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环境保护论文

时间:2023-03-17 17:57:52

导语:在大学环境保护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环境保护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环境污染防治法,环境污染,环境

 

一、我国环境污染防治立法现状

我国现代意义环境法的产生, 一般以20世纪70年代为起点, 以环境污染防治法的诞生为标志。环境污染防治法是指国家为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对产生或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活动所实施的管理,以达到保护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进而达到人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目的而制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1]。毕业论文,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防治法是传统环境法的基本内容, 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核心部门。污染防治法的立法体系不仅包括大量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还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和经济法等其他法律部门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规范。其中, 各专门的污染防治法是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防治法的主要部门。已颁布的污染防治单行法中, 最重要的是防治环境四大公害的污染防治法律。它们分别是:1987 年制定, 1995 年、2000 年两次修正的《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4 年制定, 1996 年、2008 年两次修正的《水污染防治法》; 1995 年颁布, 2004 年底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1996 年颁布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目前我国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令人遗憾的是, 几乎所有的污染防治法都停留在以单个环境因子为调整客体的单项法状态。

二、我国现行环境污染防治法律的缺陷分析

1. 环境污染防治缺乏综合性

首先表现在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结构上的缺陷, 没有一部综合性的污染防治法典。我国虽已制定六部防治环境污染的专项法律和众多的法规、规章、标准, 但立法只是针对单项污染控制进行的,缺乏对污染源的全面控制和人类环境的整体保护。实践中导致环境单行法之间相互重叠、交叉和矛盾, 而个别领域却出现法律空白, 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有法难依和无法可依的尴尬被动局面[2]。

2. 可操作性差

由于我国现有的许多环境污染防治法立法过粗, 导致执法过程中有法难依。如对拒报或者谎报环境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 《噪声法》虽规定可警告或处以罚款,但未规定处罚金额标准, 给执法带来困难。即使已有的法律,也相对过于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而现行的个别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却只要求超标排污者缴纳排污费即可, 这直接违反了《标准化法》的规定,造成法律体系内部的不协调[4]。

3. 法律调控机制中的公众参与不足

依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环境法发展的新阶段, 也是我国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由于法律没有赋予公众明确的环境权和具体环境救济方法, 公众实际上被排斥在环境保护的大门之外。公民作为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 却不能对环境监督管理机关做出的行政决定进行监督和救济,显然是不合理的。在没有明确公民环境权利的前提下, 高唱公民对环境的义务, 既不符合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法律原则, 也调动不起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6]。

三、完善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的构想

1. 制定环境污染防治法典

我国今后环境污染防治立法的方向应该是重视和体现全过程污染控制, 首先制定尚缺漏的环境污染防治法, 以完善现有的制度规范。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整合各单项法为“环境污染防治法典”[8]。即对所有现有的环境污染防治单项法所进行的法律整合, 使这些同门类的单项法法群走向法典化, 从而形成“环境污染防治法典”。未来的综合性污染防治法典应反映整体环境观, 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法典的立法统帅思想。

2. 重视地方环境污染防治立法

地方环境立法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延伸和补充, 是各地贯彻国家环境法律法规, 因地制宜地管理本地环保事务的保证措施。我国地域辽阔, 不同地区环境问题各有侧重点, 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差异较大, 因而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进行地方环境污染防治立法,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引进市场经济原理,发挥经济手段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强调“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这种行政主导的体制具有较高效率的优势。但它也具有局限性。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环境保护中必须充分重视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毕业论文,环境污染。。

第一,改革环境税费,建立合理的绿色税收制度。目前我国环境税费制度主要依靠两种手段来实现,一是征收排污费;二是污染税费、资源税费或生态补偿税费,其中包括资源收费、生态补偿费、生态恢复保证金、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等等,另外,有关环境关税也出台了一些调整制度。

第二,改革贷款制度,未通过环评审批不得给予贷款支持。鉴于一些地区建设项目和企业的环境违法比较突出的现象,因污染企业关、停带来的信贷风险加大,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同时也给我国环境带来严重的负担,造成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对贷款制度进行改革,明确规定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收的项目,不得给予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对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毕业论文,环境污染。。规定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并加强与当地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和金融机构的联系,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给他们,实现信息共享。

第三,增设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毕业论文,环境污染。。确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后,由市场确定排污权的价格,市场发现价格的过程就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只要超标准排污的企业所付代价大于治理费,就会激励企业治污,一旦排放量达到排放标准以下,企业就有了可以用来出售的排污权,而不能达标的企业就成为排污权的需求者。毕业论文,环境污染。。这样就形成了排污权交易市场,通过供求双方相互作用形成排污权的均衡价格。毕业论文,环境污染。。这种制度安排可以提高企业治污的积极性,使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得到实现。

4. 扩大环境民主, 落实公众参与机制

2002 年《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通过, 是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立法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但是, 目前我国环境法律、法规对于公众参与的具体方式、程序、参与效力等保障手段规定得不太具体, 影响到公众对环境污染监督的积极性。因此, 应进一步扩大、细化公众参与机制, 保障公众的环境民主权利。

参考文献:

[1]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7.

[2]谢校初,龚文启.完善中国环境法体系之我见[J].吉首大学学报,2001.(9).

[3]邓波.略论我国污染防治法的缺陷及完善[J].长白学刊,2004.(4).

[4]杜群.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创新—环境法律体系的重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5).

[5]张善信.中国环境保护法理若干问题[J].中国软科学,1999.(2).

[6]徐祥民,陈书全等.中国环境资源法的产生与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7.(65).

[7]陈靖.对完善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律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2005.(7).

第2篇

关键词:公选课;教学实践;探讨

作者简介:冯伟(1977-),女,安徽宿州人,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建恩(1970-),男,山东临沂人,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11-02

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管是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主要探索的本质内涵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满足、生命的尊严、生活的价值、资源的善用、宇宙的和谐等。”[1]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界,通识教育理念被借鉴并得到大力推广。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高校很难自主设计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因此,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成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学生开设,涉及的知识领域广、课程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因此,能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需求,对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必修课无法替代的作用。笔者四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人居环境与通风”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一些教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一、明确教学目标与定位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大量新型建筑材料、装潢材料、家用电器设备以及清洁剂、杀虫剂、除臭剂等日用化学品被广泛使用,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日益增多。同时,采暖、空调设备的逐渐普及和建筑节能的发展使得建筑物的密闭程度提高,通风换气量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进一步增大,加剧了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要解决室内空气环境问题,除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以外,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也是重要举措之一,这也正是开设“人居环境与通风”课程的目的。

高校公选课设置必须定位准确,需要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三者相结合来定位。[2]由于公选课的选课学生来自全校理、工、文、管等不同学科领域,课程基础差异较大,学习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因此,学生的学习重点并不是要求掌握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作用原理及改善措施和技术,而是使学生了解人居环境污染的产生、发展、现状和趋势,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人居环境问题涉及面非常广,在很多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人居环境质量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讲,“人居环境与通风”课程的学习,将使他们今后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有意识地减少和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尽可能地采取不污染环境的工艺和方法。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大多会在不同行业或部门成为不同层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另外,这些学生若干年后也会为人父母,他们自身的环境意识也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观念。[3]因此,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端正环境保护态度,具备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知识成为“人居环境与通风”公选课教学的核心目标,依据目标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定位,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当前,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公选课“人居环境与通风”为32学时,2学分。由于人居环境的范畴非常广泛,不可能在课内一一讲到,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基于教学目标和定位,侧重于建筑环境与建筑通风。选取“地球绕日运动规律,太阳辐射,建筑物的配置和外形与日照的关系,室外气候要素”作为第一章的内容;选取“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治理措施”作为第二章的内容;选取“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和冷热负荷,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作为第三、四章的内容;选取“建筑光环境和建筑声环境的基本知识”作为第五、六章的内容;选取“建筑通风系统的构成、原理和措施”等有关知识作为第七章的内容。

作为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以知识普及为重点的公选课,在教学内容的难度上要适当降低,知识面上要增加宽度。根据学生特点修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述第二章的内容时,并不要求学生掌握污染治理的机理、技术方法和装置,而是要向学生介绍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成因,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当的装修材料、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日常处理办法会加剧室内空气的污染,使学生理解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简便的措施减少和减弱污染。再比如,讲述建筑热湿环境负荷时,不是向学生传授负荷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而是让学生知晓哪些因素会导致建筑负荷增大,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可以从自身考虑采取哪些办法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和环保。

教学过程中,以实际发生的室内空气污染事件、建筑火灾事件,如“军团菌病”事件、幼儿白血病发病率上升、克拉玛依剧院大火等作为题材,并辅助相关的视频录像资料,从直观易懂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把国内外建筑环境与通风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应实例引入课堂,进一步充实、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由于公选课学生的来源、知识背景不同,公选课的课时少、标准低,学生容易轻视,上课热情不高。怎样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并融入其中,激发热情,提高兴趣和乐趣,是公选课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面临的问题。笔者经过四年的公选课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在公选课教学活动中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当前,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具有传统黑板授课所不具有的一些优势。但在利用幻灯片时,如果有过多的文字,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注意力不能集中,身体感到疲惫,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授课教师要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广泛搜罗相关素材,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内容充实课件,图文并茂,提高直观性和生动性,使学生乐于接受、了解和掌握。视频的一次连续播放时间也要合理控制,不宜过长,以15分钟左右为好。例如,在讲述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时,通过世界各地,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特色的有关建筑的图片,直观地反应出人居环境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相比于传统的单纯的文字介绍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再比如,讲到建筑通风内容时,以知名的英国BRE绿色环境楼为案例,将其有关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并在播放过程中加以讲解,使复杂抽象的原理变得生动、形象且易于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问越辩越明,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中小型讨论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利用15~20分钟的时间,就学生们普遍比较关心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在讲述“采暖、空调等热湿环境调节方式”内容时,就环境的改善与因采用人工调节方法而对环境构成的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危害的关系进行讨论,分析因果和利弊,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在“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这一章,安排讨论,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从性别、年龄、着装、肌肉活动强度、周围环境、心理等因素来了解人体的热平衡,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对于课堂讨论提出的一些不同的见解或分歧,要求学生课后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加深课堂讨论内容的消化和理解。

四、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以课程论文结合平时成绩作为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40%,具体根据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讨论表现等方面综合确定。对平时缺勤或迟到次数较多的学生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导,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避免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课程论文成绩占60%~70%,要求学生围绕课程内容,从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建筑声环境和光环境、建筑通风等方面选择某一主题内容,通过文献查阅、检索和上网搜集资料进行分析和论述。论述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内容要较为丰富和充实,字数要达到3000汉字以上。学生根据授课教师要求的统一的文本格式对论文进行编排,编排质量作为成绩评定的一个方面。四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发现,课程论文的撰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拓展了学生在人居环境与通风领域的知识面,并初步掌握了论文撰写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通识公选课教学相对于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教学目标与定位的明确、教学内容体系的更新和完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进,可以不断使学生开阔思路,拓宽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人居环境品质改善和提高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论坛,2006,(3):31.

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试验;授课;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9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基础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我国已确立了水资源为三大战略资源之一的地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正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的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大连理工大学水土保持专业研究方向依托于水环境研究所、隶属于水文水资源学科。大连理工大学的水文水资源学科偏重于软科学,在模糊水文学和水资源模糊集分析理论、水库洪水调度自动化、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但在原始数据的获取如现场观测和模型试验等方面相对较弱。试验侵蚀学是运用模拟试验装置在精密监测和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对被选择的侵蚀对象或地貌特征进行野外试验或模型试验研究的侵蚀学分支。建立基于试验侵蚀学的水土保持专业研究体系,加强试验基地建设,培养一批擅长流域水土保持原型观测和模型试验的创新型人才,对于进一步提高该学科的综合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建良好的试验条件

良好的试验条件是培养水土保持人才必要的物质保证。

(一)与科研项目结合,为研究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让研究生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是锻炼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项目的研究资源也是支持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目前,水环境研究所正在承担多项水土保持方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项目,为该专业方向的研究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面向科学研究、面向生产实践,以提高硕士论文的研究水平。由于硕士论文成果要运用到实际的工程中,促使导师和学生都对论文工作更加认真和重视。实际项目背景也为硕士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论文选题时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能够比较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要考虑到受硕士论文研究时间、研究深度的限制,难度不能太大,学生经过努力以后能够按时、独立完成。从水土保持研究方向的特点来看,鼓励硕士生独立设计、完成一些基础试验效果比较好。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通过学习,应该能够独立查阅文献、独立设计和完成较基础的水土保持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从水环境研究所往年培养的历届水土保持方向硕士生来看,凡是重视论文试验的学生,学位论文质量都比较高,也比较容易在核心期刊。

(二)探索试验基地的建设方法

水土保持研究的原始数据可以通过现场监测、现场调查、现场试验、模型试验等方法获得。水土保持室内模型试验不可能完成所有研究任务,因此,开展校外试验基地建设,广泛进行水土保持现象的现场试验和监测、调查是很必要的。大连理工大学水环境研究所一直与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已与该中心联合建成了模拟和观测设施较为先进的“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土壤侵蚀试验室”,近年来,每年都分派1~2名研究生,到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的李各庄基地进行为期3~4个月的水土保持试验。大连理工大学水环境研究所还与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经常进行研究人员互访、项目合作等学术活动。多年的校外合作经历证实,严谨、踏实的学术作风是获得同行认可的基本条件。在校外做试验,试验的设计、组织水平,工作人员的劳动态度,都不仅仅代表课题组,更代表大连理工大学的形象。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才能获得同行的认可和尊重。同时,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才能顺利把试验做好。在校外基地工作,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应提前准备认真、详细的试验方案;试验基地一般都设在郊区或者乡下比较偏僻的地方,许多试验器材、试验仪器无法在当地购买,所以应提前购买、落实。另外,应与合作单位以及试验工人互相尊重、互相体谅,才能把试验工作做好。最重要的是,只有认真做实验,并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才能证实所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才能获得合作单位长久、持续的支持。与校园内相比,校外基地的生活、工作条件一般比较艰苦、单调,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尤为重要。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的最好动力,同时,多方面发现、发掘试验基地的优势,也是提高同学们士气的好办法。

(三)探索试验仪器的有效管理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水环境研究所的试验仪器购置经费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学科建设经费;二是研究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近年来,水环境研究所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城市透水面集水效应现场试验、砂基透水砖研制和物理性能试验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拥有多套可用于现场试验的移动式降雨模拟设施,并已建成拥有MX-2010地貌仪、坡面径流量含沙量动态测量系统、RR1008土壤水分自动测定系统、TYE-2000B压力机等先进设备的水土保持试验室。“水环境研究所水土保持试验仪器设备登记表”根据已有仪器分类登记,定期更新,发到研究所每位学生手中。这样,学生在设计试验方案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另外,由于仪器的详细参数、入库时间、点验状态等项在登记表中都有详细说明,可以促进仪器的妥善保管,防止公共资产流失。水环境研究所一直鼓励和支持自主研制专业试验仪器,2006年以来在水土保持方向上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试验室日常工作由专人负责,借用仪器须履行登记手续,新购仪器及归还的仪器须及时登记入库,以使现有设备发挥最大效益。

二、改进研究生指导办法

掌握合理的指导方法才能顺利地培养出多层次、合格的研究生人才。

(一)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目前,作者承担“流域环境保护与管理”、“水文水资源水环境领域研究进展”中“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两部分内容。教学实践中,将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吸收本领域内国内外研究前沿成果,凝练和提高多媒体课件,形成内容完善、知识新颖的讲义,以发展和完善课程内容;同时通过讨论式教学、报告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将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学习能力得以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启发式、互动的授课方法,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作者主讲的“流域环境保护与管理”是面向水利工程学院的专业选修课。2013年有30名硕士研究生选修该课程。课程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每次课均由主讲教师课堂授课;期间也通过上课提问、优秀论文演讲等措施,与学生互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还通过课间5分钟欢乐视频,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通过课程论文写作,确保绝大部分同学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并使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同学有所创新。“流域环境保护与管理”共7章19节,学生在第一节课就布置课程论文题目,每位学生可选其中一节为题。选题时可2人选同一题、分别写;多人选同一题者,以主讲教师最早收到的前两人的邮件为准。要求学生写作时,广泛阅读文献,紧密结合课件,采用综述的写作方法,对课堂讲课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其目的在于巩固和扩展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基础知识。如果撰写的课程论文与已有教材或者已发表期刊论文的重复率达20%以上的话,该论文以0分计。课程快结束时,评选出5篇优秀论文,并让这些优秀论文的作者上台,每人作8分钟演讲。由于一直严格贯彻以上的课堂纪律,严格中彰显公平,加上任课老师认真备课,该门课程的讲课效果较好,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志向和能力确定不同的指导方案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工程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29-02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创业创新的大潮中,人才是创业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教育要面向时代,历史性地承担起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伟大使命,为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1],如何让学生拥有创新应用能力成为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

全国目前有14000多个工程教育专业,占高等学校专业总布点数的 ;工程专业类在校生超过400万人,占全国本科总数的。这些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教育界对工程教育非常关注,从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等多方位进行积极的探讨改进。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工程措施上的综合学科,是环境保护产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3],将来能为企事业单位解决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4],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本科教育应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企事业单位急需的技术人才。目前很多院校在环境工程教育中上存在诸多不足,实践教育弱化趋势尤其明显,与企业联系不紧密,重“学”轻“术”,造成工程性缺失和创新性不足。为此,以环境工程学科为例探讨实践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

一、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社会背景

在科本生培养过程中,当前高等学校以工程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改革面临多方面的压力。

1.工程教育认证。我国从2005年开始开展工程教育认证,使得一直强调的“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次有了明确合理的参照标准,几乎所有相关院校都对参与工程教育认证表现出空前的热情。申请工程教育认证的各高校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环境工程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在2007年下半年启动了认证工作。工程教育认证作为保证教育质量的外部评估,由专门职业学会会同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共同进行,以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为出发点,强调工程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以提高工程人才培养对工业产业的适应性。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将推进创业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之源、富民之道、强国之策[5]。这相应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创新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人才。

4.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我国目前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复杂多样,压力巨大[6],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人们已经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极大,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起来,国家已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中[7]。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环保产业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产业领域不断拓展,技术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8],亟需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鉴于上述社会背景,基于社会需求和环境工程专业特点,以提升工程能力为目标,以教学改革创新为动力,创新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二、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许多学科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环境工程所具有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本土性等特征日益突出,覆盖面也不断扩展。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环境工程毕业生应当具有更为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工程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创新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具体来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3.具有环境工程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能力。

4.熟悉国家环境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5.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理论及技术前沿、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环境科学的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试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的能力;归纳、整理、分析试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以工程能力提升为目标的环境工程课程体系改革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我校以优化课程体系为核心,在课程建设方面按照“加强基础、深化实践”的原则来改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如下。

1.学科基础课的构成。除跨学科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课外,重点以化学类课程(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为基础课,凸显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化学污染物监测治理方向基础雄厚的特色,各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实验课;此外,设置了生物生态类(包括环境微生物、环境生态学、生物化学)及工程类基础课程(电工学、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流体力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工程应用基础。

2.专业理论课的构成。主干课程为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为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水、气、土壤、固废、噪声分别设置相应的污染控制技术专门课程。理论教学成为系统传授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

3.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9]。实践教学环节是我校本科生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重点改革内容,新制定的培养计划中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化学化工类基础课程实验;(2)课程设计,包括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课程设计;(3)专业基础课实验,包括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该类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适当增加了设计性实验;(4)集中实践课程,利用三周进行环境工程综合实验,主要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讲义与学生方案设计相结合,进行工业废水处理、生活废水处理、水质综合监测评价和数据的质量控制;(5)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分别在二、三、四年级开设;(6)毕业论文(设计),利用第八学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研究性实验或工程项目方案设计。

上述各实践环节层层递进,形成了课程设计、验证性实验、综合实验、现场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能力五级培养模式,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通过从模拟验证,到综合性、研究性实践,最后完成独立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在实验室工作的适岗时间短,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

从创新能力形成的原理来看,实践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又是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人的创新活动成果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尤其是综合性、研究性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近年来,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依托环保行业企业、面向社会的培养新途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应用型课题的科研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提高大学生工程能力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一个系统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培养方式,通过上述一系列课程建设手段,逐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和环境工程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得以落实。

参考文献:

[1]邱荣富,唐方利,李相林,周剑.对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08,(7):131-132.

[2]黄丽坤,王鑫,夏至,黎晨晨,徐忠,吴春.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97-98.

[3]孙红文,戴树桂,徐建,马小东,汪磊,张彦峰.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培养本科创新人才――南开大学环境化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7):11-13.

[4]胡庆昊,韩照祥,马卫兴,陈文宾.浅谈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2010,26(11):176-177.

[5]于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对大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33):263.

[6]杨明,贾向桐.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和谐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3,(7):55-59.

[7]王金南,秦昌波,田超,程翠云,苏洁琼,蒋洪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5,(5):9-14.

第5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特色办学

中图分类号:G649.28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连海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环境工程专业特色办学的研究”的研究成果(0039011482)。

作者简介:严志宇(1970-),女(汉族),浙江温州人,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海上溢油风化的研究。

国家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增加和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强,环境工程专业的繁荣发展,环境工程专业的办学竞争也日益激烈。目前我国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院校为370多所、年招生人数达2万人[1]。这促使各个高校开始利用自身优势,创办基于本校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 [2-3]。

大连海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于1995年,这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并与国家海洋局大连环保研究所联合,以海洋环境保护和船舶污染防治事业为宗旨之一,建立起有自己特点的环境工程专业,以期填补我国环境教育中的空白和不足。在近20年的办学过程中,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海洋特色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模式、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环节中带有海洋特色的教学建设进行了阐述。

1 基于海洋特色的本科生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案中,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污染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规划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能够从事城市环保、海事、港口、航道、各企业以及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环境工程领域的有关研究、技术开发、规划、设计、管理和教育等方面工作。可见,我校人才培养中的海洋特色并非通过将目标限制在海洋领域来体现的,那只能画地为牢、自我设限,而是在应用领域上有所明确和细化,把海洋领域作为人才培养的立足点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标,课程体系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在基础课里,体现“厚基础”,对学生进行本专业的通识教育;在专业及方向课程平台中的限选课及其中的实践环节中,保证“宽口径”,其中部分课程体现港航和海洋特色。

在通识教学中,开设了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并辅以课程设计、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能满足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中确定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同时为了实现海洋特色人才培养,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限选课部分设有“海洋动力学”、“国际海洋污染防治法规”课程;在专业及方向课程模块的限选课部分设有特色课程“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技术”等。

2 基于海洋特色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

为了加强环境工程专业的海洋特色建设,在有限的课时里,保证环境工程专业规范的教学前提下,协调引入海洋环境知识。

首先,在非海洋特色的课程教学中,在一些案例中引入海洋特色内容,这样,既不影响环境工程专业基础教学,也通过在海洋环境保护的应用领域的拓展,增加了学生对理论内涵的理解。而在海洋特色的课程里,把环境工程的基础理论应用到港航、海洋环境保护中,充分发挥课程的专业性,针对社会需求,对学生传授特色知识、培养专门技能,教学中凸显海洋特色。

其次,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实验、实习、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视海洋特色建设。例如:我校与一些港口、海洋监测等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为学生提供港口防污染技术、海上溢油应急响应技术、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实习机会,占实习内容的25%。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四年最后一项实践性教学内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主要采用如下措施实现海洋特色培养,即将教师科研课题的子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通过上述理论教学确保“厚基础”,避免因特色而画地为牢,在实践环节通过培养学生将理论用于港航、海洋领域环境保护的应用技能,以此引入海洋特色的教学,增强环境工程教学内涵,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和学习兴趣,也拓展了学生将来的工作领域,实现“宽口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 基于海洋特色的辅助教学和教学管理

紧紧围绕当今环境发展尤其是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需要,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办学还通过各种辅助教学和教学管理等实施“特色求发展,质量求生存”。

首先,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鼓励学生与教师接触、互动,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如“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制度,就是使优秀本科生早期进入科研平台与课题组,把学校的优质学科和科研资源更加有效地转化为本科生的教学资源。教师一些海洋特色的课题丰富了学生的选择,如“MBR法对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7.16石油泄漏事件对大连周边海水中多环芳烃浓度的影响”。凭借诸如此类的制度,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为本科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得海洋特色的教学得以充分施展。

其次,通过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本科生传帮带,让感兴趣的本科生新生有选择地参加各种与海洋环保相关的社团和科技活动,把特色教学投射到第2课堂,如:“不同消油剂处理溢油对海水青F胚胎发育效应研究”、“船舶废气脱硫系统研发(洗涤水排水处理)”、“液相等离子体特性及船舶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等就是近年学生参与的国家级、省级科技活动项目。目前,这些内容占所有科技活动项目的29%。

5 结束语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尽管办学时间不长,但经过十年来的努力建设,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后一段时间,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将在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海洋特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国海洋保护和治理事业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环境保护离不开优秀的环境类专业人才,而优质的环境工程教育则是决定人才素质的关键因素。尤其在当前发展经济的快速轨道上,更要努力提高环境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国家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能源融资;货币政策;能源储量;气候与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4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5)11003208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污染在所难免,通过低碳化的能源投融资策略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能源融资作为调控能源投资的重要措施,其优势在于便于选择比较优势突出的地区调控能源融资效率,进而实现能源―经济―环境―气候协调发展。本文研究表明:第一,地区能源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地区能源消费量和地区能源工业增加值占比等因素对地区能源融资具有正向的上拉效应,货币供应量、重点地区可吸入颗粒物、能源工业增加值和地区资源储量等因素对地区能源融资具有负向下拉效应。第二,气候环境保护约束和能源工业经营发展冲动对能源融资规模具有正反两方面的重要影响,其中,气候环境保护约束相对于能源工业经营发展冲动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即两者的综合影响为负,这就导致能源融资效率往往偏低。第三,东北地区和能源工业发达地区的能源融资不足问题更为突出。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切实发挥气候环境保护政策对能源融资的调控作用。分地区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鼓励低碳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循环经济建设。第二,减少政府部门直接干预。引导能源工业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广煤制油、煤制气技术,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赢利能力,通过市场作用,吸引社会资金进入能源融资领域。第三,建立能源融资质量评价体系。梳理能源融资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坚持“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和“有扶有控”等信贷管理政策,严格限制对“两高一资”能源企业的融资支持,加大能源低碳项目的融资支持,通过“腾笼换鸟”,不断优化能源融资结构,提高能源融资效率。第四,鼓励金融机构推广绿色信贷。探索开办能源供应链金融等创新服务,通过对上下游能源企业的减排融资服务,促进金融资本与低碳能源资本的深度融合,形成优质的能源金融生态环境。第五,拓展能源金融的直接融资渠道。加快建立能源现货、期货市场,推广能源私募投资基金,开展能源类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规范和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低碳生产技术等高端研发领域。第六,坚持能源生产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加大对现有能源工业污染源治理的政策扶持力度,严禁金融机构在融资过程中“挑肥拣瘦”,引导其进一步扩大新建项目的“三同时”环保融资规模。此外,应引导能源企业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综合利用国内外气候保护资金有效支持能源工业的温室气体减排,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Myers, S 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4,39(3):575-592

[2]Myers, S, Majluf, N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13(2):187-221

[3]Stephen, A The Determin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 The Incentive Signaling Approach[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7, 8(1):23-40

[4]Bens, B, Mark, G, Simon, G The Financial Accelerate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R] Working Paper, NO4789,1994

[5]Harvey, L Allocative Efficiency vs ‘X-Efficiency’[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6, 56(3):392-415

[6]Berger, AN, Mester, LJ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Change in US Commercial Banking Industry: A Comparison of the 1980s and 1990s[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phia, Working Paper, NO97-5,1997

[7]曾康霖怎样看待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J]四川金融,1993, (11):21-21

[8]宋文兵关于融资方式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J]金融研究,1998,(1):35-37

[9]刘海虹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相关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3):24-27

[10]文宏融资偏好与融资效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1999,(6):38-43

[11]沈友华中国企业融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9]邵永同,陈淑珍基于DEA方法的中国上市生物医药企业融资效率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174-178

[10]Nordhaus, WD Rolling the ‘Dice’: An Optimal Transition Path for Constrolling Greenhouse Gases[J][R] Yale University, Cowles Foundation Discussion Paper, NO1992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1993,15(1):27-50

[11]Ayong, AD, Kama, L Sustainable Growth,Renewable Resources and Pollution[J]Jounal of Economics Dynamics & Control, 2001, 25(12):1911-1918

[12]王灿,陈吉宇,邹骥基于CGE模型的CO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1621-1624

[13]王铮,吴静,朱永彬,等气候保护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2-65

[14]Kumbhaker, SC, Parmeter, CF The Effect of Match Uncertainty and Bargaining on Labor Market Outcomes: Evidence from Firm and Worker Specific Estimates[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10,31(1):1-14

[15]Cleary,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Status[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9, 54(2):673-692

The Study on Efficiency of China Regional Energy Financing

――Based on perspectives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Xing Yi1,2

(1School of Finance,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2Administration Office, Peoples Bank of China Taiyuan Central Branch)

第7篇

[关键词]环境史 环境问题 历史研究对象 历史认识论 历史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8-0089-05

在多年的环境史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无论是自己的思考,还是同学们的询问,都涉及环境史研究的意义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笔者有些心得体会,并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们做过或深或浅的交流。这里,将近年来的一些想法以及研究工作中的一些思考总结出来,以飨读者。

关于环境史研究的意义,当然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和表述,对于不同的受众来说尤其应该如此。对于从事环境史学习和研究的历史学专业的同学来说,笔者重点强调的是,从推动历史学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环境史研究的意义。具体而言,是从历史研究对象、历史认识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加以把握。

我们知道,史学界已有人认识到,环境史的一个突出的贡献,是使史学家的注意力转移到时下关注的引起全球变化的环境问题上来,这些问题包括:全球变暖,气候类型的变动,大气污染及对臭氧层的破坏,森林与矿物燃料等自然资源的损耗,核辐射的危险,世界范围的森林滥伐,物种灭绝及其他的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外来物种向远离其起源地的生态系统的入侵,垃圾处理及其他城市环境问题,河流与海洋的污染,荒野的消失及宜人场所的丧失,武装冲突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等等。[1] (P2) 上述认识,显然是从历史研究对象的角度对环境史研究意义的一种阐发。简言之,环境史研究大大拓宽了史学的范围,其中一个方面,如上所示,即史学家已经将长期以来受到忽视的环境问题或环境灾害纳入史学的范畴,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这也是对人类历史内容之认识的一个很有意义的突破。关于这个方面,笔者曾结合洛维特的《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中的一个观点,[2] 谈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洛维特在书的“绪论”中说到:“无论是异教,还是基督教,都不相信那种现代幻想,即历史是一种不断进步的发展,这种发展以逐步解除的方式解决恶和苦难的问题。”[2] (P7) 针对洛维特的这一说法,笔者不敢肯定异教或基督教是不是“都不相信那种现代幻想”,但笔者认同,世界历史进程的确催生了这样一种现代思维现象,即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其中一个衡量标尺,是“我们这一代”比上一代活得更好,而活得更好的体现,则可能是物质的占有量更多,精神的自由度更大。并且,如果将这种“历史不断进步的发展”认识,全然说成是一种“现代幻想”,肯定会惹来众多的非议,因为对很多人来说,他们无需用什么深奥的道理,只要列举凭经验就能感知并触摸的诸多事例,就可以指证洛维特的“现代幻想说”的虚妄。

然而,愚见以为,洛维特的上述说法是有着深刻的道理的,因为,时下的环境史研究几乎可以证明的,不是“现代幻想说”的虚妄,而是“那种现代幻想”的虚妄。换言之,环境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已表明,“历史是一种不断进步的发展,这种发展以逐步解除的方式解决恶和苦难的问题”确乎是一种现代幻想,因为它可以通过并已通过一个个实证研究,无情地向人们揭示,人类在维系自身存在的同时,很可能打破了神圣的自然秩序,或者说切断了伟大的“存在之链”(The Chain of Being)。这样,不管他如何抗争,到头来未必能逃脱“弑父娶母”的悲惨命运。所以,我们很不情愿地看到,在人类文明史,尤其是近代以来以“现代化”为发展方向的历史进程中,有多少生命、多少存在成为了现代化进程的祭品。可以说,人类在“以逐步解除的方式解决恶和苦难的问题”的同时,也在“自毁长城”――制造了更多、更深的苦难与恶;其中最为深重的,可能莫过于人类自己制造的核弹有可能将人类文明及其赖以支撑的大地炸得粉碎。如今,“生存还是毁灭”,的确成了问题。并且,今天人类的生死之忧,并非只是像哈姆雷特那样对“人”的生生死死这一个体问题的忧虑,而是对生养人类的大地母亲及其养育的无数生命之存亡的整体问题的思索。因为,如果不讳疾忌医的话,我们就应该坦承,人类文明的发展其实包含着重重悖论。在一定意义上,人类为生存所需,可能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存在之链”。创造即毁灭。人类为改善衣食住行所创造的哪一项物质成就,不是以其他存在的被消耗或死亡为代价的?譬如水泥路面的建造。人们在发明坚固耐久的材料,用它来构筑平整光洁的路面时,也阻塞了地下水源的涵养,干涸了地上、地下生物的生命之泉;更何况,这样的材料可能还是以挖空、炸碎山体而取得的。

的确,环境史家所研究的各类环境问题,是一个事关包括人类自身的整个地球的“生死之忧”的大问题。由此,笔者认为,即使环境史研究停留在这一层面,也足以体现它存在的价值,因为它已惊醒一度沉睡在“发展”、“进步”之春秋大梦中的人类。在人们当下所制定的应对环境问题的各种措施中,不能说没有环境史学家所贡献的智慧。关于这一点,美国环境史学家沃斯特在《我们为什么需要环境史》一文中作了精辟入理的分析,[3] 其看法颇具代表性。

当然,环境史研究肯定不能也不应停留在为人类文明大唱挽歌的层面,毕竟,人类所拥有的理性“又是一个最坦诚的监督者,会对人类生存的偏颇行为发出调整的信号”。[4] (P431) 其实,理性在“对人类生存的偏颇行为发出调整的信号”时,也不能不受“自然感性”的感召,所以,我们断不能将它们两者割裂开来。实际上,人类也正是在其理性和自然感性的共同催促下,一次又一次地发出要求人类自身调整的强烈信号的。梭罗、缪尔、利奥波德、卡逊……无数先贤往圣的言与行,正是他们在面对人类偏颇行为时所发出的这样的信号。我们既然有志于环境史研究,就不仅要学会倾听和接收这样的信号,而且还要以我们自己的方式来宣扬这类榜样的力量。

从这个方面来说,纳什在《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一书中,[5] 已经为我们勾勒了如何把握这种“信号”的清晰线索。笔者近几年在这一领域也有所探寻,并拟定了系统研究的计划。目前,已从政府立法和民间环保两大层面着手,指导研究生共同研究。在政府立法方面,已指导同学研究过英国1876年的《河流防污法》和1906年针对空气污染的《碱业法》(制碱业在19世纪中叶以来一直被英国人视为污染空气的大户)。[6] 在民间环保方面,我们目前关注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的相关内容。譬如:关于美国,有同学研究了以缪尔为首的自然保护主义者和以平肖为代表的资源保护主义者之间的交锋。[7] 关于英国,有同学研究了“国民托管组织”(The National Trust for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 or Natural Beauty)的环境保护行动,[8] 有同学梳理了“皇家鸟类保护协会”(The Royal Society for Protection of Birds)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并分析了其活动的意义和影响,[9] 还有同学正在研究和总结“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The Roy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的历史和成就。关于日本,有一位同学从环境社会史的角度研究日本新水俣病问题,探讨水俣病患者与同情他们的人士的维权行为。为此,他去日本留学一年,除了收集文字资料,还作了必要的调研工作,从而将一个普通的日本匠人――旗野秀人在35年里积极支持水俣病患者并倡导地域再生的言行呈现出来。他在毕业论文中,花了一节的篇幅记录了他对旗野秀人的采访。从中可以看出,在一些日本人眼中的这位“怪人”在帮助那些面对死亡和痛苦的患者时,以他自己的人性之美,呼唤着人们对人与自然之爱的追求。[10]

2006年,我们编写了《和平之景――人类社会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一书,[11] 该书分三大部分,主要梳理了20世纪人类社会存在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灾害,人们面对环境问题所作的反思,以及各方面力量针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行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从两个方面增进了我们的认识。一方面,我们从学科层面认识到了环境史可以拓展和深化的历史内容,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环境史在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譬如物质环境史的同时,还可以与政治史、社会史、思想史、军事史等相结合,从而发展出环境政治史、环境社会史、环境思想史、军事环境史等众多的次分支领域。并且,我们已对其中某些领域及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12] 另一方面,我们在思想层面领悟到环境史研究可以揭示出人类所具有的深刻的悲剧精神。自近代以来这种悲剧精神的某种体现,在于哈姆雷特式的形而上沉思始终在与克劳狄斯式的冷静计算相较量。虽然后者可能一时占上风,甚至仍在变本加厉,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在人类文明史中,对真实的、有机的“家园”之爱和冥想,一直不曾中断;对自然之内在价值的倡导似乎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强音。①

以上是从历史研究对象的层面来谈环境史研究的意义的。对此,我们还可以补充说,就历史研究领域和主题的扩大,以及重新探讨与解释众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而言,譬如,重新探讨19世纪英国的霍乱,[13] 重新解释近代欧洲国家的殖民活动[14] 等,环境史无疑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从历史认识论层面,我们又如何把握环境史研究的意义呢?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在《世界近现代史基本理论和专题》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讲过“环境史:作为一种反思的史学理论”这一专题。在此笔者想同大家一同思考这样的问题,当史学工作者受到当代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影响,而着手研究环境史时,他们看待历史的视角有什么变化?他们对史学作出了什么样的新的思考?为此,笔者从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认识中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且突出强调,当我们说环境史学工作者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认识历史运动,意识到人与环境的关系自古以来在每一个时期都具有塑造历史的作用时,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并深入研究,环境史到底应如何认识人、认识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环境史对人的存在的认识及其意义,笔者曾做过专门的分析。[15] 目前笔者正在思考和研究的是环境史对自然、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认识和书写问题。对前一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高国荣先生在其博士论文《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环境史研究》中有一章专门谈及,而且谈得比较透彻。笔者认为,环境史研究者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除了要充分揭示各时期各文明(包括各学科)中的人们关于自然的“实然”认识外,还应该进一步挖掘他们针对人类自己、约束人类自己而赋予自然的“应然”蕴涵。在这方面,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无疑是我们从中汲取思想养分的宝库。其中,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大地伦理学、深生态学、自然价值论、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等学说或主张,对于我们如何认识和定位环境史的自然观,可能会很有启发。在笔者看来,生态价值或自然价值本身,不是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而是一种信仰,既然是信仰,信以为真即可。谁都能感觉到,人类能存活到今天,全仰赖着大自然的恩泽;迄今,人类也只能从大地母亲那里获得滋养的乳汁,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饶有兴味的是,自然之先在的权利和价值作为不争的事实为何在今天非得经过论证还要大力倡导不可呢?这倒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纳什在其著作中已为我们勾勒了这一研究的线索。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笔者在教学中从物质、能量和信息之交换的角度进行了论述,现在看来,我们的认识停留在这一步是很不够的。固然,环境史研究作为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必然要借鉴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所提供的数据资料,① 乃至范畴和思想,但是它肯定不应满足于对有关事实的陈述和对外在关系的认识。我们不要将环境史局限于专门之学,而要首先将其主张的人与自然互动的核心理念视为一种通识观念,以重新考察人类的历史运动,从而如上文所述,对许多历史现象作出新的解释。其次,还要将环境史的人与自然互动理念内化为一种情感。这样,在涉及人与自然之关系问题时,虽然我们已看到,古人早有“天人交相胜”的论述,其中既有交相利的一面,也有交相害的一面,但是我们仍然主张,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内在的生命关联,人应该践行对自然的无条件之爱,而这种爱是不需要论证和计算的。为此,也需要我们通过研究将历史上本来存在的这类爱与美的言行揭示出来,使其中的思想智慧融入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还有,从历史方法论的角度,我们也可以认识和分析环境史研究的意义。对此,笔者从治史原则、叙述模式与具体方法等方面,谈过环境史应有的特色及其推动史学发展的重大意义。譬如,关于环境史的治史原则,笔者的看法是“上下左右”,这是从环境史的研究对象出发,并结合传统史学和新史学的原则而生发出来的。具体而言,“上下左右”是对环境史的研究对象,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的形象概括。其中,“上下”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中的上层、下层,一是自然中的天上、地下;“左右”主要指人周围的动、植物和其他环境要素。而对上下左右的有机联系及其历史变迁的认识和研究,因将社会的历史和自然的历史勾连起来,从而与传统史学和新史学相比,可能会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或揭示历史的存在。这样,环境史凸现的“上下左右”的原则,即是对传统史学的英雄史观和新史学的“自下而上”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在这里,“继承”可以从人及其社会的角度来认识,“发展”可以从自然的角度来理解。关于环境史的叙述模式,笔者的表述是“天地人生”,这是对环境史叙述的立体抽象。其含义是,环境史的叙述,包含了天、地、人、生物等各种要素,人们通过讲述这些要素之间因相互影响、分合交错而演绎的各种故事,构建了一种立体网络状的历史画面。② 至于环境史研究的具体方法,尤其是跨学科研究,已有不少学者作了论述,③ 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关于环境史研究的意义问题,我们可以从诸多方面加以把握。对于笔者个人来说,从事环境史研究也是自己摆脱环境无意识、增强环境意识的环境启蒙过程。这确实是实情,因为在这之前,笔者从没考虑过自然的意义这类带有哲思的问题,即使对自然有些认识,那也只是人人在与自然打交道时都必然会有的那种朴素的直观的想法。现在,笔者这方面的认识多少有些升华,对自然的爱、对弱者的关怀已内化为自己的心性气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较好地遵循深生态学的理念,俭朴、节制已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这样,笔者从事环境史研究也就能做到更自觉、更积极;不盲从、不懈怠。

如果笔者不研究环境史,就产生不了上述各方面的认识;换个角度说,笔者以前所学习和研究的历史,并没有教给笔者上述那些可能更为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史学智慧。此外,对于环境史研究的社会功用或现实意义,笔者曾用三句话来概括,这就是:环境史研究是认识环境问题的一条路径,是解构有关环境问题之不当论调的一种方法,是增强环境意识的一个措施。而且,为了将这种认识运用到对现实环境问题的理解之中,笔者还于今年4月申报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百人工程”项目,倚重“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两位朋友,计划对北京市危险生活垃圾的现状展开调查,并从废物流的角度加以分析。我们期望,通过关键问题和关键角度,从一个方面切实深入地把握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对危险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置和管理提出具体的建议,并为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特别是分类回收体系的建设提供决策依据。这一调查计划已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并已按计划进行。可以说,这项调查工作的开展,正是环境问题研究者和环境教育宣传者接触现实、了解现实问题的一种方式,也是环境史研究的现实意义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Hughes,J. Donald. What is Environmental History?[M]. Cambridge,UK: Polity Press,2006.

[2][德]卡尔・洛维特著,李秋玲、田薇译. 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M]. 北京:三联书店,2002.

[3][美]唐纳德・沃斯特,侯深译. 我们为什么需要环境史[J]. 世界历史,2004,(3).

[4]周春生. 悲剧精神与欧洲思想文化史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美]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著,杨通进译. 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M]. 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6]郭俊. 1876年英国《河流防污法》的特征与成因探究[A].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张一帅. 科学知识的运用和利益博弈的结晶――1906年英国《碱业法》探究[A].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7]胡群英. 资源保护与自然保护的首度交锋――1901-1913年美国人关于修建赫奇赫奇大坝的争论[J]. 世界历史,2006,(3).

[8]宋俊美. 为国民永久保护――论1895-1939年英国国民托管组织的环境保护行动[A].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9]魏杰. 英国皇家爱鸟协会的兴起、发展及其意义[A].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2007届学士学位论文.

[10]陈祥. 从日本安田町反公害运动的新模式看地域再生的内涵与意义[A].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11]梅雪芹主编. 和平之景――人类社会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12]贾B. 高技术条件下的人类、战争与环境[J]. 史学月刊,2006,(1);刘向阳. 环境政治史理论初探[J]. 学术研究,2006,(9);刘向阳. 从环境政治史的视野看20世纪中期英国的空气污染治理[A].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13]毛利霞. 霍乱只是穷人的疾病吗?――在环境史视角下对19世纪英国霍乱的再探讨[A].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14]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著,许友民、许学征译. 生态扩张主义:欧洲900-1900年的生态扩张[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第8篇

一化学污染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危害 

化学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与污染物本身的性质、浓度以及污染途径和方式有关。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急性危害 

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环境,使得暴露在其中的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等。例如在英国多次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美国的洛杉矶、东京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米糠油多氯联苯污染事件等。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的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造成12.5万人中毒,6495人死亡,5万多人终身受害等等。环境污染的急性作用显现较快,影响明显,易于引起人们的重视。 

2慢性危害 

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环境,小剂量长期作用于人体至一定程度,可以产生慢性中毒。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含量虽微,却可通过食物链以千倍或万倍以上的浓度在生物体内富集。人在这种受污染环境中生活数月、数年后可逐渐引起机体的慢性中毒,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功能变化,使人群中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慢性危害常常并不引人注意,而是日积月累,缓慢地进行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旦觉察,往往己为时过晚。如日本流行的“骨痛病”、“水俣病”,都是这方面的突出例证。 

二环境保护教育的目的 

目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搞好环境保护,必须抓好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环境保护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向人们提供一些知识,以便其在开发资源以满足人类当前和未来的物质、文化需要时,可以对所有由此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所觉察和预见,并在开发活动中对此加以考虑,从而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有一个崭新的认识。第二,环境教育还应促进人们对环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所认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得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发达的经济也为保护环境提供了物质条件,这是环境与经济统一的一面;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工业的高速发展,必然会使工业产生的“三废”增多,从而加大对环境的压力,降低人们生活的质量,并且,对环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虽然能使经济得到短期的高速发展,但这种发展是有害于人类的,因此,我们应该认清环境与经济的这种辩证关系,它实质上也就是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是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第三,环境保护教育还应该使人们认清经济、政治和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人类所面临的很多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某个环境问题可能会对多个国家甚至全球产生影响,例如温室效应、酸雨等,它们的解决毫无疑问地会牵涉到政治因素。因此,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在环境领域合作的重要性,从这种意义上讲,环境保护教育在建立改善环境的国际秩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使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意识到自己对保护环境所应负的责任。环境保护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它的这一目的。要使人们明白,任何个人和团体的活动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从而意识到自己在保护环境与改善环境中的责任。 

三我国环境保护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30多年来,在教育、环保等部门的努力下,我国的环境保护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和多形式的环境保护教育体系。一是专业教育。一些普通高校、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环境类的专业;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些专业开设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为环保事业输送了大量科技管理人才。二是岗位专业培训。面对环境系统不少人员专业面窄、知识老化等情况,开展成人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等工作,提高了环保干部的素质。三是全日制学校的普及教育。在普通中小学中,强调把环境科学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近年来,也有不少地方开展课外环境保护教育活动,通过讲座、竞赛、论文、夏令营等形式,吸引了中小学生的参与。四是社会教育。环保部门通过举办学习班等形式,对企业领导和职工进行环境教育,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应该说,我国的环境保护教育取得了不少成绩,特别是专业教育方面,形成了一套多层次人才结构培养体系。但是,不难看到,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我们的环境保护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环境保护教育面窄 

环境保护教育具有全民性的特点,每一个国民,都应该对环境负有责任。由于体制原因,我国教育或环保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一些工作,广大人民群众不能有效地接受到有关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一些发达国家的公众有较高的环境意识,是因为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接受了环境保护教育。 

2宜传力度不够 

环境保护教育具有全程性的特点,即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要随时接受环境保护教育,各种公共媒介都负有宣传责任。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无论从宣传的广度与力度上都显得较薄弱。世界上公众环保素质高的国家,其政府都不遗余力地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电影、展览等新闻宣传媒体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3决策层和领导者缺乏重视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环境保护,很多人往往以为只是环保部门的责任,在企业中,厂长经理也只注意经济效益,很少考虑生态效益。所以应当提高领导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落实领导责任。 

四师范院校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意义 

1师范院校的环境保护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人才素质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身体、文化、道德、心理等素质外,环境意识应是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而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其中最主要一部分靠的是教师的传授,教师在讲授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使他们能正确处理和对待生产生活中有关的环境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师范院校中的环境保护教育有助于环境教育体系的完善 

中国的环保大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能否建立起完善的环境保护教育体系。环境保护教育分为三部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的任务最重,如学校的环境保护教育能搞好,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就能随之很快提高,而学校教育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环境保护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环境保护专业知识和环境教育的教学技能,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知识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师范院校的环境保护教育,对整个环境保护教育体系的完善有重要作用。 

3教师是环境保护教育的中坚力量 

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各级各类教师的专门机构。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是哪一代人的事,它是人类社会繁衍生息的永恒主题,需要人们持续不断地为之努力奋斗。就目前的情况看,环境保护教育的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而实施环境保护教育的主战场又在大中小学。在中小学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小学教师有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是中小学搞好环境保护教育的关键。高等师范院校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高度重视师范教育在实施环境保护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4化学教育是普及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与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学化学教师自觉地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育之中,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树立环境道德,已成为中学化学教育的新内容。高师化学系承担着培养面向中等教育化学教师的重任,学生将来大部分将走向中学或其他相应的教育岗位,通过他们的教育将会影响一批又一批未来的化学及科技人才。 

中学化学教师应有较扎实的环保知识,这就要求在高师化学教育中增设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如环境化学、环保化工等,讲授环保的意义、污染的危害性、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工业废物的处理、现代环保新技术新方法等,把当今人们最关心的环境保护、能源问题等引入教学计划之中,这样既开拓了化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又教给了学生与化学专业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与技能,以便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很好地对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使他们把保护环境的行为变为自觉的行动,珍视环境与资源。 

总之,环境保护教育是百年大计,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在师范院校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意义尤为重大,它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全面提高未来公民的环保素养,推动我国的环保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向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陈荣悌,赵广华.化学污染———破坏环境的元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陈践,朱青山,赵由才.环境教育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42-46. 

[4]邹淑珍.高等院校加强环境教育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7(4):39-40. 

第9篇

但是,人类为了自己的发展,不惜代价“征服”地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极端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及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于危机之中,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因此,增强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已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对生态环保问题相当重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决定》中兼顾到城乡环保协调、区域环保协调和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三大环保领域的协调,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作为一名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者,应该结合学科优势,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为我国的环保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以生物课堂为渠道,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以生物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知识的理论教育,即寓生态环保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提高认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首先,学校和学科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必须认真上好课本内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决不能拘于形式或让学生自学甚至干脆不讲。由于有些地区的初中生物成绩不计入升学考试总成绩,于是,有些学生认为生物科是“杂科”,可学亦可不学,出现厌学情绪;有些教师也认为这是可教可不教的内容,学生也就顺水推舟,不愿学了。诸如此类的思想认识,严重阻碍了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制造“可教时刻”,创设兴趣盎然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的精力集中在“愿学时刻”。如,在讲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吸收作用中的无土栽培”时,可提问学生:“大家有没有看过没有土壤培植出来的植物呢?”这个问题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很快进入“愿学时刻”,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吃过水里种的豌豆苗”、“我吃过无土番茄”、“我吃过沙里种的豆芽”……教师接着讲述无土栽培的原理和优点,并讲述无土栽培在生态环保中的意义。这样,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灌输生态环保知识给学生,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二)重视教材中与环保有关的“活动”等栏目,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虽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有部分老师还是摆脱不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对教材中的一些“活动”、“建议活动”等栏目不够重视,栏目内容知识教学有一带而过或只字不提等现象,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学工作者,一定要领会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教材中与生态环保有关的每一个活动,用好这些活动栏目,使新课标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在执教“一次性木筷的利弊”讨论活动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木筷加工厂厂长、餐馆经理、餐馆消费者、清洁工、环保人士、林场工人、政府官员等角色,让他们在各自的立场上发表意见。加工厂厂长组代表说:“一次性木筷的好处非常明显:1. 卫生;2. 方便,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3. 便宜;4. 易被自然分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等”。餐馆经理组代表说:“我赞成使用一次性木筷,除了加工厂厂长所说的外,还有两点好处:1. 成本低,我们不用雇人洗筷子;2. 卫生,不需要耗电去消毒”。餐馆消费者甲:“一次性木筷卫生、方便、便宜,很好”。消费者乙:“一次性木筷方便、便宜,但是否卫生,我表示怀疑……”清洁工组代表:“一次性木筷不好,筷子用后乱扔,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而且加重了我们的工作负担,为我们的清洁、运输、处理等带来许多不便,这也是现在垃圾量比以前多的原因之一”。环保人士:“树木被砍伐,破坏森林,大量资源的浪费与垃圾的堆积,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带来了无穷的后患”。经过角色扮演,讨论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一次性木筷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然而代价却是沉重的,让学生分析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弊端,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最终从保护生态环境、拯救森林的角度思考,通过举手表决,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应该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三)在课堂教学中扩充课外知识,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光靠课本中的生态环保知识照本宣科是不够的。教师应结合实际,搜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资料进行教学,如,讲授保护我国举世闻名的珍稀植物时,可穿插一些对环境有净化作用并要加以保护的植物进行教学。如,天然解毒机――木槿,粉尘过滤器――榆树,抗污降毒树――夹竹桃,天然吸尘器――泡桐,绿色消声器――珊瑚树,污染监察兵――女贞,常绿净化器――黄杨等等。这些课本外的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想不到自己身边的许多植物对人类环境的作用如此巨大,都能意识到要注意保护这些植物,并且要大力宣传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又如,讲到有关益鸟的保护时,除书本介绍的森林医生――啄木鸟外,还介绍其它益虫、益兽、益鸟,如地下耕耘者――蚯蚓,大地清道夫――蜣螂,蚜虫死对头――瓢虫,除害飞行家――蜻蜓,田间卫士――青蛙,壁上小老虎――壁虎,捕鼠能手――猫头鹰,灭鼠益兽――黄鼠狼,灭害功臣――乌鸦等,这些动物也是人类的好帮手,都有其自身价值和生态环保价值。通过课外资料的搜集、讲解,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强了生态环保意识。

二、以课外实践为途径,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就好像纸上谈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通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组建“环保志愿者”小组,宣传生态环保知识

通过校园广播、校报、黑板报以及在公示栏张贴海报等多种宣传方式,向广大同学宣传生态环保的重要意义及相关知识。动员、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环保志愿者”小组,成为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浓厚的氛围中,获取课堂中无法获取的知识。“环保志愿者”小组的组建,使学生在有组织的情况下,通过志愿者活动向更多市民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同时,在“环保志愿者”小组的带动下,校园生态环境也大为改观。

(二)让学生收集信息,编辑手抄报,参与生态环保活动

先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寂静的春天》、《沙乡年鉴》、《环境保护》等科普读物,并让学生根据手抄报的编辑需要到学校图书阅览室查找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各种环保信息。如,有的同学注意到,2001年7月13日,北京奥申委在莫斯科陈述情况后,国际奥委会委员提出“北京如何解决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环保问题,我们的回答是改用天然气作燃料并使用自行车,提出申办“绿色奥运”的理念,国际奥委会对北京的回答很满意,我国最终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诸如此类的信息编入手抄报,将手抄报办得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手抄报的编辑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还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更深刻地领会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

(三)组织“生态环保”研讨会,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研讨会要在学生掌握一定材料、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后召开。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撰写“生态环保”小论文,并提供一些主题,比如“怎样解决白色污染”,“如何提高空气质量”,“怎样建设生态旅游区”等。在小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学生会将他们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上升为理论,而且材料颇为真实。在研讨会上,让学生自己宣读论文,发表自己的新观点,然后,同学们发表各自的看法,通过研讨形成研讨会决议,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组织学生参与生态环保实践,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学校周边有很多企业、居民点、河流,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调查小城镇、居民点或河流的生态环境状况,观察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对水质以及周围空气的污染和蚊蝇的孳生等;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深入调查各乡镇居民对生态环境污染的感受和希望。调查造纸厂、水泥厂、松香厂等企业的污水排放情况,观察污水注入河流后造成的河段环境变化。组织学生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清理“白色污染”(塑料污染)。要求每一位环保志愿者每年在校园、林场或学校的德育基地种植一定数量的花草树木,并落实种好、管好的责任制。这样,学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热情,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总之,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生态环境正处于危机时,作为生物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学科优势,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责无旁贷地保护环境,珍爱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恩山.生物学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M].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121.

[2]林崇德.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自然.环境)[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12:363-368,433-436.

[3]殷海成.生物教学渗透生态环保意识教育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0(1):26-27.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