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2:19
导语:在高校物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财务管理在整个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日趋明显,并发挥着重要作用。2012年之前我国高校执行的都是1997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旧制度曾一度对规范我国高校的财务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稳定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高校所处的财务管理环境的整体变化,旧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高校财务管理要求,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2012年4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正式施行,与此规则修订相适应,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对《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进行了修订,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旧制度同时废止。新制度共有14章76条,与旧制度的13章54条相比多了1章“成本费用管理”(7条内容),共新增了23条内容,并对旧制度的原有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完善。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异见表1。
二、高校财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政府财政改革推进要求改革高校财务制度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自2000年以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多项财政改革陆续实施,对我国高校的预算编制、财务核算、资金支付及财务管理工作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对原有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一系列的修订。(二)高校财务环境变化需要改革高校财务制度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自逐步扩大,筹资来源渠道日趋广泛、经济活动也更加频繁复杂,各个学校经费流量迅速增加,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机遇,这就要求高校在新的社会和财务环境下管好、用好每一分教育经费,确保教育经费的规范、安全、有效使用,也需要对旧制度进行一定的改革。(三)高校财务目标实现必须改革高校财务制度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财政部门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高校的财务工作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记账、核算工作,而是更多地向着分析、预测、理财等财务管理的方向发展。高校财务一方面肩负着计划、核算、报告等工作,另一方面也承担着预测、监督、控制、分析和评价等职能,这就要求高校在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统筹资金使用、推进绩效评价和加强财务监管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实现这一目标也亟需出台相应的制度保障。
三、新高校财务制度内涵探析
(一)提出总会计师设置权责新制度中不再强调只有符合条件的高校才设置总会计师,而是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应当设置总会计师岗位。”这一制度规定,各高校将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有一个,而且可能是非专业的分管校(院)长来主管高校的财务,而是必须有一个具有中高级财会专业职称、并且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财务人员来管理学校的整体经济活动,并对学校财务管理享有一定的职权和承担相应的职责。主管领导的专业化和职责分工将会有力地加强高校财务工作的领导力量,有助于高校财会工作的优化管理。(二)加强预算管理审核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各项收支都是按照部门预算来执行的,但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的编制不够细致、预算监管也缺乏力度。各高校日常工作中很少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即使分析也只是梳理皮毛,而基本不做实质性的调控。新制度完善了单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重视预算编制,合理核定和统筹安排各项收支。同时,各高校要加强年度决算的审核和分析工作,对预算收支的合理、合法性和预算整体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三)强调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新制度中明确规定高校“应当进行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高校财务的效益管理是满足国家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新形势要求高校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的理财观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综合效益。同时,高校要树立忧患意识,重视对财务风险的度量和评价,建立和完善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从而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常态化的评估,促使高校的健康有序发展。(四)调整资产管理相关内容资产管理是单位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各项资金的来源最终都反映在了单位的资产中。目前大多高校每年的资产在账面上都是递增的,这与高校实际资产情况并不相符。新制度对各项资产的内容,尤其对固定资产的分类和标准进行了修正,并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同时把基建工程也纳入了高校的大财务中,这样就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高校资产的整体情况。而且新制度中对高校对外投资和资产处置也增加了一些明确要求,进而保证了高校资产的安全性。(五)新增成本费用核算管理内部成本费用管理是新制度中唯一整章增加的内容,突出强调了高校应正确归集和分配各项教育费用,加强并细化高校办学成本核算,分别学校、院系、专业及科研项目核算各级各类事业成本,而且还要建立起相应的成本费用核对机制及分析报告制度。这一内容的增加有助于促进高校优化教育资源、降低办学成本、合理发展专业、突出重点优势和加强内涵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新高校财务制度执行建议
1.职业的发展要深入课程知识,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职业的发展要深入课本知识,有助于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每个国家都在努力发展本国经济,为提高本国劳动人员的综合素质,顺应社会经济的发。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比较重要时期,中国被称为发展制造业的国家,产品的质量与服务的标准要接近国际制定的标准。因此,当代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不断的增加,如果只依靠学历证书或者是职业证书,因此培养人才是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要根据教学的专业课程和职证制度的标准,两者相互结合未能顺应社会经济发展。
2.职业的发展要深入课程知识,有助于提高综合素质
职业的发展要深入课程知识,是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劳动制度的具体需求。经济的发展要求要求素质高、服务态度好、管理能力好的劳动人员,但是针对我国整体劳动人员的素质还需要有待加强。主要是劳动人员的文化知水平低,素质方面也比较低,其次是技术工作人员备后的力量资源不够庞大,没有完善的培训机构。企业培训劳动人员主要以培训岗位为主,而对技术方面的培训、继续教育或者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术培训所占的比例比较低。一般情况下,企业只能解决企业当前的生产需求,备后没有庞大的力量之。
3.构建完善的教学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经济体制不断得到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教育的发展逐渐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根据这几年来,招生的数量逐渐的减少,而职业机构招生的人数也猛烈下降;招生困难的同时,生源质量也不断的减少,不能满足于社会发展需求。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第一,准入制度推行的不够全面,没有按标准制度实行,大部分的打工者进行城市之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这些就是证明的依据;第二,学历文化水平因素的影响,对很多家长、学生、社会没有注重职业教育的培养,职业教育可以培养专业的人才,但也存在有和社会脱节的这种状况。职校的学生就业率比较低;只有把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两者相互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且还能有效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赢得社会信任和认同。
二、物流教学和职业证书相互结合的有效措施
1.设定及证书目录
设定及职业证书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有一个更明确的目标。要实行以就业作为发展方向,以具备的能力作为发展资本,以掌握的专业技能作为发展基础,理论教学要结合实践培训和职业证书,把它作为就业指导方向。因此物流管理对人才的培养措施需要重新整顿,把培养方向分成仓储管理、第三方的物流管理、巷口物流把它分成三个发展方向。对不一样的发展方向,根据实际状况,设置及证书目录。目录主要包括有学生毕业期间取得相应的证书、每年制定考试的时间教材的配套、每个学期安排考试的情况、考试鉴定需要的费用,让新生步入学校期间,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2.更新教学内容,顺应现代的教学发展需求
学历教育和职业证书教育要相互结合,培养专业的人才,为符合国家需要职业人员的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的多样化和丰富化,教师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要赶上社会教学的发展的需求。很多教师更换自己的职业,所以需要不断的加强培养职业者的文化素质,更换教师队伍教学内容,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教师需要进行继续教育或加强职业培训,以及对自己的专业素质需要不断的加强提高。不仅要熟悉掌握教学的新内容、方法、技术,而且还要符合现代的教育模式;教师要积极应用现代的知识内容,禁止应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
三、结束语
1.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大众化教育,近年来,高校的合并方兴未艾,学院升大学、高职升本科比比皆是,学校对建设新校区建设热情高涨,学校面积、规模逐步扩大,如何管理好、运作好如此庞大的资金,确保资金的安全,合理的使用,避免浪费,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下,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实施财务战略管理非常必要。
2.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高校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学校的价值最大化,高校价值体现在如何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功能定位上。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定位,就必须提高学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大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校园基本建设和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的投入、加大科研经费、科研平台的投入,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实现社会文化的传承。高校实施战略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加强资金的筹集和投放管理,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非常必要。
3.整合学校资源的客观需要。学校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是学校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高校必须对现有的资源做到心中有数:教授、博士数量、专任教师数量,教学楼容量,宿舍楼容量,食堂容量,图书数量,教学科研设备数量,整体收支状况等等,在学校发展目标和定位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对资源的缺口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还缺哪类人才,引进的可能性有多少;设备还有哪些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楼宇的容量能否满足在校生规模的需要;需要借贷融资的规模有多大,融资借贷的可能性有多大。实施财务战略管理,加强对现有资源和可利用资源的整合已非常必要。
4.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高校的财务管理一直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更落后于现代企业,ERP系统在高校的使用较少,资产管理薄弱,利用效率低,财务风险的控制意识淡薄,前瞻性的财务战略管理基本缺失。通过实施财务战略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二、高校财务战略管理与高校发展战略关系
1.方向与支撑的关系。高校的发展战略是高校依据自身的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制定的学校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是学校全方位、方向性的发展计划。财务战略是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发展战略,是对发展战略计划的目标和各项任务的落实措施。
2.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高校的发展战略是全局性的战略规划,设立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路径进行的总体性、指导性谋划,属宏观管理范畴,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风险性的特征。财务战略是为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运用财务分析工具,确认学校的竞争地位,对学校决策与选择、实施与控制、计量与评价等活动进行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过程谋划,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高校财务战略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区别
1.依据和时期不同。财务战略管理是依据学校的发展战略来制定的,是学校在
一段时期内执行的财务管理战略计划。预算管理是依据高校年度发展目标和任务,按照学校的财务战略,对年度内资金活动进行详细预测,作出合理资金筹集和安排的计划。2.管控的重点不同。高校财务战略管控的重点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对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对财务风险的合理管控,保障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预算管理管控的重点是学校当年预算经费的使用效益和效率,保障学校当年各项任务的完成,实现收支平衡。
3.采用的方法不同。财务战略管理的主要工具有环境分析、SWOT分析,资源整合,风险控制等。对学校所处的环境、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潜在的竞争者进行分析,明确发展定位;对自身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充分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效率;查找财务运行的风险点,并实施有效的控制,保障发展来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预算管理的主要工具是财务分析,绩效考评。通过对学校的财务状况的分析,安排当年的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对各类资源进行利用,保障学校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并在年终对预算执行进行考评,找出执行的偏差情况,实施调整和奖惩。
关键词:高校物业管理社会化
一、当前我国高校物业管理的特点
从高校物业的使用类别看,高校物业可以分为:教学办公科研型楼栋物业、学生公寓物业、教职工住宅小区物业、文化体育类物业、服务接待类物业等,除教职工住宅小区物业外,其它物业产权基本上属于国家所有或极少数企业法人所有。高校物业的基本情况决定了高校物业的性质,与社会上一般物业管理相比有如下特点。
(一)高校物业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政治任务
一般而言商住物业的管理主要是为住户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实现物业的保值和增值。高校物业管理的目标主要是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协助提升高校的对外形象。这样高校物业管理一定程度上就不完全遵循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如学生吃及住的管理属于学生生活综合管理的范围,涉及社会安全稳定,其服务费用价格等有些由政府物价部门审批,不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校园治安维护、校园环境的综合管理涉及到校园的校风、学风等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稳定治理问题。
(二)高校物业管理具有育人功能
高校的活动主体是在校学生,校园环境的好坏,物业管理水平高低,承载着显性与隐性育人功能,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通过校园干净、宽敞、明亮、整齐、优美的环境,容易使大学生形成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良好心理素质,培育丰富的美学价值和审美情趣。通过后勤物业人的热情主动、文明服务引发大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有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朴素感清。
(三)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以优质服务为最终目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改革的目标是依据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运用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后勒建设,提高后勤服务水平。服务决定市场,只有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让师生员工满意,才能占领市场,高校物业必须以优质的服务去做好各方面工作,取得师生员工的一致满意。
(四)高校物业服务费用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商住物业管理的资金来源包括管理服务费的收取、公共设施专用维护基金等,由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协商制定,资金的使用接受业主委员会、业主的监督;而高校物业管理服务费来源较为单一,与校方以合同契约形式确定资金数额和支付方式,完全市场化。全国高校后勤物业基本实现“拨改付”模式运作,对从事物业管理的后勤实体,其服务标准,支付费用标准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因各自不同的情况,标准很难一致,大多采用“成本倒推法”,而不是“市场计费标准”,因而与社会平均的同等档次的物业服务费用标准也不一致,不具有可比性。
(五)高校物业管理大多采用内部甲乙方管理体制
商住小区有业主自治与专业化管理的共管模式、智能化管理模式等,而高校物业管理则是一种内部共管式的管理模式。具体而言甲方代表学校行使后勤管理的职能,乙方作为经济实体,按企业化运行,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与保障。这种机制下,甲乙方仍为高校的职工,其物业管理的规范化、行业化、市场竞争等方面,必然呈现着不完全的市场竟争,甚至没有市场竞争。虽然有极少数高校把一部分物业对社会招标,但更多高校其校内物业市场仍然是给后勤实体经营。
(六)教职工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未实行社会化方式运作
国务院已出台《物业管理条例》,各省市也出台了住宅小区实行社会化物业管理的措施和时间表,但推行起来实施进度不快,特别是高校教职工老住宅小区仍然是按过去的福利化服务模式运作。因原来学校教学科研等规划的不完整性,使这一区域较多与高校校园密切相连,基本上属于校园范围的一部分,因此其物业管理较难以按社会化方式运作,也会影响校园的综合管理及房屋产权的上市流转和教职工个人权益的保护。
二、高校物业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的物业管理随着社会上物业管理的发展应运而生,但管理方式相对滞后,阻碍了高校物业管理职能的发挥,近几年,各高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物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也应该与社会物业管理同步。
(一)物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在多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许多高校都做出过很多努力,但其成效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间的责、权、利不清,遇到问题和责任相互推委,而有利益时又相互争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实现高校物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首先,高校物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明晰产权关系,明确产权主体,是实现高校社会化改革的前提条件;其次,高校物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明确资产管理和经营责任。实现政企分开,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保障。
(二)物业管理的市场化
高校物业管理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建立自身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脱离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实行有偿服务,从职能型管理转到经营型管理,走市场化道路。根据高校物业服务项目,服务标准的要求,以及师生的消费层次,开展多元化、专业化、多层次的经营服务。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只有按照企业化运转模式加强管理,才能保证高校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为高校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物业管理社会化
高校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物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扩大规模,逐步走向社会。首先要稳固自身发展的基础——高校,学校市场是高校后勤企业的生存之本,只有切实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优价和良好的服务,才能扩大规模,谋求更大的发展。开拓市场时要充分利用高校优势,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抓住时机,大胆走向社会参与社区物业管理,努力壮大实力,为自己争取和创造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注意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论\文\网LunWenNet\Com]
(四)物业管理的专业化
社会大分工中剥离出来的物业管理是一项专业化极强的行业,高校物业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有许多项目专业性很强。高校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和高科技爆发的集中地,其办公教学用房内的各种设备、设施日益先进,这些设备和设施维修难度大,需要专业的管理维护人员和必要的工具设备。因此,要想做好高校物业管理,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就必须引进一批专业化物业管理企业招收一批专业人员进行物业管理,物业管理的专业化也是高校物业管理发展的一个趋势。
(五)物业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作为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要依法经营,要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工商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接受审核;其次高校物业管理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服务程序,以确保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各项服务是否制度化是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再其次高校物业管理要主动接受学校相关部门包括纪检、审计、财务部门的监督,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最后高校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应尽快同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接轨,制定具体的适合高校自身物业管理发展的《高校物业管理办法》,使高校物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候光明,冯序鹏.中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论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方式、措施、效果等最终都发生在课堂上,课堂教学质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核心。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效益,高效就是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从高效的角度来看,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定位不明确、教学目标模糊,把目标定在教师自身的完善,没有认清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把课讲得近乎完美作为自己的定位,许多探究性学习的课,教师常常通过解释或让学生记住这种最简捷的方法得出答案,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达不到学生亲自投入的思维水平。其实照本宣科地讲课并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阻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大大降低了课堂效果。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单一。现如今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方式过于单一,学生们朝着高考的目标,还有教师们为学生制定的学习方案已经充占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课堂时间十分紧张,老师们教学的方式就是讲解知识点、做题、解题、讲题,题海战术为主要方式,教师们认为讲得越多越好,却忽略了物理课堂实验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感受。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的时候,教师应该先做一个模拟撬石头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施力,让学生自己观察力的大小,启发得出力的大小跟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有关。学习是积累的,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在物理有效课堂的学习中不断积累自己的物理知识,扩充自己的物理涵养。然而,现在的物理课堂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是将物理课作为一个该完成的任务去听,却并没有投入到其中,更不用说自己主动去学习,全是凭靠老师上课讲的知识,学生自己很少通过自己去理解去领悟去学习。
二、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师生之间当遵循民主、融入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等的开放性教育,让学生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反映教学意见以及不懂的知识,如此一来,老师才会知道什么样方式的课堂教学学生比较感兴趣,也比较容易知道学生在什么方面不足,老师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教学,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就提高了。师生之间以亦师亦友的关系相处,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物理课堂上加强教学节奏,改进课堂的交往结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设置学习目标,知道自己该学什么、如何学,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基础,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内容和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高效的重要保证因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经之路,坚持健康的课堂管理方式。如教学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结合实际设置教学情境,提出有关思考的问题,将一个小球从高空垂直抛下,该小球每个时间点的速度是多少,每一个时刻的速度是否一样,是不是速度越来越快,为什么会速度会不一样,让老师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动手,借助实物,让学生感受自由落体运动的神奇激发学生好奇心,自然而然的产生求知欲,投入学习生活中。
三、增加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实验过程
1.岗位设置有违内部互相约束原则
很多情况下班级的班费由生活委员管理,在班费的使用过程中,生活委员负责每笔开支的记录和报销,显而易见,这项制度与正式单位里财务部的相互约束的原则相违背。在单位的财务部门,出纳人员只负责出纳工作,并不兼管稽核和账目登记等相关工作。这与班级里生活委员的职务范围有很大差异,生活委员不仅负责班费的管理,更要对班级里班费的使用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大多数生活委员都可以恪尽职守,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不过在班级里,由于个人品质不同,很多同学可能对生活委员颇有微词,缺乏信任甚至在背后诽谤造谣。有很多生活委员在自己资金不足的时候经常挪用班费以做己用,即使过后补回来,也是不可为的。
2.班费支出缺乏
购物发票班费的支出都是一些小事,如在小超市买点生活学习用品,在水果摊买点水果,这些都不好开发票,这导致在班费的使用中,大多数情况并没有发票凭证。而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每次开支都是有正规发票的,这使企业的各项收入开支都有迹可循,有账可查,这样在对账目进行整理时,才会有条不紊。在正规单位中,财务支出如果没有发票是不被认可的,甚至员工报销出差费用也必须出示原始凭证。与企业参与管理的严格相比,在班级的班费支出中,原始凭证却不能引起重视,这个问题应该给予关注。
3.缺乏班费使用的审批环节
在班级的集体活动中,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审查环节,只要这笔款项得到班委会成员的认可,班费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支出,无论支出的款项多大,比如聚餐,郊游等活动。班费是全班同学共同筹集的,就应该为全班同学所用,让它真正的用于集体。那么在班费支出时,是否应该进行相关环节广泛争取大多数同学的想法,甚至制定一些规定,像较大的款项应该得到班级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在这方面,企业财务的支出环节是十分细致严格的,在企业中,无论支出大小,都必须进行相关程序,进行审核、审批,确定准确无误后才能投入使用。
4.缺乏班费使用的监督机制
印刷资料、举办班会和晚会等活动,在比赛中作为后勤支出等不同支出款项,都属于班费的支出账目。而班费的来源主要是由所有同学的共同筹集,还有在学校各种评优活动中所得的奖金,像在评优中如果所在班级获得“优良学风班”的称号,就会奖励班级2000元奖金。不过很少有同学真正在意班费的使用,甚至对班费支出毫不在意,这虽然可能是对班级生活委员的信任,但其实是没有真正把自己当成其中一份子。班级成员并没有参与到班费使用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只有班委会参与其中,但班费是否真的被用在实处呢?同样是财务管理,在企业中财务支出的整个过程都有专业人员参与,从董事会到审计委员会,再到独立的审计部门,都投入到财务支出的过程中,保证万无一失。
5.缺少班费收支的明细
大多数情况下,应是生活委员将班费的收入支出进行详细记录,不过这个记录更像流水账。例如,购买班级日常用品支出80元、结余620元。教师节为各位老师购买花篮水果支出240元、结余480元。显而易见,这种支出的记录毫无意义,根本不严格,很容易出现生活委员的情况。正是因为在班费支出中,大多数情况是没有发票的,像这么简单潦草的记录,真实与否根本无从考证,支出款项根本无处核实,可相比之下,企业的财务制度却极为严谨,不过班费的使用确实无法与之相比较,在班费使用中,可以把很多环节具体化,这样,班费的使用才更加真实可信,才可以将班费真正的用在实处,避免以公谋私,情况的出现,使所有同学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企业财务管理与高校班费管理比较
1.组织机构对比
班级就像是一个企业一样,每一个交班费的同学就像是班级的股东,企业的股东拥有企业的所有权,班级的“股东”当然也是班级费用的最终拥有者,企业中的CEO、总经理、总裁,对应着班级里的班长、支书以及其他的班级管理者,当然,由于企业的资金流动比较大,所以需要设置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即会计或者是财务部,班级的班费数额相对来说较小,班级内的生活委员以及其他同学就能够应付自如。
2.资金走向对比
股东为企业注入了原始的资金,让企业的管理人员拿着这些钱来创造价值,取得企业的利润,在班级内部,最初的班费也是由班级中的同学提供的,只不过这笔费用并不是用来创造价值,而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班级,也就是说这笔费用创造了无形的价值。当企业不满足现在的发展,想要得到更多的利润时,就要筹集资金,进行自身的扩张,这就要求老股东以及一些新的股东注入新的资金,这也就像是在班级的费用不足时,要定期的收班费一样,如果企业申请破产,那么其所有的资金在偿还了债务之后会退还股东,班级解散之后,班费也会退还给每一个同学。
3.财务制度的对比
企业专门负责资金的会计会将发生的每笔交易和资金的流动情况详细记录,班级的生活委员也是这样,他掌管着班级内部的资金流动情况,也记录着每笔班费的走向。企业会定期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等来供资金的提供者检查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在班级中,班级的管理者也会定期将记录的账本公布,来告知同学们班费的使用情况,都达到了监督资金使用的目的,当企业资金或者是班费不足时,管理人员就会像各自的资金提供者索要资金,也就是融资和收集班费,企业融资为了赚钱,使利润最大化,筹集班费则是为了能够使班级更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
三将企业财务管理融入高校班费管理的思路
1.提升班级同学对班费收支管理的重视程度
如果企业的领导者能够对企业负起足够的责任,及时的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那么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也就会尽职尽责,尽量避免资金出现问题,同样的道理,假如班级中同学们也能够主动的监督班费的使用情况,定期查看,那么管理班费的同学也就会小心谨慎的使用班费,不敢作弊。
2.制定严格的报销制度
要想管理好班级费用,就要设置两个管理者,设立两个管理者并不是要设置两个人分别管理自己的账本、自己的资金,而是设置专门的管理金钱和负责记录金钱走向的人员,比如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设置了会计和出纳人员,这样两者就会互相监督,互相牵制,所以在班级中,我们要选举出一个人管理班费,另一个人负责监督班费的使用情况。在班级中班费要实报实销,当有人需要使用班费时,可以自己垫付或者是向生活委员预支,在活动结束后,应该持有关的票据经过班长以及其他班级管理者签字后方能找生活委员支付。生活委员也应该及时的整理相关票据,来定期的向同学们汇报。
3.设置班费管理的专门监督人员
“分权制衡”原则被应用在企业中,企业设置审计部门来对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监督,达到权力分散的目的,但是在班级中,这样的制度很难实行,因为班级中只有班委负责班级内部大大小小的决策,这就要求有专门的人员来对班费使用进行监督,来要求生活委员不得不谨慎小心的对待每一笔班级中的费用。
4.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关键字:财务预算措施高校财务预算
高校虽然是人才集聚的地方,但是担当财务核算和管理任务的学校财务部门及其他行政部门,在观念上长期存在重核算、轻预算管理的现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教学、科研业务不断增多,资金流动更加频繁,高校一方面要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收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另一方面,教育经费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合理、节约地使用有限的资金,把资金切实用到实处,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办学目的,增收节支是一个系统的财务管理的问题,它需要学校财务部门、学校有关领导和二层机构领导以及各个执行部门的共同努力,而高校财务预算贯穿着这个系统财务管理运作的始终,占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预算管理的操作,与大家探讨一下高校预算管理中的有关问题。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预算缺乏统一性和目标性。
由于校内各部门存在相对利益差别,各部门发展目标不一致,对整个学校当年发展规划和目标很难达到一致共识,导致各部门争经费现象严重,经费支出效益不高,经费紧张和乱花钱现象并存,资金体外循环严重,不具备高校预算是大收大支的全口径预算的特征,既无法反映预算资金全貌,也不利于考核预算资金执行情况,从而不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1.2预算缺乏全面性、科学性。
首先,高校财务预算一般只是财务收支预算,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学校年度内的正常运行,而忽视了资金预算,即:一年中不同时间段资金需要量与供给量的预算,筹资需要和筹资能力的预测。往往是资金用到那算到那,导致财务上经常被逼着付款,以致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的资金供求计划脱节,从而不利于学校规划的实施。其次,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因循守旧,方法单一,以历史的情况作为评判现在和未来的依据,预算仅凭上年的实际数加预计的增加数来确定,没有按照学校当年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的有关标准和定额编制。从而使预算和实际数发生很大差异,使预算失去了严肃性和有效性,达不到原有的目的。再次,预算编制缺少弹性,往往是编制一年执行一年,一成不变,而且对极细微的支出作了繁琐规定,使各职能部门缺乏应有的自主性,进而影响到校内各部门的效率。
1.3预算控制不力。
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机制,难以令预算管理部门对由于预
算执行过程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变化进行及时反应。一些高校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的虽然有了预算管理制度却有章不循,随意更改,预算形同虚设。事前,由于编制时间及指标下达的滞后,根本不可能进行事前的控制;事中,没有制定有效的控制制度,使得无章可循,预算调整过繁;事后,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不够详实,缺少刚性考核依据和考评措施,很难调动员工对预算管理的积
极性。而且通常预算指标的下达在预算年度的5、6月份,而这时已有12的经济业务成为过去,无法进行事前事中控制,成为一种事后预算,失去了预算编制的作用。高校的预算是反映学校年度内所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内容,同时也反映学校的事业发展规模和目标。所以,如果预算编制的时间滞后,必然会使学校管理的有效性降低,目标的实现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二、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的措施
随着高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
核心。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是为了最大可能地节约资金,科学地细化预算编制,
以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核心,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1转变观念,走出高校预算管理的误区;
高校预算管理的作用如前所述,但是要使其真正发挥功能,离不开高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为此。必须在高校内部管理中突出预算管理基本知识的普及,在高校新的运行机制中与预算执行结果挂起钩来,从而转变认为高校预算管理就是预算的编制,只是财会部门的专项工作,不紧密结合高校事业的发展计划,不与激励约束机制挂钩的错误观念。
按照旧的财务管理模式,高校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预算按上级批准的计划编制,开支要与所列项目一一对应,预算内和预算外严格分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有对口的钱,该办的事也无法办,即使别的项目有结余款也不得自主调剂使用。搞预算只是账上来,账上去的一种消极应付局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拓展和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财务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在预算管理方面,重新定义了高校预算的概念及内涵,制订了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把学校的全部收支均作为预算统一管理的对象,完全打破了原有的管理模式。按照新的预算管理要求,学校预算一经核定,必须自求平衡,不允许搞赤字预算,拨款不足的矛盾必须通过自筹教育资金予以弥补,这就形成了高校教育经费来源,除政府拨款外,还必须依靠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格局。这与过去相比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如果财务人员的认识还停留在“收入等于拨款、平衡依靠财政、开支不问效益”的消极被动状态下,势必贻误工作。因此,财会人员要加强学习,转变认识,不断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把预算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尽快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竞争与改革的步伐。
2.2是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打破传统的单位之间预算支出不均和预算基数只增不减的问题,现实的预算分配方法有待于改进。鉴于高校经费支出的特殊性,笔者认为高校预算宜采用以零基预算为主,滚动预算为辅的预算编制新方法。
2.3是强化预算分析,积极监控预算的执行
预算分析是预算管理的后期工作,是对预算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与评价,包括支出与预算的比较、相关因素的分析、评析的文字说明和合理的建议等。年终决算报告出来后,财务部门应对各大项目的经费支出与预算相比较,看哪些项目节支了,哪些项目超支了,然后运用相关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说明哪些属于合理超预算支出,哪些属于非合理超预算支出,对非合理超支应有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详细的文字说明是对预算管理的概括评价,并最终提出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合理化建议。预算分析可以发现预算管理中的可行之处和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使财务管理工作进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同时,要规范预算管理,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学校要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学校财务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如审批权限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收费管理、电话费管理、水电费管理、招待费管理、差旅费管理、医疗费管理等,建立健全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使大家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参考文献:
[2]李春英.重视财务分析,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J].山东经济,2003.
[3]贾庆印.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
营改增在全国范围的逐步铺开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应针对新形势、新特点扎实打好基础,全方位做好税务筹划、制度建设、会计核算、内部监督、合同管理、宣传培训等准备工作。
1.加强税务筹划
随着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科研合作不断扩展和加深,营改增导致的税负变化将对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科研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营改增后,高校拥有进项税抵扣优势及税收优惠政策,税务筹划具有很大空间。高校财务部门应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合法的增值税税务筹划,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学校税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体途径:①做到应抵尽抵。高校可抵扣进项税的费用包括用于应税服务业务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耗材、车辆租赁、燃油费等,购入时尽可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以抵扣进项税,减少增值税的缴纳。②利用高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的优势增加收入。对方单位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则可以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因此高校向对方单位提供应税服务的价格可以适当上调,以增加资金收入。③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中明确了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属于免征增值税范围,并在《应税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规定》中列明了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务和设计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向境外单位提供的技术转让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免征增值税。高校应关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根据国家政策变化进行税务筹划,延长增值税抵扣链条,充分利用政策享受税收优惠。
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按照营改增实施要求,制定高校增值税管理制度及配套办法,明确增值税征收范围、申报程序等;完善关键岗位责任制度,可设置专职科室或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税务工作,做好纳税基础数据测算、纳税范围认定、纳税资料收集传递归档、申报缴纳、硬件设施配备、软件系统的升级等基础工作;制定完善增值税票据管理制度,明确增值税发票开具、领用、使用和核销的工作流程,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设置岗位,分工负责,相互制约监督。
3.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增值税业务比营业税复杂,财务工作量增大。财务信息系统中涉及增值税税负计算、账务处理、申报缴纳等业务需要根据政策变化进行调整。根据营改增要求,应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科研经费,满足收入支出相匹配原则;增设会计科目,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额等明细科目;按照项目分别核算增值税进项税和销项税,同时优化会计核算流程,加强财务管理。学校在提取科研项目管理费时应该考虑增值税是价外税的因素,以扣除增值税后的收入为基数计提管理费。
A高校多校区办学,校区分散,开发票业务量大,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在重要程度上等同于甚至高于现金管理,这对发票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高校应改进票据管理手段,积极推进票据电子化改革,将票据入库、发放等各环节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施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发票,全程跟踪,源头控制,有效监管;增加必要的硬件设备,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认证抵扣;设置必要的办公场所,设置专职或兼职纳税业务审核人员。
4.加强监督控制
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财务检查和稽核,及时发现涉税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降低内部控制风险;完善信息沟通共享机制,及时为学校老师提供增值税业务中的相关信息,提升财务监督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5.完善科研合同管理
高校在签订科研合同时,要严格审批权限,除了关注合同标的、价格、付款时间和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还需增加相关条款明确纳税责任,并注明合同价格是否含税及开具票据的种类、税率、开票时间等事项,做到合同内容规范、准确,符合合同法和财务法规,保证开票后足额缴税。对于免税项目,应在合同中明确所开票据的种类,便于合同后期顺利执行。在合同管理上对于应免税收入要有完备的科研合作协议和技术转让合同,能正确划分是否免税并提供足够的依据,以免因缺乏必要的依据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应税收入。在合理纳税的同时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发展。
6.加强宣传服务措施
高校应加大营改增的宣传力度,增强纳税意识和风险意识,发挥财务部门报账服务前台的窗口作用,及时将纳税变更注意事项告知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利用财务网站及各种媒介形式宣传解释营改增的意义和效果,做好答疑解惑工作,减少老师因纳税政策变动产生抵触不解情绪,使其了解增值税业务,充分抵扣、依法纳税。
二、结语
Quan Ju'e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Beijing 100192,China)
摘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和办学经费的增长,以及近年来一系列财政改革政策的实施,高校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了出发,分析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希望对财务管理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Abstrac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ize of university and increases in funding school,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eries of fiscal reform policy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some new problems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of colleg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makes practical solutions, in hope of helping the practical financial management.
关键词: 高校 财务管理 问题 思路
Key words: college;financial management;problems;ideas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68-02
0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已由政府统一管理的公益利事业单位转换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高校由政府全额拨款也逐步转变成依法多渠道筹集经费。2009年8月,财政部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的基本思路是在高校会计制度中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同时兼顾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它的实施必将对我国高校规范财务行为、明晰相关利益方责、权、利和推进高校的改革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1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财务管理工作未受到足够重视以往我国高校一直是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很多学校在思想上、观念上还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情况,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及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目前由于高校会计制度中还没有成本核算要求,其会计核算相对较为简单,使得管理高层认为财务管理仅仅是为教学、科研及教工、学生服务的辅助部门,只要能提供一般的报账、简单核算就行,因此在财务管理部门岗位的设计、人员配备、培训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重视不足。
1.2 财务报账付款方式比较落后目前,高校财务报账付款方式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师生随报销随领款的实际需要。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财务报销所用的现金,大都是由开户银行每天送款。由于银行的上班时间和高校财务上班时间不一致,高校八点上班,现金送达的时间一般要到九点半甚至十点左右,会计报销岗位办理完审核做账手续后,领款人要等银行的现金送到后才能领款,增加了他们的等待时间。
1.3 财务管理流程不甚合理清晰高校师生一般并不都具备系统的财务专业知识,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如《经费使用流程》、《报销流程》等不甚熟悉,时常会出现报销手续不齐全、票据不合法、审批不合格等情况,往往为了办理一笔业务来回奔波好几次,浪费了师生及其财务人员的时间,降低了办事效率,有时候还可能在师生及其财务人员形成不理解与矛盾。例如,笔者所在单位大额现金报销需办理预约手续。由于当天的送款数额需在前一天就确定好、开好支票、办好其他提款手续,交给银行送款人员,第二天才能将现金送达。这就需提前二天进行登记预约,否则难以保证,突发的急需用款难以解决。
1.4 制度建设不到位,授权、越权尺度难把握报销审批程序是财务管理很重要的方面,但很多高校报销审批签字程序繁杂,设计了层层审批制度,可能由于制度不合理,或不切合实际,实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如很多高校的教师或行政人员乘坐飞机机票报销,不仅需所在部门行政领导签字,还需找主管校长审批签字。办事之前借款时需要在借款单上审批签字,办完事后发票报销时还必须找领导签一遍字。手续繁琐,费时费力。例如,学生不能代替导师办理报销业务。研究生在高校是导师的科研助手,导师教学科研任务很重,直接办理财务报销业务的时间很紧张,若在授权情况下不予报销,人为增加了导师工作量。有些高校研究生外出调研不能报销出差补助,也影响了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积极性。
1.5 部分项目负责人或主管领导对经费使用把关不严学校财务预算、经费报批以及报销审核等业务都与项目负责人或主管领导有着重要的关系,由于部分项目负责人或主管领导没有充分理解国家财经法规和学校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对经费使用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审核签批把关不严,从而导致教育经费的浪费和流失。
1.6 财务分析和预算管理不到位要对高校财务活动和事业发展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高校财务分析得出的信息。目前,我国高校缺乏财务分析的意识,或虽有一些简单的财务分析也只停留在反映一定期间的收支状况和资金结存状况,对资金的结构、效益缺乏系统分析,很难科学地考核学校整体或部门资金或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效益。财务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普遍对编制财务预算的科学性重视不够,财务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这可能与上级拨款单位规定要求有关。有些项目预算资金一般4月份才下达用款额度,而11月份就要求花完,给项目资金合理有效使用造成困难。
1.7 财务人员编制不足,内控制度无法严格执行一般来讲,财务报销的规范流程应该是先经过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做账,填制记账凭证,然后经过复核人员复核无误后,再到出纳岗位领取现金或支票。但由于人员不足,无法设立专门的复核岗位,会计做完账后报销经办人就就直接到出纳岗位领取现金,省略了复核环节。借支票业务干脆直接先到银行出纳岗位领取支票,最后再到会计岗位做账,正常的程序正好被颠倒。造成的结果是有问题的票据或手续不全的票据已经报销领款,而不能及时发现,项目经费不足但已经领取了支票,造成了超支。会计在做账时才能够发现,事后处理很被动。尤其在年末时,此类时问题更多。
2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路
2.1 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在高校财务传统模式下,高校经费主要由财政部门拨付,经济业务单一,往往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混为一谈,容易使高校财务人员出现重核算轻管理的思想,有悖于“向管理要效益”的理财原则。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活动不断增多,传统管理模式会严重制约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应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将管理职能与核算职能分开,使财务管理中心侧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中心侧重实际核算。对后勤集团等二级财务核算部门委派会计人员,建立会计委派制,这样就可以形成职能明确、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高效财务管理体系。
2.2 优化财务管理流程高校是一个培养高层次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以及为社会提供其他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这样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需要由高校组织各个职能部门协同运行, 履行各项职能。其运作流程主要包括:教学、科研业务流程、财务管理报销流程等。设计、优化高校财务管理报销流程,不仅要能弥补现有高校财务流程中的财务预测与评估、绩效考核与评估、风险预警与防范之不足,而且也使得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可能,同时强调各流程之间的紧密结合和信息的及时有效反馈,确保财务管理有更清晰的实施路径,并使其可以根据环境与条件的变化持续优化。例如:财务管理报销流程一定要合理设岗,以岗定人,要先复核后付款,先做账后领支票,复核岗位不可缺省,做账和领支票的程序不可颠倒。
2.3 改革校院二级审批体系,提高审批效率建议改革学校层级的审批体系,即组建学校财经领导小组,成员由校党委书记、主要副书记、校长、主要的的副校长组成,人数在4-5人,便于学校重大是政策的决策。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组建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财经工作小组,成员由校办公室、财务处、审计处、国资处、教务处、科研处、后勤处等部门领导组成,日常工作由校办公室负责协调。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分别赋予校财经领导小组和校财经工作小组的审批权限,限额内的业务授权校财经工作小组审批,限额以上的提交校财经领导小组审批。这样学校的审批体系发生了改变,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机关各处室相对稳定,有利于教师快捷高效办理审批手续。
2.4 改革传统的现金付款方式,积极推行无现金报销业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无现金报销成为可能。高校主管部门一定要大力支持和帮助高校推行无现金报销业务,委托开发专用软件,连接高校财务和开户银行,使报销资金不用提取现金,通过网银直接打入报销人银行卡,既方便又快捷安全,还减少了现金的流通。
2.5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配备具有相应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财会人员,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观念、综合业务素质、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营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财务人员队伍。财务人员的工作不仅直接决定了财务工作的质量好坏,而且财务人员也需要在财务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财务人员的培养:①鼓励财务人员更新观念、钻研业务,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②为财务人员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更多地专注于财务理论的学习和创新,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这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努力营造出一个爱岗敬业的文化氛围,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财务工作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调节下进行。
2.6 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控制度①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经济责任制度、财务收支制度、内部分配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岗位责任制等管理办法等。②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把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和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学校各项经济活动正常、有序、规范运行。③制定出最佳的财务计划、加强会计核算和成本费用控制,实现最合理的资本结构,有效地利用学校各种资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④健全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2.7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财会人员积极性财会岗位属于专业技术岗位,而不是普通的管理岗位,财会人员应该按照专业技术人员去管理,按照专业技术职称兑现工资津贴待遇,建立激励机制,以激发大家学习考试和提高工作水平的积极性。要鼓励大家努力学习、钻研业务、考取会计职称。在达到一定的工作年限条件下,考取了那个级别的会计职称就兑现那个级别职称的工资津贴。这样,财会人员待遇提高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肯定会大大提高。如笔者所在的高校,将财会人员当做一般的管理人员,只设立有限的处级和科级岗位,无视大多数人的会计职称,工资津贴不按职称兑现,有些财会人员取得了会计师职称,到了退休年龄,工资待遇还只是个科员,很不合理,挫伤了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陈弘.试论现代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财会通讯,2011,(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