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影像检查技术论文

时间:2023-03-17 17:59:01

导语:在影像检查技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影像检查技术论文

第1篇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ity, 3D spatial data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city ,municipal construction and city traffic.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construct methods commonly used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then taking a digital city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 studies the 3D modeling based on the digital photogrammetry.

【关键词】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三维建模;数字城市

【Keywords】digital photogrammetry; 3D modeling; digital city

【中图分类号】P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85-02

1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人们逐渐加强对三维建模精确性与实效性的重视。三维建模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2 三维建模的构建方式

作为建设数字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保证三维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并且提高建模效率对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保证建设周期具有重要意义。通常使用的建模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2.1 航空摄影测量

使用该技术,能够创建立体环境,实现三维模型数据的位置、高度、形状信息的快速与准确获取。然后结合外业纹理采集与正射影响屋顶信息能够进行精细三维模型的构建。完善的DEM与DOM数据生产技术路线能够进行三维场景中地形数据的快速与准确重建,将城市风貌展现出来。

2.2 机载激光雷达扫描

使用该方式能够实现城市建筑与地表模型的快速获取,但是获取到的数据量具有一定的规模性,提升了数据的处理难度,需要采取相对麻烦的人工措施才能将其中有益的信息提取出来。另外,该种方式的三维建模中不能将建筑物色彩与纹理呈现出来。[1]

2.3 使用二维资料

立足于建筑规划的图纸,提取其中的二维资料,使用合适的软件如AutoCAD等进行三维模型数据的建立。该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时需要进行大量工作,并且不能保证数据具有时效性。另外,针对建筑物顶部存在的纹理盲区,也需要进行大量工作才能获取高程数据。与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方式一样,不能将建筑物色彩与纹理呈现出来。

3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

3.1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优势

获取、处理与分发数据均为数字形式,并且能够通过计算机实现摄影测量中全部流程;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帮助设计人员进行目标建筑物的几何空间与高程数据的快速构建,并且精度高、快速成像;地面建筑能够实现达到cm级别的空间几何精度,降低数据更新的难度,能够在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中应用,能够为建设数字城市与地球建立基础的数据框架;相较于使用计算机制作动画与景观模拟,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能够在目标建筑物具有的实际地理坐标下进行真实三维景观模型的构建[2]。在该种模型中,建筑物中各元素之间的空间相对位置与实际情况是一一对应的,并且能够对其中的任意点测量三维坐标,能够达到测绘要求的精度级别。

3.2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方式

论文将某数字城市的三维建模方式作为实际进行分析,该城市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技术线路如图1所示。

3.2.1 航空摄影测量

论文所举的项目实例中使用DMC进行航空摄影,能够取得相关影像资料,与实地比例为1∶5000,地面的分辨率为0.06m。使用航天远景技术中的软件对获取的影像资料、外业像控资料进行空三加密处理,从而获取三维建模中需要的外方位元素c加密点的具体坐标。

3.2.2 DEM的建立

DEM即为数字高程模型,是进行数字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之一。在该项目中使用航天远景技术中的相关软件在经过空三加密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立体模型的自动生成,并对相对与绝对定向精度进行检查,生成5m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文件。按照作业指导手册上相关规定在匹配窗口中编辑等视差曲线或者等高线,保证其中全部曲线与地面相贴紧,最后能够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并检查、处理其接边。

3.2.3 DOM的生成

DOM即为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能够纠正、镶嵌与裁切正射影像。将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叠加,能够得出数字三维景观。在该项目中,先对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接边处理,然后对其进行纠正,再使用航天远景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再进行裁切。

3.2.4 TDOM的生产

TDOM即为真正射影像图,属于DOM中的一种。相较于普通的数字正射影像产品,在三维建模中使用的全部背景图纠正了所有建筑物的中心投影,避免出现投影差。使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实现立体环境下几何特征的收集。在进行三维建模背景图的制作中将摄影测量系统采集的关于建筑物的矢量数据作为数学基础,通过该数据再次对正射影像的数据进行纠正,能够将建筑物投影差消除[3]。

3.2.5城市真实三维景观模型的构建

制作基础模型。将建筑物的分类标准作为标准,采集平面几何与高程数据,精度要求为平面几何位置小于50cm,高程精度小于80cm。然后使用合适的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生成;提取屋顶纹理。按照相关要求处理原始影像后,在功能合适的软件帮助下匹配影像与基础模型,保证精度的合格,然后软件能够对屋顶的纹理进行自动提取;采集外业纹理。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一定范围中全部的外业纹理进行采集。使用相机对所有建筑物的外部轮廓进行记录;制作三维模型。在该项目的信息系统中,将三维模型分为地形、建筑、道路、植被、市政基础设施等模型类型,从精度上分为精细与标准两种级别的模型。在该项目中三维建模规模很大,要求建模具有较高的效率与质量较好的数据;整合城市的三维场景。使用相关工具软件,优化与DOM、DEM与精细场景,能够进行城市三维场景的整合[4]。

4 结语

论文通过使用项目实例对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进行研究,证明该种建模方式具有很强的优势。在使用该种技术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行业中人员进行持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丽梅.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方法探讨――以数字沈阳三维建模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9-20.

【2】黄榕,林涔涔,武佳,等.基于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仿真模型建模方法研究[J].福建建筑,2016(10):107-109.

第2篇

那么,“SCCT 2013”召开的背景是什么?中国区分会的成立及首届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论坛的召开,将对我国心血管CT的学科发展产生怎样的促进作用?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吕滨教授做了独家专访。

在蒙特利尔获得

中国SCCT论坛的申办权

采访一开始,吕滨教授首先对国际心血管CT 协会的年会相关背景做了介绍:国际心血管CT 协会(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y,SCCT)是由欧美心血管CT 领域的知名专家发起、于2005 年在美国成立的。它是国际心血管CT 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机构。2006年召开了第1届学术年会,到2013年的蒙特利尔会议,已经是第8届了。

吕滨教授认为:“在地域分布上,SCCT年会覆盖了除美国之外的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中东、南美、中国等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作为第11个区域性组织在2013年第一次加入;在周期上,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举办5到10次的专题培训班;在内容上,充分地交流CT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进展、设备硬件进展、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同时既有高端学术研讨,也开设有基础培训项目。”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SCCT第8届学术年会,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775人参加,学术讲座、论文交流超过250个,均超过了历届年会,可谓盛况空前。” 吕滨教授继续介绍说,“尽管我是在中国区委员会成立后首次参加这个学术会议,但实际上这已经是我第5次参加SCCT年会了。每次参加这个会议,都感到有很多新收获。但是,对于中国心血管CT医生来说,本届SCCT年会是特别值得记忆的。因为本次参会中国医生历年最多,超过25人,且均为国内各大医院主任或该领域专家,每人均坚持在会场听课交流,普遍对本届会议反响良好,认为开阔了眼界、获取了新知。”

吕滨教授详细回顾说:“在7月13日晚上,中国代表团与GE医疗总部、本届会议承办方、SCCT协会办公室和协会主席等,进行了专门的见面会和交流活动。参加的高层领导和专家包括我方的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李坤成教授、总医院的杨立教授和我本人,以及GE医疗全球CT与分子成像的首席执行官(CEO)、本届论坛主席Dr. Leipsic教授、SCCT现任主席Lesser教授等。那次见面活动不仅进行了学术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我还代表中国医生,向本届年会和SCCT协会介绍了中国开展心血管CT的现状、申请SCCT会员和申办SCCT中国区论坛的情况。同时,承办中国区论坛的申请,也得到了SCCT协会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并在当时就获得了申办权,定于2013年11月1至3日在北京召开首届SCCT中国区心血管CT论坛。”

在国际学术讲台上

发出“我们的声音”

在2013蒙特利尔SCCT年会上获得SCCT中国区论坛的申办授权,实际上只是吕滨教授等来自中国的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的使命之一。一个国家能否获得这样的授权,最大的因素取决于该国的学术实力。因此,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吕滨教授介绍说:SCCT年会是国际上有关心血管CT领域最高学术规格的交流平台。年会汇聚了本领域的国际顶级专家,公布和发表最新的大型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展示最高端的新技术及临床应用。2013年的热点领域包括:亚毫西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心肌灌注和血流储备分数CT等。

谈及对2013蒙特利尔SCCT年会的印象,吕滨教授感慨地说:“这届年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采用了市场化运作模式,而且组织得井然有序、驾轻就熟。它的协会Logo及其形成的文化色彩无处不在;它的日程紧凑且层次清楚,既包含了高端的技术和学术前沿,又涵盖了基础读片和技能培训;既有‘大腕儿’之间面红耳赤的激烈辩论,又有体现团队精神的密切合作;既有‘慢条斯理’的讲座,又有‘你争我抢’的竞猜。真是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但无论怎么‘出新’,整个会议都是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心血管CT的科学规范应用与学术交流’进行的……”

“非常荣幸的是,我在这次会议上受邀做了《中国CCTA现状和FFR-CT临床应用的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中国不仅广泛开展了CCTA技术,且每年以15%到20%的速度增长,最近开展了FFR-CT这项最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展示了我国的临床实力,展现出了光明前景。”吕滨教授还介绍说,“很多人都知道,每年由SCCT协会现任主席所做的回顾性报告非常引人注目,Lesser教授所作报告提纲挈领地总结了最近一年的‘十大学术进展’和‘十大新技术’,另一位权威专家James Min教授所作的报告‘未来一年的最新科研和技术进展展望’,使人理清了思路,并指明了发展方向。”

吕滨教授充满激情地说:“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科学突飞猛进、勇于争先、立足创新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合作共赢、鼓励参与与交流的时代,我们深感肩头的责任与重负。我们是有人口优势,但不能仅仅拥有‘例数’而沾沾自喜,更应该站在学术讲台上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设备一流,但我们却缺乏原始创新的技术;我们有众多病源资源,但缺乏对循证医学研究模式的深刻理解,从而使我们的学术成果难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因素,都是我们申办SCCT中国区心血管CT论坛的初衷……”

在更广泛的平台上

展示我国的临床实力

回顾起申办SCCT中国区心血管CT论坛的过程,吕滨教授言语间显得颇不轻松,他坦陈:“实际上,中国首次作为会员国加入SCCT,中间是经历了严格的审核过程的。早在2012年7月,我们便开始进行委员会成立的筹备工作。当时国内知道SCCT的专家很少,我作为牵头人之一,与总医院的杨立教授一起提出成立国际区域委员会的建议,同时向国际组织递交申请材料。经过SCCT国际委员会全体委员讨论通过,并由SCCT主席审核、签署,这才通过了中国区委员会的成立申请。”

吕滨教授详细介绍说,截至目前,除美国以外共有11个国家和区域申请并成立了“国际区域委员会”,按成立的先后分别是欧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拉丁美洲、巴西、中东、英国、韩国、中国、以色列。区域委员会的职责是,以SCCT的名义开展学术交流和培训属地心血管CT工作人员。目前有68位中国内地医生申请加入了SCCT,其中9位专家被暂时任命为委员会成员,主席是杨立教授,共同主席是吕滨教授。中国区委员会成立后,召开了首次委员会成员会议,明确了近期任务和操作规程,开通了学术交流网站,并于2013年11月1日至3日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心血管CT论坛。本着“关爱、规范、交流”的主题,首届论坛按照SCCT要求,致力于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定向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重点讲述心血管CT领域科研和设备技术等最新进展,回顾该领域最重大的科研成果等;在论坛开幕的第二天,以4个分论坛形式,分别对心血管CT规范化应用、科研方向、基本教程和领先技术等,进行了充分交流。

吕滨教授进一步解释说:“首届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论坛是SCCT在中国的分论坛,来自欧美及亚洲7个国家和地区的顶级专家,以及全国400余位心血管CT临床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这场学术盛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会议代表共同分享了学术与技术进步的成果,一起开拓并引领着中国心血管CT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关于首届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论坛的学科意义,吕滨教授进一步诠释说:“早在2004年,以64排CT为标志,心血管CT成像成功应用于临床,并迅速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基本解决了各种心血管病的解剖和部分功能诊断问题,SCCT于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壮大,且逐步国际化。我们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更应该迎头赶上。目前我国64排及以上档次CT设备近1800台,并且正以15%至20%的年增长速度发展,设备拥有量和临床病例数已经列世界第二位,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在‘量’的问题上就会居于世界首位。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学术影响力不足、话语权不够,高端的论文等学术成果罕见,这与我们的‘量’是极不匹配的;所以,这个论坛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相关领域的同仁,能够在更多、更广泛的平台上展示我国的临床实力;也就是说,我们又多了一个展示与交流的良好平台!”

在更广阔的视野中

认识我们的差距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吕滨教授曾于1995年在我国最早应用电子束CT 做心血管病的检查, 完成了“正常国人电子束CT心血管径线和功能值”等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完成后距今已近20年,我国学界对心血管CT的认识和应用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那么,就近年来国际心血管CT临床应用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心血管CT应用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都有哪些优势与差距?

对此问题,吕滨教授首先回顾说:“1972年,英国科学家Hounsfield和Cormack教授首先将CT应用于临床,并因此获得1979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1984年,随着电子束CT的发明,CT开始应用于心脏检查,这是全世界最早应用于心脏检查的CT设备。20世纪80和90年代,CT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检查。2004年,64排CT的发明是CT冠脉成像技术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随后该技术相对成熟,并得到了真正的广泛推广。2005年,国际心血管CT协会在美国成立,为同行间进行学术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近10年间,全球心血管CT发展迅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拥有最先进设备;第二,开展了大规模的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第三,权威专家共识、指南的。这期间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引领着国际心血管CT的发展潮流。”

吕滨教授继续介绍说:“我们国内心血管CT成像技术在2004年之后基本实现与国际同步,但应用水平有一定的局限。与国际同行相比,我们的优势主要在于,首先是硬件设备与国际同步发展。从2002年开始,国内开始陆续引进4排、8排、16排CT等,2004年的64排CT,以及2007年引进的双源CT,标志着CT技术开始应用于心血管各领域,包括冠状动脉、肺血管、主动脉、先心病等,积累了相应经验。其次是临床经验与其他诊疗技术同步发展。我国病例多、资源丰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等技术均普遍开展起来。临床需求的持续增加,为心脏CT检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我们在拥有这些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差距”,吕滨教授强调说,“我们的差距目前主要表现在临床诊断经验不足、循证医学研究不够、与国际交流不足此三大问题。目前,国际上有SCCT,亚洲有‘亚洲心血管影像协会(ASCI)’,邻国日本和韩国等均有心血管影像分会等学术组织;而我们的论文数量、质量与之相比有一定差距。所以,站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反观自身,我们就能清晰地认识到,未来中国心血管影像学的发展目标是,加强与临床的结合与合作,融入国际组织,跟上学科发展,不断缩小我们与国际间的差距……”

采访到最后,吕滨教授满怀信心地说:“让我们一起努力,积极协作,协同创新,并俯下身来致力于基础培训,把心血管CT规范化、科学化地应用好,把我国的心血管病临床工作推向前进!”

第3篇

《养生大世界》:现在磁共振成像在各医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很多患者对它不是很了解,您能简单介绍一下磁共振这项辅诊检查技术吗?

王宏:核磁共振成像(NMRI),许多人误解为是核素的核,对人体有放射性损害,其实不是,它是原子核的意思,对人体无任何损害。主要是根据人体内含有非常丰富的水,大约占65%以上,不同组织水的含量也各不相同,H2O又含氢原子,氢原子的磁化率很高,通常所指的MRI为氢质子的MR图像。氢质子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核磁,因而以前把磁共振成像称为核磁共振成像(NMRI)。MRI就是通过识别人体内水分子中氢质子的信号分布,利用强磁场和射频波产生图像,进而反映人体内部器官和脏器结构的影像诊断技术。

MRI的成像图像清晰、精细,分辨率高,对比度好,信息量大,对软组织层次显示得好。关键是MRI扫描无电离辐射,这是传统X线、CT检查技术所不能比拟的,可以重复检查,不受检查次数限制。多种成像参数可以快速地为临床提供大量诊断信息,使得影像诊断对人体解剖、代谢和功能的研究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养生大世界》:如您上述所说,磁共振检查很安全,那么,孕妇能做磁共振检查吗?

王宏:正如刚才所说,MRI检查没有什么辐射,所谓的生物效应主要是指热效应,检查期间或稍后会有热感,检查完就消失。尽管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MRI检查对胎儿有致畸效应,但为了稳妥起见,我们还是建议妊娠期间,特别是怀孕前三个月内不要做磁共振检查。

《养生大世界》:磁共振技术这么多的优势,那它适合于哪些疾病的检查呢?

王宏:磁共振已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效果最佳的是颅脑、脊髓、腹部、乳腺、前列腺、大血管、心脏、关节骨骼、软组织及盆腔等。

1.神经系统病变: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脑炎症、脑血管畸形、脑变性病、脑先天畸形、脑外伤等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2.腹部脏器:肝脏、肾脏、胰腺、脾脏、胆囊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腹腔及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前列腺:对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优于其他检查方法,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4.乳腺病变:清楚显示乳腺内部结构,对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疾病的检查、诊断的准确性优于钼靶及B超检查。

5.女性子宫及卵巢的病变:子宫及卵巢的良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6.骨与关节:对骨关节内软骨、韧带、半月板、滑膜、滑膜囊等病变及骨髓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

7.心血管系统:可用于心脏病、心肌病、心包积液、心包肿瘤以及附壁血栓、内膜片剥离等疾病的诊断。

8.全身软组织病变:无论来源于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结缔组织的肿瘤、感染、变性病变等,皆可做出较为准确的定位、定性的诊断。

磁共振虽然是目前比较尖端的技术,但无论多么高精尖的仪器,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磁共振对胃肠道的病变检出率不如内窥镜,更无法在其引导下活检,但是对纵膈肿瘤MRI优于其他检查方法。

《养生大世界》:做磁共振检查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检查时给患者戴的耳麦又有哪些作用呢?

王宏:MRI是通过磁场进行成像的,任何影响磁场的物质都会影响图像的质量。因此,患者进行MRI检查时,体外的金属物都不应带入检查室,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骨内固定物、金属避孕环等其他体内金属的患者,也不适于做此项检查。此外,有幽闭恐惧症及躁动患者也难以配合磁共振检查。

在扫描期间,机器会发出巨大的噪音。噪音听起来就像持续、快速的敲击声。受检者可使用耳麦或耳塞以屏蔽噪音。噪音是梯度线圈引起梯度场高速切换所产生的。梯度场越大,噪音就越大。另外,佩戴耳麦可以方便受检者和技师的交流,听清楚技师检查过程中所发出的指令。

《养生大世界》:众所周知,您是武警总医院核磁共振科的创始人,这些年来,您带领的团队取得了哪些优异的成绩呢?

王宏:我带领的磁共振团队,业务精湛,凝聚力强,每天早晨集体阅片,共同探讨提高诊断水平。同时,与武警总医院眼眶病、肝移植、干细胞移植等科室合作,深入进行了科研工作,确定最佳扫描序列。申请了北京自然科学基金、武警部队科研基金多项,获得了武警部队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撰写大量论文一百余篇,作为主编编写了六本专著,分别为《眼眶病的MRI诊断学》、《肝脏移植CT、MRI诊断学》、《肝脏移植MRI诊断图谱》、《眼眶病MRI诊断图谱》、《3.0T磁共振肝脏移植MRI诊断图谱》、《3.0T磁共振眼眶病MRI诊断图谱》,填补了国内影像的空白,为我国影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

此外,随着MRI的广泛应用,我发现在前列腺、乳腺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带领科室同志一直进行深入的研究,诊断正确率很高,得到了临床科室的认可。

《养生大世界》:您的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您呢?

王宏:我本人就是有一种不服输的、做任何事力求尽善尽美的精神。既然医院赋予了我责任,我就一直有把事业做强做大的想法,从不马虎,这也是我的性格决定的。今年5月,由武警总医院主办、山东武警总队医院承办的“武警部队第八届放射专业会议”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我为了办好这次会议,亲自邀请全国各地专家、教授进行高水平讲座,调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武警总队医院、机动师、黄金、交通、水电、森林武警的240余名代表参会。从会议准备到召开均由我亲自过问和督导。大会共收录了278篇论文,是上届会议的两倍,超出了历届放射专业会议,大会盛况空前圆满成功。此外,我有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把科室管理抓好,如何搞好科研工作,如何带好研究生,严格认真,身教重于严教。如今,我的研究生的研究业务已突飞猛进的提高,综合素质很优秀。就是这种精神支撑我把工作做好,所以我取得的成绩和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养生大世界》:就未来磁共振影像的发展,谈谈您的想法。

王宏:首先,近二十多年,MRI是技术进展最快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的发展集中反应在设备硬件的发展基础上,主要是成像速度的提高,成像方式的改进,更重要的是 MRI功能性成像研究和应用。例如,弥散张量成像、波谱成像、灌注成像、血管成像、水成像、脂肪抑制成像等等,是其他影像学检查不可替代的。我相信随着MRI发展,更多功能成像将被开发出来。

第4篇

论文摘要 现代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使诸多疑难杂症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病患生存率大大提高。临床诊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临床检查手段均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放射线诊断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就临床诊断以及放射线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关系作出论述,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更翔实的依据。



临床诊断是治疗疾病的先决条件,治愈疾病的前提,惟有作出正确的诊断正确的治疗才能进行。现代医学各种临床诊断手段均取得长足进步。过去未能发现的许多病例,在先进诊查手段的互相配合下得到早期发现,其中放射线检查在现代医学诊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放射线诊断取得了迅速发展,为临床诊断作出了一定贡献。笔者试就放射线诊断以及临床诊断及两者的关系进行论述。

诊断是用医学科学的方法对疾病的表现所作出的辩证逻辑的结论。也就是将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以及特殊检查结果,结合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再经过综合、分析、推理对所获得的有关健康状态和疾病本质的判断。诊断的目的是为了防治疾病,使病人恢复和增进健康。诊断能否正确取决于检查是否周详、准确,思维过程是否符合疾病本身的发展进程。

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重视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只有尽早地诊断疾病,才能得以及时的治疗;迟延和错误的诊断必然会使疾病由潜伏状态发展到出现临床症状,由轻症转为重疾,由单一的病变发展成多种复杂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诊断基本方法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放射线、心电图、超声、内镜等其他检查。其中实验室检查和放射线检查的应用最为广泛。放射线检查由于教学和临床工作的需要以及其自身的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因其迅速的发展丰富了临床检查的手段,从而对一些早期的隐匿性疾病提高了诊断水平。

放射线检查相当于临床上的直接望诊。普通望诊只能看到人体各部的外形和表面变化,而放射线检查则可看到内脏器官以及骨骼等的解剖结构与部分功能状态。放射线检查与病理检查有相似之处,二者均可观察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变化,以了解其病理性质。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如病理学除可观察大体病理改变外,还能用显微镜研究细胞和组织结构,但病理学只能在离体器官和组织上进行观察,却不能研究活体器官;而放射线检查却能研究活体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从而通过观察到的影像来推测其病理性质。放射线检查与化验检查也不相同,后者是对所送标本进行客观检查,所得结果供临床诊断参考;而放射线检查则一般须提出具体的诊断意见。在做放射线诊断结论时,必须在系统、周密调查和对各种材料综合分析后,才能提出正确的结论。临床医生若忽略应做的体检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单纯依赖放射线检查来诊断,易得出片面的结论;同样放射科医生单凭放射线所见,而不结合病史、体检和有关的化验结果即做出结论,也是不全面的。正确的诊断必须尊重客观,必须经过唯物辩证的思维才能得出。

随着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计算机互联网等学科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循证医学(EBM)正在迅速兴起。循证医学是指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将个人的临床专业知识与现有的最佳的研究证据、病人的选择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为每位病人做出最佳的医疗决策。同时患者的积极参与是循证医学的重要内涵,他们对诊疗决策的期望、要求、合作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时时关注的课题。在医学影像学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进而发展循证医学影像学,根据EBM的理念进行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性、介入治疗性试验和文献评估。

循证医学(EBM)是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临床经验、临床决策)以及患者价值观(关注,期望,需求)的结合;是运用最新、最有力的科研信息,指导临床医生采用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和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病人。EBM强调医师应深思熟虑地将目前所得到的最佳证据,用于对每一个患者进行健康服务时的决策。使提供的医疗服务建立在目前所能获得的证据基础上。EBM旨在将经验医学上升到遵循证据的医学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临床医学。目前,EBM的应用领域已从最初的临床医学,扩展到医学教育、医疗卫生决策、医疗保险、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学、药学、卫生经济学和医疗服务购买等诸多领域。EBM的概念已被医学界的主流思潮、病人和各级政府广泛接受。

在伦琴于1895年发现X线后的100多年中,大部分影像是以各种模拟的方式记录在X线片上的。自20世纪70~80年代CT和MRI先后问世后,提示了平片数字成像的可能。在今天,除传统的X线片仍是成像中最常用的方法外,21世纪后计算机技术的爆炸性发展及正在兴起的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等几个重大因素将会对成像产生深远的影响。CT提供了更高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和无重叠的轴面断层,显著地扩大了人们对X线和解剖关系的认识。MRI对放射学最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在于它阐明了心脏的形态和优点,由于它的无射线及能多方位显示病变的优点,对于了解胸部体、肺循环中的血管、胸壁、膈肌区的情况及肺尖和臂丛的关系也有很大作用,对于纵隔病变的定位和定性作用也是肯定的。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不论检查仪器如何先进,也均有其适应范围和局限性,临床工作者切不可盲目依赖仪器检查,而忽视病史与体格检查这两项基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病情,分析表现,透过临床现象探索疾病的本质。全面考虑问题,警惕主观臆断,以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防止漏诊、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肺动脉CTA检查的20例样本,其中男性13例,女7例,年龄从22~74 岁,平均57岁,其中多为下肢手术后,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咳嗽、咳血、呼吸困难等。

1.2方法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例,使用对比剂为优维显,采用不同时间进行肺动脉CTA检查,[lunwen. 1KEJIAN.C 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第一组:延迟5s开始触发扫描,扫描结束后延迟15s扫描第二期,第二组:设定扫描时间为延迟25s,同样增加第二期扫描,这样每组获得两组数据,依次分为A1、A2、B1、B2四组。检查采用西门子Sensation16螺旋CT,采用相同的增强扫描检查过程,扫描条件:120~140KV,120mAs,矩阵512×512,扫描时间6s,浓度为350mg碘的碘海醇对比剂100ml加20ml生理盐水,经肘静脉高压注射,速率3.5ml/s。

1.3图像采集及处理 把原始数据重建为四组层厚为2mm、重建间隔为0.7mm的图像。数据,分别使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包括容积重现、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成像技术。

1.4评价标准 通过影像学评价,邀请2名具有副高职称的放射科医师采取双盲法,分别对肺动脉的原始图像及后处理的图像,进行肺动脉分支显示情况、边缘清晰程度显示评分。评分采用10分制,四级及以上分支显示清楚: 10~9分,三级显示为8~6分,只显示肺动脉主分支或下级分支显示不良为5分。

2结果

在所有四组图像中,A1组平均9.5分,四级分支全部清晰显示,部分显示5、级分支,CT值最高达到450Hu;A2组平均8分,能显示肺动脉3级分支,但CT值明显下降为300Hu左右;B1组能显示肺动脉四级分支,但是同时有左房室和主动脉的干扰影,CT值最高也在400Hu左右,多平面重建后与A1效果相当,平均分为9分;B2组只能显示左右肺动脉主干,下级分支因CT值普遍降到150Hu以下,受到周围大血管的影响,难以分辨或充盈不良,不能用于诊断。平均只能得5.5分。

3讨论

维持血管内造影剂的高浓度是CTA检查效果的保证,对团注的造影剂来说,在首过血管时浓度最高,再循环时浓度下降,血管和增强的器官相互影响,这是必然现象。抓住造影剂在某段血管的流过时间,过去靠经验,现在靠触发技术,就是在监测点层面启动同层连续扫描,当CT值达到预定阈值,自动启动检查部位的扫描。监测点一般在该段血管的前端,肺动脉CTA监测点设定在肺动脉前端-右心室,触发值默认为100Hu。当右心室内造影剂浓度达到阈值时,CT机会快速移位到扫描起始部,启动呼吸控制,然后正式扫描开始,此过程是设备固有的延迟,大概在4.5~6s之间。

将血管内高速的造影剂理解为一列火车从车头入站到车尾出站的时间范围内都是扫描时机,造影剂用量相当于[lunwen. 1KEJIAN.C 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火车的长度,造影剂量越大,通过时间越长,注射速率相当于火车的速度,速度越快,通过时间越短。100ml造影剂除以3.5ml/s大约需要29s。A1组扫描延迟时间一般定为5s,2~3s后触发启动,6s(后延迟时间)后正式扫描,平均大致在14s,A2组扫描延迟时间为14+6(秒前次扫描时间后)+15(延迟时间)=35s,如将8s看做是造影剂刚进入肺动脉,那么在27s后,造影剂将从肺动脉流出,造影剂浓度已开始下降。B1组扫描延迟时间是25s,基本在造影剂中间段通过肺动脉,但在27s后,B2组扫描时,相对总时间为52s,造影剂已进入各器官组织,即使有经静脉回心的造影剂也因总量不足,无法维持高密度,导致CTA效果差。

对CTA来说,扫描延迟时间决定检查是否成功,扫描不是提前就是落后,从上面分析看,A1组效果最好,主要是采用了触发技术,它能在浓度上升时自动启动扫描,因此在检查前只要选择对了触发点,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当然也有把触发点定在右心房或主肺动脉干的,此时要调整触发的阈值,许梓童等[1]研究也表明,当触发点在肺动脉干,阈值100Hu 时,一级图像要明显少于触发碘在头臂静脉和右心房,这时实际上造影剂还没有大量到肺动脉,肺动脉的CT值就不高,远处各级分支甚至有充盈不良的现象,这时要相应提高阈值。

按照计算,在3.5ml/s的速率下,如果使用100ml造影剂,28.5s后注射完,因为从肘静脉到肺动脉循环时间在10s左右,则肺动脉内刚好处于高浓度的时间是10~39.5s,高浓度造影剂在到达触发点后,即使不再注射造影剂,在高压的生理盐水推动下,后续造影剂会继续向前流动,这样只要50ml造影剂,就可以维持14.3s的高浓度,这样可以减少造影剂的使用,同时也减少了药品的肾毒性。吴明群、刘哲[2]的相关研究表明,64排CT、浓度为370、速度为4.5~5ml/s的情况下,造影剂只要35ml就够了。如果CT机不支持触发,也可以通过计算造影剂量与速度的比值,得到流过时间,从10s起,只要不超过流过时间,就能满足诊断要求,比如用50ml造影剂,除以速度4~5ml/d,得到10~12s,则从12s起,到20s内延迟扫描均可。[lunwen. 1KEJIAN.C 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如无把握,只有增加造影剂用量将延迟时间定在15~30s,因在此段时间内,造影剂不断通过肺动脉,会保持在一个相当稳定的浓度下,但要注意,随着时间的延长,主动脉浓度上升,会对肺动脉的现示有一点影响。到后期,由于大量造影剂进入周围器官和组织,严重干扰已可导致检查失败。

注射速度造成的影响主要是速度越快,延迟时间越短,最佳扫描时间范围也相应缩短,比如3.5ml/s提高到5ml/s,相应循环时间要缩短30%,但是速度快后,相应提高了造影剂峰值的到来,要注意减少延迟时间。

第6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的半侧舞蹈症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对12例老人脑血管病所致的半侧舞蹈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2例病人中基底节梗死6例、内囊前肢梗死2例、丘脑出血2例、尾状核出血2例,治疗后舞蹈症状完全消失。结论:脑血管病是老人半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且多为脑梗死所致,病灶部位以基底节为主,治疗效果及预后良好。

老年人血管病所致的半侧舞蹈症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科199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2例分析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组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60~81岁,平均68.1岁。病程1~7d,平均3.5d。有高血压病史9例,糖尿病史7例,脑卒中史6例,冠心病史3例。

1.2 临床表现:全部病人均表现为一侧肢体快速、不规则、大幅度、不自主的舞蹈样运动,面部挤眉弄眼,舌不自主伸缩。精神紧张时加重,安静时减轻,睡眠中消失。右上下肢8例,左上下肢4例,伴有一侧面部或舌者6例。受累侧肢体肌张力减低10例,正常者2例。受累侧肢体肌力Ⅲ级5例、Ⅳ级7例。受累侧感觉障碍5例。病理征阳性者6例。伴头痛者5例,其中4例为脑出血病人。12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底动脉硬化改变,全部病人均无发热,无痴呆表现。

1.3 辅助检查:所有病人血常规正常。7例查抗“O”正常,血糖增高5例,血脂增高6例,5例脑电图检查中轻度异常3例,正常2例。12例心电图检查中异常9例(左室肥大劳损6例,慢性心肌缺血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

1.4 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人入院均做头部CT检查,异常8例,正常4例者3d后复查均有异常改变。MRI检查4例异常。表现为左侧尾状核出血2例,丘脑出血2例(左右各1例),出血量3~5ml。右侧尾状核腔隙性梗死2例,壳核腔隙性梗死4例(左侧3例,右侧1例),左侧内囊前肢腔隙性梗死2例。大脑萎缩8例。与本病无关陈旧性梗死未统计在内。

1.5 治疗与预后:本组3例给予利血平,9例给予奋乃静控制舞蹈症状。脑梗死者同时应用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聚集剂,脑细胞活化剂。脑出血者应用脱水剂治疗。1~2d舞蹈症状开始减轻,3~20d舞蹈症状完全消失,患肢功能恢复正常。

2 讨论

半侧舞蹈症为局限于一侧上下肢或面部不自主舞蹈样运动,它可以是风湿性舞蹈病,慢性舞蹈病的一个部分,亦可以是基底节发生血管损害的结果,多见于中年或老年病例,突然起病的偏瘫或不完全性偏瘫及偏瘫肢体的舞蹈样动作[1]。本组病例全部为老年人,多数病人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史,无舞蹈病遗传史,其中脑梗死者8例,脑出血者4例,表明脑血管病已成为半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锥体外系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尾状核和壳核)、苍白球、黑质、红核、丘脑底核、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和前庭核等,纹状体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它们构成功能不同的环路对运动起着调节作用,维持肌张力和运动协调,参与半随意、不随意运动和习惯动作。当纹状体损害时,解除了对苍白球的抑制,致使苍白球对脊髓前角的抑制机能增加,大脑皮质发动的运动无法中断与停止,而产生肌张力过低和运动过多症候群[2,3]。此外,丘脑底核内的谷氨酰胺神经元对基底节神经核的传出部分苍白球内侧段和黑质网状部起兴奋作用,它们二者又对丘脑和脑干的去抑制,导致运动过多[4]。本组中有2例内囊前支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半侧舞蹈症,与国内文献报导的血管病变部位不同[5]。推测可能的机制是: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被内囊前支隔开,但有由神经元胞体构成的灰质桥梁将尾状核与豆状核的壳相连接[6]。因此当内囊前支损伤时可能会出现舞蹈样运动,由于例数较少,有待于今后临床工作中进一步观察。治疗:本病除了针对原发病治疗外,可选用利血平、奋乃静控制舞蹈症状,亦有人应用氟哌啶醇控制舞蹈症状[6]。全部病人出院时舞蹈症状完全消失,即使有轻偏瘫的病人肌力也恢复正常,说明本病的预后是较好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利血平、奋乃静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如鼻塞、嗜睡、直立性低血压等。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96

[2] 朱长庚主编.神经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9

[3] 中国医科大学主编.人体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527-529

[4] 朱长庚主编.神经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1-772

第7篇

方法:选取本院68例以被确诊发现强直性脊柱髋关节有发生改变的患者,对全部患者都做了骨盆X线平片检查,其中包括髋关节CT检查60例,髋关节MRI检查18例,检查完后对这些患者的骨质结构的变化的影像学变现做出探讨比较分析。

结果:有97%的病患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髋臼囊变。囊变检查出的概率较高的是CT和MRI。

结论:CT和MRI对于强直性脊柱髋关节的改变的检出率要高于X线平片。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髋关节改变影像学数据对比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43-02

对于病患来说,强直性脊柱髋关节的改变是影响其活动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已经研究证实,强直性脊柱髋关节和肩关节的发病比率在80%左右。目前对于强直性脊柱方面的病变研究主要集中于骶髂关节,而相对应,关于强直性脊柱髋关节改变而导致的骨质结构病变等结果的研究仍然很少。本文将选取本院现有的68例患有强直性脊柱髋关节改变的病患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求得到治疗强直性脊柱髋关节改变的最佳检出办法,对强直性脊柱髋关节的改变的治疗提供有力的影像学理论支持。

1材料与方法

本文选取了本院现有的强直性脊柱髋关节改变的患者68例,本组患者已排除了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可能性,排除了有长时间服激素来治疗病症和长期酗酒以及曾有过髋关节外伤(会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5例,33例女性患者,他们的得病时间大致为6个月到14个月,平均数值为8.6个月,年龄分布在18到47周岁,平均数值为32.6岁。对全部患者都检查了X线平片,这包括髋关节CT检查的60例和MRI检查的18例。

2结果

在68例病患的X线平片中,发现髋关节发生改变的有64例,其余4例的平片表现呈阴性。这包括18例单侧受累,46例双侧受累,40例两侧对称性发病,6例不对称性发病。发现有28例的髋臼或是股骨头发生囊变;41例形成了骨赘;50例的关节间缝变小,9例关节面发生硬化,18例骨质疏松。

60例进行CT检查的患者发现其髋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22例单侧的,38例双侧的。髋臼囊变的有58例病患,股骨头囊变的有50例病患,其中2例病患在CT检查中发现有小的髋臼囊变,而其在X线检查中未发现任何异常。在68例病患中,有2例患者只做了X线平片检查,且结果呈阴性,剩下的66例病患都有不同程度的有关髋臼囊的病变,其中囊变的直径大约在2到15mm之间,平均为6mm。有24例关节间缝隙呈不同程度的变窄,20例髋臼边缘骨赘,15例关节面硬化的。MRI检查中有18例患者被查出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腔积液,关节滑膜出现不同程度增生肥厚的有8例,骨性关节面下囊性变的有12例,股骨头或髋臼囊变的有18例。

3讨论

强直性脊柱髋关节改变被视为一种无法得知原因的慢性疾病。曾经有报道证实国外的发病率大约为5/万到6/万。国外的有关报道显示髋关节的受累大概在28%左右。此外国内的有关髋关节受累患者的报道中提到,这一病症的发病年龄平均在19周岁,低于本次实验中统计的发病平均年龄32.6周岁。这种病都是先在两侧的骶髂关节,接着延伸至脊柱,周围的关节也会受到其影响,髋关节可被认为是四肢关节中最常受到连累的。

就本组实验中的病患的骨盆的X线平片的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并且和CT检查出来的情况进行发对比后,可以得出结论:在股骨头和髋臼囊变的查出率方面,CT要比X线平片高,在CT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在X线平片上不能发现的小囊变。

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和CT对于强直性脊柱髋关节改变这一疾病来说,基本相同,均表现为股骨头和髋臼的囊变,关节间缝隙变窄,关节的边缘发生骨质增生,严重的会导致髋关节强直。其他的表现为: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关节面硬化等。对该病的影像学检查中CT检查和X线平片的优点是:能够尽早的发现髋关节骨质结构囊变,避免了因影像重叠而造成的影响,减少了X线可能造成的囊变的遗漏。而MRI对于早期的病变检测又要比CT和X线平片好很多。在还没有发生骨质结构病变的时候,MRI就能够检查出关节腔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和关节滑膜增厚等相关病变。但是MRI对关节面硬化和髋关节的骨质增生的病变检查还是有局限性。CT适用于检查关节骨质结构病变,MRI适用于检查软组织病变,X线平片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而且其辐射量要比CT少,费用也低。

在本组实验的68例患者中,有66例被影像学检测出髋臼囊变,这个检出率为97%。且这个数据是在髋关节还没有出现其他影像学征象骨质结构变化之前就发现的髋臼囊变,所以笔者觉得髋臼囊变可以被认定是强直性脊柱髋关节改变的早期最主要的影像学特征现象之一。MRI检测在现代医学上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了,这对及时在早期就发现强直性脊柱髋关节变化是具有很大帮助的。MRI自身具有很好的软组织的对比度以及分辨率,它还具多方向成像、多参数的特点,所以它对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的病变、滑膜炎和关节腔积液的检出拥有绝对的优势,是其他两种检测所不具备的。这同时对强直性脊柱髋关节改变的治疗提供了较为有论证基础的临床指导的影像学支持。

参考文献

[1]颜月萍.CT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5~46

[2]王欣.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CT征象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论文

第8篇

【关键词】CT影像 临床诊断 应对策略

随着医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CT影像技术的发展日趋迅速,功能也日趋齐全,CT影像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也日渐重要。因而,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不仅影响到日常的医疗诊治,更关系到整个医学的进步和长远的发展。我国的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在近几年来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积极采取措施运用多方面的手段促进我国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

1 我国现阶段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的现状

1.1 CT影像检测和临床诊断的联系不紧密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CT影像方面重视程度不断增加,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同其他发达国家、地区进行综合比较起来,仍较为落后。主要表现有:CT影像70%的临床误诊率居高不下,相关专业技术过于独立化和主观化,以及医师和患者对CT影像设备的检测过于依赖。CT影像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在现代医疗诊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被普遍运用到日常临床诊治的诸多方面。然而正是因为CT影像运用的普及,致使医师患者常常将CT影像的检测结果,直接与病情挂钩,认为CT的检测结果必然就是患者的病状。还有一些从事CT影像的技术工作者的在CT检测中发现异常状况,常会主观臆断妄下结论,并没有和事相关病情的临床医师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事实上,对于人体的很多部位,CT影像的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如果从事临床诊断的技工就能作出诊断,那么临床医疗专业就没有开设的必要了。

1.2 CT影像的检测技术水平不高

我国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还存在着检测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在对我国CT影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到对相关医疗器材的正确运用,而相关人员在这些方面比较欠缺。我国的CT影像的检测技术没有随着医学的发展而进行改进。CT影像的检测技术还与医生的个人专业素养和临床经验有关,只有检测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CT影像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而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却没有达到这种要求。

1.3 CT影像的临床运用不合理

我国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不高还与CT影像的临床运用不合理有关。CT影像的临床运用没有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所患疾病的不同来进行系统的诊断,这就会使得诊断出现相当多的失误或问题。医院的医护人员缺乏CT影像临床运用的丰富知识,因此难以合理的运用CT影像。CT影像在具体的临床运用中往往会面临各种突发性问题,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要在具体的运用中采取合理的措施。 转贴于

2 如何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

2.1 加强CT影像检测和临床诊断的联系

由于CT影像检测和临床诊断的联系不紧密,为了提高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就必须要加强CT影像检测和临床诊断的联系。CT影像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在现代医疗诊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医师患者不能将CT影像的检测结果直接与病情挂钩,不能认为CT的检测结果必然就是患者的病状。从事CT影像的技术工作者在CT检测中发现异常状况时不能主观臆断妄下结论,要和事相关病情的临床医师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对于人体的很多部位,CT影像的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只有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2.2 提高CT影像的检测技术水平

除了要加强CT影像检测和临床诊断的联系外还应该要提高CT影像的检测技术水平。在进行CT影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到对相关医疗器材的正确运用,而相关人员在这些方面比较欠缺,所以要积极进行改进。CT影像的检测技术应该随着医学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进,所以要提高医生的个人专业素养并不断的积累临床经验,只有提高医生自身的能力才能促进我国CT影像检测技术的提高,只有检测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CT影像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2.3 合理的进行CT影像的临床运用

除了要提高CT影像的检测技术水平外还要合理的进行CT影像的临床运用。CT影像的临床运用应该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所患疾病的不同来进行系统的诊断。医院的医护人员要不断积累CT影像临床运用的丰富知识,要合理的运用CT影像。CT影像在具体的临床运用中往往会面临各种突发性问题,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要在具体的运用中采取合理的措施。

3 总结

总而言之,提高CT的临床诊断水平才能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只有提高我国CT的临床诊断水平才能促进临床诊断的科学化归国后制度化,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相信在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CT的临床诊断水平一定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孙卫红.窗口技术在CT检查中的灵活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0年04期.

第9篇

手术是治疗胆道结石的有效方法,尽管近年来影像技术,内镜技术,手术技巧都有所提高,但术后仍有一定比例的结石残留发生,本文总结9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4.2岁,伴有黄疸5例,B超检查:3例提示胆囊结石,5例提示胆囊结石合并有胆管结石,1例示胆管结石,9例中7例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2例仅行胆囊切除术。行胆总管探查的7例中5例行术中胆道造影,术后发现胆石残留的时间,术后两周3例,1月1例,半年2例,1年3例,残石的数量,1枚7例,泥沙样结石1例,2枚一例,残留的部位,胆总管结石7例,肝 内胆管结石2例,结石大小,泥沙样结石1例,0.3CM-0.5CM6例,0.6CM-0.8CM 2例。

1.2 治疗结果

再次手术取石4例,3例治愈,1例死于合并症,胆道镜取石3例均治愈,2例肝内胆管结石无症状未做特殊处理。

2 讨论

2.1 胆道结石原因探讨

胆道结石残留的原因有多种,综合资料主要有。

2.1.1 术前结石的部位及数量诊断不准确。本组2例B超未探及有胆管结石,其余7例未明确胆管结石的数量。

2.1.2 术中胆管探查取石不彻底。本组4例与此有关系。主要因素有:手术医师思维定势,过于信任术前B超,未详细探查胆总管,胆管过粗或结石太小不易被钳夹取尽,左右肝内胆管结石再次入胆总管,术中胆道出血影响进一步探查等等多种原因。本组两例未行术中胆道造影。

2.1.3 例虽行胆道造影但未发现有结石,可能与造影剂浓度过高或X线条件不当影像欠清晰有关。

2.1.4 缺乏术中胆道镜及术中B超检查。

2.1.5 手术医师的技术不够熟练,未能取尽结石。

2.2 胆道残石的预防

预防残石的发生目前已日趋规范化,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2.1 术前诊断力求准确。不能仅仅简单胆管有无结石,应该综合应用B超CT,核磁共振,ERCP,以及胆道造影等影学检查,明确结石的大小,数目和分布情况,为手术提供更为准确的资料。

2.2.2 术中探查疾病系统。切开胆管前先用手触摸,使用各种型号的取石钳系统取石,以便能取得不同部位,大小,形状的结石,尽量不要将结石夹碎以防结石残留,胆管过粗时(有时可达2CM)可用手小指进到触摸,在胆管内探及不易被钳夹的结石,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胆道,并给予合适的压力将小的结石及碎小的结石冲出,细尿管及胆道探子通过十二指肠是进入十二指肠是胆道通畅的标志。

2.2.3 术中胆道造影必不可少,不能认为“有把握”而忽视胆道造影。造影剂浓度不宜过高,否则易掩盖小结石。有条件者术中应综合应用胆道镜和术中B超检查。秦放明等认为应将术中胆道造影,胆道镜及B超检查列为常规[1].

2.3 胆道残石的治疗

残石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残石的大小,部位,有无T管,治疗条件,有无其它合并症进行选择。

2.3.1 再次手术。在基层医院如果患者T管已拔除,再以手术方式是经常采用的方法。如合并有AOSC,胆道狭窄应首选手术治疗,以便同时处理合并症上。

2.3.2 十二指肠镜取石。文献报导成功率达86%-91%。适用于没有T管,结石较小,数目较少的肝外胆管结石。对胆管下段狭窄者先经内镜放置ERBD管(胆肠内引流)支撑狭窄段,松驰扩约肌,3个月后再次取石,大多数能成功.

2.3.3 胆道镜取石,胆道镜经T管窦道进行操作,路经较短,并可进行胆道内观察,配合碎石网篮和气囊导管可取出视野范围内的大部分结石。但T管放置不合理,窦道狭窄弯曲,则胆道镜无法进入胆总管。所以术中要放置粗短直合理的T 管以便术后必要时的胆道镜的检查治疗。

2.3.4 PTCS.这时建立在PTC,PTCD基础上的近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方法。通过穿刺,扩张,建立肝内胆管处外界相通的通道,在胆道镜下配合网篮,液电碎石进行取石,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有其它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左右肝管狭窄或三级肝胆管使用胆道镜不能顺利到达是PTCS失败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秦放明,邹富胜等,内镜治疗胆管结石残余306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2001,21(6):35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