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2:38
导语:在防治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黄河下游东坝头以下至东明高村河道,属于宽、浅、乱的游荡性河段,主流摆动频繁,汊道多股,河道内多处出现心滩沙洲,一次洪峰过后可以使主流、支流互换其位或老槽淤平又出新河。该河段两岸堤距10~20KM,主河槽宽一般1250~3300m,滩地宽度3600~6000m,河道纵比降约1/6000。由于前些年滩区生产堤的修建,减少了洪水漫滩机遇,使滩槽原来趋于同步上升变为淤槽不淤滩,造成主槽淤积严重,形成了河槽高于滩面,滩面又高于两岸大堤以外地面,是典型的地上“悬河”。据有关资料分析。该河段滩区横比降一般为1/2000~1/3400,是该河道纵比降的2~3倍,大水期间一旦控导工程溃决或漫溢造成大溜改道,沿着滩区原已形成的溜沟或人工引水渠道,洪水顺势直冲大堤,造成顺堤行洪,危及堤防安全。从黄委会水利科学研究院二000年九月《东坝头至苏泗庄河段特大洪水预报模型试验报告》中可以看出,在大河流量15000~20000m3/s洪水条件下,河南东坝头以下河段发生夺河,直冲黄河大堤机率增大,一股水流自杨庄工程至四明堂顺流直下,威逼东明阎潭闸以上黄河大堤,已形成滚河河夺河的严重局面。另外辛店集以上几处工程被冲决或漫溢后,水流持续时间长,在滩地内顺溜沟形成多股横河、斜河直逼大堤,并顺堤沟河行洪走溜,对平工段的大堤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从“模型试验”资料和现场观测分析,高村~霍寨险工也有大股水流,向右岸滩地滚河,直冲张寨以下约5公里长的大堤,危及堤防安全。针对以上情况,为确保大堤万无一失,我们除了积极采取人防以外,更应该主动地采取滚河防护措施,保证重点工程的建设。
2、完善、加固现有控导工程和滚河防护工程是防止滚河的有效途径
河道整治工程自六十年代开展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上完成了控导护滩工程的布点建设,河岸边界条件逐步变化,河面逐渐缩窄,水流渐趋归顺,岐流逐渐减少,主流游荡不定的局面得到了基本控制,并按河道整治规划的流路朝好的趋势发展,已修建的工程经受住了几次大洪水的考验,特别是1982年大洪水期间菏泽市险工及控导工程未发生大的险情,除了工程的基础较好以外,这与控导工程的控溜作用密切相关,当主流受到控制约束在主河槽以内,溜势的下滑或上提基本上与设想的流路相一致,做到了防有目标,守有重点。洪水过后,河势趋于恢复涨水前的流路,这就是控导工程能够控制主流稳定河势,防止滚河,大水时发挥防洪作用的原因。
从近几年的河势查勘和有关资料分析,兰考东坝头至东明新店集河段,现行河道比较规顺,大水时,禅房工程全弯靠溜,小水时两头靠河,若工程下首靠溜段加长,送溜能力将增强。菜集工程河势下滑,王夹堤工程靠河,特别是工程下首的几道坝首先靠河着溜,避免了单坝挑溜出大险的不利局面,也掩护了单寨、马厂工程因大水时冲垮工程而在此处发生滚河。因此续建王夹堤下延工程势在必行,以稳定大洪水河势。菜集工程的上延,该段河势逐渐规顺,多年脱河的大溜寺工程近几年汛后靠河,下首工程并靠溜,控制了河势,改变了靠滩岸导溜入新店集工程的状况。新店集至高村河段,当大河流量超过5000M3/S时,老君堂工程河势急剧下滑,目前虽然下延了28#、29#两道坝,但控溜段偏短,控制主溜能力弱,仍显“后气”不足,仍需要加强对工程下首的建设,以利于保障工程安全和河势稳定。
从“模型试验”中看出,洪水期和落水期,贯台下首大河主溜北移,致使约30%~60%的主溜从东坝头下部杨庄险工处滚河,滚河主溜直冲谷营以下四明堂险工至阎潭闸以上大堤段,险工及防滚河坝数量很少,加之堤外地面更低,大堤比较薄弱,造成该段决堤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加速增建多处滚河防护工程已迫在眉睫。从试验图片也显示了大洪水后东明滩区大堤上滚河防护工程坝头处形成的巨大冲刷坑,显然对现有的滚河防护工程基础应进行全面加固。
3、其他防滚河工程措施
3.1有计划的自流和提水放淤相结合进行淤滩淤串,消除堤沟河,防止顺堤根走溜。
东明黄河滩区面积大,加之修建了生产堤,缩窄了行洪河道,减少了洪水漫滩机率,大部分泥沙淤在两岸生产堤之间的河槽内。生产堤与大堤之间的滩地落淤减少,即使一场洪水过后,大部分泥沙已落到离河沿较近的滩地,流到大堤附近滩地或堤沟河的泥沙较少,造成了黄河滩唇高、堤根洼,再加上历年修堤筑坝取土,致使堤根处形成了宽达200~300m形成了堤沟河。整治这种河道。在修建工程的同时,必须配合滩区治理,进行淤临淤串,抬高堤沟河地面,减小滩面横比降防止滚河和顺堤走溜的危险。因此我们可用引黄自流淤临和低扬程大流量机泵提水相结合的方法,对堤沟河和大堤附近滩地进行放淤,这样既有利于防洪,也给今后大堤加高帮宽和筑坝提供了土源,同时也为沿黄滩区人民增加了可耕地面积,改善了滩地生态环境,支援了农业生产。
3.2堵截串沟
东明滩有串沟多条,宽度40~115m,深0、6~1、5m,为了防止大洪水时串沟集中过流,直冲大堤,在串沟的上游段进行堵截,每隔一定距离修筑土堰拦截水流,尽量利用含沙水流的作用使其淤填,或采用活柳锁坝,即在串沟上每隔一定距离植从柳,形成数道活柳坝进行缓溜落淤,淤填串沟。该方法简单易行,且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达到堵截串沟的目的。
3.3、防止滚河建议采取“上堵、下导,中间密”并用措施
东明可能发生滚河,顺堤行洪,危机堤防安全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建议在即将进行工程加高加固的基础上,采取“上堵、下导,中间密”工程措施。
“上堵”即为一是在杨庄险工下首滩地修建工程,堵截川沟洪水下泄入东明堤沟河;二是蔡集工程上延。根据河势观测分析,中小洪水时,蔡集上首几道坝靠溜,工程上延即可避免水流抄工程后路,又可对防止滚河起到一定作用。“下导”即为解决堤沟河下泄水流出路,避免格堤雍水,需在老君堂工程上首至黄河大堤之间修建一道导流堤,并布设若干道导流坝,确保行洪畅通及堤防安全。“中间密”既是目前现有滚河防护坝布设太疏,坝裆距最近为100米、最远为1700米。为使工程发挥作用,适当加密防护坝十分必要。
3.4、积极推广活柳坝
论文摘要总结棉花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特点,针对引起棉花斜纹夜蛾暴发原因,提出农业和化学防治技术措施。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莲纹夜蛾,全国均有分布。
斜纹夜蛾历史上只作为蔬菜害虫,数量不大,但极具暴发潜能,一旦生态控制因子丧失,幼虫生存率大幅提高,60多种作物受到掳掠,为害棉田,棉株被洗劫成光杆。
1发生规律及特点
斜纹夜蛾1年发生5代,各生期几乎与棉铃虫和甜菜夜蛾同步,但对环境的要求却大相径庭。斜纹夜蛾要求适温25~28℃、高湿90%左右,最高温度超过38℃时卵不孵化,幼虫及蛹出现反常兴奋,代谢失调,发育出现短暂中断;土壤含水量低于20%,幼虫不能正常化蛹,成虫将无法展翅。由于怕旱怕热的习性,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卵的孵化以早晚为多,幼虫取食以早晚为盛,成虫选择生长茂密、植株高大的荫蔽棉田产卵,以逃避烈日烘烤。
2暴发原因
斜纹夜蛾虽然要求适温、高湿,但暴发为害均在长期干旱、骄阳似火的年份,历史上“梅天不霉”,高温季节提前,即梅季(6月11日至7月10日)30d时间,平均气温高于或接近28℃(常年低于26℃),雨量少于100mm(常年300mm以上),伏秋连续干旱的反常气候,才在沿江广大地域内暴发成灾。原因是这种气候使天敌数量锐减,斜纹夜蛾得到解脱,幼虫存活率大幅提高而猖獗危害。
斜纹夜蛾的“食客”众多,捕食性天敌较为直观,梅雨明显的沿江棉区捕食性蜘蛛占绝对优势,蟾蜍和青蛙也是大张挞伐的英雄,它们对猎物具有特殊的搜索能力,繁殖力强,正常年份种群波动小,是棉田生态中稳定的“卫戌”部队。据研究,寄生性天敌种类更多,攻击反应敏捷,围歼贡献更大。6月中旬至7月上旬,正值各类蜘蛛大量产卵扩充战斗力的阶段,若28℃高温提前到梅雨季节,相对湿度低于78%,除沟边和土面的豹蛛外,棉蛛上的各类蜘蛛都停止产卵,已孵出的若蛛生存率大幅下降;伏秋连续干旱,将进一步加速蜘蛛减员。长期干旱,蟾蜍和蛙类的后代的生存基地减少,种群数量降低。寄生蜂在低温环境中也会出现羽化不全的现象。天敌“兵源”骤减,战斗力低下,这是斜纹夜蛾在并不喜欢的干旱气候年能够猖獗的原因。常规年份,不恰当地使用农药,也易引起斜纹夜蛾暴发成灾。1998年,出现两度梅雨,蜘蛛种群丰富,由于受到1997年棉铃虫暴发阴影的笼罩,我市周边棉区的全程用药,至8月17日,已用药8次以上,致使天敌荡然无存,不仅造成棉铃虫人为猖獗,连最易招引天敌的斜纹夜蛾,也在吃光黄豆、山芋叶片后,爬满田埂、大道,集体大逃亡。
多年经验积累,预测棉田斜纹夜蛾暴发指标:①当年出现空梅;②在蔬菜等前作物上斜纹夜蛾幼虫体色由黄绿色转变为黑褐色,特别是纯黑色;③7月中旬后,发现池塘荷叶被初孵幼虫群取食残留的白色下表皮即预示着将在棉田暴发。
3防治技术
(1)在棉田管理过程中,发现卵块及时摘除,必要时把有初孵幼虫的叶片集中烧毁。
(2)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在幼虫3龄以前,午后或傍晚喷洒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
(4)使用“断前绝后”的病毒制剂。由安徽绩溪生产可致瘟疫流行的1%奥绿1号悬浮剂,是优选夜蛾杆状核多角体病毒,辅以高活性组织,能使34种鳞翅目害虫感染瘟疫。瘟虫相互传染,循环往复,祸及子孙,起到持续控害的作用,是生产AA级绿色食品的微生物制剂。使用500~1000倍1~10d的药效由79%上升至94%。
(5)害虫脱皮抑制剂。害虫取食24%虫酰肼(米满)悬浮剂后很快产生脱皮反应,提前不正常脱皮,造成“蜕”和头壳无法脱掉,套在头部和口器上,不能取食。尽管死亡时间不一,但对棉花的保护效果与速效性杀虫剂一样好,持效期15d以上,可使当代各虫态受到控制。对哺乳动物、鸟、鱼、虾、蚌、藻类、蜜蜂等天敌及作物、土壤、水体等生物与环境均高度安全。用药量600mL/hm2,对水成1000~1500倍喷雾。为保证药液在水中均匀分布,应分2次稀释,先用1/10的清水配成母液,并洗净瓶或包装袋,再加全量水搅拌均匀,喷于叶片正反两面。
论文摘要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的一种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缩病毒很难根治。防治上应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同时采取治虫控病,切断毒源传播,防止植株被感染。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带毒传播引起的一种病毒病,是目前威胁我市玉米生产最严重的病害。2004年以来,玉米粗缩病连年偏重发生,发病田块一般病株率5%~15%,其中半夏玉米(大蒜茬、大麦茬玉米)田大发生,病株率一般30%~60%,3成以上半夏玉米需毁田重新种植,对我市玉米生产构成较大威胁。
1发生规律及特点
玉米粗缩病毒在大麦、小麦和看麦娘、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上越冬,也可在传毒昆虫灰飞虱体内越冬,而灰飞虱主要在麦苗、杂草等根际越冬,第2年出土后,粗缩病毒随灰飞虱一起辗转传播危害。灰飞虱在带毒寄主上吸毒3h以上即可获毒,病毒在传毒昆虫灰飞虱体内经10d以上循回期即可传毒,病害潜伏期一般15~20d,若气温高则潜伏期缩短。玉米五叶期前易感病,十叶期后抗病性增强。玉米出苗至五叶期若与灰飞虱转移迁飞高峰期相遇,发病就重。由于我市半夏玉米5月中旬播种,易感病的苗期正好遇上灰飞虱大量自水稻秧田向外迁移高峰期,灰飞虱大量转移至玉米苗上为害,造成玉米苗染病严重。
2危害特征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病,玉米苗4叶前易感病,5~6叶时显现病症,发病开始时在幼叶中脉两侧的细脉间出现透明的褪绿虚线小点,以后透明小点增多,逐渐在叶片背面沿叶脉形成蜡泪状突起(脉突)。病苗叶色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病苗生长迟缓,植株严重矮化,心叶不能正常展开。至9~10叶植株矮化明显,基部茎节常膨大,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为正常玉米株高的1/3~2/3,根系少而短。感病植株多数雌穗不能结实,雄穗不能抽出,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少,无花粉。果穗畸形,花丝少,多不结实。
3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3.1气候
近几年秋冬季高温气候对灰飞虱发生有利。秋季气温偏高,灰飞虱为害时间增长,致使越冬寄主毒源增加;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灰飞虱越冬死亡率低;夏季连阴多雨,利于灰飞虱越夏和田间毒源的积累。
3.2品种
玉米品种对粗缩病抗耐性差异较大。在我市目前种植品种中,如郑单958等感病相对较重,农大198、鲁单981、登海11号、苏玉9号等感病相对较轻。
3.3播期
玉米易感病时期与灰飞虱迁入盛期相吻合,是玉米粗缩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半夏玉米和麦田套种玉米与灰飞虱1代成、若虫盛发期相遇,毒源大量传播,造成半夏、麦套玉米发病重,而麦收后灭茬直播发病较轻。
3.4毒源
灰飞虱寄主广泛,在多数禾本科作物和杂草上寄生。玉米田边杂草是灰飞虱和粗缩病毒越冬、越夏的寄生场所,由于沟、渠、路边等公共地带杂草丛生严重,也成为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
3.5虫源
灰飞虱发生量大,带毒率高。近几年1代灰飞虱连续大发生,特别是麦田1代灰飞虱残留虫量高,对当年灰飞虱发生量影响较大。高峰时玉米田150~225万头/hm2。经连续4年带毒率测定,带毒率20%~28%。灰飞虱发生量大、带毒率高是玉米粗缩病重发生关键因素。
4防治措施
4.1农业防治
(1)适当调整播期。尽量不种半夏玉米,或适当晚播,避开玉米感病的敏感期与灰飞虱高峰期相遇,有效减轻该病的发生。尽量缩短小麦和玉米的共生期,麦收后灭茬直播,避开5月下旬至6月上旬1代灰飞虱成、若虫盛发传毒期。
(2)选用中、早熟耐病品种,耐病性相对较强品种有:农大108、鲁单981等。
(3)加强田间管理,彻底清除玉米田间及田边杂草,不给灰飞虱提供越冬越夏场所。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4.2化学防治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使棉铃虫越冬其数逐年积累。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棉铃虫提供了优越的生存场所。不科学的使用化学农药,杀伤了大量天敌,农田生态失去了平衡。加之,棉铃虫本身抗药性的增强,诸多因素导致了棉铃虫的发生现上升趋势。根据调查农场12连6000余亩地,由于棉铃虫造成的损失就达7万余公斤籽棉,平均蛀铃率1.2%。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首先要掌握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变化规律,根据新的发生动态,采取新的测报技术,为适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防治技术上要协调运用各项综防措施,构造一个有利于益虫生长而不利于棉铃虫生存的综合环境体系。
1.棉铃虫的规律
1.1棉铃虫介绍棉铃虫俗称桃虫、青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棉花的重要害虫,常造成幼蕾脱落、烂铃等,严重影响棉花的质量和产量。形态识别: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1~40毫米,雌蛾多赤褐色或灰褐色;雄蛾多绿褐色或青灰色。复眼球形、绿色。前翅内横线不明显,中横线呈波纹状,外横线很斜,与亚缘线皆呈波浪状,两线间灰色,外缘有7个黑点,肾形纹、环形纹暗褐色。后翅灰白沿外缘有黑褐色宽带,在宽带中央有2个相连的白斑,斑与缘毛间有褐色隔开。卵高0.55毫米,宽0.48毫米,近半球形,顶部稍隆起,底部较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白色,将孵化时有紫色斑。幼虫一般有6龄,有时也有5龄。成长幼虫体长40~50毫米,头黄褐色,有褐色网纹,体色有绿色、淡绿色、黄白色、淡红色等,背线一般有2条或4条,气门上线可分为不连续的3~4条,其上有连续白纹;体表满布褐色和灰色小刺,长而尖;腹面有黑色或黑褐色小刺,前胸侧气门前下方的1对毛的连线穿过气门或气门下缘相遇。蛹长14--23.4毫米,宽5--6毫米,纺锤形,初为绿色,渐变为黄褐色,近羽化呈黑褐色,有光泽。腹部末端有1对臀刺,刺基部分开,腹部第5~7节有7~8排稀而大的马蹄形刻点,滞育蛹化蛹后3-4天,眼面可见斜行黑点4个。
1.2棉铃虫生活习性
棉铃虫属杂食性害虫,棉铃虫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农作物花蕾期与发蛾期是否吻合以及作物长势的好坏。一般来说,水肥足、密植、蕾花铃多的棉田虫口密度大,集中棉区比分散棉区发生重,有密源棉花较无密源棉花受害重。棉铃虫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0%以上,气温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其羽化的迟早和产卵活动,雨量影响土壤中蛹的存活率。棉铃虫成虫有日伏夜出、趋向蜜源植物和光源及化学激素的习性,成虫羽化在上半夜最盛,羽化后部分当晚,2天后产卵,雌蛾产卵数量与摄取的蜜源营养有关,一般产卵500粒以上。根据2004-2006年的田间调查,卵多产在生长茂密、花蕾多的棉花嫩尖、苞叶、嫩叶上。二、三代卵也产在棉株上部茎杆、花瓣上。有散产也有集中产卵,在蕾、苞叶、嫩尖以及顶部嫩叶上,一般产卵5-10粒,花瓣上最多产卵3-6个,茎杆上2-5个。因此在生长茂密棉田、地块落卵多,百株卵量40-80粒,幼虫15-30头以上。根据观察,在无外界因素干扰下,棉铃虫自然孵化率达80%以上。棉铃虫初孵幼虫吃掉卵壳,就近转移到棉株中心和叶背面栖息,多集中在生长点、鲜嫩部位取食,进入2龄幼虫以后开始蛀食幼蕾,3龄幼虫以后取食量骤增,除取食蕾花,还蛀食青铃。一生可蛀食8-12个以上蕾铃,幼虫具有转移为害习性,转移多在凌晨4时以后,6时后进入取食阶段,中午1时至下午7时左右,隐蔽在花蕾、铃内及苞叶内栖息,下午8时后又开始活动,夜间11时以后大部分幼虫爬在棉叶上,幼虫虫体展开,平躺在棉叶正面或抓住棉叶边缘,悬空挂在棉叶上。老熟幼虫入土化蛹前,停止取食,然后从棉株上滚落地面,爬至适宜场所入土化蛹。
1.3为害症状
棉铃虫2代:以为害生长点及附近的顶尖和嫩叶为主,使棉花顶尖不生长,侧枝生长较快,造成“破头病”棉;嫩叶为害后形成缺形,有细虫粪,并有许多小孔。蕾被害后蛀孔处有虫粪,苞叶张开,很快脱落。花被害后,雄蕊和花柱被吃掉,花开后呈“风车”状,不能结铃。
棉铃3、4代:主要以为害幼铃为主,棉铃基部有蛀孔,孔附近有虫粪,正蛀食的幼虫虫体大半露在铃外;被蛀棉铃遇雨很容易霉烂脱落,不脱落的被害棉铃部位成为僵瓣。
1.4棉铃虫发生规律
我区棉铃虫一年发生3-4代,全年发生3个完整世代和1个不完整世代。越冬代棉铃虫蛹羽化在4月底至5月上旬。一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5月15-25日左右,产卵高峰在5月20日-6月5日,一般5月底-6月5日出现幼虫。一代幼虫滞蛹期为6月10-20日,二代羽化期为6月20-30日,发蛾高峰期为6月23日-7月4日左右。产卵高峰期6月25日-7月5日,一般7月1日后出现幼虫。二代幼虫化蛹期为7月15-24日,羽化期在7月21日-8月1日,发蛾高峰7月27日-8月6日,产卵高峰在7月29日-8月8日,8月4日后出现幼虫。三代幼虫化蛹一般在8月20-28日,羽化期8月26-9月6日,羽化盛期8月30-9月10日左右。根据近几年的田间调查,三代蛹大部分滞育,仅有20%-40%羽化产生四代。二、三生世代重叠严重,进入6月20日以来诱蛾一直居高不下,成虫发生高峰期不太明显,6月30日-8月30日棉田内1-6龄幼虫均有发生,直到10月15日仍能发现幼虫。棉铃虫化蛹一般选择棉田内直埂、横埂或棉田沟内,在土壤较湿润向阳处越冬,每平方米棉铃虫蛹1.2-6头以上,最高达112头,棉田沟内向阳处每平方米0.4-3.6头,棉铃虫化蛹深度2-7cm,占60%-70%,8-10cm占20%-30%,10cm以上仅占5%-10%左右。棉铃虫化蛹深度、发生时间与气温高低有明显的相关性。如2006年5月份气温比正常年份高出近100℃以上,各代棉铃虫发生期比2002--2005年提前5-8天。
2.棉铃虫综合防治
2.1防治
⑴加强田间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冬耕冬灌,消灭越冬蛹。
⑵适时间苗、定苗、整枝、打顶、打空枝和打边心等,并及时带出棉田集中处理。
⑶选种抗虫品种(系),例如选98-6等品种。
⑷棉田种植诱集作物,如每亩棉田种植玉米诱集带,能较明显地减少棉上棉铃虫的落卵量,减轻棉铃虫对棉花的为害。
2.2生物防治
虫制虫,保护棉田有效态天敌,如瓢虫、中华草蛉等,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使用生物性农药,如爱福丁等生物性农药。
2.3成虫诱杀技术
⑴杨树枝把诱杀每亩用杨树枝把10把左右,效果显著,此外应用性诱剂效果较好,可减少棉田有效卵量。
⑵灯光诱杀成虫用高压荧光汞灯、黑光灯诱杀棉铃虫成虫效果显著,尤其在棉铃虫大发生时,可减少棉田落卵量50%以上,每灯距200米左右。
⒋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一般在棉铃虫卵的盛期用药,效果较理想。第2代棉铃虫的化学防治采用“雪花盖顶”的方式,第3、4代棉铃虫的防治采用“两翻一扣,四面打透”的方式。
主要药剂有:
2.4是对棉铃虫严重且防治效果又较差的棉田,可采用人工捉虫。
3棉铃虫的注意事项以及防治经验
3.1注意事项:
3.1.1不要盲目打药。不搞虫情调查,不掌握虫口密度及虫态,抓不住防治适期。对策:根据虫情调查适时喷治。做到“治虫不见虫,药打卵高峰”。二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达30粒时,是生物农药防治适期,100粒时为化学农药防治适期。防治适期内连续打药,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能太长,生物农药3天,化学农药4—5天。
3.1.2用药要对路。一些棉农对市场上各种农药不加选择地购买使用,有的在棉铃虫不同发生时期选用农药品种不当,导致事与愿违,防效很差。对策:合理选用农药。在棉蚜与棉铃虫混合发生时,一般不用菊酯类农药,而把菊酯类农药主要用于防治三代棉铃虫。有机磷农药对棉铃虫防治好,但前者易光解,后者易挥发,药效都很短,故应注意增加喷药次数;生物农药中,BT适于卵盛期喷用,对初孵幼虫防效高。
3.1.3喷药要恰当。如行走速度太快喷药不匀,喷头方向达不到目标部位。对策:改进施药方法。在棉铃虫中等或偏轻发生时,采用扣喷(俗称“点点划圈”)使药,用工农16型喷雾器把药液集中喷在棉株上部。棉铃虫大发生时,喷药行进速度放慢,以扣喷为主、扣喷与托喷结合,全株周到喷治。
3.1.4不要单一用药。有些棉农重复用一种农药,使棉铃早很快产生了抗药性。对策:轮换交替用药。年内至少用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农药,当前要特别注意控制菊酯类农药在棉田的使用量与次数,不能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棉蚜和红蜘蛛,以延缓和控制棉铃虫对这类农药抗性的发展。
3.2防治经验
3.2.1及早着手,制定预案
面对棉铃虫发生危害迅猛发展的势头,首先开展棉铃虫发生规律调查和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二是加强技术人员田间虫情监测和预报。
3.2.2上下关注,领导重视
棉铃虫的危害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新闻单位加大宣传力度,开辟了棉铃虫防治专栏,及时通报虫情形势,宣传防治技术;县、乡各级主管干部充分认识到预防棉铃虫的重要性,资金上重点倾斜,措施上重点落实;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田间调查研究,督察指导防治工作,保证了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3.2.3精心组织,措施得力
3.2.4督促检查,狠抓落实
防治棉铃虫首先要搞好测报。方法是:每667平方米摆杨柳枝把十束,每束一根,约小指头粗,一米长,捆在下端,倒挂于棉田,高出棉花20厘米左右,每日早晨捉杀蛾子,同时测报发生期,这样掌握有利时机,把幼虫消灭在蛀害蕾铃以前。因此在棉铃虫产卵期间,每隔3天到棉田调查一次,每次检查50—100株,仔细查找卵粒和幼虫数量数。根据各生的不同特点,采节能不同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楼板裂缝结构加固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
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和养护不当
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而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度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
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
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将会造成支座的负弯矩,导致板面出现裂缝。此外,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
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
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搓;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二、裂缝的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几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为实现文明施工,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能源,都采用商品混凝土。因此加强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塌落度的检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2、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3、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4、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砖、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5、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三、裂缝的处理方法。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1黄河防洪工程的建设特点
黄河防洪工程建设不同于其它水利工程,是在保证黄河安全度汛的前提下对防洪工程进行加高加固,消除险点隐患。黄河防洪工程建设普遍存在时间紧(要考虑主汛期和凌汛期,汛前安排的工程项目必须在主汛期到来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汛后安排的工程项目必须在凌汛期到来前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任务),任务重(工程量大)的特点,参建各方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基建程序施工,建立健全质量体系,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1施工单位
根据投标时的工程量和工期情况,选定精良的设备和得力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选派部分施工人员提前进驻施工现场,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主动配合建设单位协调好地方关系。进行铺工放样,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单位审批,为工程开工创造条件。
2.2建设单位
工程建设初期,抽调得力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办公室,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搞好工程开工前的迁占赔偿、四通一平等工作,协调好地方关系,签订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办理质量监督手续,为工程开工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3监理单位
依据投标文件、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和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单位进场设备和人员重新进行审核,看其是否与投标时相一致,能否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如不能,要及时采取措施,增加机械设备和人员,确保不误工程所需。从保证工程质量,全面履行工程建设合同出发,签发施工图纸。审核施工单位编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是否存在转包和分包的现象。
2.4质量监督机构
根据建设单位的申报,及时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对监理和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监督参建各方在其资质等级允许和合同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水利工程建设。
3建立质量体系,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3.1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是建设任务的最终承担者,是与工程质量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单位,施工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防洪工程建设的质量,必须通过招标选择实力强的施工单位承担防洪工程建设任务。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建立组织、制订制度、编制计划、明确责任、检查落实等程序和措施,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良好运行。要从思想、组织、制度、方案、措施、方法等方面实施全员的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认真落实质量检查制度,填写并妥善保存原始资料。认真执行施工质量“三检制”,搞好工序质量控制,提高建设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3.2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
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督促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严格按照规范和监理合同赋予的权力搞好旁站监理,搞好工序质量控制。加强对隐蔽工程和工程隐蔽部位的监理,参与隐蔽工程、单元工程、分部工程验收,把好质量关。不经监理验收,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3建设单位的质量检查体系
实行建设监理制后,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是随时的、连续的,但不能完全代替建设单位的质量检查。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检查体系,派驻质量检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各阶段特别是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成有关单位进行整改。及时参与隐蔽工程、分部工程验收,组织由参建各方参加的联合检查,协助监理和施工单位认真履行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发挥质量管理的主导作用,主动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搞好工程建设质量。
4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4.1增强质检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提高参建各方质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及时将有关的质量标准、质量管理办法和质量缺陷处罚办法等印发到全体质检人员和各施工班组,认真进行学习,增强参建各方质检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对难度较大项目的质检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使其掌握质量检查标准、质量评定的具体内容和控制方法,研究隐蔽工程、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项目划分,保证工程检查规范化,质量评定标准化。
制订质量检查制度、工作制度、检查方式和奖惩措施,落实质检任务,使质检人员任务目标、责任和权力明确,调动广大质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质检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4.2严格按照基建程序施工
主体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监理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和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单元、分部、单位工程划分,并经质量监督机构认可,作为质量检查、评定和验收的依据,施工单位据此进行质量管理。单元、分部工程检验严格实行“三检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现场监理抽检,对隐蔽工程、技术复杂工程、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及时进行报验。
监理单位严格按照规范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实施监理,实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建立工程项目监理日志和监理工作档案,强化基础工作,对每一个质量行为提出监理要求,并对实际发生的质量行为登记造册,保持所有质量管理和控制资料的齐全、完整。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施工,注重文字往来,数据说话,杜绝扯皮现象的发生。
4.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对每道工序要严格执行班组初检,填写初检记录,由专职质检员复检,最后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终检的“三检制”。初检记录必须齐全、准确,无初检记录或初检记录不全的单元工程不得进行复检。对隐蔽工程、技术复杂工程、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加强管理,严格检查,及时报现场监理验收。与现场监理人员密切配合,自觉接受监理单位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全过程接受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与检查,不放过任何一处质量隐患,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监理单位应按监理合同和有关规定,结合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在相应的监理阶段中,编制监理规划,在规划中突出质量控制内容。对工程建设质量的全过程进行抽检,质量不合格的工序及时进行返工。定期对质检仪器、工具进行校核、率定和鉴定,防止非人为因素出现造成的质量问题。工程结算时要有监理人员的质量合格签字,质量不合格的工程部位,不予结算工程款。
建设单位应及时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定期组织由参建各方参加的联合检查,发现质量问题,责成有关单位限期进行整改。选择适当的时机,召开现场会,介绍先进经验,加大工作交流力度,共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质量监督机构代表政府行使质量监督职能,在监督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监督,树立监督的权威性,采取巡回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参与工程质量的验收与评定,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1.东方管理学。
东方管理学,即东方的管理学说,由水教授等人创建,至今已有40年历史。在东方管理学较长的时间跨度里,大致由古为今用、东西融合和实践完善三个阶段发展而来。首先,古为今用是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借鉴,将我国漫长发展史中所涉及的与管理学相关的重点知识、理论进行归结,以应用于现代的管理实践之中。例如,我国纵横国内外的管理巨著“孙子兵法”,以及从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隐射出的经济管理等内容。其次,好比我国古代的百家之说,百家争鸣可言各有千秋,中西方文化也素来存在差异,可谓各具特色。东方管理学虽是源自东方的管理学说,而实际上并不拘泥于东方管理与文化,而同时有诸多对西方文化的借鉴与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练就广阔的视角,并以此为基准创设出有东方特色而具全球视野的“国际化”管理学说。而后,东方管理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将理论投入于实践中,以增强其实用性。同时,水教授也将其学说进行拓展与延伸,使东方管理学更具科学依据。
2.东方管理学与知识型员工管理的联系。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是东方管理学的三大原则。以人为本指全部的管理也好,学说也罢,立足之根本均为一个“人”字。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对“人”的尊重与理解,需要企业给“人”充分的发挥潜能的空间。以德为先旨在彰显道德在管理中的关键意义,同时也以此为对“人”的管理的原则。人为为人是东方管理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灵魂所在,简言之为“首先严于律己,而后以他人立场考虑问题,多为他人着想,以形成双方彼此尊重的良性关系”。由当前的“合作”时代主题可知,个人力量固然有可取之处,而个人能力再强也难敌千军万马,在此情形下“团队”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强大的团队需要其中每个成员具备坚实的力量,而且具有一致的目标,由此而“众志成城”。东方管理学之中的人为为人原则,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换位思考和互相理解,成为实现“合作”目的的捷径之一。
二、知识型员工的优势
1.知识型员工更具创造性。
自古有“知识改变命运”之说,是知识增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创设了更美好的生活。知识是有形的,可以落实于纸笔之间,知识也是抽象的,以不同的姿态存在于大千世界。而知识对命运的改写实际上源自于人的创造性,如爱迪生发明的电灯、莱特兄弟创造的飞机,以及蒂姆•伯纳斯•李改变世界的互联网。这些伟大的发明丰富了,也颠覆了我们的世界,而这一切创造均基于一点原因,便是知识。世间的万千发明可能来于偶然,而成必是由知识的构架,因此,创造性便是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也是优势之一。
2.知识型员工有自主意识。
传统工作往往具有固定的模式、流程,如服务员的点餐、收银工作或体力工作者的体力付出等。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与之不同,常常是源自大脑的创造和思维,并不拘泥于硬性要求的束缚,如IT工作者对电脑的编程可能会有借鉴,却并非全然的模仿,如设计人员的工作也是更多的源于头脑风暴的创意,教师的工作虽有固定的讲授内容,但授课方式也更多的是属于自我的风格。基于知识型工作的以上特点,使得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监控不切实际,因而知识型员工的工作需要比传统工作更具自主意识。
3.知识型员工有专业实力。
知识型员工不仅更具创造力与自主性,同时更具专业实力。大学教育已逐渐深入于千家万户之中,大学中有各形各色的教育,可满足不同学生和社会的要求,如此的大环境正为知识型员工的专业实力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知识型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氛围中已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不仅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并且可快速而有效地学会新的知识,其专业实力主要表现于较高的学历和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所谓学海无涯,学习的道路是无止境的,而学历即便不是衡量个人能力的全部条件,也必定是其中的主要条件之一。而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是需要不断地学习方能具备的,由此便构成知识型员工的专业优势。
三、知识型员工管理的运用
1.满足客户所需。
在我们的日常观念中,客户常常被定义为购买企业产品的人群,而实际上产品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客户也可延伸为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对于当前的知识时代而言,企业的灵魂与胜利的关键之一在于其所具备的人才优势,而知识型员工无疑是企业中的首要人才,也因而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首要客户。由此,企业想要赢取价值,就十分有必要满足客户,也就是知识型员工的所需。基于东方管理学中的“人为为人”视角,即企业的管理者应“人为地”“为员工”,想员工所想,肯定员工的价值而使其创造更大的价值。
2.服从社会舆论。
管理者一直是权威的象征,与员工之间无形的形成或深或浅的距离感。在东方管理学视角中,管理者与员工是平等的,管理者不应该为了增强或维护其权威性而“仗势欺人”,使员工处于被动地位。相反地,因知识型员工创造性、自主性与专业性等自身及从事工作的特点,管理者应给员工更多的空间和尊重,以服从知识与权威同等价值的社会舆论。以此强化知识的作用,增强员工的自信心与归属感,使知识成为主导力量,使员工能发挥自身实力,进而为稳步企业的发展。
3.突破传统模式。
所谓传统模式,是指由管理者“发号施令”,而后员工“响应号召”的呆板模式,显然此种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故此而来的便是突破传统的集中西方智慧、融过往精髓展未来风向的东方管理学。东方管理学与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合理联系,始于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多具备创造性、自主性等特点,传统工作已渐渐可以被电脑等现代化工具所完成,知识型员工与电脑的主要差异即在于创造力,电脑多为程式化的数据运算等,而人的“天马行空”的想法是电脑尚难模仿的。同时,人具有情感又需要尊重,具有属于自身的意识想法。东方管理学正是基于人的特点与优势,将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与东方管理学相运用,用有别传统的方式获得胜利。
四、结语
从目前房建施工的总体情况上看,虽然房建施工质量较之以往有了显著提升,但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现阶段,我国房建施工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足,并且质检也缺乏应有的权威性,由此直接造成了大量了房建工程质量不达标,房屋倒塌等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危及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是管理力度不足,由此导致了管理功能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施工管理形同虚设。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这不但有助于确保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并且还能推动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加强房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措施
在房建工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要素主要有人、机、材料、方法和环境,这五大要素又被称之为4M1E。想要有效提高房建施工质量,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五大要素进行管理和控制。下面本文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2.1房建施工中人的管理与控制
按照房建施工的特点,并遵循合理分工、密切合作的原则,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的管理和施工队伍。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应当加强安全和质量方面培训及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应当指派专业的质检人员负责施工质量检查工作,并建立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施工现场各道工序进行质检,将检查过程和结果录入到工程日志当中。此外,要严格执行“五不施工”的规定,以此来避免重大质量问题的发生。
2.2房建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与控制
根据房建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工艺特征,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使机械设备的性能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建立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机械设备保养制度、机械设备运转记录制度、机械设备安全使用制度等,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不会因机械故障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3房建施工中原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是保证房建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具体做法如下:在材料采购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购计划,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优选信誉好的材料供应商,确保材料供应及时、质量可靠。小批量材料采购可由采购部门进行采购,大批量材料采购应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在材料验收环节,应由现场质量人员严把验收关,认真检查材料的质量报告,确保材料三证俱全。对混凝土进行坍落度试验,并制作试块进行抗压试验,只有在确保试验合格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混凝土施工,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材料保管阶段,应合理堆放进场后的材料,不同类型的材料禁止混放,针对水泥、钢筋、金属构配件等主要材料,要做好防潮防雨工作,保证材料质量不受影响。
2.4房建施工中施工方法的管理与控制
在房建施工过程中所采用技术方案、施工组织措施、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检测手段等被统称为施工方法。若是其中某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可能对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施工方法进行管理和控制。施工企业要充分结合房建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质控体系,并明确项目管理机构的指责和施工管理要点;在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的过程中,必须协调好质量、进度、成本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控措施,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目标的实现。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应当重点针对各种施工质量通病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对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进行严格规定,除了要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之外,还要满足设计要求;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应当针对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会同现场监理工程对方案进行审查,这有助于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2.5房建施工中环境的管理与控制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描绘安置房小区规划建设美好蓝图
首先在小区选址上,注重小区周围公共设施如超市、学校的布点,切实增强为安置房居民的公共服务能力;其次按照“一步到位”的要求,对小区的户型设计、配套设施等进行精心设计,使建筑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着力提高安置房的建设标准;最后在建设过程中,可让物业管理公司前期介入,在规划设计阶段,站在专业服务的角度,提出汽车停车位设置方式等,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先天不足而带来的后续工作难点。通过对美好蓝图的深入宣传,充分唤起安置房居民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2.算好管理利益账,坚定物业公司管好小区的决心
可以推行市场化运作,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聘用社会上有资质、有管理经验和能力的单位进行物业管理;或努力提高物业自我“造血”功能,继续由原物业公司管理,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法,根据上级相关规定和要求,给予政策和资产的扶持,加大物业公司自我“造血”功能,财务上保持现在状况不变,由所属街道(镇政府)负责监管、审批,促使物业管理正常运转。就是要通过对物业公司管理成本算细账、算好账,才能消除物业公司“接管安置房小区必亏”的心理,让物业公司看到能够实现合理经营的现实可能性,进一步坚定物业公司管好安置房小区的信心和决心,加大工作责任感。
二、倾注真情,为顺利推进安置房小区管理凝聚人心
1.深入宣传,主动引导,帮助业主正确树立物业管理意识,筑牢业主安居乐业的思想基础
一方面针对业主对物业管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传单、黑板报、宣传栏、横幅、讲座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居民群众对小区物业管理的认识,让广大安置房居民熟悉物业管理,理解物业管理,接受和支持物业管理。通过培养安置房业主正确的消费观念、契约意识和法律意识,让业主逐步接受“有偿服务”的现代生活理念,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另一方面由街道组织、社区实施、多方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主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致力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产生强大的社区凝聚力,让安置房的居民“依靠社区、依赖社区”,进一步提高安置房小区业主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社区归属感和责任感。
2.工作重心下移,创新管理模式,牢固干群情感纽带
为适应现实情况,创新探索社居委管理道路成为必要,由社区政工干部率先将思想政治工作阵线延伸到安置房小区。随着城市化步伐的推进,“村改居”社居委的居民越来越多地进入安置房,成为业主,原社居委管理的规模也越来越小,负担也越来越轻,这就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地适应这种变化,由社居委直接接管小区,物业管理成为社居委职能的一部分,物业公司可以作为管理的平台,为社居委直接管理提供方便。所谓治理先交心,交心先交情,社区政工干部可以借以下工作便利进一步筑牢思想政治工作阵线:一是业主更容易与社居委沟通。由于业主原来就是本社居委的居民,社居委干部与业主基本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社居委对每家每户的情况比较了解,相互沟通比较容易,也能进一步牢固干群关系;二是社居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为业主提供服务比较可行,也能不通过层层申报,及时直接解决业主的实际困难,如此能拉近物业与业主的距离,也能为街道财政减轻一定经济压力;三是社居委对于安排本村视野人员有自己成熟的管理模式,能更合理安置小区就业困难人员,优先将他们安排成为小区的保安、保洁、绿化等工作人员,唤起大家对“小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参与意识,使安置房小区内的居民人心稳定,对解决安置房物业管理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用安置房小区业主更喜欢、更易接受的方式管理小区,基层政工干部更要以真心帮助和真情关爱赢得业主的信任,架起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同时,由“村改居”社居委直接管理,现实也是可行的。以黄巷街道为例,五河苑、新桥花园等农民安置房小区中多数是黄巷街道本地的村民,在组建新的社居委班子时,可有目的以一个村或多个村的工作人员为班底,切实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注重工作细节,加强管理,以优化服务换得业主的积极配合
让业主群众在新的小区住的好、住的稳,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在物业管理上下硬功夫,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花大力气,着力解决业主群众实际遇到的思想障碍和实际物业管理问题,有力地推动安置小区物业管理的规范化。
1.规范完善管理机制
成立安置房小区物业管理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进一步完善安置房小区管理工作网络、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切实有效的小区管理办法,特别是对小区的门岗执勤、治安巡逻、停车管理、卫生保洁、设施维修和便民措施等环节制定具体的服务规范和标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保障小区安全整洁、秩序井然、和谐共处。
2.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