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1:42
导语:在坚定文化自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关键词:女大学生;心理障碍;原因分析;疏导策略
一、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人格心态
1.自卑。女性心理的最大弱点是自卑,女大学生也不例外。据观察和了解,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她们关注自身的发展,渴望得到应有的位置,承担必要的责任,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着较高的职业意识和成就意识,希冀在学业方面及将来的职业领域追求与男生一样的成功。然而,她们对自身能力缺乏认识,自信心较男生弱,潜意识中的弱者心态,对女大学生自我才能的发挥构成了压抑,使她们不能有效地开发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
2.狭隘。受活动空间与接触人和事的限制,部分女大学生的心胸比较狭隘,她们的兴趣和利益关系往往局限于个人的狭小天地,视野狭窄,不能放眼全局、着眼社会,表现为多疑、嫉妒、记仇、爱传闲话等。事实上,女大学生相互间的嫉妒是其发展的最大天敌。在一个女生群体中一位女生出类拔萃,首先攻击她的往往不是男生而是女生,她们可以容忍男生超过自己,却容不得同性超过自己,这种狭隘自私的心理恰恰是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障碍。
3.生理。生理疾病也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些女大学生因各种原因患上疾病时,承受能力下降,往往烦躁不安、困惑不已,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失去信心,认为既增加家庭负担,也增加了学校、社会的负担,成了众人的累赘,以致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而不能自拔。
(二)思想观念
1.社会角色定位。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把女生放在从属、依赖、陪衬的位置上,对她们提出种种苛刻的要求。女大学生虽属知识女性,也会不同程度地受着这种传统的影响。
由于社会文化的偏见,男女大学生在成就期望上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越是在竞争性强、对个体具有重要价值的活动中,女大学生的期望越低。另外,女大学生往往比男生更加客观地估计成功的可能性,这种瞻前顾后的考虑,使她们过多地关注可能遇到的障碍,更加上社会文化的偏见,使女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
2.社会用人制度。近年来,社会改革蓬勃开展,这为女大学生才能的施展带来了机遇,为她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我国在改革传统政治经济体制的同时,受到冲击和震动最大的仍是女性。一方面,女大学生想勤奋学习、兢兢业业工作,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渴望自己成功;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又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弱点,不能立足现实,对自己期望值过高,形成一种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激烈矛盾的心理,产生迷惘、悲伤。
二、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策略
(一)强化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行为
1.重新认识,坚定自我。科学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心理上存在着性别差异,但在智力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只是在智力活动个别要素方面略有不同。而且,女性较男性而言,有明显的情感优势,观察力和觉知能力都强于男性。在动觉、自然观察、人格及其他交往等方面,女生亦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力,将自己的优势带人学习、工作、生活中去,使其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就会成为社会的强者。
2.更新观念,坚定信心。当前面临着瞬息万变、多彩多姿的历史转折的新时期,作为女大学生应该比男生更懂得正视现实的适者生存的含义,并学会让自己去适应新的思想观念、方法的要求,在适应的前提下求发展。作为女大学生必须闯过自卑的心理关,自觉地培养坚定的自信心。此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女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它有助于发挥女大学生的心理潜能,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女大学生只有保持健康的心理,才能使自己各方面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现实表明,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的社会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一种公平、合理、有序的社会机制正在形成,女性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
3.理顺关系,平衡心态。一方面,理顺学业、工作、生活的关系。女大学生既要有对理想、对学业的不懈追求,又要在工作生活中能摆脱对家庭、对他人的依赖,在学校、社会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出与男生相同甚至超过男生的业绩,才能赢得他人的赏识和重视。因此,女生应该采取积极健康的心态,力求做到学业、工作和生活完美统一。事实上,许多女生在评奖评优活动中,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令男生对女生刮目相看。另一方面,}l顷个人和他人的关系。现代社会需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尊重,力戒嫉贤妒能、文人相轻。
4.陶冶情操,增强魅力。魅力是内在修养的折射,是健康人格的体现,其特点就是自信、独立、德才兼备。针对女大学生这一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引导她们树立立志成才的理想和信念,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净化心理环境,用高尚的思想品德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觉抑制各种不良影响,做到内外兼修,且内修重于外修。其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比赛、科学研究、书画展览、文艺活动等,展示自我,陶冶情操。最后,通过“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教育,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内容可包括大学生道德规范、责任、义务,女生的生理与心理,女大学生的劳动美、心灵美、行为美、言语美、气质修养美、仪态美,女性的成才,女性的社会角色等。
一、自信教育思想溯源
自信思想自古有之,且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辞海》对自信的解释是自己相信,信任自己。从历史的演变来看,“自信”一说源远流长,如《旧唐书・卢承庆传》中“朕今信卿,卿何不自信也”;《孟子》的“有诸己之谓信”;《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皆有相关阐述。近现代国内学者车文博、黄希庭、陈帼眉等亦有类似的论述。而国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信是为了满足自尊需要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果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沮丧的自卑感。―个具有足够自信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兰登认为,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与自我价值的感觉,反映的是一种对生活和幸福的体悟。
有诗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不论是个体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主观评价、自我评估、自我判断,也不论是生存自信、发展自信、成功自信等,它都是人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
二、自信的力量
自信有多大的力量?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快乐。它会激发我们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如同熊熊烈火可以焚烧困难,明亮智慧。奥里森・马登认为,成功者总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可见,自信在很大程度上的确能促进一个人的成功。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有不少的仁人志士的人生历程、创业经历都可见一斑。可见,自信可以把人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可以使人在黑暗中看到成功的光芒,可以赋予人奋斗的动力。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以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西方学者,曾断言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以科学家的自信探索精神粉碎了西方的“中国贫油论”。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30年里相继发现了大庆、大港、胜利、华北、江汉等油田。
对中学生而言,没有自信,怀疑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力,就会被自卑感所打倒;学习遇到困难,就会觉得无趣,没激情,进而选择放弃。若学生充满自信,就会对学习、生活充满热情,他们学习、生活的每一天都将是快乐幸福的。
三、自信教育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从宏观的角度看,有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力量和毅力,困难才有可能被战胜,目标才可能实现。从学习的阶段性看,高中阶段是学生步入成人行列思考问题成人化,掌握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经验的不断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尚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同时还会从社会现实中确认自己。但他们自信的自我调适和自我完善能力还很不足,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和升学竞争压力,以及可能出现的挫折和困难,或许缺少应有的心理准备。当因主观欲望过大而难以实现时,他们常常会陷入无所适从的情感危机中。鉴于此,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
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有“独二代”,有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有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等。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情感上孤独、自私,不懂得体谅他人,个性中有抑郁、自私、冷漠、缺乏自信等特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自信教育。从学生所在区域看,农村学生基础不好,素质不高,再加上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从而导致其不自信,有必要对其进行自信教育。从客观条件上看,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名校和优质中学毕业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越来越大,国内自主招生政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教学资源较为匮乏,等等,这些现存的教育差距迫使学校不得不去寻求突破。学校改变不了社会和家长,也改变不了客观条件,只能去改变教师、学生,让他们通过树立起自信心并加倍努力去争取更加光明的前途。因此,学校应构建以自信教育为主线,以课程、活动、环境为载体,以人文管理为依托的校园文化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学校应为学生创设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以自信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自尊、自强、自豪,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使其成为“爱国、明礼、友善、自强”的合格公民。
四、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
自信的校长构建自信的学校,自信的学校成就自信的教师,自信的教师培育自信的学生。
首先,从学校层面,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为使师资队伍在工作和业务能力等方面有足够的自信,学校应以教师幸福、快乐工作与生活为宗旨,追求一种文化管理,确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理念,营造宽松与高洁、明亮与清新的校园文化,让校园充满浓郁的人性化、人文化的色彩。同时,采取一系列提振教师自信心的学习、培训、激励的措施,让教师在充满人性化的氛围中坚定信心,幸福、快乐地工作。
其次,从教师层面,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努力打造充满自信的师资队伍,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各种平台,让他们有心情、有热情、有感情、有激情,坚定信心,走出“教书匠”的误区。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以“校长文摘”的形式,将好文章推荐给教师学习,且每年发给教师1-2册教育文献以帮助其提升理论素养。二是注重实践学习,提高教学实战水平。学校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以提升其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教学实战水平。组织全员参与编写《导学案》,举办“五环”课堂教学环境下的公开课、学科教学讲座,指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论著等。三是实施“三名”的激励策略。依托“名学生”的培养,塑造一大批“名教师”,以“名教师”为支撑创造有广泛影响的“名校”。激励教师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不断促进自身发展,打造一大批“名师”。四是促进年青教师成长,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平台,让他们实现“一、三、六、十”成长目标,即一年适应、三年合格、六年骨干、十年名师。
最后,从学生层面,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充分挖掘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让学生在校园(尤其是课改后的课堂)、校外(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多维、动态的教学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让他们能亲身体验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学习生活,使他们的潜能得到释放,个性得以张扬,真正品味到幸福而快乐的学习生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乡土及校史教育培育自信。福安虽为乡村,但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中国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主教罗文藻均是福安人士;福安一中的校友有五人曾参加两弹一星的研试工作,学校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连续三年高考居全省前茅,被誉为福建省高考“红旗单位”……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培育学生的自信。同时,学校要求学生高中三年在完成学科课程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完成学习习惯的养成、自学能力的提升等。通过一系列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的自信得到了更好的激发。
二是以国旗下的演讲培育自信。每周一国旗下的演讲主角由校长或教师换成学生,由教师的说教变为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分享。演讲活动按班循环进行,由政教处负责审稿,采取从小组、班级、年级到全校的梯级训练,激励学生全员参加。
三是以学生自主管理强化自信。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校园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校园这个小社会的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办法管理好,也让他们体验管理过程的艰辛,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全、稳定、舒适的社会环境,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自主管理每天由一个班级担任,且所有班级依次循环进行,内容包括校园公共卫生清扫、学生行为规范检查等。
四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与社团活动巩固自信。校园文化活动与社团活动是给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以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个体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自信。我校采取“六自策略”成就学生“自信的我”,即自主、自编、自导、自演,以及道具自备、实践场所自寻。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实际,开设模联社、科技创新社等五类近百个社团,实行课程化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让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社团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五是以特色校本课程提升自信。我校的“每周一歌”与“每天一跑步”“视听课”特色校本课程,是增强学生成功自信的法宝之一。“每周一歌”是根据学生的心态变化、自信程度如何、学习压力的大小和节假日教育活动,以及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选择主题歌曲,如励志歌曲、爱国歌曲等。“每天一跑步”是每天下午学生听到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后,自觉到操场跑步,男生四圈,女生两圈,跑完回家。“视听课”是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享受最大信息量的一个自信教育举措。这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展其视野,提升其自信。
论文摘要:屈原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格意识。屈原生活在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最为频繁活跃的战国中后期,从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圣贤意识、历史意识等思想意识可以明显地看到南北文化的精神特质在屈原身上的体现,战国“士”文化精神以及血缘、家族、宗法观念对屈原人格意识的生成影响颇深。屈原忧国、忧民、忧己的深厚的忧患意识以及他受孔、孟、庄生死观的影响同时又有所超越而做出的对死亡的坚定选择是其人格精神的重要体现。
0引言
屈原能成为世界文化名人,除了其作品具有“惊采绝艳”的艺术魅力之外,还在于他那可以“与日月争光”的人格魅力。综观屈原作品,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诗人在作品中反复表明的是,面对楚国黑暗的现实,自己将不改初衷,坚持高洁,上下求索,九死不悔。这表现出诗人强烈的人格意识。也许正因为如此,自汉以来,对于屈原人格的研究成为屈学的一大焦点。刘安、司马迁、班固、朱熹、黄文焕、王夫之等古代学者,虽然没有使用“人格”一词来评论屈原,但他们在忠君爱国的道德伦理层面对屈原的性格、气质、品行、能力等所作的高度评价对后世学者在屈原人格方面的研究影响颇深。自1906年王国维先生第一次将西方心理学“人格”概念导入屈原研究以来,现当代学者们多踵武王氏,以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屈原人格作深入、细致的微观研究和宏观审视。本文拟在探讨屈原人格意识生成的文化渊源、背景的基础上对屈原的忧患意识、死亡意识作较为细致深入的剖析,以期对屈原人格境界有更为清晰透彻的理解。
1屈原人格意识生成的文化渊源和背景
1.1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屈原人格意识生成的影响
南方的楚民族与北方中原的华夏民族原本同根共祖,文化亦同源。北方中原文化与南方楚文化的交流最早始于夏商时代,可谓源远流长。屈原生活在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最为频繁最为活跃的战国中后期。一方面,“先楚民族是一个具有较强的追求意识、英雄意识和悲剧意识的民族,他们似乎从不甘于现状,有着百折不挠、至死也不放弃斗争的精神,并且甘心情愿将生命献祭于一种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屈原的人格、精神正是在楚民族这种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培植起来的;另一方面,屈原人格精神的形成与完善同时也受到了中原文化精神尤其是儒家文化精神的影响。我们从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以下四个方面的思想意识便可以看到南北文化的精神特质在屈原身上的体现。
1.1.1强烈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屈原是一个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人。在《离骚》中诗人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表明他坚信自己有天地神灵所赋予的“内美”;在此基础上,诗人表示要不断加强修养,保持高洁:“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这是诗人对自我才能、品质的高度自信;《怀沙》中诗人说自己“怀质抱情,独无匹兮”,表明诗人坚信并认定自己有着“党人”所没有的峻洁美质;为了树立“修名”,实现“美政”,诗人表示要不懈追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这表明诗人在自信自我品质与人格的同时已把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融人了现实社会,从而使得这种自我意识因蕴含了社会价值而显得异常崇高伟大。诗人对自己出众的才华和光辉峻洁人格的自信,一方面铸就了他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另一方面,这种自信也铸就了诗人“独立不迁”“九死不悔”的个性与人格。汉代班固否定屈原高扬个性的精神,认为屈原是“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忿怼不容,沉江而死。实际上,班固的这种否定正好从反面肯定了屈原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
1.1.2强烈的独立意识
屈原强烈的独立意识仅从诗人在作品中对超时空的梦幻式神游的描写以及描绘这种神游的奇特的艺术思维方式——神话思维就可以看出来。比如,《离骚》中抒情主人公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以及“朝发韧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的梦幻式的奇异壮丽的神游;《惜诵》中写登天游历,请厉神占卜,向厉神倾诉,与先贤沟通;《远游》描绘神奇脱俗、宏伟壮阔的远游梦想以抒写诗人内心奔涌翻腾的复杂情感。作品中超时空的梦幻式神游其实都是诗人独立意识在作品中的艺术显现。屈原独立意识的的产生及其表现方式的运用,其源起在于:第一,道家“逍遥”思想的影响。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把“道”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道”是一个超越现实与时空的无形实体,它“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所以它能摆脱所有束缚而获得自由与独立。由于庄子的“逍遥”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于是便有了楚人对神仙以及仙游的向往与追求。屈原与庄子同时稍后,楚人的这种独立自由意识难免会对屈原的思想意识产生一定影响。第二,楚地巫文化的影响。楚地巫风盛行,巫文化氛围浓郁。深受楚地巫文化熏陶的诗人逢时逢地而“降”,却又不期遭遇怨愤痛苦悲怆而又无人可诉无处可诉,于是,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便运用这种幻化的神话思维方式来抒写心中久郁欲泻的汹涌情绪。正如赵辉先生所言:“诗人抒发这种情感并不是通过人们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为方式的描述,而是赋予抒情主人公以神性、仙性,通过他与人神交往所表现出来的与诸神的矛盾关系,来展示这位抒情主人公那复杂的内心世界,抒发作者的现实生活情感。
1.1.3强烈的圣贤意识
《天问》是屈原放逐中的作品。作品中的诸多设问中,既有对于历史兴衰成败原因的探索,也有对人的本质和生命价值的思考,既有对历代许多帝王成败的设问,也有对历代许多圣贤祸福的思索。如“初汤臣挚,后兹承辅;何卒汤官,尊食宗绪”问的是伊尹为汤臣竭忠尽智死后仍受优待的事;“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箕子详狂”问的是圣贤品德相同何以结局有异。可以看出,诗人思考的对象绝大多数是中原各朝的著名历史人物,以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这说明屈原对社会历史、人生价值的探索是在中原文化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的,他的人生价值观和人格精神是与他对中原历史文化的思索相伴而形成的。《离骚》《九章》等作品也体现出诗人的圣贤意识:“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离骚》);“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抽思》),尧、舜、汤、禹以及傅说、吕望等都是中原人民心中的圣贤楷模,深受儒家的推崇。屈原在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中深受他们的鼓舞与激励,把他们的人格当作自己追求的理想人格。
1.1.4强烈的历史意识
在中原民族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对鬼神的狂热崇拜,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兼并斗争激烈,尽管中原民族还保留着许多巫术礼仪,但绝大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开明的政治家、思想家如墨子、苟子等已经清楚地看到了是人而不是鬼神在主宰人类,他们出于对现实的关注而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了与现实有密切渊源关系的历史,他们以史为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表现出了强烈的历史意识。而南方的楚国因巫风炽热,其历史意识、历史价值观在楚文化中的体现比中原文化相对滞后。在楚国,屈原是真正吸纳中原文化中的历史意识,对历史作出客观审视和理性思辨的思想家、政治家。这在屈原的作品中有充分体现。如,《天问》“追述往古,终之以楚先,以“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夏、商、周三代以及先楚历史盛衰的思考,对众多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并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流露出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它“是一首咏史性质的的作品”,“是一首‘述往事,思来者’的咏史诗”,又如,在《离骚》中诗人反复表明自己要“法夫前修”,以前代圣贤作为自己的楷模,并借对女委的回答备举历代兴亡之人事,极言后羿、寒浞、过浇之荒,夏禹、商汤、文王、武王之贤能,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美政”理想。
1.2战国“士”文化精神对屈原人格意识生成的影响
春秋中叶以后,由于“礼崩乐坏”以及私学的出现,伴随着阶级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在各阶级、阶层的分化集结过程中逐步派生出了一个阵容庞大、成份复杂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兴阶层一一“士”阶层。其中的“士”人大都出身卑微,如自称“贱人”的墨子,自述“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的孔子,以及“穷巷掘门卷枢之士”苏秦,还有庄子、张仪、申不害等,几乎均属于孟子所说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也许正是他们“无恒产”的困顿处境激励着他们奋发进取、自立自强,培养了他们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进取精神。他们凭借自己的专长,或游说人主,取得卿相之尊,或著书立说,成就一家之言。屈原生活在这样一个“士”文化氛围如此浓厚的时代,“士”人那种“尚志重道”的精神对他人格的形成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从屈原作品中所展示的“自我”形象可以看到战国“士”人的精神在屈原身上的体现:第一,屈原和战国“士”人一样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实现自我的进取精神。他满怀强烈的政治激情,对自己的“内美”“修能”高度自信,为实现“美政”理想执着进取,九死不悔。这与战国“士”人的精神一脉相承。第二,屈原有着誓死捍卫人格尊严,宁死也不屈从的峻洁操守。屈原在作品中一再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不与“党人”调和妥协:“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这正是孟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坚守在屈原身上的体现。可见,屈原在思想上深受到战国“士”文化精神的感召并形成了其刚强自信、九死不悔的人格节操。第三,在死亡观上,屈原深受孔子、孟子、庄子的影响。首先,孔、孟的死亡观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这种道德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仁”和“义”的追求上。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孟子主张“舍生取义”,“仁”“义”的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为达到这种最高境界而导致的死亡,其意义价值深远重大。诗人在作品中对暴君摧残圣贤生命的强烈斥责,对古圣先贤以死殉节的充分肯定,对自己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对为国捐躯的死难将士的热情礼赞,以及对于孔、孟所推崇的唐尧、虞舜、商汤、夏禹、周文王、周公等明主贤臣的高度赞赏,这些都显示出,孔、孟的生死观在屈原的内心深处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其次,对于人的生死,庄子一方面倡导以达观淡泊的态度看待生死,主张不悦生,不恶死;另一方面,庄子又主张“齐死生”,重视在精神上超脱生死,追求所谓“逍遥游”,从而达到生死永恒的境界。屈原采用梦幻神游的方式超越死亡,这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庄子“逍遥游”的精神内质。
1.3血缘、家族、宗法观念对屈原人格意识的熏陶和培养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在商代就已基本确立,周代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强化。宗法制实际上是当时人们家族观念强化的产物,而家族观念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可以说,先秦时期中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道德伦理观念等都是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和纽带的宗法制度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从而导致中原民族浓厚的家族、宗法观念。由于中原文化的渗透与影响,原本也有尊祖意识和家族观念的楚民族在中原民族宗法制的影响下,其宗法观念也逐步形成,只是不如中原民族强烈。据史书记载,楚受封建国是在周成王时,“楚之先祖出自颛项高阳”,“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屈原从血统、世系上看是“楚之同姓”,属楚公族。屈原年轻时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并深受怀王信任,这除了诗人本身所具有的出众的德才之外,与他“楚之同姓”的贵族身份是分不开的。屈原也曾任楚国“三间大夫”,其位虽闲散,可楚王让他负责管理昭、屈、景三大王族并教育王族子弟,“三间之职,掌王族三姓,日昭、屈、景。”这也说明了楚王对屈原贵族地位的认可。基于自己这种较为显赫的贵族地位,屈原在《离骚》篇首就宣称自己与楚王是同姓贵族,但诗人的目的不在于炫耀自己血统的高贵,而在于表明自己与楚国的命运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很显然,这是屈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体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对楚国兴衰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心,诗人才会有对黑暗现实的痛心疾首:“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离骚》),才会表现出“恐皇舆之败绩”(《离骚》),“恐祸殃之有再”(《惜往日》)这样强烈的忧患意识。
2屈原人格意识的重要体现
屈原作品中体现出了非常强烈的人格意识,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好修为常、忠君爱国、美政理想、忧国忧民、以死殉国等都是屈原人格精神的重要内涵。对此,学界多有述论。因篇融所限,这里只就屈原忧患意识、死亡意识在作品中的体现作较为深入、透彻的剖析。
2.1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源于远古时代,最初表现为一种对自然力量无法控制和战胜的恐怖、戒备的心理状态。随着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忧患意识逐步表现为对国家、对民族、对现实政治以及对人自身命运、处境的忧患,进而积淀于民族心理的深层,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性、一种品格、一种传统。“忧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针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忧患意识是一种文化精神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生灵涂炭,忧患意识已成为了一种普趟的社会意识。屈原便是这一时期忧患意识主体的代表。面对楚国黑暗污浊的现实,诗人内心产生了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危机感和神圣的使命感。综观屈原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在诗人的思想里浸透着浓重的忧患意识。在作品中,诗人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忧国、忧民、忧己。
2.1.1忧国
一方面,诗人为国君昏庸而忧。“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离骚》),“不毕辞而赴渊兮,惜雍君之不识”(《惜往日》),“众鼹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哀郢》)。另一方面,诗人为“党人”误国而忧。“党人”搬弄是非,颠倒黑白,谗巧离间,嫉贤妒能,蒙蔽君主,致使君王昏庸,“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惜往日》)。面对小人误国,国君昏庸,诗人忧心如焚,“恐皇舆之败绩”(《离骚》)。
2.1.2忧民
倾襄王元年,秦击楚,“秦大破楚军,斩首五万,取折十五城而去”,此时,诗人适逢遭逐。诗人随“离散而相失”之民而“遵江夏以流亡”,“上洞庭而下江”。郢都陷落,人民妻离子散,诗人随着流浪的难民,“焉洋洋而为客”。面对郢都陷落,人民流离,诗人腹内如绞,老泪纵横,神思恍惚,“心婵媛而伤怀”,“涕其若霰”,(《哀郢》)。是苦难把诗人和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诗人心中无时不牵挂着苦难的百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朱熹注:“哀此民生遭世多艰也。”)“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抽思》),“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怀沙》),“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骚》)。此中“民”当指包含诗人在内的民众。
2.1.3忧己
诗人的“忧己”源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处境,诗人的“忧己”有三:第一,得不到国君信任之“忧患”。“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裔怒”,“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乎民心”(《离骚》),“昔君与我诚言兮,日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抽思》),“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哀郢》),“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惜诵》)。第二,找不到志同道合者之“忧患”。“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诗人为志同道合者的变节痛心疾首:“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离骚》)第三,孤独无援之“忧患”。“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离骚》),“孤子吟而}文泪兮,放子出而不还”(《悲回风》)。诗人“竭忠诚以事君”,换来的却是“反离群而赘肮”(《惜诵》)。多次“求女”,均以失败告终。诗人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
屈原“发愤以抒情”(《惜诵》)。在作品中,诗人以对历史的追述,对现实的揭批,对爱恋失败的咏叹为经,以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为纬,采用诗意独白、寓情于景、象征隐喻、梦幻神游等多种艺术手段,反复抒写自己的忧患情怀。
2.2死亡意识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以致遭贬。在经历了沉重的贬谪苦痛之后,诗人怀着极度的绝望心情自沉殉节,体现了其生命存在的最高价值。屈原在作品中以神话思维的艺术眼光对死亡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表现出强烈的的死亡意识。
2.2.1屈原作品中关于死亡的描述显示出诗人对于死亡价值的追求
首先,对历史人物死亡的描述,显示出诗人对于死亡的道德价值的肯定。一方面诗人强烈斥责残暴的恶势力对圣贤生命的摧残、剥夺,如“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涉江》);另一方面,诗人否定那些自取毁灭的暴君庸王,如“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离骚》);再一方面,诗人肯定那些以死殉节的古圣先贤,如“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悲回风》)。这体现出诗人是从道德理性的价值取向来衡量死亡的意义的。其次,用隐喻手法表现死亡意象,映照着诗人对于死亡的独特领悟。“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思美人》),“何芳草之早天兮,微霜降而下戒”(《惜往日》),“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这些包含着具有象征意义的死亡意象,是对死亡的诗意隐喻。再次,描述诗人自己的死亡,显示出诗人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诗人在作品中反复提及自己的死亡或自杀,表现了强烈的求死欲望,呈现出明显的死亡冲动。按照弗洛姆和弗洛伊德的理论,“生本能成为人最初的潜能,死本能则是人的第二种潜能,生本能和死本能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处于对立的矛盾状态,它们可以由于生命个体的遭遇而彼此消长并相互转换其主导地位。屈原因小人谗陷导致革新失败,理想破灭,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怀又得不到理解,这深重的挫折打击致使屈原的死亡冲动超越了生命冲动,死亡本能战胜了生命本能,这种死亡本能促使诗人走向死亡,并在作品中加以表现,显示出诗人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
2.2.2梦幻神游一一对死亡超越的描写,显示出诗人对生死永恒的肯定
基于原始宗教以及神话思维的对于死亡的否定,在诗人的思想意识里,一方面,死亡只是对肉体生命的否定,“身首离兮心不惩”,人的精神生命——灵魂将永存,并且,灵魂可以离开人的肉体去漫游,以新的方式存在,“魂中道而无杭”(《惜诵》),“宁溘死以流亡”(《离骚》)。另一方面,由于神话在本质上是否定任何死亡的,“它们(神话和原始宗教)断然否定死亡的真实可能性,在某种意义上,整个神话可以被解释为就是对死亡现象的坚定而顽强的否定。因此人又可以超越死亡。在诗人的神话思维里,人可以借助于梦幻神游,超越时空的限制,使生命达到永恒的境界。因此,诗人在作品中多次描写了梦幻神游。诗人在境界壮阔、气势恢宏的神游中获得了生命自由和审美愉悦,实现了对死亡的抗拒与超越。
2.2.3屈原受孔、孟、庄生死观影响的同时对生死又有所超越
论文摘要:着名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喜福会》描写了四个家庭母女间的故事。在当前中美两国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分析作品中体现的家庭教育观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谭恩美是近几年来一位备受瞩目的美籍华裔小说家。她的成名作《喜福会》包括16个相互交织的小故事,体现了中国移民母亲与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从相互冲突到相互理解的过程。家庭教育始终在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本文分析作品中四位母亲的家庭教育观,中国移民母亲和美国女儿虽然由于文化差异而有了众多冲突,但女儿们最终还是理解了母亲的爱,并从母亲那里获得了精神的力量。
一、望女成凤
吴宿愿相信自己的女儿能成为最优秀的人,最初她渴望女儿成为中国的秀兰·邓波儿。美国女儿们在开放和平等的环境中长大,无法理解父母的这种做法。因此吴晶妹一直不停地和父母作对以追求自己的个性。在故事快结束的时候,吴晶妹开始逐渐理解母亲,明白母亲只是望女成凤心切,其实是真正爱自己的。母亲去世后,吴晶妹给钢琴正音后重新弹奏了天才表演会上的那个曲子——《求情的孩子》。最后,她带着母亲的希望去中国看望双胞胎姐妹,回归到母亲的道路上。
二、期待效应
钟林冬是一个聪明而又坚定的女人,她的个人经历让她明白女人必须学会运用无形的存在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她巧妙地摆脱旧式婚姻的牢笼。她把这种力量教给女儿,而女儿钟韦弗利把母亲这种不露声色的战略运用在下棋中,结果屡战屡胜。但是当女儿最终失去母亲的期待,下棋时便“不再拥有那份极强的自信心”,母亲的言行犹如魔咒,失去母亲期望的韦弗利失去了下棋的天赋,变得平庸了。
这一现象可以用“期待效应”来解释。期待效应又可以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此效应源于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一个实验。他们从六个年级中分别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实验,并告诉老师哪些学生的智商较高,潜力很大,而这只是随机的名单。八个月后,他们重新对这些学生进行测验。测验的结果非常令人吃惊,被告知智商高的孩子明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些结果说明期待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信和兴趣是智力活动的动力系统,这两者可以推动学习进程,从而产生神奇的效应。小小的插曲并未影响韦弗利,最终她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税务经济人,并且收获了一段较为美好的爱情。
三、主体意识觉醒
罗丝最初从母亲那儿学会的就是将一切放在心里。在婚姻生活中,罗丝最初习惯于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但是沉默的最终结果是丈夫看不到她的存在,甚至提出离婚。母亲希望能藉自己让女儿明白自己应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声,讨要自己应得的权益。而罗丝最终也确实醒悟了,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拒绝从自己喜爱的房子中搬出去。中国父母非常明白“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查自己的人格”。中国教育的原则之一就是以身作则,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当安梅发现女儿的沉默会让她无法得到应得的权利之时,马上给她讲述自己母亲的故事。故事给予了罗丝力量,对她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力,让她变得大胆和坚强。
四、中国式母爱
琳娜相信母亲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因为母亲曾说:“你剩下一个饭粒,你将来的丈夫脸上就有一个麻点”。想起自己曾经在饭碗里剩下的众多饭粒,琳娜害怕极了。成年后,面对婚姻,琳娜最初是忍耐甚至放弃自我。女儿的软弱让母亲映映十分担心,因此她大胆掀翻摇摇晃晃的大理石茶几,鼓励女儿向丈夫要求平等的权利。映映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女儿的老虎气质,让女儿重新思考自己在婚姻中的地位和价值,这是映映爱女儿的一种方式,通常也是中国母亲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她把自己的精神传给了女儿。
总之中国母亲虽然和美国女儿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长大,但中国母亲深爱着自己的女儿,她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她们的爱意,虽然一开始美国女儿们无法理解甚至排斥母亲的教育,但是最终都从各自的母亲那里吸取了力量,变得更加勇敢和独立。随着各国联系不断加强,我们可以多多借鉴西方的家庭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方法,提高我们家庭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Scarlet Cheng. Your Mother is in Your Bones[J]. Belles Letters,1989,(4):4.
论文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经过五千年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虽历经沧桑,仍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时光进入21世纪,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中华子孙要走出国门、屹立世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是我们的民族资本,它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研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更是新世纪我们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实力是焦点,教育竞争是后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和目标,要办好教育关键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我校是一所以培养幼儿英语教师为主要目标的师范学校,长期担任着向京津冀等地输送幼儿英语教师的任务。在培养合格师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读国学经典,培养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即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一、明确目的,高度重视
教育要以人为本,以爱育爱,以心灵启迪心灵。教师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曰:“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1]。《弟子规》上也讲到“将加人,先问己”,要先正己再去化人。要去要求别人,首先自己要先做到。作为师者,我们要拿出知识分子的睿智和良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要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的伟怀,研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让古人智慧在我校开花结果、发扬光大。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是九十年代出生的学生。九零后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敢于创新。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才是培植个性培养创新不竭的源泉。国学经典中蕴涵着许许多多关于做人、做事的道理,蕴涵着许许多多关于理想、志向、气概、胸襟、正气、情操、奉献、修身等哲理,研读国学经典可以启迪智慧、开启心灵、培养良好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习国学文化经典,让学生切实打下扎实的文化功底,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一)孝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研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使人品德高尚。“见贤思齐”,时刻记住自己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百善孝为先”。《弟子规》开篇就提到“首孝悌”。可见做人首先要做到孝。《孝经》把孝分成三个层次:“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所以孝道,第一个层次是孝养自己的父母,这是孝的开始,事亲的阶段。从侍奉双亲到侍奉君,君就是领导,他代表祖国,就是忠于祖国,服务人民,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是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终于立身。真正立身行道,修养圣贤的品格,做一个有德之人,将来能够报效国家、报效人民,再进而把心量扩大,涵盖宇宙万物,真正认识万物与我一体,就达到孝的最高境界了。通过对学生进行孝亲教育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把孝心打开,要把对父母的爱推及到对师长的爱、对同学的爱,形成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再进而拓展到对家乡、对祖国、对人民的爱,要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对祖国对民族的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二)行为养成教育,培养规则意识
《弟子规》中提:“朝起早,夜眠迟,”“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3]。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一些小事,但是要知道,圣贤正是要制定一些生活的规范,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强烈的规则意识,并在日常生活当中来修炼自己的一种诚敬之心。一个人的良好的德行就是在这种日常小事当中,通过生活点滴中来养成的。当我们每时每刻都不放松自己,而养成一种诚敬心的时候,那么诚敬就变得自然而然、不用刻意,自然就从里到外都是诚敬,古人讲的“诚于中形于外”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把学习国学经典与学习践行《师范生行为规范》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我校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三)礼仪教育、内外兼修
今天的社会,人们过分追求“自由”、“个性”。言行举止都不太在意,“不拘小节”。甚至有的言行粗鲁,举止不雅、穿着怪异。而古人告诉人们言谈举止、行走坐卧、接人待物、穿着打扮应该如何去做到才会更加文明、文雅、得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懂得礼节,这个礼节基本上就是长幼有序,长者在先,幼者在后。《弟子规》中提:“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3]。在长者面前说话要显得礼貌,不得轻狂。“对尊长,勿见能。”“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3]。行为举止要从容大方,不能行为猥琐。“冠必正,纽必结。“衣贵洁,不贵华。”[3]穿着要得体,衣冠要整洁,不宜坦胸露背,有伤风化、要朴素大方、不求奢华。通过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内外兼修、把学生培养成为内有修养、外有风采的高素质的人才。
(四)师德教育、坚定教师职业信仰
教育学生勤奋好学、终身学习、爱岗敬业、忠诚乐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的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和献身教育。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面对金钱利益,能够淡泊明志、安贫乐教。“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4]。要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仰。对学生要有无隐无私的仁爱情怀。以一颗仁爱之心来对待所有的学生,要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在教学中还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寓理于事,寓教于趣。”“相机而授,适时而教”。作为教师始终秉持孔子的严谨笃学,求真务实、善学乐教的治学态度,担当起思想文化传播者和智力资源开发者的使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二、探索新路、贯彻落实
研读国学经典,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重在贯彻落实。为了很好地进行国学经典研究和传授,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校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创新教育途径。
首先,成立“国学教育研究会”,作为研究传授国学经典的中枢机构。
学校主管校长总负责,成立了由政、史、文等科目的骨干教师及学生管理部门的教师组成的“国学教育研究会”。专门负责国学经典资料的搜集整理,教学研究、人员培训、组织实施,检查评估、信息反馈、协调落实等工作。“国学教育研究会再对由各班班干部组成的“国学研究小组”进行组织培训,以保证学校的这一活动顺畅有效地落实到每班和每位同学的学习活动中去。
其次,创设情境,让校园浸润在国学浓厚的国学学习氛围中。
组织全体教职工召开“研读国学经典,培养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动员大会,让广大师生深刻领会学习国学经典的重大意义,掀起学习国学经典的。同时校园的陈设布置要处处让同学们感到每时每刻都溶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从校园标语的悬挂、校园橱窗、教室版报、餐厅环境的设计,到每天早中晚校园广播中国学经典的美文诵读,以及一些传统音乐的吟唱,都给同学们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在诵读的音韵美中去感悟古圣先贤文章的境界,诗词的美感。让校园浸润在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中。
第三,把国学教育内容融入各科教育教学过程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战场。把国学教育与各个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国学教育,是我们探索国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如,在语文、英语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面向世界、吸纳世界各种文明,具有宽广开放的胸怀同时又兼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质,在历史课中探索中华文化在中华历史沉浮中的作用及其时代价值,在政治课教学中探求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及当今中国踏上复兴之路的精神动力,在音乐课中学唱传统文化歌曲,书法课中书写国学篇目字帖等。
第四,组织各种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学校“国学教育研究会”定期组织国学经典专题讲座;组织全体师生参与的学习实践国学经典演讲比赛、书画比赛;在清明节组织同学进行郊游活动和采风活动,感受民族文化;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学期末学校要评选出国学经典学习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通过各种活动确保学习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总之,通过学习国学文化经典,让学生切实中华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文化,找回民族自信,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中庸》[M].
[2]张载《张载集》[M].
关键词:传统美德;思想道德教育;价值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80-02
中国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丰富而又深刻的教育资源。而今社会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与西方文化的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现象日趋严重。全社会有必要通过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思想上总体健康向上,但是政治意识比较功利化
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发生了改变,他们崇尚自我、追求物质享受,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现实个人价值。他们中的某些人从自身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把入党作为实现自身发展的―种手段;把担任学生干部作为提升身价,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砝码;同时他们又不想过多地承担应尽的政治、社会责任,功利倾向较明显。
(二)人生价值观倾向于多元化、利益化和功利化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受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和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趋向多元化、功利化。当代大学生尊重并服从国家利益,但他们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与服务,但也要看自己从中有无益处。很多大学生认为读书就是为了经商赚钱、升官发财、获取享乐资本。他们更多地注重自我价值实现、自身利益的追求,倾向于从现实利益考虑问题。
(三)道德评价上的双重性与知行的脱节
大学生在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别人;对他人严格、对自己宽容;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上存在脱节现象。大学生讲起道德规范来头头是道,无所不知,但是在行动上却迟缓、停滞。他们对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尊老爱幼、无私奉献等优良传统很认可,但是很少将它们付诸实践。
(四)缺乏诚信和感恩意识
在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与西方文化思潮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校园弥漫着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大学生中替人考试、论文、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申请助学贷款而不还贷等不诚信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他们认为父母抚养他们是天经地义的、老师教育他们是理所应当的、社会与学校的资助更是顺理成章的,对一切全无感恩之心。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一)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得失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主张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宁愿牺牲个人私利,也要以国家、民族的大义为重。这些也正是当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在目前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高校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教化功能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把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坚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文明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信念。
(二)中国传统美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忠贞坚定的人格操守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视一个人的气节和操守,主张自尊自爱。孔子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主张“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陶渊明更是用行动表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这些观念无一不表明古代圣贤之人积极倡导行正道、尊重人格操守的道德追求。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知识分子要有所作为。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下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凭借着蓬勃向上、不断进取的顽强性格和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在大学生中培养忠贞的人格操守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利于他们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激烈竞争中保持淳朴的个性和自信开朗、敢于竞争、勇于创新的道德品格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斗志。
(三)中国传统美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利义观和价值观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传统美德。孔子强调“见利思义”;孟子要求“先义后利”;再到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正义谋利”都强调“先义后利”。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升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求利原则逐渐被人们广泛认可,这些原则促使着某些人忘掉了社会责任和人格良心,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直至沦为金钱的奴隶。这种传统的利义观让当代学生深刻领悟到对于“利”要有一定的制约而且要让它符合道义的要求,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金钱和道德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随着人们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切关系的进一步认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已引起语言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亦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英语教学仅停留在语言知识传授层面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语言教学对文化知识的传播功能将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这其中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传播,同样包括汉语语言文化即中国文化的传播。
一、以全新理念重塑英语学习的目的与动机
在应试教育之下所进行的英语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多为出国、考级、获取证书、找好工作,或适应未来挑战,或满足当前需求。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于文化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成体系地培养、引导学生端正英语学习的目的和动机。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是要使自己越来越洋化,更不是脱离和藐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是要增进文化交流,在交流中传播自己,汲取西方文化的养分促进本国的发展。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增加中国文化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意识到学习英语不仅仅要着眼于语言学习,更应当立足于文化学习的高度,通过在英语学习中对中西文化对比的了解,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坚定自己的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立场。要使学生明白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综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明了自己所承担的民族文化传播者与跨文化、跨国际交际使者的责任。对学生学习目的与动机的培养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学习伊始便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少走弯路、不致因方向错误而迷失自己。
二、将中国文化元素编入教材,重视“词汇空缺”现象,挖掘文化内涵
所谓“文化空缺”即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一种语言中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和契合的词。很多英语学习者在实践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关本民族的文化、语言不知该怎样用英文表达出来,而进行英语翻译时又由于对本民族文化缺乏了解而找不到合适的表达词汇。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学习者的英文水平不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有意识的将中国文化渗透入平时的英语学习中。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编写教材时加入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编写与各个学习阶段学习内容相匹配的英语教材。例如,在中小学阶段,用英语开设与所学语文、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等课程相配套的英语课程,编写具有中国文化内容的英语教材,系统地传授母语文化知识;在高等教育阶段,配合所学专业课及公共政治课编写有关中国文明史、国情、文学、传统文化以及专业英语的教材,并开设相关课程。
三、提高教师文化意识与修养,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作为引导者,首先自己要有坚定的文化立场,肩负起为学生指路引航的重任,能够客观地、不带偏见地为学习者介绍西方文化。在此,也对教师的文化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熟知并掌握中国文化的内涵,才能灵活地将语言与中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教授,从而正确引导学习者。英语教育既要培养学习者的国际意识和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本土意识。教师应该比其他人更敏锐地感觉到本土知识的存在,更重视保存、保护和发展本土知识的价值。
教师应掌握这种渗透进中国文化的外语教学模式的策略和技巧,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可以就我国的基本国情、历史和文化习俗等情况,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做演讲、制作PPT、提供阅读材料或影音资料、组织讨论等形式向学习者进行中国文化信息的输入。运用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习者利用英语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如可组织学生运用英语表演中国经典话剧等,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为灵活自如地驾驭汉语与英语的转换。
总之,我们应充分重视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导入与中国文化渗透的平衡问题,无论是英语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当立足于文化高度进行教授或学习,每个人都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文化传播者、跨文化交际使者的自觉意识,为中国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优秀成果获得进一步发展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文 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10-14。
[2]苗丽霞 范谊 母语文化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A].宁波大学学报,2006,28,(3),108-110。
走进环境优美雅致、育人气息浓郁的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中心小学,张建柏平静地接待了笔者。他文质彬彬,内敛含蓄,身上有着典型的学者风范,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位缔造了当地农村教育典范的掌舵人。随着谈话的深入,笔者从他坚定而睿智的目光和对学校未来展望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对教育这项崇高工作的热爱及伟大的教育情怀。让我们跟随张建柏的脚步,去探寻南法信中心小学的创新发展之路,去感悟其人、其心、其精神……
励精图治,扎根教育二十八载
张建柏自1987年参加工作后,扎根家乡教育,一直奋斗在顺义区这片教育沃土上,如一汪清泉般滋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家国栋梁之才。
他在多年的育人生涯中,始终发扬一个“率”字,做好师生的领航人;突出一个“和”字,凝聚师生心智;重在一个“学”字,奠定管理基础;发挥一个“纳”字,改善学校环境;注重一个“情”字,发挥育人功能;追求一个“恒”字,构建美好愿景。他兢兢业业奉献在教育事业,曾获得全国教育管理科研成果优秀奖、北京市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奖项,被评为顺义区骨干教师、顺义区科研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得“顺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张建柏明白教师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常带领广大教师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积极锤炼师资,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爱心的教师队伍。
张建柏从教28载,从一名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学校的校长,深知教师在平常工作中的压力与职责,明白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办学。张校长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组织专家到学校开展了“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多元智能”“认识学生的学习风格”等主题讲座,传递正能量,让教师具有阳光心态;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了解学生,看到学生优势,从而减轻焦虑,进而做到尊重学生,享受教育。他先后聘请市基教所、区教科室、师训科的专家领导来校开展“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如何做课题研究”“如何开展行动研究”“一线教师搞研究”等专题讲座;请教研室各科教研员来学校听课,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指导。除此之外,还为教师订阅教育报刊杂志,购买教育理论书籍,提升教师理论知识。
在他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教学成绩,主管教学工作合计22次获得区级教学管理先进单位,个人在国家、市区三级刊登论文36篇,市区两级经验介绍9次,市区级奖励28项,论文获奖72篇。独立撰写或参与编辑市区校级论文集合计17项。他来到南法信中心小学两年多来,学校先后成为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实验学校、教育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实验基地;学校艺术节获区级二等奖、市级三等奖,师生获奖达到420余人次,为了南法信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的成长奠定基石。
无私奉献,全力培育质信少年
陶行知曾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他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更是说过:“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的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者。”这些话揭示了校长的重要性。张建柏调入南法信中心小学后,深入课堂,多次调研,与干部师生研讨,最终凝练了学校“质信教育”的办学理念,即培养师生形成了“四质四信”的基本品质,“四质”即修身品质、外在气质、内在才智、生命雅致;“四信”即诚信,树人为本;自信,立身之基;相信,为人之道;互信,沟通之桥。在校园中培育质信少年,为他们未来人生打下浓重的底色。
关键词:搞好 结合 培养 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近几年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学院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始终把“服务社会、服务青年”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1年度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81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项,科技类项目26个,2010年获得了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连续五年获得中山市“先进基层团工委”,连续三年获得广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奖;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中,学生连续第四年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归纳起来,就是与时俱进,搞好“三个结合”,开创了团委工作的新局面。
1 把团委建设与学院教育改革方向结合起来,引导共青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要做好学院共青团工作,真正发挥共青团职能作用,当好党的助手,充当党、政、青联系的桥梁,首先就要找准工作定位。一个准确定位是服务学院,发挥党委的助手作用。另一个准确定位是服务学生,联系党、政、青年,发挥桥梁作用。一是要找准学院教学改革的大方向。团委找准了学院教学改革方向,协助学院向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科技尖端人才,从而使学院的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是准确领会学院教学宗旨,把学院的校风、学风深植学生心中,让学生按照“修德、砺能、笃行、创新”的校训理念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立志、修身、博学、报国”自觉行为。三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2 把团委工作与学院志愿者服务活动结合起来,为共青团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2.1 机构创新,健全高效组织
在院党委、院团委的领导下,志愿者服务总队形成一整套高素质、高效率的组织机构,设置六个部门,配有会长一名,副会两名,每个部门都设有部长和副部长。部门之间有明确分工,又有相互配合,面向全院招募,通过层层筛选,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才能的优秀学生纳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2.2 载体创新,构建活动平台
学院团委经过多年的探索,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逐步将“一个理念、三大特色、三项品牌”纳入到志愿活动中。①一个理念。将志愿服务与育人相结合,树立“让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的理念,让志愿服务融入大学生活;②三大特色。特色之一:项目化管理。青协建立了“协会中心―部门分点―志愿者”的服务网络,各部门在明确职责分工的同时联动协作,以项目制的形式招募志愿者,形成了逐级凝聚、灵活多变的多层次服务体系;特色之二:普及化经营。我院青协坚持“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是志愿者”的组织原则,将志愿服务与学生社团相结合,开展社区服务;特色之三:专业化指导。定期开办志愿者培训班,邀请服务总队骨干讲授志愿服务基础知识、中山市资深志愿者现场分享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开展志愿者拓展培训、志愿活动分享交流会以及技能型志愿服务知识培训等。③三项品牌,擦亮志愿组织品牌。这三项品牌活动是:支教服务,关爱农民工子女成长;社区服务,用青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绿色旋律,让环保走进校园。
2.3 形式创新,奉献爱心。团委以志愿活动为载体,让团员青年全方位接触社会
一是开展朝阳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二是加强交流。我们积极配合市大学生志愿工作委员会的活动及工作安排,与学院创艺社、电子社,东区艳阳小学、中山文化艺术中心、南区团委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他们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3 把团委工作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积极向上的有用人才
3.1 加强青年学生信念教育,丰富青年学生精神内涵
(1)以“信念教育”为根本,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核心价值。全院各级团组织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首位,帮助和引导广大青年团员学习和掌握政治理论,坚定信念,提高素质,树立符合当代潮流的核心价值。(2)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理论宣讲等形式,激发广大青年团员发扬传统,立志成才。二是以榜样作用为动力,提高青年团员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
3.2 开展多样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1)团日活动增强组织活力。以“三个一”目标建设为指向,坚持眼睛向下,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持续推进“活力在基层”、“和谐校园・爱我职院”、“迎评估 学纲要 报祖国”等共七期的主题团日竞赛活动,同时,通过健全团日活动的申报、组织、评比制度,调动了团基层组织的积极性。(2)文体活动焕发青春魅力。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市组织的篮球比赛,学院内形成“爱体育、强身体、敢拼搏”的良好风气。(3)文艺活动提升综合素质。通过举办动感女生节、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挑战金话筒”司仪大赛、“五・四”青春晚会等文娱节目,深受学生欢迎。
3.3 开展科技创新,造就社会有用人才
(1)科技创新,锻炼动手能力。每年4至6月,学院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通过项目申报的灵活形式,激发各系团总支与各社团针对自身的专业特色,举办贴近学生技能操作与理论综合演练的科技活动,开展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操作性技能竞赛,造校园科技文化,中山日报对科技文化节的盛况进行了详细报道。(2)鼓励创业,实现远大梦想。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意识培训讲座,开办创业园等全方位宣传、支持、鼓励学生创业。(3)学术交流,崇尚百花齐放。结合青年团员素质教育的需求,开展辩论赛书法比赛等竞赛活动,互相学习;组织社团利用专栏进行科学普及,组织毕业学生进行论文设计、论文探讨,互相并流;开展电脑技术、电子维修、网络知识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同时开设各种特色沙龙,让学生自我提升。学院“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获得省团委的肯定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