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2:48
导语:在审美素质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健心功能
健美操运动的教育功能不仅体现在健身方面,在健心方面的功能也非常显著。在参加健美操运动时,一般会有欢快的音乐伴奏,从而使练习者摆脱内心的烦扰,缓解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提高自身的意志品质和心理调节能力,消除心理障碍,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和充分的休息,让参与者经常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态。
1.2、美育功能
健美操运动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与和谐发展,尤其是对于体态偏胖或者体姿不够优美的女生来说,长时间的健美操运动可以帮助女生改善身体姿势,塑造出良好的形体,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让人焕发出一种良好的气质和形象。
2、健美操教学对女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2.1、能让女生的体态更加优美
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健美塑形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这也是很多女生选择上健美操课程的主要原因。健美操的各个动作,时常要求学生抬头、挺胸、收腹、平肩,很多动作要求练习者臀部和大腿要夹紧,这就有效的锻炼了女生身体的很多部位,有助于学生体态和气质的塑造。此外,健美操运动对女生的体态也有较高的要求,女生在训练过程中要展现出优美的身体曲线,所以可以促进女生身体形态上的可喜变化,让训练者的体态更加优美。
2.2、开发女生的身体潜能,增强体质
在健美操运动中,会涉及到很多跑、跳、走等基本动作和较复杂的上下肢配合动作,所以长时间的健美操教学可以促进女生肌肉和力量上的变化,促进女生身体器官功能上的改善,不断开发身体潜能,进而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例如,健美操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在健美操课堂上的有序练习,可以使女生在吸气时胸廓充分扩展,呼气时胸廓尽量压缩,从而改善肺部的工作能力;同时可以增强练习者的心肌收缩能力使心脏和整个循环系统的功能处于较好水平。此外,长时间的健美操练习,还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所以健美操教学对增强女生体质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2.3、提高女生的身体柔韧性
柔韧性主要是指人体关节活动的最大范围,良好的身体柔韧性可以降低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的可能性,对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影响人体柔韧性的因素当中,处了关节自身结构外,还与人体韧带、肌腱、肌肉以及软骨组织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健美操教学课堂上,会涉及到多种类型的动作组合,提高人体关节的灵活性,尤其是女生在练习健美操时,可以使身体的膝、踝、腰、髋等多个部位得到锻炼和舒展,对肌肉的伸展效果非常显著。此外,健美操运动中一般包含着大量的跑跳动作和踢腿动作,很多动作的连贯性比较强,具有动作幅度大、变化多、节奏快等特征,这就使得在平时较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的活动范围不断增大,提高了身体在运动时的自由度和柔韧性。
3、健美操教学对女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3.1、培养女生的乐观情绪和健康心境
与男生相比,女生的情感更为丰富,情绪的变化上更加频繁,所以更容易出现情感上的波动以及不良情绪。而健美操教学可以促进女生乐观情绪和健康心境的塑造。首先,健美操运动的节奏比较明快,风格比较热烈,加上带有较强韵律感的音乐,可以让练习者感受到青春活力和激情,潜意识的排遣掉内心的不良情绪,让自己的整个身心投入了到积极向上、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获取激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其次,女生在练习健美操时,会感受到自身体态上的积极变化,所以不仅可以让女生在情绪上高涨,还可以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获取积极的运动体验。再次,健美操教学通常是以集体教学形式开展的,女生在集体氛围下通过形态语言进行自我展示,可以满足个人的表现欲,从而让自己的心态更加乐观、健康和积极。
3.2、增强女生的意志品质
在女生的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所以只有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来应对挫折与逆境,才能更容易走向成功。健美操教学虽然都是从基本的动作训练开始的,但是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是身体的力度训练和软度训练,所以需要女生在训练过程中有自觉性、忍耐力和自制力等基本品质。同时,由于健美操运动对身体节奏感和协调性的要求相对较高,很多初学者对完成动作存在客观上的困难主观上的畏惧感,但是经过系统的练习之后,女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会得到显著提高,逐步拥有了战胜苦难、迎接挑战的坚强毅力和良好品质。
3.3、可以治愈女生的心理疾病
目前,心理疾病正严重威胁着各类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大学生中存在心理疾病的人数约占总数的20%左右,尤其是女生患心理疾病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基于健美操运动竞技性、娱乐性、艺术性、健身性等多种教育功能,健美操教学在治愈女生心理疾病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而且具有患者易接受、见效快、反弹小、无副作用、便于自我治疗等优点。例如,在治愈女生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女生常见心理疾病时的效果更加显著。
4、健美操教学对女生身心素质的其他影响
4.1、提高女生艺术审美能力
健美操教学是一种在欢快音乐节奏下,充分展示形体美的运动,练习者只有做到身体、形态、心灵上的三位合一,才能准确、熟练的完成各个技术动作,让健美操运动具有真正的美感和质感。从整体上看,健美操运动对女生具有十分丰富的锻炼价值和美育价值,会引导女生向往健康、激情与活力,树立起健康、科学的审美观念,而不是盲目的瘦身,如通过节食代替体育锻炼,容易引起女生身体素质的下降或营养不良。同时,女生在健美操课堂上长时间接受美的熏陶与感染,可以在潜意识中激发女生对美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实现艺术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
4.2、提高女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信息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沉溺于网络,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学生在校的人际交往面也越来越狭窄,有时会造成学生心理状态的失衡。女生在健美操课堂上,可以通过集体练习的形式增加人际交往的宽度和深度,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情感上的孤独感,消除自卑、害羞、嫉妒等不良情绪,产生与他人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学会互相帮助、以诚待人,扩大社会接触,从而提高女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在健美操教学活动中,不仅仅会有语言这一种交流方式,女生的表情、动作、手势等体态语也能够传递信息,尤其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体态语达到人际交流和交往的目的。不仅如此,健美操教学还要求团队内部的成员配合默契、协调一致,具备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这对女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都是至关重要的。
4.3、培养女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目前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健美操运动由于内容丰富而且多彩,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时代感,所以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女生健身塑形、休闲娱乐、舒缓情绪等方面的运动需求,帮助女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5、结语
论文关键词:中学美育教育;美术教学;特色教育
论文摘要:本文从美术课程的改革及将美育特色纳入双语学校发展战略出发,对双语学校的长远发展作出可行性规划。同时指向未来、迎接竞争,指出了美育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实施方法。
一、引言
美育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美育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改革的一重要特点就是十分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美术课程标准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前提出发,从学生学习美术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标准,破除了陈旧的教育观念,为切实搞好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了全方位的阐释和要求,渗透着美育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的具体精神,是学校美育教学工作遵循的重点。
我校作为一所民汉合校,将美育特色纳入学校发展战略,是学校领导者在预测未来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对学校长远发展所作出的带有变革性的可行性规划。要把美育特色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使它真正发挥推动作用,就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创新特色教育的内容,增加对师生的吸引力,使得它在校内获得持续的成功和支持;更需要进一步深化特色教育,揭示和承载更多的现代教育观念,并迁移到各项工作和所有教师身上,最终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中学美育课程改革的注意点
(一)以美术教育课程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价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中学的美术教育通过情感、形象、审美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与表现,并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我校双语班少数民族学生的美术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其目的是普遍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所谓审美素质,就是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其核心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要提高审美素质,需要以提高其他素质(如文化素质、人格素质、道德素质等)为前提,更需要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来提高。所谓情趣,简而言之,即情调趣味。情趣呈现方式有平庸、低俗、高雅之分。情趣的高雅是审美的高品位。所谓审美能力,就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审美能力是通过与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断接触而培养出来的。它既要求学生对自然和艺术作品长期的感性接触和体验,又要求学生有相应的知识,包括对美术语言的了解和艺术风格的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当遵循审美规律,不要替代学生,而应当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开展讨论,让学生开体验、思考、鉴别、判断,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一般分为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个层面:通过一般的教学方法,即观察、了解、认识、记忆、理解、训练等基本方法,掌握一般的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包括对美术语言、美术类别、多种流派和风格的掌握,对相关联的历史背景和有特定意义的形体、线条、色彩等符号象征的理解,对各个民族的文化意识、思想倾向、历史发展、时代精神的了解。
第二个层面:运用美术教育的特殊方法,达到对艺术作品深刻蕴意和外在形式美的理解。它融会了感知、情感、想象、创造等众多因素,是一种形象生动、真实直观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以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和艺术品,还要有情感的投入。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时,才会产生美的共鸣。一旦审美主体(学生)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审美主体的想象力就会得到自由发展和升华。
(二)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行动。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行动”是根据美术教育的美学特征和审美心理活动特征所提出来的。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同时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美术创造活动中能创造性的应用美术语言进行质疑和探索,并且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因此,我们的美术教学必须形成以激发创新精神为先导,以探索研究为中心,以创造实践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宗旨的格局。
美术教学是一种形象塑造与审美欣赏的特殊文化教育,它不但作用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作用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确立学生实践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具备主动积极的学习,产生执著的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创设身临其境的情景,让学生在审美魅力的作用下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同时,我们还应将审美观念带入到学生日常行为、班级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觉到美的存在,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懂得创造美。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和内地文化的交流,消除在文化上的隔阂,促进民族团结。
三、总结
美育教育具有情感性的基本特点,注重情感,以情动人,突出感受性,使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创新;善于表达各自的审美体验,使学生敢创新,会创新。
在美育教育中,应全面抓起。在各个学科领域渗入美育教学,通过各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变教会为自主学会,让民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要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素养,给予民族学生适宜的人文环境和主动学习的空间,给予民族学生自我发展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为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和接班人做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中学物理教师中普遍存在“美育只是艺术学科的事,而与物理学科无关”之固有偏见,而无“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物理教学理所当然地也应对学生理直气壮地进行美育”的情怀。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是指物理教师在充分认识美育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后,深挖“物理美”的内容,紧抓其特征,运用有效策略,采取各种形式向学生展示物理美的真谛,从而达到以美优教,以美育人的目的。
一、物理学美育的内容与特征
物理学中的美包括自然美、科学美和人格美等诸多美育内容,而这些“美”透着“简单、和谐、对称、新奇和多样性的统一”等美学特征,其本质就是“真”。
自然美除了指物质的构成和运动,展现出的“简单”:物质都由简单的粒子组成、光沿简单的直线传播、星云沿简单的几何曲线——椭圆运动;还指物理现象如倒影彩虹、风雨雷电、露雾霜雪等的美妙和谐;还指宏观物体、微观粒子在运动中的时空分布高度对称,如星系转动、波的传播等的时间周期性,又如物体的平衡、晶体的点阵空间等的空间对称性。
科学美是人类在探索发现物理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成果或形式,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美。它包括:(1)物理实验美。如仪器与装置美、实验操作美、实验现象美、实验结果的表达与分析的逻辑美等。(2)物理描述美。如文字的精炼简洁,模型图的直观简单,公式的和谐对称等。(3)物理理论美。因其最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且其表达形式还体现出逻辑美和结构美。(4)物理探究的思想方法美。如物理学家巧妙地从复杂的真实世界中,把研究对象一一分割,抽象出最简单的诸如质点、点电荷、光线等,优美的理想模型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变复杂为简单,既简洁又合理,既抽象又形象,给师生带来研究物质世界美的享受。
人格美是指如爱迪生、周光召、牛顿、爱因斯坦一样的物理巨人在探索物理时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不计名利的高尚品格;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爱国爱民的美好情操,等等,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物理学美育的目标和任务
物理教学把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其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有道德的人作为美育的根本任务。具体地讲就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学生树立对自然现象、自然法则思维艺术的审美情趣;提高感受、鉴别和理解美的能力;激发爱美本性,像科学家那样追真尚善、扬美怡情。
物理美育把使学生克服对物理学美的无视、无闻、无觉的美盲状态,逐步形成对物理学美的敏锐而充分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提高其审美的比较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作为初级目标;把使学生获得正确鉴别和善于欣赏物理学美的知识与能力作为中级目标;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物理学美的创造能力与兴趣作为高级目标。
三、物理学美育的功能和作用
1.以美育德,可以完善学生人格。
在物理殿堂中,学生痴醉于天体运动的完美构图、卫星发射的壮观场面、电磁作用的广阔空间……感动于哥白尼为真理献身的悲壮行为、牛顿致力科学物我两忘的曲折经历、伽利略面对宗教的错误审判不屈不挠坚持研究科学的品质……不知不觉喜欢真善美,厌恶假丑恶,性格变得纯真、坦诚,心灵得以净化人,品格变得完善,志存高远,淡泊名利……
2.以美启智,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物理学规律多、理论深,平淡说教难收到好的效果。但在智育中渗透美育,定会达到以美启智的目的。如在讲晶体的空间点阵、平面镜成像时,教师展示对称的物理图像,给学生以强烈的美感,学生便能轻松掌握相关知识。又如在讲F=ma和E=mc2时,教师剖析其简洁与和谐美,将理性的美形象化,学生便能深刻地理解“牛二定律”与“质能关系”的深广内涵。
3.以美健体,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巴甫洛夫说:“愉快可以促进人体健康发展。”医学和心理学也证明,人在审美愉悦中,健康水平会大大提高。物理是美的,学生经常着迷于“对称的物质结构、和谐的运动状态”;陶醉于牛顿力学理论,振奋于实验“空瓶吞鸡蛋”、“人造彩虹”、“纸锅烧水”的新奇美……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这些物理美,可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4.以美促劳,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爱美、追美、造美是人的天性。一切美的创造都来源于生活,依赖于实践。“知之、好之、乐之”是中学生“求知、求善、求美”的动力源泉。中学生喜欢看优美的物理现象,喜欢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喜欢探究新奇的物理问题。正是这些审美实践活动丰富了他们的审美经验,激励他们不停地追求更加完美,这就是审美的促劳作用。
四、物理学美育的实施策略和形式
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采取自由灵活的方式,使学生既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感性美和理性美,又能体会教学过程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具体讲有以下策略和形式。
1.装扮环境,营造物理美的氛围。
在教室、实验室、走廊里张贴体现物理美的挂图,或者带有哲理话语和物理学家头像的挂图;在学校科技橱窗里展示优秀的物理实验制作和报道最新物理学进展与物理学前沿的情况,构建校园美育氛围,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导向和培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创设情境,感知物理美的形象。
在课堂上老师借助教材中“色彩斑斓的光现象”、“雾松”“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等丰富的图画情境或利用多媒体适时提供合适的动画、影像情境加深学生感知物理的自然美;通过引入优美的诗句,精讲短小的物理故事,编顺口溜等多种形式创设优美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物理的简洁美;运用假设、实验、数据、符号、图解、标本、模型等因素,展示物理学知识独特的结构和联系,使学生感知物理的意境美。
3.强化情感体验,深化物理美的感受。
物理美特有的若干内容比较内在含蓄,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做到“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会教材中美的内涵,设计好教学中对美的情感体验活动。以美衍趣,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美感体验,而且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更浓厚的兴趣。
4.鼓励审美实践,指导物理美的创造。
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90年代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成体系。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领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
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个性化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我们一定要根据各院校特点,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学生真正要适应社会,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心理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几门基础课——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往往抹煞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和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这层功能。三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除去这两点外,还应教什么,目的何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本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识到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课程除却造型、技法以及单一的色彩配比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三门基础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体现为两大倾向: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二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这些基础课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三、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根据所授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突破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并通过基础课学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造型与色彩之间的高级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传统基础课是目标式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发展。另外,主观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其训练的单一性很难完成学生对色彩的真实感受和更高级透彻的理解。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
显然,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杜定宇译世界图书出版司1999.6
[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三联书店2001.12
[3]视觉同盟网.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2006.
[4]鲁道夫·阿恩海姆,腾守尧译.视觉思维[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周至禹.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总体实施方案
师范生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从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两方面展开改革。要点如下:
(一)教学方法上,实行专题化教学,重置教学内容,并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1.为使当代文学课教学回归文学本体,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审美素养,遵循“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阅读”的原则,突破当前流行的面面俱到的“大文学史”教学模式,以某类文体、某类作家作品、某种文学现象等为线索,打破教材章节割断和时间限制,将分散的知识予以纵深归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题后予以教学。2.与新时代语境、师范生特定培养目标协调,在现有教材内容陈旧的情况下,自创性适当增加新的专题板块。3.为增加教学的生动感和及时有效性。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形成教、学良性互动,在自主编写出较成熟的个性化、特色化、专题化教材之前,以自编教学大纲为依据,将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作品选、学科网站、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予以创造性综合利用,建立网络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紧密配合更新后的教学内容,以多样化作业形式和灵活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做法如下:1.除设置开放性的思考题启发学生相关思索、布置专题性学术小论文以外,为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团体合作精神,增强其师范专业素养,帮助学生组建课程学习团队。各队每学期各有分工又团结协作地完成某一专题研究和展示,教师根据其团结协作程度、PPT质量、讲解效果等予以综合打分,作为该组每位成员的统一成绩,按平时成绩的40%计算。2.为提高学生作品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素养,借鉴本校人文学院王晓初教授2011年提出的现代文学课程改革思路——要求全学期学生写作读书笔记共15篇。其中2篇以电子文稿形式随时发送给教师,教师给出精要点评和修改意见。其余13篇读书笔记期末一并检查,并给与成绩,两次成绩各占50%,计算为平时成绩的40%。3.学生课程成绩按期末50%,平时成绩50%计算。
具体实施方案
遵循上述整体改革思路,具体应从教学目标重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等方面展开师范生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尝试。
(一)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和师范专业素养
学生的问题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师范专业素养对其就业产生一定的良好引导和示范作用。推行以教学内容和作业形式专题化、课程学习团队化为标志的专题化教学,可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主要工作如下:
1.教学方法改革:实行专题化教学,重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样化(1)将授课内容整体分为四大板块——首先是框架性、贯通性的宏观概括;其次是重要文体发展演变及代表作家作品;第三是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关联;最后是与师范生专业实际存在密切关联的“儿童书写”等。各板块内部再细分为若干专题性内容。比如可以将《中国当代文学2》课程即新时期以来的当代文学教学内容具体划分成十六个专题——专题一:“新时期以来的重要文学思潮”、专题二:“新时期以来小说、诗歌发展概述”、专题三:“新时期以来散文、戏剧发展概述”、专题四:“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写作代表作家选讲”、专题五:“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以小说、诗歌为例”、专题六:“80后写作的创作诉求与艺术魅力”、专题七:“网络文学名家名作”、专题八:“当代文学作品与影视传媒之间的互动”、专题九:“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与新时期小说”、专题十:“中国古代文学雅韵在新时期文学中的承传”、专题十一:“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共鸣交响——以张爱玲、沈从文小说为例”、专题十二:“当代小说中的儿童书写”、专题十三:“当代散文、诗歌中的儿童书写”、专题十四:“新世纪小说选讲”、专题十五:“新世纪诗歌、散文选讲”,专题十六:“当代著名文学刊物巡礼”。(2)针对师范生特定培养方案,以自编教学大纲为依据,将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作品选、光盘、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予以创造性综合利用,建立网络课程平台——主要提供相关作品完整的电子文本、作家传记性影像、作品影视剧精彩片段、名家讲座视频、最新研究进展报道以及复习题库、学生有关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论文、师生分别制作的相关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及时有效性,形成教、学良性互动。
2.教学评价体系改革:配合更新后的教学内容,以开放性思考题、专题讲演和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写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首先,设置开放性的思考题启发学生相关思索、增加其人生感悟,提高其文学素养。比如,在讲解张爱玲五十年代小说之前,针对贾平凹所坦承的对张爱玲作品的迷恋以及莫言对她小说的批评这两种代表性不同意见,可以预先布置思考题:“你觉得张爱玲上述作品最打动读者的是哪些特质?这些特质在其1949年后的创作中仍存在吗?有新变化否?”从而让学生对张爱玲一贯的创作特质有所思考。再如,针对容易令学生产生疏离乃至反感情绪的“十七年”文学,可以设置这样两个思考题。问题一,“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为了保持文学的审美特性,十七年文学中作家们分别进行了哪些创作上的努力?请结合具体作品予以分析。这种努力给予你什么样的启示?”问题二,“请问,你觉得自己更像20世纪中国的哪位作家?结合创作特色、个人气质予以阐释。假设你生活在十七年文学环境中,请问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实践证明,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作品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质的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使他们加深对作家创作心态、艺术化人生的认识。更进一步而言,20世纪以来中国作家在艰难曲折的语境中坚持不懈地捍卫文学尊严的言行,会让年轻的大学生们经过尽可能设身处地的感知后产生尊敬、遗憾、悲悯等复杂体验,对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非常有益。其次,全班各学习团队每学期完成专题讲座一次,要求必须与教师之前拟定的该学期任一专题性教学内容相呼应,作为对该教学内容的延伸阐释。这样划定主要范围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专题内容的理解,使其课内、课外活动获得有效衔接。具体做法是:各组成员集体协商确定专题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后,每人各有分工——或寻找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或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或进行文字润色,最后由一位或几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辅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完成讲解,组内其他同学同时进行作品朗诵、作家生平介绍、根据作品改编的课堂剧表演等辅工作,教师和其他组成员根据其团结协作程度、多媒体课件整体质量、讲解效果等进行现场点评,并通过考评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其审美素养
为将知识传达与能力培养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作品阅读、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其审美素养,围绕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展开对话式教学。主要进行如下工作:
1.提供50部审美价值、时代特质兼具的作品阅读书目(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体裁,含必读、选读两部分)。必读作品主要包括兼具艺术价值、社会影响力和争议聚焦性或者三者中有一或两点特别突出的作品。在布置这一书目的同时,向学生推荐反映这方面研究最新进展的论著、论文,如《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1949——2009)》(杨匡汉、杨早著,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以指导他们树立“以点带面”的视野和“以问题意识为核心”的意识,兼顾不同历史时段、风格流派和作家类别,从作家、作家和文学史三个角度,对当代文学的整体创作风貌予以系统化观照。
2.利用课堂教学,示范性地解读各范式经典作品,在解读中适当融入文学理论视野(主要结合社会历史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审美批评以及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等常用批评方法的基本理路),尤其注重对经典作品的细读,教师推荐国内外相关经典论著(欧阳子细读白先勇小说的著作《王谢堂前的燕子》等),以引导学生切实掌握深入文本的有效途径,提高解读能力。
3.借助各种形式展开师生、生生之间有关作品细读的对话,促进学生文对经典作品的个性化、多元化理解。教师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电子读书笔记进行深入点评,对有关问题进行详细探讨,以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定期针对学生电子读后感情况予以全班范围内的及时辅导;各学习团队内部进行读书笔记互相批改工作;全班每学期举行两次有关必读作品的读书笔记现场交流、讨论活动。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独立见解、不同意见,鼓励他们通过细读和参阅资料等对文本不断加深理解,建议他们将想法提炼成文,向各类刊物积极投稿,争取获得发表机会,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4.以考促学,通过考评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深入阅读积极性。学生整个学期的总评成绩大致由四部分构成——课堂提问占10%,专题成绩占20%,读书笔记占20%,期末考试占50%,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考前拼命死记硬背诵题库内容、平时敷衍倦怠局面的发生。
结束语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要充分运用艺术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得到提高,并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修养的人;运用艺术教育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教育,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思维能力;运用艺术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在艺术中锻炼孩子的体质,发展孩子的感知运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积极的创造力等等,使学生既增强体质又得到艺术的熏陶;运用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在艺术教育的潜移默化中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艺术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等方面进行培养,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 运用艺术教育塑造学生的品格
艺术教育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以美的规律去塑造人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在情感陶冶中获得人格的升华。身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的艺术特征,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获得人格的升华,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如:在教学生学习《上学歌》时,我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情境表演,使学生受到了从小懂礼貌、爱学习、团结互助的教育。
二、运用艺术教育拓展学生的思维
苏灵扬指出:“教师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具有创造性。”①所以教师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发创造的思维潜能,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托尔斯泰曾经说:“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手段之一。”②艺术教育表现出一种广泛的渗透功能,从本质上讲,艺术教育以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的整体生存态度与生活观念进行培养,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造就一种健全完美的人格。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③于1983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智力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对大量的心理学实验数据和实例进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证实了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语言——言语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都与艺术有直接联系,这些智能是音乐视觉、文艺创作等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所以艺术教育的关键应在于培养儿童的艺术思维,也就是说不仅要使儿童学会创作和表现简单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解和欣赏自身及其他文化作品的内涵,学会在高度个性化的艺术活动中探索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世界,学会艺术地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艺术融入个人的生活之中。
三、运用艺术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
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我们也可以运用艺术教育。因为在学生的身体发展中也有美,也有艺术,可以在艺术中锻炼孩子的体质,发展孩子的感知运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积极的创造能力等等。只有在艺术中锻炼人的体质,才能使体质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近几年来,我一直坚持培养学生的艺术、体育双爱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例如:在排练文艺节目《踢毽舞》、《我的课间我做主》时,使学生在艺术性的运动活动中能接受到各种感觉信息的刺激,能探索和尝试各种活动的途径与方法,既有体育运动标准、音乐的节奏感又有舞蹈的优美特点,这三方面结合起来练习,使学生既增强了体质又得到了艺术的熏陶。
四、运用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的艺术教育因素,同时将艺术教育的一些教学手段运用于学科教学,充分展现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等等方面美的规律,根据学科教学目的任务,遵循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美,努力塑造完美人生。因此,在教学中就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学生面前直观地展示生活中真善美的事物,如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在展示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事物发展的特点,选择最能体现事物的画面视觉中心,使学生在艺术教育的潜移默化中,提高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太阳最红,最亲》这首歌时,我先让学生听,让他们感受音乐美,再讲一讲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些什么样的经历和贡献,再让学生重新品味“形象美”和自己的情感感觉,则能更进一步感受这首歌的内涵。
总之,艺术教育在孩子身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坚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广泛深入地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就一定能在每个孩子身上看到艺术教育之花的绽放、艺术教育之果的累累。
参考文献
①苏灵扬《教师,塑造新一代人的工程师和艺术家》,《教育研究》1981年第3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法;改革
一、我国高师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相伴随,高师院校音乐教育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招生规模、器材设备、教材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一个基本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首先,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600多所高校设有音乐艺术院系,有百余所高师院校设有音乐教育专业,一些高师院校音乐系科相继设立硕士点、博士点。这说明我国高师院校音乐系科已具备培养高层次音乐教育人才的能力,为促进我国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办学形式多样。为适应中等学校音乐教育对师资的多方面要求,高师院校音乐系科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除了扩大招收全日制学生外,还增设函授专业、夜大学、成人音乐教育专业,开办高等音乐教育专业自学考试、助教进修班、讲师研讨班,加快培养、培训中等学校音乐师资的速度。
再次,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近年来,一些高师院校音乐系科针对专业适应面窄、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难以充分体现师范特色和缺乏灵活性、多样性、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等情况,积极进行探索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如一些高师院校音乐系科根据未来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程,开设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表演艺术欣赏、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等课程。
最后,科研工作稳步发展。许多从事高师院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改革、教学研究、介绍国外音乐教学信息等方面发表诸多文章。这些学术论文在指导教学、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招生数的增加和音乐教育专业点的增设,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也出现一些问题。
二、音乐教育改革的几点对策
(一)树立科学理念,理顺管理体制
华中理工大学的老校长杨叔子院士曾说过,科学研究天道,人文研究人道。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航。科学必须与人文交融,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便是天人合一。姜丹认为,要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将音乐艺术教育与校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把主体对象转向全体在校学生。姜丹指出,理顺管理体制是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的基础,目前我国部分普通高校已建立起成熟有效的音乐艺术教育管理模式。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现设艺术教育中心,隶属人文学院,由学校主管艺术教育的副校长领导。其运行的实绩积极有效,为教育部及其他兄弟院校所推崇。其他高校也应联系实际,努力探索符合各自特点的、权威高效的音乐艺术教育管理体制。
(二)改进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
改进课程结构是音乐艺术教育改革的关键,要坚持艺术门类齐全、兼顾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积极建设准专业水平的学生艺术团体的指导思想,每一类课程要兼顾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实践、音乐美学三个层面。适当保留并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探索由知识传授型向个性化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融技能、鉴赏、现场展示相结合的多元立体教学。
(三)更新教育观念
音乐教育要提高教学水平,立足长远发展,音乐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在音乐教育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育探索:
1、以兴趣培养为驱动力。在音乐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就要使学生与音乐之间保持着一种亲密的关系,以学生积极学习为前提,让他们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兴趣教学的探索,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模式。
2、音乐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作为被教者,学生始终是充当音乐活动开展的主角。在教学中无论采取任何教学方式,怎么样的教学模式,始终是教师的探究问题,而这些问题探究的主体则源自于学生,他受学生的启迪同时又服务于学生。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意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的重要性。
3、音乐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肯定学生的创造思维,允许他们在创造中大胆的尝试。同时教师还应当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指导和鼓励,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和协作的方式,师生一道完成音乐的创作过程,丰富和教学内涵,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更重要的是他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了很好的锻炼,让学生在今后的音乐中善于创作,乐于创作。科学家贝弗里奇说:“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说: “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正因为如此,许多成功的科学家都与音乐有不解之缘。音乐所给予他们的是无尽的创造力。
(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
1、视听手段。视觉手段:幻灯、音像设备及资料;听觉手段:音响设备及资料。
2、计算机音乐技术手段,多媒体及课件:电脑音乐设备及软件。
(五)让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就是凭借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内容进行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教育。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外在的声音美和内在的内容美、结构美,反映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它在启发人的内心美感和提高人的审美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因此,把音乐教育渗透到其它教育中去,充分利用美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
1.音乐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当我们聆听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时,我们领略到的绝不仅仅只是它的旋律、节奏、音色和声音,是通过这些因素激活我们心中美的情趣,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中,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使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世界,拼搏人生。所以,我们应该运用音乐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追求真、善、美,具有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音乐教育培养提高鉴赏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对学生音乐修养的培养,使他们懂得单靠听流行歌曲是不能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素质的,必须加强高雅音乐的熏陶和鉴赏。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是提高审美素质的极好教材,欣赏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是提高审美素质的有效方式。在强化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要培养他们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交给他们一把打开通向音乐殿堂大门的钥匙。另外,教师还要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作品是优秀的,什么样的作品是一般的,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他们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音乐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完善不仅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开拓意识的领导者,更需要一批用知识武装头脑的教职人才。音乐教育的发展是民族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一环,为此音乐教育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持清醒的认识,为整个系统的建设献计献策,使我们国家的音乐教育工作在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经验交流,教学管理上环环相扣,相辅相承,将我们的五千年的灿烂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冯绍秀 浅谈音乐教学模式与音乐教学艺术。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2.
教师文化素养是教师通过长期学习、锤炼、积淀而形成的涵养,直接决定学生的人格和自身素质,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前途有着重要影响[1]。教师文化素养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审美素养三个部分。“人文素养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内在品质和基本态度的外现,其核心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是对科学与专业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包括科研方法、态度和精神等;审美素养的核心是指人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的能力”[2]。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对职业的热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等;教师的科学素养表现为教育教学与学生的智力及心理发展、社会需要等相适应,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科学精神;教师的审美素养不仅表现为对教学内容中美的内涵的挖掘,还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实施过程中对美的形式的追求(包括教师的语言、体态、服饰等)。简言之,教师综合文化素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道德情操、学识水平、价值观念、行为风范等有机整体,反映了教师的综合素质[3]。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不仅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优化的着力点。
二、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英语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是决定英语教育深化改革程度的关键。英语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和文化格调,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首先,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是科技时代文化发展的要求和体现。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与时展息息相关,教师如果不常更新信息和知识结构,就无法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从而影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此,英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供活力源泉[4]。其次,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是英语改革和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新要求。2013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英语课程不仅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还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英语教师作为学校实施教育的主体,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此外,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的综合化是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因而英语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文化知识,才能灵活自如地使用教材,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外语教学充满人文气息。再次,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需求。一般来说,英语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是教师履行职责和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对学生有着直接、广泛的影响,因而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才能有效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此,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不仅是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也是课程改革和时代信息发展的呼唤,所以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其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三、英语教师综合文化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调查目的
文化素养在教师素质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而学生的文化素质同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密切相关。没有整体文化素养较高的教师,要促进我国未来人才培养无疑是纸上谈兵。因此,本课题组成员对四平地区9所代表性的高中实验校进行了英语教师综合文化素养配置现状调查,分析当前我市英语教师的资源配置状况,以探求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综合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2.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四平地区9所代表性高中实验校的242名英语教师,占四平地区高中英语教师总数的69%。课题组采用调查问卷和高中英语教师英语基本知识素养测试两种方法,从主客观两方面对英语教师进行了有关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综合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科学及审美三方面素养)、英语基本知识素养(包括英语口语、语音、英美概况及英美文学知识)的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37份。
3.调查结果和结论
从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来看(表1),四平地区高中中青年英语教师(31~40岁)占的比重较大,教师的文化程度多为本科学历,硕士仅11人(5.1%),还有部分教师为非英语学科后改教英语,主要原因在于高考扩招政策的实施导致教师的激增。从整体调查结果分析来看,英语教师的英语基本知识素养与学历基本成正比。同时,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龄成弱正相关,有些老教师随着教龄和资历的增加,其教学业绩反而下降,教学水平一般;而许多英语基本知识素养较高的青年教师虽然教龄短,但因为英语基本功非常好,加上积极进取,很快就成长为综合文化素养较高的优秀教师。从英语教师人文、审美、科学文化素养调查问卷来看,63%的英语教师人文素养较好,对职业和学生的热爱程度达到75.1%。尽管90%以上的教师会使用多媒体,但仅有28.3%的教师有科研课题,其余教师几乎无课题,也很少,英语教师的科学素养整体偏低。此外,英语教师在审美素养方面也较弱。从整体来看,英语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相对较低,反映到教学上就是教学方法呆板、照本宣科,毫无课堂技艺;尤其在科研能力方面,缺乏自我发展意识和创新进取精神,造成了英语教师文化素养停滞不前。为此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势在必行。
四、提高英语教师综合文化素养的对策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增强科学素养及个人魅力,还要注重自身文化素养各构成要素的均衡发展,以态度和品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完善学校各级政策及措施,树立英语教师文化素养教育理念。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要把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理念放到建设先进文化的高度,认识到教师文化素养是建设优秀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此外,各学校对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应有总体规划和安排,要将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理念纳入常规工作中考量,在评估体系中融入教师人文素养内容;还要通过宣传和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教师文化素养建设氛围。其次,通过继续教育,强化英语教师对文化知识的了解。英语教师文化素养的构建是个承续的、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在探索、实践与追求中形成的。因此,通过继续教育,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强化英语教师文化内涵是极为有效的路径。高校可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和完善教师进修和培训制度,如假期集训、短期强化培训、开展跨文化系列讲座等,使英语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及时掌握和理解外语教育的最新理念,提高语言文化修养;还要加强英语教师信息技术与外语文化课程结合能力,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素养。再次,丰富学科知识,注重英语教师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英语教师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通过阅读、网络等方式增加自身文化素养知识的积累,做到对中西文化的共同掌握和理解;二是通过学术研讨、论文撰写等形式,拓展学术视野,把握最前沿知识,以适应课改要求;三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途径和开放式教学,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有机结合,以提高自身传授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能力。
五、结语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剖析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是在学科综合专业基础和公共艺术专业方向基础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种公共艺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涵盖公共艺术本体形态、艺术形式、创作形式、创作观念、方法、技巧及审美意识等综合内容。自从我国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印发以来,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很多高校陆续开设了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为主的选修课,如《音乐欣赏》、《艺术导论》、《舞蹈赏析》、《影视鉴赏》等。同时艺术理论的研究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但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展至今尚存在很多不足,这就需要系统的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以解决现阶段的问题,为今后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有效的平台。
二、期刊论文、学术论文研究内容现状分析
(一)论文检索结果统计分析
2015年4月20日,笔者在知网中通过对“公共艺术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止到2016年3月16日,共检索到期刊论文1097篇;其中摘要中含有公共艺术教育的有317篇;关键词含有公共艺术教育的有382篇;主题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有413篇。学位论文260篇;其中摘要中含有公共艺术教育的有33篇;关键词含有公共艺术教育的有30篇;主题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有36篇。以同样的方式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进行检索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表二我们不难看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论文在2012年处于高峰状态,随后的两年研究数量有所下降,应该说在2010-2014这五年期间从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从稳步上升到略有回落的现象,说明学术界的研究从狂热的探索到进入思考的状态,为迎来新的一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做准备。
(三)公共艺术教育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年度研究热点主题词统计
期刊和学术论文的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主题词所概括出来的,所以笔者检索高频率出现的四项主题词来统计研究的热点问题。
由表三可以看出,5年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着重在课程、功能、教学、改革四个方面。
(四)公共艺术教育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研究分支学科的统计通过对高校艺术课程的开设情况统计,可以对研究者的研究领域有所了解。
通过表四可以看出,对于公共艺术教育中艺术教育的研究占有很大的比重达到66.3%,其次是音乐教育,占23%。对于美术、影视、舞蹈、书法的研究显然较弱。这明显说明普通高校学生对艺术教育和音乐教育更容易接受,对于美术、影视、舞蹈、书法的艺术门类接受能力也较弱。
三、2010年-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从1995年研究至今已有20多年了,从最初的确定公共艺术教育概念,到近些年来的各项深入研究,无疑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是发展的同时也有着不断地尝试、不断的探索与不断的创新。通过对2010年-2014年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统计分析,笔者总结出三个方面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第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在“美育”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予以加强
邵阳学院姚武认为:全国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多还停留在提倡丰富学生文娱活动方面,对于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湖南理工学院徐振祥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在提高学生个体文化艺术素养和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科目、教材和课程教学内容需得到统一;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曲琳琳认为:各普通高校一般都是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量、教学水平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增强了课程设置的随意性。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仲晴晴认为:公共艺术课程设置,需要分层次、选修必修兼有、统编教材。河池学院曾宏华认为公共艺术课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没有找好课程定位。南通职业大学唐劲松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应该是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增强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原则。
第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需加强。
河南大学王新认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应精通艺术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文化价值观。
郑州师范学院韩若男认为:有很多非艺术专业领域的教师也由于种种原因承担了艺术类课程,最终将导致艺术教育的严重偏差。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盐城师范学院潘龙瑞认为:公共艺术教育专职教师少,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同样存在的不同的差异,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受教育程度。
参考文献:
[1]陈亚伟.陕西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J]品牌.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