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1:40
导语:在砌体结构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
1.1温度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等。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大,中间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
1.2干缩裂缝烧结粘土砖,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对于砌块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
2裂缝的危害和防裂的迫切性
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它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加强砌体结构,已成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公司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3现有产生裂缝的原因
3.1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设计者一般认为多层砌体房屋比较简单,在强度方面作必要的计算后,针对构造措施,引用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
3.2我国《砌体规范》抗裂措施的局限性我认为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砌体规范》GBJ3-88的抗裂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第5.3.1条:对钢筋砼屋盖的温度变化和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可采取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采用有檩屋盖或瓦材屋盖;控制硅酸盐砖和砌块出厂到砌筑的时间和防止雨淋。二是第5.3.2条:防止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墙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
由此可见,《砌体规范》的抗裂措施,如温度区段限值,主要是针对干缩小、块体小的粘土砖砌体结构的,而对干缩大、块体尺寸比粘土砖大得多的砼砌块和硅酸盐砌体房屋,基本是不适用的。因为如果按照砼砌块、硅酸盐块体砌体的干缩率0.2~0.4mm/m,无筋砌体的温度区段不能越过10m;对配筋砌体也不能大于30m。在这方面,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预防和控制墙体开裂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在较长的墙上设置控制缝,这种控制缝和我国的双墙伸缩缝不同,而是在单墙上设置的缝。该缝的构造既能允许建筑物墙体的伸缩变形,又能隔声和防风雨,当需要承受平面外水平力时,可通过设置附加钢筋达到。这种控制缝的间距要比我国规范的伸缩缝区段小得多。二是在砌体中根据材料的干缩性能,配置一定数量的抗裂钢筋,其配筋率各国不尽相同,从0.03%~0.2%或将砌体设计成配筋砌体,如美国配筋砌体的最小含钢率为0.07%,该配筋率又抗裂,又能保证砌体具有一定的延性。
4防止墙体开裂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
4.1防止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化与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宜采取下列措施:
4.1.1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4.1.2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4.1.3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4.1.4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BGJ3-88第5.3.2条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4.2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4.2.1设置控制缝①控制缝的设置位置a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b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c在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设置竖向控制缝;d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e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1-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述位置设置;f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作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g控制缝作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脂或硅树脂等填缝。②控制缝的间距a对有规则洞口外墙不大于6mm;b对无洞墙体不大于8m及墙高的3倍;c在转角部位,控制缝至墙转角的距离不大于4.5m。
4.2.2设置灰缝钢筋①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缝,钢筋伸入洞口每侧长度不应小于600mm;②在楼盖标高以上,屋盖标高以下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缝,和靠近墙顶的部位;③灰缝钢筋的间距不大于600mm;④灰缝钢筋距楼、屋盖混凝土圈梁或配筋带的距离不小于600mm;⑤灰缝钢筋宜采用小螺纹钢筋焊接网片,网片的纵向钢筋不小于25,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⑥对均匀配筋时含钢率不少于0.05%;局部截面配筋,如底、顶层窗洞上下不小于38;⑦灰缝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便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⑧灰缝钢筋两端应锚人相交墙或转角墙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0mm;⑨灰缝钢筋应埋人砂浆中,灰缝钢筋砂浆保护层,上下不小于3mm,外侧小于15mm,灰缝钢筋宜进行防腐处理;⑩当利用灰缝钢筋作砌体抗剪钢筋时,其配筋量应按计算确定,其搭接和锚固长度尚不应小于75d和300mm;不配筋的外叶墙应设控制缝,控制缝间距不宜大于6m;设置灰缝钢筋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4.2.3在建筑物墙体中设置配筋带①在楼盖处和屋盖处;②墙体的顶部;③窗台的下部;④配筋带的间距不应大于2400mm,也不宜小于800mm;⑤配筋带的钢筋,对190mm厚墙,不应小于2Φ12,对250~300mm厚墙不应小于2Φ16,当配筋带作为过梁时,其配筋应按计算确定;⑥配筋带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能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5d和600mm;⑦配筋带钢筋应弯入转角墙处锚固,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5d和400mm;⑧当钢筋带仅用于控制墙体裂缝时,宜在控制缝处断开,当设计考虑需要通过控制缝时,宜在该处的配筋带表面作成虚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位置;⑨对地震设防裂度≥7度的地区,配筋带的截面不应小于190mm×200mm,配筋不应小于410;⑩设置配筋带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4.3也可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如场地土及地震设防裂度、基础结构布置型式、建筑物平面、外形等,综合采用上述抗裂措施。
关键词:家族企业 资本结构 影响因素 优化建议
一、家族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
资本结构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集合而成的复合性系统,同时也是一个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而需要不断改革、调整和发展的动态系统。关于资本结构的界定,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其分歧主要体现在资本结构负债的内涵界定上。因对“资本”的不同理解,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负债仅指长期负债,资本结构是指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二种观点认为,资本结构是指所有负债与股东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即是企业资本结构应该包括所有负债和股东权益。第三种观点将资本结构分为广义资本结构和狭义资本结构。
二、家族企业融资方式及原因
在家族企业创立之初,其融资主要有三种渠道:内源型融资、正式金融制度型融资(简称制度型融资)和亲情熟识网融资(简称亲熟型融资)。这三条融资渠道虽然在家族企业发展中都存在着,但在家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发挥着不同的最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对家族企业的制度性歧视,使家族企业通过制度化渠道融资陷入困境。也就是说,现行的融资体制与家族企业在预算约束、融资渠道和信任关系上并不兼容,因而其发展主要依靠内源融资。
2003年,全国工商联对大规模民营企业的融资意向进行了调查。其调研结果表明,有半数以上企业没有上市意向,这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内源融资的制度安排,企业也不愿意放弃控制权;二是企业资金需求量不大,上市成本高、过程长和程序复杂等。
三、中国家族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家族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有很多,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家族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分析。我国有关学者在对中国146家家族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正相关、家族企业上市方式对资本结构存在显著影响、经营绩效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家族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成反比,表明家族企业倾向于保持家族控制权,与债券融资正相关,与股权融资负相关。从中国特有国情出发,影响中国家族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主要有:
1制度因素
在我国尚没有建立完备的资本市场。 完善的资本市场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如果资本市场成熟,存在多样化的融资工具,企业就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方式来优化资本结构。如果资本市场的发育不够完善,融资工具缺乏,企业的融资渠道就会遭遇阻滞,从而导致融资行为的结构性缺陷。可见,资本市场的发育情况影响着企业筹资渠道的选择。
2企业规模
家族企业的规模与筹资方式紧密相关,规模较小的家族企业更倾向于较的资产负债率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宽阔,资产负债率也随之升高。 我国家族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拥有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较少,从银行获取抵押款和信用贷款的能力有限,企业又达不到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要求,此整体资产负债率较低。
3控制权
在中国,“家”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文化重视家庭,把家庭看作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子承父业天经地义。同时,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企业主在选择发展和控制权方面,更加倾向于保留家族的控制权, 不希望外部参与人的介入。尤其是财务控制权不愿与外人分享。
家族企业控制权包括两大类, 一是家族企业拥有所有权基础上的控制权;
二是家族控制但不拥有所有权的企业。家族代表了一个大股东的特殊阶层,其在公司潜在地拥有一个独特的激励结构和权力。家族的两大主要特征可能对资本结构决策产生影响。第一,家族企业的控股股东由于财务约束没有很好地多样化,然而非家族企业的股东通常拥有很好多样化的投资。当数目巨大的财产处于危险中,家族股东较其非家族股东更趋于风险回避。第二,家族对公司的长期生存更感兴趣,因为他们想把企业传给下一代。例如,用友总裁王文京对坚守股权比例的解释:对于股份转让,我有一些底线,比如我们必须保留公司的控制权。目前,王文京在用友的持股比例高达 55.2%,王文京认为:这是保持公司稳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结构。当企业发展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大股东就会以股权来统一大家的意见。
4融资成本
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负债筹资成本和股权融资成本。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活动的结果。采取不同的筹资组合方案,决定了企业有不同的资本结构。从企业的负债来看,负债可以带来财务杠杆效应,但同时也会使企业在经营不善时面临破产风险。负债的利率可以看作是直接负债成本,破产成本则可以视为间接负债成本。这些因素使得负债筹资的成本远远高于筹资者个人出资。按照西方资本结构的理论,在风险一定时,企业会选择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负债结构。但是家族企业的自身发展特点和国家对不同企业融资政策的区别对待,导致家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面对高额的贷款利率往往持观望态度。即使上市的家族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时不论是自己发行还是由证券机构代为发行,其筹资过程中的筹资成本也往往较高,更何况还面临发行失败的危险。
5家族企业内部资产结构
从企业内部来看,家族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资金密集型企业的资产大部分由大量固定资产组成,而且在负债融资时大多数都已经作了抵押,这就导致资产流动比率低,资金回笼速度慢。而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无形资产比重较高,由于现代技术进步速度加快,道指无形资产的贬值率极高,但是会计上仍然是用历史成本计量,这就使得资产的变现率降低,同时由于无形资产带来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往往是融资成本提高, 从而降低财务杠杆的效用。企业的资产结构应该与企业的资本结构相适应,通常来说拥有通用资产的家族企业更易于取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而专用资产由于变现能力相对较差,不易于取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四、结束语
家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已经收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家族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形势也越来越好。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对企业管制的放松,家族企业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和突破,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而资本结构问题是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重要的内部问题之一,研究和解决家族企业资本结构的问题已成为必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郑长德.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2)
[2]周立新. 转轨时期中国家族企业组织演进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06)
关键词:家庭结构破裂;心理社会发展;深远影响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201
1 案主基本情况介绍
2 心理社会生活史
2.1 小学阶段(7-13岁)
(1)重大事件:父母离异,案主搬去跟着二舅和二舅妈一起住。
(2)躯体感受:头痛、后背痛。
(3)情绪观点:无奈、无所谓,案主觉得父母离异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4)应对方式:1)个人经验:父母吵架时案主在一旁看着,不想上前劝阻;案主母亲脾气比较暴躁,当母亲发火动手时,案主只有挨打,无能为力;如果父母亲再婚了或者有交往的对象,案主持不反对的态度。2)他人帮助:父母亲离异后,先是案主的二舅和二舅妈收留了案主,小学毕业后案主和案主的母亲搬回到了姥姥家住。3)解决的:父母离异后,双方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互不干涉。案主跟着二舅和二舅妈一起生活,在这段期间里,案主不会再遭到母亲的打骂,也能够正常地去上学,生活得比较开心。4)未解决的:案主母亲的脾气还是如同往常的暴躁,小W毕业后案主搬回到姥姥家生活,在这段期间里,每当案主犯错误时,案主的母亲还是会对案主动手,尤其是案主的后背被打得很严重。
2.2 中学阶段(13-19岁)
(1)重大事件:结交人生最好的三个朋友。
(2)躯体感受:放松、后背痛。
(3)情绪观点:为和好朋友在一起吃鱼丸过程中发生的小插曲而开心、快乐;也为好朋友女友怀孕筹钱堕胎而着急、担心;同样再遭受到了母亲的打骂后感到无助和烦躁。
(4)应对方式:1)个人经验:案主和朋友在一起打游戏时很开心、很快乐、很轻松,希望能和同伴多多在一起;当案主好朋友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案主会毫不犹豫地上前帮忙;面对母亲发脾气动手时,案主只有挨打,无能为力。2)他人帮助:中学期间,案主和母亲搬去了姥姥家寄住。3)解决的:当好朋友需要帮忙的时候,案主挺身而出。4)未解决的:案主在这一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维正处于构建之中,因此,对某些问题的认知能力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导致案主没有能力较好处理同伴女友怀孕堕胎这类事件。
2.3 大学阶段(19-23岁)
(1)重大事件:考上研究生。
(2)躯体感受:轻松。
(3)情绪观点:为考上研究生而高兴;为实现理想迈出了第一步而开心。
(4)应对方式:1)个人经验:案主为考研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和努力;案主把考研当做是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第一步,并为顺利地迈出第一步而感到欣慰。2)他人帮助:案主在考研期间,得到了姥姥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3)解决的:案主经过了5个多月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案主的母亲没有再经常的责打案主。4)未解决的:虽然案主的母亲也为案主考上研究生而高兴,但是案主母亲的脾气并没有得到质的改变,案主与其母亲的关系也没有得到质的改善。
3 主要特点与分析
3.1 小学阶段
根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将人的成长分为八个阶段,6岁到12岁这一阶段称作是“潜伏期”,即儿童的学龄时期。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友谊、进行自我评价、开展技能学习和创建团队游戏。案主在学龄时期,经历了家庭结构的分裂,父母从吵架、动手到最后的离婚,家庭关系的破裂,对案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案主的家庭关系结构图中,父母角色的失调、职责的缺失、权力的失衡,使案主没有能够在家庭系统结构中完成初步的社会化。母亲脾气暴躁,责打案主,没有很好地调整与案主之间的关系,这对案主身体上和心理上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不利于案主个人的社会性和独立性的形成与发展。家庭这个首属群体没有成为案主的寄托、依靠和归宿,虽然这一时期案主的二舅和二舅妈对案主给予了很大的关爱和帮助,但是并不能替代首属家庭的功能,因此案主也就不会对其生活的家庭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由于受到了自身家庭关系结构破裂和母亲对其家庭暴力的影响,导致了案主人格特质出现了偏差,表现出急躁、焦虑的情绪和与同学争吵、打架的行为。案主没有在同龄群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也没有能在与同龄群体交往过程中提高对自身的认知和对他人、社会的交往、适应能力,反而感到失望、愤怒、孤独和自卑,从而将这种负面的情绪转化为对其他同伴的敌意以及对学校和社会的仇恨,也因此导致了案主早期社会化的失败。
3.2 中学阶段
埃里克森将12岁到20岁这个阶段,看作是儿童到成人的一个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关注的问题在于“我是谁”。自我认同的难以达成和角色认知的混乱往往是青少年遇到的主要问题,社会中的同辈是主要的社会化人。案主正处于身心发展急剧变化的青春期,更多地是关注自身个体的发展,往往忽视了对母亲的理解与回报,无法与母亲达成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的关系,因而案主不再认为亲子关系能满足自己所有的情感需要,因而转向对同龄群体友情的渴望,即在中学期间结交了人生中最要好的三个朋友,并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尤其是从游戏当中,获得了自己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可见,同龄群体满足了案主情感交流的需要,促进了案主情感发展成熟,同样也成为了案主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同龄群体的性质对案主生活目标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案主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性的成熟。性成熟使得青春期男女产生着强烈的生理冲动,但由于其性心理的薄弱、性道德的匮乏、性观念的混乱,使得青年男女无法正确把握,这对青年男女自身以及他们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案主及其同伴缺乏良好的性教育,缺少对性的正确认知能力和发生后的责任感,因此,当同伴女友出现未婚先孕的情况时,也没有能够理性地对待这件事情,而是用筹钱的方式为同伴女友进行堕胎,忽略了堕胎对女性身心带来的巨大创伤。因此,虽然案主与同龄群体形成了群体亚文化,但是在这个群体亚文化中却缺少了一种正能量的引导作用。
3.3 大学阶段
埃里克森将19岁到23岁这一阶段认为是成年早期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与人结成友谊和伙伴关系,追求爱的感觉,并有能力进行工作调适、结婚育儿等活动,从而获得温暖的友情和美满的婚姻,最终获得亲密感。这种亲密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自我认同能力,如果达不到亲密程度,一个人将不得不生活在孤独感之中,因此,亲密感的发展程度对个人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阶段属于案主成年的早期,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当前的价值系统,并开始关注社会对于自身的意义及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其中独立决策成榱税钢髟谡庖唤锥畏⒄沟闹匾目标,尤其是在学业选择和两往方面。认同的持续发展,导致案主开始不断地探索生活、追求目标和不懈努力,这表现为案主坚持了原有考研的理想,并积极地投身于考研复习当中,希望通过考研来获得自我肯定与认同。同时,案主正处于恋爱时期,有着自己希望能够结婚的伴侣,同时鉴于案主学龄时期的家庭关系结构破裂的影响,案主在与异往过程中,希望通过组建自己的婚姻家庭来获得情感上的慰藉,弥补原有家庭所造成的情感上的缺失,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作为人生伴侣,从而在婚姻与家庭中进行角色的转换,丰富自身的阅历,并学会承担更多的责任。
4 小结
从案主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每一时期都可以看出案主身心成长的过程。虽然案主在学龄时期,由于父母的离异导致了家庭关系结构的破坏,对案主来说造成了身心上的重大创伤,但案主更多地是希望从母亲身上得到肯定与认同,希望能够在家庭关系结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且希望从家庭这个首属群体中获得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案主在与同伴群体交往的过程中,从最初表现为与同学打架到最终与同学建立亲密的同伴关系,这说明案主对同龄群体这种亚文化的肯定与认同,从而获得自我认同感,进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案主的认知能力也逐步提高,对自我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与认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案主姥姥对其的帮助,无论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是精神上的支持,都为案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持网络,推动了案主的成长。从案主成年早期的婚姻家庭观念可以看出,案主希望能够尽快地成立属于自己的小家庭,并拥有一个健康合理的亲子关系网络,可见在案主心中,传统的家庭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案主的成长。因此,案主也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范明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接闪器;防雷引下线;接地装置;
引言:管线暗敷设随着现代电子产业的发展和大规模智能化建筑的兴起,建筑电气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类管线将越来越多,对防雷、防电磁脉冲等保护措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设备设计中的一部分,建筑电气设计与其他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基于这一点,将分几个方面对电气设计、施工中与结构相关的若干问题加以讨论。
1 利用建筑中的结构钢筋进行防雷与接地
在《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多次提到在防雷设计时,应优先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钢筋或钢结构等自然金属,作为防雷装置的一部分,使得在保证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能兼顾经济性。因此,如何利用建筑物的金属导体是防雷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1.1屋面结构与接闪器。现代建筑艺术除了追求立面上丰富多彩的线条外,对建筑物顶部造型也力求变化。由于新颖的薄壳、双曲面网架等大量运用,屋面已经不能再简单的分为平屋面和坡屋面,这给防雷设计带来一定难度。在设计中除了应按《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附录二要求的在屋顶外沿和突出部位等易受雷击处设置避雷带外,直接将屋面结构钢筋作为避雷网的一部分也非常必要。
出于防水抗裂考虑,屋面结构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其钢筋由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组成,配筋较密,连接点较多,并且板钢筋均与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通路。突出屋面的塔楼、楼梯间等也均通过钢筋混凝土柱或构造柱与下层结构相连。因此,当利用建筑本身的钢筋作为接闪器时,在结构钢筋连接的关键部位如柱内钢筋与梁钢筋绑扎点处进行焊接,即可满足形成电气通路的要求,也就是GB50057-94第3.3.5条条文说明中指出的:“在雷电流流过的路径上,有一些并联的绑扎点时,就会是安全的”。该条文说明同时指出:“利用屋顶钢筋作为接闪器其前提是允许屋顶遭雷击时混凝土会有一些碎片脱开及一小块防水,保温层破坏”。这对屋面结构损害不大,不会影响到建筑物安全。
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是,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如金属架、广告牌、旗杆、太阳能热水器、冷水塔、航空障碍灯等,除了其尺寸应符合GB50057-94第4.4.1条及4.1.2条规定外,由于上述金属物通常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屋面板上,或固定于素混凝土基础上,故需通过可靠的电气连接使其形成电气通路。突出屋面的非金属物,按GB50057-94第3.3.2条规定应安装接闪器并与屋面防雷装置连接。
1.2利用混凝土柱、墙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不同结构形式的各类建筑中均设有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柱,如在砌体结构中设置的构造柱,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的框架柱、剪力墙等,柱中钢筋直径按《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3.2条规定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纵向钢筋最小为4?准12,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柱配筋通常采用Φ14以上螺纹钢筋均可满足GB50057-94中第3.3.5及4.2.1条要求。柱中钢筋的连接形式通常采用绑扎连接、焊接和机械连接,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规定,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因此,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在土建中如果是采用对头碰焊的(在工程中常用的焊接形式有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均属于对头碰焊),应在碰焊处按规范补焊搭接圆钢。
1.3利用基础地梁作为接地装置。建筑物地基的形式可分为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箱形基础、桩基础以及复合地基。按GB50057-94第3.2.4条、第3.3.5条、第3.4.3条、第4.4.3条规定,接地装置应在地面50cm以下,第4.3.5条还规定: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当小于3m时水平接地体局部埋深不应小于1m或采取绝缘保护措施。建筑物基础埋深通常由基础自身高度、地面下预埋管线高度及防冻防腐蚀深度等因素决定,一般均大于0.5m。但是在如图1所示的砌体结构中,墙下条形基础由于建筑防水要求,基础圈梁通常设置于标高-0.060处,以代替防潮层,因此不能作为接地装置。而柱下条形基础及筏形、箱形基础在基础底面设有肋梁,柱下独立基础及各种类型的桩基础均设有基础拉梁或承台梁,以上都可满足作为基础接地体装置的要求。
2 电气管线的预埋与结构布置
电气管线的敷设方式分明敷和暗敷两种。明敷是将管线安装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对结构影响不大,而暗敷则完全不同。暗敷中,电气管线的预埋是建筑安装工程中的重要部分。电气预埋管线的特点是根数多,平面布置复杂,特别是在墙体中的垂直预埋管线和在楼板中的水平预埋管线由于削弱了结构构件截面,对结构构成一定影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2.1垂直预埋管线在结构墙体中的敷设。当垂直预埋管线埋设于在钢筋混凝土柱或者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时,敷设方法相对简单,仅需将线路套管改为钢管,并与结构钢筋绑扎固定,防止在浇筑振捣混凝土时偏位。由于电气管线直径较小,对混凝土墙、柱影响不大,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但是,当管线垂直埋设于砌体墙体中时,埋设方式相对复杂,这也是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矛盾较多的地方。结构墙体的形式主要有砌体结构中的承重墙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非承重填充墙,下面就这两种情况分开讨论。
(1)在砌体结构承重墙上的埋设。砌体结构包括砖砌体、混凝土砌块砌体、石砌体等。首先,在砌体结构中不允许开设水平及斜向通槽,水平预埋管线通常埋设于每层圈梁中。埋入墙体的垂直预埋管以前均直接在墙体上剔槽敷设,但是这种做法会对结构墙体造成损伤,特别是当并列埋设的管线较多时,对整个墙段的承载能力都有影响。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第6.2.14条“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不宜在墙体中穿行暗线或预留、开凿沟槽,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按削弱后的截面验算墙体的承载力”。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在砌筑砖墙时留下120深凹口,宽度可按并列管线数量采用一砖或半砖,待管线预埋后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
当采用空心砖或混凝土空心砌块时,也有一种方法是利用砌体中的孔洞埋设管线,按GB50003-2001中第6.2.14条注“对受力较小或未灌孔的砌块砌体,允许在墙体的竖向孔洞中设置管线”。但实际上常用的KP1型多孔砖孔径约20mm,DM1型多孔砖孔径约18mm,都较小,而且砌块较重,组砌时要求灰缝错开,故此方法施工不便。
当墙体为半砖墙时,按照规范,在半砖墙内不准暗敷管线,如不可避免,则采用局部加设混凝土构造柱的形式,将管线埋设于柱内。
(2)在混凝土结构填充墙上的预埋。混凝土结构中的填充墙仅承担墙体本身的自重,常用的有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等,此类材料的特点是强度低,自重轻,即使发生破坏对主体结构也无影响。因此,在填充墙上的预埋仅仅需要考虑抗裂、隔声等因素,在填充墙上开槽不宜超过墙体厚度的一半。
2.2水平预埋管线在结构楼板中的埋设。结构上楼盖主要有预制装配式楼盖、现浇混凝土楼盖以及无梁楼盖、肋形板楼盖、叠合板楼盖等,由于前两种形式较为常见,这里仅针预制装配式和现浇混凝土楼盖两种形式加以讨论。
(1)水平预埋管在预制装配式楼盖中的埋设。预制装配式楼盖包括预制双向预应力大楼板和预制预应力空心板,通常使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虽然按板的受力钢筋种类分有冷拔低碳钢丝、冷轧带肋钢筋等区别,但板的截面形式及受力钢筋排布形式基本相同。在预制板楼盖中布置管线需要预先向结构专业了解预制板的布置方式使管线沿预制板中圆孔或板缝布置。需要注意的是,在圆孔中布置管线时,引出凿孔要避开板受力主筋位置。当管线沿板缝布置时,由于通常板缝宽度为20~30mm,预埋管线会导致灌缝难以密实,可与结构专业商量采取40~50mm板缝,在板缝中附加一根?准12钢筋加以解决。
(2)水平预埋管线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的埋设。随着混凝土材料变化和施工技术的进步,现浇混凝土楼盖成本逐步降低,施工工艺逐步简化,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电气管线在现浇板中的平面布置方式较为灵活,但应注意不宜将管线在现浇板内交叉,也不可并排布置,同时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部分第5.1.9条中指出: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内的电线管最大外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这是由于现浇板的板厚一般为80~150mm,管线对混凝土截面的削弱比较大,而且通长的管线会在混凝土板内造成薄弱带,处理不慎就会引起混凝土板开裂,或留下工程隐患。
在现浇板中敷设的水平预埋管也应采取预防机械损伤措施,埋设于现浇板内的管线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
【关键词】砖砌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砖砌工程中,很多质量问题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每个因素都不是很难解决和处理的,最重要的就是项目部的成员必须重视起来,发挥施工项目管理的作用,针对发生的问题在施工之前必须认真交底并在施工中有保证质量的控制措施,让每一名参与的施工人员都清楚通病产生的原因,保证施工质量意识,和通病对工程及自身经济效益的损害,整个施工现场都有这样的氛围,则在很大程度防治通病的产生。
二、影响砖砌体质量的因素
1.砂浆的强度因素
砂浆强度不能保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未严格按配合比配置 水泥过期或砂及外加剂质量低劣;施工中放置时间过长,未及时搅拌处理。
2. 组砌方法灰缝、砂浆饱满度的因素
砖混结构中砖砌体是建筑物主要的承重构件,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因此要考虑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砌体中的丁砖数量多.就能增强横向拉结力。砖砌体工程中影响砌体强度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水平灰缝和砂浆饱满度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的砌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砖与砂浆的接触面积减少,造成砖砌体承受集中荷载.致使砖砌体处于复杂受力状态。当砖处于受弯、受剪和局部受压状态时,容易造成墙体开裂.使砖砌体提前丧失承载荷载能力,满足不了设计的要求。
3. 墙体留搓、接搓错误的因素
留搓、接搓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接搓部位砖体强度.影响结构整体性.对于抗震设防的建筑物更是一个关键问题。砖砌体留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内外墙不同时砌筑已成普遍现象.砌墙时随意留搓甚至留阴搓;构造柱马牙搓不标准,甚至搓口以砖渣、建筑垃圾填砌。
其二,留直搓时,也不按规范规定设置拉结钢筋;如采用冷拔钢丝作拉结筋.拉结钢筋长度不够拉结筋的间距不保证,拉结筋的末端也不加工程90度弯钩等等:接搓质量马虎,接搓处砖不顺直砂浆也不饱满.有的几乎没有砂浆。
4.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做法
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做法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建筑物整体性。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砖混结构房屋建筑中,纵横墙交接处及外墙转角处需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构造柱周围的砖砌体需砌成马牙搓,使砖砌体能与构造柱衔接牢固形成整体。但现在却有不少施工人员在砌筑马牙搓时搓口高度、深度不一,在浇注构造柱混凝土前 不清理砌砖时落入构造柱中的砂浆或垃圾.致使构造柱出现夹层.甚至有断柱的情况。
三、砖砌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防治措施
1.砂浆强度偏低、不稳定
(一)砂浆强度偏低有两种情况。一是砂浆标养试块强度偏低;二是试块强度不低,甚至较高,但砖体中砂浆实际强度偏低。试块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计量不准或不按配比计量;水泥过期或砂质量低劣。由于计量不准,砂浆强度离散性必然偏大。
(二)针对砖砌工程中砂浆强度偏低并且不够稳定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的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表现在要加强对各种计量的控制和管理。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据笔者所遇到的问题,砂浆的实际强度难以满足施工的要求,在进行砖砌施工时候没有能够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对砂浆的配合比做出调整,其二就是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一些人员违背了职业道德,为了节省成本,有意的缩减水泥的用量,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弄虚造假,同时,为了应付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送样试块另行配制。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同时,要严格执行现场检验的各种规范和制度。
2.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
(一)砂浆和易性差主要,表现在砂浆稠度和保水性不合规定,容易产生沉淀和泌水现象一,铺摊和挤浆较为困难,影响砌筑质量是水泥标号高而用量太少,塑化材料质量差,砂子过细,以及配制砂浆无计划,存放时间过长等。
(二)增强砂浆配制计划性,随拌随用,灰槽中的砂浆经常翻拌清底。
3.砌体组砌方法错误
(一)砖墙面出现数皮砖同缝、里外两张皮,砖柱采用包心法砌筑,影响砌体强度,降低结构整体性。
(二)加强工人技术培训,严格按规范方法组砌,缺损砖应分散使用,少用半砖,禁用碎砖。
4.灰缝砂浆不饱满
(一)砌体灰缝饱满度很低,水平缝低于80% ,坚缝脱空、透亮、无砂浆,直接影响砌体强度,是外墙渗漏的一个隐患,清水墙采用大缩口铺灰减小了砌体承压面积。
(二)改善砂浆和易性,砖应隔夜浇透水,严禁干砖砌筑,铺灰长度不得超过50厘米,宜采用“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的“三一砌砖法”。
5.清水墙面灰缝不平直
(一)游丁走缝,封面凸凹不平水平灰缝弯曲不平直,灰缝厚度不一致,垂直灰缝歪斜,灰缝宽窄不匀,丁不压中,墙凹凸不平。
(二)砌前应摆底,并根据砖的实际尺寸对灰缝进行调整;采用皮数杆拉线砌筑,以砖的小面跟线,拉线长度超长15至20米)时,应加腰线;竖缝,每隔一定距离应弹墨线找齐,最好用线锤引测,每砌一步用立线向上引伸,立线水平线与线锤应“三线归一”。
6.墙体留搓错误
(一)砌墙时随意留直搓,甚至阴搓,构造柱马牙槎不标准,槎口以砖渣填砌,接槎砂浆填塞不严,影响接槎部位砌体强度,降低结构整体性。
(二)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对留槎作统一考虑,严格按规定要求留槎,采用退槎砌法:马牙槎高度;标准砖留五皮,多孔砖留三皮;对于施工洞所留槎,应加以保护,防止运料车等碰撞槎子。
7.拉结筋被遗漏
(一)构造柱及接槎的水平拉结钢筋常被遗漏,或没按规定放置;配筋砖缝砂浆不饱满,露筋年久易锈。
(二)拉结筋应作为隐蔽检查项目对待,尽量采用点焊钢筋网片,适当增加灰缝厚度。
8.基础轴线移位
(一)内墙条形基础与上部墙体;常易发生轴线错位。若在正负零处硬调正,会使上层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影响受力;若不调正。与设计不符。
(二)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外角处应设龙门板,并妥善加以保护;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方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基础大放脚收工砌完后,应拉通线重新核对调正,然后砌筑基础直墙部分。
9.基础标高偏差
基础砌至正负零处,往往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影响地坪标高及上部墙体高度,控制原因是:基层标高控制不准,大放脚宽度大而数杆无法贴近,以及铺灰面积太大,砌筑速度跟不上,致使砂浆水分被晒干,无法挤压至规定灰缝厚度。
四、结束语
在砖砌工程施工过程中,其质量通病将会对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现场最重要的还是加强法制观念、加强现场管理、严格现场检查和检验制度,才能减少砖砌体施工中的通病,达到满意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游德坤 轻质砖砌体施工质量通病的分析和防治措施[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0年19期
[2]-尹胜威,吴良,张健 对砌体工程质量通病技术分析与防治之我见[期刊论文]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7年2期
[3]韩德民,于文忠 轻质砖砌体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期刊论文] 《硅谷》 -2009年7期-
关键词:住宅建筑,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1.现浇砼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防治
近年来,住宅建筑的楼面板和屋面板,已由现浇砼板代替了预制砼空心板,房屋的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应力、温度影响、砖混结构施工的特殊性等因素,部分新建住宅楼房的现浇砼楼板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并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住宅建筑现浇砼楼板裂缝问题,已逐渐成为住宅建设的质量通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有效防治,避免在今后新建住宅中继续产生。防治现浇砼楼板裂缝,是当前提高住宅建设工程质量,消除住宅质量隐患的重要工作。
1.1现浇砼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1)设计方面。住宅平面布局较长、不规则,伸缩缝、后浇带设置不合理;楼板中预埋线管多,引起楼板混凝土厚度减小;楼板厚度较小,刚满足设计计算要求,未考虑其他因素;楼板采用单层钢筋,在支座处配置负弯距钢筋,钢筋间距较大,未考虑其他因素;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大于C30等。
(2)材料方面。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粉煤灰掺量大;混凝土水灰比大,施工采用混凝土泵输送,为增加可泵性,提高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中的细骨料为细沙或特细砂,且含泥量较大等。
(3)施工方面。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养护不到位,浇水养护不够;混凝土浇捣时振捣不到位;楼板钢筋保护层未控制好,楼板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楼板中的线管处未采取加强措施;主体施工周期过快,模板支撑拆除早,砖、钢筋过早放在楼板上,局部集中荷载较大等。
1.2现浇砼楼板裂缝控制防治措施
(1)设计方面。住宅建筑平面应尽量规则,避免平面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应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住宅长度较长时,要合理布置伸缩缝、后浇带;当楼板中的线管较多时,应适当加大楼板厚度,保证混凝土的有效截面高度,并在线管上方设置钢筋网片保护。
(2)材料方面。应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并控制掺合料掺量,粉煤灰用量不要超过水泥量的l5%;混凝土水灰比要控制,用水量不得大于180公斤/立方米。保证现场浇捣时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5厘米以下;控制好混凝土中的细骨料,不得用细沙或特细砂(Uf≥2:3),尽量杜绝细骨料的含泥量。
2.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墙体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工程质量、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2.1裂缝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1)温度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口边的正八字斜裂缝,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以及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免费论文参考网。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面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膨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问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2)干缩裂缝。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免费论文参考网。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需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但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对于砌块、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3)温度、干缩及其它原因的裂缝。免费论文参考网。对于烧结类块材的砌体最常见的为温度裂缝,而对非烧结类块体,如砌块、粉煤灰砖等砌体,也同时存在温度和干缩共同作用下的裂缝,其在建筑物墙体上的分布一般可为这两种裂缝的组合,或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裂缝现象,其裂缝的后果往往较单一因素更严重。
2.2防治的主要原则
(1)工程设计前需了解建筑场地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情况,尽可能地对建筑场地进行详细的勘察,弄清地质条件。
(2)在一般情况下,房屋的体型应力求简单,尽量避免平面凹凸曲折、立面高
低起伏。房屋的长度(或分段长度)与高度的比值应尽可能减小。
(3)在结构设计中,房屋承重结构的布置应详细研究。尽量使各部分荷载能较均匀地传递到地基,避免某一部分受力过于集中。
(4)基础设计应遵循设计规范的规定,坚持按变形计算地基的原则,并采取适当措施调整房屋各部分的沉降值。如调整天然地基上基础的大小、形状和埋置深度等,以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
(5)保证施工质量,遵守施工操作规程,加强材料配制等方面的管理。
(6)采取防裂措施时,应明确各类房屋具有不同程度的防裂要求,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防止片面性。
(7)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并在屋面设保温隔热层。
(8)楼(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
(9)遇有较长的现浇屋面混凝土挑檐、圈粱时,可分段施工,预留伸缩缝,以避免砼伸缩对墙体的不良影响。
3.结语
控制住宅工程施工裂缝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设计、施工、质监、监理等部门和单位的通力合作与积极配合。不能仅从某一方面加以控制,要科学合理地考虑各种存在的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予以防治,并依赖于科技进步,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丰富和完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唐岱新,龚绍熙,周炳章.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O02.
[2]王宗昌.建筑工程质量百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杨忠海.关于墙体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J].黑河科技,2003.
关键字:建筑;加固技术;纤维复合材料;钢;混凝土
Abstract: Th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 structu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 This paper analyzes concrete structures, masonry structures, steel reinforc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methods, and outlook the technological trends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reinforcement.Key words: construction;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fiber composites; steel; concrete
中图分类号:TU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
一、建筑结构加固的常用技术
1、混凝土结构加固
(1)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
混凝土置换加固法: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重置(置换)加固,处理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存在施工时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
粘贴钢板加固法:特点是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如梁、板等水平受力的构件。
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该方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用钢量较大,工艺复杂,且不宜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0℃以上高温场所;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常应用于竖向受力构件:混凝土柱、短墙或其它异型柱。
加大截面加固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加固;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具有耐腐浊、耐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用、维护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要专门的防火处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构筑物。
锚栓锚固法,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60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的改造、加固;不适用于已严重风化的上述结构及轻质结构。
绕丝法: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不足的加固,或需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场合。
(2)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
预应力加固法。该法能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不仅使加固效果好,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但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适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结构的加固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但在无防护的情况下,不能用于温度在600℃以上环境中,也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
增加支承加固法。该法简单可靠,但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可能减小使用空间;适用于具体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2、砌体结构加固
(1)砌体结构的直接加固方法
外包钢筋混凝土层(又称“夹板墙”)加固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砌体加固后承载力有较大提高,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柱、带壁墙的加固;其缺点是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钢筋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提高承载力不如前者;适用于砌体墙的加固,有时也用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带壁柱墙时两侧穿墙箍筋的封闭。
增设扶壁柱加固法:属于加大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亦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承载力提高有限,且较难满足抗震要求,一般仅在非地震区应用。
(2)砌体结构的间接加固方法
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属于传统加固方法,其优点是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和湿作业少,受力较为可靠;适用于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却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力的砌体柱的加固;其缺点为加固费用较高,并需采用类似钢结构的防护措施。
预应力撑杆加固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砌体柱的承载能力,且加固效果可靠;适用于加固处理高应力、高应变状态的砌体结构;其缺点是不能用于温度在600℃以上的环境中。
3、钢结构加固
(1)改变结构计算图形
对结构可采用下列增加结构或构件的刚度的方法进行加固:a.增加支撑形成空间结构并按空间结构验算;b.加设支撑增加结构刚度,或者调整结构的自振频率等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改善结构动力特性;c.增设支撑或辅助杆件使结构的长细比减少以提高其稳定性;d.在排架结构中重点加强某一列柱的刚度,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以减轻其他柱列负荷;e.在塔架等结构中设置拉杆或适度张紧的拉索以加强结构的刚度。
对受弯杆件可采用下列改变其截面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a.改变荷载的分布,例如将一个集中荷载转化为多个集中荷载;b.改变端部支承情况,例如变铰接为刚结;c.增加中间支座或将简支结构端部连接成为连续结构;d.调整连续结构的支座位置;e、将结构变为撑杆式结构;f、施加预应力。
对桁架可采取下列改变其杆件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a.增设撑杆变桁架为撑杆式结构;b.加设预应力拉杆。
(2)加大构件截面的加固
采用加大截面加固钢构件时,所选截面形式应有利于加固技术要求并考虑已有缺陷和损伤的状况。
二、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趋势
1、钢丝网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固法
用钢丝网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虽然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仍处于开创性研究阶段,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更属刚起步。现实中采用无机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粘贴钢丝网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方法,比起用有机胶做粘结剂的方法有其独有的优势(砂浆与基材间有更好的相容性、协调性、相互渗透性,而且比有机加固片材抗老化、耐火、耐久性更好),其应用前景较好。
2、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的发展趋势
分析行业内流行的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方法,其有待解决的共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纤维材料加固构件的长期受力性能的深入研究;2)纤维材料对节点加固性能的研究;3)用纤维加固的结构在较高温度下强度严重退化,如何改进加固材料性能和加固构件的防火耐温措施是有待研究的课题;4)加强非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材料加固构件的试验及理论研究;5)抗疲劳加固问题的理论研究;6)如何简化施工工艺,加强质量保证,降低工程造价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
关键词:基坑工程;综合楼;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检测加固
随着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基坑工程愈来愈复杂,开挖面积及深度越来越大,如福州的新世纪大厦,其基坑开挖深度达24m,上海的港汇广场,开挖面积约50000m2[1];但是,基坑工程导致周边建筑物异常的事故时有发生;基坑开挖,导致周围土体应力状态发生改变,临近建筑物地基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其发生倾斜,构件开裂破坏,影响安全使用[2]。本文以重庆市某工程实例为背景,研究了基坑开挖及降水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分析了房屋异常的内因与外因,对该工程提出了加固方案。
一 工程地质概况
1.1 工程概况
重庆市某综合楼属于混合结构,底部三层框架,上部为八层砌体住宅结构,如图1.1所示。地基持力层采用粉质粘土层,建筑基础为两阶交叉肋梁筏板基础。
临近拟建项目的基坑与综合楼的平面关系如图1.2所示。该项目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该区域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地下水位较高,进行大面积基坑开挖后,抽取了大量地下水。基坑开挖后,毗邻房屋墙体、楼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且裂缝在不断的加宽和出现新裂缝。
1.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资料得知,建设场区的岩土层由上至下为:
杂填土(Q4ml):杂色。由灰渣碎块石、建筑垃圾等物混填而成,稍湿。
粉质粘土(Q4al):土层中含粉细砂粒及岩屑碎片,系冲积成因,呈可塑状态。
该区上覆土层为杂填土与粉质粘土,其厚度很大(26.00m~28.00m)而强度不是很高,用粉质粘土层作基础持力层[3]。
二 建筑物的异常现象及原因分析
2.1 构件裂缝
2.1.1 车库地面裂缝
检测记录该综合楼地下车库地面裂缝(如图 2.1所示),发现裂缝均呈横向分布特征,朝向基坑区域裂缝较为密集,裂缝分布区域地基有较为严重的欠密实现象,裂缝由地基塌陷拉裂而成。
2.1.2 混凝土墙体、砌体结构砖墙裂缝
在理论上,框架结构填充墙不受力,当框架填充墙上产生裂缝时,究其原因是由框架梁、柱产生整体变形导致框架节点区域出现塑性铰,填充墙受到挤压引起开裂破坏。墙面上一般产生“之”字型裂缝和分叉形树枝状裂缝[4],从力学角度分析,由主拉应力大于抵抗开裂的墙体强度所致,框架填充墙裂缝如图 2.4所示。
支撑整栋房屋的下部地基会发生压缩变形,当地基中部地基坚硬而端部软弱,建筑物端部沉降大于中部时,会形成负弯矩,就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产生附加应力。当这些附加应力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
2.2 地基探测
本次雷达波法检测采用美国地球物理公司(GSSI)的SIR-2000型地质雷达,对该综合楼的地下室及其地基进行检测。重点检测该建筑筏板及地基梁受损情况,地基土密实、挡墙后填土脱空、富水情况等。
结论为:地基欠密实,部分充水严重[5]。
2.3 倾斜现象
根据该建筑的裂缝规律等情况,推测该建筑可能有倾斜情况发生,故使用全站仪(蔡司C20A型)对该建筑的部分外墙角点进行了垂直度检测。
检测发现,靠近基坑一侧外墙转角上部砖砌体26m高度范围的墙体倾斜量最大为54mm,见表 2.1。
自身建筑物地基存在软弱层,局部充水较为严重外,临近项目大面积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大量抽取地下水,改变了周边建筑地基的土体应力、含水状态,导致土体重新固结沉降,从而使得该综合楼的地基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房屋发生倾斜。
三 加固方案
在分析各种裂缝产生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综合楼加固设计思路。对该综合楼进行加固时,首先加固地基基础,增强基础抵抗变形的能力,提高整体刚度;然后,针对综合楼底部框架空间刚度变化不均匀,加固框架结构;对于上部砌体结构,依据裂缝出现位置及严重程度,采用圈梁及构造柱加固,加强砌体结构整体稳定性。
3.1 地基加固
地基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悬孔桩加固方法[6],由于筏板下部地基土富水,上阶筏板下地基土的部密实现象对上部建筑的影响更大,故主要对该建筑两个端部上阶筏板下部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增强其密实度,减小端部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
3.2 框架加固
由于综合楼底部框架结构的刚度不均匀性,适当增设剪力墙[7],对部分纵向框架增设腹杆,把框架变为桁架,以增强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纵向整体性。
3.3 砌体加固[8]
对上部砌体结构,部分增设构造柱和纵向水平拉梁,特别是原有拉裂现象区域和薄弱区域,以增强上部建筑的纵向整体性;对砌体结构部分预制板支座有错动的增加支座宽度。
四 结论
本文以重庆市某既有综合楼工程为例,对其房屋进行了异常检测鉴定,分析了裂缝及房屋倾斜的成因,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该综合楼平面刚度变化不均匀,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差,检测出地基欠密实,部分充水严重,虽然采取筏板基础处理,但主次地基梁交界区域欠密实。
2)临近拟建新项目工程大面积基坑开挖,大量抽取地下水,改变了地基的土体应力状态,导致土体重新固结沉降,筏板基础的整体性优点未能充分发挥。
3)通过对底部框架结构、上部砌体结构及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投入使用至今三年,尚未发现房屋裂缝和倾斜等异常现象,说明加固处理效果佳。
参考文献
[1]敖斌.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2009.
[2]李进军,王卫东,邸国恩等.基坑工程对邻近建筑物附加变形影响的分析[J],岩土力学,2007(28):623-62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胡春英.黏土地基膨胀导致桩身倾斜引起结构裂缝分析[J],山西建筑,2011(4):84-85.
关键词:房屋渗水,施工过程,处理措施
近几年商品房的生产速度,突飞猛进在发展,中国的每个地区都能看到成片开发的楼盘耸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也给城市增添了色彩。但近几年我们也从报纸、电视台里频频看到房屋渗水的报道。
造成房屋渗漏水因素很多,都是我们能在施工中克服的,在50和60年代施工的房屋,外墙并没有粉刷但却很少有渗水的,且延续使用的“秦砖汉瓦”式简单建筑材料,现代我们拥有先进的施工方法,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但造成房子渗水还频见于报端,下面从施工过程中分析控制房屋渗水:
1.房屋渗水易发生的部位
房屋渗水我们常看到都在这样的部位:雨水在窗框周边向内侧渗透、山墙从外向室内渗透部位不定、卫生间、厨房地漏处、管道周边、楼板向下渗水、屋面、女儿墙向室内渗水等,这些部位渗水是主要的。
2.施工过程中留下渗水的隐患
2.1 主体施工包含了框架和砌体围护结构,砌体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房屋的渗水。主体施工卫生间预留洞口不准确,后来安装管道时强行打凿砼楼板,造成楼板裂缝。原结构施工缝不当也是造成楼板渗水的原因之一。
2.2 厨房、卫生间管道、排烟道安装后灌缝随意填塞。
2.3 外墙砌体施工水平灰缝不饱满、竖缝假缝多,外墙与柱和梁底结合处处理不到位。
2.4 外墙洞口如:窗台、檐口没有做滴水形成倒泛水。屋面节点处理不妥造成墙体渗漏,高层屋面与外墙面联系尤其紧密,尤其是一头(防水层的收头),二缝(变形缝和分隔缝)三口(水落口、出入口、檐口)和四根(女儿墙根、设备根、管道根、烟囱根)等泛水部位的细部构造处理不当,把关不严,也容易造成外墙的渗漏。
2.5 外墙粉刷层没有按施工规程施工,一次成活。砂浆强度不足造成粉刷层空鼓、开裂,粉刷用砂含泥量大,水泥安定性有问题。
2.6 外墙粘贴面砖勾缝材料质量差,勾缝不密实,有砂眼和裂缝。施工人员施工时不是在勾缝而是在粉缝。
2.7 面砖在女儿墙顶没有用水平砖压竖向砖。女儿墙顶避雷带连接杆件是在压顶上钻孔直接插入其内,孔内没有做防水处理。在屋面与女儿墙、山墙交接处常发生裂缝。
2.8 屋面渗水都是从管道边、楼板开裂处渗入室内。
2.9 外墙保温层不正确的施工也是造成外墙渗水的一个原因。
3.施工中应该注意采取的措施
3.1 卫生间、厨房、预埋管道、烟道洞口施工
卫生间、厨房的预留洞口,在结构施工阶段,预留洞口要比实际构件尺寸边长大100 mm左右。在构件安装完成后,采用吊模的方式浇灌预留洞口周边砼,该砼要比原结构砼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并在其内参水泥用量8~10%的UEA膨胀剂,预留洞处浇灌的砼要低原结构面20mm,拆模时要清除吊模用的铁丝,然后将预留20mm深的凹槽内注满水,观察24h看洞口下周边是否渗水。论文格式。不渗就用1:2的水泥砂浆填满,渗水先将大流动性的水泥浆置于凹槽中,让其渗透到毛细孔中堵塞渗水通道,再试水直到不渗水为止,最后用砂浆填平。
3.2 结构施工时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砼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砼前,施工缝砼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砼,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3.3 外墙砌体施工
3.3.1 砌体目前使用的是节能墙体材料,有粉煤灰加气块、水泥多孔砖、粉煤灰砌块等,不管哪种墙体材料施工时要做到灰缝饱满密实,特别是竖向灰缝要灌密实。墙体砌筑前头天下午下班前将砌块湿水要淋透,第二天使用正好。
3.3.2 墙与柱、墙与结构梁底部要使用钢丝网(200mm宽的16#钢丝网覆盖并加以固定)或耐碱玻纤网布,来加强这些结合部位,保证在温度变形时,砂浆粉刷层不被撕裂造成空鼓和开裂。
3.3.3 窗户最好在内外墙粉刷后在安装,窗框尺寸周边要小洞口25mm,底部最好缩小30mm,以便保证出台泄水坡度。窗框四周用闭孔的发泡胶打实再粉砂浆,保证室内窗台高室外窗台20mm。涂料外墙,粉刷不准吃窗框,粉刷层离窗框留5mm打防水胶。饰面贴砖,面砖也不准吃框,同样留5mm,底层打玻璃胶,面层打防水胶。论文格式。窗台泄水坡度最好≥20%。窗楣可做滴水线或鹰嘴,滴水线里高外低,鹰嘴坡度也要达到20%。
3.4 外墙粉刷施工
加气块墙体粉刷前要将墙面清理干净然后湿水,用107胶水拌水泥浆作为界面处理剂涂刷在墙体表面,以增强粉刷层粘接度。正式粉刷前一天下班前,在第二天粉刷的墙体部位浇水湿透,粉刷时再撒花水润湿就可以开始大面积粉刷,粉刷用1:2.5的水泥砂浆,不能一次成活,须分两到三次成活,每次厚度不要超过10mm。第二次粉刷一定要在第一遍粉刷层终凝后进行,依次类推完成粉刷。粉刷完成后待砂浆终凝就浇水养护3~5天。根据气候和施工条件确定养护时间。
3.5 外墙面砖施工
时下外墙面砖使用的很广泛,但面砖外墙渗水现象也普片,外墙上面砖刷防水涂料污染外墙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外墙面砖出现空鼓,形成储水囊,面砖勾缝砂浆强度等级低形成很多毛细孔,遇到大雨时雨水会从毛细孔渗透。外墙面砖完成后要浇水养护3天以上再勾缝,勾缝的材料用1:1细砂(平均粒径<0.25mm)水泥砂浆,不要用纯水泥净浆勾缝,砖缝设计应控制在6~8mm为宜。纯水泥净浆勾缝容易开裂渗水,杜绝不负责任的粉平缝的做法,最好的勾缝材料是用1:1聚合物水泥砂浆。勾缝完成后必须要养护若干天。
3.6 屋面找平层施工
坡屋面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平屋面其找坡层、找平层分层施工前均应将下一层表面清理干净,凸出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平,不得影响各层的有效厚度。
找坡层按坡度要求,拉线找坡(2% ),20mm厚1∶2.5 水泥砂浆面层施工时,应先按1~2m 间距贴灰饼,并设置分格缝,缝宽20mm,分格缝从女儿墙边开始留设,间距≥6m, 分格条用木条制作,砼铺设前用砂浆临时固定,铺灰后留在缝内,1∶2.5 水泥砂浆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杠按灰饼刮平,用木抹子搓平,铁抹子压光。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后应注意浇水养护。缝内填密封材料。
基层与女儿墙、山墙、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水泥砂浆找平层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130mm,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找平层应做成略低的凹槽。避雷带连接杆件在压顶上最好是提前预埋。
3.7 外墙保温开裂渗水
外墙采取局部保温的方式的渗水最为常见,主要是结合部位开裂引起雨水渗透导致外墙渗水。保温层开裂的原因:直接采用水泥砂浆做抗裂防护层,因为其强度高、收缩大、柔韧变形性不够,引起砂浆层开裂。另外砂的粒径过细,含泥量过高,砂子的颗粒级配比不合理也造成开裂渗水的因素。论文格式。
4. 结束语
外墙渗水现象不是顽症,是可以控制的,这就需要工程建设施工参入的各方,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施工方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须务实的进行施工交底,同时施工方现场管理人员要坚持持证上岗制度,施工中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都要认真的检查和落实每道工序施工质量,做到了这些,笔者认为让购房业主困惑的渗漏水问题是可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