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9:20
导语:在财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普通高等教育进入新世纪以后,已从上个世纪的精英教育转变为普及教育,自然地其培养目标也需要重新定位。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由过去的高级设计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转向普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普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在必须具有应用现代技术能力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较高的认识问题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为他们将来投身社会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社会经济活动,要求经济管理者必须懂财务。适应现实的要求,缩小国内与国外经济管理者的差距,自然地,“会计学”这门课程成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就组织编写了《全国高等学校管理类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类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经济类专业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非财会专业学习会计学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规定,其目标不在于使学生成为优秀的会计人员,而在于使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决策,以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活动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求重点放在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借助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方法的学习。在会计学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采取了尽可能照顾广度而在深度方面则“浅尝辄止”的原则,其特点体现在本课程涵盖了财会专业的“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三门课程的内容,建议课时共计144课时。高等教育司的要求实际上为高等院校非财会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提出了极高要求,一门课程涵盖了三门课程的内容,同时又要求教学目标和重点并不能是三门课程的简单汇总,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把握重点教学内容的重点讲解,又要让学生明白会计信息生成的来龙去脉,相关会计工作内容不可遗漏,在会计知识系统构建的基础上重在提高学生运用会计信息分析问题和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的培养。
二、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学的现实状况
1.课程设置方面。
虽然在高教司编著的《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高校非财会专业的会计学教学目标不在于使学生成为优秀的会计人员,而在于使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并明确规定了教学内容涵盖“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三门课程的内容,但现实中,由于大多数高校非财会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人员非财会专业毕业或者干脆不重视会计学的教学,根本未能按照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的基本要求,在进行专业课程的设计时会计学教学时数根本不能保证设置144个学时。以笔者从事本课程的教学为例,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于2002年开始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时,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将本课程设置了144个课时,分两个学期进行。但这样的安排带来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即一门课程两个学期分别登录两次成绩,这给教学人员和教务管理人员似乎带来了不便,于是我们又将本课程分解为事实上的两门课程,取名为“会计学(上)”和“会计学(下)”。但随着学校压缩教学时数、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又不得不压缩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以现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和管理学各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的专业会计学课程设置了72课时,有的仅为54课时甚至36课时,涵盖“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三门课程内容的会计学名不符实地简单化为“会计基础”加“财务会计”或只是“会计基础”,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其他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和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2.师资建设方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高校在财会专业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好的现实情况下,纷纷争相设立财会专业和各类经济管理类专业,而不论是否具备条件,导致各院校财会教师的紧缺。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这样的从原师范类院校转向综合型院校的高校里,财会教师更是十分缺乏,根本无法满足大量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的教学任务。而且,我国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大缺陷是脱离实际,高校财会教师大多没有实际会计、审计工作经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在高校财会师资队伍中,既掌握学科前沿又精通公司和企业实际工作的教师严重不足,大多教师从本科读到硕士又到博士,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缺乏社会实践。在一些高校,一些有能力的会计教师到企业或事务所做兼职,从国家制度层面到各个学校都没有明确的鼓励政策和措施;相反一些学校不但不支持、不鼓励,还认为这样的老师是“不安分”、在“干私活”,想方设法进行管、限、卡。其实财会教师从事本专业的社会兼职工作正是他获取会计实际工作经验和充实教学水平、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其学习效果是派送教师到企业进行一般的参观和实习所无法达到的。
3.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是教师与学生的联动。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做到知识广博、教学有方,而且要求学生主动出击探求知识的奥秘。现实中,随着高等教育的由精英教育转向普及教育,普通高校学生的素质可以说是直线下滑,这一点在各地非重点大学表现得尤为明显。扩招后的学生缺乏求知欲,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只求能拿到毕业证即可。前面提及的我校压缩教学时数、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教学改革事实上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无所事事,专业知识日益贫乏和不成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然而,在长期的会计教学中,一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掌握得较好,到实际工作中却难以适应。一些教师在具体教学中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又注重于概念和会计核算方法的讲解,过分强调会计分录的编制,忽视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和研究,偏离了经济类专业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非财会专业学习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和方向,没有按照经济管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组织教学,不论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滑向了财会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使课程内容整体缺乏参与经济管理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目前虽然大多数学校会计学课程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但受“通才”教育理念的束缚,仍然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实践教学重心仍然停留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训练上,没有真正向会计信息的分析和研究训练方面转移,缺乏针对性,最终导致非财会专业学习会计学教学实践环节效果弱化,造成在校成绩较好的学生却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呈现出严重的高分低能、校企人才评价标准脱节现象,不利于学生就业。
三、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学的改进建议
1.课程设置方面。
适应社会经济活动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该真正认识到会计学这门课程在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能力构建中的重要地位,必须转变以往不重视会计学的教育观念,充分理解非财会专业各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按国家教委的要求进行设置,不仅内容上要涵盖三门课程,而且教学时数上要保证达到144课时。其次,当前高等院校经济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开设会计学这一专业核心课程,虽然在内容上涵盖了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知识,但并不是前三者的简单相加。那么构建一个适合于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学目标的课程体系,或者说编写出一本适合于这一目标的教材,成为任课教师面临的首要难题。虽然近十年来全国许多高校专业教师都在这个方面有过一些探索,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但完全按照国家教委要求既涵盖会计基础和财务会计又包括管理会计内容的很少,笔者也在2005年曾经编纂过一本教材,但使用几年后由于学校进行教学改革要求压缩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而被迫废弃。可见,只有教学管理人员和任倮老师达成共识,经过共同努力才能构建起适应经济社会要求的课程体系并保证其实施下去。
2.师资培养方面。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对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是对我们从事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学人员,首先要深刻领会高教司《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高校非财会专业的会计学教学目标,真正认识到本课程在专业能力构建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变“传授知识”为“传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会计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会计、税收、审计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以最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实际工作经验与技术手段来培养学生。在我国对会计人员知识与能力的及时培养做得最好的可能要数注册会计师一年一度的培训,高校会计学教师的培养可以参考其模式,这样才能达到教师知识的及时更新、能力的与时俱进,当然要达到这一点,需要从上到下、从制度到措施的保证。
3.教学方法方面。
适当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成为必需。教学方法应从最早的老师单向讲课,变为授课、案例操作、会计报表分析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由过去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从“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人认为会计模拟实践可以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一个清晰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其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分组分岗的办法,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特点由3人组成一个小组,自主创立小公司,每人担任不同的财务会计和管理角色,分担不同的岗位任务,既让他们明确了现实中财会工作不同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又培养了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合作的责任意识,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的创业意识。比如在具体教学中,我们的来自于草原牧区的学生就有不少在创建自己的小公司时设立的是各种各样的畜牧饲养厂或畜牧业产品加工厂。这种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又相互监督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和探索。会计模拟实践把学生推向了系统学习和自觉实践的主置,提高了学生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相对应地在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中,会计模拟实践环节的考核必不可少,在总成绩中一般占到了40%。
四、结语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医院;财务会计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医院面临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这就要求医院必须从管理体制、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改革。财务会计制度是进行财务会计工作所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是以《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根据,并在借鉴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国外非营利组织会计思想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实践证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促进医院经济发展、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目前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后,医院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改革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在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医院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作了一些思考。
一、当前《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医院根据《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有力地加强了医院的财务管理。在维持医院简单再生产的同时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在会计工作实践中,大多数医院积极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不少大型医院实行了总会计师负责制,有力地推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但是财务会计制度还存在着相当大的不足。
二、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虚增了固定资产总量
在医院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医院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反映原值,未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损耗,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无从体现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和新旧程度,不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
(二)未将无形资产资本化
医疗服务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行业,其无形资产主要表现为医疗技术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医院的信誉。医院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必然开展一些能给自身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其费用较大,如果不将其资本化,直接反映在当期支出中,其收支结余不会真实,不利于考核当期财务成果。
(三)坏账准备的提取不完善
医院的坏账准备会随着社会统筹病人的增多而不断增多,即使医院医保制度执行得很规范,也会以“超大盘”的形式而扣减,有时扣减率高达30%。虽然医院可以按会计制度计提坏账准备,但计提的坏账准备远低于可能发生的坏账。坏账准备按国家统一的比例提取,且已经发生的坏账损失须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冲销,致使大量呆账、坏账长期挂在账上,妨碍了资金的周转,也使医院的流动指标、偿债能力失真,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
三、新会计准则下改革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办医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会计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而存在,具有发展性、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特点。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原制度理论及相关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为日益扩大的医院经济活动提供了有用的计量、确认方法,因此,借鉴新会计准则完善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监督,实现不同类型的医院在会计核算、财务报告方面的趋同势在必行。同时,根据新会计准则,借鉴国际通用报表体系,对医院的所有者权益科目、财务报告的列报等内容进行表述和修订,使各类医院发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及事项达到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四、新会计准则下改革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措施
(一)完善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在新会计准则下,笔者建议取消“固定基金”账户,增设累计折旧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使医院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其资产、净资产以及收支结余的情况。按照现行企业财务制度,医院实际上对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的存货、技术上已经淘汰的设备均确认为资产,由此导致企业资产不实,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也失去应有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笔者建议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可能使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因此笔者建议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增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医院门诊楼、住院病房装修维护费用,以反映因固定资产装修而增加的价值,保证固定资产价值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二)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
医院无形资产涉及的范围很广,且多属于知识性与精神性的产品。如医疗服务理念及管理方法、医学科研项目及成果、医院形象及医疗信誉、医院品牌及知名度等,为此笔者建议在医院资产负债表中增列“无形资产”科目,以完整反映医院资产的情况,使会计信息更能满足医疗市场的需要。另外,应该合理确认、计量与核算医院的无形资产,并应按期平均摊销,计入对外提供的医疗服务成本。
(三)做好坏账准备的提取
医院的坏账主要与“应收医疗款”相关,为此,提取坏账准备不能将“在院病人医药费”包含在内,应以“应收医疗款”加“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减“预收医疗款”加“其它应收款”作为坏账准备的提取基数。对于一些无法收回而又数额较大的坏账,在不影响当期收支平衡的前提下,直接从支出中予以冲销。
总之,在我国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院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市场竞争加剧的现实情况下,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运行至今已显现出上述诸多不足。因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医院经济管理的需要,适时对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会计核算程序、会计事务处理规定和会计报告等进行修正,以满足会计工作者、医院管理者和政府投资者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徐雨虹改进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几点设想[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23
[2]李娜,董建国改进医院赍产负债表的设想[J]卫生经济研究,2002(8):46
[3]郑立川,韩小琴《医院会计制度》的不足及改进建议[J]财会通讯,2005(1),77-78
在中国,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等。身为一名会计人员,应该诚恳老实,有信无期。诚信作为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人为之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我们的学生现在还没有完全拥有这种品质,他们还是经常撒谎向老师请假、抄作业上交、考试作弊等等不诚实行为。所以教师在注重会计知识的传递时,更要培养学生诚信意识。会计的诚实守信是一个会计人的基本保证,检验会计核算单位和个人是否依据会计相关法律规范,做到如实记账、算账、报账,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的重要保证。
会计是一门相对比较安静和枯燥的职业,整天和数字电脑打交道,能否长期从事会计工作,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份挑战。每一份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行为习惯,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功,职业行为习惯非常重要。会计这个行业要求学生要静下心专注账务处理,做账要及时,而且要仔细清晰,不得拖拉,要能沉得住寂寞,独自对着电脑连续工作好多日,所以对学生的工作态度挑战较大。现在的中职生行为令人担忧,他们表现的非常自我,不肯吃苦耐劳,好高骛远,上课也经常迟到、请假。所以学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注重职业行为的培养,否则,上班还没有几天就要面临炒鱿鱼的危险。
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就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雷恩.吉尔森说:“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穿了一年就扔掉的衣服上的时间要少的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很多中职生对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毕业后要做什么工作,都是一片茫然。到高三实习的时候他们还是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走上岗位。所以在学校期间,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等问题,据此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市场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们中职会计学生的职业素养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培养:一方面是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是加强德育学分制度,双管齐下。
注重课堂情境教学,培养会计职业素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偏向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动脑与动手的综合训练;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赶紧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中更应该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中心。但是完全凭单一的教学内容,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如果利用课堂情境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深受体会,效果则不同。
1.创设实际教学情境,将理论融于实际情境。由于会计理论知识相对枯燥,而高中三年只有《会计模拟实训》是实际操作题,其余的课程都是理论知识占大部分,因此,特别需要贴近实际的情境教学,易于学生理解。实际情境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是运用教育技术创设的虚拟的逼真的情境等。创设实际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景之中,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如《基础会计》第七章“财产清查”,老师可以利用学校或班级公物清查,既可以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学会爱惜公物。又如《财务管理》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可以利用学生为自己和家人理财为情境,学习生活理财知识。现学现用,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依赖教师的智慧和恒心,让情境教学法快速成长。目前,大部分会计教师都只是理论知识老师,自身掌握的实际技能就不多,因此,在创设实际情境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里需要教师个人、学校和企业三方面互相协调,给教师创造出更多的实践机会,只有丰富了老师的知识,才能让学生的课堂更加贴近实际。当然,教师除了本身的实际技能以外,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我们的老师一般在公开课时,上的都是非常不错的,可是平时的课堂呢?如果都能像公开课那样用心,相信我们的学生是幸福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法肯定不止情境教学法,教师的水平肯定也不止这么多,关键是要依赖教师的恒心,让情境教学法和课堂快速地成长。
利用德育学分制度,完善学生职业素养
培养中职会计学生的职业素养,很多老师会以为都是会计专业老师的责任,这样想就错了,我们专业老师贡献最大的应该是培养职业技能,但是至于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等,需要各科老师一起努力,任何课堂中都应该灌输这种职业素养。特别是我们的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可以利用学校政教处实行的德育学分制来督促学生。
1.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在学生入校时,就应该要让他们明确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在职业、在岗位、在技能,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应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的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了解和熟悉本专业的概况以及人才需求的规格,便于调整自己的专业认识。
2.模拟职业生活情景。让学生养成上学如上班的习惯,一切都模拟公司制度走,公司里部分规章制度可以提前训练。班主任在常规管理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首先是严格考勤制度,让学生养成守时惜时的习惯,爱岗敬业。其次,要求学生讲普通话使用规范语言。第三,要规范学生仪容仪表,正式场合必须穿着班服,这是一种敬业精神的体现。
实际上,财会信息特征是主要影响财会信息管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其具体包括了四个方面的特征,分别是:私有性、隐蔽性、过程性、动机性。而也正是因为这些特征的存在,才会使财会信息变得更加复杂化,让人们很难真正理解到财会信息的内涵,而大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更多有效的财会信息,不得不加大经营成本,甚至还会存在不公平的竞争现象,处于优势的企业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的注意力,往往会披露大量的财会信息,而此时企业也承担着相应的风险,而处于劣势的企业反而不愿意透漏更多财会信息,这就在市场中形成了财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加强财会信息管理的有效途径
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监管
想要确保企业财会信息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就必须提高财会信息的透明度。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应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真正意识到财会信息管理的重要性,极大对信息化的建设,建立起专业的内部控制机构,同时对财会信息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强化与完善,制定严格的财会规章制度,加大对高素质财会人员的引进。充分做好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各项工作,配备专人来对财会状况进行严密的监管,全面的掌握现代市场中与企业内部的财会信息,切实将每一项的财会信息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财会信息管理重要的职能作用,使其、能够为企业更好的服务。在我国早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大多数是采用了层级式的工作方法,上级领导将会分配给下级人员一些任务和工作,而下级人员只是单方面的服从和履行。而在现代新时期的发展下,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在适应于社会的发展需要,企业必须加大对管理模式的转型,财会信息管理人员不再受上级领导的指派,是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修养的情况下,公平、公正的完成财会信息管理工作,从而充分保障财会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2.加强财会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管理者应当善用科学技术,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将信息化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财会信息管理工作。应建立针对财会信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节约大量的人力,缩短财会信息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与精度。
三、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进行有序的财务管理活动,自主开展投资、筹资及利润分配活动,并进行相关的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水平,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市场需要高校财会专业培养能参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人才,这对财会专业核心课程——财务管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课程除了应教授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法、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外,更应注重对学生财务思想、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适应商业环境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将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学以致用,以此作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一)知识具有综合性
财务管理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边缘科学,内容涉及了经济管理、金融、证券、会计、税法、经济法规、数学、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它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二)信息量大,系统性强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及其运动,资金运动过程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它包含着有机联系的三个基本内容:资金筹集;资金投放和使用;资金收入和分配。财务管理内容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三)理论性与务实性强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跨学科课程,不仅理论性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务实性。财务管理的务实性主要表现在该学科属于应用学科,用以解决具体的财务问题、金融问题。如:如何进行筹资,如何进行投资等。财务管理学产生至今一百多年来教育学论文,其理论总是伴随这企业理财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因此,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从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可以看出,财务管理是财会专业学生较难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认真分析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目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
1.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往往需要通过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校内实践主要包括课堂的案例、讨论、习题以及校内实验课,校外则主要采取校企结合的方式论文开题报告。由于建设条件的限制,校内模拟实验室在硬件上很难仿真企业的理财环境,因此,大多数学校财务管理实验课开课率不足或者根本没有校内实验课;与企业结合也不紧密,让学生动手实践,参与企业具体管理的机会更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没有感性的认知和了解,更无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不能真正了解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要性,更无法了解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2.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重复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中经常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师仅重视本课程的教材、教案以及本课程的讲授,而忽视本课程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例如,在实际教学中,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是两门课程,其内容却有许多重复的现象,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的财务预测方法、投资决策方法、存货控制方法等。这样浪费不少时间,同时由于时间有限,对两门课程都不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1.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不足
目前的财务管理教学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部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的课堂讲授采取板书的方式,形式呆板,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传达的信息量也十分有限,不利于学生快速有效掌握知识,也不利于教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师,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多数也把ppt课件制作成教案的电子版,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甚至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信息传输量大,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反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及时消化吸收课程知识,致使多媒体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财务管理的教学方式上通常都采用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学生练习来展开,教师通过讲授将大量的理论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虽然注重内容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育学论文,但教学方法呆板、单一、枯燥。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和意图被动地理解和接受,不易形成系统、连贯的知识体系。教师布置的复习思考题和习题,往往只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虽有一定的思考作用,但难以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逐渐失去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思维没有个性和创造性,动手能力很弱,综合素质难以提高,进入社会,难以学以致用,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三)考核方法单一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高校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考核仍然以期末闭卷考试为关键词解释题、简答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案例题等,大部分题目学生只能考记忆解决,题型死板僵化。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只要考前背笔记、恶补专业知识就可以过关。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容易助长学生的惰性,抑制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更不能公正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改进该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转变教学观念主要是财务管理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主体”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体”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练为辅。学生被动参与到教学中,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解疑和总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不应当把学习过程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应该构建多样化的师生互动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大多数学生习惯使用的网络工具,建立课程博客、开设空间、聊天群等等方式,一方面可以将课程的相关知识更好的呈现给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学生惯用的方式进行交流,也利于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最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制定科学的授课计划,协调与相关课程关系
财会专业的三门核心专业课——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诸多研究者为此一直争论不休。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避免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所导致的教学资源浪费,教学效率低下等情况?在每学期授课前,财务管理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中各门专业课的开课顺序教育学论文,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合理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例如,部分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开课学期在管理会计之前,就可以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课程当中的相同内容,包括财务预测方法、投资决策方法、存货控制方法、财务预算方法等放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中,同时增加财务管理课程的课时。如果管理会计开课学期在财务管理之前,就可以根据由易入难的规律,在管理会计中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在适当增加知识的难度和深度。同时,各课程授课教师应通过专题讨论、座谈等方式加强沟通,及时交流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课程重复之处进行分配,制定科学的授课计划。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财务管理课程信息量大、应用性强,传统的“黑板+粉笔”的课堂授课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财务管理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节省教师板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也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所学知识,教学效果良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课程知识,还要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应力求满足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在课件的总体设计上力求美观、简洁、图文并茂,以增加学生的直观理解,对于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及难点采用图解说明,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采用表格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突出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论文开题报告。在课件制作上还应该增加教学案例分析内容,增加例题和习题的讲解,便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一系列工具和方法的集成,各种工具和方法的每一种新的组合,就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目前提出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复案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摘要求。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习题、案例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其次,建立财务管理仿真实验室,进行模拟实习。财务管理各章节内容衔接紧密,系统性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整体把握课程内容。通过模拟实习教育学论文,一方面可以将企业财务管理过程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总体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最后,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六)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为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应根据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和特点选择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首先,课程总成绩可以由笔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组成。笔试成绩重点考察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成绩侧重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与教师的互动情况,实践成绩取决于实验课、实习调查报告等。其次,学期内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考核方式。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基本理论、财务决策、财务专题三个部分。基本理论可主要采取闭卷加笔试方式,财务决策可采取开放式的考核方式,如面试、案例分析等,财务专题则可通过调研报告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学期内可以分阶段测试。分阶段测试可以与课程内容进程结合起来进行,例如将总学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与基本理论内容结合,基本理论部分按百分制占课程内容总分值的20-30%(可由教师灵活掌握),在学时进行到第一阶段末时进行一次测验,期末将其换算到总成绩中即可。这种考核方法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避免学生边学边忘;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考核工作分散到学期内进行,减轻了学生期末复习压力和教师期末出卷改卷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韩志丽.基于行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 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07)
[2]胡爱荣.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5,(04)
[3]林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02)
[4]张前.论“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07)
[5]沈航.关于“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7,(19)
[6]何云亭.高校应以学生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1)
[7]温如春.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创新模式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8,(01)
[8]吴静.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教学[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6)
税法上所指研究开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是指企业通过研究开发活动在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本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相关行业的技术、工艺领先具有推动作用,不包括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或对公开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如直接采用公开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
按照以上规定,税法上所规定的研究开发活动比企业通常意义上的科技进步投入范围要小,条件也相对严格。也就是说,企业的科技进步投入中,既包括国家税收政策所规定的研究开发项目,也包括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一般意义上的投入。两者都构成企业的成本,但优惠政策规定不一致。符合税法规定的研究开发活动,能够享受优惠政策;其他一般项目,则不能享受优惠政策。
二、准确把握研发费用支出内容界限。
按照现行税法规定,研究开发费用内容包括: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三、研究开发费用享受税务优惠政策条件。
目前,税法对研究开发费用给予的优惠政策主要是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方式为,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如果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可以按实际发生额再加计扣除50%。即实际发生1元钱的费用,税收上可以扣除1.50元。
但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开发活动符合税法规定,即企业的开发活动必须符合前述税法对研究开发活动的定义;技术范围符合规定,企业只有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其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实际费用支出,才允许享受优惠政策;研究开发费用内容符合规定,即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必须在前述研发费用支出内容规定的范围内;资料完整,企业要享受研究开发费用优惠政策,必须向税务机关提交符合要求的资料。
四、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税务筹划要点。
综合前述规定,为了保证公司充分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依法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在研究开发活动中必须把握以下要点:第一,把好立项关。由于企业目前的科技进步投入范围很广,既包括税法上所指的研究开发活动,也包括企业一般的技术推广活动等。
因此,在科技进步项目立项时,首先要将研究开发项目与其他一般项目进行区分,对确认为研究开发项目的,按照税法规定的要求进行管理。在立项时,应按照《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规定明确确定技术领域。同时,立项资料必须包括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研究开发费预算、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所有立项必须以企业正式文件下达。第二,规范管理外包外协项目。对外包外协项目必须规范签定协议,同时明确应由委托方提供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明细情况。第三,规范费用支出管理。对费用支出内容,必须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列支。
同时,注意费用发生的均衡性。第四,规范验收管理。项目必须进行验收,并出具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
五、强化协同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企业财务部门、研究开发部门以及项目执行部门(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关键如下:
第一,项目立项环节。立项时要征求财务部门意见。尤其对于项目范围、立项资料要求,要符合税法规定要求。立项资料要完整提供给财务部门。
第二,费用归集环节。费用归集必须符合财务部门要求,具体如下:研究开发费用按项目进行归集,费用报销时必须注明项目立项名称;对研究开发项目,必须由科技部门区分研究阶段、开发阶段。超级秘书网
研究阶段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开发阶段费用要进行区分,符合条件的要形成无形资产,不符合条件的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对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费用,科技部门要界定是否形成无形资产。
摘要:随着我国的入世,市场经济在各个行业深入发展,酒店业更是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在此过程中,酒店的财会内部控制也愈发显得至关重要。但就我国目前酒店财会内部控制的现状来看,仍存在若干问题。从酒店财会内部控制的问题出发,试图探讨这些问题的对策,以寻求酒店财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酒店财会内部控制对策
1酒店财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预算控制方面
预算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酒店经营采用预算控制管理企业的办法,已普遍在国际酒店内实施,国内酒店也做计划,但计划做的很粗,只不过是在年底根据上级下达的客房出租率、利润指标、费用水平核算一下,并且接受计划指标的大多是讨价还价,尽量压低计划指标,年终向上级交差了事,实际执行起来从不看预算,使计划、预算只是走走形式,到年底多是超额完成任务。
1.2资金控制方面
酒店业的经营与其他行业的经营在财务流程上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酒店业的财务特点有着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现金流出这一方面。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看出酒店资金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融资、投资和现金管理上。而我国的一些酒店在投资上没有很好把握多种投资方式的选择,承担了较大的经营风险,同时在扩张中的融资安排也不尽合理,造成时间的浪费和成本的提高。而在现金管理上,国内酒店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很强的计划性,更不可能像国外酒店一样天天盘点、天天编制现金流量表。
1.3应收账款控制方面
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是影响速动比率可信度的重要因素,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不仅可以增强酒店的短期尝债能力,也反映出酒店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效率。我国酒店业基本也认识到这一点,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一些酒店专门成立了清欠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催收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最大限度地加快欠款回笼,提高酒店的资金周转速度,有时甚至破坏了同客户的关系。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以往的销售人员仅仅负责推销工作,而不问推销结果,这样做容易造成只管销售不问回收的局面,而且传统的清欠人员只管当时收款,不管以后是否成为回头客,或者营业部门只管服务,不管是否回款的脱节现象。
1.4成本费用控制方面
我国目前的酒店业在成本管理上绝大多数还处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上,主要从降低消耗、节约费用考虑,侧重于对产品服务的核算,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未从长远的持续的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只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主要以酒店内部的生产服务过程为对象,而对其供应与销售环节考虑不多,对于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且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酒店现状、增加经济效益。在费用支出控制方面,有些酒店对费用(如交际应酬费)的发生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也没有在一个经营期之前编制费用预算,即使编了费用预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没有按预算执行,经常发生超出、违背预算的费用支出。
1.5收入控制方面
酒店营业收入控制是为了保护酒店内部财产和餐饮销售收入,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性与可信性。我国目前的酒店收入控制的水平及管理意识参差不齐,收入控制制度不健全,尤其是会计凭证制度软弱,舞弊现象严重,其控制也以“密切监视”为主要控制手段,而不太重视内部稽核制度,另外收入控制的硬件设施及管理水平也明显落后,诸如一些酒店的电脑收银系统或因没有实效软件控制系统,或因操作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有限,致使这些硬件设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问题在实践中都亟需解决。
2酒店财会内部控制的对策
2.1加强预算控制
比较适合我国酒店业的预算控制制度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全面预算控制。它是以实现一定利润为目标,以货币形式对酒店业务经营活动全过程全方位进行预算控制,是以损益预算为中心的各项预算形式的预算系统,包括损益预算、营业收入预算、销售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物资采购供应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现金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等。预算的执行和日常监控由酒店财务部负责,要求财务部随时汇报预算执行情况,每天都有销售日报和分析结果向各部门通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每天主管都要主动查阅预算执行情况报表,以检查预算完成的情况。
2.2加强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
财务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论文题目:富铁轨枕有限公司成本管理分析与探讨
一、选题依据、意义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理论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成本管理是为解决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存在的,成本管理理论得以存在和不断发展这一事实本身也印证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对企业起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富铁轨枕有限公司节约劳动耗费,增加生产,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盈利。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提供保障。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在成本管理问题上提供借鉴。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方面,特别是作业成本的应用和结合ERP的实施对成本管理的创新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英国教授罗宾-库珀(RobinGooperand)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和竞争对手动向的变化,从而构成了一种崭新的会计岗位--战略管理会计。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也开始加强对战略成本管理及其竞争情报的应用等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划。这种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是从事物的最初点开始,实施充分透彻的成本信息分析,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比较,来设计产品的成本,从而使成本达到最低,其本质是一种对企业未来的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情报研究过程。
国内: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内容不全面,不能发挥预算在成本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成本管理比较单一。成本管理的内容由产品成本逐渐向企业成本和战略成本管理发展,理论研究者和企业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拟采取的办法
研究内容:从富铁轨枕社会成本分析入手,针对富铁轨枕存在的成本管理的问题,找出影响富铁轨枕的成本管理的因素,并进行整理,结合理论所学和相关文献的理论支承,提出解决富铁轨枕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拟采取的办法:实地调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归纳分析、规范研究等。
四、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及解决办法
难点:成本数据的失真,由于成本核算技术问题可能会导致相关数据偏离真实值。
解决:技术分析与逻辑分析,实地调查。
五、论文工作日程安排
第六周至第七周开题报告准备及开题答辩
第八周至第十周撰写论文提纲整理资料外文译文
第十一周论文初稿
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论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论文定稿、答辩准备
第十六周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冉秋红.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方法与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1,(05).
于婕.基于客户价值创造的营销成本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6.
张智洪.战略成本会计在黑龙江省制造业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
[4]韦德洪,王珊珊.成本管理系统的柔性研究[J].会计之友(下),2007,(01).
[5]葛兆强.战略管理、银行成长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01).
财务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二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开始全面接轨,国内企业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一部分国外施工企业涌入国内市场,使得市场竞争日益国际化。国内施工企业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施工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也很难有突破,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产品和劳务成本,从而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也是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经营过程中所采取的重要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提高施工项目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对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目前我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二、文献综述
针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和学者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
王满,高岩(2003)在《试论成本管理的演进及发展》一文中,阐述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中,企业若想拥有一席之地,关键要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树立现代成本管理思想和观念,因而,研究成本管理的演进过程,探求当代成本管理的发展方向很有必要。
冯金英(2008)在《论企业成本管理》一文中,阐述了现代成本管理的产生,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同时还列出了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几个新方法。张晓光(2006)在《浅谈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一文中,在对传统成本管理作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企业成本管理改革的措施及前景。
强雪峰,高峰(2008)在《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一文中,提出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且日益壮大,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管理,控制施工企业成本。梁明(2007)在《浅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一文中,从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加强全员的成本意识、控制施工成本几方面对施工企业如何做好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了论述,着重对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定额管理的实行、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及强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靳刚(2009)在《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探析》一文中,阐述了成本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尤其是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作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成本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姚庆国(2001)在《论安全成本与安全成本核算》一文中,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安全成本”概念及“安全成本核算”问题,在定义安全成本的基础上,对安全成本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安全成本核算的分步核算法和同步核算法。李洁玉(2008)在《建筑施工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一文中,首先谈了建筑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建筑施工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措施。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引言)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给出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第一章)介绍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发展。
第三部分(第二章)分析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第四部分(第三章)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改善措施。第五部分(总结)对全文进行总结。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及文献研究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先阐述成本管理理论,再分析我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从而指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四、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陈传德,吴丽萍.施工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王满,高岩.试论成本管理的演进及发展[J].经济与管理,2003(07).
[4]冯金英.论企业成本管理[J].科技信息,2008(05).
[5]张晓光.浅谈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改革与发展[J].今日科苑,2006(07).
[6]强雪峰,高峰.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J].西部财会,2008(11).
[7]王昆芳.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09(09).
[8]梁明.浅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07(29).
[9]李国彬.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浅析[J].交通财会,2009(12).
不论是工业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工业企业的领导者,都要适应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坚持用的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群众,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好工业会计的作用,就要在十精神的指引下,不断转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这不仅是时展的需要,更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备条件。在历史上,我们曾经错误的认为企业不算账,物资不会跑到国外去,严重的忽略了工业会计的作用。在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政府把各类企业都推向了市场,原来的传统计划经济思想已经落伍了。在这样的状况下,发挥工业会计的作用,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工业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立足市场,积极改变经营管理的运行机制,借以适应市场的内在需要,把企业的经营搞活,就要从思想上来个彻底的改变,以此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其次是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会计制度要严格按照党和国家对财政体制的不断修改和完善。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开始,率先在上市公司实施,并且鼓励其它企业按照新准则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逐渐和国际化接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还带动了企业的管控能力,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效的规范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真正把财务工作落实到每个部门,从而实现根据企业的财务预算,最大限度的调动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再次是企业的各级领导者要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智慧和作用,要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紧紧依靠财务人员,邀请财务人员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决策,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企业的财会人员也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当好企业领导者的参谋和助手,大胆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堵塞各种财务漏洞,把财务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夯实工业企业的基础
1.工业会计要做好财务的基础性工作。会计基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本环节,会计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未来,所以强化会计的基础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中,有很多的企业财务基础不够规范,包括原始的凭证填制不规范,品名、规格等信息不能做到详细填写,导致日后账物不符;记账凭证未经审核都是有一个人操作,起不到互相监督的作用,会计的基本职能得不到发挥;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不够,对于一些往来账实现长期挂账,出现呆账死账,会计人员不能及时清理,给财务核算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企业的重视。这就要求发挥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及时强化对往来账的管理工作。
2.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企业要根据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结合企业的内部结构,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内部会计制度。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要善于利用国家给与企业在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和自身的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要对企业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把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同时,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企业的人文形象。
3.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财务预算是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工业会计要确定各项经济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及时的考核。在新的会计准则下,编制好财务预算报表,做好企业的财务计划,兵对这些报表的数据和执行及时进行分析比较,掌控企业的信息,及时防御财务核算带来的风险。给企业提供一个可跟踪的发展环境,工业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