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国经济转型论文

时间:2023-03-17 17:59:30

导语:在中国经济转型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国经济转型论文

第1篇

摘要:转型经济学(或称转轨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包括前苏联、东欧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以前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激进式变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变革,取得不同的经济绩效,形成巨大反差。

关键词:转型经济渐进式演化激进式变革制度变迁

一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理解,比较经典与普遍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括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括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理解基础上还包括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理解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理解,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的历史事实。

三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理解,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识: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经济稳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大幅度缩减货币供应量,实行高利率;保留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全面放开;消除预算赤字,减少价格的国家补贴;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全面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

2、演进主义的渐进式转型理论

随着俄罗斯等国的激进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演进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演进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观的,并以分散的状态为个人拥有,因此,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控制社会生活,最好的社会就是顺其自然。想通过理性设计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社会的灾难。渐进式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不断的积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识与信息是具有连续性的,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系统来强制使其中断是不可取的。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的复杂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不断吸取旧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因而,渐进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对于我们研究制度现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这种理论,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寻求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曾指出:“如果转型的经验给了我们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为基础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场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这些制度结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另外,科尔内、萨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4、凯恩斯主义转型理论

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的认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他们对于转型经济中产权改革、宏观经济、转轨速度和次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在决定选择哪种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实际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去记住毫不相干的完全竞争范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竞争远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私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一样都会出现激励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集中与分散、公有因素与私有因素相结合的混合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马克·奈尔(MarkKnell)等人认为激进式改革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视了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企业是生产组织,市场是交易机构,企业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不仅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同时还有金融功能、战略功能等,在满足这些功能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就越难以实现;私有化对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也可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应。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重要的。

5、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一泰勒一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巨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6、比较主义

用比较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改革问题是九十年代以前转型经济学的主流。这种理论从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总结出若干基本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最优选择,指导改革的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从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到匈牙利新经济机制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90年代东亚模式,都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比较经济学的方法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一方面,这一理论是经验的而非规范的,因而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环境下的经济体制简单化,因而无法深刻理解制度变迁的复杂现实。

7、特殊改革方式理论

中国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转型经济研究放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殊道路选择上。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资源的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张军指出,由于传统国有部门的绝对规模使它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实行完全的价格自由化,就可能给国有企业提供操纵市场的机会,造成生产下降和经济的衰退。相反,在价格双轨制下,国有部门将比完全的价格自由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多且定价更低。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正在于,国有部门在计划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应更迅速。

四中国增长的“奇迹”

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10年后,东欧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也加入转型的行列。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与东欧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中国经历了20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0年的下降。改革方式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以下两组数据清楚的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巨大反差:

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稳定的高速发展,引起全球的瞩目,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专家指出中国能在这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间中国建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斯蒂格利茨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而在很多国家转型后的社会资本比转型前要薄弱的多。相对而言中国特别重视创造和改组,特别是新企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私有化。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采取了渐进型的方式。这对于改革普及到其他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体制外增量改革对解释转型经济的中国提供了有创建性的解释,但随着转型的完成,对存量的改革也许会成为重点;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冲突;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不足;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五简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转型经济学正在同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相融合,然而以上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够完全取代转型经济学,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转型经济学所正在经历的分化。而对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来说,过渡问题的出现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种挑战,不同理论所具有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特别是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为此做出努力。

第2篇

蒋长流,男,1967年9月生,祖籍安徽岳西。1986―2007年间,分别就读于安徽大学生物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相继获得理学士、经济学学士及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项目资助,2010年8月赴美国托莱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ledo)经济系和亚洲研究所访学一年。现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方经济学专业负责人,安徽大学新徽商成长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理事。

二、研究领域及学术观点

蒋长流教授重点关注中国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健康与人力资本经济学、科技创新与管理。蒋长流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敏于探索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及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观点较独特,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

基于要素积累与增长的新古典范式这一经济学中极具活力的研究基点,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及其转型问题,2007年在《中国经济问题》发表《中国经济高增长期资本深化的原因探析》,从理论与实证层面剖析中国改革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本深化动因,从资本形成路径、产业演进、经济转型、投资主体行为特征以及企业规模非理性等方面进行了解释,为中国经济转型式增长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视角。2006年在《改革》发表《社会网络、声誉困境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在《中国卫生经济》发表《就业身份锁定下农民工健康风险冲击及其管理》,将中国经济增长进程中流动农民工的贡献与其人力资本弱质性和就业锁定效应的非对称性作为研究重点,试图就其就业阶梯上的低水平陷阱、声誉困境以及面临的健康负担压力进行深入剖析;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终目的应该惠及民生为宗旨,试图研究农民工身份转换的政策设计。蒋长流教授提出:离农迁移的农民工作为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在进城求职和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嵌入于其所处的流动性的后生社会网络,声誉成为其嵌入后生社会网络的主要机制。由于弱关系纽结的缺乏以及就业身份的锁定,农民工在嵌入城市社会网络中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本声誉困境,这种困境缘于其所陷入的就业阶梯上的低水平陷阱。该观点在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三、研究成果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问题及对策》,《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淮南融入合肥经济圈之科技对接机制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企业对农民工就业的统计性歧视分析》,《社科纵横》,2009年第8期;《我国高新科技园区发展中的政府规制行为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经济高增长期资本深化的原因探析》,《中国经济问题》,2007年第6期;《基于动态博弈的政府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分析》,《技术经济》,2007年第3期;《增长核算中的资本深化内生性问题》,《统计教育》,2007年第10期;《安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分析与政策建议》,《科技促进发展》,2007年第9期;《失业回滞理论对安徽就业问题的普适性研究》,《江淮论坛》,2007年第3期;《基于能力假说的企业创新外溢与创新激励分析》,《科技和产业》,2007年第6期;《FDI与安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3期;《学者的眼光与企业家的心路历程》,《江淮论坛》,2007年第1期;《社会网络、声誉困境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改革》,2006年第7期;《就业身份锁定下农民工健康风险冲击及其管理》,《中国卫生经济》,2006年第12期;《“高端服务”供给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特区经济》,2006年第11期;《非公平就业环境中农民工健康负担压力及其缓解》,《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5期。

四、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健康风险冲击因素评估及健康服务政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农民参与问题(参与);安徽省行管局和社科联联合研究重点课题:住房公积金发展对策研究(第1参加人);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省会经济圈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主持);安徽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效率变动及宏观科技决策机制研究(主持);安徽省世行贷款农业科技项目:安徽农产品加工发展对策研究(主持);中国科协课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的体制机制研究(第一参加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就业弹性、失业回滞与安徽“十一五”就业增长对策研究(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失业回滞理论对安徽就业问题的普适性研究(主持);淮南科技局:淮南融入省会经济圈之科技对接机制研究(主持);高等学校省级教研项目:双语教案模块化设计及教学方法组合创新研究(主持);安徽大学教研重点项目:双语教案模块化设计与双语教学成效研究(主持)。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体育旅游资源 低碳化 体育旅游 趋势

三、低碳化体育旅游产品特点

(一)低碳体育旅游可带动经济效益

低碳体育旅游可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开发体育旅游项目只需要的前期投入较少的资金,就会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其次,体育旅游业的开发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这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的发展,进而还能促进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低碳体育旅游有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体育旅游着重点在“低碳”上,将节能和生态放在体育旅游的第一位,在旅游开发前进行详尽的评估和认真的市场调查,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使得达不到“低碳”标准的体育旅游项目和产品不允许开发和上市。重节能,重保护,轻开发,这样就避免了许多不可再生的宝贵体育旅游资源人为的破坏与浪费。由于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宝贵体育旅游资源人为的破坏与浪费。由于缺乏市场调查研究和详尽严谨的评估与规划制度,使得体育旅游产品的品质很多达不到低碳要求,积极培养和培训低碳体育旅游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重视对游客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为经济转型中低碳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排除障碍,并提供有利条件。

在颁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将旅游行业定性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这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积极信号。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将“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作为重点内容,怎样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趋势,如何在全社会提倡节能减排,并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因此,中国大力发展“低碳旅游”的趋势已不可阻挡,那么作为“低碳旅游”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低碳体育旅游”也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成为旅游产业中的新生力量。

四、低碳化旅游产品未来发展趋势

(一)大力提高低碳体育旅游服务质量

大力提高低碳体育旅游服务质量不仅包括低碳、便捷的交通、节能、温馨的住宿、可口的膳食、宾至如归的接待等方面的服务,还包括安全、完备的体育设施、丰富的体育用品、特色化的环保旅游纪念品和人性化的体育活动设计,这些共同构成了高质量的低碳体育旅游服务,以满足游客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前者为低碳旅游的共性所在,后者则是突出体育旅游特色之处,是打造高品质低碳体育旅游产品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做到这些才有可能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并使其产生归属感,从而提高低碳体育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科学发展,有效开发体育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从而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得以发挥、改善和提高的技术经济过程。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对旅游资源本身的深层次认识和对其内涵的准确把握之上。中国有丰富旅游资源条件,只有反复论证,精心策划,突出地方特色,才能将旅游资源变为旅游产品。开发低碳体育旅游首先要保证它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使旅游产品既具有地方色彩,又具有科学性,才能提升低碳体育旅游资源的含金量,提高低碳体育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给予低碳体育旅游以政策支持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旅游业在旅游业中已极具活力和发展潜力,而低碳体育旅游的发展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很大的阻力。游客低碳理念弱、发展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政策缺乏等问题,目前我们应抓住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消费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两个政府部门的共同指导下制定加快发展低碳体育旅游的相关政策,通过政策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推动低碳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尽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组织起草“加快发展低碳体育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四)建立科学的低碳体育旅游的绿色运营模式

低碳体育旅游产业应转变奢华浪费攀比之风,强化清洁、节约、舒适、方便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低碳体育旅游文化的品牌性,提倡低碳、环保的旅游出行模式,鼓励游客少乘坐或不乘坐碳排放量多的公交车或自驾车出游、多采用电动车、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出游。低碳体育旅游产业应加大低碳体育旅游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旅游者文明健康的低碳旅游消费意识和修养,倡导游客低碳体育旅游理念,促使体育旅游者将低碳体育旅游视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加强低碳体育旅游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低碳体育旅游全产业链的良性循环经济模式。

第4篇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 管理案例 特色案例库 建设

一、资源型企业管理特色案例库建设的必要性

1.资源型企业管理具有特殊性

资源型企业是从事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加工的企业,具体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采矿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十二个子产业企业。资源型企业具有资源依赖性大、地理性强、在产业链处于上游位置、一般是原料和中间品供应者、对环境影响大等特点。正是由于资源型企业的特殊性,导致资源型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因此,在工商管理案例库的建设过程中,从案例来源以及案例类型对教学的适用性出发,应该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资源型企业管理案例,这样对于行业性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更好的指导性。

2.资源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据统计,2011年资源型产业工业产值占第二产业85.5%,占当年GDP的39.86%,就业人口占比29.5%。然而,资源型企业在从事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过程中,对于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背景下,资源型企业的经营管理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开发资源型企业管理案例,研究资源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对于我国资源型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转型升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资源型企业管理特色案例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1.原创性

原创性是案例开发的核心要素。案例必须取材于实际,是撰写者对企业典型事件的实地调研和访谈的一手资料,不能凭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杜撰出来。只有根据真实的管理情景编写的案例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实现案例教学的功能。案例编写时一般保持客观中立进行实事求是的描述或介绍,但有时为了增强可读性,提高案例学习的效果,可以将有关内容做一定的加工,使案例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等,以激发读者的兴趣。

2.规范性

目前,在国家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大连理工大学主持的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以“统一规范、分散建设、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为宗旨,推动着我国本土案例开发,实现校间案例资源共享。因此,为了更好地交流和推广,资源型企业管理案例编写要按照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的案例规范要求进行,保证案例完整性。案例基本结构包括案例正文、案例使用说明及附件。案例正文是案例的主体部分,介绍所涉及机构的基本情况、背景信息,以及具体的管理情景、决策环境;案例使用说明是给使用此案例的教师提供的材料,供教师备课参考;案例附件是案例讨论的相关背景资料。此外,还要注意选题的典型性、事实描述的客观性、材料组织的目的性等,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

3.特色性

资源型企业管理本身有其特殊性,在资源型企业管理案例编制过程中,要从资源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出发,对探矿权、采矿权的获取、企业并购、合作技术创新、生产活动组织、矿产品营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展开研究。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型企业如何“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如何循环经济发展,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这些问题在资源型企业表现更突出。通过对资源型企业在解决这些方面问题的实践的探讨,对于资源型企业管理改善及其他类型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生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可以窥见这一方面管理实践的全貌,从而举一反三,知道今后如何处理类似问题。

三、资源型企业管理特色案例库建设的具体路径

1.与企业合作开发

根据教学需要及研究条件的便利性,跟相关企业合作立项,到企业实地调查,撰写案例,这是管理案例开发的重要途径。与企业合作开发案例,必须要解决好企业合作的问题。解决合作问题需要从几方面着手:首先是双赢,特别是企业要有收益。一般来讲,通过案例开发,可以宣传企业,有助于扩大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把企业公关需求和案例采写要求相结合;通过案例开发,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帮助企业改善管理。其次,要加强沟通,赢得企业认同与信任。在案例开发过程中,企业需要提供关于市场、销售、财务、组织结构等数据,还要接受调研人员的访谈。但是企业往往不愿意公开自己真实情况,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使企业认识案例开发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使企业消除顾虑,接受客观中立的案例采写和调研。

此外,要建立合适的校企合作的模式与机制,使案例开发有机制上保障,也有利于对目标企业管理情况进行长期跟踪,从而更好地挖掘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经验和问题。一些行业特征比较明显的院校,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院校与资源型企业联系比较密切,有与资源型企业合作开发案例的便利条件,应该建立与资源型企业合作开发案例的长效机制。

2.MBA学员案例研究论文改编

案例研究论文是MBA学员毕业论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每年大部分MBA学员毕业论文都是对所在企业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完成案例研究论文,其中一些在资源型企业工作的学员也撰写案例研究论文。这些案例研究论文在体例上与教学案例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关键问题、主要内容是相同的。案例开发教师可以在学员撰写论文过程中就积极参与,指导学员确定问题及主题,收集资料和实地调研,保证教学案例编制所需要的基本信息。在学员完成论文后,按照教学案例的体例要求改编写教学案例。如果需要,教师可在学员MBA案例研究论文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调研,完成教学案例。该种途径编制教学案例,具体改编工作由指导教师负责,共同作者为指导教师、原作者。

3.课题成果改编

教学案例的编制也可以在课题成果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在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的基础上,选择相关选题,进行补充调研,根据教学案例的格式要求转换形式,改编成教学案例。改编工作原则上由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相关成员负责。如果原课题负责人对教学案例编制不感兴趣,则可由学校MBA教学指导委员会初步筛选,选题信息,相关课程的教师选择改编。共同作者为改编人、原课题负责人。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2005年至今,科研立项资源型企业类项目180余项,结合实体企业,通过典型事件分析,在企业文化建设、安全管理、环境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多方面作出了大量研究,并获得了丰富的资源型企业管理实践案例资料,这就是资源型企业教学案例编制的重要来源。

四、资源型企业管理特色案例库建设的保障措施

1.案例库建设需要专门机构负责

为了推动案例库建设,必须有一个由专门人员组成的机构来规划和组织案例库的建设工作,发挥资源的整合作用。这些案例库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不但包括案例库的建设与维护工作,而且需要包括其他学校、企业日常联络、交流等工作。有了专门组织机构,才能持续地推动案例库建设。

资源型企业案例库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几点:一是对案例库的构架。根据课程需要和资源型企业管理特点,要确定案例类型、案例主题。二是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定期对教师进行案例开发的培训,提高教师开发案例、使用案例的能力和效率。目前中国管理共享中心每年定期举办案例开发、案例教学、案例研究的培训与交流活动,学校可以依托这个平台来加强对教师案例开发的培训工作。三是要加强案例开发项目管理。案例开发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学校案例库建设机构要制定MBA资助项目申请、审核、中期跟踪、验收程序,从案例选题、案例开发过程控制、案例评估等方面把好关,保证案例开发的质量和数量。

2.案例开发需要有专项资金

由于案例写作是一项耗时耗力又耗钱的工作,经费是阻碍本土案例研究与写作的一大难题,在案例库建设中必须要有专项资金,对案例开发工作给予经费资助。案例开发费用主要包括差旅费、写作人员劳务费,由于案例采编需要到企业多次实地调研,差旅费会比较高,同时,由于案例采编对写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人力成本也会高。据北大案例中心测算,一个优秀案例的成本在1万元人民币左右。清华大学案例中心向全国招标的付费标准是平均下来达到了千字千元,即一个长度在1万字左右的案例需要支付作者1万元人民币。中欧工商管理学院则是将案例采写工作量计入教授的整个工作量中,统一考核付酬。

因此,在案例库建设过程中,要设立专项基金,参照科研项目立项的方法,对获得案例研究和开发立项的教师进行分类资助,如某校对案例开发资助方案是:知识点案例(正文1000-1500字),即只涉及到某一门课程中某一特定的知识内容或知识点的案例,资助3000元;课程案例(正文5000-8000字),即只涉及到某一门课程的多方面教学内容的案例,资助6000元;综合案例(正文8000-15000字),即涉及多门课程知识的案例,资助10000元。这样的方案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案例开发的经费需要。

3.案例开发要有激励措施

案例开发是耗时耗力又耗钱的工作,除了给与案例开发所需的经费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励措施是多样的,除了让案例开发教师认识到案例库建设对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重要价值、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案例教学水平提升的支持作用,从而发挥激励作用外,更重要的激励在于成果的认定和保护。目前教师都面临职称评定、晋升等现实问题,若案例编制的成果能像科研成果得到认可,则必然对教师形成强大的激励作用。现实中,一些院校对案例编制认定为院级教学成果甚至不认可,大大弱化了教师开发案例的积极性,相反,一些院校对案例成果高度认可,等同于重要期刊论文甚至权威论文,必将大大提高教师案例开发的积极性。其次,是案例成果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案例,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应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学校应充分尊重并保护教师的知识产权,对其案例的使用或共享应遵循有偿使用的原则,同时鼓励或资助教师把自己的案例开发研究成果著书立说,向全国推广。因此,院校要不断完善案例开发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教师开发案例、使用案例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制度变迁、中国、WTO

不同国家在历史上的不同绩效从根本上说,受到制度变迁方式的影响①。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经济价值会不断提高②,从而产生了对制度的新需求,相应于这些需求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调整却总是滞后。正是这些制度变迁的滞后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大社会问题,影响了历史的经济绩效。

本文将分析制度变迁的原因、方式及合法性等问题。试图通过引入体制外的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将国际社会当作独立经济体的一个外生变量,纳入制度分析的范围之内,以探讨那些因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缺少动力机制或动力机制不健全,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又遇到层层阻挠困难重重的,正处于转型期的国家与经济体,结合当代国际关系,可能采用的制度变迁方式。这是当代中国经济转型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具有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作为规则人的行为的制度

在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以后,这个定义就一直为制度经济学家们所接受。舒尔茨认为,制度是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的一种行为规则。舒尔茨为了分析特定的政治法律制度对经济增长动态的影响方式,列举了如下四种制度:1)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币,期货市场);2)用于影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合约,分项制,合作社,公司,保险,公共安全计划);3)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联系的制度(如财产、包括遗产法、资助和劳动者的具体权利);4)用于确立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

因此制度是一系列为社会所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和政府规定的正式约束所组成的规则网络,它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专业化和分工发展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增加,解决人类面临的合作问题,创造有效组织运行的条件。制度的功能就是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在决策各方的初始力量给定时,规则的作用是便利交换。

制度之所以被设计出来,还因为制度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注意到个人理性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非理性之间冲突的办法,不是否认个人理性,而是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

制度经济学家从交易成本分析入手,把制度分析运用到政治经济学中。交易成本分析理论的分析核心是产生这些成本的经济交换和制度。如把交易成本分析推广到政治交换中,由此可探讨在政治经济发展中的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既然制度起因于解决减少交易成本和理性人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那么,当受制度所规制的人随着经济发展发生变化时,制度也必须随之改变。

二、制度变迁内在机制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一种有效率的制度的产生与无效率的制度消亡的交替过程。有效率的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制度不均衡,则是导致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

要使组织有效率必须采取的措施是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1)竞争机制。竞争可以减少构造性无知,使有用知识得以广泛的传播,控制知识的使用以确保错误不会长期存在,系统不会陷于瘫痪,刺激和创新和技术创新,而对竞争过程的政治干预则会削弱竞争性争胜并削弱承受创新成本的需要。

2)分散决策。市场的分散化决策可以降低政府集中决策的风险。

3)有效产权。产权的界定,对一个企业制度的运行至关重要,科思认为:“法律制度的一个目的是对权利进行清晰界定,在此基础上权利的转让和重组能通过市场发生。”(coase,1959)

4)破产法。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要求制度必须有适应效率,破产法对于淘汰僵化组织与制度是一种必要的制度装置③。

经济的发展使产品要素相对价格和偏好产生变化,相对价格的变化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激励结构,而讨价还价能力的变化则导致了重新缔约的努力,新的制度不均衡出现使得制度变迁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人力资本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舒尔茨指出,在美国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的人的经济价值的长期显著提高,是制度在执行其经济功能时的主要非均衡原因,(他同时还认为,相应于人的经济价格提高的制度变迁呼唤新的经济模型,本文将在后面用它分析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许多作为适应由人的经济价值提高所致的制度压力与限制而作出的滞后调整的立法和法律。因为由于经济增长进程,这些法律条文与法律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必要的和可能的。因此,制度是对劳动力市场价格提高的反应;是对人力资本投资报酬提高的反应;是对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反应。也就是说,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取决于制度把努力与报酬联系起来的程度,取决于制度为专业化和贸易所提供的范围,以及制度允许寻求并把握住经济机会的自由④。

三、制度变迁方式与无效率

经济增长导致制度不均衡,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而制度变迁的方式却取决于制度变迁预期收益的大小及参与博奕的谈判各方力量对比。

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包括制度变迁后重新分配所得额外收益以及制度变迁主体期望获取的最大制度外收益。制度外收益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收益;2)外部经济内在外的收益;3)克服对风险的厌恶所带来的收益;4)交易费用转移与降低带来的收益。

为了潜在收益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参与博弈的各谈判方主要有:1)体制内的共同体成员;2)对统治者构成威胁的权势集团;3)作为统治者的政治企业家;4)作为政治企业家人的行政官员。通过谈判活动增加个人份额收益的竞争决定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与方式。各方参与谈判的动机及谈判的立场取决于他从制度变迁中可获得的预期收益,而无论如何,谈判各方都得以最大化自己在总收益中的占份额来影响最终的制度安排。因此制度变迁实际上是一个“非帕累托改善”⑤的过程,必然会伴随着相应的利益格局的调整。

当作为共同体成员的群体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新制度安排所带来的潜在获利机会时,且这种新的制度安排并不威胁统治者的统治,也没有强势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时,诱致性制度变迁将会自发性的发生。

论文经济转型与制度变迁选择来自免费

当政治企业家⑥发现有一个机会,能靠打破停滞和制度僵化循环的改革获得政治支持,提高历史与政治威望,他会全力推行新的制度与政策,甚至进行全面的宪法改革,建立新的宪法秩序,强制性制度变迁会自上而下的随之发生。

但是,当既有的权势集团认为新制度的推行将使自己的利益受损或者行政官员认为制度变迁将使政府的的税收减少或者制度变迁会降统治者的效用以至威胁到统治者的生存时,制度变迁将成为不可能,一种无效率的制度就会长期存在。

考察历史和现实的国际社会我们不难发现,诱致性制度变迁占主导的国家往往是市场比较发达,私有产权和契约自由得到了法律很好保护的国家,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占主导的国家政府在经济中往往起着主导性作用,私有产权和契约自由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并且受到种种限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往往因为无效率的制度长期存在而影响经济的历史绩效,正如诺思所言,由于缺少进入有效法律约束和其它制度化社会的机会造成了今天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停滞不前⑦。

既然现代经济增长进程被所有作为经济增长结果的非均衡方式所困扰,我们的分析也只有自经济均衡入手。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舒尔茨的的《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舒尔茨在文中指出,制度变迁是作为对经济增长动态的反应而发生的结果。制度被视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服务的供给者,正是经济增长进程改变了对服务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上的改变又导致了长期成本与收益衡量的供求之间的非均衡。

我们可以把舒匀茨的观点概括为两个原理:1)制度变迁理论:对制度所提供的由于经济增长所致的服务的需求的改变,导致了供求间的非均衡;2)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由于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对制度所提供的服务的需求,会被新的经济增长模型所改变。

由此,我们不难解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经济会长期停滞不前。正是由于在响应作为经济增长结果的非均衡方式时制度调整的长期滞后,才导致即有的制度陷于无效率状态;正是由于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迟迟没有出现导致了无效率的制度长期存在。

四、理论模型---一种制度变迁方式

由于诱致性制度变迁缺少动力机制或动力机制不健全,而强制性度变迁又遇到层层阻挠困难重重,为了使制度变迁在发展中国家成为可能并持续发展,有必要通过引入体制外的制度环境与安排,将国际社会当作独立经济体的一个外生变量纳入制度分析的范畴,寻找潜在利益空间与获利机会,为制度变迁设置新的动力机制。而恰好当今国际关系的良好形势以及大量具有积极意义的国际性政治经济组织与制度的存在为我们的理论分析提供了前提与基础,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国际性组织与制度只会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不会退化或消失。

第6篇

【关键词】转型经济;冲突管理;特点;成因;对策

1.前言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以超过1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逐步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向现代工商业国家转变。2012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排在全球第二位,仅落后于美国。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不可逆转地在进行着实质性的制度创新。

与其他国家经济转型不同,中国经济走自己的转型之路,采用了渐进式转型的途径,是要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完成经济运行机制中用市场机制对原有的计划机制的置换任务。然而体制转型始终是一个充满风险、矛盾和冲突的过程,“渐进式”转型方式的问题在于整个经济转型的时间较长,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和规范,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种种障碍依然存在,在这种新旧体制长时间的激烈碰撞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

经济转型在宏观层面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在微观层面就会以新的冲突形式凸显出来。作为微观主体,中国企业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在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运作模式、企业价值观等等方面悄然的进行着转变,新的社会背景必然产生出新的冲突,企业在原有体制下存在的矛盾冲突也随着产权结构复杂化、激励机制的多样化、保障体系的社会化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其内涵和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冲突也就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类型。

分析和研究企业冲突管理,不是要试图消灭冲突,因为冲突始终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无法消除。更重要的是,冲突并非都是消极的、极具破坏性的,冲突与竞争往往相互转换,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管理实践证明,最佳绩效之获致,有赖于适度冲突之存在。因此,我们是要通过对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冲突呈现出的新特点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探索出冲突与竞争,冲突与发展以及冲突与和谐之间的辩证关系,将冲突引导到对企业发展有利的良性轨道上,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转型经济环境中企业冲突的分类及成因

2.1 转型期企业冲突类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利益主体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必然会为争夺利益或资源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在转型经济过程中,由于企业产权结构复杂化、激励机制的多样化、保障体系的社会化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等,一些在原有体制下存在的矛盾冲突,也随着体制的变化,其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冲突也就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类型。总体上可以将企业的冲突分为外部冲突和内部冲突。

企业外部冲突产生的原因相对复杂,所研究的范畴涉及到国家社会制度,政策法规,政治、经济体制等宏观领域,许多问题和矛盾不是微观主体所能左右和驾驭的。因此本文仅就转型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冲突的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探索出企业内部冲突管理的有效途径。

由于冲突发生的原因很多,冲突便以多种形式存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导致不同的冲突方式和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可以将企业的内部冲突做以下分类:

按照冲突的主体分类,主要包括:股东之间的冲突,董事会与经营层之间的冲突,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之间的冲突,部门(或者分、子公司)之间的冲突,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冲突,个体之间的冲突。

按照冲突的诱因分类,主要包括:权力争夺,利益争夺,资源争夺,价值观差异和情感因素。

按照冲突的性质分类,主要包括:目标性冲突,认识性冲突,感情性冲突。

2.2 转型期企业冲突的成因

企业在社会经济不同发展时期内部冲突的层次和基本类型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其根源、内涵和形式却有所不同。

2.2.1 冲突源于新旧体制转换中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

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企业逐步市场化是我国转型经济的最具体的反映,股份制公司、集团企业的出现也是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企业在市场化进程中原有的利益格局面临重新调整,新的资源配置机制在新的利益集团所引发的冲突是现代经济社会普遍现象,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2.1.1 股东之间的冲突

企业股东之间的冲突存在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积极方面的特点是股东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企业获取最佳绩效,实现良性发展。冲突的原因在于对企业发展模式、资源投放、风险控制等战略层面存在不同的认识。这种冲突有助于提高企业决策的严谨性,促使决策者对问题做深入的思考,降低决策风险,甚至可能导致创新或变革。

消极方面主要集中在股东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上,利用控制权直接或间接地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将公司的利益输送到自己手中,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2.2.1.2 董事会与经营层之间的冲突

在一项关于中国企业的调查中,据说几乎超过一半的董事成员对自己企业的经营层不尽满意。但在经营层一边,也时常感到上层带来的痛苦。在中国的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处于起步状态。在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进行有效分离的情况下,就无法有效实施以总经理为核心经营作用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根本上说,企业的董事会与经营层的矛盾就是权利、利益和决策的冲突。

2.2.1.3 集团企业与下属公司的冲突

随着市场化的推进,要素市场体系的建立初具规模,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就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但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单一型企业向集团型企业转换,对整个公司的运营实现顺利磨合,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冲突往往不可避免。其成因通常有三种:一是企业文化差异;二是权利博弈;三是绩效目标差异。

2.2.2 冲突源于市场经济体制初始运行的不完善

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冲突不是新鲜事物,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一直存在着。冲突形成的原因很多,有收入分配问题、福利保障问题、需求差异问题、管理风格问题乃至个人情感问题等等。

一直以来,公平和效率都是困扰各级管理者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对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以及工资分配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些改革,实际上要剥夺许多人过去视为神圣、习以为常的铁饭碗、铁工资等既得利益,由此产生部分员工对企业管理者的不满;另一方面国家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有些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过大,同时肆意侵犯职工权利的行为又屡屡发生。这就造成了管理者与员工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激烈的冲突。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缓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企业机构精简、裁员、停产甚至破产,都成为一种成为正常的经济现象,这使得过去以企业或机构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失去了根基,而相应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却没有完善,加上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市场发育不良,这使得企业的劳动者失去了安全感,失去安全感的员工与企业管理者的矛盾就日益尖锐。

2.2.3 冲突源于传统体制下的积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加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部门之间的冲突往往源于各部门之间在业务流程上的相互依存,而企业的绩效管理和控制手段匮乏,造成部门职责不清,矛盾冲突不断。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部门之间乃至分、子公司之间的冲突肇因则主要体现在争取公司资源之支持以及对各自绩效目标的追逐上。

各部门(公司)为了完成考核目标,就使出浑身解数向总公司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支持,资源总是有限的,在争夺有限资源的过程中各部门(公司)之间的利益矛盾随之产生,原本相互竞争的局面往往会演化成冲突,如果各部门(公司)之间在业务流程上依存度较高,其爆发的冲突可能会更加激烈,造成企业“内耗”,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运作。

2.2.4 冲突源于新旧体制摩擦引发的价值观差异

人们的观念、观点、概念、意识和情感,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人生经历、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个体之间的冲突是企业冲突管理中最普遍也是最复杂的类型。

经济市场化必然使多元利益主体产生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念。由价值观念的差异而导致的个体冲突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新的冲突类型。这种因为新旧体制摩擦产生的价值观差异往往会在不同年龄段的员工之间引发冲突,进而影响团队目标的实现。

3.冲突管理理论运用

冲突管理的目的是要解决冲突,在对转型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冲突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结合冲突管理的理论来寻求一条解决转型经济时期企业内部冲突的有效途径。

3.1 冲突的概念及基本类型

一般情况下,冲突指的是个人或群体内部、个人或群体之间互不相容的目标、认识或情感并引起对立或敌对的相互行动的一种形势。有三种基本类型的冲突:一是目标性冲突;二是认识性冲突;三是情感性冲突。

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冲突的形式做进一步的细分。如下表:

3.2 处理冲突的理论方法

处理组织内的冲突一般可选择三种主要方法:结构法,对抗法,促进法。

(1)结构法。组织通常运用以下四种方法来处理冲突,即运用职权控制、隔离法、以储备作缓冲、以联络员或调解部门作缓冲。

(2)对抗法。冲突管理中的对抗不是指包含敌对的相互行动,而是用来描述一种处理冲突的建设性方法。在这种意义上,对抗是冲突双方直接交锋、公开地交换有关问题的信息、力图消除双方分歧,从而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结果的过程。对抗法假设所有的部分都有所得,实际上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3)促进法。认识性冲突能够帮助避免小团体思想,所以促进职能的认识性冲突可能是处理冲突的一种有效的实际方法。

4.化解冲突的途径和措施

冲突可能导致绩效之降低,亦可能导致绩效之提升。因此冲突管理的目标不是将冲突消灭掉,而是将冲突维持在适当水准,并将其产生的能量导入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轨道上去。

4.1 组织层面的冲突管理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当股东之间在企业战略定位、重大投资决策等问题上发生分歧时,通过沟通、谈判仍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候“硬件”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通过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尽可能将冲突纳入制度的规范,可以回避和降低冲突。

(2)集团企业与分、子公司之间建立既得利益或潜在利益上之共识。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获得两个实质性效果:一是企业各个分支都会以某种形式对当前阶段新的利益制度予以确认和维护,以此形成企业和谐的基础性力量;二是集团权力不仅受到各个下属企业的有效制约,而且总部也从和谐的内部环境中获得了更大的决策合法性。无论是分权或集权,其目的只能统一到有助于企业发展这一点上。

(3)建立文化认同。对于新进入的企业,在对其进行价值观移植的时候必须建立文化认同。这里所谓的文化认同并不是要人为地制定出价值判断的统一标准与最终依据,而主要是提供一个规范性基础,通过有效地整合内在观念冲突来寻求企业文化价值观共识之基础。价值观移植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因素加以发扬,逐步摈弃消极文化,实现集团价值观的逐步统一。因此,价值观的移植切忌急功近利,强制注入。

(4)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不要认为建立了现代绩效管理体系就可以消灭存在于部门之间,分/子公司之间的冲突。完善的绩效体系是将各功能组织的冲突控制在“良性竞争”的轨道上,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一股重要的促进力量。要避免冲突“出轨”就必须完善企业的基础管理和各项配套制度,而在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构建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

4.2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冲突管理

(1)推进企业民主建设,完善企业制度建设。一谈到“民主”,人们的脑海里往往联想到资本主义社会员工与老板激烈的争吵,罢工,游行等非理性的冲突方式。事实上将民主制度与罢工联系起来是对民主的误读,资本主义企业老板与员工激烈冲突的表象恰恰是其社会民主的发达与企业民主落后矛盾碰撞的结果。在企业推行民主建设,其目的是增进员工和管理者的相互理解和共识。在此基础上严格遵照绩效管理制度“按图索骥”对员工进行考评,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这样的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员工对企业管理者的不信任感,减少消极冲突的发生,同时员工与管理者在分配上的冲突也有可能转化为员工之间业务上的良性竞争。

(2)尊重员工的基本权利,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只有保障员工的基本权利,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才能够得以认同。

4.3 个体之间的冲突管理

(1)沟通与尊重,防止认知性冲突向情感性冲突转化。

(2)成立工作团队,并将团队作为绩效考核主体。

(3)有效采用促进法。价值观多元化会导致个体之间认知性冲突,而认识性冲突能够帮助避免小团体思想,因此采用促进职能的认识性冲突是处理冲突的一种有效的实际方法。

总而言之,现代经济生活的总体特征是创新,而创新就是要打破从体制到思维的常规性和守成性。不管冲突类型如何,都要根据当事方的利害考量,来研拟并执行双赢或多赢的策略。在化解冲突过程中,管理制度化是根本途径,其次才是根据不同的冲突肇因采取合适的策略、注入正确的理念加上管理者良好的沟通协调技能。

参考文献:

[1]张仁德等著.新比较经济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2.

[2][美]埃冈·纽伯格,威廉·达费著.比较经济体制[M].商务印书馆,1984.

[3][美]阿兰·G·格鲁奇著.比较经济制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美]维克拉夫·赫尔索夫斯基著.经济体制分析和比较[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5][美]约瑟夫·E·斯提格利茨著.社会主义向何处去[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6][日]青木昌彦著.比较制度分析[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7][比]热诺尔.罗兰著.转型与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徐显国著.冲突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

【关键词】 失业再就业 Cox风险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一、引言

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全面的调整和转轨阶段。经济转型期间,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2011年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数累计达922万人,失业人数的平均增长速率为1.63%;登记失业率从2001年的3.6%上升到2011年的4.1%,10年间涨幅达13.89%。失业问题导致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同时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2006年,国家税务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国家税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进一步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政府在促进再就业中的职责。那么,影响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因素有哪些?显然,这一问题对于有效地应对失业进而扩大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中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在归纳文献的基础上,影响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因素大致可以归为两类。

(1)个人因素。众多经验研究表明,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个人因素是影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显著因素;个人的技能水平与再就业概率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此外,个人的人力资本水平也与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概率相关。

(2)社会因素。原工作单位性质是影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因素,研究指出,原工作单位性质是集体国有单位的失业人员,其实现再就业的可能性越低;工作经验是另外一个影响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因素,工作时间与实现再就业可能性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此外,失业前工作原因、获得就业信息次数也是影响再就业概率的重要因素。

2、分析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方法

分析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方法主要有三种。

(1)OLS估计。高毅蓉,林玳玳,林原(2012)采用OLS回归对中国再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显示失业和职位空缺与再就业正相关,产业就业结构差异与再就业负相关。

(2)Logistic估计。龚文娟,雷俊(2008)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失业者再就业选择的因素可以发现,失业者再就业态度积极,但多数人从事着非正式职业或自雇职业。

(3)Cox风险回归模型。生存分析包括三种方法:非参数分析法、Cox半参数分析法及参数分析法。参数分析法要求对失业持续时间的分布作出假定,非参数分析法和Cox半参数分析法对失业持续时间的分布不作要求,但非参数分析法忽略了样本之间的异质性,因此,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Cox半参数分析法。

三、数据描述

本经验分析的数据来源是2011年城乡民生问卷调查,样本数据是包含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筛选出曾经失业过的城镇人员,所获得的样本数据共有484个。总体样本主要的统计特征如下:

从性别结构上看,经历过失业的人员中男性所占比例低于女性所占比例,到调查期截止时,仍处于失业的人员中男性所占的比例为51.9%;从年龄构成上看,失业人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及40-49岁这两个年龄段;从受教育状况上看,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总体比较高,这表明了近几年我国城镇失业出现的新情况,即高学历失业者不断上升,主要原因是高校扩招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双重因素造成的;失业持续时间表明了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难易程度,从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时间上看,江浙沪城镇人员失业的平均持续时间为5.4个月。截止到调查日,仍未找到工作的失业人员为27人,占总失业人口数的5.58%。

以上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方面阐述了失业人员的现状,对照调查问卷的初始设计可以发现,所采用的样本数据在这三方面的差别很小,这说明了本研究的样本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四、Cox风险回归模型及估计结果

1、计量方法及数据的选取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生存分析方法中的Cox风险比例模型。本文在现实研究需要和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可能影响失业状态转变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个人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家庭年收入;社会因素包括原工作单位性质、工作年限、是否收到过就业信息、是否参加过免费就业培训、是否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是否购买商业保险、每月缴纳的保险费、是否领取失业保险金以及现在的住房情况。本文主要采用Stata分析软件中的sts test命令对变量进行对数秩检验,统计分析显示,最后进入Cox风险回归模型的预后因素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家庭年收入、原工作单位性质、工作年限、是否收到就业信息、是否领取失业救助金以及现在的住房情况。

2、Cox风险回归模型

(1)模型的建立。在过去几年中,生存分析的回归模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实证分析中。其中最常被用到的模型是Cox在1972年提出的Cox风险回归模型。本研究建立如下的Cox风险回归模型:

?姿(t|z)=?姿0(t)exp(?茁'z)=?姿0(t)exp(x1?茁1+x2?茁2+…+xn?茁n) (1)

式(1)中,?姿(t|z)表示在给定Z=z时的风险函数;?姿0(t)表示潜在的风险函数(underlying hazard function);回归变量(即协变量)z'=(z1,…,zp);回归参数?茁'=(?茁1,…,?茁p)。exp?茁jzj表示第j个因素对?姿(t|z)的影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姿0(t),则有?姿(t|z)=?姿0(t)exp(■?茁izi),?姿(t|z)/?姿0(t)即称为风险比例。回归系数?茁i反映了在其他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zi改变一个单位所引起的风险比该变量为exp?茁i。

(2)似然函数。在Cox风险回归里,?茁i的估计采用极大似然法。设失业的持续时间T的累积分布函数为F(t)=r(T

(3)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利用Stata软件进行Cox风险回归模型拟合度的检验,NA累计风险函数沿45°斜线方向延伸,表明它大致服从风险率为1的指数分布,因此模型的拟合性较好。

由表2的参数估计可以得出,影响失业人员再就业因素中较为显著的个人因素有年龄,社会因素有原工作单位性质、工作年限、是否收到就业信息以及是否领取失业保险金。年龄的风险回归系数负,这表明年龄越大,实现再就业的可能性越小。且年龄越高一个等级,实现再就业的机会是年龄较低一个等级机会的0.55倍。年龄因素是江浙沪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一个重要的阻碍因素。

原工作单位性质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数,表明原工作单位性质是非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人员,其实现再就业的概率会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并不大。这可能是在经济转型中,国有集体企业失业人员能在市场化经济中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从而与非国有集体企业失业人员在寻找工作积极性上的差异越来越小,甚至超过非国有集体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概率。工作年限与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概率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表中,工作年限的回归系数为0.0557,风险比率为1.0573,表明工作年限越长,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机会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

是否收到就业信息的回归系数为正,没有收到就业信息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概率是收到就业信息失业人员的1.42倍,这与劳动经济学的理论相悖。劳经经济学指出,如果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越完善,劳动者获得就业信息越充分,求职者与用工者之间的匹配和磨合时间就越短,从而实现再就业的概率越大。而本研究中,没有收到就业信息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概率比较大,可能是由于收到就业信息的失业人员降低了去获取其他就业机会的积极性,而本人技能与所获得的就业机会的匹配度不高,从而其实现再就业的概率比较小。

是否领取失业保险金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4525。正号表明,没有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其实现再就业的概率是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1.57倍,这符合劳动经济学中的工作搜寻理论。根据工作搜寻理论,领取失业保险金会降低失业人员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其实现再就业的可能性较低。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传统被认为是影响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因素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因素对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影响不大。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可能是因为1998年高校扩招之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个体间在文化水平上的差异性较小,因此对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影响不大。在健康状况方面,由于受访者中绝大部分是健康状况较为良好的人,具备成为劳动者所需要的健康素质,因此得到的样本数据具有一定的偏差,从而得到健康状况因素对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影响不大的实证分析结果。

五、结论

为了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和谐发展,政府应当制定完善相关的政策。一是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帮助高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高龄城镇失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损耗较大,他们一旦在劳动力市场上失去工作,实现再就业的难度就增大了。为此,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促进高龄失业人员就业的优惠政策。二是政府就业服务机构在为失业人员推送就业信息时,应当针对失业人群的特征有选择性地进行分类,从而提高失业人员与就业机会的匹配度,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三是要将失业保险金支付转化为对失业人员的工作激励,完善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机制,使得失业保险金在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参考文献】

[1] 熊银凤:长沙市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2] 龚文娟、雷俊:“生存理性”下的选择:失业者再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9).

[3] 吴碧英、吴晓琪:失业者失业持续期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春市失业人员为例[J].税务与经济,2008(1).

[4] 熊毅:失业持续期影响因素的Cox模型分析——以重庆市失业人员为例[J].民风,2008(9).

[5] 吴晓琪:基于生存分析法的失业持续期影响因素研究[J].江淮论坛,2008(6).

[6] 孙婷:中国城镇失业人口再就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

[7] 魏立萍:失业再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对厦门市再就业的经验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07(5).

[8] 高毅蓉、林玳玳、林原:我国再就业影响因素和就业结构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2(3).

第8篇

【关键词】资本市场 经济结构转型 助推

作为金融深化的主生力量,资本市场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对经济增长可谓意义重大。而目前,中国债务性融资目前依然高度依赖产品信贷,这种融资结构无法满足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因此,中国金融结构转型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关键是要加快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而这对于产业并购重组和资金配置都极其重要。基于此,笔者将对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助推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分析。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助推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

首先,经济结构转型需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政府投资和对外出口,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入,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推进,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地位不利,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供需平衡不断恶化,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外需严重萎缩之下,中国采取了诸如4万亿的更大规模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通胀和银行信贷的大规模紧缩导致大量的企业倒闭,改革发展已经证实,这种依靠有计划的大规模投资而不是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经济增长不符合市场规律,迫切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将经济增长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而优化经济结构、提升投资效率则是转型的重中之重和难点。投资结构很大程度决定经济结构,因此,经济结构转型必须从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着手,而多层次的资本结构是引导储蓄投资的重要渠道,更是优化投资结构的重要抓手,所以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其次,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够有力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主要的资本来源是依靠银行信贷、股票市场融资、债券市场融资和FDI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多层次多工具的资本市场体系。从总量来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能够通过“储蓄-投资”渠道产生总量资本积累效应;从存量来看,存量资金间的配置能够影响经济结构转型,这样,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一方面能够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缓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外生冲击;另一方面,不同性质的资本市场还能起到互补,如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的互补,通常,银行信贷具有典型逆周期调控作用,即经济增长时信贷供给会增加,而经济衰退时信贷供给会减少,而资本市场则是标准的顺周期资本供给市场,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时,银行信贷可与资本市场相互替代、补充,缓解经济的波动。特别是随着中国金融深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资本的不断积累,目前,债券市场、FDI等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存在,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了异质性的不同作用。当前,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扮演重要的媒介作用,特别是在创业板市场推出后,包括相当部分的第三产业的新型中小企业能够在股票市场上市融资,社会资本在财富示范效应的带动下进一步鼓励了其参与投资,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产业发展,在最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资本市场以其筹资、促进经济要素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作用,在经济结构转型中起到了强大的助推动力。

二、进一步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经济结构转型助推作用的对策建议

如上所述,多层次资本结构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助推作用毋庸置疑,当前,笔者认为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着重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积极创新银行业务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急需要银行加快研究分析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和市场,主动融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国家战略之中,积极创新银行业务:一是要尽快建立专业研究团队,通过新兴产业数据搜集、信息整理分析研判,提高银行信贷投放和授信额度判断,加强规范贷款项目管理,科学放贷。二要创新科技银行业务,有效结合资本和科技,这是银行支持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金融创新,银行应研究建立独立的科技银行或成立承担科技银行功能的业务部门,一方面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积极沟通合作,另一方面国家要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参股战略新兴产业,同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控制风险的同时加大鼓励科技银行为初创和成长的战略新兴产业提供融资贷款。

(二)加快发展股票市场

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基本建立了一多层次的股票市场体系,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内的蓝筹股主板市场;包括为“五新三高”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资本运营平台的中小企业板;包括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资本运作平台的创业板及场外交易市场(OTC),如新三板市场等。截至2015年8月14日,上交所上市公司1071家,股票市价总值约为324851.13亿元,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1729家,股票市价总值约为224,812.82亿元,中小企业板有上市公司767家,股票市价总值约为9,723,592,796,352元,创业板有上市公司484家,股票市价总值约为4,812,581,369,146元。随着股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经济增长的资本积累渠道作用逐步显现,有研究表明,规模不断扩大的股票市场与信贷资本间的“备用轮胎”效应越来越显著。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但政府却大量吸收利用FDI,FDI对股票市场融资形成的挤出效应充分暴露了国内金融市场不健全,储蓄-投资转换效率低下,特别是FDI对第二产业,如初级交工制造产业的侧重发展投资,也与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变的趋势不相符,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作用,为经济结构转型注入动力:一是进一步推进主板大型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整体上市,扩大证券市场供给规模,提高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市值规模,为这些产业的长远发展和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创造条件。二是逐步深化中小企业板建设,鼓励部分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并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并购、再融资和股权激励制度安排,优化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三是大力发展完善创业板建设。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历史关口,创业板要发挥好推动战略新兴产业成长的渠道功能,就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建立市场化的筛选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规范创业板上市法人公司的治理结构,引导创业企业长远发展。四是综合考虑投资者偏好、监管、法律法规等扩容新三板,推进OTC发展,为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股权流动平台,满足融资需求,从而促进三板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提供上市储备资源。

(三)扩大深化债券市场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目前债券市场的深度、广度都获得较大拓展,形成了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基本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市场体系,也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其占比甚至超过股票市场维持较高水平,2014年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的比重为67%,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的企业达到1024家,较2001年增长二百多倍。有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企业债券净融资9286亿元,债券市场对社会融资规模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合计为39%。但是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债券市场还处于初期的先天发展不足阶段,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较低,债券市场应当与股票市场一起成为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金融中介,发挥其资本积累的内生作用、提升效率,因此,我国要扩大深化债券市场,一要鼓励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针对一些特定技术项目、资金用途较为明确的企业发行债券,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信息技术产业等更易获得机构投资的亲来,在配合企业发展战略,合理控制融资节奏的同时是不错的融资选择。二是要稳步推进中小企业结合债券发行,鼓励经营绩效好、成长速度快的多家中小企业联合发行公司债券或债权信托基金,提高融资成功率。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等在内的国内金融改革,只有通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短期拆借市场利率和长期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才能真正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发挥更大的助推作用。

三、小结

多层次资本市场助推经济结构转型除以上具体的积极创新银行业务、加快发展股票市场

、扩大深化债券市场外,还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市场化运行机制,从确立企业的市场投资主体地位、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健全监管等方面为其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还应围绕促进资本市场与经济结构转型实现良性互动的配套政策,包括工商、税务、财政等方面进行研究,为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型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晓芳.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第9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知识经济;经济转型;现代化

21世纪中国能否成功地从计划体制的工农业经济转型为知识经济,关系到中国能否顺利地实现第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由卡尔·达尔曼(CarlDahlman)领导的世界银行学院研究小组同中国政府和知名学者紧密合作,对此作了充分的研究,其成果《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的中英文版同时面世,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一、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任务是迅速知识化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和人口不断现代性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20世纪全球现代化的主题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服务业化。进入21世纪,现代化的主题则是知识化,即发展知识经济,建立知识社会,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实现人类更大的福利。对中国而言,现代化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延续先行国家之路,先工业化再服务业化,进而知识化;另一种是并行促进三种社会转型,即同步推进向工业社会、服务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转型。

中国究竟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由卡尔·达尔曼博士负责的世界银行工作小组提出了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在全社会实现知识化,从而直l接完成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这一研究是世界银行应中国政府之邀而做出的,其较早版本曾作为中国制定“十五计划”的参考资料提交中国政府。回头来看,报告中的很多思想在国家“十五计划”,和科技、教育以及高技术产业“十五发展专项规划”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世界银行报告的价值关键在于:它立足于中国实际发展阶段,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重大发展挑战;它运用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从全球视角提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建立知识社会的重大发展方向。正是因为世界银行的专家能够从全球和国际比较的视角,在充分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基础上提出战略框架,使得这份报告独具翘楚。

二、中国发展面临的四大挑战

在此特别就本报告的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作一些介绍和评论。报告首先分析了中国现阶段面临的四个挑战,这些挑战决定了中国必须是几个转型并行、相互交织,且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重大挑战包括:

第一,失业的巨大压力和创造就业的重负。中国劳动力人口占世界总量的26%,决定了中国面临着持久的就业压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又加重了这个问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是“高增长高就业”,但20世纪90年代是“高增长低就业增长”,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分别为10.1%和1%,新增就业人员7241万人,仅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吸收劳动力的1/3。与此同时,大部分劳动力还处于低技能的岗位和低生产率的部门,如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印度的75%,美国和法国的5%;制造部门劳动生产率也只有印度的92%,不足美国和法国的5%。经济增长的实质一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劳动力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是美国的100多倍,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提高农民收入必将排斥农业劳动力;中国的水泥产量是美国的5.7倍,电视机产量是美国的3.2倍,煤炭产量是美国的1.25倍,改造传统工业也将排斥低技能的工人。过去5年,国有工业和集体企业的就业岗位减少了1/3,约4600万人,其中制造业、商业、建筑业和采掘业占80%。因此,中国不仅就业压力重,而且劳动生产率低下,低劳动生产率下的就业比重过高,进一步的经济转型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

第二,保持增长的持续性。一般而言,只有较小的国家能在长时间保持高增长。过去35年中(1965—1999年间),只有博茨瓦纳、也门和新加坡的增长速度高于中国。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都呈现下降趋势,根据瑞士管理发展研究院《世界竞争力年鉴》的排名,中国由1998年的第21位下降到2001年的33位;而在《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中国也由1998年的42位下降到2000年的44位。

随着中国加入WTO,这一问题将更加严峻。过去20多年中,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从附加值看,2000年农业附加值相当于1978年的2.77倍;工业附加值相当于1978年的11.2倍。1999年,中国谷物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1.9%,棉花占21.0%,油菜籽占23.8%,肉类占26.3%,烟叶占34.9%,花生占38.2%,水产品占29.5%;水泥占35.6%;电视机占26.5%;钢产量占15.9%;化肥占18.8%。中国各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世界出口比重在10%到30%之间,但是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仅为3.08%。中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既要改变本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从要素密集投入、污染密集型投人为主转向非能源密集、非污染密集型投入为主的结构,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转变,同时还要调整本国贸易结构,增加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

过去20年,中国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两种因素:资本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1979—1998年,中国平均年增长率9.7%,而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别贡献了3.8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阿尔文发现,期间中国TFP增长率只有1.4%,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只有19%,比绝大多数人的估计要低得多。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在世界上已经处于很高的水平,不可能继续提高,甚至有可能下降。因此,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应当主要靠提高TFP。而提高TFP可依赖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应,但根本措施还是要靠长期的无形因素(如知识、制度等)。这就是在21世纪提出知识发展战略,强化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根本原因。

第三,收入不平等和地区差距日益扩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从国际比较看,中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基尼系数提高了35%,是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估计,1998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0,最高收入的10%人口与最低收入10%人口的收入之比为12.7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收入差距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中国收入不平等性在迅速增加,基尼系数由1991年的0.282提高到1995年的0.388,也增加了38%。中国收入差距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且不仅收入差距扩大,公共服务水平差异也很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按现价计算,1985年为1.72倍,2000年为2.79倍;若按不变价格计算,1985年为1.53倍,2000年扩大到2.04倍;从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看,1985年为2.12倍,2000年为2.99倍。二是各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不仅人均GDP等经济发展指标差距扩大,而且知识差距也十分明显,报告中引用了我们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西部地区的知识发展水平仅相当于东部的35%,其中获取知识能力仅相当于东部的14%,吸收知识能力水平为81%,交流知识能力为31%,在人均FDI和互联网的普及率上前者更是只有后者的8%和12%。北京知识发展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倍,上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3倍,天津为2.8倍,广东为2.1倍。而大多数西部地区均属于知识资源水平低的地区。其中西藏知识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2%,贵州为38%,青海为44%,云南为49%,内蒙古为57%。三是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2000年农村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为13%,1000元以下的占14%,两者收入差距4一lO倍。城镇收入最高户与最低收入及最低收入困难户收入之比,由1996年的4.12倍扩大到2000年的5.70倍。上述三大差距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差距,它将在知识迅速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过程中继续扩大和加深,导致新的知识贫困。

第四,环境可持续问题。中国主要的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恶化、生态破坏日益加重。中国GDP(按PPP计算)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约占世界总量的10.8%(1999年),但是每年的水资源消耗量相当于美国的1.17倍;每天排放的污水量相当于美国的3.30倍,居世界第一位(199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15%(1997年);煤炭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29.7%(1999年)。这种增长类型不仅无法实现长期持续高增长,同时还使中国十几亿人口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威胁。报告明确提出,中国需要确保资源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资源密集、能源密集产业转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产业,从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驱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向知识要素驱动模式,也必须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高度自给自足,向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最终从高增长、高能耗、高污染、不可持续模式转向高增长低能耗低污染改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实质是,从要素驱动的增长转向知识驱动的增长,从要素为基础的社会转向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知识要素的特殊性还在于知识是可替代的,对环境、生态是友好的,知识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三、中国在全球知识革命中的定位

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与其说是经济竞赛不如说是知识竞赛,经济投资与其说是物质投资不如说是知识投资,经济增长与其说是要素驱动不如说是知识驱动,国际差距与其说是经济差距不如说是知识差距。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首先表现在R&D的高投入。尽管发达国家R&D占GDP比重比较高,但还是呈上升趋势。同时,国防研发资金比重在下降,民用经费上升;其次,研发合作增加,既可以交流知识也可以创新知识。获取全球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外国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费支出迅速增加。第三,R&D、品牌、营销等无形资本投资比重在上升,设备、机器等有形资本投资比重在下降。一些发达国家无形投资已经占总投资的一半以上,超过有形投资。第四,教育和培训等人类资本投资越来越重要。OECD国家接受中等教育的成人比例由22%提高到4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显著提高。

相比而言,第一,中国不是世界R&D支出大国,中国人口占世界总量的1/5以上,但是R&D支出占世界总量的2.5%(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占GDP的比重仅为0.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2%。第二,中国也不是科学创新大国,中国科学论文占世界总量的1.4%,只在极少数领域处于世界前列水平。尽管近年来科学论文数量迅速提高,但是中国论文引用率只有0.97,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47。第三,中国也不是技术创新大国,1998年本国居民专利申请数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1.78%,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有10%。第四,中国不是技术输出大国和引进大国,1998年中国的技术转让和许可费用收入占世界总数的0.1%,而美国高达55.5%;技术转让和许可费支出占世界总量的1.2%。

当代的世界知识革命使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条件和机会加速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但这是有条件的追赶过程。这个追赶过程既包括经济的追赶也包括知识的追赶和制度的追赶。而且,中国实现追赶不仅具有中国历史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即加速人类的知识化,并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正是基于上述分析,该报告提出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知识化的定位:发展知识经济不是简单地发展高科技,所有的部门都可以利用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有效地运用知识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国民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此,中国应当优先获取利用全球知识,强化本国吸收知识的能力,提高本国创新知识的能力,扩大知识的扩散、应用范围。

四、建立知识经济与社会的四大支柱

在一个农村人口占2/3、农业劳动力占1/2的社会里,如何发展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该报告富有建设性地提出构成知识经济社会基础的四个支柱。

第一个支柱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知识和技术在中国是稀缺资源,必须建立一种激励制度,促进知识的有效创造、传播和利用。政府应当成为适当制度的构建者和激励提供者。政府应当从统治、控制到治理再到良治,这需要制定公平、透明和稳定的规则,确保执行,形成正式的法治;构建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竞争的制度支持市场运行;建立国际公认的定性标准和管理指导方针;构筑独立监督的管理权威,从而强化管理框架;强化对私人部门的支持,尤其要消除服务业中私人发展和外商参与的障碍;改革制造业和重工业中低效的国有企业,放开能源、运输、电信和金融等部门的竞争;完善的社会安全网络;提高劳务市场的灵活性;确保所有的社会成员均获得平等的经济机会,尤其是那些甚至在发达经济中也经常受到歧视的群体,如妇女、少数民族和未受良好教育者及未充分就业者。

第二个支柱是建立学习的社会。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投资于十几亿人口,从而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本,这是人口包袱变为经济财富的根本途径。最大的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最大的人力资本收益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所谓学习型社会是人人都有机会学习的社会,能够终身学习的社会,并且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获得教育机会的社会。尽管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5以上,小学、中学在校人口占世界总数的1/5,但是,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只有世界总数的10%。1998年我们提出大力发展、超前发展高等教育,放开高等教育市场,改变国有国办、高度垄断的模式;2000年我们进一步提出将9年义务教育逐渐扩展到12年,加快城市高中教育普及率,同时也加快农村高中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普及率。世界银行的这一份报告也进一步强调中国应将义务教育由9年扩展到12年。

在中国如何发展高等教育曾有过激烈的政策辩论,其实质是要不要开放高等教育市场。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始终是国家控制、政府办学,尽管过去社会和私人投资比重不断增长,但是政府的投入仍然高居2/3的比重,政府部门仍通过各种行政手段直接控制高等学校人、才、物和日常运转。世界银行报告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国家标准,必须加以提高,包括:将迅速发展的私人教育部门纳入到正规教育体系中去;将教育主管部门的角色由一个教育提供者转变为教育质量的保证者,给予高等教育机构更大的自主权;重视软技能(例如管理以及服务部门增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技能)。最近,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放开非义务教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办学格局,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改变过去依靠政府投入的过于单一的“国有政办”的模式,对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通过整体改制,转由社会力量经营,实行国有民办;可以由社会各方面筹资,以合作形式办学,实行公有民办;社会个人出资,实行民有民办。另外,国家将继续对贫困地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工程”,建设和改善农村小学和初中办学条件,并拨出专项基金,建设改造教育用房;国家实施“西部职业教育工程”,面向农村培养和培训中等实用职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高等学校校园网和远程教育工程,实现网络化教学管理、电子化图书馆,建设远程计算机教育工程,建设教育资源信息化工程,包括大规模教育科研数据库系统、图书情报系统等。报告还特别提出利用海外华人的宝贵资产。目前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还只有1/3回国,中国还属于人力资本净流出国,力争做到流出和流入相等,由人才损失变为人才收益,如美国人才净流入收益为40亿美元,1995年到1996年有12万名大学生进入国外机构而中国为净损失6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包括个人支出和捐赠)的10%以上。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人才流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还是人才流失。中国还可以利用宽带网发展教育。

第三个支柱,建立信息基础设施。近年来,中国信息与通讯技术出现了爆炸性增长。1995—2000年,中国电话用户年增长率为29%,移动电话用户年增长率为88%;电脑生产量年增长率为52%(如果包括进口量这一增长率将更高)。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IT技术应用大国。到2001年6月底,中国拥有电话2.8亿部,其中移动电话1.16亿部,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过美国,到2004年可能超过美国总人口数;2004年中国还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计算机应用市场。根据信息产业部吴基传部长的估计,今后5年中国的IT产业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IT产业产值将占GDP的8%以上,固定电话用户将达到5亿户,全国普及率40%以上。中国移动电话超过美国,表明发展中国家IT产业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跳过工业化国家经历的中间阶段。

报告还详细讨论了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建议中国电信市场必须进一步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实现普遍接人原则,降低市场进入门槛和壁垒。如果从各类电信服务的绝对价格来看,中国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如果从相对购买价格看,中国仍属于费用昂贵的国家。最近,中国取消了入网费,我们认为这是顺应发展趋势的。政府应当从原来的管理者转变为聪明的管理者,从经营者转变为监督者,促进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网的互连,促进IT技术市场与服务市场的统一,促进各地区IT技术标准与制度规则的统一,也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及电信网络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降低农村及贫困地区服务成本和服务价格,实现普遍接人、普遍服务的原则。

第四个支柱是建设技术应用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对中国而言主要是更多更有效地使用技术,既包括新技术,如ICTs,也包括旧技术,如电力、输电等技术。在整个经济中更加广泛更加迅速地传播技术,以期提高整个经济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报告指出,实现这一功能,首先应建立统一的市场,例如在各地区之间实行开放贸易,取消各类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通过价格和市场竞争推动先进产品的扩散;取消各类低效率的规章制度,建立足够强的激励机制,推广技术;改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工作安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严禁各省对相同产品制定不同标准(如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等)。

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最优先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4%提高到2005年的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将由2000年的9%提高到16%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由15%左右提高到25%左右。报告对于中国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同时也指出,还存在忽视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倾向。

五、中国建立知识社会的全球意义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国始终是一个世界的巨人。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统一,文明璀璨,而且,还有着持久的生存延续性,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过去半个世纪,特别是过去一代人时间里,中国再度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20世纪人类发展最重大的事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