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新型城镇化论文

时间:2023-03-17 17:58:22

导语:在新型城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型城镇化论文

第1篇

1.新型城镇化对农村教育的作用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农民的素质也即农民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呼唤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和交通的发达,大量的农民都不再愿意生活在农村,追求城镇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使得我国农村现在虽地广却人稀,目前,农村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妇孺,大量耕地荒废、闲置,农村的学校更是一片荒凉,学校班级合并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了。优秀教师少之又少,更奇怪的一个现象是教师队伍“阴盛阳衰”,比如在江西九江市的某些农村中小学校,年轻漂亮、素质较高、工作稳定,昔日十分“抢手”的女教师,如今竟也越来越“愁嫁”了,农村学校女教师进入“剩女”的群体越来越多。这种现象有碍于农村师资力量的建设,倘若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将会使得以后的农村教师越来越少。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型城镇化速度过快,不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农村教育对新型城镇化的反作用

农村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要持续发展起来,需要新型城镇化的带动。反之,农村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农村教育能够让农民学习到发家致富的本领,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一旦发展起来,许多教师就会主动留在农村学校,教学硬件设施也会赶上城镇,农村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到那时农村学生一定不比城市学生差,农村的新型城镇化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6.27%,人口素质低,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这种状况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因此,农民的素质提升尤为重要。当然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直接拨给农民钱或物质,不如教给他们生存的技能和信念,让农民自力更生,让农家孩子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有了较好的学习环境,才有可能在农村出人才,才能发展好农村,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重大。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农村教育资源供给面临的问题

凯恩斯认为需求创造供给,但是在农村教育中,即便有很多农村孩子和农民需要接受教育,农村这个特定环境存在的一些特定问题,也使需求决定供给定律不能成立。

1.农村教育供给“干涸”: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稳步前进,重城轻乡的倾向使农村教育资金投入虽有所增加,但是仍旧不够,并且投入渠道单一。除了政府每年对农村教育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以外,其他企事业单位、个体等,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支持方面相当少。总体上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仍是以政府为绝对主体,各种渠道的发展状况也明显地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资金是农村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资金缺乏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师资和硬件的不足。近年来,许多农村学校出现了各种资金缺乏引发的问题,如桌椅自带或桌椅破旧,无厕所或厕所破旧,无饮用水设施及饮用水质量差,校舍危房率高等问题。还有一些农村学校由于严重缺钱,一个学校就只有一个老师,即校长。此外,农民培训资金投入也十分不足,也只有政府较少的投入,民间或企业对此基本不投入。没有足够资金的学校,就如没有水的鱼,最终干涸而死。

2.农村教育供给“贫血”:师资力量薄弱,素质偏低

农村教师的来源主要应是农村自己培育出来的和城市培育出来的优秀学生。然而,即便是农村学校自己培育出来的学生,愿意留在农村教书育人的大学生相当少。“人往高处走”,农村虽然空气新鲜、山清水秀,但还是难以抵挡城市生活的诱惑。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完备,包括医疗、教育、娱乐等,更重要的是城市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而且,农村教师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普遍不如城镇,就连许多本来待在农村的教师,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存,不得不走出农村,走向城镇。另外,在许多农村学校里,存在一些民办和代课教师,即使公办教师也大都是民办和代课教师转正的,还有许多农村学校教师一人教多个学科的情况,农村的小学教学大都实行的是包班制,教师负担太重,因此,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再加上,严重缺乏英、体、美、音的教师,这些科目也就很难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长期在乡村学校工作,任务重,学习培训机会极少,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再加上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学仍然还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传统模式。这些问题都亟待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缺少雄厚师资的农村教育,就如同贫血的人体,是病态的教育。

3.农村教育供给“缺土”:硬件设施落后,配套缺乏

由于缺乏资金,不仅教师数量和质量跟不上,而且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于城镇。许多农村学校的设施还依旧是建校时的设施,经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房屋多数已成了危房;经历了多少级学生,桌椅已经破旧不堪,许多学校开始实行学生上学自带桌椅了。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都是负债累累,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实现多媒体教学。有一个篮球场,对于农村的小孩来说,已经能够让他们很开心了。有的中学虽有实验室,但设施相当简陋,不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没有较好的硬件配套设施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就如同小树没了土壤,无法茁壮成长。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农村教育资源供给增加的对策

1.“下雨”策略:增加农村教育供给资金

“干涸”的地方,最好的办法是“下雨”,来得直接且能够普及。那么,“雨”从何来?最好是多种方法“下雨”,比如自然的,又比如人工的。倘若把自然的“雨”,比做农民自己赚取的收入用于建设农村教育的资金(Mn)。那么,人工的“雨”,则是政府和其他渠道用于农村教育建设的资金(Ma)。(1)增加“自然雨(Mn)”策略。众所周知,自然雨在我们生活中是普遍的,但是雨下得也并不总是那么均等,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但都是大自然本身提供给我们的水资源。而用于农村教育的资金也是如此,有的村庄的经济发展较富裕,再加上平时缴付的税费也较多,就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学校。因此,自给自足是最佳的状态,即自然而然就有足够的“雨水”滋润自己家园的教育事业。农村经济建设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Mn的主要来源之一。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好了,农民的收入才能提高。一方面,农民口袋里有钱了,才可能用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子女教育及自己的培训中去,激发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民丰衣足食,才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家乡的教育事业。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其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相辅相成,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深远,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此外,政府对农村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比如政府的规划、政府是否廉政、政府的投入等等。再则,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也影响重大,农业创新很有可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收入。建设农村经济的方式方法多元,最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农村经济,才能带给农民更为丰厚的收益。(2)制造“人工雨(Ma)”策略。“人工降雨”是为那些不能自给自足的地区提供的,而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大部分地方对于教育方面都不能自给自足,因此“人工降雨”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地方政府都采取了这个策略,采取这个策略的具体渠道主要有:一是政府直接增加资金投入。这也需要政府有足够的财力,否则也是爱莫能助。要增加政府收入,需要有城市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撑,也就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用于资助农村;二是吸引民间资金。包括民间企业或个人借给、捐给农村教育的资金。目前我国贫富差距较大,我国统计局公布2013年的基尼系数为0.473,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有的企业或个人的财富惊人,若这些民间企业或个人能愿意借贷或捐赠部分资金给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雨水”将会更多、更滋润;三是引进海外资金。要引进外资注入农村经济,需要政府给予足够好的政策,比如每年给予相应补贴,减少投资繁杂手续等等,也需要大力宣传,有了海外资金的投入,农村教育会办得更为生龙活虎。

2.“补血”策略:增加农村教师的供给

目前,农村教育严重“贫血”,许多农村的年轻教师随着城镇化潮流奔向了城市,剩下的都是一些老教师,优秀教师少得可怜。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农村教育急需“补血”。(1)捆绑教育:增加T1。捆绑教育即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培养院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针对已填报志愿的定向生进行面试,然后对拟录取的定向生进行严格的联审,需要签订相关合约,确保定向师范毕业生毕业后,去农村乡镇及以下的中小学(幼儿园)任教。在合约中,可以设置减免大学学习的费用或进行学习补助;也可以设置适当降低高考或考研录取分数;或者对其父母就业、创业提供各种帮助;抑或对其子女以后进入教师行业放宽政策等等。运用这一系列策略将大学生“激励”到农村来执教,为农村教育增添师资。(2)改善农村教师薪资福利待遇:增加T2。农村师资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差,甚至有的教师为了生计还要倒贴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出个人劳动力的报酬至少要满足个人的生活最低需要、养家糊口的需要以及培训等的需要,否则劳动力没办法持续劳动,在此亦如此。由于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较差,很多优秀教师都奔向了城市,因此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是“补血”策略的重要方面。首要的是工资的提高。要使实际工资大致与城市里同工的平均实际工资相当,即“同工同酬”,不能过低;其次,福利的改善。福利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许多人就是为了较好的福利而选择一份工作。福利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五险一金、一次性房屋补贴等。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福利,例如帮助年轻教师解决婚姻大事,又如建设好农村的生活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也能受到优秀教师的青睐。而不是单纯改善表面的福利,农村还需要综合改善生活环境,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堪比城市,而且还有城市没有的山清水秀,以及无雾霾。将这些建设成农村独有的优势,让农村教师不仅愿意留在农村,而更为留在农村不断努力,形成良性循环。(3)城农交换教师:增加T3。要使师资力量壮大,渠道不能局限于生产优秀教师,还可以互换教师。让城市的优秀教师也来到农村教学,而农村教师也可以走出大山来到城里进行教学,不仅可以给农村学生带来优秀的教师,同时也为农村教师带来学习的榜样。而农村教师也可以走出大山前往城里进行教学,在城市里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向城里教师学习,学习更好的教学方法以及更优良的专业知识等等。通过这种互动,提升农村教学质量,壮大教学队伍。

3.“添土”策略:增加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供给

第2篇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李冬晓,2012),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着眼于农民,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王婧翱,2013)。

(一)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同于过去的城镇化

它的“新”体现在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过去的城镇化片面地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张和空间扩张,而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标志是要在本质上实现农民身份转变过程中伴随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而不是盖了多少住宅楼、有多少农业户口转变成了城市居民户口。否者,即使在城里打工一辈子,也达不到“人的城镇化”的要求。按照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科学理念,城镇化是以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的城镇化,而不是以房地产拉动城镇化。如果本末倒置,先造城后填人,这样的城镇化是一条歧路。传统的城镇化,是从“城里人”的角度看城镇化,其基本路径就是开发区、房地产,忽略“乡下人”,忽略了土地要素、提高效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果新型城镇化像过去一样演变成房地产化,不仅不能驱动城镇经济增长,还会产生巨量的房地产泡沫,出现所谓的“鬼城”。因此,深入推进统筹城镇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引导人口向城镇聚集,才是广大农民想要的新型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带动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量主要来源于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各类主体。过去一提到城镇化,有一种观点是把城镇化与城市化联系在一起,认为城镇化就是城市化的一种延续。这种观点认为,城镇化的驱动力量是工业企业及房地产企业,要靠工业产业升级及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城镇化,这是一种将城镇化与城市化同质化的错误观点。从我国国情和已有国内外城镇化经验看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定位应该是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全面升级和现代服务业所带动的城镇化。城镇化要遵循城镇化的科学发展思路,不能忽略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的农业人口,离开了农业人口的城镇化不是真正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一定是围绕农业经济产业升级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量是农业经济产业升级所涉及的各类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现代农业企业及上下游产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等。

(三)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是以为进城的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的城镇化。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需要产业的支持。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缺失活力和竞争力,不可能长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在未来20年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要完成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任务,必须要发展新型城镇化,其实现途径就是要以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推进教育公平化、均衡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以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新型城镇化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即首先由国家在顶层设计、政策规定、发展方向等方面做出统一部署,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法律方面的支撑;然后由地方政府在产业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招商引资、配套服务业等方面做出统一安排;第三是由农业及相关行业和企业在项目规划、资本运作、项目执行等方面付诸实施;最后是农民以土地、宅基地入股相关企业,并参与企业的生产运作。

(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五化”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较长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定位必须建立在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上,这是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袁常青,2013)。新型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农村土地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以及农民生活市民化。而原有城镇化是定位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小城镇建设,其目标是力争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过去30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原有城镇化的定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重新定位。新型城镇化定位应是在政府战略发展规划框架下,使城市顺应市场力量,更自然、更有效地成长。在目前我国经济增幅放缓的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已经被赋予了“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的重要历史使命,其目标注定将与过去不同。因此,新型城镇化应该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减少政府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配置人口、土地和资本,以“五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改善城市的连接性、方便人们生活和工作、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促进形成新的城镇化格局。

二、县域产业聚集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缺失活力和竞争力。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产业依托是根基,并且这些产业发展要拥有可持续性。县域产业集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农业土地集约化,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

(一)县域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大部分新进城农民则会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无所事事的闲人。因此,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是留住城镇新进人口、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是加快县域产城融合步伐,建设选育优质县域产业聚集园区。县域产业聚集能够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创造更高的生产率,使生产、流通、消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乃至创新一体化。而成熟并且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县域产业聚集区,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观念、人才、资金、技术和市场。工业项目落地县域产业聚集区,相应会带来就业岗位增多,城镇新进入人口的就业机会增多,进城农民和企业各得其所。农民进入城镇,不仅仅是消费者,更重要的是生产者、创新者。农民接受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仅素质将会提升,收入也稳定,让农民及其家庭更好地融入城镇社会,可以在新城镇中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在县域产业聚集园区,企业用地成本低,用工本地化,降低了人力成本,减少了人员的流动性,也提高了员工稳定性。因此,大力发展县域产聚集可以有效地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人口聚集。

(二)县域产业聚集为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带来资金支持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大量资金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所需资金不可能长期依赖土地出让金和财政补贴。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完善投资环境,增强民间投资政策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培育城镇自身的造血功能,解决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资金难的问题。县域产业聚集为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园区通过实体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支撑和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产业集聚园区的企业,在其发展成熟后,可以通过税收使地方财政得到有效的改善,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具备了自我造血功能。有了县域产业集聚园区产业的反哺,新型城镇化就会更有活力,更能持续长久。同时,县级政府有了财力,就可以不断完善学校、医院、住宅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为城镇居民提供均等的医疗、教育、养老、交通等公共服务,不断地改善民生,新型城镇化是以产城融合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

(三)县域产业聚集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资源聚集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聚集。长久以来,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资源、资金短缺。因此,借鉴先进地区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办好县域产业聚集园区,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好形式和有效办法。县域中小城镇也可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集聚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县域城镇各类生产要素和居民生活成本低,只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能够支撑起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企业、当地居民、社会的相得益彰。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新形势下破解县域资源环境困境、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佳选择。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能够较好地解决困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促进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能够激活当地劳动力、土地、矿产、资金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县域产业聚集的要素聚集优势,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县域产业集聚的聚集效应使县域资源优势发酵,产业优势走强,强势产业得到发展,提升了县域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县域产业聚集的要素聚集优势,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能够使县域产业集聚区在实现社会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四)县域产业聚集推动产业向城镇集聚进而促进城镇化发展

县域产业聚集园区的培育、成长和成熟是一个不断吸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在县域集聚区开发过程中,必须集中构建县域产业集聚区的现代服务体系,立足于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实现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功能社会化、服务市场化,高效利用资源。由于产业集聚的专业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企业集聚和产业分工的交易费用节约的吸引,当一个企业落户在县域产业集群园区后,就会有相关配套企业跟随进来,形成了一个大企业在中心,配套企业在,最后是服务企业的跟进的一个良性循环。当大量同类或相关联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聚集发展,就形成了一个既有产业支撑,又有服务业的相对成熟的新型城镇,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县域产业聚集园区的建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进而能够推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过去倡导的城镇化、建工业园区有本质的区别,今天的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建城镇、建工业园区,而是走产城融合模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县域产业集聚区不仅限于工业,也可以是农业、现代服务业或一、二、三产业相互链接、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聚集区(赵华,2010)。县域产业集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土地集约化和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以产城融合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走适合国情的农村新兴工业化道路,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的聚集,以县域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为新型城镇化的人口集中创造条件、提供基础支持。当大量同类或相关联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聚集发展,就形成了一个既有产业支撑,又有服务业的相对成熟的新型城镇,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县域产业聚集园区的建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进而能够推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结束语

第3篇

目前,我国日益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不愿意再走“先破坏、再治理”的道路,很多地区精心设计其产业结构,对污染进行控制,对于各地的积极态度应当予以充分的认可,但实际情况却与之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新型城镇化实行的过程有所侧重,有的地区将大量的资金放在了房屋的建筑上面,在外表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整齐划一的楼房,但不远的隐蔽处却有一个发臭的垃圾场,这对村庄的整体环境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新型城镇化与村庄整体环境的协同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只顾面子工程,而让村民从内里感到不舒服.只有真正的做到了新型城镇化与村庄环境的协同发展,社会、人文、经济才能整体普遍的提高.

2村庄环境治理现状问题分析

本文的现状分析是深入农村调查获得的一手资料,数据来源分别是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合肥市肥西县,池州市青阳县,南京市溧水县,天津市武清区等地的近20个村庄.主要调研方法有问卷和访谈.

2.1环境治理行政主体涉及多部门

我国目前村庄环境是由多个部门合作管理的,其中涉及国家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财政部等,在做任何一项决策的时候都会经过各个部门的协商调整,大大的降低了环境治理的效率.本文所采用的调研方式主要是走基层,从走访的过程中基层政府的各个部门及职能也是大相径庭,亳州市主管环境工作的是美好办,合肥是文明办,池州是农委等等.对于治理部门和治理情况的不统一没有一个出台的政策或者方法来衡量,不利于激发各地治理的积极性.

2.2资金支持与基本设施不完备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申请财政资金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优惠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滞后,难以形成治污市场.而且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对于一些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企业非常受农村地区的欢迎而忽略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防污设施的落后导致农村出现只破坏不治理的现象,因此农村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

2.3技术支持与相关指导不充分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城市和工业发达地区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而农村工业薄弱、经济落后,解决污染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短期内还很难达到.目前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已经逐渐重视起来,但真正深入农村的一些工作人员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技术问题还有欠缺,并且目前能深入农村研究,指导的学者、专家也非常少.因此,农村环境在一些大问题的决策方面还不能做到很准确的进行控制,导致一些污染已经发生或者正在进行.

2.4涉农企业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开始自我突破,积极招商引资,以优厚条件吸引企业落户本村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相关部门政策措施的不完善与部分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造成的新型现代化农村污染屡见不鲜,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农村污染源的首要因素.因此,相关涉农企业的环保意识与企业的污染程度对当代农村环境污染的影响至关重要.但是很难有企业能够了解并想办法改变自己的行为,毕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是以经济利益最大为目标.

2.5农民环境意识不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选择离开农村,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造成农村普遍留守老人和孩子较多,环保意识较低,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人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即使认识到环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拥有何种权利、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较容易造成环境破坏的情况.从问卷统计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民都认为农民的环保意识较差,农民自身就可以发现问题,却难以改变.

3村庄环境治理现状的原因

3.1污染源多样化

农业生产和生活垃圾所带来的污染是复杂多样的,下表是我们将各个调研地污染源种类及比例的数据.污染源的多样化导致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更大,任务更多,处理更复杂,不是像以前那样单一的处理一项或几项污染,而是有更多的污染情况以及在此背景下各污染相互交叉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新的污染问题,这就需要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更加系统化,整体性把握,全局意识,统筹实施。

3.2政策制度不健全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近几年才被持续关注,所以与之相关的政策制度、措施的出台也就相应滞后.表现为:一是政策的局部性,相关农村环境政策的数量少,针对性小,不能完全覆盖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整体情况;二是政策的滞后性,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污染也是不断变化的,而政策的出台受某些方面的影响比较缓慢,这就导致一些政策往往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具有滞后性;三是政策实施的效率低,由于某些原因,如农民对政策的理解性不足、执行人员的素质水平不够、执行背后的权钱交易等因素,造成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3.3政府单一主导,社会力量不足

从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可以看出有接近1/4的人对政府工作表示不满意,很多人认为政府并不重视农村环境问题.但是由我们调研走访的政府部门以及收集到的相关政策资料来看,政府部门是很重视农村环境问题的,不管是资金支持还是政策支持方面,都做得比以前好了.那么,这就反应出农村环境治理单一依靠政府是不正确的,这种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成本高,资金来源少,可持续性差,且效果不理想.农村环境管理的监督绩效工作都交由政府,不仅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没有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其他环境主体的责任未落实.并且农民反映环境问题的渠道有限,与此同时政府处理问题的周期长,环保机构设置不合理,这也就造成了农民认为政府不重视环境问题的印象.

3.4农村环境建设、管理水平不均衡

由于经济差异的存在以及上级领导及各界人士的重视程度不同,各地环境管治情况也各不相同.目前农村大都是优先投资建设的中心村,由于资金不足分批建设的原因,周边地区的环境治理得不到重视.比如有的村子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而其他村庄可能没有建设.而且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成本高,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挥市场的作用,扶持相关环保产业,而且作为政府方面也非常为难,建设有先后是必然的,先建设的地区先享受,但同时一些先进的技术无法享用,后建设的地区虽然建设较晚但设备设施更为齐全.农村环境的建设管理差异非常大,难以做到绝对的公平.

3.5管理部门职能交叉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建设落后与污染控制,政府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能分散,例如合肥市的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是文明办主办,亳州市是由美好办主办,而池州市主要是农委负责,各个城市的管理职能各不相同,治理情况自然也大相径庭.在调研过程当中我们就看到有某些环境问题村民多次反应却被各个部门互相推辞的情况.形成了一种有的部门什么都要干,有的部门形同虚设,闲置的状态.

3.6宣传教育工作不足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村民都没有接受过宣传,其中一部分群众对政府的环境保护宣传甚至是一点都不知道,而在对政府的访问中,笔者了解到基层宣传工作开展的难处,大多数农民并不积极响应,觉得事不关己,久而久之,基层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也就没了信心.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基层政府自身的素质不足,部分村镇干部是由当地村民选举上来的,自身素质不高,更加没有带动群众共同治理村庄的想法,宣传教育在他们眼里的价值本身就不高.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庄环境建设对策

4.1村庄环境建设的模型构建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改革开放的前几十年我国村庄环境是随着经济增长而大幅度降低的,而人文素质也因为村庄环境的不断破坏而随之降低.前几十年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对于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渴望的,因此各地村镇政府大量引进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企业,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而今天,人们开始反思,只有全民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才能够更高效的解决目前存在的村庄环境问题,笔者经过思考,认为多元的参与主要是政府,也就是行政主体,第二个就是当地村民,或者说一切对村庄环境有影响或会被影响的群体,第三个主体就是在农村或者农村周边会对农村环境造成影响的企业.

4.2村庄环境建设意见

4.2.1完善行政主体的职能整合,提高效率本文所谁说的行政主体主要是指政府等相关单位.调研发现,部分部门职能不够明确,而且在一些措施方面表现出互相推诿的现象,所以,笔者认为政府职能要想真正的高效发挥作用就一定要进行职能整合,将分管同一问题的部门整合到一起,调整组织内部结构,高效的为群众服务.另外各个地区分管环境工作的部门大相径庭,因此各地的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有的注重开发,有的注重保护,不过正是这样才有了差异的存在.但对于环境保护这一方面,职能整合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我国村庄环境急需改善的今天,高效才能带来更大的便捷,那么,笔者认为职能整合是最好的出路.

4.2.2强化行政调控,落实涉农企业环保责任针对企业实施行政调控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对企业的引导,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对于企业的监督.具体做法可以对企业的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做一个科学的分析,并将评价结果公开透明的展示给公众.在经济圈中,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从农民的土地中获取生产资源,又在利益提升的过程当中破坏者资源,因此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列当中.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政府要强化行政调控,对企业做出详细明确的引导,并对其奖惩及限度做出明确的规定,直至企业自觉自愿的参与到村庄环境保护的队伍当中.

4.2.3构建绿色经济模式,实施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政府可以有倾向性的选择可以进入农村的企业,随着村庄环境的恶化,各地区对于企业的加入也开始有所限制,而一些聪明的企业则会在村庄环境保护的大环境下发现绿色商机,综合调查的结果,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一种绿色的模式来吸引消费者,如全天候监控无毒无害的绿色蔬菜,或者是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的同时,又有效的对村庄环境进行了保护.

第4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 创新; 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095 ― 03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聚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哪些区别,新型城镇化对传统城镇化又有哪些扬弃呢?本文拟通过对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对比,论述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一、传统城镇化道路的问题

(一)传统城镇化的概念

传统城镇化,指片面强调城镇化建设速度而机械性的减少农业、农村人口,忽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镇化建设道路。

城镇化建设初期,由于发展经验不足、发展理念落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大等城市病,农村也出现了乱占耕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问题。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利用了体制中的某些缺陷,形成了一种低成本推进城镇化的格局,正是这种低成本才使得城镇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传统城镇化往往重外延、轻内涵,大规模推进农民卖地、进城、上楼,使土地由属于农村地域变为属于城镇地域,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至于农业转移人口今后能否真正融入城镇生活等后续性的工作则置之不理,是一种虎头蛇尾的发展模式。

(二)传统城镇化的问题

应该承认,重速度、简单化的城镇化模式使我国在短期之内实现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持续发展,这种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也显现出很大的问题。

1.忽视人的城镇化

地方政府为了短期之内提升城镇化水平,运用土地征收等手段,不顾现实条件地将农民赶进城。农业转移人口缺乏基本的职业技能,城市的就业竞争往往对其很不利。这样,农民进城后就处在了一种既失去土地又面临失业的尴尬境地。农民进城后,随之而来的还有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户籍等一系列问题,传统城镇化往往忽视这些问题。农民进城后难以享受市民待遇,无法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还要看到,人的城镇化的滞后,在城镇内部甚至衍生出贫富差距悬殊的城镇新二元结构。

2.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

传统城镇化采用了一种以资源消耗进行经济积累的方式。为了发展城镇经济,加快城镇化速度,地方政府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引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以低污染治理成本来节省建设资金。一味追求城镇化速度、规模,忽视了城镇化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3.忽视产业的基础作用

传统城镇化没有认识到产业集聚对城镇化的重要作用,产业支撑的缺乏造成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压力加大。由于一系列配套政策尚未出台,城镇吸纳农村、农业转移劳动力的产业条件尚未具备,农民进城后首先就要面临就业的难题,使城镇化本身也始终缺乏动力。

4.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割裂开来

传统城镇化对城镇化发展道路本身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要么发展小城镇,要么发展大中小城市。片面地强调小城镇或大中小城市,没有统筹协调意识。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割裂开来,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二、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超越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缩小区域、城乡差距,贯彻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理念,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是在城镇化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而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思路是使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其消费也必然由农村消费水平提升为城镇消费水平,从而扩大内需。由于城镇生活需要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也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而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可以将转移人口退出的土地通过流转承包等多种形式进行承包耕种。这样,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的增加,也会相应地促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为农业现代化准备条件。

(二)新型城镇化的创新

我国新型城镇化是在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的前提下,把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结合起来而探索出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充分考虑到了我国农业人口多、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基本国情,吸取了传统城镇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并进行了创新。

1.贯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型城镇化关心人的全面发展,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相应的建立一系列配套措施,使农业转移人口不再有后顾之忧。在离开土地后,他们能够在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享受无差别待遇,最终完全融入城镇。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战略构想,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其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以人为本,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把提高人的物质文化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发展成果由城乡居民共享的城镇化道路。

2.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城镇

能源资源不足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这个国情决定了我国城镇化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子。坚持科学发展是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观的否定,注重发展内涵和质量,加强环境治理,集约高效地建设生态文明新城镇,是新型城镇化最明显的优势,并且只有绿色和谐的城镇生活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来。

3.强调产业支撑和规模经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城镇产业的支撑,新型城镇化强调以发展城镇产业促进农业人口转化。城镇产业是实现农业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也是农民市民化转化过程的中间环节。产业的集聚意味着农业转移人口的集聚,这是吸纳农业人口的前提,是城镇化的第一步。

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城镇化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是密不可分的。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增加了城镇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城镇化使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口安顿下来转为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减少。同时,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为农业生产规模化铺平了道路,使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城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能够一举托两头,有利于促进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居民收入。

4.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摒弃了传统城镇化片面强调小城镇或大中城市的做法,认识到了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在工业化、信息化起步阶段,大中城市率先发展,小城镇无法为大城市分散城市职能。同样,中心城市辐射发挥出的效力不显著,甚至只吸收周边资源,而起不到带动作用。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以高速铁路为核心的交通网络建设,使这种协调成为可能。新型城镇化把建设城市群、城市圈与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结合起来,在发挥中心城市规模效应的同时辐射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有效地摆脱了无法协调发展的困境。

三、新型城镇化遇到的问题

随着新型城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一些积聚已久的制度性问题显现出来。这主要指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

(一)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之所以长期在中国实施是有原因的。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平衡发展,城乡、区域差距非常明显。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凭借国家优惠政策和天然地理优势率先发展,基础设施完备;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长期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仍未达到平均水平。在这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如果完全放开户籍限制必然会出现向大城市大规模迁移的浪潮,我们国家就会重蹈拉美地区国家出现城市贫民窟的覆辙。于是,这个问题就一直搁置下来。现在看,户籍制度已成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首要障碍。户籍制度不仅仅是一个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系统性问题,户籍的限制已经阻碍了城镇化潜力的发挥和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二)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是限制农业人口离开农村融入城镇的又一个重要障碍。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农业耕作形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机械生产。因此,必须要发展产业化、规模化农业。然而,土地制度的僵化限制了关于土地使用权流转,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使土地使用权始终限制在分散的农民手中。

四、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1.逐步放开落户限制,完善居住证制度

城镇化最根本的是实现人的城镇化。要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坚持两手抓,一手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一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要因地制宜地逐步放宽落户条件,促进农民市民化;要探索户籍制度与农民工等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建设贡献挂钩的机制,增加户籍制度的灵活度;要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将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地方政府政绩挂钩;要完善居住证过渡制度,通过积累年限等鼓励机制缩小居住证与城镇户籍的差距。

2.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房建设

同志指出,“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目的,除了有利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外,就是要解决城镇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问题,并逐步让农民工进城后有个房子住,面积可以小一点,但得有住的地方。” 要不断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健全适合不同收入水平人群的城镇住房多层次供应体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对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供给,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提供住房政策保障。

(二)建立灵活的土地制度

1.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交易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牵制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制度问题。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还很不成熟,土地流转交易没有统一的规范的市场。由于农村土地流转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和政策解释,地方政府往往在引导土地流转有序发展时无所适从。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出台规范土地流转的政策文件,探索使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适当分离,农民自主流转承包地、宅基地,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等灵活的形式。

2.建立健全土地占退均衡机制

建立健全城镇人口集聚退出耕地与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占退均衡机制。要明确地方政府责任,严格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审批,在建设城镇化过程中保护耕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五、结语

中国经济经过长期的高速增长后增速逐渐放缓,这其中既有全球经济整体趋缓的外部因素,也有中国传统经济增长点已基本发掘尽的内部因素。未来,摆在中国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第二次经济高速增长,而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无疑需要扩大内需来实现。中国扩大内需的潜力是巨大的,实现共同富裕,使人民都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就必须使农民富起来。而使农民富起来,最根本的就是减少农民。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消费潜力就是中国经济在今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而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释放这种潜力。

城镇化是造福后代的伟大工程,而上一代定居城镇也为下一代定居打下了基础。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重大战略目标的长期战略抉择,对于彻底改变中国发展面貌,实现乡土中国向城镇中国的转变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2-29.

〔2〕丁守海.中国城镇发展中的就业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4,(01):30-47.

〔3〕李珀榕.中国城镇化建设模式研究报告〔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47-49.

第5篇

>> 论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及解决策略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镇化背景下“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研究 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差距问题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优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新区发展问题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接合部市容环境问题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城镇化进程中河南农村基础教育的几个问题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体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试论不平衡报价研究及应对策略 中国—东盟贸易结构不平衡及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若干思考 试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若干思考 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接合部社区安全治理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若干思考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方向研析 吉林省城镇化与农民基础教育领域的选择行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郭少榕.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优化发展的政策思考――以福建等地为例.教育研究[J].2011-12.

[5]高树存.城镇化的推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及对策――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J].科学咨询2011-12.

[6]胡伟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J].河南财经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7]贾贵洲,王玉琼,邓义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8.

[8]刘世清.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教育科学,2005-03

[9]杭永宝、王荣.改革六大体制确保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5,(1):6.

[10]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处等.2003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概况[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

[11]劳凯声.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5.

[12]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C].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打印稿),2004.82.

注解

①: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研究咨询部2013-06-26.

②赖娟,陆梅,刘立刚.城镇化进程中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研究.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改革动向.

③王克勤.城乡教育一体化[J].普教研究,1995(1):6-8.

④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3-10.

第6篇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主要特征,影响因素,诸城市

 

0.引言

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我国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相对缺乏,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议题。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的概念,并要求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山东省诸城市充分考虑并利用自身发展条件,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范。

1.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1.1经济状况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62.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4030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4885美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7年的11.0:64.0:25.0调整为11.0:63.2:25.8。从三次产业结构和人均GDP来看,诸城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1.2人口状况

诸城市2007 年底总人口118.6 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人口46.7 万人,户籍农业人口59.6 万人,一年以上暂住人口12.3 万人。根据各县市区现状城镇人口计算,2007 年诸城市域的城镇化水平为45.3%,略低于山东省的城镇化水平46.75%,城镇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1.3农业发展状况

诸城组织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把农村的主要产业纳入产业化经营格局。全市现有龙头企业1950 家,各类合作社480 家,带动23万农户(占全市的73%),无公害产品种植(粮食、烤烟、瓜菜)42.6 万亩,农业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现有黄烟、肉鸡、生猪、特种动物养殖等各类合作社。但是,生产经营仍以分户为主,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解放。

1.4农民收入和消费状况

2008年,诸城农民人均纯收入7701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059.6元,增长21.2%,均高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据统计,2008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41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77元,增长12.6%。诸城农村经济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促使农民对人居环境质量有了更高需求。

2.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2007年,诸城提出了农村社区化发展,首先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入手,打造了“两公里服务圈”,旨在让农村居民在不超过两公里的范围内公平的享用到与城市居民无差别的公共服务。这一模式,基本具备以下特征:

2.1区域统筹、分类指导

诸城市确立了“城、镇、农村社区”一体化发展的新型村镇体系,推动农村社区的全面发展。中心城区的发展,将城区周边几公里以内的农村纳入中心城区规划之中,推动“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市”模式的发展;镇(街道)驻地的发展,将驻地周边的农村居民点纳入镇区,统筹考虑;其余农村以“两公里服务圈”为标准,形成208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向社区中心村集中,形成社区服务中心。

2.2构建“多村一社区”的空间模式

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将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农村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班子基础比较好的村庄,作为社区中心,将各类公共设施向中心村集中设置,形成社区服务中心。论文格式。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以内,出行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农村布局既满足了农村居民的耕作半径,又能让居民便捷的享用公共服务。论文格式。

2.3构建“两公里服务圈”的服务体系

针对农村居民需求,诸城市提供了“一揽子”服务,在社区中心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包含“一厅八站”,既一个办事服务大厅和医疗卫生、社区警务、劳动保障、社区环卫、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社会福利和志愿者等八个服务站。论文格式。另外,诸城市依照市场化的特点,引导企业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便民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开餐店等;并以诸城市供销社农资综合配送服务中心和诸城市天益供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承担了全市农村社区的日常用品和农资超市的配送任务,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3.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要素

3.1地理位置

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距离城市或者镇区较近的农村,受城市或者镇区的辐射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反之,则受到的辐射较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诸城将农村分为三种类型:城市周边型、镇区周边型和纯农村型,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进行分类指导。

3.2土地要素

农民的作业方式、耕作规模的大小与耕作范围即村庄腹地,决定了农村社区的规模和社区化的集聚度。目前,诸城农村土地流转刚刚起步,耕地向大户集中、向企业集中的规模仍较小,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限制了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成为农村居民点向农村社区集中的障碍。在农村建设用地方面,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民对现代化生活条件日益渴求,农民建房规模日益增大,出现了建设用地与耕地争锋的局面。另外,随着农民进城务工、定居的规模逐渐增多,部分农村出现了“空心化”。

3.3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外部动力,其不仅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年来,诸城城镇化发展迅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但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也阻碍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致使农业生产率较低,土地利用较为浪费,农村劳动力大多处于兼业状态。因此,滞后的城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3.4经济要素

经济发展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先决条件。近年来,诸城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水平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政府财政资力雄厚,同时,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改善了农民的就业方式,农民就业逐步兼业化,使农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另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3.5公共服务设施要素

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改善城乡不平等的待遇,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另外,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和服务能力决定了社区的空间范围和社区规模;公共设施的布局模式也影响着社区的空间布局。因此,诸城率先从农村公共服务入手,打造了“两公里服务圈”,在农村社区中心集中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使农村居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公平待遇,并引导新型农村社区的集中化建设。

4.结语

诸城市以完善公共服务为主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求,有效解决了城乡发展条件不均等这一矛盾,有利于新型农村社区的进一步集聚化建设,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这一模式成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范,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泉,王晖,陈浩东,陈小卉,陈闽齐.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2]胡继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典型案例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

[3]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小城镇建设,2006(22)

[4]申翔.建设农村社区的规划学思考.和谐城市规划——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第7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规划、问题、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其实指的就是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新型的工业化作为动力,本着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以此把城市推向集群化、现代化、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并且使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并且要做到拥有完善的功能、友好的环境、高效的集约以及和谐的社会,在拥有鲜明的个体的同时,还要做到城镇一体化,无论是大中小城市还是小城镇都要走协调发展的路子。新型城镇化都要求哪些方面的新呢?也就是对城市发展的改变,原来人们只是关注追求城市扩大的规模以及空间的扩张,并且非常片面,现在要改变的是对于城市文化的提升,以及公共服务等,以这些为中心进行发展,把我们的城镇建设成为真正拥有高品质的生活之地。农村人品向城镇转移是城镇化的重要核心。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要求,与以前传统的提法相对比,新型城镇化对质量的整体提高更加重视,对于城镇化数量规模增加到质量内涵的转变有很大的提升。

二、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首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就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当中,对城镇化的主体一定要进行明确就是农民,农民获得市民的待遇,成为城镇的居民。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取向就是把农民的权益维护好,无论是在城镇过程中流转的土地,城市的管理与规划,还是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等每个方面都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让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对人的能力及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农民要真正融入城市,必须要加强教育,大力发展文化,对农民适应城市所需的业务能力及生产知识都要不断的加强培养。与此同时,还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先进的城市生产方式相一致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道德风尚及文化修养。对于城镇户籍要放宽限制,让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这样才能真正融入这个城市。对于一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来讲,不但要改善他们的就业与居住,还有就医这些基本的生活条件,还要把他们子女就学的问题解决好,使进城务工的人员的生活得到保障。第二,就是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信息化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现代服务业、农业现代化互相支撑的体系。在对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建设的同时,还要使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得到增强,这样才能在城镇化发展中平衡发展住房、就业、城市管理及环境承载力,才能使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的人口、资源、经济及环境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第三,坚持集约化发展的原则,新型城镇化要坚持集约化的发展原则,在提投入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并且使之得到合理的利用,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新型城镇化更多强调的是内在的质量的提升。

其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城乡一体化进行协调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就是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式代替城市发展。这种转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从改革角度来分析,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第二,城镇规模和布局协调发展,城镇规模主要包括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概念。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地制宜,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协调、健康、有序地发展,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建设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形成结构良好的城镇体系。第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新型城镇化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土地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节约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加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更加完善,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得到、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就业功能、创新功能等多项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1、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我国资源环境局限性大,缺乏大规模发展大中城市的地理条件,不可能走只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要富裕农民,必须让农民可以作为,并有所作为。小城镇作为区域城镇体系的最基本的节点,兼具城市和农村的双重属性。一部分农民进入小城镇,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不仅有利于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还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2、有利于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宽空间和创造投资环境小城镇规划建设可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环保以及餐饮装修等行业发展,刺激民营经济的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乡镇企业产品乃至大中城市工业产品会有更多的销路,同时也将成为农副产品销售的集散地,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拓宽经济空间。3、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现代化要以土地适当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为前提。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唯有减少农民。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促进农业转向集约化经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四、以兴凯湖旅游小镇规划为例,浅析新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兴凯湖是中俄两国的界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鸡西市东部,距离鸡西市区150公里,距密山市区45公里,虎林市100公里。是亚洲最大的淡水界湖,世界三大湿地之一。本次规划的兴凯湖旅游小镇位于大兴凯湖的北面,小兴凯湖的西面。2011年当地有675户居民,常住人口约1750人,全部是农业人口。且居民以从事一产为主,收入较低。由于长期以来对兴凯湖的认识不足,发展定位较低,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城镇建设发展速度缓慢。因此,在本次的城镇规划设计上,我们深入分析城镇发展优势,主要突出以下三点:

科学的规划,准确的定位,增强城镇的吸引力。

规划在对比分析的周边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与条件,明确了小镇发展最主要的比较优势为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优秀的生态旅游资源,确立了世界级湖泊度假天堂,国际性精品旅游名镇的小镇发展的战略定位,着手打造国家五A级界湖旅游景区,并率先打造黑龙江省重点旅游名镇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在借鉴参考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小镇成功经验,建设东北亚地区具有异国风情的、湖泊湿地的、协调发展的兴凯湖著名旅游核心景区。重点强化核心旅游镇职能,引领兴凯湖区域旅游发展。强调规划落实到建设上也要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建设,打造国际精品魅力旅游名镇。

坚持市场运作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大量资金的投入才能城镇建设的顺利进行。兴凯湖旅游小镇现状的产业结构是以农业为主。所以,只是单纯的等待或是依靠是不行的,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一定要走市场运作多元化投入的经营城镇的道路。一方面有国家对改造基础设施重视的机会,一定要把握好,积极改善道路、市政和社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同时,加强政府运作管理能力,是把国有土地资产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运作推入市场,使土地收益实现最大化,而政府自身主要做好引导服务和监督监管的工作。再一点就是争取到银行贷款,对实力不足的开发商进行消费贷款,使商贸楼的建设得到保证。最后就是对新上企业向小城镇集聚的引导,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第三,结合实际,循序渐进,走精明增长、智慧发展的新型城镇道路。

小镇的规划建设始终以城镇产业的规划紧密联系,因为只有依托健康的城镇产业体系小城镇才富有了生命力,也才能真正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因此,规划以休闲旅游产业为主导,带动镇区内旅游房地产、商业、文化娱乐、生态农业等多元化产业的发展,建立高效复合的产业体系。并提出了“三产主导、一产提升、二产辅助”的产业发展思路,以滨湖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带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全面升级和整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以推广、示范、培训基地为建设目标,使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而在工业发展上,讲求适度发展,并与旅游度假结合,主要发展当地居民生活用品加工和旅游产品加工,满足旅游区内生产、生活及旅游的需求。在产业发展模式上逐步形成以旅游企业、农业企业为主导,政府支持、农民参与的经济运行模式。

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有关工作问题的思考

第一,小城镇的建设一定要有准确的定位,小城镇规划因依托于优势发展产业,来增加它的综合经济实力。立镇之本就是产业,而兴镇之基也是产业。只有大力推动与发展产业,才能实现城镇的规模效应及聚集效应。所以,首先必须对产业这个主体进行研究,要把小城镇支撑起来靠的是什么,因此,一定要把特色突出出来。如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对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发挥他们的带动与示范作用,对于地方经济发展会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才能对小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大力的增强,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有效的结合,培育出来的产业才具有相对的优势与特色,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第二,积极发展乡镇建设的市场化运作。进行多元化的投资来经营城镇的道路。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强市场观念,提高竞争的意识,不断深入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投资体系,使之具有多元化、多渠道、全方位,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来吸取社会的投资以及外资,用作小城镇基础建设的资金,这样能有效缓解小城镇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能够在城镇水、路、电、气、邮电通讯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加快速度。只要能在这些基础设施上做到设施共建、资源撒网享、环境共保、产业共树,避免各行其是,重复性建设,就能大幅度的降低开发的成本,做到节约资源。

第三,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制定出可以实施的,有助于小城镇发展的规划。规划应是超前的,起点比较高,标准比较高,并且科技含量较高,有合理的布局,这样能一步一位,在建设中可以分期进行,这样能有效避免重复性建设。一旦确定规划,就一定要严格按规划执行,不能随便进行更改。所以,在建设规划制定的时候,一定要把小城镇建设的目标与本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要重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发展,注意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关注城镇特色的研究,把地方特色和风格充分的体现出来,并且把现代气息与特色风格联系起来。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在中央政府提出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一定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科学的发展规划,明确小城镇的核心定位;二是走市场化的运作发展道路,完善政府服务管理职能;三是要从实际出发,从需求考虑,产业发展要紧密围绕小城镇的定位展开。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要科学规划,高水平进行建设,在高速城镇化的建设浪潮中不盲目,少走弯路,使小城镇真正走上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也让我国离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 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田光进.中国城镇化过程时空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杨焕彩.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 - 9.

[5] 彭红碧,杨峰.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2010(4):75 - 78.

[6]戴均,良燕.中国城镇化必须走集约型发展之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7,[7]、刘永生.浅谈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商业.2010.07

[8]、杜伟.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1.04

[9]、但承龙.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2

[10]、李水华.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探讨.中国软件科学.2001.11

第8篇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the trend of the certain stag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to research the rules an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guid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es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Hebei Province.

关键词: 生态文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实现路径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Hebei Province;new-type urbanization;implementation path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5-0293-020 引言

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河北省在“十二五”时期,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路径,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2015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54%”。河北省的城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生态文明,走大中小城市、小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1 城镇化基本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城镇化取得了快速发展,城镇化率的提升速度加快。2013年,全省城镇人口达3528.45万人,比2012年增加117.92万人;城镇化率为48.12%,比2012年提高1.3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6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分地区看,河北省有五个设区市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石家庄市(不含辛集市)55.72%、唐山市54.97%、廊坊市51.4%、秦皇岛市50.81%、张家口市48.95%。其余各市分别为:邯郸市47.91%、沧州市45.18%、邢台市44.20%、承德市43.27%、保定市(不含定州市)42.93%、衡水市42.92%。定州和辛集分别达到42.77%和43.02%。

2 河北省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城镇化水平偏低 虽然河北省城镇化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但是2013年河北的城镇化水平仍然低于全国的53.7%,居全国第23位。尽管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但相对于全国的城镇化水平,河北仍然滞后。可以说城镇化水平已经制约了河北经济的发展。

2.2 工业发展迅速造成环境破坏 随着该省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文明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日益凸显。工业的迅猛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工业的自身特点及外部环境等因素,使工业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严重影响到了生产的正常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近期凸显的雾霾天气就是工业发展迅速造成的环境破坏的一个暗示。

2.3 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 缺乏规划也是城镇化建设中的一大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等统筹衔接不够,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二是群众对城乡规划了解不够,支持力度不大,规划实施刚性不足。三是存在以权代规现象,一个领导一种做法,换一任领导就换一套规划,城镇规划不断更改,城建项目不断推倒重来,造成严重的资源与资金浪费。四是不注重特色设计,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分工协调机制尚未形成,人口、产业聚集能力较弱。五是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多,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

2.4 对于保护环境意识薄弱 城镇化的标志在于大量的人口向城镇集中。而人口的过度集中且公民对于保护环境的意识薄弱,造成了进一步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主要问题表现在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后,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意识。

3 河北省城镇化对策

3.1 科学规划,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础依据,推进城镇化必须高度重视规划。从资源、产业、城镇的基础设施、交通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是考虑单一的因素,根据这些综合因素来统筹设计城镇规模。根据城镇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文化底蕴、旅游休闲、矿产开发、生态环保等方面,统筹设计城镇规模,培育城镇的主导产业,打造鲜明的城镇个性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千镇一面。

3.2 明确功能,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因此,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以让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获得高效利用,只有对各个功能区定位之后,才能更好地制定针对性政策,发挥各地优势,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的主体功能区战略,将会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3.3 以保护环境为基础,实施生态产业 建设生态城镇的核心部分就是打造城镇生态产业体系。如果说城镇是一个生命体,那么生态产业体系就构成了这个生命体的心脏,只有通过心脏的跳动,生命体才能具有活力。这就是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讲的,只有经济发展,国家才能生存。小到一个城镇,只有当这个城镇能够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撑,包括一切的:衣、食、住、行用品、生活服务等等,城镇才能生存下来。生态产业体系就是城镇的基础支撑系统,由它来完成生态城镇的基本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3.4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如果要改变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就必须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向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绿色经济发展旨在追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和谐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发展,绿色发展是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创新跨越式发展道路,是一套全新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绿色经济是一个行政的表述,包含着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经济增长本来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福利,是人本主义必然的逻辑,但是为了短期的利益污染环境是与绿色经济取向背道而驰的非人本主义的虚幻增加,可以把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称之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河北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保障,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从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文明思想观念;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管理和实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开拓科技创新生态化;推进绿色城镇化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这才是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杨志峰,徐琳瑜.城市生态规划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黎亦众.城市规划理论浅谈[J].南方建筑,2006.

[4]Peter Hall著.城市和区域规划[M].邹德慈,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李育冬.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型城市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库尔勒生态城市建设为例[D].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第9篇

导读:新型城镇化更多是一个制度变革的过程,行政区划作为与

>> 城镇化与行政区划调整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推动城镇化融合发展 行政区划调整的背后 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难题的实证研究 中国行政区划调整利耶弊耶 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理论探讨 关于跨行政区划检察体制的构想 都市区的空间扩展与行政区划调整的研究 沈阳市行政区划调整与实施评价 日本行政区划体制的形成与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中美行政区划的比较与启示 浅谈中国行政区划改革 行政区划浮世绘 日本行政区划 中央苏区行政区划研究 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初探 中国行政区划点滴谈 京城行政区划之变 清代河南地区行政区划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2年12月27日)。

⑨刘君德:《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⑩刘君德:《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经济的制度性矛盾与整合研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姚玫玫、赖诗攀:《我国省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案设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第3 期。

@曾万涛:《中国城市群联市制研究:以长株潭为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刘君德:《中国大陆行政区经济运行下的大区域合作发展机制研究――兼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十大关系》,香港大学主办、泛珠三角洲区域与合作论坛会议论文。

$根据1997年12月17日《工人日报》发表的文章,中国历史上的官民比例,汉代为1∶7945,唐代为1∶3927,清代为1∶911,1991年为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