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实习推荐信

时间:2022-01-26 11:35:08

导语:在实习推荐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实习推荐信

第1篇

佛山:不遗余力推进信息化监控系统

佛山的“大数据”基础建设简称为:“3+1”监管模式和 “6个电子”的智能化监管手段,“3”即“CCTV+AIS+VHF”,“1”即水上交通安全联动执法。“6个电子”即“电子巡航、电子预警、电子设卡、电子盯防、电子跟踪、电子分析”等智能化监管手段。

佛山海事CCTV视频系统自2007年开始谋划建设,随后的6年间,不断丰满和完善此系统。从2007年的26个CCTV视频前端点,到2013年的246个视频前端点。目前,佛山水域已建成246支摄像枪,实现了辖区重点水域、重点航段、重点港口的基本覆盖。并将其与AIS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VHF系统(语音甚高频系统)和联动执法相结合,打造AIS和VHF监管网络。该局在辖区建成5个AIS和VHF基点,为海巡船装配先进的AIS系统,为每艘海巡船、每个监管点配置了2台以上移动执法终端,实现定点监管与移动监管相结合,实现了三级CCTV点、线、面的监管网络,实现了对辖区重点水域、重点航段、重点港口的信息化全面覆盖。

佛山海事局最初建设的CCTV视频监管系统时,只是考虑解决人力上的不足,是为了“看得见”。但海事执法只是“看得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叫得通”,更要“管得住”。2011年底,佛山海事自主研发水上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实现了“电子巡航、电子预警、电子设卡、电子盯防、电子跟踪、电子分析”等“6个电子”功能,所有传统的监管方式完全可以在智能管理系统中能够实现。同时,佛山海事局又围绕“6个电子”监管手段,辅助建立了监管运行制度、监管管理架构、监管建设标准。

实践表明,佛山海事局利用CCTV、AIS、VHF等信息化监控系统,对辖区航行船舶的航行秩序、靠泊码头作业情况、锚地停泊秩序,甚至渔船碍航及江面能见度等要素进行了有效跟踪监管。

2012年11月26日,佛山顺德海事处利用CCTV视频观测系统快速处理了一起船舶违章航行通过西海大桥的案件,从视频观测、取证到立案调查,整个过程不超过15分钟。

运用CCTV视频系统进行电子巡航,最大程度解放了海事执法人力资源。据悉,以前利用海巡船艇巡航一次,需要3、4人,历时4、5小时,耗时又费油,而同样的巡航监管对象,现在改用CCTV实施“电子巡航”,仅需要1人,整个辖区20分钟就能巡完,高效而环保,监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执法的触角得到了无限延伸。

中山:智能渡口及其延伸智能模式

中山位于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腹地,北连广州,毗邻港澳。珠江门之一―横门出海口位于中山火炬开发区。其地理位置优越,河网众多,交通便利,水运经济发达,具有典型的内河水网区域特点,其主干流航道16条314公里、支流航道283条1227公里,总通航里程1541公里,海岸线28公里。辖区登记船舶1415艘,总吨30.47万吨,持有效内河适任证书在册船员1357人。2013年,辖区进出港船舶13万余艘次,货物吞吐量5000万吨,旅客吞吐量118万人次(港澳航线),集装箱吞吐量125万TEU。

中山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监管方式显得捉襟见肘时,信息技术创新的运用成为救赎。中山海事局以开展中山市渡口智能化建设标准课题研究工作为切入点,寻求强化对渡口渡船深化管理的突破,全市37个渡口视频监控设备投入使用,由相关镇区、村委实施全天候监控。目前建立起来的智能渡口,实现“CCTV+VHF+AIS+弹性巡航+协管船”安全管理模式,基本实现了“看得见、听得清、指挥得动”的效果。

目前,中山智能渡口可实现五大功能:一是人员限流,预防渡船超载渡运;二是远程控制,预防冒险渡运;三是人像拍摄,提供影像证据以及流量统计、分析功能;四是具备收看、收听天气情况或相关信息的视频、音频设备;五是提供信息,提供安全预警。该局通过将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运用到渡口渡船管理上来,实现科技管理渡口渡船的先行先试。

目前,中山海事局正提出以智慧海事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推动实现中山海事的转型升级,创造出“533海事构想”。即“五适三优三目的”。“五适”,即货物适运、船舶适载、船员适任、水域适航、码头适靠,意即适运的货物交由适载的船舶由适任的船员通过适航的水域靠泊适靠的码头。”该模式涵盖船舶、人员、货物、码头、通航环境、公司和事件等海事监管的各个要素,让海事的监管功能,通过“一图、一网、一窗口、一平台、一机制”达到“三感知、一协同、六智能”的效果。

第2篇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体系建设 问题 对策建议

1.白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情况

随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队伍的不断壮大,白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水平逐年提高,2001年以来累计获得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52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市级科教兴农竞赛186项。

近年来,白城市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大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力度,使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大力实施主导品种主推制度。全市确定9个品种作为玉米生产的主推品种,确定2个品种作为水稻生产的主推品种。玉米、水稻品种的引进应用取得了新进展;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在全市广泛实施,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通过对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科技入户工程、阳光工程培训等,培养有文化、懂管理、善经营、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较好的人才基础。

2. 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队伍不稳定,人才外流比较严重由于乡镇农业站工作环境艰苦,待遇也比较低,人才“跳农门”的现象比较普遍。

2.2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普遍缺少必要的仪器设备,广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科技人员,常年累月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待遇和其他部门相差特别悬殊,有的地方连基本工资还不能足额按月发放。

2.3资金投入不足,服务工作难到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单位虽然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但所拨经费只能维持开支,根本没有业务经费,有的连开支都维持不了。由于缺少经费,没有必要的仪器设备,服务手段落后,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2.4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缓慢 由于受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很少有机会走出去和深造,知识难以更新,业务素质难提高,知识层次相对较低,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5农民接受先进科技知识能力差 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传统耕作习惯根深蒂固,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耕作方式吸收转化能力差,造成农村科技推广进展缓慢。

3. 农业技术推广对策及建议

3.1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适应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

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重点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按照强化性公益职能、放活经营的总体要求,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理顺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2落实“两法”,创新推广方式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和改善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农民需求变化和农业技术推广规律,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创新,提高农业技术的到位率,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延伸到广大农户。

3.3保证经费投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条件

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投入,购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强化课题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手段。逐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服务功能,满足履行公益性职能的需要。

3.4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创新科技推广新模式

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完善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牵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形成人、财、物直接进村入户的科技推广新模式。

3.5健全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充分利用现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建设和完善省、市级农民远程科技培训资源服务中心、县级农民远程科技培训中心、乡镇农民远程科技培训站,增强媒体资源制作,数字化储存、服务管理、资源传播和远程培训的能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3篇

近年来,上海电信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消费、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转型民生改善的发展之路。

城市光网:轻松购物好帮手

家住闵行水清二村的刘沈,刚刚装修新房。设计装修方案、买材料、监督工期和质量……天天忙得连轴转的刘先生却气定神闲、不慌不忙。

“现在装修材料都可以在网上买好、送货上门,人比以前轻松多了。”说话间,小刘的手机“滴滴”响了一声,“生料带5卷,32射钉4盒,三角阀5个……”这是水电工小吴用微信发来的材料清单。

若是在以前,小刘肯定得匆忙出门,赶在商场关门前完成采购,而现在只要打开电脑,通过家中的城市光网,好美家、九星、淘宝等建材购物网站应有尽有,输入材料名称,眨眼间各家商铺的报价一一展现;下好订单、填好现场收货人的手机号码,以前要花半天时间的采购,如今半个小时就搞定了。

“手指动动”的网上便捷购物环境,离不开稳定高速的宽带网络支撑。作为拉动信息消费基础设施中最关键的环节,自2009年开始,担负着全市宽带网络建设主要任务的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在国内率先启动“城市光网”部署。

自2011年至今,通过5轮“智慧城市”宽带大提速工作,上海电信宽带用户平均带宽每年翻番,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快速走过日韩美等发达国家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截至2013年6月,上海市光纤到户覆盖总量超过730万户,基本覆盖城镇化地区,实际使用用户超过320万,占全市家庭宽带用户数比例超过60%。家庭宽带用户平均互联网接入速率超过10M,光纤接入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超过16M。

手机支付:引领消费新潮流

刷手机坐地铁、刷手机喝星巴克、刷手机逛南京路、甚至到菜场买菜也能刷手机……随着上海市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上海的手机支付产业红红火火。在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等众多新兴支付渠道中异军突起,成为沪上“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翼。

10年前,信用卡的流行让人们享受了提前消费的便捷;5年前,电话支付和网上支付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而到了今天,吃饭购物买票后用手机一刷完成支付,则成了最时髦的消费方式。

如今,在上海的农工商超市、家乐福、乐购、巴黎春天百货等数千家商业场所,都可以使用有上海电信“翼支付”标志的POS机。上海电信还与同济大学等高校签约,刷手机打饭、刷手机进宿舍成为校园一景。

中国电信相关人士表示,作为以信息化促进消费能级提升的一个标志性业务,手机支付虽然是应用在手机上的功能,却能对整个城市的信息化提升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推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这一应用不仅可以跨机型、跨系统,更能供用户在各消费场景使用,通过产品的应用与功能的完善,还能带动手机、SIM卡、终端POS机等整个手机支付产业链的发展。

除此之外,也能为金融机构等合作方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卡和营销渠道。而随着用户数与用户需求的增加,势必将带动更多行业加入手机支付大军,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以及拉动消费的能力,让人充满遐想。

4G网络:信息消费新亮点

近日,中国电信获准在全国超过40个城市开展4G规模网络实验。这意味着4G发牌之后,建设4G试验网络开始提上中国电信的日程。据了解,中国电信2013和2014两年4G投资约550亿元,其中2013年实际上已规划并将落实100亿元。

据中国电信内部人士透露,首批40多个城市内的4G网络建设初期将覆盖主城区、风景区、地铁等重要区域。当没有4G覆盖或覆盖不足时,4G将回落到3G网络,如果3G覆盖不足,则将回落到2G网络。这样可以使4G网络建设初期的规模不用太大,成本也会得到合理控制。目前,中国电信已公布了4G移动业务名称为“天翼4G”,并提出了“天翼4G,更快更好”的口号。

第4篇

一、检察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规范化管理的一部分

高检院为保证检察信息化建设能规范、有序、高效地进行,而制定了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范、统一应用软件、统一管理的“五个统一”原则,要求基层检察院在信息化建设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严格执行高检院和上级检察机关的要求,在局域网建设、专线网建设、软件开发应用及人员培训上,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范、统一应用软件、统一管理,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力求建设规范有序、高效率,少投入、高产出,不重复、不浪费,运转良好、快速、保密。“五个统一”原则就是要求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

一、信息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又有主次之分

(一)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有共同的落脚点,即保证司法公正

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司法公正。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规范化建设的程度提高,实现管理规范,执法严格。规范化管理对信息化建设存在着路径依赖,规范化管理失去了信息化建设,就等于失去了依托,没有了内容。规范化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规范好信息,规范信息的取得、传递、审查、应用、落实、期限等情况。而信息化建设如果失去了规范化的约束,信息化就会失去方向性和规范性,政令、指示、决定就不能上行下通,令行禁止,就不能做到规范执法。

(二)科学管理机制要通过信息化作为载体、平台、手段予以保障和实现,但规范化管理体系才是“三位一体”管理机制的基础和核心

在“三位一体”中,业务、队伍和检务保障的规范化管理才是主要内容,信息化只是一种手段,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对“三位一体”机制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克服其他领域出现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机制相脱节的通病。检察信息化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检察机关传统的办案模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科学管理理念,调整工作模式,优化工作与管理流程,改革组织结构,更好地实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责;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信息化建设,对于促进检察机关的制度创新和执法理念创新,更加高效、规范有序地开展各项检察业务工作,无疑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信息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在实践中要注重集成创新

(一)检察业务管理中心模式是信息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初步整合

以办案为标尺的检察业务是检察事业的根本所在,也是信息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最佳结合部位。2003年,检察机关就开始探索建立业务、队伍、信息化“三位一体”机制,其中就紧紧抓住检察业务管理这个核心。从2006年3月开始,10名懂业务、懂管理、懂信息技术的人员从基层院抽调到最高检起草《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指导性标准》。标准涵盖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全部工作内容和过程,包括应用基础标准、流程设计标准、岗位设置标准、计算机软件开发标准等15个标准,全文共计20万字。这一标准将被作为检察机关质量管理的行业标准。部分规范化管理试点基层院依据标准在实践中创立了检察业务管理中心模式,检察信息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紧紧围绕检察业务管理实现了初步整合:信息技术从办公办案的手段,转化为自动化、系统化管理和决策的制度或体系,不仅可以代替人的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的脑。一套以检察业务管理为主体,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将三者结合起来的管理体系逐渐形成,创设出了“检察业务管理中心”。 中心的运行“主脑”是该院的“检察业务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下,所有检察业务被划分为一个个工作过程和环节,由“检察业务管理中心”通过统一受理、统一备案、统一开具法律文书、统一移送,实现对所有业务的过程控制。业务管理中心成立后卡死了每个办案环节,减少了干警办案的随意性。通过 “检察长辅助决策系统”,每个业务部门的办案情况历历在目,检察长可以动态督察、宏观管理,及时决策。检察业务管理中心模式标志着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的结合构建起一套保障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了检察工作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根本变革。

(二)信息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集成创新要在检察业务管理中心的基点上与时俱进

第5篇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33-1

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中,基层农业推广是基础。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为我国农民服务的一种公共服务性工作,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1我国农技推广基础存在的问题

1.1农技推广的工作职能不清

在农技推广工作当中,农技推广人员的职能混乱为日常的推广工作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在实际的推广中,相关工作的经营、公益以及执法监管这三个职能区分的不够明显,这就容易造成农技推广部门重视经营与推广,而忽略了其服务农民的职能。有些地区的农业推广部门中甚至只有经营性业务,而没有履行其应尽的义务,这就使得当地的农民不满,农技效果的推广不够明显等问题的出现。

1.2体制的不合理

在农技推广过程中,推广体制的不合理使得整个农技推广工作不顺畅,信息不通畅。例如,一些推广人员不愿意下到基层,这就使得农民不能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农业种植技术。甚至有些工作人员,出现了在编不在岗的不良现象。

1.3农技推广的理念不够新颖

目前,我国的农技推广模式主要以科学技术为核心,进行国家的行政推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且这种模式属于服务工作,只注重推广农技,而不注重农户粮食的销售。未来的农技推广模式主要是以农户为主,在市场的引导之下进行自下而上的推广,实行一条龙的服务模式,从种植到销售,为农户提供更加便捷的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

1.4推广机制不够灵活

目前,我国的农技推广机构中,普遍存在着内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现象,其激励制度和奖惩制度也较少。体系缺少对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推广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所以,农技推广机构要努力完善自身的推广机制和管理模式,实施奖惩措施,以提高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建构的措施

2.1加强农技推广机构的建设

要进一步明确其公益性职能。加强对农技推广的公益定位和管理,细化其工作的职能和任务,要求工作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将工作责任细化到个人。要科学合理的制定编制。对农技推广人员的聘用和编制,要遵循精炼、高校以及合理的原则,对编制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核与考察,以进一步确定工作人员工作的公益性质,使得农技推广的公益性更加突出。

2.2加强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

农技推广部门要实行人员竞聘上岗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的模式,吸引最优秀的农技推广人员,将有能力的专业人员纳为己用,并且鼓励他们融入到农技推广体系中。农技推广部门还要强化对推广人员的培训,要制定相应的农技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制度,对推广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例如: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推广部门要选择有潜力的农技推广工作人员,鼓励其继续深造。此外,农技推广部门也要鼓励大学生下乡支农,为大学生提供绿色就业通道,为积极主动下乡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还能够为农技推广储备大量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工作人员,以进一步实现基层的农技推广。

2.3建立新的推广机制,增加农技推广的活力

农技推广部门要推行全面的农技推广责任制,要合理确定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推广人员的工作任务以工作对象,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量化。还要建立工作人员的业绩考评制度,由农民、农业主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三方共同参与到对工作人员的业绩考评中,将推广人员的实际工作量以及下乡入户进行农技推广的次数作为其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并且将这些指标与工作人员的评优与工资进行挂钩。此外,农技推广地的政府也要积极配合农技的推广,要建立更多的基础设施,重点要加强农技推广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交通条件、工作条件、办公用品等等。还要做好农技推广的宣传工作,使广大农民能够深入了解到农技推广的好处,使农民切实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好处。

3结语

我国农技推广的力度越来越大,对农技推广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技推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农机推广体系,将农技推广工作定义为公益性工作,要将农民的实际利益摆在工作的重心。要鼓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参与到农技推广活动中去,这样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才能够得到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蕾.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历程、特点及改革方向[J].中外企业家,2013,(01)

[2]宫同瑶,王蔚.关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研究的文献述评[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01).

第6篇

思考之一: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既是应对当前日趋复杂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也是科技强警缓解当前警力不足的重要举措。

发展公安科技,实施信息主导警务战略,强化实战应用是方向。一方面,我们处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掌握和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服务打击防范犯罪,是公安工作的应由之义。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大,人财物流量加速,公安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发展公安科技、不断增强内力是公安工作走出困境、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来看,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应对日趋严峻的治安形势的需要。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员大流动的环境下,社会不稳定因素多样化、复杂化,治安情况日趋严峻。其中,各类刑事犯罪不仅案件总量大,恶性案件多,而且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的犯罪分子占有一定比例,智能化、职业化、组织化特征明显,公安机关工作的压力和任务加重,必须通过工作手段的改进来增强刑事斗争的能力。二是服务快速发展的地方经济建设和适应日益提高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包括江阴在内苏南农村经济的崛起和长盛不衰,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敢于引进和善于运用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新、精、尖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江阴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安工作要跟上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主动融入大局,主动顺应潮流,加快发展公安科技,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与此同时,日益富裕并已初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广大群众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公安机关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增强社会公共安全服务的技术含量。三是缓解当前警力不足的需要。尽管经过多年的经营,公安民警的基本素质、警务技能和专业素养都比过去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与当前越来越复杂严峻的工作任务相比较,警力不足的矛盾不仅仍然存在而且日益凸出,特别是基层实战单位警力明显不足,一线民警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在当前民警数量不可能大批量增加的形势下,坚持科技强警,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必将成为缓解警力不足矛盾的关键途径。

思考之二: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既要瞄准集约高效目标,通过完善基础网络,优化应用系统;又要>!

信息互联互通,集中是基础,整合是关键,共享是目的。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信息系统缺乏统一高效的管理,信息数据关联度、共享性不强,应用系统研发迟缓、实战实用性不够等制约信息资源整体利用的“瓶颈”。因此,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就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相对聚集人财物,走技术集成和系统综合的发展之路。建成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上下一体、运作规范的综合警务信息体系,着重要把握三个环节:一是建设智能化综合指挥系统。要从提高实战指挥、实战应用和快速反应能力出发,建成综合智能警务平台,集成“三台合一”、G目标定位、GIS地理信息、智能化交通、技防集控中心以及计算机辅助调度、决策预警等多个系统,形成统一接处警、自动分流、综合指挥的现代警务模式。特别要建好全市范围的矢量化电子地图数据库,开展电子地图在报警地点显示、110警情跟踪、警力调度指挥等方面的实战应用。整合技防资源,将全市各镇的技防监控中心,通过光纤实现端口对接,即时传播数据、图像,实现全市范围内技防设施的网络化管理。完善警用通信系统,推进公安短信平台建设,实现应用短信指挥调度和警务查询工作。二是建成集约化信息中心数据库。依托指挥中心平台,研发建设全局综合信息查询系统。一方面要疏通信息“肠梗阻”现象,突破传统模式下警种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将现有分散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有机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提升应用效益;另一方面要着力开发实战业务应用系统,将社会相关信息资源统一纳入,并按层级不同分别赋予各单位警种不同的查询权限,拓展“单点登录,完整查询”的功能,提高广大民警对信息警务的认可性和参与性。三是完善基础通信网络建设。随着信息中心系统的建成,应及时改造、扩容现有网络,提高网络带宽速率,强化网络的基础支撑功能,不断提高信息网络的覆盖面,突出抓好向实战单位的延伸工作,通过信息通信网络的接入和无线移动警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大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

思考之三:推进信息化建设,既要确保拥有丰富、准确、鲜活的信息资源;又要不断提升民警运用信息系统的实战能力。

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因素是信息拥有量的多少和质的高低。有了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宽阔的信息基础平台,还必须有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支撑。具体要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广辟信息来源。围绕公安基础工作,要以广大民警为骨干,以协警、信息员、隐蔽力量、社会群众为有力帮手,将信息收集触角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要瞄准突出治安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重点人、地、事、物、组织等要求,扎实开展人口管理、重点部位控制、社区治安防范、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基层创安等工作,从中获取第一手的、全面准确的公安基础业务信息。同时,将可被我采集、能为我所用的社会信息纳入采录范围,努力构建以公安信息为主、社会信息为辅的综合信息库。二是严把信息质量。全面规范信息的采录工作,加强信息数据的规范化管理,抓紧界定信息内涵,强化信息收集时效,统一信息采集项目、录入要求、操作流程和数据格式。特别是对一些公安实战中作用突出的信息,如指纹信息、现场勘查信息、案件信息、高危人群信息等,要分类建立健全信息采录运行机制,坚持数量、质量和时效并重,落实岗位采集责任,切实把好关。三是加强信息维护。丰富高质的信息是基础,统一严格的管理是关键。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利用价 值,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网上信息日常维护制度,落实“谁主办、谁采录、谁维护”责任,努力为实战提供有力保障。四是培养信息人才。解决信息化人才要坚持培养尖子与全面应用相结合。一方面,大力培养和引进急需的科技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切实优化人才政策,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一套灵活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要鼓励广大民警学信息科技,用信息技术,把信息应用技能培训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实现应用主体的最广泛性。

第7篇

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学生管理进步的内在要求,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服务内容。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多是针对高校的整体管理,涵盖了学校的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网站管理、图书馆管理等内容,其中对于学生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以至于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为落后。除了教学管理工作外,学生管理工作也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高校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主体,关系到国家教育水平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高校的教育目标是为国家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输出。高校学生的教育工作不但是专业知识和既能的培训,还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学生辅导员是学生日常事务和学习生活的辅导者和管理者,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日常事务和学习管理工作,都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学校其他工作开展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其他学生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利用网络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的综合处理特性,对学生的各类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处理的结果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更快更直观的表达出来,信息的处理结果可以在互联网上工师生及时的查看,学生信息得到了更加高效而准确的处理,降低了学生管理工作中很多繁复工作的难度,管理者也有更多时间致力于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让学生管理工作安排更加合理,避免学生管理工作中心偏移,更好的协调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优化高校学生管理流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环节复杂,涉及到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比如学生信息更新、学生奖学金、学生评优、学生选课等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先有院系等学生工作处进行处理,然后再汇总到学校学生处。这样的工作流程环节多,管理层级也比较复杂,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更容易出现疏漏,效率也比较低。信息化管理平台很好的优化了这种复杂的管理模式,简化了整个学生管理工作流程,让学校的有关职能部门、院系和学生三者之间有更好的管理平台,学生信息的接收、处理和汇总也有更加便捷的流程。除此之外,在网络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还拜托了一定的空间束缚,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在网络中完成而不需要到相关部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灵活。针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人数众多,管理结构复杂的现状,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的协调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对优化学校管理流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

推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关键就在于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将这些信息按照一定的信息处理规范,建立学生信息管理数据中心,采用一系列计算机技术开发学生管理工作的业务系统,实现对学生信息的管理,并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多部门的学生信息管理服务,为学生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学生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更快更准确的获得信息,学校也能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更加高效的处理学生信息,整体提高了高校的管理水平。构建高效学生管理信息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严格的信息标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大量的学生信息,所以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标准要具备一定的适用范围,能够涵盖学生管理相关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其他的管理业务才能够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具体的功能。

(二)建立统一的管理数据共享处理平台。高校信息化学生管理系统需要在校园内部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学生管理的相关信息在网络中传输交换,利用网络高速的特点提高信息传输和处理的速度,这就需要一个综合性的信息交互平台,将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和院系联系起来,能够收集并处理需要管理的学生信息,在学校中建立一个自封闭的管理信息平台。管理信息的共享平台,要能够协调应用中不同的数据结构,比如Oracle、SQL、MySQL等共享和集成的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学校管理信息的孤岛问题,让各种管理相关信息都能够在管理系统中有序的高效的流通起来,这也是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关键。管理平台对于数据的转换,提供非编程数据转换功能,让管理信息在所有的管理部门都能够进行处理,并对这些处理进行记录和监控,在全网建成一个健康的安全的信息共享平台。

(三)主数据库与功能数据库。主题数据库是集约化的数据库,具备很强的共享功能,整个数据库系统中数据都是集约化和共享化的,有利于管理系统信息交流和处理,避免了过多的信息转换和交流障碍。主题数据库模型是由底层数据标准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和业务数据库构成的。底层主题数据库是符合统一数据标准的主数据库,作为所有管理信息的总集合。数据交换平台将来自不同业务数据的数据统一化交换,不管是主数据到功能数据库,还是功能数据库回传数据到主数据库,都需要经过数据交换平台,为整个系统内容的信息交流提供一个通道。业务数据库也可以称作功能数据库,具有不同的功能,比如教务数据库、招生信息数据库、财务数据库和毕业生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中的内容属于不同的管理职能,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就可以将这些功能联系起来,协同完成特定信息的额管理。

(四)基于数据库的业务系统。有了完备的数据库系统和数据交换平台,要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就要在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数据标准开发相关的管理业务功能,将学生信息从招生阶段、入学阶段、在校阶段、毕业阶段等联系成“一站式”管理服务模式,详细记录学生的各项信息,用电子档案的形式,不同阶段交由不同业务功能进行处理。

三、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

(一)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信息化浪潮的到来把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推上了全新的战略高度,高校作为国家教育活动的基本单元,对社会发展和科教强国的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加快向社会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是提高学校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真正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借助社会力量有效的推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入理解信息化系统的优势,从人为角度优化管理工作,借助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更快更好的管理。也只有在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让高校学生管理系统更快的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所以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要抓住信息化建设的机遇,找到现有管理系统中的不足,开发适合自身应用的信息化系统,避免盲目的建设,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跨越式发展。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让信息化建设进入正轨,这才是有力的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

(二)提高管理人员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为了更好的推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还要从管理者入手。建设健全的管理系统,管理队伍非常重要。管理队伍是学校管理决策的制定者,是管理制度的执行者,是管理工作中协调者,对管理水平有着较大影响。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传递和信息变化的过程,管理队伍负责对管理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在管理系统中占决定性地位。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管理者同样对管理信息进行处理,而且在新的管理体系中,管理者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变为学习管理,由原来的层级管理模式转变为扁平的柔性的管理模式。而且,只有在管理人员素质具备的前提下,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有序的进行,人工管理和系统管理相结合,才能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消除重复管理功能,更好的提升管理水平。

(三)明确建设目标,整合管理资源,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决定了教育管理同样需要宏观的规划。信息化建设在既定的目标下,按照不同机构和不同阶段,不断统一并完善系统,避免管理系统中因为信息交流困难而无法实现管理职能。所以,统一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以促进管理部门协同工作为目标,指导不同管理部门高效工作,队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部署和安排。另外,推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还要有效整合现存管理信息,在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时能够准确的与学校现状契合,相当于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进行升级,并不会出现资源的浪费或者多余的功能,让信息化管理能够与传统管理无缝转接,减少新旧交替的矛盾,从而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四)不断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化管理功能。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要在硬件具备的条件下不断完善管理信息,利用好管理信息系统来开发功能模块,除了运用先进的管理体制外,还要借助管理平台落实各种管理功能,让信息化管理渗透进每个管理环节,提高学生管理的整体效率。完善学生管理的信息系统,及时更新管理信息,是学生管理工作涉及的数据更加准确以及全面,同时也为学校决策提供了充分的现实依据,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的更加紧密,管理工作也更加符合学生和学校的关系。

第8篇

一、健全登记管理制度,夯实诚信建设基础。一是严格执行法人登记准入制度,建立完善了现场核查、财务审验、印章管理等工作制度,目前,市直420家事业单位已依法登记312家。二是制定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办法》,要求事业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单位名称、住所、宗旨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开办资金和章程等相关信息及时公开。三是要求事业单位每年1-3月份在事业单位监管信息系统公开平台上“晒”出自己的年度报告,重点是公开依法诚信履行职责情况。

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搭建诚信监管平台。一是健全完善了由编制、法院等23个部门共同参加的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联席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具体研究事业单位监管的重要事项,解决监管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三是加大联合监管力度,每年组织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开展2次以上的联合检查,对存在问题的事业单位要求限期整改,自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来,开展联合检查17次,对存在问题的30多家单位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促进了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三、建立信用评价制度,营造诚信工作氛围。一是制定了《潍坊市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对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法人证书使用、合同履行、依法纳税等25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二是信用等级评价采取自查自评、信用信息征集、确定等级、公示备案、信用公告等程序进行,确保客观公正。三是对信用等级评定结果进行通报,督促各单位认真进行整改,将信用等级评定结果与市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增强了结果使用效力。2013年,首次组织了市直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从列入范围的279家市直事业单位中评定A级信用单位263家、B级信用单位16家,并从A级信用单位中评选产生“诚实守信明星单位”20家。对“诚实守信明星单位”进行了表彰,并通过潍坊日报、中国潍坊网站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公告。

四、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检验诚信履职效果。一是在考核范围上,2011年在市属6家公立医疗机构进行了考核试点,2012年,将范围扩大到教育、建设等6个部门所属的33家事业单位,2013年扩大到市直130家事业单位,2014年实现市直事业单位全覆盖。二是在考核内容和程序上,把诚信履职、效能建设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点,由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考评,由“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市区群众等对事业单位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诚信建设等情况进行多维度问卷调查和网上评价,确保考评客观公正。2013年,对市直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130家事业单位进行了考核,确定A级单位41家、B级单位82家、C级单位7家,并从A级单位中评选产生绩效考核先进单位20家。

关键词:法人登记 诚信体系建设 绩效考核

第9篇

关键词:协同办公, 测绘信息管理, 工作流

1.背景

贵阳市是贵州的省会城市,是贵州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近年来随着“二环四路城市带”的建设,预计在五年后贵阳核心区将拓展到近200平方公里,涉及全市7个区.包涵15个城市功能板块,比原有老城区扩大近5倍。

在这样一个发展机遇下,贵阳市测绘院以“规划是龙头.测绘是基础”宗旨,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为了给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有力的测绘基础保障,也依托于新设立的七个规划管理分局相应的组建了七个分院。随着我院测绘服务范围由点到面的拓宽,我院从2008起我院的产值逐年递增,既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但是由于分院的成立,我院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由集中变为分散,同时测绘业务量也迅速增加。随之而来就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

1.测绘生产办手工管理,管理效率低下;

2.ISO9000质量体系贯彻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执行力不高;

3.各种资源分散,透明度不高,不能相互共享;

4.院领导缺少必要的数据分析支持管理决策;

5.同时各部门之间.部门和领导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

为此,自2009年开始,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院结合院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托信息化管理,进行管理创新,改变原来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通过工作流程化实现企业的客户.项目.人员.生产.办公与管理间的集成,逐步完成从传统管理模式到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了管理创新。

2.信息化协同办公

信息化协同管理的本质就是打破资源(人.财.物.信息等)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使它们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同运作,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最大开发.利用和增值以充分达成共同的目标。因此我们就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及测绘生产作业的特点,开始着手建设测绘管理信息化系统,从而在现信息化协同办公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化协同管理。

3.测绘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我院特点是各个测绘生产部门在地域上的分散,但各部门之间又要相互协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好前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本院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设计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与各专业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广泛交流意见,本着简便精确.提高效率的原则,并严格按照我院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要求,构建整体系统构架,经过八次审核修正,并最终制定了系统建设的技术方案。

3.1系统架构

B/S模式是随着Internet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客户端是一个标准浏览器,服务器端是Web Server。B/S结构以WEB浏览器作为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用户就可以通过WEB浏览器同WEB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鉴于以上分析,我院的测绘管理信息系统基于微软公司的开发平台APS.NET技术,以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架构进行开发建设。具体情况如下:

1)操作系统:Windows 2008 企业版

2)数据库软件:ORACLE 10G

3)开发工具:Mricrosoft Visual 2008

3.2系统功能模块

信息化协同办公系统涉及的面较广,且影响到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所以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适应大多数人的习惯,应用模块应该以易于维护.易于扩充和修改.易于使用为准则,同时要紧密联系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和业务流程,尽可能的使系统功能涵盖单位的各个应用领域,保证系统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生命力。同时,通过灵活的技术措施,保证系统能够满足具体的应用,并具备良好的通用性。

所以,我们的系统功能设计覆盖了我院测绘生产经营管理.测绘成果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沟通等众多方面,实现了高度集成的.一体化的管理创新。系统主要的功能模块设计如下:

1)生产经营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

测绘生产项目登记办理.项目实时监控.项目财务监控.顾客满意度调查.经营状况的统计分析.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实行生产部门.技术质量部门两级质量检查。

2)日常办公子系统主要功能:

通讯交流(包含新闻.通知.投票.电子邮件.电脑短信.手机短信等).收发文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功能:

员工基本信息动态管理.考勤管理.员工生日提醒。

4)资产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

固定资产管理(含车辆违章及年审).耗材管理及耗材成本核算.测绘仪器定期检校.设备采购及维修.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进行合格供方管理。

5)档案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

以知识共享为目的包括党政文档管理.产品技术文档管理.工程图档管理及信息查询。

6)系统管理配置主要功能:

用户权限分配.工作流程制定.数据字典管理.数据备份及恢复.管理日志记录等。

3.3关键环节

除上述功能模块的设计之外,我们还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环节:

1)工作流引擎,流程建模工具

工作流引擎作为应用系统的核心,提供对各应用系统有决定作用的根据角色.分工和条件的不同决定信息传递路由.内容等级的核心解决方案。流程建模工具的主要功能如下:

①实现图形化的流程设计,所见即所得,流程设计全部在Web浏览器中进行;便利的流程模板编辑功能;

②支持多路由流转,系统自动根据业务文档的内容自动选择路由;

③精细的流程控制。每个环节的办理人员.可编辑字段.可查看内容.可进行的操作等等均可进行用户自定义控制;

④先进的流程模板错误检测功能,帮助检测所设计的流程模板是否正确,并明确指出错误之处;

⑤支持流程模板的导出.导入功能;

3)流程管理框架:提供流程调试.流程监控等管理;

4)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准确记录各个工作流程,保证质量管理可追溯性了;

4)实时消息平台:实时获取待办工作项,发送客户端实时流程运行消息;

5)实现电子签名,真正做到无纸化办公。

4.结束语

一个现代化企业管理关键在管理现代化与信息化,关键在于管理创新,因此我院选择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的.一体化的信息化 协同办公系统。本测绘管理信息系统针对我院自身的特点来设计,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形成我院有序而高效的生产与管理,争取在同行业中处于一种领先的地位,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服务政府.服务社会;致力于创造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是我院不断的追求。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发展,必将带来我院测绘事业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李维刚,伍小明,自适应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3,(1):84~88

[2] 吴紫标,夏榕,浅议在Internet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J],科技管理研究,2004(3):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