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0:15
导语:在大学汉语言的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的应用性不是很强,但是现代社会竞争残酷,学生要想适应就业的大趋势,就要加强本专业的实用性。本文所提出的方式就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要突破专业的局限性,在教学上进行创新,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像工程建筑和医学一样,它的职业定位没有那么清晰,不是应用型的专业。它是传统的人文科学,能够体现人文的精神,传承并且发扬汉语与中国文化的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文化的遗产,是对人类的一种认识,承担者某种社会的责任。所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就是毕业后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是和人相关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能够体现对社会观念的适应,不是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而是创造社会效益的。社会的不断进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教学的实用性被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来说,也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不仅包括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还有教学思维方面的创新。要突破专业方面的限制,创新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很广,这也导致了学生学习期间做不到专和精,在毕业后找工作的竞争力方面比不上其它的专业。这种专业的特殊性让我们在教学当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以及文学本身的教学,要结合目前的就业状况对学生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新闻、文秘以及公共管理等等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慢慢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保证学生的专业基础很扎实,要打破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设定的界限,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独特优势,比如新闻传播、文秘、广告策划、公关以及文化管理等等的课程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来增强自己的从业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想法决定行动,只要学生内心想进行创新的活动和学习,就一定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2 修订教学计划
要拓宽对民族的文化进行了解,在教学计划当中增强民族文化的理论以及其它有关民族知识的课程,开展民族地区的考察等等活动,让学生多多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写作类课程的教学,要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都列入到教学计划当中。要增强对中国文化的介绍,而且要做到介绍的准确,介绍的完整。要注重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结合起来,增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注重专业的延伸,发展研究能力,发展实际工作的能力。
3 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实用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从现实的意义来看。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晓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应向创造性教学转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2] 唐贤清.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
[3] 许海燕.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知识结构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3).
[4] 唐贤清.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
[关键词]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新晨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徐希平。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关键词】应用型 汉语言文学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34-02
一、 研究现状综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的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历史悠久,地位突出,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启蒙民众思想、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建国后,随教育部审定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颁布,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1]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出台,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视,促使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要。近期,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走向:
1.个案化和本土化的研究走向日益明显,即对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往往会以某一具体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注重从宏观理论阐释向微观个案转移,并且针对高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论述。廖斌在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中提出:“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2]这种立足本校的个案研究,在其他研究者中同样存在,比如姚锦莲的《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 ――以广西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为例》、 马兵《台湾与大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以台湾大学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等 。
2.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同类平行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其他教育的特点反观汉语言文学教育,发挥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牵引效应。孟广伟在《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 中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均忽视了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注,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非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交流与互通。”[3]同类文章还有乐中保《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重构》、冉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孟伟军《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等。
3.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课程建设符合市场需要。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出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4]意识到同类问题,以“应用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文章还有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孙永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这所本科院校的新建专业,同样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建国就设立的传统专业,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来说,2013年9月才迎来这个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迎来两个年级的在校生,对这个新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在摸索中前进。面对这一新建专业,本学院的任课教师既没有直接的、一手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能对其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经验照搬照抄,所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还存在各种问题;同时囿于专业人数少、年级少、学科底子薄等现状,学院又无法将纵深层面的教学改革全面铺展并进行下去。所以,对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本专业已有年级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反思,更好地推进本专业后续年级专业教育的开展,而且还可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同类性质的、新建本科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从学院实际出发,明确课程结构调整目标
2014年6月,国务院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全局规划和政策部署。《决定》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到2020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5]。为了实现《决定》提出的教育目标,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势在必行。这种课程衔接需要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互相衔接,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科课程的合理设置,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始终。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同时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2013年新建的专业,和这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因此,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建设完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 基于各种现实问题的挑战,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势必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有侧重的调整,而这一调整要紧密围绕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
1.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将来就业方向对接,培养学生能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找准自我定位,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2.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发挥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所积累的教学经验都具有实际指导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本专业的后续建设,也能提升本学院的整体教研水平。
3.要建立健全一套具有特色、相对完善成熟、实效性强的课程体系,及时总结将已有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合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教学道路,为本专业的后续教育提供可参照的范本,从而提升本专业的优势品格。
三、以目标要求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本专业要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各类学校、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学分析鉴别能力和语言表达写作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一能力培养目标,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构成,以实现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
1.建构符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合理分配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保证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过程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等。除了理论知识课程之外,还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新闻采编写作等实践性课程。学生有22周的实践教学周,对应有22学分,其中毕业实习占有10学分,毕业论文占有6学分。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大于10周的实习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将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一手认知和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带动。
2.要根据学院专业设置特色,注意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的构成比重,权衡并配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的学时和学分比例。
本专业的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所以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汉语言文学和高级秘书两个方向,分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种类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沿着“办公文秘”和“汉语言文学”两个学科类别,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向分别开设以上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具有“模块式”教学分流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同时尊重了学生各自兴趣偏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多种“应用型”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为本专业学生就业选择提供多种理论储备,拓宽了学生就业视野和就职岗位的选择空间。
3.在教法上,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采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由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最终实现从教师点拨到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学习并研究的教学目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新建的本科专业,总共有4个学年,即8个学期,157个学习周。在这四学年中,本专业学生的活动类型分为五类:入学教育和军训、课堂教学、复习考试、专业实践教学、毕业教育。在这些活动类型中,课堂教学占了120个教学周,即120/157的比重,这就是说学生有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形式,这就是势必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成果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条件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任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制作好PPT的同时,熟练使用视频、音频、图像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等类型的教室资源;另一方面,因为本专业人数较少,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发挥教师引导、点评和点拨的带动作用,将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成引入式,切实发挥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动性。同时,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良效能,通过广播、网络、电视、录像等方式传播知识,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现代技术资源将所学知识通过多种媒介形式物化成具体作品,比如新闻稿、广播剧、文化宣传片、模拟授课视频等,从而实现学生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事务处理等实际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专业,如何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的正常需求,并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的新语境下焕发光彩,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不仅是专业学科内部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题中之义。正所谓,新建本科的定位大多设计在‘地方性’(区域性)、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6]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个案研究,对其他地方性、政治性、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参照价值,其研究成果也将实现平行研究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德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2][6]廖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J].现代语文.2013(01)
[3] 孟广伟.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
[4] 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关键词:本科 毕业论文 质量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与工科院校的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更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高低的检验。笔者通过抽样,对近年所指导、评阅的汉语言文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调查研究发现, 从论题的选择、观点的提出, 到论据的运用、文字的表述, 问题多多, 不一而足。在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不断下降的今天,研究这个课题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南京林业大学2003——20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情况,针对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缺乏创新,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
与大多数高校相同,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专业的选题也是由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科目和研究方向,向学生提供选题的范围,然后教研室根据学号随机平均分配给指导教师。学生的选题主要侧重在新闻、公关、秘书、语言、文学、广告、文化等方面。2003——2008届论文共396篇,其中新闻类选题25篇,占6.3%;文化类选题23篇,占5.8%;广告类选题12篇,占3%;秘书类选题70篇,占18%;语言类选题38篇,占9.5%;文学类选题220篇,占56%;其他8篇,占1.4%。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结合秘书专业实际的很少。有的选题大而空,比如《周国平散文研究》、《浅析海岩小说的创作》、《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关于中国民营企业道德伦理的探讨》、《当代秘书素质要论》、《秘书美学浅谈》等,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些问题很难在8000字左右的文章中论述全面而深刻。有的选题虽有新意,比如《中国饮食类广告的文化内涵及其表现》、《秘书学研究现象新探》、《论秘书工作的管理效应》、《公共关系在企业秘书中的运用》等,但由于时间紧迫、资料查找困难、缺乏实践感性认识、投入写作精力不足等原因,泛泛而谈,缺乏说服力,影响了论文的写作质量。
2. 投入精力不足,抄袭现象严重
从六届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因为选题陈旧,缺乏创新性,加上精力投入不足,每一届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的初稿抄袭已有的论文,而且屡禁不止。原文照抄的学生较少,大多学生将别人已发表的成果进行剪切粘贴、注水,拼凑为不少于8000字的论文。这些论文在指导老师的严格把关下大部分都被退回重写,如《浅论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语言的突破创新与规范化》、《论李白诗歌中的送别情感》、《论中美文化下的姚木兰与郝思嘉》、《对解梦文化的思考》、《浅谈文学美与服饰美》、《试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等。
3.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
规范的论文格式也是合格的毕业论文的要求,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注释、文献综述、致谢等的撰写都要符合规范。比如《浅论古典诗词与阳羡茶文化》,这个标题有歧义,实际上作者主要论述的是阳羡茶文化在古诗词中的表现,标题可改为《从古典诗词透析阳羡茶文化》;英文摘要中语法、拼写错误很多;中文摘要中“本文”、“笔者”、“我”比比皆是,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残缺不全;有的正文通篇都用第一人称“我认为”,有的地方论述缺乏逻辑性与严密性,层次紊乱;错别字、病句较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注释不规范;小标题的序号标注欠规范、口语化严重;文献综述只是已有成果的综合,缺少评述等等。
4.口头表达能力欠缺
答辩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论文的熟悉程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每届的答辩中,总有一些学生论文写得不错,但表达能力欠佳,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成绩。有的照本宣科;有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抓不住重点,不能做到言简意赅;有的甚至因紧张而憋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等等。这些对于文秘专业的同学来说,都是表达能力欠缺的表现。
转贴于
二、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1.传统的选题方式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选题方式剥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将毕业论文写作等同于被动完成作业。另一方面,这种选题方式经常会使指导老师感到力不从心。比如研究外国文学的老师可能对武侠小说了解不是很深,研究文学的老师可能在语言学论文的指导方面也有困难,研究广告的老师对公关、秘书等领域也不一定有深入研究等等。
2.学生重视不够
从近几年来的写作实际来看,大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不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当成毕业前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他们不以为然,觉得写得好与不好都能毕业。有的学生甚至在写论文前没有进过图书馆,没有查阅过期刊;有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有的学生在交稿前几天才匆匆忙忙赶论文;有的学生认为答辩就是走过场,念念提要和目录,随便回答几句就行了。
3.就业、考研、考公务员与写作论文冲突
因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安排在大四,与学生实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在时间上发生冲突,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将毕业论文看作就业、考研、实习的绊脚石,产生抵触的情绪。比如有的指导老师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催交论文时,有的学生竟然拒绝:“老师,我在外地,两周后才会学校。到时再说吧。”更有甚者给老师发短信:“我最讨厌做的就是这件事。”
4.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不扎实
毕业论文的写作在人称、标题、摘要、关键词、标点、文献综述、序号标注、注释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缺少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写作实践能力低。答辩过程中的结结巴巴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论文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不熟悉,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高。
5.缺乏严厉有效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对于不按时完成毕业论文或有严重抄袭现象的学生,学校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处罚教育,否则会导致不良风气的盛行。事实上,很多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就业率和学生的前途,对学生采取过分宽容的态度。
三、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1.改革选题方式,将写作时间安排在大三
选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将兴趣与专业相结合,尽量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结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选题,教研室再根据学生选题方向确定指导老师。要选择可行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题目,尤其要结合文秘专业的实践。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成为大学毕业生的负担,主要原因是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的安排不尽合理。多数学校都把毕业论文选题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期末,把中期检查放在大四第二个学期也就是四月中旬左右,把答辩时间安排在五月底或六月初,而这一段时间正是毕业生实习或急于找工作的时间。面临当前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 就算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也正忙于复试, 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写毕业论文。为避免写作时间与就业、实习、考研相冲突,将论文写作在大三即第五学期布置,在第六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计划书和论文初稿,大四主要完成论文的修改。这样错开时间就能避免写论文和找工作在时间上的直接冲突。毕竟大四第一个学期初的招聘会还比较少,毕业生还没有完全开始找工作,如果指导教师严格要求的话,毕业论文应该能够发挥它在锻炼学生能力方面应有的作用。 2.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
文秘专业开设的写作课程主要有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平均只有32课时。建议在大二增设毕业论文写作课与实习课,学时32,理论和实践各16学时,在学生理解论文写作理论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论文写作实践能力,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切实提高论文书面表达能力。在写作实践课上,可以通过演讲、主持、辩论、模拟答辩、模拟法庭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面试、答辩中能够从容面对,游刃有余。
3.完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他们明白为人为文都要诚实,这是道德的底线。让学生知道论文的剽窃与考试作弊一样会受到严重的处罚,并与学士学位的授予挂钩。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学校教务部门要严格把好选题关、论文写作进度关、内容关、格式关,让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论文完稿后可以借鉴南京其他高校的做法,利用图书馆论文过滤系统,如抄袭超过40%,论文即为不合格。尤其对初评为校优秀的论文,也应进行过滤,抄袭不能超过10%。对答辩中表现极差的学生要求二次答辩,如仍不合格,推迟毕业。
4.端正师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在毕业论文工作开展前,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端正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毕业前学习的最后一关,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不少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接受实际工作,面临具体写作任务时,往往手足无措;甚至有些学生以高分考取研究生,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连内容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等都不会写,更谈不上内容的创新了,这些情况都与其大学阶段缺乏科学系统和实际的写作训练、忽视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明确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从富有创造性的学生身上,教师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教学相长。
写作能力的高低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目前高校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下降的趋势下,结合各校专业实际,寻求解决的措施和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 语义地图 类型学
一、引言
称谓语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称谓语按使用范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亲属称谓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称谓,是称谓语中最庞大、稳固的部分。社会称谓是对家庭成员以外的人的称谓,表明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都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把各种关系确定、表现出来。其中亲属称谓作为一个庞大、系统而又完善的系统,又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不同的小系统。
郭锐(2012)提到自1963年Greenberg关于语序类型和共性的研究问世以来,人们转而相信语言变异的有限性,因此提出语言共性的假设,即语言间无论是否存在发生学上的关系,在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共性。换句话说,世界上的语言允许一些结构存在,而不允许另一些结构存在,即语言结构受到一定的限制。从理论上来说,世界上任何语言几乎都有称谓语的存在,称谓语作为一种共有的语法范畴,其在结构上是否有所谓的共性呢?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称谓语的研究有了很多的成果,特别是很多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称谓语研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称谓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两种语言间的称谓语对比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大部分是将汉语和其他语言进行对比,这种研究方法扩大了语际之间的交流。
郭锐(2012)指出语义地图模型是研究语法形式的适用范围和多功能语法形式的语义关联或语义演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亲属称谓也是一种语法形式。既然语义地图模型能客观明白地表现出不同语言同一语法形式的共性和特性,那么我们不妨借用语义地图模型来研究一下亲属称谓。
鉴于亲属称谓系统的复杂性,本文主要着重于亲属称谓系统中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及其子孙称谓系统的语义地图研究,目的在于使研究范围缩小,研究方向集中,有利于找出其中的差异和共性。
二、研究方法
亲属称谓系统中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及其子孙称谓系统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及其同胞和他们下面的孩子。汉语中具体为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伯父(母)、叔父(母)、姑母(父)、舅父(母)、姨母(父),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同胞(兄弟姐妹)。这些不同的亲属关系在不同的语言中表达式不一样的。
我们首先选取汉语、英语、俄语、韩国语、哈尼语、吉尔吉斯斯坦语、日语和越语8中语言中的关于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及其子孙称谓系统的语料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郭锐(2012)归纳出来的语义地图研究步骤分别画出这8种语言的语义地图。最后将8幅语义地图放在一起比较分析,概括其共性和特性。我们构建了亲属称谓系统的概念空间,如下:
注:1.此概念空间依据连续性原则进行,但不是特别精确,随着节点(即亲属称谓的影响因素)的增多,会有所调整。
2.亲属称谓中长幼、辈分、尊卑关系并不一样,侧重点不同,这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体现。
3.特称指只用来对应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统称指可以一个称谓对应多种亲属关系的称谓。统称各不一样。每种语言具体情况都有注释。
4.生称死称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常用用法。对同一人,在世时一种称呼,去世后一种称呼。
5.面称=背称。是考察这种语言文化中是否有因称谓避讳造成面称和背称上的不一致。一致划入地图内,不一致不划入。
6.性别不同指由被称呼人性别决定称呼,男女称不同是指由称呼人决定称呼;敬称形式指在称谓称呼后加特有的标记形式。
三、不同语言研究
(一)汉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系统是最复杂的,也是最精细的。这种亲属称谓系统的特点是:宗姻亲,直旁系,辈分观念极强;讲究内外分明,上下有别,长幼有序;区分母系和父系;堂亲、表亲和同胞兄弟姐妹分明。
为了更加直观,将汉语中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及其子孙称谓系统图示如下:
汉语中以“我”为中心来说,年龄比我大的一般用特称,不会用统称,要具体到排行以示尊敬。如“大爷(伯),二大伯”不会统称“大伯”。年龄比我小的一般直呼名字。语义地图如下表1。
2.汉语面称在很多情况下不同于背称。如面称“爸爸”,背称为“父亲”。
(二)英语
与汉语中一个亲属关系对应一个甚至多个亲属称谓不同的是,英语中是多个亲属关系对应同一个亲属称谓。如“aunt”对应于(伯、叔、姑,姨,舅)母。如:
此外,英语称呼语的不同,主要受性别的影响较大,其他影响汉语称呼语的年龄、长幼尊卑等其他因素不太影响英语称呼词。比如英语中不太分亲属关系的远近。称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是“grandparents”;英语中不太讲究排行,也没有明显的性别标志。如图3。
英语中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及其子孙称谓系统语义地图如下:
(三)俄语
根据卢慧(2005)、李发元(2005)的研究,俄语亲属称谓语的特点是:不标明亲族是父系还是母系的,不标明直系旁系,姻亲非姻亲,没有排行,只标明尊卑辈分,长幼关系,因此其亲属称谓简单明了,数量远远少于汉语,并且语义模糊。一个称谓对应多种亲属关系。俄语中祖父、外祖父相同,为“дедушка”;祖母、外祖母相同,为“бабушка”;(伯,叔,舅,姑,姨)夫统称“дядя”;(伯,叔,舅,姑,姨)母统称“тётя”;同胞兄弟为“брат”,姐妹为“сестра”;堂表兄弟有单独统称,也可为“брат”,堂表姐妹有单独统称,也可为“сестра”。俄语中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及其子孙称谓系统语义地图如下:
(四)韩国语
韩国语受汉语文化影响深远。其文化中也有宗法、尊卑、长幼的概念,这也体现在亲属称谓语中。韩国语亲属称谓有内外之分,父、母系之别,宗亲和姻亲差别较大。特别是韩国语中辈分很重要。性别区分比汉语要细致。汉语中虽也有因性别之分导致称呼不同,那是几乎所有语言的共性,但韩国语称呼人的性别也可以用来区分称呼。如被称呼人同样是“哥”,男称“?”,女称“??”。男女对“姐”称呼也不一样。不区分堂表亲。同胞兄弟姐妹和堂表亲称谓不一样。但也可以统称。对于叔叔辈的亲属,已婚和未婚时的称呼也不一样。韩语中也有排行称谓。面称和背称同汉语相似,大部分是面称和背称不一致的。
韩国语亲属称谓语中有特有的敬称形式。一个称呼敬称和非敬称共存。比如说:男子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同辈亲属,称呼男性时非敬称为“?”,敬称形式是“??”;称呼女性时非敬称为“??”,尊称称呼为“??”。同样,父亲、母亲,伯叔等其他亲属称谓都有敬称形式。由此,我们可以画出韩国语中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及其子孙称谓系统的语义地图,如:
(五)哈尼语
哈尼语的使用范围主要是在云南等西南区域。使用民族是哈尼族。由王晏、杨艳、冯霞(2007)的研究可知,哈尼语亲属称谓的确定遵循世代和对应性各行辈原则。对于长一辈的亲属,弟媳和妹夫遵循称呼者性别外,主要遵循旁系性、亲属性别和长幼标准,严格区分直旁系,区分男女和长幼,但旁系血亲和姻亲区分不严,无父系与母系之分;对于己身辈,除对姻亲作出区分外,主要按亲属男/女性别和长幼标准分别用不同称谓语于亲/从/表兄弟姐妹;晚一辈的亲属称谓主要遵循旁系、亲属性别、姻亲和宗亲标准。长一辈哈尼族称谓语中的父亲与大伯(姨、姑)父和叔父,舅(小姨)父的称谓不同,母亲与大伯(姨、姑)母,叔(舅,小姨)母不同;晚一辈中儿子与侄子、外甥的称谓不同,亲生女儿与侄女、外甥女的称谓不同,这表明哈尼族对核心家庭成员的重视。辈分严格,长幼有序。哈尼族亲属称谓语中,辈分这一标准得到彻底体现,除了小姑父和姐夫同称,己身辈不太规则和借词之外,每一辈分几乎由相应的语素表示出来。
同辈人的年龄差异构成了使用不同称谓语的因素;男女有别,内外有别。除极少数称谓外,男女性别几乎在各辈分亲属称谓中体现出来,不同性别的亲属用不同的称谓。
哈尼语中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及其子孙称谓系统的语义地图,如下:
2.在己身辈中,不论亲属关系的亲疏,分别以表示年龄和性别的四个称谓称呼亲属,(堂表)哥为“algo”,(堂表)弟为“aqnil”,(堂表)姐“alba”,(堂表)妹为“aqnil”( dulma)。无直系/旁系、父系/母系之分。
(六)吉尔吉斯语
刘佳(2012)研究中指出吉语亲属称谓语不严格按照辈分区分,而是遵循一定的年龄层次进行区分。吉尔吉斯族认为家族是由同出一源的七代直系和旁系亲属组成,因此亲属称谓语也追溯到上下七代,依次为“баба”(曾祖父)、“чоната”(祖父)、“ата”(父亲)、“мен”(本人)、“уул”(儿子)、“небере”(孙子)、“ч?б?р?”(曾孙)。吉语亲属称谓语并非一种亲属关系对应一个亲属称谓语,专称称谓语较少,统称称谓语较多。
汉吉亲属称谓语系统在血亲与姻亲、直系与旁系、父系、母系与夫妻系上都区分严格。比起辈分、性别,吉语亲属称谓语更加注重长幼之序。转房制婚姻使得吉尔吉斯人的亲属关系随婚姻关系的变化产生变化,因此上辈与下辈的关系也就不甚清楚,也只有不按辈分划分的亲属制度才能适应这种婚姻制度。与此同时,年长者具有较高权威与社会地位,受到人们的尊敬,处理部落或氏族大小事务的“头人”也是由年长者担任;在家庭中,父亲也具有绝对权威,长兄在同辈兄弟中也具有更高权威,因此长幼区分明确。
吉语亲属称谓语系统中除了父母、夫妻、儿女等上下三代核心亲属称谓语描述性较强,每个亲属关系都有专称称谓语,其余亲属称谓语概括性较强,大多之区分年龄层次,不区分辈分,甚至不区分性别。这也反映出了吉语亲属称谓语简单、笼统的特点。
吉语中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及其子孙称谓系统的语义地图如下:
2.吉语没有谦称,只有敬称,且多为亲属称谓语自身带有尊敬的含义。
3.吉语在“表妹”面称中区分了称呼者性别,男性称呼者称呼表妹为“синди”,女性称呼者称之为“карындаш”。
(七)日语
周虹(2011)、丸山梅子(2012)对日语称谓语的研究中指出,日语中内外不分,血姻含混。在日语中对父母亲的兄弟姐妹称呼时不进行区分,都是以「おじさん、「おばさん来称呼。而日语中对父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共同使用一个称谓,即「いとこ,不分父系、母系,也不分年龄和性别,可表示汉语中的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等称谓。如日语中的「兄弟(きょうだい)一词,在汉语中可以表示“兄弟”“姐妹”的意思;又如「まご这个词,在汉语中完全可以表示“孙子(女)”“外甥(女)”等含义。
日语中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及其子孙称谓系统的语义地图。如下:
(八)越南语
杨悦(2006)、吴氏锦兰(2012)指出越语亲属称谓语中因性别、年龄、辈分,甚至因地区不同而对相同的的亲属使用不同的称谓语。因为越南亲属系统以“我”为中心分为两大系统,父亲的亲戚是内亲,母亲的亲戚是外亲,所以越南亲属称谓语也基本上分内、外系亲属称谓语。越南语中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及其子孙称谓系统的语义地图。如下:
四、对比分析
下面就是将第二章节的研究中这8种语言的语义地图在同一概念空间中叠加在一起。其中叠加次数最多的节点即是可能性最大的共性,叠加次数少的节点即是可能性小的共性,没叠加的即是特性。如下:
由表9中我们可以将结果归纳如下:
1.在8种语言亲属关系中,长幼关系、有统称两个因素是共有的,可以看作是共性。
2.除了日语外,年龄差别和性别差别也是在大多数语言中存在的。
3.除了俄语和英语,尊卑因素也是其他6种语言共有的。
4.除了汉语有明显的堂表亲之分外,其他7种语言都没有区分堂表亲,而是采用统称的形式(统称范围各不一样)。
5.亲属称谓的敬称形式只有吉语、日语和韩国语中有,其他未有。
6.除俄语没有特称,其他都有特称。
7.除了日语、英语、俄语、哈尼其他4种语言都有明显的宗亲姻亲之分、父系母系之分、直系和旁系之分。其中,哈尼语很特别,辈分不同,称呼中对直系旁系、血亲和姻亲的区分程度不一样,这里在(外)祖父母及其子孙称谓系统中不区分,算作无。
8.吉语、韩国语有因称呼人性别不同而称谓不同的例子。
9.哈尼语、俄语、日语、英语都有伯叔舅姨姑统称的现象,不过统称范围不太一致。
10.汉语、韩语、越语都有明显的排行称呼。其他5种语言没有。
11.俄语、英语、日语没有内外之分,其他5种语言都有。
12.吉语、日语、英语、俄语没有辈分关系,其他4种有。
13.吉语、英语、越语面称和背称几乎一致外,其他5种语言面称背称有很大不一致。
14.“生称”“死称”在古汉、现汉中一致存在,属于汉语的特有现象。
五、结语
对第三章对比分析得出的结果进行归类和总结,可以发现:决定亲属称谓语的语义因素中有共性(归纳1),也有几类不同语言或每种不同语言之间的个性。这些语义因素对于决定亲属称谓语的使用的影响力表现出等级性。即:
长幼、统称>性别>特称>尊卑>内外之分>排行因素>辈分关系>宗姻、直旁和父母系之别>面背称>敬称>堂表之分>生称死称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等级排序,代表一种大体的趋势。在本文所研究的8种语言中大体是如此的。并不代表所有的语言都要有这些因素,也不代表所有语言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大小都是按照这个等级。
通过以上8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8种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长幼关系明显,性别区分和尊卑特别重要,区别宗、姻亲,父系、母系,内、外,直系旁系也很重要,这种语言特称丰富;另一类则是仅仅靠长幼关系区分称谓,其他因素不明显的。这一类统称亲属称谓语丰富。我们的发现正好和已有的研究相吻合。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曾对此有过研究。他将世界上所有的亲属制度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类分型,另一种是描述型。类分型的亲属称谓语,不标明父系或母系、直系或旁系及排列的顺序,只标明尊卑辈分。在我们研究的8种语言中,日语、哈尼语、俄语、英语属于类分型。描述型的亲属称谓语父系或母系、直系或旁系,辈分及同一辈分的长幼排列都非常明确。汉语、越语、韩国语和吉语亲属称谓语属于描述型。
由此可以推断,世界上语言的亲属称谓语的变异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是可以分类归纳的。它们的变异范围是封闭性的。
本文获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2013年学术论坛一等奖,经北京大学郭锐老师审阅,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安国峰.汉韩姐妹排行称谓对比[J].汉语学习,2008,(6).
[2]曹晋.语义地图理论与方法[J].语文研究,2012,(2).
[3]郭锐.概念空间和语义地图:语言变异和演变的限制和路径(第8期)[A].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研究》编委会.对外汉语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胡上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金受玄.汉韩现代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李发元.汉俄称谓语差异的文化阐释[R].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2005.
[7]李香林.汉韩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李丽梅.汉英亲属称谓词的特点及其文化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9]李知恩.量词的跨语言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0]刘佳.汉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1]卢慧.汉俄亲属称谓泛化的差异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4).
[12]田延明.英汉称谓语的跨文化差异比较与翻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13]王晏,杨艳,冯霞.哈尼族亲属称谓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7,(6).
[14]丸山梅子.汉日称谓语比较与教学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生学术论文,2012.
[15]吴氏锦兰.汉越称谓语对比研究及其教学应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6]吴福祥.多功能语素与语义图模型[J].语言研究,2011,(1).
[17]杨悦.汉越称谓语的异同及教学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6).
[18]周虹.汉日亲属称谓语的语义差异与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
一、重视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
Halliday认为:“一种文化自身就是一座意义大厦、一个符号学建筑。从这个全景来看,语言是其中一个组成文化的系统。一个区别于其他系统,但又服务于其他系统而译成相关符号的系统”。Kramsch非常赞同Halliday的观点,她认为语言和文化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侧面”,我们应该用完整的“多元合一的眼光去对待语言与文化,这样更有利于把握语言文化教学,使语言、文化有机地融合为一体。Kramsch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归纳为三点: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事实。正如Halliday和Kramsch所说的,语言具有意义,那是因为它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习得的,从某种文化派生出来的意义又由语言使之永久化。语言与文化作为一枚硬币的两个侧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Kramsch归纳的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的三种关系告诉我们:只要语言一被人们使用,一被赋予意义,它总是要与一种文化发生关系,无论是“表达”“体现”一种文化,还是“象征”一种文化。语言与文化融合成一体的事实使我们相信无论我们采用什么语言教学方法,都会自然而然地导致文化教学。换句话说,任何一种语言教学都不可能在文化真空中发生,语言教学包含文化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文化教学,不能忽视了汉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汉语言本身也是文化教学的内容。因此,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该是以语言教学目标为纲的文化渗透式教学(关于文化渗透式教学另文详述)。我们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从大纲、教材和课程设置上看,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在教学内容上关注的是语言点、语法点的传授,在课程设置上也常常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割裂开来,通过单独设置一系列的文化类课程来完成文化教学目标。采用文化渗透式的语言教学,能使学生在学到必要的汉语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他们母语的语言知识,通过交流与对话,“意会”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从认知的角度看,渗透文化内涵的语言教学会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汉语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语言的深刻印象,进而自觉地划清汉语与母语之间的界限,自觉地尝试着用不同于母语的新思维去接受、学习汉语和汉文化,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减少母语对汉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这样的文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多一些文化适应,少一些文化移入,从而达到在学习汉语言的同时习得汉文化的目的。
二、重视文化情境,提高学生文化适应力
Kramsch认为语言具有双重性,即:语言既表达说话者个人的思维和动机,同时又反映了说话者所属语言社团的意志和期望。换句话说,语言表达的意义不仅限于文内,也受约于文外条件和表达文外的社会声音。下文是由具有不同身份作用的人们在交际对话中塑造而成,与语言本文共存。Halliday也认为:上下文是“本文展现的全部环境”。将这种理念运用到语言教学上,就要求在注意本文(语言本身)的同时,还应注意弦外之音、话外之话的上下文(文化语境)。Kramsch反对照本宣科、就文论文的简单做法,而竭力主张教师应创造课堂的文化环境,使语言教学搬上一个“社会大舞台”,台词、场景交融一体,教师学生以不同角色交际对话,发生文化互动。
外国留学生在运用汉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所读所听的汉语词汇并不生疏,但却弄不清楚整个句子的确切含义,或者不知不觉地说出不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在日常对话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也是语用错误。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熟悉、不了解汉语交际的文化语境,不了解汉语言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如:传统礼仪、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误以为汉语与母语的文化基础是共同的,忽略了两种文化的差异,而按照本民族或本国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我们教授汉语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用汉语进行交际,如果学生不能用汉语得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就不能说他学会了汉语。因此,在向学生传授汉语语言知识、培养其汉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汉语文化语境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学应当结合语言教学目标设置特定的交际情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如Kramsch所说的:“教授一种语言就是教怎样塑造一堂课的上下文。这堂课即是单独的个体学习事件,又是一个社会缩影。教学场景,每一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教学活动的目的,对话的课题,语气模式、互动的规范以及各种人物的类别都统统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外语而塑造上下文的各种途径决定学生被允许探讨、发现、和交流的那些意义。越是能鼓励他们发现更多的潜在意义,他们的学习机会就越加丰富。”在这样的汉语情境中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汉语文化的适应力,学生自然会潜移默化地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能力。
三、通过文化比较,加深文化理解
Kramsch不否认以往以结构主义为基础、企图为跨文化交际架设桥梁的努力为语言文化教学做出了贡献。但她认为,当代以国为界的文化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区分。此外,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进展显示我们赖以参考的意义框架是多么不可靠:在日常各种各样的对话中,语言之使用创造了一个既启发思维又混淆视听的文化上下文。她分别从认知桥梁、职业性桥梁和理想桥梁三个方面来检查所谓桥梁说的不可靠性,并告诫外语教师:我们通过跨文化教育寻求的不是桥梁,而是对界限的更深理解。我们通过教学来划界,却不可能来架桥。
外语学习过程首先依附于母语文化。初学汉语的学生总喜欢把汉语和母语等同起来,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差异性,这往往成为跨文化交际的潜在障碍。大量的事实表明,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容易在中外交流者之间造成不良感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能经常进行汉语和母语文化比较及辨析语言。文化内涵差异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交际文化的敏感性使学生在熟悉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加快对汉语表达形式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文化比较教学,使学生逐步建构起在词汇层上的文化差异,进而体会母语与汉语语言在风格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更多地摄入汉语文化,通过与母语文化的自觉又比和比较,加深对汉语文化的认识,逐步建立起汉语文化基到框架和对汉语文化的认同。只有基本掌握了汉语与母语两种文化在各个层面上的差异,学生才能较熟练地运用汉语并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四、多元文化互动,促进文化融合
文化教学绝不是只教学生记忆一些文化事实,而是要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Kramsch认为:交际能力不应当仅仅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应当是了解与开创世界的能力。语言不可能是在对信息未加重塑的前提下,原封不动地传递信息。恰恰相反,这个所谓的载体必将信息重新组合而反映一个崭新的意义世界。文化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加的知识与技能,而是通过语言而发现的一种新的世界观。交际者文化背景的多元性与差异性决定了冲突总是无时不在地潜伏着。这就要求外语学习者应当具备一种认识和了解变化多端的多元世界的能力。Kramsch主张采用对话的途径,即:文化互动的方式来进行语言文化教学,认为外语教学活动提供了创造双向文化互动的基础,由于学习外语涉及社会和个人的双方面声音,因此,它既是进入所说语言社团的文化的一种社会化过程,又是一个如何在这个新社团表达个人意义的言语习得过程。学习外语的过程是一个打破界限的过程,通过学习,学习者会认识到同一件事可以用不同的参考框架来表示。这种了解界限的经验将使学习者更清楚地领会上下文的重要性。这种学习,不是去单纯模仿和迁就另一种文化,而是在超越本民族文化和另一种文化时,达到“第三位置”,从而明了语言给予人们的力量与控制。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 汉语存现句 习得偏误 教学建议
一、引言
存现句是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句式,汉语本体研究现在已经比较充分,对比性研究也在逐渐丰富和深入。但是,相比较而言,汉语存现句作为第二语言句式习得的研究少之又少,而对哈萨克斯坦的学生汉语存现句的习得研究,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还无人涉及。不同的母语背景、不同的文化等因素都会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呈现很大的差异性;再者,现在整个哈萨克斯坦学汉语正处于比较热的阶段,汉语学习人数是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国语学习语言,且这种态势还在逐年递增。因此,对哈萨克斯坦学生汉语存现句习得状况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选取的是哈萨克斯坦汉语专业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调查人数为50人。调查的目的是考察哈萨克斯坦大学生汉语存现句习得中的偏误。低年级学生由于汉语水平有限不能较准确地反映习得偏误,所以选取大学四年级汉语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这些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汉语,对汉语的语法体系、存现句的结构及使用规则都已有所了解。因此,他们的存现句习得偏误正是本研究所要调查的。
(二)调查内容
汉语存现句本体研究非常丰富,按意义和形式两方面分类,黄自然(2008)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存现句分为12类,这种分法较为科学,但外国人由于汉语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全部掌握。本研究主要调查的是存现句中的典型形式,即“存现处所+存现动词+存现主体”式的存现句(A+B+C段式),省略式存现句和其他特殊形式不在本调查的范围之内。
(三)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语料,同时结合一些自身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及所收集的相关语料进行分析研究。问卷设置了两种题型,第一种题型给出了十几个名词性词语,例如“桌子、椅子、一块黑板、一个讲台、地图、钢笔、电视、书包、汉字”等,要求学生用提供的这些词语描述自己的教室。第二类题型是让学生描述一幅画:在一家超市门口,很多人在不同的场景中做着自己的事情。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动词:“坐着、放着、开着、开走、开过来、走出来”等。本研究试图通过这次调查问卷获得语料,再通过对语料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从而得出哈萨克斯坦学生汉语存现句习得的偏误。
三、汉语存现句习得偏误类型
(一)介词冗余
语料显示,哈萨克斯坦学生在使用汉语存现句时容易在A段处所词前加介词“在”,且出现频率很高。例如:
(1)*在板凳上坐着两位老人。——板凳上坐着两位老人。
(2)*在墙上挂着一幅画。——墙上挂着一幅画。
(3)*在桌子的旁边有三把椅子。——桌子的旁边有三把椅子。
出现上述偏误,是学生把母语和汉语存现句对应规则泛化的结果。俄语存现句表达中,A段不能直接用名词表示,要由前置词格形式或者地点副词表示。俄语中的地点前置词的特点与汉语中的介词有相似之处,都是置于名词之前,所以学生直接应用母语知识来表达汉语存现句,属于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二)成分缺失
1.方位词缺失
(4)*在教室有不太多桌子。——教室里有不太多桌子。
(5)*在房间没有电视。——房间里没有电视。
(6)*在我们的教室有很多美丽的画和汉字。——我们的教室里有很多美丽的画和汉字。
(7)*在每间房子都有地图。——每间房子里都有地图。
(8)*在学生桌子只有一张老师的桌子。——学生桌子前面只有一张老师的桌子。
调查问卷收集到的语料中,方位词缺失的偏误占的比例最大。通过这几个例句我们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学生方位词的缺失偏误常常和介词“在”的冗余偏误一起出现。俄语的前置词格形式含义很广,在存现句中,它相当于汉语的名词、方位词、名词+方位词、方位词+名词等(刘阳,2004),所以俄语中前置词格在名词之前就可以相当于汉语中的“在……里、在……上、在……旁边、在……前”等。母语语法规则对汉语存现句习得的负迁移导致了这样的偏误。
2.助词“的”字缺失
(9)*画左边挂了一张地图。——画的左边挂了一张地图。
助词“的”字的缺失,也可能是受学生母语的影响,因为俄语中没有表示结构关系的助词“的”,表示所属关系或者方位主要是依据名词格的变化。
3.动词缺失
(10)*教室里七张桌子。——教室里有七张桌子。
(11)*我的家很多东西。——我的家有很多东西。/我的家放着很多东西。
这两个例句都是缺失动词“有”或者表示存现意义的其他动词,如“摆着、放着、陈列着”等。首要原因是学生对存现句的语法结构认识不够,如果对存现句“存现处所+存现动词+存现主体”这一结构认识清楚,就不会遗漏存现动词。再者,学生对汉语表示存现意义的动词掌握不多,词汇量有限且范围较窄,也会出现这样的偏误。
4.数量短语缺失
(12)*办公室放着中国画和世界地图。——办公室放着一幅中国画和一张中国地图。
汉语存现句中表示存现主体的宾语一般都是无定的,即存现主体指称的不确定性,常常带有数量短语。而俄语存现句的C段宾语和汉语差别不大,都具有语义所指事物不确定性这一显著特征。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每一个词的独立性都很强,例如问句“这是什么?”可以直接回答“书。”这不同于印欧语系中必须要有定冠词或不定冠词相随。例(12)中的主语“办公室”前也没有任何的数量短语之类的词语,所以学生掌握了汉语这一特殊的语法规则后,就将这一规则类推,使之泛化,从而产生偏误。
5.助词“着、了”的缺失
(13)*后面墙上挂一个钟表。——后面墙上挂着一个钟表。
(14)*画的左边贴一张地图。——画的左边贴着一张地图。
(15)*黑板上写三个汉字。——黑板上写了三个汉字。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对汉语助词“着、了”的用法以及它们在存现句中与动词的语义搭配没有真正理解。
(三)语序偏误
(16)*我对面挂在墙上地图。——我对面的墙上挂着地图。
(17)*一个电视挂墙上103办公室。——103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个电视。
(18)*不大的桌子在窗户下面。——窗户下面有张不大的桌子。
(19)*从门口很多人不断走进来。——门口不断走进来很多人。
(20)*自行车停着在公车对面。——公车对面停着一辆自行车。
(21)在教室里面、墙上有很多画。——教室的墙上有很多画。
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所以语序是非常重要的表达意义的语法手段。汉语存现句只有“存现处所+存现动词+存现宾语”这一种语序。如果语序改变,语义必将变化,或者语义重点将发生转移。俄语是形态变化非常丰富的语言,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存现句可以有不同的语序,存现处所、动词和存现宾语的位置可以改变,从而形成存现句不同的交际变体(刘阳,2004)。由此可见,俄语存现句中词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学生受母语语法规则的影响,从而出现了上述的诸多语序方面的偏误。
俄语存现句中的存现处所可以由前置词格的复合形式表示,且不同的前置词格之间是并列关系或者聚焦关系,这和汉语有差异,因此容易产生“教室里面、墙上”这种短语并列的偏误形式。
(四)句式的偏误
(22)*两个老人坐着、自行车放着、很多车开着、一对爱人走出来……
(23)*在家里我们有很多桌子。
(24)*在黑板上老师经常写汉字。
(25)*在书包里每个学生有几本书。
(26)*在大学里我们有很多的花花草草。
上述例句都不属于汉语存现句,学生使用这些非存现句来表达语义,已经改变了句子本身的语义重点,存在语用偏误。学生对汉语存现句的结构和使用还没掌握,自然也就回避使用,从而出现偏误。
语料显示,学生在使用存现句时,表示静态存在的“有”字句被大量使用,比例达50%以上。“有”字句结构简单,是汉语存现句中最易习得也最易掌握的句式之一,但是在语义表达上却常常会影响准确性。我们注意到哈萨克斯坦学生汉语存现句中的动词使用过于单一,除了“有”以外,就是题目提示中所给出的几个动词(如“挂、坐着、开过来、走进来、放”等),几乎没有其他意义的动词出现。这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学生对存现句中动词范畴不明确,不能准确选择动词;第二,学生的汉语动词词汇量匮乏。由此可见,存现句的习得是哈萨克斯坦汉语专业大学生汉语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汉语存现句的习得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
四、教学建议
(一)注重俄汉存现句的对比教学
哈萨克斯坦官方用语为俄语和哈萨克语,哈萨克语的地位是近些年才被提升上来的,俄语是全民性语言,所以哈萨克斯坦的大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会自然而然地受俄语语法规则影响。俄语和汉语中都有表示存现意义的存现句(刘阳,2004)。俄汉存现句的对比教学,一方面要借助相同的语法规则因势利导地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同时也要对比分析俄汉语言差异,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二)形式与意义相结合
汉语存现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从学生调查问卷的诸多偏误可以看出,学生对存现句的认知还不清楚,既有形式上的偏误,又有语义使用上的偏误。例如,介词的冗余、错序、句式的偏误等,是对存现句在结构形式上习得的偏误;而助词的缺失、存现动词的错误使用又是在存现句语义认知上的偏误。所以,在教学汉语存现句时一定要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着手,让学生在具体形式和抽象意义上全面准确地习得存现句。
(三)以存现动词为重点,分阶段教学
按照潘文(2003)的分类,汉语存现句有12种之多,学生很难掌握所有的存现句,在教学中应该以存现动词为中心,分层次进行。第一阶段,讲授结构简单、学生最易掌握的“有”字句和“是”字句,在结构形式和意义上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阶段,教学“动词+着/了/过”的汉语存现句时,帮助学生掌握表示存现和消失意义的存现动词;第三阶段,教学“动词+趋向补语”的汉语存现句。三个阶段的系统性教学与汉语存现动词教学相互配合,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习得汉语存现句。
(四)加大存现句的练习
通过对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和汉语教师上课情况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存现句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专讲专练,即只有讲授到存现句这一语法点时才做一定量的针对练习。有了量变的积累才会带来质的改变。汉语存现句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地加大存现句的练习量,随着练习量的积累,汉语存现句的习得效果定会越来越好。
(本文系2012年伊犁师范学院院级课题“哈萨克斯坦学生汉语存现句习得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YB034。)
参考文献:
[1]戴庆厦.语言学基础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M].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6.
[3]刘阳.俄汉存在句对比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4]黄自然.外国学生汉语存现句偏误分析及习得研究[D].南京:南
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
[5]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6]李媚乐.俄罗斯学生汉语习得难点及其对策分析[J].辽宁大学学
【关键词】哈萨克族学生;语言环境;克服障碍;教学实践
我校是一所民汉合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是一名小学汉语部的语文老师。班里主要由汉族学生和哈萨克族学生。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深深感受到,特定的语言环境对学生学习某种语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应努力帮助民族学生创设汉语学习环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学生多说汉语,让民族孩子热爱汉语、常讲汉语。如果能让民族学生掌握好汉语,和汉族学生达到同步,不仅可以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而且还能了解到最新信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有其特点。不论学习哪种语言、文字都要抓住其特点进行学习,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汉字,是象形文字,字数多、笔画多,如果单靠机械记忆既费时又费力,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采用好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注重纠音正调,加强发音训练
哈萨克族学生受新疆地方方言的影响,双滞发音不标准,舌头力度不够,基本上没有翘舌音。如:把“张zhān”读成“江jiān”,把“长chán”读成“强qián”。所以,对学生进行语音规范训练,训练的重点放在听力和会话的强化上。对于哈语中没有的语音,单独拿出来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复韵母的练习,因此我在自己范读的同时,对学生在读音时的口型、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反复、持之以恒的训练就可以逐渐规范发音。经过指导,学生没有发不出来的音,但把音节连贯起来,组成双音节、多音节时就会发生变调现象。读准音调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尤其第二声,第三声的掌握比较困难,学生常把二声读成一声,把三声读成四声。如“毛、来”(máo、lái)读成(māo、lāi),把“马、本”(mǎ、běn)读成(mà、bèn)。还有读错多音字的现象在少数民族学生中也经常出现,如把“少年”的“少”字读成“shǎo”;“难友”的“难”字读成“nán”。所以我在进行字词教学时,给同学们讲清四声的原理,教学生掌握发音方法,牢记“声调歌”,每节课都要带领学生进行读字比赛,这样反复实践做好正音、正调的训练。因此,我把课堂训练重点放在正音、正调的基础上,领读词语、短语,逐渐扩大到短句,克服各种障碍,掌握发音的要领。
2 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口语训练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必要条件。对于哈萨克族学生而言,他们每天回家接触的亲人朋友之间都是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而且很多学生的父母根本不懂汉语,要让他们回家训练语言是非常困难的。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力争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愉快的交际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想方设法让民族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使用汉语,常讲汉语。民汉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要想让民族学生喜欢汉语、热爱汉语,首先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入手。作为汉语老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如何运用语言去交际。所以,重视口语教学是提高汉语教学整体水平的关键。要取得口语训练的成功,首先要想办法克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障碍,坚持常规训练,逐步培养说话技能。为了培养民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即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安排两到三名民族学生上讲台谈谈自己的见闻,说说心里话,或者讲讲小故事,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民族学生的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课间,我融入到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玩,教他们学说汉语,跟他们学说哈语。上课时偶尔说上一句向学生学来的哈语,帮助学生理解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学生对老师倍感亲切,愉快的教学气氛就会由此产生。每天下午的自习课上,我都安排学生听少儿节目,让学生倾听字的发音、句子的停顿、语调、语速等。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说话写话、听写默写等项训练,采取上说话课、你说他写、你读他记或自说自写等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激发学生自我表达的欲望。每周的班会课上,我都要安排三到四个民族学生给同学们讲故事或者讲少数民族的习俗,尤其是哈萨克族的叼羊、赛马、姑娘追等,博得同学们阵阵掌声,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学习汉语的乐趣,从而喜欢汉语,热爱汉语。
在口语训练过程中,我发现少数民族学生翻译句子时,一般是根据自己母语的语序翻译句子,这样势必造成语法上的错误。比如“我们吃饭了”,哈语语序是“我们饭吃了”。汉语的主谓宾搭配和哈语母语的主谓宾搭配截然不同。因为哈语的动词是放在句子末尾,而在汉语中动词在宾语的前面。这种语法上的错误,不仅在口语表达上经常出现,而且在写作训练时也时常出现。在平时的训练中,我鼓励学生大胆交流,通过调整座位,哈汉同桌,既有助于课上一对一结对子学习汉语,也便于课间相互交流、沟通。在课外,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练习口语。让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交朋友,在平时的说、唱、玩、乐中逐步掌握汉语;鼓励学生当“双语”翻译,把民族风俗习惯介绍给其他汉族同学,把老师的意思告诉给哈萨克族同学,学以致用,尽快学会用汉语交流。这样,不但可以练习口语,还可以交流学习汉语的经验,提高汉语学习兴趣。
3 提高识字能力,加强书写训练
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然而,识字过程是一项十分枯燥的工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想达到教学目标,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行。只有激发孩子们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才能做到使学生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的方法,“木”加“一”是“本”。“换一换”的方法,“何”换偏旁是“河”。“编字谜”的方法,“一个小女孩,拿着一束花,显得很斯文”是“嫩”。“编顺口溜”的方法,“两个人坐在土堆上”是“坐”等等。这些识字方法既把握汉字的构造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充分激发学生自主、主动、积极的识字意识,使教师指导识字与学生自主识字相互协调、和谐发展。
识字教学需把握规律,汉字的书写也要遵循书写规则。汉字的笔画繁多,写起来比较麻烦,少数民族小学生在写字时不注意笔画的顺序,甚至有些民族学生把字从右到左倒着写,只要能把字写对就可以了。在写字教学中,我亲眼目睹哈萨克族学生书写“我”时,先写斜钩、接着写横、右上角的点,再写撇,最后写左边那部分。这样,字体不规范,书写速度慢。针对这种情况,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结构特点和笔顺规则,熟记笔划顺序,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等等,时间长了,就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综上所述,汉语的语音、语调、字的结构等诸多方面的教学都是有规律的。因此只有我们把这些有规律的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习汉语是比较困难的,但只要方法得当,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就一定会学好汉语。
参考文献
[1] 方晓华.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汉语班实验教材汉语(全六册) [M].新疆教育出版社,2004
[2] 赵凤珠.《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力教学的研究》[M].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三期
关键词:语料库 文学作品 分析方法
借助语料库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是近些年出现的语料库语言学的一个应用。这些分析主要集中在对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英文文本)的分析上。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以语料库为依托,进行一些指标的统计。包括形符数、类符数、类符形符比、句子数、平均词长、平均句长、句长标准差、段落数、平均段落长、段落长标准差等。其中形符数指的是文本中词语的个数,与句子数一起反映文本的篇幅;类符数指的是文本中词语的类别数,单独来看虽然没有什么意义,但与形符数一起构成的类符形符比(也叫词汇密度)则反映用词的多样性和语体的正式程度。由于不同容量的语料库类符/形符比不具可比性,故一般用标准化类符/形符比来衡量语料库的词汇密度。语体越正式,词汇密度越高;反之,词汇越口语化,密度越低。平均词长是反映用词的常用性程度和文本难易度的一项指标。而平均句长与句长标准差则反映了文本句子的长度,是否比一些简易文本的句子要长。
肖普勤 黄凤枝(2005)认为语料库除了可以进行上述文本总体特征的统计,在主题和情节、人物刻画以及修辞分析方面也有用武之地。如可以通过关键词词表了解文本的关键信息(包括故事主题、主要人物、时间地点、背景、一些重要的描述性信息等)和主要情节(杨建玫2002 有例证),如可以通过词图理清故事情节的开始、发展、、结局等各环节,如可以借助人物关键词来认识包括外貌、活动、性格、心理在内的人物形象,如可以通过确定适当的检索项辨识作品中修辞方法的使用情况。
上述指标证明了语料库量化分析的这一优势,除此之外,李晋 郎建国(2010)认为,语料库工具在发现文学文本的语言特征、验证理论模式、支撑以往的文学评论、挖掘文本的隐含意义方面为研究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宋沁潞(2008)认为,运用基于语料库的数理统计与分析的方法来考察某个作家的语言特点,可以为文学的计量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开拓语言学与文学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杨秀珍 续娜 刘美瑜(2010)认为,语言研究者借助于料库检索工具可以观察到用传统方法无法发现的很多语言事实,能够对语言本身进行更加客观的描写和解释,增加解释的说服力。针对文学作品中的词汇,他们还进一步指出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运用语料库手段分析文学作品词汇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外语的效率,增强选词、用词的能力,从而提高对外国语言文化的欣赏水平。
尽管语料库是一种新颖、快捷、有效的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但前人也已看出其存在的不少缺陷。比如宋沁潞(2008)中提到的论文写作的几大难点都与语料库有关,一是用分词软件进行分词并词性标注后存在大量错误,需要使用人工干预的方法进行校对;二是小说中涉及到的很多专有名词,超出辞典范围之外,很难通过分词软件进行识别,增加了研究难度;三是在小说中创造性运用的词语单靠计算机很难识别,必须进行人工干预进行查找。该文最后针对用语料库分析作家的语言特色这一点上还提到,研究一个作家的语言特色除了他使用的词语之外还应该包含句法、句式和修辞方法的选用等方面,而这些研究仅仅使用语料库和统计的方法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杨秀珍 续娜 刘美瑜(2010)提出了语料库的另一个不足,即建立费时费力,且研究方法比较复杂,不易在短时间内普及。
笔者总结了一下上述观点,概括出使用语料库进行文学作品分析的四个主要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包括迅速便捷;采用量化分析手段增强解释的说服力;提供文学作品分析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及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不足包括会出现分词和标注错误,需要进行人工校对;语料库分析能力有限;语料库建立费时费力和语料库研究方法复杂。
笔者认同曹莉敏 李海滨(2010)的说法“语料库方法仅仅是对传统文学篇章分析的一种补充”,认为语料库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有限,且以较浅层次居多。如宋沁潞(2008)虽在其硕士论文中用了两章的篇幅来讨论如何利用语料库分析金庸小说的语言,但分析也仅仅停留在对高频字(词)、低频字(词)的研究上,得出的结论如“金庸小说共使用了三万左右的词条,其高频词都是单音节词,结构助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占了很大比例。……低频字主要出现在金庸小说的专名、诗句、奏章中。这些低频字很多都是我们所不熟悉的生僻字,这部分字的使用一方面说明金庸文字功底的深厚及其文史知识的广博,同时也进一步说明生僻字在构词方面的缺陷。……通过《鹿鼎记》中用词与《现汉》中词语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金庸所使用的词语主要还是以典范的现代汉语为基础,为了创作的需要在专有名词、习用语、成语、拟声词等方面有所创新。这些创新的词语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障碍,反而因其大量使用带有口语色彩的词汇,或者将成语或俗语改造后使用,使得他的作品雅俗共赏,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这一点来讲,这也是金庸作品得以广泛流传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结论,或者显而易见,并不需要通过语料库检索这样的方式加以验证,或者对于金庸小说语言特色的研究并无太大价值,例如文章的第四章 金庸小说语言特色分析就不是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进行的。笔者认为全文与语料库相关的部分,只有两点可算作闪光之处,一是作者在人工校对的过程中,发现了金庸创造性使用语言的用法,并通过分析该用法发现人物的形象特点,如“羞月闭花”、“一言既出,死马能追”等词刻画出了韦小宝胸无点墨,语言粗俗的特点。二是作者认为金庸语言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作品中大量的重叠形式,包括动词、形容词、量词等的重叠,具有用语料库进行研究的价值,但同时指出,目前使用汉语词法分析系统却又无法将其一一挑出从而进行研究。
另外,曹莉敏 李海滨(2010)中对《金锁记》一文一些意象词,色彩词,叠音词,象声词以及人物塑造的分析,其实已经脱离了语料库本身,因而笔者认为使用语料库并无多少意义。
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在利用语料库进行文学作品辅助分析时需要时刻牢记的一点。语料库可以从大的、较为概括性的方面,通过一些统计数据总结文学作品的一些大致特征。如杨秀珍 续娜 刘美瑜(2010)可以通过自建语料库与Brown语料库对比分析后得出,《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所用词汇普遍短小,词汇密度较高,口语化特征明显,多采用动词,句子简短,叙事简洁、平实,可读性强,适合青少年阅读。再深入一些可以得出动词中一般过去时的高频使用突出小说神秘感,与吸血鬼和人类相恋的主题不谋而合,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但分析也仅限于此,更加细致的分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的体会。笔者还有一点想法,即语料库分析的方法比较适合篇幅较长,或某个作者笔下的一系列的文学作品,这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可靠性较高,若对一则短篇小说进行语料库分析似乎就有些多此一举了。
结合语料库进行文学作品分析,笔者认为这可以作为随着时展产生的一种新手段,新方法来看待,但由于其较为粗略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此,更不能认为它能替代传统的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入阅读分析。我们“唯有深入地阅读和分析文本,熟悉包括创作背景等及文学评论界的研究现状在内的内容,才能发现并充分论证文本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曹莉敏 李海滨(2010)基于语料库的《金锁记》语言学分析,《语文学刊》第7期。
[2]贺亚男(2009)基于语料库的文学语篇分析――以《外婆的日用家当》为例,《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
[3]李晋 郎建国(2010)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中的外国文学研究,《外国语》第2期。
[4]梁健丽(2009)1997――2007年语料库研究标题分析报告――从10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标题看语料库研究的发展和趋势,《吉林教育》第10期。
[5]宋沁潞(2008)金庸小说语言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肖普勤 黄凤枝(2005)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分析方法初探,《外国语》第8期。
[7]杨建玫(2002)《警察与赞美诗》的语料库检索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3期。
[8]杨秀珍 续娜 刘美瑜(2010)基于语料库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词汇特点初探,《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