施新课标以来,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似乎走进了一个模糊性的怪圈。表现之一,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采取一味鼓励的评价手段;于是,“很好”、“很棒”这些单一肯定的评价语言充斥了课堂。表现之二,为了达到让学生畅所欲言的目的,采取滞后评价的方法;于是课堂上又出现了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这种做法极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知识概念,客观上造成了知识误区。
其实,新课标的实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这并不意味着评价功能的削弱;相反地是从评价方式、评价时机、评价艺术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在鼓励、引导学生“有创意的表达”的同时,也要让教师的评价闪现出智慧的光芒。那么,如何正确地进行课堂评价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鉴赏性评价
曾在一本资料中看到对姚竹青老师的介绍:他的作文评语以其个性化、人文化的特点,深入人心。其中就不乏对学生作文优点的欣赏,如:“你出手不凡,想不到你竟然写得如此情趣盎然;语言美极了,谢谢你使我有幸读到了这样每秒精巧的文章;此文寓意深长,值得反复吟咏。”读到这样充满赞美和肯定且极富人情味的评语,我们可以想见作为学生那幸福高兴的表情和成功的愉悦感。
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赞美语言,不仅是对已经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极大鼓舞,也会激发其他学生思想的火花。
“你考虑得真仔细1“你的回答准确而有深度,语言精练。老师真为你说得这么好感到高兴1“哦,多么美妙的比喻呀1,听你声情并茂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0你对问题的回答显出你高超的概括能力,真棒1诸如此类的评价语言,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热情,促进学生养成踊跃发言的好习惯。
二、引导性评价
传统教育对于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和看法往往立即予以否定,甚至批评,而素质教育则不然。为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都力求在课堂上建立一种和谐、愉悦、轻松的民主教学氛围,于是延迟评判原则逐渐被引入课堂。但是,延迟评判并不等于不评判,更不能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而故意含糊其词,混淆是非。如果对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不加以匡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这样学生就会误以为得到了老师的默认,“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为害不浅。
笔者在教学的尝试中认识到,对于学生的一些片面的、偏激的、甚至错误的观点和看法,宜采劝主动的”延迟评判方式,即实施引导性评价。请看下面两个教学镜头的处理。
镜头一:《陈太丘与友期》教学片断
老师问:假如你是元方,你会原谅那位客人吗?
学生答:我不会原谅他,谁让他骂我的父亲呢?
镜头二:《伟大的悲剧》教学片断
老师问:假如你是斯科特,你会给阿蒙森作证给挪威国王捎信吗?
学生甲:不会给他捎信,因为斯科特没有这个义务。
学生乙:不会给他作证,因为他们是竞争对手,代表两个不同的国家。
学生丙:可以把挪威人所有的痕迹抹掉,插上英国的国旗,并向全世界宣布是他们第一个到达南极的。
面对学生如此偏激、甚至错误的回答,我是这样引导他们的。
镜头一:你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换一个角度想想,假如你和同学或者朋友闹了矛盾,你在非常生气的情况下骂了对方,事后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你希望得到对方的谅解吗?
镜头二:这样做,行吗?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如果真的照大家说的去做,
那么我们就是怎样的人呢?
1 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评价方式
1.1 口头评价。在许多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中,口头评价是最常用的一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组织教学活动,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活动自然会春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课堂教学效果也肯定会显著。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时,应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合理地、科学地给予学生一些鼓励性语言,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有效实施赏识教育。事实上,赏识教育的潜力和爆发力是无穷的。比如,当学生有好的表现,学习上有点滴进步时,教师的一句“你真行!”“真不错!”“你真棒!”等等语言,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这样的话语会使学生真的感到自己的努力产生了预期的效果。教师亲切而又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会有效增强学生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在老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按照确定的目标奋勇前进,同时也有利于营建团结和谐的集体学习氛围,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书面评价。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阅批,写出书面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书面评价,要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多用肯定性、激励性的话语,努力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开拓创新精神。书面评价要讲究艺术,有利于学生的人生发展。如,在幼儿园、小学阶段,老师对学生的作业常用“小红旗”、“红五星”进行阅批,作业完成得越出色,得到的“小红旗”、“红五星”就越多,这样做,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上进心,促使许多孩子把幼儿园、小学当成了自己成长的乐园。对于中学生而言,教师也要用“我相信你会做到的!”“老师期待你取得更大的进步!”的批语,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奋发向上,茁壮成长。
1.3 多角度的评价。大家都知道,每个学生都期盼得到他人的肯定,尤其是“学困生”,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从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努力捕捉和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优点,用“放大镜”去肯定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运用口头表扬、书面批语、在班级表扬栏进行表扬,甚至在平时接触中给予学生的一个赞许的眼神,都可能促使学生产生无穷的动力,进而敦促他们很好地完成教师期待的学习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的评价,要努力使学生全面参与,共同关注,营造氛围,促使全体学生在参与评价、相互评价、共同交流中得到进步,全面发展,提高能力,健康成长。
2 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多元性。一是在评价时,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不但要重视教师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努力形成评价的科学化、多元化。二是注重评价角度的多元性。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注重学习成绩的评价,还要关注德育、习惯养成、心理素质、创新意识、潜力挖掘等方面,以及对事物的认识规律、独到见解等。三是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性。对学生评价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在语言运用上讲究灵活、激励、科学,能促进个性发展。
2.2 及时性。对学生的突出表现、成绩特点、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要及时、准确、深入、细致,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健康成长。
2.3 正确性。对学生的评价切记要充分调查研究后再进行,切忌单凭主观臆断妄下结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艺术性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会有很大的影响。就目前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来看,课堂教学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途径,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教学评价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语言的运用,如果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够适当地使用语言,不仅不会促进教学活动的进步,还很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使教学评价活动发挥其强大的效果。下面本文就围绕教学评价语言艺术性的提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评价性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程度都不是很成熟,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行动以及语言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想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习惯等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评价性语言就是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一种语言。合适的评价性语言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自信,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尤其是一些夸奖性的语言,对于学生的鼓励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使用评价性语言应该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注意的事情。
2.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一般来说还没定性,比较容易对一件事情产生新鲜感,同样的这种新鲜感降低的速度也会很快,因此,一成不变的语文课堂很容易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失去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善于运用评价性语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一些表现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对学生犯的错误要怀着理解的心态去看待,耐心地进行指导,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恐惧以及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长时间地维持下去,这样一来就可以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有利于提高有语文教学水平。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经过前面分析不难得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运用评价性语言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现阶段有很多教师致力于在教学活动中提升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下面就围绕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评价性语言的作用
在前文中对评价性语言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对于教师来说,正确地认识到这些重要作用是提升评价性语言艺术性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师应该将评价语言的正确运用当成是与教学模式改革同等重要的一项工作,要认识到提升评价性语言的重要性可以给学生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对评价性语言进行改进。
2.提高评价性语言的使用技巧
正确认识了评价性语言的重要性之后,掌握良好的运用技巧就是接下来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对评价性语言进行正确的选择,这一点主要以当前阶段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鼓励性的、积极性的语言为主,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其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3.构建合理的评价性语言词汇系统
就像每一个人的语言习惯不同,每一个教师习惯使用的评价性语言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有自己评价性语言词汇系统,但是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的个性以及领悟能力都不尽相同,如果教师想要提高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就应该根据对象的不同,建立一个自己的评价性语言词汇系统,并且不断对其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评价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因此,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评价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教学评价来说,提高评价语言的艺术性是保证评价效果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应该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促进教学评价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
论文内容要求:
①立意新颖、论点鲜明、内容健康积极;②层次分明、文字简练、语言流畅;③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实用性;④资料翔实、数据可靠、论据充分、结论准确;⑤突出报到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交流价值。
论文标题要求:
论文标题是论文的中心论点,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简明确切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字数以不超过20字为宜,一般不用副标题。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生物学教学,2010.7期)。但也有极少数论文标题字数超过20字符的,如:《“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的细节问题》(教育与探索,2010.6期)。
对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书写的要求:
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书写在标题下方,工作单位要写明省、市、县。
论文摘要要求:
摘要是介绍作者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的目的、意义,要求简明扼要。一般字数要求100~200字。经验介绍、心得体会的论文一般不要求写摘要,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报告、调查分析报告的论文必须写摘要。如《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一文的摘要: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参与式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笔者对参与式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粗浅探讨,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参与式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参与式教学的教育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论文关键词要求:
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中心论点的核心词语,一般要求3~6个。如《科学史教育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一文的关键词:科学史教育生物课堂教学作用。
论文正文要求:
论文的正文是对中心论点的论证。根据论文的内容,有的论文有引语、正文、结语。
1引语。引语又叫引言,介绍撰写论文的背景、原因或目的、作用,是论文内容的过渡。如:《新课标下生物学课程的评课》一文的引语:评课就是有关专家、领导或其他教师对上课教师一节课堂教学的总体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育艺术的综合评价。评课是校本教研、校际交流、观摩课、教学比赛、教学检查等教学活动常采用的一种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课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智力、轻情感;重选拔、轻发展;重定理、轻定性;重垂直评价、轻横向评价。
传统的课堂评价注重于对教师自身能力的评价,如教师的组织教学、教态、语言表达,知识的科学性、重难点的突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以及教学板书设计等方面的评价。简单地说,就是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编、自导、自演”能力的评价。而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作用、地位则被忽视。一节课结束,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在课堂中表现怎样,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则没有引起评课者的重视。评课者盯着的只是教师,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配角,成为教师上课的一种衬托。
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转变,对课堂教学评价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课程改革的课堂评价是要求教师把着眼点放在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上,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2论文的结构层次。根据论文内容的不同,有的论文中心论点包含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属同一级标题,称为一级标题。一级标题下的小标题称为二级标题,以此类推。论文的一级标题不宜超过7个,一般来说以3~5个为宜。论文标题层次的划分,一般不宜超过4级。标题层次的表示方法有下列2种方式:
第1级标题——1第1级标题——一
第2级标题——1.1第2级标题——(二)
第3级标题——1.1.1第3级标题——1
第4级标题——1.1.1.1第4级标题——(1)
现以《观察植物细胞结构的一种理想替代材料——火葱》(教育与探索,2009.12期)一文的结构层次说明如下:
1火葱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征-------一级标题
2火葱作为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实验材料的优点----一级标题
2.1实验效果好---------------------------二级标题
2.1.1物像清晰-----------------------------三级标题
2.1.2染色效果好--------------------------三级标题
2.1.3细胞膜、细胞壁容易辨认--------三级标题
2.1.4细胞核显目。------------------------三级标题
2.1.5细胞质、液泡清晰可见-------------三级标题
2.2操作方便--------------------------------二级标题
2.2.1个体大小恰当--------------------三级标题
2.2.2下表皮易剥离--------------------三级标题
2.2.3易染色------------------------------三级标题
2.2.4制片容易-----------------------------三级标题
2.3材料获取容易--------------------------二级标题
2.4经济实惠-------------------------------二级标题
3火葱与洋葱实验效果的对比-----------一级标题
3.1相同点----------------------------------二级标题
3.2不同点----------------------------------二级标题
3.2.1染色效果---------------------------三级标题
3.2.2细胞膜-----------------------------三级标题
3.2.3细胞质-------------------------------三级标题
3.2.4液泡----------------------------------三级标题
3.2.5细胞核-------------------------------三级标题
3结语。结语是对论文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起到前呼后应、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文的结语:总之,生物学课程资源的种类十分丰富,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生物学教师对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有效促进生物学课堂教学。
字体、字号、字数要求
论文的标题一般用宋体,正文用宋体、仿宋、楷体等字体。标题的字号根据字数确定,一般用一号或小一号、二号;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用小四号;摘要、关键词用五号;一级标题用四号字、加粗;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正文用小四号;参考文献用五号。不同的刊物对论文的字数要求不同,论文的字数一般要求在1500~4000字。1500~3000字的短小精悍的论文最受欢迎,论文字数要求不十分严格。
参考范文:
加强生物学交叉学科对生物学名的重视和规范化
摘要:针对一些生物学交叉学科对物种学名不重视和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文章给予了总结和评价,并从“教”和“用”两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能够引起各相关领域从专业教学到学术研究中的足够重视,并在今后的实践和应用过程中能够正确、规范的使用物种学名。文中给出了一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物种名称的中拉对照。
关键词:双名法;教学;基础研究;学术期刊;学术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9-0080-03
在一些生物学交叉学科中,有关物种学名的使用一直以来都不受重视,不用、错用、混用及不规范使用的现象比较突出,最典型的如医学、药学、食品科学等。其主要原因来自相关学科在基础教学上、论文撰写中以及一些学术期刊在学术论文要求上没有对物种学名引起重视,由此极易造成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及论文撰写过程中相关实验材料或研究对象的混淆或模糊不清。
本着“教”与“用”相结合的原则,文章对物种学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最后给出了一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物种名称的中拉对照,以期能够引起各相关领域从专业教学到学术研究中的足够重视,并在今后的实践和应用过程中能够正确、规范的使用物种学名。
一、为什么要使用科学名称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由于语言、文化背景、风俗等差异,对于同一种生物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或叫法,这就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统一标准,用来避免交流和使用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混乱。为此,生物学家一直探寻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一直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直到1735年,瑞典著名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SystemaNaturae)一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命名法——双名法(binomialnomenclature),此问题才得以解决。双名法采用拉丁文双名制最初开始于定植物学名,拉丁文是当时欧洲流行的书面文字,变化少,比用英、法等文字记述物种更容易被各国科学家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的命名[1]。
二、学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科研学术中,学名的使用常出现的问题概括起来有:(1)学名不用或省略;(2)同物异名;(3)拼写错误;(4)不规范名称;(5)鉴定错误。
1.学名不用或省略。除了极少数约定俗成的物种,其学名可以省略外,其他情况下都是不能省略的,以求达成共识。尤其是实验材料、研究对象等,其学名更是不能省略。极少数的例外,如:人HomosapiensL.,1758,因当今人类只有一个物种,也没有其他分类阶元(infraspecificname),不存在名称混乱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省略。
2.同物异名(synonym)。任何一个物种,其正确的学名只可能有一个,其他都是同物异名(synonym)或无效名称(invalidname)[2,3]。由于分类地位的不完善或认识的局限性,研究过程中物种的学名常常被修订(revised),而最后一次被合法修订的学名才是其正确的学名。因此,物种的学名要及时更新最新的分类系统及文献数据。同物异名是物种学名比较常见的问题。
3.拼写错误。这类错误属人为造成的,只要认真细致一般都可以避免,但却很常见。然而字母拼写错误导致的后果常使物种学名无根可寻,所以要尽可能避免。一些作者常复制粘贴以往文献或网络(如百度、搜狗等)上的学名,却不去考证信息来源是否正确可靠,通常会一错再错,另外在复制粘贴过程中由于格式的不一样也很容易出错。
4.不规范名称。学名不规范使用是最普遍的现象,表现出对科学的不严谨态度。一个规范的拉丁学名除了属名(斜体,有且仅有首字母大写)和种加词(斜体,小写)外,命名人(正体,有且仅有首字母大写)或(最初命名人)+最后一次修订人必不可少。一些习惯上的用法,如动物的学名常只保留最初的发表年代,植物的学名常不加发表或修订年代,而真菌却常只保留最后一次发表或修订年代。另外要特别注意括号的正确使用,属名及命名人的缩写以及一些三名法的使用等,具体可参照表1执行,也可参考《国际动物命名法规》[2]和《InternationalCodeofNomenclatureforAlgae,Fungi,andPlants(MelbourneCode)》[3]或者常思敏(2008)[4]。学名的不规范不仅仅是作者的问题,很多期刊都表现出不重要或不严谨的态度,应予以纠正。
5.鉴定错误。物种学名鉴定错误属常见现象,一般不容易发现或无从考证,有时候通过文献中提供的信息(形态描述、图片、生物学信息等)才能发现。这类问题最容易出现在交叉学科中,常常导致“谁都不知道,一直错下去”的局面。实验材料以及研究对象的学名错误往往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这方面一定要慎重。
三、怎样正确、规范使用物种学名
结合多年来生物学研究与实践中的一些经验,现给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正确、规范使用物种的拉丁学名提供参考和借鉴。
1.重视基础学科教学。生物学及其各交叉学科都要从专业基础教学的层面上重视双名法及其使用的,这不仅仅是学生没学好,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教好。在这方面,生物科学类、农学、林学、植保类、园艺学、生物地理学等比较重视,而医学、药学、食品科学类、环境科学类、生物工程(技术)甚至生态学都明显欠缺或不重视。
2.鼓励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自然科学的不同学科在研究对象上、侧重点上、研究方法与手段上以及习惯上都难免会出现分歧,重要的是要协调一致,达成共识,没有合作与交流,就会被孤立。
3.分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没有一个全能的分类学家,甚至跨类群的专家都寥寥无几。对物种鉴定要保持高度的严谨性和责任感,这一点要向我国老一辈分类学家们学习。
4.各类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应严格把关科研论文中生物学名的使用和规范问题。对此,相关医学、食品科学类期刊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5.目前很多权威信息机构都提供了相关物种的名称检索系统。如:http://gbif.org/species,http://catalogueoflife.org/col/search/scientific,http://indexfungorum.org/,等。在此我们推荐使用:CatalogueofLife(http://gbif.org/species/search?dataset_key=
7ddf754f-d193-4cc9-b351-99906754a03b),该网站综合了全球几大重要物种名称检索系统的信息,能提供最新以及最全面的分类学数据。
6.为了使用方便,表1给出了常见的、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且学名容易忽视的一些物种名称的中拉对照,主要包括六畜、家禽、经济农作物及一些常见食、药用真菌,涉及动物、植物和真菌三个类群,以供参考和查阅。
四、结语
生物学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生物学早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因此人们常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笔者撰写此文,希望能够引起生物学及其交叉学科、相关学术期刊、科研人员等对物种学名在教学上和使用过程中的足够重视,以提高我国基础生物学研究水平并能更好的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何家庆.经典分类学的时代契合——纪念林奈诞辰300周年[J].科学,2007,59(5):49-52.
[2]国际生物科学协会.国际动物命名法规[M].第四版.卜文俊,郑乐怡,译,宋大祥,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McNeillJ,BarrieFR,BuckWR,etal.InternationalCodeofNomenclatureforAlgae,Fungi,andPlants(MelbourneCode)[M].[RegnumVegetabileno.154]K?觟nigstein:KoeltzScientificBooks,2012.
[4]常思敏.生物学名规范表达中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683-386.
[5]张大中,黄爱华.鲫鱼种类及各自的特点[J].渔业致富指南,2012,(7):29-31.
[6]吴兴亮,宋斌,赵友兴,等.中国药用灵芝及名称使用商榷[J].贵州科学,2013,31(1):1-1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明确的提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的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要建立教师评价体系,让教师在评价中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水准”。而教学评价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虽然不断地发挥着作用,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功能缺少改进措施,具有单一性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强调总体性而忽视了评价的权威性,忽视了评价应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辅的功能。这就让教育成为了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教育,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造性教育。同时,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过于注重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达标,而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激励方面没有引起重视。
(二)评价方法忽视个人差异,具有单一性
课堂评价的标准多种多样,而在本篇文章中根据其方法分为相对和绝对这两种。相对教学评价客观上具有理论性和真实性,但是它在一定条件下却不能反映出学生的个人学习水平,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让学生不能理性的应对教学评价;而绝对教学评价则是符合教育标准的,它与相对评价的最大不同就是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人状况,能够明确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身心和学习的发展,减轻学生对评价的恐惧心理,有助于教师的教学目标的改进。
(三)评价重点忽视过程,注重结果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所得问题的结果,而不重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主要思路,而教师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就会让学生不能正确的应对今后出现的问题,让学生陷入注重理论的结果之中,不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的探究过程,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结构。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解决对策
(一)明确激励语言,促进学生的发展
真诚是教学评价中最高的品格,它是师生之间心灵深处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媒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中,单一的评价模式依旧存在。如“回答的很正确”这类缺少启发性思维的评价语言,不仅让学生不能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优秀之外,还让评价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评价语言,用心去体会、去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去表达和赞美学生,让学生无论是在激励方面还是导行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习的进步。
(二)评价要因学生而异
在新课改中有明文规定,教师在评价时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的不同进行分层次评价,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积极向上。所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解决进行详细的划分。这就要求老师心中要明确一个尺度,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评价时教师要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对学习重新充满斗志;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评价时教师要对他们严格而不苛刻,让他们不骄傲不气馁,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评价的结果要注重理论阐释的指导
新课程标准在目标上有一条很明确,就是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结合,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就应当是采用这样的方式。课堂教学评价应当是师生之间相互评价的过程,教师通过对问题进行摆设、设置问题悬念,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评,从而暴露学生思考的过程,而通过这种思维之间的相互碰撞就达到了学生明辨正误的目的。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不能只是简单的将评价扔给学生,而是应该更多的将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加以解读,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让学生根据个人学习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的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将那些利于自己向上的积极的因素带入到自己学习中,让学生在课堂评价中成长,在自我的评价和领悟中不断进步。
三、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师生之间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我们仅仅是通过一种方式而简单的否定另一种方式,就会导致评价向片面化和绝对化倾斜。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要做到评价和教育的良性结合,把握好课堂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评价和教育始终贯穿小学语文课堂之中,确保课堂评价教学能够顺利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炳洲.《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教学 有效性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初始学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近几年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教学改革,开始更加重视小学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性化,但知识本位和考试本位的评价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河南省禹州市方山镇杏山坡小学主要表现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创新理念、缺乏新颖的教学设计。部分老教师表现为职业倦怠,教学反思浮于表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对新课标把握不准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是指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并使之成为交际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人文性则体现在语言承载的思想。小学语文学科是富于思想性、社会性、情感性、教育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体,好的语文作品是作者思想的精萃。但是在河南省禹州市方山镇杏山坡小学语文课堂中,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教师甚至随意割裂文本。语文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语文学科具有知识多样、能力多极、形式多样的综合性特点,不仅要进行德育,还要进行美育和德育。但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急于求成,直接将自己的答案灌输给学生。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的德育教育不能立足语文学科的情感渗透。
(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程下的示范课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探讨”,但方山镇杏山坡小学大多数老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的理解仍处于盲目仿效、模仿阶段,没有真正领会其精神。生搬硬套现象严重,缺乏深度和探索性。只求把课堂搞热烈,气氛搞活跃,掩饰了语文课的真正内涵。合作的不是学习,是热闹。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言,展现自主、民主、合作,缺失了自己的见解主张,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三)教师课堂评价标准单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禹州市方山镇杏山坡小学部分教师评价语言单一、评价内容缺乏依据,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改进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
(一)丰富有效教学形式
语文作为实用性的学科,具有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作用。河南省禹州市方山镇杏山坡小学的语文课堂也不例外,课堂大多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有效课堂对于“听与说”的要求很高,小学生学习语文应该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运用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在训练学生的倾听理解能力上,我们一般采取听辨训练、听记能力和听解训练。并适时以划分的小组为前提,以小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为教学归宿,以问题的有效探讨为保障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落实有效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
教师要做到每节课后必须思考自己教学是否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进行了批判性思考。通过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形成参照、发扬优点、改进缺点,指导自己的日后的教学。同时作为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时应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本质,从文本的设计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延伸学生思维空间,使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建构知识、技能与文化心理。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建构性评价,发挥评价的判断、提升、延伸功能。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 (1A)
[2]余文森.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7 (1 0)
[3]高秀玲.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导向性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4]任敏.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研究与实施[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考试方法 改革策略
细胞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其考核环节一直为我国高校相关专业所重视。传统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考试环节主要以闭卷检测作为考核方式,以考试分数作为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进行评定。这种考核方法难以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对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改革的原则与思路
(一)考试方法改革原则
由于细胞生物学课程专业性及理论性较强,对该课程考试的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作为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实际专业需求及个人能力的差异性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1]。对专业成绩的评述不应单纯地以闭卷理论试卷成绩为最终成绩,应当综合评价学生日常课堂表现、实验课表现及课堂讨论等环节表现出的能力,并对成绩比例进行合理分配,具体考试方案由各专业教研部门自行确定。通过引入综述论文、课堂发言、实验课表现等环节的成绩评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考试方法改革思路
对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主要将考试成绩合理地划分为“闭卷理论考试(60%)+论文综述(10%)+实验课表现(20%)+日常课堂表现(10%)”四个部分。
1.对学生日常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课堂学习为主,因此对学生日常课堂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细胞生物学课程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基础。因此,将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成绩中的10%作为日常课堂表现的分值,主要对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讨论问题积极性、师生互动与沟通、课堂出勤率等方面进行考察,从而有效地提高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
2.对学生实验课表现进行考核
细胞生物学课程主要由理论课及实践课构成,实践课教学可以有效地对理论进行验证,是学生深化理论、接触生物学领域的重要途径。传统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考试主要侧重期末闭卷考试的考试成绩,对实验课考核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绝大多数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重视。将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成绩中的20%作为实验课表现的分值,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实验操作的积极性。
3.设计论文综述环节进行考评
为了提升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考评的合理性,可以设计相应的论文综述环节,对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掌握能力进行考核。论文综述环节可以在考试周前一周至两周进行,由教师提前布置相应的论文论述主题,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撰写论文、制作幻灯片,在考核过程中由学生自主上台进行论文汇报,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自主提问。在评分过程中,可以将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成绩中的10%作为论文综述环节的分值。
二、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相关教师的素质培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虽然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教师仍然处于主导者地位,教师的职业素质及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贯彻效果。因此,为了保证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有效性,我国高校相关专业应当开展周期性培训,培养生物教师相应的职业素养,相关专业教研室应根据教学活动的推进对教师进行跟踪性的培训,积极开展教学前期培训、教学中期检测及教学末期总结,保证生物教师可以明确细胞生物学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并从考试改革入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贯彻落实相应的考核操作
在明确了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原则与思路之后,应当将相应的方案与思路落实到实践中,用实践检验理想化的方案,提高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合理性[2]。在实际考核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当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相应的考核流程,并对学生课堂表现、课堂出勤情况等评价因素进行了解。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可以打破传统单一性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教学模式,引入相应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评价机制,尊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差异性,对学生成绩进行合理的评估。
(三)在考核过程中加强教师的协作
由于细胞生物学课程考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及理论性,且考试改革涵盖面与考察面较为广泛,学生成绩考核工作难以由一个教师单独完成,因此应当以过程性目光看待细胞生物学课程考核工作,加强各环节教师的协作与沟通。在学生成绩评价过程中,由不同的教师负责学生日常表现统计、学生论文综述情况、学生试卷批阅等环节。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之间进行合理化分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成绩考核的合理性。
(四)引导学生注重日常学习过程
细胞生物学课程考核不仅具有检测教学成果的功能,还具备评价功及引导功能[3]。传统侧重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模式对教学成果的评价较单一,很容易导致学生陷入学习时仅注重考点的学习误区。对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对学生日常表现、实验课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的日常学习课程,尽可能地消除功利性的学习目的。
总而言之,细胞生物学不仅是一门集理论性、创造性为一体的学科,而且是临床医学及生物学的学科基础。在教学考核过程中,相关教师应当明确考试的评价功能及引导功能,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利用多种形式的综合性考核内容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评。
参考文献:
[1]窦晓兵,高佳,范春雷,胡林峰,钱颖,沃兴德.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经营管理者,2009,23:327.
[2]肖明珠,毛建文,李红枝.医学细胞生物学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5:172-173.
[3]杨丽,张君,谢菁,徐文静,王岩.医学细胞生物学考试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69-70.
关键词:课堂;教科研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18-1
在我们周围,凡是那些教育教学水平高的老师,一定是爱琢磨、爱思考的老师。他们当中有的人不仅课上得好,文章也写得好,发表的也多,因此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和进步,成了特级教师或名师;但他们中更多的只是课上得好,但因为没有什么像样的“科研论文”发表,虽然他们深受学生的爱戴和领导、学生家长的认可,因此并没有得到太好的发展,甚至远远不如那些不能教书、不会教书却不断有的老师发展得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衡量教师是否合格、是否优秀的基本要素。我认为,能教好书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而不在于他会不会写文章,是不是有所谓的。
否定或淡化论文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是否定或淡化教师的教科研要求,相反,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生活阅历、学习力、理解力、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不同的个性,每个教师都应当拥有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使同一对象在不同的时间也会呈现不同的兴趣、爱好、愉悦、痛苦等个性心理特征。“当一位教师走进教室,他将要教授的知识是他早已熟知的,但是他的学生将怎样理解却是每个人、每个时刻、每种情境中都不相同的。因此,教师的工作永远充满着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教师永远要年复一年地迎来新的学生,并且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特定的、具体的、每日每时在每一种情境中都不相同的,这正是教师研究的所在。”[1]因此,每个教师都应当是研究者,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感到害怕。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无论就其本身的逻辑来说,就其哲学基础来说,还是就其创造性来说,教师的劳动都不可能不带有研究的因素。……这里所指的是研究一些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教育科学上已获得解决,但是当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一旦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人,这些问题就经常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
由此可见,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不是指学术性研究,而是指一般性探究活动,一种工作态度。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不是建构新的理论,而是从实践的层面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师通过研究改进具体的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享受各得其所的教育,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最高呈现,也是评价教师的最重要的标准。
在拥有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的基础上,能够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形成文字并发表,让更多的教师受益,这是锦上添花。如果教学水平一般甚至很差,只埋头于撰写所谓的教科研论文,那是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最近,新浪教育[微博]联合《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对“今后评职称将大大淡化论文”展开调查,调查表明,只有45.4%的教师是通过投稿发表的。其余都是通过花钱买版面、托关系、学校统一解决或其他方式发表的。教师之所以想方设法甚至不惜花钱,而不是想方设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根源就在于职称评定标准和教师评优评先标准中对教师教科研要求的比重过大,并简单把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等同于教师的。我认为,教科研比重过大并不是问题,因为没有研究就没有教育教学,就没有教师的成长进步。问题在于当把教科研简单地等同于时,所谓的教科研就开始与教育教学相脱离。相关调查表明,论文与教科研的关系远远比不上论文与金钱的关系紧密。实践证明,当论文成为某些部门、团体和教师追逐利益的工具时,论文就与教育教学貌合神离了,教育教学就成了促销“狗肉”的“羊头”。
教师的第一天职是教书育人,我们支持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而进行的一切教科研活动,更鼓励教师通过研究,把取得的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同时,我们也允许为了教研而教研的活动存在,允许有的教师想方设法,因为现实需要它,教师需要它晋升职称,学校需要它妆点门面。为了保护那些辛勤耕耘的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于脱离教学的单纯的教科研活动,我们允许,但不鼓励。
在当前教师评价体系未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东海县第二中学大力度推进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制度化推进人人开课、人人听课、人人评课,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系列活动;坚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为教师量身打造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修订学校教师晋级考核办法,加大课堂评价比重,把教师关注的焦点由单纯的论文创作转向课堂,同时鼓励教师把课堂教学反思文字化、精品化,并积极向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刊物投稿,实现“教学即研究”,逐步消除教科研与教育教学两层皮现象,有效地促进了教科研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统一。
课堂因教研而精彩纷呈,教研因课堂而生机焕发。这才是基础教育阶段教科研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