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自然生态论文

时间:2023-03-17 18:00:38

导语:在自然生态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自然生态论文

第1篇

随着近些年气候异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大自然对人类破坏行为的反击力度,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可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我国学者对湿地系统研究较晚,近二十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湿地生态旅游才被重视。但也多集中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问题,笔者以向海自然保护区所实施的“引洮入向”的调水工程为机遇,分析向海湿地的资源优势、管理劣势及其存在的潜在生态平衡的威胁,通过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协调发展。

2向海湿地生态旅游环境

向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西北部,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0.67万公顷。地势由西向东微微倾斜,海拔在156-192m之间,垄状沙丘与垄间洼地交错相间排列,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表现为沙丘榆林-茫茫草原-蒲草苇荡-湖泊水域的自然景色。向海湿地年平均蒸发量大约为降水量的五倍。区内有向海水库、兴隆水库、尖底泡等水库及自然泡沼22处大型的和上百个小型自然泡沼。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环境及珍稀水禽保护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3向海湿地生态旅游SWOT分析

3.1优势

3.1.1景观风貌原始自然。许多国内外学者专家赞誉向海自然保护区的景观如“人间仙境”。向海拥有优越的水文条件,特殊的地貌,多种生物类型、复杂的生物区系与生态环境。向海的生态旅游景观可谓是“贵在原始,美在自然”。区内广阔的湿地景观,姿态各异的蒙古黄榆,绿浪翻滚的蒲苇不仅呈现出原始野趣,更添诱人的风采。

3.1.2旅游资源类型多样。通过参考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相关调查。

①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向海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景观,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有野生植物约600种,其中药用植物263种,隶属76科256属,木本植物以蒙古黄榆为主,拥有我国半干旱区唯一集中成片、生长较好的黄榆天然林。保护区内总计有鸟类17目53科132属286种,其中8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②人文资源的特色性。通榆县境内有26处古代文化遗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敖包山遗址和乌兰塔拉遗址,香海庙是藏传喇嘛庙,有着浓郁的宗教神圣感。通榆县内有三个蒙古族乡,具有浓厚的传统民族文化气息。向海水库的鱼儿肉质鲜美。当地放养的蛋鸭常年以鱼虾为食,所产的鸭蛋是纯绿色有机鸭蛋。

3.2劣势

3.2.1旅游开发度弱,景观欣赏度低。第一,景点的可观赏性较差。向海自然保护区较具有特色的景点只有仙鹤岛和博物馆,其他的博物馆、蒙古黄榆、千鸟巢等都是少有人问津,缺少自然美感,难以激起游客的观赏兴趣。第二,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不强。向海主要的旅游活动就是观赏,观赏向海湿地地貌特征,观赏鸟笼里的各种鸟类,观赏蒙古黄榆;第三,缺乏对辅助资源的利用,已利用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湿地景观和生物景观,而向海的大水库水质清澈、水面辽阔、沙质细软,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包括周边的民俗风情等都没有和向海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圈。

3.2.2环保意识淡薄,监测手段缺乏。向海核心区边缘的缓冲地带坐落着自然屯15个,从事农牧渔业的居民千余户,野生动物的活动严重受人类影响。部分环保意识匮乏的当地居民和经营者受利益驱使过度开发湿地资源,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同时,也有部分游客缺乏文明旅游意识,会随意采摘湿地植物,驱赶鸟类、随意丢弃垃圾等。开发保护区旅游资源时,未兼顾对游客行为的管制,不能从监管制度上对游客行为加以约束,无形中对景区环境的维护造成了巨大压力。

3.2.3基础设施落后,专业人才缺乏。向海的景点较为分散,交通的可达性较差,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备。向海保护区由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统一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人员相对匮乏,使得景区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缺少专业规划,景区自然环境维护缺乏专业措施。

3.3机遇

3.3.1生态旅游发展得到重视。据调查,向海自然保护区吸引了国内大多数游客驻足,所创旅游收入在国内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例高达95%。该地区以生态旅游为主,而国际旅游则以国外专家为主体的科考旅游为主。由于白城市周围分布着东北三省的几大城市,位于科尔沁草原西部,倡导生态旅游无疑是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的主要途径。国内外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因而越来越受到各国旅游界的重视以及人们的欢迎。

3.3.2调水工程的成功实行。由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向海湿地面积的锐减,国家先后两次从察尔森水库为向海湿地应急调水。2011年6月,由察尔森水库放水,通过洮儿河、引洮入向工程实现向向海水库及湿地调水,“引察入向”调水工程中进入向海湿地水量达7296万立方米,恢复湿地面积15000公顷。及时挽救了向海湿地的生态环境,为“长吉图”的发展提供生态保障,这给白城市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3.4挑战

3.4.1生态旅游与传统农业发展的博弈。白城市的主要产业发展是农业,农业生产在GDP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农业在资源利用上存在差异,发展生态旅游必然会暂时削弱掉传统农业的一部分利益,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当地传统农业生产者正常生产,从而产生抵制情绪,以短视利益排挤生态旅游,不利用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3.4.2同质化湿地生态旅游区的竞争。白城市处于科尔沁草原,湿地景观较多,如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查干浩特等,周边的城市湿地资源较为丰富,开展的旅游项目也趋同,甚至知名度更大,如齐齐哈尔市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大庆的龙凤湿地等。由于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各地政府积极开发旅游市场,使得其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4结语

第2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节能设计,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生态建筑理论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中运用保护生态平衡的生态学理论,认为建筑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机体,使整个建筑整体和周边的环境以及周边的自然生态相对和谐,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体系。使建筑自然形成一个能够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建筑中使用可循环使用的能源材料,从而控制对环境的破坏,降低能耗,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还能够减轻环境生态压力,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二.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分析

环保,生态,健康,舒服是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生态建筑理论是一种新型的理论,在生态学的指导下,利用循环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本着从建筑的整体效果出发,从设计,到施工,到管理建筑内外的种种布置和资源,使有限的能源物资可以在小范围内实现良性循环利用,力求在自然生态,建筑,人类三者之间达到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状态,坚持人的主体能动性地位,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加以设计管理施工,形成一个有利于自然的自我发展,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存的和谐,健康,舒适的环境,这样,既不会对自然生态造成压力,又不会加重社会的能源消耗。

1. 要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能源。

要采用新的节能技术和新的节能设计理论,在建筑局部内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不仅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还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还不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压力。从而达到人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

2. 舒适健康,环保是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

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舒适度健康度有了新的要求,既要保护最基本的传统遮风挡雨的功能,更要实现人类的身心安康。比如要有良好的光照,适宜的温度,有益于人体的湿度,有新鲜的空气,安静没有污染的声音环境等。其次,选择材料装饰时候要注意节能低碳环保,既要减少能源的消耗,又要低辐射,低污染,从而保证人身心健康。同时,要使建筑和周边的人文历史环境相协调,既满足生活的隐私保护,又方便交流。

3.促进整个建筑主体和大自然的相互和谐。

中国建筑自古便有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活状态,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不仅仅要从人与自然的能源物质方面达到和谐,更要从精神上提高境界。具体主要是环境和周边自然的相互融合,和周边的文化境界状况相互适应,既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环境质量,又可以提升了精神境界,促进身心和谐。

三. 生态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分析

1.墙体的节能与技术应用

(一)墙体保温设计

作为整个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墙体节能保温设计通常有三种设计方式:第一,进行外墙保温设计,基于国家、当地的热工规范计算,采用隔热保温材料,使用一定的设备进行粉刷,喷雾,粘贴等多种方式施工,在外墙上形成保温层,以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宜。第二,进行内保温设计施工,将优质保温材料对内层墙壁施工形成保温层,传热隔热能够符合国家节能标准。第三,加大隔热保温材料的开发力度,利用保温材料自身的特性进行墙体的设计,促使其他自发的具有保温功能,且墙体新型材料的节能符合国家标准。

(二)墙体材料的节能

从制作方式来讲,空心砖和实心砖颇为相似,但是相较于实心砖,空心砖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减轻结构自重。所以,为节能减排,建筑上广泛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

2. 屋面节能设计

进行屋面的节能设计,首要是进行保温材料的选择,不可以密度太大,导热系数太高,也不宜使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可以选用一些新型的高效保温材料,比如采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做法,克服了常规作法的诸多缺点。这种保温芯板施工方便、价格低廉、不污染环境:芯板为柔性制品,不仅适用于具有平面的屋面,也可用于带有曲面的屋面,其保温工程更可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3.提升暖通空调系统的合理性

暖通空调的设计之所以是一个庞大而细致的工程,主要是由于对建筑整体环境有着直接影响,而且它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因此,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确保暖通空调的合理性。设计者在设计过程,通常仅仅考虑空调运行中的最大负荷,即遵照最大负荷原则。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只有少数暖通空调可以达到最大负荷,主要是由于达到最大负荷的室内温度并不适宜人们的日常活动,也可能会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对这种情况加以考虑,不要使各个系统的设计满足最大负荷运转而不适应部分负荷运转的状态。

4. 科学选择遮阳的玻璃

在进行遮阳节能设计时,其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选择遮阳玻璃的选择,在选择遮阳玻璃时,要综合分析各种遮阳系数、建筑所处的自然气候条件、人文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条件,科学进行选择,通常来讲,在节能设计过程中广泛运用的类型有反射玻璃、镀膜玻璃、吸热玻璃、低辐射玻璃等。

5. 推广应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并且可以再生,是目前人类能够利用的最为环保,最为丰富的资源能源种类之一。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太阳能具有很多节能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建筑的楼顶可以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这种发电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力,并将这些转化而来的电能或者是热量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进行能量的存储,在需要使用这种电能和热能的供电设备上开始接线,如此,能够充分满足整个建筑物内部的动力和照明系统的各种能量需求。此外,充分利用太阳能设计作为采暖和供热功能,既可以减少日常的能源消耗,也使得建筑物的日常热能得到满足。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太阳能来控制建筑物的采光,使得整个建筑内部的环境更为舒适。

四.结束语

生态型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例如最近交付使用的昆明新机场就是以“节约型、环保型、科技型、人性化的绿色机场”作为标准建设。其主要设计思路、策略符合生态建筑理论。我们油库内的建筑设计也是主要体现在:

1)良好的自然通风设计,改善建筑物内空气环境,减少空调耗能,自然通风区域可开启面积与立面总面积之比≥8%;

2)优化自然采光设计,减少照明耗能,采光系数侧面大于2%;

3)建材本地化,提高绿色建材使用率,应优先使用本地化建材和3R(Reuse,Recycle,Reduce)建材。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化学合成建材,尽可能使用天然素材以及符合要求的环保、生态建材。要求: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成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60%,可循环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10%

4)节水及水资源利用,通过雨水回收、中水回用,实现节约用水与水资源高效回用的目标,雨水利用的可行方案,雨水利用率≥30%,采用节水设备—使用符合标准的节水设备,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节水设备和材料使用率100%,节水率≥10%,中水利用率≥50%;

5)我们还采用了自动控制系统,高效管理,以达到优化系统和提高运行效率。

昆明新机场是我国在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和施工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典范之一,实现了相关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的突破发展,为我国全面进入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生态节能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在今后的机场建设中,还会推广昆明新机场的建设理念。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生态型建筑的技能设计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并且理性分析面对,同时,要积极吸取西方的先进节能设计理念,引进一部分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生态建筑的合理科学化,推进我国生态绿色化进程,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欧阳东 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期刊论文] 《电气应用》 ISTIC PKU -2006年2期

[2]叶宇丰 基于生态理念的住宅节能设计研究[学位论文]2006 - 同济大学:建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3]金振星 武涌 梁境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制度设计研究 [期刊论文] 《暖通空调》 ISTIC PKU -2007年8期

[4]温晓霞, 现代游泳馆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学位论文] 2009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5]王君彪 基于构造设计学的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8期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生态理念;景观;建筑

1生态博物馆释义

博物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过研究博物馆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窥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博物馆从最初单纯的原始形态演变为现代多功能的文化机构,其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生态博物馆是在原来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中保存和介绍人类群体生存状态的博物馆。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生态博物馆被称为“一个正在生活着的社会活标本”,是国际博物馆界开发的一种新的博物馆形态。

受传统生态系统思想的约定限制,人们对于“生态”一词的理解首先还是映射到自然生态知识的相关方面,所以对于“生态博物馆”一词的真实含义和实质思想的理解就显得及其重要。生态博物馆不是指和自然生态相关的博物馆,其关注点不在于自然生态,而是社区和居民。“生态博物馆”(ecomuseum)的前缀“eco”是指社会环境均衡系统

1971年第九次国际博物馆会议,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197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联合召开的圆桌会议讨论认可了生态博物馆的确切定义,并且和区域性或社区性博物馆相关联,此定义为最初的“里维埃拉定义”。经过1978和1980年修改,1980年生态博物馆的定义被普遍接受,被里维埃冠以“一个进化的定义”。定义中强调的主要内容有公共机构和公众参与的观点;镜子和工具的观点、时空特征和遗产特征;实验室、学校和保护中心三功能等观点。

我国著名博物馆理论专家海先生认为,“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产地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从而使人与物及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并使之和谐向前发展的一种博物馆新理念”。

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生态建筑的理论构建部分。

2生态博物馆的成长历程

生态博物馆是创造于环境保护论取得长期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针对于当时整个社会的绿色运动的产物。法国是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最早实践地。1971年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克勒索蒙特索矿区生态博物馆在法国建立。

我国对于生态博物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安来顺先生将生态博物馆一次翻译进入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生态博物馆推向实践建设的时期。中国大陆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是199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邀请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著名博物馆学家海教授和挪威著名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隆先生同贵州省博物馆专家一起在贵州考察后建立的六枝梭戛乡生态博物馆,保护一支只有4000多人的民族苗族-长角苗。

中国自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诞生的十多年来,至今(2009年底)建成14座生态博物馆。

随着“生态博物馆”一词被世人逐渐熟识,出现了一些以生态博物馆命名的机构,如宁夏六盘山生态博物馆、长白山生态博物馆,其关注点集中在自然生态,而是社区和居民,因此不能视为生态博物馆。

3生态博物馆在景观方面的认识

我国对于生态博物馆的研究对象属于传统乡土聚落保护对象。

东南大学余压芳博士借用美国学者阿摩斯.拉普卜特在《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一书中对建成环境及意义的研究中所使用的理念,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分为固定特征因素、和非固定特征因素。固定特征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的空间形态、建筑、街道坝场和标识景观等。半固定特征因素包括家具、室内陈设的布置和类型、沿街设备、花木、服饰、传统手工艺制品、广告牌示等因素。非固定特征因素指的是场所的使用者或居民以及其他无形的因素。传统乡土聚落的文化独特性表现在半固定特征和非固定特征景观因素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生态博物馆的保护行为可以有效的影响乡村聚落景观化过程。

乡村景观化指传统乡村聚落从传统的居住使用功能向兼具美学价值和游憩观赏功能的景观过渡的过程。传统乡村聚落在乡村景观化过程中,旅游的关注使传统乡土聚落景观的价值外延提升,但当“价值提升”效应扩展到一定程度并导致大众旅游行为的发生,景观品质的退化就相应开始了,原生态的环境遭到破坏。传统乡土聚落在乡村景观化过程中的品质“提升”与“退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4生态理念在博物馆建筑方面的认识

生态理念的提出是博物馆事业发展到新阶段的需要。我国博物馆学著名学者海也指出:“生态的理念应成为我国博物馆建设中的一种指导性的理念,贯穿于博物馆的环境、建筑、室内功能等各方面。”

4.1环境

现代建筑大师赖特早年主张“有机建筑论”,认为建筑应从属于自然环境,如同自然界的生长物一样,成为大自然的和谐因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台湾建筑师论丛》中就有文章说:“景观建筑将大地及景观视为一种资源,并依据自然、生态、社会与行为等科学的原则来从事规划和设计,使人与资源彼此间建立一种和谐、均衡的整体关系。”博物馆建筑要贯彻生态理念,需要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洽协调。确定合理的建筑规模,建馆时必须对馆址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光照、风玫瑰、微气候环境、排水模式、土壤成分、植被、水资源等情况。排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因地制宜地利用环境,创造环境,并从建筑的体形、体量、尺度、格调、色彩、气氛等方面去考虑与环境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辉映,相得益彰。

建筑必须与自然环境融合,尤其是具有特殊自然环境的基地,更是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情节因素(如水、山等),往往在这种条件下,空间的情节性更容易塑造,也更容易体现。融合环境,充分保护与利用自然环境,因地就势,体现出建筑在此环境中自然生长的状态。

4.2建筑

博物馆建筑及场地的营造,在技术手段的使用上应该适度和恰当。应最大限度的利用地方材料和使用适应当地生产力的建造技术,因地制宜、有效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加以适当的加工形成最朴实无华的建筑材料。

在博物馆建筑中,将环境引入建筑的作法应用较多,可选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将建筑室内的一些空间有意的暴露到自然环境当中,造成自然雕琢的痕迹。总之,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使之相互融合,互为衬托,甚至把建筑就当作自然界展出的作品一样。如安藤忠雄先生的许多作品就都是建在山地、水边或是人为地引入自然的环境,将自然的灵性带到建筑空间当中。这种自然界与生俱来的伟大力量是任何后天建造的环境都无法轻易比拟的,它给我们带来的事件是最自然、最真实的。

4.3室内功能

光影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财富,给我们的审美需求带来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光影在博物馆室内还起着导向功能,在许多建筑中为了产生有尺度、规律的光影效果,通常采用高侧窗或顶窗的采光方式。这样形成的采光井通常都会影响到博物馆室内空间形式和外部造型,形成其独特的空间形式和外型,如旧金山艺术博物馆、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路易斯・康对于光线的关注由来已久,他认为,艺术作品应当在自然的光环境之中被欣赏,以便空间达到一种“人―艺术―大自然”相互融合的环境效果。金贝尔艺术博物馆由一系列的拱形空间连续排列组成,大多数拱顶空间都采用了连续的天窗进行顶窗采光。整个拱顶形成一个发光的面光源,散发的柔和光线形成了整个博物馆明亮、均匀的空间环境。同时,路易斯・康利用拱顶的结构,在两端设置了小型的弯曲玻璃槽,使得空间更为明亮和生机勃勃且不带入眩光。

5结论

最初接触到生态博物馆一词是时,以为在建筑中运用生态理念的博物馆就是生态博物馆,只是把生态博物馆作为一栋建筑,一座与自然生态相关的博物馆,从未意识到生态博物馆的关注点是社区和居民。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命名为生态博物馆的机构,将其关注点集中在自然生态,与一般意义的生态博物馆不同,不能视为生态博物馆。通过本研究使大众认识到生态博物馆的涵义,揭开生态博物馆的神秘面纱,使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关注,促进民族社区的发展。认识到生态理念在未来博物馆建设中应处的地位,加大博物馆建设中生态理念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安藤忠雄著.《安藤忠雄论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

[2] 李丹.博物馆建筑空间中的情节性 [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

[3] 戴志中,杨震,熊伟. 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生态.仿生[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4] 周浩明,张晓东. 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 余压芳.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以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6

The Research Of Ecomuseum And Ecological Concept In museum

YUAN Guan-mei , YUAN Hong-ye

(1: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Changchun,China,130021;2:)

第4篇

关键词:朱厄特;《尖尖的枞树之乡》;生态女性主义;生态鸟托邦

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1)04-0072-05

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 Orne Jewett,1849-1909)是美国19世纪下半叶著名的女作家。我国学界对她的关注始于1999年金莉教授的论文《从(尖尖的枞树之乡)看朱厄特创作的女性视角》。此后,陆续有论文从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等视角去研究朱厄特。2010年,唐建南在评论朱厄特的短篇小说《一只白苍鹭》时指出:作者试图在文本中创建一个没有男性的封闭式乌托邦,这“不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种尴尬困境”,“显示出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任重道远,促使人们继续对提出的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以建立一个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真正和谐的现实世界”。事实上,朱厄特并未停止对该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就在《一只白苍鹭》发表十年后的1896年,她出版了代表作《尖尖的枞树之乡》。在这部小说里,《一只白苍鹭》中那种通过驱逐男性来达成人与自然貌似和谐的做法,已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的理想关系模式所取代,显示出朱厄特作为“一位有着生态整体主义、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忧思的作家”在创作思想上的成熟。

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学者F・奥波尼在其著作《女性主义或死亡》中首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旨在“呼唤女性为拯救地球而发动一场生态革命”,并预言“这场革命将形成男女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关系”。此后,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思潮逐渐传播蔓延,并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壮大而日益发展。作为女权运动和生态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女性主义主张“把建构女性文化作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尊重差异,倡导多样性,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同一,解构男人/女人、文化/自然、精神/肉体、理智/情感等传统文化中的对立思维模式,确立非二元思维方式和非等级观念”,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平等和谐,互蕴共荣的新型关系。在《尖尖的枞树之乡》里,朱厄特通过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意识,建构了一个“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多重和谐的“生态乌托邦”。所有这些都恰好与当下生态女性主义所关注的问题不谋而合。基于此,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重审《尖尖的枞树之乡》,解读作品中蕴涵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一、自然生态――人与自然的相融

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人类中心主义一直占据着支配和统治的位置。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突飞猛进,人类征服和奴役自然的欲望逐渐膨胀,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趋紧张,进而导致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的破坏。对此,生态女性主义指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自然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朱厄特有着相类似的看法。在短篇小说《白玫瑰之路》(1890)中,她曾愤怒地写道:“相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看到这样的一幕,都会觉得人类已经尽其所能地将自己所居住的地球破坏得不堪一击了”。她因此挺身而出,为人类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而努力。

“在众多美国经典文学作品中,人是作为征服者受到赞扬的,而在朱厄特的作品中,读者则领略到一种完全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确,在《尖尖的枞树之乡》里,对自然的描绘俯拾皆是,一个秀美的新英格兰地区在朱厄特笔下得到了生动、形象的再现。但是,朱厄特并非单纯为描写自然而写自然,也不仅仅是以自然作为故事的陪衬或背景来进行创作的。她艺术性地将人融入到自然中,并赋予其独特的性情,传达出这样的思想:“自然不是人类征服和施虐的对象,而是一个与人类密切相关,在肉体、精神和道德上全方位影响着人的实体”。正如评论家凯里所述,“自然在朱厄特笔下是一种力量,它使人类意识到在其周围世界万物的存在和目的”。可见,自然并不是僵硬和一成不变的,它也可以成为主体,也可以拥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在作品中,朱厄特正是通过描述海上狂虐的暴雨、冬日刺骨的寒风,以及荒凉贫瘠的新英格兰山区,展示了一个威力无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时刻对想要征服它的人抱有敌意的自然。也正是在对自然的双重特性的描述中,朱厄特巧妙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相似与相通――人与自然都有盛衰与死亡,都有美丽与丑陋,进而解构了人类中心主义所特有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二元对立,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埋下了伏笔。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由于女性和自然都具有创造和养育生命的能力,女性在精神上比男性更亲近自然,女性的心灵也更适合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点在《尖尖的枞树之乡》中托德太太及其母亲布莱克特夫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托德太太种植草药为村民治病,以及观星识天象的本领令人钦佩,但她的智慧无不归功于自然的恩赐。在与自然的直接对话和交往中,她与之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进而对自然的原始力量有着深刻的理解。在陪母亲去参加鲍登家族聚会的路上,托德太太更是对一棵先前“垂头丧气”,现在却“郁郁葱葱”的麻栗树点头示意。在她看来,树跟人一样,偶尔也会“精神不振”,但随后“它们会发奋地把树根伸向深的泥土里,鼓起真正的勇气从头开始新的生活”,即使“在仅容得下树根的光秃秃的岩石缝隙里”,“在岩石重叠的山峰上”,或“在一小手推车好的泥土都看不见的地方”,它们都能生长,并“保持苍翠的叶子”,因为“每棵树都有自己的生命泉源”。托德太太对树的理解――把树喻人,体现了她的睿智:人也好,树也罢,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们之间有着一条神秘的纽带,人应该敬畏自然。事实上,托德太太更是借树来赞扬其母。当听到“在人的中间也可以找到和它们相类似的例子”时,叙述人情不自禁地转向其身边的布莱克特夫人。布莱克特夫人已经86岁了,与儿子威廉独居在与外界隔绝的格林岛上,但她依然“矫健敏捷”,“总是轻松愉快”,“虽经历艰辛,却从未稍感不适”。在女儿眼里,她那旺盛的生命力犹如一曲生命的赞歌,可与格林岛上苍翠、挺拔的枞树相媲美。托德太太、布莱克特夫人等人与自然的相融,不仅印证了生态女性主义所认同的“自然与女性之间在生物学或精神上存在着神秘的亲和关系”,更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功利性的“主体”和“他者”的占有关系,是一种真正意义的自然生态和谐。

二、社会生态――人与人的和谐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对自然和对女性的统治有着历史的、体验的、象征的、理论上的重 要联系。”男性中心主义不仅导致自然生态危机,还导致女性地位的卑微和生存的困境。人类必须走出这样的困境,改变原有的对抗、征服关系,才能重建人与自然、男女两性,以及人际间的和谐关系,重建一个倡导多样性和整体性的和谐社会。因此,生态女性主义倡导男性中心主义意识,建立一种超越性别歧视的女性原则来弘扬女性独特的天性,以关爱、理解和信任取代控制、占有和偏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放女性和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际间(包括两性间)的社会生态和谐。

作为一位从女性视角进行创作的作家,朱厄特“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以女性为文本创造者和文本中心的叙事结构,从而打破了美国主流文化将男性作为创作主体、把女性作为文学作品中附属物的角色模式”。尖枞树之乡正是一个以妇女为主持的“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虽然妇女依旧扮演着母亲、妻子、女儿等传统角色,但她们同时又具有某些男性素质,是家庭和社区生活的顶梁柱。托德太太早年丧夫,但她绝非一个孤独无靠、勉强糊口的寡妇。坚强的个性、内在的睿智和勤勉的劳动早已使她成为自己命运的掌舵人。埃斯特小姐为了更好地偿还债务,赡养瘫痪的老母,毅然放弃了教书的职业,去深山牧羊。虽然与威廉订婚多年,而且威廉也不反对婚后把岳母接来一起生活,但她仍然坚持自己独立支撑家庭,宁可忍受感情上的折磨,也不屈服于环境和命运的安排,直至偿清债务,为母送终。

在塑造男性形象时,朱厄特提出用女性的“睿智”来抵消男性的“好勇斗狠”,从而为两性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另类而绿色之路。基于这种创作观,她笔下的男性扬弃了某些男性的性格特质,融汇了不少女性的品质――或本身性格具有明显的女性特点,或从事一些女性化的劳动。托德太太的弟弟威廉并不像其他男人那样渴望闯荡世界,建功立业,而情愿待在与亲人有密切联系的小圈子里,温柔体贴。虽年过六十,他却生性羞怯,害怕跟生人交谈,看上去更像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子。老渔民蒂利自妻子去世以来,一直孤苦伶仃地活着,洗涮缝补,把简陋的家保持得跟妻子在世时一样整洁来寄托哀思。此外,他身上还有着通常只有女性才具有的多愁善感。在与叙述者的闲聊中,他羞愧地提到早年他出海打鱼时,妻子如何担惊受怕,如何坐在窗前眼巴巴地盼望他归来。而今,他有着与妻子当年同样的心情,只不过他们的位置调换了,现在不再是妻子盼他归来,而是他盼望有朝一日妻子会从门外跨进来。

生态女性主义“不仅要批判父权制,更要致力于重塑有利于富有生态智慧与生态情感的反传统的男性典型和反传统的女性典型”。无疑,朱厄特笔下的男女很难再以父权制社会的标准来分辨出谁是男人谁是女人,进而解构了男性中心主义所谓的“男性优于女性”的统治逻辑。事实上,这些男女性格中的“双性同体”是作者解构中的一种建构努力,是其所建构的男女两性和谐共荣境界的一种隐喻。在两性和谐的基础上,朱厄特更进一步创建了一个人际间充满理解、同情和宽容的和谐社区。尖枞树之乡不乏怪僻之人,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受到嘲弄和歧视。当得知神志有些恍惚的老船长利特尔佩奇在参加完葬礼后找叙述者聊起他离奇的航海经历时,托德太太解释道:“碰到丧事,他就这样。他说话的连贯性还算差强人意。航海的时候,他书看了很多,以致有些头脑失常。可是,虽然这把年纪,他现在穿得整齐的时候,还是一表人才”。约安娜小姐因爱情受挫,便自我放逐到壳堆岛上隐居。登奈兰丁的居民并未因此而嘲笑和忘记她,他们经常在路过时送给她一些生活用品,还在她去世那天,自发到岛上去哀悼她,“好像她一直都住在岸上和她的朋友都有来往似的”。此外,独居的马丁夫人因与维多利亚女王同日出生,且有许多巧合之处,便自认为是女王的孪生姐妹,尽其所能收集女王的图片,还幻想有朝一日女王会到她家作客。托德太太对此并不觉得奇怪。在她看来,马丁夫人对女王感兴趣和崇拜,是件“很自然”的事情,是其“人生真正的一部分”。

三、精神生态――人与自身的统一

“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地球生态是三者相互作用统一的动态过程,世界是‘自然――社会――精神’统一的有机整体。”遗憾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不仅引发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问题,更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精神真空、行为无能、存在疏离、心灵拜物”等精神症状。诚如生态女性主义指出:人类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是自然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而从精神层次上表现出来的危机才是更深层的生态危机。“不仅自然生态的破坏可以毁灭人类,人类自身的精神生态危机同样可以毁灭自身,其后果还可能远远超出自然生态失衡的后果。”要真正解决生态问题,除了要解决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问题,更要解决人的精神生态问题。因此,在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的同时,生态女性主义也强调自然对人的精神的疗伤作用,倡导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还人性以自然状态,从而解决人的精神异化问题,实现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

第5篇

郭店楚简自出土以来已经有十八年了,自1998年被整理出版至今也近十三年了。在这期间,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可以说是恒河沙数,其中对《太一生水》篇的研究与争论尤为活跃。目前对该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作者时代和学派属性;对太一、神明等重要哲学概念的诠释;水在宇宙生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宇宙生成图式的描绘;该文本与《老子》的关系;该文本性质是宗教神话论还是自然哲学论。[1]虽然学界对以上六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笔者认为,对其研究还有很多新角度等待我们去发掘,如从生态哲学角度去探讨《太一生水》既有利于扩展对其研究的角度和领域,也有利于建立中国生态哲学理论体系,对我们如何改变当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趋势有指导性意义。

一、 崇水尚土:《太一生水》生态哲学思想的总原则

《太一生水》[2]是目前被发现的制作时代最早的关于宇宙生成的文献,它描述了从太一生水、成天成地、成神明成阴阳……的过程。如: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

“太一”化生出“水”,水反过来辅助太一而产生了天,天反过来辅助太一又产生了地。显然,“太一”是天地万物得以产生的本源。我国古代对“太一”进行描述的还有成玄英《庄子·天下》疏:“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广荡,无不制围,囊括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疆为之名,谓之太一”;《淮南子·诠言》:“洞天福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这些描述基本都强调了“太一”的无限性、广大性和化生万物的本源性。《太一生水》与它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强调“太一”本源性地位的同时,也表达出了它化生万物时需要其他条件来辅助。换言之,《太一生水》中的“太一”虽然是天地万物之源,但它化生天地却要依靠一定条件——“水”。因为“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水”虽然是由“太一”化生出来的,但是没有“水”辅助的“太一”是不能化生“天”的,那么也不会有“地”。

《太一生水》进一步讲: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

作为本源的“太一”虽然它自身存在是独立无待的,但它的运行并不是无条件的。“水”一方面由“太一”所化生(“太一生水”),一方面又是“太一”的寄舍(“太一藏于水”)。“太一”需要“水”作为寄舍,在水之中发挥它自身的作用,成为自然之母、万物之经。如果“水”遭到破坏,则会影响“太一”化生万物的功能,“天”与“地”的形成将受到阻碍,太一“以己为万物之母”也落为一句空话。

“水”是“太一”直接化生出来的元素,处于天地万物生成的第一个环节,同时,“水”又是“太一”的寄舍。所以天地的产生,本源是“太一”,基础是“水”。因此,“水”是《太一生水》生态哲学思想的基础,这也与现代生态学理论——水是生命之源一脉相承。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很多都重视“水”,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通行本《老子》第八章)、“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庄子·缮性》)、“夫大水者,君子比德焉”(《大戴礼记·劝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故曰水具材”(《管子·水地》)等。这说明《太一生水》重“水”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在整个中华水文化的大背景中孕育出来的。

水是太一直接化生之物,接着水辅助太一产生了“天”,天辅助太一又产生了“地”。“天”与“地”在太一间接产生之物中处于首要地位。那么天地到底是什么呢?《太一生水》云: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

地就是土,天就是气。而气之天又是由水与太一相互作用而产生出来的(“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说明水、气、天具有相通性。天与地在宇宙生成过程中都处于首要地位(“天地名字并立”),也就说明《太一生水》十分重视“水”(“气”)与“土”,也就是水土并重。简言之,“崇水尚土”为《太一生水》生态哲学思想的总原则。

二、《太一生水》的生态哲学整体论

《太一生水》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自然生成路线。如: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凔热。凔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太一生水,然后成天成地,天地成神明,神明成阴阳……直到成岁而止。但这并不是《太一生水》自然生成论的终止,它还从逆向追问了自然生成,如: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凔热之所生也。凔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如果说《太一生水》正向阐述“太一”化生自然万物是为了说明太一是自然万物的本源,那么正逆向结合起来描述自然万物的生成过程则是为了突出整个自然造化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中各元素的生成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一个元素被前一个元素生成后,它的任务是要生成下一个元素,但生成下一个元素的条件是“反辅”于生成自己的上一个元素。《太一生水》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和谐统一的生态整体图式,其中任何一个元素遭到破坏都会影响整个自然生态的生成与运行。作为万物本源的“太一”也会受到损害,因为“太一藏于水,行于时”。那么,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水、天地、神明、阴阳、四时……都无法生成。更不用谈人类的生存与生活了。

由此可见,《太一生水》强调整个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间的关系是一环扣着一环的,其中一个要素受到破坏,其他要素紧接着会受到影响。就拿目前最受人们关注的水资源来说,人类肆意排放污水,污染了江河及海洋,受污染的江河海洋中的水蒸发变为雨,雨降下来又污染土地,种植在受污染的土地上的植物也受到污染,受污染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的氧气又有问题……这就说明一旦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个要素被污染,整个生态环境都会受到影响,而人类的生存、生活与生态环境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息息相关,人类破坏自然,其实就是在破坏自己的家园。

三、重视生态的“君子”人格

《太一生水》正向描述了太一化生万物的过程,又从逆向溯源了万物的本源为太一。它接着讲到: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不知者谓。〕

“君子知此之谓〔,不知者谓〕”这是李零先生补缺的。李先生认为“知此之谓”下一字为褒义词,“不知者谓”下一字为贬义词。[3]也就说,“太一”寄舍在“水”里,又流行于四时之中。它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的运作以成为天地万物的本源。这是天地都不能掩埋,阴阳所不能促成的规律。懂得、遵守这种规律的君子才算是“真”(褒义的)君子,违背这种规律的则不算是“伪”(贬义的)君子。

转贴于

《太一生水》中描述的真正的君子是要重视生态、顺应自然规律的,这与先秦儒家(主要是孔子)所要求君子人格有很大的不同。孔子讲: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君子谋道,而不谋食。(《论语·卫灵公》)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4]

……

由以上描述可知,儒家(孔子时)对“君子”的要求主要是在仁者爱人、济世安民等社会道德层面,还未触及到对自然生态保护的层面。而《孟子》讲:

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尽心上》)

《孟子》要求君子“上下与天地同流”是否与《太一生水》的“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有渊源关系,笔者不敢妄断,但至少我们可见出,《孟子》中的君子与《太一生水》中的君子一样具有亲近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四、《太一生水》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高度发达的时代,同时也是充满危机的时代,有经济的危机,政治的危机,文化的危机等,但最严重的还是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危机。生态环境的破坏肇始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并迅速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一方面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发展,一方面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生活。

在这背景下,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学科应运而生,这些学科重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倡导人要爱护自然、贴近自然、在自然中诗意的栖居。《太一生水》就体现了我国先民们对自然生态的认识,阐述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透露出了人要爱护生态环境中的每一个元素。简言之,《太一生水》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当代意义:

一是生态学性。《太一生水》研究了自然万物的产生过程,构筑了一幅完整的生态系统图,启示我们自然界中的每一物都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员,其中任何一物被污染都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比如,《太一生水》所强调的“水”被污染了,那么,雨、土地、农作物、人都会受到伤害。

二是哲学性。《太一生水》的生态学思想其实是从哲学的角度阐释的。其中出现了非常重要的哲学范畴,如太一、阴阳、神明等。从哲学角度阐释生态学我们强字之为生态哲学。生态学研究是具体的,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抽象的,那么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具体与抽象辩证统一的。

第6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态;文化景观设计语言

1.制器尚象造物观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的设计哲学里面“制器尚象”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并且它对于器物的象形寓意造型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邓樵在《通志器物略》中认为器物的造型、装饰是本于自然的万象,故而提出了“制器尚象”的命题。他列举:“器之大者莫如罄,物之大者莫如山,故象山以制罄,或为大气,而刻云雷之象焉。其次莫如尊,又其次莫如舞,最小莫如爵。按:兽之大者莫如牛象,次之莫如虎,制尊象牛,极大者象象”[1] 。而这一点在秦代的园林中的“法相天地”观念中也有体现,秦代的宫殿的形制也正式在这样的观念下产生了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紫薇殿,象征蓬莱仙境的三山格局。在康熙三十六景中的“香远益清”也是这种思维的体现,景点的名字来源于《爱莲说》中莲的意象表达。

2.制器尚象”与生态设计理念法自然之间的关系

观象制器,表面上表现为模仿,内在的却含有创造性思维,这恰好是顺应在思维上的反映,可以说,先秦器物设计思想在对待宇宙自然态度的问题上,达到了惊人的一致。天人合一一种本质一一积极的顺应:顺应宇宙自然、顺应现有的知识经验。器物的形式是以能够表达人的内心感受为标准。首先是顺应材料,这一点能够从《考工记》关于“审曲面势”的提法中得到精确的反映;其次,要顺应宇宙自然,包括“天时”“地气”,也包括作为装饰母题普遍存在的万事万物,还包括作为模仿对象的宇宙秩序和宇宙生命等等;它也顺应时势变化、使用经验的积累,甚至制作传统等。观象制器可以被视为是对先秦器物设计思维特征的表述。而这种表面上表现为模仿、内在地却含有创造性的思维本质上就是顺应,或者不如反过来说,这种思维恰好是顺应的本质[2]。

“制器尚象”主张通过对自然事物形的模仿,将器型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引起人们对自然的联想,对“道”探求的渴望,“器”则成为解读和传承宇宙间万物之“道”的载体。道家“法自然”的说法,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后者所对应的方面更广泛一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法”,应该为“效法”或“遵循”之意。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传统[3],在“制器尚象”思想的指导下,对自然的观察与抽象,反映在器物造型上,主要是对外形特征及神韵的模仿,来表达借助自然之力避邪、崇拜、吉祥等的美好愿望,而较少由其结构去探求模拟以达到某种特定的功能,来满足人类使用的需要。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研究,是为了探索和模仿自然界中外在和内在的形式,更好地适应功能的需要,更明确地体现设计意图。

这正是生态设计所遵循的设计思想顺应自然维护其已有的斑块、廊道、基质的做法。正如《园冶》所说“宜设而设精在体宜”,就是反应的这样的道理,顺应地形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减少人为的破坏在顺应自然的同时去改造自然。这点和当今的生态设计是如出一辙的。所以现代的生态设计在强调生态的要素的同时不能忘记这个总领和统筹的观点。

3.象的含义与景观设计语言

3.1 象的含义与古典园林中象的精神内涵

“象”在内容上有三层含义“即象(一般事象)、象理(一般事理)、象德(物事之意义)。象可以是自然物的形象,也可以是人造物的形象,是外在事象;象理可以指自然界的规律,也可以指人造物的道理,甚至是造物传统中的基本规范;象德则多指宇宙秩序和宇宙生命。因此,观象制器所顺应的就是外在于人的所有一切[4]。

张孟常女士在她的“分期研究”中提到器型制作的两种情况:1.模仿自然物根据对象物性质和器皿自身的比如结构特点创造。作为和社会制度、精神生活同为构成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的器物,与其他两个因素一样,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而且在与其他二者的相互作用下,蕴涵了人类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并受到文化的影响和支配。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的产物,它反映着特定时期的人类生活形态、需求情况、社会状况、技术与生产方式,思想意识与观念形态等等[5]。

3.2 象的精神与文化景观语言

我们由于生态学渗透着对文化的质疑并将人类看做是干扰的外力和因素,因此纯粹的生态语言和方法对风景园林也是不充分的[6]。生态设计语言是表达生态景观的基本特征、基本形态、基本空间组合以及维持这些组合稳定发展的内在生态过程。自然生态景观是在自然过程支配下形成的由自然生态因子形成的景观整体,描述自然景观的语言是自然景观构成的要素、因子决定下的要素复合形成的生境和由生境组合形成的景观空间组合。1)建筑形态、组合与村落增长图式。2)土地形态与肌理。3)居住模式图式。这三者结合在一起综合揭示地方性文化景观的核心特征,成为人文生态和文化景观继承、保护与发展的关键。

通过关于文化景观语言的分析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前面所讲的象的含义--即象(一般事象)、象理(一般事理)、象德(物事之意义)在我们文化和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4.结论

综上所述有以下几点结论:一,古代的设计哲学里“制器尚象”的造物观对我们当今的景观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二生态景观设计的设计语言有待于丰富,人文景观是生态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类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与环境高度统一的经验、价值观和行为体系,是在继承与变革中不断发展的景观。在开展生态设计的同时,如何继承传统而又区别于传统,我们可以从“制器尚象”这一理念出发,找到适合的人文景观语言。

参考文献:

[1]陈布瑾,胡锦.谈“带懦尚象”对器物造型的影响[J].装饰.2003年第8期第124期

[2]陈布瑾.由“制器尚象”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器物造型的影响[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3]皋陶谟.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0

[4]赵农.制器尚象-备物致用.中国艺术设计史研究的思考[J],装饰.2010.01(总第201期):64-69.

第7篇

论文摘要:群力外滩湿地是哈尔滨松花江沿线重要湿地之一,对调蓄松花江江洪水、涵养水源、候鸟与湿地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哈尔滨经济发展,湿地保护、恢复已刻不容缓。文中在对群力外滩湿地主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湿地生态保护的对策。

1 引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维持生物的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最高。

群力外滩是哈尔滨市区唯一的自然状态湿地,经过城市不断的向外扩展以及人口的增加,并受人为因素干扰,部分已被开垦为农田,湿地机能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对该湿地的保护、恢复工作已刻不容缓。

2 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2.1 德国莫海姆市湿地保护

他们以“让河流做自己的事”为理念,用更自然化的手段来达到防洪、环境改善、生态修复等多重长效作用。通过重建缓冲带、增设与河道垂直的开口、鼓励小规模泛洪、控制洪水淹没范围等手段,不仅可以培育河滨生境,逐步实现河道半自然化;而且可以减低洪水累计风险,减少洪水危害。该项目由堤防后退1.3km获得2.02km2圩田,作为泛洪用地,并在圩田内开辟了3.5 hm2林地,提升了滞洪空间的景观和休憩价值。

2.2 安姆斯湖湿地恢复计划

美国圣保罗市的PHALEN购物中心,始建于一个填平的安姆斯湖湖区上。后来,这个购物中心被废弃,圣保罗市政府决定恢复原来的安姆斯湖,重建为湿地公园。规划彻底拆除所有的人工建筑,开辟蓄水盆地和小运河通道,并在其底部填入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以构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结构。接下来,引入活水,在水体内外栽种多种原生的沉水、浮水、挺水和旱生植物,构筑完整的湿地生态景观。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城市湿地规划设计也逐渐从纯粹的水景规划设计过渡到对湿地系统的设计或改造,重视湿地保护和恢复,尤其重视湿地的生态系统设计。在进行湿地的规划设计时,兼顾美学与生态,把生态学引入到传统规划中,并与其有机结合,经过科学的设计,达到重建生态系统,防灾并兼顾生态良性循环和为城市生活服务的目的。

3 群力外滩生境分析

群力外滩滩地地势平坦,高程在116.00-120.00m之间,平均高程117.57m,在松33大断面处,高出20年一遇水面线(116.52m)1.05m。该滩地以耕地为主,大部分渔塘也被改为耕地。人工利用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4.31%;自然状态下的土地占总面积的25.69%。土地多为当地村民开垦种植,农田基本成片。 对其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进行分析,包括温度、水分状况、光照、风等因素,认为该地区现状气候和土壤条件较为优越,适宜动植物的生长,为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提供了基本保证。

经过分析,可知:由于湿地基本条件缺乏,现状原生湿地植物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现状较大面积的田地上主要是农作物,其余植被以草甸植被为主。一些撂荒地已经开始向自然植被演替,主要为田间杂草(占植被总面积的50%以上);在比较低湿的地方分布有沼泽植被,面积占5%左右。群力外滩的夏季常见鸟类中,除大量的鹭类及常见的麻雀、家燕之外,其余鸟类遇见率均较低。

论文关键词:湿地;生态;景观;生境

论文摘要:群力外滩湿地是哈尔滨松花江沿线重要湿地之一,对调蓄松花江江洪水、涵养水源、候鸟与湿地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哈尔滨经济发展,湿地保护、恢复已刻不容缓。文中在对群力外滩湿地主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湿地生态保护的对策。

1 引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维持生物的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最高。

群力外滩是哈尔滨市区唯一的自然状态湿地,经过城市不断的向外扩展以及人口的增加,并受人为因素干扰,部分已被开垦为农田,湿地机能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对该湿地的保护、恢复工作已刻不容缓。

2 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2.1 德国莫海姆市湿地保护

他们以“让河流做自己的事”为理念,用更自然化的手段来达到防洪、环境改善、生态修复等多重长效作用。通过重建缓冲带、增设与河道垂直的开口、鼓励小规模泛洪、控制洪水淹没范围等手段,不仅可以培育河滨生境,逐步实现河道半自然化;而且可以减低洪水累计风险,减少洪水危害。该项目由堤防后退1.3km获得2.02km2圩田,作为泛洪用地,并在圩田内开辟了3.5 hm2林地,提升了滞洪空间的景观和休憩价值。

2.2 安姆斯湖湿地恢复计划

美国圣保罗市的PHALEN购物中心,始建于一个填平的安姆斯湖湖区上。后来,这个购物中心被废弃,圣保罗市政府决定恢复原来的安姆斯湖,重建为湿地公园。规划彻底拆除所有的人工建筑,开辟蓄水盆地和小运河通道,并在其底部填入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以构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结构。接下来,引入活水,在水体内外栽种多种原生的沉水、浮水、挺水和旱生植物,构筑完整的湿地生态景观。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城市湿地规划设计也逐渐从纯粹的水景规划设计过渡到对湿地系统的设计或改造,重视湿地保护和恢复,尤其重视湿地的生态系统设计。在进行湿地的规划设计时,兼顾美学与生态,把生态学引入到传统规划中,并与其有机结合,经过科学的设计,达到重建生态系统,防灾并兼顾生态良性循环和为城市生活服务的目的。

3 群力外滩生境分析

群力外滩滩地地势平坦,高程在116.00-120.00m之间,平均高程117.57m,在松33大断面处,高出20年一遇水面线(116.52m)1.05m。该滩地以耕地为主,大部分渔塘也被改为耕地。人工利用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4.31%;自然状态下的土地占总面积的25.69%。土地多为当地村民开垦种植,农田基本成片。 对其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进行分析,包括温度、水分状况、光照、风等因素,认为该地区现状气候和土壤条件较为优越,适宜动植物的生长,为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提供了基本保证。

经过分析,可知:由于湿地基本条件缺乏,现状原生湿地植物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现状较大面积的田地上主要是农作物,其余植被以草甸植被为主。一些撂荒地已经开始向自然植被演替,主要为田间杂草(占植被总面积的50%以上);在比较低湿的地方分布有沼泽植被,面积占5%左右。群力外滩的夏季常见鸟类中,除大量的鹭类及常见的麻雀、家燕之外,其余鸟类遇见率均较低。

4 群力外滩湿地生态保护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净化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处理尘埃、污染和废水。考虑减少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和噪音、并减少能量的消耗。规划中需要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对植被进行合理的恢复。该湿地保护和利用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则:①生物多样性与主导性原则;②群落配置层次性原则;③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则;④经济合理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包括:重建、改良、改进、修补、更新和再植。

4.1 基质和土壤恢复

调查研究表明,群力外滩地区土壤类型以草甸土为主,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该地区的土壤基质需要恢复,运用生态学的改良、改进、更新的手法对该地区的土壤基质进行恢复,根据现状调研分析,选择若干区域土壤条件好的,进行改良,无法恢复的板结土壤通过更新的手法进行恢复,主要是从其他地方搬运一些湿地土壤来恢复该地区土壤基质。

4.2 水体环境的培育

规划中重视水体、绿化的有机结合,引入活水,将部分水体加以串联,形成整体水循环,增加土壤的含水性能,保证生态的连续性,该地区生态系统融入区域生态系统之中,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河道之间、绿脉相连,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形成良好的景观环境品质。

4.3 生物的修复和培育

野生动物微生物培育:湿地的植被必须体现生物多样性,不仅需要满足水生动物和其他野生动物,尤其是水涉禽的需求,而且必须在美学上具有吸引力。在保护现状生物和环境基础的同时,为了引进动物,在原来弃耕水田的基础上,规划了贫营养型和富营养型水池数个。在新建的水池中,为了动物的生息,使用了松木桩,留有弯岔、小岛等。除利用现有水渠外,还新建和扩建了一些水渠。栈桥和平台都选用了耐腐材料,为防止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一律不使用防腐剂。混凝土构筑物可能对周围的土壤、水、生物产生影响,一般都用木结构。

湿地植被培育:主要是湿地植物种类的植入和人为辅助的自然修复;保持植被的完整性和异质性(或称多样性)。适当构建一些地表较高、水位较低的生境,在这些新的生境中种植乔木、灌木等中生植物,以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持植被的连通性;建立树木廊道;草本植物物种源的本地优先原则:培育大面积的芦竹群落、低湿的香蒲、苔草等,并采用能自我维持的乡土植物,如野生结缕草、狗牙根等;适当地运用树木的快速构建原则;丰富仅存的山林季相景观,增加植物景观层次;根据生态规律配置湿生群落,尽量演替到稳定阶段群落的种类;尽量减少园林植物种类的应用,保持湿地的自然特性;大大增加树木的比例。因为树木是许多生物(特别是鸟类)的栖息地和隐蔽所。

湿地植被物种选择:要满足湿地以上提出的对植被功能的需求,植物物种选择和配置必须根据湿地建设的进程,即不同阶段,而有所侧重的变化。第一,种植的多样性可以抵消种植的失败。第二,多样化的植物群落可以更适应条件的变化和随机事件的发生(例如暴风、水淹等)。第三,植物群落的式样化可以支持野生物物种的多样化。根据湿地建设的进程,即不同阶段和不同功能需求,提出不同的阶段性的植物名录。例如,目前只是湿地修复阶段,即复绿阶段,除了本地现有的物种,基本都是草本植物,增加适合在本地生长的木本植物种类。随着时间推移,引鸟功能的增加,增加水生/野生动物,尤其是水涉禽的适生植物种类。随着时间推移,生态旅游的开展,增加景观植物物种。为此把各类适合群力外滩生长的工程物种分为四类,即:本土植物、复绿适生植物、对水生与野生动物具有价值的适生植物以及景观植物。

5 结束语

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故生态思想成为其规划的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全过程,生态学的方法成为城市湿地保护不可忽视的手段,纵观城市湿地保护与开发,都是根据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内容:崇尚生态、自然,让城市湿地恢复到自然状态;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规划师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内容,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汪永华.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念探讨.

[2]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马世骏,王如松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

第8篇

【关键词】新有机建筑,设计观念,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着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对清洁,节能,生态,环保的建筑有着更多的青睐,而新有机建筑就是一种可以满足人们这种需要的建筑结构,通过遵循自然建筑与周边相关事物的内在自然规律,使得建筑设计更加生态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低碳节能环保的社会经济需要,在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加强对新有机建筑设计的分析探讨,具有深远意义。

二、有机建筑设计概述

1.有机建筑的概念

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代表人是美国建筑师F•L•赖特。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赖特十分欣赏中国的老子哲学),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2.手法主义与结构突破

波浪的曲线、不规则扇形、阶梯状平面,作为其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有机形式语言,在他的设计中重复出现。阿尔托在纽约世界博览会芬兰馆通过内部空间的塑造,给使用者带来真实的空间感受,空间体验变成一系列的发现,从而达到了空间的连续性、整体性。芦原信义认为阿尔托是“用加法创造空间”,即先确定内部,再向外建立次序,虽然对外部空间会有一些损失,但是内部功能及空间理想状态能得到充分研究,所以每个局部都十分人性化、充满关怀。赖特则借助于建筑结构的可塑性和连续性去实现空间的整体性。用面或边界代替承重墙是赖特“捣毁方盒子”理念的全部内容,他引出了悬臂粱的概念,这使角柱丧失支撑功能,角落被打开,盒子随之消失,楼板和屋顶在空中伸展开来。而他的有机一开始便意味着把混凝土悬臂设计成自然、树状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构思从装饰引申到整个结构。

三、新有机建筑的特征及其手法运作

随着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化,有机建筑试图重新诠释“建筑—环境—人”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宏观高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入考虑建筑问题。在建筑界,新有机建筑受到不同学派的启迪,以现代建筑偏情一支的理念为基础,发展中的有机建筑作为一种“活着”的传统,秉承继承与发展并行的思想与方法以及共生与互动的原则,随着意识与技术的变革不断的修正、拓展和深化,并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实践中,表现为一种多元综合、交叉与互补的趋势。

1. 混沌有机的同一整体:“人—建筑—环境”系统的建构

新有机建筑将“人—建筑—环境”视为有机系统的同一整体,并有意识地促成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同构。

(一) 共生与重构

在与环境关系的处理上,有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适应性的有机融合转向更为主动的共生,甚至对环境进行重构。建筑与环境在自然与社会层面上的有机结合,作为所在环境内在自然结构秩序以及历史文脉的再现与延续,反映自然与人文形态的秩序性与复杂性;建筑生成后进一步与所在环境相互作用,与环境形成多重的动态有机关联与提升。

(二)建筑介入环境的方式

有机建筑以动态、谦逊的方式介入自然,嵌入、隐埋、隆起、融合、扭曲、翻转、皱折、切割多元化的手法随机应用或交揉构成,形成丰富的大地景观系统。其中与基地构架的契合是一项重要内容。

2.建筑形态与空间的多层次建构

(一)分形几何的转换应用:基于整体的尺度层级体系建构

从生态系统的观念来看,建筑自身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并存在一系列的子系统,如结构构架系统、表皮系统、空间系统、设备系统等,每一个系统都有不同的尺度层级。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分形几何,将分维、尺度层级与自相似性等特性引入到设计领域,为表现复杂的结构、动态与韵律提供了灵感和尺度。比如,土层的隔热保温、保湿性能营造了展馆内的稳定气候布兰塞尔住宅“V”字形的体态两端与草地相连,中部缓缓凸起,使用空间被巧妙地埋于地下,屋面铺上植被融入环境横滨国际客运码头通过扭曲、褶皱和升降形成连续的表皮与空间,并隐喻“山谷、丘陵、缓坡、洞穴”。

(二)连续空间的建构

当代新兴的拓扑学为有机建筑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拓扑界面的流动性和粘连性消解了传统建筑学中墙体、地面和屋面之间的界限,使建筑空间融为一体。

乌什达一梵德雷建筑,以连续、丰富、整体且形态自由的空间隐喻灵活柔软的内脏,建筑将传统意义上模块化的地板、墙壁和天棚等建筑语汇以一种粘性的流动感表现出来,住宅内部与外部空间形成流动与互动,空间与活动的安排仿佛一个戏剧性的事件

(三)人性化的场所建构

除了建筑形态与空间,当代有机建筑还特别注重场所的建构,关注人造空间与自然空间的交互,注重多重事件的发生与体验,并尽量避讳传统建筑语言的片断性,追求深层次开放的有机空间体系。有机建筑追求自然意趣、奇异空间以及戏剧性故事情节的营造,从注重视觉的空间构成到注重感觉(听、触、嗅)的场所营造,还有对历史记忆的关注等,当代有机建筑完成了从空间到场所的革命性飞跃。

3.建筑“机能”的生态模拟:能动、动态与主动

进化中的生命有机体,在资源消耗上往往最为节约,而且具有自我调整能力。有机建筑旨在像有机体一样适应环境、优化自身机能,实现高效、低能耗与有机更新。新有机建筑关注建筑与气候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互动过程。劳伦·亨德尔森(Lawrence Henderson)发展了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的适应观,认为有机体与环境存在双向互动和协调的整体关系,强调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并产生关联与影响,各个有机体为适应这些影响而产生变化。

有机建筑把万物变化的生动过程与静态形式结合起来,形式追随“能量”的过程,服从(而非抵触)自然界中各种活跃的力量并由此而生成特定的形态。这种“能量”,包含着自然结构的力量、风力、热流和水流、地能、电场与磁场,以及人体具有的微妙能量,如精神、意识等。这些能量的有机整合与互动,可以形成适宜的人居环境。

四、结束语 自然万物是进行新有机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这是有机建筑崇尚自然,遵循自然内在规律的特性所赋予的。在有机建筑设计过程中,任何有生命的机体,他们的内在结构和外部形态都会对有机建筑设计有着深远的启迪和影响,因此,在进行新有机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本着尊重自然规律,遵守一切事物的内在联系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得建筑整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得建筑整体能够和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都能够有机的和谐共生,这种设计思想,不仅仅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对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总之,这是新时期一种值得推广的建筑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世芬 冯路 新有机建筑设计观念与方法研究 [期刊论文] 《建筑学报》 ISTIC PKU -2008年9期

[2]君钧,室内设计中的生态主义——未来的室内设计[会议论文] 2003 -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学会2003"欧神诺"南京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亚洲室内设计联合会

[3]杨瑞,莫金汉,张寅平,蜂窝光催化反应器实用设计方法及其应用[会议论文] 2004 - 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

[4]汪幼江,陈琦,用建筑设计理念营造城市夜空间[会议论文] 2009 - 北京照明学会成立30周年暨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

第9篇

关键字:城市滨水 生态修复 原则 策略

引言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不仅承载着城市生活的愿望,塑造着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更是城市水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文化失衡等现象,导致城市滨水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重大威胁。因此,以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理论,探寻一种能够恢复与重建城市滨水区自然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以及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这对于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山水城市”理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滨水生态恢复的定义

生态恢复,指利用生态工程学或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或手段,对受污染或破坏、受胁迫环境下的生物(包含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现。其中包含对生物生存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善和对生存“领里”食物链环境的改善等。

二、滨水生态景观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地的水系紧密相关。历史上它们具有防御、运输、防洪、防火和清洁城市等功能,同时,它们是多种乡土生物栖息地和空间运动的通道和媒介。城市水系更是城市景观美的灵魂和历史文化之载体,是城市风韵和灵气之所在。因此,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界面,恢复和改善因人类经济活动破坏的生态环境,是构筑城市和谐发展重要篇章。

三、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恢复的原则

1 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生态恢复是以合理利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基本任务的生态规划手段,其目的在于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和即将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恢复和保持。所以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观必然是首要的原则,否则,会再次加剧场地环境的破坏。

2 提高滨水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主要是指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的相关关系。遵循多样化的生态恢复原则,对于增进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绿地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滨水环境的空间的多样性,最重要的是提高滨水空间形态的异质性,以提高生物群落多样性。

3 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所为“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强调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因此在规划中必须协调好生态(观光)农业、生态林业、防洪系统、城市建设等子系统间的有序和平衡。

4 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滨水空间生态恢复是一种综合性工程,特别是在河流综合整治中既要满足于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以及旅游等需求,又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需求,必须确保工程的安全,同时应遵循风险最小、效益最大的原则,必须做出系统的经济分析。

四、 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1 整体控制、局部调整

滨水景观生态修复,不仅仅只是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它还涉及到政策规划、公众参与、经济文化等诸多的社会因素[3]。因此,在滨水区规划设计时,应重视滨水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处理,协调该城滨水区景观设计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滨水空间在城市中的定位和价值,并综合考虑滨水区各景观功能形态的组织与建构。通过这样的逻辑关系,使整体与部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

2 生态修复、理念指引

在遵循景观生态学为核心的设计原则下,理性运用生态修复机理,正确处理好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生态关系,构架滨水生态走廊。滨水空间的整合上,尽量避免对滨水地表机理的破坏,恢复河道自然形态,优化滨水景观生态格局。

其次,深入挖掘区域自身特色,通过功能的组织、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与植入,运用设计手法,达到一种意境美的营造,以更好延续滨水景观的地脉和文脉。此外,应充分利用景观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自修复等功能,寻求自身独特的景观生态修复模式。

植物生态保护方面,恢复滨水区受损的植物,保护乡土植物和原生性植物种群。依据滨水区不同的水湿条件,对植物群落进行合理配置和有序恢复,营造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植物景观群落。同时,利用植物四季色彩的变化,丰富的植物群落季相景观,为滨水生物提供繁衍栖息的优质生态环境。

3 修复技术、合理运用

(1)GIS和RS技术。运用GIS和RS等技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标准,建立滨水区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对滨水区地形环境、生态环境和水文环境做出定量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功能空间的组织、景观系统的重构,总结滨水特色景观营造的生态安全策略和规划调控方向。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应做到及时检测、反馈与再修复,以促进景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水质生态修复技术。在保存现有水系自然形态的前提下,利用底泥疏浚、气体抽取等技术进行水体污染物的收集与处理,控制水域外源性污染源。由于气候因素,水系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之分,应及时实施水体的调度对策,以确保良好的供水、补水和弃水状态。

(3)生态驳岸修复技术。生态驳岸是指恢复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是基于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和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延续,而采取的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的工程方法,以减少对河流自然环境的伤害[4]。这种驳岸应具有提升生态环境、亲水性、安全性等综合功能。从分类上生态驳岸可分为自然型驳岸、柔性生态驳岸和植物生态护坡驳岸等。在生态修复技术实施过程中,应做到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生态修复技术。保障生态修复与景观控制相结合,促使滨水景观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

结论:

城市滨水区是人们休闲交流的重要空间,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一定要坚定走生态之路,在开发与保护合理适度的前提下,运用生态学原理,营造生态型景观。这里所提到的生态型景观除了指运用植被来营造外,其硬质景观也包括在内,要求这些硬质景观必须是生态的、环保的。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景观良好的宜人空间,提高滨水空间景观的综合价值,提升整个城市的魅力。城市滨水区景观环境的生态修复不仅需要设计理念的升华和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更需要运行机制与实践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和制度保障,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配合,才能建设一个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 吴丽萍.景观一致性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

[2]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