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产安全论文

时间:2023-03-17 17:57:59

导语:在生产安全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产安全论文

第1篇

A企业位于海淀区H街道,是负责C食街的物业管理的一家市属国有企业。其主要客户是该食街的商户。在25家入驻的餐饮企业中,有近60%的商户以快餐、简餐为主营产品,并且60%左右的商户为新入行的。餐饮企业流动性大,虽然合同时长6至9年,但食街开业的前三年,入驻的商户几乎换了一茬。因此,餐饮企业为主加之入驻商户不固定,导致A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餐饮企业的员工流动频繁,甚至食街的商户之间也相互“挖墙角”,而新员工无论是安全生产意识,还是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都有所欠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抓紧抓好,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A企业作为一家“大物业”,对于C食街的安全生产工作一直常抓不懈。鉴于商户和人员流动大,A企业每三个月给商户培训一次,并且加强日常的安全生产巡查,要求入驻商户把安全警示标识张贴在明显处,通过这种形式强化商户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且做到标识的每年更新。另外,A企业为每家商户设置安全生产专栏,同时A企业也深刻认识到,要想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帮助入驻商户生存下去,于是A企业每年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和消夏啤酒花园为入驻商户搭建平台,设置了一些临街的街景和小品,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就餐。A企业和入驻商户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只有让入驻商户切身感受到A企业是真心服务商户,他们才会更愿意主动或配合A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在日常检查的同时,A企业每年还开展两次消防演习,并拿出奖品激励入驻商户的安全负责人。对于企业与政府的互动,A企业认为自身与街道安办的合作默契,街道每三个月把入驻商户检查一遍,对安全隐患提出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加以整改。同时,建议政府避免政策上的“一刀切”,要变“治”为“疏”,以及变“为了管而管”为“为了疏而管”,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对企业的安全负责人进行专业知识的轮训,提高他们识别安全生产隐患的能力。

案例二:“骨干员工铸成安全铁门”

B企业是一家从事楼宇高档物业的大型国有企业下属单位,其服务对象是一家特大型国防企业的总部大楼,主要服务项目包括会议服务、高级VIP服务,以及日常的楼宇运营、安保、保洁。由于该楼宇的要求,对B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企业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通过自查自检,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后,发现三级共4000多项安全风险点,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进行全面布控;楼宇的中控室实行24小时两人值班制度,并对值班人员不定时查岗,以确保中控室对楼宇处于24小时有人值守和监控状态。另外,对于逃生通道的防火门,B企业也将直接落锁改为电磁吸附与紧急情况手动操作相结合的做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逃生通道平时封闭、险情发生时逃生的功能。并且,作为乙方,B企业建立了与甲方之间畅通的沟通渠道,建议甲方成立物业管委会,每三个月对乙方的服务进行打分考评,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另外,大厦的冷机、供电系统也都进行了良好的维护保养。B企业高标准服务质量的背后是对企业骨干员工的关怀和激励,企业中骨干员工可以入住企业提供的2-3人间的员工宿舍,并且社聘员工表现优异有机会转为该企业隶属的央企的正式编制员工,并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企业为了留住骨干员工,建立赏罚严明的制度,并保证制度环境公平透明,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与员工沟通交心,尊重和培养每一位员工,并通过与甲方进行服务价格谈判,切实为员工争取福利。

第2篇

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领导的安全意识水平,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备,对设备(特种设备、危险设备等)的监管方法,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安全管理意识淡漠、制度缺失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它对企业安全生产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二、机械制造企业安全事故防范基本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机械制造企业应该从人、物和管理制度体系等三个方面出发,以危险性控制即危险预测预控为中心,以系统辨识、系统评价为主要手段,对安全管理信息全面收集、综合处理和及时反馈,快速反映生产现场的不安全状况,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使生产现场始终保持安全的工作状态,从而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在安全系统中,主要因素是人,因为一切事故的根源几乎都可以追溯到人。人的失误包括能预见而未采取措施的失误或还未认识而造成的失误。人的失误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员工在认识过程中感知不深、能力不足、思维错误和粗心等问题产生的无意违章;二是员工个性因素造成的心急、固执、侥幸心理和长期习以为常的有意违章。三是劳动生产环境对员工个人生理上的影响导致操作失误、判断失误。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事故隐患,要从加强员工思想保证、能力保证和制度保证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的关系,认真做好对员工的全过程教育。二是能力保证,从岗位培训抓起,开展技术练兵、比武、竞赛等,以达到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三是制度保证,建立健全保证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四是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保证员工处在一个光线充足、空气良好、温度适应、无影响情绪稳定和生理安全的环境下,尽可能减少因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二)控制“物”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机械制造企业设备设施数量多、结构复杂,其本身可能因设计、制造、安装、运输或材质等问题,客观上存在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的虽然眼前符合要求,但随着使用时间的积累,产生磨损老化而留下潜在的危险,致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得不到可靠的保障。因此,一是要健全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质量标准,使其具有可检测、可控制性;二是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并及时整改,提高设备设施安全性。企业的生产环境是“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防范因环境因素造成事故的措施是努力改进和完善生产现场的劳动保护设施和技术措施,使员工处于安全有保障的作业环境中,即使员工因主观原因出现工作疏忽也不至于产生严重后果,同时能消除职工生产过程中的紧张状态,发挥出人的最大潜能。对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的事故隐患,采取技术措施是其主要途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通过改变结构设计,尽可能避免或消除事故隐患;减少或限制操作者涉入危险区域;增加或改进安全防护装置;遵循人机工程学原则,实行人-机-环境最优化设计,准确使用安全信息等。

(三)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第一,要明确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些内容通过健全规章制度、落实职责、建立管理模式、实施监督执行、考核评定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第二,倡导先进的安全文化。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它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员工树立安全生产的精神动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细致的心理工作,它需要企业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长期的总结、提炼、倡导和强化,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境界。

三、结语

第3篇

水电厂安全危险源的管理过程属于一个动态过程,危险等级、危险源的分布都会随着施工进度的逐步展开。为了确保安全危险源管理的实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要对危险源控制计划进行定期或及时地修订和评审。通常而言,要抓住以下时机来及时评审:现场生产布局、现场组织机构等存在着重大变化时;新型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使用前;危险作业、特殊作业开工前;新项目开工前。而安全危险源计划评审内容则主要包括:危险源控制措施的实施是否有效、适宜;是否合理得开展危险等级评价工作;是否出现了新的危险源,是否充分辨识了危险源;是否有风险程度的变化。

2如何加强水电厂安全生产管理

2.1以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

水电厂应该以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紧密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建安全五星级企业、反违章工作、隐患排查治理、迎峰度夏及防汛安全、7S管理等工作,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以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健全组织机构,形成闭环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周活动、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企业特色安全文化周活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宣教活动及安全隐患大查找活动。相关部门按照活动方案,从安排部署、宣传发动、组织开展、督促检查等各个环节上紧抓落实,确保活动有效进行。

2.2利用多种载体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水电厂应该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海报、安全文化墙、QQ网络平台、安全质量曝光台等载体,广泛宣传加强水电厂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重点工作、目标要求等,进而增强全员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结合水电厂生产的特点来编制安全教育培训教材,使培训教材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3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

水电厂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要让全体人员都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知识,能够对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纪律予以自觉遵守,从内心深处达到“我要安全”、“安全从我做起”、“我懂安全”。还要制定和下达季节性专项安全措施,如防台风、防暑、防雷、雨季作业等。与此同时,要深入水电厂生产一线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增强和提高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障生产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水电厂与各个二级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且督导二级单位与下属部门、班组、岗位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通过采取这一措施,全系统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2.4制订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一是做好紧急情况下的预警工作,及时有关预警信息,落实各项安全事故预防措施。二是做好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要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对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要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妥善处置,严禁迟报、漏报和瞒报。三是做好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四是建立完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层层督导抓好水电厂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措施执行情况、安全管理到位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问题,立即督促所属单位予以整改落实。五是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务必要细化,要明确采取何种措施来控制施工环节,要明确如何防护危险、避让危险等,包括特殊气候条件下产生的危险源、客观存在的危险源等。

2.5细节入手,加强全员安全培训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水电厂应该下发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迅速成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明确领导职责和部门分工,落实了相关责任。二是及时启动培训,现场宣贯解读。为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水电厂应该及时召开教育培训启动会,宣传解读培训实施方案,组织职(劳务)工进行安全培训。三是建立教育台账,落实分层培训。要求水电厂各下属单位建立安全教育专项台账,记载集中学习和分专业、分岗位培训情况。同时,水电厂还应该利用各类培训和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时机,把全员安全培训内容融入了其中。

2.6加强对基层单位安全生产情况的管理

第4篇

1.安全信息反馈速度慢。安全检查数据反馈不及时,速度较慢,难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油田的实际情况,安全控制措施的采取、安全整改计划的选择、安全检查验收相对缓慢,制约油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2安全检查工作准确率低。采用人为的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检查和统计,时间耗费量大,数据准确性低,往往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另外数据处理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数据查询困难。同时数据处理到上交给安全管理部门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难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安全检查的具体情况,制约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2.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对策

为了应对油田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2.1建立危险源的监控系统。为达到对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的目的,可运用信息网络平台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虚拟地图上对危险源的等级进行分类标注,并附带标注危险源性质、总体概况、应急预案等内容。在易燃易爆危险品存储地、高危作业平台、电站等地,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监控系统,展示危险源的分布,应急预案等内容,同时划分危险源等级,自动辨别油田企业危险数据,实现对危险源的有效监控,为采取措施应对危险情况做好准备。

2.2构建安全信息共享平台。根据油田具体情况,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安全信息共享平台,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避免出现违规违章操作,确保油田生产的安全。通过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及时掌握油田的安全情况,并构建相应的规范标准,更好的指导实际工作,有利于及时排除油田的安全隐患,促进生产的安全进行。

2.3建立安全信息采集系统。运用源点采集入库知识,促进安全检查的顺利开展,全面落实和把握油田危险点信息、安全检查内容,以掌握油田的安全情况。并根据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数据库,促进数据资料共享,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从而为全面掌握油田的安全情况提供信息情报支持,也为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以保障油田的安全生产。

2.4设计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录入油田安全生产的各项数据资料。设计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并通过不同的条件组合,为相关数据的调取提供支持。当管理人员为了获取信息的时候,只需要输入相应的条件,就能够调取相关的数据,并以报表的形式显示出来。这样不仅方便数据的查询,分析,还为全面了解油田安全生产情况提供相应的依据。同时,建立查询系统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为全面分析油田的安全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油田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2.5全面实行网上监测控制。油田企业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监测系统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表格,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隐患的类型,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实现提高监测效果的目的。

2.6建立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将监测所得的数据及时反馈到管理中心,例如,危险源识别之后,可以自动启动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当危险发生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报警,并自动切断电源、水源等。同时信息反馈机制还可以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现场情况,便于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尽量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3.利用效果分析

在油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对危险源进行尽早的预测,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及时有效的获取危险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做好相关的布置和处理工作。不仅提高控制方案出现的速度,还能够提高方案的针对性,实现对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从而避免可能带来的损失,保证整个油田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

4.结论及展望

第5篇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环境污染同样也变得日趋严重。最近几年来,大量城市搅拌站的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破坏问题。因此,为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建绿色生产计划,走低碳、节能减排的发展道路,必须根据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要求,建立绿色搅拌站的建设布局。针对当前搅拌站在建设过程中,其噪音、废水、废料及粉尘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进行改善,重视搅拌站生产运输管理、污水处理及绿化面积管理,同时控制搅拌站生产过程中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对可用废弃资源实施重复利用,有效处理搅拌站在生产中所释放的废弃物资,并严格依照建设工程项目选择搅拌站的场地,同时还需特别注意以下因素:

(1)搅拌站需要运输很多的原材料和拌合材料,必须在施工便利、降低成本的条件下进行考虑,所以,交通便利的位置是建立搅拌站场地的首选条件,然后可以详细规划出入渠道;

(2)为避让地下光缆线、供电线路、高压线缆等线路,搅拌站生产地应该选择在原野宽广的地方,在场地面积上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

(3)充足的供水量是确保搅拌站能够顺利生产的重要条件,因此搅拌站可以选择建立在供水量比较充裕的区域,同时为避免工程建设项目给附近的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污染,搅拌站应该建在离住宅区比较远的地方;

(4)根据工程建设的地形需要设置合理的排水管理体系,在设置排水沟时,需要确保好排水沟的宽度和深度,方便排除搅拌站存留的雨水,同时建筑施工单位应该针对搅拌站所在的地理位置,对周边的地形状况进行设施规划、防护处理。

2、搅拌站的安全生产措施

搅拌站的设备在使用时,一定要针对人、机、岗位这三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还需要加强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的安全意识,同时在操作时还需检查对制度执行的情况。为防范事故的发生,在发现问题时,要及时处理并且做好措施。搅拌站工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需要提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记录,这样设备才能正常运行。在检查设备时如果发现问题或可能发生故障,应该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相关的检修和处理,以防给设备造成更大的故障,使设备不能正常的运行。设备管理最为重视的一点是: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是否依照操作章程来进行,有无违章情况,管理人员要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检验,不能忽视。安全问题是我国在安全生产时提出的基本方针,针对安全生产问题,施工单位要定期对建设工程项目人员组织召开安全学习讨论会。同时,针对各个岗位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着重提出注意事项。依据各岗位的工作特点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代,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提醒各人员注意防范。在搅拌站的管理中,对于特殊种类浅析搅拌站安全生产与效能管理刘昌义,李、阳(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4100)摘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在城市建设中的普及,搅拌站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中,建筑项目的首要任务就是安装搅拌站,在安装搅拌站的过程中会存在多种危险情况,给整个工程带来安全隐患。如何对搅拌站进行有效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使企业能降低生产损耗和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是目前建筑工程单位最关注的热点。文章针对搅拌站的安全生产和效能管理做了相关叙述。的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问题绝不能忽视,还要加强管理。根据国家对施工单位的相关规定,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培训,工作人员不能上岗工作,以免发生事故。

3、搅拌站效能管理

3.1、环境管理针对厂区的环境管理和废气污染物管理,对搅拌站的环境管理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厂区的环境管理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的有关规定,需要加强厂区对降低噪音、抵抗能力高等新树种的培植,提高厂区内部的绿化工作。对于废弃物的烟气处理方法一般采用清洁燃料等对其进行控制,而粉尘等采用封闭式存储,定期对路面喷水、清理等方式进行有效控制。废水不能随便外排,针对废水的排放主要是对清洗设备的水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必须处理好水池与污水排放处理系统,进行收纳和经过沉淀处理后,再使用于混凝土中。对于冲洗水处理后沉淀出来的固定废弃物管理,一般是通过混凝土冲洗设备之后,再返回生产当成原材使用。针对噪音的管理,厂区在建设中主要采用吸声的材料,厂区将会使用全封闭式的维护结构等,使噪音能达到减少和消除控制效果。配合比的设计、原材料控制、生产控制等都是搅拌站生产系统管理控制重要环节。原材料的控制主要是对水、水泥砂浆、骨料等质量控制。水泥应该以质量合格的为主,对于散装水泥应该对入罐温度进行监督检验工作,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升安全水平和竞争力。

3.2、成本管理

在当前建筑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案,同样也是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优化生产效率的主要策略。在搅拌站成本管理中,生产环节属于相对来说较为重要的环节,因此需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来降低生产成本:

(1)在搅拌环节,降低搅拌废品出现率。严格实行配合比成产方案,定期与不定期对搅拌站电子称量进行系统效验,控制其稳定性与准确性。同时还需重视对生产完毕后的剩余料进行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合理的回收利用策略;

(2)重视搅拌生产的安全,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强化对设备的安全检查;

(3)严格控制水电、配件等辅物资的消耗,确保调度与操作紧密结合,降低电能的消耗,同时建立设备配件的报损与修旧利废制度,及时更换与修复配件,节约设备处理成本。此外,还需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进场,做好原材料的管理工作,构建严格的采购计划与审批制度,确立完善的验货管理方案,强化对搅拌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加强盈亏分析与独立核算,强化工艺控制,尽最大可能控制搅拌站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落实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能适用。而建筑施工是一个危险系数比较高的行业,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安全就应该像泰山一样平安稳固。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应该注意三个方面:

(1)加强施工企业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宣传活动,强化施工安全的作用和重要性;

(2)针对施工的安全重要性,施工企业要对工作人员实行考核、训练等制度;

(3)严格要求安全证书制度,无证人员一律不得录用。对于未经允许、未采用安全措施的外来人员,一概不能进入施工工地范围。因此,在建筑施工项目上进行任何一道施工程序时,应该都要做好安全技术的工作。

5、结语

第6篇

1.1坚持安全发展原则。对于地矿系统安全生产环节,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为促进地矿系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1.2坚持改革创新原则。地矿系统相关企业单位安全准则要不断推进安全生产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破解安全生产难题,推动地矿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3坚持依法监管原则。针对地矿企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在这其中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增强监管执法效能,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1.4坚持系统治理原则。地矿系统属于国家管理,要严密其层级治理和行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实施社会共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市场等手段,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提升全社会安全生产治理能力。

2地矿系统落实安全生产“企业负责”目标

2.1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守“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切实贯彻国家地矿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关口前移,把事故隐患当成事故来抓,切实防范事故,认真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党委书记与法定代表人负同等安全生产责任,始终把职工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带头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地质勘探安全规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局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监督管理作用。2.2增强系统专业性,抓紧系统程序的落实。坚持“打非治违”,杜绝违规建设,严禁违法生产,保证生产经营证照齐全、依法经营、合法生产。凡从事钻探工程、坑探工程施工和矿山建筑施工的地勘单位应取得各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单位在钻探和坑探工程的设计方案中必须设有安全专篇,其中坑探安全专篇应按省安监局规定报送所在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方可施工作业;在从事地质勘探活动期间,局属地勘单位应当持本单位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和地质勘探项目任务批准文件或者合同书,向工作区域所在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报告项目施工进场和结束时间,并接受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从事建筑施工的单位应取得省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地灾治理、工程勘察的单位应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伤亡事故发生。2.3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地矿系统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主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协作单位)的安全监督、检查、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工作职责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大队(院、公司等)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制定消除隐患措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消除落到实处。2.4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登记制度。全年开展队级(院、公司)安全生产检查不少于5次,检查应覆盖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所有场所;要将隐患排查责任人、排查时间、存在隐患的部位、查出的隐患、隐患整改责任人、完成整改时间、整改验收责任人逐一登记列入《隐患排查整改登记台账》,切实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未建立隐患排查整改登记台账的,年度考核评比时不予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3结语

针对地矿系统,从企业负责的角度来说,安全生产是必须要引起重视的,在进行地矿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容易由于设备或施工方面引起的问题而对人身造成威胁,在此,本文主要对地矿系统落实安全生产“企业负责”的原则和目标发表一些笔者的看法,希望能对今后的地矿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一些有的建议。

作者:苏国辉 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参考文献:

[1]任建军,邓文辉,胡龙飞,等.地矿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建议[J].铀矿冶,2016,35(4):301-304.

第7篇

煤矿调度管理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负责组织、协调、平衡、指挥、监督和日常各类信息的收集、反馈、处理,肩负着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高效运行的重要使命,是生产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专业性强、组织指挥协调性强的一项重要工作。煤矿生产是地下24h不间断的连续生产作业,且作业现场受到空间的限制,采、掘工作面各班都有本班的工作任务和计划要求。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调度要指挥完成当班的安全生产任务,并为下一班安全生产创造条件,及时客观地反映出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助矿领导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部署,统一指挥、综合管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及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安全高效稳定进行。调度管理工作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技术,要求调度人员既要具备采煤、机电、通风、运输、掘进、地测、洗煤等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基建、运销、经营、统计、通讯及信息管理等知识,任何不规范的指挥调度都可能直接影响到生产安全的运行,甚至导致重大事故。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调度管理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调度人员的素质则是重中之重。

2煤矿调度管理工作的特点

(1)调度工作的连续性。现代化煤矿企业的生产和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各级调度人员必须坚守岗位,24h值班不间断地组织协调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2)调度工作的时间性。调度人员应及时、清楚地了解煤矿调度安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及时传达、汇报上级指示,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3)调度工作的权威性。调度室是煤炭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综合部门,各个安全生环节和部门对调度下达的通知、指令等必须坚决执行。(4)业务保安的重要性。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不安全的因素多。煤矿生产调度在组织指挥生产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工作,生产调度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生产方针和政策,熟知《煤矿安全规程》和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因素,保障安全生产,切实搞好调度业务保安。

3煤矿调度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

调度员必须发挥好职能管理作用,掌握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需要,全方位调度一切力量保证矿井的安全高效发展。对应急事故能及时协调解决,使经济损失在最小范围内。作为煤矿调度人员素质与能力应具备以下要求:(1)安全生产工作的协调处理能力。调度员在工作岗位上要主动调度,按时查问各生产环节的工作状况,在协调处理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的程度,本着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统一筹划,协调解决;在部门之间的协调上,要按照一切从安全生产需要出发,以安全生产为重点,生产环节必须协调一致,紧密配合,以保持各生产环节之间的平衡状态,保证生产系统的正常顺利工作。(2)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突发事件,考验调度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下发通知,赋予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员十项应急处置权,以提高矿井安全应急处理水平,最大限度保护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兴隆庄煤矿也专门组织人员编制了《兴隆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涵盖13种煤矿常见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案,绘制了处置流程图。全矿职工学习应急预案,根据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的安排,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使调度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处置流程,快速准确的做出应急处置,有效防止事故扩大,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3)煤矿调度业务的学习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调度业务技能,召开调度专业会、业务交流会,严格落实调度工作“四个一”基本要求和调度质量标准化标准,确保总体调度思路的准确性;开展每周一课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和现场学习交流会;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模式,邀请各专业资深工程技术人员集中授课;与兄弟单位调度室相互交流,深入到基层、到岗点、到现场学习;打破生产调度和经营调度业务之间的固有认识,加强了专业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增进相互间的交流,促进调度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提高调度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4加强煤矿调度责任心

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煤矿安全工作的压力越大,调度工作的重要性就越强,责任就越重。(1)在生产管理方面:严格检查、督促各个环节,各个生产岗位上的人员认真执行“三大规程”;掌握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掌握采、掘作业规程和单项工程的施工情况;掌握重大安全隐患解决情况;掌握安全生产发展趋势、检查、执行、督促解决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2)在安全管理方面:认真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对领导指示、上级调度通知、通报、传真电文及时上传下达并检查其贯彻执行情况;对基层反映的安全生产情况以及出现的重大问题,如实迅速地的逐级上报。(3)在抢险救灾方面:在指挥抢险救灾事故中,按照事故抢险预案及指挥程序组织抢救。当接到事故汇报时,问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灾区人数、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现状和趋势,立即通知邻近灾区人员及受影响的区域停产撤人,通知矿山救护队、医院等单位立即救援,按规定的汇报程序向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本着“沉着指挥、科学决策、协调行动、安全快速”的要求,增强调度人员对突发事故是应急处置能力。

5结束语

第8篇

通过宣贯学习,使安全理念植根于职工内心,引导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加强自我防范,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要分层次、分专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在班组活动日和安全活动日中积极宣贯新《安全生产法》,提高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知法守法能力。将安全标杆班组的安全管理先进经验进行推广,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推进安全文化的落实

编制的安全文化手册,挖掘和提炼安全理念。党政工团各单位通过宣贯、学习,使安全理念深入每一名职工内心,自动转变观念,自觉规范行为。使职工理解到自身既是安全生产的操作者,又是安全生产的最大受益者,加深对“安全是职工最大福祉”的认同。

(三)加强可视化建设,使安全理念入眼、入心

要将安全文化理念让职工处处能看见,时时有提醒,外化于形,固化于心,寓于各项工作之中,成为企业职工的自觉行动。将危险源、危险危害因素划定等级,将控制措施悬挂在岗位和班组,时刻敲响安全警钟。在维修作业现场,树立警示标牌,拉好警戒线,做好安全提示。

(四)加强制度建设,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安全管理仅靠文化的影响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规章制度来强制约束和规范。完善的制度便于各级人员有法所依,做任何事情都能按照标准来执行。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施的采用而变化的,制度的管理是动态的管理。港口各单位要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教育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等各种规章制度。尤其是新《安全生产法》的实施,现行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与新《安全生产法》有很大的出入,安全监管各部门要结合新的法律法规进行对标检查,将不符合新《安全生产法》的规章制度删除,并加以完善,形成符合要求的新制度。

(五)加强安全技能实战,保证安全文化建设发展

第9篇

诗人杜荀鹤有一首《泾溪》,其中对物的因素有着很好的描述,诗中写道: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目前安全管理工作中提到物的因素,很多管理者归结为安全技术不够先进、安全设备过于老化、隐患排查不够细致等,这是物的因素管控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也会造成在物的因素管控上出现误区。危险大的地方我们注重得多,投入得大,使其能够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即使出现问题我们也有及时的应对措施,但我们却往往会忽视从来没出现问题的地方,这些地方被很多管理者划入到不可能出事故范畴。近年来很多的企业只注重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往往会忽视安全基础工作的落实。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中更加强调了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到底什么是隐患?隐患是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是任何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场所环境破坏的因素,说到底隐患就是失控的危险源。杜绝隐患的存在还是应从源头抓起,源头当然就是现场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但危险源的控制工作需要全员性工作,使所有的危险源全部受控。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管理为事前、过程中、事后管理相结合,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既然要控制危险源,就要有技术做支撑。在物的因素控制上一定与安全技术有关,而安全技术的投入上也要有宏观、科学的意识。一是安全工程技术,包括了防火防爆技术、实用机械安全技术和实电气安全技术等。二是职业卫生技术,包括了防毒防尘技术研发、通风工程、噪声控制技术、辐射防护和个体防护等。三是安全管理技术,包括了安全人机工程管理并由此推动的本质安全、安全心理与行为管理并由此推动的安全文化创建、安全安全信息化管理并由此推动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管理。

二、对“管理的因素”最新解读

最新解读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就是管理上的漏洞,依据海因里希骨牌理论可以推导出如果安全管理上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后续一连串的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安全管理是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活动。安全管理中有个墨菲定律,墨非定律告诉我们,只要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或许1次、10次、100次乃至1000次违章都没有发生事故,但墨菲定律统计的结果显示,只要你存在着违章的行为,事故就会在第1001次违章时出现。对待这个定律,安全管理着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既然失误是人类不可避免的,那么事故迟早会发生,安全管理者就很难控制,工作很难开展,安全工作看不到希望。另一种认为失误虽然不可避免,事故也迟早要发生,那就要找出所有事故的苗头,这是安全管理者能够完成并应当做好的工作。我们当然要选择后者,既然事故的苗头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就要时刻提高警觉,提升识别事故苗头的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就是要将传统的单因素分析模式转变为体系分析模式,将事故分析模式转变为全过程控制模式,将以人数定义事故严重程度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模式,以安全投入要精打细算思维模式转变为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模式,从学习先进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转变为创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安全管理的模式。3E原则之所以将安全管理纳入其中,已经体现了安全管理在企业安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只有科学、系统地进行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安全管理的效用,使人、物等因素有机地结合,激发各因素自身的作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