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幼儿园家委会发言稿

时间:2022-06-13 14:31:34

导语:在幼儿园家委会发言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幼儿园家委会发言稿

第1篇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时光飞逝,我们的孩子即将走出幼儿园,走进小学校园,开始新的成长历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家长对辛勤工作的大一班三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汇聚着老师们的努力与智慧。今天,作为孩子的家长,也作为一名教学教育工作者,今天,我想从每位家长该树立的育儿观念和该做的心理准备来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的交流开始之前,我想和各位家长分享于丹老师的一段话:

这个世界上多数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我认为中国的家长是世界是所有家长中最勤快的,列举一些我所司空见惯的情景,你或许就会认同我的观点。上学路上,学生的家长背着书包、拿着水壶进行护送,孩子已经进入校园了,家长还是不肯离去,原因是怕孩子忘带了东西;每年九月份的放学时间,学校门口一定是最混乱、最忙碌的,因为总有一年级的孩子没有跟自己的家长接上头,于是,急哭了孩子,吓坏了家长,忙坏了老师;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家长每天进教室帮其记作业,更有甚者,因为怕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就主动替孩子写作业;轮到自己孩子值日,嫌孩子动作慢,又扫不干净,于是自告奋勇,主动承担起清扫教室的工作;孩子在学校和同学闹了矛盾,家长请假来到学校,批评加恐吓,为自己孩子撑腰;回到家中,变着花样,绞尽脑汁给孩子准备饭菜,辛苦老半天,才发现孩子没吃两口,于是威逼加利诱地让孩子多吃饭;开始写作业了,全程陪护,一会儿纠正孩子的坐姿,一会儿指出孩子的错误,没完没了的唠叨,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给孩子洗漱完毕,孩子安然入睡,才开始清洗一家人换下的衣服……

然而,家长的辛勤付出是否都换来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呢?

我们来听一个真实的案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魏永康刚生下来两三个月时,曾学梅就教儿子识字,还经常读唐诗给儿子听。2000年,17岁的魏永康大学毕业后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曾学梅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于是,曾学梅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下了,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来到北京读书后,魏永康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便执意不要母亲”陪读“,孤身一人北上求学。身边突然没了母亲的照料,魏永康感到很不适应,竟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003年8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从以前的”东方神童“到如今被劝退回家,生活似乎给魏永康开了个非常残酷的玩笑。最伤心的莫过于他的母亲曾学梅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孩子刚准备进入小学的校园,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想重蹈曾学梅的覆辙,那么,就让我们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够像于丹老师说的那样——”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做个”会勤会懒“的家长吧。

针对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我给出如下建议:

1、懒于比较——让孩子在轻松的心理氛围中成长

在中国,有一句话极大影响了许多家长的行为,那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很多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然而,我们在坐的不少家长在今年的九月份就要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由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有的上了学前班,有的没有,所以,在短时间内,孩子的表现是会有差异的,有些家长当意识到这种差异后,会表现出一定的焦虑,有时会把这种焦虑转为对孩子的指责,总喜欢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严重者还直接影响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孰不知,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原本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又有什么可比性呢?刚入学这个阶段,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什么都重要,这将决定孩子的求学之路能走多远、能走多长。我想告诉各位家长的是,孩子的起点并不能决定最后的成功与否,家长不能只关注眼前,不着眼于未来。我想起我女儿上大班后学习跳绳的情景,该开始的时候,我女儿一点儿也不会跳,手和脚根本不懂配合,特别是看到班上许多孩子已经会跳,心理挺着急的,但我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回家后不断给孩子示范,教其要领,只要有时间就让孩子跳一会儿,并不断鼓励她,她要累了,就不让她跳了。一学期快结束时,孩子终于会跳了,我内心特别激动。我想说的是,这一件事再次提醒我,每个孩子的优势不同,有时我们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往往适得其反。如果真想要比,可以拿自己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让她对自己的自我认同不断加强,从而对自己的明天充满信心。

2、懒于陪读——让孩子自己完成功课

一上学,我们家长还要面对孩子有作业的现实,虽然现在国家自上而下已经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没有书面作业,但我们有时要面临孩子在学校的作业没有完成,需要回家补好,或者孩子有一些口头作业需要完成的情况。于是,很多家长都会选择陪读、陪写。我的建议是:与其我们陪孩子写作业,不如让其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我们应根据孩子的作业量来给孩子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包括检查作业的事,也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虽然,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会面临孩子作业书写不认真,作业有错题的现象,但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目标相比这都算不了什么。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用”由陪到放“的方式,逐步过渡,找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让孩子感觉并不是妈妈不想陪你写作业,而是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孩子都喜欢被夸奖,”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会支持妈妈的,对吗?“”妈妈手头的这个工作如果今晚不做好,明天就会受到领导的批评,你愿意妈妈受批评吗?“这样的话一出口,孩子定会不忍拒绝。总把自己置于很忙的状态,是我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法宝。如果遇到需要孩子查阅资料的作业,我们可以交给孩子查找资料的方法,而不要取而代之。在写作业方面,有一种做法要不得,那就是给予孩子物质奖励。写完今天的作业,妈妈给你买根雪糕,请你去吃肯德基。我们要明确,写作业只是孩子分内的事,是为了巩固今天的所学,不要让孩子误以为写作业是为了换取物质奖励。这会让学习变了味道。

3、懒于动手——让孩子有双巧巧手

我们许多家长喜欢对孩子的事情包办,认为这是自己爱孩子的表现。而我们忽视了一点,我们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不能用不变的教养方式来教养已经变化了的孩子。我的观点是: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我们都不帮忙。就拿孩子刚上学就要面对要包书皮这样的事,我们可以选择先给孩子包一个,让孩子在旁边看着,然后,让孩子和自己一起包,最后让孩子自己练习包,每学期都坚持这样做,我们的孩子一定能胜任这项工作。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让孩子自己给自己洗袜子,收拾书包,准备出游的物品等等。不要小看这些事情,这些小技能很可能在未来帮其赢得同龄人的认同。要知道,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同,不论年纪的大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擦桌子、洗碗、收拾房间等等,让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懂得自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对家庭有所付出。正所谓:权利与义务应当对等。

4、懒于干预——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我们学校的校长这两年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她在与我的交流中,指出了现如今孩子的最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交往问题。由于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就成了孩子最固定的朋友,而时间一长,许多家长跟孩子也玩不到一块儿,于是,一系列电子产品变成了孩子最固定的玩伴,殊不知电子产品对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形成造成极大的障碍。到了学校后,孩子会遇到很多的同龄人,他会很激动,但交往过程中,也会问题百出。有些孩子总也融不到同学当中,有些孩子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总是会伤害到其他孩子,导致其他孩子都对其避而远之,有些孩子就喜欢一个人玩。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更喜欢上学。比较可取的做法是:鼓励孩子与家庭周边的孩子不接触,大的小的均可,但年龄差距不宜过大,跟大孩子玩,她可以知道许多她不知道的东西,学会许多丰富的词汇,跟小的玩,她会努力做一个大哥哥、大姐姐,懂得关心照顾弟弟妹妹。另外,鼓励孩子结识新朋友,每天晚上可以问孩子是否认识了新朋友,欢迎小朋友来自己家来做客,当孩子与朋友发生矛盾时,特别是孩子受到轻微伤害时,不要替孩子出头,要教给孩子自我保护和化解与小朋友矛盾的方法,这样,孩子才会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期待与好朋友见面也会成为孩子想要上学的重要原因。我们学校有些班的家委会成员,就定期组织本班孩子开展外出活动,增进了孩子的友谊和家长们之间的沟通了解。作为家长,要尽可能多的创设孩子与孩子交往的机会,让她在交往中学会交往。

5、懒于唠叨——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我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家长,送孩子上学的路上,还不忘对孩子的教育:上课要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不要上课看课外书。回到家中,这样的唠叨还在继续: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边写作业边吃东西,这回考试又粗心了吧,爸爸妈妈这么辛苦地工作就是为了你,你怎么就不懂事呢?等等等等。孰不知,家长的苦口婆心能获得多大的效果,孩子又能否真正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呢?到头来,效果没起到,还让孩子厌烦自己,这么做,又是何苦呢?中国有句老话:话说三遍淡如水。我们要努力思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话更有分量,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让孩子不老犯同样的错误。让孩子知道:犯错并不可怕,谁的童年不犯错?又有谁一辈子不犯错?孩子很多时候需要的是理解与帮助,而不是不厌其烦又毫无效果的唠叨。

6、懒于动脑——让孩子的小脑筋转起来

孩子在上小学后是他的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想让其获得理想的发展,恐怕还要求我们的家长在孩子面前示弱,装懒。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许多家长往往会很认真、很耐心地给孩子讲解,久而久之,孩子把自己当成了字典和万事通。问家长就能知道答案,又有谁会自己寻找答案呢?就像我们自己,每天有人给自己变着花样做饭吃,谁还会自己做饭呢?而真正高明的教育者应当”授人以渔“.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让孩子体会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乐趣,让她的脑子越用越活。以后,孩子再问你生活中的问题,你就对他说,”妈妈也不知道,咱们查查百科全书吧。妈妈老不写字,忘了怎么写了,咱们查查字典吧。“当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越来越多时就不会总麻烦你了。

我刚才讲了那么多,是不是说一味的”懒“就能教育好孩子,当然不是,我是想让各位家长知道,我们过去的很多做法耗费了我们许多时间,却并没有取得我们想要的效果,属于”乱勤快、乱使劲“,结果是孩子没有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自己也变得很疲惫。事实上,我们在教育孩子上,仍需要”勤“,但”勤“的着力点要有所改变。

1、勤于观察——孩子的身体、心情我知晓

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定期给孩子体检,注重孩子的饮食卫生,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体变化,孩子身体不舒服要早发现早治疗。从观察孩子的表情体察孩子的心情,由于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她的心情往往都会写到自己的脸上,帮助孩子化解消极情绪。

2、勤于倾听——孩子的喜悦、烦恼我了解

很多时候,代沟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并不真正懂自己的孩子,工作的疲惫,家务的繁重常常使我们一回到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只想休息。而如果此时,孩子正有一些他认为极其重要的事想对你说,你却选择了不屑一顾。要知道,孩子有时只是需要一个忠实的听众,他或许并不需要你的意见,当他把想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你会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你会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得稳定许多。所以,我建议家长努力做孩子忠实的听众。

3、勤于沟通——做孩子的贴心人

孩子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问题,家长要尽可能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孩子的感受,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不让负面情绪成为学生身体内的”毒素“,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挫折、烦恼、变化,积极乐观地迎接生活的每一天。

4、勤于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作为老师,我们常说,”谁家孩子像谁家的家长。孩子身上总有家长的影子。“作为家长,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好的师范,这样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5、勤于阅读——家长爱阅读,孩子才会爱阅读

犹太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他们的阅读量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犹太人有一种传统,让孩子从小甜食书上的蜂蜜,让孩子感觉书是甜的。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成长史。“而我们的许多家长并非不知道阅读的重要,他们也给孩子买了许多书,但发现,孩子就是不喜欢阅读,书成了家长的摆设。而我们必须把自己变成读书人,才能要求孩子成为读书人。每天,家中应有自己固定的读书时间,家长要阅读不同类型的书,和家人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让全家在交流中思想得到碰撞,精神得到成长。有时间还可以多带孩子到图书馆去,感受浓厚的读书氛围。在孩子在书香的沐浴下享受成长。

6、勤于整理——记录孩子的点滴成长

现在,我看着自己的女儿,都无法想象她是如何从刚出生时的52厘米、8斤3两,长到现在的120厘米,48斤的,倍感孩子的成长之快。她学说话、学走路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却已成为昨天。而我们该如何留住那一个个美妙的瞬间,如何记录孩子的点滴成长呢?有些家长选择拍照片、拍视频,也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及成长日记、做成长记录袋,我觉得都很好。但最重要的是坚持。我敢说,这才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成年礼物。毕竟,孩子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是有限的,孩子在我们身边的日子应该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做这件事即为孩子,也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