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8:01
导语:在高中政治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以时事政治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由于政治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一般对政治不感兴趣,不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教师就必须做好高中政治新内容的引入工作。而时事政治就是引入新课的有效方法。在政治开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一些比较重大的国际国内事件作为政治课程开课的切入点,通过新鲜的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时事政治导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帮助教师顺利进行政治教学工作。例如,在教授“多变的价格”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引入最近猪肉价格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考虑一下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氛围中进行政治学习,并根据时事政治更容易地掌握新开政治课程的内容。以时事政治导入新课对高中政治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引入时事政治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概念
高中政治教学开始给学生讲述的内容是以经济学、哲学以及政治学等几方面的基本原理。但是这些内容中有的对高中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的困难,且离人们的实际生活也比较远。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政治教学中的一些内容和知识,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最近发生的时事政治,并且需要与所讲内容有关系。例如,在讲授“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这课的内容时,政治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2011年利比亚的危机,让学生根据相关的政治时事详细了解它的背景资料,为政治内容的教学做铺垫。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帮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生疏的政治概念,帮助学生学好政治内容,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
二、分析时事政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过程中更加轻松容易,将政治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政治教学中,对时事政治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应用政治知识的能力,做到活学活用。政治教师应该结合政治内容进行时事政治的选取,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帮助学生对时事政治问题和政治的一些概念等知识进行分析。时事政治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加强在政治教学中对时事政治的应用,并运用政治知识给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和相关高中政治知识的运用。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和预习的政治知识对相关的时事政治进行分析,通过时事政治的应用培养学生政治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用时事政治联结政治教学的各个模块
1.1教学探究的目标不明确。有些老师为了过分追求探究二字,再加上其可能自身专业知识不是很充沛,导致对教学目标不能准确把握,变 成为了探究和探究的行为,授课没有重点,讲解知识少且浮夸,缺乏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对学生的知识把握起不到很好的引导作用。1.2对学生指导不够。政治课堂上,老师只注重自己讲解课程而忽略了对学生出现问题的解答,导致二者缺其一,未能够把探究式教学真正的与课堂知识掌握结合起来,从而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阻碍作用。
2、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讨
2.1理论基础。权变理论和系统性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要求在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要结合环境的自变数和管理方法的因变数所产生的函数关系来确定改革的教学模式。2.2理论依据。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第一,关于人本质发展的学说;第二,社会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理论基础。2.3整合框架。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框架:一个中心,三大理念,多元化发展。一个中心就是一定要切实保证以创新为主要线索,是重中之重,目的是为了通过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三大理念其实就是个性化发展理念、设计理念、评价理念的形成,通过对其个性化发展的引导,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现象结合,通过自己脑中的融合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理念进行绘画;设计理念就是儿童不只要能够想象力丰富,同时动手能力也要增强,对自己想表达的事物能够通过自己的笔来描绘;评价理念就是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可以对所见事物等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能够对事物做出自己的评价。多元化发展就是通过以上中心和理念的形成与融会贯通,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自己将其想象和所表达的话语进行陈述,对其做出客观评价。通过以上三方面教材内容进行组合,时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鼓励其个性化创新,促进了学生对政治学习培养的乐趣的形成,提高其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其政治学习的有效性。
3、结束语
很多教师为了体现其自身的教学资历,经常向学生列举超过教材本身的内容,偏离了高中政治教材的本身,让高中政治教材失去了支撑性。还有的教师过多强调政治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向学生传授了过多的生活实例和素材,对书本的教材内容进行了片面的删减,让学生失去政治学习的重心。
2.情境设置目的性过强
根据高中政治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建立形态、解释运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无论在教学设计还是教学目标方面都要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周围事物,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意识。但是在政治教学情境的设置方面,很多教师目的不明确,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情境只用于摆设,既缺乏实用性,又不符合学生身心的发展。
让政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也是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教学中要充分教会学生将政治与生活相接轨。但是政治教学内容的实际化必须是真正地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而不是单纯地只将其作为政治的衣服。日常政治课堂教学中,很多政治教师将政治知识与生活实际牵强地连接到一起,不仅帮不到学生,反而从整体上影响了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
3.政治教学资源的搜集过于形式化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大家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学中只要涉及某些知识教师就会让学生去自主搜集资料,即使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这样在无形当中给学生施加了过多的学习压力。不仅如此,教师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知识资料却不对这些材料进行处理和运用,只是将这些材料展示给大家看。对学生而言通过材料的搜集可以更好地学习政治,对教师而言学生搜集材料是展开新教学的前提,对学生和教师的素养都有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 创新;高效课堂;高中政治
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我省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不断推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一线的政治教师都开始适应新课改下的全新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维等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给我国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有个别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教学高效性上的追求,有些本末倒置。所以说,虽然新课改的重点在于实现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改革,但是高效课堂教学是其教学根本,讨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重视对生活资源的挖掘,突出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
学生对于政治教学往往都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政治教学就是进行一些大道理以及空道理的灌输,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但是实际上由于政治教学上的全部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只要愿意去发掘,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果政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生活的内容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在实现对生活中各种问题进行解答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实际经验的积累,将会唤醒和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在需求和欲望,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活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可以参考学生自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实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经济常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附近菜市场或者是超市里的蔬菜价格上的变动进行观察,实现对价值规律的揭示;也可以让学生对校门口的小商小贩的经营模式进行观察,简单了解个体经济的经营模式,并带领学生去考察当地的大型企业或者是外资企业,让学生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有所认识;在对哲学尝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被人们所熟知的各种寓言和民谚进行辨析,包括“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等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辨析来实现对哲学真谛上的诠释。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以及已知的知识和能力,在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调动的过程中,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教学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就是为了实现对学生思维上的调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呈现型的问题情境,也就是提供现成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实现对某种观念和概念上的理解,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问题设置方式的,经常用来对某些概念、观念以及概念上的理解。但是由于这种问题情境在思维空间的创造性表达上极为有限,因此在问题设置的上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
其次是发现型问题情境,这种情境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别人来提供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疑问的意识来对教材进行阅读,让学生自己在内容上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在课堂或者是课后对这些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实现解决,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学生思维上的独创性和深刻性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是应用型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需要教师或者是学生来提出一些有关现实社会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所存在矛盾关系,让学生学会辩证和全面的对问题进行解决分析,同时培养学生变通思路、变换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比如在“消费问题”的学习上,可以让学生针对目前社会上所存存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造假打假”、“包退包换”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辩护,或者是利用写论文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表现的更为实用,也更有效果。
三、构建多元化的课堂体验式学习活动
首先是课堂讨论方式。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比较常用的体验式自主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以及情感沟通的重要活动方式。在课堂上采用讨论的方式可以实现学生紧张情绪上的缓解,同时可以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竞争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民主意识上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学生视野上的开阔。要使讨论式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选择讨论的内容,并灵活设计讨论的方式,如同桌共议、小组讨论、全班发言等。如在学习联合国相关知识时,就可以事先做些工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讨论―举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学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其次是案例辩论方式。课堂上的案例辩论活动比讨论活动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结合案例教学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设计适宜的辩题,并在课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分工合作,通过多种途径自行寻找相关资料,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知识开展课堂案例辩论。
例如:在学到“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这一问题时,针对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枯燥的特点,可以在课前提供导学案,让学生自学掌握课文知识体系,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本人的意愿自由组合成甲组、乙组、丙组和总结评分组,做好辩论准备。在课堂上,根据“企业经营者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关系”这一论题,创设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让甲、乙、丙三方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自由辩论,不但使其对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应如何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可以达到学习体验自由与充分发展的目的。
总之,课堂是我们奋斗的主战场,打赢这场战斗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同时,只有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只有不断的实现创新,才可以更好达到教学目标,保证课程改革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教学,其实是一门语言演讲的艺术。当代的高中学生,受电视、电脑等网络媒体的影响,他们对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化有很高的要求,你如果还在是一副板着面孔的说教式,那么,他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他们会把你哄下课堂。也许你会说,来点幽默吧,但把握不好幽默的度,有了独立思想的他们也会不买账把你哄下课堂。高中政治教学,在高中各门学科中,是一门最需要教师的激情洋溢来演绎的学科,教学语言中一些必需的要素需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做一番交流和探讨。
一、多变、幽默有趣的语言要素
高中教师要使语言生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多变。教师在表达同一内容时,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开门见山、旁征博引等。而方式的选用,在很多时候必须视学生的精神状况而定。现在,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长、负担重,一天内大脑会出现几个“兴奋——抑制”周期。当学生注意力集中,即处于兴奋期时,教师须适时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词句,以最简练的语言,将重点内容交待清楚。这时,切不可漫天撒网、旁征博引,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注意力分散,如有人打瞌睡或小声讲话时,教师可暂时离开教材上的词句,或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谈一件近期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将谈话内容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回到教材内容的讲授上。2、幽默。幽默是使教师教学语言生动的法宝之一,它简捷明了,能表达出深刻的内容;它令人捧腹,课堂上师生开心一笑,大家心情愉悦,教学效果更佳。3、活泼。教师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采用低声音、慢节奏,以便使学生有一个思考、回味的余地;在讲述一般性内容时,采用高声音、快节奏,以达到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形成印象的目的;在论证某一结论而引用材料数据时,采用高低、快慢交错进行或连珠炮似的语言,以加强结论的可信度。这样,教师通过语言的感染力,在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的同时,也传达出另一种信息,即这些内容是可识、可记、可信的。
二、教学中做到“流畅”的语言要素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是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主要成分。学生从政治教师的讲授中,能获得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教师授课的语言流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语言流畅是高中政治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教师要把需要讲述的内容,通过自然、连贯、轻松、流畅的语言,行云流水般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语言氛围中学习知识。与流畅相背离的是习惯性的废话、重复、停顿。这是政治教师的大忌。这一习惯是有些教师长期以来不注重语言修养而留下的痼疾,而要改掉这一不良习惯,非下大气力不可。首先,高中政治教师要把语言流畅作为自己的第一要求,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其次,多听听相声、评书,学习相声、评书演员驾驭语言的技巧;第三,进行朗读练习和与周围的人多进行语言交流。有心,有恒,就必有所获。精心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使授课语言流畅的前提条件。高中教师只有将教材烂熟于胸,授课时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教师流畅语言的视听对象是学生,这种流畅必须为学生所体验,即语言传达的信息必须是学生需要和能够接受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那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以致达不到教学目的。
三、表述概念、知识点之间的“清晰”要素
高中政治课教学语言怎样才算清晰有度呢?笔者以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清晰地表述概念、原理的不同层次。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一向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对语词的逐层分析,是使概念清晰可辨的有效方法。如对“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我们就可以划分为如下层次:第一层,规律是一种联系;第二层,规律是一种固有的联系,是一种本质的联系,是一种必然的联系;第三层,归纳规律的客观性、可知性等特性;最后,通过提问或练习的方式,举例指出规律的外延。这样分层次把握概念,学生容易记忆和理解,运用起来也容易掌握其适用范围。2、清晰地表述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当高三学生进入综合复习阶段后,教师讲授的知识密度加大,一堂课至少要讲述几个甚至十几个知识点,这必然加大了教师讲述的难度。处理这样的课程,重点在于明确指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比如:在复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内容时,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达十多个,而其中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组概念是学生最易弄混的。首先,要指出这两组概念的区别,即主次矛盾分析的是一个复杂事物中的多种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说的是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其次,归纳它们之间的联系,即无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它们都有矛盾的主次方面之分,而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体现,是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两把钥匙。另外,在讲述一群知识点时,还必须抓住起主导作用的一点或两点,用一组材料或图表把它们串联起来,使之形成一种立体结构,以便于学生抓住重点。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产生后,其运用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识别能力、感知能力、取舍能力、情感应知能力。高中阶段的政治课教学语言,再不能等同于小学和初中的谎孩子,谎和鼓励多了,对于有一定情商能力的高中生来说,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从而影响到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语言,必须从幽默、机智、大气方面着手,达到出语惊人而又朴实,易于学生接受。高中学生的情商和接受能力,绝不允许教师在那里作夸夸其谈和华而不实的表演。高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与否,我们广大的高中教师要在教学语言上多探索,找出规律,总结进步,更好地服务于高中政治课堂。
作者:黄翠萍
一、认清初高中政治的显著差异在学习政治中,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对高中政治知识把握不住,学习成绩下降,心理不平衡,这是为什么?高中政治学习比初中政治学习有一个较大的跨越。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个跨越,仍采用初中政治那一套方法必然学不好高中政治。初高中政治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1.教学内容的差异。初中政治注重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衔接,教材比原来简单,知识点减少(尤其是七、八年级),知识的系统性降低,对思维能力要求不高,内容大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语言通俗易懂。高中政治注重与大学接轨,在知识体系、思维层次上都发生了突变,起点高,容量大,思维能力要求高,叙述严谨。总之,高中政治比初中政治更系统、抽象,接受起来也更难。
2.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初高中政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的差异性,客观上决定了高中政治与初中政治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高中政治教学往往是大容量、快节奏,抓重点、重思维、重能力。而初中政治教学由于内容少而浅,课时较宽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相对而言节奏慢,面面俱到,反复较多。学生在初中普遍适应了这种教学方法,进入高中一时是很难适应的。
3.初高中学习方法的差异。现行政治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初中政治的学习在一些学生看来似乎不需要记忆,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比如:融入新集体;认识新伙伴;悦纳你自己,考试的时候只要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写下来就行。
另外一些大题,只要知道知识点在课本哪儿,并适当理解就行,运用都是相当简单、直接的。但高中政治随着教学内容和考查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也应该有所变化。死记硬背不行,只理解不记忆也不行,而应该是识记、理解、运用齐头并进。在高一政治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准确性较差,对知识运用的能力也不尽如人意。由于上述差异,以及近年来不少示范性高中与初中分离,初级中学老师对高中了解甚少,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的差异等因素,使学生难以尽快适应高中政治教学。
二、高一政治教学应做好的工作高一年级是实现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衔接的关键时期,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衔接工作。
1.切实转变学生观念,明确高中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现行初中政治实行开卷考试,很多学生即使平时没怎么学考试时突击一下也得A,从而形成一种观念:政治很简单,平时可以不用学。进入高中学生自然把这种观念带过来,而且部分学生已经确定自己今后要读理科,文科不用参加高考,会考又很容易,自然对文科放松警惕。其实不管文科也好理科也罢学点政治还是有用的,因为很多政治原理都可以用来解释生活现象
。2.实现教法转变。
(1)立足生活,联系实际。政治这门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我们都可以用相关学科知识来阐释。就高一经济生活而言,其实经济就在现实生活中,比如每个人都会接触到钱,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是经济,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高一课本中的商品、货币、消费等诸多经济学的知识。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建议
人的发展,始终是教育关注的核心.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都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根本.学校课堂教学作为培养人的前沿阵地,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讨论的重要问题.
1.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政治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课堂教学沉闷无聊,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堂提问毫无技巧.真实的情况是如何呢?全莉娟,邾强写的《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1]告诉我们:课堂提问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流于形式之嫌;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多属"低水平"认知的问题,而缺少高水平认知,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了解与理解,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注意.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问题一:教师从此沉默是金
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教师不再纯粹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人戏言,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
然而,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或者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不仅启发了学生,而且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问题二:学生活动一发不可收拾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理论一般认为,学习方式不外三种:表层式的学习方式,深层式的学习方式和成效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属于表层式的,就是被动地,机械地,表面地接受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将学习方式向成效式转变.因此,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其模式基本如下: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也就是用几个小品或者案例构成一节课,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这样给学生的信息就是:上政治课就是搞活动,玩小品,至于有没有掌握知识和能力,倒是其次.
可以肯定的是,新课程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开展必要的师生互动;但这只对学科教学起辅助作用.高中生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的思想趋于成熟,思维趋于深刻.因此,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就不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开心而设计几个小品或笑话;也不应该以知识为核心来设计相关的活动.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轻松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问题三:从"满堂灌"到"满堂问"
课堂提问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形式,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却能表达和反映内容.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或者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了等号.以为提问越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体现得越充分.所以课堂上教师就利用各手段,比如说让学生朗读课文,一遍又一遍地叫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结论,甚至上课画重点来让学生加强记忆.又或者教师提出已经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又采用齐答的方式.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讲只是维护了教师作为知识掌握者的权威.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基本上都是传授知识,应付能力的灌输式的教学取向.所提问题集中在认知记忆性方面.于是,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新课程教学的"满堂问".
新课改后,认知记忆性问题的减少,创造性问题的增加,教师应该大力开发能激起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途径,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固然符合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理念.但从实质上来说,教师更加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注重培养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的培育式的教学观就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
2.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教学观念是教学实践的先导.不管是课程的安排,校本的教研还是具体的课堂教学,都要深入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明确课程的性质,理解课程设计的思路,准确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的实施.
首先要定好教学目标.由于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质所决定,我们要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目标.高中政治的分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由于新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学生评价方案和高考制度等相关配套方案尚不完善,处在新课程第一线的高一教师比较迷茫和彷徨.究竟课应该怎么上?对学生怎样进行评价?高考怎么考?……都是他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依然按照以往的做法,以知识为中心,以高考为目标.使新课程的实施处于换汤不换药的状态.所以,目前最紧迫的应该是我们广大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定好新课程的目标,并且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其次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现行高中政治新课程的《经济生活》部分,强化了教材的生活逻辑,弱化了学科逻辑;在内容上突破了以往的繁,难,旧等弊端,显得简单明了.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喜欢将新课程与旧课程进行比较,甚至将旧教材作为参考书.这些教师在课堂中往往有意识地对学生渲染新旧教材中观点的异同,并且将新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补充进来.例如新教材在讲到"商品"的时候,并没有讲到"使用价值".有些教师就将旧教材中相关的内容补充进来.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混乱,也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遵守新课改的理念,要恰当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内容.
再次,要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关系,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关系以及学生本身各方面的关系.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改后,由于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应用,课堂上就不能只是由教师完全掌控学生学习的内容了.学生自己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课堂上展示学生的探究性成果(探究性课题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的),全班同学针对发言内容提出问题而后必定会引起大规模的讨论.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学到教师没有预计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不是本教材知识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那么,教师作为知识权威方面的影响肯定比以前减弱了.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不同的成就感,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全莉娟,邾强:《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0
一、学生学会倾听
1.课上听教师讲课
在政治学习中,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通过听课,学生才能掌握知识点,才能对政治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由于政治知识的理论性很强,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同时要在听课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有效的听,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要认真听讲,思想集中,在听讲时,要有重点地进行听课,通过听讲,学习教师考虑问题的思路方法,学会教师考虑问题的思维过程。学生在听的同时,要手脑并用,及时思考和做笔记。
2.听同学发言
在政治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学生要注意听同学回答的方式方法,借鉴其他同学好的考虑问题的方法。在倾听的时候,注意与自己的答案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新课标中要求注意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通过小组内的学习讨论,找到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让各小组分别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生考虑得不全面的地方,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提醒和点拨。
二、用分析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思想政治课是对社会发展常识的讲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政治知识与现实问题进行联系,使用政治思想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大增,同时,运用政治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运用辩证的眼光全面分析问题
任何矛盾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对立面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因此,看问题必须考虑矛盾双方,坚持辩证法的全面性。如讲《生存力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的关系时,就要全面看,离开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就必然造成社会动荡,生产力难以发展的局面;离开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只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社会发展就变成了直线运动。这是不辩证的,也是不现实的。
2.运用普遍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任何事物的矛盾,既有与其他矛盾相联系的共同本质,即共性,又有与其他事物矛盾相区别的特殊本质,即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坚持在普遍性指导下,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的方法是活的灵魂。例如,在讲《如何看待奴隶社会》时,有同学说:“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暴的剥削社会,它不如原始社会好。”又有同学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首先,必须明确判断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其次,就要具体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奴隶社会不断强化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奴隶进行政治上统治。由此可见,评价奴隶社会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
三、加强德育思想教育
现在的资讯媒体总是报道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些悲剧,接连发生的事情引人深思:我们自以为很成功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看来,教师对学生生命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正确引导,似乎做得很不够。教师现在的学校德育工作跟不上教育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关于何为教育的真谛,网上曾经有过讨论,有人说,教书育人,而更多的人认为是育人教书。这并非文字游戏,顺序的不同彰显教育理念的天壤之别。
我认为,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因为一个人只有人格等素质教育完成了,再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贡献社会,服务大众。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应试教育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这种传统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研究探索不感兴趣,对未来没有清楚的目标,只是在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学习,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中只关心学生取得的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不重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心灵脆弱,对社会现象缺乏辨别能力,冷漠置之等,实际上是素质教育跟不上智力教育造成的后果。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教师的政治教育要更加把握德育教育。
四、改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既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又是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如果师生之间能情感交融,产生共鸣,就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沟通顺畅,保证了教学的高效进行。相反,师生之间情感彼此对立、抵抗,师生之间关系疏远,产生隔膜,不能达成教学的互动,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很多教师面对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或多或少都有过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关系僵化的体验,教师会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言语或身体冲突,这就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学生对教师有敌对情绪,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没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和接收的关系,他们之间还需要爱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在,能更好地学习;学生对教师的爱,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轻松、愉快地学习,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情感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字: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引言
再好的政治教学理念都需要先进的教学方式来展现出来,但是转变教学理念最终还是归根到教学方式上的改变,这两个的改变是为了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生活,只有教学贴近生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政治教学经验针对高中政治生活化的教学展开讨论。
二、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涵义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就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取与政治有关的题材搬运到课堂上,将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教学案例,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对生活实例的讲解引到政治知识层面再进行政治教学。政治教学生活化也就是生活经验政治化的一个过程,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教学理念。人教版政治课本中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阐释了实践是社会认识的起源,是人类认识发展助推剂,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高中政治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打好基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际内容就是将政治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要多从实际生活中获取,通过对实际生活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政治学科中的理论知识。
三、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方法策略
1.创造政治理论体验性的教学环境
高中学生在生活中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对社会生活实践不能全方面的认识,学生掌握的实践经验是非常少并且片面的,所以,老师在进行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这点,老师应该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政治课的课堂上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然后通过语言上的讲解,使政治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
2.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将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搬到课堂上,把政治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起来,创建一种开放式的高中政治教学环境。例如,在讲解国家发行的人民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比如提出的问题是:人民币既然是国家发行的一种货币,为什么国家不大量印刷人民币,发给公民,使国家的每一位公民都富裕起来,通过发放人民币的方式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岂不更加迅速?同学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候热情一直很高。在学生讨论一番后,老师应该加以指点和引导,最终将国家发行人民币的多少,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终引到人民币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发行过少会导致通货紧缩这些理论性的知识点上。
3.将教学过程融入生活
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注意,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努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要贯穿整个政治教育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将政治教学与生活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堂开放性。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置一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接受教育的方式;还有老师应该摆脱传统的单项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学生真正从社会中学习到政治的奥妙。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将教学计划和实践结合起来,重视教学的灵活性。高中政治教学在整个高中教学阶段非常重要,它承担着培养学生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重任,所以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灵活讲学,抓住教学机会,把握好时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
4.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生活
为了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政治教学生活实例,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创建情境模式,用图片展示。这样图文并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联想到逼真的实际环境,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时空领域和思维空间,同时对推进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也就更加的浓厚,在学习政治知识的同时不断的增长见识,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四、总结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重点表现出了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对高中政治教学实施生活化的办法,不但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将政治理论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背景下,认真学习思想政治这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并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会政治学科是和社会实践密不可分的。但是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在实施的时候会碰到各种问题,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坚持将政治课教学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沈世弘.构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成功(教育版)》.2012年24期
[2]马曼.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