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0:55
导语:在土木工程概括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衣:云想衣裳花想容
专业:服装设计
相关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等
高校链接: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湖南工艺美术专科学院等
随着“人靠衣装”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衣服已经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可以供人观赏的艺术品了。同时,服装业能写能画的设计师,能发现和运用新型面料的服装设计师已经成为抢手的“香饽饽”了。
专业剪影
服装设计专业培养服装设计、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等工作的高等专业人才。服装设计过程即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进行构思,并绘制出效果图、平面图,再根据图纸进行制作,达到完成设计的全过程。服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搭配焦点,涉及到美学、文化学、心理学、材料学、工程学、市场学、色彩学等要素。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服装设计师,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储备哪些知识呢?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服装材料学、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服装工效学、服装设计原理、成衣纸样与工艺、服装计算机应用等课程。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认识服装,才能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做出让人拍案叫绝的设计。此外,作为设计师,必须树立起团队合作意识,要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
未来展望
作为时尚界的探险者、弄潮儿,服装设计师首先要热爱艺术、把握流行,其次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扎实的美术基础。要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而且更需要懂得学习方法,并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作为中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中国的服装业这几年正经历着由简单的加工仿制向开发创新的巨大转变,服装设计师的功劳不言而喻。也正因为如此,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成为各大服装企业争抢的对象。尤其是在现阶段,很多服装企业都感叹设计人才高薪也难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想做一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可不能是色盲、色弱啊!
食:民以食为天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相关专业:粮食工程、食品生物技术、营养与食品安全等
高校链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
我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川菜麻辣热烈,粤菜奇巧百出,淮扬菜精美绝伦,鲁菜中正平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人们日常的食物结构也随之而调整,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则是为了保障人们如何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而开设的专业。
专业剪影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多学科相融合的专业,属中国高等院校中理工科性质的专业。根据国家科技局的学科分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的是烹调工艺背后的“细节”。简而言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不仅要学会制作的方法,还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比如,做酸奶用的原料乳总乳固体不可低于11.5%,面包生产中使用的氧化剂具有改善面团筋力、抑制蛋白质分解酶的活性的作用等等。这些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做菜”就可以掌握的,而是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操练。通俗地说,在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时候,要时刻反问自己三个问题:吃什么(了解原料)?怎么吃(了解工艺)?吃得健不健康(了解后果)?与其他理工专业相似,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不仅需要严谨科学的求实精神,也需要认真耐心的学习态度。
未来展望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近几年才开设的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借鉴基因技术的发展成果,研制出营养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保质期更加科学的食品。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食品工程生产出花样繁多的新鲜食品,丰富我们的餐桌,美化我们的生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可分为畜产品加工、发酵技术、园产品加工三个方向。毕业生掌握食品工程、食品安全与营养、食品化学、食品加工、检验等技术知识,可以到有关食品研究机关、设计部门、检验单位、食品工厂,以及企业从事设计、研究、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当然,如果不想进入具体的生产部门,也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
住:安得广厦千万间
专业:土木工程
相关专业:建筑学、测绘工程、勘测技术与工程等
高校链接:长沙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
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生活、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建造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修建各种工程设施,而土木工程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因此土木工程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民生工程”。对工程感兴趣,尤其是考虑问题全面而系统的理科同学,不妨选择土木工程专业。
专业剪影
土木工程,严格意义上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语句对其加以概括,因为它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笔者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细分该专业。
从纵向来看,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测试等技术。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门涉及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
从横向来看,土木工程又分成房屋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机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排水工程、城市供热供燃气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土力工程等,其中的许多学科已经分化出来成为了独立的学科。
未来展望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火热,各类房地产企业也处于疯狂扩张中,同时,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局面都不会有太大变化,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参与其中,像交通、住房、工程业厂房建设、隧道、地铁工程等方面都需要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目前,随着国内建设事业的发展稳步推进,从事本行业还是相当不错且非常实际的选择。
但是,想要报考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们,应该考虑清楚自己能不能吃得苦,霸不霸得蛮哦!
行:车如流水马如龙
专业:交通运输工程
相关专业: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物流工程等
高校链接: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
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动脉,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有效、快速、及时地在地区之间进行人员和物资的流通,是社会和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为适应这种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就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朝阳学科。
专业剪影
交通运输工程是一门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技术科学,主要研究如何使交通运输更加安全、迅速、舒适、经济,主要包括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等与交通相关的各个方面。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系统工程学、交通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等各种交通方式。要保证交通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在系统规划、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做出努力。因此,交通运输工程研究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系统、动态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制图、信息学、概率论与统计学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
未来展望
关键词:精品课程;工程力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38-02
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每个高等学校非常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院,采矿工程、机械电子、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学科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基础厚实、知识面宽、掌握现代信息和研究手段、创新能力强的综合素质。《工程力学》是上述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构成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性支撑平台。对于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力学》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09年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
一、确立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建设目标
多年来我们一直针对不同专业将《工程力学》与不同课程进行内容的综合优化,建立高起点、多层次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课题组首先要求每位教师熟知开设《工程力学》课程的专业(如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工程、采矿工程、测绘等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然后与相关课程的教研室教师共同讨论、研究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及融合,如与相关教师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弹性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与《工程力学》课程间的衔接及融合;与相关教师探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与《工程力学》课程间的内容衔接及融合等等。根据专业的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内容组织,保障了各个专业教学需要。本课程的目标是:从知识上,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同时注重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以利于培养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从能力上,培养学生把简单的工程问题简化为力学模型的建模能力,根据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自然界和工程中的力学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和定性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技能和应力分析测试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素质上,养成学生通过理论分析,科学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等方法开展科学研究的素质,通过简化归纳、抽象建模、分析综合、解决工程问题的素质,创新意识和为科学奉献的精神。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青年教师是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研室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改革理论和教学改革经验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对青年教师实行教师导航,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老教师进行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掌握每个教学环节,通过在课程组试讲后,青年教师才能走上讲台,独立授课。课程组负责人和老教师还不定期地对青年教师进行随堂听课,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正,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组积极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提高业务水平,目前40岁以下教师共8人,其中硕士5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年轻教师硕士以上学位达到100%.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题组一贯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完善,以“加强基础、注重能力、培养素质、突出创新”为指导思想,注重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结合。采用传统教学、启发教学、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多种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教材内容。《工程力学》应体现本课程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较强的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的实践性环节。教材内容应包含三个模块:基础模块、应用型模块和扩展型模块。课题组成员根据目前教与学等各方面的综合需求,出版了《工程力学》上、下册教材,满足了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教学需求。
2.教学模式多样化。由于大多数学生缺少工程实践的感性认识,往往不善于将课程内容与工程、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将工程实际结构“搬入”教室,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加深对联系工程实际的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课堂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自学讨论法和引导归纳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内在潜力,培养其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3.强化力学建模和工程应用能力训练。《工程力学》对工科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能应用力学原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教学内容应有利于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和力学应用能力的提高。课题组采取大作业、小设计、小论文撰写、读书报告、创新报告、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小论文的撰写主要是让同学们通过对工程实际和所见现象的观察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小设计一是结合所学内容教师给出或学生自立小设计题目,二是根据现场已完成的小设计先让学生自行设计,然后将已完成的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灵活多种的教学方式,发挥了学生内在潜力,强化力学建模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发挥网络优势,开展协作式教学。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可以学习到课程内容,解题指导,又可以在网上自学,自测,教师可在网上答疑,方式多种多样,时间灵活机动,可以实现网上协作式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5.完善课程考核方法。考核应遵循全过程考核的原则,即从开始到结束,从课内到课外均考核的原则,提前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本课程考试,不为考试而考试。可将试验、大作业、小设计、小论文撰写、读书报告等内容全部作为考核的一部分。使考试制度真正体现重能力、重素质的原则。此外,我们还对实验考核方式作了改进,采用现场考核与实验报告成绩相结合的考核办法,采取实验课考核与理论课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即以实验报告成绩为主,同时在理论课考试命题中,实验类题目占有一定比例。此外,我们今后将利用实验中心独立编撰的实验试题库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开发出网络考核系统,这种考核方法,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几年来我们以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为核心;以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为保证;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宗旨;全面规划,重点建设;探讨新时期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研究成果,研究现代多媒体、电子教案等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把本课程建设成为了具有交互性、示范性和先进性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宋天生.《力学》教学应注意的细节[J].教育教学论坛,2011,(09).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着、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计划的教学改革
摘要:“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更注重大学生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为改革对象,全面分析与探讨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必然性、基础与措施。通过改革与完善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校内外多维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实现了学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满足了国家培养人才的需求。研究结果对于卓越工程计划及在其它专业方面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卓越计划;环境工程;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提出的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改革项目和重要举措,旨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输送大量创新型的工程类人才,进而实行强国富民的目的,这将对国家全面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①②本文以安徽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在本校开展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在全校乃至全国的全面开展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将从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性、改革的基础、改革的具体实践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1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是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必然性
1.1国家人才的需求传统经济不顾环境健康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环境危害事件频繁发生。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尤为严峻,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现状,国家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社会对环境工程学科专业研究及应用型相关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③作为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面对日益严重且更为复杂的环境污染现状,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1.2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我省所颁布了《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④实施重点目标为将我省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生态强省。因此,不仅要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方面的人才,更需要培养创新型、高端的环境工程工程类人才以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才能使人才培养真正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2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基础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正式开始招生,2009年,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实验教学中心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实验室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013年通过国家审核;2012年环境工程学科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学科”。从2005年至今,环境工程专业已有10届毕业生,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有的直接进入环境方面的工作岗位,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工作单位的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有的继续进行深造读研或读博以便将来从更高层面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朝阳专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非常重视学科的创新型,通过不断输送教师外出调研、学习和参加会议交流的形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同时组织多人次成功申报国家教育部、建设部、安徽省教育厅等各级各类教研教改项目几十项,其中十余项获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在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与教材体系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堂教学手段的转变、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3.1制定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的制定是实现环境工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指针。工程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以建筑物或构筑物为目标产出物,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按照一定的程序、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应符合质量要求。按照CDIO标准⑤来制定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需要培养出适于社会发展的工程型人才,那么就需要考虑在制定环境工程培养计划时以工程项目为导向。
3.2根据工程项目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工程项目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工程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出来的工程型人才,必须全面系统地了解工程项目的相关知识。因此,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建立以“通识课程、工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特色课程”有机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学生可将课本知识与社会条件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自己,以便于学生后期从事工程实践的时候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3.3根据卓越工程培养计划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卓越工程培养计划需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提倡自主和引导式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并通过实行导师制,让学生跟随老师进入实验室、进入工厂企业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活动。通过实地学习,完成一系列项目的方案的构思、项目设计、项目的实施和项目运行结果的考核等,使学生真正地从课本走向实际。
3.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完成的前提。在坚持高学历高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科研学术梯队和专业课程团队建设的需求,培养和引进1~2名具有相关工程背景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骨干2~3名,聘请一些有企业生产和管理经验、职称较高的技术人员作兼职导师,同时扩大对外交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教师交流互访、项目合作等合作制度,不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开设讲座与进行学术交流。
3.5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和改革,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践环节是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键。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近几年改革较大的是实验教学,对所有开设的实验进一步整合、优化,按照“必做、选做、综合设计”开设,使学生不仅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将紧贴未来工作岗位、紧贴实际工程项目展开。既可在学校进行,也可在企业进行,主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志向、就业前景而定。
3.6强化教学与科研基地建设强化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是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保障。在巩固和完善“国帧环保集团”、“皖维集团”、“安徽丰源生化有限公司”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聘请企业业务水平较高、责任性强的工程师作为实习指导老师,选派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或设计院项目,加强与“合肥水泥设计研究院”、“安徽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江淮汽车”等单位的广泛联系与合作,扩大实习基地。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化工设计院”等单位共同建设2~3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基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加大现有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打造本专业省内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平台。
3.7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体系是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另一保障。设立院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加强对专业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督查,完善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调查机制。
4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工程类院校专业培养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校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建立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的变革、建立校内外实践建设平台,有力地推动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的改革实践,这对探索出一种适合安徽省地方土建类大学的实践教育新模式提供了案例。
注释
①李爱玲,申少华,胡忠于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10).
②杨子江,姚大飞,郭波.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34(3).
③王健胜,刘沛松,杨风岭,文祯中.中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
关键词:工程测量、重要地位、发展现状 、未来发展
一、 工程测量的概念
工程测量按其工作顺序和性质分为:勘测设计阶段的工程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和设备安装测量;竣工和管理阶段的竣工测量、变形观测及维修养护测量等。按工程建设的对象分为: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铁路测量、公路测量、桥梁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城市市政工程测量、工厂建设测量以及军事工程测量、海洋工程测量等等。因此,工程测量工作遍布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各部门和各个方面。在人类活动中,工程测量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用,只要有建设就必然存在工程测量,因而其发展和应用的前景是广阔的。
二、 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
1、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与数据处理研究成果显著
工程控制网与监测网优化设计理论研究取得很大成绩,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在工程测量设计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各大专院校及生产、科研部门都有各具特色的控制网优化设计软件推出,并在生产实践与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这些软件,可对各种类型的工程控制网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在指导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在城市与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改建中,GPS定位技术已占主导地位
1990年10月,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和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在大连联合召开全国工程测量学术会时,国内只有个别城市与工程控制网采用GPS定位技术。对于GPS网与常规控制网的发展趋势问题,尚在进行研讨。到1995年9月,在哈尔滨召开城市与工程测量新技术应用学术研讨会时,全国城市控制网与地籍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几乎全是采用GPS定位技术完成的。相当多的大型工程控制,以及铁路、公路建设和隧道工程控制网也采用GPS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控制网中的重要地位及其良好的精度与经济效益已为工程测量界所公认。可以认为,GPS定位技术在城市与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中己占主导地位。
3、数字化测绘技术正在与GIS结合,数字化测绘系统已步入商品化时代
90年代初,北京市测绘院率先研制出大比例尺数字化测绘系统软件。该系统在我国一些城市测绘院及部分工程测量单位得到推广,成为真正实际作业的数字化测绘系统。1993年在厦门召开的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城市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又推出一批数字化地籍与地形测绘系统软件论文进行交流。它标志着我国自己研制的各种数字化测图软件,开始进人使用阶段。城市与工程测量新技术应用学术研讨会又交流了大量经过实践检验的数字化测绘软件成果。它表明我国的数字化测绘软件己在逐步推广普及,并开始走向成熟。近年来,出现了专门的数字化测绘软件公司,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化测绘软件。这些软件功能强大、成图质量高、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售后服务好、经济效益高,深受测绘人员欢迎。
4、地图数字化技术正在蓬勃发展
利用扫描数字化技术进行地图数字化是提高数字化质量与速度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许多院校及测绘单位研制扫描数字化软件取得显著进展。1996年5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对国内各单位提供的10余个扫描数字化软件进行了测试。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研制的《地图扫描矢量化系统Maps can》首推为1:25万国家基本地图扫描数字化入库软件。清华大学的EPSCAN扫描矢量化软件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便捷、高效、保真。南京市测绘院使用该软件进行城市大比例尺地图扫描数字化,也取得满意成果。
5、特种精密工程测量取得显著成绩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工程建设、超高层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建设、大坝变形监测以及一些超高精度的设备安装愈来愈多,为工程测量工作者提供了进行特种精度工程测量的极好机会。1993年、1996年全国精密工程测量学术研究中心组织了两次学术研讨会,1996年工程测量分会也组织了全国精密工程测量学术研讨会,对取得的成就及其在经济与国防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交流与探讨,这有利于社会各界人士认识与重视工程测量工作者的社会价值。
三、工程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工程测量技术协同其它专业技术共同发展进步将是今后一段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主流发展趋势,在技术上将出现多功能多样化用途的工程系统。
2、 工程测量的数据收集形式不再局限于一维和二维,在新系统下将向三维甚至四维方向发展,从传统的现场交互式测量形式转变为远程控制式测量形式;测量作业所用平台将从固定的地面转变为车载!机载甚至卫星控制等,逐步从静态转变为动态。
3、 工程测量的数据分析计算由偏重基本的平差计算、网的坐标运算、几何形式计算逐步转型为高密度高精度的空间点处理、“点云”数据分析、被测实物的三维空间坐标重建、可视化处理、“逆向工程”和设计模型的对比分析,测绘数据同各种理论数据库实现完美对接。
4、 工程测量实现进一步的宏观方向和微观世界两个极端的发展。在宏观
测量技术方面,工程建设将具有更大的难度及规模,精度要求也更为提升;在微观测量技术方面将向微型计量方向发展,测量的尺度维度大大缩小,将发展出微型显微测量及图像处理技术。
5、 工程测量将实现过程控制的一体化和网络化,无线数据交换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化等技术将使工程测量从独立式走向综合化,从单体作业基本形式发展为共同作业及实时作业模式。
6、 在进行工业测量、大型机电设备组装、线上检验和质量控制时采用高端的测量设备仪器以及先进的作业方法,这成为了制作业的发展新趋势,甚至可以列为制造业牢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正禄, 工程测量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张正禄等, 工程的变形分析与预报[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 年
3、易庆林.,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 年
4、谭辉.,土木工程测量[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卓健成, 工程控制测量建网理论[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
【关键词】 消防工程;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T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转变为大众型教育,高等教育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机遇,同时面临着更加严酷的激烈竞争和挑战[1]。目前,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使得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在社会需求变化下,应用型人才已向专科层次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因此,正确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传统本科教育之间的差异,研究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消防工程专业定位
新世纪应用型人才标准不仅仅取决于技能和知识的数量,更取决于知识的创新能力。而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的过去9年里,一直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校情的教学体系改革的新思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从未停止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1.1“教育需要”的分析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Dewey)提出了“教育需要”的概念。他指出,“教育需要”的焦点是学习者,而不是有关学科的教育规划。通过“需要分析”所分辨出来的需要,应该是专业发展活动,即可以让有关专业人员得到满足的需要[2]。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进行“需要分析”,除了考虑到学习者的需要之外,还要考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前进行的“教育需要”调研中,主要考虑学习者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通过利用本科毕业设计和相关教研项目的支持,对历届毕业生就业方向、工作胜任情况、知识技术运用情况进行跟踪反馈;针对相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岗位适应情况和欠缺技能等方面进行回访;并邀请相关行业一线工作专家对培养方案进行研讨,最终确定了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专业定位。
1.2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与传统本科之间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传统本科培养的是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并具有良好自学能力的精英型人才。目的是为更高层次教育提供生源的任务,其培养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但其岗位针对性不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适当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适当的专业技能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即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3]。这种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能力是区别于应用型专科人才最大的特征。
依据西南林业大学校情,我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主要着重体现为“应用型”,而非传统“学术型”或“研究型”。为此,我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火灾科学基本理论、消防政策法规和消防安全技术与方法,能在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消防技术及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评价、检测、监察、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 培养方案改革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消防工程专业自2003年以来逐步明确专业定位,着眼于培养“用人单位能用、好用;学习者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经历了2006年和2012年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突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
2.1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培养方案由“三大教学体系”构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外教学体系。消防工程专业总学分定为17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环节134.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7.5学分,课外教学8学分。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见图1。
2.2培养方案制定思路
(1)以大安全类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背景,以森林消防、城镇消防两条主线为基础,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框架。消防工程专业一级学科为安全工程,这决定了消防工程理论基础是以安全科学,因此《安全系统工程》作为该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2)以“两条主线(森林消防、城镇消防)+三大模块(基础理论知识、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及善后处理)”为骨架构建培养方案。结合我校校情,林业属我校优势学科,如何结合“林业”概念贯穿到消防工程专业中,建立有西部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是在两次培养方案修订中一直专注的问题。为此,结合“教育需要”和专业特色并举,构建了森林消防和城镇消防两条专业发展主线,并将森林消防、城镇消防共性的理论部分从学科角度加以概括,如《消防燃烧学》和《林火原理》两门课程。
(3)以为地方企业和公安消防部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总体目标,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为满足地方公安消防部门、铁路消防部门和消防工程公司等对消防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在培养方案修订前的历届毕业生跟踪反馈,增加了专业核心课程中城镇消防的比重,由2003版教学计划的50%提高到2012版教学计划的75%。
(4)增加选修课数量、种类和层次,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适当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实行宽口径,重实践。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就业时选择与消防相关的工作,但将近三成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大学生村官或进一步深造。为满足这些学生的“教育需要”,培养方案中增加了选修课数量、种类和层次。如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进行,旨在扩展学生视野;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拟就业方向进行选择。
3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消防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科专业,其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较多,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将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和拓展,这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1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实验方面。在实验教学工程中,学生仅依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与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深入的理解实验的内涵[4]。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存在缺乏对结果深入分析等问题。
(2)课程实习(设计)方面。由于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每个课程设实习(设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没有从全局性、系统性进行考虑。实习基地比较缺乏,企业从经济方面、安全方面考虑,不愿接受在校学生来企业实习。多数实习单位没有同学校建立单位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靠教师个人联系,这使得这种合作关系不够紧密。
(3)毕业设计(论文)方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相对陈旧,涉及的实际问题较少,缺乏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期间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求职,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精力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3.2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
(1)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逐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重,降低验证性实验项目比重。我校2012版消防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为主。如《建筑材料》实验课程不再以某一实验方法为教学手段,而是以综合判定材料性能指标为手段,既依据相应国家标准,又在创造性上开拓检测材料性能指标的新方法;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如在过去办学9年中,消防工程专业获得6项大学生创新基金的资助。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2)整合与优化课程实习(设计)内容,变课程实习(设计)为综合实习(设计)。根据课程的特点及课程之间的关联程度,整合课程实习(设计)内容,以专业为主线,打破原有课程的界限,注重多学科、多课程知识交叉和集成。如可以将“防排烟工程”课程实习(设计)和“消防给水工程”课程实习(设计)相结合,“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课程实习(设计)和“消防技术装备”课程实习(设计)相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改变单科课程实习(设计)各自为政的现状,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课程实习(设计)。
(3)探索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构建“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为了使学生能深入了解毕业后的工作,学校积极加强了与社会单位的广泛联系,构建“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5]。利用我校在技术、人才、科技成果方面的优势,主动地为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开展各类应用型课题研究、技术咨询、培训等。在与政府和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同时,学校也依托合作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平台,如最近五年,西南林业大学先后与云南省消防协会、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楚雄紫溪山自然保护区、云南华铄消防培训学校、云南泰康消防化工集团等单位签署了消防工程专业共建协议。
(4)改革毕业设计(论文)方式。鉴于应用型本人人才与传统型本科人才的区别,我校将毕业论文(设计)提交形式分为工程设计方案、科学研究论文、制作的实物三种类型。学生不再专注于论文,而是更多的转向创造性的设计和动手能力的制作上,是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大大提高。
(5)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双师型”人才。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6]。我校在2012年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并在制度上和经费上给予了保证。目前,我校消防工程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42.8%,确保了各项实践教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西南林业大学2012版消防工程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修订组一致认识到消防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适应时展要求,通过培养方案中“三大体系”和“两条主线”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消防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致谢:
本论文得到了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教研室同仁和西南林业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韩霜,宋晓明.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9):3182-3183
[2]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9):5-8
[3]陈芳,马天柱.试论应用型本科教育[J].教育学论坛,2011(14):236-237
[4]刘金龙,李长花,王青,安静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93-96
关键词:工程施工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信息,为决策服务。处理好的信息,要按照需要和要求编印成各类报表和文件,以供项目管理工作使用。信息检索和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而提高。存储于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数据,已成为信息资源,可为各个部门所共享。因此,利用计算机做好信息的加工储存工作,是更好地进行信息检索和传递,信息的使用前提。
我国建筑业的分散性、流动性、非标准性使得集约化管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共性难题,制约着建筑施工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发展质量。多年来,建筑业企业的管理水平一直处在低水平徘徊.管理手段传统、管理效率不高,对于信息化等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相比于其它行业已经严重滞后。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在施工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储存、传递与应用等过程的科学管理。施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为项目管理的规划、决策、组织、指挥、控制、检查、监督和总结分析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从而保证项目施工管理的科学实施和快速发展。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项目公共信息施工项目个体信息政策法规信息自然条件信息市场信息其他公共信息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部门、企业的规章制度工程项目所在地气象、地貌、水文地质资料等材料设备的供应商及价格信息、新技术、新工艺等工程概况信息商务信息组织协调信息施工记录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进度控制信息质量控制信息成本控制信息安全控制信息合同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现场管理信息风险管理信息行政管理信息竣工验收信息考核评价信息其他信息工程实体概况、工程造价计算书、场地与环境交通概况、参与建设各单位概况、社会环境、施工合同等施工图预算、中标的投标书、合同、工程款、索赔等。
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是为了有效的开发、利用和控制协调施工信息,提高信息的正确性、精确性和实效性,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是施工过程中实施进度、成本、质量和目标控制的基础和依据,施工活动中涉及到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都需要充分的信息作为支持,利用信息指导工程施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加强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管理的对策
1、 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根据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企业内部人员结构等来设置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如在高层设置一个专门的信息经营管理中心,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中层设置信息员,基层设置兼职信息员。做好信息资料的收集、分类、加工、分析、处理,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保证信息更好地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服务。
2、健全制度,规范运作。要建立健全工程信息的鉴定、签证、传递、奖惩等制度,确定各种信息有效鉴定,以保证工程信息的可靠性,以确保工程信息的及时有效。
3、资料更完整和全面。要建立完整的资料库,对建筑工程项目通常信息量大、周期长,起到基础的作用。
4、建立大宗物资集中采购信息系统。包括供应商信息、招标采购计划、供方选择、招投标管理、合同签订等管理模块的管理:企业应建立招标采购的信息平台,合格供方信息目录、各项目的需求采购信息进行集中统计和分析,对采购物资进行监督管理。.
5、建立劳务与专业分包分。施工项目成本在施工企业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工实际耗费。
6、建立施工技术资料信息数据库。包括主要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等出厂质量证明、检验记录、设备安装工程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项目管理规划、技术交底资料、设计变更、竣工图等。
7、建立施工记录信息。包括质量检查记录、施工日志、材料设备讲场记录等。
8、实施目标控制信息。包括质量控制信息、成本控制信息、进度控制信息、安全文明施工控制信息等。
9、建立交工验收信息。包括施工项目质量合格证书、交工验收证明书、施工技术资料移交表、单位工程交工质量核定表、回访与保修等
三、建设项目信息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包含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信息进行较全面的收集、传输、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充分积累和分析工程造价管理资料,并能有效利用过去的数据来预测未来造价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以期达到对工程造价实现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的目的。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管理体制、推动工程信息管理发展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系统能够为政府投资的大型工程项目提供投资造价方面的决策支持,调控建筑要素市场价格总水平,提供准确及时的工程要素市场价格资料;为投资人、业主、工程咨询公司、工程承包企业等提供国内外工程分类及综合市场价格信息,同时,它能企业自己的价格信息,通过实时交易撮合系统直接进入网上实时报价与交易;它能够适应工程量清单报价的需要及工程总承包体制改革的需要,提供各种技术经济指标价格信息服务和市场成交价格实时信息服务。通过劳务、材料、设备的报价、买价及成交价真正体现价格信息的实时性和可操作性。
四 、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内容
建设项目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检索和传递。在这些信息管理过程中,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具体内容很多。
1、建设项目建设中的信息收集 建设项目在建设工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将产生大量的文件,文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1)收集设计任务书及有关资料 2)设计文件及有关资料的收集 3)招标投标合同文件及其有关资料的收集4)建设单位提供的信息 5)承建商提供的信息 6)工程监理的记录 7) 工地会议信息
2、工程竣工阶段的信息收集 工程竣工并按要求进行竣工验收时,需要大量的对竣工验收有关的各种资料信息。这些信息一部分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部分是在竣工验收期间,根据积累的资料整理分析而形成的,完整的竣工资料应由承建单位编制,经工程监理单位和有关方面审查后,移交建设单位并通过建设单位移交项目管理运行单位以及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
3、建设项目信息的加工整理和存储
建设项目的信息管理除应注意各种原始资料的收集外,更重要的要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对工程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按照工程信息加工整理的深浅可分为如下几个类别:
第—类为对资料和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和滤波;
第二类是对信息进行分析,概括综合后产生辅助建设项目管理决策的信息;
第三类是通过应用数学模型统计推断可以产生决策的信息。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依据当时收集到的信息所作的决策或决定有如下几个方面。
(1)依据进度控制信息,对施工进度状况的意见和指示。
(2)依据质量控制信息,对工程质量控制情况提出意见和指示。
(3)依据投资控制信息,对工程结算和决算情况的意见和指示。
(4)依据合同管理信息,对索赔的处理意见。
结语与感悟
总之,我们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建筑施工中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对企业成长路径会随着组织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模式不断转变、市场环境不断变化,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使企业信息化从初始建设到不断优化、升级、扩展和升迁来完成整个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现了企业信息管理由窄到宽、由浅至深、由简变繁的特性需求变化。结合建筑业的行业特点,研究适合建筑业信息化实施的框架体系,降低、分散建筑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最终使信息技术成为我国建筑业与国际建筑业接轨的有效工具,是专家学者对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研究的另一个方向。当然,针对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可以研究的内容很多,本文只是抛砖引玉,期盼我国的专家学者针对建筑业信息化研究出更多的成果
。
参考文献:
[1]邢金凤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研究论文天下
全国正在规划建设的13处大型煤炭基地,其中西部地区占7个,西北地区占5个。目前西部地区矿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较大,从近3a采矿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以上就能说明这一点。所以必须针对西部地区经济特点等实际情况,提高西部矿业工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研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这种意义上称之为“基于西部情结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西部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依靠西部人来支撑与建设。
1特色及优势分析
根据调研资料分析[4~6],结合我校西部矿业这一特色与优势学科的实际情况,对国内外目前矿业工程力学课程体系与实验示范(基地)构建的模式及特色进行全面分析,其主要包括以下几大优势。
1)国际优势及特色。在国外,采矿专业,目前只有美国的西弗吉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尼法尼亚州立大学、印度矿业学院、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等还保留有采矿专业,波兰的矿业领域人才培养也已经萎缩。在国内,只有我校拥有西部惟一的矿业工程一级学科,而中国矿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虽然还开设有矿业类基础工程专业的课程,但毕业生所服务的地区很少涉及西部矿区。
2)项目构建优势。2000年山东科技大学获得的教育部教改项目“矿业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属于“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并于2002-12-17在西安交通大学由教育部召开的高等理工科教育教学改革交流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交流,获得好评与认可。但是针对力学实验教学与示范建设,涉及西部矿山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改革却是凤毛麟角。
3)地域优势。若仅从工程力学的角度进行教改项目申请,在西安乃至全国,我校均不占优势,如果站在西部矿业工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进行矿山工程力学实验教学与示范构建,我校有独特的优势。西部地区经济相对东部地区落后,这是不争的事实。西部的教育更需要加强,贫困地区必须立足自己的实际,培养自己的高素质精英人才。作为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基础类专业的教育,对西部经济发展有重要奠基性作用,其教育内涵必须拓宽与拓深。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力度逐渐加大加强,西部矿山能源的战略地位已经凸显,采矿类优秀能源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需求模式等问题更是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之一。
4)学科特色优势。我校在矿业工程领域虽然已形成特色和优势,但还需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相关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成就和做法,结合我校矿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建设以及毕业生综合素质拓展进行综合建设,以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争取建成西部矿山工程力学教学与示范基地或平台,为巩固我校西部矿业特色以及夯实内涵奠定基础。从传统的基础力学与矿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分析,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数学、力学知识学习较多,但有关矿山工程力学(包括岩石力学、岩层控制学、井巷工程、瓦斯动力学以及工程流体力学等)的教学与示范建设还比较薄弱,这一矛盾在近2a从采矿工程与安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招生与教育过程中也凸显出来。
5)人才需求优势。矿业工程学科中涉及到的采矿工程等专业属于矿业工程类基础性专业,毕业生在矿山主要从事矿山生产(安全开采与灾害防治)技术管理与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要求基础知识扎实,综合性强。从现场反馈的信息亦如此。在教学改革中拓宽专业后需要夯实工程力学(矿山岩石力学与岩层控制)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工程现场所需要的工程力学监测方面的仪器仪表相关配套课程与知识体系。这样毕业生到现场后能立即找到自己的定位,为后期发展奠定基础。
2理论教学平台内涵构建
2.1内涵构建目标与关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组织模式对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多地倾向采用项目(case)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其他关键能力。根据国家教育部门有关的方针和政策,结合我校的优势学科和已经取得的一系列优秀教学科研成果情况,要实现西部矿业工程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渗透,完成教学内涵的拓展,“基础厚、专业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目标是理论教学平台构建的关键。
1)基础厚:系统学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等基础理论与矿山工程力学(主要包括矿山岩体力学、岩层控制学、井巷工程、矿山工程流体力学等)实验课程;
2)专业宽:在系统掌握矿山工程力学基础与实验(实践)理论的前提下,拓展对实验数据的深入分析与问题解决;
3)能力强:能对所遇到的工程问题形成正确判断,提高研究与创新能力;
4)素质高:能综合提出(或解决)现场工程问题的技术方案和具体运作程序,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2.2关键教学手段
根据目前我校的教学软硬件建设环境,该课程开设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建立在已经参加过认识实习和已经建立现场工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学方法主要采用4种:①理论教学;②实验室观摩与体验(有条件的情况下,自己亲自动手开展实验);③进行野外岩(土)石的参观与实践;④采用论文(大作业)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要有效实现以上过程,概括地讲,Case教学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理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法。该教学法在北美高校广为使用,因效果良好颇受欢迎,是符合构建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教学研究人员,在构建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由于矿业工程力学专业及课程的特点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力学课程教学与实践中采用Case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2.3网络辅助教学
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手段,需要利用校园网、数字化和视频资料辅助进行Case教学,其中数字化格式主要为下列3种(正在进行修改素材):①MSWord文档,主要是教案和本书的主要教学与授课的关键点;②MSPowerPoint文档,主要授课讲义;③AdobePDF文档,为网络教学提供图片等素材。另外,为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反映本课程或学科的当前状况,摒弃教学内容陈旧等缺陷,采用(最新)科研成果进课堂和教学名师上讲台等模式,对丰富课程内涵和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3实验示范教学平台构建
创建一流大学离不开实验室,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要有完善的本科教学体系的实验室条件保障、研究生培养的实验室条件保障[7,8]。为此,结合我校的矿业工程的西部特色,提出整合资源、组建矿山工程力学实验示范教学的平台。
3.1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1)构建以岩石力学性质伺服试验系统(MTS)为中心的基础实验平台。以岩石力学伺服试验系统(MTS)为中心,对已建岩石力学实验室进行改造,构建岩石(土)力学行为基础实验平台,进行岩层控制和岩土工程领域的基础教学与实验研究。
2)建设以三维可加载相似模拟系统为中心的物理模拟实验教学平台。围绕“大比例可加载三维实验模型系统”“固-液-气三相模拟实验系统”“可变角块体模拟架”,构建物理模拟实验平台,以提高试验测试水平和精度为目标,使物理模拟向定量化和可重复性发展,进行岩层运移和围岩灾变控制理论教学和实验技术教学与研究。
3)以三维相似模拟实验平台、固液气三相模拟实验台和数值模拟实验系统为中心,结合数值模拟试验系统和边坡稳定性物理实验系统,建设矿区地表移动与环境灾变预测实验平台,对西部特殊赋存条件下矿山开采引发的边坡稳定基础理论和控制技术、采动损害主导因素与控制机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进行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盾构施工控制措施
由于各种因素,盾构推进时轴线会产生偏差,盾构姿态的改变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很大。盾构在曲线推进、纠偏时,实际开挖断面是椭圆形,盾构纠偏角越大,对邻近隧道的影响也越大。随着盾构掘进施工技术水平的发展,盾构机的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时,所采用的自动化控制模式,避免了人工操作易产生的误差,提高了控制的精度。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数据反馈修正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实际土压力的控制必然与理论设定值存在一定的偏差。盾构每掘进一环,必须停下来拼装管片。此时,盾构机的千斤顶控制模式转为拼装状态。实际施工表明,在拼装管片的过程中,盾构机有微量的后退,前仓土压力变小。因此,在穿越施工时,拼装时土压力的波动必然会引起周围土体应力(主要是正前方)的波动,从而加剧了对土体的扰动。因此为了控制盾构施工的精度,减小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必须采用相关的技术措施。
严格控制盾构正面平衡压力
为减少盾构推进对地层的扰动,穿越过程中严格控制切口平衡压力、推进速度、总推力及出土量等施工参数。综合考虑隧道埋深、地质情况等因素,来设定土压力值,在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现场实时数据表明,盾构穿越对运营线路的竖向位移值产生的影响较大,对轨道横向高差及隧道收敛值影响甚微。推进过程中,要对盾构前方运营线路隧道监测点的隆起值,包括累计值和瞬时值进行监测。
(2)严格控制纠偏量及推进速度
盾构穿越时,纠偏量要分段进行,并结合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参数,严禁大幅度调整盾构姿态,降低土层损失和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减少对运营隧道的影响。盾构推进速度基本维持在 4 R/d。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施工参数,最大隆起量要满足地铁运营隧道保护要求。
(3)同步注浆
随着盾构推进,脱出盾尾的管片与土体间出现“建筑空隙”(理论建筑空隙为 1.65m3/R),由于压入衬砌背面的浆液发生收缩,实际注浆量超过理论建筑空隙体积,此外转弯隧道的实际注浆量要大于直线隧道注浆量。施工过程中,每环同步注浆量、注浆压力、浆液配比要符合要求。
(4)二次注浆
盾构推进时同步注浆在填补建筑空隙时会存在一定间隙,且浆液收缩会引起地面沉降,结合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注浆量及注浆参数,在管片脱出盾尾一定长度后,对管片的建筑空隙进行二次双液注浆。
①注浆孔选择
第一阶段注浆孔选择在隧道顶部和隧道下部,以减缓运营线路的快速沉降;第二、第三阶段,注浆孔布置在隧道顶部和隧道下部,并逐渐向两侧伸展,进一步减缓地铁运营线路沉降并达到逐步稳定;第四阶段注浆孔沿隧道周边布置,以置换注浆、土体加固形式,最终稳定地铁运营线路。
②注浆压力及流量控制
整个注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注浆压力,根据预先确定的每孔注浆量,计算出每孔注浆时间,对注浆速度进行控制。
2. 防水控制
地铁防水是地铁建造质量的重要环节,防水的好坏关系到地铁的使用性、耐久性、安全性,这就要求地铁需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良好的防水是地铁正常运营的需要。地下水特别是侵蚀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本身的侵害是很大的,它不但与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还会对结构内部的钢筋发生侵蚀,直接导致结构承载能力的下降。良好的防水是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的需要,是避免引发地质灾害事故的需要。 盲目的排水会导致地面草木枯萎,也是对城市宝贵地下水资源的一大浪费,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地下水水位的下降会导致地层压密、地表下沉,从而使地层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破坏。良好的防水对减少地铁运营阶段的维修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知,地铁对防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防水是地铁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营环境、结构的坚固性和耐久性、城市环保、水保、地铁运营成本和运营安全,因此,做好地铁防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和经济意义。
在进行防水工程施工时要遵循基本原则,在施工过程中,水平施工缝与环向施工缝是结构自防水的薄弱环节,处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结构的防水质量,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施工缝的防水处理。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缝采用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条进行止水。在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除结构断面中部安放止水条的位置须找平压光外,其余部分要充分凿毛,清洗干净,在结构断面中部安放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条,用水泥钉固定,要求位置准确,固定牢靠。地铁防水应该是地铁结构整体的防水,包括支护围岩注浆、初期支护、防水层、内层衬砌结构,大的方面讲还包括对地面径流和存水的处理、减少开挖对围岩的扰动等。要根据渗入地铁结构的地下水情况或结构的变形情况,依靠结构及防水材料自身性质或采用特殊工艺措施,进行适时的主动防水。地铁防排水系统还要具有易于维修、养护,持久保持其功能的性质。
3.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钢筋绑扎
在进行钢筋绑扎时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钢筋层间距问题:由于钢筋保护层偏大、初支误差以及钢筋绑扎施工误差等因素,造成两主筋距离偏小,个别地方严重超标。
(2)钢筋保护层问题:一是内侧保护层偏大。二是外侧个别地方没有保护层(靠防水板侧)。因此我们在过程控制中要注意按图纸要求垫水泥垫块。
(3)搭接长度和搭接区段。就目前工地看,搭接区段的问题重于搭接长度。
在进行质量检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主筋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要求(也就是钢筋的规格、品种、数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检查内外侧主筋(拱部)和上下层主筋(仰拱)间距及保护层是否满足要求。
(3)按照测量班留置的测量点挂出轨面线,检查钢筋绑扎的净空尺寸和轴线位置,要求总包单位测量班校核。
(4)检查钢筋焊接和绑扎质量。一是钢筋搭接长度绑扎须满足35d,焊接长度10d的要求。二是钢筋绑扎,搭接钢筋扎三道;板筋周边三排满扎,里边钢筋可跳扎。
(5)同一截面内(同一排钢筋)搭接接头的错开距离:绑扎搭接区段为搭接长度的1.3倍;焊接搭接区段长度为35d(内侧钢筋的搭接区段可适当放宽)。
(6)按设计要求放置垫块。
(7)仰拱部位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环向钢筋焊接高度为1.8m范围内,纵向钢筋应可靠焊接。变形缝两侧的第一排钢筋应与上述表层钢筋焊接。两侧引出杂散电流连接端子,端子距轨面垂直距离为1.0m。
4. 结论
本论文对盾构地铁隧道的施工中的主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概括,给出了相应的技术控制措施,同时针对不同施工方法和施工部位,详细研究了各种施工工艺和施工注意事项。可以为地铁防水施工工艺的发展提供比较重要的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春明,地铁站过街通道管棚拉管法施工[J],铁道建筑技术.2005,(2): 30-33.
[2]刘泽,何宝成,浅埋暗挖地铁超长管棚施工[J],铁道标准设计,2005,(2):67-69.
一、指标在稳步增长
全年招收中专、高职学历生598人,录取函授学历生180人,两项指标分别比上年度增长6%和10%。各种培训、鉴定3193人次,净利润较上年度有明显增长。全年财务收支相抵小有赢余,同比增长9%。全年基建、设备投入超过100万元,人均收入上涨了17.6%。
二、形象在迅速提升
上半年,取得了长沙市建设行业起重作业人员操作培训及鉴定资质,组织进行了首次培训,获得长沙市建设局技能鉴定部门的好评。下半年,迎接长沙市教育局组织的就业工作检查和的年检评估,分别被评为先进单位。组织两个大型歌舞参加xxxx年长沙市职业学校(院)文艺汇演,其中集体舞蹈《希望》荣获二等奖。另外,学校还邀请了局领导参加今年的招生工作总结大会,邀请局和省市教育部门领导参加学校第二十五届校运会,也借此机会进一步地宣传了学校,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今年,还申办了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学校影响进一步扩大,形象在迅速提升。
三、定位在日渐清晰
今年,中专、高职学历生招生工作再获丰收,学校规模得以巩固;函授教育进一步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教学安排,并和南华大学签定了办学协议,成为了南华大学长沙,为函授教育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培训工作注重服务质量,加大了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取得了更多的支持。在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成为了所属局教育培训中心,为进一步打开培训市场,做大做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中专、函授、培训三大块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已初步形成。
四、管理在不断强化
(一)强化了员工管理。今年2月,修订了学校机构调整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围绕绩效考核办法,力抓执行力。坚持每周一期的考核快讯,将情况及时公布。每月一次的绩效考核总结讲评大会,表扬先进,批评后进。上至校领导,下至普通员工,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奖罚分明,不讲情面。一年来,规范有序和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逐步形成,员工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强化了教学管理。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主管部门加强课堂、课间巡查,将学生表现与教师的管教挂钩,与绩效考核挂钩,强调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提高教师基本功。如开展了板书比赛普通话考核,组织上、听公开课。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联系、提供实习工地,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为适应市场需要,突出建筑特色,进一步调整了课程计划,改革了考试方式,强化了能力培养,实行了零距离岗前培训,今年毕业生就业推荐率达95%,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明显好于往年。
(三)强化了学生管理。继续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指导思想,大力抓好以班主任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以学生会、团委、护校队为主的日常管理工作队伍和学生处工作人员为主的督管工作队伍的三支队伍建设,形成管理合力。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实行每周主题班会制度,由班主任组织有针对性的系列思想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学生处牵头组织现场办公会7次,组织全体员工观看照现场摄相,查摆问题、整改提高,给相关管理人员或部门施加了压力,又非常客观实在,一些不文明现象和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得到及时治理,班主任的责任心大幅度提高,班与班之间比学赶超的风气逐步形成。尤其是下半年,通过开展讲卫生、讲纪律、讲文明、树新风的三讲一树活动和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学生行为习惯大有好转,校风校貌明显改观。
(四)强化了后勤管理。一方面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决策,向节约要效益。与学生宿舍辅导员和锅炉工分别签定了水电管理协议和用油协议,一年下来节约费用近6万元。与班主任签定了财产管理协议,财产管理责任落实到班级,落实到人头,公共财产损坏率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源创收。将无法使用早已废弃的澡堂进行改造后,对外出租。根据市场行情,上调出租门面价格;食堂实行公开招标进行承包,租金上涨了,服务改善了,到食堂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了。还出租了少量闲置的办公室和实习场地。
五、硬件在明显改善。
全年固定资产投入超100万,将进入校门的路面铺设了广场砖,台阶墙面改成了文化墙,修缮了阶梯踏步,改造、维护了通往实习工厂的路面和护坡,对教学楼地面、墙面、黑板、门窗等进行了彻底的装修,添置了30余台电脑,充实了学校机房,购置了车辆以满足办公需要。学校更美了,硬件更强了。
六、人气在有效聚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人心。一是大力抓有效的学习教育,激励人。年初,我们制定了员工政治学习计划,给每位员工发放《为你自已工作》一书,并组织学习讨论。坚持了管理服务人员和班主任必须参加的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坚持了每周二下午的政治学习制度。全年,共召开员工大会17次,班主任学习交流会3次,部门负责人外出学习交流会1次,座谈会3次(骨干教师座谈会、新进员工座谈会、教师座谈会),观看光碟3次。通过这些学习,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大力抓和谐的文化氛围,陶冶人。一年来,我们共组织全校员工参加文化、娱乐、体育活动4次,招办、学生处组织外出学习休闲活动2次。工会每周二、五下午开放了员工活动室。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了干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陶冶了情操。三是大力抓良好的生活环境,温暖人。今年,我们挤出资金改善了硬件设施,还在学生宿舍、校园增设了文明警示语牌,增强了校园氛围;为每位职工定制了工作服;提高了员工工作午餐的标准,改善了质量;上调了住房公积金比例;上浮了工资;组织了女职工妇科检查和全校员工的全面身体常规检查;对生病住院的职工及时看望,对员工家中的丧事及时抚慰,对个别生活暂时有困难的职工,及时组织了募捐活动。一年来,逐步营造出了一种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人际环境,人气在有效聚集。
回顾一年的工作,成绩喜人,硕果累累。我们深刻体会到成绩的取得源自五个坚持:
一、坚持3367工作思路不动摇。
在认真分析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好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观,以能力为本位的质量观,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观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突出特色,强化能力,建设品牌的办学思路,定下了六项工作目标,布置了七项工作任务。一年来,全体员工按照这一整体思路,逐一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可以说,3367工作思路是我们取得成绩的前提条件。
二、坚持以绩效考核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动摇。
今年2月,我们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学校员工绩效考核办法》,使之更科学,更便于操作。全年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和组织学习,使员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违反了怎么办。在考核中,领导以身示范,一级考核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做到考核及时,谈话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确保了各岗位职责的有效履行,逐步形成了一种以绩效考核为中心的校园文化。
三、坚持三大板块协调发展不动摇。
学校现有的资源条件注定了中专(高职)、函授、短期培训中的任何一块都无力支撑起整个学校,只有充分利用建筑业的行业优势,整合办学资源,争取企业出题目,学校做文章,形成血肉交融关系,确保中专(高职)、函授、短期培训三大块协同发展。今年的中专(高职)这一块巩固了规模,稳定了队伍;函授这一块利用了资源,增强了后劲;短期培训这一块夯实了基础,确保了发展。
四、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抓质量,树品牌不动摇。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是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今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和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改革了课程体系,改变了教学方式,校风校貌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五、坚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学校影响。
主动走出去、请进来,进行校际交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已小有名气了。今年学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分别去了多所学校,学习取经。圆满承办了长沙市土木工程类教研活动。迎接了省市教育、建设部门组织的各类检查,参加了长沙市教育局高函协会和湖南省建设协会的教研活动,送评的教学论文有3篇获奖。诚请了局和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参加学校各类活动20人次,有效加强了与局内部各公司和社会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扩大了学校影响。
成绩催人奋进,不足使人更新。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改革纵深推进不够。
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竞争力,教学改革刻不容缓。我们不能满足于形式上的完成,而更需要实质上的推进,不论是零距离的岗位教学,还是模块式教学,还亟需建立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人才队伍,进行广泛调研,实施改革措施。这将是我们来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员工观念与时俱进转变不够。
学校发展到今天,规模空间已非常有限,下一步将面临的是质的提升。如何对待前进中各种各样的问题,适应时代的发展,员工的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
三、基础管理有待完善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