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8:29
导语:在中国大学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中韩大学生;韩剧;大众文化
作者简介:金志宣,女,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韩国留学生(上海 0040);张国良,男,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013)03007306收稿日期:[F]013010
一、问题的提出
从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的大众文化进入中国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入1世纪以来,韩国文化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依然呈现良好势头。韩国通过各种影视作品和时尚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大力传播本国的文化,巧妙地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韩流”现象。其中,韩剧(即韩国电视剧)作为一种在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风行的文化输出样式,正逐渐走进学者的视线。
通过对中国知网1999—01年的文献进行检索,我们发现,相关研究虽然很多,但大多从韩剧本身的内容出发,以思辨和文本分析法研究韩剧热播现象的原因、韩剧与儒家文化的关系、韩剧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韩剧中的女性形象等。仅有两篇论文涉及韩剧对大学生的影响,其中《大学生收看韩剧与文化认同关系的研究》[1]一文采用调查方法,发现收看韩剧的中国大学生对韩国文化的认同程度较高,以“向往韩国型”的认同类型居多,而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收看韩剧及对韩国文化认同方面有显著差异。《韩国影视剧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观念的影响探析》一文分析韩国影视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指出韩剧有利于提高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
迄今为止,对于中国大学生观看韩剧状况的定量研究极为匮乏,更缺少对于中韩两国大学生的比较。我们尝试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对中韩大学生观看韩剧的实际状况进行比较,研究问题可概括为:一、中韩大学生对韩剧的接触有何异同?二、中韩大学生对韩剧的评价有何异同?三、中韩大学生喜爱韩剧的原因有何异同?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文本分析方法。首先,以上海交通大学的中国大学生和韩国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滚雪球”抽样方式,调查了上海交通大学在读中韩大学生各100名,共计00名,回收率为100%(如表1所示)。
其次,以中国热门视频分享网站“优酷网”作为搜集热播韩剧的平台,分析其010年至01年排名前五的热播韩剧,即《城市猎人》、《秘密花园》、《屋塔房王世子》、《我的女友是九尾狐》与《恶作剧之吻》(相关情况如表所示),探寻它们究竟有哪些特点吸引了中韩两国大学生的收视兴趣。
最后,依据受众调查和文本分析的结果,初步得出结论,分析本研究的局限,期待进一步研究的深入。
(一)大学生观看韩剧的情况
1大学生看韩剧的接触率。本调查显示,85%的中国大学生看过韩剧,可见观看韩剧的行为相当普遍。我们以卡方分析方法,对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中国大学生进行比较后发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P值分别为0045和0036,即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对韩剧的接触程度有显著差异。从性别角度看,女大学生对韩剧的接触率更高,达905%,而男大学生的比例为757%。从专业角度看,人文社科大学生观看韩剧的比例更高,达906%,而理工科的比例为75%。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金志宣,等:中韩大学生观看韩剧状况的比较研究
大学生观看韩剧的渠道。中韩大学生观看韩剧的最常用渠道均为网络,总体比例高达
表五部热播韩剧简况
作品名称热播时间剧情简况电视剧类型男女1号明星类型拍摄场景作品来源
城市猎人0115一部融英雄主义和爱情题材于一体的剧情剧都市剧当红男星李敏镐/女, 朴敏英主要在首尔日本白条司同名漫画
秘密花园01111一对情侣由于意外互换灵魂而引发了一个浪漫蚀骨的爱情故事爱情剧神话剧当红男星玄彬 /女, 河智苑主要在骊州、济州岛首尔韩国电视剧
屋塔房王世子013朝鲜时代痛失世子妃的王子,跨越了300多年来到1世纪的现代后,邂逅与世子妃长相相似的一个女生而展开爱情攻势的故事爱情剧古装剧当红男星朴有天/女,韩智要在全罗道(广寒楼),首尔韩国电视剧
我的女友是九尾狐0108500年前追赶凡人的九尾狐穿越到现代后,引出的一系列故事爱情剧当红男星李胜基/女,甲敏儿主要在首尔,金罗道(海南)韩国电视剧
恶作剧之吻0109IQ00的天才白胜祖和喜爱他的高中生哈妮不得已变为同居关系,从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浪漫爱情故事爱情剧当红男星金贤重/女,郑素要在首尔日本白条司同名漫画
90%,其次为电视(占8%),再次为DVD(约占16%)。就中国大学生而言,使用网络观看韩剧的比例为875%,通过电视观看的比例为91%,另有34%的中国大学生通过DVD观看韩剧。韩国大学生在韩国观看韩剧以电视为主,但作为在中国的留学生群体,其观看韩剧的渠道也以网络为主(97%),而通过电视收看的比例仅为73%。
3大学生观看五部热播韩剧的情况。在韩国,电视是韩剧播放的主要渠道,但由于版权限制,受众不能上网观看韩剧。因此韩国电视里播放的电视剧,与中国网上热播的电视剧并不完全一致。不过,韩国的一些相关数据表明,上述五部在中国热播的韩剧,在韩国的排名也相当靠前。NS Media orea的数据显示韩国010年-地面电视频道010年OP0 节目收视率(NS Media orea),http://wwwtnmstv/defaultasp。[BFQ][ZW)],《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在010年爱情剧收视排行榜中居第4位,收视率达5%;《秘密花园》在011年爱情剧收视排行榜中居第1位,收视率达314%韩国011年-地面电视频道011年OP0 节目收视率(NS Media orea),http://wwwtnmstv/defaultasp。,《城市猎人》居第5位,收视率达193%。另外,韩国AB尼尔森01年的电视剧收视报告[ZW(][BF]AB Nielsen Media Research-01年韩国电视剧最高收视率,http://wwwagbnielsencokr/。[BFQ][ZW)]显示,《屋塔房王世子》的收视率达15%,在当年爱情剧中居第7位。相对而言,只有《恶作剧之吻》在韩国的收视率较低。可见,中韩两国受众对五部热播韩剧的喜爱程度,可谓大同小异。
本研究比较了中韩大学生对五部热播韩剧的收看情况,发现中国大学生收看率最高的前三名是《城市猎人》(69%)、《秘密花园》(461%)和《屋塔房王世子》(47%),韩国大学生收看率最高的是《城市猎人》(7%)、《秘密花园》(7%)和《我的女友是九尾狐》(68%),排序也十分接近。
(二)大学生评价韩剧的情况
1大学生喜爱的韩剧之类型。既然大学生普遍喜爱韩剧,那么他们究竟喜爱哪些类型的韩剧?调查结果显示,中韩大学生最喜欢的韩剧,排在首位的都是情感剧(中国大学生99%、韩国大学生6%),其次是喜剧(中国大学生18%、韩国大学生181%)。这两种类型的电视剧凸显了韩剧的优势和强项,也是成功吸引中韩两国大学生的重要原因。010年到01年在韩国热播的韩剧中,排在首位的是周末电视剧和家庭电视剧。这两类的电视剧有很高的人气。此外,周一、二和周三、四的电视剧也被选成有人气的韩国电视剧。根据韩国NS Media orea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如表3、表4所示),010年《秘密花园》排名第7位(8%),《我的女友是九尾狐》排第14位(5%),011年播放的《城市猎人》是第17位(193%),而又根据AB尼尔森电视收视数据显示,01年播放的《屋塔房王世子》排第5位(15%)(如表5所示),但是010年播放的《恶作剧之吻》是例外,在韩国的收视率并没有被列入收视榜单。笔者选取的这五部在中国第一视频网站上热播的韩剧都是喜剧,且是爱情剧,由此更能印证本次调查的结果,爱情电视剧相对来说更能受到观众们的喜爱。
大学生认同的韩剧之特点。韩剧进入中国市场最初多为悲剧和家庭剧,篇幅多以百集为单位。近年来,韩剧一改以往悲情冗长的路线,以剧集短小、节奏鲜明、情节紧凑的风格居多,且故事内容不再单一,故事题材更为多样,融入了更多的含意,其目的是为了更加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通过对五部热播韩剧内容的文本分析,我们从主要价值观、叙事结构、表现技法和演员等方面,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一是富含浓厚青春气息的题材。从表面上看,热播op5韩剧的题材、形式丰富而多元,但其深层母题都呈现为青春的恣意与烦忧,都指向对少年情怀的多维诠释。几乎所有偶像剧都将爱情作为叙事的焦点,其间有年少懵懂的爱慕,有纯洁坚定的爱恋,也有多角关系导致的情爱哀伤,但情节主线总是男女主角在经历磨难后,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既给年轻观众一种似曾经历或见证的认同感,又满足了他们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结局的信念和憧憬[3]。
二是丰富的情感渲染。这5部电视剧虽都有各自的主题和主线,但是情感线的穿插均是不容忽视的。男女主角交错复杂的感情,总是以忽远忽近的关系呈现,让人不禁为他们的感情而担忧,有时又会因其感情的幸福发展而感到一阵畅快。同时,这5部电视剧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配乐的气氛渲染,让剧中情感的抒发更感染人心。
三是独具匠心的叙事结构。比较热播op5韩剧,可以发现,除了内容题材和情感渲染的共通之处外,5部韩剧都具有独特的叙事手法。电视剧的内容大多老套,似曾相识,但是被讲过很多遍的故事在播出时依然吸引观众,其关键就在于,导演巧妙地设定了其叙事结构。这5部韩剧都具有非常特别的、吸引观众的叙事结构,特别是倒叙手法的运用,开篇就能立刻抓住观众的眼球,设置悬念,让人产生继续观看的兴趣。而间接穿插的“插叙”更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人一点点地发现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结构之间的奥妙。近年来,电视剧掀起“穿越”浪潮,韩国的“穿越版”电视剧也独具匠心,从《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屋塔房王世子》运用古老传说,主人公从古跨越至今,到《秘密花园》中男女主角被魔法渲染的现代角色置换,这些手法都贴近了现代受众试图改变现状或回到过去的心理期待。因此,从设置悬念入手的多种方式融合的叙事结构,紧扣受众的观影心理,导致这5部韩剧的热播。
四是注重韩国文化的传播。一部成功的韩剧,除了剧情和角色,在画面、音乐、造型等方面的共同发力已成为共识。韩剧一向以精美的画面著称,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影像画面的后期调色,“画面控”们一定会发现,《城市猎人》的画面后期调色处理得非常出色 。《城市猎人》的音乐制作方面也很出彩,任宰范演唱的《爱》,话题效应十足,一经推出就反响强烈,任宰范嘶哑中带着沧桑感的歌声本身就有浓厚的情节感。随后推出的金宝京演唱的Suddenly同样受到热烈欢迎,高亢的歌声如同剧情的进展一样令人热血沸腾。此外,片头曲Its Alright、插曲So oodbye、背景音乐Sad Run等,都令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韩剧中有很多特别设计的服装、配饰、电子产品等,这5部韩剧也同样如此。《城市猎人》里,可以看到男主角李敏镐穿的服装很有特色。不仅在韩国,中国也有很多男子穿他的服装。 朴敏英当的是警卫员,因此她穿的衣服都是整齐的女性正装,由此还产生了“金娜娜衣服”的名称。剧中朴敏英的自然发型,也在美发厅里很受欢迎。其他几部热播韩剧也是同样的特点,服装等流行元素都受到中韩大学生的关注。
五是受欢迎的明星演员。韩剧十分注重甄选演员,不仅是演员的个人演技,还包括演员的自身形象,同时也坚持不断选用新人。《城市猎人》中的李敏镐,《秘密花园》中的玄彬和河智苑,《恶作剧之吻》中的金贤重等,都是韩国人气偶像,广受年轻人喜爱。剧集未出,明星口碑早已打响,迅速唤起观众的期待,并形成强大的粉丝团,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推广,获得很高的关注度,这无疑是其后期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一环。韩剧总是选择年轻帅气、成熟又略带可爱风趣的男明星,以及活泼可爱、外表甜美的新晋女明星,演员的年轻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产生交集,大学生在观影时容易产生共鸣并融入影片,从而为韩剧取得成功奠定基础。
同时,我们调查了中韩大学生认同的韩剧的特点,发现中韩大学生普遍认同的韩剧的三个特点为:(1)内容题材(吸引人);()剧中的服装、饰品、食品和拍摄场景(特色鲜明);(3)剧中演员(演技好)(如图3所示)。
受众认知的三个特点与上述5部热播韩剧的五个特点相对照,一致性很强。即:中韩大学生普遍认同,韩剧在“内容题材”、“剧中物品、场景”(与韩国文化的传播密切相关)、“演员选取”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有趣的是,相对而言,中国大学生更偏好演员,而韩国大学生更偏好剧中物品和场景。通过卡方分析方法检验后发现,“剧中演员”(P=0000)有显著差异,即:中国大学生(58%)比韩国大学生(167%)更看重“剧中演员”。也许,韩国电视剧的演员在演技、形象等方面明显好于中国电视剧的演员,从而获得了中国大学生的青睐。
3大学生喜欢韩剧的原因。我们询问,“中国电视剧和韩国电视剧比较,更喜欢哪个”?结果显示,中国和韩国大学生都偏好韩剧。韩国大学生百分之百地更喜爱韩剧,而中国大学生“更喜爱韩剧”的比例也达598%。
其原因何在?中国和韩国大学生总体更喜欢韩剧的主要原因(如图4显示),集中为以下三点:(1)韩剧的内容题材多样化,吸引人,有创意;(2)剧中有吸引眼球的演员;(3)剧中的服饰、拍摄场景等吸引人。另外,剧中传达的价值观念能获得认同,也是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更喜欢韩剧”的原因。
与以上大学生认同的韩剧的特点相似,除了受到共同重视的内容之外,中韩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中国大学生偏重人(演员),而韩国大学生偏重情境(景物)。
四、研究结论与不足
通过上面的研究与论证,我们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是印证了“韩流”的汹涌之势,韩国大学生自不待言(无人不接触韩剧),就连中国大学生对韩剧的接触率也高达八成以上。不过,就中国情况而言,存在着女性、文科大学生更偏爱韩剧的现
象;在渠道上,中韩大学生在中国观看韩剧的主要渠道,都是网络,而且中国网络上热播的韩剧,与韩国电视里热播的韩剧,人气指数相当一致,这可能反映了两国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的接近性。与此相关,中国大学生喜爱的韩剧,也有很大的共通性。在内容偏好上,中韩大学生最喜爱的韩剧类型,都是情感剧和喜剧。除此之外,中国大学生更喜欢古装、奇幻、悬疑剧,而韩国大学生更喜欢历史、医患、法政剧。这一差异,或许来源于历史、医患、法政剧等类型要求观众具有更多关于韩国历史和现代社会的知识储备。
其次,热播韩剧内容的特点与受众认同韩剧的特点之间,一致性很强。即:韩剧在“内容题材”、“剧中物品、场景”(韩国文化的传播)、“演员选取”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相对而言,中国大学生更偏好演员,而韩国大学生更偏好剧中的物品和场景。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韩国演员在演技、形象等方面明显好于中国演员,从而获得了中国大学生的青睐。比较中韩两国电视剧的喜爱度,韩国大学生固然百分之百地“更喜爱韩剧”,就连中国大学生“更喜爱韩剧”的比例也高达六成,值得中国电视界深思和反省。中国大学生更喜欢韩剧的主要原因为:“内容题材吸引人”、“演员吸引眼球”、“服饰、场景等吸引人”、“价值观念获得认同”。与大学生认同韩剧的特点类似,除内容外,中国大学生更偏重角色(演员),而韩国大学生更偏重情境(景物)。
我们的研究只是一些初步的结论,由于条件所限,我们研究的对象局限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韩国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所得结论具有不充分性,其中的“韩国大学生”、“中国大学生”这些概念都以上海交通大学为样本,且样本量仅有00,其规模都较小,一定程度地限制了信度和效度的范围。研究实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希望这些探索性的研究能为大样本的“中韩大学生”韩剧效果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璐,徐芸大学生收看韩剧与文化认同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007,(1)
论文摘要:将1600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分类统计,筛选出214名体质状况优秀和体质状况较差的大学生,运用教育部统一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应激水平及心理适应水平与体质状况呈正相关,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应激水平与体质状况关联度不大,心理适应水平与体质状况呈正相关,男女人格与体质状况均无显著关联;体质优秀的男女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均显著性差异,而体质较差的女生在心理应激及心理健康部分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体质较差的男生
体质是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包括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心理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心理发育水平、适应能力等5个范畴。从体质定义来看,心理因素是体质的重要方面,但由于测量方法的争议、精确性及难心界定等问题,心理健康与体质关系的探讨长期被人忽略。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头号题一直困扰着社会、学校和家庭。有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自杀人数逐年上升,2002年为27起,19人死亡;2004年为68起,48人死亡;2005年,媒体报道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116起;2006年则进人自杀“高发年”,增加到130起之多。因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导致身心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仍至产生犯罪或轻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日益增多,大学生因学业方面、经济方面、情感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及职业选择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大学生心理健的维护是一个迫切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研究旨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和测试大学生体质成绩的基础上,深人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体质状况水平的改变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办法,选取苏州大学、常州建设高专、江苏工业学院和常州工学院4所高校的07级男女学生各400人的体质测试成绩为初样本,对体质优生(男102人,女92人)和体质差生名(男49人,女68人)进行健康问卷调查,最后将收集到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将体质优生组的(男45人,女62人)和体质差生组的(男45人,女62人)作为最终样本进行研究。
1.2主要研究方法
1.2.1专家访谈法
向专家、学者就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量表的选定进行咨询,以确保量表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1.2.2问卷调查法
心理调查采用教育部统一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该系统由《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4个心理量表和相应软件组成。
在各校辅导员及学生干部的帮助下,笔者亲自将问卷发放到体质优生和体质差生的手中,采取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1)《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用于测量心理困扰症状。为了减少量表名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故用此名。该量表从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冲动、精神病倾向等12个维度评价大学生心理困扰状况。
(2)《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共分为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和家庭5个维度,即从以上5个与大学生最相关的应激源评价大学生的相应应激反应,该量表还可区分正性和负性事件、生活事件和日常生活琐事等。
(3)《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由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7个维度组成,用以评定大学生的适应情况。
(4)((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从活跃、爽直、坚韧、严谨、利他、重情和随和7个维度评价大学生在人格上的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体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状况的关系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往,有助于培养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团结协作等良好作风。此外,体育锻炼可以消除、宣泄不良情绪如抑郁、焦虑等症状,调节心态,放松身心。表1表明:男子体质优生组在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上,均低于体质差生组,且在焦虑、自卑、依赖和社交退缩四个维度上呈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体质水平与大学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反,体质状况越好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女子体质优生组除依赖这个维度上较体质差生组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女生参与体育锻炼较少有关,也可能扣女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自身性格有关。男女体质差生在躯体化这个维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女生重视自身形态的心理因素有关,使得体质差的女生在躯体化维度较体质差的男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不同体质大学生心理应激与体质状况的关系
应激是由应激源引起的机体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这种应激反应状态是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以心理变化为主,同时伴有生理变化的特殊反应。当代应激理论认为,适度的心理应激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功能活动具有促进作用,而长期的、超过个体适应和应对能力的应激则是有害的。
表2表明:体质优生组男生在心理应激各维度得分上均低于体质差生组,这说明体质优生组学生在心理应激方面优于体质差生组(得分越低,心理压力越小),且体质优生组男生较体质差生组男生在发展、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我们认为体质与心理应激呈负相关的关系,体质状况越好,心理应激程度越小。这主要是因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提供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性,从而增强大脑皮质的分析、综合能力,并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适应应激的能力。
而女生方面则表现出体质与心理应激关系的不确定性,除正性事件不同体质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女生缺乏体育锻炼有关,也可能与女生方面心理应激与体质状况无相关性有关,尚待进一步深人研究和探讨。
男女生之间,体质差生男子组在发展度上显著优于体质差生女子组(P<0.05),而其余各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体质男女生之间的心理应激水平基本一致,不同性别之间的应激水平与体质状况无显著性差异。这与前人研究的结果一致。
2.3不同体质大学生心理适应与体质状况的关系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磨炼人的意志,增强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善于克服困难以及耐心有恒的意志品质,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使得人际关系交流更为直接和广泛,从而使参加锻炼的人克服孤独感、逐步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提高灵活应变能力。表3表明:体质优秀的男女学生在心理适应和维度得分上均高于体质较差的男女学生,体质优秀男生在择业适应、情绪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3个维度上较体质较差男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质优秀女生在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4个维度上较体质较差女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体质男女心理适应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性别对不同体质状况和心理适应的关系无影响。
2.4不同体质大学生人格与体质状况的关系
人格特征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以外,影响智力活动和能力发展以及身心健康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有研究表明:人格因素的积极特征对人具有调节、控制、补偿的功能,它是介于心理应激源和情绪困扰之间起重要中介和调节作用的心理因素。表4表明:在人格量表的各维度上,除坚韧维度上,体质优秀组的男女大学生较体质较差学生呈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体质锻炼能培养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有关。因此,人格与体质状况的相关性较弱,两者无因果联系。在性别方面,不同体质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虽然人格因素并不直接影响体质,但在体育实践中,发展个性、健全的人格心理品质,对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3结论
(1)体质优秀组男生在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体质较差组,且在焦虑、自卑、依赖和社交退缩四个维度上呈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状况呈正相关;体质优秀组女生只有在依赖这个维度上较体质较差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状况的关联度不大;男女体质差生在躯体化这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
(2)体质优生组男生在心理应激各维度得分上均低于体质差生组,且在发展、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男生的体质状况与心理应激呈负相关的关系,体质状况越好,心理应激程度越小;而女生方面则表现出体质与心理应激关系的不确定性,且不同体质男女生之间的心理应激水平基本一致,不同性别之间的应激水平与体质状况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炫富;伦理道德;教育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网络上各种思潮泛滥,它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在整个网络话语系统中,由于欠缺对话和讨论,导致大学生偏执地沉溺于迎合自己喜好的论述和观点。出现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如在“网络炫富”现象中,一些大学生就崇拜甚至模仿网络炫富者,推崇拜金主义,以金钱来衡量人,把人的价值等同于金钱,世俗、功利、物质性的倾向表现明显。这就是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
一、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基本内涵
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生存空间,而所谓网络伦理道德,是指在信息社会中,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以维持网络有序运行为条件,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和调节“网络社会”中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道德关系。
网络伦理道德是一种高度自主的伦理模式,在网络中人们的行为完全由自己决定,强调言论自由、不要对任何事情负责。这导致网上行为缺乏一个明确的评价与判断的标准,理想的网络道德规范不断受到传统道德规范的抗拒,造成两种不同道德规范体系的强烈冲突,从而也就出现了“网络炫富”等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现象。
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
由于网络社会交往中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大学生作为个体的“自我”很容易出现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逃避现实,沉迷网络
在网络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面对困难和压力,一些大学生学生不愿面对自己在现实中的实际困难,逃避现实世界或者不能很好地实现其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这样两个不同生活世界中的角色转换和行动协调问题。于是,虚拟的网络世界就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困难的最佳去处。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在网络上的流连忘返,让自己沉醉其中,忘却现实中的烦恼,以此来麻痹自己,久而久之就会迷失自我。
㈡网络言行放纵
网络本身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这使人们对网络言行失去了有效监督,在网络上呈现出来的滥用表达自由的景象。大学生在博客上随意一些恶意的人身攻击的帖子,随意使用不文明语言、符号、图片等现象在网上随处可见;抄袭、剽窃网上文章或论文的行为比比皆是;偷看、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在网络上、接受和传播黄色信息、散布一些无中生有的消息、利用网络欺骗感情、玩弄异性等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㈢道德意识弱化,网络伦理情感冷漠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行为主体具有匿名性和模糊性。在“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心态下,行为可以摆脱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的制约,从而表现出对他人、社会的不负责任,为所欲为。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判断能力被极大的弱化,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中泛滥。大学生沾染了网络上的不良风气,认为“于己有利即是道德,于己不利则是不道德”,混淆了道德与非道德的界限。主动放弃成为道德责任主体的努力,对自己采取道德放任态度,丧失自我责任心。对网络公众缺乏应有的道德关怀,丧失对他人的责任心。
三、应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不仅会影响网络社会的正常交往,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和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其危害不可小视。因此,必须在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缓解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现象。
㈠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网络责任意识
网络社会中的伦理道德不像传统道德那样主要依靠舆论和法律来规范个体行为,要避免网络伦理道失范行为,大学生就必须通过个人的自律来约束自己的网上行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大学生不仅要有理论上的坚定,更要有行动上的坚持。绝不能随波逐流,盲目附和错误的潮流。在认真学习思想品德修养学方面有关知识的同时,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其自身的伦理道德修养提高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念,升华道德人格。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我,得益社会,在自律的基础上遵守和践行网络伦理道德规范。
㈡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
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是当前缓解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遵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发展相关的网络技术,完善技术环境。从技术层面控制网络伦理失范行为,加大网络的监管力度,依靠监视技术、网络警察、网络跟踪定位和网络实名制等手段减少和清除不良行为,对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及时发现并进行清理,以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向上。在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体系的同时,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同各种网上信息犯罪作斗争,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把网络世界中重要和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纳入到法律中、融入到管理制度中。
㈢加强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工作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高校应加强相关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工作,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网络道德约束机制,系统地把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传授给学生。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道德自律精神,提高其网络伦理道德素质,形成大学生自己的评判能力,自觉趋利避害。教育大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使其伦理道德品质日益完善,并且成为大学生的稳固特征。这样就使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种种不良信息时更加具有自制力和抵抗力,减少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倬.网络社会的道德悖论沉思[J].东南亚纵横,2004(7).
[2]刘俊英,刘平.网络伦理难题与传统伦理资源的整合[J].烟台大学学报,2004(17):14-18.
[3]马波,杨妍.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53-54.
[4]万峰.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4).
摘要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培养高素质全面人才,为高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使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2005版),随机抽取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在校本科一至三年级大学生350名同学参与本次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总体优于女生。(2)不同年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3)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体育类学生社会适应大于理科和文科学生,理科学生社会适应大于文科学生。(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优于不参加锻炼的大学生,且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加,效果更明显。(5)体育锻炼项目数量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参加多项目体育锻炼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优于单一项目和无体育锻炼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参与体育锻炼次数与项目数量越多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越@著。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大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一、前言
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是指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并对改变作出行动。或者说,社会适应是指个人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4日的统计信息中第十项,即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全国的大学生数量有4018.1万人。大学生是社会人群中的特殊群体,在大学这个半社会化的生活中,不仅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大学的历练中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单单凭借一纸文凭找到合适满意的工作,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事情,必须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跻身于行业竞争者前列。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成为了众多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对体育锻炼的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旨在为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并寻求最好的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使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2005版)作为测量工具,本量表由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方晓义等人编制,量表具有很好的构想效度,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指标;因此,可以使用本量表来评价我国在校大学生的适应状况。以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对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在校本科一至三年级大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情况(经常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其现阶段社会适应能力的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需要,在图书馆和中国知网以“大学生、社会适应、体育锻炼”为关键词查阅有关文献和相关书籍、学术论文等资料。并在图书馆查阅和研究有关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等资料,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2.量表测验法
为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及其现阶段社会适应能力状况,使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2005版)(计分按照量表标准计分)和在老师指导下设计的人口信息统计量表,对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在校本科一至三年级大学生随机抽取学生35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并发放量表,部分量表由本人亲自发放,部分量表委托所在班级班长发放,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形式。调查问卷共发放350份,回收310份,经过整理,其中有效量表299份,有效率96.5%。
3.数理统计
本实验采用量表测试,无记名答卷,再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EXCEL等统计软件对测量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以P
三、结果
(一)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在299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男生所占的比例为48.8%,女生所占的比例为51.2%。各个年级的人数也稍微有区别,大一所占人数比例为34.4%,大二人数所占比例为30.1%,大三所占比例人数为35.5%。体育类占总人数的29.4%,文科类占总人数的32.8%,理科类占总人数的37.8%。被试者人数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的差别主要是由于问卷回收有效性的差异造成的。
(二)不同性别、年级、专业、锻炼次数和锻炼项目数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差异
1.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差异
在被试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上均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男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均数明显高于女生的得分,分别为:男生199.04和女生189.63,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F(1,297=24.685,P=0.000
2.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差异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F(2,296=2.747,P=0.066>0.05),差异性不显著,说明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
做圣经翻译研究不必为信徒
圣经中译本及其教内外审视
当代诠释学和宗教文本翻译
试论中国宗教典籍的译介原则
国际商务英语语言研究综述
进化视野下语言学研究范式转向
国内外词汇推理研究统计与分析
国外二语词汇损耗研究的若干热点
一项关于英语习语翻译教学的实证研究
二语英语空论元不对称习失研究综述
词汇知识对阅读理解影响的实证研究
学术会话中人称代词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学术话语中女性学者的身份建构研究
语用身份视角下的博士论文致谢语研究
加拿大浸入式双语教育的半世纪回顾与启示
中国大学生英语名词数的误用研究
基于反拨效应理论的CET与CET-SET的相关性验证
以美剧为输入材料的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需求分析
论指宾状语结构的句法、语义及语用属性
村上与莫言的文体特征——以比喻修辞为中心
日本大正时期的乌托邦想象与实践
乔治·桑《小法岱特》中的儿童文学因素
罗伯特·瓦尔泽柏林三部曲在思想上的承接与发展
加缪:徘徊在基督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人
论林玉玲《馨香与金箔》对童话的模仿与颠覆
翻译学本质叩问——文化派对归结论的误读
罗什译经与中国文学外译的译者选择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王宣忱译经行为研究
《转喻:语言、思维与交际背后的捷径》评述
译者的选择——《茶馆》粤语译本的翻译策略
前制度化教育语境下的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
汉韩频率副词在现实句、非现实句中的共性分析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困境的生态解析与对策思考
美国关键语言战略实施体系的构建和战略目标
中国大学生英语词汇量与词汇学习策略关系的实证研究
“信息化”英译之辨——兼论中国特色表达方式之对外传播
制度化翻译与市场化翻译——兼论中国外文局翻译模式的转变
世界经济危机的隐喻概念化——英俄语经济文本的比较研究
析罗伯特·瓦尔泽小说《唐纳兄妹》与《强盗》中的艺术家
语言与物语之间的选择——论美国文学对村上春树文学的影响
论《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改写及其理念变化
投向彼岸的视线:宫泽贤治早期文学中的“乌托邦”想象
试论青年志贺直哉个人主义觉醒中的“四个解放”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贝娄对当代社会与人生的道德追问
认知隐喻学畛域中情感评价的体验——人际共轭促生理据疏义
基于语料库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汉英口译词汇特征研究
基于回归分析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元认知与外语听力关系研究
【关键词】 精神卫生;竞争行为;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B 848.6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0-0914-02
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1],已在国外的资质优异教育领域取得极大的研究成果[2-6]。竞争就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展开的争胜负优劣的一种较量,竞争意识的强弱和竞争心的有无对个体的社会活动、行为习惯以及身心健康都有显著影响,也是个体在现代社会中能否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7]。为探究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与个体竞争性的关系,笔者开展了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竞争的关系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800名一~四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最后得到有效问卷760份,男生307名,女生453名;平均年龄为19.89岁。
1.2 工具 (1)“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8],由李建伟等编制。调查前进行小样本初测,信、效度较好。该量表将完美主义心理分为6个特征,包括自省、高标准、担心错误、条理性、重要他人要求和完美期待,此次量表的克龙巴赫α系数均在0.70以上。(2)“竞争人格倾向量表”[9],由谢晓非等编制,包含过度竞争、自我成长与超越他人3个维度,信、效度良好,此次测量的信度为0.75。
1.3 统计方法 问卷的施测由笔者和心理系研究生、教师共同完成。全部数据由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竞争的状况 文、理科大学生在完美期待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女生在高标准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在担心错误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条理性上男生、独生子女的得分都显著地低于女生和非独生子女,文科生得分显著地高于理科生;在自省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得分则显著地高于乡镇学生。上述变量在竞争心理的各个因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竞争的各个因子为因变量,以完美主义的6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进入回归模型,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7个。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过度竞争有显著的预测效用,联合解释力达到25.9%;高标准与条理性对竞争的自我成长因子有显著的回归预测效用,联合解释力达到11.7%;高标准、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竞争的超越他人有显著预测效用,联合解释力达到25.7%。见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文科生在完美期待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表明文科学生在行动前较理科学生更具有完美信念,更具有动机层面的“完美期待”,即完美动机更强,但对于完美期待的正负向作用应该辨证分析。相关研究认为,完美期待过强则易导致个体对自身行动的犹豫度提高,易致焦虑[10]。男生在高标准和担心错误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表明男生背负着更多的来自教师或家长的期望,因此,这种对于高标准的追求很可能是对权威他人期望的知觉,而对权威他人高标准的内化极可能造成个体对这种期望的辜负感的产生,这也是个体在担心错误因子上得分显著增高的重要原因。因此,今后应注意引导大学生追求适合自身情况的高标准,从而有效克服其担心错误心理,提高大学生做事的果断性。
“条理性”是个体对精确、秩序和条理的过分追求,男生、独生子女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女生和非独生子女,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相符合;但如果过度追求精确和条理,反而会由于太注重细节,过于谨慎而难以真正做到有条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非独生子女未必较独生子女更有条理。自省反映的是个体对自身的反思和内部调节,牵涉的是个体对自身思维的审度[11],女生思维缜密,感情较细腻,故较男生更容易自省;城市学生的自省度高于乡镇学生,可能的解释是与早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有关联,城市学生更多地得到来自父母和师长的耐心而细致的批评、教育。上述变量在竞争心理的各个因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竞争在校园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7]。
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过度竞争有显著的预测效用,表明造成个体“过度竞争”的重要原因就是个体对完美结果的期待和对自身行为的有效性等的“错误”担心。因此,为避免“过度竞争”的有害影响,应从合理引导和调节“完美期待”等心理特征入手。自我成长反映的是个体关注自身成绩,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高标准”与“条理性”对其有显著的预测效用。超越因子主要是个体在与人比较时,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加优秀,完美主义的追求高标准、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其有显著预测效用。
竞争所带来的心理效应有正面与负面之分[12]。如何正确疏导个体的竞争心理,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发挥,避免过度竞争而导致的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需要相关教育人员深入探究。从上述完美主义各因子对竞争的显著预测效用可知,完美主义与竞争关系密切,与王敬群等[13-14]的理论研究一致。因此,从引导和梳理个体的完美主义心理着手,可以有效地调节和发挥个体积极的竞争心理,有利于个体健康成材。
4 参考文献
[1] FROST, LAHART R.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Cogn Therap Res, 1990,14:449-468.
[2] SCHULER PA. Voices of perfectionism: Perfectionistic gifted adolescents in a rural middle school// STORRS CT. The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1999:49-52.
[3] SILVERMAN LK. Perfectioni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world conference on gifted talented children. Hong Kong, 1995:101-103.
[4] ORANGE C. Gifted students and perfectionism. Roep Rev, 1997, 20:39-41.
[5] SCHULER PA. Perfectionism and gifted adolescents. J Second Gif Educ(Ⅱ), 2000, 6(4):183-196.
[6] KLINE BE, SHORT EB. Changes in emotional resilience: Gifted adolescent females. Roep Rev, 1991, 13 :118-121.
[7]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03-109.
[8] 李建伟,宋广文,王淑娟,等.中国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一).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4):377-378.
[9] 谢晓非,余媛媛,陈曦.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测量.心理学报,2006,38(1):116-125.
[10]李建伟,胡凌燕.中国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一).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心理学会,2007:465-466.
[11]李建伟,宋广文,李飞.中国青少年完美主义量表的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346-348.
[12]岑延远,聂衍刚.论个体竞争性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8(3):125-128.
[13]王敬群,梁宝勇,邵秀巧.完美主义研究综述.心理学探新,2005,25(93):69-73.
【关键词】大学生 英文写作水平 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12-01
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在大学开设英语课程,旨在为我国培养具有优秀的英语综合能力人才,以满足国际交流的需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缺一不可。但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其薄弱环节。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是衡量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大学生对英文写作不感兴趣,甚至畏惧。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必须对影响中国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的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并对其进行逐步改善,达到提高大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目的。
一、大学生英文写作中的词汇、语法问题
英文写作是学生经过大量的听说、阅读的输入,在记忆的吸收以及加工之后的输出过程,这种综合的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让基础不够牢固的大学生们产生畏惧,他们的英文作文读起来缺乏连贯性,通篇都是缺乏说服力的简单句,夹杂着大量的语法错误与拼写错误,内容空洞单调。
词汇、语法使用错误是影响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的作文中见到的最普遍的错误就是词根正确但是词类错误的词。较常见的是把“成功”的动词succeed用作名词success用。在汉语意思中都是相同的,但在具体的句子中所做成份却是不同的,这也是受到了汉语语言思维中不需要选择词性的影响。还有些同学的英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造成了单词最基本的拼写错误。语法使用错误也充斥着大学生的英文作文中,语法结构是构成句子的基本框架,英语的句子组成是需要词形变化、词序、语序、虚词等来表达其中的语法关系。在英文写作中要有简单句和长难句的结合,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选择时态和词形。但是一些大学生对语法知识掌握相对匮乏,导致写作中主谓不一致、时态不一致等语法错误。
二、大学生英文写作中的英汉思维转换问题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影响大学生在英文写作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英汉思维的转换问题。英汉思维表达上的差异让部分大学生的作文内容出现了众多的中式英语。很多学生学习语言只学到了孤立的单词组合,而没有深入了解其中的英语思维。学生学习的单词以及句型都脱离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只是停留在了基础的认知阶段,而没有形成一种英语思维。当写作时在脑海中搜索不到正确的词语、句型搭配,只能先用汉语构思好写作内容,然后简单从汉语意思再进行单词拼凑直译到英语句子中。忽略了英语单词以及句型的搭配及用法,因此表达的内容出现不合乎规范的中式英语。
在英文写作的布局谋篇上,中国大学生也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着重描写对实践经验的感受以及体悟内容。通常会营造巨大的背景然后迂回曲折的切入主题,中心内容却被简单的一笔带过。而英文的分析性思维需要的是鲜明的观点,清晰的主题,用简洁的语言提出观点进而进行分析。这些英汉思维转换上的差异都是影响中国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三、教师对学生写作指导不够重视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大学生写作指导的不重视也是影响学生英文写作水平的因素之一。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侧重于精读、泛读教学,分配在写作指导上的时间过少,再加上学生过多,教师只能单一的进行布置――批改的反复,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心的批改,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写作中错误的指导。如此反复,学生的错误仍然是错误,没有及时的引导,这样的错误就会越积越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写作障碍。更有些教师只是教导学生仿写范文,长此以往,在反复的仿写中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忽视了对学生作文篇章结构的设置,又不大量进行写作训练,这样极大的削弱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提升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的建议
首先,训练学生进行英语词块记忆。英语词块的记忆是不再孤立的对单词进行浅层记忆,而是将固定的搭配、习语贯穿在语法结构中进行深层次的记忆,这样能满足在英文写作中短时间信息输出量以及提升语言使用的正确度。
其次,坚持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英语写作不是一项短时间内就能提升的内容,它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要在教授写作理论与技巧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训练。可以先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段落写作,然后逐步的进行模拟写作、限时写作。让学生养成用英语记日记的习惯。并对学生的范文进行分析和讨论,组织全班同学分析并纪录优点以及存在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正确的句法知识记忆深刻,还能够清晰透彻的了解存在问题。分析后再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修改自己文章中的相同问题,或者进行小组互相批改,再由教师批改。这样的训练减轻了教师的批改负担,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相互学习、批改的过程中,复习旧知,学习新知,促进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英文写作展现了大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也是大学生对英语综合知识表达自己观点以及思想的重要途径。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词汇、语法、篇章、英汉思维等方面的错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问题产生的原因,掌握常见错误的类型。教师应及时找出影响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因素的对策,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写作训练,适当的调整教学侧重点,通过教学方法的转变,让学生快速提升英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永中.过程教学法: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进的新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2]周雪,陈冠英.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探索――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过程-体裁教学法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10期.
[3]李军振,王红孝.从结果到过程再到体裁――英语写作教学流派溯源与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4]徐立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折中主义[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曹瑜.“过程写作法”较之“结果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质量 专业对口率 职业稳定率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关系民生的热门问题,而近几年,关于就业问题大家不仅仅关心大学生的就业率,更多地是关心就业质量,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的量,但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就业的质;而就业质量不仅仅可以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结构、优劣、性质和层次,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就业的量。然而评价就业质量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机会的获得;(2)毕业生就业的主观满意度,比如职业稳定率和专业对口率;(3)就业岗位的特点,比如毕业生的工资收入和工作环境。接下来我们就重点从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也就是“专业的对口率”和“职业的稳定率”两方面来研究如何提升就业质量。
一、专业对口率
1、现状分析
专业对口是指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在学校等类似地方所学的专业有极大的相关性,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其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的紧密相关性,不是指两者绝对统一,而是只要大学生的工作职业属于某一职业群,就认为是专业对口。专业对口的评价指标为专业对口率,即已就业毕业生中专业对口人数与已就业毕业生数的人数之比。专业对口率是衡量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造成学用不匹配,是社会资源的浪费。目前,大学生就业中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很普遍,根据《2016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毕业生签约工作与专业对口的只有60%,较2014届的80%下降了20%,其中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7%,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57%。
2、成因分析
(1)用人单位重经历而非专业
专家分析,近几年专业对口率的下降,除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现实以外,与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方面逐渐放开专业限制也有一定的关系,随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习经验的更加注重,毕业生所学专业在找工作时所占比重就越来越低。在《2016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5届毕业生中,80%的毕业生具有实习经历,实习经历大大有助于高校毕业生获得OFFER已经不容置疑。随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技能越来越重视,实习经历在求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于毕业生而言,求职前去尝试不同公司和职位,可以成为求职关键时期的必胜法宝。
(2)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是指围绕学生职业发展过程而提供的指导、辅导、咨询等服务。目前一般人们把职业指导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也有人等同于职业规划。从高校层次与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来看,“985”高校和“211”高校略优于非“211”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但差别不明显。虽然学校层次差别较大,但高职高专学校和非“211”本科高校已通过较好的职业规划指导,有效地缩小了在就业方面与其他两类高校的差距,充分说明学校进行适时恰当的职业规划指导作用明显。
(3)高校专业的设置
有些高校的部分专业还是沿用多年前的专业,与社会发展脱轨,因此,我们应该多方调研,根据市场特点和社会需求来调整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使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降低到最低。此外,专业设置还包括了课程的设置,无论是专业的设置还是课程的设置,我们都要以就业为导向,在走访用人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设计。
二、职业稳定率
1、现状分析
根据《2016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约为34%,其中,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2015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分别为24%、43%,在本科院校中,“211”院校2015届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13%,非“211”本科院校离职率为26%。而只有40%本科生在毕业三年内没选择跳槽或转行。
2、成因分析
(1)职业规划指导
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的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的就业发展规划不够清晰,因此,我们建议毕业生要全面认识自己并充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这就需要高校给予一定的指导,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引导高校学生做好自己的长、中、短期职业规划。但是,通过抽样调查发现,仅21.3%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有用”,他们认为自己所在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信息量小,内容不够与时俱进。
(2)工作环境与学生的职业素养
所谓工作环境是指从业人员周围的人和物体。周围的人指自己的老板,同事以及合作伙伴。周围的物体指的是办公设施,公司福利等等。很多毕业生就业后会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他们希望有一个更好地工作环境,因此,出现频频跳槽的现象。
论文摘要:话语行为理论是一种语言意义理论,它对提高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能力有重要价值和作用.论文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英语困难和理解反应失误的原因及外在影响因素,并以话语行为理论为指导思想,就如何规范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话语的方法、如何增强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言语的能力等方面提供了策略性的建议.
一、话语行为理论阐释
话语行为理论是一种语言意义理论,属语用学范畴,是语言在使用中的学问。由于话语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感知性(如话语的语音、语调、重音、停顿位置、语速等),交际双方均可根据话语中各种不同的现象进行预知推侧。英语言语和一切其他语言言语一样既具有可观察性、可感觉性又具有多变性和个体性。要成功地理解英语话语,只靠一般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一个话题,同一种语境,甚至同一命题的话语,会因为交际双方的动机、目的、意向不同,采用不同的可感知信号令话语的内在含义(深层语义)不同a话语(discourse)分为口头话语(spokendiscourse),交际话语(interactivediscourse)和非交际话语(non-interactivemonologue);话语行为分为话内行为、话外行为、和话后行为。话内行为是指话语字面可见的含义;话外行为是说话者想通过话语传递某种隐含的信息或意向;话后行为又称为言语效应行为,是指说话人所说出的话语对听话人产生影响而取得某种效果反应的行为。
二、造成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英语困难和理解反应失误的原因分析
人们在用言语进行交际活动过程中,常常出现句法、语音变异现象以及呈现独特的文化习惯现象。在描述或表达同一事件时,常常会因个体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职业、地位、观点、情绪等不同显示出言语表述方式和表现风格上的差异或产生许多音群变体。
中国大学生在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话语或在与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时十分容易出现理解反应错误或理解错误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方面是所有外国语都具有的(如文化、语用、风俗、习惯差异等)原因。主观方面是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如文化知识、思维方式、理解能力等)原因。因此,熟悉英语言语特点及其语音变化现象、了解英语言语行为意向、把握听觉感知规律、有助于提高中国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英语的能力,避免理解、交际反应失误。
(一)语言和言语的关系造成的失误
语言和言语是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紧密联系的概念。语言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而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或产物。语言的发音、词法、句法方面的一整套的规则一经产生,就有着较大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的交际活动过程中,言语通常以个体、多变的形式出现,“带着一定个体主观地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个别人的言语不仅以偏离语言的标准发音和语法结构而互有区别,而且同一个人的言语在不同场合、不同需要之下会表现出言语方式和风格的不同”。甚至同一命题,由于言者的动机、意向不同,会通过一定的可感知信号产生不同的内在含义。语言与言语的关系是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抽象概念与具体行为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不断发展的关系。语言规则是指导言语实践的标准。但是在言语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言语现象却往往又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原有固定标准,给学习英语的人带来不少的困惑和阻力。
(二)英语言语的表现特点给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英语带来的困惑
英语言语在交际过程中的个体性和多变性,主要体现在语音、语调、措词和句式。给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了听觉感知理解英语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语流中英语言语的语音变化现象。经常听中国大学生抱怨说,外国人说的英语和老师教的英语读音不一样。其原因之一是老师教的是词典和课本上的标准注音,而外国人说的是单词置于语流中发生各种音变的音。在语流中,语音流是言语的物质外壳,是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形式体现、是言语的表层结构形式,即是听觉感知的对象。语流中的语音群(Soundgroups)并不是辞典中各个词的音的简单垒砌,而是通过人体发音器官的协调作用、加工后的有意义、有节奏、有情感、起了一定变化的声音流。在协调加工过程中由于说话者的言语行为意向不同和话语语音的连读、音的弱化、音的脱落、音的同化、音调、重音变化,构成了一个个新的语音组合体。语流中起了变化的语音与听者原本熟知的合符规则的语音不符,直接影响听者对英语言语深层结构一语义的理解。
(2)语流中英语言语的语调、语气和重音。言语的语音通常除了表达一定的意义之外,还包含一定的情感、态度方面的细腻差别。这些差别常常通过说话者的语调、语气、重音变化等方式体现出来。"LondonBridgeisfallingdown,Fallingdown,fallingdown.Londonbridgeisfallingdown,Myfairlady."StepByStep(B·II·167)
朗诵者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语速、语调朗诵,会表达出四种不同的情感。第一遍用降调、快速。显得十分激动、兴奋。第二遍用低平调、超慢速,表达出悲伤痛心的心情。第三遍用高调头、快速、降调,显示出快乐高兴的心情。第四遍用正常语速,句句均用升调,显示出怀疑、猜疑的心理状态。所以言语行为内在含义的确定要结合语调、语气、重音及语境作为一个整体去感知理解。
(3)交际过程中措词、句式方面的个体性和多变性现象。由于言语的表达过程是一种思维行为过程,是一种言语行为现象,再加上英语一词多义、同义词等现象很多,人们在表达思想感情、描绘客观事物时又常常受个体当时的心理状态、情感、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生活环境、时代潮流以及个体的性格、工作性质、社会地位、个体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了对同一事物(或事件)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述描绘的现象。
(a)对同一事物(或事件)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表达·例(1)“好久不见了。”:a,Haven''''tseenyouforalongtime.b,Haven‘tseenyoufor}es.c,Longtimenosee多数人使用a或b的形式,少数人使用c的形式;;a、为通式,即无特殊的情感含意,而b式却不同,含义显得更为文雅,更强调“久而不见”的含义。c、式根本不符合英语的句法规则,词序的排列颇像汉语,像是地道的“中国式英语”。《也许是旅居美国的唐人创造的)。例(2)“他绝不会做这件事”:a,He''''dneverdosuchathing.b,He''''dbethelastpersontodosuchathing.例(3)“我真不知该怎样感谢您。”:a,Idon''''tknowhowtothankyouforyourkindness.b,YourkindnessismorethanIcanexpress.例(4)“对不起,这块表不能修复了。”a,l’msorry,thiswatchcan''''tberepaired.b,I''''msorry,butthiswatchisbeyondrepaired.例(2)至例(4)的a式均为通式。b式中都是用带有否定含义的词或短语(习语)并变换句式对同一事实加以陈述。句子的表层结构(字面形式)均是肯定形式,但是句子的深层含义却是否定的。
(b)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措词方面的不同现象。如:“一套房间”:aflat(B·E),anapartment(A·E);冰箱:refrigerator(B·E),ice-box(A·E);行李luggage(B·E),baggage(A·E)等,还有不少类似现象,在本文就不便一一列举了。
(c)同音异义(Homonyms)的现象。bear-bare,night一knight,made一maid,pair一pear,rode一road,wa一weight,write-right,sail-sale,sum-some,new-knew,tail一tale,flu-flew,by-buy,等等。
(d)缩略词语(Abbreviations/Acronyms)与原形词语在交际过程中的共存现象。l.dorm/d):m/=dormitory宿舍;flu/flu:/=influenza流感;ad/xd/=advertisement广告。2.OPEC/‘oupek/=TheOrganizationof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石油输出国组织);UNE900/ju:''''neskou/=The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联合国、科、文组织);NATO/''''neicoa/=TheNorthAtlanticTreatyOrganizatio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SA/''''neisa:/=TheNationalAeronau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国家航天局)。3.EEGi:iai:/=TheEuropeanEconomicCommunity(欧洲经济共同体);IMF/aiemef/=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PLO印i:elou/=ThePalestineLiberationOrganization(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从上列的缩略词语的发音可以看出,它们的注音与原形词语的注音完全不同。它们的外形也起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e)一词多义现象是造成听力理解困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例如这几个简单的词:Single,return,onewayorroundtrip,rope。假如(1)Single与married相联系,其含义是“婚否”。(2)但如果问“Singleorreturn?",含义便是:“单程还是双程?”意思与“onewayorroundtrip?"相同。"rope"通常被理解为“绳子”。(3)但是当这个词出现在这句话中:A.Miss,thisismyfirstflight.IwonderifyoucouldshowmetherOpeS?如果还是用“绳子”这一含义解的话,会令人费解。在此“ropes”的词义是:“规则;做法”,于是就不难理解了。
(三)影响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的其他外在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
(I)言语传播的质量不佳。例如声音太小,噪音太大;(2)语速太快,方言语音太重;(3)词汇量不够;没有该言语语感;(4)缺乏该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知识面太窄、生活经验不足;(5)听觉感知理解的方法不对。
在言语传播质量好、语速正常、言语无明显方言语音的情况下,造成中国大学生听觉感知英语困难、理解反应失误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认识问题: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认为毕业后用不上而不重视。
基础知识问题:(1)英语语言知识不够丰富、词汇量不够、不熟悉英语言语的习惯表达方法;(2)缺乏使用英语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自信心和习惯问题:平时不敢开口说英语,不熟悉英语言语语流、语音,没有英语言语的语感、交际反应理解受本簇语文化习惯的负迁移影响深。
感知理解的方法问题:平时阅读理解速度太慢,养成听觉感知理解速度也太慢;缺乏综合整体感知理解的技能和方法。
三、话语行为理论对提高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规范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话语的方法
(1)把语流中一连串的音素按说话者的语音、语调、重音、停顿等现象,划分成语意群,即是把同一个语意群中的多个音素作为一个语义信息整体结合语境进行感知。这种听觉感知的方法,理解速度快,准确率高。因为这种感知理解方法恰好与正常人说话时通常把短语结构(按意群)连续说出的习惯相符。例如:
1.Thathewashappy/wasevidentfromthewayhesmiled.
2.Thepoorcoldgirl/stoleawarmredcoat.
这两句话的意群分界处应在happy与was之间和girl与stole之间。
(2)将复杂的句子转换成简单的、自己熟悉的词句进行理解、记忆。例如:
1.Thisafternoon''''sEnglishtestispostponedtotomorrowo转换推论为:noEnglishtestthisafternoon.
2.Ifthetrafficwasn''''ttoobad,hecouldhavebeenhomeby6o''''clock.转换推论为:Hewasheldupinthetraffic.
3.Seeingthemovieisawasteoftimeandmoney.可推论
为:It''''snotagoodmovie.
4.Heusedtowritehomeonceaweek.可推论为:Hedoesn''''twritehomeonceaweeknow.
5.Thedriver''''sseatisnoplaceforday-dreamingorwindowshopping,noristheplaceforatireddriveroraworriedone.可转换成:Worriedpeopleandtiredpeopleshouldnotdriveacar.
(二)增强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言语的能力
听觉感知理解的能力是一种领会能力。即听到别人说出的英语话语自己能听懂并能作出正确、恰当的反应。理解英语言语要能抓住和记住其大意和要点,并能通过对方的口气(语气、语调、重音位置等)领会说话者的真实意思及意向。不能按辞典里字面的音和义生搬硬套。作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提炼了以下六个方面,从多方重视,分步实施的角度帮助学生提高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言语的能力:
(1)通过听写练习抓好听音、辨音训练。适时补充讲解一些与每课内容相似言语现象的语音、语调、重音等知识,了解、归纳、掌握其特点。例如;
1.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在发音上的差别现象练习。如can''''t的发音,英国英语发/ka:nt/,而美国英语发lkaent/。而在语流中,学生很容易把美国英语的can''''t误解为英国英语的cano
2同音异义的词的选择练习。要求学生在辨音断义时: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要运用自身的经历和知识,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理解时还要合乎英语的语法,习惯用法等要求。例如:Wereyou/hia/whentheaccidenthappened?A,hearb,here在这两个选择项中,只有b项才合乎英语的语法要求。
3.单词重音,句子重音的使用及其内在含义练习。告诉学生某一个单词的重音位置不同会产生词性上和语义上的差异,如:''''content,n.(内容);con"tent,a(满意的)。句子重音位置不同,强调着句子的不同部分,语义也绝不相同。句子重音所在即是语义的重点所设,也就是全句语义的核心。于是,在听音辨义过程中一定要留心听出句子重音的所在位置,然后才能理解句子的准确含义。
4.语调变化对句子含义的影响练习。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调子说出,隐含着不同的语义。例如:I.T''''heideaofdemocracyandequalrightsforallpeopleiswrong.用降调、肯定的语气说出。意思是:“人人享有民主和平等权利的想法是错误的。"2.Theideaofdemocracyandequalrzghtsforallpeopleiswrong?用升调、怀疑、责问的语气说出。意思是“难道人人享有民主和平等权利的想法是错误的吗?”
5.在整个语流中,同一个句子,说话者不停顿地说出或者停顿位置不同也会造成语义上的差异。例如:Englishteachersunderstandit.假如说话者在English与teachers之间出现停顿的话,其含义是:“老师们都懂英语。”假如说话者不停顿地一口气把这句话说出或者停顿的位置在teachers与understand之间,其含义应理解为“英语教师都懂得它。”
(2)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即粗细结合,“粗”即指泛听,“细”即指精听。“粗细”结合,即指在进行大量泛听的同时,选定一些含有一定量的、自然的连读、失音、弱化等各种音变现象和丰富的语调、语气变化的课文、段子、对话进行精听,同时进行较详细的讲解、分析。精听精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泛听泛练的目的是养成学生运用语言的习惯及语感。在精听和泛听配合练习下,既可保证学生运用语言的纯正性,又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和熟练程度。
(3)听力理解训练与阅读理解训练相结合。听音理解的能力强弱与平时阅读理解的速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求学生除了要注意阅读速度之外,感知理解时要以短语、意群为最小的语义单位,并注意各种题材的文章的扩展方式和方向,掌握一种良好的听觉感知理解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平时要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特点、生活习惯等等。课堂上有意识地补充一些使用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概况知识。
(4)引导学生养成边听边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时要抓住语流中的主要信息,用较短的、自己较熟悉的词语,甚至是符号记下来。令学生知道对话、事件、故事的叙述通常都离不开如下几个方面的信息:(where,when,what,who,how,etc.)e.g.Wheredoestheconversationmostprobablytakeplace?Whendidtheconversationmostprobablytakeplace?What''''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peakers?Whoisshe(he)?带着这些问题主动积极地去猜测、想象、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