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环境科学与工程

时间:2023-03-17 17:58:19

导语: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环境科学与工程

第1篇

一、SPOC和MOOC特征及其影响

自新世纪以来,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兴起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而我国环境科学工程专业的在线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爱课程、清华学堂在线和网易视频公开课等“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即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相对公共基础课程而言,一直处于落后和迟滞阶段。目前关于环境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国家精品课程和网易视频公开课的课程数量均很少。一般认为SPOC由福克斯教授最早使用,其面对的学生规模小,一般为几十人至几百人,且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SPOC课程(如众多的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类精品课程等),不是任何学生均可浏览和进行在线学习。随着我国众多学校内部的网络教学平台、国家精品课程、爱课程、清华学堂在线、网易视频公开课等开放课件(OCW,OpenCourseWare)或开放教育资源(OER,OpenEducationalRe-sources)的不断发展,MOOC应运而生,国内外MOOC联盟及平台已形成,正在推动MOOC快速崛起。而MOOC是互联网上一种新的开放教育资源,是全球高校精品实体课程和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大规模的网络课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视频、课程公告、课程大纲、评价方式、延伸阅读、课后作业、讨论区、结业考核等模块,实体课程所具备的要素在MOOC中均能完整呈现。具有大规模、免费开放、高端、在线开放、社会性和自组织等特点,最终课程考试合格能够获得认证证书。斯坦福校长JoneHennessy将MOOC比作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在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注册参与了各类MOOC教育系统。目前有22个国家和地区94所大学(组织)加入了Coursera()。我国高校也积极响应MOOC浪潮。教育部高度重视MOOC,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复旦大学加盟了Coursera,我国一些重点大学正在利用MOOC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MOOC给全球范围的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MOOC能帮助各国大规模学生自由获得世界范围的优质课程资源和接受在线教育;在教学与学习方式上,MOOC促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翻转式课堂”(FlippedClassModel)与“小型私有在线课程”(SPOC)的发展。MOOC将带来全球范围的多元化大学教育竞争格局的变化“,大学中有MOOC,MOOC中有大学”交相辉映,对全球范围的大学教育带来广泛和深远的辐射与影响。同时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机遇,引起全球优质教育资源重组,促进全球范围开放课程资源的整合和精品共享课建设等。

二、国内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MOOC课程必要性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是目前国际上MOOC平台上占专业课程比例极少的课程系列,MOOC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影响很大。因此,我国具有环境科学和工程专业的高校均应重视和发展环境科学与工程MOOC课程建设,尤其是国内一些著名的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更应走在MOOC建设的前沿。其必要性主要体现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水平提升,学生需求更多的学习资源与机会选择、学习方法改进与主动学习能力提升,不同层次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水平差距的缩小,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优质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促进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的国际化等。

三、我国高校环境学科与工程专业MOOC建设的对策

(一)我国高校MOOC建设的基本对策

1.对于普通高校,应正确认识MOOC和应对MOOC面临的挑战:国内普通高校的硬件环境是否达到并满足要求;软件环境是否形成;正确处理MOOC与校内课程的关系、MOOC课程设计应做到学校统一设计、统一计划和统一部署;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和大学视频公开课为基础,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有计划、分步实施MOOC,创建自己的MOOC品牌课程。

2.借助MOOC进行混合实践教学:通过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结合,实现混合教学,充分利用MOOC资源进行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3.借鉴MOOC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要求每位教师通过学习1~2门国内外MOOC课程体验MOOC教学的理念、新方法与过程,提高教师适应MOOC环境的教学能力;同时了解最新研究领域、方法和技术,拓宽专业视野,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4.国内外联盟:积极建立我国MOOC课程联盟,促进部分高水平大学加入国际MOOC联盟、共享国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MOOC建设的重点对策

1.建立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MOOC的特色与优势:面向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知识体系,利用国内外MOOC课程优势资源打造一整套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MOOC课程及教学体系。

2.MOOC的线上和线下混合实践教学模式: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理学和工学学科。应积极探讨环境科学与工程MOOC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实践教学模式,把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落到实处。

3.利用MOOC联盟或教指委的权威性,推行环境科学与工程MOOC课程评价、认证与推荐工作,保证质量规范和提高MOOC课程质量。

4.推动建立与发展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MOOC各类课程社群,利于师生通过MOOC的互动和交流。

第2篇

 

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是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两大环境类专业,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为跨学科领域专业,既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学、地理、资源技术和工程等的物理科学,也包含资源管理和保护、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和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由于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培养环境类技术性人才不仅能将技术转化成社会财富,更能促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

 

1 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内容

 

在现阶段,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大致分为:理论环境学、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和综合环境。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环境工程在理论上属于环境科学分支,但也存在以下不同:(1)学士学位不同:环境科学授予理学学士,环境工程授予工学学士。(2)学科侧重点不同: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同时也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3)学科构成不同:环境科学主要以原理理论,以及各个学科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而环境工程则是在基础知识学习掌握上,研究污染治理方法及措施为主。(4)就业方向不同:环境科学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而环境工程则是以污染防治工作为主。

 

2 研究手段及意义

 

通过调研、总结研究等方法,对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对应的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内容进行合理规划。重点解决当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主动性不强,参加综合性试验内容空泛等问题。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偏重于实践,环境科学专业偏重于理论的特点,使两个专业的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创新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领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3 调查研究结果及第二课堂内容方案

 

本次调查问卷针对学院大一、大二两个学年进行开展。根据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对两个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3.1 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

 

在对调查问卷中 “你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的问题调研中,仅有30.5%的学生表示了解,清楚将来的就业方向。由此可知,约有近70%的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内容并没有总体的全面的认识,由于对于专业并没有总体的把握,因此对于学习的内容没有清晰的认识,创新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产物,对于对基础知识毫无头绪的学生,创新根本无从谈起(图1)。

 

因此,学院首先应从专业的理解入手,具体措施如下:(1)利用学生之间的沟通便利,组织高年级学生为新生宣讲,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讲述对专业的理解,最后应有老师的补充总结。(2)在学习周开始前向学生分发本专业培养方案,让学生了解专业所学内容。(3)为学生分发本专业就业实例,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方向为参考,辅助了解今后的就业状况。

 

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学生之间的沟通便利,辅助以教师的实际经验,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介绍;为学生提供所学内容,初步为学生学习构建学习体系;从就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为学生展示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概况,能为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做前期准备。

 

3.2 提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

 

对于“你获得相关科技创新比赛消息的方式是”的问题的调研中(图2),可见,活动宣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班长支书以通知的形式传达给同学,这样便很容易由于人为因素使宣传工作不到位。首先,由于对活动并不负责,大多数班长支书大多只是起到传递消息的作用;其次,班长支书对于科创活动的了解并不全面,并且其本身未必有参赛经验,无法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最后,班长支书对宣传工作积极性并不高。

 

由此,结合本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如下:(1)由院团委组织进行大型的科创比赛动员会议,如不能让班级全体同学进行参加,则由班长支书参加。(2)辅导员老师为班长支书分配宣传任务,督促其在班内进行宣传。(3)增进班长支书与团委的沟通,加强交流。

 

方案可行性:加强班级领导团队与团委的交流,有利于优化科技创新的组织结构,为同学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从根本上扩大科创宣传力度。

 

3.3 探索组队新平台和有效方式

 

对于“你没有报名参加科技创新比赛的原因是”的调研结果显示(图3),对于有意向参与科创比赛的同学问题之一是组队过程信息不清晰,作为活动的主办者仅仅进行活动通知,由学生自己联系队员。常有因找不到合适的队员而打消了很多同学的参与积极性。

 

由此可知,我们应该为参与者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1)建立互联网交流平台(微信、腾讯QQ)。(2)添加有意向报名的同学。(3)为同学提供学院老师的科研课题清单,以供学生自主选择。(4)根据同学的报名对象分类,选出主要负责人(可根据总人数进行选择)进行团队组建工作。

 

方案可行性:为同学提供交流平台、报名方向,减少报名的困难程度,促进同学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让同学有组织、有条理地报名组队、立项。

 

3.4 增加综合性实验、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经过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发现在从大一至大二的学生。94.50%的同学并不存在专业的实习。由于没有进行专业的实习,同学们并不能了解专业的就业环境和专业知识的应用方式,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一个很好的就业实习机会,是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一条纽带,对我们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我们既能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能具有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学生在毕业后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4 总结

 

对于技术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我院从新生入手,培养学生科研积极性,辅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夯实基础再谈创新,切勿舍本逐末,急功近利。另外,优化组织结构,弥补现行体制存在的不足,加强班级与学生组织的沟通,促进科创活动的宣传、开展此类工作必不可少。距离能够系统、有效地培养技术型人才,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不仅需要第二课堂的促进,还需第一课堂的支持和指导,以教学为主其他为辅,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必将是教务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生产、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目的。

第3篇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单纯的理论教学已经无法充分满足教学目标的根据需求,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入实践教学,从根本上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离不开实验室的支持,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因此被管理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如何对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也成为了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想要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就必须结合实验室当前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并确保其能够得到切实落实。

 

1 开放实验室发展模式现状

 

在以往的时间里,高校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往往是封闭的,只有在课程需要的时候才予以开放。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无法获取仪器使用的条件和机会,而且也无法将仪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意识到该问题之后,高校开展实施开放实验室,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仪器的使用条件,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实验和个性化学习的机会和平台。这种开放式管理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将实验室的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高校在对实验室进行建设的时候,除了对硬件设施进行完善之外,还在学术氛围、学术理念以及科研体系等软件环境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此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服务体系,使实验室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更好地服务与教学和科研活动。

 

2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现状

 

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式下,学生不仅要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对实验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而且还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相对于一些普通的验证性实验来说,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有效开展也逐渐被各学科教师所重视起来。为了能够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首先应该对实验开展的目标进行充分明确,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一般来说,实验的难度不宜过大,且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实验的内容应该尽可能全面,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能够达到扩展知识,提高认知水平的目的,以此来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3 开放实验室与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为了进一步对开放实验室管理的创新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以某高校为例,采取开放实验室与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更好地对管理方式进行完善。

 

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1 开放环境科学基础实验室

 

为了便于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在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仪器的充分利用,高校对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设定为每年的下半学期,以此来避免毕业论文实验和研究生论文实验的高峰期。开放对象则主要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但大四学生并不是作为学生参与实验,而是以实验室管理人的身份对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因此,大四学生选择的人数不宜过多,8-10人即可,同时,必须确保这些学生具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经验。

 

3.1.2 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作为实验管理人员的大四学生,需要大量阅读与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环境科学基础实验的内容来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案进行制定并进行实验前期活动的准备工作;第二阶段,参与实验的大三学生,需要根据具体人数分为若干小组,并在已经设计好的几个实验方案中选择一个,在大四学生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操作,并结合实验开展的具体情况,撰写实验报告。第三阶段,大四学生将每组的实验撰写报告进行收集整理,并组织相关教师和实验员对此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效果进行分析,对实验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

 

3.2 开放实验室创新的效果与问题

 

将开放实验室与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由高年级学生作为管理人员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和实验员则作为监督员对实验开展的整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这样的管理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归纳起来,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由于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并不是在课堂上,因此,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时间交流、沟通,共同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样一来,无论是专业知识,学习方法,还是人际交往,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②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处于大三阶段的学生,在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之后,对于一些专业知识也已经有了一个略微全面的了解,这个时候,学生往往希望参与一些实验,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做到对知识的深入掌握与了解。此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最佳时期,实验过程中,对于实验选题、材料准备、实验方法的选择以及实验操作等,都可以安排学生来自主完成,以此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③加强常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上文中提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都是以基础实验为依据开展的,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强化和巩固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掌握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原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④文献检索和综合知识能力的提升,由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需要学生自主选题,这就要求学生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久而久之,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综合知识能力必然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但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说,高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内容较单一,且操作性不强;实验时间大多安排在学生的课余时间,使本该1天完成的实验,需要花费2-3天才能完成,导致实验缺乏连贯性,甚至还会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未来时间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开展中,开放实验室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做好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是确保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管理部门必须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本文所介绍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实验室管理模式,不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实验室的利用率。由此可见,该管理模式符合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目标。

第4篇

关键词:工科大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45-02

我国工科大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众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是面对新世纪的发展与挑战,工科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客观要求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工科大学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环境监测是工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必需课程,其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强,教学内容涉及水体、大气、土壤、固废、生态、噪声、辐射等环境要素的监测,课程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计算机、数学等学科。工科大学的“环境监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同时它也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该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污染物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从布点、采样、样品保存、预处理到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的环境监测全过程。为了适应环境监测科学发展的要求,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根据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从理论课、实验课及其考评体系等角度探讨了“环境监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工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环境监测”与“水分析化学”、“环境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等存在密切的关联,只有保证环境监测与上述课程间和后续课程间的衔接性、呼应性和互补性,力求避免不合理的交叉和重叠,才能使整个专业课教学体系更加高效和完善。以大多工科大学选用的教材为例,对环境监测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对比发现,环境监测教材上编排的一些的分析仪器的原理、分析方法等与“水分析化学”、“环境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课程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重复,因此授课时需要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从略处理。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则宜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也可以归纳总结后进行略述即可。例如水体中各种类型化合物的测定,教材中一般是按化合物的种类编排的,在讲述时可按照测定方法进行归类,例如,色谱法、电化学法、ICP法、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冷原子吸收或冷原子荧光法等。另外,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环境监测基础知识和理论外,还应了解监测技术发展前沿的新趋势、新技术等,课件中应补充环境监测发展的前沿技术及其趋势等新知识(如痕量污染物的样品采集与测定,环境监测新法规、新标准和新技术规范等),才能够使这门课程具有活力。

二、优化实验课教学环节

环境监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做好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大实验、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比例,通过系统的实验、实践的训练,增强学生对环境监测具体方法、技术的运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吸收有兴趣的本科生参加相关的科研工作,将基础理论与环境监测前沿课题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衔接的平台,这将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优化实验课程教学环节的措施:

1.建立分析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并重的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实验课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一般只需按照讲义写明的操作步骤,逐步完成即可。这种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知识面较为广,需要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各种实验手段、方法、技能,解决有一定难度的实验问题。设计性实验是指在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下,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探求科学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的各自特征,充分考虑实验条件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验证性实验模式向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较强的实验模式转变。比如对于“大气中的污染物分析”这部分内容应采用设计性实验模式,让学生自己设计采样点、采样时间、采样方式,同时增加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内容、样品预处理等。此外,随着现代分析手段的更新换代,传统的分析方法逐渐被淘汰。对于分析性实验,有选择地摒弃传统的分析检测方法而改用现代检测分析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和在有限的学时里拓展实验内容空间。比如学生实习过程中可以采用速测仪进行水质、校园空气质量及校园噪声质量状况的监测及综合评价。这样学生有充足时间完成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和测试、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一系列内容。

2.采取实验课与实习参观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建立实验课与实习参观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环境进行直观学习,以缩短学生在校学习与环境监测实际工作的距离。环境监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尽管在教学安排上综合考虑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学习要求,但是教学上的学习毕竟与行业的生产实践还有很大区别。通过实习活动,可以缩短学生在校学习与行业生产实践的距离。因此,应该在环境监测课程中设置一定学时的诸如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等的课程实习。学生在接触环境监测部门时,进行实地参观。通过对参观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直观的体会。也可以同时开设环境污染调查实习,比如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等相关单位进行水质调查,这样能使学生接触到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作情况,进而对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综合性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评机制

传统的环境监测理论课评分以出勤率、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等为依据,方法相对单一。因此,应拓展课程考核和评分的新方式,建立基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新型考核和评分方式,提升成绩评定的综合性。此外,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评分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从考核内容和评分方式上进行切实有效的探索,使成绩评定更加科学合理,使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科学、客观。比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把学生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此外,应积极倡导学生独立学习,鼓励学生查阅环境检测的相关资料,或者让学生去做一些环境监测相关的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以此作为学生考核的内容之一。逐步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证教学效果。传统的实验课考核方式以预习报告、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为主要形式。建立传统考核方法和以肯定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新型考核方法并重的综合性考核和评分机制。比如以加分鼓励的方式,提高学生完成实验后的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发表建议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建立分析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相区别的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从成绩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环境监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综合性强的评分机制,才能充分引起学生的重视。比如,考核时可以分理论、实践、实训、实习等几个模块进行。理论课应涵盖监测方案的设计、采样点的确定、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分析测定、监测数据的处理和监测成果的表达等。考试形式采用闭卷,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和准确性。对于实践课可以采用现场操作和口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未知样进行测定,要求学生达到国家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的规定,采用等级制评分。实训周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制订监测方案、完成实训项目并提交实训报告,也采用等级制评分。实习考核成绩由实习单位进行评分,采用等级制评分。

四、结语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形式下,目前的环境监测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工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全方位理论和实验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课时设置、教学内容、实验方式和考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对于提高环境监测教学效果,培养符合时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第5篇

关键词: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课程建设;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通过对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多数学生认为本科学习期间虽然学习了很多与软件开发相关的课程,但是难以对软件开发建立一个全面的认识,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课程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造成缺乏这些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学生毕业后,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软件开发思想和工具。

参照IEEE/ACM关于计算(Computing)学科本科教学参考计划CC2005(Computing Curricula 2005),在计算机科学专业开设“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在软件开发基础理论指导下,学习和掌握一些流行的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并积极进行实践,使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从理论研究到软件开发的能力和良好的软件开发素质,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软件开发的需要,成为合格软件开发人员。

2调整开设时间与教学内容

2.1开设时间

为了使学生尽早接触软件开发过程,了解软件开发相关课程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并熟练使用本课程中讲授的软件开发环境和工具进行后续相关课程的实践。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本科生入学后的第4学期(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就开设了“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课程,前序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系统介绍软件开发的过程和一些常用的工具,目的是使学生撩开软件开发的神秘面纱,建立软件过程化开发思想,熟悉软件开发的主要工具和环境,并具备很快学习熟悉新工具的能力。

由于软件种类繁多(如系统软件、事务处理软件、嵌入式软件、科学和工程计算软件、娱乐软件等),相关的软件开发人员还需要掌握网络、硬件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开设时间早,学生暂时没有这些相关课程的理论支撑,不具备开发各类软件的能力。因此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主要面向事务处理软件的开发,系统给学生讲解开发这类软件较流行的环境与工具。

但是课程开设较早,也导致出现课程衔接的问题。软件开发需要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算法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体系结构等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考虑到课程衔接问题,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了一些基础知识,同时为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做了必要的铺垫。

2.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面向事务处理软件的开发过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软件开发基础理论、软件开发工具、软件开发管理等三部分,见表1。

软件开发基础简要介绍软件生命周期、软件体系结构、编程语言、开发环境及开发环境的选择,数据库基础等;软件开发工具介绍开发事务处理软件常用的设计、编程与测试软件。编程工具以Delphi为例,介绍Delphi的开发方法、文件结构、主要控件、窗体的布局、事件的添加、数据库应用开发等,使学生能够通过Delphi这种简单易学的编程环境与工具快速开发出简单事务软件应用程序来;设计工具以PowerDesigner为例,介绍不同分析阶段的设计模型;数据库平台以Microsoft SQL Server为例,主要介绍查询分析器的使用,该工具可以作为SQL语句的学习平台。软件管理简要介绍软件配置和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并以Microsoft Visual SourceSafe(VSS)和Microsoft Project为例介绍软件项目管理和配置管理工具。

目前“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课程采用40学时的课堂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

2.3实践内容

本课程注重实践,首先保证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时间,巩固掌握课堂讲授内容,实验室完成的内容和课时分配如表2所示。

除次之外,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实践,并为他们安排一些实际项目进行实践,如给学生描述学籍管理、住宿管理、图书管理等系统的业务需求,引导他们进行相关模块的设计与开发。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发现大量实际问题,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巩固和完善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首先给学生讲解软件开发市场的现状,并从软件危机开始讲起,使同学们认识到:“软件开发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论,借助先进的软件开发和管理工具,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激励同学们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逐步把自己培养高素质的开发人员。

3.2案例教学

为了便于学生了解一个完整软件系统的较全面的开发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学籍管理系统作为教学案例。该系统没有非常复杂的业务逻辑,是学生较熟知的业务,因此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给学生分析业务流程,可以集中精力去讲解软件开发的方法和工具。

在讲解设计基础时,以学籍管理为例,讲解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一些模块的设计,将未完成模块作为作业,由学生在课后完成。而随着PowerDesigner教学过程的进行,学生可以利用工具来进行设计,同时感受到利用工具可以辅助设计,明显提高设计效率。

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如数据库设计和SQL语言、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软件测试等,学生都可以继续使用这个案例。

最后仍然采用这个案例演示软件项目管理工具和配置管理工具的功能,使学生认识到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课程讲授期间,进行了多次讨论与调查反馈活动,如对软件危机现象、软件开发过程、学习方法的讨论,教学方法及效果的调查。通过这些调查结果,及时调整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教学任务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4调整考核体系

本课程实践性强,重点考查学生对软件开发工具的应用和软件开发方法,不能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本课程对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划分为3部分:机试+笔试+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包括平时课堂提问、出勤、实验等情况。机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主要考查学生对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这样的考核体系可以督促学生切实加强实践。

5结束语

目前,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专业06级已经按照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与学生座谈中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是比较认可的。一部分学生已经可以使用所学的理论和工具完成一些简单系统的开发,并表示希望能在后续课程中继续学习更深入的理论。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反映教学内容太多,学习比较困难,这种现象可能是以下因素造成的:

(1) 缺乏配套教材

虽然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教材也很多,但是由于开设时间不同,教材内容存在很大差异。目前还缺乏一本配套的教材,只能靠教师整合不同的教材来讲授,因此编写一本配套教材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2) 课时短

课程内容较多,实践性强。相对来说课时就显得有点短了,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实践。

新教学方式还需要大量的后续工作和不断改进,包括配套教材的编写,题库(包括机试与笔试试题)的完善等。随着这些工作的不断完善,本课程必将真正成为软件课程体系的引导课和工具课,学生们可以充满兴趣的、有针对性学习后续课程。

参考文献

[1] 刘乃琦. 计算学科CC2004与本科教育知识体系[J]. 计算机教育,2004,(8).

第6篇

环境工程CAD是面向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大学期间所学专业课的一个综合应用过程。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应能熟练应用AutoCAD绘图软件进行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给水工程等课程的工程设计与专业图纸的绘制,为后续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服务,为学生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工程基础。该课程由于涉及内容广、实践性强,与本专业其他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3,4]。

该课程传统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深度达不到工程实践要求、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等问题[5]。高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时应紧跟知识体系、政策法规等更新步伐,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

1 环境工程CAD教学现状及问题

1.1 学科课程间交互、联系少

环境工程CAD是一门基于环境工程其他专业课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给水工程等课程,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综合应用课程,与其他专业课有着很强的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课程授课教师间沟通较少,导致各专业课程相互独立,达不到各课程间互为基础、互为指导和互为应用的目标[6]。

以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为例,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的有关水污染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设计。但该课程教师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根据水量、水质特征、出水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流程,根据工艺流程和厂址占地面积设计各处理构筑物的尺寸及数量,并据此进行设备的选型、管道的连接,根据厂址所处地理位置及周边水文气象条件、布图原则等,确定厂内合理平面图布局等。至于如何应用CAD技术更便捷、有效地进行工程设计,并按照行业制图规范将工程设计系统、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该课程教师认为这是环境工程CAD课程教师讲授的内容。在环境工程CAD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操作各绘图命令及简单的独立图形,而不是系统地讲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绘制过程,这就导致了课程间知识的相互独立,造成学生不能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不能应用于工程实践。

1.2 教材内容与工程实践脱节

笔者查阅环境工程CAD课程教材发现,大部分教材存在如下缺点:大量篇幅用于介绍绘图基本命令;制图规范是对AutoCAD制图较笼统的介绍,没有按照行业特点进行详细介绍;介绍的绘图实例没有系统地按照环境工程学科的特点选取;介绍的AutoCAD软件版本更新较慢,普遍落后于市场上AutoCAD软件最新版本,导致课程教学与实际工程应用脱节。

例如:目前AutoCAD软件的最新版本是AutoCAD2015,而大部教材内容基于AutoCAD2007或AutoCAD2010版本,各版本之间在命令及功能上存在差别。在工程实践中,各设计单位紧跟软件版本升级换代,相比之下,学校的教学落后于工程实践应用。另外,AutoCAD软件是一款通用绘图软件,各个行业都有针对行业特点二次开发的专用工程设计及绘图软件,如国内环境工程专业比较优秀也比较常用的工程设计及绘图专用软件包括天正CAD、中望CAD等,这些软件虽然都是在AutoCAD软件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开发,但它们都将AutoCAD软件与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但我们在教学中只是对AutoCAD软件进行介绍和应用,与工程实践应用脱节。

1.3 教学方式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目前,我校环境工程CAD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向学生逐一讲解、演示各个绘图及编辑命令的使用,简单介绍单个图形的绘制步骤,学生课后依照给定图形进行绘图练习。课堂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操作安排不当,达不到理论指导实践及实践丰富理论的目的。学生学会了命令的操作,但不能真正使用AutoCAD软件进行工程的设计及绘图,达不到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工程实践的要求[7]。

理论教学与上机操作相互独立。如课堂教学时,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授圆的绘制,在AutoCAD软件绘图界面中,教师进行命令的选取及绘制圆的操作,但圆的绘制有2P,3P,CR,CD,TTR和TTT等多种绘制方法,应根据已知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绘制方法。若已知通过两点则选择2P的方法,已知通过三点则选择3P的方法,已知通过两个切点和半径则选用TTR的方法,已知通过三个切点则选用TTT的绘制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貌似听明白了,但课后的上机练习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绘图。上机操作时,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给定的图形依葫芦画瓢将图形绘制出来,缺乏自主思考、自行设计工程的锻炼,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图纸的绘制中。

2 基于工程实践的环境工程CAD教学改革

2.1 优化课程设置,促进课程间有机联系

针对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开设有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环境工程CAD等课程,同时又存在课程间相互独立的问题,在课程设置时应将各课程的设计部分安排在环境工程CAD课程中,使各课程设计与环境工程CAD有机结合,并由课程设计教师与环境工程CAD教师共同指导课程设计,更好地指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环境工程CAD设计,并用环境工程CAD的优越性辅助实际工程设计及图纸绘制,以弥补课程设计教师对环境工程CAD知识欠缺和环境工程CAD教师对各课程设计理论知识的不足。在课程开设的时间安排方面,环境工程CAD应安排在各理论课程开设之后,在各课程设计之前,以便学生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环境工程CAD的理解和指导环境工程CAD的设计绘图,同时又能熟练地应用环境工程CAD对实际工程进行设计和绘图。

2.2 深化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在学生现有计算机使用基础上,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学生能够很快掌握AutoCAD软件基本命令的操作。一方面,教师应把讲授重点放在环境工程专业图纸的设计和制图规范上,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图纸的规范[ 8]。如各类图的图纸大小选择及对应图号不同字体高度的匹配,不同图常用比例的选择及图幅如何布置等,常用符号,如指北针、标高符号等绘制尺寸。另一方面,应全面系统地介绍一个实际工程全套图纸的设计与绘制,如以典型污水处理厂A2/O工艺、氧化沟工艺、印染废水处理工艺、食品行业废水处理工艺等进行平面图的设计及绘制、工艺高程图的设计及绘制、各主要处理单元工艺图的设计及绘制,常用设备,如泵、风机等的选型及绘制等,让学生对实际工程形成全面认识。

适当介绍国内较优秀的环境工程专业常用软件,加强学生对实际工作中常用软件的认识。如天正给排水软件,在AutoCAD软件的基础上,叠加了智能化管线系统等模块,可以快速布置平面图,生成系统图,进行各系统的计算,并自动生成设计说明书,可以使设计人员快速完成图纸的绘制,同时符合设计要求。

(下转页)

(上接页)

2.3 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该课程具有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理论课可以允许学生带笔记本电脑到教室,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学生可以实时操作,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随堂给定练习图形,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绘制方法,请学生到讲台上操作演示,共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适当增加教材中没有介绍的绘图和编辑命令,使用简便的绘图技巧快速完成图形绘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推广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取应根据高校自身的专业特色,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与所学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并且经过深入调研,来源于实践而不是由教师主观臆测和虚构的案例。笔者在授课中选取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学生之前曾在这里进行生产实习)为讲授案例,从水量、水质、排放标准、回用目的等方面分析其污水处理工艺选取的依据,设计并计算各处理构筑的尺寸及数量,绘制包括平面布置、管道布置、工艺高程、主体构筑物工艺、主要设备等图纸,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优势,培养学生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如介绍土木工程网、给排水在线、筑龙网等专业网站,下载并学习各类环境工程相关项目的成套设计说明书及绘制图纸,要求学生搜集相应的应用软件进行设计计算。

3 结束语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境工程专业中越来越重要,教师通过优化课程内容、衔接学科课程、更新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引入网络教学资源等措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层次、符合社会需求、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昌晶.环境工程专业《CADSIJ图》教学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3(88):6-7.

[2] 周翠红,陈家庆,孔惠.环境工程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培养与教学[C].//第四届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刘绍刚,周泽广,谭学才.环境工程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大众科技,2011(8):174-175,169.

[4] 李振华,左行涛.环境工程AutoCAD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2(5):86-88.

[5] 周继军,陈纳.环境工程CAD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9-72.

第7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实践课程 课程体系 环境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21-0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中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定地位,就必须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创新教育实践是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也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创新教育中亟待建设和加强的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陆续有高校将创新教育实践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但由于创新教育尚处在探索阶段,加之不同学科和专业类型的差异,使得创新教育实践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结构体系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基于高校创新教育正由少数精英化训练向大众化普及转变的客观实际,笔者尝试对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一些教学问题开展思考与实践探索,以期为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推广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一、高校创新教育及创新教育实践模式

创新教育是一个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包括创新意识的唤醒、创新精神的激发、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多个要素。[1]目前,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已在全国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成为广大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从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模式看,既有通过开设专门的创新实践课程,系统地对学生传授和培养有关发明创造的知识、方法、技巧和能力,也有通过学科渗透,在各科教学工作中贯彻创新教育的方法和原则,从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而言,在教学工作中,借助贯彻创新教育的方法和原则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操作起来较为方便,这成为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很显然,这种形式易受课程教学学时的限制,特别是授课教师知识、阅历,以及教学技巧等因素制约,真正取得成效并不容易。

创新之根在实践。[2]因此,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任何脱离实践的创新教育都很难有效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创新型人才。2007年,我国启动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该计划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试图通过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随后,全国大部分高校也都陆续启动了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高校中固化已久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倡导和推广了以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大学生中初步形成了崇尚创新的环境氛围。从最初执行的情况看,这类活动一般都由3~5位学生根据相似的爱好和兴趣组成科研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探索。由于批准立项的项目数量较为有限,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

随着国家教育部、各省市教育部门以及高校对创新教育活动的日益重视,特别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大量设立,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创新教育活动正在由过去的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培养方向转变。

二、高校教师在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毋庸讳言,以往创新教育活动属于针对少数优秀专业学生的精英教育和仅为参与校际竞赛或为获奖而推动创新活动的创新教育驱动模式。[3]当前,作为推动创新教育活动重要载体的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教师指导对象已不再是少数精英化阶层,而是更多的普通群体。由于不同个体在专业知识背景、兴趣爱好以及创新热情和积极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教学面临极大挑战。如何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创新活动中去,如何在创新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并能从事更高层次的创新实践活动,如何让创新实践活动能够与未来的求职和自主创业活动相联系,如何通过创新活动让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学科交叉和贯通,激发新的创新灵感,都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动员和激励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去,将大学生的创新活动转化为常态化的教育实践形式,转变成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参与的普及性的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技能,这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根本意义和目的所在。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创新教育实践课程需要学生走出教室、投入环保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寻找需要解决和可以解决的具体问题。通过提高创新实践活动主体的积极性,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和乐趣,从而推动创新教育实践的实施,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实践表明,推进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是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既可以是建立在一定实验基础条件下的专业实验室,也可以是科研机构或具体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如城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环境监测站等。当然,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努力和付出,因此激励广大教师全方位参与到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中,是创新教育实践活动能否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

为保证创新教育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克服教学硬件的不足,更需要针对大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建立健全阶梯式创新实验题库,设计出多层次、多系列、多模块的创新教学产品供给学生选择,这是推动创新教育活动由少数精英化训练向大众化普及转型的现实需要,是大学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衡量创新教育活动效果的一项重要评判标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指导教师,教师创新教育思路的改变和跨层次创新教学产品模块的设计,是改变创新教育实践活动方式的核心。可以说,没有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层次、多系列核心创新模块,也就难以很好体现创新教育面向大众化的教育理念,也就无法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实践活动中,因此教师在大众化创新教育活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但从当前国内高校的情况看,由于大多数学校在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方面过于侧重科研,导致一些骨干教师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教学方面,对指导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缺乏兴趣,甚至主观上存在抵触的情绪,这几乎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开展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不仅需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需要激发广大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这是高校决策层必须引起重视的。

三、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基本教学体系

从教育观念创新到创新教育实践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5],需要相应的教育制度和教学体系的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只有将创新教育实践引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从社会需求来看,环境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不仅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常的创新理念、敏锐的创新思维和基本的创新技能,还应有优秀的创新人格。[6]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有别于常规的按学科划分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带有综合性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需要秉持“创新源于实践、始于问题”的理念,从“问题-理论-实践”等环节,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作为一门课程,创新教育实践课程同样需要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

目前,专门将创新教育实践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的高校似乎还不多见,且除大连理工大学的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具有相对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外,大多数高校基本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总的来看,现有文献大多都是从宏观层面,探究创新教育实践的教学体系,如苏初旺等[1]将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等4个部分;王淑萍[7]从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研究高校创新教育实践体系;徐树建等[8]则从专业层面,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笔者拟就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其发表的4篇论述《创新之根在实践》的文稿中,一再强调“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不难得出,即便是创新教育实践课程,同样也需要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带有基础性的创新性思维、创造原理和创造技法,以及创新性设计所需要的一些专业理论知识等。目前,高校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以面向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居多,有些高校甚至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就环境工程专业而言,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受专业知识和学科交叉的综合影响,在开展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中,往往要求学生除具备一定的本专业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对机械、电子、自动化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结合教学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取舍,并尽可能设计出多种层次和级别的创新活动主题,以适应大规模创新实践活动的需要。

教学课时的多少影响教学内容的安排。从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来看,很多学校的创新教育实践课程学时安排都为1周左右,且以集中安排居多,这样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过短,制约了创新实践活动主旨意义的发挥。相比较而言,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的总课时高达108学时,其中通识性基础教学16学时,专业基础教学24学时,创新实践教学68学时。显然,这种安排不仅内容全面,而且也给学生留下宽松的思考时间。同样,在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考虑授课学时和授课时间的合理安排问题,尽可能不要将授课时间集中安排。除此之外,课程教学内容还应当与各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相衔接,通过开展具体的创新实践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

创新性教学方法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有人将其称为现代教学方法或创造教学方法。虽然名称各异,但其本质都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用于创新性教育活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较受推崇的主要有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思维开放教学法、实验探索教学法以及社会参与教学法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采用多种方法。有必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虽然在创新教育价值理念的冲击下饱受诟病,但其本身的基础性作用是不可抹杀的。教师在给学生呈现出问题情境后,就需要给学生讲授与此相关的一些重要理论和相关知识点,阐明基本原理,这对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环境问题而言,格外重要。

环境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较低年级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对象,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创新目标的设置上有所区别。具体地说,对于低年级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直观性较强的环境问题,如以城市垃圾沼气发电实例为突破口,针对城市垃圾的收集、分类与填埋,沼气的产生、收集与发电,以及垃圾渗滤液的收集、输送与处理等过程,以高中所学的物理、化学、计算机知识为起点,采用发现式、疑问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从高中基础知识入手,结合新学到的大学知识,进行创新性设计构想,进而引导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高年级本科生,由于有了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思维开放教学法或实验探索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并结合教师承担的科研工作或指导的研究生选题,将大课题分解成若干独立的小课题,指导高年级本科生由浅入深地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对于带有高技术创新特色的选题则进行专项辅导,通过将实用性、趣味性和技术性地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技能。

(三)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考核办法

在创新教育实践课程中,从师生关系到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有了一些实质性的改变,所以考核方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从目前国内创新活动开展的情况看,研究性学习报告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考核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报告考核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体验进行创新的能力,这对于低年级本科生或许更为合适。对于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由于实践内容和主题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相应的考核标准也应有所提高。为此,可以从学术、创新创业大赛作品获奖或专利申请等方面进行考查,并以此作为推荐优秀毕业生、推荐免试研究生等的重要依据。

四、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

作为工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极为重视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并于2010年成立了创新学院。作为教育部首批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现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承担单位之一,合肥工业大学目前已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00多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000余项。2010年12月,学校与安徽省部分企业联合申报并建设的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批准。为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实施了“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并已建设9个创新基地。2012年,学校将“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拓展和提升,制定和实施了“英才计划”,在全校范围内跨专业选拔优秀学生,成立卓越班、英才班和博雅班,并通过与著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协同培养创新人才。不仅如此,学校还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取得6个及以上创新学分方可准予毕业。

2010年~2013年,笔者结合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先后指导了2个大学生创新团队(校级)的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通过两年的努力,两个创新团队在校级考评中均被评为优秀,7位团队成员中有5人被推免或考取硕士研究生。2013年,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成功申请获得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依托这一项目,两年来教学团队成员指导大学生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校级重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项,为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推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适应创新教育活动向大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满足本科生创新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校于2012年5月举办了首期本科教学创新理论与方法师资培训。同年7月,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工作在全校各专业全面铺开。作为首批接受培训的教师,笔者同另外两位教师一道为2011级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开展了为期1周的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在教学准备期间,根据各位教师自身的研究特长,结合一年级大学生尚未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客观实际,经反复论证和协商,提出从水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控制和环境噪声方面制定3个专题模块,并根据学生选择情况,分3个团队开展教学活动。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在巢湖水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基础和经验,围绕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防治对策创新主题,开展专题讲座、现场实地调查、课堂讨论和观点评析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成绩评定方面,根据学生提交的研究性学习报告,结合教学过程的具体表现,最终评定课程成绩。在2013年、2014年的创新实践课程教学中,其他教师也都采用了类似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总的来看,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颇受学生们的欢迎,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跃,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维,也使大家对环境工程专业有了更为清楚和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加喜爱这一专业,特别是对水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控制等领域诸多亟待创新的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对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近两年笔者所在教学团队指导的大学生之所以能够成功获得11项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与2012年以来持续开展的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虽然这类探索性的教学活动还较为粗浅,但这已使笔者感受到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渴望和欢迎。当然,3年来的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也暴露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探究。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学时间过于集中,严格限定在1周时间内,而且教学活动安排在炎热的夏季,并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相连,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学校层面已认识到本校在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尝试在2015年新版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着手加以解决。

五、结束语

由于教师在大众化创新教育活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因此激励和调动广大教师全方位参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有必要在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方面向承担创新教育活动的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和照顾,以此激发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指导创新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创新教育活动健康、持续的发展。

目前,创新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关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也处在摸索中,因此有关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办法等都还有待进一步讨论和探究。笔者虽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些经验距离创新教育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苏初旺,刁海林,彭琼.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2(7):37-39.

[2] 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四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3-6.

[3] 宋海虹,杨富琴.阶梯式创新教育实践模式探索[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9-112.

[4] 冯林,路慧,贺明峰.国家精品课程“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建设的经验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40-42.

[5] 宋秀红,郑洁.从教育观念创新到创新教育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11):10-12.

[6] 何德文,柴立元,彭兵,等.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1):47-49.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1)12-40-03

0引言

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软件工程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如南京邮电大学这样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高校,除了在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计算学科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开设此课程外,还专门设有软件工程专业。同时,基于软件工程在信息行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非计算机专业为了本学科实际应用的需求,也开设了此课程,例如我校教育技术学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培养计划中把软件工程作为专业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也专门开设了GIS软件工程课程。

软件工程课程由于其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对软件工程专业来说,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设置有一系列软件工程相关课程,在第一学期就开设了软件工程导论课。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课时安排和先修课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既完成相应的理论讲解和教学,更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本文中,以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软件工程教学为例,讨论了如何紧扣专业应用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本校资源,通过合理安排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多维实践环境等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软件工程课程内容,进而为后期学习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改革课程设置,完善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攻方向为网络教育和知识工程,目标是培养出拥有扎实的理学和教育学基础及宽广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驾驭计算机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从事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上教学系统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教育技术学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了满足专业的实际应用要求,从2002年开始,学院领导与各任课教师多次探讨,对培养计划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软件工程课程作为高年级的专业课,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先修课程,涉及领域较广,所以在开课学期、学时安排、实践性环节的衔接等方面更要精心安排。我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软件工程课程的开设时间由最初的大三第一学期调整为第二学期,因为此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本开设完毕,能更好地将以前所学课程结合起来。学时数在以往教学中为理论授课32学时,软件设计实践性环节40学时。在最新版的培养计划中,为了突出课程的重要地位,理论和实践性环节的学时比重均有增加。实践性环节的设置除了认知性导入实验程序设计(上机),还安排了软件设计Ⅰ,另有专门针对本课程,完整实践软件工程理论的软件设计Ⅱ。这三门实践性环节分别在第三、四、六学期开设,学时分别为32、16、32。这种模块化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强化实践能力。具体理论课相关信息参见表1。

根据这份培养计划,我们在课程建设时,以课程群为目标,以此实现多课程之间的协作和有机联系,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综合掌握知识。

2 加强课程开发,更新教学内容

为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具有实用性。相应地,教材也应以学用结合为着眼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同时反映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使教材的选择紧跟时代步伐。我们的教材基本三年更新一次,先后使用过的教材有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软件工程与软件开发工具”,高教出版社史济民主编的“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等,目前采用的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教材,张海藩编写的“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这本入门教材从实用角度讲述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符合“稳定性和先进性相协调”的原则,很适合作为基础性教学的教材。国外引进的教材一般更多强调软件工程的实践性,可以作为补充,我们把郑人杰翻译的“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和“软件工程一理论与实践(影印版)”这两本经典书籍作为教学参考书。

3 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调研,国内外在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较常采用的有面向实践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面向实践教学法包括与行业人员合作的教学法、基于项目维护的教学法、强调团队合作的教学法、以及项目驱动教学法等。模拟教学法使学生能在一个较大规模层次上以快捷方式在学术环境里参与实践的软件工程实践,这种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教学以一种更贴近现实软件开发环境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得到应有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该方法需要购买模拟器,目前在在国外教学中使用较多。我们的教学将实践教学法的几种方式进行了有机结合,合理运用。

3.1 构建学生团队,实现项目驱动教学

项目驱动教学法以“案例导向、项目驱动”为指导思想,进行开发实践。软件工程的课堂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课程教材会配套一些实例,例如张海藩的教材附录中,分别针对结构化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给出了完整的开发过程的描述。除了教材的这些实例,我们从历届学生的软件作品,以及教师自己的科研项目中,选择了一些合适的课题,作为案例的补充。给学生展示往届同学的优秀设计,可以给他们一些信心,觉得自己有能力通过课程学习,最终具备开发完整系统的能力;而教师选择自己的科研课题,因为是本人熟悉的领域,讲解时更加具体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项目开发过程。

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有足够的合作学习实践的机会,学会与人交流协作的技巧。学习该课程之前,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开发完整软件项目的经历,虽然有了课堂上的案例示范,但要做到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融会贯通,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以及兴趣方向,模拟公司的项目组织方式建立团队,选择题目,开展实践。在授课过程中,设置了一些阶段检查点,团队定期提交作业,前期主要是文档的形式(此时因为学生开发经验所限,教师会提供文档大纲和样例),并且分组在课堂上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汇报,实现师生互动。在实践性环节的软件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将项目形成可运行的软件,并完善所有的文档,最后演示和答辩。

3.2 多课程协作,建立实践教学团队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特别是实践性环节中,实现了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层层递进,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实践环节内的课程不是各自为战,一开始就要

联动效应,为此建立了一个实践教学团队,协调合作。这是一个贯穿四年的长期任务。例如最早的一个实践环节是程序设计(上机),本环节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已有的编程能力,选择审题、分析、设计、实现和调试,写出实验报告;软件设计I的实践内容是综合性的,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数据结构A,可视化编程等相关课程的知识点。在这两个实践性环节实施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工程化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逐步将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工具应用于自己的设计中,使学生初步体会软件工程方法与各种软件开发的关系。

软件设计Ⅱ要求学生对三年来所学的软件类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行一套需求分析,做一套完整的软件设计,编码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进行一次完整的软件测试,实施一次系统运行和软件后期制作。在结束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周期后,学生可以从中发现和弥补其知识体系中的不足,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业务与技能,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最关键的一个实践性环节,对该环节的实施过程,我们还须逐步探索,不断完善。例如在指导方式上,由原先的单个教师指导改为团队指导,团队中的老师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可以给学生全面的辅导。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稍微调整课堂项目中的组合方式,可以让选修了Web技术的同学与其他同学合作,以开发出质量更高的系统。

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实践,除了课堂同步的实验任务上述的三个实践性环节以外,让同学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项目以及其他竞赛项目。这些项目一般从大二开始,我们采用跨年级组队的方式。这种组合方式使得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尽早积累项目开发经验,有利于以后的课程教学。在毕业设计时也可以继续早期的软件设计项目,开发出―个功能更完善的系统,以保持教学的延续性。

为了提高教学团队的素质,鼓励教师积极将科研心得、科研成果引进课堂教学以及实验项目设计中。通过吸收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为学生科研创新配备指导教师、将教师科研基地同时作为学生创新基地等措施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3.3 改革传统考试方式,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在课程教学中,学生以项目为驱动组成团队进行软件工程全过程的实践。传统的考试模式很难反映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在实际工程中运用项目的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更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一个好的评价机制,一方面能够促发学生的团队工作效率,同时,出于教学方面的原因,教师应该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与到项目工作中。在我们的考核中,笔试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核项目开发全过程,这一部分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占到50%或以上。项目评分采用“团队分为主、个人分为辅”的方式。要求每个团队提交作业文档时有个自我考核部分,说明每人所做的贡献。教师先以团队为单位,对项目作业划分出初步的等级,然后根据各人在项目中的分工进行调整。这种评价机制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可以发挥学生个人专长。

3.4 充分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实现信息化教育

我校非常重视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于2006年购买了国际高校通用的Blackboard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利用该平台,可实现课程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实践教学、课程习题、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在线教学与学习、在线实时交互讨论等功能的利用,丰富了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该平台还可以帮助教师在网上实现团队管理。教师项目任务,学生进行选题与分组等都通过该平台实现。每个项目根据软件开发进程划分为若干子阶段,每一个子阶段都设置了提交成果的截止日期,超时者无法提交所完成的作品,这保证了教学过程的严谨、有序。同时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及时反馈,进行教学互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

以上这些都体现了信息化教育的特点:教材多媒化、教学个性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以及系统开放化。

4 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软件课程效果调研

为了进一步了解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文献[5],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选择了一些不同专业的同学进行调研。研究对象包括最近两届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班的同学,以及一些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同学,结果如表2所示。篇幅所限,在此没有列出所有问题的具体选项,仅把它简单划分为五个等级。针对不同的题目,这五个等级分别表示少到多,或者差到好的渐变程度。例如第一题:你在大学获得多少关于软件工程的知识?五个等级分别代表什么都没学到、学到基础、学得比较多、学得很深入、达到专业水准五个选项。为了让读者对研究结果有更直观的认识,在表中我们并没有给出每个选项的选择人数在总人数中的具体比重,只是标注出被学生选择最多的一个选项。每个问题之后的第一行和第二行结果分别代表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同学的选择。第九个问题因为对后继教学改革有较大影响,所以标注出选择人数相对较多的几项。

对比两者不难发现,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同学认为在教学中学到了较多的知识,且项目完成的满意度也较高。由于这些同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就是软件行业的从业者,所以对软件工程的知识相对掌握得更熟练。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先修课的教学还得进一步增强。先修课的不足容易导致开发进程的不顺利,学生无法把理论上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调查中,所有的同学都认为实践性环节的实施还需要继续改进,这一点在以后教学改革中需要更加关注和完善。

第9篇

关键词:CBL;PBL;建筑电气;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25-02

我校是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试点示范高校,如何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之一。改革和构建建筑电气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工程设计相结合,突出“工程”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建筑电气技术课程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必然方向。本文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引导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建筑电气技术课程中的探索应用。

一、CBL和PBL教学模式

C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案例,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在CBL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解决真实案例,透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学习动机,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PBL由于其在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联系方面的教学优势突出,在教育领域迅速得到推广[1]。

PBL教学法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其教学模式可适用于其他寻求实践能力养成、专业素质培养的学科与专业。作为全新的教学方法,PBL虽然始于医学教育领域,但它的理念与方法同各专业实务课程却有着内在的高度契合性,在对学生的实务能力及专业素质培养要求上,医学的课程教育同工学的建筑电气技术课程教育是一致的[2]。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高校都或多或少的采用了PBL教学模式。并且除了医学教育,其他学科也越来越多的开始采用PBL教学模式。但国内外高校PBL教学实施方式却各有不同。而在PBL教学模式中引入CBL教学模式是目前为数不多高校的研究热点之一,且处于探索阶段。

二、课程设置

建筑电气是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之一,建筑电气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性课程,是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电气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相关规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及电气设计与施工的能力,并懂得电气设备与建筑、结构及给水排水和暖通等专业间的配合关系,从而设计出适用性和经济性强的电气图纸,及在工程项目施工和管理中更加规范化与科学。

CBL和PBL教学模式的探索是在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3级学生中实施的。本课程安排的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只学习了为期两个学期的电工电子学,电工电子学分为两部分即电工部分和电子部分,分别在两个学期进行。因此,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学生相比,我校学生在相关电气方面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如何在电气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的前提下有序、有效的开展建筑电气技术课程的教学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是否能够完全实现教学目的。

建筑电气技术一种“应用型”课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具备建筑电气设计和施工及管理方面的相关能力,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电气技术课程在教学上采取CBL结合PBL教学法。采取CBL与PBL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增强学生的查阅规范图集的意识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实施

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3级有两个班,实行小班化区教学,选择1班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选择2班实施CBL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此外,该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积极性、学习认知等方面的程度基本相同。

1.传统教学模式。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3级1班的教学过程中,对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系统进行以专题形式进行讲解。在讲解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过程中,穿插讲解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地方标准规范和相关图集等。并针对各个系统布置纸质作业。

2.CBL和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3级2班的教学过程中,以“某养老服务中心电气施工图设计”为导引,并如何以相关电气规范为准绳完成该工程的照明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消防电气系统等电气系统设计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

某老养老服务中心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总建筑面积6794.8平方米,地下面积283.2平方米。建筑层数为五层,建筑高度为22.9米;本工程为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课程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照明配电系统设计、动力配电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设计,及消防电源监控系统设计、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防火门监控系统设计等。

本课程在CBL和P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以每个系统设计任务为导向设置专题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穿插讲解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地方标准规范和相关图集等。并在每个专题讲授过程中,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自主能动性学习为第一出发点,布置系统设计任务,并让学生按时完成,授课老师及时为每个学生做出批改。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出现错误,在错误中收获知识。

四、教学效果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并进行了课程设计答辩。在课程设计结束后进行了期末理论考试。最后,进行了统计学上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CBL与PBL相结合的模式,在自主学习、设计、查找规范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系统性、实际与理论相结合性,及工程实践创新意识、设计能力等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五、结论

CBL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不仅解决了对于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难题,而且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规范性意识,提高学生为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及适应新,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应用型能力、综合素质,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