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产品网络营销论文

时间:2023-03-17 17:58:45

导语:在农产品网络营销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产品网络营销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网络营销,影响因素,模式

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发展引导的新信息技术正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态势,向传统行业广泛渗透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缩短城乡差别等“三农”问题得以解决,农产品营销是一个重要关键。网络营销对于我国农产品的营销有着重要的意义[1]。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模式。

1 影响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因素分析

1.1 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1.1.1 农产品网络营销本身的优势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传统营销方式在互联网上的具体运用,是对传统营销理论的发展,其具有明显的优势:信息效率高、内容丰富。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成本低。农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BBS、E-mail等网络工具进行交互式沟通,形成“直复营销”的现代模式,既有利于农产品生产者提高生产技术,改良农产品的品质,也符合个性化、多样化的社会消费者需求和发展趋势[2]。

1.1.2 政府越来越加强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引导

国际促销、国内促销和以中国农业网上展厅为主要平台的网络促销,是农业部开展营销促销工作的三项重要内容。目前,农业部己把农产品网络营销工作摆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农业部要求各省农业厅(农委)市场信息处要深化对农产品网络营销工作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网上推介工作职能,把网上展厅的推广应用作为重要职责。

1.1.3 网络用户数量迅速增长和基础设施不断增强

按照中国网络用户发展规划,今后最大的潜在网民是农村人口,随着网络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即将成为网民,会大力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近几年,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农业信息网站的建设,虽然农业信息网站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

1.2 制约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环境因素

1.2.1 法规环境因素

从目前我国网络营销实践的角度看,以下几个方面的法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包括网上交易的市场准入、安全认证、电子支付、用户隐私权保护、税收征管等问题[2]。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互动的媒体,人们可以在其上自由的信息并从事商务活动,因而就存在着个人信息被他人盗用、从事非法交易、违约等问题,为此,政府部门应及时通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来保护网络营销的开展。

1.2.2 基础设施环境因素

电子支付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农产品网络营销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待完善。

1.2.3 社会环境因素

传统营销观念制约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缺乏。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信用体系建设落后。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网络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对网上进行信用欺诈的违法行为的监督与处罚力度小,甚至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和处罚条例[3]。

2 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模式研究

2.1 无站点网络营销模式

无站点网络营销是指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而是利用因特网上的资源开展初级的网络营销活动,属于初级的网络营销,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开展的具体营销活动可以有免费供求信息、直接向客户发送信息、网上拍卖、加入专业经贸信息网和行业信息网等[4]。这种营销策略已经被实践证明在当前农产品营销主体实力不强,而农业专业网站有一定发展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实用的选择[5]。

2.2 基于企业站点的网络营销模式

当农产品营销主体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后还是应该建立起自己的网站。企业一旦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则可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营销阶段。

2.3 交易模式

根据电子商务双方当事人的不同,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有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B2C)、消费者对消费者电子商务(C2C)和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B2G)等许多种。其中B2B、B2C和C2C是三种最基本的网络营销运作模式[6]。

2.4 物流模式

电子商务虽然是一种以虚拟方式进行的商业活动,但它与物流有着密切的联系。虚拟方式需要物流实体系统的支持,同时电子商务也为物流提供了新的物流方式和手段[7]。

农产品企业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在建立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的同时利用原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电子商务业务,综合利用网络和传统渠道的优势。企业自营物流模式,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具有一定物流资源的传统企业进行电子商务时所采用。对于缺乏资金的中小农产品企业来说,负担较为沉重[8]。农产品网络营销企业对于订购多样化、个性化、小批量及样品的客户,可选用快递业务的物流配送模式[7]。第三方物流是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是物流能力受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能力的制约等[9]。

2.5 网络支付模式

根据电子货币的支付流程的区别,可以把电子支付的基本系统模式大体分为“类支票电子货币支付系统模式”和“类现金电子货币支付系统模式”两种。常用的网络支付工具有支付宝、易宝、财付通、银商通、手机支付。

2.6 广告模式

常见的网络广告模式有:网幅广告、赞助式广告、对联式广告、富媒体广告。其他广告类型:文本链接广告、插播式广告、移动广告、电子邮件广告、电子公告牌广告。

3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市场被众多企业所看好,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农产品营销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的发展及其日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趋势预示着发挥网络营销的强大优势正是农户和农产品企业获得发展的正确选择。只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不断创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策略,探索相对应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充分认识从产品网络营销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性,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目前农产品网络营销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就会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大发展[10]。

【参考文献】

[1]程丛喜,耿朋飞,陈娟.基于我国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9(16):60-64.

[2]纪路,周诩.浅论目前中国网络营销的发展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J].科技与管理,2005(7):11-12.

第2篇

关键词:贵州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

一、贵州省特色农产品发展概述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云贵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形复杂、险峻,其中以高原、山地为主,丘陵和盆地次之。特殊的地质条件导致贵州省境内缺乏规模化种植粮食作物的优势,但正是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丰富的物种资源,成就了发展特色农业的先决条件。很多特色农产品如富硒米、香猪、刺梨、蓝莓、中药材、茶叶等都成为贵州非常有代表性的农产品。长期以来,由于当地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小、较分散,特色农产品投入产出不稳定,农民、政府和企业对特色农产品不够重视,导致缺乏规范的市场化运作,产品价格低,没有培育具备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市场竞争力弱。极大地制约了当地对这些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研究发展的重视热情,直接影响农民的劳动收入。

近年来,贵州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着重发展贵州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但是由于长期对特色农产品品牌包装、质量保障以及产品营销的忽视,导致了大量投入与发展成效甚微的巨大对比。如何在电子商务时代、大数据时代,将网络营销与特色农产品销售相结合,实现贵州省特色农产品有品牌、打得响、走出去,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贵州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现状及问题

2013年对于农产品来说,是其网络营销发展尤为繁荣的一年。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在这一年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在2013年底已建成超过3万家,其中专业从事农产品交易的网络平台达总量十分之一。贵州的特色农产品具备一定的产品优势,并且处在积极筹备发展的阶段,政府与民间企业都将发展的重点定位于特色农产品的推广,但贵州特色农产品在省外销售的消费群体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未出现特别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贵州特色农产品在跨区域电子商务销售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贵州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较弱

贵州省出产的烟、酒、茶、中药、特色食品这五张名片和很多鲜有人知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是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先天优势。然而,2014年贵阳市农委在网路销售的调查显示:除了酒类、茶类和调味品较为热销外,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贵州电商卖家的经营并不理想。热销的酒类比较被省外买家认可的多为茅台酒,茶叶多为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等,优质品牌数量较少,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贵州特色农产品时,对特色农产品本身不够了解,经常性选择仅有的几个大众品牌。从品牌管理现状来看,贵州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未能系统化、专业化,品牌仍然处于粗放式管理中。首先是由于农户和当地政府缺乏品牌意识,特色农产品缺乏系统专业的品牌文化提炼与品牌文化包装,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的农产品还停留在比较初级和粗糙的阶段,缺乏品牌包装提升商品价值;其次,品牌的定位不够精准,且定位水平较低,特色农产品针对的消费者群体并没有很好划分出来。

(二)基础设施较差,农户文化水平较低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境内地形复杂,多为山地和丘陵。复杂险峻的地势条件导致省内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现状,且特色农产品产区多为深山腹地或是受污染较少、人迹稀少的偏远地区,落后的交通设施使得优质农产品很难通过物流网络不间断地走出大山,走进城市甚至跨省交易;尚未完善的网络通信建设使得农户享受不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生活与便捷的电子交易;农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除了缺乏产品品牌包装和营销的专业知识和人才外,农户受限于较低的文化水平,对电子商务平台上农产品交易的基础技能也知之甚少,很多农户甚至不会使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农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同时也会阻碍特色农产品的科学培育、开发以及规模化生产。

(三)缺乏抱团经营意识,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贵州省境内以山地为主的先天条件,为一些珍奇的特色农产品、珍稀中药材、茶叶等创造了生长和培育的先决条件。但同时也是受制于复杂地形,很多核心产区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很难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产量未能满足市场需求,一些以次充好商品混迹于市场,对贵州特色农产品的质量保障带来冲击。当地政府、农户和农业企业过去缺乏抱团经营意识,长期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使得产品从生产、包装到销售都缺乏系统的经营管理,产业基础薄弱,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差。

三、贵州省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管理

在电商平台商家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品牌对于一个农产品企业、一个特色农产品类别、一个特色农产品核心产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品牌代表了产品的形象,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多是基于对产品品牌的认知。良好的品牌形象为产品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保证了消费者长期稳定的产品忠诚度。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品牌营销策略,细分市场,准确把握消费群体,改变以往单一的品牌营销宣传策略和渠道,加大品牌宣传攻势,从互联网、移动终端、开展各类活动的角度采用更加多维的方式加强品牌管理。

(二)完善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户综合素质

逐步完善产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交通、网络通信建设,从硬件上完成对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物流网络建设,物流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农户的收益、客户的购买体验以及产品信赖程度,针对一些生鲜产品要采取更加快捷的冷链物流服务。多管齐下,提高农户综合素质,不仅要对农户品牌意识进行培养,还要从文化知识、互联网使用技能以及农产品科学培育技能等多个角度对农户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三)组合营销,提高特色农产品经济价值

在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的各个环节,由政府牵头,带动民间企业与农户联合经营,可采用合作社等形式,制定产品品质统一标准,从塑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规模化生产,打通销售渠道等方面,利用电子商务跨地区交易的便利功能,提高特色农产品综合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浏. 民族地区农产品品牌发展研究――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2] 王天予,宋丽诗,王璐. “淘宝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北方经贸. 2015(12).

[3] 徐金星,罗兰,邓隽昕.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分析[J]. 农业经济. 2015.

[4] 刘娟. 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研究――以中药材产业为典型实例[D]. 硕士学位论文. 贵州:贵州财经大学,2014.

[5] 张玮玮,张学彬. 贵州特色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的机遇及及对策研究[J]. 观察.2015(12).

第3篇

[关键词] 食品安全;绿色食品;营销渠道;优化

[中图分类号] F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2-0008-02

Abstract: Green food has wide varieties and each produc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so they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channels. Designing the adaptiv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green food circulation and meeting the channel mode of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products, which i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Heilongjiang green food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marketing channel and the solution of green food marketing channel, the study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of green food marketing channel.

Key words: food safety, green food, marketing channel, optimization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是我国独创的概念,国外对这类安全食品的研究通常都使用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概念。黑龙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土质肥沃;开发较晚,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地处高寒地带,病虫害较少。这些都为黑龙江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到2015年底,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7309万亩,实物总量3750万吨,总产值2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7%和14.8%。全省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发展到600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1620个左右。政府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全省十大重点产业,制定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在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饱受“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不亮、渠道不畅”的困扰,其中,营销渠道问题成为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一、绿色食品的特点

绿色食品与非绿色食品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绿色食品主打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概念;二是绿色食品与非绿色食品在外观上没有差异,口感上极难分辨,品质上需要专业检测才能区分;三是绿色食品主要依靠标准化生产、加工,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四是消费者主要通过绿色标志来识别绿色食品;五是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投入较大,控制化肥、农药及添加剂的使用会降低单产,致使绿色食品的成本、价格较高。

由于以上特点的影响,消费者在选购绿色食品时,难以自行辨别绿色食品的真伪,主要看商品包装上的绿色食品标志,同时靠绿色食品经销者的信誉来保证。因此,消费者对于购买渠道极为重视。传统上购买农副产品的农贸市场、路边摊、居民区的果菜店、粮油店等,无法保证绿色食品的品质,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绿色食品的营销渠道需要另辟蹊径。国外有机食品发展初期也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分销渠道以外的渠道形式来销售,如:农场自销、专卖店、天然食品商店等。

国内对绿色食品营销渠道问题的研究始见于1997年(苏华等)的“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对于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主要认为是产销脱节,未建立起绿色食品特有的物流渠道和销售网络(武茂义2001);渠道流通半径小、渠道流通链条长、渠道组织不健全、渠道效率低(罗琳艳等2010)。也有人认为近年来绿色食品产业进入成熟期,该领域的主要问题已被研究者和企业界攻克,数量急剧减少(赵冬梅2014)。这个结论过于武断了,经CNKI查询以“绿色食品营销渠道”为主题发表的论文,2012年3篇、2013年4篇,仅比2011年的5篇略少。对于解决绿色食品营销渠道问题的措施,有人提出,建立从生产到加工、运输、储存、批发、零售等环节在内的绿色市场营销渠道网络(陈涛等2001);有人提出要建立扁平化营销渠道,发展一体化体系、网络直销、连锁配送等(杨长峰等2009);还有人划分了六种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主要模式(何庆等2011)。实践中,如何构建有效的绿色食品营销渠道,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影响因素

结合以上特征,在绿色食品渠道设计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产品因素

绿色食品种类繁杂,遍及农林及加工产品、畜禽类产品、水产类产品、饮料类产品等四大类57个小类,覆盖农产品及加工食品的1000多个品种。各类产品属性不同,对营销渠道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单位价值较低,体积较小,对技术与售后的要求较低等。部分产品有较长的保质期,可以走多级批零体系的长渠道。部分鲜活类产品的保质期极短,要走短而宽的渠道、系统。而有些有保鲜要求的产品必须走具有冷链物流能力的渠道系统。

(二)市场因素

绿色食品生产成本较高,定价也高于非绿色食品,主打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概念,市场定位主要面向经济收入较高、消费意识超前的城市中高收入阶层。这些顾客主要在大中城市,分布相对集中,适宜于采用大超市、专卖店、购物中心、电商等渠道形式。

(三)消费者的因素

绿色食品的特性主要由生产环境选择和生产过程控制来保障,产品本身看不出差异。消费者为了买到放心的绿色食品,会特别注重渠道本身对商品来源的控制能力。一般来讲,最放心的是大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直营专卖店,其次是大的绿色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连锁加盟店和电商平台上的生产者直营店,然后是大的连锁超市和知名的绿色食品电子商务网站,最后是一般的批发零售市场、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等。因此,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营销渠道一般首先看谁生产的、谁销售的,看重的是品牌,价格在次。

有些绿色食品是基本生活用品,经常频繁购买,每次购买的量较少,消费者希望很方便地随时随地买到这种消费品,需要走密集分销渠道。有些绿色食品要周期性购买,一次购买的量较大,可以走选择性分销渠道。

(四)生产者(企业)自身的因素

绿色食品价格高于非绿色食品,品质差异外观分辨不出来。为了避免在渠道流通过程中的以假乱真、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生产者往往倾向于使用自己能够控制的直营渠道。但这种渠道需要投资较大,市场覆盖面较窄是个矛盾。

(五)环境因素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必然面临着消费的升级。食品消费在总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大幅下降了,但食品消费的诉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吃饱到吃好,再从吃好到吃的健康、营养、安全,尤其是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一批消费观念升级先行者的带动下,绿色食品消费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时尚潮流。在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建设上就要满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方便地买到放心的绿色食品的需求。

三、优化建议

结合上述相关因素的分析,黑龙江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建设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黑龙江绿色食品营销渠道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完善产供销一体的渠道系统。目前黑龙江绿色食品营销渠道散乱小,许多企业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应该加强对黑龙江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整合,减少重复建设,把中小经销商整合进大的渠道系统。中小生产企业也应整合进产销一体的渠道体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追溯产品生产过程管理,加强品质控制的要求。

(二)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带动绿色产品的流通。整合应主要围绕龙头企业进行。龙头企业既可以是生产型的,也可以是流通型的。目前我们生产型龙头企业较多,流通型龙头企业较少。渠道建设还是应以流通型龙头企业为主进行。

(三)绿色食品渠道建设前端把好入口,后端提高门槛。对产销一体体系内的生产商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对产销一体体系外的供货商要进行品质认证,并增加商品品质检测,保证供货品质。终端分销上,需要密集分销的产品更多地是依赖当地的分销网络进行,但是我们要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可以设立一个门槛,选择一些有资质、有实力、有品质保证能力的经销商进入我们的分销体系。

(四)在主要市场的城市设立集展示、销售、配送、检测、管理、信息六位一体的营销中心。承担在当地市场的品牌建设,推广维护,自营零售、批发,向当地经销商供货、配送以及向电商平台的终端配送,商品检测、质量监督,当地经销商招募、考核、检查、奖惩,市场及产品信息的搜集、整理、上传下达等工作。

(五)建立绿色食品电商平台,整合电商渠道。目前绿色食品电商渠道也比较混乱。有大型企业自建网上销售渠道,有专业的绿色食品销售网站渠道,有阿里巴巴、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的销售渠道,也有在门户网站、商务网站简单的供求信息。渠道不同,生产商、经销商不同,产品供货来源也不同,产品品质差异极大,甚至不乏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事情发生,对绿色市场的市场发育非常不利。政府应该组建或扶持一个统一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电子商务平台,采用BtoC的模式,组织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进驻平台,向顾客直销。实体配送通过主干配送网到城市,再由城市配送中心到客户。

(六)完善供应链,在主要市场区域建设主干物流配送中心,覆盖本区域的主要城市。许多绿色食品的保质期短,顾客比较重视保鲜程度,需要日配,配送中心的覆盖半径一般以能够当日送达为限。末端配送主要依靠城市营销中心和城市快递业。

[参 考 文 献]

[1]李史沣.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2)

[2]苏华,曾德森.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1997(6)

[3]何庆,王敏,唐伟.中国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建设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3)

[4]王如德.有效构建绿色食品营销渠道[J].商场现代化,2013(31)

[5]张超.浅谈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发展策略[J].改革与开放,2012(16)

[6]罗琳艳,杜红梅.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特点、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5)

[7]赵冬梅.国内绿色食品营销研究进展述评[J].现代商贸工业,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