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2:16
导语:在企业服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各酒类企业生产技术趋于大同小异,单纯从技术质量上已无法找出不同产品的差距,寻求产品差异性一直是企业的追求,以突出这种差异寻求市场卖点,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异的心理。面对技术时代,推行服务营销已成为企业营销重中之重,以服务赢得市场,以服务带动消费。
二、服务营销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需求
酒类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竞争手段日新月异,瓶盖设奖、瓶盖回收、瓶标设奖、小姐促销、车辆赠送、强行铺市、高额回扣、赠出国名额、获旅游大奖等等,虽然花样不断翻新,效果却未见明显,营销费用不断增加,企业效益日渐下滑,商见钱眼开,唯利是图,与企业同甘不共苦,企业政策不能执行到位,市场管理虽严管但不奏效,享受优惠政策的商家以低价扩大销售份额,导致产品价格一路下滑,商家无利,积极性不高,最终失去合作。针对上述种种现象,加强市场服务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且势在必行,通过服务营销可以达到联络厂商感情,培养商家忠诚度,对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酒类企业推行服务营销重在一个“诚”
推行服务营销重在一个“诚”,真诚的服务能密切厂商之间的合作,真诚的服务能使商家到厂如到家,真诚的服务能培养消费群体的忠诚度,做好服务是长期立于市场不败之本,那么如何做到真诚的服务呢?我想至少应做到以下五个“一样”:
1、来人来函一样热情
首先对待来人来函来电要一样热情。目前有些企业也一再倡导服务第一,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对来人还能热情接待,但对来电、来信所提出的问题却被放在一边置之不理,这样不仅耽误了处理时间,而且失去了企业信誉;更有甚者,有些企业对商家或消费者提出的问题在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久拖不解,商家不仅花费很多精力,而且也伤透脑筋,最终结果也未必满意。
2、滞销热销一样对待
由于酒类还存在着消费的淡旺季,因此酒类企业每年都面临着这样两种情况,一是热销,二是滞销。如何在热销、滞销情况下处理好与商家和消费者的关系呢?我想大家都会回答:一样对待。然而现实却不尽让人满意,往往呈现的情况是:热销时商家求上门,一个冷若冰霜的回答“没货”;滞销时厂家送上门,同样也被商家拒之门外“不要”。如何在热销滞销时处理好服务态度问题,是密切厂商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酒类生产企业应充分利用这种惟妙惟肖的关系,加强同商家的合作,热销时不要故作大爷的样子,滞销时也不能只做孙子状。
3、定货多少一样及时
对待客户要货,要给予充分关照,按客户指定要求及时安排装车发运,以满足客户的市场经营需求。要知道,随着市场的不同、淡旺季销售的不同,客户的要货量也会随之不同,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客户的要货量不能过于挑剔和要求,要货的多少不是客户的主观意愿,而是市场的实际所需,要么就是厂方的某些政策影响了客商的销售积极性,要认真分析原因妥善解决,决不能因为要货量少而发货不及时,这是做生意的一大忌讳。
4、新老客户一样真诚
由于老客商长期合作的关系,有些厂家对老客商较为热情,而对新商户则较为淡漠,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人员不熟,二是新商户不知道何轻何重,该找哪一个部门;三是新商户刚开始做业务,厂方对其忠诚度还有待考验,四是厂方对新商户存在一定的偏见,不知其做市场的能力,能给厂方带来多少效益。凡此种种,作为厂家应该细思量,新客商有一天也会成为老客户,新客商也许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和收获,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效果。无论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既然你选择了他作为合作伙伴,企业都应该一样真诚对待,加强合作,密切双方关系,探讨下一步发展思路,为企业更大的发展作好铺垫。
5、大小商家一样服务
大小商家同出一辙,大商家有可能不思进取转为小客户,小客户也可能不断发展成为大商家,二者没有特殊的界限。对待大小客商一样服务是最基本的企业行为。要维护好市场网络,提高商的销售积极性,不仅对大商家要做好服务,对小客户也要做好周全接待,这样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利益,这是不言而喻的。
1.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薄弱服务营销经营策略已经在我国企业中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为什么一直停留在起步阶段,没有起色,究其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薄弱,虽然很多企业一直在强调服务营销,但是却只停留在口头承诺上,没有认真去完成和兑现,很多企业的服务营销只是表面工作,当着消费者的面一套,背着消费者当面一套,承诺给了消费者,却在需要兑现的时候推脱责任,置消费者的利益于不顾,使当初在商品出售时给出的承诺成为空谈,令消费者大失所望。并且有些企业并没有把服务营销作为企业的发展理念,依然奉行着传统的企业营销理念,只顾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完全不顾消费的这个人利益,在商品的营销过程中完全没有想到过服务的概念,也就没有对售出商品的连带服务一说,顾客在选购商品时,就会缺乏安全感,降低了对产品的信赖程度,企业的发展又从何谈起?例如,当企业所推出的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完全没有服务的想法,那么在销售时,售货员的重点就只在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而产品一系列的售后维修,人员组装,操作培训等相关服务根本不会提及,这就会使消费者在对产品对比时,被那些售后方便,提供服务周全的商品比下去,即使商品性能再好,也于事无补。
2.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在产品的服务营销过程中,产品的服务质量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有些企业虽然将服务营销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可是却因服务质量不过关造成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不好,因此如果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不好,不能令消费者满意,那么也没法使商品得到推广。并且,我国为市场经济所有制,在同一类型的商品上有大大小小的企业在竞争,由于技术水平相当,那么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就差别不大,所以,产品的销量就与产品的服务质量直接相关,服务质量好的产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贴心的服务,使患者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免除了后顾之忧,而服务质量不过关的产品,消费者买回家后,使用出了问题,没有人给保障,用着心里不踏实,那么自然不会受到消费者的喜欢,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讲,在当今社会,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有了变化,由被动变为主动,对商品的选择更广,也因此对产品越来越挑剔,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全面,除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等指标外,产品的服务质量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
3.服务人员工作素养普遍偏低由于我国的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作在我国一线的劳动工人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有些人甚至小学、初中都还没有毕业就出来打工,他们对工作质量的要求比较低,因此一直广泛活跃在服务行业,产品的服务营销中的服务一环大多数是这些人在工作着,而这些人由于知识水平和内涵、素养比较低,工作时态度比较恶劣,思想觉悟比较低,为人处事的方法比较欠缺,在对消费者的服务过程中,容易把个人的一些情绪带入到工作中来,对消费者的耐心不足,容易厌烦,因此会严重影响到企业产品的服务质量,使消费者不满,从而使产品的销量受损。
4.服务模式死板、生硬我国的服务营销策略虽然引进与国外,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应该与我国企业的特点相结合,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服务营销模式在我国应用时,很多企业比较心急,盲目模仿国外一些公司的服务模式,不加以改进,直接应用于自己的企业,从而使服务模式在国内的一些企业应用时,不免显得有些死板、生硬。
二、新时期企业服务营销的发展策略
1.打造全新的服务营销理念企业要想自己的服务模式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就必须打造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服务理念,切忌生搬硬套。所谓服务营销的理念也就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服务思想,是企业的服务意识在企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企业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服务营销理念才能使服务模式与自己的产品相吻合,才能做自己产品的真正的主人,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如果服务理念与自己的产品相协调,那么在整个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会非常容易,产品的定位也会非常清晰,在后期销售过程中,就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周全的服务,免去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使患者真正买的“放心”,用着“舒心”,企业的经济效益自然会得到增加。例如,海尔企业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和欢迎,经过调查,海尔产品的质量虽然比市面上一般的产品质量要好,但是差别并不是很大,那么使它一直销量领先的原因就是海尔集团在售后服务方面做得比其他企业要好很多,他们懂得为消费者考虑,在消费者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他们会为消费者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这种周到、细致的服务理念正是海尔集团取得成功的原因。
2.服务定位要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在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服务营销时,一定要结合产品的自身特点,定位准确,做好市场调查确定所面向的消费者群体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只有定位准确,真正了解消费者的心里想的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最受欢迎的服务模式,受到消费者的肯定,产品的销量自然有了保证。
3.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销售的目的是盈利,而盈利的前提是消费者买账,而服务则是为了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扩大销售量,提高盈利额,因此,从商家的角度来讲,要想获得最大的利润就要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那么如何才能让消费者满意呢,消费者是在花钱享受,而不是找罪受,如果工作人员的态度恶劣,脾气暴躁,把不满情绪一股脑发泄到消费者身上,那么消费者自然是不买账的,所以,企业要想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就需要提高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改善服务态度,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可以选择对服务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让他们学习一些服务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还应建立服务人员的工作考核制度,建立消费者有反馈工作人员信息的渠道,如果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服务态度不好,对消费者发些不良情绪,那么经消费者反馈后记录到他的个人档案中,然后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总结、评价,表现优秀的要进行奖励、表扬,表现不好的要批评、惩罚。
4.主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企业要想从众多的相似公司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打破禁锢,寻找全新的途径。一般的服务营销模式还仅局限于消费者投诉,然后提供售后服务,在新时期下,我们可以转变思想,变被动为主动,不等消费者投诉,主动到消费者的家里检查产品,及时发现产品的异常情况,消除产品潜在的隐患,这样就会给消费者一个全新的印象和体验,那么消费者也就没有了不选择你的理由。
三、总结
1.1树立企业品牌。
电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长期以来有着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特点和很强的计划性,可以说品牌意识十分淡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及时推出一系列表现企业特征的视觉识别系统,在开拓电力市场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对全社会一直关注的供电企业行风建设,也有最直接的推动作用。
1.2以服务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供电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应以服务为导向,使每一位职工有相同的奋斗目标,建立员工群体认同的价值取向、主导意识。我们以企业精神“优质、方便、规范、规范真诚”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概括了企业思想风貌和员工认同的群体意识,并需要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精心培育,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浅谈供电企业的服务营销。
2供电企业服务营销战略
2.1重视服务经济。
服务业中过多的关注传统营销而忽视一般企业中服务的部分,因而对服务经济的规模无法做到正确的估量。客户服务是利润中的一块大肥肉,世界上许多公司都是从其子公司提供的服务业务获利的。供电企业中的服务质量能够有效增长企业利润,将服务营销与企业效益紧密地联结起来。只有认真实施企业的服务营销战略,才能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2.2供电企业的服务营销系统。
供电企业的服务营销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服务产品的营销,另一类是关于用户服务的营销。供电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利益,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用户服务营销中,表现形式各异,但均处在服务营销的体制之中,并且商品与无形的服务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一旦用户不满意产品的质量,与其形成紧密联系的服务过程就会受到波及。
2.3有效实施服务营销战略能够为供电企业提供更多的宝贵资源
2.3.1由于客户之间的需求大不相同,有些客户更加重视成本的高低,有些客户则偏向于服务质量的好坏,因此一个企业只有充分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走出关键性的一步。企业的发展不能仅局限在当前的情况下,还要注重挖掘潜在的客户。可以展开多种形式的市场调研活动,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地掌握当前市场机制下用户对于供电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还能为企业的下一步的发展策略提供相应依据。一个企业的服务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多余的服务是对企业资源的浪费,只有充分掌握用户所需要的服务,才能使资源真正的发挥其价值。
2.3.2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各有差异,其中最基础的就是电价与电能质量。电价的高低与电力实施举措具有直接关联,但是值得肯定的是电价只能日趋合理化。而电能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与电网的建设。加强电力维修的服务质量能够有效促进用户的满意度,企业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服务质量,才能在用户中提高自身形象,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由于企业类用户更加关心装接成本,因此为了使这类用户获得满意的服务,供电企业要加快装接流程需要的时间,在电力设计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提供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分析其中的成本,力求达到令客户满意。对售后的环节,供电企业也绝不能忽视,应定期对用电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排查隐患,加强与用户的沟通。
2.3.3众所周知,服务具有无形性的特征。除此之外,服务还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表现在服务并无固定的标准,如果用统一的服务标准要求不同的客户,那么客户的满意度将会大打折扣,不同于产品质量具有一样的标准,服务的质量很难用固有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因此,我们应采取手段加强管理服务过程中的质量。首先要明确了解客户所需要的服务质量是什么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其作出预期效果评估,综合各种法律法规,详细分解服务工作,落实到人头上,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出符合企业基本情况的有关服务质量的管理标准。在企业划分的区域内,实行统一的服务标准管理。员工的业绩考核要与服务水平相挂钩,注重员工对质量标准的认识程度与理解水平,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在体现出个性化的服务同时,还要保证具有亲和力,达到客户预期的满意程度。
2.3.4服务配套的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作为一门科学,服务人员是企业的“化身”,是一种专业人员,要求有很高的素质。在人员安排上既要考虑经验和工作技能,也要注意考虑态度、个性、忍受力等因素。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精神对提高整个服务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企业应营造服务文化氛围,增进员工之间彼此的理解,培养员工在服务中的创新精神。
2.4重视供电服务中的公共关系。
供电企业应处理好政府、企业与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的服务营销中应结合宣传当地政府的政策和法规,用自己的优质服务,改善地区投资环境,通过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共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力争从政府方面来扶持节能、环保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推动电能的消费。加强与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联系,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企业,为服务营销提供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
3结束语
……..一、转变观念,调整结构,发挥资源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各行业都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铁路也提出了“减员增效”,取消了计划招生的指标。这对多年来靠计划经济办学的技工学校来说,面临着一种生源枯竭的严重考验。加之铁路分局把学校的办学经费减少了50%。在困难条件下,学校究竟如何生存,这成了全校教职工共同关注的热点。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动员全体教职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引导教职工要牢固树立:不靠上帝靠自己,不靠计划靠市场的新观念。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调整科室结构,加强了培训科、学员科人员的力量,明确了分工职责,为建成较为完整的培训基地创造了条件。另外,我们还认真分析了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建校15年来,学校已拥有比较健全的教学设施,前三年,又先后被分局确定为客运人员、接触网工、计算机、货运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培训基地。今年初,分局又把职工失业、下岗、息工培训基地放在了我校,学校现有的一些实习场地,实验室、电教室等教学设施基本能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我们提出了先求生存,后求发展的思路。我们先后组织有关人员到分局各业务处和分局职教中心,联系寻找培训任务,到基层站段去宣传学校正规培训的优势。在分局和各站段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积极的筹备,我校的短训班连续不断地办了起来,包括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劳资干部的培训,甚至局职教软件培训班也放在了我校。
……..在实践中,我们以严谨的求实作风,过硬的师资队伍,良好的育人环境,周到的后勤服务,靠质量,靠声誉,赢得了铁路培训内部市场的信任。
……..二、针对特点,形式多样,树立服务意识
……..目前我校的职工培训对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复退军人的岗前培训,每年的人数约400人,学校始终保持在800人左右的规模,学制为两年半;另外,就是承接的各种短训班,包括大专函授的学历教育;三是为站段培养急需的技术工人。学校的培训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保持从严治校和良好的校风得以发扬,我们组织学员科、培训科,认真研究措施,修改过去的规章制度,坚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传统,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考核办法,建立了学员自管组织。并结合学员特点,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职业道德、铁路改革形势、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等专题讲座,同时,在学员中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有益的活动,发挥学员专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这几年来,在我校培训的复退军人之间,从未发生过恶性事件,教学秩序井然,学习风气浓厚,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办班形式上,我们采用学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长学班与短训班相结合,并采取与分局有关处室、与兄弟学校、站段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灵活多样,服务现场。从前年开始,我校与兰州铁道学院联合开办铁路运输、接触网等大专课程,招收宝鸡铁路地区的铁路职工参加专科学习。这几年来,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今年又招收了169人;我们与西安铁路运校联办的中专学历教育班,这几年一直以良好的教学质量取得信任。另外,我们还坚持走出校门到现场办学,创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办学新路,深受现场职工的欢迎。
……..在培训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我们要求全体职工必须树立服务意识,一切为了学生,把学生、学员作为学校的上帝。我们结合学员现场的实际需要,删繁就简,调整课程内容,增加现场工人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一切从实际出发,我校还主编了《接触网结构与计算》、《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等,在全路推广使用均收到良好的效果。除此外,我们还结合学校实际编辑了《接触网工专业模块教学》和《客车乘务》等教材,都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
……..三、更新知识,强化师资队伍,提高培训质量
……..办学质量又决定于教师的师德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我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打铁先得自身硬,学高方为人之师。为了紧密结合铁路企业内部职工培训的需要,我们还先后分批组织教师到基层站段“充电”。现场新技术、新科技、新设备、新手段的运用,就是我们教师学习的现场和课堂。所以这两年来,我们把教师到现场调研、学习作为专业课的一个重点,采取定时间、定目标、定内容的“三定”办法,组织铁路运输、线路、信号、通信、接触网五个专业的教师下现场“充电”,更新知识体系,了解现场正在运用的设备,把教学重点放在实用和操作技能方面。缩短了教师与学员间的心理距离。我们还利用暑假组织32名专业课教师,到外局学习考察,回校后撰写出57篇有价值的论文,已有13篇被省部级刊物采用。
……..目前,我们在每一期短训班开办之前,都认真地研究所教对象的需求,主动与委培单位共同研究教学重点,以及学员需要学到那些方面的知识,一切服务学员的知识需求。教师们认真备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尽可能通俗易懂、易记、生动,确保每一节课的质量和效果。
……..四、改善环境,加大投资,搞好基地建设
……..紧贴企业内部,主动适应市场,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首先是要有一个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我们要求全校师生严格遵守公民道德,言行举止,文明礼貌,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让每一位学员感到,学校的确是一个培育人,增长知识的大熔炉。其次是学校的校园环境始终保持清洁卫生,布局有序,花卉蓬勃,绿色如茵。活动场地齐全无损,步入校园总有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三是后勤服务优良,住宿干净、整洁、明亮;伙食供应规范标准,花色品种繁多;学校超市生活用品齐全,使学员们有一种身居家中的体味。
1.1图书馆的参与和支持使校企合作更加完美高职院校致力与企业行业开展全方位校企合作。着力发挥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实训设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企业行业发挥实践经验、设备、技术及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并在合作实践中逐步丰富合作内容,完善合作方式,实现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图书馆作为学院的信息服务中心,如果全程参与校企合作过程,将为学生和企业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实习和工作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其职业技能。而企业职工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资料,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有效地节约了企业购进图书资料的成本,极大地提高了校企合作的质量。
1.2加快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收藏有海量的文献资源,大多数图书馆不仅仅收藏纸质文献,比如纸质图书和期刊等,更重要的是收藏大量的电子文献,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在购买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期刊总数8000余种,核心期刊1810种,独家内刊744种,万方有限公司生产的《万方数据服务平台》,包括国内出版的各类期刊7500余种,其中核心期刊2700余种,论文总数量达1800余万篇,每年增加约200万篇,每周更新两次。2014年增加了中国知网(CNKI)和名家讲坛类数据库,再加上各种数据库的生产厂家在图书馆免费试用的数据库,如《全球公开课》、《就业数字图书馆》《创业数字图书馆》、《党政图书馆》、《标准文献数据库》、《会议文献数据库》《专利文献数据库》等,这些电子资源数据库海纳了中外学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中外学术会议论文、标准、专利、科技成果、工具书、特种图书等各类信息资源,资源种类全、品质高、更新快,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提供检索、多维知识浏览等多种人性化的信息揭示方式及知识脉络、查询咨询、论文相似性检测、引用通知等多元化增值服务。电子资源由于其采用的先进的检索方式、服务集群技术及高水平的技术团队,保障系统的高速稳定运行,全方位贴近用户使用习惯,丰富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深受读者的欢迎。但目前高校图书馆和企业相关部门尚未实现统一联合,没有充分挖掘图书馆文献信息以及智力资源的价值,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因此,高校图书馆和企业合作可以极大地加快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促进图书馆和企业的良性发展。
1.3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双方良性发展目前,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基本矛盾,即有限的经费和无限的文献资源之间的矛盾,尤其是现在,图书馆在购买和储存文献资源的过程中,由于数字化信息的大量出现,各类纸质出版物价格不断上涨,品种不断增多,图书馆资金不足,难以满足文献信息建设的资金需要。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在图书馆每年投入100余万元,用于购买各种文献资料,仅仅能够满足服务在校师生1万余人的需要,而无法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而方圆5公里内的32家企业中,每一家企业都购买数据库和大量的文献资料,必将增加企业的投入和负担。32家企业中,每年一家企业投入5万元用于购买图书文献资料,其总额就高达160万元。如果企业能将这些资金的一半投入到学校,加上学院的投入,每年就是180万元,将大大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满足高校和企业的共同需求。由此可见,馆企合作可以有效地节省资金,实现资源互补,从而推动双方的良性发展。
2图书馆为合作企业服务的有利条件
2.1基础条件图书馆馆藏丰富,是学校的文献信息储存和管理中心,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任。作为学校科研和教学的专门机构,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未来发展。本文仅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其总建筑面积为21140平方米,设有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采编室、特藏室、自修室、音像视听室、多功能报告厅等多个服务窗口,阅览座位2100余席,具有藏、借、阅一体化服务功能。现有各类文献146.6万册,其中,纸质文献50万册,电子文献96.6万册,购买并开通了书生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专利文献数据库、中外标准数据库、科技成果数据库、政策法规等9个数据库,馆藏以工科为主,兼顾人文、艺术、工商、体育等其他学科,涵盖学院所设专业的基础学科,基本适应学院专业的需要。
2.2科研队伍图书馆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9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14人。已公开300余篇,著作15部,科研课题50余项,具有强大的科研能力,能够胜任为企业服务的任务。
3濮阳地区中小企业信息资源需求度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濮阳地区中小企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情况,本文通过调查的方式重点走访了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贝英数控、濮耐集团,访问有关人员40多人次,并向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了咨询。
3.1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基本需求情况从总体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有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如科技信息研究中心、交流处理中心、技术中心等,主要负责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为企业领导层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各企业因资金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其信息获取的能力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一般地,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其信息获取渠道和范围较广,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强,其资源共享机制较为健全。对这些企业而言,其获取的资源除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之外,还可以向外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对外合作频繁。而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其服务机构建设不完善,信息获取面较窄,信息服务能力不足,更倾向与学校开展合作,加强信息交流与开发共享。
3.2企业急需信息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多数企业对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竞争信息以及产品信息等的需求较为迫切。其中,有80%的企业重视市场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有60%的企业将技术信息、产品信息、决策信息作为企业信息管理的重点。另外,还有超过45%的企业重视产品信息和竞争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不同性质的企业对各类信息的需求也略有差异,其中合资企业更加重视市场信息和决策信息,国营企业则重视科技信息,一些小型企业表示更需要商业信息和行业信息。就调查结果来看,多数企业表示愿意与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合作。
3.3企业信息需求内容企业信息需求的内容以竞争对手、人才、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信息为主,其中竞争对手信息的需求比重最高,为79%;对濮阳地区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的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最有兴趣获取的信息包括产品销售渠道、原材料供求、竞争对手信息等市场相关信息,其中产品销售及原材料供应的需求比例最高,为87%。就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企业最需要的是产品销售渠道、原材料供求、竞争对手信息等与市场相关的信息,此外就是包括市场容量、新技术、盈利情况、政策导向等在内的行业信息,但往往是某一行业下一个极细小的分支或某一具体产品的信息。
4小结
关键词:虚拟经营;生产业;统计与影响
一、虚拟经营加快了生产业的发展
生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涉及信息收集、处理、交换的相互传递、管理等活动,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商务组织和管理机构,其范围主要包括仓储、物流、中介、广告和市场研究、信息咨询、法律、会展、税务、审计、房地产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劳动力培训、工程和产品维修及售后服务等。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现代服务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属于新兴产业,尤其是生产业,相对于制造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企业虚拟化经营正是形成生产业的重要成因。营通过对企业运行功能的社会分工与合作,企业虚拟化经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式,使企业资源的配置从实物资源的整合转向运行功能的整合;同时促进了企业间产业链条不断细化,具有相同运行功能的价值链实现重新组合;一方面实现了企业运行功能的专业化经营,另一方面为企业价值链升级提供了新模式,综合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原来在第一和第二产业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为满足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商务活动运行功能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带有服务业属性的企业(行业),便会逐渐从其他产业链条中分离出来,成为生产业。
(一)企业运行功能的产业属性
企业的运行功能是指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维持自身正常经营运行的过程中,必须拥有的相应组织和各种资源所具备的,能够发挥有利的作用或效能,即组织和资源的使用价值。实体企业自身具备完成其运行过程所需要的全部运行功能(如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及销售服务、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实体企业不仅拥有这些运行功能的使用权,而且拥有这些运行功能的所有权。虚拟企业在整个业务活动的运行过程中,经营业务自身所需要的这些运行功能也必须发挥作用,但很多功能作用的发挥是借助于其他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运行功能)而产生的,企业本身仅在自身最特长的功能上投入相应资源,从而形成自己所专长的功能。这个专长功能一方面是企业在社会(市场)上的立身之本,另一方面,这个功能又可以被用作成为其他企业其功能的组成部分,成为不同企业之间功能协作的承载体。因此实施虚拟经营的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对其运行功能进行分工与合作,实现了与其他企业共享所拥有运行功能的使用权。
企业的运行功能按照其效能或使用价值的产业属性,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制造业属性的运行功能,如加工制造功能,这些功能具有改变产品的物理性质、化学属性、几何形状、零部件的结构整合等效能(能力),这些功能最终形成产品的物质(有形的)载体,构成产品的“硬件”;另一类是具有服务业属性的运行功能,如产品研发设计、创意、品牌培育、管理、培训等效能,这些效能或使用价值具有无形产品(即服务产品)的性质,这些功能最终形成产品的品质内涵(无形的)载体,构成产品的“软件”,形成产品的市场价值。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向社会提供完整的产品(指产品不仅具有形成其使用价值的物质载体,还有体现其市场价值的“软件要素”,如品牌、营销能力、售后服务等),在典型的实体企业经营运行模式下,应该完全具备这两种运行功能。否则企业或者不具备完整的生产能力,或者只能生产半成品。
(二)与企业运行功能相对应的企业类型
在企业虚拟化经营的模式下,根据企业运行功能类型,可以将企业按其所拥有运行功能的产业属性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仅拥有制造业属性运行功能的企业,称为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这种企业的产出物只是仅具有产品使用价值的、有空间形状的“物质躯壳”,并不具备完整产品所需具备的其他的“软件要素”,因此其产品只是“半成品”,属于“制造型功能产品”。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只有在与其他企业的功能合作,其产品才能真正体现其市场价值,如现在大量存在的只给其他企业提供代加工业务的“加工厂”。制造型运行功能的企业在市场上出售这种“物质躯壳”产品,是将产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同时出售的。第二种是仅拥有服务业属性运行功能的企业,称为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这种企业只直接或间接为其他企业的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性的(产品),或者为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所生产的“物质躯壳”填装“软件要素”。服务型功能产品不仅产品的物质形态是无形的,而且企业仅能出售产品的使用权,并不能出售产品的所有权。如品牌价值的培育、财务会计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等。生产服务型功能产品的企业便是典型的生产企业,服务型功能产品既可以单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最终产品,又可以成为服务型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功能合作时所需要的“中间产品”。第三种是同时拥有制造业运行功能和服务业属性运行功能的企业,称为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即功能全能型的实体企业)。企业在生产有形产品“物质躯壳”的同时,还能够为“物质躯壳”填装“软件要素”,在企业内形成产品最终的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为市场提供完整的产品。在虚拟经营情况下,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也能够向社会提供“制造型功能产品”或者“服务型功能产品”,目前这类企业被认为是属于制造业属性的企业。
(三)虚拟经营促进纯服务型运行功能的生产业从制造业产业链条中的分离
企业通过虚拟化经营,对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的运行功能必然形成分工与组合态势,其结果便会促进这类企业中的制造型运行功能和服务型功能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聚合,再通过企业间虚拟经营的合作,当其他条件成熟时,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便会向两个方向演化:当企业的制造型运行功能越来越多,企业基本上是依托制造型运行功能开展经营业务,其产品主要是“制造型功能产品”时,企业就演变成独立的制造型企业;当企业的服务型运行功能越来越多,企业基本上是依托服务型运行功能开展经营业务,其产品主要是“服务型功能产品”时,服务型运行动能所体现的现代服务业便会从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中分离出来,演变成独立的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即生产业。毫无疑问,企业虚拟化经营的实施,不仅使制造业企业向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其发展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而且促进了纯服务型运行功能的生产业从制造业产业链条中分离出来,加快了生产的发展进程。
(四)企业虚拟化经营加速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向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和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的分化,提高有些企业服务型运行功能的比重
如果说纯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和纯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是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发展的两种极端状况,在工业经济时代实体企业的经营模式下,绝大多数企业都属于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但企业所拥有的运行功能的产业属性成分(即偏重于服务业产业性质还是偏重于制造业产业性质)是有所不同的。企业虚拟化经营会促进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向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和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的分化,分化的结果除了使有些企业或者成为纯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或者成为纯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外,还有很多企业虽然仍然是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但经过企业虚拟化经营对运行功能的分工组合,出现运行功能向两种产业属性集中的倾向,或者提高了企业制造业属性的比重,或者提高了企业服务业属性的比重。前者使原本属于制造业的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制造业的特征更加突出和更鲜明;后者使原本属于制造业的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有了更突出、更鲜明的服务业特征。
二、虚拟企业产业属性对现代服务业统计的影响
(一)虚拟企业联盟体中盟主企业的产业属性对现代服务业统计的影响
企业实施虚拟化经营,为了完成一个业务项目,通过合作关系形成一个虚拟企业的合作网络性组织,在这个网络中,企业可以有条件地进入或退出,这样既可以达到优化资源整合配置的目的,又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这些虚拟企业组成的松散型的、临时性的联盟组织便为虚拟企业联盟体。虚拟企业联盟体有盟主企业和盟员企业之分,盟主企业是联盟体的发起者,处于主导地位,盟主企业的业务方向便是联盟体的业务方向,盟主企业向社会提供最终产品。盟员企业是参与者,可以有条件地进出联盟体。虚拟企业联盟体中盟主企业的产业属性对现代服务业的统计也会产生影响:
当盟主企业是服务型产业属性时(该产业属性既是盟主企业在注册成立时被相关部门所认定的产业属性,又是该企业从事经营业务的产业属性),所从事的经营业务可能会包括制造业的产出物(通常是外包制造加工业务,承接外包业务的企业便是盟员企业),这类盟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产品价值的增值部分,基本上都属于服务型运行功能的产出物,这类企业按照现行的统计渠道,应该按照服务业数据上报,这种情况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类虚拟企业联盟体盟主企业的产业属性。如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北京某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的企业,在为其他企业提供研发产品的同时,该企业将部分研发产品的价值链条延伸到制造环节,通过制造加工外包向社会提供最终的制造业产品,但该企业是按照服务业进行相关数据上报的。
当盟主企业是制造型产业属性时,所从事的经营业务应该是制造业的产出,但在虚拟经营的情况下,当盟主企业将制造型运行功能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制造型企业承担时,这类盟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产品价值的增值部分,基本上也都属于服务型运行功能的产出物,这类企业按照现行的统计渠道,应该按照制造业的相关数据上报。这种情况虽然也反映了这类虚拟企业联盟体盟主企业被相关部门所认定的产业属性,但出现了与其所从事经营业务的产业属性的不一致。这就导致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实际上两种类型的盟主企业所真正经营的业务其产业属性的本质是一样的,即两类企业为社会提品价值的增值部分,都属于服务型运行功能的产出物,但其上报的统计数据却不一样,导致服务业数据的少报,同时也是制造业数据的多报,降低了相关数据的可比性。如在调查中了解到北京另外一家保健品制造商,该企业主要从事产品的品牌建设,产品的销售,产品的制造加工环节同样外包给其他企业来做,但该企业是按照制造业进行数据上报的。
(二)虚拟企业联盟体中盟员企业的产业属性对现代服务业统计的影响
虚拟企业联盟体中的盟员企业,由于盟员企业不向社会提供最终产品,仅向盟主企业提供其运行功能的产出物,这些产出物在虚拟企业联盟体中作为盟主企业采购的中间产品,不论这些中间产品是属于制造业产品,还是属于服务业产品,都不会影响盟主企业最终产品的产业属性,所以盟员企业(作为一个独立企业而言,而不是另外一个虚拟企业联盟体)的产业属性对现代服务业的统计也没有影响。
三、基于虚拟经营生产业统计范围的调整
企业虚拟化经营促进了生产业的发展,正是由于企业实施了虚拟化经营,才使生产业从加工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中分离出来,不断的发展壮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力发展企业虚拟化经营,大大提高以企业运行功能为分工及合作对象的社会分工协作水平,是大力发展和促进生产业的有效途径。这样在企业虚拟化经营得到普遍运用的情况下,生产业必然会出现有别于以实体企业经营模式为主的情况下的发展模式和表现形态,生产业的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也应随着企业虚拟化经营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产出物真正的产业属性,得到真实的统计数据,反映生产业的真实发展水平,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依据,更好地促进企业虚拟化经营和生产业的发展。
(一)将服务型运行功能为主的企业纳入生产业的统计范围
从我国目前统计实践的情况看,对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的产品自然是按照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来统计,对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的产品自然是按照服务业或第三产业来统计,但对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按照制造业或第二产业进行统计的。在虚拟化经营不普及的情况下,这样的统计大致符合实际情况。随着企业虚拟化经营的深入发展,许多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其服务型运行功能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以生产“服务型功能产品”为主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尚未从原来的制造业产业链条中分离出来,变成独立的服务业企业,这些具有服务业属性的功能所提供的产出品(产品)便隐含在制造业当中,目前我国服务业统计并没有将其作为服务业来统计,必然形成我国制造业数据偏大,服务业数据偏小的状况。上海浦东新区和闸北区统计局在进行经济数据普查时,对制造业中服务型运行功能比重较大的企业,如企业“服务型功能产品”增加值超过60%,便将该企业和其产出物列入生产业统计,对调整现代服务业的统计范围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可以将这种做法向全国推行。
(二)将制造型盟主企业的产出物纳入生产业的统计范围
在虚拟企业联盟体的经营中,当盟主企业是制造型产业属性时(可能该企业在实体企业经营模式下属于制造业,也可能是在相关部门注册为制造业),若盟主企业将制造型运行功能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制造型企业承担时,这类盟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产品价值的增值部分,基本上也都属于服务型运行功能的产出物,即服务型运行功能产品,因此需将制造型盟主企业的产出物纳入生产业的统计范围。
参考文献:
[1]李朝鲜.理论与量化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王信东.企业虚拟化经营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刘荣明.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及调查方法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一、服务企业建立品牌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消费层次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增强,使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产品或服务带来的功能性满足,或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消费者开始注重精神需求,并将其上升到需求的第一位。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源于消费者个人对消费的体验,源于他的个人判断。品牌以其蕴含的独特价值(品牌附加价值),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心理情感满足,同时品牌也强化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功能的认识,增强满意度。如迪斯尼致力于创造独特的快乐体验,征服了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儿童,甚至也吸引了不少的成年观众。麦当劳所体现的欢快、有趣的氛围也吸引了各地的儿童。品牌还具有社会表征意义,能代表消费者的身份、地位,例如,在星巴克咖啡店里精湛的钢琴演奏、欧美经典的音乐背景、流行时尚的报纸杂志、精美的欧式饰品等配套设施,给消费者营造高贵、时尚、浪漫的氛围,营造了一个除工作单位和家庭之外的新场所,“第三空间”,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种品味和时尚,一种小资情调的生活体验,咖啡完全成了一个载体,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通过建立品牌来提升服务产品的价值,给消费者提供美好的消费体验,也是服务企业面对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升级的一个必然选择。
构建服务品牌对于服务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品牌的基本功能是识别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并将它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对于服务企业来说,品牌的识别功能就更加重要,例如银行业的服务,不管是存贷款业务还是其他理财服务,在形式上都是相似的;顾客不管选择哪家航空公司,都能达到目的地,因此,不同的服务企业往往通过品牌来展示自身的独特性。此外,由于服务的无形性特点,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判断服务的质量,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可以起到一种信誉担保的作用,消除消费者这方面的顾虑,减少购买风险和信息搜寻的成本,增强购买信心。
二、服务品牌的特点
第一,在产品领域,产品就是品牌的表现,而在服务领域,服务业的生产者直接面向消费者,服务品牌由于没有实体产品作为品牌的载体,顾客对服务产品的理解几乎完全是靠品牌。因此,服务品牌必须体现服务的特性和特色。第二,服务是无形的,是一系列活动或过程;服务易消逝,没有库存,使得供求矛盾更为尖锐。品牌是传达产品信息的工具,因此服务品牌应包括服务的过程性特点;第三,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大多是同时进行的,企业与顾客之间存在大量的直接接触,顾客作为投入要素参与服务的全过程,服务的结果和过程对顾客都很重要。因此服务品牌还应该体现服务的顾客性特征;第四,从顾客价值的来源上看,服务品牌的作用比有形产品品牌大得多,甚至顾客感知的价值就是企业品牌本身。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服务业无法透过包装、商标及展示来传达产品质量,而这也正是品牌对服务业造成的重大冲击之处。有鉴于此,一般服务企业都致力于建立独特的品牌。第五,服务品牌所包含的范围要比有形产品广泛的多,服务员工的形象、服务的流程、服务场景的环境氛围等都会影响消费者对服务品牌的评价,因而服务品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三、服务企业的品牌培育策略
1.建立独特的品牌文化与品牌个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格局和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竞争的层次不断提高。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的竞争,一种理念的竞争。因此,要树立品牌首先要确定独特的品牌文化与品牌个性。品牌文化是品牌本身的价值观和精神特性,是企业文化和消费者文化的融合,是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构建的价值观。它可以提升品牌价值,促进品牌与消费者融合,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品牌个性是品牌文化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品牌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品牌个性,它是吸引消费者的基本元素,也是相互竞争的品牌间区别的根源,品牌个性赋予了产品超越其物质特性上的理念、思想。品牌文化与品牌个性都是在品牌与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满足中培养起来的,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将价值和理念注入品牌,并获得认同,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另外,品牌文化和品牌个性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一旦树立起来将会是企业最持久的竞争力。2.全面的服务质量管理。著名品牌专家大卫·阿克认为,品牌首先向公众承诺的是保持并不断改善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品牌是产品或服务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如何才能做到表里如一,是品牌战略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由于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易逝性等特点使得企业提供的服务品质难以完全相同,造成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不太稳定,影响顾客对服务品牌的良好感知。因此,对于服务品牌来说,质量控制是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员工、有形设施和程序三方面入手。
首先,服务业是以人为中心的产业,其服务质量难以统一标准化,因为人的素质、修养、文化与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同一服务由数人操作,品质难以完全相同。即便同一人作同样服务,因时间、地点、环境与心态变化的不同,作业成果也难以完全一致,甚至有些情况下,员工自身就代表着服务本身,代表着品牌。因而企业应该实施内部营销,让员工了解企业的文化和愿景,提高内部员工的满意度,另外还得有完善的培训内容,保证员工的服务技能、服务态度达到顾客满意的标准。其次,服务产品与一般产品相比,具有无形性的特点,顾客在消费之前,无法触摸或凭肉眼见其存在,人们无法直接对其服务特征进行评判,而有形产品可以直接依靠产品本身来展示产品特征。所以服务产品必须依赖其它有形载体,即服务的有形展示来建立服务产品和服务品牌的形象。有形展示主要包括实体环境展示、品牌标识展示、服务信息展示以及服务利益展示四个方面,服务企业应该统筹组成服务的各个有形元素,统一各种外在的有形线索,使之步调一致地突出服务特色和品牌价值。最后,服务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消费者也会参与其中,造成服务企业独有的“过程”消费的特点,顾客体验到实际的服务提供步骤,或者服务的运作流程,也是顾客判断服务质量的依据。因此,服务流程是服务业的活动重点,服务质量的好坏受到服务流程很大的影响,服务企业可以采用服务蓝图等方法,详细了解服务流程作业的细节、潜在失误点、关键作业环节等,从而实现优化服务流程,增加服务流程的可执行性,监督运营效果的目的。
3.塑造服务企业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可以帮助消费者认识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方便购买决策。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向消费者传达一种明确、稳定的品牌形象是建立市场竞争优势和取得品牌成功的关键,品牌形象成为关系到企业品牌建设成效的一个核心要素。品牌形象的塑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品牌形象策划(CorporateIdentitySystem,CIS),它是指企业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自己企业的各种特征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某一个特定的企业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CIS策略一般分为三个层面:企业的理念识别(MindIdentity,MI)、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BI)和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VI)。CIS作为企业形象一体化的设计系统,是一种建立和传达企业形象的完整和理想的方法。通过CIS策划,有了明确的企业理念作指导,形成企业独有的、鲜明的经营、管理及视觉特色,突出企业个性,达到对内加强凝聚力和对外加强认识与识别效果。二是品牌传播策略,这是建立品牌形象、传播品牌信息,让消费者认识品牌、关注品牌、青睐品牌从而忠诚品牌的必要手段。高效的品牌传播所树立起来的品牌形象资产,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塑造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更重要的是还能给消费者带来无形的、潜在的且无可替代的价值,如提高社会地位、展示自我个性等。尤其是对于服务品牌来说,由于服务的无形性特点,使得这种品牌传播工作更重要,通过品牌传播可以起到宣传服务内容,消除服务陌生感,展示服务差别,明确服务定位,说服服务尝试,创造顾客忠诚的作用,它不仅会影响顾客的服务预期,而且会影响顾客的服务体验。服务企业应该协调所有的能为顾客提供信息的传播工具,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从宣传它的各个要素开始,并把所传达的信息整合起来,向特定的目标受众以一种有效、连贯的方式传达一个清晰、明确并且是一致性的信息,以便顾客全面了解企业的品牌,并对品牌产生积极的联想,而后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与企业建立信任关系。
总之,服务品牌是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其本质是一种承诺,它向顾客表达出与某个具体服务产品相关联的某项承诺,顾客一旦识别出这一承诺,并通过信息沟通及实际体验而认同了这项承诺,就赋予了服务品牌真正存在的价值。因此,服务品牌的塑造是企业全方位都要努力做好的功课,品牌是一种由内而外实实在在的功夫,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只有先做好内在的工作,建立独特的、消费者认可品牌文化和品牌个性,做好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品牌形象策划,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品牌传播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服务品牌的培育要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理念,对品牌建设工作进行长期规划,这样才能建立起企业品牌的百年基业。
参考文献:
1.1存在后勤安全管理游离在企业安全部门职责之外的现象。企业的安全部门从自身出发,管理生产安全、施工安全等早已被纳入职责管辖范畴,坚定不移。而后勤服务方面的安全工作,从部门管辖来划分,理应属后勤部门自己或办公室分管。公司管辖和部门分管安全是二个层次管理的事情。企业生产安全平隐时,安全部门还能关心一下后勤服务部门的安全工作,一年到现场检查一、二次。但对如何搞好后勤服务部门的安全工作,缺乏专门研究和系统考虑,没有真正纳入该部门的管理职责,客套的多,现场检查、指导的少。
1.2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缺少,安全管理行家手不多。按人力资源处通常对生活序列安排,一般对该部门的定员定编人数不会多,一至二名正式工已是比较关心了,且半路出嫁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多数过5O岁),年青员工较少。而企业后勤服务部门涉及面较大,工作线条较多,安全问题容易被忽视。大多数人对物业管理、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燃气电器技术、车辆安全运行等方面缺乏专人管理,懂行的不多,经验较少,安全管理行家里手缺乏。
1.3目前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以包代管”居多,培训教育少,有的几乎没有。按原有的企业管理模式,从事后勤服务管理和工作的人员全是正式职工,参加安全学习和培训比武等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事,有硬指标考核。但现在多数企业的做法是配一、二名正式职工从事后勤管理工作,其它工作人员全部劳务外包,如办公楼及生活用房管理请物业公司,食堂供应请餐饮公司、购饮用水请送水公司、公务车辆运行请公交公司等。有安全理念好的外包企业或公司,食品、饮用水等能做到正规渠道安全供货,确保质量,管理正规,还能时常配合开展一些安全教育活动,严把食品采购配送安全第一关。这也非常难能可贵了,因这些外包公司管理人员通常在自己的管理公司,离发包单位较远,靠电话与后勤部门联系多,缺乏直接桥梁和纽带与企业专业安全职能部门对接沟通。而外包工作人员的工作却要在发包单位工作现场,有的外包公司管理人员又不常在现场,从而形成因工作与安全学习培训发生冲突时,而最后以工作为主、挤兑安全学习培训的现象发生。
1.4多数企业后勤服务管理部门在安全管理方面还缺乏经验。企业扁平化体制改革前,通常在企业的管理部门中设立有膳食科、总务科、接待科(或车管科)等,但企业改革扁平化瘦身和社会化后,以上提到的几个职能科室没有了。而时隔数年后,现因企业发展的实际,又迫切需要类似的职能科室,于是诸如后勤服务中心就重新设立了。新设立的部门在安全管理方面无论从人的选拔、培训,到知识的准备、再到安全体系的形成,都具有不成熟的方面,安全管理缺乏经验,通常是边学边干,逐步完善。
2.解决目前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存在的问题,加强安全及管理工作势在必行,主要途径:
2.1解决后勤安全管辖责任问题,纳入整个企业HSE安全管理体系,统筹兼顾,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指导工作。~个企业的安全职能部门不管有多少客观上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不能只管生产安全等方面,也要管生活后勤安全。“3.3”广东东莞食堂燃气间爆燃事故就是血的教训,不能一“包”了之。在企业安全部门的职责中要增加对后勤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纳入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体系中,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和条款,建立健全后勤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制度上弥补对后勤部门安全管理盲点的同时,企业安全职能部门还要分派专人分管,加强与后勤部门的对口联系,定期听取后勤部门在安全及管理方面开展工作的情况汇报,时常到后勤现场开展检查,指导工作:
2.1.1检查办公大楼和生活基地用房的安全工作时,首先要查阅相关的外包物业管理合同条款,在安全管理方面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和隐患。要有专家点评办公大楼和生活用房的可居住性,防止大楼和生活用房因裂缝,地基下沉、年久失修等原因导致的倒塌事件;靠近山体的大楼和生活用房是否存在山体滑坡造成的风险;沿河边上的办公和生活用房是否有被洪水冲塌的危险;在雷雨密发区,要与相关专业机构共同检测对大楼及生活用房的危害性,积极有效地采取防雷措施;在大楼和生活用房方面的门禁管理方面,消防达标合格许可及相关防火方面、电梯设备设施运行保养方面、紧急应急逃生等方面,企业职能安全部门均应给予后勤服务部门技术支撑、知识帮助和风险识别。
2.1.2检查职工食堂的安全工作时,要认真审阅外包管理合同条款,在检查从业人员厨师证等资质,定期查验健康合格证的同时,查验食堂用火许可证和防火规范,还要检查考评外包食堂在安全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关注食品的进货渠道、听取食堂在进货、加工、供应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并给予指导,提出安全防范的建议和意见,重点防止食物中毒和燃气爆炸事件,确保食堂用餐放心、炉灶器具使用燃气、电器等安全。
2.1.3检查公务用车安全时,不仅要认真审阅外包管理合同条款,还要查验驾驶员的准驾证及其换证培训情况,针对公务车辆载人多少,距离远近、新老驾驶员对路况熟悉程度等实情和特点,分别派相适应驾照的驾驶员承担公务用车任务,低驾照的驾驶员不能开高驾照要求对应的车辆,确保安全;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安全职能部门还要熟悉本公司拥有公务车辆的数量和安全现状,检查企业内部公务车辆的安全行驶里程,给车辆大概进行安全排队,对超安全行驶里程的车辆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车辆,有向企业或公司领导建议报废更新的权力和义务。同时,对超安全行驶里程、又存在重点安全隐患的车辆可直接下发“停运令”,这对后勤部门是有禁令的约束,避免因此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发生。
2.1.4检查饮用水管理工作时,要提醒后勤部门一是要选定有资质的饮用水公司,渠道正,用水放心安全;二是要定期从订水公司获得所送饮用水水质的抽检报告;三是要定期对饮水机进行清洁消毒,形成制度。四是加强宣传,告诫使用人员要科学使用饮水机,下班时务必要切断电源,一可确保安全,防电线老化或短路火灾,二可防饮水机中反复多次加热后的水对饮用者身体健康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2后勤服务部门自己更要做好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与外包公司的业务及安全管理工作对接,真正起到安全桥梁和纽带作用。
2.2.1把好合同关。借一年一度到期续签合同之际,加强与外包公司的沟通和联系,将公司或企业“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安全、环保(简称HSE)要求体现的合同相关条款中,强化不履行合同的HSE条款处罚制约措施,实现外包业务合同的规范管理。
2.2.2设专人分管。在企业后勤服务安全管理方面,可按物业管理、食堂管理、车辆管理等线条,设专人分管业务工作的同时,分管好对应线条的安全防范工作。
2.2.3定期开展安全学习和培训。后勤部门在安全管理上要积极主动,发挥“桥头堡”和“穿针引线”的作用,既要做好各线条日常工作,又要按相关要求,因人、因地、因时地开展安全学习和安全培训工作。首先,后勤管理人员要带着参加市区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如物业管理培训、食品安全培训等;同时,要求外派公司在选派劳务人员时,一是要身体健康无疾病,遵纪守法;二是经过安全学习和培训取得合格证,具有一定安全理念和常识的员工;三是特种设备、特殊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2.4重视安全检查。定期加强现场安全检查,确定一段时间内的检查次数,对发现后勤部门各线条工作的安全问题或隐患十分必要。同时也可以把检查到的隐患或问题反馈给企业安全职能部门和外包单位(或公司)。节假日可增加检查的频率,但务求实效,也可随机抽查。当然,三方联合安全检查的形式就更好了。
2.2.5落实隐患问题整改。重视检查存在的问题或隐患,要求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跟踪检查,落实整改,从而实现后勤安全隐患问题的闭环管理。
2.2.6抓好制度、人防、技防“三保”安全工作。“制度”保障前已谈到可纳入企业安全管理总体系中,实现•114•对后勤安全平稳的保障;“人防”可以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参加安全学习和培训的知识转换成每个人的能力,将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并潜移默化地指导人的安全行为,形成自觉发现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行动。“技防”是通过安全设备设施的投用,克服人的生理疲劳等极限或缺陷,实现在作业现场24小时监控报警的作用,如食堂安装防燃气泄漏的报警装置;在办公大楼各楼层及生活用房安装可视探头,防非法进入或盗窃等;办公室内安装烟火感应报警系统和消防喷洒系统等,将有效控制燃气泄漏、有效控制火灾等势态,并及时消除,在第一时间将不安全因素或隐患扼杀的萌芽中,从而共同推进后勤部门的安全。
2.2.7加强与辖区内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后勤服务部门可参加企业安全职能部门组织的对口外联活动,也可自请市区消防部门检查大楼消防安全,是否存在消防、火灾隐患;请食品监督部门检查食堂卫生供应工作是否达标;请市燃气公司检测食堂炉灶和生活用房的燃气热水器等是否存在燃气泄漏现象等。专业部门的检查和检测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和差距,从而认真、积极的态度整改到位,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8真心关爱外派劳务人员,实现本质安全。对外包劳务人员要多关心,休息时多交心,遇到困难帮一把。驾驶员没有出国任务时,一是组织好学习,学交通法和相关规定,二是学车辆及维修常识,便于应急处置;若有任务,则要遵守交通法规,养成“开车不喝酒”,“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等好习惯,注意抽空休息好,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当然还要关心外包劳务人员每年的劳务收入年年有所增涨。只有这样,劳务工才能安心工作,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真心懂得安全工作与其自身安全紧密相连,才能从小事抓好安全,确保工作本质安全。
2.2.9定期进行安全总结汇报。后勤服务部门要定期作安全管理工作的专项总结和汇报,一是征得公司或企业安全职能部门的帮助、支持和领导,二是能让本企业或公司领导层知晓后勤部门在企业安全总目标下开展的安全管理工作,努力争创一方平安。
“人事管理”之所以演变成“人力资源管理”,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事实上存在着两种职能,分别是行政职能和战略职能。
从行政职能的角度上看,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属于战术性和行政性的工作,例如组织招聘员工、新员工培训、基本技能的培训、工资的计算与发放、考勤管理、组织文体活动、人事档案管理等等。这些大量的日常工作通常被称之为“人事工作”。由于这部分工作几乎无法从本质上对企业的核心价值产生影响,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些公司已经将这部分职能转交给社会上的专业服务公司或顾问人员。
从战略职能的角度上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之一,是将企业中的员工视为非常重要的资源,是企业价值的重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将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推动力。其常规工作包括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协助企业进行改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提供公司合并和收购方面的建议、参与提供业务信息与企业竞争、制订人才保留计划、帮助业务人员提升解决难题的能力等等。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人力资源管理者仅限于履行其行政职能,而忽略了战略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价值,是通过提升员工的效率和组织的效率来实现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有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并将日常工作融合到业务中去,才能创造自身工作的价值。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为企业的增值服务,为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努力创造达成目标的条件,才能赢得相应的尊敬。下面我把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儿体会与大家分享。
我所服务的公司尚洋电子是一家以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为主体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在保险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业务方面,它的策略是“以软件为主、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强化优质服务”。但是,在快速成长过程中,像许多高科技企业一样,尚洋公司曾经被人才流失、顶尖人才难以成林、新任主管重业务轻管理等问题所困扰,也曾出现过员工不满、客户抱怨的情况。分析过去几年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公司管理层在去年的总结会上达成共识:“客户的需求决定着公司人才的需求,组织与队伍的稳定是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增值的基本保障,良好的人才机制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力资本的增值必须高于财务资本的增值”。于是我们确立了尚洋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战略职能——让客户、股东、员工三方共赢,即“3W原则”(Win-Win-Win)。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则主要围绕着“三个增值,三个满意”这一核心思想进行变革,即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要能使客户增值,使公司增值,使员工增值,目的是要让客户满意,让股东满意,让员工满意。
为实现上述职能和目标,公司加大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并在人力资源部的人员配备、培训经费、咨询费用、员工薪资福利调整方面予以保证。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开始从发工资、收集简历、选择培训课程等传统的人事管理,重点转移到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公司业务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上。人力资源部的员工也从日常办公室工作中,体验到了工作中所蕴藏着的高弹性、高含量的业务增值潜力。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员工个人的优化工作和组织团队的优化工作,来改善人员和组织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
所谓员工个人的优化,是指通过吸引、保留、激励、发展员工,提升其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使其个人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使业绩不断提高。这被视为人力资源部的日常行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选择(Staffing,人员招聘和调配)、使用(PerformanceManagement,PositionEvaluation&CompetencyAnalysis,绩效管理、职位分析与评估、个人能力分析)、培育(TrainingandDevelopment,培训培养与职业发展)、保留(CompensationandBenefit,报酬和奖励)、行为管理(PolicyandHRIS,员工行为规范与员工信息系统)、企业文化建设(EmployeeRelationandMotivation,员工关系和员工激励)。
而组织团队的优化,是指通过参与企业的业务决策、组织决策,企业文化设计和变革,使企业总体组织高度优化,从组织效率方面促进公司节约成本、增加产出。这是人力效率的组织体现,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层职能。相应的工作内容为:人力资源方针制订(HRDirectionSetting)、高绩效组织建设(High-PerformingOrganization)、工作流程改进(WorkProcessChange)、企业文化建设与变革(CultureBuildingandChange)。人力资源部在寻找业务伙伴、提供市场信息、建立行业规则、提供建议和外脑咨询方面,扮演穿针引线、相互呼应的角色。例如,人力资源部作为牵头人,组织了两次电子商务行业人事经理联谊会,许多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踊跃参加,不仅为规避行业风险、促进有序竞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有效地防止了软件开发人员盲目跳槽。
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客户、股东、员工都感到尚洋电子发生了很大变化。尚洋电子的一位销售人员,在给西北的一位保险公司总经理谈起尚洋的发展变化时,这位很有事业心的老总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得到尚洋在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培训内容。人力资源部立即将相关材料整理给这位老总,并就他所提的问题给予帮助。事后,我们的销售经理很有感慨:“想不到良好的管理不仅作用于内部,还可以赢得客户。”