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退耕还林论文

时间:2023-03-17 18:00:41

导语:在退耕还林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退耕还林论文

第1篇

退耕还林是为了将耕地转变成为森林,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民失地,为了确保农民的生活,需要加强退耕还林过程中的经济补偿。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1)加强退耕还林过程中的资金保证。我国在制定退耕还林相关经济补偿措施的过程中,对被占用的耕地上的粮食、对耕地的所有者进行了一定的补偿,但是在补偿资金的来源方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导致退耕还林过程中对各种资金的筹集存在问题。比如我国进行西部开发时,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时的资金是一笔十分巨大的花费,如果只是单纯地由国家财政拨款,存在的难度还比较大,因此在经济补偿过程中必须要对补偿资金的来源进行分析,建立多层次的经济补偿制度,利用各方力量进行经济补偿的资金筹措。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补偿的资金到底由谁来支付。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在进行经济补偿的过程中,必须要改变传统地以政府补助为主的资金筹措方式,更多的是应该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以促进退耕还林过程可以顺利推进。在资金筹措过程中,依旧要维持财政拨款,但同时要加入其他的模式,比如跨区域调节、利用当地税收进行调节等,确保退耕还林可以顺利推进。

(2)完善退耕还林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是保护生态资源多样性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加强退耕还林地区的建设可以实现对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但是退耕还林地区的保护仍然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在当前的背景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制定一部更加完善的退耕化还林还草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律的强制手段对新建立的森林以及草地资源进行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等。当前我国实施的与退耕还林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些不适用的现象,因此要在原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比如加强退耕还林地域的审批制度的完善,加强生态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等,在对原有法规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加入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投入保障制度等相应的管理制度,可以实现对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

2为农民提供一定的岗位

退耕还林过程中,农民失地,但是耕地被还原成森林的过程中,需要人工建设和管理。为了维持农民的生计,在实际的退耕还林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各种工作岗位的提供,比如森林管理、森林建设等方面,都可以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为失地农民提供一定的工作机会,缓解生活压力。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的能力水平,增加就业创业机会

农民是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主要力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农民的耕地变得越来越少,农民为了维持生计,必须要转行,从传统的农民身份变身为其他身份。而农民在长期的农业工作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自身能力素养不高,因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必须要提高农民的能力水平,使得他们可以为自己找到更多创业就业的机会。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可以使得农民掌握更多先进的知识,从而使得农村经济水平得以提升。在农民培训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强农民培训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首先,各级政府应该要加强农民培训资金的投入,将农民培训工作提上日程,才能保证农民培训工作的积极开展。其次在农村经济工作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地拓宽渠道,对各种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引导,并且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民培训工作中,为农民培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加强农民培训模式的创新。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不能按照传统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而应该要借鉴更多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最新的知识对农民进行培训。

4结语

第2篇

1.1对土地利用状况的影响退耕还林还草后最典型的影响体现在耕地的利用状况上。退耕还林还草后,岷江上游农业耕地面积明显减少,草地和林地的面积逐渐扩大,对其他非农业用地,如学校、住宅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用地不会产生影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退耕还林政策发行后,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总面积高达280hm2,其中还草的面积达到150hm2,还林的面积达到132hm2。

1.2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岷江上游农业区域在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后,农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图1是近几年岷江上游流域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价值的变化图。从下图1和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种植面积的减少,农作物所产生的价值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农业种植结构却发生了较大程度低转变。

1.3对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岷江上游农业发展区域的农业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林地和草地面积逐渐增加后,原有的农业经济结构已经很难满足岷江上游农业区域的发展需求,导致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1.4对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的影响岷江上游农业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原有的农村劳动者从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表2是近几年岷江上游流域劳动力从业结构表。从下表2中可以明显看出近三年岷江上游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后劳动者从业结构的变化状况。

2退耕还林(草)工程促进岷江上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岷江上游农业区域采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也随之下降、农业投入和产出的实际状况也发生了较大转变。要想充分发挥退耕还林还草的作用,岷江上游农业发展建设者应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为提高岷江上游农业发展速度提供动力保障。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结合上文中对岷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对岷江上游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状况,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后续产业的支持以及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等方面着手,对促进岷江上游农业发展的对策做了总结介绍。

2.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上文中提出的问题,岷江上游农业建设者应该从完善政策配套设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和调整林木种植结构等方面着手,为促进岷江上游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岷江上游农业建设者应该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着手,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水利设施建设。众所周知,水利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在农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后,还应该注重中低产田的改造,摒弃传统粗放型经营的发展模式,采用精耕细作的发展方法,避免靠天吃饭等问题的发生,合理控制农业生产的波动状况,为加快岷江上游农业发展速度提供动力保障。

2.2加强对后续产业的支持加强后续产业的支持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下加快岷江上游流域农业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后续产业的支持要求建设者从优化产业结构上着手,在提升岷江上游农业发展能力的同时,结合岷江上游流域发展的实际状况,具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后续产业的发展速度。另外,建设者还应该针对岷江上游农业发展的自身特色,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后续产业,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速度的同时,促进退耕还林还草与农村可持续经济的协调发展。

2.3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从上文岷江上游劳动者聪姐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出:岷江上游流域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建设者应该多渠道引导退耕还林还草后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型,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劳动力保障。也就是说,农业建设者可以引导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从事与农业无关的事业,或者加强农村自身建设,在提高剩余劳动力劳动能力的同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型。

2.4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是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后岷江上游流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建设者用工建立有效的生态农业补偿机制,可以保障农业财政投入顺利转移,为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的公共产品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还要求农业建设者深入了解现代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通过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5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发展原则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还要求岷江上游农业建设者始终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发展原则。我国部分地区把退耕还林工作视为一项独立的发展任务,不太关注当地农民今后的生活和发展状况。为提高退耕还林还草地域的农业发展水平,要求农业建设者注重当地农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可以从宏观层面上实施政策倾斜或者经济补偿,做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最后,岷江上游农业建设者还应该充分运用自然地理分异规律,指导人工林的生态恢复,为加快当地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动力保障。

3结束语

第3篇

【论文关键词】:退耕还林;问题;对策;宁夏西吉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是一个农业大县,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实行退耕还林以前,“十年九旱”,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程进展顺利,同时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首先“绿了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程区林草覆盖率逐年增加,使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其次“富了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工程实施使农民从补助中直接受益,林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并进行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再次,“育了人”,通过工程实施,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灾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人民对美化生活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参与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近年来,西吉县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阶段必须进一步针对新的问题与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退耕还林的顺利开展。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和计划不当

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西部的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实行粮食、现金、种苗费等方式的补助,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达到使其退耕还林的目的,既是“以粮食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但由于规划和计划不当,造成财政补助经费短缺,补偿不能够及时兑现。

1.2对退耕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造林质量不高

一是生态条件恶劣,种苗量不足或质量不优,加之“有人栽,无人管”,林粮间作,管护粗放,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二是在部分退耕地区,农民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还林时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造成经济林比例偏高,难以实现生态目标。

1.3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权益

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助兑现环节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一是补助粮以次充好,质量不合格;二是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不严,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林实绩”冒领补助金现象,发生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和贪污行为,影响了工程建设,不利于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

1.4不注意发展后续产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不注重通过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长远生计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若不能统筹考虑和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只重眼前的补助,要想“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则是一句空话。因此,要保障退耕还林成果,必须以人为本,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2对策

退耕还林工作关系到生态效益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的实现。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应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规划设计。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调查研究、编制规划方案,做好作业设计。科学合理确定造林面积、树种,以乡土物种为主,提倡造混交林,慎重引入外来物种,防止生物入侵[1]。技术方案落实到小丘地块,退耕农户按户登记,按村编号,以片成图,编写报告。二是做好整地工作。整地质量影响树苗成活率、幼林生长和水土保持,整地要沿等高线进行,挖穴呈“品”字形排列,保留植被带以控制水土流失[2]。三是把好种苗关。纳入退耕还林苗木,必须有“一签两证”,即出圃标签、苗木合格证、苗林检疫证。严禁使用劣质苗或挖野生苗上山造林。四是做好栽植工作。退耕还林造林方式必须是人工苗造林,要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3],抓好起苗、运苗等环节,选择阴雨天气,随起随栽,做到深栽、压实、苗正、不窝根。五是把好验收关。检查验收责任重大,对于不合格苗木,应及时返工。六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退耕还林档案不仅是工程评价的基础,也是政策兑现的可靠依据。档案内容包括年度实施方案、作业设计说明书、竣工小丘一览表、退耕农户一览表、竣工验收书。农户档案包括申请书、合同书、检查验收卡、农户分户卡、林权证。七是做好法律宣传工作[4]。知法、懂法是守法的前提,要宣传普及《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等法规,加强全社会的林业法制教育,让干部群众真正懂得退耕还林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这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引导人民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为退耕还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使其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以便更好地依法行政、执法守法护法。

3结语

退耕还林工作政策性强,标准高,要求严,要做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落实“三个到户”,即造林、植被保护落实到户;粮食、现金、种苗补助兑现到户;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林木权落实到户。同时,要搞好“三个结合”,即退耕还林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只有这样退耕还林工程才能真正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为民造福工程

4参考文献

[1] 李积德.中岭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10(1):73-74.

[2] 向甲斌.浅议旬阳县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思路[j].陕西林业,2010(1):20.

第4篇

(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730020;2甘肃省庆阳市气象局,甘肃庆阳745000;3庆阳市西峰区瓜菜产业开发办公室,甘肃西峰745000)

摘要:退耕还林还草是环县半干旱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方向,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气候变化对其影响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YAMAMOTO检验法分析了环县1957—2012 年连续55 年气象资料。结果表明:55 年来,环县年平均气温增幅为0.43℃/10a,显著高于全国年平均气温增幅0.22℃/10a 的水平,而且年平均气温在1987 年存在偏冷向偏暖的突变现象,突变前后平均气温上升了1.2℃;55a 来,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变化,减幅为15.4 mm/10a,年降水日数也呈减少趋势变化;气候暖干化,造成本区热量增加,光照丰富,也致使干旱、山洪、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加重,对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建议该地应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由以粮为主转为以牧草、林木为主的经营模式,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应走防护林和经济林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的路子;应选抗旱性和抗寒性较强本土树种草种;草类、灌木可利用雨季进行直播造林,提高在荒山、荒坡、荒沟等地的造林面积,乔木宜选用植苗造林方式,在春、秋两季选取多株造林、遮阴造林等抗旱造林方法,喷洒增温保墒剂,提高成活率;大力发展“121”雨水集流等水利工程,整地蓄水保墒,以水养林养草。

关键词 :气候变化;环县;退耕还林还草;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023

基金项目:国家级行业专项“西北地区旱作农业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及其预警和应对技术”(GYHY200806021);西峰区2014 年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

第一作者简介:刘英,女,1974 年出生,甘肃西峰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气象监测和服务工作。通信地址:745000 甘肃省庆阳市气象局,Tel:0934-8213386,E-mail:gshx_ly@163.com。

收稿日期:2014-04-24,修回日期:2014-06-18。

0 引言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地带,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重要气候过度带,境内群山起伏,梁峁纵横,植被稀疏,土松水苦,自然环境严酷;加之群众广种薄收,乱开滥垦,地面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面积不足3%,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失去平衡造成恶性循环,降水少,蒸发大,风沙多,干旱化加剧,气象灾害频繁。退耕还林还草是近年来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1],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方向。环县是一个生态和经济非常脆弱的地区,1999 年国家开始在该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并于2002年正式在全国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3],气候暖干化使得生态环境更加脆弱[4],大部分西北地区植被退化[5],西北地区东部草地退化率为45%[6],目前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中外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尤其是气候变暖对西北区和陇东地区的农业生产影响方面研究成果较多[7-11],张晓丽等[12]对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效益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影响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重点分析气候变化对环县退耕还林还草的影响,从技术方面为环县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出建议,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环县55 年气候变化情况

1.1 资料和方法

选取环县国家基本站1957—2012 年的气温、降水量、日照、物候、灾害等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13]、气候倾向率[14]、累积距平、YAMAMOTO检验法[15],计算突变前后的信燥比,检验气候突变点,分析环县55 年来气候变化情况及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影响。

1.2 气温的变化分析

从图1 情况分析可见,环县逐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从表1 可见20 世纪60 年代平均气温最低,50年代后期为次低,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变化基本平稳,8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前期又为一较冷时期,气温变化剧烈,90 年代后期到现在为一较暖时期,温度距平均为正值。年平均最低气温为6.5℃,出现在1967 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的;2006 年平均气温为10.9℃,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的,最高与最低相差高达4.4℃。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变化趋势系数,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为0.43℃/10a,显著高于全国气温增温率0.22℃/10a,趋势系数0.78。从表2 可见,环县四季中都有明显的升温趋势,春、夏、秋季的升温贡献都很大;环县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都有上升的趋势,但最高气温对升温的贡献明显大于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增大。通过累积距平分析(图2),平均气温在1987 年存在偏冷向偏暖的突变,通过YAMAMOTO检验。从表3 可见,突变前后年平均气温上升1.2℃,冬季平均气温上升1.3℃。

1.3 降水变化分析

从环县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3)可见,与全国的平均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一致,环县的55 年来降水量总体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倾向率为-15.4 mm/10a。从表4 可见,环县的年降水量出现两高两低,20 世纪60年代是最多雨期,80 年代是次多雨期,70、90 年代是相对少雨期,60 年代与90 年代相差122.9 mm,进入2010年后降水量略有回升。从季节变化趋势来看,冬、春两季的降水倾向率变化很小,分别为0.42 mm/10a、0.67 mm/10a,降水量的增加趋势不明显;夏、秋两季的降水都是减少的,秋季降水减少最多,倾向率为- 13.9 mm/10a,全年的降水减少主要是秋季引起的。从图4 可见,日降水量≥0.1 mm年平均降雨日数为83 天,其中春季雨日占全年的24%左右,夏季占39%,秋季27%,冬季仅占10%;计算的年降水日数的气候倾向率为-4.75 d/10a,降水日数大约每10 年减少5天,大于年降水量减少程度,间接增大了降水强度,有利于局部大涝的形成。

2 气候变化对环县退耕还林还草的影响分析

2.1 对退耕还林还草有利的影响

2.1.1 热量资源增加环县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寒长,夏热短,春暖迟,秋凉早,对树木草类生长影响最大的是无霜期和冬季低温。

随着气候变暖,1987 年突变前与突变后年平均气温上升1.2℃,>0℃林木生长平均时间为255 天,无霜期延长5 天,≥0℃活动积温3456.9~4000.6℃,≥10℃活动积温2573.5~3466.2℃,热量资源增加,引起生长期相应延长,可以保证树木、草类生长。

变暖后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3.8℃,上升1.3℃,极端最低气温-25.1℃,树木草类受冻害危害减轻,大部分树木、草类可安全越冬。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1.5℃,极端最高气温38.6℃,高温对树木草类生长危害不大。

最高气温对升温的贡献明显大于最低气温,造成气温日较差大,平均日较差为13.0℃,最大日较差为28.7℃,利于林木草类生长。

2.1.2 光能资源充分环县地处北温带,日照长,太阳辐射强。随气候变化,降水量减小,降水日数减少,全年光照时数增加,年日照百分率为58%~62%,日照总时数为2596.2~2766.4 h,全年太阳总辐射为6095 MJ/m2,与同纬度的兰州、青岛等地比较,环县为日照时间较长,总辐射较高的地方之一。目前环县大部分地区光能利用率只有0.13%,水肥较好的地方,光能利用率也只有0.77%,可见退耕还林还草提高光能利用率大有可为。

2.1.3 山区降水资源充沛随气候变暖,环县年总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中冬、春季有少量增加,夏、秋两季的降水都是减少的,秋季降水减少最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降水年际变化大,最少年272.5 mm,最多年812.9 mm;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高度集中在7—9 月,占全年降水的60%以上,且该时段降水强度较大,多形成地表径流,利用率低;春秋季节降水较少,冬雪特少。但环县土地资源丰富,全县土地总面积9236 hm2,其中70%以上为山地,按年平均降水量350 mm计算,山区年降水量2.26 亿m3,是一个巨大的水资源库[16],加以合理利用,可以满足林木生长对水的需求。

2.2 对退耕还林还草不利的影响

2.2.1 干旱加剧环县为内陆干旱气候区,地表水匮乏,地下水位深,自然降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局地性明显,使干旱出现范围广,影响面宽。环县50 年来年平均气温增幅达0.43℃/10a,高于全国平均增幅(0.22℃/10a),年总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倾向率为-15.4 mm/10a,加剧了干旱化程度,年大旱的概率增加5%。环县干旱主要分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秋旱;环县春季降水少、风沙大土壤水分损失严重,出现春旱的几率高达62%,直接影响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和新植林木的成活,伏期(7 月中旬到8 月中旬)是林木蒸腾耗水最大时期,此期环县一般降水较多,但降水强度较大,利用率低,出现伏旱的机率为40%,影响林木的生长和林区蓄墒。干旱成为当地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的最主要气象灾害,水分不足是环县植树造林的最大限制因子。

2.2.2 暴雨冰雹增多年降水量不多,且主要集中在汛期,多以阵雨形式下降,大—暴雨是全年降水的主要成分。50 年来总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倾向率为-15.4 mm/10a,年降水日数的气候倾向率为-4.75 d/10a,增大了降水强度,更有利于局地大涝的形成,夏季异常降水极端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增加,使大涝概率由7%增至10%。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加重林区干旱程度,使树木根系露出土面,破坏林草生长。冰雹也是环县活动频繁的一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都有2~3 天,最严重的70 年代平均每年11 次,其中1977 年达19 次。冰雹对林木、花果造成机械砸伤,并常伴大雨出现,危害更大。

2.2.3 霜冻危害加重霜冻对树木危害主要指早、晚霜冻。晚霜冻指出现在4 月后的霜冻,早霜冻指出现在10 月前的霜冻,环县晚霜冻出现在5 月份的频率达63%,出现在6 月份的频率也有25%,早霜冻出现在10月前的频率有42%,早、晚霜冻不但缩短林草生长期,还可以造成林草受冻死亡。气候变暖造成生长期延长,根据环县农气站1986 到2012 年物候观测资料分析,树木春季萌动提早2~5 天,秋季落叶晚3~4 天,早、晚霜冻危害加重。

2.2.4 大风增多环县地处毛乌素大沙漠南缘,四季风沙较大,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大风的危害,全年8 级以上大风达13~38 天,平均为18 天,最多达85 天,环县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之说。大风造成土壤风蚀,肥力下降,跑墒快,林草的幼苗易发生风抽死亡,并造成林木机械损伤,危害较大。

3 环县退耕还林还草应对措施

3.1 发展水利工程,整地蓄水保墒,以水养林水分不足是环县造林的主要限制因子,环县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极为贫乏,应高度重视环县山区丰富的雨水资源,大力发展“121”雨水集蓄等水利工程。山坡平缓地带修水平梯田,陡峭地段修反坡梯田或鱼鳞坑,疏松土壤,加厚土层,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蓄水保墒保肥能力。在径流线上,发展各种雨水积蓄工程,挖蓄水坑,修筑涝坝等拦截雨水,把雨季多余的水积蓄起来,即可防止水土流失也可在干旱时灌溉,以水养林,可大大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3.2 合理调整造林布局

环县属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应走防护林和经济林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的路子,根据气候学方法估算,甘肃黄土高原区乔木林年蒸散耗水量大约350~540 mm,环县降水基本可以满足乔木和灌木成活和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但从梁峁上现有的侧柏、油松、杨树、榆树、山杏等乔木和柠条、沙棘、沙大王、苜蓿、毛条、柳等灌木长势看,乔木生长10 多年后,树高一般仅2~3 m,树木直径不超过5~10 cm,而且近几年生长量极小,有的已成为“小老头树”,而灌木长势基本良好;这些情况表明年降水量400 mm左右的环县梁峁上,水分条件不能保证乔木良好成材,经济效益不大,梁峁上应种植草类和灌木,阴坡上可种植少量稀疏的乔木,重点建设好防护林和生态林;河谷山川区应植乔木、灌木和一些经济林木,重点建设好用材林和经济林。

3.3 选择造林方式,掌握造林适宜期

造林分为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2 种方式。一般草类、灌木可利用雨季(5—9 月)进行直播造林,提高在荒山、荒坡、荒沟等地的造林面积;乔木宜选用植苗造林方式,以提高存活率。

造林适宜期应根据各季节的温度、日照、降水及土壤墒情确定,造林时期一般为春季、雨季或秋季。环县雨季气温较高,日照强烈,苗木水分蒸腾快,容易造成苗木脱水、风干,降低造林成活率。环县秋季一般土壤水分较充足,但气温、地温较高,早载植虽有利于根系愈合,但带叶的苗木容易失水和出现根腐烂降低成活率,过晚载植,天气已冷,苗木根系容易受冻,造林难以成活。环县春季土壤返浆期是土壤墒情最好的时期,这时苗木已由休眠状态复苏,开始萌生新根,移栽后能较好的吸收土壤水分,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能与苗木地上部分的蒸腾失水维持平衡,有利于苗木成活,因此环县应在春季土壤返浆期苗木根系开始萌发时造林较适宜。

3.4 选用适宜树种草种,提高成活率

选用树种时应选抗旱性和抗寒性较强的树种,防止早晚霜冻的影响。采用侧柏、油松、杨树、山杏、沙棘、毛条等本土树种和紫花苜蓿、沙大王等本土草种[17],根系发达,抗旱性较强,不但能利用较深层次的水分,也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成功把握性大;引进树种必须经过较长时间气候条件的试验观察,其环境适应性和生长表现确优于当地树种才能推广载植。

3.5 选用几种抗旱造林方法

3.5.1 看墒造林土壤墒情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高低。环县多为沙壤土,沙壤土土壤重量含水率在10%~12%以上时,一般不灌水或少灌水可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土壤墒情较差的情况下,灌水有利于缓苗,生根和稳定成活。

3.5.2 借墒造林在干旱又无灌溉条件的地方,可在造林地附近的山洼、坡脚、沟底土层深厚处,取掉上层干土,取其下层湿土运往造林地,在载植坑内将一些湿土增培于苗木根部踩实,然后复上一层松土,增加了坑土底墒,容易踩实,以利缓苗,可提高林木成活率。

3.5.3 接墒造林在土层较厚而上层土壤干旱的地方,先取掉土层干土,到下层墒情好处刨坑,刨坑时湿土放开,在坑内植苗时再将湿土回埋到苗木根部,两次埋土、踩实、再覆一层土。

3.5.4 开沟造林干旱的山坡采用开沟造林,可以拦蓄雨雪和杂草枯落物,减少日光照射和旱风吹袭,增加土壤水分,减少苗木蒸腾失水和土壤跑墒,有利于苗木成活。

3.5.5 采用化学药剂造林用ABT生根粉处理根、增温保墒剂喷洒穴面、蒸腾抑制挤处理叶面等技术,可增强土壤保墒能力,大大减少水分蒸发,增高地温,保持体内水分平衡,促进苗木生长,提高成活率。3.5.6 多株造林在一个植株穴内载植多株苗木,增加苗木的成活机率。干旱季节和干旱山地采用此法造林,虽成本较高,但可以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3.5.7 覆盖造林遮挡法,在植穴阳光照射的一方,竖立起遮蔽体,遮挡阳光直射,减少苗木水分蒸腾,可以起到缓苗作用,有利于其成活。据环县林业站研究,苗木新载植后,采用草类,石块、地膜、黑网防晒膜等进行覆盖,成活率提高25%以上。

4 结论

(1)环县55 年来,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为0.43℃/10a,显著高于全国气温增温率0.22℃/10a;最高气温对升温的贡献大于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在1987 年存在偏冷向偏暖的突变,突变前后年平均气温上升1.2℃,冬季平均气温上升1.3℃。55年来,降水量总体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倾向率为-15.4 mm/10a,秋季降水减少最多;年降水日数减少的气候倾向率为-4.75 d/10a。

(2)气候暖干化,致使该地干旱、山洪、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但同时该地的热量资源增加,生长期延长。为了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该地应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由以粮为主转为以牧草、林木为主的经营模式。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多年来广种薄收,乱开滥垦,地面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干旱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造成恶性循环,气象灾害频繁,顺应天时,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将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大实施力度[18]。

(3)环县退耕还林还草应对措施:植树造林应走防护林和经济林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的路子;应选抗旱性和抗寒性较强的侧柏、油松、杨树、山杏、沙棘、毛条、紫花苜蓿、沙大王等本土树种草种,根系发达,抗旱性较强,不但能利用较深层次的水分,也能林到防止水土流失;草类、灌木可利用雨季(5—9 月)进行直播造林,提高在荒山、荒坡、荒沟等地的造林面积,乔木宜选用植苗造林方式,在春、秋两季选取多株造林、覆盖造林等退耕还林还草方法,喷洒增温保墒剂,提高成活率;大力发展“121”雨水集流等水利工程,整地蓄水保墒,以水养林养草。

参考文献

[1] 曹轶杰.凉市退耕还草产业化系统结构分析研究[J].甘肃农业,2005(8):60-61.

[2] 吕永前.肃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生态环境建设初探[J].甘肃林业科技,2003(1):41-43.

[3] 季志平.土高原的生态恢复与支撑体系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4):9-13.

[4] 李晓东.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若干进展[J].草业科学,2011,28(2):286-295.

[5] 宋怡,马明国.于SPOT VEGETATION 数据的中国西北植被覆盖变化分析[J].中国沙漠,2007,27(1):89-94.

[6] 姚玉壁.河首曲草原牧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畜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1):27-32.

[7] 张强.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3):37-42.

[8] 郭海英.东黄土高原农业物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4):608-613.

[9] 张谋草,赵满来,李锦萍.东塬区气象要素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4):52-235.

[10] 张谋草.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区农作物生长和气候生产力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6,28(6):6-50.

[11] 刘德祥.候变暖对甘肃农业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3-48.

[12] 张晓丽.肃省退耕还林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558-11559.

[13] 黄嘉佑.候状态变化趋势与突变分析[J].气象,1996,21(5):56-57.

[14] 卢秀娟,张耀存.河流域代表水文站径流和降水量变化的初步分析[J].气象科学,2003,6(6):193-194.

[15] 任朝霞,杨达源.北干旱区近50 年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3(3):100-101.

[16] 周忠文,杜军.县雨水集蓄技术试验研究[J].甘肃气象,1999(4):30-31.

第5篇

关键词 GIS技术;草地畜牧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 TP391;S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11-02

Research Advances on 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in Grassland Livestock Husbandry

DUAN Qing-wei 1,2,3 XIN Xiao-ping 1,2,3

(1 Hulunber Grassl and Ecosystem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Beijing 100081; 2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 Remote Sensing and Digital Agriculture,Ministry of Agriculture; 3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in grassland livestock husbandry was overviewed,including forage production,grassland resource survey and graphing,paddock assessment,grassland monitoring research,decision-making in recovering forest and grass,WebGIS in livestock management,grassl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GIS model using,etc.

Key words GIS technology ;grassland livestock husbandry;application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是20世纪60年起的一门介于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它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各种空间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建立起计算机技术系统。随着该技术不断成熟,其在草地管理方面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1 在牧草生产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邹金秋等[1]开发了基于GIS的牧草适宜性决策支持系统。该决策系统的用户群是政府决策领导、科研人员和一般使用人员(包括普通牧民)。为了适应于不同应用人群,该系统具有数据库管理功能完善、界面简单、使用方便、评价模型科学合理等特点,并且具有“查询现有结果”、“修改属性评价”和“空间叠加评价”3个功能。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唐华俊、辛晓平主持的项目“数字草业技术平台研究与示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数字草业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草业信息元数据标准、牧草生长和评价模型构建方面实现了创新,构建了草业信息管理、监测更新和决策服务等一套完整的草业信息集成技术体系。在理论与技术层面,研发了草地生产力遥感监测模型,采用GIS技术开发了牧草适宜性评价空间模型,为牧草科学评价和生产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了构件化的草地信息监测平台、草业智能管理决策平台。在应用与示范层面,运用项目开发的数字草业技术平台,二次开发了9个实用的草业信息化管理系统[2]。孙 娟等[3]关于退耕还草专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研究表明,适宜草种的选择在退耕还草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依据牧草生物学特性和牧草与诸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牧草的适宜分布区间能够为退耕还草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该研究利用GIS与牧草生长适宜度模型相结合,采用模糊逻辑推理机制开发了退耕还草决策支持系统,用户可以查询到甘肃省任意一点的气象信息、土壤信息和草原类型,咨询到适宜种植的牧草品种及其栽培管理技术,系统还将22种牧草的适应性分布成图。样本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决策功能,可以为甘肃省的退耕还草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2 在草地资源调查与制图方面的应用

在草地资源调查方面,通常是RS与GIS技术相结合,利用纸质地图,结合遥感影像,进行植被制图。如苏大学等[4]快速完成了全国草地资源面积、类型与分布的调查,初步建立了中国草地资源本底数据库。

3 在牧场评价方面的应用

李华雷等[5]用土壤侵蚀危险评级的方法对Williams军训基地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评估。用GIS及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侵蚀量估计值对该地进行分组定级。评估结果指明了发生侵蚀问题的区域及相对的侵蚀危险,但定量分析缺乏精确性。除了无防护性植被的区域外(如道路),其他场地不存在土壤侵蚀问题。从综合结果的精确性比较来看,将GIS采集的3个因子值与来自田间的因子值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了前者在综合结果上更精确。西澳大利亚州(西澳)大部分为年平均降水量200~500 mm 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其农田草场面临土地退化,包括植被衰败、地下水上升和土壤盐渍化等,主要由土地开垦及过牧所致。西澳在解决此问题及草场管理、矿区植被重建方面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和相关技术。当地科学家应用GIS、空间分析和野外监测充分研究树木生长与地下水位、含盐量、土壤质地及地面坡度的关系,最终确定适宜树木生长的土地景观[6]。

4 在草地监测研究方面的应用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陈全功使用3S技术建立了监测草地生产力的方法和程序。封建民等[7]在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应用GIS 和遥感技术,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通过基于知识的多重判据复合分类实现多源信息的集成,对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现状及沙地演变进行了系统研究。奈曼地区的沙漠化以固定沙丘的活化为特征。研究利用陆地卫星资料监测地被物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方法以分析沙漠化的进展。天然植被、结构和土壤红度指数对分析沙漠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很有效。研究证实,典型区的沙漠化程度有明显变化;对居民区、公路及铁路沿线附近地区的土地管理比较重视,并对沙漠化土地进行改良。应用上述方法可以分析沙漠化现状及发展趋势,但不能确定其面积的变化。其次,根据调查分类提出了地被物和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法。此法要求提供1年中2次不同时间的数据。文中还分析使用此法的可能性。最后,根据陆地卫星红色谱带反射率与实测生物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可估算草地的生物量,并得出结论,从奈曼北部至中部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过度放牧状态[8]。

5 在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方面的应用

杨存建等[9]探讨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耕地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包括4个步 骤。一是建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数字高程、坡度、坡向、植被指数、降雨和温度等数据库,并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得到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库;二是从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提取旱地的数据,并与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植被指数数据和生态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三是确定退耕还林还草的原则,并在GIS的支持下,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四是利用降雨数据进一步分别确定退耕还林或还草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6 WebGIS在草地畜牧业方面的应用

张保辉[10]利用WebGIS技术建立了管理草业信息的中国草业网,该网提供牧草的基本生态和生产信息(包括牧草生物学信息、牧草物候信息、牧草适宜性与引种信息、牧草营养价值信息、牧草水肥管理数据和牧草生长/收获/产量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包括牧草国内流通数据和牧草进出口数据)、文献数据(包括模型数据库、文献题录数据库和文献全文库)、图像视频(包括牧草基病虫害图像和生态区景观/资源图像)、生态区基础数据(包括省/县级农业经济数据、省/县级畜牧业数据、国际畜牧业生产贸易、气象/气候资源数据、耕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草地资源数据、土地资源数据和地形数据)等,实现了空间信息的浏览、查询、统计绘图及牧草生产管理。王加亭等[11]采用空间数据库技术、Web技术、系统开发语言(JAVA语言)、Visual C++语言、遥感技术与WebGIS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方法,以空间信息的完全共享为出发点,从用户的需求、空间数据的特点和信息服务等3个紧密联系的层面及其相关的技术支撑方面,探索WebGIS环境下草地资源空间数据的共享、分析及其专题应用,可以为各种Web用户提供方便、有效的图文查询,使其便捷地访问分布式的异构空间数据库,并为各终端用户提供均质、集成和无缝链接的时空数据服务。预研究表明,运用上述技术组合构建草地生态系统的虚拟多维空间的方案切实可行,能够为业界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共享平台,对实现中国数字草地具有重要意义。

7 在草原灾害监测与预报方面的应用

7.1 草原火险预报

中国草原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频繁发生的草原火灾给畜牧业生产、人民生活及草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还可能引起森林火灾,加重经济损失程度。草原火险等级预报技术可以预测和预报草原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大大减少火灾的发生次数及其带来的损失。根据中国北方草原生态和环境特点,综合影响草原火灾发生和发展的因子,选择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枯草率、可燃物干重和草地连续度共7个基本指标构造了基于遥感的草原火险指数。根据计算得到的草原火险指数,将研究区域的火险状态划分为低、中、高和极高4个等级,用来预测草原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扩展速度和扑灭难度。草原火险等级预报可以为草原火灾管理者提供有力的管理工具[12]。

7.2 草原雪灾监测

利用NOAA/AVHRR晴空气象条件下的影像资料,建立积雪监测反演模型,动态监测雪灾期间大范围的积雪空间分布状况,对牧区雪灾综合评价及防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北疆地区1996―1997年2次雪灾期间的4个时相的晴空NOAA卫星数据及20个地面气象台站观测资料,研究了云与雪的判识及图像去云处理方法,提出了云层覆盖下图像缺值插补处理的一种新算法;采用线性混合光谱分解方法,研究了基于像元的积雪覆盖率及积雪空间分类算法,模拟出北疆地区积雪深度遥感地学反演模型。研究结果可为牧区雪情动态监测、分析与综合评价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13]。

7.3 蝗灾监测

蝗灾属于毁灭性的生物灾害,其与水灾、旱灾一起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一旦暴发,可对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社会安定造成严重的影响。将遥感与GIS结合,对蝗虫生境特征、历史蝗灾记录、蝗害发生时有关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可提供蝗灾时空变化、蝗灾范围、蝗灾程度、灭蝗的最佳时段等重要信息。韩秀珍等[14]研究了遥感与GIS在蝗灾中的应用,以遥感反演的温度和水分为例来讨论蝗灾前后生境的变化状况,依靠遥感等高新技术实现飞蝗灾害监测的信息化。信息化监测与防蝗站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已经成为监测蝗灾发生的最有效途径。通过2001―2002年连续实地对渤海湾夏蝗孵化期、生长期和成虫期等7个阶段的野外观测,对蝗虫生境物理和生物依赖条件样方统计、光谱测试和遥感机理实验,提出了“飞蝗生育周期遥感三段监测”的论点,根据这个论点将遥感监测设计为3个阶段:一是孵化期水热条件遥感反演;二是生长期食量猛增遥感监测芦苇叶面积指数和植被盖度变化;三是成虫期寻找新食源对芦苇盖度(温度)和地表水条件,进而对聚集条件和迁移方向进行分析,以指导灭蝗。这种新模式有效发挥了遥感结合GIS连续动态观测的技术特点,为建立环渤海湾东亚飞蝗遥感监测体系提供了基本技术路线,介绍的思路与方法也可以对森林病虫害等大规模突发病虫灾害起到借鉴作用[15]。

8 GIS模型的应用

木本植物入侵草地和萨瓦纳草原是一个全球现象。Briggs et al[16]研究利用航空影像数量化了1940年和2001年的入侵情况。并利用GIS模型预测了这60年来的林地植被增长状况。用历史的航空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研究了树木入侵草地的过程。利用GIS建模来描述树木的入侵草原的位点、变化和格局[17]。运用GIS技术将自然保护资源的分布数量化,并将其连接到水模型和植物水需求区数据库。模型预测1年内每10 d间隔的田间水位,并完成了洪水制图。应用每一个研究单元的田间数据,结合GIS判断允许承受洪水的程度及其带来的风险[18]。

9 参考文献

[1] 邹金秋,吴文斌.基于GIS的牧草适宜性决策系统构建[C]//中国草学会.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北京: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2004:512-519.

[2] 孟秀华.数字草业技术平台研究获重大创新[N/OL].中国农业科学院院报,2006-07-24(2).[2011-03-01].http://省略/caas/newspaper/news-text.asp?id=3308.

[3] 孙娟,蒋文兰,陈全功,等.基于GIS的退耕还草专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259-263.

[4] 苏大学,刘建华,钟华平,等.中国草地资源遥感快查技术方法的研究[J].草地学报,2005,3(S1):4-9.

[5] 李华雷,黄毅.美国应用RUSLE及GIS评估军训基地土壤侵蚀危险程度[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3(2):24-27.

[6] QIAN YIBING,WILLIAMS A.Practices and Technoiques about Land Use In West Australia -That Could be Useful in Xinjiang[J].Arid Land Geo-graphy,2002(25):121-126.

[7] 封建民,王涛.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现状及历史演变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4,27(3):356-360.

[8] TOSHIAKIIMAGAWA.A Collaborative Research on Combating Desertifi cationin Naiman,Inner Mongolia,China with Institute of Desert Resea rch,CAS[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0(20):108-112.

[9] 杨存建,刘纪远,张增祥,等.遥感和GIS支持下的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J].遥感学报,2002,6(3):205-211.

[10] 张保辉.基于Web的中国草业网设计及实现[C]//中国草学会.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北京: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2004:508-512.

[11] 王加亭,袁清,徐柱,等.基于WebGIS的草地资源空间数据共享解决方案[J].中国草地学报,2006,28(2):66-70.

[12] 周伟奇,王世新,周艺,等.草原火险等级预报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2):75-79.

[13] 梁天刚,吴彩霞,陈全功.北疆牧区积雪图像分类与雪深反演模型的研究[J].冰川冻土,2004,26(2):160-165.

[14] 韩秀珍,马建文,罗敬宁,等.遥感与GIS在东亚飞蝗灾害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研究,2003,22(2):253-260.

[15] 马建文,韩秀珍,哈斯巴干,等.基于东亚飞蝗生育周期的遥感蝗灾监测新模式[J].遥感学报,2004(8):4.

[16] BRIGGS J M,CHAAFSMA H,TRENKOV D.Woody vegetation expans ion in a desert grassland:Prehistoric human impact?[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7(69):458-472.

第6篇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水体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又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虽经多年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仍有4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在破坏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不合理垦荒,使土地更加瘠薄,形成恶性循环。黄土高原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到区域自我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到黄河下游乃至华北的广大区域。因此,树立新时期新思维的战略思想去考虑如何加快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步伐是时代的需要。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1自然原因

2.1.1气候原因

(1)降水量:黄土高原的年雨量一般在300-600毫米之间,有些地区年雨量可达800-1000毫米。雨量集中在夏季,集中在七、八两月,雨季比较短促,而伴随暴雨又常有冰雹出现,急骤的暴雨往往造成山洪暴发和水土的大量流失。

(2)气温:黄土高原上,由于日光充足,热量条件比较优越,再加上冬春季节多大风,蒸发普遍比较强烈,这又加剧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进程。

(3)风蚀:黄土高原处于内陆腹地,东南季风边缘,其冬季风寒冷干燥,气流运动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2.1.2破碎的地貌形态

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并含有碳酸钙,遇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桥等微地貌,更助长了沟壑扩展,加速水土流失。

2.1.3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的植被

自东南至西北逐步递减,由乔灌植被向草灌植被转化,直至北部鄂尔多斯荒漠植被。坡度大于40%左右的坡段几乎无植被,因此,大量的地面,使土壤失去了有效保护及对水的调节作用。

2.2人为原因

2.2.1土地利用形式

这里是农业耕作区和畜牧区交错的地区,表现为有农有牧、时农时牧的变动,导致土地退化加剧。

2.2.2城市化建设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扩展等造成生态环境新的失衡。平均而言,城市化建设水土流失率是农地的10~350倍,是森林的1500倍。

2.2.3人口增加

随着该地区人口的增长,聚落扩展,分割增多,毁林(草)开荒、陡坡种地、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原有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难以恢复。

3、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破坏土壤肥力,恶化生态环境,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据实验分析,当表层腐殖质含量为2%-3%时,如果流失土层1厘米,那么每年每平方公里的地上就要流失腐殖质200吨,同时带走6吨-15吨氮、10吨-15吨磷、200吨-300吨钾。计算表明,仅仅黄河每年所携带的泥沙中含氮、磷、钾等养分就达数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来自黄土高原。土地生产力降低,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剧了贫困,制约了经济发展。

3.2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增加入黄泥沙

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挟带泥沙的河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流速降低时,泥沙就逐渐沉降淤积,使得水库淤浅而减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缩短通航里程,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有些河流还因河床不断抬高而成为“地上河”。这些“地上河”全靠人工筑堤束水,每当洪水季节,容易溃堤泛滥,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

3.3引发地质灾害

城市建设形成人为高陡边坡,如遇连续大气降雨,地震等外营力作用,容易发生滑塌现象。

3.4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该区水资源相对匮乏,但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同时,每年需要150亿m3左右的水资源量用于冲沙入海,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4、黄土高原防止土壤流失对策

4.1基本农田建设要坡改梯

据各地水土保持试验站观测,在一般降雨情况下,水平梯田能全部就地入渗,做到水不出田;在较大暴雨下,比坡耕地减少径流泥沙80%~90%。坡耕地改成水平梯田后,一般能增产1倍左右,加上精耕细作,增施肥料,能增产2~3倍。因此,对于土层深厚,坡度7~15度的坡耕地应修成水平梯田,15度以上坡耕地原则上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耕地要进行保土保水耕作,如沟垄种植,草田轮作,间作套种,休闲地种绿肥,深耕深松等耕作法,在总的做法符合设计要求基础上,着重要求暴雨季节地面有植被覆盖。

4.2退耕退牧

天然草原区实行退牧或轮牧,既可解决超载过牧问题,尽快恢复植被,也可控制水土流失,减缓沙化。坚持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基础,着力建设区域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建设必须以林草建设为重点,抓住蓄水、节水这个关键,走综合治理的路子。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引导群众发展适销对路的经济林果,让群众得到实惠。实施雨水集流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搞好产业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4.3沟道工程建设

以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为主体的沟道坝系工程,是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发育强烈,重力侵蚀特别严重的特点采取的一系列具有黄河特色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沟道坝系工程在防洪保安、蓄水拦泥、於地增产、供水灌溉、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及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7篇

论文摘要:保护好庵里水库水源地,保证城区供水及下游农业、渔业用水安全及城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1基本情况

1.1庵里水库

1.1.1流域概况。庵里水库位于泾河一级支流四郎河上游的西坡乡庵里村。四郎河发源于本县东部子午岭山麓的宫河寺,由东向西汇入泾河,全长88km,水库上游为子午岭林区,流域面积150km2,河道长16km,河床平均比降17.98‰。

1.1.2工程现状。庵里水库枢纽主要由土坝、泄洪洞和输水涵管三大部分构成,土坝于1958年开始兴建,1960年建成蓄水,坝顶高程1 210m,坝高22m,为壤土均质坝。后经1972、1979年两次加高,坝高31.50m,坝顶长420m,水库总库容538.39万m3。现已发展成为集防洪、灌溉、城区供水、水产养殖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库,控制农田灌溉面积1.50万亩,保灌0.70万亩,养鱼532亩,解决县城3.50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有效地促进了正宁县工农业生产及城区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2004至2005年对庵里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水库总库容833万m3,死库容175万m3,兴利库容291万m3,防洪库容408万m3(其中公用库容41万m3),有效地保护了水库下游近2.50万人口,2万亩耕地,国道211线罗川段,省道303线秦家店子段,红丰渠、石家湾子,自流灌区,沿川输电及通讯线路,设施农业等安全,同时为县城3.50万人提供了生活水源,并为下游1.50万亩农田节灌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为缓解城区供需水矛盾,增加保灌面积,减轻下游洪水威胁及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1.2正宁县城区供水工程

1.2.1供水工程概况。正宁县城区供水工程是省计委2003年立项,西北市政设计院设计,国家投资的国债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 349.82万元,其中国投600万元,省投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地方配套699.82万元,工程于2004年3月开工建设,2006年5月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共安装庵里水库取水口至原泵站重力输水管道6.95km,秦家店子一级泵站至后庄子净水厂压力输水管道5.60km,城区配水主管网9km,新建各类闸阀井、消防井144座,容积为100m3蓄水池1座,完成取水口闸室土建28m2,二级泵站机房167m2,净水厂855m2,机加池1座,架设10kV输电线路0.80km,安装配、变电设备29台,水泵11台,启闭机2台,流量计3台,工程投入使用后,日供水8 000m3,解决了县城3.5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1.2.2水源情况。正宁县原城区供水工程,从设置在四郎河庵里水库下游6.70km处,秦家店子村河道旁的取水口井进行提水,近几年由于水库上游子午岭林区退耕还林和禁牧,上游农户均迁移至下游河道两岸,人畜活动使河道水严重污染,水质变差,致使城区居民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到城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让正宁人民真正吃上安全、干净、卫生的放心水,在正宁县城区供水工程中改用庵里水库作为城区供水水源。

2水源保护区划情况

四郎河供水水源地保护范围西起张坪,南北以四郎河两侧分水岭为界,即南沿南邑、五顷塬、高风坡、八只窑,北沿宋家畔、南桥、石坡子、艾蒿店,东至子午岭,全长21km,总面积214.90km2。一级保护区范围以秦家店子取水口处向四郎河下游100m,上游至庵里水库以上2km,河道两侧分别外延2km,全长8.70km的水域范围和陆域范围,总面积41.50km2。二级保护区范围在一级保护区外向四郎河上游至子午岭,下游至张坪,南北以四郎河两侧分水岭为界,即南沿南邑、五顷塬、高风坡、八只窑,北沿宋家畔、南桥、石坡子、艾蒿店,长21km,宽9.00~13.50km,总面积173.40km2。

关于水源地保护。水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恶化是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生存的大事,强化水库一级饮用水水源管理显的尤为重要。首先要禁渔,禁渔是一项阶段性工作,管理却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只禁不管,等于不禁。再次,杜绝投饵垂钩,庵里水库承雨面积大,上游为子午岭林区,营养丰富,是非投饵鲢鱼、鳙鱼等环保型鱼的好场所。然而,前些年一些企业单位,不惜以牺牲环保为代价,片面追求政绩和利润,在水库上游建投饵养殖基地,养殖基地建成后,每年总投放饵料高达数十吨,直接对水体造成污染。同时,要取缔水上游乐经营项目,严禁人为造成水体污染。

3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3.1有关部门对庵里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五倾塬铅锌冶炼厂进行了强制停产,目前该厂有自私投产的迹象,一旦恢复生产,必将对县城供水水源地--庵里水库造成极大污染,对县城区居民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人民群众身体建康构成极大威胁,应采取切实措施对铅锌冶炼厂进行搬迁。同时,采取措施,鼓励该企业转产(发展无污染的环保型企业),利用铅锌厂的泵站扬水工程及地形高差大的优势进行技术改造,为五顷塬乡直机关及附近群众解决饮用水问题。

3.2虽然在划定的水源保护区入口设立了保护牌和标志,但是由于资金缺乏,管理人员不到位,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建议加强管理人员力量,增设水质检测仪器及设备,定期对水源水质进行检测化验。

3.3正宁县城区供水工程取水口在利用原庵里水库输水洞在库内取水,由于输水洞进水口位于迎水面坝坡接近右坝肩处,右坝肩山坡雨水冲刷或库内水面漂浮物经常集中在进水口处,影响供水工程质量。建议在原来Φ600输水洞进水口再安装180mΦ100混凝土管道至库内现有的东边小岛,避免飘浮物进入及右肩坝山坡雨水冲刷水土流失淤堵进水口,保证水源清洁。

3.4庵里水库上游为子午岭次生林区,植被较好,但靠近库区出口处,由于人为因素,放牧及农作物耕种,水土流失严重。建议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及天保工程等优惠政策,在坝址处南北岸山坡(约4 000亩)彻底退耕封山禁牧,植树种草,自然恢复植被,根据库区天然林生长情况,北山坡宜种植刺槐、椿树、楸树、松柏、落叶松、杏树、文冠果等树种,南山宜种植松柏,杨树等,林下可间作柴胡,防风,芍药等多年生中药材,保持生态多样性,绿化美化水源地环境。

3.5实施皮丰店石洼村移民搬迁工程,改善林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可减少或避免林区群众生产、生活垃圾及施用农药、化肥等对水源的污染。

3.6在苇店子一带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扩大生物防污治污能力。

第8篇

关键词:林业发展;问题;对策;龙街乡

为使龙街乡林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绿色家园,生态龙街”为目标,坚持经营好现有森林,积极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在巩固现有生态公益林及林产业现有经营面积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市场前景好、抵御风险力强的特色林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经营林业发展模式,全面推动林业发展。

1 龙街乡概况

龙街乡地处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北面,座落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坡,距县城34km。东与楚雄市接壤,北与南华县相邻,全乡占地面积273km2,辖区有13个村委会170个村民小组,有住户5672户,总人口23030人,全乡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4%。全乡最低海拔1400m,最高海拔2700m,70%以上的群众居住在1700~2000m海拔的冷凉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山高箐深、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1995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506个重点扶贫攻坚乡之一。

1.1 林木林地面积

全乡辖区林地面积14910.7hm2,有林地面积13925.1 hm2、疏林地82.3 hm2、灌木林地573.6hm2、未成林造林地62.0 hm2、无立木林地68.8 hm2、宜林地198.9 hm2。国有林地面积2744.8hm2、集体林地面积10887.4 hm2、个体林地面积292.9hm2。其中商品林地面积 10729.63hm2(国有林1666 hm2、集体林(个体)9063.63hm2),生态公益林林地面积3195.47hm2(国有林1011.53 hm2、体林(个体)2183.94 hm2)。

1.2 森林林木蓄积

全乡森林覆盖率59.2%,林木绿化率61.05%。活立木总蓄积量1117730m3,其中乔木林蓄积量1114460 m3(纯林蓄积量961660m3、混交林蓄积量151900m3、乔木经济林蓄积量900m3),疏林地蓄积量1000m3,散生木蓄积量120m3,四旁树蓄积量2150m3。按林种分林地面积及蓄积,一是防护林面积3355.3 hm2、蓄积量297050m3;二是特用林面积117.2hm2、蓄积量10190m3;三是用材林面积9162.9hm2、蓄积量786610m3;四是薪炭林面积391.5 hm2、蓄积量20710m3;五是经济林面积898.2 hm2、蓄积量900m3。

1.3 优势树种蓄积

全乡优势树种活立木蓄积量1114560m3(国有255990m3、集体858570m3)。其中思茅松活立木蓄积量793150m3、华山松活立木蓄积量4910m3、杉木活立木蓄积量110m3、桤木活立木蓄积量32700m3、栎类活立木蓄积量283060m3、其它阔叶林活立木蓄积量630m3。

2 龙街乡林业目前的发展基本状况

龙街乡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深化林业改革,切实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资源保护,扎实推进竹木产业集群发展,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了林业建设力度。积极争取项目,发动群众,充分听取群众意愿,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当地优势树种核桃为主栽品种,做大做强了核桃产业,真正实现“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在“八五”到“十五”期间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FDPA(世行)项目、山区综合开发项目、云南省干果基地等林业工程建设,到2012年,全乡共完成人工造林4257.64hm2、封山育林293.4hm2,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2.1 工程项目

从1998~1999年在东山村实施山区综合开发项目以来,共造核桃林171.1hm2。FDPA(世行)项目从1999年在东山、扎果、南岸、垭口村4个行政村实施以来,共造龙竹、核桃、梅子经济林木108.1hm2。农村能源沼气建设上,从1998年实施以来,共建沼气3000余口,解决了全乡每年薪碳材消耗率的35%。

天保工程公益林造林项目从2001年、2002年、2007年,在东山、垭口、竹者、石垭口4个行政村(其中石垭口村实施封山育林293.4hm2)实施以来,共造林697hm2,树种以核桃为主长势良好。

退耕还林工程深入民心,使山区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从2002年、2003年、2005年在东山、龙街、新平 、竹者、戈瓦、扎果、小村、邦庆、石垭口9个行政村实施以来,共造林638.14hm2,主要树种以泡核桃、思茅松、茶叶为主。通过几年的实施,思茅松造林长势普片良好,造林3年后基本郁闭,造林4年的平均树高达4.5m,平均胸径8cm;茶叶造林2年后开始有收入,造林4年后平均亩产超过0.1万元;2002年种植的泡核桃,已初花试果,部分地块667m2收入已达0.08万元,及直接获得每年国家补助100余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林农民的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从2001~2011年陆续在13个行政村利用该项目大搞泡核桃产业建设,在7年间,实施云南省干果基地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后续产业发展、景东县核桃产业项目共进行营造林2666.7hm2。

目前全乡经济林果面积达4537.4hm2,其中泡核桃4246.7hm2,户均0.73hm2,人均0.2hm2,每年核桃收入2625万元;果园、板栗、花椒、竹子等290.7hm2。经济林果已逐渐成为我乡农民的“绿色银行”。

2.2 其它产业

全乡每年平均市场销售松脂400t,按市场平均价5000元/t,可创产值200万元。牛肝菌、松茸、大红菌、鸡枞及药材等林下资源副产品每年平均收入90余万元。

结合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进一步明晰使用权,严格按照公益林权属构成、区域分布、林班小班、四至界限,把公益林落实到山头地块和责任单位及农户,确实做到权属、四至清楚。龙街乡每年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4086.46hm2。

3 龙街乡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群众文化素质不高,营林护林意识不强

龙街乡是贫困的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部分林农随意改变林种,部分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森林火险等级高,大部分农地和农户居住在林区边缘,农事用火频繁而导致森林火警时常发生。

3.2 人工造林平均成活率(保存率)较为偏低

特别是天保工程造林项目,由于项目地块的海拔较高,地力条件较差,极易受到外界气候因素影响,同时较低的项目资金,难于进行有效的抚育管护,人畜破坏严重,形成“年年补苗不见苗,苗木长势一年比一年差”的现象。除了退耕地块为供应补助有强有力的措施外,其余人工造林地块很难达到有效管护。人工造林树种单一大多以杉、松、核桃为主。

3.3 帮助农民挖掘、开发核桃等经济林木的力度不够

林业职工现有人员编制已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一人多岗现象已出现很长时间,职工工作负担相当繁重。业务技能学习的次数和深度不够。再加上林业助理员工资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各方面原因,影响森林生态功能的发挥。部分产业发展与林业管理发生冲突,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低。

4 促进龙街乡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根据龙街乡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绿色家园,生态龙街”为目标,着力完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管理体制,在巩固现有生态公益林及林产业现有经营面积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市场前景好、抵御风险力强的特色林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经营林业发展模式。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4.1 加强营林、造林基础

营林造林是补充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林产工业原料供给的基础。要按照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原则,在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以推进宜林“三荒”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作为突破口,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形式,加快宜林“三荒”使用权的流转等方式促进社会造林。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林业建设,推动社会造林健康、快速发展。

根据全乡地理位置采取不同发展方式。在温凉带作为商品林,林化工原料基地建设,即主要种植思茅松为主;在冷凉带,改造冠木林,变为速生丰产树种,即旱冬瓜、西南桦;在寒凉带积极加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保护,力争国家造林项目,采取生态、经济同时效益的发展,重点种植旱冬瓜、西南华,同时套种茶叶,以邦庆村大光山下茶园为模式。

4.2 加强人工造林管护,提高保存率

应加强退耕还林地块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清理整顿,并核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干果项目地块,应抓紧做好当年缺塘、缺苗的统计上报,林业部门统一提供苗木、薄膜、肥料时进行全面的补植、补造;对其他人工造林地块应该在每年的12月份以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松土除草,补植补造,并加强落实人员管护到位。采用聘请专人或分户管理的形式,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明确管护者的责任,从而对管理好造林成果提高保存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4.3 依靠科技发展龙街乡林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以“治危兴林”为主攻方向,以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产品为重点,以引进、推广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抓好林区的基础教育、职工技术教育、提高职工科技素质。要广开渠道引进人才,挖掘人才,以此引进技术成果,多举办科学造林技术培训班,推动全乡林业经济发展。

4.4 加强生态公益林区管理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辖区内公益林保护和管理,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公益林所有者、管护者的合法权益。一是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结合学习贯彻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通过修建固定的省级公益林宣传碑(牌),印发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宣传手册,粘贴标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广告等方式进一步宣传,使公益林实施补偿的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及重大意义深入人心,广泛争取干部群众支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共识,为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在省级公益林区内采取封山育林、抚育更新相结合等措施。把公益林建设成为多树种、多层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长期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组织林权单位或者个人,在公益林内的宜林地和林中空地,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对生态功能低下的林地,应当逐步提高公益林的功能等级。三是科学管理管护人员队伍。采取召开专题会议、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分期分批组织培训,提高认识,廉洁自律,秉公办事;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管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4.5 抓好植被恢复工程

对荒山荒地、岩石地、退耕地、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等无林地,按照适地适树、见缝插针的原则,采取人工造林为主、人工更新为辅等方式,大力营造生态公益林,争取用10年的时间完成迹地更新和宜林地造林任务,尽快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遏制寒温带明亮针叶林林缘退缩。

4.6 抓好自然保护区建设

依托现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保护、监测站点的作用,抓紧抢救濒危珍稀物种,修复典型生态系统,扩大森林生态保护区、湿地生态保护区、珍贵动植物保护区面积,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建立以森林、湿地、河流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为主体,集保护、旅游、科研、生态建设于一体,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具有自养能力的自然保护网络。加强对野生动物肇事的实地勘查,及时上报,尽快让伤害者得到补偿。

4.7 强化资源林政管理

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管护,严格控制森林采伐限额,切实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加强对全乡内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教育,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对森林采伐、野生动物保护的管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格实行凭证采伐,坚决杜绝无证采伐,对各种用途的木材采伐、运输都实行按证管理、依法处理;对出现违章、违规事件都应依法办理,决不姑息迁就,做到审批“一支笔”,验收“一把尺”,对农户建房自用材和能源消耗材,进行严格审批,并及时下发各林业助理员《检尺通知书》进行跟踪检尺,对不符合采伐规程和无证滥伐,少批多砍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大力提倡沼气建设,以煤代柴,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4.8 加强森林防火及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防火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乃至个人的责任,抓好措施的落实,才能野外生产、生活用火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森林防火关键是防,只有把火源管住,把宣传做到家,全社会动员,全民抓防火,真正做到群防、群治,才能把森林防火工作做好。

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上,要认真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全乡的病虫害发生趋势、发生规律定期提供虫情危害预报。

5 结论

森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正是因为有了森林这个摇篮,人类才得以进化和繁衍。可以这样说,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地经营利用森林资源,把龙街建设成资源丰富、功能完善、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现代林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实现龙街乡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积极争取国家、县委、政府在林业上的项目、政策,依托工程造林,强化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全乡林业发展。(收稿:2013-07-30)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0(10)5.

[2] 作者:未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C].论文天下。

[3]黄河亮,陈钦.林业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初探[J].

第9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济源市核桃低效园综合改造技术,包括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放任核桃树的改造以及加强核桃园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当地核桃园的高产高效提供参考。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山区、丘陵区面积占88%,自2000年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共退耕还林9333.3hm2,其中栽植核桃3600.0hm2。由于良种核桃苗紧缺,栽植了部分实生核桃树及部分品种不对路的核桃树,致使核桃园产量低、品质差、总体效益甚微,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伤。为此,笔者开展了核桃低效园综合改造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最高收益达64275元/hm2。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

1.1高接换优园确定

选择立地条件好、土层深厚、树势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树龄3~15年的实生或劣种树。对于立地条件较差、树势较弱的实生树或劣种树,先扩穴改土,加厚土层,增施有机肥,树势由弱转强后再进行改接;否则在改接后由于产量提高较快,营养跟不上,导致树势早衰或死亡。对于过密的核桃园,可以进行隔株改接,未改接的树,待高接树成活后予以间伐,利用早实品种改接留450~600株/hm2为宜,晚实品种保留225~300株/hm2较好。

1.2品种选择

选择在当地试栽表现优质、丰产、抗性强的品种,如绿波、中林5号、薄丰、香玲,各品种间可互为授粉。高接时不同品种分行安排或按比例呈带状或交叉状配置,以提高授粉能力。

1.3高接方法

1.3.1嫩枝芽接换种。①早春修剪截枝。萌芽前,对计划采用芽接换优的核桃园,可先行粗略修剪,选留3~5个方向、位置较适宜,直径10cm以下的主枝作为骨干枝,去掉无用的交叉大枝、重叠枝、密挤枝、病虫枝,同时注意平衡树势,树冠上部挡光的大枝、枝要适当疏除。对主干上的辅养枝或骨干枝上的侧枝在距主干或骨干枝5~10cm处截枝,促发新梢。主干或骨干枝上有较长光秃带,可通过刻、锯等造伤,促使隐芽萌发新梢,便于嫁接。当新梢长到10~15cm时,每个截留枝上选取1~2个健壮新梢,其余全部抹除。②适时嫁接。当嫁接枝上新梢长到60cm以上,基部基本木质化时,即可进行芽接,以5月下旬至6月下旬嫁接为宜。芽接的接穗在优质健壮的良种母树上采取,剪下的接穗要立即去掉复叶,保湿贮存,运到目的地阴凉处备用。芽接采用大方块芽接法。芽接好后,在砧木接口上留2片复叶剪砧,促接芽萌发,并及时抹去砧木上的萌蘖。

1.3.2多头枝接改优。①枝接部位选择。萌芽前,选留3~5个方向、位置较适宜,直径在10cm以下的主枝和直径3~5cm的侧枝,在距主干或主枝15~20cm处截去,锯口保持平滑。②枝接时期与方法。嫁接时期以萌芽期至展叶期最佳。嫁接方法采用多头插皮舌接法。一般在秋末冬初选择母树上髓芯小、芽子饱满、生长健壮的当年生发育枝作接穗,冷藏或埋在湿砂中备用。嫁接前把接穗剪成15~20cm枝段,在95~100℃石蜡中速蘸进行蜡封。同时在砧木基部间隔5cm用锯锯2刀,深达木质部,进行放水处理。

1.4接后管理

改造树根系发达,树体长势旺,嫁接成活的新梢生长量大,需及时除萌、解绑,新梢长到50cm左右时,要绑缚支柱,以防风折。春季枝接成活后,特别注意分3次放风,切忌放风过猛影响成活率。接后要注重肥水管理,接穗萌芽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0.5kg/株;6~7月根据不同枝的位置,选留好主枝,对留作侧枝的,可摘心促使分枝,增加枝量,同时去除杂乱枝,保持良好骨架。

2放任核桃树的改造

2.1放任生长树的特点

大枝过多,层次不清,结果部位外移,内膛空虚,病虫害严重,树势衰弱,坐果率低,落花、落果严重,产量低且隔年结果现象严重。

2.2放任树改造修剪的方法

2.2.1调整树形。根据放任树的树形、树龄和大枝分布情况,确定适宜改造的树形。先疏除过多的大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然后调整结果枝组,使各枝组交错排列,互不影响。对内膛萌发的徒长枝,采取先放后缩或先截后放的方法,经2~3年培养成健壮的结果枝组。在去大枝的同时,对枝要适当疏间,以疏外养内,疏前促后,使整个树体上小下大,外疏里密。树形改造1~2年完成。2.2.2平衡树势。树体结构调整完成后,要进一步调整结果母枝与营养枝的比例,约为3∶1,对过多的结果母枝可根据空间去弱留强,充分利用空间。在枝组内调整结果母枝留量的同时,应预留1/3左右交替结果的结果母枝;对冗长的细弱枝、下垂枝,以三抬一或五抬二的方法进行适度回缩,抬高角度,增强长势。对于较旺的壮龄树,大枝应分年疏除,以稳定整个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平衡。

3加强核桃园管理

3.1深翻扩树盘

于每年秋末春初,在核桃树周围进行深翻扩树盘,深度为20~40cm。山地核桃园还可通过客土来增加土层厚度,为以后丰产奠定基础。

3.2施肥灌水

3.2.1施肥。①基肥。在采收后到落叶前施入最好,常与树盘深翻同时进行,肥料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每株成树每年放射状施入农家肥100~150kg。②追肥。一般在开花前、幼果膨大和果实硬核3个时期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一般每株每次分别追施尿素1kg、磷肥1.5kg。③叶面喷肥。喷肥时期在开花期、新梢速长期、花芽分化期及采收后进行,常用的喷肥种类为0.1%~0.2%的硼酸、0.3%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

3.2.2灌溉。每次施肥后,应及时进行灌溉。8月中旬秋梢停长前要注意控水,以控制新梢后期生长,使枝条组织充实。初冬灌好封冻水。

3.3搞好花果管理

3.3.1疏雄。衰弱树雄花较多,疏除全树雄花芽的90%,使雌花序与雄花序比例达1∶30~60。

3.3.2辅助授粉。提前采集雄花粉,在雌花的盛花期,雌花柱头开裂并呈倒八字形,柱头羽状突起分泌大量黏液时,集中人工授粉,将花粉配成花粉、蔗糖、水比例为1∶50∶3000的营养液,在上午9~10时或下午3~4时进行喷雾授粉,可促进花粉发芽和受精,提高坐果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