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数学教育类论文

时间:2023-03-17 17:57:49

导语:在数学教育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数学教育类论文

第1篇

(一)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较低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开始及不断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但在各个艺术类院校的英语教师队伍却存在着师资严重不足,经常需请外聘教师来维持教学、教师学历和职称层次总体偏低、科研能力较为薄弱、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等问题,这些问题就造成了当前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总体水平较低诸多问题,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首先,大学英语属公共基础课,随着近几年学生规模的日益扩大,教学任务日益沉重,师资短缺问题突出。

(二)学生状况

1.艺术类专业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低,英语基础较差

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以专业课成绩为主,文化课录取分数明显低于其他专业,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引导考生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英语课。大多数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从高中起就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专业课的研习上,无暇顾及英语。还有不少学生是从职高、中专、工艺美校等直接考入大学的,未经过高中英语系统性学习,英语学习严重脱节,其结果是除了人文专业、建筑专业和史论专业等专业学生英语水平较好以外,绝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明显低于入学要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很差。

2.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不足

据相关调查表明:对英语的学习,除外语专业外,理工科学生的积极性最高,而艺术类专业学生积极性最低。其中有多种原因:首先是他们大多数觉得学习英语对他们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没有用。其次是艺术类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差,教材又没有艺术专业特色,我校长期使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该套教材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公认的好教材,但是里面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脱节,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积极性,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针对我院的具体情况如何加大英语教学改革力度势在必行。三、改革措施探索及实践

(一)教学模式:实行分类分级教学模式

通过对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情况认识的深入,结合这些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设置的具体要求,在满足学生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制定一个适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1.大学英语教学类别分为A类(理论类),B类(非理论类、非舞蹈类),C类(舞蹈类)三个类别,以学生所在专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划分依据。

2.A类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在大学一、二年级通过必修课完成,分快慢班进行教学,最终达到院级大学英语四级基本要求。

3.B类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在大学一、二年级通过必修课完成,分快慢班进行教学,最终达到院级大学英语三级基本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提前达标的,可申请进入大学英语四级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由于实施了分类分级教学,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各类各级的教学内容上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具体实施如下:

A类:理论类、史论类专业学生。由于此类专业学生入学英文基础和水平是三类中最高的,他们已经具备了很好的词汇量、语法知识、读写能力,课堂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强,课堂气氛一般都很活跃。所以针对此类专业学生在日常教学内容中既要体现趣味性、实用性又要兼顾一定的难度,以便使此类专业更多的学生能通过国家四、六级以及参加并顺利通过考研。

B类:非理论类、非表演类专业学生。此类专业学生在英语基础和水平方面处于三类中的中间位置。此类专业学生水平可以说是三类中最参差不齐的,他们当中有基础非常好的,也有极其差的(有的高考仅得了30多分)。所以在此类学生中分快慢班授课是相当明智和合理的。针对此类学生中的快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教学内容按照A类的教学安排和内容进行授课。而对于慢班的学生,可以在一年级的时候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加强英语基础知识上。

C类:舞蹈、表演类专业学生。该类专业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他们的英语基础一般都较低,总体上是三类之中乃至全国全部大学所有专业中最低的了。所以针对此类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上如果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他们更要“因材施教”,独立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多年对此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了相关经验,即:该类学生的优点是,有非常突出的表演欲望,胆子大,对课堂活动积极响应。他们自身的问题有:英语基础差,非常频繁的日常排练和演出任务而影响学习。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艺术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感性的,是审美的。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出色的英语教师总是努力将教学艺术化,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和教学水平,特别是艺术类专业院校的英语老师还必须注意提高自身的艺术专业修养和知识,努力使得课堂英语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最有效地结合起来。

(四)社会和学校各相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

英语课在艺术类专业院校里历来都是一门不受欢迎和重视的文化课,甚至还被认为是影响学校和学生发展的“累赘”。因此,进行大学英语改革必须要求包括社会和学校各方面、各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样才可能使大学英语改革得以顺利开展和进行。

综上所述,艺术类专业院校的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我们必须对艺术类院校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适合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而“分类分级教学模式”是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个性,促进所有学生发展

的有效模式。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艺术类院校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当前艺术类院校普遍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对如何进行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便更好地推进全国大学英语改革进程。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王静.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浅谈[J].高教研究,2007,(4).

第2篇

【课堂实录】

(一)从感性现象切入

师:下面请同学观看两段视频:视频(一):西方拳击比赛;视频(二):中国太极表演。(师生一起看视频)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西方拳击和中国太极带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

生:西方拳击充满暴力,柔性缺失,刚性有余;中国太极柔中有刚,刚柔并济。

生:西方拳击视觉冲击力强,中国太极更能给人审美享受。

师:回答得很好,两位同学都能从现象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

师: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文《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从文中或生活中找一找中国与西方还有哪些不同的文化现象,并对这些现象归类。

生:在绘画上不同。中国以水墨画为主,画面意境深远,西方以油彩画为主,富有色彩视觉冲击力。

生:在音乐与舞蹈上不同。中国古典音乐中透着一股柔美,西方霹雳摇滚现代感极强。

生:在建筑艺术上不同。中国方圆别致,西方庄严肃穆。

生:民间活动不同,西方表现出肉体的沉醉,擅长挑战生命极限,中国注重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二)追溯思维根源

师:这些是摆在作者以及更多人眼前的文化事实。作者针对中西诸多不同的文化现象,做出了怎样的理性分析?为什么中西方的文化现象会出现诸多不同之处?

生: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在宏观的视野下考察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并加以比较”。最后“在比较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西方文化在感性与理性的两极最为发达:在感性一极,表现为体育活动;在理性一极,表现为科学活动。与之相反,中国文化在感性和理性的两极都不发达,而发达的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艺术和工艺。”这是作者对产生中西文化现象不同的原因的高度概括。

师:你回答得很好。形成一个观点有一个复杂思维过程。从观点的雏形到观点的成立,往往需要自我不断的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再现这个过程。但是,研究的视角,立论的大前提或者研究方法有必要予以交代。

(三)把握论证的有效性

师:另外,作者这个基本观点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作者让更多的人理解他的意思,他是如何做到的?

生:作者把文化资源比作“矿藏”,这样中国与西方都各自有“富矿”。西方的“富矿”在感性与理性的两极,中国的“富矿”在感性与理性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地方。通篇都采用比喻论证的说理方法。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到位。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将这个问题论述透彻的?

生:作者立足于这个基本认识,在比较中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针对西方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的极度表现,作者先交待其存在的优势之后,再交待其弱点。针对中国,是先交待弱点,再强调其优点。

师:关于这一点,请大家在课文中画出表明论证过程的一些标志性词语。为什么作者不先交待西方的弱势后再阐明其优势,先交待中国的优势进而指明其弱势?又为什么作者不先交待中国的,再交待西方的。

生:这与作者的落脚点有关。按课文的行文思路,自然地推出了中国也有它的优势在。这为后文说明对待中国文化现象的态度做了铺垫。

(四)探明论述意图

师:作者为什么要引导读者密切关注中西方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

生:首先要增进对西方与中国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西方文化固然有其强项,亦有其弱项;中国文化固然有其短处,亦有其长处。一种健康的文化心态,应该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之更加丰富、更加健全。”其次,要重视并弘扬文化传统。

师: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把握住意图很重要。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论述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主要针对“我们在文化问题上常常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意在让更多的人增进对中西文化的正确认识,弘扬传统文化。

师:阅读以下文字。比较一下,看看你更倾向于谁的观点。

陈炎认为西方的艺术由于受理性冲动的影响而被科学化,或者由于感性冲动而被体育化,从而多少失去了艺术自身的特点。然而,王雷认为艺术本来就是内心思想和情感冲动的外化,没有冲动,何来艺术?陈炎认为西方的优点就在于两极体现在感性的冲动和理性的冲动上,是一种肉体的沉醉和精神的沉醉,而中方恰恰是两极薄弱,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王雷则认为没有两极,何来中间?没有感性和理性的充分发育,怎么会有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交融?中国人既没有肉体的沉醉,又没有精神的沉醉,只有一堆在现实欲望中蠢蠢欲动和苦苦挣扎的肉体和精神的混合物。

生:两者都有道理,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陈炎从历史的高度宏观地把握中西文化的不同,是大文化背景下的比较。王雷则从现实出发,立足于当下。

师: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这一点你做得很好。

师:作者阐释任何一个观点都是有意图的。因此,作者在尽量充分占有感性事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正确,论证有力。基于一个基本事实,这是展开论证的大前提。观点从现象中来,再到现象中去,这是论证的基本思维过程。

【教学评议】

这节课论述类文本教学内容是明确的,教学方式是自由开放的;学生的能力训练点是正确的,学习活动是多边有效的。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考查:一是“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二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其中,“教什么”往往决定着“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学什么”决定着“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

(一)教与学内容的确定。《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资源》这节课在围绕什么内容展开?很明显,整节课都在围绕“不同”二字展开,这个“不同”就是这节课的“课眼”。从教材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从标题到文本内容无不阐释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的“不同”问题。这是教材内容。从教学角度来看,读懂并理解课文的核心内容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任务。对论述类文本来说,中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显得格外重要。出现理解上的任何偏差都是不允许的。由此来看,教学围绕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的“不同”推进课堂,是理解的前提,这些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合理科学的。同时,这节课还在解决论述类文本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为何不同,为什么要写它们之间的不同。这就是论述类文本论证的问题。这是课堂“教”与“学”内容的核心所在。教与学内容就是“航标”,先有了准确的“标”,这样,课堂教学就不会偏离航向。

关于“标”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作者写论述文的目的是什么。学者陈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表达他对中国和西方文化资源的看法,就这个问题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这就是对话。要有效对话,首先要做到观点明晰,其次是观点要站得住脚,即观点有效的问题。他的观点是怎么来的?是对中西文化现象以及文化资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得出来的。其次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教学论述文干什么用?学生要能读懂论述文,还要跟着学学怎样思考问题,怎样形成自己的观点和阐释自己的观点。

这节课“教”和“学”内容,按论述类文本形成的思维过程推进,由“现象”而“观点”再“结论”。这一点探索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在这节课上这个思维过程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是很深刻,还需要强化。

(二)教与学方法的选择。目前,论述类文本教与学为什么一直困扰着老师与学生?这与教与学方法的选择不当不无关系。合适的教与学方法应该达到两点要求:有效与有趣。这节课基本上做到了这两点。

1.“问题式”教与学——“有效”。论述类文本教学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能解决问题。问题导向课堂的进展。这节课设置了一组递进有梯度的问题,形成一个问题链。问题式是适宜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写作论述类文本特别注重思维的逻辑性与推理性,写作的时候实际上潜藏着自我提问的思维活动过程。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应该解决问题。本节课大致设计了以下几个中心问题:

西方拳击和中国太极的不同体现在哪里?(引导问)

你还能从文中或生活中找出哪些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现象?(推进问)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文化现象?(原因问)

作者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资源?(结论问)

比较陈炎和王雷的观点的不同,你赞成哪一个,说说理由?(探究问)

这一组问题按顺序推进,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现象到本质。实际上这体现出了一种思维过程,或者说是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从现象出发,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形成观点,得出结论。这是由“感性”而“理性”的过程,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这与文章的行文思路又有所不同。文章是总说观点,再比较、例证,最后得出结论。

2.合理运用教学素材——“有趣”。教学从两段很具有吸引力的视频材料切入,这样,使抽象概括的社会科学论文轻松化,直观化。视频媒介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作为教学的跳板自然妥帖,如果在教学结束时能对视频材料再做个性化的深层次阐释,可能效果就更好。论点来自于现象,从根本上说要能解释现象。另外,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从生活当中找材料,也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这样拉近了论述文与人们实际生活间的距离,至少不会觉得这类文章面目可憎。还有,增加拓展问题,以别人的不同观点来引发学生对论述文本内容的质疑,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意识。有不同观点,就容易形成思想的交锋,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问题。

3.教与学效果的验证。从“教”的效果来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集中火力解决问题。解决“不同点是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怎么样”等问题。层次感、结构感、思维力都比较强。这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全由“不同”这个课眼来统领而形成。

从“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参与度比较高,阅读与思考的积极性充分表现出来。这节课,学生除了理解作者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之外,还学习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问题过程。当然,一种思维方法,需要不断强化,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这需要老师适时训练,不断总结与提升。

第3篇

论文摘要:新加坡中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具有6个特点:中学数学教师培养模式的高层次化;课程设置系列化、综合化、专题化;突出与中学数学教育的接轨;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教育类课程比例高,教学实践课时足;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其先进的经验对于我们构建数学教育类课程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基本的课程体系框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当前,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具体到数学学科,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就是指按照专业化的标准,教师的数学教育专业理念、专业知识素养、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专业情感等不断增强和完善的过程。“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教师专业化的关键是体现教师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问题。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和师范毕业生就业竞争的空前激烈,教师职业对数学教师双专业性的要求更高。而在亚洲各国中,新加坡数学教师职前教育无疑很具特色。

1新加坡中学数学教师教育及课程体系

1.1中学数学教师培养模式的高层次化

随着问题解决在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与重视,以及“现实数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的兴起,新加坡中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基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得到不断更新和发展,数学教师教育模式及其课程设置近年来多次进行调整和改革。中学数学教师的培养已从本科教育学士,发展成为“中等教育研究生文凭”(The postgraduate Diplomain Education(secondary)PGDE(s)),层次较高。即培养模式呈多元化并向高层次发展。中等数学教育专业研究生招收立志从事中学数学教育、非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第五年专攻教师教育专业,重点是进行数学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这类似于美国的“4+1”培养模式。

1.2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多样化与综合化

采用PGDE(S)这种一枝独秀的培养模式说明新加坡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资格要求很高。要想成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还必须专攻一年的数学教育专业以获得中等数学教育研究生文凭。而且,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学科的综合化趋势,本科阶段要求研修两门专业,对来自不同专业并且申请获准进入PGDE(S)培养项目的本科毕业生,教育部将依据他们在本科阶段的主辅修专业背景实施双科教育,以便他们能执教数学和其它一门中学课程。这种高起点,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从学术性和师范性两个方面保证了中学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质量。

1.3课程设置与分析

从横向上看,新加坡中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由核心课程、限定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3类构成;而从纵向上看,它又由教育研究、课程研究、教育实践、语言与书写技能四个系列组成。每个系列下又分若干专题。

教育研究系列是所有师范生的公共课,含有教学设计、学生发展与学习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学与课堂管理四门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则内容丰富,主要开设有:学法指导、学习动机与心理学、教与学的评价、教学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与教学、有效思维与学习的策略、对天才学生的理解与帮助、危机处理等二十多门限定选修课,以及IT在教学和评价中的应用、激励学生的学习与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等14门专题性任选课。这些课程的开设旨在开拓师范生的视野,丰富其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课程研究系列则由两门执教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组成。其中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要求必修数学教师必备的数学基础、数学的教与学1、数学的教与学2三门核心课程”。特别地,数学基础旨在强化师范生对所教中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以自学和研究中学数学的方式完成,不占学分,但是作为必修课,期末需通过一个与中学数学国家级考试对应的测验。

从课程内容的主体结构不难发现,数学的教与学1—2是建立在现代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并集数学学习论、课程论、方法论于一体的高度综合化课程,其课程理念随着数学教育理论的发展,已从2O世纪80年代初过于关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发展为90年代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反思并重,并在理论的学习掌握、内容选取、教学策略方法的应用与实践时间的分配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与改革。

其中,教与学1包括中学数学的教育目的,中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结构,数学概念的形成及学习原理,数学思维策略、问题解决与数学交流,课堂教学设计与IT技术应用等理论性专题。课程主题则由围绕中学数学大纲中的具体课程课题开展的学习困难诊断及教学设计和分析等实践性专题构成,以引导师范生们在中学数学课程所涉及的算术、代数、测量与几何、函数与图形、概率与统计、三角、集合、矩阵、向量、微积分等具体课题中,一一检验和考查自身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学习分析和诊断各专题学习中学生的困难,讨论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方式的选择应用等。特别地,对于中学数学大纲中的核心课题、问题解决与方法策略的教学研究则渗透和贯穿在上述领域的各专题之中。

数学教与学2则为数学教与学I的发展与深化课程,主要由数学教学测量与评价和模拟实习等专题构成。教学方式包括学生上模拟课前与指导教师和小组同学进行的研讨,以及模拟课后指导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开展的反思、改进、讨论等多样化活动,目的是促进师范生将理论学习与具体课题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检验、反思和改进他们所学理论和在上述专题研讨中形成的教学设计与思想,发展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内涵、方法、技艺的丰富性、专业性、复杂性、创造性等认识,教学模式由传授一训练性向反思型实践转变。

教育实践是新加坡数学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核心和主要部分,在为期一年的教育研究生计划中长达1O周,不占学分,由专设的等级进行评定,其中有1周于上学期到中学见习与观摩,其余9周于下学期在中学全方位的开展教学实践,并在专业化实践中学习、反思和成长。

教学语言与书写技能系列均由选修专题构成,大多不设学分,旨在提升师范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和沟通、书写技能。

综合上述介绍,新加坡中学数学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课程设置系列化、综合化、专题化。一方面,重视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关注教师应有的高等、初等数学知识背景;另一方面,特别强调数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突出数学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引领作用,突出教育实践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模块课程设计使每个学生在修业年限内的数学学术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都达到较高要求,保障了数学教师教育的双专业性,也解决了“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的问题。

二是突出研究性教师的培养。PGDE(s)数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根本性目标不是培养一般的教学型数学教师,它通过对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高要求,利用基础性教育课程和深化拓展性教育课程系列的有机结合,以及广泛的开展反思、改进、讨论、研究的实践活动,极大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对数学教育的理解都实现从操作型向概念型转化,为学生将来向学术型、科研型教师转化奠定基础。

三是突出与中学数学教育的接轨。在课程设置上,强化师范生对所教中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重视对中学数学教材的理解,关注学生解决中学数学问题的能力,立足于中学课堂展开教学研究,紧跟中学数学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和基础数学教育改革。这种紧密围绕中学数学内容及其认知规律、教育目标与教学要求等来建构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现了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针对性,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数学学科与数学教育学科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水平。

四是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注重合作学习与个人反思的作用,重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性意识的培养,教学模式由传授一训练型向反思型实践模式转变。

五是教育类课程比例高,教学实践课时足。从整个大学教育学习教育类课程的时数上看,比例上已占总学时的20%,绝对课时远远高于其它各国的教学课时。包括模拟实习在内的教学实践时间充分,考核方式灵活。

六是重视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在课程设置上,既有通识性的教育技术选修课程,又设有数学学科专业的多媒体学习模块,这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能力,更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树立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观念。

2我国普通师范学院数学教育类课程设置的问题

比较中新两国中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结合普通师范院校数学教师教育培训中的实际情况,我国的数学教师教育凸显出以下主要问题:

2.1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层次单调,课程形式简单

长期以来,数学教育课程设置只偏重数学专业课程,忽视教育类课程,除了开设通识性的教育学与心理学,一般只开设数学教学论课程,没有后续课程,也没有相关课程的辅助。理论课、学术课偏多,实践课、实务课极少。学生普遍把它们作为一般的考试课程,违背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的发展规律,严重制约着学生从师任教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落实与达成。

2.2缺乏与中学数学教育的真正接轨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师教育更多的是进行肤浅的应对,如开设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或要求教师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数学教学论》教学中;面对中学数学教材,既没有相应的中学数学解题研究,也没有相应的中学数学教材分析研究,更没有中学数学知识的衔接研究等。单一的《数学教学论》包打天下,缺乏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中学数学教学目标、中学数学内容来设计课程的观念。

2.3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涵。高师院校偏重数学专业课程,忽视教育类课程,教育类课程单一的现象使得教学理论与中学教学实际相脱离,与中学数学教材相割裂。师范生不了解教育理论的用处,不清楚教师讲授内容的背景,不了解教育学科内容的实际价值。他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理解停留于操作水平上,即使就业后随着教龄的增长,在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后,其数学学术功底明显缺乏后劲,教育科研方面的弱势就逐渐显现出来。

2.4教学技能培训形式化,教学实践薄弱

高师普遍开设有模拟实习、观摩见习等技能培训活动。但由于指导教师的缺乏,不少从未接触过中学数学教育的高师教师滥竽充数的担任指导教师,难以有效的开展实践、反思模式的专题培训。这样的培训更多是一种形式或一个过程。而在教育实习中,由于中学数学教师受到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不少实习生象征性的上过几节习题课或讲评课,没有真正的体验数学概念教学、公式与定理教学、复习课教学等这些典型的数学课。尽管有6—10周不等的实习时间,其真实的实习时间又有几何呢?而即使在这样的课时数下,教育类课程所占的比例也仅仅为5%,远远低于新加坡。

2.5有计算机技术,无多媒体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观念与能力

中新两国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强调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客观而言,当代师范生计算机技术娴熟,占有技术优势。但在学生的课件制作作业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多数所谓的多媒体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就是以多媒体代替小黑板,或课件放映代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其标榜为一种整合,不如说是一种赶时髦。

3新加坡教师教育课程的启示

目前,我国的数学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是普通文化课程、数学专业课程、一般教育学科课程、数学教育学课程、教育技能与实践课程几方面的结合。由于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给予现代教师以崭新的角色定位。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实现高师教育目标,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关注师范生的整体专业发展,统整其教学能力结构,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和富有个性的教师,以确保高师毕业生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适应未来、创造未来”。借鉴新加坡教师教育的先进经验,我们提出构建数学教育课程群的指导思想:以现代学习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想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为指导,以促进师范生的数学专业化水平为宗旨,以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为核心,立足于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适应性和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构建新的数学教育类课程群体系。

根据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和高师培养目标,我们以“高师学生教学能力构成”为核心,结合对在校师范生、部分往届毕业生以及中学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反馈,借鉴新加坡课程改革经验,并研究分析与思考,构建与实施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反思层面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数学教学论课程群体系设置。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学生“入门”,从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上促使他们“上路”,从科研意识和思路上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从而促成培养目标的实现。本课程改革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重点课改项目。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关注以下重要因素:(1)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可持续性——为研究性教师奠定基础;(2)数学教师的双专业性——数学知识和数学教育齐头并进;(3)与中学数学教育的接轨——保证数学教师专业化的针对性;(4)学生就业面试内容——教师数学专业化发展的动力;(5)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现代数学教师专业化的特色。

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优化课程结构。在原有只设一门必修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基础上,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任选课和活动课的结构设置课程。增开了面向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符合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要求和师范生今后从师任教实际需要的9门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新增的选修课都属于任意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判断、作出选择的机会,符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2)完善课程层次。在原来只有理论层面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应用实践,促进锻炼提高教学能力的应用层面、实践层面课程。新增的应用、实践层面课程弥补了过去在知识理论学习和中学教育实习之间缺少的操作应用中介环节,有利于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培养。(3)丰富课程形式。在原先只偏重学术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的这几门不同层面的选修课程都主要是偏重应用、实用,侧重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改革性实务课程。新增的实务性课程注重贴近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走向,便于师范学生了解基础数学课程改革,熟悉中学数学教学实际。

第4篇

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启蒙是全方位的,小学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具有宽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艺术修养、人文修养与科学精神,以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对高素质师资的迫切要求。因此,应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其打下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各种素质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1.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

根据师范类学生培养特点,特别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特点,可以适当增加公共必修课的比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认为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是未来教师从事教学的必要条件。根据唐松林的研究,国外的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为美国40%、日本37.7%、德国33.3%。借鉴国外经验及国内的教学实践,根据我国师范教育培养的特点,应当大力研究通识课程结构,设置更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通识课程。设置的公共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至少应达到30%。普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在原有政治、英语、计算机和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增加课程内容。注重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学内容,增强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课程内容,强调文理渗透,强化综合素质教育。

2.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门类

为了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必须增开素质类课程,构建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新模式。一是改革德育类课程的教学,实行“理论讲授+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减少政治课的学习时数,加强社会实践,通过指导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二是通过强化工具类课程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增开一些新的工具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三是增开素质类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开设的课程可以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人文科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实用写作、科技发展史等内容。还可以开设一些美学艺术类的课程,如美学概论、艺术思潮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使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增强综合性

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世界各国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小学教师必须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每一位教师不仅能胜任一个班级的几门主要学科的教学,还应具有指导多种课外活动的能力。再加上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现代小学教育强调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新型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改革也要与学科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体现综合性,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我们应按照少而精、博而通、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和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对学科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形成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培养教师洞察、剖析、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如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课程,避免了学科知识划分过细、每一部分都力图自成体系的弊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对本学科知识进行模块式重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小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强调博而通,应简化课程内容,主干课程要少而精,更新课程中的陈旧知识以及实用性和基础性不强的知识,反映该学科的前沿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现出时代的强音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质。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任教学科上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深厚的功底,学有专长,每个方向的学生在扎实掌握本方向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2~3门的相关学科的内容,本学科内部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适应跨学科教学的需要,为他们将来成为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拓宽教育专业课程,增强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师范专业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

1.增加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知方面的偏差,教育类课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开设门类少,且学时数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一般只有15%左右,从国外教育类专业课程比例来看,德国是25%、英国是25%、法国是20%,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实际情况差距甚远。因此,应提高教育专业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20%~25%左右。作为教育类课程,既要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开设教育概论、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又要注意结合未来小学教师的工作来设置课程,开设儿童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或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生心理辅导、德育理论与班主任工作及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等课程,增加教育理论教学及技能训练的力度。

2.增强教育类课程的适切性和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最好不断线,每学年、每学期都有此类课程,使学生在系统连贯的学习中形成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为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尤其要注意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摒弃一些陈旧的内容,介绍教育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新趋势,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一般教育理论的泛泛传授,激活知识在践履层面的活力,加强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整合,如关注学生教育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等。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工作后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四、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增强连贯性

教育实践课程是具有综合实践性的重要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小学教育,熟悉小学生,巩固专业思想,学习与掌握教育规律、培养教育教学和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必要的环节。

1.延长教育实践的时间

小学教师的经验知识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获得。国外教师教育都很重视教育实践这一环节。在集中实践方面,美国大约为一个学期;德国非常强调教学实践,并且规定两年见习时间;法国将教育实习系统化制度化,安排了熟悉性实习、陪同实践实习、责任实习。英国更是把实践看成重中之重,与地区小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有累计32周的教育实习。相比之下,我国小学教师课程方案的教育实践环节比较薄弱,教育实践课时偏少,而且形式单调(一般只安排6~8周的教育实习),开设时间晚(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短暂的实践不能使师范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形成深入的认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课程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因此,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是切实可行的,笔者认为教育实习的时间达到英国的一半———16周左右是可行的。

2.采用连贯性实习的方法

实践中可采取连贯性实习的方法。连贯性实习是一个贯穿于高师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内容安排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渐趋复杂,且低高年级的实习内容能连续和继承,最终熟悉、掌握教师职业的全过程。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要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直到毕业,应贯穿于整个学程,分散到每个学年,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小学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加教育理念学习的针对性,又可以使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走向深化。从学生入学起,每个学期应安排一周见习(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重点在于体验和见习,使学生在大量接触专业课程期间就能对将要从事的教育活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第七学期安排10周教育实习,使学生对小学教育工作及其改革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持续的了解,使他们毕业后能顺利任职。通过连续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方式,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交替进行促进二者的融合,加深学生对教育实践的感悟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教育实践性知识,为他们成为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当代研究型、反思型、专家型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一毕业上岗就能成为一名骨干教师,缩短其专业成长的周期。

3.丰富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第5篇

心中有个信念:打造专业功底

1991年7月1日,我从上杭县实验小学调到本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工作,从小学毕业班的数学教师升任为县小学教研室的数学教研员,在同行看来,环境变了,角色变了,地位也变了,是可喜可贺的事。但我并没有为此而沾沾自喜,而是清醒地意识到,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不是萦绕在自己头上的光环,而是沉甸甸的责任――自己肩负着引领、指导全县教研教改的重任。因而我担任县小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后,就树立了这样一个信念:“作为教研员,要引领和指导全县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开展,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宽厚的专业理论功底,那只会是一句空话。”于是,我抱定这个信念,决心打造自己的专业功底,不断提升理论水平。

从那以后,白天,我完成了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后,经常带着笔和记录本一头钻进县教师进修学校图书资料室,浸泡在书堆里,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查询,收集,摘录,比较,归类,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资料库”。晚上,没有特殊情况,我一般不出家门,在自己的房间里阅读各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材教法等著作。为了方便学习,我还坚持每年自费订阅教育类杂志。在30年的教育生涯里,我始终坚持自费订阅各种教育类杂志,而且每期都要认真研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在读中感悟,在研中提升。教育类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专业成长的指路明灯!

就这样,担任县小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员以来,我先后阅读了几十种教育教学专著,研读了二十多种教育教学杂志的有关文章,同时做读书笔记几十万字,为以后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眼前有片绿洲:组织教改实验

“教研要为当前的教学服务,要推动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为教研员,就必须走在教改前沿。”这是我从事小学教研工作21年来的执著追求,并始终努力朝着这方面进行实践探索。说来也巧,1992年6月,原国家教委制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正式颁布,一场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兴起,这场改革正迎合了我的需求,我决心在这场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奋力拼搏。一方面认真学习新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名家的教改经验,我从马芯兰主编的《北京市小学数学实验课本》得到启示,认为要改革小学教学,首先要改革教材。我经过认真准备,勇敢提出“重组教材、整体教学”的教材改革新思路,在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导和同行的支持下,我将这一整体改革方案,于1993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在上杭县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分别组织开展“正、反比例教材的重组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重组教学”的教改实验,将原教材进行重组,变分散教学为集中教学,加强对比,突出比较异同,让学生在异中求同,在同中求异,体现了整体性、系统性教学原则,使学生容易接受。这个“重组教材、整体教学”改革实验,不仅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教改班的数学成绩远远超过普通班。

组织开展了这个整体改革实验后,我将“重组教材、整体改革”实验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并写出《正、反比例教材的重组教学》的文章。这篇文章发表以后,报道了基层学校教师大胆创造性改编教材,敢于改革课堂教学的做法,体现了一线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勇气,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少教师的关注。重新审视这一教学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当时的“正、反比例教材的重组教学”教材改革思路与《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的编排意图、编排方式不谋而合,充分体现了组织开展这一教材改革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另外,在组织开展教改实验的过程中,我还深深地认识到,教改的核心在课堂,教改的关键在教师。1996年10月,特级教师邱学华的文章《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尝试教学理论研究”课题研究主报告》,将尝试教学法上升到尝试教学理论,对尝试和尝试教学理论进行界定,对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特征、思想基础、教学原则和实践效果进行阐述,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这个课题研究,同样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于是我又一次全身心投入到“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践与研究 ,并于1997年4月, 在上杭县南阳中心小学组织开展“运用尝试教学理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教改实验,坚持每月到校指导一次,每次到校均组织、指导一次集体研讨活动,按照“说课、上课、评课、立课”的程序,注重理论指导,采取定性、定量分析,与课题组老师进行对话交流,相互切磋,提出实验改进意见,不断提高实验效益。这一课题实验研究十分成功,成效显著,由我执笔的“运用尝试教学理论,优化计算教学”等十多篇课题研究文章均发表在CN教育类刊物上。

2001年9月,我国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为了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研究要求,我更是提前介入,主动学习、领会新课程和新课标理念,全力抓好上杭县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研究。同年10月,我在上杭县才溪小学组织开展“开发潜能,促进发展”教改实验。2002年9月,上杭县城区三所小学启动新课程实验,为了适应新课程的实施,我继续在临江城西小学组织开展“改进学习方式,促进主体发展”教改实验。后来这两个发展性教学课题均成为福建省教改实验课题,也是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立项的重点课题“小学数学发展性教学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由我撰写的《“发展性教学”初探》课题研究文章发表在教育类杂志上,临江城西小学开展的“改进学习方式,促进主体发展”课题实验研究成果被龙岩市教育局评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由于在教研方面的不懈探索和努力,2002年12月,我被省教育厅评为“福建省优秀教研员”。

笔下有块耕田:善于思考,勤于笔耕

我认为撰写教学文章,总结教学经验,不仅是教师评职称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广大教师总结、交流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的需要。一方面,通过总结,可以使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得到提炼,提升理论层次,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另一方面,自己的文章发表以后同行看了可以学习借鉴。教学经验是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集中体现,当教师的教学文章发表以后,传播开来,他的经验和做法就会得到推广,起到辐射作用。

我在县小学教研室工作21年,深深感悟到“教师应善于思考、勤于动笔、学会写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之余抢时间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是我的一种乐趣,我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勤于笔耕,常将书本上的知识和专家们的不同观点,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与比较,提出自己的新观点。20多年来,我在《上海教育》等20多种CN教育类刊物上发表教学文章290多篇。

说句心里话,我撰写的文章发表后,能够引起同仁们的关注,是我最大的欣慰。如我撰写的文章《数学教学中值得反思的几个问题》在杂志上发表后,有不少省内外教育界的朋友、网友通过手机发送短信给我或通过电子邮箱发送邮件给我,对我的这篇文章予以高度评价,如一位网友发来这样一条短信:“邱老师,您发表的文章《数学教学中值得反思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到的三个问题确实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值得反思的问题,对如何深刻领会和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拜读后受益匪浅。”这样的评价,既是对我的教研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教研工作的鞭策和鼓励,我感到十分荣幸。

理想有种追求:不断超越

第6篇

一、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增强全面性

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启蒙是全方位的,小学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具有宽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艺术修养、人文修养与科学精神,以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对高素质师资的迫切要求。因此,应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其打下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各种素质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1.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

根据师范类学生培养特点,特别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特点,可以适当增加公共必修课的比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认为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是未来教师从事教学的必要条件。根据唐松林的研究,国外的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为美国40%、日本37.7%、德国33.3%。借鉴国外经验及国内的教学实践,根据我国师范教育培养的特点,应当大力研究通识课程结构,设置更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通识课程。设置的公共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至少应达到30%。普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在原有政治、英语、计算机和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增加课程内容。注重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学内容,增强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课程内容,强调文理渗透,强化综合素质教育。

2.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门类

为了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必须增开素质类课程,构建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新模式。一是改革德育类课程的教学,实行“理论讲授+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减少政治课的学习时数,加强社会实践,通过指导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二是通过强化工具类课程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增开一些新的工具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三是增开素质类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开设的课程可以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人文科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实用写作、科技发展史等内容。还可以开设一些美学艺术类的课程,如美学概论、艺术思潮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使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增强综合性

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世界各国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小学教师必须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每一位教师不仅能胜任一个班级的几门主要学科的教学,还应具有指导多种课外活动的能力。再加上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现代小学教育强调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新型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改革也要与学科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体现综合性,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我们应按照少而精、博而通、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和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对学科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形成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培养教师洞察、剖析、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如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课程,避免了学科知识划分过细、每一部分都力图自成体系的弊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对本学科知识进行模块式重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小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强调博而通,应简化课程内容,主干课程要少而精,更新课程中的陈旧知识以及实用性和基础性不强的知识,反映该学科的前沿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现出时代的强音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质。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任教学科上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深厚的功底,学有专长,每个方向的学生在扎实掌握本方向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2~3门的相关学科的内容,本学科内部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适应跨学科教学的需要,为他们将来成为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拓宽教育专业课程,增强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师范专业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

1.增加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知方面的偏差,教育类课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开设门类少,且学时数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一般只有15%左右,从国外教育类专业课程比例来看,德国是25%、英国是25%、法国是20%,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实际情况差距甚远。因此,应提高教育专业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20%~25%左右。作为教育类课程,既要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开设教育概论、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又要注意结合未来小学教师的工作来设置课程,开设儿童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或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生心理辅导、德育理论与班主任工作及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等课程,增加教育理论教学及技能训练的力度。

2.增强教育类课程的适切性和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最好不断线,每学年、每学期都有此类课程,使学生在系统连贯的学习中形成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为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尤其要注意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摒弃一些陈旧的内容,介绍教育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新趋势,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一般教育理论的泛泛传授,激活知识在践履层面的活力,加强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整合,如关注学生教育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等。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工作后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四、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增强连贯性

教育实践课程是具有综合实践性的重要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小学教育,熟悉小学生,巩固专业思想,学习与掌握教育规律、培养教育教学和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必要的环节。

1.延长教育实践的时间

小学教师的经验知识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获得。国外教师教育都很重视教育实践这一环节。在集中实践方面,美国大约为一个学期;德国非常强调教学实践,并且规定两年见习时间;法国将教育实习系统化制度化,安排了熟悉性实习、陪同实践实习、责任实习。英国更是把实践看成重中之重,与地区小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有累计32周的教育实习。相比之下,我国小学教师课程方案的教育实践环节比较薄弱,教育实践课时偏少,而且形式单调(一般只安排6~8周的教育实习),开设时间晚(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短暂的实践不能使师范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形成深入的认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课程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因此,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是切实可行的,笔者认为教育实习的时间达到英国的一半———16周左右是可行的。

2.采用连贯性实习的方法

实践中可采取连贯性实习的方法。连贯性实习是一个贯穿于高师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内容安排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渐趋复杂,且低高年级的实习内容能连续和继承,最终熟悉、掌握教师职业的全过程。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要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直到毕业,应贯穿于整个学程,分散到每个学年,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小学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加教育理念学习的针对性,又可以使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走向深化。从学生入学起,每个学期应安排一周见习(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重点在于体验和见习,使学生在大量接触专业课程期间就能对将要从事的教育活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第七学期安排10周教育实习,使学生对小学教育工作及其改革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持续的了解,使他们毕业后能顺利任职。通过连续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方式,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交替进行促进二者的融合,加深学生对教育实践的感悟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教育实践性知识,为他们成为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当代研究型、反思型、专家型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一毕业上岗就能成为一名骨干教师,缩短其专业成长的周期。

3.丰富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第7篇

一、课题的选题

对于基层学校和教师而言,开展教科研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总结成功经验,探寻经验背后的教育原理,以便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

教科研课题从内容上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教育类,二是教学类。两大类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如,教育类课题可以分为学校发展类、学生发展类、教师发展类等;教学类,主要包括课程建构、实施,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

1.选题要有价值、可行、新颖

(1)有价值。有价值,即看是否有用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研究的必要。如,小学生作文互批自改的实践研究、初中数学问题链导学的实践研究、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感的实践研究、学校体验式德育活动的案例研究、在语言实践中体验情感的阅读教学研究、以道德银行培养学生良好德育品质的实践研究等,就有研究的价值。而小学生扫地习惯的养成研究、语文教学中背景资料出示时机把握的研究、小学数学试卷评讲课的实践研究、学生订正使用橡皮与胶带纸的比较研究等,只能作为微型课题,其研究周期过短,一般不需要向上级科研部门申报立项,申报了,批准立项的可能性也不大。

(2)可行。可行,即遵循量力原则,学校或教师有能力做。如,建构“三味”校园文化的校本实践研究、小学尚美理想课堂的实践研究、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科教学有机衔接的实践研究等,是贴近学校实际的有意义的课题,学校是有能力做的。而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儿童观、学习观的研究,营养与儿童身心发展问题的研究,小学课程建设的研究,基于课程文化转型的教师课程能力的建构研究等,这些课题因其理论性较强,很宏观,基层学校及教师研究就很有困难。

(3)新颖。新颖,即有新意,与别人研究的项目有所区别,或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如,下列课题就不够新颖:小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研究、小学生分层教学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矫治策略的研究、自主参与的课堂教学研究,先学后教的实践研究、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而下列课题就较为新颖:区域民间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学语文读写交互作用的实践研究、“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实践研究、儿童文化视野下言语实践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以“能仁”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的深度建构研究、“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构建“儿童本位”课堂的实践研究,农村小学晨间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2.将大众化课题变成有特色的课题

学校和教师申报课题,“撞车”现象较为常见。大家共同研究一个课题,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好现象,但相同的课题一般只能批给一个单位,这就无法满足大家都想拥有自己课题的需要。因此,申报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特色。

(1)选取独特的视角。如,生活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就是大众化的,特色并不鲜明。可以变为:社会即学校理念下“发生式生活教育”的实践研究。其独特之处就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再如,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就可以变为:“幸福每一个”的小班化教学实践研究。这样,就突出了小班化教育教学中的某个方面,课题组也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方向。

(2)突出某种教育教学理念。如,农村初中人格塑造的实践研究,就是较为泛化的课题,可以变为:农村初中“超我”人格的实践研究。这就是基于教育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人的三重境界”理念下的研究。再如,润文化主题教育实践研究,可以变为:润体,润智,润心:无痕教育的校本实践。一方面抓住了校园文化的影响是不留痕迹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使润文化有了实在的支撑。

(3)在某种特定背景下研究。如,信息技术刚刚在教学中应用的时候,学校可以申报: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就可以申报: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精教活学”的实践研究。再如,快乐课堂的实践研究,可以变为:王艮“乐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这就具有了地域背景,因为王艮是姜堰历史文化名人,在现代研究“乐学”,就具有特殊意义。

3.关注当前热点话题

(1)校园文化。如,泰州大浦小学: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智慧教育的校本实践研究;南京成贤街小学:儿童文化视野下立贤教育的校本研究。这些都已立项成为了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课堂观察。如,基于“个性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观察研究、基于生成式教学的课堂教学观察、基于“疑”为支点的课堂教学观察等。

(3)个性化的教学改革实践。如,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儿童自由创作中想象力的开发研究、用童话创造幸福教育―――普通小学童话教育的校本研究、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目标导航”新学习方式研究、“情理语文”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小学“智趣课堂”实践与研究等。

这些课题着力于个性地解决当前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因为,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医治;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存在。围绕个性化解决这样的问题所形成的课题就是有价值的,也是有意义的。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江庐中学的“教学案合一”,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

(4)德育方式的改变。如,基于幸福关爱的童年真性教育实践研究、以“关键事件”促成儿童积极情感觉醒的德育实践研究、当代小学生平民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这些课题都是努力改变当前教育说教式、形式化的问题。

二、课题名称的确定

课题名称最忌含混不清。如,绿色课堂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绿色课堂”与“有效教学”一般不要出现在同一题目中,因为两者概念有交叉。下面是该课题的变化过程:绿色课堂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小学绿色课堂的实践研究小学主动发展课堂的实践研究小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让学”: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名称一般包含这样的要素:学段或学校性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如,农村小学新童谣文化实践的研究。

课题名称也可以有变化。如,规范与有效: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简中求道:高中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结构化教学:促进初中生化学意义理解的实践研究;农耕方式:追求教育本真的实践研究。

课题名称中一定要包含关键词,即核心概念。没有核心概念的课题,肯定不是好课题。此外,课题题目不等于论文题目。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这就是论文题目,而不是课题名称。

三、如何高质量地填写好申报书

申报书中相对重要的栏目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研究预期成果等。

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核心概念的界定很重要,它影响着课题研究的深度。下面以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自筹课题“‘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实践研究”为例来谈。

在申报书上是这样填写的: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以能为中心

以能为中心,即以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终身发展需要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共同生活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丰富的平台和机会。课题中“教学”,并非专指课堂教学,还包括一切校内外的教学活动。

概念中的“潜能”,即以往遗留、沉淀、储备的能力或能量,人的潜能在激活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显性作用。“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和活动紧密相连,离开了具体活动,能力就无法形成和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还可以不断明晰、丰富核心概念的界定。在研究中,我们觉得申报书中对“能力”的界定并不清晰,没有弄清其本质。通过学习《学校课程能力建设―――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文化转型的研究》(杨九俊主编),我们对“能力”的概念界定逐步明晰了:

(1)“能力”是用来描述个体特征的概念。(2)“能力”总是与问题解决、任务完成、活动效果联系在一起的。(3)当我们使用“能力”这个概念的时候,不是泛化的,而是特指的。(4)如果要使个体在多种活动中都表现优异,那么,就要发展他的多种能力。(5)“能力”是一种假定的“结构”,构成这个结构的东西是一些“因素”。所以,如果我们希望提高“能力”,应当有两个方面的作为。第一是改善“因素”,第二是优化调整“因素”之间的“关系”。

因此,“能力”概念总是与特定任务的完成相关,本质上是一种假定的“结构”,但是这种假定结构的构成“因素”却是实存的,“能力”指称相关诸“因素”的特定关系。

2.研究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的阐述要简洁。如,“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是这样阐述的:

研究目标:

努力改变当前“以师为中心”“以知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行为,探寻“以能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及操作策略,深入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当下及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共同生活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研究内容:(1)“以能为中心”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及理论研究。(2)“以能为中心”的各科课堂教学方法、操作策略及评价研究。当前,班级授课制仍然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如何“以能为中心”设计教学预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地实施预案,是本课题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旨在探求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并努力提出可操作的策略。(3)“以能为中心”的各科主题作业实践及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研究。“以能为中心”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且应该在学科课外作业及实践活动中体现。如何改变课外作业以巩固知识为主的现状,具有研究的实际价值。(4)小学各科各学段认知能力培养序列及相应策略研究。

梳理出小学各科各学段能力培养的序列及目标要求,形成相应的培养策略。

研究重点为第2、4两条。

子课题的确定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现状的调查与文献方面的研究。二是操作方法及策略的研究。三是评价的研究。四是案例的研究。

3.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性成果最好以论文的形式出现,一般与子课题联系起来。如,“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阶段研究成果(都是论文)为:(1)“以能为中心”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及理性思考。(2)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策略。(3)“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评价策略。(4)“以能为中心”的作业设计及实践活动实施策略。(5)论“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方法。

最终研究成果为:结题报告;研究论文集;案例集。

第8篇

[摘 要]在目前的教师准入制度中,教师资格的获取、教师选拔的标准等,都更多地偏向于对专业能力的选拔,而忽视了对其教育观、教学观以及教育心理等的考察。“范跑跑”就成了非师范专业教师中有才无德的典型代表。笔者从政策、学校、社会三方面探讨了这一现象的成因,并参考发达国家的教师资格获得和培养制度,结合我国国情,对非师范专业教师的准入制度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非师范专业教师 准入制度

他于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在《中国经济时报》、《南方体育》等媒体担任编辑,发表过不少文章。他原是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亚学校的语文教师,是中国汶川5.12地震后诞生出来的“杰出青年”,他就是“范跑跑”。当地震来临时,他抛弃了他的学生,第一个冲到了操场。面对学生的质问时,他的回答是:“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他的“名句”:“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这位非师范专业的高学历人才,有才无德的代表。可是,他却踏上了神圣的教师岗位,从事着“育人”的工作,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对教师准入制度的思考。

一、成因分析

1.从政策角度来看,现行的教师准入制度不完善。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过于简单。有些高学历的人才,轻易地从非师范生“转行”到老师,这反映了教师资格获取的容易性。

我国《教师法》(1993)规定,“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另一方面,教育部相关文件[1]规定,“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生,除了学历的规定外,还必须补修教育学、心理学,即取得全国自学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的合格证书以及达到规定的普通话等级。

这样的教师资格要求与发达国家的教师资格要求相去甚远。比如,德国的中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大学教育,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教育实习并通过两次国家考试。第一次考试是论文审查、专门学科考试和教育学科;第二次是论文、“实践性”考试,等等。由此可见,德国正式的教师资格取得是一个十分严格的审查过程。[2]

日本的教师资格的特点是:分为普通许可证、临时许可证和特别许可证。证书的检定由学历证明、学分证明以及测试等方式构成,教师的任用还需要经过一年以上的辅导期。普通证书没有失效期,临时许可证有3年的时间限制,过期作废。取得教师资格之后,还得通过由教育委员会组织的“采用”考试,包括考察实际技能的笔试和面试。此外,还规定对有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者,在录用时应予以关注。

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基本上已取消永久性证书,取得执照必须通过三种教师资格检定,对教育实习有严格的规定。[3]

由此,让我们再来反观一下我国对于非师范专业者的教师资格授予制度。非师范生只需拥有相关学历,即使没有完整地修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而只需在考试之前背诵教育学、心理学的自考书,就可以通过考试。然后再拿一个普通话等级证书,便可以成功地申请教师资格。这些人虽然学历上达标了,但是他们的教育素养却远远没有达标。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与素养并非仅仅通过这两门自考就可以获得的,而必须依靠长期的积累、规范的教育实践以及师范院校氛围的熏陶。[4]因此,当“范跑跑”走上教师岗位之后,表现出种种令人失望的行为,也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结果罢了。

2.从学校角度来看,高学历非师范生的外部条件正符合学校的教师录用标准。在“范跑跑”身上有以下特点:高学历、名校出身、学科能力强。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标准在他身上是缺乏的。那么,怎样的教师准入制度使他得以混入了教师行列呢?

我们知道,对于教师的选拔,取决于学校管理层的择师观。从面试的内容来看,可略知学校对教师准入的标准。这里,以数学教师招聘为例。

第一环节,招聘会上的面谈。招聘会上一般用访谈法和简历浏览法将求职者区分开来。通常,访谈关心的问题是:初高中毕业于哪所重点学校,中高考的数学成绩,有否参加过竞赛,获得的名次。另外,还关注简历的以下方面:大学优良成绩的比例、奖学金和证书获得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高学历的非师范生,成绩优异,毕业于重点中学和一本高校者比比皆是。在大学求学期间,多数学生在专业能力达到奖学金水平的同时,更热衷于各种证书的考核,而这样的条件正好与学校的教师录取标准相契合。

第二环节,笔试。通常学校会拿出一套竞赛卷,或者中考、高考的考卷来考核应试者的水平。试想一下,对于测试成绩,复旦数学系的研究生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哪一个更可能获得高分呢?

第三环节,面试。这个环节考核的是如何上课,然而附带的要求是能否进行双语教学,能否开设拓展课,能否教竞赛班等。在这些方面,优秀的非师范生往往技高一筹。

其实,一位上海知名校长的话可以充分体现出现在学校对教师准入的要求:“数学老师,我们不会要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而只考虑复旦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

3.从社会角度来看,评价教师能力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成绩。高学历非师范生的特色在于:名校光环的围绕以及良好的专业根底。在“择校热”的环境下,家长的理念是:从小就要接受优质教育,好的学校才能打造好的成绩。在中考、高考环境下,学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进重点院校誓不罢休。哪怕复读之路漫漫,也不愿考虑一般院校。因此,在家长、学生对于名校的过分向往,爱屋及乌之下,他们往往会更崇拜毕业于名校的非师范生。而对于他们是否研究过教育学、心理学,是否参与过教育实践,心理健康如何,是否拥有好的道德素养及社会责任感,则一概不予追究。

另一方面,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人们常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而学生成绩的高低又往往归结于教师能力。优秀的非师范生所拥有的专业技能甚至可能超过师范生,若同样考核一张高考数学试卷,哪怕是复旦大学一般专业的学生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数学师范生相比,佼佼者都可能是前者。然而,教师的数学观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那些不了解数学本质的非师范生,他们没有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和学习,只能凭借自身的学习经验去教授数学,但他们的学习经验是否可行呢?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通过死记硬背,靠着题海战术来取得高分的非师范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数学观。例如,有位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表达了自己的学习观,之后深刻地影响了学生,使他们认为英语就是一门背字典的课程,从而导致学生只知道背单词,而实际应用能力却相当低下。

二、对于非师范专业教师准入制度的建议

1.完善教师的准入制度,提高教师资格的标准。对于非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存在问题可以归纳为:申请资格的条件过低、资格考试的内容单一、证书发放过快、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限长。因此,对非师范专业的教师资格获得制度的建议有:

(1)基本取消教师资格的终身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教师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然而,终身制的教师资格制度,使得许多人安于现状,对于继续学习失去了动力。从教学形式来说,一轮一轮的教学沦为了炒冷饭,没有适合于新环境的教学方法;从教学内容来说,固定的知识点,固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俨然成为了教学机器;从教学理念来说,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变化、课程的变革。无怪乎,钟启泉先生说,“越是特级教师,越是资深的教研员,对于课程改革的态度越是顽固。”这样的“铁饭碗”制度,对于师范教师如是,对于非师范专业的教师更是如此,它既不利于个人的终身学习,更不利于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

(2)拓宽资格考试的形式。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水平,更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素养以及社会责任心、教师使命感、人格魅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等。如仅仅凭借学历要求、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机械化背诵考核以及普通话测试,是无法考核出教师应有的素养和能力的。因此,参考发达国家的资格考试形式,可以设计一些新型的考试,如微格教学的考察、面试、技能考试、论文考试、社会服务活动和综合能力考核等。其中,应特别注重面试环节。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日本的面试制度,使面试者不仅包括主管教师的人事人员和校长,还要有家长、教师联合会、有关团体的成员和有关领域的人员等。

(3)非师范专业者也要参加教师教育培训。日本仿效美国,对非师范专业者要进行教育专业知识的集中培训,通过专业知识和能力测验后才授予教师许可证。我国的非师范专业者没有教师教学方面的初步经验,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肯定要比师范生多。他们有可能有很好的专业特长,但却不一定能上好一堂课,也不一定懂得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和学生相处等。因此,非师范专业者虽然已经进入了教师行列,但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需要努力弥补在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参加大学的师范课程培训,获得相应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等,都将有助于其今后的工作,从而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个工作。

2.增加对教师资格培训机构的审核力度。现行的培训机构,以批量式的速度培训非师范专业者,一般具有周期短、价格便宜、教授方式单一、保证合格率等特点。一般只要花上750元的培训费,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就能通过教师资格。通常,考试内容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为主。培训机构对攻克这两门课程的方法采取了模式化的教授,把例年真题当作考试指向,把教育学、心理学的重点概念当作背诵条目。这样做做例年真题,背背重点概念就能轻松通过教师资格的考核。

此外,这样的培训方法是很容易炮制的,即使正规师范院校的培训机构,通常也采用这样的培训方式。这样,民办的培训机构只需要依葫芦画瓢,聘请相关的教育类高校教师,勾画出两门课程的重点,使用例年真题练习,就可以进行教师资格培训了。此类培训机构,通常可以更大批量地培训非师范专业者,增加教师资格合格者的人数。如此一来,就使一些素质不高的非师范专业者更加轻易地混入了教师行列,这对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声誉的提高都是有害的。且在这种批量生产的培训方法下,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一般很难理解教育学、心理学的真髓,更不用说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教学实际了。教师资格不等同于生产化的培训,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审核力度有利于培训质量的提高,能够促使非师范专业者从本质上理解教育,以此增进非师范专业者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素养,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教育观。

三、小结

在越来越多的非师范专业者选择走向教师这条道路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教师的录用资格,对于高学历的非师范专业者,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他们对专业知识的良好掌握,更应重视他们对教育学以及教育心理学是否真正理解。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它直接关乎到祖国未来的成长及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学历和高专业性者,更需要一个掌握良好教育心理、有正确的教学观和教育观的教师,这才是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的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Z].2001―5―14.

[2]施永达.关于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和录用考核的比较和探讨[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2,(6):16~18.

第9篇

【关键词】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5-02

现代科学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这在客观上要求有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具有开阔视野和广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1]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跨学科考取研究生逐渐从零星的个人行为演变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尤其教育学这种开放性、考研分数线低的学科,吸引了大量跨学科报考的考生,这类研究生既具备优势,又存在劣势。如何因材施教,科学、合理地进行培养,才能促进学科发展,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教育学领域招收跨学科研究生的利弊分析

(一)有利方面

21世纪,教育学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研究范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跨学科研究不是可供选择的条件,而是必不可少的条件。[2]跨学科报考考教育类研究生热的现象一方面有利于选拔更多的具有宽广基础知识的优秀生源入学,为培养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地质人才奠定了基础。跨学科研究生与本专业研究生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即跨学科研究生受过来自不同学科方向文化和知识体系的熏陶,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颇有特色,具有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如:数学、计算机背景的研究生数学、计算机功底及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更容易提出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甚至拓宽研究领域,产生新的学科,如:教育生态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等等,这都是学科交叉碰撞的产物。

(二)不利方面

首先,学科基础不牢,教育学学科思维能力较弱。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跨学科研究生毕竟缺失四年本科阶段的专业训练,本领域知识基础不扎实、思维模式未建立,短时间内难以跨越学科壁垒,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如果不能尽快融入到新的学科领域,进行思维习惯转换、科研能力调整,必然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学术成长是很大的阻碍。

其次,学科基础差异,研究生教学难度加大。由于跨学科研究生与本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相差太远,受教师的时间和培养成本所限,又无法分别授课,研究生授课教师往往顾此失彼,造成本专业的学生觉得授课深度不够、提高有限,而跨学科的学生却难以理解的两难局面,从而使正常的研究生教学受到冲击和困扰,教学效果呈下降趋势。

再次,大量跨学科生源挤占本学科的生源,被录取生源专业性不高。教育学属于基础性的理论学科、综合分数线低,外语要求不高,考研相对比较容易,许多学生从入大学之初就开始准备几门考研课程,其考研成绩较高,使得许多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思维训练的本专业考生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长期以往,培养难度大,培养质量将不可避免地下滑。

二、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研究生的选拔力度,提高生源质量

入学考试是研究生的第一道门槛,也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首要内容。要加强对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地筛选力度,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减少考核中记忆性知识的比例,加强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考察。在复试中应该加大力度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思维敏锐度、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对于没有相关基础又没有意愿在本专业上做科学研究,混文凭的学生要慎重选择,对于“科班出身”或邻近学科、基础较好的学生要优先录取。其次,要增加创造性和开放性考试题目。招生单位适当设计开放性地专业课笔试和面试,淘汰对本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知识薄弱,考研动机不纯,没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再次,合理地制定鼓励跨学科报考的相关政策。如招生单位可以在招生简章上,明确标注跨学科、跨专业的范围、条件与要求,这样既可以吸引较多的生源,而且又可以避免盲目的跨考,保证了较高的生源质量。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强化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基础

课程学习是决定研究生在此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关键因素,也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推进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培养,必须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可以把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为五部分:①学位课程;②专业选修课程;③专业补修课程;④方法论课程;⑤跨学科课程。其中,学位课程主要为研究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专业选修课可按不同的研究方向设置参考性的课程,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专业补修课是针对跨学科研究生而设置的,从本专业的本科生课程中,筛选了几门重要和核心的课程单独给这些学生排课,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并严格考试,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必须通过补修课程的考核,然后才能允许进行下一个阶段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论课程包括方法论介绍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方法等,是教育学专业研究所必需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开设如教育统计学,spss数据处理类的课程;跨学科课程则是结合学生的研究兴趣,开设交叉学科的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

(三)明确导师职责,加强导师指导力度和针对性

导师是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特别是对于跨学科的研究生,需要指导教师更多的个性化指导和额外的付出。 导师以学术领路人的身份,提醒和激励研究生做出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案,跨学科研究生在初入新学科时的恐惧心理帮助研究生度过学科适期期,尽快融入新的学科领域,对于跨学科研究生的学术成长起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指导职责,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背景和能力进行摸底评估,充分了解学生的优势、劣势和兴趣,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且符合其个性特点的培养计划。如:制定合理的读书目录,严格的读书制度,定期检查读书报告;开展定期的学术沙龙,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固定的时间来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状况,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的给予指导。此外,由于教育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学科背景来源丰富和多元化,对于合作导师而言,也将使得他们的跨学科指导经验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可以尝试建立复合导师制,多个导师联合指导,充分发挥导师集体的智慧,将导师的学术专长与研究生学术方向的选择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能够从导师组中获得全方位的帮助和教益。[3]

(四)严格中期考核,严把毕业论文关

首先,要加强中期考核工作,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如中期考核的内容,不仅以学生所学课程为限,而且覆盖所学的专业领域,以考察学生基本专业理论的掌握程度、综合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核形式上可以采取命题考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命题考试可以闭卷,考试内容要有一定的前沿性,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口试时,评审委员会可以围绕某一专业课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可包括一些对热点问题的看法与理解,以考察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强化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完善学位论文的评价机制。

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通过率普遍偏高,论文答辩往往会出现“一致同意”、“全票通过”的现象。因此,要建立一套统一规范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如要求参加论文评阅的教授严格按照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和论文质量评估指标评审打分。另外,由于外审时间过短,一些专家匆匆忙忙评阅,未能很好地揭示学位论文的不足之处,没有达到真正的评阅和评审效果。因此,建议学位论文应尽早外送,让专家教授有足够的时间对论文进行全面深入的评审。

(五)营造多学科交流的学术氛围

要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必须要有好的学术氛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趋势,而且有利于学生扩宽视野,提升看问题的高度与角度,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突破学术论坛局限于专业性学术问题的定势,有意识地组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跨学科学术活动。如:可以召开跨学科的学术交流研讨会,也可以举办跨学科的研究生导师论坛、校外专家论坛和研究生论坛等。从形式上说,可以举办轻松、自由的学术沙龙 ,加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火花。使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在广泛接触不同学术思想的前提下,找准自己的研究方面。此外,严格控制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质量与数量,可以把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纳入到研究生培养的考核项目,如一个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会议才能有答辩的资格等。

(六)注重入学心理辅导,加强跨学科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

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在现有专业的学习中,在进入研究生学习后“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的现象,心理上必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压力,因此,做好入学前的心理辅导工作对消除心理障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研究生入校之初,学院应针对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采取心理讲座、学术交流、新老生见面会等方式,做好正式学习前的心理调节工作,有利于消除学习前的困惑与担心,认识自身差距的同时看到优势,树立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信心。

对于跨学科研究生个人而言,要积极端正学习态度,转变思维模式,充分认识的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给自己制定一个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尽快的融入新的学科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凯.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世界高科技人才竞争新趋势[J]. 科学管理研究 ,1995,6(12):53-54.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