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非语言交际论文

时间:2023-03-17 17:57:53

导语:在非语言交际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非语言交际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商务沟通,跨文化培训

一、引言

随着加入WTO,2002年我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世界500强中的80%以上已进驻我国。中国也融入世界,各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但由于东西方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目前的情况对国内跨文化商务人才不仅仅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当前,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是其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已经得到极大的重视,成为跨文化商务人才除了专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以外,还应该具备的第三种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庄恩平,2004)。然而,非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就此,笔者进行了以下调查,如表一(数据来源: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全部期刊,(1999-2007))。

以上数据表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包括其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行为差异,功能,内涵,重要性方面的研究已经占有相当的比例(39.7%),但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1.0%)的研究,尤其在商务领域(跨文化非语言商务沟通占0.2%)的研究,还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作者试图从非语言交际被忽视这一现状出发,着重分析其内在和外在原因;构建在跨文化培训中提高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模式,并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如何真正提高跨文化商务人才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二、非语言行为的本质及其在商务沟通和实践中被忽视的原因

不管是在日常交流中,还是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语言行为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看。

首先,从内部原因来看,由于非语言行为的潜意识性和它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其在同一文化氛围下的日常沟通中常常被忽视;而在不同文化碰撞的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对非语言行为的忽视或知之不深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先看非语言行为的文化性,它指非语言行为的意义同语言行为一样,受文化影响,由文化决定。本文所指的狭义上的非语言行为指在一个群体内部、共享的、因袭性和规范性都很强的非语言行为。形式上约定俗成,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中也就具有不同的意义。也就是说,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大多数情况下,在表达思想时是与文化相连的(贾玉新,1997:448)。在跨文化语境下,由于编码和解码的方式不同,常会引起误解或文化冲突。这也使得研究非语言交际与文化关系在跨文化商务沟通和谈判中的作用突显出来。表二列举了一些在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表达不同意义的肢体语言和其含义。

其次,我们来了解造成非语言行为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外部原因,即人们在脑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偏见或误解。

1、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

在日常的交际过程中,人们通常认为语言交流才是真正的交际,远胜于非语言交际。其实不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伯德惠斯特尔曾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0 %左右。

一位美国公司负责亚洲市场拓展的经理刚刚完成了一天与日本客户的谈判,他松了口气,认为日本人在谈判时很好商量。即便遇到最棘手的价格问题时,他们仍然满面笑容并满口称是。照这个进度,第二天就可以签合同了。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日本客户依旧笑容可掬,却怎么也不肯签合同。造成这位美国经理困扰的原因,在笔者看来,均来自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根据Richard D. Lewis对世界各国文化管理类型的分类(Richard D. Lewis: 2000),美国文化属于单线时间型,谈判模式属于的“生意型”文化,即在集中一段时间内只专注于一件事情,在谈生意时直奔主题,不在乎“面子”和“关系”;而日本文化属于多线时间型,谈判模式属于“关系型”文化,即在一段时间能安排几件事情交叉进行,谈生意前要先建立关系,所以他们不急于达成一个合同,更重视今后的发展,很在乎 “面子”。因此,美国经理在谈判时力求在最短时间解决问题。这使日本客户认为美国经理没有诚意。日本客户的“面子”也没有得到“喋喋不休”的美国经理的维护。另外,美国经理没有充分体会“是”的含义,在日本,它可以表示肯定、疑惑、停顿或仅仅表示“我在听,你可以继续”。美国经理把“是”片面地理解成为赞同,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2、非语言交际所包括的范围

非语言交际的范围非常广,可人们目前对它的理解还局限在接触,目光,手势,面部表情等。毕继万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将非语言交际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言和环境语言(毕继万: 1999)。体态语和副语言是与身体有关的非语言,通常能够为人们所注意,但由于文化差异,易被误解;客体语言和环境语言与周围环境相关,则易被忽略。比如近体距离,Hall在《无声的语言》中对美国中产阶级调查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把这种距离分为8种。对中国人来说,体距均比英美人要近。所以中国人与英美国家的人交谈时,英语国家的人常常感到中国人站得过近,使人觉得不舒服。中国人则会觉得英语国家的人站得过远,使人感到不那么友善。了解到这一点在跨文化商务接待和沟通时显得尤为重要。

三、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模式

传统的跨文化培训把重点放在语言能力培训和对不同文化习俗知识性的了解上,但这样的培训往往事倍功半。只有把文化因素有意识地、系统地导入商务沟通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增强商务人才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不但重视语言能力的提高,更重视非语言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达到跨文化培训的效果。具体采取培养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意识和拓宽跨文化非语言相关知识并进的方法,在案例分析或商务实践中,实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飞跃。下面坐标轴示意了上述模式。

学习有关非语言行为和手段在不同文化的相关知识。Samovar提出:“任何人都无法列举和描绘出每种文化的所有非语言行为,但是,如果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正确理解一些常见的非语言行为的信息,就可以对所需要的信息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据此,在对跨文化培训中,在对该国民族风情、宗教哲学等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某一些国家或民族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进行综合概括,归纳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非语言交际模式,作为谈判人员知识储备。实际上,对于商务人士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无需刻意去模仿外国人的非语言行为,最需要的是了解相同行为的不同文化涵义,特别是易引起误解和冲突的那些行为的文化涵义,这才应当成为跨文化商务培训的重点。比如肢体语言、目光接触、体触行为、沉默的含义、衣着、体味、对空间的态度、对时间的态度等。这亦是提高跨文化非语言能力的基础,具备了这些知识,才能得到非语言交际能力质的提高。

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敏感度。我们在跨文化培训中要求商务人才在实践中能通过理性的分析对异国文化中重要但细微的特点了解,即可以感知,可以接受其它文化非语言行为和手段的不同。由于个人行为由个人观念决定,个人观念又由其民族文化决定,要彻底了解商务沟通中不同的非语言行为和手段(最外层),首先要了解东西方截然不同民族文化下所隐含的价值观(最里层),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往往赋予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跨文化培训才能使商务人才自然、准确地理解和传递最外层的非语言行为和手段背后具体的企业文化和个人观念(第二层)。也只有从核心的层面真正提高了非语言交际意识和敏感度,才能推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提高。

增强商务实践。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具备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就是要看他能否应付与处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即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以致用。也可以说培养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是为了培养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应付各种各样的场合、各类人际关系的技能,因此需要在实践中增强。在跨文化商务培训中,我们基于培训人员已掌握的跨文化非语言知识和初步具备的对非语言行为的敏感度,采取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人发言的方法,逐步提高培训人员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71-73.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67-269.

第2篇

一、文章、著述与教材

20世纪80年代,IC在国内引进并迅速发展。何道宽(1983)的“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学”率先向国内介绍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引起国内学者的研究兴趣与重视。此后,《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等期刊刊登了多篇文章,介绍、翻译这门学科在国际上的研究动态,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到1993年,发表的相关论文已达百篇,多被收入《文化与交际》和《文化与语言》两本书中。近几年发表的对我国今后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的代表性文章有:“跨文化交际发展趋势:跨学科研究与应用”、“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思考”、“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国际跨文化交际交流研究中常用的定量数据分析方法”、“趋势与特点:跨文化交际研究评述”等。这些文章根据国际上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了建议,论证严谨周密、分析中肯,既有宏观的概论又有微观的细述,对跨文化交际研究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此外,国外跨文化交际专著在国内翻译出版。如L.A. Samovar的《跨文化传通》;Edward Hall 的《无声的语言》;S. Mortenson的《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等。

90年代,我国跨文化交际学成为独立学科,出版了国内学者的专著或论文集,IC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影响较大的除上文提到的两本书外,还有一些也受到了广泛好评(关世杰,1995;王宏印,1996;胡文仲、高一虹,1997;贾玉新,1997;胡文仲,1999)。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院校大幅度增加,出版了一批适应教学需要的教材,主要有《跨文化交流入门》、《跨文化交际教程》、《跨文化交际学选读》、《中西文化之鉴》等。

二、专题研究

1.以语言为中心,通过中外语言对比揭示语言、文化、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

(1)词语的文化内涵、话语篇章结构、专业交际文化对比等方向的研究。这是IC言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诸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有弹性的成份,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份”(胡文仲、高一虹,1997)。对词语文化内涵进行对比,揭示文化差异对言语交际的影响,有助于克服IC障碍。“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贾德江,2000)”、“论民族文化心理对英汉语词汇感彩的影响(肖建安,2000)”、“英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异同(金益云,2000)”等,都是从词汇层面探讨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另一个专题就是探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不同民族的隐蔽文化对语言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思维方式的不同,揭示英汉语言在句子结构及篇章布局等方面的差异。“试论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及其写作”、“关于英汉语篇思维模式与外语教学”等在语篇层面的研究,有助于学习者学会按本族人的思维方式组织篇章、遣词造句。还有学者通过语言对比揭示不同民族的专业文化对交际的影响,如:“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冲突与和谐―从中西审美意识看文化差异”,显示出专业交际文化对IC的影响。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化,但我们看到,IC研究从普通文化对比向专业文化对比的延伸是一个飞跃。

(2)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从言语行为层面来探讨语言使用与文化语境的关系。语言使用比语言结构更受制于文化制约。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是特定文化制约下的特定交际语境中语言的使用原则与规律。一些学者在跨文化称呼、问候、介绍、寒暄、道歉与建议等方面探讨了语用行为与文化差异的关系。

(3)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培养语言学习者的IC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任务。从词汇、言语行为、话语结构等层面探讨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以及文化差异与语用失误的关系,为跨文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策略基础。研究表明,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需要同步并进,外语教学必须既包括语言教学又包括文化教学;教师需要融合文化知识教授语言知识,讲授语言的交际运用,要培养目的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

2.非言语交际研究

非言语交际也属于文化,是IC的一部分。毕继万(1999)将非言语交际分为四大类型: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目前国内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研究主要集中在体态语的对比研究上,如:《体态语概说》,“跨文化理解中的多维度的身势语研究”和“身势语与跨文化理解”。这些文章对英汉语不同语境中身势语的使用情况及其形式和意义作了对比,对身势语的研究现状及交际功能作了描述,提高了人们对非言语交际研究的认识和重视。

3.以“跨文化交际”为核心,结合其它学科进行的“交叉文化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IC研究倾向于交叉学科研究。中国顺应了历史潮流,由“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差异研究”转向“交叉文化研究”,从不同视角进行IC研究,从而形成一些边缘学科。如“跨文化商务沟通学”――在商务语境下从事跨文化活动,把商务管理、策略、人力资源开发等管理中各因素与IC学科组成有机体,通过文化沟通和整合,建立新的商务语境。还有“跨文化传播学”,其中包括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等。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IC研究的核心局限在语言的对比研究方面,研究广度有待拓宽

彭世勇对十年间(1994-2003)564种期刊上IC研究1109篇论文统计发现,44%的论文集中在语言对比和外语教学两大领域,而且主要是英语教学和汉英两种语言对比,其它语种与汉语的文化对比甚少。另外,依然未打破传统的“语言中心领域”,对非言语交际以及“交叉文化研究”成果甚少。今后需要广泛合作,号召非通用语种学者积极参与进来,还要延伸IC研究视角,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结合其它学科(文化学、商务学、传播学、习俗学)进行跨学科研究,形成以IC为核心的“交叉文化研究”体系。

2.理论专题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彭世勇的数据显示,算得上科学研究的论文只有42篇,仅占3.79%。显而易见,当前评述类文章居多,往往描述前人研究成果,理论深入不够;专题研究也只是简单地作一些现象对比,缺乏基于客观数据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这就要求国内学者进行实实在在的科学研究,避免重复的、浅显的现象描述,深入理论探讨,加强理论构建。

3.IC研究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

“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突出弱点是实证研究的缺乏(胡文仲,2006)。”科学研究应有明确的理论基础、研究目的、问题或假设,还应有足够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这样结论才具科学性。然而很多研究要么缺少明确的研究目的,要么问题或假设没有理论依据。在数据分析时,也往往缺乏定量或实证分析,使论证缺乏信服性。

4.应用研究不够

国内IC研究的应用研究主要表现在翻译与外语教学方面,这就要求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要致力于其应用研究,使IC研究为现代的经济发展服务。

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汉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一、引言

英语,作为目前世界通用的国际语言,在政治、商业、文化,尤其是外交、外贸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为了尽量避免文化冲突,我们就必须要了解英汉文化差异,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英汉文化差异

(一)、了解英汉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变化,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不同的民族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他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的使用上,文化背景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由于缺乏对中西文化的了解,很多中国人在与英美人交流时套用中国的文化观念,运用中国人的交际模式,因而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因为忽视中英文化差异知识,交际中往往会走入陷阱而导致失败。英国语言学家Jawa hanlal Nehna曾说过,“If we seek to understsnd a people,we have to our selves,asfar as we can,in that particularhistorical and culture background……”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我国进入WTO时代后,将使中国人有更多机会与外国人接触。因此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对于与外国人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非常有必要的。

(二)、英汉文化差异的表现

文化差异的范畴很广泛,比较常见的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在词语的文化内涵方面和非语言的态势方面等。

1.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1).打招呼

中国人见到熟人、朋友时打招呼的方式很多,然而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正常的搭话方式,如:

—Lovely weather ,isn’t it ?

—It’s really a beautiful day.

谈天气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顺着对方说,很少有人在谈天气时争得面红耳赤,所以谈天气是个保险的搭讪方式。

(2)交谈的话题和禁忌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和以汉语为母语人都可以选择下列的话题进行交谈:嗜好、发生事件、天气、节假日电影、书籍、娱乐活动等,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一般禁忌年龄、收入、婚姻状况、衰老、发胖等话题,而中国的禁忌则属于伦理方面的:如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等。如果想了解这类情况,可以在提问前说明理由,然后发问或先谈谈自己的状况,以便引出话题,让外国人自己谈起。

(3)称呼和称谓

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小姐。论文格式,文化冲突。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到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同龄人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之意。这与中国的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对祖父母、学生对老师,若直接呼其名,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不成体统。

首先,中国人在称谓别人时,有时称此人当时担任的职务,前面加一个姓,如“黄局长”“林经理”之类。但是很少听到讲英语的人称别人“Bureau Director Smith”(史密斯局长)。其次,汉语称谓复杂,亲属名词十分丰富,如:伯父、姑父、姨夫、叔父。但在英语中仅用“uncle”一个字代替。

(4)交际套语

交际套语应该符合习惯用法,才显的自然、得体、有礼、否则听起来就显得生硬、粗鲁、甚至误解。下面就举一些典型套语的译法:

1)参观或者会谈等场合,常听见中方的人说“请多提宝贵意见。”若直译为:“Please give us your valuable comments。”问题就来了:你的意见应该是“valuable”的,不宝贵的意见请免开尊口。正确的译法是:“Please give us your comments。”或“We welcome your comments”。

2)“这是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这是我们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客气的一句客套话,有时礼品并非“薄礼”也这么说;而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却是:这是专门为你准备的礼品,希望你喜欢。所以这句不妨这样说:“This is a gift for your memory。Hope you like it”。

3)中国人在招待客人吃饭之前常常习惯客气的说“今天的菜不好,大家随便吃一点”在用餐结束时也常说“招待不周,请多多包涵”。这些用语对于中国客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客套话了,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这种自谦客套的说法反而显得太牵强附会,况且请客总希望客人吃的好,否则,既然菜不好,为什么还拿来请客?故不宜直译为:“Pardon me for the poor foods today”。若用餐开始讲这句话,英语应说:“These are the best dishes we cansupply,Please feel at home and help yourselves”,或者“Enjoyyourself”。若用餐完毕讲这句话,应该说:“Hope you’ve enjoyedyourself”。这样才与此情景相吻合。论文格式,文化冲突。

(5)赠送礼物和接受礼物

中国人之间赠送礼物,送礼人总要反复申明:礼薄,小意思。而英美人则常说这是他(她)为你准备的,希望你能喜欢。朋友、亲戚给我们送礼,我们总要推辞一番再接受。收礼后一般不当面打开,以免给人贪婪的形象。英美人则相反,他们一般不推辞,而表示感谢,而且往往当着客人把礼物打开,并称赞一番。中国人则等客人走后打开,以示礼貌,但是这在英美人看来是你小看他送的东西了。

(6)餐饮习俗方面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词语文化内涵上的体现

(1)语言的内容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中实际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间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生活习俗的差异,包含在语言词汇中的意义就不一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看起来对等但实际意义上很微妙,甚至很大区别的词语。不仅单个词有差异,一些谚语、成语、口语等也有差别,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Afriend inneed is a friend indeed”译成“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意思是两个人一起受过苦、遭过大难,这样的朋友才是a friend indeed,而这句谚语的原意却是:Afriend who helps when one is in trouble is a real friend.意思是当你有困难时,帮助了你的朋友是你真正的朋友,不一定两人一起患难。

(2)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语的意义结构的影响,二是对话语的结构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这些内容的表达方式不相同,对这些内容的内涵理解也不相同。例如,中国人常说“夏炼三伏,冬炼三九”,以此警戒人们时常保持锻炼。论文格式,文化冲突。那么在英语中怎么理解“三伏”和“三九”呢? 曾经一位年轻的口译者向一群来自加拿大的游客用“three fu and three nine”来解说。当然了,游客们很迷惑。其实这位译者可以用“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 in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来解释就很清楚的了。 英语“She is a cat”无法对译为“她是一只猫。”因为中国文化里“猫”同“包藏祸心的女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而在西方却如此。同样的道理,汉语成语“说曹操,曹操到”如果忠实于字面意义,译为“Speak of Cao Cao and he will appear”,对于英语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就会感到莫名其妙,但如果借用英语成语, 译为“speak of the devil andthe devil come”,就能很好地传达汉语的言内之意。具有宠爱之意的是“Love me , love my dog”与汉语中的“爱屋及乌”的意义相近。中国人虽然认为狗是一种忠实、可靠的动物,“狗不嫌家贫”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但中国人从心理上却厌恶、鄙视它,常用来比喻坏人坏事,如“走狗”、“狗腿子”。由此可见,任何一种语言的词语本身都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意义,只有掌握英语词语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英语。

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应常常留意英汉两种语言各方面的思维差异,这就靠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强口译训练。论文格式,文化冲突。对英汉文化差异理解透彻,把交际看作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活动,时常保持警觉的文化意识,才不至于产生文化冲突,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论文格式,文化冲突。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论文格式,文化冲突。为了避免这些不好的结果产生,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 “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象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二)、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遵循语言对环境和关系的适应性原则,使交际目的得以实现的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内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的摘要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从多个视角了解其文化,通过实际的语境(context)学会如何进行这种语言的社会运用。注重文化差异,加强文化对比,提高文化意识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避免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冲突以及消除不必要的交际障碍,我们应通过大量阅读英语资料,浏览媒体有关西方文化的知识,增强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还要大胆实践,经常与来自英语国家的朋友交往,充分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使在跨文化交往际中信息表达更准确,言行举止更得体。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 .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7.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潘晓慧.《试析跨文化交际能力》[J ].外语学刊,1996年,第2期.

[4]顾日国.《跨文化交际》[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6]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董广杰.《魅力与魔力———中西文化透视》[M ].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第4篇

为了规范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美国《工程索引》(EI)要求信息性文摘(Information Abstract)应该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一般不超过150 words),且在用词、句式、时态、语态以及人称等不易把握的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以方便论文的国际交流。国家标准GB7713-87中规定,为了国际交流,学术论文应附有英文提名和摘要。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于2002年9月还专门了《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质量标准》,明确规定了英文摘要的写作规范。

但是,对于论文摘要的翻译研究还存在很多方面的空白和不足,比如,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翻译评估标准,这势必造成摘要翻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找到可行方法提高中文摘要英语翻译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文摘要及其英语翻译基本概念

(一)摘要的定义和分类

国际标准IS0214-76,摘要是“对文献内容的准确压缩不加以解释或评论”。

论文摘要主要有2种类型:信息型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和概括型摘要(Summarized Abstract)。信息型摘要也称报道型摘要,主要用于实验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论文。概括型摘要也称指示性摘要,多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论文。

(二)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特点

句式:句子陈述结构比较多,所包含的动词常常是be,have等。

人称:英文论文摘要句子的主语通常用单数第三人称(the/this paper/article),即以论文或文章本身为主体,很少用第一人称或作者自称。

时态:摘要开头表示本文所报告或描述的内容,结尾表示作者的观点和建议的做法时,可采用一般现在时;叙述研究过程及过去的工作,多采用一般过去时;说明某课题现已取得的成果,采用现在完成时。

语态:为了突出研究成果的客观性,避免提及有关的执行者,论文摘要英文句子的谓语动词常用被动语态。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表达作者或有关专家的观点时,又常用主动语态,其优点是鲜明有力。

(三)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原则

1.规范

根据目的法则,译文要取决于翻译目的。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国际学术交流和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因此翻译出来的摘要应该要符合英文摘要的国际标准。

2.易懂

根据连贯法则,译文要能被接受者所理解,具有可读性,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因此翻译出来的摘要应该要清楚简单、通顺流畅、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3.准确

根据忠实法则,译文应以原文为基础,不能随意创作。因此翻译出来的应该要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和意义。

三、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

由于部分中文论文作者写作的英文摘要,绝大多数都比较粗糙,质量不佳,离参与国际交流的要求相距甚远,需要修改或者重写。一方面是由于论文作者英文写作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多数论文作者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和国际惯例不甚了解。中文论文摘要在过去英语摘要语法、用词错误率降低的基础上,出现了复合句的一致性,上下文逻辑关系和意义完整性等问题,深层原因是用英语包装汉语思维,机械对应式的英译汉。

(二)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解决策略

1.明确翻译目的

即有效记录学术成果,通过将论文的目的(Purposes)、过程(Procedures)、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等方面清楚诠释。

2.分析原文

对原文的分析可以分为部分。第一部分,译者重点关注文本外因素,确定原文提供的材料是否与翻译指令一致。第二部分是详细而全面地分析源文本,重点关注文本内因素。

文本有不同的功能,也因此有不同的文本类型。学术论文摘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告之读者整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因此属于信息型文本。且不同的用途专业领域,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农业英语、工程英语等因其特殊性,要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看英语在这些不同的领域是怎样运用的。专业词汇应与国际用语保持内涵一致性。

3.选择翻译策略

诺德根据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的关系,提出了“文献翻译”和“工具翻译”两大翻译方法。“文献翻译”强调源语文化。重在“再现原文化发送者与原文接收者之间交际时的情境”。“工具翻译”强调译语文化,重在表达“原文发送者与译文接收者之间在新的交际情境下的互动”。在文献翻译中,交际语言虽已改为译文语言,但交际情景还是源语文化,源语文化的语言特征仍得以保留。在工具翻译中,交际语言和环境变成了译文语言和环境,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仅做交际中的参考,重点是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传递原文的实际内容。

摘要翻译的重点是传道原摘要的实际内容,而且尽可能满足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学术论文摘要翻译不能完全只依赖于文献翻译或者工具翻译,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摘要内容的语法、逻辑的整体把握,提高受众理解度。

4.构建目标文本

中文摘要英语翻译为符合学术目的和要求的功能文本。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句型应简单凝练,一般由10个左右意思完整,语句通顺的句子构成。在这个环节,摘要的翻译可以从词汇、句法等语言层面着手,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许多翻译技巧。最终文本应以双方理解一致性为目标。

翻译的本质是“a textual thing”,及在社会和文化方面都必要且有用的跨文化交际(Gregory,Michael,What can linguistics learn from translation)。通过前面的研究,学术论文中文摘要英语翻译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中文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马立军,邱建军,宋二春.论文英文摘要翻译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6).

[2]姜天元,殷莉,刘亮显.浅谈中文摘要的英语翻译[J].时代教育,2012(15).

[3]王芳芳.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谈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J].中南大学,2012(2).

[4]李惠英.谈学术论文的摘要及其英译[J].语文学刊,2009(4).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交际能力理论,交际教学法

1引言

“语言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Chomsky提出的,指的是理想的语言使用者的语法知识。他认为语言能力与实际情况下语言的使用无关。这一观点已被指过于狭隘。美国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DellHymes(1970)称这一观点为“伊甸园”理念,并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CommunicativeCompetence)。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1)知识的可能性,指有关的语法和词汇的知识;2)可行性,指有关语言形式的知识,如知道如何开始和结束谈话,懂得在不同环境下与不同人交谈时应运用什么样的说话方式;3)合适与否,指语言的运用是否恰当;4)实际上是否完成,即指懂得如何使用和应对不同类型的语言行为,如请求、感谢、道歉和邀请。换而言之,交际能力是指能够使人们有效使用语言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交流的能力。

2交际能力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Hymes提出交际能力理论以来,这一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语言学及其他领域并迅速成为一颇为时髦的观点,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上。

虽然Hymes原先的论文并未谈及外语教学,但是他在论文中提供了可以描述成功使用者的知识与能力的理论框架,因此他的交际能力理论模式对于外语教学及测试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包括全面方法(Widdowson,1978),教学大纲的设计(Johnson,1982),方法论(Johnson&Morrow,1981)和测试(Spolsky,1989)。

2.1交际教学法

在上世纪七十年展起来的与交际能力理论相关的一种教学方法被称为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是外语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交际教学法作为与以语法结构为基础的教学法如听说法等不同的外语教学法,在英国应用语言学家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众所周知,语法—翻译法已占据中国外语教学领域多年,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已走向全世界;而全球化的趋势也在不断推进,我们不得不在不同场景下用外语与来自各行各业的外国朋友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希望与他人交谈时,我们必须注意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与其他交谈者的关系以及在某一特定场合可以使用的语言类型。我们要做到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场景下理解书面语或口语句子。所有这些语言交际能力都要求我们不但拥有可以正确使用语法规则以说出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的能力,更要清楚应在何时何地向何人使用这些句子。由此可见交际能力理论对于外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无法否认交际教学法是目前的中国外语教学所迫切需要的。

2.2交际法外语教学的教材

运用交际教学法的外语教材通常有以下特点:1)教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和表现不同语言形式的交际功能,如请求、描述、表

达好恶等;2)教材根植于意念大纲或是别的以培养外语学习者交际能力为主旨的大纲;3)教材强调外语交流的过程,如在不同场景中使用合适的语言,运用语言来执行各种任务,象解决难题、获得信息等或者是在社会交际中用语言与他人交谈。教材的真实性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要保证教材真实可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

2.3交际能力理论对传统教学的影响

就交际能力理论而言,任何真正满足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方法的尝试迫使外语教师考虑在中国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中从未引起人们重视的许多问题。而交际教学法强调的正是把外语学习者始终放在外语教学的中心位置,因此外语教师必须在满足他们学生对于外语学习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其教学方法和教材。在交际法外语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的角色迥然不同,有着较大的差异。

2.4交际教学法对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注

另外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也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文化特色,即语言的使用会受到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或干扰。这也许是Hymes对于外语教学及第二外语习得理论最大的贡献。为什么当人们相互交流时经常受到母语文化的干扰?Hymes给出了他的解释:不同的语言社区有不同的说话方式、语言功能、语言含义及不同类型的语码转换等。这些风格各异的语言使用方式真实反映了在不同语言社区中人们在信仰、社会价值观、从属团体及行为准则等各方面的多样性。Hymes的分析也告诉外语教师外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还应该教授与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外语学习者才能更好地避免外语学习中母语的干扰。

3结论

综上所述,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为外语的交际教学法提供了理论框架。今天他的理论已获得广大语言学家、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者的普遍认同,许多外语教学者正在努力丰富并推进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以使之更适用于实际的外语教学。毋庸置疑,交际能力理论对于外语教学意义深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Brumfit, C.J. Communicative 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第6篇

关键词 公示语 翻译 语料库 频率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29

Analysis of Public Signs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Publicity Methods Related Papers Keyword Statistics based on Corpus

YUAN Changwan, JIN Shuangjun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wide application,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spot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keywords of 2196 CNKI articles on public signs using corpora. The analysis and statistic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error analyses, theory and methods of public sign translation; and that field investig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countries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should receive more attention.

Key words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corpus; frequency

0 引言

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方梦之,1996)。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吕和发,2004;戴宗显等,2005),它通常被喻为“城市的名片”,规范、得体的公示语翻译是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对外交流的需要,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等的有效途径。

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先后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基本规则》(2004年8月),《上海市道路名称英译基本规则》(2007年6月);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6年先后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通则及其组成部分;深圳市经过一年多的调研、编制,于2013年9月颁布了全国第一个公示语译用管理法规《深圳市公示语英文译写和使用管理办法》。各大中小城市的公示语翻译专家委员会相继成立,公示语译用办法不断出台。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数据采集

研究对象为公示语相关学术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因为学术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部分具有语言简明、规范,结构严谨的特征外,还从内容上客观地反映了调查研究的目的任务、主题范围、理论方法、结果结论以及研究者突出强调的观点等重要信息。

数据采集基本情况:登陆(2014年9月30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http://),以“主题=公示语(模糊匹配)”为检索式进行简单检索,返回自2002年以来检索结果2278条。选中全部检索结果,CNKI E-Learning文献输出,以excel形式导出。以输出字段“题名”、“摘要”、“关键词”为主要依据,人工辨别论文是否与“公示语”密切相关,对导出文件进行筛选(删除不相关的82条),以实现对目标文献的查准查全,共计余下相关论文2196条。

1.2 研究方法和工具

建设“公示语”论文摘要微型专用语料库。对采集到的公示语相关学术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进行语料库建库清洁、整理、标注。

采用语料库NLPIR汉语分词系统(ICTCLAS2013)对公示语相关论文摘要语料进行分词处理。利用语料库工具wordsmith对关键词等进行量化统计;采用wordsmith的词表工具生成“公示语”相关论文的关键词(非语料库Keywords)词频表及关键词词云图。

2 统计分析

2.1 论文关键词统计

以上述“公示语”相关文献微型语料库中的论文“关键词”为语料(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2196篇文献的8736个(形符)关键词),采用wordsmith的词表工具生成关键词(非语料库Keywords)词频表。将关键词形符分类汇总,将形符转换为类符,类符共计2750个,以及每一类符的出现频次及百分数。

2.2 论文关键词分析与分类汇总

将cnki“公示语”相关论文的关键词词频表进行语义上分析和归并汇总。将关键词词频表中出现频次大于等于10的关键词归并汇总,这些关键词共计101个(类符),其在关键词中出现的频次占总频次的54.10%。

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公示语”相关概念关键词(括号内数值为该关键词在词频表中的频次,下同),如:公示语(1152)、公示语翻译(208)、公示语英译(47)、标识语(44)、旅游公示语(26)等。其次是“翻译”相关概念关键词,如:翻译(405)、汉英翻译(267)、公示语翻译(208)、英译(137)等。

公示语翻译相关论文主要涉及常用翻译理论,原则、方法和策略等。

常用的翻译理论包括:目的论(138)、功能翻译理论(87)、关联理论(28)、顺应论(22)、模因论(21)、翻译目的论(18)、功能理论(13)、功能目的论(13)、翻译理论(13)等。

翻译原则、方法和策略等相关的关键词包括:翻译策略(154)、对策(90)、翻译原则(67)、交际翻译(60)、生态翻译学(57)、策略(55)、功能对等(47)、翻译方法(37)、原则(32)、跨文化交际(32)等。

与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如:问题(80)、错误(56)、语用失误(54)、规范(48)、规范化(40)、翻译错误(32)、错误分析(30)、误译(25)、翻译问题(20)、翻译失误(19)等。

此外,与文本类型相关的关键词如:文本类型(42)、语言特点(18)等;与文化相关的关键词如:文化差异(39)、跨文化交际等;与旅游相关的关键词如:旅游景区(39)、旅游景点(34)等;其它常见高频出现的还有:外宣翻译(33)、对外宣传(13)、国际化(12)、语境(12)、翻译生态环境(10)等。

3 讨论

以上统计分析表明,十年来公示语相关研究集中于公示语的英译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公示语翻译的常用翻译理论、原则、方法和策略;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相关分析;公示语翻译的文本、语言风格特征相关分析;公示语翻译的文化内涵及跨文化交际;公示语在旅游、外宣等领域的翻译应用现状等。

结合相关论文及其摘要分析发现:翻译理论、原则与公示语翻译实践联系不紧密。通用公示语(各国家、地区共有的公共场所标识,如:出口(EXIT)、停车场(Parking)、禁止吸烟(No Smoking))的重复研究较多,各自为政,资源浪费。非通用公示语(具有明显区域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旅游等特色的公共场所标识,如:颐和园(Summer Palace)、天坛(Temple of Heaven)、孔庙(Temple of Confucius))研究有待深入。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相关分析较多,以实证研究为主,公示语纠错、调查、统计占有较大比例,分析、建议有待深入、拓展。

基于上述统计分析,建立公示语语料来开展通用公示语的纵深方向研究,适当减少公示语翻译相关的实证调查统计。对各国家、地区共有的通用公示语翻译研究应在翻译理论指导下,通过大量实地采集目标语的公共场所标识,搜集、整理建立公示语语料库。通过语料库工具统计分析,以目标语的使用频率为重要参考,以功能对等为主要依据,分析研究,甄别选用恰当、得体、规范的公示语译文。基于目标语国家公示语的语料库大数据统计分析,忽略语言的历时发展、区域变体,重视当代英语的高频使用公示语,有利于公示语的规范、得体,从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同时,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非通用公示语研究有待深入和拓展。这部分公示语翻译应符合国际通用惯例,重视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尊崇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推动源语言的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了解汉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并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才能得出正确的译文(贺学耘,2006)。

基金项目:2014年四川省社科规划专项课题(批准号:SC14WY23)、2013年度南充市社科联南充市“十二五”社科规划课题(批准号:NC2013B043)和川北医学院2014年科研发展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戴宗显等.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2005(6):38-42.

[2] 方梦之等.汉译英实践与技巧[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第7篇

关键词:语言,功能思想,人际功能

 

由于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是动作,因此其功能之一必然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或是对话轮(指讲话的轮次)的选择作出规定,或是对事物的可能性和出现的频率表示自己的判断和估测,或是反映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和亲疏关系。对语言的功能研究或语言研究的功能主义就是指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交际的形式,强调语言的工具特征。它揭示语言是如何在一个人类社会的更大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因此它旨在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来描述和解释语言各层次上的各种语言特征。

(一)起源与发展

对语言的功能研究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就有人在进行了,可以追溯到Protagoras和Plato为代表的语言学观,Protagoras和Plato为代表的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传统已经关心语义与修辞功能的关系;而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看,功能的思想最初是Malinowski以及布拉格学派的Mathesius等人明确提出的。语言的功能思想在Malinowski与布拉格学派之前也散见于一些学者的论著中,比如Passy(1912),Jespersen(1922)(钱军1998)。科技论文,语言。1923年,Malinowski从人类学的角度明确区分了语言的三大功能:活动功能、叙述功能和巫术功能,他还提出了“意义即为语境中的功能”的思想。同年,Mathesius提出了二功能说,即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表现为两种情况:单纯的交际,如传达信息;表示呼吁,如要求、命令。Mathesius(1975)后来仍然坚持这一观点。从1934年起,心理学家Büler从心理学的角度区分了语言的四种功能:表达功能、表情功能、意欲功能和所指功能。布拉格学派的Mukarovsky在Büler功能说的基础上补充了语言的另外一个功能:美学功能,亦称诗歌功能。受Büler思想的影响,布拉格学派在《论纲》中阐述了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体现智能言语活动的社会功能及体现感情言语活动的表现功能。社会功能又分为两方面,一是交际功能,即说什么;一是诗歌功能,即怎么说。布拉格学派对功能的理解与哥本哈根学派不同。前者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理解功能,功能就等于目的;后者从数学函数的角度来理解功能,功能就是严格的依赖关系(戚雨村1997:70-4)。1935年,Malinowski修订了他原来的提法,把语言的功能概括为两个,即实用功能与巫术功能,后来他又增补了另一功能--寒暄功能。也是在1935年,语言学家Firth发展了Malinowski的思想,他指出意义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语音功能,词汇、词法及句法功能,一定语境下语言表达方式的功能,以及语义范围。Firth(1957:21)还特别说明,他要做的是找出能够应用于描述特定语言的普遍语言理论,而不是去找应用于描述普遍语言的普遍理论。1960年,布拉格学派的Jakobson在Büler的功能观的基础上将语言的功能扩展为六个:指称功能、诗歌功能、表情功能、呼吁功能、寒暄功能及元语功能。Jakobson的“六功能说”不仅概括了语言的外部功能,他还提出了“元语功能”的概念。这些思想无疑为Halliday的元功能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Halliday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元功能思想。Halliday(1996:1)说,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的语言,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的语言,语言学则是关于语言的语言。关于语言的语言就是元语言。那么怎么能够区分元语言和语言呢?换句话说,怎么能把现象与关于现象的理论研究区分开呢?他认为这是个不小的问题。他还指出(1996:7-8),元功能的相互依赖对语言演化、语言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概念动能中,语法把人类存在的物质条件转化为意义。去“认识”事物就是去把它转化为意义,我们所说的“理解”就是这种转化过程。交际目的是在人际交流中通过交际得以实现;同样,人际关系是在构建概念(经验)的过程中通过概念构建得以制定。这样,每一个“意义行为”都同时涉及对世界的讨论以及对世界中的人产生作用。

二、人际功能的实现手段与应用

人际功能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两个语义系统来实现。语气系统功能是表达说话者希望通过讲话所达到的目的。功能语法把语气作为人际意义的主要成分。科技论文,语言。英语的语气主要包括限定成分和主语两者。在分析对话时,对语气的分析能较好地揭示对话参与者之间的关系。Halliday的论著中有各种各样的语气系统。科技论文,语言。最基本的一个语气系统为陈述的、疑问的 一般疑问、特殊疑问、祈使的、非情态的、情态的。叹语气。由于语气的不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信息也就不同。而情态系统是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的语义系统。科技论文,语言。科技论文,语言。情态意义大都由情态动词、情态副词及谓语的延伸部分来实现。情态量值被看作是社会人际关系的镜子。情态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来表达。Haliday(1985:336)称之为“取向”,将其划分为四种形式: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非明确客观、明确客观。情态还有高、中、低量值之分。Halliday将广义情态系统分为情态化和意态化。

四、后记

进入新世纪后,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的人际意义的关注有增无减,在《功能语法入门》(1994)中,韩礼德按语篇、人际和概念意义的顺序进行论述,并把对人际意义的讨论集中在语气和情态方面,在新韩礼德学派马丁和洛斯的新作《对话语进行分析》(2003)中,评价成为简介之后的第一章,与概念、连接、认定和周期共同构成对话语语义进行分析的五个方面。评价理论是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任教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学系的语言学家James R. Martin博士在20 世纪90 年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创立了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2005年又与White 出版了新著《评价语言-英语的评价系统》,发展了此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Martin对评价理论的定义是:“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评价资源根据所评价的对象被分成三类:即对事物的价值的评价——鉴别;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评价——评判;对人的情感的表达——情感;同时,还可以从分级和声音来源这两个维度来考察。自创建以来,国内外学者应用该理论对各种语料展开了研究。评价理论的评价系统有着精密度较高的系统网络,它对具有评价功能的语言的解释力是很强的,这一理论将在话语分析的实践中变得更加立体,从而更系统、更深刻地揭示话语的人际意义。科技论文,语言。此外,在跨文化的审视中丰富和发展评价理论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

参考文献:

冯志伟,1987,《现代语言学流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胡壮麟,1995,《当代语言理论与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5,《系统功能语法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戚雨村,1997,《现代语言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钱军,1998,《结构功能语言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黄国文,1995,功能主义者的大集会--记国际功能语法会议,《国外语言学》,1995年第4期。

黄国文,2000,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40年发展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

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外语研究,2004,(5):1-6.

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外国语,2001,(6):13-20.

杨家胜.从语言学角度看评价意义.外语学刊,2002,(3):17-22.

杨信彰.语篇中的评价手段.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1-14.

龚放.语言研究的功能主义思潮.外语学刊,2003,(3).

顾钢.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可以对话吗?.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

胡壮麟.功能主义纵横谈.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6.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徐烈炯.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外国语,2002,(2).

第8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作者讨论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从实践出发,试探性地提出一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1.引言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日,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外语学习的目标应从过去的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转变为对语言的真正理解和应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层次不齐,中学阶段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外语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大学阶段英语开课时间有限,如何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如何培养他们真正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应是广大教学者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2.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言者与非本族语言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有效的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在交际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特定环境下能够进行恰当和有效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涉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会环境,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的语言习惯和社会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碰撞。世界上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他文化所没有的特质,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替代另一种文化本身的功能,因此,全球化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是必然的。

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聚焦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而是片面地强调词汇和语法等这些语言的基础知识。学生要使用和运用一门外语,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不仅需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而且需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正如胡文仲教授所说:“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造成许多学生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较差,而且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弱,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偏低。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最初都不大适应大学老师在课堂上用纯英语授课,对于要求自己开口说英语更感新鲜。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极易被忽视,所以,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前,外语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如果教育者本身不能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就会严重影响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下面我从实际出发,讨论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3.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3.1课堂中文化知识的介绍。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自然习得语言的环境,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贫乏。教师可以通过对目标文化和本族文化的比较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教师应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这些方面的比较,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如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不同,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会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学生学到生动的文化知识。另外,遇到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也可以适当提醒学生。如当中国学生听到“You are a lucky dog.”时很可能生气,但在美国,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极其重要,被看作家庭中的一部分,在英语中“lucky dog”带有褒义,表示“幸运儿”的意思。对语言所表达的特定文化内涵的了解可以逐渐减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语用错误。尽管对目标语文化的学习并不能保证语言学习者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在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增强学生的文化学习是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3.2利用课堂活动,进行情景对话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让他们沉浸于目的语文化的氛围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环境,提供条件,让他们在创设的情景中练习各种不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要求学生自身模拟现实生活情景,扮演特定角色,用英语进行问候、闲谈、电话预约、致谢或致歉等活动。大学英语的听力教材中每一课都有情景会话,每两课就有一个口头练习,可以通过这些练习及这样的课堂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目的语文化,提高使用语言的意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理解和掌握外语的需要。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如可播放一些纪录片等,让学生直接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电影、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手段传播文化知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正好可以发挥其图、文、声、像,以及信息量大的优势。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英语比赛、英语晚会等方式传递文化知识,丰富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体验。

4.结语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频繁,为克服由不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跨文化交际冲突,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外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素养,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需要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不断认真探索,努力尝试。

参考文献:

[1]刘美玲.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125-126.

第9篇

关键词:称谓语,称谓系统,语用机制,文化差异

 

人际间的相互称谓语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是人们之间对相互关系的一种语言表述,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集团规范。前者体现了人类社会中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社会地位关系;后者则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情感好恶关系。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每种称谓系统都是这个民族内部社会交际的产物,反映着该民族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在人们交际活动中,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恰当、得体的称谓语。不恰当的称谓语会给言语交际活动带来障碍,会让交际双方感到不快,或留下某种印象,给以后的交往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不同语言的称谓系统的差异,并遵循对方语言称谓系统的语言表达规范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英汉称谓语之选择方略

选择何种方式称呼对方取决于诸多因素。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称谓语在数量上和指称的范围上都各有特色。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看, 各民族的称呼行为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它可能是该社会中权势性和平等性的象征。从称谓语的交际功能上来看,称谓语选择之方略则可以分为三大类:亲属称谓语、社交称谓语、描述性称谓语[1]。亲属称谓语是用来表示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相互关系的称谓语。社交称谓语则是用来直接反映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人际关系的称谓语,它包括关系称谓、职衔称谓、敬称称谓、谦称等,如汉语中的李局长、何教授、犬子等,英语中的professor、Your Majesty等。描述性的称谓语是指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于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抒发说话人或作者的情感、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而使用的称谓语。这类称谓语主要在汉语中使用较广泛,而英语中较少使用。它们用词简练、语言生动、形式多样,其主要功能不是起称谓的指称作用,而是表示亲昵、喜恶、戏谑、讽刺、请求、辱骂等情感意义,这是描述性称谓语的重要的语用功能。描述性称谓语包括亲昵称谓、戏谑称谓、转称、雅称、贬称和骂称等,如汉语中的乖乖、辣妹子、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等。

二、称谓语使用所遵循的语用机制——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和得体性原则

称谓语的根本作用是引起受话者注意和保持发话者同受话者之间的联系。称呼语能够传递与说话情景相联系的、有关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的语用信息。

会话含义是格莱斯提出的一种语用推理,它以话语的语义内容和对一般语言交往的合作本质所作的交涉为基础[2]。交际双方要正确推断出话语的会话含义,必须都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所说话语的规约性内容、合作原则及其准则、说话的语境、发话者和受话者共有的某些背景知识。对于文化背景相同的中国人来说,汉语中的称谓语,可以让受话者感受到尊重、喜爱和礼遇的特殊含义,因而能缩小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密切相互关系,会话含义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而对文化背景不同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就可能无法体会到这些不同的称谓语所蕴涵的特殊含义。

无论是汉文化中的称谓语还是西方文化的称谓语,它们的使用都遵循礼貌原则和得体性原则,让受话者从发话者的称呼中感受到相互之间的亲疏远近、情感好恶,而这种亲疏远近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交际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要遵循礼貌原则首先使用得体的语言。所谓得体的语言,就是发话者面对确定的受话者,能够选用符合该语言文化背景的,对当时当地场景来说最合适的称呼语。因为能够得体的称呼交际对象,才能为成功地交际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使下面的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在中国,大家庭是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人们的宗法家庭观念很强,极为重视相互之间的亲缘纽带关系。在亲属关系和一般人的关系上,非常讲究名分、辈分、社会关系。论文参考网。长幼有序、尊卑不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所以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的称呼礼仪繁多,名称区分非常细致。人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在各种场合中要使用准确、适当、得体的称呼形式,在正式场合中更是不允许出现称呼错误。

三、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比较

由于英汉语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血缘关系以及文化价值取向,因而使得中英文化中的称谓语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

1. 不同的社交称谓语体现出两种文化中不同的礼貌原则。

礼貌是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一个民族使用什么样的礼貌称谓取决于该民族语言的特点和文化的传统习惯。

“讲礼貌、尚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向来遵从“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以及“卑己尊人”的礼貌原则。要做到以礼待人,称呼语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语的亲属称呼也讲究长幼尊卑之分,特别是对长辈,交谈双方必须使用恰当的称谓,如大哥、二叔、三姨等,这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同时,除了朋友之间,上级对下级可以直呼其名外,其他人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不讳,甚至给孩子起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与长辈之名同字同音[3]。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同辈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挚友之间往往直呼其名,以表示亲热随和,更有甚者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也都直呼其名。这就使得英语中的亲属称呼语贫乏而松散,长幼无别。英美人对父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共同使用一个称谓即cousin,甚至连“祖母(婆婆)”与“外祖母(外婆)”都不予区别,统称为grandmother。中国文化提倡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人们用“老”表示尊敬爱戴,资深历练,有威望的意思,如“老教授”、“老丁师傅”等,这些词是对老年人的尊称,显得亲切、文雅有礼。但这种尊称在英美人中却行不通,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old乃是“不中用了”的代名词,因而Elderly和senior常被用来代替old。此外,汉语中的亲昵称谓和拟亲属称谓语,也都颇能体现汉民族的文化内涵。他们能让对方感到尊重和亲近,因而能够缩短交际双方的距离,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礼貌地运用“王叔叔”、“志刚哥”等充满人情味儿的称呼语。而在英语国家,对于亲属关系以外的人使用亲属称谓,即拟亲属称谓语,是不符合西方习俗的。

在西方社会中,由于其文化价值取向、道德观、社会格局、人际关系等与中国截然不同,对相互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自然相差悬殊。一般来讲,西方人际交往相互称呼时,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地位,即交际双方是“权势”关系还是“平等”关系。如果是“平等”关系,双方将会采用对等式交流,即双方都直呼其名,或采用亲昵称谓。但当交际双方之关系是一种“权势”关系,即双方社会地位有距离,或双方属于初次交往,那么双方就会采用一种“非对等式交流”,即采用直呼其名、头衔称谓和恭敬称谓。此时,地位较高者所使用的称呼语无疑是一种权势的标志,而地位较低者使用的称呼方式无疑是一种表示尊敬的手段,如Professor Bloomer、Dr. Stevenson等。不过,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人们较崇尚对等式称呼,这体现出一种平等的文化取向。如对陌生人,可直接单独使用Sir、Madam等,也可以Mr. +姓的方式。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一味地称呼男人为Mr. soand so,女士为Miss soand so,容易使对方感到不快。因为英美人很注重个人的功名与成就,个人主义较强。在我们不了解对方的身份时,这样称呼是可以的。但如果知道对方是校长,教授或博士时,就应根据他们的学衔、职称来称呼。

2. 不同的亲属称谓语体现出不同的称谓体系

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亲属称呼语反映出两种文化中不同的家庭结构、亲属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汉英语言在称谓体系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使中国形成了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族制度,同姓宗族大家庭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族内部成员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因此,在中国,常常用表示血缘或亲属关系的名词去称呼家人、亲属,如大哥、三妹、乃至用其称呼朋友或陌生人,如伯伯、阿姨、老奶奶等,这种称谓方式在世界上其他文化中是很少见的。同时由于中国的福利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依然存在。另外,与英美人的个人主义相比,中国人则更多地遵从忍让、敬老、服从和牺牲的文化价值观念。

英美人的家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权威中心型家庭(authority centered);另一种是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4]。前者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相似,但在西方,这种类型的家庭大多与富庶、权势之家相连。后者在西方家庭结构中则占据了主要地位。英美人血缘观念十分淡薄,亲属关系相对松散。一方面,他们的家庭成员居住较分散,流动性相对较大,特别是家庭内部子女一旦成年就独立门户,各自谋生。另一方面,由于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因此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整个社会比较注重个人的功名与成就,很少以父母亲属的成就为荣,这也就更加剧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此外,由于西方社会多是一些高福利的国家,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存在谁依靠谁的问题。所以,一旦子女成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开始疏远,子女只是到了过年过节才回家看望他们,平时很少往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尚且如此,其他的亲属关系就更加淡薄了。

汉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多,语义明晰,内外有别,男女分明;西方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较少,语义模糊。汉语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语义明晰。在中国封建社会大家族中,几代同堂,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人员关系极为复杂,但指称却十分明确。论文参考网。赵元任[5]先生在《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一书中列举了114种亲属的称呼语。每种又有正式名称、直称与比较文气的称呼之分。论文参考网。如父亲方面的great grandfather, 在汉语中的正式名称是“曾祖”,直接称呼是“老爷爷”,书信中可能用“曾祖父”。相比之下,在西方社会中,无浓厚的宗族观念,家庭结构比较简单,成员数量较少,相互关系明确,因此导致亲属称谓语不仅数量较少,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如:grandfather(祖父、爷爷;外祖父、外公)。如果一定要区分清楚,则加上paternal(父亲的)和maternal(母亲的)或者用 on the father’s side (父亲方面的)和on the mother’s side(母亲方面的)这类表达法附加说明[6]。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社会由于各自的文化取向、社会格局、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截然不同,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对称谓语的使用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掌握英汉语言称谓语的文化差异,根据交际语境,恰当运用能融洽交流双方关系的称谓语,能有助于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对顺利完成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称谓失误,就容易使交际双方产生心理距离,导致交际失败。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M]. 外文出版社, 2004.

[2] 姜望琪. 当代语用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 田惠刚. 中西人际称谓系统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4] 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5] 赵元任.Aspects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M]. selected and introduced by S.D.Anwar,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6] 王拯亚. 语言与文化[[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