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测试技术论文

时间:2023-03-17 17:59:43

导语:在测试技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测试技术论文

第1篇

测试工程师也可采用以下这种方案:从德克萨斯的办公室上互联网打开Web页自制一个用于记录结果的表格点击指定的空白区域此时,位于井边的仪器自动执行适当的测试并在表格上显示文本或图形数据,同样,这种方式也可在无人情况下完成设备校准、故障清除等远程服务。

模式变迁

根据测试方法,测试结构被划分为两种类型:线形分布式结构远程分布式结构在线形分布式结构体系中,所有的测试工具和测试仪器——服务器、数据库管理器、数据统计进程控制硬件和软件等——都顺次连接在一个局域网上。远程分布式结构则假设仪器和控制机之间的地理距离在同一端,有关它们的进程控制则在另一端进行。这种方式包括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

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建立这种测试体系成为可能。目前,局域网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远程仪器I/O标准也接收了TCP/IP协议,数据库服务器已经可以升级为远程数据服务器。这些都使各种类型的通讯成为可能。不管在一座楼内还是地球的两端,测试工程师们现在都可以利用它们来协调生产进程。已经有一些标准协议和产品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提供了基本构架。很多开发环境也允许开发无缝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然而,虽然像MicrosoftVisualBasic这类开发环境提供了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功能,但它们缺乏测试方面所需的一些特殊要求.惠普公司开发的可视化工程环境(简称HPVEE)和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开发的LabView等一些图形化的编程环境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利用这些工具,测试工程师在构筑测试解决方案时只需知道域名或IP地址。再通过Netware或其它的互联网浏览器连接远程端点,简化用于两地通讯所需的软件设计工作量。

图形化编程

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需要知道关键字并遵循复杂的语法规则才能产生出成百上千行代码——这些代码很容易出现语法问题以及逻辑错误。相比之下,图形编程工具有效地利用了当今图形用户接口的点击特性。编写程序只包含以下的一些简单步骤:用鼠标选择仪器函数作为对象描述测试步骤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建立初始条件运行结束后,环境会自动以图形方式显示测量结果。而用传统的编程方法实现一些特定的工作如创建图形显示方式、支持鼠标和键盘控制、选择输入输出显示特性、增加程序的保密性等,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

这种更加直观的方法可以降低80%以上的编程时间,更重要的是测试工程师认为图形技术更加方便有趣,从而鼓励他们在更多的场合应用这些工具。另外,此软件还支持众多厂家生产的仪器驱动器,包括遵循VXI即插即用标准的所有仪器模块。它还用直接I/O方式控制如下类型的仪器:GPIBRS-232VXI基于局域网GPIO利用HPVEE、PC和工作站还可直接控制VXI的背板总线。

对用户的透明度

远程分布式结构体系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可的原因应归功于它大大降低了用户和他访问的信息以及信息本身之间存在的臣离所引起的问题。简单地说,不管测试仪器在同一个房间.在其它建筑物内,在另一个州或在地球的另一端.软件的操作方式都是一样的。

假设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地面监测站需要控制位于一个卫星上的仪器。操作者必须知道卫星运动的方式以及需要实时监测的功能。因此,每个操作者必须知道监测链上前一位操作者所做的工作。

惠普公司通过利用VXI技术设计了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它使操作者之间、操作者和卫星之间密切配合,代替了以往那种操作权转移方式。这种技术还可以应用在一些危险环境中进行的测量过程,比如炼钢厂或其它充满高温或腐蚀性空气的环境,不适合工作人员在同一所房间内监测和控制仪器。另外一个应用是从一个大的测试单元检查测试参数.比如一架天线或飞机的翅膀.这些都需要在不同地点设置多个VXI机箱来执行所需的测试,而网络技术则允许在一个中心控制点来处理所有仪器。还有一个就是仪器共享问题。假设一个工作组中有若干个科学家.他们都需要用到位于指定地点的一个价格昂贵的仪器集。VXI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使得他们可以在各自的实验室使用这些仪器。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过程:生产者将生产线上所有的测试点连接到指定服务器上,这台服务器上有一个Oracle数据库和所有结点需要的测试程序。这样,生产线上的操作者在扫描粘贴在传送带设备单元上的条形码并传送给服务器后,由它来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案并通知相应的测试设备,并决定所要测量的部件和参数。操作者只需将设备单元安装到固定的机架上,按下按钮即可,测试结果会自动返回给服务器。

远程诊断

测试工程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排除远在12000英里以外的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并降低维修费用。例如,我们在服务器上设置了设备诊断、校准和自检专家库,为位于吉隆坡的测试点分配一个IP地址,这样,远在美国圣大菲的测试工程师就可以通过测试点提供的信息来运行设备的诊断和校准程序,当然,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专用软件才能进行。

在不远的将来,服务器将支持在一个测试点上运行多种传输协议。通过膝上型电脑,测试人员可以浏览各个测试点信息,并在相应测试设备上运行诊断系统。“热链接”(超级链接)技术允许访问驻留在第三方系统上的校正系统,测试点可直接下载而不需测试人员身临其境。展仪器功能

假设我们拥有一个Web页,一个拥有自己的http服务器和html页的仪器,将仪器的IP地址通过“热链接”技术同Web页连接起来。用鼠标点击热点“校准”就可以访问到校准Web页,它包含仪器的标准规范和校准程序。如果需要寻求仪器生产厂家的支持,第三方的超级链接可直接连接到提供此项服务的主页上。它可以自动将我们使用的软件或硬件升级到最新版本。

如果仪器在其内部有一个http服务器和Web页,那么就很容易得到厂家的技术支持,用户的操作也相应被简化。仪器的Web页应包含其基本的使用说明文档,同时为了帮助那些身体残疾的客户,这种在线帮助系统甚至还可以使用视频或音频校准功能。当然,它还应支持硬拷贝和打印功能。在这种结构中,仪器就不需要连接到GPIB总线或VXI机架上,而只需象协调其动作的PC一样,连接到局域网上即可。

创建一个解决方案

回过头我们再看一下上面提到的有关卫星的那个例子。惠普公司最初的解决方案是利用叠架式仪器。它采用一个支持VXI组织TCP/INST协议的局域网/GPIB总线转换器,即HPE2050来实现以上测试过程,这种系统通过HPE2050连接到局城网上,然后用GPIB母线和仪器连成一体。再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驻留有测试仪器控制程序的测试点工作站组建一个测试广域网,实现远程分布式测试。

基于VXI的解决方案是把HPE2050转换器连接到0槽控制器上,或把内嵌式控制器配置为一个支持TCP/INST协议的服务器,这样控制器通过端口就可以和局域网连接起来。TCP/INST协议是HP实验室的研究员在标准RPC机制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局域网传输协议。随后,VXI组织将其接纳并作为分布式VISA的基础。采用此协议的HPVISA可通过HPE2050访问仪器或运行在服务器上并具有VXI、串口、GPIO接口的控制器,而所有这些只需知道HPE2050或控制器所属的域名或IP地址。

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组建分布式测试体系的可能性已经存在,特别是一些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它还达不到我们理想中的完美程度。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上数据的传输率低且不受控制,其结果是从远地通过不同路径在电话线上传输的数据包不会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指定地点。这个瓶颈通常来自一些特殊的局域网,尤其是小公司组建的局域网。另外,在数据包横跨美国大陆时,一些不可靠的传输协议会导致70%左右的内容丢失,其结果使数据的传输变得更加缓慢。另外,工业标准变动过快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了分布式测试程序的正常运行。因为在一个分布式解决方案中包含计算机间的通讯进程,所以应用程序内存驻留数据在网上传输和在另一个计算机进程的内存中等待所需要的时间都会影响到测试结果。传输率不仅和机器本身的速度有关,也和局域网上所运行的协议有关。例如,理论上,以太网的传输速率可达到10Mbps,但如果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实际上它只能达到1Mbps甚至更低,远远低于一些数据采集方案的要求。

在一些数传速率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考虑采用无钱解决方案,使远程地点不再需要传统的电话线才能通讯,从而降低费用。它只需要以下这些设备,如一台PC、所需的仪器系统、移动电话调制解调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组建一个完整的、自包容的且价格低廉的监测站,使分布式测量得到广泛应用。

智能化体系

目前的分布式系统——包括远程主机和远程进程仍然采用一种主从式结构,它极大地限制了软件对另一端的控制能力。对于测试过程和测试参数的监测,必须在智能化前端机进行的系统,这种结构由于互联网的低数传速率和不可控制等因素的存在,使其无法得到应用。

增加前端机测试软件的功能,减少测试仪器到服务器的数据传输量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案要求仪器在不需要远程服务器干涉的情况下,本身就具有独立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比如,每台仪器拥有一个JAVA虚拟机,可以通过当前的Web协议下载JAVA进程。

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重要性;问题;建议

1 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大前提下,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推进和深入,各行各业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特别是建筑行业,在这种发展现状下,近年来,建筑工程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我国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房屋建筑工程,如今其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甚至是占比例最多的一个建筑类型,在各大城市中,随处可见高楼大厦林立。众所周知,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仅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甚至是人生安全,成为了关系社会稳定、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且还是投资效益最集中的体现,是否达到投资目的,质量因素首当其冲。在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会涉及到相关的施工技术,这些施工上的技术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如果相关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就难以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也就使得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其重要性,作为施工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房屋建筑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以良好的施工技术进行工程的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充分发挥房屋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2.1管理质量工作有待加强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工程的质量如何是对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评判依据,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的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但是当前一些建筑施工单位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首先,建筑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规定,一些建筑项目没有根据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进行材料的选择,而是单纯的讲究成本的节约,选择一些质量较差的材料。其次,一些建筑项目的建筑施工流程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有的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建筑施工

技术管理的要求进行施工,致使项目的质量以及完成时间上出现问题。

2.2建筑工程的安全措施管理不到位

当前,在进行建筑项目的管理时,人们往往看重的是整个建筑项目的最终收益,进而忽略了安全管理对于整个项目的重要性。在我国一些建筑项目中,相应的安全管理职务往往处于空缺的状态,或者根本没有安全管理职务,即使设置了安全管理职务,安全管理人员也往往无法承担任何安全管理责任。建筑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很少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进而造成了各种工程事故的发生。另外,一些项目没有对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验收,给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而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对整个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对一些施工技术复杂、施工条件恶劣的高层建筑而言,这些建设项目往往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因此必须要有比较健全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在我国一些建筑施工项目中,相应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并不是很健全,很多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在分工上并不是十分的明确,一部分人员承担着大量的工程施工技术工作,但一部分人员却处于相对闲置的状态,从而使得整个工程的工期受到延误。还有的是施工技术人员的相互责任并不明确,当出现施工技术问题时,往往找不到相应的人员进行处理。这些都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不健全的表现。

3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的建议

3.1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技术规范和制度进行施工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相关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和制度进行施工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进行要求。相关的工程负责人应该根据工程的总体结构进行分析,按照相关技术要求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对于那些重点施工部分,应该实施责任到人的制度,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心。

3.2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工作

相关项目负责人应该加强安全施工意识,对施工人员不断进行安全施工教育,以施工安全为工程首要目标。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对那些施工违章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罚,此外,对那些使用的施工设备应该实行先验收后使用的制度,只有安全验收合格的施工器材,才能够投入到施工中去。

3.3对施工成本和工期进行控制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应该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和工期,在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的前提下,加强成本控制,可以将工程分解成若干个分项工程,然后对每一个分项进行成本预算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各个分项的成本最低化。对于工期控制而言,工程组织者在施工前应该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实际的施工内容、合同目标、施工方案以及工期长短等进行计划的合理编制,使整个工程施工按照一个科学、合理的步骤进行。

3.4利用先进施工设备来提升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即使建立了较好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手工进行施工,那么工程的质量也不会得到很好的保证。例如,混凝土的振捣,采用人工的方式振捣,往往由于人员的松懈和怠慢,经常会出现振捣不实的现象,但是如果采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进行振捣配合人工的方式就能够使振捣效果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因此,从这点来看,只有在施工现场合理的利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以及合理的施工技术,再配合人工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加快施工速度,而且

可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和降低施工成本。

3.5加大施工管理强度与人才引进工作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根本,保证质量实现工程目标,必须重视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应该建立施工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管理水平也决定着质量的好坏。组织者应经常性培训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提升,组织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引进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开发,才能有工程质量的保证和业务的发展,才能打造精品。

4 结语

对于建筑领域来说,建筑施工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施工中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施工技术,还应该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取最佳、最科学的施工技术,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要求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采用规范、科学的施工方法,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玉杰.富立博.浅谈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和施工技术管理方法[J].管理纵横,2012

第3篇

DTMB机顶盒自动测试系统由测试信号发生器、调制器、被测机顶盒、机顶盒测试设备(VM700)和控制计算机组成。测试信号发生器采用北京牡丹视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的MDW1890,该设备是能效测试专用码流信号发生器,提供用于电视机能效测试的静态及活动序列信号输出,支持SPI(同步并行接口)和ASI(异步串行接口)同时输出标准TS流信号。输出活动序列为符合国标GB24850-2010以及IEC62087-2008所定义的测试活动序列,并可附加1KHz正弦波音频输出。用计算机通过串口控制MDW1890输出测试码流用于测试机顶盒。调制器采用北京牡丹视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的T4000,该设备是DTMB调制器,能将TS码流调制为射频信号,通过75欧射频电缆连接到被测机顶盒。被测机顶盒输出的音视频信号连接到泰克公司的视频测量仪VM700,VM700通过串口与计算机相连,将测试数据传输给计算机,由计算进行控制和数据分析。自动测试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实际系统照片如图2所示。

2DTMB机顶盒自动测试系统功能

DTMB机顶盒自动测试系统的主要能实现音频和视频的自动测试。主要的功能及特点如下:1)将手工的音视频测试过程写成脚本以文件的方式保存,计算机读取脚本文件的内容控制VM700实现自动测试;2)测试过程中,如果测试项需要切换信号,计算机能够根据脚本自动切换播放该测试项需要的测试信号;3)收到VM700的测试返回数据之后,计算机能根据脚本的内容自动得出测试结果,并判断该测试项目是否合格,将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直接显示或打印;4)测试时可能用到的不同的信号源,这时只需要修改脚本文件即可。针对不同的信号源(或机顶盒)使用不同的测试脚本,还可以通过修改脚本的方式设定需要的测试项,每次测试时只要根据需要打开特定的脚本文件;5)能够将测试结果保存为Excel文件格式。

3实际测试结果

用DTMB机顶盒自动测试系统对华曦达机顶盒进行分别进行两次自动测试、一次手动测试,记录的视频信号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音频信号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4结论

第4篇

工作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特点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控制测量技术包括高程测量和平面测量等。高程测量一般采用往返测量法,平面测量则是常用测回法来对转角和控制点坐标等项目进行测量。平面坐标系统能够以规划设计书中确定的控制点为依据直接建立,或者以实际施工需要为依据,建立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需要注意的是,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要规划设计书中确定的坐标系统存在换算关系。例如在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控制测量技术中,测量计划是一种指导性的纲领文件,对于各个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开展起到指导作用,这是保障控制测量技术工作顺利完成的准备工作。工程项目的策略计划内容有工作程序、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等。在进行策略计划的编制工作时,首先需要对工程项目所在地区进行详实的勘察,熟练掌握具体规划以及设计图纸的要求,而后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内容与特征,充分考虑所有影响因素,编制有较强针对性与实际操作性的测量计划。与此同时,还需要保证测量计划适应目前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规定与标准。此外,工程施工在检测与放样方面的根据是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点与导线,控制测量技术工作的监理工程师应当与设计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而后以相关规范与标准的要求为依据进行复测,若复测结果与相关要求相符合,则可提交成果报告,如果在复测中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地将问题反映给设计单位,以便商议解决方案。另外,在进行控制测量技术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工程测量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二、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特殊测量

环境分析市政道路的改造工程是在道路建设已完成的基础上成立的,因此工程施工的场地已经明确。由于市区中的道路路段需要改造力度更大,加上政府出于对便利市民通行以及美化城市建设等方面的考虑,因此施工地点更加集中于市区之内。下面将具体对控制测量技术在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比较特殊的测量环境进行分析。(1)动迁工作特殊。市政道路改造的动迁问题非常突出。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没有完全确定各个部分的动迁位置和时间,甚至在一些项目一经开始施工时也没有明显的进展。(2)施工工期特殊。市政道路的施工改造对市民出行和车辆通行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避免对市民带来巨大的不便,市政道路改造的工期要求就会很紧张,施工单位需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在合理范围内缩短施工的工期。(3)测量标记的特殊。前文已经提过,市政道路改造的路段比较集中于繁华的市区之中,周边建筑物很多,所以在进行控制测量技术时,很难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测量的标记处理工作。(4)交通与人员方面的特殊。由于市区人员较为密集,施工场地又必须禁止通行,这在交通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施工现场人员复杂,因此在施工时也应注意处理好人员与交通方面的关系。

三、对于控制测量技术工作中关键问题的处理

(1)处理动迁问题。一般情况下,市政道路改造的目的主要有提高路段性能和带动周边状况两种。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做好控制测量技术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对市政道路所在地的动迁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明确道路改造目的,结合道路的改造意图是推理动迁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重要基础。(2)处理建筑物问题。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施工现场多呈条状分布,现场周边的建筑物较为密集地分布在道路两侧。在此基础上选取加密控制点时,可以于道路路口或者巷口等位置进行加密控制点的引出,以此保证加密控制点在施工现场的变动中始终能够得到及时的补设,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进度不会因加密控制点的缺失而迟滞。(3)处理环境问题。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施工地点多位于市区中心较为繁华的地段。为了维护城市环境,以及保障施工地点周围环境的美观性,因而在设置与记录加密控制点时,尽量不在建筑上做出明显的记号或者标志,在最大限度内保证加密控制点的隐蔽性。除此之外,现场测量人员在以文字或者图像的形式进行对隐蔽性加密控制点的记录后,要做好与控制测量技术人员的交接工作,从而保证加密控制点在工程施工中的控制测量技术中能够得到稳定、可靠的使用。

四、小结

第5篇

在数据或信号通信网络中,按照一种链路协议的技术要求连接多个数据站的通讯设施,成为数据链路。数据链路一般包括传输的物理媒介、链路通讯协议、相关设备等,但不包括提供数据信号的功能设备和接收数据信号的功能设备。数据链路通常根据不同的用途或特定的需求来研制的,各种数据链路都有其相应的标准与编号,例如美军有link13、link14等多种数据链路。本文提到的数据链简称J链和U链,它是根据我国实际的用途和需求,定义了专用的传输协议,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作战平台,实现紧密的战术链接,组合为完整战术共同体。

2软件概述

2.1总述

数据链测试系统软件安装在数据链测试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上,驱动整个测试系统硬件系统,完成对测试工作的控制、数据分析处理、测试结果的判断与显示。为了给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测试系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采用基于图形界面的WindowsXP操作系统。测试软件的开发,利用当今流行的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C++6.0编制出一个完全图形化的用户操作界面,设计出操作方便的集成化数据链测试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2.2功能简介

数据链测试系统软件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与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建立通信。(2)模拟指挥仪系统发送J链和U链的数据链信息;基于VC的数据链测试系统软件设计文/蔡军本文主要论述了在VC++6.0环境下进行的数据链测试系统软件设计。数据链测试系统软件是为测试、验证某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数据链功能而研制的软件,该软件在某综合测试系统上配套使用,是一款用于模拟大批量数据链信息,并实现与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建立通信的软件。数据链测试系统软件可完全模拟指挥仪系统发送J和U数据链交联数据信息,并实时接收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对自由文电信息的应答。摘要(3)接收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自由文电应答信息;(4)打印输出RS422数据的封装结果;(5)多视图方式实现双链多事件型数据界面的切换;(6)通过配置文件一次性装载、修改多批目标数据。

2.3层次划分

分层的设计思想有利于实现设计的模块化,减小模块间的耦合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系统可靠性和方便升级维护。从层次结构上讲,整个测试系统可以包括三个层次:硬件层、硬件接口层以及软件层,从软件设计的角度看,测试系统软件可认为由三部分组成:硬件驱动层、软件支持层和用户应用层。系统层次关系如图1所示。各层功能划分如下:

2.3.1硬件层即为了实现具体测试的各数据采集科和总线接口卡,它们将插在测试主机上,实现测试主机与被测系统的互连和通讯;

2.3.2物理接口层该层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层,主要指主机内插卡提供的可通过ISA或PCI总线访问的板卡上的资源。

2.3.3硬件驱动层提供上层软件访问板卡硬件的方法,是软硬件通讯的桥梁。

2.3.4软件支持层在本系统里包括对硬件访问功能封装的API函数,以及对测试系统软件界面支持的导出类。对于硬件功能封装,也将按照接口统一的理念,比如初始化,中断句柄传递,重置,执行等等,以实现统一的函数调用;对于对测试系统软件界面支持的导出类,主要是为了实现界面增强的功能,使测试界面更加人性化,更直观。动态连接库的设计也是模块化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

2.3.5用户应用层即提供给用户的控制测试流程和观察测试结果的可视化视图界面。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减少误操作以及无效操作,测试系统软件采用了多视图的构架,将视图客户区主要分成两个部分:视图选择按钮和为多视图,每次只有一个视图处于顶层激活状态。测试需求所要的所有功能都是在功能视图中完成,对于J链测试、U链测试等视图采用了基于FormView的视图类,对于测试结果则采用了ListView作为基类,对于帮助文档采用了HtmlView作为基类。多视图的形式解决了为了实现不同需求功能,而测试界面不同的要求,使测试界面更简洁,用户更容易操作,同时也使代码更加模块化。

3软件设计

3.1软件模块数据链测试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分层的设计思路以保证系统本身的健壮性和有效管理繁杂的测试数据。测试软件具体功能由8个相互联系的模块实现,各模块具体组成和结构如图2所示。

3.2驱动程序模块驱动程序模块通过串口通信控件MSComm控件实现,本模块采用了事件驱动法,主要是考虑MSComm控件在接收到数据事件发生时能及时相应并获取缓冲区中的数据,而且可靠性高。

3.3应用程序类模块在MFC框架里,在工程的其他类实现文件CPP中,只需要利用AfxGetApp()函数就可以很方便的获得应用程序入口类指针。

3.4框架类模块在应用程序框架类中管理所有与测试框架有关的东西,包括加载菜单,加载工具栏,加载状态栏,组织多视图等等,同时还将管理中断的传递,以及测试板卡的指针(长整型)。在本测试软件中,主程序采用了MFC生成向导里面的单文档视图结构,为显示测试结果,视图基类为ClistView。不选择多文档视图,是因为在测试过程中,任何一个时刻J链数据发送、U链数据发送,这两者中只能一个处于激活状态,这是由测试需求中测试项目选择决定的,因此就不存在同时开启多个测试界面,用单文档视图结构是适合的。测试系统的菜单采用了动态连接库封装的CpicMenu类,以支持图形化菜单,工具栏为部分菜单功能的映射。在CstatusBar派生类中重载OnCreate函数,创建一个静态文本框用来显示图片,其中风格设置成WS_CHILD|WS_VISIBLE|SS_ICON|SS_CENTERIMAGE,表示静态文本框是子框架、可见、图表显示、图片居中。

3.5文档类模块文档和视图分离是MFC推荐的一种程序结构,在这种结构下,视图类处理跟界面有关的东西,而文档类处理跟存储有关的东西,两者通过GetDocument函数相关联。这样处理给程序编程带来了很多好处,首先这种方法强调了模块化的思想,两个类中分别处理各自的事情,而需要数据交换时再相关,而这种情况往往是打开文档或者保存文档时发生,因此提高了程序的模块化;其次两个类中都有很多各自的支持类和函数,特别是视图类,这样就便于各自编程,而不互相影响,最大方便的实现每个类。在本测试系统中也采取了这种文档视图分离的结构。

3.6视图类模块数据链测试系统软件将显示界面划分为三块,左1右2,左边加载的是具有Outlook风格的窗口,它可以通过鼠标单击选择右边是J链视图还是U链视图;右边上面是数据输出视图(J链或U链),右边下面是数据输入视图,它显示的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心跳和自由文电的应答信息。

4主要技术难点

4.1多线程技术数据链测试系统最大可支持的为同时在J链发送200批/400ms,U链发送100批/400ms,二十多个事件型数据不定期的发送,周期数据每批最多有65个字节,事件型数据最多有240个字节。要完成这么大数据量的输出,一般的在定时器里设置400ms时间输出是无法实现该功能的。为此该软件采用了多线程技术,分别创建了J链目标数据输出线程和U链目标数据输出线程,在线程里设置400ms等待时间。

4.2配置文件装载数据链测试系统有空中、水面、陆地、电子战等目标数据,该数据在J链时最多有200批目标,每批目标最多有30多个属性,包括目标编识号、目标属性、目标位置等,如此多的目标完全手动输入的话,测试工作量太大了。为此,该软件建立配置文件,测试人员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一次性将目标属性全部输入,同时能够将目标属性保存进配置文件,可供下次调用。

4.3数据结果的打印输出为了更好的调试产品软件,数据链测试系统软件里增加了输出RS422数据的打印显示功能,将已经输出的RS422数据按数据类型打印在TXT文档里,通过比较每个字节数据,可以很好的验证产品软件,协助产品软件自测试和软件排故。

5小结

第6篇

【关键词】春季造林技术;管理措施

1.春季造林技术的原则

1.1适地适树,选好树种和苗木

我省春季造林树种以常绿树种及萌芽力较强的阔叶树种为主,具体到一块造林地,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好造林树种。苗木应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I、II 级良种苗木。最好使用容器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对针叶树种的苗木,应选择1-2年生的为宜。

1.2合理整地

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一般是春季四月整地造林。整地方法、规格的确定,要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尽量减少破土面,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无论采取那种方式整地,都必须在整地前做好规划设计,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1.3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机

春季造林种植时机非常重要,尤其是裸根苗造林,若能在栽后下雨,并有几天的阴天,则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造林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以减少太阳对苗木尤其造林当天的暴晒时间,经过一夜的缓冲,可以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也有一定的作用。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

1.4造林技术

(1)造林密度: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的中上部,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220-330株/亩;成片造林,密度可掌握在130-160株/亩,株行距2×2-2.5米。

(2)容器苗造林:容器育苗造林要注意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起苗时,应先挖掉容器袋周围的土,尽量不使袋内的土体松动,切忌用手拔苗起苗。二是栽植时应注意栽植深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3厘米,切忌将营养袋露在外面:三是栽前一定要撕破袋底部。

(3)裸根苗造林:首先要把好起苗关,在起苗的前一天圃地灌水,起苗时一律用撅头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带土,剔除细弱苗和根苗,进行苗木分级,并用草袋包装,以减少苗木失水,随起、随运、及时栽植。栽植时将苗木放在筐内,遮盖湿布,栽一株拿一株。不要用手抓握苗根部,以尽量减少根系损伤。刨深穴,扶正苗木,填土以深度达原土痕为宜,踏实。

1.5抚育管理

(1)穴面覆盖:造林后,及时用枯树枝、碎草、石块等覆盖穴面,避免暴雨时雨滴击溅表土,以减少蒸腾失水。对穴面保墒和促进苗木生长均有明显作用,应尽量采用。

(2)浇水整穴:造林后如无雨,尤其是裸根苗应尽可能地在栽后2-3天内浇一次水,以保幼树成活:大雨过后,要及时查苗看穴。如苗木被冲压,应及时扒出扶正;被大雨冲毁的树盘及时修筑好。

2.春季造林管理措施

2.1松土除草

松土可以使板结的地表破碎,保蓄水分,增强土壤的通透性。除草的主要作用是除掉幼树的竞争植物,使苗木顺利成活;有时适当保留植穴周围的植被,为苗木适度庇荫,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地温。在具体作业时必须做到“三不伤、二尽、一培土”。“三不伤”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二尽”即杂草除尽、石块捡尽;“一培土”即把锄松的土壤培到根部,再把除下的杂草覆盖在种植点,降低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杂草生长,腐烂后又能增加土壤肥力。松土深度要适当,做到里浅外深,深度一般为5~10cm,干旱地区可加深至12~15cm,甚至30cm。除草松土应在幼树生长旺盛期之前,一般从造林年度起连续3~5年,主要在一年中生长季的前半期进行。但植苗造林当年的第1次应尽量提早,并结合培土、扶正、踏实等工作进行。

2.2水肥管理

灌溉是造林时和林木生长过程中人为补充林地土壤水分的措施。目前主要用于干旱地区造林培育速生丰产林,大面积造林基本上都灌溉。每次的灌溉量,要依据树种、林龄、气候状况和土壤湿度而定,要保证林木根系层处于湿润状态。施肥是造林时和林木生长过程中改善林地肥力状况的措施。林木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2种。

2.3林木抚育管理

一是除蘖。这是除去植株干基部的萌蘖以促进主干生长的一项抚育措施,在造林后的1~2年内,应选留健壮、干型通直的主干,把其余的蘖条去掉,除蘖后要培土,以抑制萌芽条再生。二是间苗。采用群状以及穴播、丛植等方法造林时,由于播种不匀或随着幼苗的成长,致使苗木密集成丛,营养面积和光照条件不足,引起幼树生长不良,必须在造林后间苗,间苗时坚持留优去劣,控制间距,最好是在雨后或松土除草时进行。三是抹芽。这是为了促进幼林生长、培育好干形而采取一种幼林抚育措施。具体做法是,当幼树的树干上萌发的嫩芽尚未木质化时,将距地面树高2/3以下嫩芽抹掉。可防止养分分散,有利幼树高生长;同时还可避免幼林过早修枝。四是修枝。修枝是根据不同林种的要求,人为修除枯枝或部分活枝的一种抚育措施,是调节林木内部营养的重要手段。最好选择在晚秋和早春树木休眠期进行,修枝强度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林木生长为原则,不要过大或过小,避免撕破树皮或切口粗糙而影响树木生长。

2.4幼林补植与保护

在造林后1~2年内,通过造林检查验收,对成活率低于85%的幼林均立即组织补植,如成活率低于40%则要重新造林。工程造林要求成活率在90%以上为合格,同时保存率不低于85%。补植力求用原树种的大苗,使其与成活苗木的生长相近,有利将来林相整齐。另外,造林后经过3~5年时间,出现幼林生长不良,难于成林成材的“小老树”或“小老头林”,林业上称此现为低产林分。低产林分的特征是植株弯曲,萌条丛生,主干不明显,枝叶枯黄呈病态。形成低产林分的原因很多,如立地不适或树种选择不当、粗放管理或抚育不善等。对低产林分进行改造,首先要研究其成因,然后对症下药,采用相应措施进行。比如复垦、施肥灌溉、平茬复壮、补植补造,或介入其他树种等单项或多项措施结合。幼林保护是造林后为保证造林成活成林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其内容包括防火、病、虫、鼠、鸟、兽、冻等。特别是北方地区,为了防止冬春旱风吹袭,造成苗木失水过多,引起叶、芽枯萎,甚至全株死亡,在秋末冬初进行埋土防寒;此外,要对新造林聘请护林员进行专职管护,确保造林成活。

总之,春季造林,提前细致整地是基础,良种壮苗是根本,造林时机是关键,抚育管理是保障。应充分做好准备,把握有利时机,认真组织,确保春季造林获得好成效。

【参考文献】

[1]干旱区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2008,6.

第7篇

【关键字】PM2.5监测工作;颗粒物;控制

PM的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颗粒物。PM2.5的意思就是指在空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物。PM2.5属于气溶胶的范畴,气溶胶指空气中超细的悬浮颗粒物。环境污染监测科学家通过检测空气中单位体积PM2.5的含量来判定控制污染程度,含量越多,表示环境污染越严重。PM2.5在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但是对人类的危害却非常严重。PM2.5直径小,通常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有毒物质粘附在一起,可以被人类直接吸入肺泡进入血管,长期积累毒素,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PM2.5的监测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 、 PM2.5的监测

随着市民的抱怨日盛,环保部门针对PM2.5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由于PM2.5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 如美国PM2.5年、日均标准浓度限值分别为为0.015mg/m?、0.035mg/m? ,世界卫生组织PM2.5年、日均标准浓度限值分别为为0.010mg/m?、0.025mg/m?。上海早在2000年就开始对PM2.5进行监测,建立了监测点。国内气象局建立了多个PM2.5监测点,但是主要是为了业务的研究需要,针对PM2.5的引发因素进行研究了解。梁本凡说过,科学的监测PM2.5要求设立分布均匀的十字观测点,就像打方格子,针对不同的格子做出不同的调整,人口密集的区域就多设立些监测点,人口稀少,就少设立点。

(一)样品采集

在采集PM2.5样品时,通常都是使用悬浮微粒采样器进行的。通过分析在一定时间内滤膜上沉积的微粒质量,研究微粒中的组分和各自的含量比例。因为聚氯乙烯材质的滤膜具有阻力小、带有静电、不易吸水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采样率。因此,在采样器中的滤膜一般都使用聚氯乙烯材质的滤膜。

(二)样品分析

对样品的分析主要包括了对样品浓度和样品成分的分析。在分析样品浓度时,将滤膜放置在25℃和相对湿度50%的实验室内24个小时,使用精密仪器测量滤膜的前后质量差,结合空气的采集体积,可以计算出样品浓度。在分析样品成分时,PM2.5的来源比较广,包含很多微型物质颗粒,因此,对不同的物质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1、PM2.5中无机元素的测定。PM2.5中无机元素种类繁多,如Pb、Cd、Cu、Ni等,一旦进入人体就会造成严重危害。对无机元素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分析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通常对空气中PM2.5中金属有毒物质的消除方法主要有干灰法、电热板消解法和密闭容器消除法等。

2、PM2.5中有机物测定。PM2.5能够吸附甲醛等有机物,对这些物质的分析方法主要为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和液相色谱等。

3、PM2.5中具有遗传毒性物质的研究。通过人体的呼吸作用,PM2.5能够改变血液成分和数量,对人体的心脏功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PM2.5监测方法

我国的PM2.5监测技术基本都是引进国外的监测技术。随着PM2.5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严重,国家开始重视PM2.5的监测工作。自动监测技术的国际标准方面还没有确立,以下对PM2.5的监测方法的要点进行介绍:

1、β射线法监测方法。β射线法是使用β源产生的β射线透过采集器的滤膜,根据PM2.5中颗粒物质对β射线的吸收程度来测定颗粒物的浓度。β射线法仪器的标准膜片材质和采集样本颗粒的材质成分相同,测量过程中就可以直接通过吸β射线程度进行数据计算,得出最终结果,这是理想状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标准膜片或多或少的都会与理想状态有偏差,因此监测的最终结果也还是会出现偏差。β射线的方法能够自动连续监测并且相对于振荡天平法更具有实用性,因此,β射线法是国内外的环境监测部门主要主要采用的方法。

2、震荡天平监测法。振荡天平法是把采集器的滤膜通过震荡的方式,根据震荡的频率和物理特点,分析震荡前后滤膜上的颗粒物质质量来测定颗粒物的浓度。在震荡天平法中会涉及到加热技术,而PM2.5属于一种气溶胶,在实际操作中颗粒物质会被气化掉,这样就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就要增加一种设备,即用来收集挥发性颗粒物质的纠正配件FDMS,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振荡天平法虽然没有β射线法使用的多,但是也有其特点和优势。在沙尘暴天气下,颗粒物质的浓度在1500微克/立方米的情况下,β射线法不能够正常使用,这种情况下使用振荡天平法却非常理想。

二、PM2.5控制途径和防治对策

(一)控制途径

PM2.5的来源比较广,控制难度很大,对于PM2.5的一次粒子必须要使用先进和精密的除尘器,保证除尘效率。PM2.5研究人员对微粒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科学实用的控制工具,包括了电袋混合式除尘器、凝并器和湿式电除尘器等。湿式电除尘器相对于干式电除尘器拥有更高的电晕功率,能够高效率的吸收空气中的PM2.5,另外,收集到的PM2.5不会再次飘出去,能够自行处理。电袋混合式除尘器是电除尘器和袋除尘器的结合,能根据自身的负荷量,吸收空气中的微粒。凝冰器主要有声凝并、磁凝并、电凝并和化学凝并等,其中的电凝并有显著的效果。

(二)防治对策

首先,要加强技术研究,深入研究PM2.5的控制技术,设立PM2.5防治资金管理部门,加强对工业粉尘的控制和监督工作,提高空气质量的监测和监控能力。其次,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大气污染排放限值,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加强对交通工具的检查力度,将他们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然后,加强对多污染物质和多污染源的控制,深入研究控制技术,消除污染源。最后,公开PM2.5的监测信息,必须保证完全公开制度的实施。对于监测点布局、监测结果、达标情况以及对公众的危害程度等信息全部公开,保证社会大众也能够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对超标情况能够及时的反馈和处理。

结束语

目前,我国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质监测对象主要是PM10,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厂的兴建,很多粉尘颗粒物直径都小于十微米,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PM2.5,国家也针对PM2.5制定了治理计划。相信不久后,科学成熟的监测技术会使社会大众更加全面的了解空气质量。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给排水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地发展起来。但随着对给排水工程需求的增多,相应也产生了对给排水工程更高的要求,目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避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是当前建筑给排水工程关注的焦点。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过程

给水排水施工环节十分关键,不能轻视,安装的程序包括:对施工图纸与相关技术材料充分了解,组织测量施工放线,沟槽开挖以及建筑管沟,与工程预留的洞孔和事前埋设的铁件配合,加工制造管件,制造及安装支架,组成预制管道,安装铺设管道,连接设备管道,安装仪表,管道试压,冲洗管道,调试运行。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常见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归结起来,比较常见的问题是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和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如下:

1.地漏施工的问题

在对地漏进行安装时,往往会由于安装人员不是土建专业人员,不熟识建筑结构图纸,搞不清楚图纸上地漏安装的相对高度与建筑完成面标高和结构标高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地漏的安装高度不符合要求。室内地漏的安装标高要相对地面的高度保持一致,如果地漏安装过高,那么污水就很难的及时从地漏中流出,这样便会出现地面积水的现象,对使用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太低,地面便容易形成地坑,使污染物堆积在地漏上,既影响到人们的行走也对地面带来污染。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给排水工程是不可或缺。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的高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并且,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的利用水资源,合理的控制好建筑给水和排水,保证用户的正常生活。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尤其是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和质量控制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2.给排水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

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施工工艺的粗糙而引起水管连接处的渗水;或者由于对设备的安装尺寸不精确而造成噪音等;或者由于建材质量的缺陷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如果材料在进场时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及时验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水管的开裂或者水嘴、阀门等关闭不严;在设计中由于考虑不全可能会产生诸如阀门数量不够等问题。在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一)是材料问题,如材料进场不按相关要求及时验收,造成使用过程中水管开裂,水嘴、阀门关闭不严等。

(二)由于施工人员对图纸的不熟悉,缺乏对管道及设备的安装要求的精确的了解,容易造成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偏差。

(三)在给排水施工中,因施工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而造成质量问题的占很大比例。另外是监管问题,个别监管人员未经培训直接上岗,滥竽充数,使检验制度流于形式。当然,造成质量问题的因素大多不是单一的。例如,预埋套管只是施工中的一个环节,套管偏差一旦发生,一定会影响后期管道安装的管线走向,造成不必要的材料的浪费和人力损失。然而,偏差的产生原因绝不是单一的。因此,在分析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时应该全面系统来看,杜绝错误,确保质量。

3.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是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一般而言,给排水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如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意识不强;二是负责监督和检查的安全管理机构没有具体地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管理不力;三是对施工应具备的条件掌握不够全面,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在地下部分或隐蔽施工时会发生冲突的现象;四是缺乏明确的施工计划和其他工种的协调,造成顺序混乱的施工情况;五是忽视消防预防工作,其后果是严重的;六是施工设备老化,带“病”操作。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安全隐患,必须彻底杜绝,保证安全生产。

四.解决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问题的对策

为优化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针对上述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解决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问题的对策,可以从加强给排水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两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加强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安全管理

由于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建筑工程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加强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安全管理。

(一)建筑工程企业应该严格检查管道安装材料的质量和尺寸,统一管道安装材料质量和尺寸的标准。

(二)建筑工程企业应该重视对给排水、湿式喷淋消防工程的监督、控制和管理。例如,严格审核施工方案和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认真核查施工前的图纸,避免出现工程隐患;加强的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的检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三)加强对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例如对隐蔽管道和给水、消防系统的水压进行实验,使其达到标准,在铺设管道和管道支座是不要铺设在松土上等。

(四)加强对管道附件和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安装施工的管理。例如,重视对管道附件安装的质量选材;科学的设计和规范的施工自动喷洒和水幕消防装置的喷头;安装后要进行试压,保证其质量。 2加强给排水的质量管理

为优化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针对上述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解决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问题的对策,可以从加强给排水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两个方面入手, 加强给排水的质量管理,针对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要严把材料关。要统一管道安装材料的质量和尺寸标准,严格验收制度。施工开始前需组织专业图纸会审,要熟读图纸,掌握技术要点,搞好技术交底,做好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要加强各工种的配合,加强各专业的协调与配合,是施工管理过程中及其重要的环节,有利于给排水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要严把各个环节质量关,严格质检制度,实行跟踪监理,加强过程控制,对于出现变化的要求和技术要重新审核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要重视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从而有效的避免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总而言之,加强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的管理和控制,对于提高建筑工程企业在行业中竞争力和信誉度,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看文献:

[1]李湛海,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11,(23);

[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3]邓近贵 给排水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分析[J].河南科技,2010,35(8).

[4]叶浩强.建筑给排水施工安全及质量管理探讨[J].科学之友.2010.(16).

[5]王欢.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重点课程建设探索[J].科技信息.2012.(21).

第9篇

筑学院城乡规划方向研究生

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及不足

岳阳位于湖南的东北部,在“3+5城市群“中是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座有2500多年的历史名城,它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集名山、名水、名楼、名文、名人于一体,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岳阳市现有文化馆机构10个,各类文化艺术馆8个,艺术表演团体392个,公共图书馆7个(其中初馆8个,档案馆1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8.42万卷),体育馆9个(楼区5个)。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水平不断得到完善与提高,但也有着明显的问题与不足:

a、数量与质量岳阳市定位在生态宜居城市,而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同城市发展目标尚有较大的差距,其数量相对较少、质量相对较差。不能满足未来城市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变化。岳阳市部分公共文化设施陈旧落后,缺乏维护,文化活动环境较差。运营制度不合理,没有合理的经营。

b、布局与规模现状岳阳市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过于集中,整体发展部均衡。并且建设在事先规定好的文化区或者行政中心之内,往往孤立地矗立在城市环境中,优质设施资源集中在部分地区,核心区与组团、新区与旧城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

c、经营与发展虽然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正在大量进行,但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模式仍然以政府投资、单项开发为主。并且其暴露出了许多不尽人意的社会问题和设计弊端。如相关机制的滞后、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不同程度的破坏、艺术设计上的本末倒置、公共艺术的相对欠缺等。

岳阳市生态宜居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特点

所谓生态宜居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环境良好,能够提供适宜的居住条件,人人享有住房保障的城市。也就是说,生态宜居城市必须具有良好的居住条件和空间环境、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与自然环境、清洁高效的生产工作环境。在这样的前提下,岳阳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a、宜居性—体现宜居城市的特点,关注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重要的是强调满足居民在不同层次上对生活环境的各种需求。

b、动态性—是一个动态的目标,这是相对于其他城市或该城市过去而言的相对标准。

c、层次性—表现出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在不同空间层次上的布局要求。

d、沿承性—其建设要按照城市及其发展的历史环境,即传统公共文化设施是基础,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是发展。

e、可达性—以高效、便利作为各项文化设施服务规模及半径的设定条件。

f、公平性—更加注重居民平等享用公共服务设施的权利。

岳阳市生态宜居城市公共文

化设施的规划设计策略根据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岳阳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目标,在对岳阳市生态宜居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中提出以下构思:土地和空间使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设施建设及配套——保证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能够实现的最直接的控制手段;居民使用便捷程度——衡量设施是否宜居;建设开发管理——保证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公共文化设施的顺利运行于经营。根据岳阳市生态宜居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构思的分析以及岳阳市总体规划的布局参考,结合国内外著名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和实践经验,对岳阳市的生态宜居公共文化设施规划设计做出以下策略:

a、设施定量——提高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和质量的规划设计策略经济发展水平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数量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数量不足和现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应该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有序的增加扩建公共文化设施,同时应该着重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将其使用率开发到最大程度。

1)在全市建成一批体现城市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的净胜文化生活,增强文化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在全市建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较为完善的“15分钟社区文化圈”。

2)提高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生态宜居社会要求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在最大程度上的为广大人民所使用,让更多的人都能从中享受到服务。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中未向大众开放的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未能全面利用是设施是一批很大的潜在资源,将他们利用起来能节省建设新设施所需的大笔资金。岳阳市有多所学校,如湖南理工学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岳阳市江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岳阳市第一中学等。特别是湖南理工学院分为多个校区,包含两个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总量达到177.79万册(件)。这些学校周围分布多个社区,对周围居民来说,路程不远,活动半径合理。所以,开放这些高校的图书馆、体育馆设施可以为周围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便捷。

3)利用已有城市资源合理改扩建。“改造成公共文化设施,是老建筑最好的命运,也是对历史建筑和城市文化的最有效的保护。”法国的卢浮宫就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改扩建最好的例子。几百年前曾是法王的宫殿,现在却以博物馆而声名渊博,迎来了它枝繁叶茂的“第二春”。

目前,岳阳市是一个拥有诸多历史文化名胜的城市,在发展中也会留下许多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却又能进行新的发展的建筑。如岳阳市旧城的民居,有些没有成片,只是零星分布,这种老房子可以做成小型博物馆、图书馆对公众开放,在怀念历史的同时,又实现其现在的价值。

4)优化公共文化设施设计优秀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是可以作为城市的一件艺术品。形式是它的外在生命,它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公众面前,是公共文化设施设计的精髓所在。在设计中要明确对象、控制规模、特别是在选址上要慎重考虑。要给之前功能单一的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赋予多元化的功能。

b、规划定性——改善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与规模的规划设计策略布局与规模是关系到公共文化设施是否切实面向岳阳市民,服务大多数人的根本前提。根据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要求,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与规模更应当体现出层次性、可达性和公平性。

1)按等级配置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市大剧院、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建设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设施。在金凤桥地段、各组团及居住中心建设小型综合性文化设施,改建工人文化馆,青少年文化宫选址木鱼山。人均用地面积达到1㎡。

2)注重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可达性。随着距离的增加,市民潜在进入文化设施进行文化活动的可能性和人数会不断减少。因为到达目标地的交通费用和时间在不断增加。在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之前要确定其服务半径。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在岳阳楼区,并且集中在岳阳大道和巴陵路附近,这样辐射范围就会欠缺。

3)优先发展中小型公共文化设施,并结合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耗资巨大,例如国家大剧院。其建设和维护费用过高,脱离实际消费水平,让许多群众望而却步。所以在岳阳市生态宜居建设的背景下要优化强化中小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其能深入城市,离居住区较近,可达性好,可以广泛的被市民使用;另一方面其环境适宜,消费相对不高。

c、共享互溶——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经营与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公共文化设施继承了传统邻里中心土地集约利用和功能适度混合的有点,不赞成某一类或一项设施被孤立的使用,而是要与其它类别的设施混合互溶,通过聚集来发挥更大的效用。

1)结合岳阳市地域文化开发传统文化项目。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它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岳阳市兼具名城文化、名楼文化和湖文化。这里聚集了历代先贤“上下求索,先忧后乐”的情怀,它概括了中华名族上下几千年的思想精华,融汇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岳阳文化个性。要加强市民的精神文化的建设。在文化设施设计的时候,要突出表现这些岳阳市精神文化具有的特点。

岳阳市具有许多传统的文化项目,如赛龙舟、巴陵戏(图3)、花鼓戏等。这些传统的文化项目极具娱乐性和观赏性。多由群众自发组织进行,多利用城市居民区的宅间空地、广场公园、河岸湖边等非设施性场地。如果能把这些项目和文化馆、艺术馆的日常经营相结合,如在文化馆或艺术馆外提供场地,吸引群众进行这些文化活动,并通过岳阳市政府号召。那么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功效会更大发挥。并且会改善经营,吸引更多的市民来体验。

2)促进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共享与互溶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可以通过居民相互之间的交叉使用,形成一些非物质关系。这种微妙的关系有助于“和谐邻里”的形成。可以说,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的最终目的并非是让居民区使用,而是通过居民之间的公共活动去形成这种微妙的关系。所以,除了某些需要安度占地的文化设施外其他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必须加强用地兼容性,即结合土地使用的不确定强化文化设施的混合使用。例如,在邻里中心附近最好设置一些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同时规划规模适度的绿化广场等公共空间,并要有足够的停车空间,促进丰富的公共活动的形成及增强活动的便捷度。

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保障措施

a、促进科学决策。完善项目储备机制,减少项目实施的盲目与被动,对规划项目提出科学的建设时序及合理化建议,推行项目公示和专家评议制度。

b、科学合理规划。一是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二是要合理布局功能分区中的居民生活设施,三是在城区某些敏感地区,要做“负规划”,即不是规划见什么,而是规划不能建什么。

c、依法规范管理。城市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必须建立法律与行政、经济手段并举的高效、合理的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