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1:42
导语:在品牌工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目的和意义
目前,设计与企业的技术研发的结合还不够紧密,设计的理念还不够普及,设计创新还只是发达地区、某些产业的盛宴,设计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很有必要改变这种尴尬局面。另外,随着设计师对设计信息查询及资源分享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企业寻求设计资源的主观意愿越来越强烈,满足广大设计师及企业的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就显得很有必要。工业设计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设计资源的完备性和共享性及其实现。对工业设计有关的信息资源统一协调管理,通过构架包含设计资料库等在内的工业设计信息资源系统及其设计交互平台,以形成设计者之间、产品研发及设计上下游关系、各相关企业间信息集成和数据重用的桥梁。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工业设计专家数据库、评价与决策系统等。为此,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旨在整合相关设计资源,形成工业设计的资源共享,搭建设计创新与产业的对接桥梁,打通设计创新作品向商品的转化通道,让设计和市场需求更紧密结合,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和应用,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
2相关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始于2000年,我国对其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国内各种有关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研究和论文日益增多,在中国知网上以“移动互联网”进行主题检索,可以看到,共有各种论文6000余篇。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研究沿以下三个主要的方向前进:①移动互联网的概述性研究,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方面;②关于移动互联网具体业务应用的研究;③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如网络构架、编程、数据安全传输等等的研究。国外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具有以下五个详细分支:①对移动互联网的基础理论研究;②对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研究;③对移动中间件的研究;④对移动用户终端的研究;⑤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案例研究。本文研究内容应属于第五方面,即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研究范围,但不应仅限于这一范畴。可能涉及的还会有移动终端的设计研究、移动终端的交互设计研究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服务模式等内容。在资源共享库建设方面,国内高校以及政府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方面做了相应的研究及推广,如浙江理工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江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北京林业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等。工业设计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如设计资源协作网(DRC)。这些共享平台主要是基于互联网web组建的,在移动端方面如手机APP的研究与推广则相对缺乏,应此本数据库的研发具有开创性。
3研究内容
通过整合各方设计资源,对工业设计相关服务平台、企业、高校的快速成型设备、基础研究成果等资源共享库进行构建。该项目采用智能移动终端通用的APP技术,把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打造成一个体验感及便捷性很强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将社会资源最大化地对设计者开放。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APP系统的主要研发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
3.1APP系统模块构建
该系统主要收集和广东省为主的知名设计高校、企业、设计公司及相关研究院所的设计资源信息,包括各类CMF(色彩、材料、工艺)研究中心、用户体验研究中心、3D打印及快速成型设备、书籍及数字课件、三维测量仪等,不仅提高这些装备设施的使用率,也方便那些不具备工业设计基础研发资源的设计公司或企业的共享使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研发条件。为提高系统的互动性和传播性,还搭建了一个移动端分享平台,主要分享设计师的作品和设计经验。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的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3.2资源库
APP系统技术实现基于JAVA或PHP开发后台服务器搭建数据库,实现管理员登陆后台编辑相关数据。运用Object-C、JAVA分别开发对应的iOS、Android客户端,调用百度地图API接口的地图展示、定位导航等功能。当用户打开iOS/Android客户端时根据不同指令请求,自动解析调用后台数据的坐标地址直观展现在地图上。通过XMPP协议连接客户端与后台服务端,同时以支持复杂交互类型和多种展现形式的消息墙模块为基础开发话题、活动的界面和交互,实现客户端登录用户即时通讯。
4实施方案
4.1总体方案
根据工业设计相关从业人员的设计需求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广东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和广东中小企业对工业设计技术与服务的创新需求,整合全省知名高校、设计服务机构等多方资源,发挥产学研结合机制的优势,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在信息收集方式上,一方面可自行进行初始资料收集,然后依托相关设计平台资源如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佛山工业设计协会等,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包括把高校、科研院所、设计机构等工业设计共性设计装备如3D打印机、三维扫描仪、快速成型设备等进行收集整理,实现资源协作共享。另一方面则通过会员的自主信息共享,以设计师的设计经验分享以及原创设计作品展示为主,调动会员积极性,增加系统人气。资源共享库会根据用户需要,把设计公司、手板公司、设计书籍等信息进行实时推荐,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此外,加大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推广工作,借力高校、设计公司、协会、联盟等外部资源以及借助互联网、自媒体、电视、杂志等手段进行立体式推广,从而提高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4.2技术路线
本项目将针对工业设计从业人员进行调研,了解用户对工业设计行业的需求,确定本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基本功能;然后通过与专家、用户的沟通,确定元素的合理性,构建功能架构;经过多次讨论进行可用性评估后,进入系统开发阶段,包括完成资源共享库(APP)的开发及软件的设计开发;集成后交给用户进行试用,并对试用反馈的信息进行修正调试;最终通过系统验收,在设计行业内进行推广。具体技术路线示意图详见图2。
5总结
关键词:设计现状,全球市场, 困境 , 竞争力 , 特色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culture, modern China social cultural diversity, China's industrial design also profound changes. China is a with a long history, with 5000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countries, the broad and profound na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all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design environment of globalization,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situation has been in a passive state. China's industrial design although has formed certain scale, but the present yet to form his own style, it has not caused by the national culture of the world to the influence of that. On the one hand the industrial design in China started late; On the other hand is China's industrial desig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did not cause the paid enough attention. How to keep Chinese design towards international, is global market recognition, and how to keep the global market in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is have to think about the problem.
Keywords: design status, global market, trouble, competitiveness, and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业设计现状研究
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工业革命以后,经济和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加速扩大,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都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迅速起来,工业设计各种风格和潮流随着时代也应运而生,欧美、日本工业设计发展较快,并已经成为世界工业设计主流。
美国工业设计
美国是最早进入信息时代的国家,也是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因特网的普及,使美国社会全面迈入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全新时代。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工业设计从20世纪80年末开始,新型的设计公司建立起了全球性的服务网络及全球性活动的能力,以应付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设计公司的设计手段也因大量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SGI图形工作站和设计软件使工业设计更加灵活、快捷,工业设计本身也因此而高科技化了。美国在包括计算机、现代办公设备、医疗设备、通讯设备等高技术产品方面成了工业设计的主要研究领域。
日本工业设计
在消费类电子产品方面,日本有其独特的优势,就是通过诱人的外观、精心设计的细部、相对低廉的价格来赢得大众市场。日本生产的数码像机、电子游戏机、彩色打印机、液晶显示器等在国际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信息时代,日本传统设计中小、巧、轻、薄的特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成了日本工业设计高科技产品的重要特色。
我国工业设计的困境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虽然中国的工业设计发展起步较晚,但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新的形势中,中国工业设计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设计推广不够深入,致使许多企业盲目追求产品数量与产值,事实上已经阻碍着我国产品走向世界,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许多企业 "急功近利" 为追求效益,不惜"抄袭"、"模仿" 外国的先进产品,只重视加工技术,而放弃了开发创新产品的创造性人才与技术力量,颠倒设计在成本中的比重。使我国“模仿设计”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工业设计是能够提升品牌,促进销售,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亦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在设计中,应该从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把中国地域特色及民族传统元素同现代设计的某些因素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明确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向。
3、中国工业设计在全球市场环境中的思考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和产品竞争也趋于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一种世界发展的趋势,因为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更加容易,文化之间的交流因而产生,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需要人们认同自己的文化,就像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一样,当人们认可了美国的快餐文化之后,人们才会接受美国的快餐食品。文化为经济打头阵,经济为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文化的全球化是经济扩张的必然,只有认同一种文化,才会消费这种文化下面的产品,才会为这个文化下的人制造利润。文化又是一个特定地区一种价值观世界观的表现,为了减少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误会,误解,增加信息的流动,人们也有必要增加不同文化体下的文化交流,这样一种趋势造成了全球文化的传播。
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而艺术与科技,又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历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试图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里程碑,但传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到处可见。因此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影响。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无一不是工业设计发达的国家。其工业设计都起源于工业,与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出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
因此工业设计从来都不是“拿来主义”,不同文化地域的人群,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不同,认知度不同,就必然会对设计产品的消费不同。深受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熏陶的中国设计师,如果以西方文化为指导去设计,因为对文化的理解不同,很有可能会造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局面。而设计的产品不管在面对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可能都不能达到所期待的认同,无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其传统文化更是底蕴深厚、博大精深。设计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得益于文化的滋养,同时也传承着文化的理念,
在世界现代文化趋同和传统文化危机论的全球化大背景下,无论是德国的理性严谨、美国的热情奔放、还是日本的小巧精致,都有本国鲜明的设计特点,从而使得他们的设计在世界上享有重要的地位,对比国外的产品设计,中国却鲜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特点。中国工业设计只有大力发展设计教育,推动设计产业化,重视工业设计指导下的技术与管理的重构,以厚重的传统文化为土壤,用自己的传统文化精髓才能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才能增强中国工业设计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01.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新世纪出版社2001年
02. 《浅析中国传统造物文化》 黄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3年05期
03. 《中国工业设计现状分析与对策》 林衍堂 柳冠中 中国工业设计峰会论文集2004年
为响应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需要,探索“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产学结合为途径、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由顺德政府成立的事业单位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立足于顺德的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需求,结合顺德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依据工业设计领域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努力尝试打通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渠道。顺德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家用电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包装印刷、家具制造、医药保健、汽车配件等支柱行业。顺德积极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装备、生命医药、物联网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装备工业两化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使中国南方智谷、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西部生态产业新区等重大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下,顺德作为产业集聚地区,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困难,具体表现为制造业成本上升、市场萎缩、竞争加剧、创新资源缺乏、创新动力不足等方面。顺德尽管具有巨大的技术、人才的需求潜力和消化能力,但是区内目前的教育体系远远不能适应制造业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其中对复合型、实践型的高层次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欠缺尤为突出。
2培养思路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型、交叉型的学科,由于工业设计领域本身固有的创新性特点,其从业人员和高端设计人员均须具备相应的创造性人才特质。研究院通过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合作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以及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际经验、科研实践结合的教育形式引入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通过先进的产学研理念,合理、科学地为顺德输送优秀工业设计人才。同时,研究院制订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思路,主要是以研究院为培养主体,以顺德产业发展实际对高层次工业设计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校企联合培养为基本形式,以合作高校输送联合生源作为招生方式,以项目为主导和培养载体,以项目实践为培养方式,以国际化为视野,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商业型、组织型和实践性工业设计人才。
2.1以研究院为培养主体研究院作为联合培养的培养主体,主导了研究生的培养。
2.2以联合生源为招生方式研究院主要采用联合生源的方式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招生工作。研究院目前已与国内外4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并在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高校。通过高校合作,共建各高校顺德培养基地,使各高校研究生能够定期、批量化入学研究院,进行联合培养。
2.3以项目为载体研究院立足于顺德的产业,广泛征集各类实践项目,涵盖大型制造业如美的集团、海信科龙、格兰仕以及聚集于广东工业设计城的上百家设计公司的课题,研究院在分析研究生情况和研究生培养需求的前提下,将组织联合生源与项目进行对接,为研究生匹配最适合的项目载体,使研究生在项目中实现培养和锻炼,以达成为顺德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目标。
2.4以实践为方式研究院联合培养是以项目实践为主要培养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使联合培养研究生不仅通过学校课程学习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更通过第一线的项目实践,积累丰富的工作和项目经验,并在实践中验证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研发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3培养特色
具有创新性、特色鲜明的培养要求是研究院在研究生联合培养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培养原则和培养标准。具体包括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全面素质培养和强化体能素质培养等内容。
3.1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研究院的培养内容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吸收来自顺德工业设计界在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3.2注重全面素质培养研究院以全面提升研究生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宗旨贯彻培养方案。通过课程学习、实训、讲座、沙龙、工作坊、比赛等多种形式,培养研究生的美学、人文社科、商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素质,造就全面而深入的高素质人才。
3.3强化体能素质培养强健的体魄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研究院通过多种体育运动的课程与活动,以增强研究生身体素质,使研究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及积极饱满的精神面貌。
4培养条件
研究院作为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主体和主导单位,拥有充分的条件开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
4.1校园产业相结合的环境研究院立足于顺德强大的产业基础,同时,又构建了一个适合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校园氛围,实现了校园和产业紧密交融的氛围和环境。让研究生既能够在产业的第一线从事实践,又能够在学校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调用教育系统各种资源,从而提醒研究生实践不忘学习本质,同时学习是为未来工作打基础。
4.2多学校多学科交融的氛围研究院目前已与40余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形成合作,已完成500余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研究院已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汇点,形成多种思想、多种文化的汇聚和交融。工业设计的学生可以轻松接触到来自其他高校以及其他专业的师生,真正参与到学科交叉、探索未知、体验式学习与团队协作的模式。另外,研究院立足于顺德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引进具有市场经验的全职师资队伍,已搭建工业设计研究部、机电工程研究部、材料制造加工研究部、信息技术研究部、高级装备部等五大方向的研究团队,且师资队伍基本都是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众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也将使研究院形成多学科交融的局面。
4.3充满活力的产业环境2014年,顺德完成工业总产值6440.4亿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9.1%,在全国县域经济中位居前列。顺德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其家电制造业目前已经占到全国家电产业总产值的15%左右,拥有美的、海信科龙、格兰仕等龙头骨干企业。顺德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敢为天下先的顺德民营企业家勇于创新,将30年前以“桑基鱼塘”著称的顺德打造成为在家电制造业、机械装备业、精细化工业以及信息技术业均具备产业化集群优势的活力产业区域,供应链体系完整、产业流程成熟,具有非常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顺德地区深厚的产业基础,以及充满活力的产业环境,将能够全面满足研究生多学科、多岗位、多层次的实践培养需求。
4.4创新创业的孵化条件研究院作为广东工业设计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自身拥有的各项资源,为工业设计研究生提供全面的创新创业孵化条件。具体包括:设置创客空间,提供创业导师和项目导师,以及包含技术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市场服务、法律服务等在内的创业孵化服务。研究院将为研究生积极整合政府、社会资本等多种资源,鼓励研究生创新创业,并从技术和硬件条件、软性孵化辅导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5培养方案内容
研究院针对工业设计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开展“三导师+专业部”的培养机制,即“高校导师、企业项目导师、研究院专业导师(即辅导员)+研究院对应专业部培养”的结构,主要通过研究院专业导师(即辅导员)作为沟通的主要节点,具体掌握研究生情况,在高校、企业和研究院专业部对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中承担主要的沟通作用,以便联合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以下针对各个培养阶段,分别进行说明:
5.1第1个月公共培养期该培养期主要的目的:生活安排+了解顺德+职业素养训练,培养时间表:
5..2第2个月专业技术培养期该培养期主要的目的:培养学生入职企业所需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及项目知识。按照企业研发体系将研究生分为产品工业设计、产品结构开发两个方向,分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能力培养。
5.2.1产品工业设计基础技术培训方案
5.2.1.1了解市场人群分析的基本方式、方法,能够通过简单的人群分析,准确定位产品,把握市场需求及产品创新点,合理整合科技资源;
5.2.1.2产品CMF设计方案培养:至少能熟练使用一种(AI/CorelDRAW)矢量图处理软件为产品匹配相适应的色彩、材质、图案、表面处理等方案,为产品打造具有第一竞争力的CMF方案;着重培养CMF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
5.2.1.3掌握一种三维设计软件(rhino/solidworks),设计出产品外观造型,并根据其应用人群及环境,渲染出CMF效果图;
5.2.1.4熟悉项目中常见的工艺处理方法:电镀、丝印、喷涂、模内覆膜、热转印、水披覆、吸塑覆膜、拉丝、蚀纹等;
5.2.1.5实地参观工厂生产线及模具的制造流程,熟悉模具生产制造上的相关知识;
5.2.1.6设计项目管理,能够对整体创新设计项目把控,对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性、设计发展走向、后期方案调整等关键节点具有全局统筹能力,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5.2.2产品结构开发基础技术培训方案
5.2.2.1制图、识图能力培养:至少能熟练使用一种二维绘图软件和一种三维绘图软件,掌握工程制图一般规定(尺寸标注方法、各种材料加工公差及加工精度等)及零部件图的规定画法,掌握各种材料及类型(零件图、装配图、工艺图等)产品图纸的要求,熟练使用常用产品装配测量仪器及测量工具;
5.2.2.2掌握项目中产品的结构形式和设计要点,了解常见的产品结构,如:塑胶件设计、钣金件设计、压铸件设计,非标件加工等;
5.2.2.3熟悉项目中产品设计标准化设计方法、产品结构的防呆设计方法;
5.2.2.4熟悉项目中常见的工艺处理方法:电镀、丝印、喷涂、模内覆膜、热转印、水披覆、吸塑覆膜、拉丝、蚀纹等;
5.2.2.5熟悉项目中产品的标示符号含义、使用的国家标准、实验种类等;
5.2.2.6了解常见产品的模具(冲压、塑胶)技术、模具成本、机加工零件及其成本;
5.2.2.7了解整个产品不同类型部件(结构件、电子元件等)的装配关系,了解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功能;
5.2.2.8了解产品手工制作方法和打样流程等。
5.3第三个月开始的为期N个月项目培养期该培养期主要的目的:通过进入实际项目,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并培养其项目执行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同时,结合项目以及三方沟通,考虑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培养工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研究院专业导师会积极与高校导师以及企业项目导师进行沟通,考虑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培养工作。一般可参考如下流程:
5.4综合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穿插于整个培养周期内,主要的目的:培养研究生的业余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并使其扩大眼界、增长知识面、体会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培养时间表(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时间和培养项目的调整):
6成功案例
2014年7月,饶倩倩从湖北工业大学来到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参加为期一年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的是学到真才实学。
6.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体验“来这里接触的都是实战型的项目,这跟学校很不一样,收获很大。”饶倩倩介绍到,当初参加联合培养时,对顺德不太了解,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好的效果。“可以到研究院学习来自产业一线的系统专业知识,更可以在企业参与实际的项目,有虚有实,有理论有实战,这种模式很好。”饶倩倩说,以前做项目追求的是酷炫效果,画草图希望尽善尽美。但来到企业后发现,成本、工艺、功能、市场反响也许更为重要。饶倩倩进驻的是位于广东工业设计城的青鸟设计公司,第一次参加的项目,是某著名家电企业的一款微波炉,光提案就花了2个多月,确定了10个方向,草图、二维图、三维图不计其数。不仅如此,工程师、设计师还经常围坐在一起,就配件问题、成本问题唇枪舌剑,百般争锋。客户的设计总监虽公务繁忙,但却在青鸟设计待到凌晨3点,陪着他们一起改图。这种加班加点、一丝不苟的态度,让饶倩倩获益匪浅。另外有一次,饶倩倩独自站上讲台,为某著名大公司介绍他们设计的净水器产品。原本以为客户会百般挑剔,鸡蛋里挑骨头,但没想到,由于前期市场调研到位,竟然直接一次PASS。
6.2职业规划新方向:设计战略与策划“饶倩倩是工业设计科班出身,理论基础扎实,对策划战略很有感觉,因此,我们希望她来参与做强我们的设计战略与策划部。”青鸟首席设计师陈刚昭说,青鸟设计一直都有设计战略与策划部,但不成体系,他希望饶倩倩能协助将其做强做大。陈刚昭说,过去半年的联合培养,饶倩倩成长很快,并且展现出在策划与战略方面的潜力。为此,青鸟设计才决定对其委以重任。据悉,虽是联合培养阶段,青鸟设计仍向其支付3000元的“月薪”。“对外,要进行品牌形象的包装与推广;对内,要梳理出设计体系和典型案例。”饶倩倩表示,接到这么一个任务,担子不轻,可能要从非设计专业引进一些人才,为公司输入新鲜血液,此外,也要多借鉴其他公司的相关经验。
6.3成功实现角色转换“当初没有想到,在顺德会待上一年。”饶倩倩表示,顺德的产业基础令她印象深刻,如果有机会的话,她也愿意毕业后来顺德参加工作。“武汉的高校很多,但工业设计公司很少,实际操练的机会不多。”饶倩倩认为,顺德的制造业需要工业设计来支持,这也是工业设计公司百花齐放的原因。她认为,工业设计人才来顺德发展,舞台会很宽广。饶倩倩表示,来到顺德,有有形的收获,但更多的是无形的收获。参加联合培养之后,她了解到设计不应该盲目“酷炫”,更应该有一种务实的态度。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产品的最终绽放。此外,她也从和客户的接触中收获良多,那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则是令她尤为钦佩的。饶倩倩认为,通过本次联合培养获得的最大成果就是完成了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7结论
关键词 产学研 工业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On the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on" in the Industrial Design Teaching
YIN Xingsheng
(Industry Design School of Nanjing Arts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13)
AbstractIdeal teaching model should be the interaction of"production, learning and research" to adapt to the actual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so as to make enterprises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product design and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 Industrial design education in China faces a new challenge and design education and reform needs further study. Our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Design has done a good research and got the good results.
Key words"Enterprise-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on"; industrial design; teaching
1 产学研在教学中应用的趋势及必要性
(1)提升工业设计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工业设计产业是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高校中产学研现状及趋势。以产学研结合不断增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作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要素效率的主要战略路径。而设计创新在我国一直以来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发展的相对比较滞后,包括产学研方面。
(3)推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作为高校工业设计教学,教学不能停留在书本上,或仅仅局限于校内和国内,而要放眼世界,通过与国际知名公司与设计机构合作,可以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南艺工业设计学院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及成果
工业设计学院在产学研方面,目标明确,多角度地开展,探索出自己独特的产学研模式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2.1 “走入企业”项目参与式合作融合模式
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脱胎于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再加上设计教育在我国的历史较短,还没能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设计教育模式。教师的培养同样也遵循同一法则,即从学校到学校,因此培养出来的设计师不能站在企业的角度用对方的价值观去思考企业发展的利益,只能困在自我建构的“世界”里自我欣赏,远离企业和市场。工业设计学院定期把学生输入到知名企业进行参与其项目。通过合作参与这种实践教育,工业设计业的学生在求学阶段就不会缺乏对实际项目的学习与经历,使产品设计与工程技术能很好地结合。
实际完成成果数百项主要包括:“新型即热式热水器系列”被意大利莫洛尼集团ARISTON公司量产;三星(SAMSUNG)中国研究院“三星高端手机设计概念研究”项目、 0606高档旋风式吸尘器设计被TEK电器量产等。
2.2 “设计工作坊”产学研合作模式
与普通的课程教学不同,参加“设计工作坊”的学生和企业的专业设计师们一起完成专业设计。这种与国际一流品牌设计师一起工作、体验产品设计的完整流程,并实际做出设计样品的经验,将成为学生毕生的宝贵财富。设计工作坊可以让来自不同地方的设计类学生汇聚一堂,与企业设计师相互沟通,体验不同的设计经验,创造出新的构想。 对学生而言,可以提供学生创造平台;激发学生创造潜能;支持其创新设计。设计工作坊是一个多人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且让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桉或规划,并一起讨论让这个方案如何推动与实施。具体成果包括:2009年和2010年组织学生参加的步步高公司、欧珀公司举办的设计比赛,多名学生提交了优秀设计作品,并获奖;2010年邀请知名德国设计大师雷曼教授在工业设计学院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了造型基础课程设计工作坊,成果显著,课程结束时的作业展得到了很高评价。2010年举办的博西家电工作坊是与国际知名企业开设工作坊课程的优秀实例。博西家电工作坊是由工业设计研究生和部分四年级本科生一起参与的,此外还有多名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2.3 “工作室”式产学研模式
工作室是工业设计学院进行产学研的重要“战场”,学院设立多个工作室,由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工作团队,定期承接各种设计项目,也同时开展各种灵活的实践教学活动。工作室配备良好的工作设施,各种高端的投影展示设备,工作环境好,氛围一流,是交流的好场所,也是对外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窗口。工作室每天都有忙碌的教师和学生的身影,学生不再是仅仅在教室里接受知识,而是把自己的设计思想,转化为实际的设计能力,每个人都是潜在的优秀设计师,压力与动力并存,学习、生活、做设计融为一体。目前工业设计学院虽成立不久,但在工作室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韩国三星公司工业设计学院成立了工作室,完成了多个开发研究设计项目。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与韩国三星电子项目产学研项目包括:2006年韩国三星(SAMSUNG)(中国)研发中心“DTV/UCC播客摄像机概念设计”项目;2007年韩国三星(SAMSUNG)电子(中国)研发中心全触摸屏手机娱乐功能新概念设计项目;2008年韩国三星中国设计研究所“Vidget UI”设计,“手机界面设计趋势研究” 项目等。
2.4 基地园区式产学研合作模式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以及全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的精神,推进高校与地方全面合作,发挥高校人才和资源优势,基地园区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合作途径,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人才的实训和交流与研发结合为目的。例如:学院与政府或企业合作建立的联合培养基地、科技园等。此种产学研合作模式最能体现一个学校的综合水平,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校的办学声望,也能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工业设计学院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探索与政府和企业合作的途径,目前已成立了多个研究分院并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
3 “产学研”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特点及其实施措施
3.1 “产学研”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特点
(1)学生从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就深入到实际应用中,体验科技项目与专业设计知识的内涵,将学习和实际应用相配合,充分了解设计教育的动机,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设计理念的真谛及设计教育的真正意义。
(2)由于实际设计项目的参与,使学生日后的设计相关工作经验更为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与学生的心得及设计成果除了能用于企业与社会外,产学合作案例的积累与资料的整理分类,可成为教学的理想教程。另外由于融入了大量的企业经验与方法,使得工业设计教育更加多元化,使教育内容能够及时地跟上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步伐。
3.2 “产学研”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基于“产学研”模式所具备的特点,工业设计教育应该拓展和延伸设计教育的内涵,从实际出发,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
(1)明确工业设计教育的培养方向。设计教育的对象和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使之能服务于社会。设计教育要有相对的针对性,力求社会需求的期望值与教学相适应。也就是说,设计教育的发展要与社会和企业密切联系,需要把设计教育方向转变为以实验、研究、开发为中心,以此来促进教育水平的高级化。
(2)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既然工业设计教育的目标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那么教学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并重。鼓励参加一些行业的设计比赛和产品设计活动,同时又提倡将他们感兴趣的项目撰写成论文和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阶段,为他们步走向社会做好铺垫,摸索了新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设计创新能力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实际的操作能力上。
(3)建立设计的工作室制。建立设计的工作室制可以创造良好的产学研实施环境。在工业设计教育的教学组织上,工业设计学院建立、推广学科研究工作室制,为一些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用教学带动科研,再用科研促进教学,并定期邀请企业专家来校任教讲学,弥补校内师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不足。
(4)学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大学应该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的重要基地,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还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直接参与并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阵地。我们应该借用这一优势,发挥工业设计的特殊作用。
(5)学分制管理体制与产学研教学模式融合。根据南京艺术学院艺完全学分制体制,课程设置采取了 “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 的课程结构模式。学生必须修满了专业课足够的学分才能毕业,但是如果学生忙于修学分,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教学中的产学研项目。工业设计学院,在课程大纲的修订中,加大了专业课中设计工作坊课程比例,同时,参加产学研项目的学生,可以凭借其参与项目时的成果申请一定的艺术实践分。
4 工业设计学院产学研的实践价值及创新
4.1 实践价值
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在逐渐信息化的今天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设计教育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设计教育必须与经济方面、技术方面、信息方面、社会文化方面、市场营销方面等市场进行综合考虑。产学研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就是这种转变的关键与出路。在国务院倡导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形势下,由十一个部委联合签发了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的指导意见,对江苏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苏的企业开始面临企业转型的挑战。工业设计作为一种创新型,服务型生产力,产学研合作才刚刚起步。
4.2 创新之处
(1)融合性。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产学研与工业设计教学的融合。过去的学校产学研项目有其独立性,很少纳入教学范畴。把产学研融入工业设计教学中,可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产学研与教学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产学研项目中学到知识可以进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合作项目中得到运用和检验,促进教学调整、优化和改革。
(2)前瞻性。随着国务院提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国策提出,以及2010年由十一个部委联合签发了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的指导意见,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政府开始重视工业设计的发展。
(3)实践性。课堂的教学有其局限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强化。产学研是“真枪实弹”的设计操练。由于工业设计的实践教育在实施上所涉及的层面非常复杂,因此通过产学研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获得实际项目的学习与经历,达到培养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实践设计能力。
(4)可操作性。有了学分制的有力保障,通过调整、更新教学计划,把产学研项目纳入到教学计划整体之中,与设计工作坊、艺术实践对应,可以有效保证其可操作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学习情况、已修学分情况合理选择参加产学研项目,对于选拔学生、提高学习动力都是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果树环割国内研究现状
果树环割是指果农用刀具将果树的直立旺枝皮层环状割断,即根据枝条旺势相距1cm环割1-3圈,这种方法切断了果树韧皮部筛管的通路,阻碍叶片制造的有机养分向根系输送,而积累在环割圈的上部,并使生长素浓度下降,抑制环割上部枝条的营养生长,从而达到令果树促花保果的作用。国内的蜜柚果农常常因为传统刀具使用上的不便,操作易产生疲劳等原因无法高效的应对大面积的蜜柚树的环割工作。
那么,根据用户的诉求,为了提高蜜柚树环割的作业效率,引入工业设计方法及更加省时省力的电动工作原理对环割用具进行重新设计。使产品不仅在性能、可靠性、操作方便性上胜人一筹,还具有优美的造型和合理舒适的用户操作体验。
2.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将对于电动环割用具的设计理论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基于蜜柚果农对其在蜜柚树环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索。对利于蜜柚果农操作并提高作业效率及效果进行设计分析,旨在设计一个简便、易用、高效使用的蜜柚树电动环割机,来满足蜜柚果农的实际生产作业需要。另外,将对新产品工作原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的方法模式,为蜜柚果农普及新产品、新技术,甚至是对其他果树的环割用具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2)实际意义。
本课题是结合蜜柚树电动环割用具设计的实际项目展开,通过对于果农需求的挖掘和探索,与果农进行深入沟通,尝试设计新型的电动环割工作原理,形成一定的设计方法,用于提升果农环割效率,快速的实现大面积蜜柚果树的批量环割,甚至改变蜜柚果树的生产培育过程都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另外,虽然是针对蜜柚果树设计的用户需求,但是对于其他果树的环割用具设备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倚仗,而设计则是与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设计赋予了农业用具更人文化的特性,使之能更好更人性化贴近果农的生产生活,为果农创造福音。
(2)从果农需求的内涵分析研究,另一方面也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驱动作用。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价值都在于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而基于用户需求的研究,也将促使人们不断进取,不断创造新的价值。蜜柚树电动环割机的设计研究,是对果农生产工作的改善,是直接解决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宏观上也直接推动了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
(1)阐述需求的定义和以用户为需求主体的设计
首先对于需求的定义、内容以及其相关的时代背景等进行深入的解读,分析当代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需求构成,其次对于一些以用户为主体的设计理念进行剖析运用,如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用户体验等相关知识,最后对于需求设计的应用进行分析,尝试总结归纳其系统性、普遍性以及特殊性等。
(2)对蜜柚树电动环割机进行全面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利于使用的设计分析
从果树环割用具的新技术出发对环割的变革、环割用具的发展、种类和原理等进行梳理,对现有环割用具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主要品牌及产品情况、优劣势分析等,得出环割用具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设计要点。如图1所示,蜜柚树电动环割机主要利用稳固滚动轴的稳定作用,将环割刀头沿着蜜柚树树干环绕一圈后,割开蜜柚树树皮,以达到环割的目的。使用过程中由电池控电,将节省操作者环割过程中的用力情况,很好的解决操作疲劳问题,让作业更加高效、简便。
(图1)
(3)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深入研究蜜柚树电动环割机用户的便携性需求
对蜜柚树电动环割机用户的便携性需求进行分析,将使用背包式的方式来携带蓄电池,对蓄电池的选取上追求轻量化,以减轻操作人员的负重。让用户亲身使用,沟通改良设计方案,完成最终设计。最后对于设计的展开进行评价与总结,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尝试形成一定的方法来指导设计工作的展开,为其他类似的电动装备设计提供积极的参考意义。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的基本思路
(1)明确需求的相关定义和内容,阐述以用户为需求主体的设计
(2)对蜜柚树电动环割机进行全面的解读,明确现在果树环割用具市场的具体情况以及设计要点
(3)深入挖掘蜜柚树电动环割机用户的需求,构建目标系统,分析蜜柚树电动环割机的使用方便性设计要点,通过设计调研,得出转化策略
(4)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蜜柚树电动环割机设计实践,通过实际项目予以验证
2.研究的方法
(1)资料文献查阅分析:通过查阅用户需求、蜜柚树电动环割机的相关资料,如书籍、期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等;利用网络资源了解用户需求开展的现有方法。并在后期工作中应用到建立蜜柚树电动环割机的基于需求的定位目标系统中。
(2)市场调研与设计调查。宏观上对国内外主流品牌的产品定位、技术特点等进行调查,微观上对各品牌的产品造型及其材料工艺、创新结构、人机分析、维护评价等细节上做深入研究并分析,为接下来的设计工作做准备。另一方面,深入的了解设备维护的工作步骤,发掘并分析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能够针对性解决问题,提升蜜柚树电动环割机在使用上的优越性。
(3)设计实践。
首先基于调研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出现的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优化。从设备的整体性上,对其机械功能结构、传动系统、控制系统提出合理的利于维护的设计原则,以标准化、模块化的方法为指导进行提案并优化细化。
其次,从设备操控合理性以及便携性上,对其人机交互的细节进行分析,提出改善设备操作控制和便携方面安全、舒适的方案。
然后,从造型的创新以及材料与工艺的选择上,对于细节设计方案进行整合并优化。在材料与工艺的选择上,一方面以造型的整体性,简洁大气的风格做依据,另一方面以设备实际的工作环境做参考选择例如耐脏、易清洁等有利于维护做依据。
最后,设计工作完成之后,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方案进行总结和分析,归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设备维护便捷性的机械装备产品设计方法和原则,用以拓展应用到其他类似的产品设计。
现有的研究条件和基础
在用户研究理论方面特别是在需求,已经有趋于成熟的系统方法,有一定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针对这一理论展开了探讨。也有了一些企业和老果农在果树环割方面积累了实际操作应用的宝贵经验,这些都为本课题中对于蜜柚树电动环割机的设计展开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作者简介:柳冠中(1945- ),男,汉,上海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德国国立斯图加特设计艺术学院访问学者,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艺术与科学理论研究)合作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交流委员会主任,ICADA中国地区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设计学、事理学及艺术科学方法论研究。)
(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北京 100084)
摘 要:“产业链”的概念是工业革命――即“产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大分工中形成的社会机制。但是,中国目前所面对的社会与当初工业设计诞生之时西方工业社会所面对的迥然不同。在即将进入激烈的知识产权竞争的信息化时代,人类又面临资源匮乏和保护环境的两难境地。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工业设计”的基本原理要重新认识了。本文回顾了设计理论、设计行业、设计实践与设计教育的变迁,并梳理出了相对清晰的脉络。本文认为设计是以“人为主体有目的活动的社会全过程”――人类为了生存在适应和改造自然、创造和借助工具、在实践中把“梦想”变为“理想”过程的“思考”和“创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改造人类自己,并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类社会”。因而,“设计”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设计”是人类第三种智慧系统。
关键词:工业设计;源;元;概念;产业链;事理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J502文献标识码:A
2008年8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登出一则预测:由于美国经济快速走弱,中国将于明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透视Global Insight)。
2007年随着制造业的GDP增加值达到13000亿美元,中国已然承担起了“世界工厂”角色。
然而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不久前在其博客中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根本不是制造业大国:
“制造业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链。比如说,我就以东莞和温州所生产的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我们这边制造业的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的零售价是9.99美元,就是10美元。10美元减掉1美元,差价9美元。这9美元的差价,是怎么创造出来的?这就很有意思了,它是透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6大环节,创造出来的。这就是一个叫“6”加“1”的产业链,美国掌控“6”,中国掌控“1”。这就是国际分工,我们创造出1美元的产值,就同时替美国创造9美元的产值。因此,我们越制造,美国就越富裕。这就是产业链的分工。
因此,以产业链的价值而言的话,真正拿到大头的是美国,而我们只是美国的九分之一,而且我们还负担了沉重的代价,比如环境、资源、劳动等问题。这就是目前的现状。”
一、“产业链”
“产业链”的概念是工业革命――即“产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大分工中形成的社会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以引进设备、技术为主体的“加工制造型”机制和所谓“市场效应”的的利润追求,使我们理解的“工业化”往往只关注其机械化、大批量制造这些表面现象,显示出国民对“物欲”的追求、急功近利的观念。“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事物显现的现象必定寓于特定的社会大背景、大系统之中,它与周围的因素、子系统、巨系统无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大千世界这个自然系统之所以生机勃勃,皆因为万物在适应大自然这个外部因素的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异,以调整自己的内部因素得以繁衍,我们称之谓“适者生存”、“各得其所”。在大自然中任何“物”都不可能脱离它存在的外部环境和食物链系统上的其它物种,而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只研究某个物本身的原理、结构、材料、形态等显性知识,“见木不见林”。而自然界与万物的存在是处于一个整体系统结构之中的,每一个体的“物”都与它存在的外部因素和其他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即每一种“物”的特征都蕴含有大自然和其他物的信息。这个千真万确的真理正是我们任何学科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图1)。
郎咸平关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6大环节”所说的正是作为整个社会的概念来认识人类生存发展的经济、生活和思考、创造领域中的内容:即生产制造――营销流通――消费使用――回收再生这个整个人类社会的系统。“设计”的本质和概念应该包含上述的领域和领域之间的内容,而不仅是“产品设计”,更不仅是“外观造型”(图2)。
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整体机制和意识,规模化的大生产、集合化的大分工体系产生了保证社会工业化体制运转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完成了从“产业链”到“社会链”的升华。
我国改革开放不到30年,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工业化虽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可是社会型工业化的机制和工业文化意识并没有在整个社会运行机制中积淀和形成。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加工制造型的工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填补空缺――引进――模仿――制造――低价格――同质化;
■技术含量不高、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无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几乎所有产品原始创意和技术起点均来自于境外;
■除品牌价值之外的其它所有竞争手段已经潜力挖尽;
■有意义的自主设计创新在这些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基本没有发挥作用;
■忽视培育企业持续成长最重要的能力,没培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需求,用自己的头脑进行产品创新的机制;
■作为社会机制:从需求研究――风险资金――技术储备――应用开发――生产配套――营销模式一整套产业机制链没形成;
■中国企业的成长碰到了真正的玻璃天花板,如不致力于社会产业链的结构化改革,中国的创新经济体系难以形成,“新型工业化”的提法也无立足之基础。
这种种现状和处境使“工业设计’的作用在中国社会被扭曲、割裂、且又边缘化。工业设计诞生于工业化社会萌发进程中,是对社会大分工、大生产机制的协调和修正。但是,中国目前所面对的社会与当初工业设计诞生之时西方工业社会所面对的迥然不同,在即将进入激烈的知识产权竞争的信息化时代,人类又面临资源匮乏和保护环境的两难境地。历史和时代不允许我们去重蹈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而必须学会总结西方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站在人类文明成果这个巨人肩膀上,探索自己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中国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往往还来不及思考和沉淀就又卷入新一轮充满机遇的浪潮中了。
这自然滋生了一些投机取巧的心态,人们处于整体的浮躁气氛之中,热衷于“怎样快?”和“如何急功近利?来不及调整、完善运行机制和规范;很难静下心来思考“该做什麽?”和“如何发现、思考、研究、判断问题?”;更缺乏“产业结构”创新的实践。
在社会工业化进程没有完成的时候,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导致社会开始追逐信息利益硬件化和“动漫创意产业”的进程;“手机”外观的过度设计、“城市”的景观化困惑、文化创意产业泛滥……,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是道德、理想的异化。
当今社会对设计需求的现象好像很旺盛:一是潜力巨大,二是增长迅速;但是其动因仅仅将设计理解为促销技巧一类的手段来营眼前的小利。设计公司的copy和 paste作法,使应具有创新活力的“设计实体“沦为“形式的供应商”;设计师被当作“造型流水线“上的打工仔;企业内设计人员缺失“话语权”。一方面是日益激增的设计需求,另一方面是不成熟、不专业的从业人员与机构;设计教育随着招生而来的是师资人员短缺与知识结构性残疾: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处于严重失衡状态,造成我国设计业两端大,中间小的模式;设计教育理念、教学体制、方法和内容的落后;将“”式的设计竞赛奖状填补设计教学大纲和设计教育方法的残缺;设计教育与设计需求不断增大,而同质化的设计教育培养不出急需的专业化、结构化的设计团队与多层次的设计人才。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设计人才被大批量、快速的生产着,另一方面巨大的设计需求却不能得到满足,类似于经济学的术语:“滞胀”。
中国经济在“引进”模式下的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现代化”生活水平在快速的提高。但是,我国几乎所有现代工业技术的传播推广都通过“蓝图”或机械、设备、工具、产品的进口仿制乃至大批复制,追逐“商场”利润,不重视研究、开发致使中国企业平台乃至社会机体发展的畸形。
另一方面,市场上狂欢的商品刺激着过渡消费和被商业集团“定制的幸福模式”而孕育着的奢华追求。沉溺于工业文明的“技术膨胀”,淡化了我们对污染、对地球资源浪费、对我们子孙生存资源剥削的罪孽,腐蚀了人类的道德伦理观。
中国社会如今是一个混杂体,既有根深蒂固的农业文化的残余意识,也有“拷贝”西方文化和“重温”封建帝王、才子佳人的遗风,而滋生追求感官刺激的“物欲横流”,同时还在玩味着个性信息文化的表象。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曾经说过:“以前从事经济工作时,我曾自豪地宣称中国是‘世界工厂’,但现实是,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制度,产品出厂后,剩下的很可能是一个满地狼藉的垃圾场”。也有专家表示,中国制造业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依然没有摆脱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方式,那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和零部件,例如数码相机、高精度机床等,大多被外资控制。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目前,93%的中国企业不搞自主创新,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非常高。
郎咸平还举了如下我们也都熟悉的事件:
“我们资源这么贫穷的国家,竟然还敢砍我们的树,做成毫无附加值的筷子,卖给日本人,这种毫无附加值的筷子,砍了20%中国的森林,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制造业的本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工。破坏环境都不用说了,太湖事件,松花江都污染,我们留什么样的一个环境给我们的子孙呢?”
这是不是一个所谓的发达国家策划的“产业链“阴谋呢?然而这个“阴谋论”不仅仅是针对现在的中国,在历史上,它也曾经针对过日本或韩国或其它一些亚洲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同样也经历过这样一个依靠低成本、低劳动力的制造业而起家的过程。可是日本跟韩国与目前的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已经真正做到产业升级。比如工业设计,中国企业中的大部分,约百分之八九十的制造业的机制中只重视引进技术、购买设备、广告营销,根本没有把”工业设计“作为企业产品开发流程自始至终的核心竞争力纳入决策议事日程中。但是日本跟韩国的企业,已经进入到“6+1”的那个“6”,他们做产品设计,甚至还有非常高端的订单处理,乃至高效的仓储运输能力,形成了“产业链”,这正是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产业设计所必需的生存土壤。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社会机制及真正的工业文化,只具备加工制造业的末端能力。
我们且不深谈“工业设计”的含义,就仅以“产品设计”而言,我们中国几乎只做“产品设计”中的最后环节――“外观造型设计”,至于产品开发设计,不敢讲没有,而工业设计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集合式社会系统”整合设计――“产业设计”,我们不仅做不到,而且没想过。但是日本、韩国都做得到,他们在升级。我们一直没有升级,这是最大的误区。
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工业设计”的基本原理要重新认识了。
二、“工业设计”的“源”与“元”
1、天问?
“什么是“设计”?
“什么是“工业设计”?
认识任何人为的事物都必须从“物质层”、“组织层”和、“观念层”这三个层次入手(图3)。
古罗马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
“人们并不被事物所扰乱,而是被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所扰乱。”
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的立场、角度、层次等不同,或着眼的动机、过程、结果、观念、方法、技术、工具、影响等等不同,其结论完全不同。
“听”到的未必是真实的!“知道”不等于“理解”!对知识、信息的传递应以接“收”的效率来衡量、评价,而“接收”的目的是以接“受”的程度来衡量、评价。“接受”的目的是以“互动”和“正反馈”――即将知识或信息予以利用,然后分析、选择、判断问题,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为目的。中国的繁体字“”与简体字“听”就把上述观点表达的淋漓尽致了。(图4)
2、“分类”与“命名”
“物以类聚”,既体现了自然规律,也是人类研究存在的一种科学方法。 “分类”、“命名”是科学家在分析千差万别的表面现象时,人为地把“自然”分成若干层次和若干范畴,以便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入地把握自然的规律。
旧有的“名”、“相”不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枷锁,“分工”、“分类”只能越来越合理而有序,越来越趋向系统性和完整性。
人类进步的每一里程碑都是对自然、对自己的认识水平之否定,也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祖先制定的“名”、“相”的否定。
当“分类”、“命名”这个人为的、阶段的观念阻碍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时,人类就会创造新的“分类”和“命名”。要知道:“批评和否定是对被批评和被否定的最高的奖赏和继承。”
“算术”与“数学”;“杯子”与“容器”;“汽车”与“交通”;“种庄稼”与“农业”;“加工”与“制造”;“制造”与“创造”;“工厂”与“企业”;“企业”与“产业”;“造型”与“设计”;“产品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与“产业链”……都是由于概念“分类”的层次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命名”,与此同时也映射出人类文明的进步。
3、系统与整体
我们生存在一个“系统”的世界里,从工具、用具、设备、技术、工艺、流程、方法、组织、机构、社区、城市、环境、市场、生态;小到细胞、分子、原子,大到宇宙星系等等;乃至观念、理论、实践、国家机器、社会、政策、法律、评价体系等等无不在各中层次的“系统”之中;各种系统又都融入“整体”之中。
“设计”的历史与人类历史是一样久远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设计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天人们无时无刻不置身于人为事物的环境之中。设计已不仅是科学和技术的结果,而且也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生存目的、生存环境、生存行为与生存条件的协调关系,即被称为“文化”。设计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阶段性、地域性的信息载体。
在人类的交流和信息的传达过程中,仅靠语言、文字、图形还不能完整地、充分地表达日趋复杂、深沉的意愿和情感。科技的进步使社会行为更有序、更系统,必然使人们掌握、运用更多的媒介来组织形态、空间、环境,这就是技术、材料的组织和设计。这种思考、行为、方法和计划、组织就是“设计”的工作范畴。当设计成为有理论、有规律、有方法的行为时,被传达的信息和目的就更集中、更有序、更耐人寻味,并且更具有理想和道德。这样,在一定的时间点和时间域的空间范围中所营造出来的表现力和表现势就会成体系、有个性。
4、设计的“源”与“流”
概念是随着时代社会背景的变化不断变化着的。对事物或概念要有深入的理解,可以沿着两条轨迹进行:一是历史的轨迹,即“源”;二是抽象的轨迹,即“元”。
“历史的轨迹”可以把握这一事物的发展历程与动因。“源”的发展会分化出许多的“流”,尽管各个变化着的“流”之间会有所不同,但其起点是共同的。
关于“设计”的起源,持广义设计观念的人认为:设计起源于原始先民第一次选择石头互相敲击来制造石器,以杀伤猎物。也可以说设计诞生了。
在工业革命之前,并不存在“设计师”这一社会角色。那时候有缝衣服的裁缝、雕刻的石匠、打家具的木匠等,那时的设计活动是融在各行各业的全过程中的,同“意匠”、选料、劳作、手艺、交换、生活等紧密结合。其实每个年代都有从事“设计”活动的人,至于他们叫不叫“设计师”无关紧要。
工业革命的大生产“分工机制”使得人类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因此也催生了一批新兴学科与职业。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等一些实用的学科纷纷从哲学或自然科学母体中剥离,设计师、会计师、律师、经理等专业化的职业也开始出现。现代的,或专业化的“设计”也一样,经历了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科技、文化与社会的孕育而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
真正使设计从手工艺、艺术中分离出来,开始职业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进行创造活动的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是因为大工业社会分工的细化,在大批量生产前,横向谐调各工种之间的矛盾,为整合需求、制造、流通、使用各社会环节的利益,这种考虑系统整体利益的理论、方法、程序、技术和机制的活动――统称“工业设计”。
“设计师”源自不同的社会分工――从艺术家、工程师、工匠、建筑师、企业家等中间脱颖而出。在工业设计诞生、演进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迅速发展。也在不同国家地区产生出众多的“运动、流派、理论、观念”的演变与更迭。如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同盟、荷兰的风格派、包豪斯、美国流线型运动等等。
当代设计的表现更成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在“全球化”的隆隆声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或不同时代下的设计风格正日趋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由于设计对象、领域、方法乃至新的理论、观念的发展,出现各种“思潮、学派”和升华。
■在进入80年代后,受语言学影响出现了“设计语义学”;
■在信息技术大发展背景下,诞生了“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与“非物质设计”;
■管理学、市场学与设计联姻诞生了“设计管理”(DesignManagement)运动;
■对“ Usability”与“Interaction”的研究大量的汲取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与语言学的养分以及人类学的方法,并被归结为“用户研究(User-Research)”或者HCI――“以人为中心的设计(human-centereddesign)”;
■环境污染问题催生了“绿色设计(ecology design)”;
■此外还有创新设计(innovation design);
■整合设计(integral design);
■情感设计(emotion design);
■体验经济助产了“体验设计(experience design)”;
■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可持续”概念孕育了“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design)”等等。
“工业设计”这门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时:
■仅从“艺术造型、装饰”的角度来认识,这是由于中国的经济还未完全脱离以材料为主体的自然经济模式;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由于第二次引进,逐渐形成一个加工型的工业模式,所以以“技术”为主体的观念遍布工业设计界;
■至“市场经济”萌发的90年代初至今,商业促销及市场效益又使工业设计感到十分被动,只成为“利润”的工具。
而在国外:
■工业设计已经历了从“以形式、包装为目的向功能为主体”的演变;
■从“以技术为主体”向“以需求为主体”的演变;
■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的激烈竞争,设计已被异化成“以商业营销为主体”。
■资源危机、人类生存环境被破坏,设计正向“以生态为主体”演变。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绿色革命”,设计被重新设计着……。
上述种种流派演变的“思想基础”是随设计与社会融合的程度而进化的。可归纳为以下五种:
(1)以艺术为中心的设计
(2)以技术、机器为中心的设计
(3)以刺激消费为中心的设计
(4)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5)以自然为中心的可持续设计
5、设计的“元”与“本”
如果站在“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角度,我们发现“纺车”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用品”,它其实是当时社会关系、生存方式的一个“镜像”。
此物与彼物的抽象意义是一致的。
■“搓板、洗衣机、自助洗衣站”;
■“算盘、计算机、计算中心”;
■“扫帚、吸尘器、保洁服务”;
■“房屋、建筑、小区、城市”。
它们有共同的“目的”――或为了干净的衣服;或为了数字计算;或为了除尘卫生;或为了居住生活。这就是设计的不变内容――“元”与“本”。人类以后还会需要干净衣服、需要计算、需要清洁、生活。而未来的方式却是未知的,需要被设计为更有效、更环保、更具人性与情感亲和。“设计”总是不断的求新,总是向人们展现出最大的变化性,但是我们不该忘记了它永恒不变的内核:“人类有目的的,针对未来的,创造性的社会活动”。
设计是以“人为主体有目的活动的社会全过程”――人类为了生存在适应和改造自然、创造和借助工具、在实践中把“梦想”变为“理想”过程的“思考”和“创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改造人类自己,并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类社会”。包含了 “观念”、“构想”、“计划”、“机制”、“管理”、“政策”、“文化”、“可持续性”、“生存方式”等内容――这都体现了设计所蕴含的性质:目的性、前瞻性、创造性、整体性。
我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强调过: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即使当时被误会,我仍然由此引伸出: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使用)方式”。这个提法似乎有点“抽象”,不像搞技术的专家所希望的那样具体,例如某某产品设计,某某造型设计。而设计一旦被囿于一种物的设计的话,就已经被这个物的概念和现象束缚了设计师的创造力。比如杯子的设计,似乎很具体,但“杯子”已将设计师的头脑囿于这个“名相”之中,再有创造力的人也只能搞出仅是大小不同、材质不同、有装饰无装饰之分的杯子。
如从“创造一种更合理的饮水方式”去设计的话,就可以从不同人对饮水的需求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场合、条件、时间饮水的需求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这样设计出来的“杯子”就不仅是杯子,可能有纸杯、易拉罐器皿、旅行水壶、吸管……这样设计师的创造力就不会被束缚,同时又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也不会是异想天开的。
工业设计是人类总体文化对工业文明的思想和修正。是从设计“物”到设计“事”的升华,知识经济时代更赋予设计以创新灵魂,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重组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健康、合理的可持续生存需求”,这才是创新的灵魂与本质。工业设计是工业时代一切设计活动(人为事物、事务等)的观念、方法、评价思路。
我们比较一下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对工业设计定义的修改,就可知道当今“设计所担当的重任”。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修改后的定义:
“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质感,叫做工业设计。”这个定义将设计局限於“产品”。
■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根据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设计实践能力的拓展,以及社会系统的集约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再次修改了设计的定义:
目的: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任务:
设计致力与发现和评估与下列项目在结构、组织、功能、表现和经济上的关系:
(1)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全球道德规范)
(2)给全人类社会、个人和集体带来利益和自由(以人为本)
(3)最终用户、制造者和市场经营者(社会道德规范)
(4)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支持文化的多样性(文化道德规范)
(5)赋予产品、服务和系统以表现性的形式(语义学)
(6)并与它们的内涵相协调(美学)
设计关注于由工业化――而不只是由几种工艺――所衍生的工具、组织和逻辑创造出来的产品、服务和系统。限定设计的形容词“工业的(industrial)”必然与工业(industry)一词有关,也与它在生产部门所具有的含义,或者其古老的含义“勤奋工作(industrious activity)”相关。也就是说,设计是一种包含了广泛专业的活动,产品、服务、平面、室内和建筑都在其中。这些活动都应该和其它相关专业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生命的价值。
(“设计的定义”出自: ICSID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官方网站/about/Definition_of_Design/)
■近年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也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我国“设计产业政策”的需要,也对“工业设计”作了如下定义:
工业化时代创造性设计活动的总称。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智力型、整合性的系统创造活动。
(1)以知识、技术、文化、艺术等诸因素为资源;(要素)
(2)以产品、服务为载体,以市场、企业、品牌为平台;(载体)
(3)贯穿于研究需求、工业制造、营销流通、消费使用、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全过程中;(结构)
(4)转化与开发技术、引导并满足消费、提升价值和企业品牌竞争力、塑造先进的社会文化;(功能)
(5)创造更合理和更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目标)
6、工业设计的任务和领域
在人类的交流和信息的传达过程中,仅靠语言、文字、图形还不能完整地、充分地表达日趋复杂、深沉的意愿和情感。
科技的进步使社会行为更有序、更系统,必然使人们掌握、运用更多的媒介来组织形态、空间、环境、行为,这就是技术、材料的组织――即“设计”。这种思考、行为、方法和计划、组织就是“设计”的工作范畴。当设计成为有理论、有规律、有方法、有机制的行为时,被传达的信息和目的就更集中、更有序、更耐人寻味,并且更具有理想和道德。这样,在一定的时间点和时间域的空间范围中所营造出来的人类社会,就既成体系又有个性,且具可持续发展。
狭义的工业设计的对象可以是“物”:包括产品、交通工具、机床设备、工具、广告、包装、家具、服饰、照明器具及艺术品等等;工作对象也可以是广义的,如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企业形象、产品计划、交通工具系统等;
人类进入信息经济以来,工业设计的范畴也已经进入“服务”的过程和系统,也可以是“谋事”――全新的社会系统的“设计”:如工作、学习、饮食、娱乐、休息、交流等生活方式的概念创造、策划、开发。
其实,工业设计自诞生那天起,就是以工业化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生存方式”的助产士。
习俗上或职业上的称谓:如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等只是工业设计在现有社会“行业”分工和谋生“职业”分类中的“工作对象”,仅是“纵向分类”的领域;而不是“横向谐调、综合”性质的工业设计内容本质,也就是说,工业设计都能在上述领域中体现其特色。
由于“工业设计”这门学科已渐成为未来全球社会产业结构创新人才资源竞争中的核心环节,它将促使目前按材料、工艺或以产品种类或工作对象分类的教育设置向更富有挑战、更能发挥人们创造性人才结构调整的新学科设置转化。如:社会服务系统、整合新产业链、公共设计、信息媒体设计、都市设计、社区或区域文化设计、交通方式设计、农业产业化设计、旅游文化设计、文化创新设计等等,这将更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创新的研究和实践。
工业设计是人类总体文化对工业文明思想的修正。知识经济时代更赋予工业设计以创新灵魂。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的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这才是“创新”的灵魂与本质。工业设计是工业时代一切设计活动的观念、机制、方法和评价思路。
目前国内外把工业设计一般分成三个层次:
■产品改良设计
原定的产品系统不变,造型、材料、结构、工艺、细部会由于销售对象、档次、价格、技术等因素竞争的原因需要改进设计。因材制用、因技施艺、工更精、价也宜、型亦新。
■产品开发设计
调整与改变产品的系统关系,建构新的“产品”。新产品的概念会由于用户需求、市场竞争、技术进步、产品结构、国际潮流等因素的变化,需巧于因借企业原有资源等因素、调整产品系统,开发新产品。
■服务系统设计
从研究不同人群或同一人群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不同语境等前提下对实现不同需求目标的不同外部因素,确立“服务目标系统”。以便转换战略、重组资源、调整机制、筹建新的营销体系、开发“新”物种、建立新的“服务流程系统”。可谓“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而作、因势利导”、“道可道,非常道”也。
我国的工业设计基本还停留在产品改良的层次,仅作为“制造链”和“设计产业链”的末端。很少在开发设计有所作为,而在服务系统设计的层次上更是凤毛麟角了。
7、 “设计学”
从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归纳、判断问题的本质;以提出系统解决问题的概念、方案、方法及组织、管理机制的方法是“设计学”研究的任务。
众所周知,设计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是基于两大“巨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肩膀上的新兴学科。但在上述观念主导下的“设计”学科,又是区别于我们约定俗成的观念――“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在知识经济背景、地球生态严重被破坏的前提下,“设计”要能创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方式,就要形成一门具有开放性质的系统科学――设计学。人们就应寻找、探索这个设计学的理论、原理、方法、基础……,而不能仅把设计作为谋生的手段、行业的分类。
“设计学”的研究方向是以系统论为主导,强调“方法论”的研究,不仅是从专业知识和设计技巧方面来培养学生,更重要的是抓“思维方法”的训练。不是把某一个工作对象作为学科或专门化的分类依据,而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实事求是、举一反三地认识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
这正是工业设计能将“限制”、“矛盾”协调、转化为“优势”的原因,也正是工业设计有别于仅从“美化”或从“技术”与“材料”片面地、就事论事地偏执倾向的本质之所在。
我国工业设计的落后,迫使我们必须先从认识上抓住“设计的目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然后才能知道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设计心理素质,使学生懂得仅靠技术纯熟是不能使设计走向成功的。我们的研究方向就是把设计当作一门科学来认识、来实践,而不是仅靠经验去行事,这就要求我们系统地研究设计目的与人类行为在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进一步理解技术、工艺、原理、形态、生产方式是可以被选择的,是可以重新组合的这一新观念。
这一新观念为工业设计走我国自己的道路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可行的路标,它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革命性的促进作用。它将引导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逐步创建新的产业结构和新兴工业门类,影响人们的健康消费及生活方式的合理转化,并形成新的习俗、文化、道德。
当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生物学、遗传学、核物理、天体物理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突破,使人们还来不及适应它,它却又向更深的领域跨越。人类生产、科学实践。自然,设计的范围、内容、广度、深度的骤增,在信息交流、存储技术的渠道、方式、速度、效率的发展,使得信息量急剧的膨胀,都使原有的社会生产管理体制、文化艺术、道德、思维几乎容纳不下这种时间、空间的变化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合流已成了不可逆转的必然。人类必须学会在行动之前更全面地探测危机的本领,人类行为的决策――也可以说“设计”的功能已被提高到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规划人类未来生存方式的高度上来了。当今社会对设计的需求已不限于对单个产品的造型、色彩、装饰的改进,它已开始突破传统“物”的范围,对整个社会――即所有人为事物的复杂系统负责,设计的责任也涉入了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生态平衡――“产业链”和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伦理道德――“和谐社会”的范畴了。
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之最重要的特点是能改造自然,创造了“人为事物”这个第二自然――即“人类的社会系统”。然而,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每一发明、发展、进步无不寓于当时人类社会这个大背景之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时代的人类物质文明也遵循“适者生存”、“各得其所”的规律,在人类社会系统中的生产、流通、使用、销毁等全过程中新陈代谢。人类的发明、创造不可能违背这个规律,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师法造化”的道理。
8、“事理学”
设计是为人类“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要不断“创新”。而“新”不是“无病”地添加高技术、“画蛇添足”地美化、装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地球资源的有限的道理和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理想对无限膨胀的“个性”的制约,逼迫我们要深刻理解“新”的评价标准是“适当”、“适度”、“适合”,即中国古代的哲理――“适可而止”。在这个评价平台上去“创”新,意味着我们要学会从“人为事物”的全过程中――生产、流通、使用、再生等各环节和环节之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这就是“设计事理学”系统方法论的本质。所有知识、资源,包括科学、艺术、技术、材料、工艺、形式等等都要在“目标系统”的建立的前提下,即对适时、适地的人类生存的“事”,实事求是地研究、评价、选择、组织这些知识、资源乃至制定研发方向。所以,设计也是整合知识、资源去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
对“设计”的认识,长期以来都有科学和艺术之争。这种争端在工业设计引入中国30多年来最突出地表现在培养未来人才的设计教育界中,其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引进”、“仿造”对“设计”的认识和需求所局限;同时,整个社会都十分醉心于“市场”,淡忘了设计的立身之本――作为综合叉性的新学科产生的“源和流”,而当代社会关联度的增加就更使得这个问题超出了传统的学科范围。“新物种”的创造当然不可能从这种设计教育理念中诞生,这种“技术艺术”的设计观念很难培养出能掌握设计思维方法的“学习型”、“研究型”、能整合多学科知识和社会资源的“素质型”、“创新型”设计人才,只能不断地在“泊来的时尚”新产品上添枝加叶,作“过度的设计”来满足所谓“个性化消费”的虚荣或攫取商业利润。认识是对知识的反馈,实践是对能力的评价;而我们设计教育的目的则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会将认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还要培养年轻设计师们自主发掘、获取知识,甚至整合已知的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设计不应深陷于科学和艺术之争,设计教育是培养另一种能力和智慧――整合“科学和艺术”的本质,掌握这两大领域在观念、思维方法、知识到评价体系之间“结构”上互动的方法论。设计是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问题,这需要理性与感性思维、逻辑与形象思维的互动;当设计的目标系统确立时,即需要怎样做的时候,就该实事求是地选择、组织、整合各种可能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手段和艺术手段都包含在内。
设计事理学是研究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下的需求,及由此影响人的使用状态、使用过程的特征。这个规律就是搜寻需求目标的限制因素以确立目标系统――实“事”;然后再选择造“物”的原理、材料、工艺、设备、形态、色彩等内因――求“是”的研究,这个阶段既是概念设计阶段,也是选择、评价、落实开发、营销的策划和具体生产工艺技术设计,创造“新物种”的阶段。(图5)
“事理学”的思维方法实际上是围绕着“问题”来展开的,所谓“问题”是指设计各要素交织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关系或矛盾。问题往往是通过现象与现象、现象与其外部因素的关系表现出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到联想――创造乃至在全过程中不断评价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来构筑的。
如果对制约设计“目标系统”的“外部因素”研究不明确,设计就失去了方向,而盲目的“试错法”效率低下。因此,设计需要发展自己的一套方法体系,去探求外部因素,明确设计目标,这正是“设计事理学”思维方法的核心内容。
“事”特指在某一特定时空下,人与人或物之间发生的行为互动或信息交换。在此过程中,人的意识中有一定的“意义”生成,因而物发生了状态、属性的“变化”。“事”的结构包括以下部分:时间、空间、人、物、行为、信息、意义。事里包含着人与物、也有“背景”、还体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行为互动与信息交换),反映了时间与空间的“情境”。通过事可以看到事背后人的动机、目的、情感、价值等意义丛。因此,事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在具体的事里,动态的反映了人、物、环境之间的“显性关系”与“隐藏的逻辑”。“事”是一个“关系场”,可以看到“物”存在合理性的关系脉络。
“事”是塑造、限定、制约“物”的外部因素的总合,因此设计的过程应该是“实事――求是”。首先要研究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下的需求,从人的使用状态、使用过程中确立设计的目的,这一过程叫做实“事”;然后选择造“物”的原理、材料、工艺、设备、形态、色彩等内部因素,这一过程叫做求“是”。实事是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求是是解决问题;实事是望闻问切,求是是对症下药。然后再把设计放回到“事”里去检验,看是否合乎特定的人的特定的目的性,是否合人的行为习惯与信息的认知逻辑,是否合乎环境,是否合乎人之“情”,是否合乎人之“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这一切就叫合乎“事理”。因此,设计表面上看起来是在造物,其实是在祈使,在讲理,也在抒情。
事理研究可以粗略的分为两个层次:微观、宏观。微观研究即在“具体”的情境内去把握“事”的各元素间关系,去理解人是如何感知外部世界的,如何与外部世界互动,又是如何被外部世界所影响,从中发现问题,为细节设计提供依据。宏观层次的事理研究即对生活形态的研究。类型化的人群、一件件微观的事被有结构的组织在一起,就成为了宏观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他们的希望与梦想是什么。设计创造的其实是人类的生存的方式。
三、反思
国外的各种产品类型、各种洋房别墅、景观广场成为了中国企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的“标杆”;不仅我们的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构建自己研发机制;作为国家也没有一个能综合各学科、各行业、各部门的社会循环机制或体系来认识、探索中国自己发展需求的“研究――设计――开发一体化的平台”。仅与“竞争对手”比产值、搞大而全;把所谓的“现代化”标杆作为自己的发展的目标,忽略了自主研究开发机制的建立,不仅使企业或区域经济失去了在动态的国际发展趋势中存活的能力;更不利我国在全球化竞争中抓住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
当前中国的工业设计还处在一个很浅层的领域。我们所能看到的设计现象或设计作品;设计款式或创新;设计技巧或方法;设计领域或理念;设计机构或模式都是对落后经济模式、保守机制或商业利润的羞答答的臣服或无力的抗争。更可悲的是设计还有可能成为帮凶,变成商家策划“消费黑洞”的手段来服务于资本的增殖。
我们习惯用“眼”,把注意力放在人类自身的过去和现在已有痕迹表面――过度对“物”的关注上。人类过去和现代的成就的确辉煌无比。但如我们用“体”、“脑”和“心”去其本质再思考和反省一下:
■人类早期的穴居、四合院与当代的宇宙空间站的反差;
■埃及金字塔、罗马输水道、阿房宫、哥特式教堂的奇迹伴随的是残酷的宗教和帝王统治观念、制度;
■沉溺于工业文明的“技术膨胀”和物质享受与占有欲的宣扬,淡化了我们对污染、对地球资源浪费、对我们子孙生存资源剥削的罪孽,并腐蚀了人类的道德伦理观;
■当代交通与网络通讯技术的发达,缩小了地球,但却发现人类之间越发生疏、隔离、难于理解;
■……。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衣食住行用物质享有以外,还有额上的汗、手上的茧,人与人的接触、沟通、谅解,与大自然的互动、共生,与他人一起参与、合作、挫折、创造时产生的行动节奏、思想谐调统一的乐趣、情感和情操,以及对自然和一切存在事物的尊重。忘记这一切,投身于竞争,只期待取巧地获取享受,这是一种无知和不负责的疯狂。要知道,社会的任何进步,首先是品行道德、社会风俗、政治制度的进步,这都属于科学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这就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反思,也是国家工业设计机制和政策所必须面临的现实。
创造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的出路不仅在于发明新技术、新工具,而在于善用新技术带来人类视野和维度改变的能力和方式,来观察我们的世界,开发我们的的理想,提出新的观念和理论。它能激起我们对人类追求单纯、和谐、美好的智慧,在人类继续进化过程中陶冶我们内在的潜能,改变已有的度量、标准、模式,创造还未曾有过的、更美好的生存方式。
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已开始将工业设计的实践与认识提高到生活方式设计、文化模式设计及系统设计,现在又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集合式社会系统”整合设计――“产业设计”的高度上来了。即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创造人类合理、健康的生存方式、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为目标;以高科技为手段来调节市场机制的异化;并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为人类大多数谋利益,创造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中国目前所处的国内外社会态势和发展正是急需要把“工业设计”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我国自己的知识经济新文化的国策。
“设计”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设计”是人类第三种智慧系统。
组成“设计”的子系统或要素的确含有科学和艺术的成分,但又不等于说“设计”是一枚硬币,其一面是科学,另一面是艺术。就如同人类与其他动物都具有相似的肌肉、器官、内脏、血液、神经、细胞等等,但是人类不仅能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等外因系统而且在为理想去主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演化形成了的一个“新结构系统”,这是重组生命结构的“创造”。(责任编辑:楚小庆)
It Is Urgent to Re-understand the "Origin" and
"Primacy" of "Industry Design"
-Thoughts Caused by "Industry Chain"
(Academy of Arts &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一、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弊端
研究生培养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以前比较传统典型的有两种:一种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一种是办班式的集体授课方式。前一种方式,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艺术院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刚刚恢复的时候,较为普遍。那个时候,研究生人数很少,正规的在教室集体上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导师和学生一般是一带一、一带二。导师实际上就相当于民间某些行业的师傅,研究生相当于徒弟。这种方式,导师和研究生关系密切,能言传身教,学生也切实能从导师那里学到真正的东西。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其明显的不足,即研究生的学习对象较为单一,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可塑性小,研究领域狭窄,并且导师的水平往往就决定了研究生的水平。
后一种方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一个班的形式而形成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领域、各学科需要大量各级专门人材,研究生扩招而导致的研究生数量膨胀。而原来的研究生培养师资有限,因此只能采取以办班的形式、以授课的方式来进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的需要。我认为,这种方式标志着研究生培养大众化阶段的开始和形成。就具体的学习过程而言,每个专业都有导师组,由不同的老师讲授不同的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这样一种研究生培养方式可带给学生更宽阔的知识面,扩大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多方面地选择研究方向。并且,这种培养方式使研究生有可能成为复合型人材,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这种方式也有它的弊端,即较难做到因材施教。对专门的研究领域而言,无法培养出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人材。而另一方面,研究生要应付各门课程的学习,忙于挣学分,导致基础知识薄弱,研究能力相应下降,以至于使近几年的高校研究生培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质量滑坡现象。而我们在近些年来采取的以社会课题的研究方式,铺就研究生成长道路的做法,就是为了弥补以上两种方式的不足,实践说明这样的研究生培养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上也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因此引起一些人的关注,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不过,我认为这样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理论和实践还只是开始,因此有待于我们加以总结与提高。这也是我们今来谈这一话题的来由。
二、以社会课题带研究生的新思路
国务院最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支持建设一批高等学校产学研基地”;“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2005年1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会上说:“今后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加重科研工作的比例。没有科学研究工作的课题,就不能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没有研究课题的导师,就不能带研究生。周济指出,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研究工作进行学习的学生。”因此,国家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将紧紧抓住研究工作,推进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提高质量,关键是科学研究。
从2005年起,国家教育部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要改革和创新研究生教育体制,完善研究生培养导师资助制和负责制,推行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制,推进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深化研究生招生和选拔制度改革,调整和完善研究生学制。要支持研究生参加科研团队、参与科研创新,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最近几年,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专业,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方面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研究生的年培养规模从2000年的50人,发展到2009年的300人,在校人数达800人的规模。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一部分在校研究生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如2007、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的论文是全国唯一的榜上有名的美术学论文。有关艺术现象学研究、当代艺术研究、艺术市场研究、高等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等课题都被列为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导师与研究生的一系列合作研究成果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杂志上发表,承担和完成了一些政府和社会委托的重大科研课题或项目。而据了解,这其中大多是我院这几年来培养的研究生。这说明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我院有着一种独特的眼光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我院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是以社会课题带研究生,产学研互动培养。
在近几年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我院尝试着采取另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即以特定的社会课题研究方式,让研究生参加到社会课题组开展的各种研究活动中,在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论证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研究生培养是一种严格的学术训练,如放任自流,随便选题,敷衍成篇,是达不到学术训练的效果的。所以,由导师或导师组所申报与提出的社会课题,在导师指导下,带领学生共同完成这些社会课题,能使研究生得到高强度的学术训练。因为这种研究有时间、水平、学术成果、层次的要求,有课题评价体系的限制。而同时,以社会课题方式带动研究生培养,可以创造一起研究、自由讨论、相互碰撞、共同提高的氛围。我院认为,这种与实践、任务相联系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可弥补前两种方法的不足,也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使研究生培养在不可避免的陷入大众化趋向的困境中,不失其精英性质,成为一种有效的、可行的培养方式。
关于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教育界和社会上也曾经有所议论。有的人认为八十年代的本科生就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有的人认为九十年代以来的本科教育是失败的。因而研究生教育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质量。我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大众,为造就更多的人材而努力。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各国的经济与政治发展趋势的。英美各国的本科教育比我们的要差,这是公认的事实。如果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一定要保留在精英教育的水平,如果只有很少的人受过高等教育,那我们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建成的。研究生教育相比于本科生教育来说是精英教育,但既然本科教育质量有所降低,那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以前相比有所降低也是自然的事。但我不认同现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有了绝对的下降。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有所提高的。因为作为导师来说,我们的要求是提高了,而不是下降了。我们的要求是更加具体化了,而不是更加抽象化了。
我们知道,每一个研究生往往都发表过好几篇学术论文,并且有的发在重要的学术刊物上。我院所指导的研究生在我们所举办的学术会议中,往往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与我院这种培养方式有较大关系。
在1999级和2000级研究生中,我提出了“中外高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的课题,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级重点课题”。我还拟出了 “国外高等美术教育发展趋势”、“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现状”、“民办高等美术教育”等题目,与研究生一起共撰写了4篇有关“中外高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的论文。研究生孔莉莉发表相关论文2篇。我本人也写了10万余字的《中外高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的论文。这样一些论文在中外高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中中国处于理论空白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艺术教育管理研究的关注。
学生成就的取得,当然不仅是哪一个方面的原因,也不是哪一个导师单独工作的成果。导师在为研究生上课,提出课题和研究方法,收集资料中虽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研究生的努力和大量的时间投入也是课题推进的重要基础。当然,在我所指导的研究的人生之途中,我所起的作用比较大一点。在这几年的研究生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要求研究生尽早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入学后一学期内不能选定,那就要由导师指定。这一点我是很明确的。因此,在05级、07级设计艺术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中,我提出了海派设计的研究课题。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和近代设计的发源地。上海在中西文化融合领域里的影响,上海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度不容置疑。在中国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年代里,海派文化是重要的文化流派。中国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的研究侧重于石库门文化,高度肯定其创作的成就,研究论文达数百篇。而对于海派设计,却很少有人研究。且研究成果档次不高,数量不多,影响也较小,研究的侧重点在建筑。对广告、包装、产品、服饰、珠宝首饰、旅游纪念品、礼品等方面的研究很少。国内有关海派设计研究的硕士论文,几乎没有。而我个人认为,海派设计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因此我提出了一系列选题,来对海派设计进行重新发现和评价。这些选题包括:“百年上海、百年设计”、“设计成就上海”、“上海设计产业发展研究”、“上海设计产业三年规划”等。对于这些选题,每一个研究生选一个题目,经过对原著的反复阅读,仔细思考,拟出提纲。并且组织讨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多次讨论,反复推敲,最后形成正式的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设计作品。而作为我个人来说,也完成了《上海设计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工业设计产业三年发展规划》、《上海工业设计十二五发展规划》等3个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的年度课题,撰写了一部40余万字的海派设计简史研究专著《上海设计简史》。这也说明我们的课题研究对于本专业的研究生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给研究生树立了一个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论证解决问题的标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以说是一次又一次地集中讨论,老师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往往对学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学生完成较好的论文并得以在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因为此前学术界从来没有如此集中地谈论这一话题,因此也形成了设计产业发展研究的小小热潮。另外,有两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是以“海派设计”作为研究对象的。像周益竹的《上海设计博物馆设计》、金泠泠的《新海派设计》等。研究生金泠泠、周益竹以海派设计研究作为毕业设计和论文题目,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这说明这样的社会课题研究与讨论,对我们专业的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及其学术道路是有影响的。
在2003级研究生中,我承担了主持了国家级设计孵化器――上海都市工业设计孵化器项目的建设工作。我带领研究生花了大量的时间,不断地进行调研论证发现:设计产业是需要培育与孵化的。尽管上海已经成为全国甚至是世界品牌的聚集地,名牌产品在智利生产、在这里销售,却不在这里发源。设计产业是无烟产业,适合在闹市高楼大厦中发展。培育与发展设计产业,建设一个有关高新设计与创业服务的设计孵化器,不乏是一种新思路。于是,一个在闹市高楼大厦集中空间中,为设计企业创办和设计人才培养提供共事空间、共事服务及扶植企业的优惠政策,推进合作与交流,使之逐渐走上发展道路的设计孵化器的创意策划方案新鲜出炉了。经过努力,这一项目后来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设计孵化器。
在2004级研究生中,我提出了“艺术设计类大学后职业培训研究”的课题,向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组织研究生共同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最后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表了《工艺美术师》、《机构形象设计师》、《玩具设计师》、《商业美术设计师》、《旅游纪念品设计师》、《三维广告设计师》等近9部教材,在全国设计杂志上6篇,9个调查报告。结合职业培训,我还组织了研究生承担了上海市创意职业培训公共实训平台建设的项目。在我的组织和指导下,研究生直接参与了该项目的策划、设计、施工、教学、管理工作,在获得最新设计科技方面的收获极大。研究生们在导师的指导和设备供应商的培训下,掌握了大量的最新设计科技,如时间凝固系统、蓝箱抠像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各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在设计教育与管理的实践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三、强调社会课题研究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
从以上谈论的状况来看,我院所推行的这种方法的确是行之有效的。那么,我院为什么想到要以社会课题研究方式来铺就研究生成长的道路?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能适应国家、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导师根据国家、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申报选择一些政府下达的纵向课题,以及通过招投标形式争取社会相关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社会课题,这是设计艺术类研究生教育以社会课题带研究生重要的培养方式。因为设计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设计在中国已被认为是即科学技术以后的又一新的生产力或“第二生产力”。设计教育不重视产学研合作、不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就失去了学科原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明确的提出了设计教育要服务于张江(学院所在的社区――国家级高科技园区)、服务于浦东(学院所在的地区――中国最具开放的前沿地区)、服务于上海(学院所在的城市――中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服务于长三角(学院毗邻的更大范围的地域――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经济圈)。
第二,能体现导师的学术积累和学术眼光。我们知道,每一个导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在他多年积累、开垦的领域中,是有着浓厚的积淀的。哪些问题是研究的空白;哪些问题是薄弱环节;哪些问题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哪些问题能体现出研究的前沿性;哪些问题研究到什么程度了,能开发出哪些重要问题,在具体研究中还需注意一些什么问题等等,作为导师来说都非常了解。因此,他能够提供给学生多年积累的资料,能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哪些材料是真实可靠的,哪些材料是需要重新考证的,哪些材料是虚假、以讹传讹的、不可靠的。因此,他能让研究生直接地、便捷地进入研究门槛,抵达学术研究的殿堂。
第三,能够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思路。这实际上是一种命题课题方式。导师提出的话题都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而且往往会把自己的思路、研究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理论观点的运用及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直接传授给学生。这方面最能体现出导师的学术个性、学术传统和学术风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
第四,能够防止抄袭和剽窃行为的发生。因为这些题目规定了思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综合别人观点、沿袭别人材料导师很清楚。如果不是这种命题课题,由学生任意选题,在短时期内写文章,容易导致抄袭、剽窃行为的发生,导师也不容易发现这种现象。学术研究是有规范的:一是创新规范,二是引用规范,三是格式规范。学术研究必须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必要写论文。只有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才能形成学术论文。因此,这种命题研究方式,为学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几年曾经出现过有的研究生在硕士论文撰写的时候,不能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修改的现象。后来那个老师不同意其参加答辩,是有道理的,因为如果你不能按照老师提的意见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修改,那么就说明很可能你的论文的整个思路是抄来的,那很可能出现非常大的问题。研究生是导师负责制,那导师的确有这个权利与义务。因此,采取命题课题的方式要求研究生撰写论文并达到发表水平,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抄袭等学术腐败现象发生。
四、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与课题研究的社会命题(选题)
强调社会课题研究会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即研究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忙于应付导师所分配的课题任务,除了写出两三篇文章外,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不是有所欠缺呢?
因为我们的研究生都是百里挑一挑出来的,本来就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研究生阶段当然也是打基础的阶段,那只是相对于研一阶段而言,但研究生是必须进行研究工作的,是必须在这个过程中经受严格的学术训练的。研究生阶段不可能什么书都读,什么知识都要了解。因为已经分了专业,如设计艺术学专业的每一个研究方向都有很大的专业差异。每一个研究生都要有坚定的方向感,即我的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研究设计艺术教育与管理的。那研究生对于本研究方向的书是必须读的,而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史或设计实践方面去。因此,命题课题是必须在广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才可能完成的。每一个研究生不论是命题课题还是非命题课题,他也只能选取某一个非常专门化的问题来进行分析与研究。而他自己再选取一个题目是很难的。如果没有导师的指导,半年时间甚至一年时间也选不出一个真正有意义的题目。那才是真正的糊里糊涂地过了一年、两年,自己耽误了自己的时间。
况且,我们一般给研究生分配课题与选题,是从二年级开始的,这时,他们已经过一年的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并且,在导师组或不同老师相关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本专业所涉及到的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这一基础上,让他们参加一些具体社会课题的研究,实际上是对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一次检验,是如何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次最好的实践。研究生在学术上如何成长,是必须有实践的。研究生在做社会课题的过程中,会碰到一系列的问题。他们一方面会和导师讨论这些问题,另一方面,这些问题会引起他们的反思,会让他们主动地去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漏洞。所以参加课题组研究,实际上是对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一次巩固。
“命题课题”的方式其实是给每一位研究生提供的一个如何把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一个平台,但这种培养方式对于导师而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我院虽然身兼数职,但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是热情饱满、精力充沛,而且乐在其中。那么,我院是如何平衡这几个方面的工作的呢?
首先是我对于自己的学生是充满热情的。自己的学生就是自己的子女。自己的生命也许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的研究生有很大的发展,相当于我们自己的生命特别是学术生命得到了延续。其次,我与研究生的讨论时间是固定的,即每周一的晚上和每一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前者是单独讨论,后者是集体讨论。如果有学生要与我讨论关于开题报告与硕士论文在写作方面的重要问题,则需要与我事先约好,我再安排时间。也就是说我与研究生对话的时间是有计划的。因此我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也不是特别多。前提是讲究效率、讲究结果。第三,我往往将刊物编辑、学科建设、学术会议、设计大赛、设计论坛与研究生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研究生帮我们做了许多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少有的训练,比如每年一度的上海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连续三年的一等奖获得者均为我院的在校研究生。如果没有这样一些实际的工作由研究生来参与,研究生的成长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的迅速。其实,这也是一种像社会课题研究本身一样的方式,也是带动研究生群体成长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我这几年能够做到的,就是工作再忙,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事情再多,也没有将研究生培养的事放在很靠后的地位。因此,我所指导的研究生才有那么多人,也才有那么多的教学和项目管理经验。
除以上所谈到的,设计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也是我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设计基础》和《设计与制作》是我所申请到的一个国家教育部项目――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指导纲要和同编教材的编写。由于这两个课题所涉及到的设计范畴和作品特别多,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让研究生先按一个一个内容的作品做,并且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如1999级和2009级的研究生,每一个人都写《设计基础》和《设计与制作》方面的教材与论文。并且基本上都将此作为他们硕士学年论文的题目,目前正在进行中。他们对于《设计基础》和《设计与制作》的研究,是从大学在校期间对这两门课程的认识开始的。并注重查阅国外的文献资料,所以做得非常扎实、也非常艰难。这门课的课时少、内容多。我们采用了直线型和螺旋形的两种编排方式。这个课题我一直进行了10年的研究。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到光构成、动态构成,也有新的发展,现在还在进行之中。但我相信这种创新的教材和论文会很有意义与价值。
五、导师资助研究生是以社会课题带研究生的一种新形式
由导师资助自己所带的研究生是国际惯例,世界著名的大学基本都采取类似的做法。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提出的“改革研究生选拔制度,推进学分制并调整修业年限,推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和研究生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制,推进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也是为了与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接轨。导师资助研究生的方式亦可理解为是导师责任制的组成部分。但中国大学的校情毕竟不同于国外大学,笼统地讲“导师资助制”,不仅让局外人不解其意,导师自己也如入云里雾里。
导师资助制,当然是指导师拿出科研课题的部分经费,对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进行补贴。按照国外的做法,导师一般是用社会课题经费的一部分负责研究生的科研支出,乃至生活费用的。这样看来,“没有课题的导师不能带研究生”的论断,也没有问题。但国外的导师一般都有课题经费,不仅有而且此项经费足以支撑和支付他所带研究生或者担任他的研究助手的基本开销。这样优厚的条件,国内大多数研究生导师都不具备。因此,实行导师资助制的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导师必须有充足的自主支配的科研课题经费。
充足的和自主支配的科研课题经费的获得,说起来可能很容易,按照成本分担的原则,只要国家拨一部分、学校拿一部分,导师从研究生的学费中提成一部分,加上导师申请课题项目经费,这些只要划归导师使用即可,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简单。
国家拨款,学校资助的力度应该多大,导师提成多少才算合适?按人头平均拨付是一个办法,但要知道近些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大大增加,资金的缺口也相应变大,这部分钱显然难以彻底弥补缺口。部分专项资金的到位虽然聊胜于无,但毕竟是杯水车薪。如果导师的科研经费都不足,又怎么有余力,资助自己带的研究生呢?
解决导师的科研经费问题的办法之一,自然是社会课题项目的申请。但这里仍有个课题项目数与导师人数不对称的问题。各级各类的纵向和横向课题项目每年都有,但导师能争取到的比例并不高。这一方面是由于资源有限,但更主要的是有限的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基础理论和设计艺术学这些最应得到资助的社会课题,受资助的比例却最少。而应用性强,自身能够产生经济效应的设计艺术应用性社会课题,却不断得到巨大的投入,其结果只能是富的越富,穷的越穷。另一方面,课题项目的分配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也加重了“贫富不均”。一个设计类项目本来是不需要太多经费的,但因为某种科研以外的因素起作用,有的课题如政府下达的纵向课题一下可以拿到几万。有的横向项目属于重大设计工程,如我主持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虚拟西方艺术馆、上海大学生创意产业创业基地、上海都市工业设计孵化器等项目更是上千万。不能说,所有获得重金资助的项目都没有社会意义或学术价值,但确有项目在价值与投入上不成比例。如果这部分经费,合理地投入到许多看起来并不“重大”,但却有学术潜力的社会课题上,对中国学术研究发展的切实而深远影响,将远远超出一个哪怕是“重大工程”。由此推出实行导师资助制的另一个前提条件,应该是科研经费的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课题分配的公正化。
参考文献:
1.《科学时报•大学周刊》,2006年7月18日
2.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新华网,2004年3月30日
一、全面学习与把握学科建设“四要素”,以质量求生存
任何事情要办好,都有它的规律,有它的基本要素。笔者以为,从创建第一个专业起,就应站在学科发展制高点来把握学科方向、学术梯队、基地平台、项目成果四要素。笔者所在院校从1987年开设第一个专业——“工业设计”起,看准了它是“一种创造”,要狠抓创新意识教育,不断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干精神,这关系到学科与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市场对人才培养的挑战,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应突出表现为人才特质上的“三重”和“三性”,即“重素质、重能力、重实践”和“适应性、可塑性、创造性”。设计艺术院校需要着重培养出一大批“创新意识强、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的“三强”人才,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这是设计艺术教育的趋势。具体而言,教学应该根据社会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在主干专业教学内容设置、实验条件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充分考虑设计行业所需的素质教育,使培养的学生有振兴各设计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设计艺术学院的发展加强与行业的共建合作、产学研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坚持把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输送行业所需要的高级设计专门人才放在办学的首要位置。
“三强”型人才把创新意识强摆在首位。在竞争中,特别是面对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创新意识与原创意识更具优势,充满艺术与个性气息的产品必将成为消费新追求。具有感性形象创造性的设计师和善于推理与分析进行技术结构创新的设计师,都是所需要的。设计教育努力培养具有两种综合素质的人才,这需要以搭建扎实的知识结构交叉平台为基础,奠定学生将来进行“越界”设计、“越界”沟通的能力。只有具备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善于“越界”设计的能力,才是成为合格设计人才的基础。
“三强”型人才把适应性摆在关键的基础位置,这与设计工作本身的性质紧密相关,设计工作具有灵活、协调和市场的偶然性,设计开发过程就是一个了解市场——调整适应市场——改进适应市场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借用设计原理中的“适应性系统”概念,设计艺术适应性系统是处于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交界面处、具有一定目标与功能的系统。这个适应性系统需要从内外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去考察,系统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其所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表现,同时也受内在因素少量限定性质的制约。它的理论根据是人为创造的第二自然与第一自然协调形成天人合一的系统,这个系统针对环境规定具体的目的或意图,具有适应环境的根本特征。适应性系统的行为具有复杂多变性,但这种复杂多变的行为主要是其所处外在环境复杂性的反映。它运用规范性、限定性的描述方法,即:从目的、手段适应环境的角度去讨论“应当是何种方式”的问题。产品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及目标也是适应性系统的三大组成要素。该系统的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对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定方式的理解程度。因此,设计专业学生必须从入学就逐步建立“适应性系统”意识,无论是适应社会的强化协作意识,还是具体的设计开发和改良工作的开展本身,都要重视“适应力”。
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设计艺术人才是能吃苦、肯实干的人,设计工作与市场紧密相连,从市场调研开始就有大量繁重且要求细致严格的工作要做,而且在专业和社交技能上对设计人员提出了很实际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能与他人合作、能不断地发现市场中的空缺点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运用设计程序与方法;利用理性的设计思维分析和引导产品设计、熟练运用现代表现技能进行产品设计的设计人才,这些能力也都建立在实干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为企业认可。
二、“三强”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多培养出“三强”人才,设计艺术教育和管理可采用以下措施。
1.以学术梯队建设为关键,造就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坚持“人才强校”的原则,设立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运行“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支持杰出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通过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派出教学科研人员出国留学、学术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外国专家、学者短期来校访问、讲学及合作研究,发起和主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推动师资培养国际化。实现教师队伍“四个转变”,即以科研项目和教学为纽带的松散组合转变为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并具有内生凝聚力的科研和教学团队为主体;以本科学历为主体转变为以博士学历为主体;以中老年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偏单一血缘教师为主体转变为血缘结构合理的教师为主体。梯队的建设要做到:一方面,授课老师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实践的经验及能力,并能明晰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设计的殿堂;另一方面,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克服传统中国教育的学生被动学习模式,激发学生智慧、创造能力,挖掘潜力,运用科学的方法活跃教学思想,启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释放教与学的创造性能量。
2.以条件建设为基础,实施人才培养的高起点教学质量工程
例如,武汉理工大学加大本科教学条件建设力度,在预算编制上“重点向教学倾斜”,2004至2006年用于教学4项经费总计达1.7亿元,2006年4项经费占学费的比例达到31.31%,校园基本建设累计投资达到24亿元以上。网络学堂、网络教学平台为重点的数字化校园等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与此同时,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等教学质量标准和规范教学环节、规范教学管理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实施高起点的教学质量工程,使良好的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推行教学名师制度,启动多级本科品牌专业建设,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实施多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支持精品教材建设。因此,笔者所在院校设计艺术学科的平台建设有了明显进展,拥有该学科本、硕、博和博士后层次,工业设计、动画等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设计概论”等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3.建设新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创新
首先是按社会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培养着重点,建设新的课程体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构建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通过制订发展规划、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召开“两代会”,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办学中的核心地位。优化学科结构与专业布局,整体推动学科、专业建设,着力构建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
其次是培养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教改试点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管理模式上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了“2+2”“3+1”等多种培养模式;同时营造创新氛围,积极引导教师参与教育创新,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引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全国各类设计大赛中居先进水平,并率先在全国设立500万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积极共建合作,建立校外“三强”人才培养运行模式
在设计艺术教学中,实践是产品设计的最好教学方法,设计艺术教学应以实践环节教学来带动理论教学,只有实践才能带动创新,走学院与企业相结合的教学路线,可以较好地解决设计脱离实际的问题。设计院校应开拓社会办学资源,优化“三强”人才培育环境,重视搭建科研合作、教学交流、学生互换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坚持科研促进教学的原则,广泛开展科技合作,利用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006年笔者所在院校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数中,科研课题或来源于生产实际的课题占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总数的90%以上。科研时间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1 实验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
学校一贯重视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制定了相关政策配套落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艺术设计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是以1条主导线和5个规划点组成,简称“1线5点”的艺工结合实验教学理念。“1线”即1条主导线是本中心实验教学定位主导;“5点”即这1条定位主导线的5个组成节点,也是整体实验教学的5个规划部分,由此构成“1线5点”的实验教学理念。
1.1 教学定位
建成具有工科特色,艺工结合,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是本实验中心始终坚持的一条教学定位主导线。引入本校工科教学的工程技术、结构分析、力学要求等知识元素,并且运用艺术的眼光综合开拓实验教学视野,使用本校跨学科教学资源与校外行业企业实际项目资源,采取学科交叉、知识融合、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完善本中心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由此,来实现艺术设计实验中心依托天津理工大学多学科优势,发展艺工结合的应用型实验教学新模式,锻炼一支教学知识多元化和实践技术综合化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应用型设计能力、综合型知识结构、文理型思维模式的实用人才的实验教学定位目标。
1.2 教学规划
实验教学5点规划(教学体系、服务对象、教师队伍、教学内容、资源运用)发展的目标是将艺术设计实验中心打造成服务于全学校和全社会的实用设计研究基地,面对学校为相关专业师生的科研项目、专业设计建造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的教学与研究平台;面对社会为相关行业企业的项目研发、技术生产合作提供专业设计人才支持和应用型人力资源培养;推动天津滨海经济带的发展,提升京津冀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储备。
2 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
2.1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艺术设计实验中心实验教学体系是以培养学生设计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展开建设;以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结合、多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的方针进行教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创新的实施内容:按照培养学生3大能力来设计3个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再通过3个不同时段完成整体实验教学安排,设计应用能力培养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其中包括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3大能力是按照基础型实验、提高型实验、综合创新型实验3个层次阶段进行教学培养。
2.2 实验教学方法
采取引导式、质疑式、开放式、研究式的实验教学方法。
引导式实验教学方法。在基础型实验训练中,主要有教师引导学生走向实验,向学生传授实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实验要求,传授科学研究方法,文献查阅方法,实验报告和科学论文撰写方法等。
质疑式实验教学方法。在提高型实验中,学生带着学习问题,有目的的走向实验室,走向教师。他们边实践,边思考,边分析问题。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多人合作,分工完成,发挥团队优势,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保证实验时间,本中心26个实验室全天候面向学生开放,不受课时限制,中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学生充分利用课时外时间进行实践,积累素材,自主构思,独立完成设计作品。
2.3 实验教学手段
推行基于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并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实验教学手段,计算机与网络的现代化实验的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系统的现代化是联系教与学的纽带,是开展工程训练的重要环节。
基于艺术类专业实验性强的特点,在实验教学中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并存,交织互补。改进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艺术类课程特点,大胆使用“精品课程群”贯穿专业基础实验全体课程。
计算机与网络的实验教学手段。注重网络教学,特别是网络实践教学,以精品课程的实验标准为建设目标,部分实现了计算机与网络的实验登陆与实验教学,信息查找,实验考核。
3 创新型实验教学特色
艺术设计实验中心依托天津理工大学多学科优势,多年来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机制等方面形成艺术类实验教学中心的特色。
3.1 跨专业学科交叉、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融合的教学模式
依托天津理工大学多学科优势,采用艺工结合方式,将本院工业设计与机械学院、材料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等相关学科交叉,合理将工科工程技术技能知识融合工业设计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综合设计应用能力,提升该专业实验教学质量。
3.2 市级品牌专业促进校内外合作项目实训的资源运用
工业设计专业采用开放式协作实验教学手段,充分使用学校与社会两大资源,品牌专业建设促使实验中心设备得到提升、实验环境获得改善,吸引校内相关学科交叉学院与专业的关注合作;并且促进校外企业相关专业的项目研发合作,积极参与本实验中心的资源建设。
3.3 国际化合作办学构建专业前沿技术合作训练平台
依托本院强大的国际化合作办学背景,动画设计专业与加拿大魁北克国立大学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专业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艺术学院合作办学,国际化理念、高端化教学、前沿化技术提高实验中心质量水平,搭建国际化协作实验教学训练平台。
4 实验教学成果
艺术设计实验中心各实践教学环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使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综合设计能力等方面得到切实的训练。经过中心实验课程环节、课程设计环节、专业设计环节以及毕业设计等优化的实践环节学习与训练,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综合素质得到了升华。中心同步于现代前沿综合设计应用水平的实验设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高。在严格的考核标准下,学生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成绩多年来一直保持优良。学生在操作技能应用实践能力、面向设计与工程的应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