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康复毕业论文

时间:2023-03-17 17:57:37

导语:在康复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康复毕业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本文以我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出发点。总结了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了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期为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深化理论知识、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性训练环节。近年来,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对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了成效。但从实践教学的整体状况来看,实践教学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我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视角,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三个方面做了以下几点的改革探讨与尝试。

一、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1.在教学计划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人们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却往往把实践教学看成是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是为验证理论而设置的,这样就形成了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因此,要修订教学计划,改变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计划的结构模式,建立以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并重的新的教学计划结构模式。为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几年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调整特殊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缩减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提高它们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特殊教育专业理论教学时数由过去的2600学时减少到2 400学时,实践教学由过去的28周增加到35周,实践教学周数占总学时周数的比例由过去的20%增加到26%。教学计划的调整,为实践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2.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文件

建立相应规范的实践教学文件,以实践教学文件为指导,加强实践教学的有效管理,才能保证实践教学有序、有效的运行。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把教学计划中的各项实践教学环节同基础课和专业课一样对待,建立了各项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实践指导书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一套较规范的实践教学文件,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都根据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指导书制订出可操作的具体实施计划。经过3年的不断探索,特殊教育专业构建了较系统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规范的实践教学文件,使实践教学有了可操作性,便于监督管理,改变了以往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疏于管理的局面。

二、改革特殊教育实习模式

1.教育见习、教育技能训练集中安排、统一管理

在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在整个学习阶段共安排4次,分布在第3学期到第6学期,每学期1—2周,共5周时间。教育见习即认识实习,目的是了解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教学状况,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树立特殊教育专业思想。为保证学生感知不同类型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类特殊儿童,我们采取集中安排、统一管理的模式,统一安排在专业稳定的实习基地,即培智学校、盲校、聋校和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在教育见习实施前,制定一系列教育见习管理文件,包括教育见习实施计划、见习管理规定、师生考核标准等,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严格执行。学生通过教育见习认识到特殊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坚定了他们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信心与决心。  教育技能训练被安排在第7学期,是一次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实习。通过四周的教育训练,使学生了解特殊学校的教学实际,基本掌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和基本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课堂教学的实际能力奠定基础。具体实施过程包括:第一周,把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录相“请进”学校,指导教师与学生观摩课堂教学实况,师生一起评课,要求学生写评课稿;第二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修改教案;第三周,进行学生独立课堂教学训练,把特殊教育学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请进来”,和指导教师一起评课,分析学生讲课中的优缺点及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周,学生在第三周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第二轮的课堂教学训练,提高教学技能。这种训练模式和管理方法,经过三届学生的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节省时间和实习经费,又便于管理,提高了实习效率。

2.毕业实习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模式

毕业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特殊教育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集中实习给教学、管理、食宿、交通、安全等带来了诸多困难,为此,我们采取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模式,把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学生就业相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就业趋向及个人特长独立选择实习单位。通过独立联系实习单位的锻炼,既调动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也锻炼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为其将来就业提供了机会。对于少数找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统一安排到实习基地集中实习。经过实践检验,这种模式的毕业实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也使他们认识到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社会化程度,为他们顺利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几年来,我们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先后建立了5个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实习基地的沟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校外实习基地领导、教师座谈会,交流思想,共同研究实习方案,解决实习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实习质量。

第2篇

【关键词】教育;转化医学;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临床应用

转化医学是一种循环式科学,强调把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其实质是从“实验台到临床”和从“临床到实验台”的双向过程,是建立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间的双向转化通道,简称为“B-to-B或B2B”[1-5]。医学理念的发展与医学技术的革新在为医学工作者指引方向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要求与挑战。目前医学研究生接受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缺乏对于学科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导致科研成果不能延伸进展,理论与实践相对独立,无法将临床中涉及的问题纵向连接[6]。对于承载着医学卫生事业希望与未来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培养具备临床应用和基础实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7]。本文对内蒙古某三甲医院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期对培养具有转化医学理念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探索,提出合理方案。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5月—2019年8月内蒙古某三甲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对2015—201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进行统计。发放调查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30份(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是否有文献阅读习惯、每日阅读文献数量等)。被调查人员年龄为23~29岁,其中男性104人,女性126人,均为内蒙古某三甲医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根据准备好的提纲向有多年带教经验的硕士生导师进行访谈提问,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2研究方法

对内蒙古某三甲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以及近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情况、230份在读研究生有效问卷、硕士生导师访谈提问等进行统计、整理与分析,找出当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1.3评价方法

对医院收集的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毕业论文情况进行多次反复查验,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对回收的所有问卷进行检查,剔除空白、无效作答的问卷。对访谈收集到的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检查,保留有效内容,对其归类整理[8]。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人才队伍现状

该医院目前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236人,在读学生2525名,研究生412人。从年龄层次来看该院55岁以下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7.33%;从学历来看,该院博士学历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只占9.52%,学历层次比较集中在本科和硕士。从职称来看,青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居多,人才梯队配置合理。见表1。

2.2研究生毕业论文情况

从2015年到2019年该医院研究生毕业情况看(表2),论文质量不高而且没有上升趋势。

2.3研究生科研能力

(1)阅读文献的习惯。根据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230名研究生中,有80名表示自己有阅读文献的习惯,每月阅读文献数1~6篇,可以看出只有34.78%的研究生有阅读文献的习惯,而且阅读篇数较少,阅读中文文献居多,说明研究生的阅读习惯较差。(2)科研方法的培训。根据统计结果,在被调查的230名研究生中有86名曾经参加过临床科研方法的培训,以是否参加过临床科研方法培训为分组条件,比较对医学科研方法学的熟悉情况。可以看到是否参加过临床科研方法学培训对研究生熟悉科研方法具有影响(P<0.05),见表3。(3)研究生科研活动参与情况。通过统计分析230名在校研究生读研期间参加过哪些科研活动,可以看出被调查的研究生普遍参加过的科研活动较少,只有“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与“协助导师负责项目的研究”超过了50%。见表4。

2.4专家访谈

本次访谈对象为该医院资深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工作年限都大于15年,且为正高级职称。结合访谈提纲对访谈对象谈话内容进行整理如下:(1)研究生在校期间有轮转任务,讲座和科研时间不够充分,后期工作、规培或读博不定向,成果转化有限。(2)研究生应向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注重科研思维的锻炼。(3)医院领导者应转变观念,改革人事、科研相关政策,积极利用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现有资源,借助学校平台发展转化医学。

3讨论

本研究从该院近五年研究生毕业论文情况、参与科研活动情况等可以看出,研究生科研转化意识欠缺,缺乏总结临床问题的能力。而研究生导师也因为自身学历、担负诸多临床任务而精力受限等原因未能将科研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转化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有效成果。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强调实验室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双向转化的医学研究新模式,不仅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也需要扎实的基础科研能力。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研究生多以学习、模仿科研方法以达到按照导师要求完成论文毕业的目的。尚未养成从临床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进行基础科研实验的意识[9]。无论对导师还是研究生而言,将科研实验的结论深入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实践于临床都是最有意义的研究。如何调动研究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从临床中获得基础实验的灵感和运用基础知识解释临床问题,实现医学转化的良性循环,促使基础指导临床、临床寻找实验室证据,密切沟通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努力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意识,使其成为具有转化医学意识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实现拓展转化医学根本性变化[10-11],是当下摆在研究生教育的一道门槛。转化医学研究涉及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开发研究,往往需要跨部门、跨单位、跨专业甚至跨行业合作[12],作为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应该建立自己的中心实验室,为医院的科学研究提供高水平、现代化、体系完善的科研基地,医院应积极加入并响应转化医学平台的构建[13],尤其是我们所属的西部地区,转化医学平台构建还不够完善,应向中心沿海城市看齐,提升对转化医学平台的重视程度,共同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医院与医院之间也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共享通道,加快转化医学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对导师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深化理解转化医学的内涵,重视转化医学理念的培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在构建以研究课题为中心的转化型团队中,加强研究生对问题的思考部分,培养其转化理念,使其对课题的设计、实施与后续进展有一定了解,最终实现临床医生不仅是医学成果的应用者,也是医学问题的发现者和研究者[14-15]。在医学技术日益更新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迫切需要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而转化医学理念下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就显得颇为重要。构建良好的转化医学模式培养医学研究生,必将给未来医学科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3]张华,詹启敏.实施医学创新驱动促进转化医学发展[J].中国研究型医院,2015,2(12):9-15.

[4]高月明,蒋天裕.转化医学为主导的康复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8):30-32.

[7]万志红.转化医学理念下临床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初探[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2):169-170.

[8]富卉.转化医学视角下医院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7,82

[9]彭宁福,杨宇峰,廖迎阳,等.基于转化医学理念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3,13(3):262-264.

[10]李孝龙,杜鹃,范新炯.医学院校酶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1):875-877.

[11]吴惠涓,程朝霞,孙光霞,等.论转化医学在神经病学专科培训中的实践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3):39-41.

[12]申艳伟,杨谨.精准医学时代背景下转化医学教育模式在肿瘤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3):385-388.

[13]赵强元,荣扬,李艳君,等.关于转化医学的思考[J].转化医学杂志,2016,5(3):140-144,148.

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自接受治疗的100例分娩产妇资料进行分析,将这些产妇随机(根据产妇分娩的日期,单、双)进行分组,每组有产妇50例。这些产妇均为女性,产妇的年龄19~34岁,平均年龄为28.4岁。产妇孕周37~42w,且她们均具备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条件,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ASA1-2级。两组产妇之间[lunwen. 1KEJIAN.C 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年龄、家庭情况、产妇妊娠期等临床指标经统计学分析P>0.05。

1.2镇痛方法 产妇进入医院后,患者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2~3cm、有规则宫缩时实施镇痛。常规开放上肢静脉,并以10ml/min的速度输注复方氯化钠,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L/min。两组产妇在分娩麻醉前30min内,医护人员静脉注射10mg地西泮。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具体如下:

两组患者均采用PCA泵静脉镇痛,各组药物配方分别是,A组:舒芬太尼100μg以0.9%氯化钠液稀释至100ml,浓度为1μg/ml。B组:芬太尼1mg以0.9%氯化钠液稀释至100ml浓度为10μg/ml。两组均用负荷量为2.5ml,背景剂量为2ml/h,冲击量是0.8ml,锁定时间为15min[2]。

1.3观察项目 分别记录术后2h、6h、24h、48h的VAS(0分为无痛,3分为良好,3~4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差,需要使用其他镇痛药),镇静评分[0分清醒,1分轻度镇静偶有嗜睡,2分为中度镇静经常嗜睡,但易于唤醒,3分重度镇静嗜睡(难唤醒)],记录术后有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1.4不良反应及处理 对恶心、呕吐严重者给恩丹司琼8mg静注,瘙痒患者给予苯海拉明5mg静注,呼吸抑制者给予纳洛酮0.4mg静注。

1.5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组间比较采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两组年龄、体重、身高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2h、6h、24h、48h,A组的镇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见表1;术后2h、6h、24h、48h,A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B组见表2。A组恶心、呕吐明显低于B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见表3。

3讨论

分娩在妇产科临床上比较常见,这个过程中产妇宫缩疼痛大家可想而知,这不仅给产妇身体上带来巨大痛苦,同样也给产妇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产妇产程的顺利进展[3]。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部分产妇由于第一次分娩,心理难免出现害怕、恐惧等负面心理,这些心理或多或少会刺激产妇交感神经,造成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一些轻微的疼痛就能够引起较大的反应,从而影响产妇子宫收缩,增加产妇体力的消耗,从而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因此,临床上医护人员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降低产妇分娩痛苦,消除对母婴的不良影响[4]。

术后疼痛可引起患者生理、心理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通过围术期镇痛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是目前应用阿片类药物最佳给药方式,可为患者提供满意镇痛效果。枸橼酸舒芬太尼[lunwen. 1KEJIAN.C 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镇痛作用强,安全范围大,舒芬太尼与β受体的亲和力是芬太尼的7~10倍,临床效价为芬太尼的5~10倍[5],并具有起效快,不引起组胺释放,对心血管系统功能影响小等特点[6],恶心、皮肤瘙痒等发生率低。本研究表明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更安全、有效。剖宫产术后48h才开始哺乳,对新生儿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实验中,两组年龄、体重、身高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2h、6h、24h、48h,A组的镇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2h、6h、24h、48h,A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恶心、呕吐明显低于B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根据本人多年临床经验: 临床上医护人员在产妇蛛网膜下腔注入2mg罗哌卡因+20Lg芬太尼,然后再进行硬外置管,接PCEA泵(含100mL 0.125%的罗哌卡因和1.5Lg/ml芬太尼的混合药液)以4mL/h的速度泵混合药液入硬膜外腔,效果更好,能够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保证产妇分娩过程中安全、无不良反应等[7]。

综上所述,临床上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使用舒芬太尼麻醉方式进行麻醉效果比较理想。一方面,这种麻醉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减少胎儿出生后药物对其影响;另一方面,药物对产妇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产妇用药后临床上没有出现运动神经阻滞及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大量使用。

参考文献:

第4篇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专科

1.1课程的设置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教专科开设的课程有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寄生虫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等19门课程。限选课程开设有医学史、应用写作、简明哲学原理、社会医疗保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用医患沟通与技巧、社会医学、临床医学概论、医学统计学、实验室管理、康复医学等11门课程。

1.2课程的时间安排

本专业以业余形式实习三年,总学时为1920学时,毕业学分为120学分,分为6个学期进行组织教学和学习,其中毕业实习20周,每隔3周回学校1次,进行实习答疑,病例讨论和毕业考试前的理论复习。

1.3课程设置学时统计

表1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教专科课程设置分类表

2课程设置的问题

2.1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存在“普教化”现象,课程时间分配不当

    多数成教院校或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沿袭本单位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反映出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处于一种“普教化”的状况。比如,公共基础课程与他们从前学过的课程内容重复性高,而且这样的课程带来的实践作用并不大,不如把时间分配到更加实践应用价值的课程上。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占30%,比专业课还要多,虽然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长,但是实习内容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并不清楚,不够具体。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本专科教育大有不同,普通本专科生在课程学习之前,一般对相应课程的了解几乎是空白的,属于从头学起,应以掌握课程基本内容、重点内容为主要学习目标。但成教学生则不同,他们一般已经在工作岗位工作一定年限,甚至有的已经工作超过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医学工作实践经验,如果仅对其进行科班式的课程学习,很显然是不适应其自身能力水平,也不能使其学习掌握其最需要学习和提高的技能。

2.2对于论文撰写技能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教专科与写作相关的课程只有应用写作一门,虽然安排在第一学期的限选课内,但是学时较少,到学生毕业的时候,需要运用到毕业论文撰写时估计已经忘记得差不多,课程所起的作用并不大。许多成教学生由于需要晋升职称,有论文写作的需求。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多数成教学生不具备学术论文写作能力。通过论文写作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献查阅、分析统计、前沿知识整理等多烦方面的水平,在此阶段对其进行论文写作培养,不但有利于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还可以增强其科研能力,为完成学术论好准备。

2.3实验课程忽略了培养医学检验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安排中虽然有安排实践课,并且实践约占教学课程的一半学时,但是,实践课程的内容依然是理论课程所对应的实践课,不够新颖,不够贴近临床实践。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竞争主要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先进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新颖的实践课教学内容也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方法。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这一技术性专业,更加应该注重创新,例如在检测方法上如何更简便快捷,检验试剂的研发,提高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等。

2.4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意识不强

    从成人高等教育医学检验技术教程表里可以看出,在通识公共基础课程里只设置了英语和计算机基础两门课程,相对于该专业的本科教学中,缺乏了马克思基本主义等政治理论的学习课程,成为一个盲点。对成人教育培养的虽然成人学员一般年龄偏大,大多数人政治上比较成熟,世界观基本形成,但是他们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比较大,对于高等教育表现出只在乎能否考试及格、能否拿到文凭,而忽略教育的本质,甚至为了考试及格,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在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课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必不可少。

2.5对学生培养目标和综合评价方面不够具体

多数院校均要求医学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考试均需达到普通高等教育同样的标准。但成人教育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年龄、工作经历、职称等条件与在校本专科生差异很大,完全照搬普通本专科的培养目标是不合适的。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方式不利于检测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和能力,不能达到检验学生应有学习水平的目的。成教专科对学生培养目标较为笼统,对于人才培养特色方面不够突出,并没有设置培养掌握某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才”课程。成绩综合评价比较单一,只有期末考试一种形式,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强,老师对学生的情况缺乏了解,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3对策

3.1调整课程体系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应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更倾向于深入提高学生理论基础和对新知识和新诊疗手段的了解和掌握的能力这些方面的,加深学生对知识深刻而完整的理解,提高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新方向的课程,更新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在检验的检测能力,例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增加了细胞形态学方向等课程。

3.2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主要补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壮大和优化队伍,既要有一支专门型的科研队伍,又要有一支业余型的科研队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增加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课。一方面为促进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学习的动力,可以在教学管理中增加创新学分项目,并要求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必须获得几个创新学分。将实验教学与科研培训结合起来。题通过进行模拟课题申报、答辩等形式训练学生查阅论文、进行课题设计、撰写申报书等方面的技能,亲身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科研思维,激发创新精神和培养动手能力。

3.3重新合理分配各科学时

明确教育重点,精选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更新知识,重点讲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重新调整各科学时比例。目前许多科目的培养不能体现出成人教育学生的“成人”性,各科学时分配不合理。一些偏基础的科目如生理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应该适当减少学时数。对于学生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如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生物学检验等应该增加教学时数。而对于分子生物学检验这样近几年有较快较大发展的学科除了增加教学时数外,还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必要的指示扩展。

3.4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

要实现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进行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是关键问题。按实际情况,适度的、有重点地选择讲授理论和医学伦理知识。着重引导学员正确处理好文凭和水平的关系、工作与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增强成人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集体观念、法制观念,改变部分人对“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和降低“红包”现象发生。还可以结合目前社会上的热点医疗问题,例如不断发生的恶性伤医事件、医生辞职事件等,帮助学生树立适合当前社会的医患关系观。

    3.5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育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当前的教学方式多样化,成人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应该作出相应改变。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外,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教育的开放性特点,突破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网络视频教学、微信平台教学等。其中网络教学开展时间较长,许多学校已经建设好网络课程资源库,可以进一步加强资源库建设,尽量多采用网络教学模式,以解决成人教育学生工作和学习时间的矛盾。微信平台教学是基于微信公众号建立的学习模式,还可以结合目前比较流行的微课、微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学习方式,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第5篇

关键字: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6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因起步较晚,所以在专业程度上与英美等发达国家有一定的距离,我国高校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目前还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

1.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为:“学生能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及理论方法、具备较强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能有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参与和从事基层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实践教学的途径分别为:理论课程的教学、专业见习和社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

以笔者所在的安康学院为例,其社会工作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上课方式一般均由教师主讲或学生试讲评分,在特定时间进行模拟个案或小组活动,在模拟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另外挑选案例或就本案例要求学生交上一份活动策划或活动报告,这虽然看上去是在实践教学方面有了一定的倾斜,但教学依然是偏于理论的。此外,尽管学校设立了专门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基地,但是前往基地见习的时间偏少,基本上每学期一次,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天,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疑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调研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学生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不足,对社会工作的相关学习提不起兴趣,实务能力的欠缺和培养阻力都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二是n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学的手段太过单一。操作性和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显著特征,要求学生在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实务能力,但目前院校以“填鸭式”的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受到了忽视。

三是实践基地单一、配合力度差、专业见习时间短、实践对理论的检验能力不足。学生在见习时因时间关系只能象征性完成一些任务,对基地的设施进行走马观花式的观赏,并不能接触到实际的案例。在其他机构也是类似见习的方式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长时间得不到检验,显然违背了实习基地让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直接运用到实践中的原则。

四是教学设备不足,实验室建设不足、实际训练得不到保障。目前由于一些院校教学设备缺乏,实验室建设不足,学生只能在教室象征性的模仿案例、想象性的进行活动策划,忽视了案例发展的不可控性。没有条件捕捉模仿过程中的错误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反思变得异常艰难。

五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实务经验和教学经验对教学的影响非常大。但很多教师在实务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不论在授课和实训方面都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我们有必要思考和研究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相关对策,目前可以总结如下:

首先是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注意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时间统筹。社会工作专业对从业者的要求具有全面性,单一领域的专业方法并不能满足需求,应对教学课程进行目标化和规范化管理,例如在学生大一时以基础理论课程为主,大二时以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的操作训练为主,大三时以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为主,而大四时应以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为主,做到层层递进,全面发展。

其次是建设实验室和增加实训基地。台湾学者曾华源认为标准的实践机构和基地应具备下面几种条件:“信奉社会工作的的专业价值观和伦理观;有合格的工作员为学生的实践做督导;工作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与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有一定的硬件设备基础;机构运行状况良好;机构有让学生进入实践的医院等”。有鉴于此,高校在建立实训基地应该从地域、数量、和类型三方面选择,比如:行政型的民政部、院舍型福利院、社区服务型街道办事处等;社会工作服务型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救助站、戒毒所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具有相当的必要性,社会工作实验室分为小组工作区、个案工作区、多媒体教室兼工作区、控制区四个区域。学生和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室独立或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多种社会工作实务服务项目,如残疾人士的康复工作、社区禁毒工作、社区老人照顾活动、学生成长小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等,促进学生操作能力和实务能力的增长,促进教师教学的反思。

最后是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的实践教学督导,这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和灵魂所在。督导的设置不应局限于专业教师,还可以是实践基地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其长期身处一线,具有相当的经验可供学生参考。例如可以为学生建立“双督导制”,即教师和实习地负责人共同辅导学生开展实习,这可以有效弥补教师在实务能力方面的经验欠缺。

社会工会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在我国仍属起步阶段,但是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已经形成共识,那就是本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实务能力的重视和培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提高,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务能力的培养定会不断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王圣军,张绮莹.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20-24.

第6篇

儿科学论文4000字(一):高职高专培养儿科学临床思维的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目的:阐述高职高专培养儿科学临床思维的教学方法,观察教学效果。方法: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实施“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1例作为观察组,以2019年9月前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率97.6%、学生临床思维评分中,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分别是(94.8±2.3)分、(95.6±1.0)分、(97.4±1.9)分及(98.0±0.4)分、教学满意度95.1%。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率78.1%,学生临床思维评分中,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分别(80.7±1.8)分、(82.6±1.3)分、(83.4±0.7)分及(83.4±2.5)分、教学满意度73.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可有效增强其儿科学临床思维,提升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与操作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儿科学;临床思维;临床教学;临床带教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31-0184-02

近年来,儿科患儿的数量明显增多,加之家长对疾病治疗效果要求的提高,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难度显著提升。与成年人相比,儿科患儿具有机体免疫力低、药物耐受度差等特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临床操作能力,方可使患儿的预后得以改善。有研究指出,培养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儿科学临床思维,对人才专业能力的增强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实施“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样本,阐述了儿科学临床思维的培养方法,观察了培养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实施“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1例作为观察组,性别:男/女=10/31,年龄(21.15±3.59)岁。

以2019年9月前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1例作为对照组,性别:男/女=9/32,年龄(20.16±2.84)岁。两组学生具有可比性(P>0.05)。

(二)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教师需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为学生灌输儿科学理论知识。观察组实施“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临床带教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儿科学临床思维,为人才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的应用方法如下。

1.理论教学

为培养儿科学临床思维,加强理论教学是关键。教师可将多媒体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以及提问式教学法展开教学,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图片插入理论知识中,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当讲解早产儿与足月儿的外貌特点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乃至视频,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更加接近临床,使其临床思维得到培养。(2)案例教学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介绍临床真实病例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样可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目的。如讲解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时,可为学生提供如下病例:“產妇30岁,产前使用催产素10.0U肌肉注射,第二产程68min,胎儿娩出后可见皮肤、巩膜、黏膜黄染,测量血清总胆红素提示黄疸。请分析该患儿黄疸的高危因素,并为其制定治疗方案”。病例介绍完成后,学生需分为不同的小组,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临床思维。(3)提问式教学法:教师可将提问式教学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临床思维。如学习小儿肺炎知识时,教师可提问如下问题:“小儿肺炎的诱因?”“患儿的临床症状?”“疾病的治疗方法?”“患儿的预后”等。采用上述方式提问,可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对上述知识进行思考,从而提高问诊的全面性,提高疾病治疗方法的针对性,改善患儿的预后。

2.临床带教

为培养儿科学临床思维,教师同样应对临床带教问题加以重视,以增强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临床带教过程中可采用“情景教学法”“病例汇报模式”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如下:(1)情景教学法:以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为例,教师可首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由教师扮演“患儿”,由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临床医生”“患儿家长”“护士”等角色。“医生”应对“患儿”及“家长”问诊,并为其提供诊断意见,根据诊断结果,对疾病进行治疗。上述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使学生充分了解儿科学临床实践的流程,了解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问题,这对其临床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2)病例汇报模式:将病例汇报模式应用到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儿科学临床思维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价值。病例汇报模式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带领学生接触典型病人,要求学生从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多种角度出发,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并进行病例汇报,培养其儿科学临床思维。

(三)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笔试的方式评价,总计0~100分,≥80分视为优秀,60~79分视为合格,<60分视为不合格。理论知识掌握率=(优秀+合格)/41×100%。同时观察两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评分以及教学方法满意度。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率为97.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二)学生临床思维评分

观察组学生临床思维评分中,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分别为(94.8±2.3)分、(95.6±1.0)分、(97.4±1.9)分及(98.0±0.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三)学生教学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教学满意度95.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三、讨论

所谓临床思维,指运用医学、自然科学、人文及行为科学知识,借助“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患者沟通,制定个性化的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执行的过程[1]。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对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傳统的高职高专儿科学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模式为主。教师需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临床知识。采用上述方法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且难以良好地记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同样无法得到培养,临床思维缺乏[2]。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率为78.1%,提示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率低。本组学生临床思维评分中,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分别为(80.7±1.8)分、(82.6±1.3)分、(83.4±0.7)分及(83.4±2.5)分、教学满意度为73.2%,提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有待增强,教学满意度有待提升。

为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儿科学临床思维,为临床医学专业培养人才,本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共同展开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理论教学的方式,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教学法”以及“提问式教学法”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结合图片,了解各类疾病的临床特点,达到培养临床思维的目的。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优势在于能够使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以及预防知识,培养其临床思维。通过提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引导,使其临床实践能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提升。高职高专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期间所用的实践教学方法,以“情景教学法”“病例汇报模式”为主。应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为学生设置不同的“病人就诊情景”,可增强学生对不同病例的应对能力,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儿科学临床实践的流程,增强临床思维。将“病例汇报模式”应用到临床带教过程中,带领学生接触典型病人,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病例汇报,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教学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率为97.6%,与采用传统方法教学相比,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率显著提升。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学生临床思维评分中,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分别为(94.8±2.3)分、(95.6±1.0)分、(97.4±1.9)分及(98.0±0.4)分,与采用传统方法教学相比,学生的临床思维显著增强。本组学生教学满意度为95.1%,满意度更高,优势显著(P<0.05)。本文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各项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方法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可有效增强其儿科学临床思维,提升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与操作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儿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三维体系的儿科学教学考核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为了全面提高儿科学教学的质量,提出了基于三维体系的儿科学教学考核模式。该考核模式通过构建三维体系儿科学考核模式,将课程评价的侧重面从单一的课程终结时卷面评价转向了如何持续性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三维体系考核模式是一种全程性儿科学课程考核模式,不仅能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5-123-02

引言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卫生保健及疾病防治的医学学科,实践性较强。为了更好提高儿科学教学的质量问题,锻炼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得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儿科学》学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体系的儿科学教学考核模式。该考核模式通过构建三维体系儿科学考核模式,将课程评价的侧重面从单一的课程终结时卷面评价转向了如何持续性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所谓的三维体系是指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构建为考核模式第一个维度;将学习者对于儿科学的知识体系构建为考核模式的第二个维度;将学习者的主动学习与表达理解能力构建为考核模式的第三个维度。该三维体系考核模式是一种全程性儿科学课程考核模式,不仅能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以评促學的目的。

1研究方法

基于三维体系的儿科学教学考核模式主要分为:维度一,持续性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维度二,学生对于儿科学的知识体系构建。维度三,学生的主动学习与表达理解能力。以自学为主,多学科交叉学习,强调自主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临床思维能力。通过以上的考核方法介绍,对于教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最快接受新知识,丰富知识容量以扩大自身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督促。对于学生来说,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其要全面掌握儿科学知识的大纲内容的同时基本了解医学基础课;能够发现不同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法;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善于系统的看待问题。

2实施过程

根据以上介绍的基于三维体系的儿科学教学考核模式的三个维度,具体的教学活动实施如下。

第一个维度的构建方法:通过采用广泛的传统教学手段和先进的现代网络技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与其相对应的第一个维度考核评价标准:课堂提问(包括网上提问)的积极程度;网上讨论的踊跃参与程度;卷面测试中微信形式试题的撰写质量等作为评定指标。

第二个维度的构建方法: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与其相对应的第二个维度考核评价方法:课外阅读读物和网络参考资料的阅读兴趣、数量、质量(以读书报告或书评测定);对卷面测试中开放性试题的回答质量测定学习者的阅读及思考的广度与深度。

第三个维度的构建方法:展开合作开放式学习,进行学生与教师讨论会。与其相对应的第三个维度考核评价方法: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学习者上讲台,自主授课,以其PPT制作质量及课堂效果作为相应的考核指标,同时加入合作学习自主评价标准(学生自己参与到评定中)。

第7篇

关键词: 骨科;护理;人性化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转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近年来,人性化的概念正在深入护理的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正深深地渗入护理工作者的心中。自从2003年以来,本院骨科病房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要求,结合骨科患者的特点,深入开展人性化护理取得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教育

要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首先要理解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只有充分了解了什么是人性化服务,才能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自觉地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此,我院特别开设了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护理相关的课程,让每1个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护理发展的趋势,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要求,为在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同时,还请了专业礼仪老师进行护理人员的行为和语言培训,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标准。

2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体现

2。1 入院时人性化护理 骨伤专科医院收治的患者多数有骨折,入院时,患者承受着疼痛的折磨,来到1个陌生的环境,需要时间去适应。有些患者入院后就进行骨牵引或石膏、夹板外固定,这些操作会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和安慰患者,视患者如亲人,做到换位思考,设身为患者利益着想,用亲切、热情的态度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做好定餐等工作,并让患者了解到主管医生有丰富临床经验,1定能帮助其解除病痛,减轻思想负担,产生并增强他们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感,安心地接受治疗。患者常主诉疼痛,护理人员要主动安慰患者,注意疼痛的性质、部位及进展,患肢肿胀、末端血运、指(趾)活动、感觉情况。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规律性。让他们心情放松、注意力转移,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

2。2 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

2。2。1 术前护理 在手术之前,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术前的恐惧感是非常必要的。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稳定情绪,可以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1]。因此笔者耐心、细心地向他们介绍将要进行手术的情况,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让患者获得健康知识,同时可以适当运用镇静药物来帮助他们渡过这个时期。主管护士向患者做好术前宣教,解释术前做好皮肤准备的重要性,术中如何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在做术前准备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术前准备工作引起的不适导致患者情绪的变化。

2。2。2 术后护理 手术之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回到病房,护士要及时到床边,跟麻醉师做好交班。主动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说明手术已做好了,让他们知道手术是成功的。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始终保持微笑,以端庄的仪表,关怀性的语言,热情、诚恳的态度,来缓解患者手术带来的痛苦;通过关心、尊重患者来达到减轻痛楚和增强康复的信心;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情况,使用止痛药物及其他方法来缓解术后疼痛。 2。3 人性化护理与功能锻炼 术后的功能锻炼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日常护理课程的授课,让每1位护士了解到骨科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骨折后的功能锻炼的方法。同时,也要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护士要用激励的语言来鼓励患者克服疼痛,正确地运用功能锻炼的方法,来配合医生的指导,争取早日康复。如膝关节全膝置换术后,膝关节需要进行屈曲功能锻炼。患者进行屈曲锻炼是比较痛苦的,这时候,护士要发挥其优势,通过日常的沟通及教育,让患者了解术后进行屈膝锻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鼓励他们忍受痛苦,配合锻炼,争取早日康复。护士要掌握人体机能解剖和运动的基本规律,熟练运用生物力学原理,正确选择和应用运动疗法或其他疗法。这样,骨关节的康复治疗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2。4 护理人员的人性化语言艺术 护士的语言行为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必须注意到语言的双向作用。温柔、亲切的笑容,鼓励和激励的语言能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减轻其思想负担,起到配合治疗的作用。反之,粗鲁、生硬的语言则可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甚至导致医源性疾病的发生[3]。笔者的做法是: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使用礼貌性的语言;当患者遇到疼痛或者缺乏自信时,运用安慰性及鼓励性的语言;当患者紧张时,采用引导性的语言,使患者放松。避免使用生硬的语调,以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2。5 人性化护理在患者家属中的运用 当患者因骨科疾病住院时,家属同样有急切的心情,此时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疏导。笔者的做法是: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同时,主管护士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如年老的卧床患者,预防3大并发症的重要性;术后患者的营养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骨折患者在骨折早、中、后期中医饮食调护;并及时将治疗的情况告诉家属,让其了解治疗的目的。达到家属支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目的,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所谓人性化管理指在管理活动中把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作为指导思想,坚持1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的目的[4]。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断深化人性化管理是必要的[5]。护理人员承受较大的压力,日常工作繁重,患者与社会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我院对广大护理人员采用理解、激励、赞赏的方法,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及时发现她们的情绪变化,尽快帮她们找到心理宣泄的途径,让她们轻松地、主动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研究每1位护理人员的特点,根据她们各自的优势来安排工作。通过这些人性化的措施,极大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精神面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需要。我院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以病人为中心,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增加了我院的经济效益,提升了社会效应,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体育保健学 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21世纪,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的一代新人是现代大学追求的教育理念。其中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可以持续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核心要素[1]。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教育重点推进的内容[3][4],高等院校各专业、各课程和每一位教师都应具体对其进行落实。体育保健学是高等师范学院体育大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主干课程,本课程在学科上有诸多特点和优势,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体育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效果。为了实现这种目标和效果,我们对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一、体育保健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

1.学科优势 体育保健学课程突出的学科优势是课程内容与运动实践关系密切,实用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强,理论和实际技能一体。它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各方面的影响及人体对体育运动的积极适应,包含了人体形态机能、生理病理和监督检查等专业知识,涉及各种保健手段、运动性伤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的理论、方法、技术,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比赛和工作生活等关系非常密切。也是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指导群众科学健身、体疗康复等必备的专业知识。因此,体育大学生对本课程普遍感兴趣,投入教学活动的热情高,对教学中采用的各种方法接受情况好,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教学实践能真正实行和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本课程阐释和应用的理论知识、方法技术或技能是体育科学与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科研信息量大,具有更新快、观点新、紧跟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前沿,是启迪教师进行开拓性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素材,便于教师进行创新教育设计。

2.开课时间有利 本课程开课于大二或大三,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具备了一定的人体科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该时期学生正特别需要将所学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使创新能力得到激发,为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撰写打基础。事实上,此时很多学生开始有焦虑、紧迫和困惑感,不知如何应对。体育保健学课程的开课能使学生开拓思路,应用已有知识、技能于教学和研究实践,引导学生进入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课程逐渐凸现出的学科特殊性,能启发和吸引学生,教师有意识营造可供学生动手动脑创新的条件,使用适合于本课程教学和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能最大可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起到比其他课程更有效的创新教育效果。

二、实现目标的要素

1.突出学生主体特点和作用 在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树立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在教学中废除灌输式,推行研讨式、交互式、启发式和评论式等已被实践证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促发创新意识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设问、学生自学、思考与教师释疑相结合,课内外探究性问题的解答、师生相互交流的应用和情境的创造,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勤于思索、学会提问和敢于提问,促使学生建立自主探索的信心、愿望、需要和勇气,进入追求创新求异的心理状态。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突出,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体育大学生的特点,采用与之适应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掘优势和有效激发其主动学习、追求创新。体育大学生长期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具有突出的专业特点:教学过程中常表现为动手和模仿能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又大方、勇敢、豪爽、激情,协作精神好;师生在课内外、理论或实践教学活动中易于产生互动;由于术科课存在明显的体力消耗,大多数学生有好动难静的习惯。体育保健学教学中应注意他们兴趣大、参与积极性高和教学训练中易于遇到的体育保健学问题(如:疲劳的消除、运动损伤的防治、运动能力的提高,以及他们自身形态机能变化特点等),精心设计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和对策。体育大学生乐于动手和易于互动,动脑、动手、发言、讨论等可以适当在教学中多应用,消除体力消耗疲劳给课堂学习状态带来的干扰。安排课外阅读和查询资料,督促自觉积极学习和主动获得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研究进展非常重要,能使学生从知识掌握到研究动态了解,促使创新思维萌发。而核心是组织安排好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使创新思维变成实际活动过程,实现创新能力培养。

2.任课教师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 学生是教学 “主动”性主体,教师是教学“引导”性主体,合格的“师导”促成有效的“生动”,师生交互作用才是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前题。因此,体育保健学教师应符合以下要求:有雄厚的专业理论、技术基础和相关学科知识,便于深入分析教材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肯动脑、花费时间、投入精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设计和实践,这是不计个人得失的教师才可能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拥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最大发展,课程知识和精心的教学设计只有通过精湛的语言、形象的表达甚至是幽默风趣的谈吐向学生信息和进行指导,才会引起学生对创新教育活动过程的兴趣;本人应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的部分,俗话说“要当先生、先当学生”,教师自身经历和深刻了解创新过程,才能引导学生进入创新过程、培养创新能力;此外,思想指导行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要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

3.理论和实验课侧重点明确 理论课应以培养创新思维意识为重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经常在课内进行本学科新知识、新动态的介绍,启迪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课外查阅研究资料,对体育运动中的实际问题产生探索、解决的要求和自主积极的思索,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宽松、和谐活跃、研究探索的氛围,教师的授课与学生自学查阅、师生问答、小组讨论与归纳相结合。特别要注意对学生在创新思维教育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性评价,使学生对本学科知识和科研动态形成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如运动性贫血常规预防处理方法的学习和最新研究资料中的低氧防治方法,运动性疲劳的一般知识和抗疲劳的中医药科研动态,医务监督常用方法和特殊运动项目的人体科学研究等对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具有良好启迪作用。

实验课应以营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为重点。传统的体育保健学实验,是单一的某种急救、防治手段和医务监督方法等技能训练,其实用价值能吸引学生,但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大。实验课安排一定的实训内容后,进行课内综合设计和课外研究型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突出作用,是应当重点抓好的部分。综合设计实验使学生进入实验设计过程,学生能呈现新思想、新举措,对创新思维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验获得理想效果的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得以保持,尝试失败的学生总结失败的原因,认识到科学活动的严谨和创新基础能力的重要性,同样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如:医务监督部分的心肺功能指标检测,将实训开设为学生自己选择检测指标、设计实验步骤的运动者心肺功能的保健学分析,就能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动手创新能力。课外研究型实验适合于素质较高、动手能力强、学有余力、具有浓厚科研兴趣、主动性和求知欲强的学生,主要是给其提供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机会,在教师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大幅度提高其创新能力。

三、合理安排研究式、设计型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设计 课外研究型实验是一种超越性教学,问题存在于课题内,应要求学生对课题内容,解决本课题问题的理论、技术方法深入了解,并进行资料查新。同时,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性见解,给课题负责老师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新思维和能力大幅度发展。课内综合设计型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认识和探讨拟研究问题的动态,依据已有研究报道和所学知识、技能,选择指标和落实实验,使学生形成细致严谨的科研思维及动手能力。教师不仅应强调课题研究前沿和现状的重要性和实验研究的切入点,在学生完成实验感到困惑时,教师应及时有效给以指点,如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实验设备、思路与方法等,使学生能沿着研究、设计这一路径彻底落实,促使创新思维和能力前所未有的增长。

2.落实实验进行能力培养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合适地选择和检查实验仪器设备,准备好有关材料和练习操作技能。需要协作完成的实验,在实验设计和准备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作到群策群力。实验准备中要求学生任务分工明确、相互协作配合和共同预先演练,保证正式实验无误,使课题组成员和同一实验组同学的创新思维互相启迪,科学研究中的协作精神得到培养。在实验具体进行过程中,教师应当强调技术和技能的规范性,数据记录的准确和客观性,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时时反映创新求实的科学精神。

第9篇

关键词 青少年;羞怯;音乐治疗;认知行为疗法

分类号 B844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6.11.004

1 问题提出

羞怯是人际情境下的一种常见现象。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羞怯个体通常会表现出如脸红、出汗等一系列的身体症状,以及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同时由于过度关注自我表现和他人评价,导致羞怯个体无法恰当自如地表达自己,因此往往会逃避社交情境(克罗泽,2004)。尽管有研究者提出“积极羞怯”的概念,认为羞怯有一些积极的作用,但更多的研究者认为,羞怯给个体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一般羞怯个体的社交范围狭窄、朋友较少(蔡政玲,2001;李菲菲,罗青,周宗奎,孙晓军,魏华,2012),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时常感觉到寂寞孤单(Ashe & Mccutcheon,2001)。此外,有研究者还提出,羞怯很可能是社交焦虑在初期阶段的表现,若羞怯问题一直得不到缓解,则有很大可能发展成社交焦虑障碍(金一波,李娇,张锋,2014)。尤其对于青少年而言,本来就处在自我意识高涨,极度关注自我形象的阶段,如果他们一直遭受羞怯带来的困扰,就可能会更加回避人际交往,刻意躲避公众场合的自我表露,逐渐自我封闭,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高峰强,宫瑞莹,祁冬燕,王鹏,2011;韩磊,窦菲菲,朱帅帅,薛雯雯,高峰强,2016)。基于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重视如何通过干预减少个体的羞怯行为以消除羞怯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团体心理干预在解决羞怯、社交焦虑等方面有良好效果,其中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产生的效果也颇为显著(Schneier,2006;李荣刚,2009)。近年来,表达性艺术治疗逐渐受到关注和认可,音乐治疗作为其中的代表性方法之一,在调节心理状态、缓解情绪障碍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Kain,Caldwellandrews,Krivutza, Weinberg,Gaal, & Wang, & Mayes, 2004)。所谓音乐治疗,就是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以音乐为媒介,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音乐经历及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邵丽,王庭槐,2009)。有研究者提出,音乐治疗尤其适用于语言表达或人际交往技能不足的个体,也适合于人际敏感性较高的青少年群体(孙琳,钟佼妤,孙宏伟,2015;徐光兴,2001)。那么音乐治疗能否缓解青少年的羞怯?与已经被证实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羞怯的认知行为疗法相比,音乐治疗是否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此外,已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羞怯与其自我发展密切相关,其中自我接纳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的羞怯行为(李依雯,胡雅庆,王玉花,2015)。那么,音乐治疗是否可以通过缓解青少年焦虑情绪、促进青少年的自我接纳水平进而改善青少年羞怯行为?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以羞怯青少年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音乐治疗对羞怯青少年的干预效果,与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效果优劣对比分析,并通过对青少年自我接纳水平在干预前后的分析揭示音乐治疗对青少年羞怯行为的作用机制。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研究者通过海报、微信推送和课堂介绍的方式在北京市某中学招募志愿者,随之进行问卷筛查和逐一访谈,在自愿报名的学生中选择符合筛选条件的小组成员。筛选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符合羞怯标准但未达到社交焦虑障碍,羞怯量表得分高于34分且社交焦虑量表得分低于38分的个体;(2)面谈中有羞怯表现、有较强意愿来参加团体活动、且能保证全程参与的个体。最终确定参加实验的被试30人(平均年龄15.13±1.26岁),其中男生9名,女生21名,并随机分配至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组(10人)、音乐治疗干预组(10人)及控制组(10人)。

2.2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等组前后测及追踪后测”实验设计,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组、音乐治疗干预组两组被试各接受每次2小时,共计8次的团体辅导,课程内容框架见表1;控制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干预前、干预后和干预结束3个月后,运用羞怯量表、自我接纳问卷等工具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

2.3 研究工具

2.3.1 羞怯量表

采用Cheek和Buss(1981)编制的羞怯量表。该量表是目前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测量总体羞怯的工具之一,共13题,采用5级计分法,分数在34分及以上者被认为是羞怯个体。本研究中,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

2.3.2 社交焦虑量表

采用何燕玲和张明园(2004)修订的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共24题,分别评定恐惧焦虑(主观体验)和回避(客观事实),采用4级计分法,以38分为界诊断社交焦虑障碍。在本研究中,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

2.3.3 自我接纳问卷

采用丛中和高文凤1999年编制的自我接纳问卷,共16题,采用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接纳的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此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

3 研究结果

3.1 音乐治疗团体干预的效果分析

对三组被试在干预前的表现进行Z检验,结果发现,三组被试在羞怯和自我接纳上的基线测查分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结果说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基本同质。

对音乐治疗组和控制组在干预前后的自我接纳和羞怯分数进行Z检验,结果发现,音乐治疗组的被试在羞怯水平上的即时后测和延时后测分数都有明显降低,而自我接纳水平分数显著升高,但控制组被试的羞怯水平和自我接纳水平均无显著变化(见表3)。结果说明,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羞怯水平。

3.2 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和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效果比较

对音乐治疗组和认知行为组干预后在自我接纳和羞怯水平的分数进行Z检验,结果发现,音乐治疗组和认知行为组的即时后测得分在自我接纳和羞怯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但在延时后测的分数上,音乐治疗组的羞怯得分显著低于认知行为组(见表4)。结果说明,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在改善青少年羞怯表现的延时效果上优于认知行为团体干预。

3.3 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对青少年羞怯行为的作用机制

为了探讨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对青少年羞怯行为的作用机制,以音乐治疗组被试的自我接纳水平改变量为自变量,以羞怯水平改变量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自我接纳的改变量(即时后测-前测)可有效预测即时后测中羞怯的改变量,并能解释羞怯改变量(后测-前测)变异的32.6%;延时后测的自我接纳改变量(延时后测-前测)也可有效预测延时后测中羞怯的改变量,并能解释羞怯改变量(延时后测-前测)变异的58.4%(见表5)。结果说明,音乐治疗团体干预方法可以通过提升青少年自我接纳水平进而改善青少年羞怯表现。

4 讨论

4.1 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对改善青少年羞怯的有效性

本研究在设计团体辅导方案时,并没有简单地从羞怯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着手,而是结合青少年羞怯的相关心理机制,从自我接纳的结构内涵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

基于音乐治疗组和控制组被试的基线-后测-延时后测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三组被试在基线分数没有显著差异的前提下,音乐治疗组被试的羞怯后测得分明显低于控制组被试,可见音乐治疗团体干预的确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的羞怯水平。并且在干预结束3个月之后,音乐治疗组被试的羞怯水平依然低于控制组,说明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对青少年羞怯的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4.2 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对改善青少年羞怯的优势

尽管在即时后测时,认知行为干预组和音乐治疗组在各方面的得分差异不显著,但在延时后测时,音乐治疗组的羞怯得分显著低于认知组。这一结果说明,首先从短期干预效应来看,音乐治疗与已经被很多研究证明行之有效的认知行为疗法一样有效;其次,从持续影响的角度来看,音乐治疗可以起到比认知行为疗法更好的延时效果。可见,音乐治疗团体干预的确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的羞怯水平,并且其干预效果更具持久性。

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认知行为干预的结构性和理论性更强,因此该组被试的学习更多体现在认知层面,但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个体并没有充分尝试去真正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运用合理的人际技巧来修正自己人际交往模式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宁雯,2013)。与之不同的是,音乐治疗组的被试更多是在直接的活动体验过程中学习和感受适合自己的交往模式。在音乐所创造的和谐、愉悦的氛围下,团体成员通过非语言表达的途径,在活动中一步步去探索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交往技巧。比如在集体音乐绘画时,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画面的一部分进行绘画,每个成员发挥自己所长,共同完成作品。因此相比于认知行为组的学习,音乐治疗组更具灵活性,在团体辅导中所掌握的技能技巧能够更加容易地迁移到实际生活当中。这同时也说明,可能对于青少年来说,通过体验式的团体活动去逐步发掘自身资源和力量,是更为适合、可靠的干预方式(方建移,刘宣文,张英萍,何伟强,2006)。

4.3 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对改善青少年羞怯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发现,应用音乐治疗团体干预方法,羞怯青少年自我接纳的改变量能够有效预测其羞怯改变量。羞怯个体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不能成功地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不能够正确地接受自己,自我评价低下(韩磊,高峰强,贺金波,2011)。音乐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创造出来的安全氛围可以成为个体表达自我的媒介,成为促进个体自我成长的途径。在音乐支持的自我表达过程中,羞怯青少年内心隐藏的情感、观念得到了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共鸣,成员之间的反馈也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于是小组成员开始逐渐打开封闭的内心,更清楚和客观地意识到,虽然自己并不完美,但是依然要积极地接纳自我,勇于表达自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任务,制定合适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可见,音乐治疗可以有效提升个体的自我接纳水平,而自我接纳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的羞怯水平,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李依雯,胡雅庆,王玉花,2015)。

4.4 研究启示和展望

本研究对于未来的羞怯干预有两点启示:一方面,对于羞怯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认知行为导向的团体干预固然也可以有效改善其羞怯现状,但该疗法的效果持久性不如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因此可以更多采用音乐治疗方法去改善青少年的羞怯行为;另一方面,自我接纳的提升是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对改善青少年羞怯行为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因此有关青少年羞怯行为的干预方案都应关注与羞怯密切相关的自我接纳水平变量,在考察这些方案有效性的同时更应关注方案发挥作用的原因。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首先,干预时间较短,活动只进行了八次,内容还是不够深入,相关治疗方法的效果还是发挥得不够充分;其次,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被试都来源于同一所学校,这可能会影响到本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在未来的青少年羞怯干预研究中,需要更大样本、多元化的被试选取以及更长时、分层的干预,以提升研究的信效度。

参考文献

蔡政玲 (2001). 小学高年级儿童害羞与生活适应的相关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 台湾静宜大学.

丛中, 高文凤 (1999). 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8(1), 20-22.

方建移, 刘宣文, 张英萍, 何伟强 (2006). 心理咨询新模式: 聚焦于问题解决的短期咨询. 心理科学,29(2), 430-432.

高峰强, 宫瑞莹, 祁冬燕, 王鹏 (2011). 小学生羞怯与孤独、同伴接纳和社交自我知觉的关系. 心理研究,04(1), 69-75.

韩磊, 窦菲菲, 朱帅帅, 薛雯雯, 高峰强 (2016). 羞怯与攻击的关系: 受欺负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4(1), 81-83.

韩磊, 高峰强, 贺金波 (2011). 人格与羞怯的关系: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心理科学, 34(4), 889-893.

何燕玲, 张明园 (2004). 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3(2), 89-93.

金一波, 李娇, 张锋 (2014). 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的解释偏向. 心理科学, 37(3), 700-703.

李菲菲, 罗青, 周宗奎, 孙晓军, 魏华 (2012). 大学生羞怯与网络交往依赖的关系: 人际交往困扰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 182-184.

李荣刚 (2009).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心理干预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 苏州大学.

李依雯, 胡雅庆, 王玉花 (2015). 大学生羞怯与自我接纳的相关研究. 教育, (1), 140-141.

宁雯 (2013).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社交回避行为的干预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 曲阜师范大学.

邵丽, 王庭槐 (2009). 音乐治疗的现况与进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4(10), 959-960.

孙琳, 钟佼妤, 孙宏伟 (2015). 艺术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对灾后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3(10), 1552-1557.

克罗泽 (2004). 理解害羞. 上海: 三联书店.

徐光兴 (2001). 临床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援助的学问.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Ashe, D. D., & Mccutcheon, L. E. (2001). Shyness, loneliness, and attitude toward celebrities. Current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6(9), 123-133.

Cheek, J. M., & Buss, A. H. (1981). Shyness and soci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41(2), 330-339.

Kain, Z. N., Caldwellandrews, A. A., Krivutza, D. M., Weinberg, M. E., Gaal, D., Wang, S. M., & Mayes, L. C. (2004). Interactive music therapy as a treatment for preoperative anxiety in childr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nesthesia & Analgesia,98(5), 1260-1266.

Schneier, F. R. (2006). Clinical practice.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55(10), 1029-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