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艺术与教育论文

时间:2023-03-17 17:59:42

导语:在艺术与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艺术与教育论文

第1篇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教育,讲究琴棋书画一体,诗书画印相得益彰,从而达到综合审美教育的培养目的。我国的书法教育历来追求“心正则笔正”,通过笔墨来“正风俗,移教化”,所以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琴音表德”。倘若把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看作他学问的终极标准,那“琴棋书画”则是这一标准的具体表现。技艺的培养建立在德行修养的基础之上,也体现在自我人格的完善中。正如孟子所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在“以德立艺”的优秀传统中,发扬我国传统艺术教育思想,运用审美意象的感染力,提高人的综合艺术素养,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健全,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值得思考的话题。中国传统艺术教育还有“神乎其技”的传统,高超的技艺往往会被神化,如顾恺之“画龙点睛”的传说、王羲之“画雨即下雨”的传说等。然而“神乎其技”必须“进技于道”,这才可能达到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神乎其技”需要艺术研习者反复揣摩、刻苦训练,故有“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精可生慧”之说,并逐步克服呆板技法的束缚,在表现手法上运用自如。正如“庖丁解牛”表现的那样,不但表现出高超的技艺,也在认知层次有所提高。传统艺术审美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形成了优秀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传统,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艺术审美教育的经验,对当代高等艺术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现在我国高等学校一直以培养“以德立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目标,这恰与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教育理念相契合。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备受瞩目。然而,艺术教育真正的实施和发展状况却不尽人意,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对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的不断攀升,人们把更多希望寄托在学校培养的技能上,加上追求升学率以及与实际操作矛盾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得艺术教育在实际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重视,甚至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素质效应。

二、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加强普及,积极引导,形成潜移默化的渗透力

艺术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即艺术的普遍性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性相结合。在艺术教育中,应自始至终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准。高校应当将艺术教育融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个人修养,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将艺术教育课设为选修课,并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普及,其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在入校前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缺乏对文学艺术的理解、缺少在艺术教育工作过程中的兴趣。如果完全采取自愿的原则使大学生对艺术教育课程进行选择,那么很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失去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无法弥补艺术教育的缺失,但如果采取强制性机制措施对所有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部分大学生因不解、反感而对艺术教育产生厌恶、抵触情绪。因此,高校应当研究合理的教学体系,采取恰当的方法和形式,引导学生接受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艺术教育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人文化素养。

(二)精心设计,注重品鉴,发挥经典作品的吸引力

高校艺术教育应当改变以往重艺技训练的思想,逐步转向重艺术欣赏和艺术审美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已经不是年龄的黄金时期,在艺术技巧、技法等基本功训练上,要比中小学生费力耗时。然而,大学的艺术教育,又不允许学生投入过多精力。面对这些“艺术技能”训练,显然不能成为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兴趣所在。与初等教育学生相比,大学生知识储备优势明显,他们的认知与思维能力在大学学习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而,对于理性认知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可以尽可能地通过参观博物馆、艺术馆以及各种形式的艺术演出等,更多地去接触和感受艺术。另外,也可以不定期地举行各种艺术讲座、举办艺术活动等,在思想上积极引导,结合现场感受,促使大学生从理论上掌握中华民族艺术的特点,探寻蕴藏在艺术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领略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艺术教育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不断学习和剖析经典艺术作品,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乃至个人修养的目的。

(三)发掘传统,开拓创新,把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力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伟大劳动人民的思想精华、智慧结晶。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指出:“我国古代的教育以音乐为中心”,而“乐的正常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总括”。“和谐”一直以来被儒家所推崇,并以音乐为教育的中心主题,在音乐的感化中,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和敬”“和顺”“和亲”,进而呈现出社会的和谐统一。肇始于魏晋时期的中国山水画,是人们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境界寄托于山水自然、表达于笔墨之下的产物。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更是将人们的居住环境融于自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园林景观艺术。另外,中国的传统艺术器具也渗透着和谐之美,例如竹笛的清脆悠远、古筝的悠韵寂寥、琵琶的轻拢慢捻、二胡的绵邈深沉。当今大学生面对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时,在领略民族音乐、民族绘画艺术时,在感受传统园林艺术时,一定能体味到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依然未变的和谐、温暖、自然以及宏大的精神魅力。高校应当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和特征,开拓创新,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艺术,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品格,并最终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传承下去,将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三、结语

第2篇

整体教育规划下的导览义工艺术教育

美术馆主要借助各种类型的艺术作品为平台,开展主题丰富的、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对艺术作品的赏析是艺术教育活动的第一步,也是整个教育活动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导览工作是迈开这一步的重要举措,是展开社会艺术教育的第一个环节。因为,大部分导览义工来自非美术专业领域的普罗大众,所以,更能从大众的立场换位思考,思其所想、言其所感,是美术馆了解大众诉求的、理想的渠道和重要信息来源,这是成功实施社会艺术教育的前期基础。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些义工没有艺术专业背景及缺乏教育专业背景,更需要接受美术馆更为专业化、特殊化的艺术教育培训,才能成为美术馆推广艺术教育的尖兵。

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美术馆的经营与发展的现状,义工日益成为美术馆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尤其是导览义工已成为美术馆教育部门运作的主要生力军。但是美术馆对义工的教育则相对滞后,特别是对导览义工的艺术教育培训工作,存在内容的局限性和教学的随意性等问题,从根本上分析,是因为美术馆缺乏整体而系统的,具有美术馆教育特质的教育规划模式和教学策略。

学者R•Szczypkowski认为不同的成人教育活动因情景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划过程,但都应包括五个共同的程序:1.评估学习者需要;2.考虑可用资源;3.设定预备达成的明确目标;4.选择和组织确实的学习活动;5.评鉴活动的成效。

笔者在吸收和借鉴他的观点基础上,结合美术馆艺术教育特质,构思适宜导览义工教育的整体规划模式,其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及环节:

1.教育环境和资源的考察

美术馆不仅是一个汇集多元文化信息的艺术资源会所,还是一个环境优雅、现代设施齐备的、可自主学习的场域。美术馆以视觉艺术品为沟通媒介,为学习者提供直接体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的机会;并运用现代科技和媒体设备,将单纯的展示空间拓展为公众教育信息的立体网络。例如在2005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展”,策展人采用高新科学技术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为观众营造出一个空间立体的、动态的艺术体验环境。展厅中央设计了一条斜形通道,一眼望去透视感极强,该设计立体的展示“透视”,这一在文艺复兴时期被欧洲人发现并使用的艺术手段,帮助观众直观感受这一人类文明的魅力。而且在展厅现场,美术馆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其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的影音资料,使观众对展览的概况、主旨,及其对后世艺术发展的影响等问题有一个系统和框架性地了解。美术馆内免费开放的电子浏览室和艺术图书室资源、为观众提供了自主学习的优良环境。美术馆的网站和工坊也是大家汇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人们在这里不仅学习到新的知识、交流想法,也增进了人际关系,增强了参与意识与责任心。

2.学习者综合情况的了解和分析

学习者情况包括学员基本情况和学习需求情况两个部分。了解学习者综合情况有助于教育者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和教学策略。教育者可专门开设一堂自由交流课,增进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相互间的了解。还可以通过给学员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学员的知识背景和水平等基本情况,为之后的课程安排和内容设置提供参考。综合分析导览义工的角色可发现,他们集受教者和施教者双重角色于一身。

当他们接受美术馆教育培训时,是一个孜孜以求、谦虚好学的学习者;当他们在展厅为观众作导览讲解时,则是一个孜孜不倦、妙语连生的教育者。他们接受美术馆的艺术教育培训,并把所学回馈于观众。因此,对导览员义工的教育具有多米诺效应般的影响力。美术馆应该将义工的导览水平,当作映射美术馆教育综合水准的一面镜子,以提高导览义工专业成长与发展,作为美术馆社会教育不断努力的方向。

教育活动目标的设定

教育活动目标的设定为教学的开展提供具体指导,并提供评量教育活动成效的尺度。开展导览义工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培育美术馆导览生力军,因此,他们要具备美术馆教育人员的相关知识和能力。那么,美术馆教育人员要具备哪些方面的学识和能力呢?早在1987年的丹佛会议以“博物馆教育中的博物馆教育人员”为题展开讨论,对美术馆教育人员所必须具备特质达成以下共识:

(1)具备推动博物馆及艺术教育的热忱;

(2)从事以艺术品为主题的教学;

(3)能够直接回应参观者的兴趣,成为一个好听众;

(4)具有对参观者学习能力与需求的了解与敏感度;

(5)能够示范视觉感受与思考的技巧去领会艺术品精髓;

(6)提供机会给观众去领会这些技巧;

(7)依据观众的理解力选择性地提供资讯;

(8)使观众更易于领会博物馆经验与艺术接触;

(9)以观众的角度欣赏,扮演一个学习者的角色;

(10)懂得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技巧:如发问及提供讯息、引导讨论;

(11)激励观众发现新意。

可从三个方面概括这些特质:即怀有对美术馆事业及其教育推广的热诚;具备在艺术品及艺术相关方面的综合知识能力;具有灵活的导览技巧和一定的教育方法。因此,这些特质的培养是导览义工教学方案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教学方案的设计

教学方案包含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策略的制定三方面。美国博物馆界学者EllieBourdonCaston提出博物馆教育应视为由博物馆、教育及专业学科三部分统整与结合的教育观点。以此观点推导可得出下面的教学模式:要推动美术馆教育就必须全盘考量美术馆、美术以及美术馆教育的原理原则与方法三个方面。因此,导览义工教学课程应打破以往导览培训课程“就展说展”的、只涉及专场展览和作品内容的惯例,还应增加艺术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例如中西美术简史、艺术概论、美学概论等内容,以扩大义工的艺术知识面。课程内容还应包括具有美术馆教育涵义的导览知识和方法,以及实践这些导览知识和方法的导览演练。要培养一个优秀称职的导览工作者,必须要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训练,所以,在制定导览义工的教育培训方案时,理论学习和实务训练两者要同时兼顾。并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采用“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两种教学策略。

制定教育活动的评鉴计划

笔者拟定的这个教学评估方案,打破以往“教师为中心”的常规,采用开放民主评估方式,评估包括导览义工自我评估、导览义工教学团队的评估、现场观众的反馈意见等三方意见的整合。在进行导览实习环节,每位义工直接面对观察团成员和随机到场的观众,进行现场导览演练。教育人员编写意见反馈单并分发给现场的观众,及时收集并整理这些回馈意见表。

第3篇

(一)明确了各级政府发展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儿童、少年实行义务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并统筹安排实施。”可见,各级政府部门对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责任有了一定分配,且责任范围更加细致。

(二)明确了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办学模式《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办学形式要灵活,除设特殊教育学校外,还可在普通小学或初中附设特殊教育班”。《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要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普通小学……在普通小学附设特教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七条规定“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可以根据条件,通过下列形式接受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者其他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班就读;在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计划纲要更是明确指出要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格局。这些政策都明确规定了我国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办学模式。

二、我国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不高2001~2012年,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逐年上升,由52.02%上升到80.19%。尤其在2008~2009年,入学率由65.02%增长到79.05%,增长了14.03个百分点,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总体来看,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仍远远低于全国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而日本在1997年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就已经超过了“98%

(二)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足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1624所,处于最低水平,2012年创历史新高,达到1853所,增加129所,增速较慢,而这1853所学校,承担着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近37万,远不能满足其需求。据调查“全国尚有近500个3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还没有建立特殊教育学校”。而且在已有的特殊教育学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小、旧、破等问题。

(三)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从我国区域划分来看,各区域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以2010年为例,我国东部地区11省共有775所特殊教育学校,占全国的45.45%,中部地区8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539所,占全国的31.61%,西部地区12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391所,占全国的22.93%。可见,大部分学校都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学校数较少,特别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差距巨大。

三、完善我国特殊教育义务的教育对策

(一)完善我国特殊教育义务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推动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必须完善特殊教育义务教育政策,加快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立法进程,明确特殊教育义务教育责任主体,加大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此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制定政策落实情况相关奖惩措施,推动各项法律政策实施,而学校作为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法定组织,应明确政府对其的法律责任,承担起应有职责,以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针对目前情况,国家应采取硬性手段,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符合该地区的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目标。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该承担起建设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学校的责任,并将其作为国家验收地方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另外,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应从特殊教育专项经费中划出相当比例用于学校建设,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

第4篇

(一)“后艺术时代”。在人类文明的不同时期,“艺术”的范围、边界、媒介,都在发生变化,经历了“前艺术时代———艺术时代———后艺术时代”的范畴模式。前艺术时代“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紧密交织“,艺术”涵盖的范围极其广阔,以生产劳动、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巫术祭祀的形式,以木石铜铁这些简单的媒介,创造了辉煌质朴的史前艺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从物质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由“生产”转成“创作”“,纯艺术时代”来临“,艺术”有了相对明晰的界限,相对固定的艺术媒介成为划分艺术门类的重要指标,雕塑不外乎大理石、花岗岩、青铜等,绘画不外乎帆布、纸张、油彩、水墨等,音乐不外乎声音、节奏、旋律等。同时,艺术的“学科化”发展赋予了它自身的边界,艺术家在自身领域坚守,经营象牙塔式的超越日常生活的艺术创作,用纯而又纯的绘画、音乐、雕塑创作成就艺术经典。直至20世纪后半叶,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进入了“后艺术时代”。二战后的当代艺术家对自身的传统创作不断超越,消解了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的区别,摧毁了艺术与生活的藩篱,艺术在媒介、形式、观念上不断“穿墙越壁”“,艺术”从仪式化的祭坛上走下来,与日常生活、社会现实重新结盟,让“后艺术时代”成为一个无所不在、无人不能的“艺术化生存”时代。

(二)“跨界”创作。法国艺评家让-路易•普拉岱尔这样形容20世纪下半叶的艺术创作:“它身上带有了越来越多的悖论,无视越来越强烈的矛盾性,做出越来越出轨的举动。它变得无以伦比地挥霍,以自身的丰富性打碎了美学范畴间的界限,破除了文化的种种高低贵贱之分。”①从二战后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消解艺术与生活界限,消解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分野的艺术实践,至1990年代多元文化理念受到认可,艺术创作越来越开放,典型特征是媒介的多变、文化的多元以及观念的多样性。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图象、文字、地图、身体、行为等作为艺术媒介,艺术表达的手段大大增多并相互交错。比如在美术领域,架上绘画的主导地位开始松动,多媒体艺术、观念艺术、绘画与行为、影像装置,不断拓展美术创作的新领域。安迪•沃霍尔在商业社会繁荣完善的美国发现了“复制”和“商品”成为艺术品的可能性;大地艺术大师克里斯托夫妇投身“包裹艺术”,实现对后工业文化的思考;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以身体作为试验材料,挑战人类精神和肉体的极限……艺术作品不再局限于博物馆空间中的静态物质形式,而是一种向生活空间不断渗透的、存在时间延续的、互动的观念形态。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学科化”与“兼容性”

美院学生往往具有娴熟素描技法,音乐学院学生的乐理和主攻专业扎实,舞蹈学院学生都有过硬的形体功夫,但这都停留在“纯美术”、“纯音乐”、“纯舞蹈”的范畴,其实这种方式并没有根本解决艺术与新型社会形态需求的关系,现代艺术教育还需要涉及到“大艺术”的概念。从分门别类的“纯艺术”到海纳百川的“大艺术”,从“一元化”到“多元化”,从“象牙塔”创作到渗透现代生活各个领域,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应具备“兼容性”,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富于创造力的人,具有开阔视野、富有预见性的人,具有极强适应性、能进入社会各个领域的人。

当然,传统的艺术教育也需要被保留,专业基础教学、技能教育也有其必要性。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观念艺术的潮流中,“绘画的死亡”曾经一度成为艺术界流行的看法,不过到1970年代晚期,人们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传统的艺术形式上来,恢复在观念艺术的“时尚”中被遗忘的神话、记忆、幻想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美国的艺术家则试图摆脱极少主义缺乏感情的形式以及观念艺术过分理性的倾向,重新恢复感性的力量。多元时代的艺术创作应呈现多元放恣的艺术形态,艺术教育不能与传统经典完全割裂,而“格式化”的单一专业技能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

“纯艺术”势必会被保留,也需要有人继承,而新领域的艺术开拓也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国内许多艺术院校在实施传统教学时,对当代艺术存在一定程度的警惕,甚至把传统艺术与之对立起来,这种保守的姿态显然违背了艺术教育的本性。新兴媒体艺术的发展,已成为衡量各国艺术教育水准和创意产业活力的重要指标。2005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实验艺术系,率先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体系中以具体的媒介形式划分专业的传统,实验艺术系偏重培养学生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形式语言和材料媒体的能力,将综合材料、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植入课程,探索实验艺术的学院化教育模式。

三、高校艺术教育的跨学科延伸视野

(一)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延伸。艺术在当代所涉及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艺术本体问题了,它的问题涉及媒体、制作、产品、社会语境等诸多领域。在这种语境之下,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也需要符合这种艺术发展趋势,加强对艺术和社会文化之间关系的探讨。二十世纪德国前卫艺术大师波伊斯曾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这句话也成为后现代艺术的经典口号。他认为可以把一切媒介和人类的行为都囊括到艺术的概念中来,提出“扩展的艺术概念”和“社会雕塑”理论。波伊斯把他的课堂变成一个向所有人开放并能够使学生全面塑造自己的场所,认为“学校必须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教育机构。教育应该是对人的全面塑造。人必须被正确塑造,也就是说他必须被‘揉透’,他是可塑的,可雕的”。②波伊斯将艺术视为是一种改造社会、提升精神的力量,并为艺术干预社会开辟了道路。从此,艺术家必须是一个手工者的历史宣告结束,他们不再是单纯地画一张美丽的画,弹一首优美的曲,他们要改变生活,改变思想,改变社会。对于接受高等艺术教育的学生来说,当下的关注点不应局限于艺术概念和艺术体制的问题,而是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意义上来展开自己的思考。因此,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在量化的技法教学和扎实的史论教学外,还应具有开阔的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政治学的延伸教育,让学生在当今庞大多元的艺术体系中具备广博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社会关怀。

第5篇

(一)大学教育所需

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文化传承。我以为,缺乏书法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是缺乏中国特色的教育,是缺乏传统甚至割裂历史的教育。我们不能漠视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传统教育、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缺陷。大学教育关系到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抵制境外垃圾文化的侵蚀,弘扬民族文化方面高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书法教育作为我国独特的教育门类,大学应将它变成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抓手。大学教育是一种相对宽松的教育,需要多种协调方法,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步入健康的轨道。学习书法便是其一。事实证明,接受书法教育的学生能获得较强的协调和自控能力。书法教育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育形式。除专业教学外,高校应将其列入通识文化教育或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书法深深地植根于国学的沃土之中。提高书法水平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习其他传统文化课程。书法课可与大学语文等必修课和古典文学鉴赏、诗词欣赏、艺术概论等选修课相互促进,使大学公共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

(二)学生成长所需

孔子曾言:“里仁为美”。可视为对中国传统审美观的高度概括。如果说西方艺术重视外在的造型,那么中国艺术,特别是书法则重视内在的蕴涵。年青一代对我国民族文化及传统艺术了解不多,而西方不良文化正力图使他们变成外表黄皮肤内心却西化的“香蕉人”。书法教育具有“立人”功能,能够培养一大批修身重德,热爱传统艺术,以继承和弘扬书法为己任的学生,有利于树立事业心和使命感。书法具有培养性情的良效,能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书法如同练静气功,书写时要求入静、入定,排除杂念,符合养身规律。它可以调整心态,减缓压力,排遣胸臆,颐养性情,抒怀。书法是一门讲究悟性的艺术,对于训练学生的耐心、想象、准确和条理,是一项不可多得的心智活动。书法能使学生具备更多知识和技能。毛笔字具有形态多样、变化优美、富于艺术感染力的特色,其多种实用功能和艺术价值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书法在诸如广告、装饰、设计、传媒、教育等行业都有较好的用途,对于学生成才具有激励作用,而且也能为就业提供切实的帮助。书法作为选修课一般课时不多,课程开设并不妨碍主体课程。书法具有艺术表现和文化交流功能,学生通过书法活动能开阔眼界、扩大社会交往。

二、书法艺术全面引入大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引导

国家应在书法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方面有一定的举措。要明确规划,由国家教育部门出台引导性政策,提出纲领性、指导性意见。明确哪类院校需要开展书法教育,不失时机地在高校推广书法课程,充分发挥书法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将书法等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法规之中。另一方面,解决学科定位造成的发展障碍问题。如,由于建国后推行的是西方的学科划分体系和教学模式,而西方并无书法这门学科,因此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中书法长期被列名于美术学科之下,即美术学(书法),成为三级学科。张法认为:“书法为什么不成为二级学科,而只是美术学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呢?原因大概是没有专门的书法学院,不必特殊照顾。”如此,实为教育规划上的一种短视和失误。

(二)高校组织自身建设

要实现高校书法教育的规模化与规范化,首先要营造书法教育的氛围,大力倡导用书法来修身养性、提升素质的活动,从多方面拓展书法的人文价值和实用价值。本身设有书法专业的高校具有教学优势,要将书法课程面向全校开设,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尚未开设的高校要积极筹划,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通过开设书法课程,配备书法教师,改革评价机制。要结合办学特点,“因校制宜”。书法教育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课程建设方面。“就教育行为言,书法是古典教育的最后一块领地。”需将书法与本校培养方向结合起来。如,可分别侧重传统型、实用型、艺术鉴赏型等不同方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形成师资梯队,形成正规的培训机制。书法课由美术教师担任,易出现“画家书”现象,不利于书法教育。师资不足的高校要引进和培养专业教师。如,可从专业优秀毕业生中选用,或从专业团体引进与聘请。教材方面。高校书法教材不少,其中不乏出版较早、影响较大的。如,1985年启功主编的《书法概论》,经多次再版,发行10万余册。由于书法理论和教育理念的发展,教材需要有序更新。可跨校跨地区联合编著教材。教材编写与采用切忌“文人相轻”与门户思想,要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真正将教材规范化、科学化。

(三)示范与培训竞赛活动的开展

由于高校书法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状况,要使更多高校高起点加入其中并逐渐形成书法教育传统,就需有示范性教育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卓有成效的学校具有示范作用。如,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高校书法教育的先驱,从20世纪早叶至今一直沿续。20世纪60年代后,北师大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书法讲座。1987年受教育部委托,北师大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高校书法教师讲习班,培养了一批书法教师和创作骨干。此外,不少省份也有较早开展并取得成效的高校。同时,教育部门和研究团体可定期开展全国性或区域性培训竞赛。1981年,由中国书协、、全国学联等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千名大学生书法爱好者参加了比赛,百余名获奖者中,不少人后来成为了当代书坛中坚力量及高校书法专业教师。现在,一些省份成立了高校书法教育研究会,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要通过这类组织积极推进工作,并对发展模式进行探索。

三、树立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的正确理念

(一)明确培养要求

大学书法不同于中小学写字。教育部门将写字作为中小学学生素质的培养途径,将规范、端正、清楚作为写字的三个基本要求是适宜的。但若大学阶段仍维持这种要求而不变更,艺术灵性难免受到压抑。写字和书法虽密不可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写字的目的是交流信息,重实用性,书法更多的是创作和欣赏,重艺术性;写字力求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掌握技能,书法则重探索的过程和乐趣。可以说,写字为书法起到了由实用美向艺术美过渡的桥梁作用。大学书法教育不仅应重视技能教育,还应重视其美育功能。要从中小学存在的应展教育中摆脱出来,转向美育性质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高等书法教育完成了从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系统的教育层次和结构,并逐步走上规范化、专业化和学术化的道路。但在推进高校书法素质教育方面,显得不足。素质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需要进行专门探讨,在培养机制、目标方面更加明确、切实。

(二)提高书法水平

国家教委早已明确规定书法课为中小学的二级课程,应受到与体、音、美等课同等对待。中小学练毛笔字(一些地方作为地方课程),这是学生的起步阶段。若缺乏连续性,之前数年所学难免荒废。2010年6月,本人在学校三个不同专业的文科班调查发现,95%以上的学生中小学练过毛笔字,5%的还参加了特长班,但坚持下来的不多,几乎都前功尽弃。艺术兴趣的培养需要契机,若到了各方面走向成熟的大学阶段书法却尚未入门,那么学生今后就很难再与书法结缘,达到较高境界。书法教学中要革新教学手段。如传统教学中,写字技法演示有较大局限性,直观效果欠明显,不便于大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解决诸多难题,如通过定格、放大、慢放、循环播放等形式突出重点,使学生观察细致入微。提升书法水平是长期的过程。大学书法教育一方面要训练学生技能,同时,要进行理论培养,通过开设名家讲座等方式提高鉴赏水平,准确把握“师碑”与“师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延伸培养目标

第6篇

教师的语言要通俗化、大众化,流畅自然,让学生容易理解。要防止词语的堆砌,用词要丰富,追求语言生动形象,但不能一味地堆砌华丽的辞藻。要防止说半截话,满口定义概念、技术术语,晦词涩语,故作高深,使学生如坠雾中,如听天书,不知所云。要做到通俗易懂,要求教师应做到四点。一是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摸清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采用学生容易理解和喜欢的语言讲述。二是语言要简短完整,少用过长的语句。三是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声音适当。教师声音过高,学生容易紧张、疲劳;教师声音过底,学生不易听清楚,影响教学效果。抑扬顿挫的语调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四是语言有逻辑性,条理清楚。只有做到这四个方面,才能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提高教师语言的有效性。

二、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言要生动、恰当

语气就是通过不同的声音和气息表达出不同的语意和情感的说话方式和状态。说话的人在不同的情绪、情感中,会自然而然地使用不同的声音、气息。而不同的人在大致相同的情绪、情感状态下说话,声音、气息也会形成一些相同的特点。不同的语气必须为不同的内容和情境服务。教师应善于根据特定的内容、对象、场合与目的,使用不同的语气,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表达效果。专业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除利用专业术语准确地讲解外,生动活泼的语言常常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生动活泼的讲解,能活跃教学气氛,而好的思路、好的想法也往往在活跃的气氛中产生。专业教师在讲解中利用比喻时,一定要注意准确恰当,恰当的认识对实习操作往往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透彻的讲解是消除学生错误思路的基础,也是好的工序安排和好的加工方法的思想源泉。因而,教师在示范指导、讲解新课及巡回指导中,都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恰当和透彻。

三、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第7篇

一般说来,“讲”可能成为“灌”,但并不等于“灌”,关键在于讲什么、怎样讲。老师的讲在学生阅读课文、接受语言信息形成思想和能力的过程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很有必要研究“讲”的艺术,科学地分析“讲”中出现的问题,努力提高“讲”的质量和实效。这首先要明确“讲”的位置,“讲”仍然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讲得好,就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讲”仍然是培养学生准确的理解力,提高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过去由于我们对讲的艺术注意不够,不重视讲的质量和实效,有时把讲变成了“逐句逐句地翻”,学生感到索然寡味,徒然浪费了课堂时间;有时所讲的内容教师自己也食而不化,学生听起来更是吃力;有时隔靴搔痒正是学生已经知道的讲的不少,考生想知道的讲的不多,所以学生觉得听不听都是那么回事。还有的是八股式的说教、标签式的分析,这样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这些教训我们应该记取,要把讲的艺术重视起来,用我们创造性的“讲”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关于艺术性问题很难从教科书中搬用现成的答案,它总是激励人们从实际出发,发挥最大的创造性去孜孜以求。但任何艺术创造又不是主观臆想的,而足有其客观依据,有一定规律可寻的。“讲”的艺术也必须受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制约,教师必须把这些客观的东西融会于中,经过头脑加工形成自己的创造力,而讲的艺术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过月台去买橘子的背影,细致传神,十分感人。其中写到父亲爬上月台时“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向左”不仅容易使学生忽略,教师也容易忽略。这里教师应该指出为什么向左,向右行不行?因为他身子肥胖,用双手攀住月台上去是很费劲的,而此时着力的总是右手,所以身子向左微倾,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描写的真切。教师应该从这里指出作者的真情,通过这个细微的动作,渗透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愧疚之情,所以,“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这就把知、情、义更好的统一起来,这样讲,对提高学生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由此也使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讲的艺术的修炼功夫是没有止境的。

第8篇

小学语文课堂要营造交流、融合的激情语言氛围,使教师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教师运用激情的语言,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氛围亲和融洽。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建立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铺垫课堂激情。搭建和谐的语言交流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调动小学生的情感,与文本及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把课堂教学推向。在课堂中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互动生成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与学生一同分担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教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学生有了兴趣,智慧大门顿开,创新火花不断迸射,课堂教学呈现一派生机,学生就会个性张扬。如,在教学《春风吹》一课时,教师运用激情语言引导学生学文“:春天来了,和煦的春风吹遍了大地,有哪些变化呢?”学生积极回答“:柳枝绿了。”(教师板画绿柳)学生接着回答“:桃树上开满了桃花。”(画粉红色的桃花)“吹来了燕子”是什么意思?(简笔画燕子)学生说小燕子冬天去南方过冬了,春天又回来了。春风一吹,睡大觉的田鸡也醒了,从洞里爬出来唱歌了。课文学习结束了,黑板上就出现了一幅春景图:绿柳红桃,燕子翻飞,田鸡讴歌,真是美不胜收。在这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学生经历文本语言的探究过程,满足了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究者的愿望。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最佳时间,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生碰撞,真正从课堂讨论中受益,体验文本的语言美。让学生的智慧闪耀光芒,教师引领学生走向成功,实现“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弹性优化。

二、平等对话,实现课堂生成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灵魂,追求高效课堂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永恒追求。在和谐的情境中,让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学生与学生交流互动,在争论中启发,激发创新思维,课堂才能生成新的成果,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认真地去研读文本,看看文本讲了什么,是怎么讲的。站在与作者平等的地位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去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教师以“你认为詹天佑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教学难点统领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

(1)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2)怎样理解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学生基础有好有差,认识事物有深有浅,但在平等的氛围中,学生的发言特别踊跃,且步步深入。平等的对话,缓和了紧张的学习气氛,调节了学生疲倦的心理状态,创造了一个使师生双方都感到舒畅的课堂。把文本与作者的思想沟通起来,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锤炼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要与学生和谐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减少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使“教学相长”,让老师和学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第9篇

1.1正确定位包装设计的教育理念

定位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首先要确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置、明确主体对象。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视觉效果平淡、缺少设计目标的情况,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对设计的正确定位,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作品。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考虑,在设计中还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切入进行设计,最大程度地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1.2设置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技术性课程

对包装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其基础课程应该摆脱传统教育模式中以美术设计理论课程为中心的编排方式,重视手工绘画能力的提高,将创作精力放在产品包装设计上。在选修课与必修课上应强化主干课程的设置,给学生创造更多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在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能力训练课程穿插编排,积极引导学生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形成对包装设计的独特理解,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的专业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1.3加强包装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进行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应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活动中去,并适当地给予奖励。艺术生与文化生相比具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因此应充分利用课余闲暇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弥补自身在文化知识上的缺失,同时不断拓宽在包装艺术设计上的知识面,为未来在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1.4注重社会效益的提高

中国包装艺术设计教育应该重视提高社会效益,主要指的是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设计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在人才、市场、教育管理等方面产生效益,以人才市场为发展方向,将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创新方法,找准改革的切入点,树立起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包装艺术设计教育实现我国社会效益的提高。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